第3章汽油机燃油控制系统构造与检修

合集下载

第3章汽油机燃油控制系统构造与检修分析

第3章汽油机燃油控制系统构造与检修分析

图3.23 反馈控制过程
反馈控制只能使混合气在理论空燃 比附近一个狭小范围内波动。
氧传感器的输出电压也随之在0.1~ 0.8V不断变化。
通常每10s内变化8次以上。
发动机在起动、大负荷(节气门全
开)及暖机运转过程中,需要较浓的混 合气,此时ECM是处于开环控制状态, 氧传感器不起作用。
发动机起动后,在氧传感器未达到 一定温度之前,ECM也是处于开环控制 状态。
② 大气压力修正:ECM以标准大气压力 (101.325kPa)为基准,如果大气压力小 于该值,说明车辆在高海拔地区使用,此 时修正系数小于1,表示应减少喷油量( 见图3.17)。
图3.17 大气压力修正示意图
③ 蓄电池电压修正:ECM发现蓄电池电压 变化时,同样会自动对喷油量加以修正,以 避免实际喷油量随蓄电池电压变化而波动。
喷油量的控制方式大致可分为起动 控制、运转控制、断油控制和反馈控制 等几种。
1.起动喷油控制
在起动喷油控制程序中,ECM按基 本喷油量、进气温度修正量、电压修正 量来计算起动时的喷油量(见图3.14), 以保证发动机获得顺利起动所需的浓混 合气。
图3.14 起动喷油控制示意图
2.运转喷油控制
在发动机运转中,ECM将喷油量分 成基本喷油量、修正量和增量3个部分, 并分别计算出结果,然后再将3个部分叠 加在一起,作为总喷油量来控制喷油器 喷油。
当氧传感器出现故障,输出信号异 常时,ECM也会自动切断氧传感器的反 馈作用,进入开环控制状态。
3.4 汽油机燃油控制系统的检修
3.4.1 电动汽油泵及其控制电路 的检修
找到电动汽油泵继电器,拔下继电 器后,将连接继电器开关的两个插孔用 导线短接,直接向电动汽油泵供电。

燃油系统维修

燃油系统维修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护
2
燃油系统维修
汽油机燃油供给系统的主要任务是根据发动机不同工况的要求,配制相应空燃比和 数量的可燃混合气供入气缸。燃油的供给方式有化油器式和喷射式两种。化油器式燃油供 给系供油时,节气门上方有一喉管,空气流动时在喉管处产生负压,浮子室内燃油在压差 作用下流出。采用燃油喷射方式供油时,是以直接或间接的方法测量发动机吸入的空气量 ,再根据空气量及该工况所需空燃比确定燃油量,经喷油器将加压燃油喷出。汽油机燃油 喷射系统由于其突出的优越性能,目前广泛应用于车用发动机上,掌握这部分的知识和技 能,对于维修发动机会大有帮助。
2.喷油器的工作原理
当油压大于330kPa时,油阀开启,喷孔喷油。
喷油器的结构
13
任务二 喷油器的修理
议一议
柴油机的喷油器与汽油机的喷油器相比哪个喷射压力高?
任务实施 1.故障现象
发动机个别缸不工作。
2.故障原因
①个别缸喷油器卡住;②喷油器连线松脱。
14
任务二 喷油器的修理
3.故障排除
(1)喷油器的拆卸与安装 1)释放燃油系统压力 2)拆下喷油器 (2)喷油器的检查与调试
管子和导线插头的拆装
பைடு நூலகம்
大螺母的拆装
7
任务一 电动燃油泵的拆装与试验
(2)燃油泵的安装 (3)测试燃油泵供油量
拆卸燃油
密封凸缘和油箱对正标记
8
任务一 电动燃油泵的拆装与试验
经验传授
电动汽油泵的损坏原因 电喷发动机的燃油输送是由装在汽油箱的电动汽油泵用压力吸附,它的电动机部分也 浸泡在汽油中,由汽油给它工作中产生的高温降温,鉴于这种工作原理,使得电动汽油泵 易损坏。易损坏主要原因如下。 1)长期燃油灯报警了却并未及时加油,造成电动机部分无汽油降温,烧坏电动机及膜 片。 2)不清洁汽油堵塞吸管及膜片。 3)最关键的一点是,有些车主长期打开电火开关,发动机不点火,坐在车内听音响及 谈话,由于电路接通汽油泵开始工作而无法释放压力而烧坏电机及膜片造成压力下降或烧 死。国内只要是有品牌的汽油泵生产厂家质量都是可靠的,如车主的油泵多次损坏,请先 检查自己的用车习惯是否良好。

