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常见的水的种类
实验室用水要求
![实验室用水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42e6b9ccdd88d0d233d46a63.png)
实验室用水要求
二、实验室常见用水的种类:
1、蒸馏水(Distilled Water)
实验室最常用的一种纯水,虽设备便宜,但极其耗能和费水且速度慢,应用会逐渐减少。
蒸馏水能去除自来水内大部分的污染物,但挥发性的杂质无法去除,如二氧化碳、氨、二氧化硅以及一些有机物。
新鲜的蒸馏水是无菌的,但储存后细菌易繁殖;此外,储存的容器也很讲究,若是非惰性的物质,离子和容器的塑形物质会析出造成二次污染。
2、去离子水(Deionized Water)
应用离子交换树脂去除水中的阴离子和阳离子,但水中仍然存在可溶性的有机物,可以污染离子交换柱从而降低其功效,去离子水存放后也容易引起细菌的繁殖。
3、反渗水(Reverse osmosis Water)
其生成的原理是水分子在压力的作用下,通过反渗透膜成为纯水,水中的杂质被反渗透膜截留排出。
反渗水克服了蒸馏水和去离子水的许多缺点,利用反渗透技术可以有效的去除水中的溶解盐、胶体,细菌、病毒、细菌内毒素和大部分有机物等杂质,但不同厂家生产的反渗透膜对反渗水的质量影响很大。
4、超纯水(Ultra-pure grade water)
转载只为分享知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实验室一级水二级水三级水标准
![实验室一级水二级水三级水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f1eb0a0e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0f6f867.png)
实验室一级水二级水三级水标准摘要:1.实验室水质分级标准简介2.一级水标准3.二级水标准4.三级水标准5.应用领域及注意事项正文:实验室水质分级标准简介实验室水质分级标准是根据水中杂质、有机物、微生物等污染物的种类和含量,对实验室用水的质量进行分类和要求的标准。
实验室用水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实验设备的使用寿命,因此对实验室水质的分级十分重要。
根据我国《实验室用水标准》(GB/T 6682-2008),实验室水质分为一级水、二级水和三级水。
一级水标准一级水是实验室水质的最高级别,其主要适用于对水质要求极高的实验和仪器设备。
一级水的主要特点是水中几乎不含有任何杂质、有机物和微生物,其电导率、pH 值和氧化还原电位等指标均达到很高的要求。
为了达到一级水的标准,需要采用多种预处理技术,如反渗透、离子交换、紫外线灭菌等。
二级水标准二级水适用于对水质要求较高的实验和仪器设备。
相较于一级水,二级水的杂质、有机物和微生物含量有所增加,但其电导率、pH 值和氧化还原电位等指标仍然保持在较高水平。
为了达到二级水的标准,需要采用反渗透、离子交换等预处理技术,并进行适当的后续处理。
三级水标准三级水适用于对水质要求一般的实验和仪器设备。
其主要特点是水中杂质、有机物和微生物含量较高,电导率、pH 值和氧化还原电位等指标相对较低。
为了达到三级水的标准,需要采用适当的预处理技术,如砂滤、活性炭吸附等。
应用领域及注意事项实验室水质分级标准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包括化学、生物、医学、环境等。
在选择实验室用水时,应根据实验的准确性要求、实验设备的敏感性以及实验方法的特殊性等因素,选择适当的水质级别。
在使用过程中,还需要注意定期检测水质,确保实验用水质量的稳定性。
实验室用水分类
![实验室用水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3e33ab18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22.png)
实验室用水分类
实验室用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 离子交换水:通过离子交换树脂去除硬度离子,如钙、镁等离子,达到一定纯度的水,用于实验室中各种化学分析、生物试验、培
养基的制备等。
2. 纯水:通过多重反渗透、蒸馏、电泳等方法处理去除离子、微
生物、有机物等成分,得到极高纯度超纯水,用于制备系列试剂、微
生物培养基、药品、医用设备、电子元器件洗涤等高标准工业应用。
3. 硝化法普通纯水:是指使用离子交换层析树脂去除大部分阴离子、阳离子成分,但不进一步净化,电阻率只能到达1-2MΩ.cm,一般用于基本无特殊要求的清洗、实验和一般检测、测量。
4. 降温水:实验室冷却设备所需的水,要求水温低于环境温度,
常见的冷却水冷却系统有冷水机、冷水循环泵等。
5. 热水:实验室需要热水的设备包括恒温水浴锅、恒温水浴槽、
热水消毒器等。
6. 饮用水:除了实验室实验外,实验室也需要给员工提供饮用水。
饮用水必须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经过处理消毒后供应。
实验室用水分类
![实验室用水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26ff3f48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011325a.png)
实验室用水分类
实验室用水分类
一、普通水
普通水是指按规定的质量标准、在一定环境条件下,可以传播热和热能的液体,有一定温度、一定质量及其他物理、化学特性的液体。
二、实验室用水
实验室用水是指满足特定实验要求的水,它可以直接在关键的实验过程中使用,确保实验结果可靠、可重复。
