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保护通论重点复习题

合集下载

《植物保护学通论》考试题库(附答案)

《植物保护学通论》考试题库(附答案)

《植物保护学通论》考试题库(附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以下哪一项不是植物保护的主要目标?A. 预防植物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B. 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C. 保护生态环境D.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答案:D2. 以下哪种方法不属于化学防治?A. 喷洒农药B. 施用化学肥料C. 施用生物农药D. 施用土壤消毒剂答案:B3. 以下哪种措施不属于生物防治?A. 引入天敌B. 利用病原微生物防治C. 种植抗病品种D. 施用有机肥料答案:D4. 以下哪种植物病害不是由真菌引起的?A. 水稻稻瘟病B. 马铃薯晚疫病C. 番茄早疫病D. 苹果腐烂病答案:D5. 以下哪种害虫不是咀嚼式口器?A. 蚜虫B. 菜青虫C. 蝗虫D. 玉米螟答案:A6. 以下哪种病毒不是植物病毒?A. 烟草花叶病毒B. 马铃薯病毒C. 人类流感病毒D. 番茄黑环病毒答案:C7. 以下哪种方法不属于物理防治?A. 温汤浸种B. 辐射诱变C. 利用害虫的趋光性进行灯光诱杀D. 施用石灰硫磺剂答案:B8. 以下哪种不属于植物保护的三项基本措施?A. 病虫害监测B. 病虫害预测C. 防治措施的实施D. 农业生产方式的改变答案:B9. 以下哪种不属于植物保护的主要任务?A. 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B. 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C. 保护生态环境D.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答案:D10. 以下哪种不是植物保护的基本原则?A. 预防为主B. 综合防治C. 科学用药D. 全面治理答案:D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 请简述植物保护的基本原则。

答案:植物保护的基本原则包括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科学用药和全面治理。

预防为主是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采取一系列措施预防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综合防治是指利用多种手段和方法对病虫害进行防治,以达到有效控制病虫害的目的;科学用药是指合理选择农药种类、剂量和用药时机,以确保防治效果的同时,降低对环境和农产品的污染;全面治理是指在防治病虫害时,要考虑到农业生产的整体性,采取综合措施,提高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

植物保护学通论复习题(病理部分)

植物保护学通论复习题(病理部分)

1植物保护的概念:综合利用多学科知识,以经济科学的方法,保护人类目标植物免受生物危害,提高植物生产投入的回报,维护人类的物质利益和环境利益的实用科学。

2什么是植物病害:植物由于致病因素(包括生物和非生物因素)的作用,其正常的生理和生化功能受到干扰,生长和发育受到影响,因而在生理或组织结构上出现种种病理变化,表现各种不正常状态即病态,甚至死亡,这种现象称为植物病害。