汽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组成和工作原理

汽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组成和工作原理

蒸气吸入发动机中。
1—支架; 2—栅格; 3、6—滤芯; 4—活性炭; 5—壳体; 7—炭罐真空;
8—清洁空气; 9—蒸气自燃油箱;
10—进气歧管真空度; 11—燃油蒸气通风阀
汽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组成和工作原理
图1-27 (a)热线式空气流量计 (b)热线式空气流量计电路 (c)热膜式空气流量计 (d (e)膜盒式进气管压力传感器 (f 1—整流网; 2—涡源体; 3—超声波发 生器; 4—旋涡; 5—超声波接收器; 6—硅片; 7—二氧化硅膜; 8—真空室; 9—硼硅酸玻璃片; 10—传感电阻; 11—金属块
图1-20 氧传感器
汽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组成和工作原理
图1-21 闭环控制系统
汽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组成和工作原理
(2)温度传感器。温度传 感器都采用半导体热敏元件。
①水温传感器(见图1-22)。 通常安装在发动机出水口处,敏 感元件由铜套封住。
图1-22 水温传感器
汽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组成和工作原理
D型电控燃油喷射系统如 图1-17(b)所示。
空气阀只是在发动机温度 低时用来调节进气量,控制发 动机的怠速转速。
图1-17 (a)L型电控燃油喷射系统 (b)D型电控燃油喷射系统
汽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组成和工作原理
(二)燃油供给系统
(1)作用。向气缸提供燃烧所 需要的燃油。
(2)组成。燃油供给系统通常 由电动汽油泵、汽油滤清器、压力调 节器、喷油器和冷起动喷油器组成。 (3)工作原理框图。
汽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组成和工作原理
(5)负荷传感器(见图1-27)。 ①空气流量传感器。用来将吸入的空气量转换成电信号 送给ECU,作为决定喷油量的基本信号之一。 ②进气歧管绝对压力传感器。它依据发动机负荷状况, 测出进气歧管中绝对压力的变化,并将其转换成电压信号, 与转速信号一起送到ECU,作为确定基本喷油量的依据。

电控汽油机燃油供给系统工作原理与检修

电控汽油机燃油供给系统工作原理与检修

编号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题目电控汽油机燃油供给系统工作原理与检修学生姓名李国源学号********系部汽车工程系专业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班级821010指导教师汪东明副教授顾问教师二〇一二年十一月摘要摘要随着汽车数量的日益增多,这个20世纪最为重大的发明之一,其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汽车废气排放物与燃油消耗量的不断上升困扰着人们,迫使人们去寻找一种能使汽车排放净化,节约燃料的新技术装置去取代已有几十年历史的化油器,汽车喷射技术的发明和应用,使人们这一理想得以实现。

电控燃油的精确控制给我们带来了方便,汽车的发展离不开电子控制。

电控燃油供给系统以其体积小、成本低、可靠性高等优点,在汽车电子控制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然而,由于汽车控制的电子化,给汽车的诊断维修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

本文简单概述了电控汽油机燃油供给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和系统一般故障的检测与维修的方法。

最后结合实例分析桑塔纳3000、伊兰特、雅阁、迈腾、帕萨特故障诊断方法与检修工艺。

关键词:电控汽油机;燃油供给;工作原理;诊断;检修目录目录摘要 (I)目录 (II)第一章电控汽油机燃油喷射系统的发展 (1)1.1电控汽油机燃油喷射系统的生产与发展 (1)1.2电控汽油机燃油喷射系统的优缺点 (2)1.3电控汽油机燃油喷射系统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3)1.4电控燃油喷射系统新技术 (4)第二章电控汽油机燃油供给系统的基本组成与工作原理 (6)2.1电控燃油供给系统的基本组成 (6)2.2电控汽油机燃油供给系统的工作原理 (6)2.3电控汽油机燃油供给系统主要部件组成与工作原理 (7)第三章电控燃油供给系统的检测与维修 (16)3.1燃油供给系统的检修注意事项 (16)3.2燃油供给系统工作性能检测的方法 (16)3.3燃油供给系统故障诊断 (18)第四章典型故障案例分析 (22)4.1桑塔纳3000型汽车发动机无法启动 (22)4.2伊兰特在行驶中动力不足 (24)4.3本田雅阁启动不着车 (26)4.4一汽-大众迈腾1.8TSI轿车发动机怠速抖动,而后启动不着火 (27)4.5帕萨特B5燃油箱内有异故障 (28)第五章总结与展望 (29)5.1总结 (29)5.2展望 (29)致谢 (31)参考文献 (32)第一章电控汽油机燃油喷射系统的发展第一章电控汽油机燃油喷射系统的发展1.1电控汽油机燃油喷射系统的生产与发展“电喷车”一词现在大家已经耳熟能详,从化油器到汽油喷射,当中经历的研发曲折,俨如汽车技术发展的艰辛缩影。