一般来说,实验室用水分为:
1. 原水
原水是常用的实验室水,其质量要求不高,一般只需控制矿物质和有机物含量,必要的时候还要求有无菌,基本不需添加任何化学物质。
2. 纯化水
纯化水分为单纯的水、淡水、超纯水、及温度控制的纯化水,它们各有不同的质量要求,要求矿物质的去除程度以及需将其他物质去除多少都有所不同。
3. 溶液
溶液是指以水为溶剂,将某种物质添加到水中而成的混合物,它可以用于在实验室中制备某些有用的物质。
4. 调节水
调节水是指针对某些实验而调整水的质量,使其满足特定实验要
求。
凡是在实验中,需要使用水的,都应该采用调节水,而不是单纯的水。
《实验室用水检测》课件
![《实验室用水检测》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4ed73e4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8b.png)
02 实验室纯水检测
纯水电导率的检测
总结词
纯水电导率是衡量水质纯度的重要指标,通过电导率检测可以了解水中离子的含 量。
详细描述
电导率是衡量水中离子总量的一个参数,纯水电导率越低,说明水中离子含量越 少,水质越纯。电导率检测通常使用电导率仪进行,将纯水样品注入电导率仪的 电极室中,通过测量电极间的电阻值来计算电导率。
详细描述
蒸发残渣是将一定量的纯水样品蒸发至干,残留的固体物质即为蒸发残渣。蒸发残渣的含量越高,说 明水中可溶性杂质越多。蒸发残渣检测通常使用蒸发皿在恒温烘箱中蒸发样品,然后称重测量残留物 的质量。
纯水中微生物的检测
总结词
微生物检测是衡量水中微生物含量的指标,通过微生物检测可以了解水质是否符合卫生标准。
实验室用水检测结果的分析方法
01
02
03
化学指标分析
通过化学分析方法,对实 验室用水的化学指标进行 检测,如pH值、总有机碳 、重金属离子等。
微生物指标分析
采用微生物培养、PCR等 检测技术,对实验室用水 的细菌、病毒、寄生虫等 微生物指标进行检测。
物理指标分析
对实验室用水的物理性质 进行检测,如电导率、浊 度、色度等。
纯水pH值的检测
总结词
pH值是衡量水质酸碱度的指标,通过 pH值检测可以了解水质的酸碱平衡。
详细描述
pH值是表示溶液酸碱度的数值,范围 在0-14之间。纯水的pH值应为中性 ,即pH=7。pH值检测通常使用pH 试纸或酸度计进行,通过比色法或电 位法测量水样的酸碱度。
纯水蒸发残渣的检测
总结词
蒸发残渣是衡量水中可溶性杂质含量的指标,通过蒸发残渣检测可以了解水质的总溶解性固体含量。
详细描述
实验室用水的质量标准和质量控制
![实验室用水的质量标准和质量控制](https://img.taocdn.com/s3/m/11cda353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d3.png)
实验室用水的质量标准和质量控制一、引言实验室用水的质量是影响实验结果准确性和可重复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为了确保实验室用水的质量符合要求,需要制定相应的质量标准和质量控制措施。
本文将详细介绍实验室用水的质量标准和质量控制的相关内容。
二、实验室用水的质量标准1.纯水标准实验室常用的纯水包括去离子水和超纯水。
其质量标准如下:(1)去离子水:电导率小于0.1 μS/cm,总溶解固体(TDS)小于0.1 mg/L,细菌总数小于10 CFU/mL,重金属离子浓度低于检测限。
(2)超纯水:电阻率大于18.2 MΩ•cm,TOC小于10 ppb,细菌总数小于1 CFU/mL,重金属离子浓度低于检测限。
2.自来水标准实验室使用自来水的情况较为常见,其质量标准如下:(1)PH值:6.5-8.5;(2)电导率:小于1000 μS/cm;(3)氯含量:小于0.1 mg/L;(4)重金属离子浓度:低于国家饮用水标准。
3.其他实验室用水标准实验室在特定实验中可能需要使用其他类型的水,如蒸馏水、纯化水等。
对于这些水的质量标准,需根据实验要求进行制定。
三、实验室用水的质量控制1.水源控制实验室用水的质量控制应从源头把控,确保水源符合质量标准。
对于自来水,应定期进行水质监测,确保水质稳定。
对于纯水和超纯水,需要使用高效的水处理设备,如反渗透系统、离子交换树脂等,确保水质达到标准要求。
2.设备维护和清洁实验室用水设备的维护和清洁对于保证水质的稳定性至关重要。
应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如更换滤芯、清洗管道等。
同时,要保持实验室环境的清洁,避免灰尘、细菌等污染源对水质的影响。
3.水质监测实验室应建立水质监测体系,对用水进行定期检测。
常见的检测指标包括PH 值、电导率、溶解氧、总溶解固体、细菌总数、重金属离子浓度等。
可以采用专业的水质检测仪器进行检测,确保水质符合标准要求。
4.记录和报告实验室应建立水质记录和报告制度,记录每次水质检测的结果,并及时进行分析和处理。
化学实验室中的常用试剂
![化学实验室中的常用试剂](https://img.taocdn.com/s3/m/cbaaecaa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2f.png)
化学实验室中的常用试剂在化学实验室中,常常使用各种试剂来进行实验。
这些试剂在化学研究和分析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化学实验室中常用的一些试剂,包括它们的性质、用途以及相应的注意事项。
1. 水(H2O)水是最常用的试剂之一。
在实验中,水一般用作反应溶剂、洗涤剂以及配制其它试剂的溶剂。
同时,水还可以用来冷却实验器皿和样品。
2. 乙醇(C2H5OH)乙醇是一种无色、易挥发的液体,并具有良好的溶解性。
它常被用作消毒剂、清洁剂和溶剂。
此外,乙醇还可用于制备酯类、醚类和酮类有机化合物。
