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电磁耦合的工程分析方法
电磁耦合问题在电路设计中的解决方案
电磁耦合问题在电路设计中的解决方案电磁耦合是指当电路或电磁元器件之间存在互相作用时,导致电路性能发生异常或干扰的现象。
在电路设计中,电磁耦合问题是一个常见且重要的挑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工程师们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和方法来减少或消除电磁耦合,保证电路正常的运行和性能稳定。
首先,要注意电路布局设计。
合理的电路布局可以降低电磁耦合的发生概率。
应尽量避免信号线或电源线之间的交叉布线,减少线路之间的干扰。
此外,应尽量减少电路板的回线环路,避免形成闭合的回路结构,以降低电磁场的辐射和静电场的干扰。
其次,选择合适的元器件。
在电路设计中,选择低耦合性的元器件可以有效减少电磁耦合的问题。
例如,可以选择具有较低电磁辐射和敏感性的元器件,以降低电磁耦合引起的干扰或噪声。
此外,还可以考虑使用屏蔽罩或隔离器件来隔离电路,减少互相影响。
另外,合理的地线设计也是解决电磁耦合问题的关键。
良好的地线设计可以有效减少电磁辐射和电磁耦合现象。
在设计中应尽量减少共地引脚的使用,使用独立接地方式,确保地线的连接良好、短路电阻小。
另外,应避免地线回流路径过长或形成环路,以减小地线带来的干扰。
此外,还可以通过电磁兼容性测试和仿真分析来验证电路设计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在设计完成后,可以进行电磁兼容性测试,通过测量电路的辐射和传导干扰水平,验证设计是否符合要求。
此外,还可以利用电磁仿真软件对电路进行模拟分析,找出潜在的电磁耦合问题并及时修正。
总的来说,在电路设计过程中,要重视电磁耦合问题的解决,通过合理的布局设计、元器件选择、地线设计和测试验证等方法,可以有效减少电磁耦合带来的干扰和问题,保证电路的正常运行和性能稳定。
通过不断地实践和总结经验,工程师们可以逐步提升电路设计的质量和可靠性,为实际应用提供更好的保障。
电缆局放检测方式电磁耦合法
电缆局放检测方式-电磁耦合法电磁耦合法电磁耦合法也能够称作高频CT法或脉冲电流法(HFCT),是一种测量电缆设备局部放电普遍应用的方式。
电磁耦合法主要应用了一个类似于传统的罗戈夫斯基线圈的电流耦合器。
它采用高频铁氧体磁性材料作磁芯,能够做成环状,也能够做成两个半圆环,经铰链及忙箍形成一个圆环。
经专门的设计可使其具有较宽的频带,以利于提高灵敏度和更完整地收集放电信号。
当高压设备发生局部放电时,在低压侧接地引线上会有相应的脉冲电流流过。
电磁耦合法的大体原理就是将罗戈夫斯基线圈放在电缆终端或连接头上,穿过电缆屏蔽层的接地线,通过感应流过电缆屏蔽层的局放脉冲电流来检测局放。
宽频带电磁耦合法能够将装置做到小巧灵活和便携,操作安全,抗干扰性较强,能加倍真实地反映脉冲波形,比较适合于现场操作。
这种方式较早应用于发电机、变压器的绝缘监测,而后才逐渐应用于电力电缆的局部放电检测。
若要长期在线检测,可将传感器永久地安装在电缆线路的若干个接线盒处,操作人员只需带上带有数据收集卡的手提式电脑,按期到现场进行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即可。
也还能够通过转换设备将若干个位置处的检测信号转换为数字或光信号,用通信的方式传输至监控室或电脑终端进行实时监视与分析,以便长期跟踪信号、及时发觉问题。
为了电流耦合器能有效地提取放电信号,其设计是关键环节,其中电流耦合器的原理见图0。
图0 电流耦合器示用意图中,R是自积分电阻,Cs是电路的等效杂散电容,为了使电流耦合器工作频带足够宽,在线圈尺寸必然的情形下,应选用磁导率L 高的磁性材料并增大线圈匝数N,但增加匝数来提高带宽将会降低测量灵敏度。
积分电阻R对频带宽度,传感器灵敏度均有影响,R增大,会增加传感器的灵敏度,同时会减小频带宽度。
因此,选定磁性材料后,有一个最佳的积分电阻R及线圈匝数N的匹配,使电流传感器达到较宽的工作频带,且维持必然的响应灵敏度。
电磁耦合法可用于10kV及以上电力电缆局部放电的在线检测,由电缆中间接头处安装穿芯式高频电磁耦合传感器,收集信号并传输到局放信号分析仪。
耦合电磁脉冲分析
耦合电磁脉冲分析耦合电磁脉冲分析耦合电磁脉冲(CEMP)是一种威力巨大的电磁武器,其能够通过辐射或传导方式对电子设备和系统造成严重的破坏。
为了更好地理解CEMP的工作原理和可能的应对措施,我们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分析:步骤一:理解CEMP的原理CEMP是通过释放大量的电磁能量来干扰或破坏目标的电子设备。
它可以通过辐射电磁波的方式直接作用于目标,也可以通过传导电磁波的方式通过导线或传输介质传递到目标。
一旦目标受到CEMP的影响,电子设备内部的电路可能会被过电压或过电流破坏,从而导致设备无法正常工作。
步骤二:分析CEMP的潜在威胁CEMP可以对各种电子设备和系统造成破坏,包括通信设备、计算机系统、电力系统等。
通过分析潜在的CEMP威胁,我们可以评估其对关键基础设施和的影响。
例如,如果电力系统受到CEMP攻击,可能导致大规模停电,对社会经济产生严重影响。
步骤三:研究CEMP的发射源为了有效地应对CEMP威胁,我们需要了解其发射源的特点和技术。
CEMP可以由高能电磁脉冲器(HEMP)或核爆炸等方式产生。
通过研究发射源的特性,我们可以更好地设计和部署防御措施。
步骤四:评估目标设备的脆弱性不同的电子设备和系统对CEMP的抵抗能力不同。
一些设备可能已经采取了防御措施,如电磁防护屏蔽和过电压保护装置,从而降低了其受到CEMP影响的风险。
然而,其他设备可能仍然相对脆弱。
通过评估目标设备的脆弱性,我们可以确定哪些设备需要加强防御措施。
步骤五:开发防御策略基于对CEMP的分析,我们可以开发出一系列防御策略。
这些策略可以包括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
技术措施可以包括使用电磁屏蔽材料、安装过电压保护装置等,以减轻CEMP对设备的影响。
管理措施可以包括建立紧急响应计划,提高设备的备用性等,以减少CEMP事件造成的影响。
步骤六:测试和演练为了验证防御策略的有效性,我们需要进行测试和演练。
这可以帮助我们发现潜在的问题并进行改进。
测试和演练还可以提高相关人员的应对能力和紧急响应能力,以减轻CEMP事件的影响。
电磁干扰传播和耦合理论
RL UL = Us Rs + 2 Rt + RL
电磁干扰传播和耦合理论