汽车发动机汽油机的点火控制原理与检修

汽车发动机汽油机的点火控制原理与检修

• 三、电子控制点火系统的控制过程
• 点火提前角控制过程和点火导通角控制过程。桑塔纳2000GSi为 例。设发动机判缸信号在第1缸上止点前BTDC88°时产生、曲 轴转速 2000r/min时最佳点火提前角为上止点前BTDC30 °曲轴 转角。
• 1.点火提前角的控制
• 由CMP和CKP结构原理可知,CMP产生的判缸信 号下降沿输入ECU时,表明第1缸活塞处于压缩上 止点前BTDC88°位置。当ECU接收到判缸信号下 降沿后,将对CKP输入的转速与转角信号进行计数。 计数开始时的信号称为基准信号,由ECU内部电路 控制,曲轴每旋转180°产生一个基准信号。因为 CMP第一个凸齿信号在判缸信号下降沿后约7°时 产生,所以基准信号对应于第1缸活塞压缩上止点 前BTDC81°位置。 • 点火提前角的大小直接影响点火性能,提前角过大 会导致发动机产生爆震,提前角过小又会导致发动 机过热,所以必须精确控制,一般精确到1°。桑 2000GSi型轿车CKP凸齿和小齿缺信号均占3°曲 轴转角,因此需要将CKP信号转换为 1°信号。
• 二、电子控制点火系统点火提前角的确定
• 汽油发动机的可燃混合气在气缸内燃烧不是瞬时完成的,需要先经诱 导期,然后才能进入猛烈的明显燃烧期。因此,要使发动机发出最大 的功率,混合气不应在压缩冲程上止点处点火而应适当地提早一些。
• 通常把发动机发出功率最大和油耗最少的点火提前角称为 最佳点火提前角。
有些发动机是共用1个具有多个功率管的点火器其中的每个功率管分别控制一个点火线圈有的发动机各缸的点火线圈分组共用若干个点火器如奥迪4气门5缸发动机5个点火线圈分别接到两个点火器上其中一个点火器控制3个缸的点火另一个点火器则控制2个缸的点火汽车实训教研室编点火系统采用单独点火方式时每一个气缸都配有一个点火线圈并安装在火花塞上方

汽油机燃油供给系统构造与维修

汽油机燃油供给系统构造与维修
燃油液位传感器根据液位的变化,输出不同电压信号到驾驶室仪表板,油量 指示表据此判断油箱内的油量状态。
3、燃油供给系统的检修
3.2 燃油液位传感器的检修
3.2.1燃油液位传感器的控制电路
图4-17 燃油液位传感器的控制电路
3、燃油供给系统的检修
3.2 燃油液位传感器的检修
3.2.2燃油液位传感器输出信号的检测
8-燃油箱固定带;9-地板下燃油管路总成;10-燃油箱隔热板
1、低压燃油系统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1.1 低压燃油系统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1.1.2低压燃油的供给原理
发动机工作时,电动汽油泵把汽油从油箱中泵送出去,经汽油滤清器除去 杂质和水分后,供入高压油泵,如图4-2所示。
图4-2 低压燃油的供给过程
1、低压燃油系统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分别测量主副燃油泵在油位最低(浮子最低)位置和油位最高(浮子最高)位 置时油位传感器的输出电阻。检测时,用万用表的红黑表棒分别接触BY029-3和 BY029-4(图4-18),摆动浮子在最低和最高位置,测量两位置状态时的电阻,并 与标准值对比。
MG GS 2.0TGI发动机低压燃油泵的标准数值是:主燃油泵液位传感器在油位 最低时电阻值为208.44Ω;在油位最高时电阻值为40.39Ω。副燃油泵液位传感器 在油位最低时电阻值为190.7Ω;副燃油泵液位传感器在油位最高时电阻值为 40.77Ω。
1、低压燃油系统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1.1 低压燃油系统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1.1.1低压燃油系统的整体布置
电子控制汽油喷射系统中的燃油供给系统是由汽油箱、主副燃油泵、汽油 滤清器、炭罐等组成,如图4-1所示。
图4-1 低压燃油系统的组成 1-加油口盖;2-加油管;3-炭罐;4-主燃油泵;5-副燃油泵;6-滤清器;7-燃油箱地板下燃油管路;

第三章汽油机电控点火系统

第三章汽油机电控点火系统
(2)电子控制的点火系统 采用计算机根据各传感器 信号对点火提前角进行控制。
(3)电子控制点火系统的优点 无分电器点火系统由于取消了分电器,其性能更加优越, 除具有一般微机控制点火系的优点外,还具有以下优点:
1)不存在分火头和分电器盖间的跳火问题,能量损失和电 磁干扰明显减少;
2)减少或不设高压线,减小电磁干扰; 3)减小机械磨损,故障率大大降低; 4)节省安装空间,结构简单。
2.电控点火系统的类型:有分电器和无分电器式
二、电控点火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1、基本组成
(1)电源 (2)传感器 (3)电控单元 (4)点火控制器 (5)点火线圈 (6)分电器 (7)火花塞
电控点火系的组成
(2)传感器:检测发动机各种状态参数,为ECU提供点火提 前角的控制依据。
1)转速和曲轴位置传感器:检测发动机曲轴转速信号、发 动机曲轴转角信号、曲轴基准位置信号,ECU根据转速信号 确定基本点火提前角,根据转角和基准位置信号确定曲轴位 置。
2)进气流量传感器 :检测进气流量,确定基本点火提前角。
3)节气门位置传感器:检测节气门的开度大小,判定发动机 负荷状态;同时还能反映节气门变化快慢,判定加速、减速 工况,修正点火提前角。
4)水温传感器:检测冷却液温度,修正点火提前角。
5)进气温度传感器:检测进气温度,修正点火提前角。
6)爆震传感器:检测发动机的爆震信号,实现点火时刻闭 坏控制。
采用电子控制点火系统时, 可以使发动机的实际点火提 前角更接近于理想的点火提 前角。
图 转速对点火提前角的影响
(2)发动机负荷的影响
最佳点火提前角随发动机负 荷增大而减小。
在普通点火系统中,用真空 提前调节器调整点火提前角, 只能按简单的线性规律调节, 调节曲线与理想曲线相差较 大。