3. 盐酸(HCl)盐酸是一种无色液体,具有较强的腐蚀性。
它常被用作试剂的酸性调节剂、清洗剂和消毒剂。
同时,盐酸还可用于溶解金属、去除垢垢以及中和碱性废物。
4. 硝酸(HNO3)硝酸是一种强酸,无色或带黄色的液体。
它可溶于水,并具有强氧化性。
硝酸广泛应用于实验室中的化学分析和合成反应。
但由于其强腐蚀性,操作时需要严格控制浓度和数量,避免造成伤害。
5. 二氧化硫(SO2)二氧化硫是一种无色气体。
它常作为还原剂、脱色剂和防腐剂使用。
此外,二氧化硫还可用于制备亚硫酸盐和硫酸。
6. 氯化铁(FeCl3)氯化铁是一种黄褐色固体,常用于金属离子检测、氧化反应以及制备其他化学试剂。
当氯化铁溶液和酚类物质反应时,可生成蓝、紫色溶液,用于指示某些化学反应。
7. 氢氧化钠(NaOH)氢氧化钠是一种白色固体,具有强碱性。
它常用于中和酸性试剂、沉淀反应和调节试剂溶液的pH值。
氢氧化钠要小心操作,以免腐蚀皮肤和眼睛。
8. 硫酸(H2SO4)硫酸是一种无色液体,具有强酸性。
它广泛用于分析化学、有机合成等领域。
硫酸非常腐蚀,使用时需戴上防护眼镜和手套。
同时,应注意避免与有机物或易燃物混合,以免引发危险。
9. 碳酸氢钠(NaHCO3)碳酸氢钠是一种无色晶体,常用作中和酸性溶液或生成气体,如二氧化碳。
此外,碳酸氢钠还可用于调节试剂溶液的pH值。
10. 甲醇(CH3OH)甲醇是一种无色挥发液体,常用于制备有机化合物、清洗实验器皿以及提供燃料。
实验室中最常用到的12种水
![实验室中最常用到的12种水](https://img.taocdn.com/s3/m/6d3d3f3133d4b14e8424689c.png)
蒸馏水、硬水、软水、重水、生理盐水、卤水、双氧水、石灰水、氨水、氯水、王水、水玻璃。
实验室中最常用到的就是这12种水,下面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吧!1蒸馏水指天然水经过蒸馏、冷凝等方法以除去其中杂质(杂质分子或阴、阳离子),而得到的纯水,蒸馏水为软水。
2硬水分为暂时硬水(含碳酸氢钙、碳酸氢镁)和永久硬水(含硫酸钙、硫酸镁或氯化钙、氯化镁),永久硬水溶有较多Ca2+、Mg2+的盐酸盐、硫酸盐的水,用药剂或阳离子交换法可软化。
3软水水硬度的标准是以相当于每升水含10毫克CaO为1度或1°。
硬度8°以上为硬水,30°以上为最硬水,8°以下为软水,自来水硬度在25°以下才适于饮用。
4重水指由氘(D和氧原子构成的水,其分子式为D2O,分子量为20,普通水中,重水所占比例为每6900个H2O中有1个D2O,重水作为原子反应堆中的中子减速剂。
5生理盐水质量分数为0.9%的NaCl溶液。
卤水海水中提取出食盐后含有MgCl2、CaCl2、NaCl及少量MgSO4的水。
7双氧水有很强的氧化性。
但遇见氧强化剂时,又表现还原性。
如:5H2O2+2KMnO4+4H2SO4═2KHSO4+2MnSO4 +8H2O+5O2↑;H2O2不稳定,见光易分解,所以放入棕色试剂瓶中保存。
若在MnO2催化剂作用下,可迅速分解。
2H2O2═2H2O+O2↑。
石灰水指Ca(OH)2的水溶液。
应密封保存,防止与空气中CO2反应变质:Ca(OH)2+CO2=CaCO3↓+H2O。
石灰水也是检验CO2的常用试剂。
9氨水指氨气的水溶液,发生的反应是:NH3+H2O⇌NH3•H2O⇌NH4++OH-氨水中含有六种微粒:分子(NH3、NH3·H2O、H2O);离子(NH4+、OH-、H+),其中NH3·H2O是不稳定的弱碱,易发生分解反应:NH3·H2O═NH3↑+H2O。
氯水氯气的水溶液,所发生的反应是:Cl2+H2O=HCl+HClO。
实验室用水的质量标准和质量控制
![实验室用水的质量标准和质量控制](https://img.taocdn.com/s3/m/5f3672d0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0e76e59.png)
实验室用水的质量标准和质量控制一、引言实验室用水的质量对于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实验室用水应符合一定的质量标准,并且需要进行质量控制以确保其符合标准。
本文将详细介绍实验室用水的质量标准和质量控制措施。
二、实验室用水的质量标准1. 外观温和味实验室用水应清澈透明,无悬浮物和浑浊现象。
同时,实验室用水不应有明显的异味或者有害气味。
2. pH值实验室用水的pH值应在6.5-8.5之间,以保证其中性或者近中性,避免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3. 电导率实验室用水的电导率应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普通不超过5μS/cm,以防止电导率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4. 溶解氧含量实验室用水中的溶解氧含量应保持在5-8mg/L之间,以确保实验过程中的氧气供应充足,避免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5. 微生物指标实验室用水中的微生物指标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如菌落总数、大肠菌群等指标应低于一定的限值,以确保实验室用水的卫生安全性。
6. 有机物和无机物含量实验室用水中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含量应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以避免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常见的有机物和无机物指标包括总溶解性固体(TDS)、硬度、氨氮、挥发性有机物(VOCs)等。