3病状的定义:植物自生外部表现出的异常状态称为病状。

4病状的类型:变色,腐烂,坏死,萎蔫,畸形。

5病症的定义:病原物在植物病部表面形成的构造称之为病症。

6病症的类型:霉状物,粉状物,锈状物,粒状物,索状物,脓状物。

7寄生性的定义:一种生物从其他活的生物中获取养分的能力称为寄生性。

8什么是活体营养生物:指在自然界只能从寄生的活细胞和组织中获取养分的生物。

9什么是死体营养生物:指在自然界可以从死的寄生组织或有机质中获取养分的生物。

10致病性:指一种生物具有的引起植物病害的能力。

11什么是真菌:真菌是一类营养体通常为丝状体,具细胞壁,异养型,以吸收的方式从外界获取营养,通过产生孢子进行繁殖的真核生物。

12体外致病:有些土壤中植物根际的微生物并不能进入植物体内进行寄生,但可分泌一些有害物质,使植物根部扭曲,引起植株矮化,这种致病方式称为体外致病。

13真菌的菌丝组合体有:菌核,子座,菌索14真菌的有性繁殖的定义:指真菌由菌丝分化产生性器官即胚子囊,通过雌雄配子囊结合产生有性孢子。

15真菌的无性繁殖的定义:指营养体不经过核配和减速分裂产生后代个体的繁殖方式。

16有性孢子的五种类型:合子,卵孢子,接合孢子,子囊及子囊孢子,担子及担孢子。

17真菌的生活史:指从一种孢子萌发开始,经过一定的营养生长和繁殖阶段,最后又产生同一种孢子的过程。

18真菌的五个亚门:鞭毛菌亚门,接合菌亚门,子囊菌亚门,担子菌亚门,半知菌亚门。

19植物病原原核生物主要包括:细菌和菌原体。

植物保护学通论复习指南(最新整理)

植物保护学通论复习指南(最新整理)

第一章绪论一、植物保护的概念植物保护(plant protection)是综合利用多学科知识,以经济、科学的方法,保护人类目标植物免受生物危害,提高植物生产投入的回报,维护人类的物质利益和环境利益的实用科学。

二、植物保护的对象植物保护的对象就是人类的目标植物。

早期狭义的植物保护主要是保护栽培植物,包括农作物、果树、蔬菜、特种经济作物和储藏期的农产品。

随着人类环境意识的加强,逐步形成了广义的植物保护概念,即保护特定时间和地域范围内人类认定有价值的不同目标植物,包括栽培植物和特定的植被。

三、植物保护的目的植物保护的目的是控制有害生物的危害,避免植物的生物灾害,提高植物生产的回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四、有害生物和生物灾害有害生物(pests)是指那些危害人类及其财产利益的生物。

植物有害生物,是指那些危害人类目标植物,并能造成显著损失的生物。

包括危害植物并能造成显著经济损失的植物病原微生物、寄生性植物、植物线虫、植食性昆虫、杂草、鼠类以及其他鸟、兽等。

有些生物虽然危害植物,但并不造成经济损失的,植物保护学上称其为次要有害生物或潜在的有害生物。

农业生态环境的时空变化,通常会导致有害生物种类和种群数量的变化。

一般将同一地区仅偶尔造成经济危害的,称为偶发性有害生物;将经常造成经济危害的称为常发性有害生物;而将那些虽然是偶发性的,但一旦发生,就造成严重灾害的,称为爆发性有害生物。

生物灾害是指有害生物爆发危害,给人类造成的灾害。

五、植物保护学的研究内容植物保护学主要研究有害生物的生物学、发生规律、预测预报技术、防治措施和策略。

第二章植物病害第一节植物病害的基本概念一、植物病害的定义植物病害(plant disease)是植物在致病因子的作用下,生长发育受到干扰或破坏而表现的异常状态。

植物病害的发生取决于植物、致病因子和环境的相互作用,因此在植物保护学上,将植物、致病因子和环境的互作关系成为“病害三角”关系。

植物保护学通论复习资料

植物保护学通论复习资料

论述(24)1 如何进行植物病害的诊断和鉴定1 诊断程序:田间观察,症状诊断,病原鉴定,确定病害,2诊断过程:症状的识别与描述,调查询问病史与有关档案,采样检查,专项检查,3诊断要点,真菌病害,细菌病害,病原体病害,病毒病害,线虫病害4科赫法则:感病植物上常伴随有病原生物存在,该生物可在培养基上分离和纯培养,该纯培养生物接种到相同植物的健株上,能表现出与原来相同的症状,从接种发病的植物上在进行该生物的分离和纯培养,其特征与愿接种的病原生物完全相同。

2生物防治的优缺点优点:生物防治是最好的有害生物防治方法之一。

1生物防治对人、畜安全,对环境影响极小,2活体生物防治对有害生物可以达到长期控制的目的,而且不易产生抗性问题,3生物防治的自然资源丰富,易于开发,成本相对较低。

缺点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尚无法满足农业生产和有害生物治理的需要,1作用效果慢,在有害生物大发生后常无法控制,2受受气候和地域和生态环境的限制,防治效果不稳定。