汽油机柴油机燃油系统检测(第3章2)

汽油机柴油机燃油系统检测(第3章2)
高压油管内压力曲线和针阀升程曲线 a)喷油泵端压力曲线b)喷油器端压力曲线 c)针阀升程曲线
高压油管中的压力变化可 分为三个阶段: 第Ⅰ阶段为喷油延迟阶段 ; 第Ⅱ阶段为主喷油阶段 ; 第Ⅲ阶段为自由膨胀阶段 。 喷油泵的实际供油阶段为 第Ⅰ、Ⅱ阶段,喷油器 的实际喷油阶段为Ⅱ、 Ⅲ阶段。
高压油管内压力曲线和针阀升程曲线 a)喷油泵端压力曲线 b)喷油器端压力曲线 c)针阀升程曲线
4.4柴油机燃油供给系统的检测
喷油泵和喷油器的技术状况决定了燃油的 喷射质量,从而对柴油机的工作性能有很大影 响。在不解体情况下,可以通过燃油喷射过程 中高压油管中的压力变化来检测柴油机燃油供 给系统的技术状况,即检测喷油压力波形 。
4.4柴油机燃油供给系统的检测
一、喷油压力波形分 析 1.燃油喷射过程 高压油管中的压 力p0、pmax、pb、pr 分别表示针阀开启 压力、最高压力、 针阀关闭压力和油 管中的残余压力。
发动机检测与诊断技术
汽油机柴油机燃油系统检测 (2学时)
4.4汽油机燃油供给系统的检测
教学要求: 复习燃油供给系统知识 燃油供给系统的检测
4.4汽油机燃油供给系统的检测 汽油机燃油供给系统的作用是:根据发动 机各种工况的要求,向气缸即时提供一定 数量和浓度的可燃混合气,以便在临近压 缩终了时使发动机点火燃烧而膨胀做功, 最后把燃烧产物排至大气。 其技术状况好坏直接影响着发动机的动 力性、经济性和工作稳定性。
电控喷油信号和燃油压力与混合气的质量有着直 接的联系 直接反映电控发动机燃油供给系统的好坏。 电喷信号和燃油压力是发动机燃油供给系统检测 的重要项目
1.燃油压力检测
工作压力:随节气门开度变化。怠速 (250KPa)、全开油压(300KPa) 初始压力:拔掉真空管后压力,发动机 未运转压力 保持压力:停机后10分钟后压力, 150KPa左右。 油泵压力(最高压力490-640KPa):堵死 调节器或者堵住油管。

汽油发动机燃油供给系统构造与检修资料PPT课件

汽油发动机燃油供给系统构造与检修资料PPT课件
第9页/共32页
任务5 空气供给系统的构造与检修
2.进气歧管检修
1)外观检查: ■有无机械损伤、裂纹、漏水、漏气、腐蚀等; ■结合平面有无划痕、损伤而发生漏气、漏水; ■有无严重变形; ■螺纹孔有无损伤、脱扣,螺柱有无松旷现象。
2)歧管与气缸盖结合平面的检修: 要求:与气缸盖进气侧结合平面度≯0.1mm。 检查:用直尺和塞尺检查结合面的平面度。 修理:歧管接口平面度若超过最大值规定,可
第15页/共32页
任务6 排气系统的构造与检修
3.三元催化转化器 又叫催化净化器。20世纪80年代开始用于汽车上。它是 安装在汽车发动机排气歧管和排气消声器之间的最重要机外 净化装置。 功用:将汽车尾气中的CO、HC、NOx(即三元)等有 害气体通过氧化-还原反应,转变为无害的CO2、H2O、N2。 结构:主要由金属外壳、陶瓷格栅基底和大约2g左右的 铑、铂涂层(催化剂)等组成。如图示。
燃油供给装置、空气供给装置、废气排放装置; 但电控喷射式发动机另增加了电子控制系统,
其中电控单元(ECU)是控制核心。 4.燃油供给装置主要由汽油箱、汽油泵、汽油滤清
器、喷油器、压力调节器、油管等组成。 5.空气供给装置主要由空滤器、空气流量传感器、
进气总管、进气歧管等组成。
第27页/共32页
项目4 汽油发动机燃油供给系统
第22页/共32页
任务7 汽油发动机常见故障与排除
3.故障诊断与排除: 1)进行故障自诊断,检查有无故障码。若有,则按
所显示故障码查找故障原因和故障部位; 2)进气系统有无漏气。检查各管接头、真空软管、
废气再循环系统和燃油蒸发回收。 3)怠速控制装置工作是否正常。拔下怠速控制装置
导线连接器,若发动机转速无变化,说明怠速控 制装置或控制电路有故障,应检修电路或更换怠 速控制装置。 4)仔细倾听各缸喷油器在怠速时的工作声音。如各 缸工作声音不均匀,说明各缸喷油不均匀,应拆 检、清洗或更换喷油器。