三、实验室用水的质量控制1. 水源选择和处理实验室用水的质量控制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水源,并进行必要的处理。
常见的水源包括自来水、纯水设备产生的纯水、蒸馏水等。
不同的水源需要采取不同的处理措施,如过滤、脱盐、杀菌等,以确保水质符合标准。
2. 定期监测和检测实验室应建立水质监测和检测机制,定期对实验室用水进行监测和检测。
监测内容包括外观、气味、pH值、电导率、溶解氧含量、微生物指标、有机物和无机物含量等。
监测结果应记录并及时分析,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和处理。
3. 设备维护和清洁实验室用水设备应定期进行维护和清洁,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水质的稳定。
维护和清洁包括清洗管道、更换滤芯、消毒设备等。
设备维护和清洁的频率应根据实验室用水的需求和使用情况进行合理安排。
实验室常见的水的种类
![实验室常见的水的种类](https://img.taocdn.com/s3/m/ace2ae2f3169a4517723a3c7.png)
实验室常见的水的种类:1、蒸馏水(Distilled Water ):实验室最常用的一种纯水,虽设备便宜,但极其耗能和费水且速度慢,应用会逐渐减少。
蒸馏水能去除自来水内大部分的污染物,但挥发性的杂质无法去除,如二氧化碳、氨、二氧化硅以及一些有机物。
新鲜的蒸馏水是无菌的,但储存后细菌易繁殖;此外,储存的容器也很讲究,若是非惰性的物质,离子和容器的塑形物质会析出造成二次污染。
2、去离子水(Deionized Water ):应用离子交换树脂去除水中的阴离子和阳离子,但水中仍然存在可溶性的有机物,可以污染离子交换柱从而降低其功效,去离子水存放后也容易引起细菌的繁殖。
3、反渗水(Reverse osmosis Water):其生成的原理是水分子在压力的作用下,通过反渗透膜成为纯水,水中的杂质被反渗透膜截留排出。
反渗水克服了蒸馏水和去离子水的许多缺点,利用反渗透技术可以有效的去除水中的溶解盐、胶体,细菌、病毒、细菌内毒素和大部分有机物等杂质,但不同厂家生产的反渗透膜对反渗水的质量影响很大。
4、超纯水(Ultra-pure grade water):其标准是水电阻率为18.2MΩ-cm。
但超纯水在TOC、细菌、内毒素等指标方面并不相同,要根据实验的要求来确定,如细胞培养则对细菌和内毒素有要求,而HPLC则要求TOC低。
评价水质的常用指标:1、电阻率(electrical resistivity):衡量实验室用水导电性能的指标,单位为MΩ-cm,随着水内无机离子的减少电阻加大则数值逐渐变大,实验室超纯水的标准:电阻率为18.2MΩ-cm。
2、总有机碳(Total Organic Carbon ,TOC):水中碳的的浓度,反映水中氧化的有机化合物的含量,单位为ppm 或ppb。
3、内毒素(Endotoxin):革兰氏阴性细菌的脂多糖细胞壁碎片,又称之为“热原”,单位cuf/ml。
一级PH值范围(25℃):——电导率(μs/cm.25℃):≤0.1比电阻(MΩ.cm. 25℃):≥10可氧化物质[以(0)计上],mg/L:——吸光度(254nm,1cm光程):≤0.001蒸发残渣(105±2℃),mg/L:——可溶性硅[以(SIo2]计,mg/L:<0.01二级PH值范围(25℃):——电导率(μs/cm.25℃):≤1比电阻(MΩ.cm. 25℃):≥1可氧化物质[以(0)计上],mg/L:<0.08 吸光度(254nm,1cm光程):≤0.01蒸发残渣(105±2℃),mg/L:≤1.0可溶性硅[以(SIo2]计,mg/L:<0.02三级PH值范围(25℃): 5.0-7.5电导率(μs/cm.25℃):≤5比电阻(MΩ.cm. 25℃):≥0.2可氧化物质[以(0)计上],mg/L:<0.40 吸光度(254nm,1cm光程):——蒸发残渣(105±2℃),mg/L:≤2.0可溶性硅[以(SIo2]计,mg/L:——。
实验室试剂和水的分类使用常识
![实验室试剂和水的分类使用常识](https://img.taocdn.com/s3/m/01a1ac4a866fb84ae55c8d34.png)
pf20200923
化学试剂规格详表(未完待续)
……
没有统一标准:各国生产化学试剂的大公司,均有自己的试剂标准,我国 也有我国的化学试 剂标准。
近年来,我国化学剂标准委员会正在逐步修正我国的试剂标准,尽可能与 国际接轨。
比如,我国国标的优级纯GR相当于默克标准的保证试剂 BR 。
• 大部分高纯试剂的质量标准还不统一,在名称上有高 纯、特纯、超纯、光谱纯等不同叫法。
• 基准试剂Primary Reagent(PT),绿色标签:作为 基准物质,可直接配置标准溶液。
• 光谱纯试剂Spectrum pure (SP),表示光谱纯净 (是从光谱测定的角度来看纯度很高)。有时其主 成分可能达不到99.9%以上,使用时需要注意,若想 用作基准试剂配制标准溶液,必须进行标定。
3. 还是不懂,就多查几篇文献(文章和毕业论文),看看别人用的是什么 规格的试剂。
实验室用水
1、实验用水有哪些规格?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6682-2008《分析化 学实验室用水国家标准》的规定,分析化学实验室用水分 为三个级别:一级水>二级水>三级水。
• 一级水:用于有严格要求的分析实验,包括对颗粒有 要求的实验,如高效液相色谱HPLC用水。一级水可用二 级水经过石英设备蒸馏水或离子交换混合窗处理后,再 0.2μm微孔滤膜过滤来制取。
——
电导率是比电阻的倒数。
因此,实验室用水国标分类是分一、 二、三等级。不是按大家常说的超 纯水、蒸馏水、自来水等等来划 分!!!
2、用什么指标表示水的纯度?