讨论: 讨论: ρl (1)低频时 低频时, 其中l为导线长度 为导线长度, 为导线截面积 为导线截面积, (1)低频时, Rt = (Ω) ,其中 为导线长度,S为导线截面积,ρ S 为电阻率。 为电阻率。 d 5 1 RAC = RDC i = i µrσ r f ×10−7 (Ω) (2)高频时 高频时, (2)高频时, 4δ 6 d 二、电容性耦合 两个电路中的导体,当它们靠得比较近而且存在电位差时, 两个电路中的导体,当它们靠得比较近而且存在电位差时, 会产生电场耦合,其程度取决于两导体的分布电容C。 会产生电场耦合,其程度取决于两导体的分布电容 。 U1为干扰电压, 为干扰电压, A为干扰源电路 为干扰源电路 B为接收电路 为接收电路
电磁干扰传播和耦合理论
电磁干扰的传播途径 一、电磁干扰传输的二种方式 1、传导方式 2、辐射方式 二、常见辐射耦合 1、天线对天线耦合 2、场对线的耦合 3、线对线感应耦合
电磁干扰传播和耦合理论
传导耦合的基本理论 三种基本的耦合性质: 电阻性耦合、 三种基本的耦合性质 电阻性耦合、电感性耦合和电容性耦合 一、电阻性耦合 这是最常见最简单的传导耦合方式。 这是最常见最简单的传导耦合方式。例如 可控硅调速装置中较严重的高频干扰通过导线传输给电动机 各种按键开关操作时因触头抖动引起的瞬态干扰 印刷电路板受潮后引起线间绝缘强度降低易发生电干扰等 典型电路图: 典型电路图:
电磁干扰传播和耦合理论
结论:①电偶极子的近区场与静态场有相同的性质,称为似稳场 结论: 电偶极子的近区场与静态场有相同的性质, 准静态场) (准静态场)。 * S = E × H = 0 ,即近区场没 电场和磁场有π/2的相位差 的相位差, ②电场和磁场有π/2的相位差,平均 有能量向外辐射,又称束缚场。 有能量向外辐射,又称束缚场。 (2)远区场 远区场- (2)远区场-辐射场 λ r >> kr>>1时 距离r>> r>>λ 称为远区。 当kr>>1时,即 2π 时,距离r>>λ,称为远区。
耦合场分析指南
ANSYS耦合场分析指南第一章耦合场分析1.1耦合场分析的定义耦合场分析是指考虑了两个或多个工程物理场之间相互作用的分析。
例如压电分析,考虑结构和电场间的相互作用:求解由施加位移造成的电压分布或相反过程。
其它耦合场分析的例子有热-应力分析,热-电分析,流体-结构分析。
需要进行耦合场分析的工程应用有压力容器(热-应力分析),流体流动的压缩(流体结构分析),感应加热(磁-热分析),超声波换能器(压电分析)以及磁体成形(磁-结构分析),以及微电机械系统(MEMS)等。
1.2耦合场分析的类型耦合场分析的过程依赖于所耦合的物理场,但明显可以可分为两类:顺序耦合和直接耦合。
1.2.1 顺序耦合方法顺序耦合方法包括两个或多个按一定顺序排列的分析,每一种属于不同物理场的分析。
通过将前一个分析的结果作为载荷施加到第二个分析中的方式进行耦合。
典型的例子是热-应力顺序耦合分析,热分析中得到节点温度作为“体载荷”施加到随后的应力分析中去。
1.2.2 直接耦合方法直接耦合方法一般只涉及到一次分析,利用包括所有必要自由度的耦合场类型单元。
通过计算包含所需物理量的单元矩阵或载荷向量的方式进行耦合。
例如使用了SOLID5、PLANE13或SOLID98单元的压电分析。
另外的例子如利用TRANS126单元的MEMS分析。
1.2.3 直接法与顺序法的应用场合对于耦合情况的相互作用非线性程度不是很高的情况,顺序耦合法更有效,也更灵活。
因为两个分析之间是相对独立的。
例如在热应力顺序耦合分析中,可以先进行非线性瞬态热分析,然后再进行线性静力分析。
可以将瞬态热分析中任一载荷步或时间点的节点温度作为载荷施加到应力分析中。
顺序耦合可以是不同物理场之间交替进行执行,直到收敛到一定精度为止。
当耦合场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高度非线性的,直接耦合具有优势。
它使用耦合变量一次求解得到结果。
直接耦合的例子有压电分析,流体流动的共轭传热分析,电路-电磁分析。
这些分析中使用了特殊的耦合单元直接求解耦合场间的相互作用。
Workbench电磁热耦合分析流程说明
● 第一步:独立分析首先要保证模型在ansoft中需正确分析完成。
● 第二步:模型导出分析完成后,将ansoft模型导出,格式我选择step格式,其他格式没有试过。
选择菜单栏中的Modeler-Export 选择step格式将模型导出● 第三步:文件导入启动ANSYS Workbench 13.0,首先点击菜单栏中 Import... 选择.mxwl格式,选择刚才的maxwell分析完成的文件,进行导入。
● 第四步:更新工程点击Workbench菜单栏中的 update project,如果maxwell文件正确的话,过一会solution会有黄色闪电变成绿色对勾。
然后在左侧选择Steady-state thermal ,拖入到中间● 第五步:模型属性然后将Steady-state thermal下的Gemoetry属性改为2D.● 第六步:设置单位双击Gemoetry,进入模型设置界面,选择对应的模型尺寸单位。
点击左上角菜单栏中的File-Impotr Extenal Gemoetry File,选择刚才maxwell导出的step 格式模型。
导入后,点击左上角快捷图表Generate,模型就会出现。
● 第七步:网格剖分关闭Gemoetry界面,退回主界面,会发现Gemoetry已经变为绿色对勾,标识模型导入正确。
然后点击Workbench菜单栏中的 update project,会自动对模型进行网格划分。
当然也可以进入Model菜单进行手动划分。
● 第八步:模型对接网格划分成功后,Model会变为绿色对勾。
然后将Maxwell 2D solution和Steady-state thermal 的Setup进行连接,再次点击菜单栏中的 update project。
● 第九步:完成导入update project完成后,Maxwell 2D 中solution会变成绿色对勾。
然后双击进入Steady-state thermal中的Setup,进入setup设置,右侧会出现“ImportedLoad(Maxwell2Dsolution)”。
Ansys电机电磁(Maxwell)、热(Fluent)耦合分析流程图
ANSYS 中国
w5
电机电磁(Maxwell)、热(Fluent)耦合分析流程
导入FLUENT Case 文件
该教程已经提供了一个完整的CFD案例,并且已经设置好,此处只需要导入,并 设置损耗的映射即可。 导入Case文件
