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科尔伯格道德两难故事

合集下载

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科尔伯格继皮亚杰之后对儿童品德发展问题进行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研究,提出了系统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科尔伯格对皮亚杰的研究方法进行了改进,运用道德两难论的方法研究道德的发展问题。

这种方法也称两难故事法。

故事包含一个在道德价值上具有矛盾冲突的情境,让被试听完故事后对故事中的人物行为进行评论,从而了解被试进行道德判断所依据的原则及其道德发展水平。

代表性的道德两难故事是“海因茨偷药的故事” 。

这个故事的大意是:欧洲有一位妇女患了癌症,生命危在旦夕。

医生告诉她的丈夫海因茨,只有本城一个药剂师最近发明的一种药可以救他的妻子。

但该药价钱十分昂贵,要卖到成本价的十倍。

海因茨四处求人,尽全力也只借到了购药所需钱数的一半。

万般无奈之下,海因茨只得请求药剂师便宜一点儿卖给他,或允许他赊账。

但药剂师坚决不答应他的请求,并说他发明这种药就是为了赚钱。

海因茨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为了挽救妻子的生命,在夜间闯入药店偷了药,治好了妻子的病。

但海因茨因此被警察抓了起来。

科尔伯格围绕这个故事提出了一系列问题,让被试参加讨论,如:海因茨该不该偷药为什么该为什么不该海因茨犯了法,从道义上看,这种行为好不好为什么通过大量的研究,科尔伯格提出了三水平六阶段理论。

三水平是指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后习俗水平。

六阶段是指每个水平中又可划分为两个不同的阶段。

(1)前习俗水平(0~9 岁):处在这一水平的儿童,其道德观念的特点是纯外在的。

他们为了免受惩罚或获得奖励而顺从权威人物规定的行为准则。

根据行为的直接后果和自身的利害关系判断好坏是非。

这一水平包括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惩罚与服从定向阶段。

在这一阶段儿童根据行为的后果来判断行为是好是坏及严重程度,他们服从权威或规则只是为了避免惩罚,认为受赞扬的行为就是好的,受惩罚的行为就是坏的。

他们还没有真正的道德概念。

处在这一阶段的儿童对海因茨偷药的故事可能会作出这样两种不同的反应:赞成者认为,他可以偷药,因为他先提出请求,又不偷大的东西,不该受罚;反对者则会说,偷药会被警察抓起来,受到惩罚。

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_
科尔伯格将道德判断分为三个水平,每个水平包括六个阶段,六个阶段依照由低到高的层次发展,故而简称为三水平六阶段。

科尔伯格通过“道德两难故事法”,让儿童对道德两难故事做出判断,这其中最为经典的便是“海因茨偷药”的故事。

故事如下:“在欧洲有一个叫做海因茨的人,他的妻子得了一种怪病,城里的医生研究出的新药可以救他妻子的命,所以海因茨就去找医生想要买这种药,但是医生开出了十倍的价格,海因茨迫于无奈,只得做出偷药的决定”。

科尔伯格将这个故事说与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问他们海因茨到底该不该偷药,该与不该无非是两个答案,但孩子们给出的原因却千奇百怪,于是科尔伯格根据这些原因将道德判断划分成了三水平六阶段。

关于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最需要掌握的便是三水平和六阶段的具体内容,以及每一个阶段的评判依据,经常考察的方式便是给出一个评判依据,让考生判断是属于哪一个水平,如果能够将这个知识点理解得很透彻,便能够根据评判依据,推导出属于哪一个阶段,再根据阶段推导出水平,从而得出正确答案。

用道德两难故事来提升自己的道德发展水平

用道德两难故事来提升自己的道德发展水平

用道德两难故事来提升自己的道德水平心理学里面有一个非常有名的海因兹偷药的故事,是美国的心理学家柯尔伯格用道德两难故事来研究人的道德发展。

内容是欧洲的一个妇人得了特殊的癌症,生命垂危。

医生认为只有一种本城药剂师新研究出来的药可以救她。

配制这种药的成本是200元,药剂师却要价2000元。

病人的丈夫海因兹东凑西借最终只凑得1000元。

海因兹迫于无奈,请求药剂师便宜点卖给他或者赊账卖给他。

药剂师却说,我研制这种药正是为了赚钱。

海因兹走投无路,只好撬开药店的门,偷走了药。

针对海因兹的偷药行为,柯尔伯格提出了一系列问题,如海因兹该不该偷药?为什么?假如海因兹不爱他的妻子该不该偷药?为什么?假如海因兹的朋友得了癌症快要死了,而不是他的妻子,海因兹是否该去偷药?为什么?柯尔伯格针对10几个国家的被试进行研究,得出了结论,尽管种族,文化和社会规范不同,但人的道德判断随年龄发展而发展的趋势是一致的。

他把道德发展分为3种水平,六个阶段。

第一种水平是前习俗水平。

第一阶段是服从和惩罚的定向阶段。

处于这一阶段的儿童对成人采取服从的态度,以免受到惩罚。

第二阶段是相对论者的快乐主义定向阶段。

处于这一阶段的个体在进行道德判断时开始比较行为和个人的关系,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意图和需要。

比如海因兹为妻子偷药符合他的自身利益,药剂师赚钱也符合自己的自身利益。

这个阶段中的个体有较强的自我中心,认为符合自己的需要的行为就是正确的。

第二种水平是习俗水平。

第三阶段是好孩子定向阶段,这个阶段的个体认识到必须尊重他人的看法和想法,考虑社会对一个好孩子的期望和要求,并尽量按照这种期待和要求去做,为自己塑造一个社会赞同的形象。

第四阶段是维护权威和社会秩序阶段。

在这阶段里,个体开始从维护社会秩序的角度思考什么行为时正确的,认识到每个社会成员都应该遵守社会秩序,强调对权威和法律的服从。

因此海因兹偷药虽然值得同情,但是不能宽恕,否则社会会发生混乱。

第三种水平是后习俗水平,第五个阶段是社会契约定向阶段。

科尔伯格两难故事法

科尔伯格两难故事法

科尔伯格两难故事法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科尔伯格两难故事法。

你说啥是科尔伯格两难故事法呀?就好比有个故事,海因茨的妻子病重,只有一种药能救她,但这药特别贵,海因茨根本买不起,那他应不应该去偷药呢?这就是个两难的境地呀!咱想想,要是不去偷,那妻子可能就没救了,这得多痛苦啊!可要是去偷了,那又违反了法律和道德。