• 在水中,将距离1cm的两片表面积为1cm2大小的电极加以通 电,来监测两极间的导电率,通过所加电压和测得的电流能 够获知两极间的电阻值,这个数值在水质分析中通常被称为 比电阻或电阻率,其单位是MΩ.cm(mega ohm-centimeter)。
实验室用水的级别及适用检测的方法
![实验室用水的级别及适用检测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241ca5c1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21.png)
实验室用水的级别及适用检测的方法
实验室用水的质量是确保科学实验、研究和分析可靠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为了
确保实验室用水的质量,我们需要对其进行定期的检测和分析。
根据实验室用水的级别,我们将其分为三个等级:一级、二级和三级。
一级实验室用水是最高级别的,用于高要求的实验、研究和分析。
它需要经过
高级水处理设备进行处理和净化,以保证其纯度和稳定性。
常见的一级实验室用水处理方法包括反渗透、离子交换和超纯水系统。
对于一级实验室用水的检测,我们可以使用各种方法来确定其纯度和符合性,如电导率测量、溶解物测定和微生物检测等。
二级实验室用水适用于一般的科研实验和常规分析。
它需要通过一定程度的处
理来满足实验要求,但对纯度和稳定性的要求相对较低。
常见的二级实验室用水处理方法包括机械过滤、活性炭吸附和臭氧氧化等。
对于二级实验室用水的检测,我们通常可以进行物理性质测试比如总溶解固体测定、溶解氧测定和pH值测定等。
三级实验室用水适用于一般的清洗和冲洗作业。
它的要求相对较低,主要需要
满足基本的卫生要求和相应实验的需求。
常见的三级实验室用水处理方法包括砂滤和消毒等。
对于三级实验室用水的检测,我们主要关注其微生物的污染状况,例如菌落总数和大肠杆菌群的检测等。
总之,在实验室中使用合适级别的用水并采取相应的检测方法,能够确保实验
室研究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定期的水质检测和分析对于实验室用水的管理至关重要,可以帮助我们及时发现和解决水质问题,以确保科学研究的顺利进行。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55aca658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e6.png)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水质要求、用水设备和方法、水源选择和处理、水质监测方法等。
下面将对这些内容进行详细的分析。
首先,实验室用水的质量要求是实验结果可信可靠的基础。
实验室用水一般需要具备以下特征:纯净、无色、透明、无异味、无菌、无悬浮物、无杂质、电导率低、pH值稳定等。
根据实验的具体需要和要求,可能还需要对水中的溶解气体含量、有机物含量、微量元素含量等进行限制。
其次,实验室需要配备相应的用水设备和方法,以满足不同实验的需求。
常见的实验室用水设备包括纯水机、超纯水机、蒸馏水机、纯化水系统等。
纯水机可以根据需求分为一级纯水机、二级纯水机等,超纯水机可以提供更高纯度的水。
选择适合的用水设备应根据实验的需求和实验室的预算来确定。
水源选择和处理也是实验室用水规格的重要环节。
水源选择应考虑周围环境、用水设备的特点以及水的稳定性等因素。
一般来说,自来水、水井水、地下水等可作为实验室的水源,但需要考虑其在水质、水压、水流等方面是否满足实验的需求。
如果水源质量不符合要求,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水处理,如软化、过滤、消毒等,以提高水质。
对于实验室用水规格而言,水质监测方法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常见的水质监测方法包括:电导率测定法、溶解氧测定法、pH值测定法、有机物含量测定法、微量元素测定法等。
这些方法可以通过仪器设备和试剂试纸等来实现。
实验室应根据需要建立相应的水质监测体系,对实验室用水进行定期的检测和监测,以确保其质量符合实验要求。
最后,为了更好地规范实验室用水和试验方法,制定相应的操作规程和管理制度至关重要。
操作规程应包括实验室用水的配制方法、取样方法、水质监测方法、设备维护方法等。
管理制度应包括实验室水质的定期检测、水质记录的保存、设备的维护与保养等内容。
同时,实验室应建立水质管理团队,负责实验室用水的管理和监督,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
综上所述,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是保证实验结果可靠的基础,需要包括水质要求、用水设备和方法、水源选择和处理、水质监测方法等内容。
实验室一级水二级水三级水标准
![实验室一级水二级水三级水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8dbdd862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a733768.png)
实验室一级水二级水三级水标准实验室是科研、教学等活动进行的场所,其中涉及到实验和研究中使用的水质也是至关重要的。
不同的实验室在水质要求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建立合适的水质标准十分重要。
本文将介绍实验室中常见的一级水、二级水和三级水的标准。
一级水是指最纯净的水质,主要用于高精度的实验和分析。
其主要特点是纯净度高,可达到超过18.2兆欧的电阻率。
一级水需要经过多重的处理和纯化,包括去离子、反渗透、纯化等工艺。
此外,还要求水样中的有机物和无机物质浓度均低到可以忽略不计的程度。
一级水主要用于分析测试、制备标准溶液和高灵敏度实验,例如气相色谱、液相色谱、质谱等。
二级水是指相对较纯的水质,适用于一般的实验和日常使用。
二级水的电阻率要求在5-10兆欧之间。
二级水主要通过去离子处理得到,可以去除大部分的有机物和无机盐,但无法彻底去除。
因此,二级水中仍然可能存在一些微小的杂质,但对大部分实验来说不会产生重大影响。
二级水主要用于一般实验、培养基配制、仪器清洗等。
三级水是相对较常见的普通自来水,经过初步处理和过滤。
三级水的电阻率较低,一般在1-5兆欧之间。
三级水中仍然可能存在较高浓度的无机物和有机物,但通常对一般实验而言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