右键点击Setup ,选择 Import FLUENT Case > Browse 导航到正确的位置,并选择 FLUENT的 case 文件 “rotate-poly.cas” ,选择 Open FLUENT导入窗口会弹出,选择Double Precision,点击OK FLUENT的窗口会弹出,并已经导入Case文件
电机电磁(Maxwell)、热(Fluent)耦合分析流程
Maxwell 2D 瞬态分析与FLUENT 3D 稳态分析进行单向电磁-热耦 合分析
本教程用于演示Maxwell 2D瞬态分析与Fluent 3D如何进行单向耦合分析。时域平 均的分布式损耗(磁铁中的电阻损耗及转子和定子中的磁芯损耗)从Maxwell 2D 传递到Fluent 3D中进行温度求解。 本教程主要包括如何将损耗从Maxwell传递到Fluent中的操作步骤,而不包括 Maxwell和Fluent本身的设置操作,另有教程专门介绍该部分。
映射损耗
从Maxwell映射损耗 选择菜单栏File > EM Mapping > Volumetric Energy Source 在Maxwell映射窗口, FLUENT 计算域:按住Ctrla选择区域s_stator, s_ic_r. Start: 1.5e-3 Stop: 1.2e-2 选择 OK
ANSYS 中国
w9
电机电磁(Maxwell)、热(Fluent)耦合分析流程
电磁波耦合分析及抑制技术
电磁波耦合分析及抑制技术电磁波耦合是电磁场中两个或多个不同频率的电磁波相互作用形成的现象,其影响范围广泛,可能导致电子设备出现干扰、故障甚至损坏。
因此,为了确保电子设备的正常运行,对电磁波耦合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抑制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进行电磁波耦合分析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
通过电磁场测量、频谱分析等技术手段,了解电磁波在设备内的传播情况、干扰路径以及频率等参数,找出导致电磁波耦合的原因。
在分析中,需要考虑电磁波的发射源、传播路径、干扰目标等因素,以便全面了解电磁波的影响范围和强度。
针对电磁波耦合分析结果,采取有效的抑制技术是关键。
常见的抑制技术包括但不限于:1. 电磁屏蔽:通过在设备周围设置金属屏蔽罩或电磁波吸收材料,阻隔干扰源的电磁波传播,减少干扰的影响范围。
2. 磁屏蔽:对于受磁场影响的设备,可以采用磁性材料或磁屏蔽罩来阻隔外部磁场对设备的影响。
3. 地线设计:合理设计和布局设备的接地系统,减少接地回路对电磁波的传导,降低电磁干扰的程度。
4. 滤波器:安装滤波器可以有效地削弱或消除电磁波的特定频率成分,阻止其对设备的干扰。
5. 电磁辐射控制:通过降低设备内部电流回路的谐振频率,减少电磁波的辐射强度,达到抑制电磁波的目的。
在实际应用中,根据具体设备的特点和工作环境,可以综合运用以上的抑制技术,并不断实验和调整,以达到最佳的抑制效果。
此外,定期对设备进行电磁兼容性测试和评估也是必不可少的,以确保设备在电磁环境下稳定可靠地工作。
综上所述,电磁波耦合分析及抑制技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只有充分了解电磁波的传播规律和干扰源,才能有效地采取相应的抑制措施,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电磁兼容性。
在不断发展的科技领域,电磁波耦合问题的解决需要不断创新和进步,以适应日益复杂和多样化的电磁环境。
电磁耦合原理
电磁耦合原理电磁耦合是指两个或多个电磁场相互作用的现象。
在电磁学中,电磁耦合是一种重要的物理现象,它在许多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比如电磁感应、电磁波传播、电磁场辐射等。
本文将围绕电磁耦合原理展开讨论,探究其基本概念、相关理论和实际应用。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电磁耦合的基本概念。
电磁耦合是指电场和磁场之间相互影响的现象。
当电流通过导体时,会产生磁场,而变化的磁场也会产生感应电流。
这种相互作用导致了电磁场的耦合现象,即电场和磁场之间相互耦合,相互影响。
在电磁耦合的理论研究中,麦克斯韦方程组是非常重要的基础。
麦克斯韦方程组描述了电磁场的基本规律,包括电场和磁场的产生、传播和相互作用。
通过对麦克斯韦方程组的分析,我们可以深入理解电磁场的特性和行为,从而揭示电磁耦合的物理原理。
在实际应用中,电磁耦合原理被广泛应用于无线通信、电磁感应加热、电磁波传播等领域。
例如,在无线通信中,天线作为电磁场的辐射源,通过电磁耦合原理实现了电磁波的传播和接收。
在电磁感应加热中,利用电磁耦合原理可以实现对金属材料的快速加热,提高生产效率。
在电磁波传播中,电磁耦合原理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影响着电磁波的传播距离和质量。
总之,电磁耦合原理是电磁学中的重要概念,它揭示了电场和磁场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对于理解电磁场的特性和行为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电磁耦合原理在无线通信、电磁感应加热、电磁波传播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推动了相关技术的发展和进步。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能对电磁耦合原理有更深入的理解,并能够将其应用于实际工程和科研中,促进相关领域的发展和创新。
电磁干扰源及耦合途径
电磁干扰及耦合途径电磁干扰现象开关电源数字脉冲电路电子设备220AC产生电磁干扰的条件1.突然变化的电压或电流,即dV/dt或dI/dt很大2.辐射天线或传导导体设计中,遇到电压、电流的突然变化,需要考虑潜在的电磁干扰问题构成干扰三要素EUT EUT 干扰源耦合途径敏感设备空间辐射的电磁波导线传导的电压电流电磁干扰干扰产生及抑制1、产生电磁干扰2、抑制干扰),r,f,t(R),r,f,t(C),r,f,t(Sθθθ≥•),r,f,t(R),r,f,t(C),r,f,t(Sθθθ≤•干扰源耦合途径敏感设备电磁敏感性(抗扰性)1、电磁敏感性:电子设备或系统对电磁干扰的响应特性,电磁敏感性越高,抗干扰能力越低。
2、电磁抗扰性:设备或系统抵制电磁干扰的能力。
敏感频率和抗扰度允许值1、敏感频率:在该频率上,设备对电磁干扰的响应比较敏感。