3目前可用于大批量生产使用的有益生物种类还太少,通过生物防治达到有效控制的危害生物数量仍有限。

4生物防治通常只能将有害生物控制在一定的危害水平,对于一向防治要求高的有害生物,较难实施种群整体治理简答(16)1昆虫纲的特征:昆虫是体躯分为头胸腹三段,生有6足4翅的节肢动物。

体躯是由许多连续的体节组成的,两体节之间由节间膜相连,这些体节按其功能分别集中,形成头胸腹3个明显的体段。

2昆虫的休眠和滞育:昆虫在其年生活史的某一阶段,由于不适应的环境条件,长因其生长发育停止,不食不动,环境条件一旦转变为适应,则生长发育迅速恢复正常状态,这种现象成为休眠:某些昆虫在一定的季节,一定的发育阶段,不论环境条件适合与否,而出现生长发育停止,不食不动的现象,称为滞育。

3生物防治的原理:具有抗菌作用,竞争作用,重寄生作用交互作用,溶菌作用,捕食作用4线虫的致病性体现在那些方面:直接造成损伤和掠夺营养。

通过食道腺分泌的各种酶或毒素,引起寄主植物的各种病变。

植物保护学通论题库及答案

植物保护学通论题库及答案

植物保护学通论题库及答案植物保护学是一门涉及许多方面的学科,从科学、逻辑到经济政策等都有广泛的涉及。

作为这一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植物保护学通论也是学习植物保护学的重要课程,也是参加植物保护学的考试的重要科目,常常会惊觉书本的知识点及题库的丰富性。

本文主要介绍植物保护学典型题库及其答案,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点,更好地完成考试。

一、什么是植物保护学?植物保护学是一门研究保护和利用植物资源的科学,它包括植物保护方面的科学、技术和经济政策等多方面内容。

它是土壤学、植物病理学、农学、农艺学、农业机械、植物生物学、植物遗传育种等学科及其相关技术的综合运用,以保护农作物种植、病虫害防治和作物产量提高为目的。

二、植物保护学的历史渊源植物保护学的诞生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医学维护,即太平时期的五谷养生术。

在古代,中国民间常用自然药物防治病害,逐渐形成“五谷养生术”的知识体系,它的理论有点类似于今天的植物保护学。

在西方,植物保护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当时有大量有关植物保护学的文献,从而形成了植物保护学这一独立学科。

三、植物保护学的基本内容植物保护学的主要任务是把植物健康保护好,避免植物受病虫害的破坏。

具体内容包括:(1)植物病害的预防。

包括采取病虫害预防措施,如合理设计园地、耕地,降低病虫害滋生的风险。

(2)病虫害控制。

主要采取不同病虫害的抗性育种、化学杀虫剂、植物提取物等多种方法,以防治植物病虫害,提高植物生长和生物量。

(3)植物胁迫响应。

通常分为物质胁迫和环境胁迫,分别是植物受化学胁迫和受环境胁迫,主要根据植物的发育特性,采取合理的应对措施。

四、植物保护学的未来植物保护学不仅涉及科学和技术,而且也包含政策、经济、法律等诸多因素。

其未来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首先,伴随着科技的发展,新技术将得到应用,植物保护学也会受到更新;其次,气候变化也给植物保护带来挑战,因此,需要加强植物保护学的研究以应对气候变化;最后,正确的植物保护学政策也是植物保护学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必须建立完善的植物保护学政策体系。

植物保护学通论章节知识点

植物保护学通论章节知识点

植物保护学通论知识点第一章绪论1、植物保护:是综合利用多学科知识,以经济、科学的方法,保护人类目标植物免受生物危害,提高植物生产投入回报,维护人类的物质利益和环境利益的实用科学。

2、植物保护的对象:栽培作物、森林、草原植被。

3、植物保护的目的:控制有害生物对植物的危害,避免造成生物灾害,最终提高植物生产的回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4、有害生物:是指危害人类及其财产利益的生物。