汽油发动机燃料供给系构造与检修PPT课件

汽油发动机燃料供给系构造与检修PPT课件
• 在进气管内产生可燃混合气。
学生完成项目单填写
第14页/共34页
四、教学组织实施
项目单
任务名称
燃油供给系的构造与检修
实训设备
桑塔纳发动机实验台、燃油压力表、螺丝刀、 世达工具(120件)、抹布、诊断仪等
任务要求 掌握燃油供给系系统的结构与检修方法,正确规范得对燃油供给系统进行压力检测
任务目的
能正确使用工具、设备,能够根据规范正确规范得对燃油供给系统进行压力检测 。
通过 实验 板动 画效 果图 巩固 学习 工作 原理
第22页/共34页
四、教学组织实施
第二节 引导探究—原理图分析
第23页/共34页
四、教学组织实施
第二节 引导探究—原理图分析
空气室
输油管
针阀
浮子
主量孔
空气滤清 喷器管
进气歧管 进气歧管
浮子室 混合室 节气门 进气预热套管
第24页/共34页
四、教学组织实施
认识燃料供给系统所有部件,可 单独完成燃料供给系统检修。
掌握发动机燃料供给系组成,理解电 控燃油供给系工作原理及检修方法
第5页/共34页
二、教学内容
学习任务
1
掌握化油器的作用
2 掌握化油器的基本构造
3 完成燃油供给系系统系统的拆装 2
4 了解化油器的工作原理
5 完成燃料供给系统压力检测实验
6 分析电控燃油供给系与化油器的异同点
使用仪器设备完成教学项目
第10页/共34页
四、教学组织实施
教学过程设计
案例 引导 实践 引导 实践 知识 本堂 导入 探究 拆装 探究 拆装 拓展 小结
第11页/共34页
四、教学组织实施

电控汽油机燃油系统故障与检测

电控汽油机燃油系统故障与检测

电控汽油机燃油系统故障与检测电控汽油发动机在使用过程中,由于燃油系统的故障,往往引起发动机启动困难、运转无力、缺缸、短时后熄火等故障,严重影响汽车的正常运行。

下面就燃油系统的常见故障做以简要分析,为维修人员提供参考。

一、电控汽油机燃油系统主要部件及常见故障燃油系统由油箱、电动汽油泵、汽油滤清器、燃油压力调节器、供油总管、喷油器等组成。

(一)电动汽油泵1.构造与工作原理电动汽油泵主要由泵体、直流电机、叶轮、单向阀、安全阀等组成。

其作用是提供燃油喷射所需要的压力燃油。

当汽油泵通电后,转子产生磁场,转子磁场与定子磁场相互作用迫使转子转动,将燃油从进油口吸入,流经汽油泵内部,将单向阀顶开,从出油口向系统供油。

由于汽油泵浸泡在汽油里面,工作时靠从其内部流过的和外围的燃油来冷却,因此,绝对禁止在无油的情况下让汽油泵运转,防止烧坏汽油泵。

汽油泵中装有溢流阀,可避免因管路堵塞使油压过分升高,造成汽油泵或油管损坏,当油压超过一定值时,溢流阀上的钢球被顶开,燃油从溢流阀泄出。

汽油泵上的单向阀主要作用是当汽油泵停止工作时,密封油路中保持一定的残压,便于下次启动。

2.电动汽油泵常见故障(1)电动汽油泵不转。

故障原因:汽油泵卡死,电刷故障,供电线路故障。

检测方法:直接向汽油泵供电,如汽油泵转,证明供电线路故障;如汽油泵不转,可反接火线和搭铁线,或将汽油泵拆下清洗及用木棍敲击,此时如转,证明汽油泵内部发卡,如仍不转,则换油泵。