2、抗扰度允许值:导致设备或系统性能下降的干扰信号的幅值(可以是电压、电流、电场强度、磁场强度、功率密度……)。
电磁干扰安全系数INM=敏感度门限在关键试验点或信号线上的干扰电平)dB(I)dB(N)dB(M−=1>M电磁兼容1<M存在潜在电磁干扰0>)dB(M0<)dB(M电路敏感度模拟电路敏感度数字电路敏感度μμN)B(kfS=dld NBS=比例系数频带宽度热噪声电压频带宽度最小触发电平数字电路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分贝(dB) 的概念分贝的定义:分贝数=10lg P2P1P1、P2 是两个功率数值,对于电流或电压,定义如下:电压增益的分贝数=20lg V2V1电流增益的分贝数=20lg I2I1用分贝表示的物理量电压:用1V、1mV、1μV 为参考(例如:1μV = 0dBμV)则单位为:dBV、dBmV、dBμV 等,电流:用1A、1mA、1μA 为参考,则:dBA、dBmA、dBμA场强:用1V/m、1μV/m 为参考,则:dBV/m、dBμV/m 等,功率:用1W、1mW 为参考,则:dBW、dBm等,测量单位换算关系1、功率2、电压U、电流I、场强(E、H)6010301010+=+==WWdBWdBmWWdBWPlgPPlgPPlgPμ12020602020+=+==VVdBVdBmVVdBVUlgUUlgUUlgUμAdBdBmAdBAmAμ1004020100−例子常见干扰源雷电NEMP脉冲电路ESD无线通信直流电机、变频调速器电磁干扰源分类人为干扰源电磁干扰源大气干扰雷电干扰宇宙干扰热噪声功能性干扰非功能性干扰自然干扰源广播电视雷达通信输电线开关系统办公设备家用电器1电磁干扰源分类2、按传播途径分传导干扰辐射干扰3、按干扰的性质分脉冲干扰平滑干扰4、按干扰作用时间分连续干扰间歇干扰瞬变干扰5、按信号的功能分功能性干扰。
电磁耦合仿真与设计中的算法研究
电磁耦合仿真与设计中的算法研究随着电磁技术的不断发展,电磁波在无线通信、雷达探测、生物医学、电力电子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在这些应用中,电磁波的传播、辐射和干扰等问题,往往需要进行电磁耦合仿真和设计。
电磁耦合仿真和设计的目的是为了验证电磁场的特性和性能,优化电磁系统的设计,并提高其工作的可靠性和效率。
在电磁耦合仿真和设计中,算法的选择和优化至关重要。
目前,常用的电磁耦合仿真和设计算法主要包括矩量法、有限元法、时域有限差分法、时域积分方程法等。
这些算法都有各自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例如,矩量法适用于电磁场分析和辐射问题,有限元法适用于复杂电磁场分析,时域有限差分法适用于时域电磁场分析,时域积分方程法适用于电磁波辐射和天线分析等。
其中,时域有限差分法是一种基于空间离散的数值求解方法,可以很好地处理电磁波的散射、辐射等问题。
相比于其他电磁计算方法,时域有限差分法具有计算精度高、数值稳定性好、求解过程可观、运行成本低等优点。
因此,在电磁耦合仿真和设计中,时域有限差分法被广泛应用于电磁波散射、辐射、干扰等问题的数值计算。
时域有限差分法的基本思想是将电磁波产生的时间和空间坐标进行网格化,将电磁场方程在网格点上进行离散化处理,然后利用迭代算法,求解离散化的方程组。
该方法的核心是如何离散电磁场方程。
常用的离散化方法有中心差分法、增量方程法、交错网格法等。
其中,交错网格法是一种广泛应用的离散化方法,能够较好地处理电磁场边界条件和材料性质的变化。
交错网格法的基本思想是将电磁场计算区域网格化为交错网格结构,边界设置为标准网格结构。
交错网格法不仅可以很好地处理物体边界处的电磁场变化,而且还可以有效地处理不规则形状的物体和非线性材料等问题。
在交错网格法中,电磁场方程的离散化处理可以使用中心差分法、增量方程法等方法,取决于问题的具体特性。
除了时域有限差分法和交错网格法外,近年来,基于深度学习的电磁场计算也成为研究热点之一。
电机电磁热耦合分析流程
电机电磁热耦合分析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 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电机是现代工业中常见的一种动力装置,其在生产中的作用十分重要。
风力发电系统电磁与机械耦合分析与优化设计
风力发电系统电磁与机械耦合分析与优化设计风力发电是一种利用风能转化为电能的环保可再生能源,具有资源丰富、无污染、无排放等优点。
在风力发电系统中,电磁与机械的耦合是实现能量转换的关键。
本文将对风力发电系统的电磁与机械耦合进行分析与优化设计。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风力发电系统的基本原理。
风力发电系统主要由风能捕捉部分、转动部分和发电部分组成。
风能捕捉部分是风力发电机的核心部分,它通过叶片将风能转化为转动能量。
转动部分包括主轴、齿轮传动装置和发电机。
发电部分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接下来,我们对风力发电系统的电磁与机械耦合进行分析。
风力发电机的转动部分与发电部分之间存在电磁与机械的耦合关系。
在转动部分中,齿轮传动装置将叶片的转动力传递给发电机的转子。
转子的转动过程中,通过磁场感应原理产生电势,从而实现能量的转换。
机械的转动能量被转化为电能后,通过发电机的输出端口输出。
在分析了风力发电系统的电磁与机械耦合关系之后,我们需要进行优化设计。
根据系统的特点和要求,可以采取以下方法进行优化。
首先,可以对风力发电机的叶片进行优化设计,以提高风能的捕捉效率。
通过改变叶片的形状、数量和摆放角度,可以增大风力对叶片的作用力,从而提高转动部分的转动能量。
其次,可以调整发电机的磁场结构和参数,以提高发电效率。
改变磁场的大小和方向,调整磁场线的密度和分布,可以增加转动部分转动时的磁场感应效应,从而提高能量转化效率。
最后,可以优化发电机的转子结构和材料选择,以减小转动部分的机械损耗。
通过选择轻质高强度材料和优化结构设计,可以减小转子的惯性和摩擦损耗,提高转动部分的效能。
在进行优化设计时,还需要考虑风力发电系统的实际工作环境。
风力发电系统通常处于复杂的气候环境中,受到风速和风向的变化影响较大。
因此,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系统的稳定性和适应性。
可以通过增加风力发电机的自适应控制系统和风向感应装置,实时监测和调整系统的工作参数,使其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电磁兼容性研究与应用