5、农业有害生物:危害人类目标植物,并能造成显著损失的生物。

包括植物病原微生物、寄生性植物、植物线虫、植食性节肢动物和软体动物、杂草、鼠类及其他部分鸟、兽等。

6、生物灾害:是指有害生物严重危害人类目标植物,给人类造成巨大损失而形成的危害。

7、控制有害生物对植物的危害的方式:防和治。

8、过量使用化学农药所造成的3R问题:农药残留(residue)、有害生物再猖獗(resurgence)、有害生物抗药性(resistance)。

9、植物保护学的研究内容:有害生物的生物学、有害生物发生规律与灾害预测、有害生物防治对策与措施。

10、植物保护的方针: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第二章植物病害1、植物病害:由于致病因素的作用,植物正常的生理生化功能受到干扰,生长和发育受到影响,因而在生理或组织结构上出现种种病理变化,表现出各种不正常状态,甚至死亡。

2、病害三角:植物、病原物、环境3、病害四角:植物、病原物、环境、人类干扰4、植物病害症状:植物受病原物侵染或不良环境因素影响后,在组织内部或外表显露出来的异常状态。

5、病状:指植物自身外部表现出的异常状态。

67、侵染性病害:由生物因素引起的植物病害。

8、非侵染性病害:由非生物因素,即不适宜的环境条件而引起的植物病害。

9、10、寄生性:一种生物从其他活的生物中获取养分的能力。

这种生物称为寄生物,而被寄生的生物成为寄主。

11、致病性:是指一种生物具有的引起植物发病的能力,这种生物称为病原物。

(完整版)植物保护通论重点复习题整理

(完整版)植物保护通论重点复习题整理

第一章1、植物保护:是综合利用多学科知识,以经济、科学的方法,保护人类目标植物免受生物危害,提高植物生产投入回报,维护人类的物质利益和环境利益的实用科学。

广义的植物保护是保护人类的目标植物;在农业上所说的植物保护一般是指狭义的栽培作物保护。

2、农业有害生物:危害人类目标植物,并能造成显著损失的生物。

包括植物病原微生物、寄生性植物、植物线虫、植食性昆虫、杂草、鼠类及鸟兽等(病、虫、草、鼠)。

3、化学农药在环境中释放所造成的3R问题:农药残留(residue)、有害生物再猖獗(resurgence)、有害生物抗药性(resistance)。

4、植物保护的对象:广义保护对象:在特定时间和地域范围内人类认定有价值的不同目标植物。

狭义保护对象:人类的栽培作物。

5、有害生物(pests):是指危害人类及其财产利益的生物。

6、生物灾害:是指有害生物大量危害人类目标植物或森林植被等,给人类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7、致病性:是指一种生物具有的引起植物发病的能力,这种生物称为病原物。

8、寄生性:一种生物从其他活的生物中获取养分的能力。

这种生物称为寄生物,而被寄生的生物成为寄主。

9、植物保护的方针: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第二章1、植物病害:植物由于致病因素(生物、非生物因素)的作用,其正常的生理和生化功能受到干扰,生长和发育受到影响,因而在生理或组织结构上出现各种病理变化,呈病态,甚至死亡。

病害三角:寄主植物、病原物、环境条件病害四角:寄主植物、病原物、环境条件、人类干扰2、植物病害症状:植物受病原物侵染或不良环境因素影响后,在组织内部或外表显露出来的异常状态。

3、病状有哪些:变色、坏死、腐烂、萎蔫、畸形病征有哪些:霉状物、粉状物、锈状物、粒状物、索状物、脓状物4、侵染性病害和非侵染性病害之间的区别:5、植物病原物主要包括哪五大类群:真菌、原核生物、病毒、线虫、寄生性种子植物6、真菌(fungus):是一类通常为丝状的营养体,具细胞壁,异养型,以吸收的方式从外界获取营养,通过产生孢子进行繁殖的真核生物。

植物保护通论复习题

植物保护通论复习题

植物保护通论复习题植物保护通论复习题植物保护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环节,它涉及到植物病害、虫害、杂草等问题的防治。