(2)汽油泵有噪音。

原因:电机内部磨损严重是故障的前期表现,应马上更换。

(3)汽油泵过脏。

现象:汽油泵卡死或油压过低;排除:清洗或更换;清洗方法:拆下汽油泵接通电源,用清洗剂喷洗汽油泵进油口,直到流出干净的泡沫为止。

绝对不要用水清洗油泵。

(4)单向阀失效。

现象:油管中不能保持一定残余压力,长时间停车后启动时间延长。

排除:清洗汽油泵,如无效果,需要更换汽油泵。

(5)溢流阀(安全阀)关闭不严或卡死在开启位置。

汽油机电控结构及维修

汽油机电控结构及维修
29
车型(发动机型 号) 宝来(ARZ、 AUM) 风神 11 号 上海别克
广州本田 上 汽 奇 瑞 ----单 点 夏历 2000 桑塔纳 2000GLi 桑塔纳 2000GSi 夏禾 TJ7131U 捷达王 奥迪 A6 ( l. 8L)
常见发动机油压表
关 闭 发 动 机 10min 怠 速 下 , 燃 油
后,保持压力(kPa) 压力(kPa)
大于 200
约 250
怠速下,拆下真空软管 的燃油压力 (kPa) 约 300
大于 200 大于 250
大于 200 大于 50 大于 147 大于 200 大于 150 大于 147 大于 200 大于 250
约 245 284— 325
260— 310 90— 100 206— 255 约 250 250 土 20 206— 255 约 250 约 350
31
3、喷油脉宽分析
喷油脉宽是由发动机PCM根据空气流量传 感器、转速传感器、水温传感器、节气门 位置传感器、进气温度传感器和氧传感器 等的信号确定的。
32
喷油脉宽分析
发动机在正常温度下以怠速转速运转时, 喷油脉宽一般是0.8-2.8ms,如果这时喷 油脉宽达2.9-5.5ms,则燃油系统的故障 一般是喷油器堵塞。
103
104
2)修正点火提前角
①暖车修正: ②怠速修正: ③空燃比反馈修正: ④过热修正: ⑤爆震控制: ⑥最大和最小提前角控制:
105
爆震与点火时刻、发动机转矩 的关系
106
2、通电时间(导通角)控制
107
七、断油控制系统的检查
1、急减速断油的检测: 启动并预热发动机,短接怠速开关插孔, 检查发动机是否在1700r/min-1200r/min。 2、溢油消除的检测 拔下喷油器线束插头,当将油门踩到底同时

学习情境3 3.1 燃油供给系统主要部件工作原理与检修

学习情境3  3.1 燃油供给系统主要部件工作原理与检修

上一页
2.驱动方式 喷油器的驱动方式分为电流驱动与电压驱动两种方 式。电流驱动只适用于低阻喷油器,电压驱动既可用于低阻 喷油器,又可用于高阻喷油器。 (1)电流驱动。如图所示,在电流驱动回路中无附加电阻, 低阻喷油器直接与蓄电池连接。
下一页
图2.43 片阀式电磁喷油器的纵向剖面图 1-喷嘴套 2-阀座 3-挡圈 4-喷油器体 5-铁心 6-滤清器 7-调节滑套 8-弹簧 9-电磁线圈 10-限位圈 11-阀片
图2.45 中央喷射单元的结构 1-汽油压力调节器 2-进气温度传感器
图2.44 阀片工作情况 (a)阀片静止在阀座上 (b)阀片 抬高阀座直至抵住挡圈 (c)阀片离开挡圈落座 l-挡圈 2-弹簧 3-铁心 4-挡圈 5-阀片 6-阀座
② 由点火开关和ECU共同控制的电动汽油泵控制电路。D型EFI系统以 及一些采用卡门涡轮式空气流量传感器的发动机采用这种控制电路。
1—点火开关;2—主继电器;3—检查插座;4—电动汽油泵继电器;5—油泵;6—分电器;7—油泵 检查开关 点火开关和ECU共同控制的电动汽油泵电路
③ 由ECU控制的电动汽油泵控制电路。
表2.1 桑塔纳2000GLi、2000GSi型轿车供油系统标准
(2)检查供油系统的密封性能和保压能力 当电源电压 正常,起动发动机并怠速运转,使油压表压力达到上述额 定值后,断开点火开关,等待10min后,油压表压力必须高 于200kPa。如压力低于200kPa,则再次起动发动机并怠速 运转使压力达到额定值后,断开点火开关,并用钳子夹住 回油管,同时观察油压表压力,等待10min后,如表压力高 于200kPa,说明油压调节器失效,应予更换。如表压力低 于200kPa,说明输油管、喷油器有泄漏或电动汽油泵单向 阀故障或喷油器进油口“O”形密封圈失效,需逐项进行检 修。拔下喷油器检查其漏油情况时,在油压正常的情况下, 每分钟滴油应不超过2滴。

汽车发动机电控汽油机燃油供给系统图文详解-精

汽车发动机电控汽油机燃油供给系统图文详解-精
汽车电控汽油机燃油供给系统
学习目标:
1、了解燃油供给系统油路的工作流程; 2、理解喷油正时、喷油量、燃油停供控制理论,知道燃 油喷射的基本条件; 3、了解燃油泵的工作原理及故障检测方法; 4、了解喷油器的工作原理及故障检测方法; 5、了解燃油压力调节器的工作原理及故障检测; 6、学会典型车系的燃油泵及控制电路的故障检测; 7、学会典型车系喷油器及控制电路的故障检测。
发动机ECU和燃油泵ECU共同控制的三速燃油泵电路
(3)燃油泵关闭控制
燃油泵惯性开关的安装位置与结构示意
燃油泵惯性开关工作原理
当驾驶员空气囊、 前排乘客空气囊或座椅 侧空气囊充气膨胀时, 燃油切断控制装置使燃 油泵停止运转。因发动 机ECU从空气囊中央传 感器总成探测到充气信 号时,发动机ECU便会 断开开路继电器,使燃 油泵停止运作。
●发动机ECU和燃油泵ECU共同控制的燃油泵电路
发动机起动、大负荷时。发 动机ECU向燃油泵端子FPC端子 提供高电压信号(约为5V),则 燃油泵ECU会提供蓄电池电压给 燃油泵,燃油泵高速运转。
两速燃油泵电路
发动机怠速、小负荷运转时。 发动机ECU向燃油泵端子FPC端 子提供低电压信号(约为2.5V), 则燃油泵ECU会提供低电压(约 为9V)给燃油泵,燃油泵低速运 转。
流体动力泵 轴流泵 离心泵 涡轮泵 侧槽泵
内置式 涡轮泵 侧槽泵
外置式 滚柱泵
齿轮泵
※※电动燃油泵的构造 (1)涡轮式电动燃油泵
泵油组件、永磁电动机、端盖和外壳
涡轮式电动燃油泵的构造与工作原理示意
(2)滚柱式电动燃油泵
滚柱式电动燃油泵的结构
滚柱式电动燃油泵的工作原理
电动燃油泵的控制方法
通断控制