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电磁兼容性研究与应用摘要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广泛应用已经成为现代能源输送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由于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存在的电磁兼容性问题,可能对其他电力设备、通信设备和民用设施产生干扰和损害。
因此,对于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电磁兼容性研究与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在分析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机理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电磁兼容性问题。
首先,介绍了电磁兼容性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
然后,分析了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电磁辐射、电磁感应和电磁耦合等电磁兼容性问题。
接着,提出了一系列针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电磁兼容性解决方案,包括系统设计、电磁隔离和电磁抑制等措施。
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提出的电磁兼容性解决方案的有效性。
关键词: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电磁兼容性,电磁辐射,电磁感应,电磁耦合,电磁隔离,电磁抑制AbstractThe widespread application of high-voltage direct current (HVDC) transmission systems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part of modern energy transmission. However, due to the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EMC) issues that exist in HVDC transmission systems, interference and damage may be caused to other power equipment,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and civil facilities. Therefore, the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EMC for HVDC transmission system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basic principles and working mechanisms of HVDC transmission systems,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EMC issues of HVDC transmission systems. Firstly, the basic concepts and research methods of EMC are introduced. Then, the EMC issues such as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lectromagnetic induction, and electromagnetic coupling in HVDC transmission systems are analyzed.Subsequently, a series of solutions for EMC of HVDC transmission systems are proposed, including system design, electromagnetic isolation, and electromagnetic suppression measures. Finally,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EMC solutions is verified through experiments.Keywords: HVDC transmission system,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lectromagnetic induction, electromagnetic coupling, electromagnetic isolation, electromagnetic suppression第一章绪论1.1 研究背景和意义随着能源需求的增长和电力市场的日益开放,高压直流(HVDC)输电技术已经成为现代电力系统中的一种重要形式。
工程电磁场教案-国家精品课华北电力学院崔翔-第5章(第一部分)
第五章 动态电磁场与电磁波5.1 动态电磁场时变电场和时变磁场是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的,这种相互作用和相互耦合的时变电磁场通常被称为动态电磁场。
当动态电磁场以电磁波动的形式在空间传播时,即被称为电磁波。
1.动态电磁场的有关方程描述动态电磁场的麦克斯韦方程组为tc ∂∂+=⨯∇D J H t∂∂-=⨯∇B E 0=•∇Bρ=•∇D媒质特性的构成方程组为E D ε=H B μ=E J γ=一般而言,反映媒质特性的三个参数ε、μ和γ与动态电磁场的工作频率有关。
如在200MHz 以下时,水的相对介电常数约为80,而在光频时则减小到1.75。
本书假设它们在一定频率范围内均为常数。