这可真让人纠结得不行!这不就像咱生活中有时候遇到的那些难事儿嘛!有时候真的是左右为难,不知道该咋选。

就像你在学校,朋友让你帮忙作弊,你要是不帮吧,怕朋友不高兴,以后不理你了;你要是帮了吧,那又违反了考试的规则,对其他同学也不公平呀!这是不是也挺两难的?科尔伯格就通过这样的故事,来看大家在面对这种道德困境时会怎么选择,然后把大家的道德发展分成了不同的阶段。

这多有意思啊!你再想想,要是每个人遇到这种情况都能很清楚地知道该怎么做,那这个世界不就简单多啦?可生活哪有那么容易呀!我们总是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难题,需要我们去思考,去抉择。

比如说,在公交车上看到老人没座位,你让还是不让呢?让吧,自己可能就得站一路;不让吧,又觉得心里过意不去。

这也是个小小的两难呢!科尔伯格两难故事法就像是一面镜子,让我们能看到自己内心的想法和道德观念。

它让我们知道,原来道德不是那么简单的黑白分明,而是有很多复杂的情况和选择。

那我们该怎么面对这些两难呢?这就需要我们多思考,多从不同的角度去看问题。

不能只看到眼前的利益,还要想想长远的后果。

就像海因茨偷药,也许能救妻子一时,但他可能会因此受到惩罚,以后的生活也会受到影响。

我们也要学会尊重别人的选择,因为每个人的道德观念可能都不一样。

也许你觉得对的事情,别人不一定这么认为呢!总之,科尔伯格两难故事法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了道德和自己。

它提醒我们,在生活中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认真思考每一个选择的后果。

所以啊,大家可别小瞧了这个看似简单的方法,它可有着大用处呢!咱可得好好琢磨琢磨,让自己在面对那些两难问题的时候,能做出更明智的选择呀!。

道德科尔伯格道德两难故事

道德科尔伯格道德两难故事

科尔伯格道德两难故事科尔伯格1958年在芝加哥大学拿到了博士学位,1959年去耶鲁大学任助教,1962——1968年任教于芝加哥大学;从1968起转任哈佛大学教授、哈佛大学道德发展与教育研究中心主任。

他是认知结构主义学派代表人物,他提出:学校道德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学生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

他根据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阶段性提出了“道德两难法”,在儿童思想道德教育中产生了很大影响。

“道德两难法”即道德两难故事问答讨论法,就是在道德两难故事讨论中,启发儿童积极思考道德问题,从道德冲突中寻找正确的答案,以有效地发展儿童的道德判断力。

欧洲有个妇女患了癌症,生命垂危。

医生认为只有本城有个药剂师新研制的药能治好她。

配制这种药的成本为200元,但销售价却要2000元病妇的丈夫汉斯到处借钱,可最终只凑得了1000元。

汉斯恳求药剂师,他妻子快要死了,能否将药便宜点卖给他,或者允许他赊帐。

药剂师不仅没答应,还说:“我研制这种药,就是为了赚钱。

”汉斯别无它法,利用晚上撬开药剂师的仓库门,把药偷走了。

这是一个虚构的故事,当这样一个道德两难故事呈现给孩子们之后,科尔伯格围绕这个故事提出了一系列问题,让少年儿童讨论,以此来研究少年儿童道德判断所依据的准则及其道德发展水平。

1、汉斯应该偷药吗?为什么?2、他偷药是对的还是错的?为什么?3、汉斯有责任或义务去偷药吗?为什么?4、人们竭尽所能去挽救另一个人的生命是不是很重要?为什么?5、汉斯偷药是违法的。

他偷药在道义上是否错误? 为什么?6、仔细回想故事中的困境,你认为汉斯最负责任的行为应该是做什么?为什么?科尔伯格提出了道德发展三个水平六个阶段的模式(如下表所示):表柯尔伯格关于儿童道德判断的三级水平与六个阶段柯尔伯格认为,各发展阶段具有质的差异和不变的顺序,不可颠倒的,不能跨越任何一个发展阶段,但是可以促进这种发展。

每个人的道德发展都要经历这几个阶段,但发展速度有快有慢,主要是因为个体的道德发展水平道德发展与逻辑思维发展以及儿童与社会环境的交往有关。

柯尔伯格道德两难故事

柯尔伯格道德两难故事

柯尔伯格道德两难故事
柯尔伯格道德两难故事是由德国哲学家柯尔伯格(W.D. Ross)提出的一种道德困境。

该故事描述了一个人面临在两个道德选择之间做出决定,无论选择哪个都会导致不良后果的情境。

柯尔伯格的道德两难故事常常涉及到道德的冲突,让人在选择中陷入困境,无法做出完全正确的决定。

以下是一个柯尔伯格道德两难故事的例子:
故事:一个人正在逃离一座燃烧的大楼,可是他发现他的朋友还被困在了楼内。

如果他决定救出朋友,那么他有可能导致自己也被困在火中;而如果他选择不救,他会感到内疚。

在这个故事中,无论这个人怎么选择,他都会面临道德冲突。

如果他选择救出朋友,他会冒着生命危险,但他的行为可以看作是道德高尚的;而如果他选择不救,他可以确保自己的生命安全,但他可能会受到道德上的谴责。

柯尔伯格道德两难故事引发了人们对权利冲突、义务和责任等道德观念的思考。

这些故事对于个人道德决策的探讨和道德哲学的讨论提供了有趣的案例。

科尔伯格道德两难故事

科尔伯格道德两难故事

科尔伯格道德两难故事科尔伯格是一位信奉道德伦理学的高级顾问,他的工作是解决世界上最复杂的道德难题。

有一天,科尔伯格遇到了一个让他苦恼的困境,这就是著名的科尔伯格道德两难故事。

故事的情节是这样的:有一位女士去医院接受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术,这个手术很成功,但她需要服用一种非常罕见的药物来维持生命。

