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处家乡风景——湘西文化特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那一处乡村景观——湘西文化特色

摘要:本文通过自己对湘西特色文化广泛与深入的了解与探索,展示从三个方面来介绍不一样的湘西风情,来探索属于少数民族独有的智慧与力量。

关键词:湘西,文化特色

一:关于湖南湘西

湘西是湖南省地区靠西北部的一块,是一片神奇迷人的土地,这里的灵山秀水养育了勤劳智慧的湘西人民。千百年来,土家、苗、回、瑶、侗、壮以及汉等民族在这里共同繁衍和生息,他们用自己的勤劳勇敢和聪明才智创造了湘西灿烂的历史文化及其奇特浓郁的民俗风情,铸成了光辉千秋、永垂史册的湘西文化。多样的文化形态、丰厚的文化内涵、独特的文化精神、质朴灵动的文化气息,令人心驰神往,流连忘返。

关于湘西传统文化,有许多不同方面的文化,原汁原味的湘西少数名族文化传统古老淳朴,如神话传说;巫文化,其中比较有名的是傩(nuó)戏;还有喜庆文化,如社巴节,赶秋,苗族鼓舞,哭嫁;然后还有服饰文化,如土家织绵,苗家蜡染,名族银饰等。另外,丰富的名族文献典籍中也保存着大量能够反映本名族的文化资源,包括历史遗存,名族语言,宗教信仰,建筑艺术,口承文学等。

二:湘西文化特色之——民族建筑的艺术

首先谈谈湘西明间传统建筑文化。“小背篓,圆溜溜,笑声中妈妈把我背下了吊脚楼”,当这首纯美质朴的民歌被湘西大山的女儿唱响大江南北时,湘西的特色民居---吊脚楼也深深映进了人们的脑海中,整个吊脚楼悬空而建,离地较高,通风向阳,空气清新,干爽宜居,房屋布局,通常为一户一栋,或避风向阳,或临溪谷,或傍山腰,随山就势,依地而建,放眼望去,山寨吊楼,错落有致,鳞次栉比,别有意趣。

苗族“依山而寨,择险而居”,自古有“高山苗”之称。苗寨周围的环境多是层峦叠嶂、沟壑横纵,加上落后的经济条件,苗族民居建筑在总体布局上便是顺应自然、利用自然,而极少在建筑的建造过程中改变环境,挖、填土方。这样一种省时、省力、就地取材的建筑手段使建筑与自然完美地融为一体。

苗寨是一个小社会,自然有自己的组织方式和结构,反映在建筑上就出现了苗寨中常见

的晒谷坪、廊桥、鼓楼等公共建筑空间,它们都是节庆活动、聚会、娱乐、交通、休息的公共场所,体现了村寨中的群体空间,极富社会性。还有苗寨每家每户都有的“保命桥”,是通向外寨的桥梁,把寨与寨互相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更大的“社会”。

由于历史、时代、地域、民族、文化、经济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苗族民居建筑单体形式多样,有着不同的空间布局,总体分为三类:落地式平房、吊脚楼和杈杈房。

图1 落地式平房

落地式平房是苗族民居建筑之一。没有吊脚,落地而成,为穿斗结构的传统建筑。苗族人民对枫木非常喜爱,因而择枫木做中柱,一般为5~7米高。房顶为人字形。一般两层。房屋通常是三间正房,每间宽约4米。中间的正房隔成一大间和一小间,前面的一大间为堂屋,后壁上安有神龛,正中开大门,门的两侧各开一窗。堂屋是祭祀祖先、接待客人进餐和家人休息的场所。后面的一小间用来架楼梯,可堆杂物。堂屋左右两间,其中一间房中有四方火塘,上架一个三脚架,供煮饭菜和冬天取暖之用,火塘一侧为卧室,铺有地板;另一间也铺有地板,隔成两小间作卧室。堂屋楼上阁楼非常宽敞,不住人,前壁中间上房开一窗,两侧设两个正方形大柜用来储藏粮食。厨房一般设在正房以外的偏房里。平房一般用青瓦盖顶,木板作壁。