三级水主要用于一般清洗、常规实验和仪器冲洗等非特殊要求的实验。
在实验室中,水质的标准还需要根据具体实验的要求进行调整。
有些实验对水质要求更高,这时候需要使用更纯净的水,而有些实验对水质要求相对较低,则可以使用一般的自来水。
因此,在实验室中应根据具体需求进行相应选择,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总之,实验室水的一级、二级和三级标准主要根据水质的纯净程度和电阻率来划分,以满足实验需求的不同要求。
适当选用合适的水质标准可以提高实验效果和结果的可靠性,为实验室的科学研究和教学提供良好的保障。
实验室用水的质量标准和质量控制
![实验室用水的质量标准和质量控制](https://img.taocdn.com/s3/m/8d265263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e6.png)
实验室用水的质量标准和质量控制一、引言实验室用水的质量标准和质量控制是确保实验室实验准确性和可重复性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详细介绍实验室用水的质量标准和质量控制的相关内容,包括水质要求、检测方法和质量控制措施等。
二、水质要求实验室用水的质量要求根据实验的具体需求而定,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纯度要求:实验室用水应具备一定的纯度,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常见的纯度要求包括去离子水、超纯水和纯水等级。
2. pH值要求:实验室用水的pH值应符合实验要求,通常在中性范围内(pH 6-8)。
3. 电导率要求:实验室用水的电导率应符合实验要求,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4. 溶解氧要求:实验室用水中的溶解氧含量应符合实验要求,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5. 微生物要求:实验室用水应符合一定的微生物要求,以防止实验过程中的污染。
三、检测方法为了保证实验室用水的质量,需要进行相应的检测。
常见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pH值检测:使用酸碱指示剂或pH计进行检测,确保实验室用水的pH值符合要求。
2. 电导率检测:使用电导仪进行检测,确保实验室用水的电导率符合要求。
3. 溶解氧检测:使用溶解氧仪进行检测,确保实验室用水中的溶解氧含量符合要求。
4. 微生物检测:使用菌落计数法或PCR等方法进行微生物检测,确保实验室用水符合微生物要求。
四、质量控制措施为了保证实验室用水的质量,需要采取一系列的质量控制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设立水质监测系统:建立水质监测系统,定期对实验室用水进行检测,确保水质符合要求。
2. 定期维护设备:定期维护实验室用水设备,保证设备正常运行,避免因设备故障导致水质问题。
3. 建立标准操作规程:制定实验室用水的标准操作规程,明确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确保水质控制的一致性。
4. 培训操作人员:对实验室用水操作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水质控制的意识和技能。
5. 实施质量审核:定期进行质量审核,评估实验室用水的质量控制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中国国家实验室用水规格
![中国国家实验室用水规格](https://img.taocdn.com/s3/m/f1e0b1c3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00.png)
中国国家实验室用水规格中国国家实验室用水规格是指国家对实验室在使用水资源方面的要求和规定,旨在合理利用水资源,提高实验室工作效率和生态环境保护水平。
以下是相关参考内容:1. 实验室用水种类分类:根据水质要求和用途不同,实验室用水可以分为纯水、超纯水、一般水和工艺水等多种类型。
纯水主要用于一般实验室操作、仪器设备清洗和一般实验需求;超纯水则适用于高灵敏度实验和特殊要求实验操作;一般水一般用于设备的换热、冷却和其他一般用途;工艺水则用于实验室建设、消防、卫生等综合用途。
2. 实验室用水质要求:实验室用水的质量要求依据具体实验的需要而有所不同。
一般而言,纯水要求总溶解固体浓度低于10mg/L、电导率低于5μs/cm、细菌总数低于100CFU/mL;超纯水则要求电导率低于0.1μs/cm、细菌总数低于10CFU/mL;一般水质要求电导率低于300μs/cm、细菌总数低于1000CFU/mL。
3. 实验室用水消耗量控制:为了合理利用水资源,实验室应该根据实验需要,制定合理的用水计划,并进行水资源的监控与管理。
通过采用节水设施,如喷头、自动关闭阀等,以及加强员工节水意识培养,限制长时间不必要的水流使用,减少水资源消耗。
4. 实验室用水设备优化:采用高效的水处理设备是确保实验室用水质量的重要保障。
实验室需要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纯化设备,如反渗透设备、离子交换设备和电离交换设备等,确保实验用水符合质量要求。
5. 水资源回收再利用:实验室可以采用水资源回收再利用技术,将实验废水进行分解、净化和再利用。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降低对自来水消耗,节约水资源,同时也减少了废水排放对环境的影响。
6. 实验室用水安全和卫生要求:为确保实验室用水的安全和卫生,实验室应建立健全的水质监测体系,定期对实验室用水进行监测和检测,及时发现和解决水质问题。
此外,实验室应制定相应的水质管理制度和防护措施,保障实验人员的身体健康。
7. 实验室用水管理监督:实验室用水管理监督主要由相关部门进行。
酸碱中常见物质的性质与应用
![酸碱中常见物质的性质与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f15dd4cd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96.png)