2.动态电磁场的边界条件类似于静态和准静态电磁场中边界条件的推导,只要∂D /∂t 和∂B /∂t 在媒质分界面上是有限的,其边界条件与静态电磁场的边界条件相同。
事实上,在动态电磁场中,媒质分界面上的∂D /∂t 和∂B /∂t 均为有限量。
不同媒质分界面上的动态电磁场的边界条件为:H 2t -H 1t = K s , e n ⨯( H 2 - H 1) = KE 1t =E 2t , e n ⨯( E 2 - E 1) = 0B 1n =B 2n , e n ⋅ ( B 2 - B 1) =0D 2n -D 1n = σ , e n ⋅ ( D 2 - D 1) =σ在理想导体内,∞→γ且J c 是有限的,可知E =0。
再由-∂B /∂t =∇⨯E =0可见,在理想导体内也不存在随时间变化的磁场。
在理想导体(设为媒质1)与介质(设为媒质2)交界面上的边界条件为 H t = K s , e n ⨯H = KE t = 0 , e n ⨯E = 0B n = 0 , e n ⋅ B =0D n = σ , e n ⋅ D =σ式中,规定的交界面上e n 的指向为理想导体表面的外法线方向,且e s =e n ⨯e t 。
上述边界条件表明,电力线垂直于理想导体表面,而磁力线沿着理想导体表面分布。
电磁感应耦合
电磁感应耦合电磁感应耦合是指一种利用电磁感应现象传递能量和信号的技术,广泛应用于电力、通信、工业控制等领域。
该技术不仅可实现无线传输,还具有高效、高速、低耗、安全等优点。
下面,让我们逐步分析电磁感应耦合的原理和应用。
一、电磁感应基本原理电磁感应是指在磁场变化的过程中,导体内部产生电动势和电流的现象。
电磁感应的基本原理是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即磁通量的变化速率正比于感应电动势的大小。
当磁场穿过导体时,导体内部会形成感应电场,并在其内部产生感应电流。
二、电磁感应耦合原理电磁感应耦合是指两个或多个线圈之间通过电磁感应耦合作用而形成的一种传递方式。
通常有两个部分组成:一是传输信号的源端线圈,二是接收信号的终端线圈。
源端线圈中的电流产生磁场,终端线圈通过磁场感应产生电势差,从而实现信号传输。
三、电磁感应耦合的工作原理在电磁感应耦合系统中,源端线圈通感信号电流,产生磁场,被接收线圈捕获。
当接收线圈内部的磁场变化时,会产生感应电动势和电流。
这使得电磁感应耦合可以用于无线传力、能量传输、通信等多种应用场景中。
四、电磁感应耦合的应用电磁感应耦合技术的应用非常广泛,包括无线充电、无线通信、能量传输等。
例如,无线充电器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将电能从源端线圈发送到接收端线圈,再转换为电能充电设备。
另外,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电磁感应耦合可用于传输微弱的信号,提高通信品质。
总的来说,电磁感应耦合的技术十分先进和应用广泛,它代表了一种高效、可靠和安全的传输方式。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电磁感应耦合技术将在更多的领域得到应用和推广。
新能源发电中的电磁与结构耦合分析
新能源发电中的电磁与结构耦合分析第一章:引言近年来,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对传统能源的限制,新能源发电被视为未来替代传统能源的主要方向。
新能源发电中,电磁与结构耦合分析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它直接影响到新能源发电的效率和可靠性。
因此,在新能源发电的研究过程中,电磁与结构耦合分析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第二章:电磁与结构耦合分析的概念电磁与结构耦合分析是指在新能源发电设备中,电磁场与结构场相互作用的分析过程。
在新能源发电设备中,电磁场主要作用于发电机组的电磁铁系,而结构场则主要作用于发电机组的机械结构。
因此,电磁与结构耦合分析主要是分析电磁场和机械结构之间的相互作用,以确定发电机组的性能和寿命。
第三章:电磁与结构耦合分析的方法电磁与结构耦合分析的方法主要包括有限元分析方法、模态分析方法和场分析方法等。
有限元分析方法可以通过建立二维或三维形态的有限元模型,对发电机组的电磁场和机械结构进行数值模拟。
通过数值模拟,可以得到发电机组在电磁场和机械结构作用下的应变和变形情况。
模态分析方法则可以通过分析发电机组的固有频率和振动模态,来研究电磁和机械结构作用下的动态响应。
场分析方法则针对特定场中的电磁场问题进行数值分析。
第四章:电磁与结构耦合分析的应用电磁与结构耦合分析在新能源发电领域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例如,对风力发电机组进行电磁与结构耦合分析,可以确定风力发电机组在风场作用下的结构变形和振动情况,从而更好地确定风力发电机组的安装位置和结构设计。
对于太阳能光伏设备,电磁与结构耦合分析则可以确定太阳能光伏设备在强风和电磁场作用下的效率和安全性。
第五章:电磁与结构耦合分析的展望随着新能源发电技术的不断发展,电磁与结构耦合分析将变得越来越重要。
未来,随着新能源发电设备的尺寸越来越大,对电磁与结构耦合分析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
因此,高效的电磁与结构耦合分析方法和工具的发展将成为新能源发电研究的重要方向。
第六章:结论电磁与结构耦合分析是新能源发电中必不可少的一项研究内容,它直接影响到新能源发电设备的效率和可靠性。
ansys电机电磁、热流体耦合分析及工程应用
400.00 Time [ms]
500.00
600.00
700.00
800.00
Maxwell2D 空载仿真结果
铁耗
1750.00
XY Plot 6
1_high_noload
ANSOFT
1500.00
Manufacture Factor*:2
Data
Voltage(V)
No Load Test Data Maxwell 2D
625.00 600.00
750.00
700.00750.00
875.00 810.00 800.00
9
© 2013 ANSYS, Inc.
May 27, 2014
Maxwell2D 负载仿真结果
XY Plot 1
1_high_rated
ANSOFT
25.00
20.00
Test data: 7303 N-m
Outer Cooling Fan Radial Ventilation Ducts
13
© 2013 ANSYS, Inc.