第三章 汽油机电控点火系统

第三章 汽油机电控点火系统

第三章汽油机电控点火系统第一节电控点火系统的功能汽油机电控点火系统的功能主要包括点火提前角、通电时间及爆燃控制三个方面。

一、点火提前角控制1、点火提前角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定义:点火提前角是从火花塞发出电火花,到该缸活塞运行至压缩上止点时曲轴转过的角度。

对应于发动机每一工况都存在一个“最佳”点火提前角,对于现代汽车而言,最佳的点火提前角不仅保证发动机的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都达到最佳值,还必须保证排放污染最小。

点火提前角过大(点火过早),则大部分混合气在压缩过程中燃烧,活塞所消耗的压缩功增加,且缸内最高压力升高,末端混合气自燃所需的时间缩短,爆燃倾向增大。

点火提前角过小(点火过迟),则燃烧延长到膨胀过程,燃烧最高压力和温度下降,传热损失增多,排气温度升高,功率、热效率降低,但爆燃倾向减小,NOx排放量降低。

试验证明,最佳的点火提前角,应使发动机气缸内的最高压力出现在上止点后10°~15°。

如图所示,适当点火提前角,可使发动机每循环所做的机械功最多(C曲线下阴影部分)。

2、最佳点火提前角的确定依据最佳点火提前角的数值必须视燃料性质、转速、负荷、混合气浓度等很多因素而定。

(1)发动机转速如图所示,点火提前角应随发动机转速升高而增大。

因为随发动机转速的提高,以秒计的燃烧过程所需时间缩短,但燃烧过程所占的曲轴转角增大,为保证发动机气缸内的最高压力出现在上止点后10°~15°的最佳位置,就必须适当提前点火(即增大点火提前角)。

与采用机械式离心提前器的传统点火系统相比,采用电控点火(ESA,electronic spark advance)系统时,可以使发动机的实际点火提前角接近于理想的点火提前角。