植物保护通论是植物保护学的基础课程,它包括了植物保护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下面是一些植物保护通论的复习题,希望能帮助大家回顾和巩固相关知识。

1. 什么是植物保护?它的主要任务是什么?植物保护是指通过科学的手段,预防和控制植物病害、虫害、杂草等问题,保障植物的健康生长和农作物的高产稳产。

它的主要任务包括病虫害的监测和预警、病虫害的防治和杂草的防除。

2. 什么是植物病害?常见的植物病害有哪些?植物病害是指由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真菌、病毒等)引起的植物的疾病。

常见的植物病害有霜霉病、炭疽病、晚疫病等。

这些病害会导致植物的叶片、茎干、果实等部位出现病斑、溃疡、腐烂等症状,严重时会导致植物死亡。

3. 什么是植物虫害?常见的植物虫害有哪些?植物虫害是指由昆虫、螨类等昆虫类动物引起的植物的害虫。

常见的植物虫害有蚜虫、飞虱、蓟马等。

这些虫害会通过吸食植物汁液、啃食植物组织等方式,导致植物的生长受阻、叶片受损、果实减产等问题。

4. 什么是杂草?为什么要进行杂草防除?杂草是指与农作物竞争养分、水分、光线等资源,对农作物生长产生不利影响的植物。

杂草的存在会导致农作物的生长受限、产量下降,甚至引发病虫害的发生。

因此,进行杂草防除是保障农作物正常生长和高产稳产的重要措施。

5. 植物保护的基本原则是什么?植物保护的基本原则包括综合防治、有害生物综合治理、绿色防控和可持续发展。

综合防治是指采用多种手段和方法,综合应用物理、化学、生物等技术,进行病虫害和杂草的防治。

有害生物综合治理是指综合运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等方法,对有害生物进行综合治理。

绿色防控是指采用对环境友好、对生态无害的手段和方法进行病虫害和杂草的防治。

可持续发展是指在进行植物保护的同时,注重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6. 在植物保护中,常用的防治方法有哪些?常用的防治方法包括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和遗传改良。