这种药物只有一种,而且只有一瓶。

就在这个女士需要使用这个药物的时候,另一位重要的病人也需要这个药物来保住生命。

现在的问题是,这个药物必须分配给其中一位病人,因为只有一瓶。

两位病人的情况全都很糟糕,但是,他们的病情并没有非常明显的优先级。

如果这位女士得到这个药物,她有很高的几率复原,但如果这位重病患者得到药物,他可能会活下来,走出病痛。

科尔伯格在面对这个困境的时候,感到无法做出决定。

他知道他必须做出一个道德上正确的决定,但是这个决定似乎没有正确答案。

他面对的问题是:应该把这瓶药水分配给那位病人?科尔伯格开始思考这个问题,他首先回忆起伦理学的原则,包括人类关怀、正义、善良等等。

他同时考虑到实际情况,比如这两个人的年龄和家庭状况。

但是,他发现这些规则不能帮助他做出一个正确的决定,因为没有一项原则可以完全解决这个问题。

最后,科尔伯格想到了一个解决方法,不完美,但是是最好的选择:把药物分成两半,一半给那位女士,一半给那位男士。

这虽然似乎不太合理,但是它确实是一种平衡两者的方法。

科尔伯格的决策解决了这个道德两难的问题,他对人类道德问题的研究提出了重要的见解--伦理学规则无法完全解决道德问题,我们需要考虑更多的因素来解决困境。

道德科尔伯格道德两难故事

道德科尔伯格道德两难故事

科尔伯格道德两难故事科尔伯格1958年在芝加哥大学拿到了博士学位,1959年去耶鲁大学任助教,1962——1968年任教于芝加哥大学;从1968起转任哈佛大学教授、哈佛大学道德发展与教育研究中心主任。

他是认知结构主义学派代表人物,他提出:学校道德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学生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

他根据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阶段性提出了“道德两难法”,在儿童思想道德教育中产生了很大影响。

“道德两难法”即道德两难故事问答讨论法,就是在道德两难故事讨论中,启发儿童积极思考道德问题,从道德冲突中寻找正确的答案,以有效地发展儿童的道德判断力。

欧洲有个妇女患了癌症,生命垂危。

医生认为只有本城有个药剂师新研制的药能治好她。

配制这种药的成本为200元,但销售价却要2000元病妇的丈夫汉斯到处借钱,可最终只凑得了1000元。

汉斯恳求药剂师,他妻子快要死了,能否将药便宜点卖给他,或者允许他赊帐。

药剂师不仅没答应,还说:“我研制这种药,就是为了赚钱。

”汉斯别无它法,利用晚上撬开药剂师的仓库门,把药偷走了。

这是一个虚构的故事,当这样一个道德两难故事呈现给孩子们之后,科尔伯格围绕这个故事提出了一系列问题,让少年儿童讨论,以此来研究少年儿童道德判断所依据的准则及其道德发展水平。

1、汉斯应该偷药吗?为什么?2、他偷药是对的还是错的?为什么?3、汉斯有责任或义务去偷药吗?为什么?4、人们竭尽所能去挽救另一个人的生命是不是很重要?为什么?5、汉斯偷药是违法的。

他偷药在道义上是否错误? 为什么?6、仔细回想故事中的困境,你认为汉斯最负责任的行为应该是做什么?为什么?科尔伯格提出了道德发展三个水平六个阶段的模式(如下表所示):表柯尔伯格关于儿童道德判断的三级水平与六个阶段柯尔伯格认为,各发展阶段具有质的差异和不变的顺序,不可颠倒的,不能跨越任何一个发展阶段,但是可以促进这种发展。

每个人的道德发展都要经历这几个阶段,但发展速度有快有慢,主要是因为个体的道德发展水平道德发展与逻辑思维发展以及儿童与社会环境的交往有关。

教师招聘常考人物科尔伯格“道德两难故事法”

教师招聘常考人物科尔伯格“道德两难故事法”

教师招聘常考人物科尔伯格“道德两难故事法”生活中我们常会遇到一些两难问题,比如:见到老人摔倒扶不扶?妻子与母亲同时掉河里先救谁?面对一心求死的疯子,作为医生是否要施救?尽忠还是尽孝?对于此类问题,不同人会给出不同的答案和理由。

美国儿童心理学家科尔伯格在继承皮亚杰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基础上,采取了“道德两难故事法”,针对儿童的不同回答理由进行研究,科尔伯格认为儿童的道德发展经历着由低到高的三个水平(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后习俗水平),每个水平又可具体划分为两个阶段,即三水平六阶段。

这一知识点在历年教师招聘考试中曾多次考察,考察形式以客观题为主,出题角度分为两种情况,一是侧重各水平阶段的识记,二是侧重各阶段的理解,尤其是儿童道德发展各阶段特点的理解。

因而,除了解各水平包括哪些阶段外,对于一些易混淆的阶段也需要我们明晰一下:1.对于前习俗水平的两个阶段,儿童均未形成真正的道德,是否遵循规则主要看结果。

惩罚与服从阶段儿童遵循规则只是因为结果不会受到惩罚,如:“座位下有垃圾的宝宝会受到老师批评,所以我会捡起垃圾”;而相对功利阶段儿童遵循规则只是因为结果可以满足自身利益,如:“听话的宝宝会得到糖果,所以我会乖乖听话”。

2.对于习俗水平的两个阶段,儿童认识到了他律的道德,认为规则是用来维护秩序的,只能刻板的遵守而不敢改变。

寻求认可阶段儿童遵循规则时会考虑外在行为是否被大家喜欢,希望获得良好人际关系,如:“听话的孩子是好宝宝,我要做好宝宝,所以我会乖乖听话”;而维护权威阶段儿童遵循规则是因为内心认为规则可以维护秩序,如:“班规要求上课不能乱说话,如果不遵守班规课堂就乱了,所以我要举手发言”。

易混点:需要注意的是,同样服从维护权威,在惩罚与服从阶段,服从的主要是父母、老师的要求;而维护权威阶段,服从的主要为客观上的法律、规则要求。

3.对于后习俗水平的两个阶段,儿童认识到了自律的道德,认为规则并非绝对的,可以依据具体情况进行改变。

用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念分析廖丹事件

用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念分析廖丹事件

用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念分析廖丹事件首先,科尔伯格用“道德两难故事法”来研究德育的发展阶段,通过对不同年龄阶段孩子的问询来总结答案,主要是通过儿童的判断力来进行总结,下面我们先来说说这个道德两难故事的内容--“海因茨偷药”:海因茨的妻子患了癌症,生命垂危。

全城只有药剂师新研制的药能治好他的妻子。

配制这种药的成本为200元,但售价却要2000元。

海因茨只得到处借钱,可最终只凑得了1000元。

海因茨恳求药剂师,他妻子快要死了,能否将药便宜点卖给他,或者允许他赊帐。

药剂师不仅没答应,还说:“我研制这种药,就是为了赚钱。

”这个故事到这里,科尔伯格就向儿童提出了疑问:海因茨应不应该趁夜晚药房没人的时候,偷走这种救命药?为什么?根据儿童的回答,科尔伯格把道德认识划分为前习俗水平(9岁以下)、习俗水平(9-16岁)、后习俗水平(16岁以后)三个不同的发展水平。