酸碱中常见物质的性质与应用【引言】酸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化学概念,而常见的酸碱物质更是用途广泛。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酸碱物质及其性质与应用,以便更好地了解和应用这些物质。
【一、酸性物质】酸性物质是指在溶液中能够释放出氢离子(H+)的物质。
常见的酸性物质包括硫酸、盐酸和柠檬酸等。
这些物质具有以下性质和应用:1. 硫酸:硫酸是一种常见的强酸,具有强烈的腐蚀性。
它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如炼油、清洗金属、制造肥料等。
此外,在实验室中,硫酸也是一种常用的试剂。
2. 盐酸:盐酸是另一种常见的强酸,在化学实验和研究中被广泛使用。
它可用于清洗实验室设备、调节溶液的pH值等。
3. 柠檬酸:柠檬酸是一种较弱的有机酸,常存在于柠檬、酸橙等柑橘类水果中。
它具有酸味和抗氧化性质,在食品工业中被广泛应用于增香剂、酸味调节剂等。
【二、碱性物质】碱性物质是指在溶液中能够释放出羟根离子(OH-)的物质。
常见的碱性物质包括氢氧化钠、氢氧化钾和氨水等。
这些物质具有以下性质和应用:1. 氢氧化钠:氢氧化钠,俗称苛性钠,是一种强碱。
它在工业生产中被广泛应用于清洗剂、纸张生产以及肥皂和洗涤剂等的制造。
此外,氢氧化钠还可用于调节溶液的pH值。
2. 氢氧化钾:氢氧化钾也是一种常见的强碱,与氢氧化钠类似,在纸浆和玻璃制造等工业中具有重要应用。
3. 氨水:氨水是一种含有氨气溶解于水中的溶液,常用于实验室中的分析化学、药品制剂以及农业肥料制造等领域。
【三、酸碱中和反应与中性物质】酸碱中和反应是指酸和碱反应产生盐和水的化学反应。
在这个过程中,酸和碱的性质发生了变化,中和产生的盐具有中性。
一些中性物质包括水、食盐、氧化镁等。
这些物质具有以下性质和应用:1. 水:水是自然界中最常见的中性物质,也是生物生存的基础。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使用水进行饮用、洗涤、煮饭等各种活动。
2. 食盐:食盐,即氯化钠,是一种常见的中性物质。
它是我们日常饮食中重要的调味品,同时也用于食品加工和保存。
实验室用水培训
![实验室用水培训](https://img.taocdn.com/s3/m/db7131fcf90f76c661371ab6.png)
3、去离子水:主要指采用离子交换树脂处理方法去除水中的阳离子
4、蒸馏水:指用蒸馏方法制备的纯水,利用液体混合物中各组分挥发
纯度
超纯水>高纯水>去离子水>蒸馏水
三、实验室用水等级
实验室用水应为无色透明的液体,应在独立的制水间制备。 1、三级水:可用于一般实验。可用蒸馏、电渗析或离子交 换等方法制备。 2、二级水:用蒸馏、电渗析或离子交换等方法制得的水进 行再蒸馏的方法制备。用于精确分析和研究工作。 3、一级水:可用二级水经进一步处理制得。用于制备标准 水样或超痕量物质的分析。
胶体物质、气体及有机物均去除至很低程度的水。超纯水的含盐量在 0. 1mg/L以下电导率小于0. 1μs/cm。作为所有的实验用水都可以。
2、高纯水 :是指将水中的导电介质几乎全部去除,又将水中不离解
的胶体物质、气体和有机物均去除至很低程度的水。高纯水当水的温 度为25℃时,电导率小于0.1us/cm ,含盐量在0. 3mg/L以下,pH值为6.87.0及去除其他杂质和细菌的水,是化学纯度极高的水。 和阴离子而得到的水。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及实验室的实验中,是绝 缘体,适用于铅酸蓄电池补水、发酵培养基的调制。 度的差别,使H2O汽化并随之使蒸气部分冷凝分离而得的水。根据需 要可以进行一次和多次蒸馏,蒸馏水的质量标准之一是含盐量一般在 1~5mg/L左右,蒸馏水的电阻率要求在0.1×106Ω·cm(欧· 厘米)左右。
实验室用水不得低于三级标准,水的保质期也不 得超过一周,保存条件应避光避热、密封,不与 空气接触。
四、实验室纯水的质量检验
质量检验项目: pH、电导率、可氧化物、吸光度、二氧化硅等。 1、pH:一般去离子水pH值在6.5~7.5 2、电导率:见电导率标准 3、吸光度:将水样分别注入1cm和2cm的石英比色皿中,在 紫外分光光度计上,于254nm处用1cm比色皿中水为参比, 测定2cm比色皿中水的吸光度,见标准表1
实验室化学实验废水的特点和分类
![实验室化学实验废水的特点和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20cb5725b4daa58da0114af7.png)
发展 的认识 ,对各类专业实验室废水 的治理 已提 到了议事 日程 上, 探索研究如何耗能低 、 经济化处理 自身 的实验废水或得 到废 水 的再生利用也成为环境治理 中的一项重要课题。
() 2 按污染程度可分 为高浓 实验废 水 、 低浓实验废水 和无 污 染水等 。其 中 , 高浓实验废水包 括一般 液态失效试剂(物( 、 各种有机 溶剂 、 离心液 、 液体产 品和副产品等)各种洗涤液( 、 产物或中间产
水 的特 点和 分类 进行 阐述 。 关 键 词 : 实验 室 ; 类 ; 点 ; 水 分 特 废 中 图分 类 号 :X7 8 文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0 0 8 3 ( 0)0 0 3 — 2 10 — 162 83 — 0 1 0 0
随着科 技的发展 , 各种新物质在实验室 中不断产 生 , 实验废 弃物的危害性也 日 益增大 。在环境 日益恶化的今天 , 实验废 弃物 的污染问题却得不到应有 的重视。由于这方面的研究文献很少 , 许多科研机构对应弃物的处理方法也极其简单 , 甚至不加处理就 排人下水道 , 经生活污水稀释后 , 一起 流入城市污水管统一处理 排放。实验废弃物一般可分为实验废渣 、 实验废水 ( 包括有机废 液 )实验废气三大类 。 、 它们都存在或多或少的毒性和危险 性。 在 各种实验废弃物 中以废水的排放量最大 , 由于实验废水 中含有许
临床实验室纯水的选用与质量保证
![临床实验室纯水的选用与质量保证](https://img.taocdn.com/s3/m/9bb86517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ed.png)
临床实验室纯水的选用与质量保证周炳烨;贾晓冰【期刊名称】《临床检验杂志》【年(卷),期】2014(032)007【总页数】2页(P555-556)【关键词】纯水;质量控制;质量保证【作者】周炳烨;贾晓冰【作者单位】郑州市中医院检验科,郑州450000;郑州市中医院检验科,郑州45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6在临床实验室中,纯水作为最基础和最常用的材料,常用于清洗液、稀释液等溶液的配置,自动化纯水处理系统成为临床实验室不可缺少的设备。