May 27, 2014
电磁、热流体耦合分析
FLUENT: Thermodynamics Maxwell : Power Loss
Mapping
Could use different mesh topology. Third-party software is not necessary. Easy of use GUI
电磁耦合原理及公式
电磁耦合原理及公式悬赏分:0 - 解决时间:2006-9-10 21:41定子与转子如何产生感应电压提问者:jinshoufeng - 一级最佳答案磁铁和电流都能够产生磁场,电流的磁场是由电荷的运动形成的,那么磁铁的磁场是如何产生的呢?法国学者安培根据环形电流的磁性与磁铁相似,提出了著名的分子电流的假说。
他认为,在原子、分子等物质微粒内部,存在着一种环形电流——分子电流,分子电流使每个物质微粒都成为一个微小的磁体,它的两侧相当于两个磁极。
这两个磁极跟分子电流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
安培的假说,能够解释各种磁现象。
一根软铁棒,在未被磁化的时候,内部各分子电流的取向是杂乱无章的,它们的磁场互相抵消,对外界不显磁性。
当软铁棒受到外界磁场的作用时,各分子电流的取向变得大致相同,软铁棒就被磁化了,两端对外界显示出较强的磁作用,形成磁极。
磁体受到高温或者受到猛烈的敲击会失去磁性,这是因为在激烈的热运动或机械运动的影响下,分子电流的取向又变得杂乱了。
在安培所处的时代,人们对原子结构还毫无所知,因而,对物质微粒内部为什么会有电流是不清楚的。
直到20世纪初期,人类了解了原子内部的结构,才知道分子电流是由原子内部的电子的运动形成的。
安培的磁性起源的假说,揭示了磁现象的电本质。
它使我们认识到,磁铁的磁场和电流的磁场一样,都是由电荷的运动产生的。
但是仅凭“电荷运动产生磁场”还不足以说明以下三个问题:1.运动电荷周围的磁场为何其磁力线方向符合右手螺旋法则而不是左手螺旋法则?2.通电直导线周围有环形磁场,为何磁力线方向也符合右手螺旋法则而不是左手螺旋法则?3.原子磁矩如何确定N极和S极?唯一的解释只能是“电荷运动时自旋”,自旋产生磁场,磁力线方向与自旋方向有关。
“电荷运动时自旋”这一判断虽然是来自于推理,但能够解释一切电磁现象,下面一一讲述:一、电生磁电荷静止时不自旋,只产生电场,不产生磁场。
电荷运动时自旋,并在周围产生环形磁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谐波信号的调制包络特性的形状与基波调制 包络特性相似,按特性形状通常可分为两 类:
1.各次谐波调制包络带宽相等 2.各次谐波调制包络带宽成比例变化
1.各次谐波调制包络带宽相等
各次谐波信号的调制边带所占的带宽都与基波调制 边带的带宽一样,即fBn=fB1,差别仅在于特性 曲线的功率电平随谐波次数增加而依次下降,带 宽不变。
信号,对于其他接收机来说都是潜
工作频段
在的干扰源
无意发射信号
基波信号
谐波信号
图5—2 发射机输出频谱特性
发射机的输出作为干扰源
• 只关注它所产生的电磁能量的时间分布、 空间分布和频谱特性
• 干扰辐射能量的时间分布主要取决于发射 机的工作制式
• 干扰辐射能量的空间分布主要取决于发射 功率和发射天线的方向性
发射机调 制方式 调幅通讯 和连续 波雷达
调幅话 音
调频
。 脉冲 波
分段数i 频段宽度 常数项
△Bi
M△Bi
O ‘: . 1.
_2
O.1fB O. 500fB
1fB
O
O 一40
O
1 Hz
一28
1
10.HZ
—28
2
100 Hz O
3
1000 Hz 一1l
O
0.1,B O
1
O.5fB
O
2
fB
’O
O
1/10r O
在2MHz<△f≤4MHz内,△B3=2MHz,当△f3=4MHz时S(△f)=60dB △f2=2MHz时,特性常数项S(△B3)=20dB,代入式(5.9)中, 60=20+A3lg(△f/△B3),解得A3=133。在该段内线性化特性 为S(△f)=20+133 lg(△f/△B3)。 如果△f=3MHz,代入上式得S(△f)=43dB。
(c)频率调制发射机的典型特性 (d)脉冲发射机的调制包络特性
5.1.1.2谐波辐射信号功率频谱特性
• 统计方法得到的n次谐波信号的平均功率表 示为 Pt(nf1)=P1+Algn+B (5.5) 式中,P1为基波发射的平均功率; f1为基波频率; n为谐波次数; A,B为给定的常数,它由表5—3列出。
即非谐波干扰出现的概率为0.56。 发射机的噪声干扰一般是很小的,除非额定功率超过1000 w的大功率 发射机。需要分析噪声干扰,对于1000 w以下的发射机,其噪声干扰 可忽略不计。 当需要分析噪声干扰时,可将噪声的平均功率加到基频调制包络特性的 功率值上。对于其他各频率,噪声电平可以用与非谐波辐射相同的方 法来进行描述。
接收机可能响应的接收方式
5.1.2.1 同频道响应 5.1.2.2 邻近频道响应 5.1.2.3 带外响应 (可忽略)
5.1.2.1 同频道响应
每台接收机都有自己的调谐频率,在选择性曲线中 心频率f0处接收机响应的信号电平大,当信号电 平下降3 dB时对应的频率宽度称为基频带宽fB1
同频道响应敏感度门限
5.1.2 无线电接收机的敏感特性
• 无线电接收机是用来接收载有特定信息的电磁波 的装置
• 通常把接收机的工作频率设计在对应的发射机的 调谐频率上,使接收机对其他频段的信号的敏感 度很低,基本上不响应。但是实际的接收机敏感 特性不是理想矩形的,因此对各种频率的信号均 有不同程度的响应。那些不希望响应的接收信号 称为无用信号,从电磁兼容的角度来看,接收机 是对发射机发射的所有信号都可能响应的接收设 备。
50 dBm 52 dBm 47 dBm