每一水平又有两个不同的阶段,共有六个阶段。

一、前习俗水平阶段1.惩罚与服从阶段,有的孩子说海因兹偷药合理,因为不偷药,妻子会病死,他要受到谴责;也有的孩子说海因兹不该偷药,因为被抓住会坐牢、受罚的。

总结:孩子在这一阶段还没有真正的道德概念,他们服从权威或规则只是为了避免惩罚;阶段2.相对功利道德定向阶段,有些孩子赞成偷药的行为,认为妻子过去替海因兹做饭洗衣,现在病了,该去偷;也有的孩子认为,药店老板发明药就是为了赚钱,所以老板是对的。

总结:这一阶段的孩子的道德价值来自对自己需要的满足,他们不再把规则看成绝对的、固定不变的,评定行为的好坏主要看是否符合自己的利益。

二、习俗水平阶段3.寻求认可定向阶段,这一阶段的孩子对行为的是非善恶,开始从行为的动机入手来进行判断。

孩子会认为海因兹偷药的动机虽然不坏,但是这种行为是违法的,不该这么做。

总结:处在该阶段的孩子,个体的道德价值以人际关系的和谐为导向,顺从传统的要求,总是考虑到他人和社会对“好孩子”的要求,他们认为好的行为是使人喜欢或被人赞赏的行为。

道德科尔伯格道德两难故事

道德科尔伯格道德两难故事

科尔伯格道德两难故事科尔伯格1958年在芝加哥大学拿到了博士学位,1959年去耶鲁大学任助教,1962——1968年任教于芝加哥大学;从1968起转任哈佛大学教授、哈佛大学道德发展与教育研究中心主任。

他是认知结构主义学派代表人物,他提出:学校道德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学生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

他根据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阶段性提出了“道德两难法”,在儿童思想道德教育中产生了很大影响。

“道德两难法”即道德两难故事问答讨论法,就是在道德两难故事讨论中,启发儿童积极思考道德问题,从道德冲突中寻找正确的答案,以有效地发展儿童的道德判断力。

欧洲有个妇女患了癌症,生命垂危。

医生认为只有本城有个药剂师新研制的药能治好她。

配制这种药的成本为200元,但销售价却要2000元病妇的丈夫汉斯到处借钱,可最终只凑得了1000元。

汉斯恳求药剂师,他妻子快要死了,能否将药便宜点卖给他,或者允许他赊帐。

药剂师不仅没答应,还说:“我研制这种药,就是为了赚钱。

”汉斯别无它法,利用晚上撬开药剂师的仓库门,把药偷走了。

这是一个虚构的故事,当这样一个道德两难故事呈现给孩子们之后,科尔伯格围绕这个故事提出了一系列问题,让少年儿童讨论,以此来研究少年儿童道德判断所依据的准则及其道德发展水平。

1、汉斯应该偷药吗?为什么?2、他偷药是对的还是错的?为什么?3、汉斯有责任或义务去偷药吗?为什么?4、人们竭尽所能去挽救另一个人的生命是不是很重要?为什么?5、汉斯偷药是违法的。

他偷药在道义上是否错误? 为什么?6、仔细回想故事中的困境,你认为汉斯最负责任的行为应该是做什么?为什么?科尔伯格提出了道德发展三个水平六个阶段的模式(如下表所示):表柯尔伯格关于儿童道德判断的三级水平与六个阶段柯尔伯格认为,各发展阶段具有质的差异和不变的顺序,不可颠倒的,不能跨越任何一个发展阶段,但是可以促进这种发展。

每个人的道德发展都要经历这几个阶段,但发展速度有快有慢,主要是因为个体的道德发展水平道德发展与逻辑思维发展以及儿童与社会环境的交往有关。

道德科尔伯格道德两难故事

道德科尔伯格道德两难故事

科尔伯格道德两难故事科尔伯格1958年在芝加哥大学拿到了博士学位,1959年去耶鲁大学任助教,1962——1968年任教于芝加哥大学;从1968起转任哈佛大学教授、哈佛大学道德发展与教育研究中心主任。

他是认知结构主义学派代表人物,他提出:学校道德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学生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

他根据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阶段性提出了“道德两难法”,在儿童思想道德教育中产生了很大影响。

“道德两难法”即道德两难故事问答讨论法,就是在道德两难故事讨论中,启发儿童积极思考道德问题,从道德冲突中寻找正确的答案,以有效地发展儿童的道德判断力。

欧洲有个妇女患了癌症,生命垂危。

医生认为只有本城有个药剂师新研制的药能治好她。

配制这种药的成本为200元,但销售价却要2000元病妇的丈夫汉斯到处借钱,可最终只凑得了1000元。

汉斯恳求药剂师,他妻子快要死了,能否将药便宜点卖给他,或者允许他赊帐。

药剂师不仅没答应,还说:“我研制这种药,就是为了赚钱。

”汉斯别无它法,利用晚上撬开药剂师的仓库门,把药偷走了。

这是一个虚构的故事,当这样一个道德两难故事呈现给孩子们之后,科尔伯格围绕这个故事提出了一系列问题,让少年儿童讨论,以此来研究少年儿童道德判断所依据的准则及其道德发展水平。

1、汉斯应该偷药吗?为什么?2、他偷药是对的还是错的?为什么?3、汉斯有责任或义务去偷药吗?为什么?4、人们竭尽所能去挽救另一个人的生命是不是很重要?为什么?5、汉斯偷药是违法的。

他偷药在道义上是否错误? 为什么?6、仔细回想故事中的困境,你认为汉斯最负责任的行为应该是做什么?为什么?科尔伯格提出了道德发展三个水平六个阶段的模式(如下表所示):表柯尔伯格关于儿童道德判断的三级水平与六个阶段柯尔伯格认为,各发展阶段具有质的差异和不变的顺序,不可颠倒的,不能跨越任何一个发展阶段,但是可以促进这种发展。