如何正确选用不同级别的纯水及其处理系统并对其进行有效的质量监控,是实验室规范化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1.1 临床实验室纯水的分级标准国际临床实验室质量管理标准提及纯水质量管理的重要性,并根据临床检测的实际需要对纯水规格进行了分级。
相关标准有: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实验室纯水规范(ISO 3696:1995);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纯水试剂分级(CLSI:C3-A4),见表1[1-2];美国临床病理家学会(CAP)和美国材料试验学会(ASTM)的试药级用水规格标准等。
我国根据ISO 3696制定了中国实验室分析用纯水国家标准GB/T 6682[3],见表2。
1.2 临床实验室纯水的正确选用不同等级纯水的选用应根据检测目的、方法、仪器和一些特殊要求进行,同时注意:(1)低等级的纯水不能代替高等级的纯水使用,不同的目的对纯水的要求也不一定是等级越高越好;(2)实验室纯水都不宜长时间贮存;(3)超纯水和一些按特殊要求处理的纯水应即取即用。
参考CLSI:C3-A4和GB/T 6682等文件,结合大多数临床实验室中开展的检测指标、可供选用的检测方法和不同类型的仪器,对不同级别纯水的适用范围总结见表3,供同行交流参考。
2 临床实验室纯水的质量保证2.1 临床实验室纯水管理中的问题 (1)管理文件中只对纯水的质量提出要求,缺乏对目前自动化纯水处理供应系统的相关要求;(2)将试验检测用纯水及其生产系统的管理与实验室中的普通给、排水相混淆,作为实验室设施与环境条件进行管理;(3)纯水生产系统种类繁多,质量良莠不齐,质量指标过分依赖纯水系统自身仪表数据显示,缺少第三方检测验证;(4)对纯水系统的使用和维护缺少相关知识的培训,无仪器操作的程序性文件和定期的系统维护保养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室常见的水的种类:
1、蒸馏水(Distilled Water):
实验室最常用的一种纯水,虽设备便宜,但极其耗能和费水且速度慢,应用会逐渐减少。
蒸馏水能去除自来水内大部分的污染物,但挥发性的杂质无法去除,如二氧化碳、氨、二氧化硅以及一些有机物。
新鲜的蒸馏水是无菌的,但储存后细菌易繁殖;此外,储存的容器也很讲究,若是非惰性的物质,离子和容器的塑形物质会析出造成二次污染。
2、去离子水(Deionized Water):
应用离子交换树脂去除水中的阴离子和阳离子,但水中仍然存在可溶性的有机物,可以污染离子交换柱从而降低其功效,去离子水存放后也容易引起细菌的繁殖。
3、反渗水(Reverse osmosis Water):
其生成的原理是水分子在压力的作用下,通过反渗透膜成为纯水,水中的杂质被反渗透膜截留排出。
反渗水克服了蒸馏水和去离子水的许多缺点,利用反渗透技术可以有效的去除水中的溶解盐、胶体,细菌、病毒、细菌内毒素和大部分有机物等杂质,但不同厂家生产的反渗透膜对反渗水的
质量影响很大。
4、超纯水(Ultra-pure grade water):
其标准是水电阻率为18.2MΩ-cm。
但超纯水在TOC、细菌、内毒素等指标方面并不相同,要根据实验的要求来确定,如细胞培养则对细菌和内毒素有要求,而HPLC则要求TOC低。
5、MilliQ是millipore公司的主要产品,其生成的水属于超纯水即其电阻率为18.2MΩ-cm,但MilliQ又分四种系列( Milli-Q Academic Milli-Q Biocel Milli-Q Gradient Milli-Q Synthesis),在TOC、热原等方面还是有差异的,适用于不同的实验。
评价水质的常用指标:
1、电阻率(electrical resistivity):
衡量实验室用水导电性能的指标,单位为MΩ-cm,随着水内无机离子的减少电阻加大则数值逐渐变大,实验室超纯水的标准:电阻率为18.2MΩ-cm。
2、总有机碳(Total Organic Carbon,TOC):
水中碳的的浓度,反映水中氧化的有机化合物的含量,单位为ppm或ppb。
3、内毒素(Endotoxin):
革兰氏阴性细菌的脂多糖细胞壁碎片,又称之为“热原”,单位cuf/ml。
蒸馏水、去离子水、反渗透水及超纯水的制备
纯水的制备常用以下三种方法
1、蒸馏法:目前使用的蒸馏器有玻璃、石英和铜等材料制成,蒸馏法只能除去水中非挥发性的物质,并不能除去溶解在水中的气体,而且,根据制备材料不同,所含杂质的种类和数量也不同,比如,用铜蒸馏器,水中会含有少量的铜离子,用玻璃蒸馏器制备,水中会含有少量的钠离子和硅酸根离子。
从经济角度讲,蒸馏制水存在着耗水量大、用电成本高等弊病,如果是偏远地区,运输也会是一个麻烦,尤其是玻璃和石英蒸馏水器。
2、离子交换法用离子交换法制备的纯水称为去离子水,是目前用的比较多的一种方法,一般采用阴、阳离子交换树脂的混合床装置,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成本低、树脂可再生后反复使用,制备水量大,去离子能力强,但每种方法都有缺点,反渗透法也不例外,其缺点就是设备与操作比较复杂,而且不能除去有机物等非电解质杂质,并有微量树脂
溶在水中。
3、渗析法渗析也叫渗透法,渗透是在外电场的作用下,利用阴阳离子交换膜对溶液中离子的选择性透过而使杂质离子从水中分离出来,现在用的比较多的是一种反渗透技术,反渗透能除掉90-99%的绝大多数污染物,但除去杂质的效率比较低,单独使用的话,只适用于一些要求不是很高的实验。
通常作为一种预处理手段。
根据以上三种制备方法生产的三种水,我们叫做蒸馏水、去离子水和反渗透水,理解了这三种水的概念,那么再去理解“超纯水”就很简单了。
超纯水所使用的纯化技术和过程简单如下,第一步和第二步,就是渗析和去离子的一个过程,然后是活性炭过滤(用化学吸附去除氯,有机吸附除去可溶性有机物)、微孔过滤(或称亚微米过滤,用一个0.2微米孔径的膜或者中空纤维滤膜,滤除大于0.2微米的污染物。
微孔过滤掉来
自碳柱的碳微粒、离子树脂碎片和任何可能进入纯化水系统的细菌)、超滤(用来除去纯化水中所有直径大于0.01微米的微粒、热源和微生物)。
还有一些特别手段,如紫外氧化或光氧化(采用254nm的紫外光除去系统中的细菌)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