52 dBm 50 dBm 49 dBm
58 dBm 48 dBm 49 dBm
取α=3,则P=(50.6+-0.42)dBm。
基带调制特性
基带调制包络函数M(△f) △f为实际频率与给定的基波频率之间的偏离
值; M(△Bi)为各频段内基带调制特性的常数 △Bi为所在频段的频率宽度; △M为所在频段调制包络函数的斜率。
5.电磁耦合的工程分析方法
5.1 天线对天线的干扰分析 5.1.1无线电发射机的辐射特性 5.1.2 无线电接收机的敏感特性 5.1.3天线的辐射特性 5.1.4 飞机机载天线相互干扰的分析
5.2 导线对导线的耦合分析 5.2.1 导线在回路中的连接形式 5.2.2 导线与导线感应耦合的一般原理 5.2.3 高频线问耦合分析 5.2.4 传输线信号反射定性分析
5.1.1.3其他干扰辐射功率频谱特性
• 非谐波信号和热噪声等干扰信号 • 非谐波输出的频率很难找到与基频的规律性关系,
通常用一定频率区间可能出现的概率来描述。在 距基频f1有一定间隔△f的特定频率区间△B中, 出现非谐波辐射干扰的概率表示为 P=WB/f1 (5.6) 其中,w为随发射机种类而定的常数; B为可能存在非谐波输出的带宽范围; f1为发射机的基波频率。 ‘
调谐频率附近的干扰信号和需要接收的信号同时被 接收和放大,即使是电平相当小的干扰信号也会 被响应。因此在同频道响应中,按最严重的情况 分析,接收机的敏感度门限值等于接收机的噪声 电平
如果持有该噪声电平的测量数据,可以按正态分布 采用概率统计方法求其平均噪声电平Pr(fro)。如 果没有测量数据,可由噪声功率公式直接计算, 并作为同频道敏感度门限值。
非谐波干扰举例
一台监视雷达发射机,调谐频率为f1=1310MHz。当发射机在1.5f1至4f1 之间的各频率范围内,常数w取6。当它在小于1.5f1的频率范围内, 常数取18.5。试分析距基频间隔△f=490MHz处,带宽△B=40MHz范 围内可能出现非谐波干扰的概率。 由于带宽为△B的频率区间在(f1+△f)处,由给定数据得 f1+△f=1310+40=l350MHz,它与1.5f1=1965MHz比较得 (f1+△f)<1.5f1,因此w=18.5。 P=WB/f1=18.5×40/1310=0.56
邻近频道
• 邻近频道敏感特性可 由中频选择性的分段 线性化函数来近似表 示
• 如以选择性特性相差3 dB,20 dB,60 dB决 定相应的频率偏移△f, 可画出邻近频道敏感 特性
邻近频道敏感特性
式中,S(△f)为用分贝表示的敏感电平; △f为偏离中心频率fr0的区段内频率变量; △Bi为所在频率区段的频率宽度; S(△Bi)为所在频段内的敏感特性的常数; Ai为各频率区段的选MHz
30 MHz~300 MHz 大于300 MHz
2
一4l
一54
—55--
3
一53
—68
一64
4
—62
—78
—70
5
—69
—86
一75
6
—74
—92
— 79
7
—79
—97
—82
8
—83
—102
—85
9
— 87
—106
—88
10
—90
—110
—90
谐波辐射信号的功率频谱特性
• 在只有一个主瓣的方向图中,通常用两个主平面中的主瓣 宽度来衡量辐射功率的集中程度。主瓣宽度系指由坐标原 点向主瓣两侧某值处引两条射线的夹角大小。对于用场强 表示的方向图,以最大场强值的0.707倍作为主瓣宽度角 的两侧引线点,对于用功率密度表示的方向图,以最大功 率的一半作为主瓣宽度角的引线点。
5.1.2.2 邻近频道响应
邻近频道响应是指接收机在对同频道区段以外偏离 调谐频率很多的干扰信号的敏感响应
如若60dB敏感电平对应的接收机带宽为fBx,则它 与同频道带宽fBr之比fBx/fBr≥2.5倍者占90%, fBx/fBr≥4倍者占50%,fBx/fBr≥8倍者占20%
邻近频道干扰会在接收机内产生非线性效应,例如 使有用信号增益降低,发生交调和互调现象等
1
1/π(τ+△τ) O
2
1/π△τ 201g(1+τ
/dτ)
Ni(dB/+ 倍频程)
O ++ 133 67 ‘
O 一28 7 60
O 333 O O、 20 40
调制包络函数
四种典型发射机基波发射功率频谱 特性曲线
(a)调幅通讯发射机和连续波雷达的典型特性 (b)调幅音频发射机的典型特
四种典型发射机基波发射功率频谱 特性曲线
据可以获得额定功率 • 固定发射机 :直接用它的额定功率来确定它
的基波辐射功率 • 移动式发射机 :按正态规律统计 • α为置信系数 • δt为标准偏差
统计平均基波辐射功率
• 表5—1某型三台发射 机的输出功率
基波频率 输 出 功 率
1号机
2号机
3号机
234 MHz 313 MHz 391 MHz
5.1.3天线的辐射特性
• 天线的方向性函数就是描写天线的辐射作用在空间的相对分布情况的 数学表达式
• 方向图则是相应的图解表示 • 天线的辐射特性根据它的远区场确定 • 场强振幅的方向性函数是以天线为中心,以某一恒定距离为半径的球
面上各点场强振幅随方位θ,φ变化情况的描述,表示为E(θ,φ)。通 常用天线的归一化方向性函数F(θ,φ)来表示: F(θ,φ)=|E(θ,φ)|/|Emax| (5.10) 式中,E(θ,φ)为天线在任意方向上的辐射场强; Emax为天线在最大辐射方向上的辐射场强。 大多数天线的方向性函数为实数,表示为F(θ,φ)。但是,当它为复数 且需要用它来计算其他特性时,应表示为|F(θ,φ)|,以示仅取其模。 • 广义来说,天线的辐射作用分布于整个空间,因而天线的方向图是一 个三维空间的立体图形,
定向辐射天线的立体方向图
由于立体图形画起来困难,常用两个平面的图形来表征
平面方向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