每个人的道德发展都要经历这几个阶段,但发展速度有快有慢,主要是因为个体的道德发展水平道德发展与逻辑思维发展以及儿童与社会环境的交往有关。

科尔伯格道德两难故事

科尔伯格道德两难故事

科尔伯格道德两难故事科尔伯格采用道德两难故事,创设了一种道德两难情境,要求儿童作出选择。

人的行动是应该遵从规则和权威,还是应该遵从与此相冲突的他人的需要与利益。

科尔伯格所用的道德研究方法为道德两难故事,那么何为道德两难故事呢,也就是如果做了这件事情就会违背法律,如果不做就会有违自己的良心,其中最经典的便是“海因茨偷药的故事”。

1.弟弟的难题。

乔的爸爸许诺说,如果乔挣够了50美元便可以拿这笔钱去野营。

但后来他又改变了主意,让乔把所挣得的50美元都交给他。

乔撒谎说只挣了10美元,他把10美元交给了爸爸,拿另外的40美元去野营。

临走之前,乔把挣钱和向爸爸撒谎的事告诉了他的弟弟阿里克斯。

阿里克斯应该把事情的真相告诉他的爸爸吗?2.海因茨偷药。

在欧洲,一位妇女因患有一种特殊的癌症而濒于死亡。

医生们认为只有一种药或许能挽救她的生命。

那是她所在镇上的药剂师最新研制的一种镭。

这种药的成本昂贵,而且这位药剂师向购买者索要10倍于成本的高价。

他花了200美元制造“镭”,但在售出时,一小丸镭他就卖2000美元。

这位病人的丈夫叫海因茨,他向他认识的所有人都借了钱,但在最后他也只能借到1000美元,仅仅够要价的一半。

他向药剂师恳求说他的妻子快死了,求求他便宜一点卖给他或者允许他以后再支付另一半的钱。

但药剂师却说:“不行,我研制该药的目的就是为了赚钱”。

所以,海因茨绝望了,他后来闯进了药店,为他的妻子偷了治病的药。

海因茨应该这样做吗?科尔伯格围绕这个故事提出了一系列问题,让被试发表自己的看法,如:海因茨该不该偷药?为什么该?为什么不该?海因茨犯了法,从道义上看,这种行为好不好?为什么?科尔伯格将被试的回答记录下来,用于分析被试所遵守的道德标准。

科尔伯格提出的问题并没有标准答案,他关注于儿童答案背后的理由。

科尔伯格认为儿童提出的理由是儿童的推理思路,思路是根据其内部逻辑结构而来的。

所以,根据儿童提出的理由就可以确定儿童处于何种道德判断水平。

从“道德两难”故事来检验你的道德水准

从“道德两难”故事来检验你的道德水准

从“道德两难”故事来检验你的道德水准“海因茨在欧洲偷药”一位妇女罹患某种癌症,快要死去。

医生认为有一种药可能会拯救她。

这是一种镭制剂,本市的药剂师最近刚刚发明出来。

这种药的制作成本很高,但药剂师的要价是制作成本的10倍。

他买镭花了200美元,但一剂药要价2000美元。

那位生病妇女的丈夫海因茨,到每一个认识的人那里借钱,但是一共只借到了1000美元,只够药价的一半。

他告诉药剂师他的妻子快要死了,请求药剂师卖得便宜一点,或者先赊帐,稍迟再付款。

但是药剂师说:“不,我发明了这种药,要靠这种药给我挣钱。

”于是绝望的海因茨闯进药店偷走了这种药。

海因茨应该为妻子闯进药店偷走这种药吗?为什么?(先在心里默答此问题并解释为什么否则检验没有意义)柯尔伯格(著名心理学家)在研究中使用伦理困境的故事,关注人们在面临类似的伦理困境时,如何证明自己的行动是正当的。

然后他将反应进行分类,总结出6个不同的阶段。

这6个阶段属于3种水平: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和后习俗水平一、前习俗水平——前习俗水平的道德推理对于儿童非常普通,有时成人也会表现出这种水平的道德推理。

前习俗水平的道德推理,是根据行为的直接后果来进行推理。

前习俗水平包括道德发展的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都纯粹只是关心自己,表现出利己主义倾向。

二、习俗水平——习俗水平的道德判断是青春期和成人的典型状态。

用习俗推理的人对行为进行道德判断时,会将这些行为与社会尚的观点与期望相对照。

三、后习俗水平——后习俗水平的道德行为,才是自我接受的道德原则指导下的、高水平的道德行为。

从理论的观点来看,海因茨应当做什么并不重要。

柯尔伯格理论要求参与者回答的形式是:重要的是什么。

第一阶段(服从):海因茨不应该偷药,因为他会因此被捕入狱,意谓他成了一个坏人。

或:海因茨应该偷药,因为药只值200美元,是药剂师要价太高,海因茨曾经提出付钱,而且他又没有偷别的东西。

第二阶段(利己):海因茨不应该偷药,因为监狱是个可怕的地方,而且可能他所思念的妻子活不到他出狱的时候。

《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点——道德两难故事实验

《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点——道德两难故事实验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点——道德两难故事实验【实验者】科尔伯格【实验过程】科尔伯格所设计的故事中包括着一个在道德价值上具有矛盾冲突的故事,让被试者听完故事后对故事中人物的行为进行评价,他还设计了相当完备的评价尺度体系,以此来测评被试道德开展的水平。

经典故事:海因兹偷药欧洲有个妇人患了癌症,生命垂危。

大夫认为只有一种药能救她,确实是本城一个药剂师最近制造的镭。

制造这种药要花许多钞票,药剂师索价还要高过本钞票十倍。

他花了200元制造镭,而这点药他竟索价元。

病妇的男人海因兹到处向熟人借钞票,一共才借得1000元,只够药费的一半。

海因兹不得已,只好告诉药剂师,他的妻子快要死了,请求药剂师廉价一点卖给他,或者同意他赊欠。

但药剂师说:不成,我制造此药确实是为了赚钞票。

海因兹走投无路竟撬开商店的门,为妻子偷来了药。

问题:海因茨该不该偷药?什么缘故?海因茨是对的依旧错的?什么缘故?海因茨有责任和义务去偷药吗?人们竭尽所能去挽救另一个人的生命是否专门重要?什么缘故?【实验结果】儿童有许多不同的反响,有的人赞成海因兹救妻子的这种做法,也有人反对海因兹的这种偷盗行为。

关于这些反响,科尔伯格关怀的不是他们答复的是与否,而是重点考察了儿童对故事中主人公行为动机和意图的解释,了解他们对问题的推理过程。

【实验结论】依据儿童的各种反响,科尔伯格认为,儿童的道德开展能够分为三种水平: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和后习俗水平。