图2 吊脚楼

吊脚楼是苗族喜爱和常见的一种建筑形式,依山就势,依水造奇是吊脚楼顺应自然而建的结果。它们采用机动灵活而又高度协调的木穿斗构架体系,在空间自由组合,自由伸缩,以既适应自然,又满足人们的各种需求。吊脚楼也称“半边楼”,源于干栏建筑。干栏建筑底层全部架空,苗岭山区大多悬崖斜坡,在斜坡上建房当然不能采用纯干栏建筑。苗族人民便创造出一种顺应自然的建筑———吊脚楼,就是在斜坡上找上下两方做屋基,在斜坡上方挖填很少一部分土石方作为房屋后部地基,上方立短柱,下方立长柱,立柱长短不一。底层前部上升为楼层,与后部地面齐平,形成半楼半地的吊脚楼,即半干栏式吊脚楼。吊脚楼一般为二或三层,底层堆放杂物、关牲畜。二层为生活起居之用,一般为三间,中为堂屋,左右两间分前后开间,前间为卧室,后间地面部分设火塘,为家庭生活起居中心。堂屋廊前设美人靠,是全家活动和休息的场所。在此接待亲朋好友、聊天、观望风景或妇女做针线活。三层储藏粮食。室内空间按功能分层,在构造处理上亦各不相同,相互交融和谐地组成一个整体。各栋楼体随山形灵活多变,找不出两栋完全一样的吊脚楼。屋面是悬山式或歇山式,盖小青瓦或杉皮。

苗族吊脚楼凝聚着苗族人民的智慧与创造才能,是苗族人民生存要求、精神要求和审美要求的“结晶体”。它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但又从人的需求出发,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因地制宜,因势利导,达到与自然的高度协调统一。

图3 杈杈房

杈杈房最原始的苗寨民居,非常简易,是干栏式建筑最原始简拙的一种,一般只需用树干交叉搭棚,盖上茅草,四壁用树枝或竹子编搭,糊上泥土即成墙。人畜同室,前室养牲畜,后室住人。这种建筑保留着神话传说中古老的有巢氏的巢式原始建筑形态。人们称这类杈杈房为上古原始住房的活化石。

三:湘西文化特色之——民族出行的艺术

湘西地处云贵高原北东侧与鄂西山地南西端之结合部,境内山脉绵延起伏,交通自古不便,我觉得在人们日常出行中最具地区特色工具背篓和盘山公路了。

图4 背篓

首先是背篓,就像宋祖英的歌中《小背篓》中唱的那样,“小背篓圆溜溜,歌声中妈妈把我背下了吊脚楼”,背篓在湘西人民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道路崎岖狭窄多险,挑担不方便,湘西人民与背篓结下了不解之缘。姑娘出嫁要织“洗衣背篓”作陪嫁。洗衣背篓小巧玲珑,篾丝细腻,图案别致,花纹精妙,是新娘子巧手勤劳的招牌;女儿生孩子,娘家要送一个“儿背篓”,作为“祝米酒”的礼行。儿背篓成长筒形,腰小口大,专用来背孩子;砍柴、扯扯猪草则用“柴背篓”,它篾粗肚大,经得作摔打;摘苞谷、小谷则用“扎背篓”,它腰细,口呈喇叭形,底部成方形,高过头顶,像倒立葫芦,背得多。另有一种木制背篓,几根木棒,作成一能置物体的快架,用篾丝系着,是背原木,送肥猪的好工具。有的为歇息时不释肩,用一“丁”字棒将篓底撑住,叫“打杵”,用来“歇肩”。此物方便适用,至今仍然盛行,故有“篓不离背,杵不离篓”之谚。而且至今仍然盛行,任然还是有的农村妇女妈妈用背篓背着自己的孩子赶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