(2)负荷汽油发动机的负荷调节是通过节气门进行的量调节,随负荷减小,进气管真空度增大,进气量减少,气缸内的温度和压力均降低,燃烧速度变慢,燃烧过程所占的曲轴转角增大,应适当增大点火提前角,如图所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顺序喷射
各缸喷油器分别由各自的控制电路 和ECM连接(见图3.10),ECM分别控 制各喷油器在各自的气缸接近进气行程 开始的时刻喷油(见图3.12)。
图3.12 顺序喷射示意图
2.分组喷射
将多缸发动机的喷油器分成几组,每 组分别通过一条控制电路和ECM连接[见 图3.11(a)]。
在发动机每个工作循环中每组喷油器 各自同时喷油2次[见图3.13(a)]。
③ 当发动机熄火后,即使点火开关仍处 于ON位置,电动汽油泵也应停止运转。
1.由ECM控制的电动汽油泵电路
如3.3所示。油泵继电器线圈的一端 与电源连接,另一端由ECM控制接地。
在转动点火开关起动发动机时,在发 动机运转过程中,ECM使电动汽油泵保持 运转;若将点火开关由OFF位置转到ON位 置,ECM会让电动汽油泵运转3~5s。
当发动机处于高速、大负荷运转时,ECM 断开继电器线圈的电流,使油泵直接与来自油 泵继电器的蓄电池电源相通,从而以高速运转 [见图3.5(b)],保证有足够的燃油供应。
图3.5 两速电动汽油泵控制电路
图3.6所示为一种三速电动汽油泵控 制电路。
燃油泵ECU根据来自ECM的燃油泵 控制信号(FPC信号)控制电动汽油泵的 工作电流,使其有高、中、低3种不同的 转速。
图3.4 点火开关和ECM共同控制的电动汽油泵电路
3.可控转速的电动汽油泵控制电路
可控转速的电动汽油泵控制电路可 以在发动机怠速和低速运转时降低电动 汽油泵的转速和泵油量,从而减少此时 的耗电量,并延长电动汽油泵的使用寿 命。
油泵转速控制继电器由ECM控制(见图 3.5)。
当发动机以怠速或低速和中、小负荷工 况运转时,继电器的线圈通电,触点B闭合, 电阻器串入油泵电路中,使油泵以低速运转 [见图3.5(a)]。
图3.7 带燃油泵惯性开关的电动汽油泵电路
图3.8 燃油泵惯性开关
1—燃油泵惯性开关 2—触点 3—推杆 4—惯性球
在早期采用叶片式空气流量计的L 型汽油喷射式发动机中,还使用如图3.9 所示的由叶片式空气流量计油泵开关控 制的燃油泵电路。
图3.9 由叶片式空气流量计油泵开关控制的燃油泵电路
发动机不运转时,空气流量计的叶
片没有偏转,油泵开关触点断开,汽油 泵不运转;发动机运转时,进气使叶片 偏转,油泵开关触点闭合,油泵运转。
3.2.2 喷油器及其控制电路
喷油器一个端子接电源,另一个端子 与ECM连接图3.10,ECM控制其搭铁,使 喷油器工作。
图3.10 喷油器的控制电路
有些6缸以上的多缸发动机,2个喷油 器用一条线路和ECM连接。
3.1.2 汽油机燃油控制系统的类型
汽油机燃油控制系统按进气量的检测 方式分类,有测量进气流量[L型,见图 3.2(a)]和测量进气歧管压力[D型, 见图3.2(b)]两种;按燃油喷射的位置 分类,有缸外喷射和缸内喷射[见图3.2 (c)]两种,其中缸外喷射又分为单点 喷射和多点喷射[见图3.2(d)]两种。
汽油机燃油控制系统主要由ECM、 空气流量计(或进气管压力传感器)、 曲轴位置传感器、节气门位置传感器、 水温传感器、氧传感器等传感器以及电 动汽油泵、喷油器等执行器组成,如图 3.1所示。
图3.1 汽油机燃油控制系统
1—ECM 2—空气流量计 3—节气门位置传感器 4—进气歧管压力传感器 5—喷油器 6—凸轮轴位置传感器 7—水温传感器 8—曲轴位置传感器 9—氧传感器
图3.2 汽油机燃油控制系统类型
1—喷油器 2—气缸 3—活塞 4—进气歧管
3.2 汽油机燃油控制系统的主要部 件及其电路
3.2.1 电动汽油泵及其控制电路
电动汽油泵的控制电路应具备下列 功能。 ① 在发动机起动及运转过程中,电动汽 油泵应始终工作,以保证足够的燃油压 力。
② 当点火开关由OFF转到ON位置而又未 起动发动机时,电动汽油泵应能运转3~ 5s,使油管中充满压力燃油,以利于起 动。
在发动机每个工作循环中,各组喷油 器各自同时喷油一次[称为分组喷射,见 图3.11(a)]。
所有气缸喷油器全部并联在一起,通过 一条共同的线路和ECM连接,各缸喷油器同 时喷油[称为同时喷射,见图3.11(b)]。
图3.11 分组喷射和同时喷射的喷油器控制电路
3.3 燃油喷射控制的内容和方式
3.3.1 喷油正时的控制
图3.6 三速电动汽油泵电路
4.其他类型的电动汽油泵控制电路
图3.7所示为带燃油泵惯性开关的电 动汽油泵控制电路,这种电路可以在汽 车发生较为强烈的碰撞事故时,自动切 断电动汽油泵的电源,以保证安全。
燃油泵惯性开关(见图3.8)在正常 情况下触点处于闭合状态。
当汽车发生碰撞产生的惯性力足够
大,惯性开关中的惯性球将在惯性力的 作用下跳离原来的位置,使开关内的触 点断开,切断电动汽油泵的电源,使之 停止运转。
第3章 汽油机燃油控制系统构造 与检修
3.1 汽油机燃油控制系统的组成与类型
3.2 汽油机燃油控制系统的主要部件及其电路
3.3
燃油喷射控制的内容和方式
3.4
汽油机燃油控制系统的检修
3.1 汽油机燃油控制系统的组成与类型
3.1.1 汽油机燃油控制系统的作 用与组成
汽油机燃油控制系统的作用是控制 电动汽油泵的工作,使燃油系统中有适 当压力的燃油,同时根据各种传感器判 断发动机所处的工况,计算并控制喷油 器的喷油时刻和喷油量,保证发动机在 各种工况下都能获得最佳空燃比的混合 气。
图3.3 ECM控制的电动汽油泵电路
2.由点火开关和ECM共同控制的电 动汽油泵控制电路
如图3.4所示。油泵继电器有两组线圈:一 组线圈直接由点火开关起动挡控制,在起动发动 机时使汽油泵运转;另一组线圈由ECM控制, 在发动机起动后使汽油泵保持运转。
将点火开关由OFF位置转至ON位置,ECM 会使汽油泵运转3~5s。
图3.13 分组和同时喷射示意图
3.同时喷射
各缸喷油器全部并联在一起,通过 一条共同的控制电路和ECM连接[见图 3.11(b)]。
在发动机的每个工作循环中(曲轴 每转两圈),各缸喷油器在ECM的控制 下同时喷油两次[见图3.13(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