同时又可细分为六个阶段。

总体来说,儿童和青青年的道德开展遵循三种水平六个阶段的开展过程,并以固定的顺序向前开展,不能省略或跨越任何一个开展阶段,也不能出现倒退的情况。

尽管每个人的道德开展都要通过这几个阶段,但开展速度有快有慢。

【试题例如】1.【单项选择】中学生小张认为遵守交通法规是人人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依据科尔伯格的道德开展阶段理论,小张的道德推断处于( )。

A.惩罚服从取向B.相对功利取向C.寻求认可取向D.社会契约取向1.【答案】D【解析】此题考查的是科尔伯格的道德开展理论。

科恩伯格道德两难故事法

科恩伯格道德两难故事法

科恩伯格道德两难故事法
科恩伯格道德两难故事法是一种用于探讨道德问题的方法。

它通过提出两个道德冲突的情境,让人们在两者之间做出选择。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人们思考道德问题,探索自己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例如,一个常见的道德两难故事是:你在路上看到一辆汽车失控,即将撞上行人。

你有两个选择:1.按下一个按钮,让汽车转向另一辆车,但这样会导致那辆车上的人受伤;2.不按按钮,让汽车撞上行人。

这种情境让人们面临一个道德冲突:是否应该牺牲一些人的利益来拯救更多人的生命。

科恩伯格道德两难故事法可以用于许多领域,包括医疗伦理、商业决策和政治伦理等。

它可以帮助人们思考道德问题,理解自己的行为准则,并作出明智的决策。

海因茨偷药

海因茨偷药
维护权威或秩序的道德定向阶段
海因茨不应该去偷药,因为如果人人都违法去偷东西社会就会变得很混乱。
后习俗水平
社会契约的道德定向阶段
海因茨应该去偷药,因为一个人生命的价值远远大于药剂师对个人财产的所有权。
普遍原则的道德定向阶段
海因茨应该去偷药,因为和种种可考虑的事情相比,没有什么比人类的生命更有价值。
科尔伯格道德两难故事法“海因茨偷药”
三水平
六阶段
认识
前习俗水平
服从与惩罚的道德定向阶段
海因茨不能去偷药,因为如果被人抓住的话会坐牢的。
相对功利的道德定向阶段
海因茨应该去偷药,谁让那个药剂师那么坏,便宜一点不行吗。习水平好孩子的道德定向阶段
海因茨应该去偷药,因为做一个好丈夫就应该照顾好自己的妻子。如果他不这样做,结果妻子死了,别人都会骂他见死不救,没有良心。

科尔伯格道德两难故事

科尔伯格道德两难故事

科尔伯格道德两难故事科尔伯格1958年在芝加哥大学拿到了博士学位,1959年去耶鲁大学任助教,1962——1968年任教于芝加哥大学;从1968起转任哈佛大学教授、哈佛大学道德发展与教育研究中心主任。

他是认知结构主义学派代表人物,他提出:学校道德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学生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

他根据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阶段性提出了;道德两难法;,在儿童思想道德教育中产生了很大影响。

道德两难法;即道德两难故事问答讨论法,就是在道德两难故事讨论中,启发儿童积极思考道德问题,从道德冲突中寻找正确的答案,以有效地发展儿童的道德判断力。

欧洲有个妇女患了癌症,生命垂危。

医生认为只有本城有个药剂师新研制的药能治好她。

配制这种药的成本为200元,但销售价却要2000元。

病妇的丈夫汉斯到处借钱,可最终只凑得了1000元。

汉斯恳求药剂师,他妻子快要死了,能否将药便宜点卖给他,或者允许他赊帐。

药剂师不仅没答应,还说:“我研制这种药,就是为了赚钱。

”汉斯别无它法,利用晚上撬开药剂师的仓库门,把药偷走了。

这是一个虚构的故事,当这样一个道德两难故事呈现给孩子们之后,科尔伯格围绕这个故事提出了一系列问题,让儿童讨论,以此来研究儿童道德判断所依据的准则及其道德发展水平。

1、汉斯应该偷药吗?为什么?2、他偷药是对的还是错的?为什么?3、汉斯有责任或义务去偷药吗?为什么?4、人们竭尽所能去挽救另一个人的生命是不是很重要?为什么?5、汉斯偷药是违法的。

他偷药在道义上是否错误? 为什么?6、仔细回想故事中的困境,你认为汉斯最负责任的行为应该是做什么?为什么? 科尔伯格提出了道德发展三个水平六个阶段的模式(如下表所示):关于“海因茨两难”的道德推理道德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模式给我们勾画出:道德发展是连续的按照不变的顺序由低到高逐步展开的过程,更高层次和阶段的道德推理兼容更低层次和阶段的道德推理方式,反之,则不能;各阶段的时间长短不等,个体的道德发展水平也有较大差异,有些人可能只停留在前习俗水平或习俗水平,而永远达不到后习俗水平的阶段。

科尔伯格道德两难故事

科尔伯格道德两难故事

科尔伯格道德两难故事科尔伯格编制了一系列的道德两难故事,“海因茨偷药”的故事就是其中之一:在欧洲,一名妇女得了一种癌症,生命垂危。

医生对她的丈夫海因茨说:只有一种镭化剂的药能救他妻子的命。

这种药是本城的一名药剂师发明的,每一剂药的成本是200美元,药剂师要价2000美元。

海因茨到处借钱,但他只筹到1000美元。

于是,他告诉药剂师说他的妻子快要死了,哀求药剂师将药便宜些卖给他或让他分期付款。

但药剂师说:不行,我发明这种药就是为了赚钱。

所以,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海因茨撬开了房门,偷走了药。

科尔伯格把这样一个道德两难故事呈现给孩子们,然后让他们回答与故事有关的问题,如:1、海因茨该不该偷药?为什么?2、海因茨偷药是对还是错?为什么?3、海因茨有责任或义务去偷药吗?为什么?4、海因茨偷药后被抓,是判刑还是释放?为什么?5、你认为海因茨最负责任的行为应该是做什么?为什么?6、假如海因茨的妻子特别要求他去或不去偷药,在这种情况下,你会改变你的立场吗?7、假如审判这个案件的法官是海因茨的朋友,那么,他会改变他的判定吗?8、为拯救别人的生命而偷药是错误的吗?9、假如为了救人而不得不去偷东西,你能为这种行为辩护吗?如何辩护?10、如果人人为了救人而去偷东西,后果会怎样?11、如果社会中的人都不遵守法律,结果会如何?第1阶段:服从与惩罚的道德定向阶段。

认为海因茨应该去偷药的人的理由是,去偷药并非不好,他一开始就请求付款的。

他并不想拿其他东西,而且他拿的药只值200元,不是2000元。

主张不该去偷药的人则认为,海因茨未获得允许去拿药,他一定是打破玻璃钻进去的,干这种破坏的事本身就是罪犯。

那药值很多钱,偷拿这么贵重的东西就是犯了重罪。

这些回答都未考虑到海因茨的行为意向,而是从行为的后果去做出判断的。

认为“应该”的人缩小了后果,而认为“不应该”的人又夸大了后果。

第2阶段:以行为对己或对他人是否有利的道德定向阶段。

主张“应该”的理由是,海因茨并非给制药造成了损失,他总会偿付给他的。

皮亚杰对偶故事法和柯尔伯格的两难故事法

皮亚杰对偶故事法和柯尔伯格的两难故事法

皮亚杰对偶故事法和柯尔伯格的两难故事法考察了儿童对游戏规则的认识和执行情况,对过失和说谎的道德判断以及儿童的公正观念等方面的问题,并据次此概括出儿童道德认识发展的三个阶段:第1阶段:前道德阶段。

此阶段大约出现在4~5岁以前。

处于前运算阶段的儿童的思维是自我中心的,其行为直接受行为结果所支配。

因此,这个阶段的儿童还不能对行为作出一定的判断。

第2阶段:他律道德阶段。

此阶段大约出现在4、5岁~8、9岁之间,以学前儿童居多数。

此阶段儿童对道德的看法是遵守规范,只重视行为后果(打破杯子就是坏事),而不考虑行为意向。

故而称之为道德现实主义。

第3阶段:自律道德阶段。

自律道德始自9~10岁以后,大约相当于小学中年级。

此阶段的儿童,不再盲目服从权威。

他们开始认识到道德规范的相对性,同样的行为,是对是错,除看行为结果之外,也要考虑当事人的动机,故而称之为道德相对主义。

按皮亚杰的观察研究,个体的道德发展达到自律地步,是与其认知能力发展齐头并进的。

因此,对一般儿童来说,自律阶段大约跟形式运算阶段(11岁以上)同时出现。

文章来源:张文新著《儿童社会性发展》,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283~284。

柯尔伯格道德两难故事法柯尔伯格把皮亚杰的研究方法改进为道德两难故事法,他所设计的故事中包含着一个在道德价值上具有矛盾冲突的故事,让被试听完故事后对故事中人物的行为进行评价,他还设计了相当完备的评价标准体系,以此来测评被试道德发展的水平。

科尔伯格使用的一系列两难推理故事中,最典型的是“海因兹偷药”的故事:故事:海因兹偷药欧洲有个妇人患了癌症,生命垂危。

医生认为只有一种药才能救她,就是本城一个药剂师最近发明的镭。

制造这种药要花很多钱,药剂师索价还要高过成本十倍。

他花了200元制造镭,而这点药他竟索价2000元。

病妇的丈夫海因兹到处向熟人借钱,一共才借得1000元,只够药费的一半。

海因兹不得已,只好告诉药剂师,他的妻子快要死了,请求药剂师便宜一点卖给他,或者允许他赊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尔伯格道德两难故事
科尔伯格1958年在芝加哥大学拿到了博士学位,1959年去耶鲁大学任助教,1962——1968年任教于芝加哥大学;从1968起转任哈佛大学教授、哈佛大学道德发展与教育研究中心主任。

他是认知结构主义学派代表人物,他提出:学校道德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学生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

他根据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阶段性提出了“道德两难法”,在儿童思想道德教育中产生了很大影响。

“道德两难法”即道德两难故事问答讨论法,就是在道德两难故事讨论中,启发儿童积极思考道德问题,从道德冲突中寻找正确的答案,以有效地发展儿童的道德
判断力。

欧洲有个妇女患了癌症,生命垂危。

医生认为只有本城有个药剂师新研制的药能治好她。

配制这种药的成本为200元,但销售价却要2000元
病妇的丈夫汉斯到处借钱,可最终只凑得了1000元。

汉斯恳求药剂师,他妻子快要死了,能否将药便宜点卖给他,或者允许他赊帐。

药剂师不仅没答应,还说:“我研制这种药,就是为了赚钱。


汉斯别无它法,利用晚上撬开药剂师的仓库门,把药偷走了。

这是一个虚构的故事,当这样一个道德两难故事呈现给孩子们之后,科尔伯格围绕这个故事提出了一系列问题,让少年儿童讨论,以此来研究少年儿童道德判断所依据的准则及其道德发展水平。

1、汉斯应该偷药吗?为什么?
2、他偷药是对的还是错的?为什么?
3、汉斯有责任或义务去偷药吗?为什么?
4、人们竭尽所能去挽救另一个人的生命是不是很重要?为什么?
5、汉斯偷药是违法的。

他偷药在道义上是否错误? 为什么?
6、仔细回想故事中的困境,你认为汉斯最负责任的行为应该是做什么?为什么?
科尔伯格提出了道德发展三个水平六个阶段的模式(如下表所示):
表柯尔伯格关于儿童道德判断的三级水平与六个阶段
柯尔伯格认为,各发展阶段具有质的差异和不变的顺序,不可颠倒的,不能跨越任何一个发展阶段,但是可以促进这种发展。

每个人的道德发展都要经历这几个阶段,但发展速度有快有慢,主要是因为个体的道德发展水平道德发展与逻辑思维发展以及儿童与社会环境的交往有关。

水平
阶断
道德推理的特点
关于“海因茨两难”的道德推理
不该偷的理由
该偷的理由
前习俗水平(根据行为的直接后果和自身的利害关系判断好坏是非)(9岁以前)1
以惩罚与服从为定向
偷东西会被警察抓起来,受到惩罚
他事先请求过,又不是偷大东西,他不会受重罚
2
以行为的功用和相互满足需要为准则
如果妻子一直对他不好,海因茨就没有必要自寻烦恼,冒险偷药
如果妻子一向对他好,海因茨就应关心妻子,为救她的命去偷药
习俗水平(依据行为是否有利于维持习俗秩序,是否符合他人愿望进行道德判断)(10—15岁)
3
以人际和谐为准也称为“好孩子”取向凡是取悦于别人,帮助别人以满足他人愿望的行为都是好的、否则就是坏的。

做贼会使自己的家庭名声扫地,给自己的家人(包括妻子)带来麻烦和耻辱
不管妻子过去对他好不好,他都得对妻子负责。

为救妻子去偷药,只不过做了丈夫该做的事
4
以法律和秩序为准则正确的行为就是进到个人责任,尊重权威,维护社会秩序,否则就是错误的。

采取非常措施救妻子的命合情合理,但偷别人的东西犯法。

偷东西是不对,可不这样做的话,海因茨就没有尽到丈夫的义务。

后习俗水平
5
以法定的社会契约为准则道德法则只是一种社会契约,可以改变,不能以不变的规则去衡量人。

丈夫没有偷药救妻子的义务,这不是正常的夫妻关系契约的组成部分。

海因茨已经为救妻子命尽了全力,无论如何都不该采取偷的办法解决问题,但他还是去偷药了,这是一种超出职责之外的好行为。

法律禁止人偷药,却没有考虑到为救人性命而偷东西这种情况。

海因茨不得不偷药救命,如果有什么不对的话,需要改正的是现行的法律,稀有药品应该按照公平原则加以调控
6
以普通的伦理原则为准则儿童已具有抽象的以尊重个人和个人良心为基础的道德概念,认为个人一贯依据自己选定的道德原则去做就是正确的。

海因茨设法救妻子的性命无可非议,但他没有考虑所有人的生命的价值,别人也可能急需这种药。

他这么做,对别人是不公正的。

为救人性命去偷是值得的。

对于任何一个有道德理性的人来说,人的生命最可贵,生命的价值提供了唯一可能的无条件的道德义务的源泉。

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模式给我们勾画出:道德发展是连续的按照不变的顺序由低到高逐步展开的过程,更高层次和阶段的道德推理兼容更低层次和阶段的道德推理方式,反之,则不能;各阶段的时间长短不等,个体的道德发展水平也有较大差异,有些人可能只停留在前习俗水平或习俗水平,而永远达不到后习俗水平的阶段
雷夫老师从第一阶段到第六阶段,即道德发展六段论
第一阶段我不想惹麻烦——以恐惧为基础,「你不听话,我就不要你」、「你不做好功课,老师就会罚你」一类的话,家长都曾说过吧!比如说,有的学生停下手中的作业开始做一些小动作,有的学生倒过头和后面的小朋友说话,还有的学生竟敢走出座位跑到其他同学那里。

每次开完会我快步走
到教室门口的时候就会听见眼尖的学生大喊一声:“老师来了!”然后全班学生以最快的速度规范自己的行为,做出一副很规矩的样子。

这时候的学生处于道德发展的第一阶段“我不想惹麻烦”。

第一阶段的思维是以恐惧为基础,而我们要孩子们有良好行为表现的最终目的,是让他们相信怎样做是对的,不是因为害怕惩罚才去做的。

第二阶段我想要奖赏——以糖果、玩具、金钱等奖赏作为良好行为的诱因。

一年级的小学生纪律观念很差,只要老师不在教室,他就敢做一些违反课堂纪律学生做什么事都有了一个目标,那就是为了得到奖赏。

我们要让孩子知道,行为得宜是应该的,不需给予奖赏。

第三阶段我想取悦某人——以取悦父母作为良好表现的动机,雷夫指出,为父母努力的念头给孩子带来压力,亦容易令他们没有主见。

对这个阶段的孩子,雷夫会提出质疑:「你们是为了我才刷牙的吗?你们是为了我才系鞋带的吗?」雷夫的反问令Elsie忍不住发笑,各位家长不妨以此幽默方法助子女跨过第三阶段。

有的学生喜欢表现,喜欢突出,希望引起老师的注意。

做事情有了更高一些的目标,那就是为了“取悦某人
第四阶段我要遵守规则——雷夫认为知道规则、接受规则,并愿意身体力行的孩子,已踏上了成功之路。

若家长能够解释规则背后的理由,甚至让孩子一起制定规则就更好了。

学生再大一点后,我们会和学生一起制定一些班规,我们还会带领学生认真学习这些规章制度,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要让学生烂熟于心。

于是管理学生不再是老师一人统治,大家都来遵守班规。

谁违反了就按照班规受罚。

这是第四阶段“我要遵守规则”。

第五阶段我能体贴别人——学生再长大一点后,会变得更加懂事,会关心同学、主动帮助同学,变得善解人意起来,这是道德发展的第五阶段“我能体贴别人”。

雷夫认为不论对孩童或是成人而言,都很难达到,因人们必须富有同理心,设身处地为人设想。

第六阶段我有自己的行为准则并奉行不悖。

是最高阶段。

学生如果能做到这一步就算教育成功了。

行为准则存在于个人的灵魂中,其中还包括一份健全的人格在内。

第六阶段的行为无法教,也无法讲述。

孩子们可以从许多卓越的书籍和电影中找到达成第六阶段思维的人。

但是现实生活中达到第六阶段的人并不是很多。

挑战性就更高了,因为行为准则存于个人的灵魂中,孩子先要拥有健全的人格,行善后亦不会
张扬。

虽然要达到最后两个阶段确实很难,但是困难,不代表做不到。

雷夫的一名学生,为免骚扰到本班和隔壁班的同学,讨论时总轻声细语;有次见到一辆垃圾车翻车,他们立即帮忙捡拾垃圾,更合力把垃圾车恢复原状。

雷夫的另一名女学生,路上遇到遭人殴打的六岁小孩,不但带他到喷水池梳洗,还陪他走到家门外才离去,即使男孩母亲到校寻找儿子的「救命恩人」,小女生仍没有现身,多年来一直没有向人透露自己这次善行。

正是对科尔伯格道德发展六阶段的理解和运用。

用“六阶段”引导孩子的学业和人格成长。

“第六阶段”不但是最难达到的,也是最难教的,因为行为准则存在于个人的灵魂中,其中还包括了一份健全的人格在内。

近25年的教育实践,雷夫老师深信:着力于孩子的品格培养,激发孩子对自身的高要求才是成就孩子一生的根本。

与铁腕管理相反,他提倡的是“没有害怕的教育”和彼此信任;与“小红花”奖励不同,他反复强调“知识本身就是最好的奖品”,他教出了优秀的教学成绩,培养出了谦逊有礼、诚实善良的学生。

“身教重于言教”,雷夫老师是有资格在孩子们面前讲做第六阶段思维者的要求的,因为他以自己25年的工作证明了他是一个
第六阶段思维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