植物保护复习资料

植物保护复习资料

植物保护通论复习资料一、1、植物保护的定义,广义和狭义。

1广义:植物保护是综合利用多学科知识,以经济、科学的方法,保护人类目标植物免受生物危害,提高植物生产投入的回报,维护人类的物质利益和环境利益的实用科学。

狭义:植物保护是保护人类的目标植物。

2、农业有害生物。

2有害生物(pests) 是指那些危害人类及其财产利益的生物。

(植物保护学范畴的有害生物是指那些危害人灰目标植物,并能造成显著损失的生物,包括植物病原微生物、寄生性植物、植物线虫、植食性昆虫、杂草、鼠类以及鸟、兽等。

农业生物灾害是指有害生物大量危害人类目标植物或森林植被等,给人类造成来重的经济损失。

)3、化学农药在环境中释放所造成的3R问题。

residue 农药残留resistance有害生物抗药性resurgence 有害生物再猖獗变色植物生病后发病部位失去正常的绿色或表现异常的颜色称为变色。

变色主要表现在叶片上,全叶变为淡绿色或黄色的称为褪绿,全叶发黄的称为黄化,叶片变为黄棕相间的杂色称为花叶或斑驳。

如黄矮病、花叶病等。

坏死植物发病部位的细胞和组织死亡称为坏死。

斑点是叶部病害最常见的坏死症状,形状、颜色有不同。

腐烂指寄主植物发病部位较大面积的死亡和解体。

由腐烂发生的部位,分别称为芽腐、根腐、茎腐、叶腐等。

萎蔫植物因病而表现失水状态称为萎蔫。

萎蔫可以是全株性的或是局部的。

如多种作物的枯萎病、青枯病等。

畸形植物发病后可因植株或部分细胞组织的生长过度或不足,表现为全株或部分器官的畸形。

病征类型主要包括:霉状物病部形成各种毛绒状的霉层,其颜色、形状、结构、疏密程度等变化也大,可分为霜霉、青霉、灰霉、黑霉、赤霉、烟霉等。

如霜霉病、青雹病、灰霓病、赤霉病等。

粉状物病部产生各种颜色的粉状物,颜色有白粉、黑粉等。

锈状物病原真菌中的锈菌的孢子在病部密集所表现的黄褐色锈状物,如锈病。

粒状物病部产生大小、形状及着生情况差异很大的颗粒状物。

索状物患病植物的根部表面产生紫色或深色的菌丝索,即真菌的根状菌索。

植物保护学通论

植物保护学通论

植物保护学通论
绪论
(一)名词解释
1.植物保护:植物保护是综合利用多学科知识,以经济,科学的方法,保护人类目标植物免
2.受生物危害,提高植物生产投入回报,维护人类的物质利益和环境利益的实用科学
3.有害生物:危害人类及其财产利益的生物
4.植物生物灾害:有害生物严重危害人类目标植物,给人类造成巨大损失而形成的灾害
5.农业有害生物:危害农作物,并能造成显著经济损失的作物
(二)简答
1.植物保护的目的是什么?
答:控制有害生物对植物的危害,避免造成生物灾害,最终提高植物生产的回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植物保护学的内容是什么?
答:植物保护学研究的内容包括基础理论,应用技术,植保器材和推广技术等,主要是弄明白不同有害生物的生物特性,与环境的互作关系,发生和成灾规律,建立准确的预测预报技术以及科学,高效,安全的防治措施与合理的防治策略,并将其顺利实施
填空
植物保护对象是(目标植物)
控制有害生物危害的两类方式是(防与治)
化学农药所造成的3R问题(农药残余,有害生物再猖獗,有害生物抗药性)
我国植保方针是(预防为主,防大于治的方式)
二植物虫害
名词解释
昆虫的形态特征
答:昆虫是体躯分为头,胸,腹三段,生有6足4翅的节肢动物
头部着生有1个口器,1对触角,1对复眼和1—3个单眼,因此,头部是昆虫取食和感觉的中心
胸部由3个体节和一个尾节组成,是昆虫运动的中心
腹部一般由10个体节和一个尾节组成,是昆虫形成代谢和生殖的中心
昆虫的口式及代表性昆虫
答:下口式,蝗虫及鳞翅目的幼虫
前口式,虎甲,步行草,草蛉
后口式,椿象,蚜虫,蝉,叶蝉
昆虫角的构成
答:柄节,梗节,鞭节。

2023年植物保护通论真题及答案

2023年植物保护通论真题及答案

植物保护通论真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每题3 分〕1、植物保护:综合利用多学科学问,以经济、科学的方法,保护人类目标植物免受生物危害,提高植物生产投入回报,维护人类的物质利益和环境利益的有用学科。

2、3R 问题:农药残留、有害生物再猖獗和有害生物抗药性问题。

3、病害三角:在自然条件下,植物病害的形成涉及植物、病原物和环境三方面,它们之间呈三角关系,即“病三角”。

4、病症:植物受病原物侵染或不良环境因素的影响,在植物组织内部或外表显露出来的特别状态。

5、侵染性病害:有生物因素引起的植物病害。

可以在植物个体间相互传染,也称传染性病害。

6、病害循环:病害从寄主植物的前一个生长季节开头发病到下一个生长季节再度发病的过程。

7、真菌生活史:从一种孢子的萌发开头,经过确定养分生长和生殖阶段,最终又产生同一种孢子的过程。

8、孤雌生殖:卵不经过受精而发育成个体的生殖方式,又称单性生殖。

9、多胚生殖:1 个卵发育成2 个或更多的胚胎,每个胚胎发育成1 个正常个体的生殖方式。

10、不完全变态:昆虫的一生只经过卵、幼虫和成虫三个阶段,没有蛹期。

11、完全变态:昆虫的一生经过卵、幼虫、蛹期和成虫4 个阶段。

12、昆虫变态:昆虫在胚后发育过程中,从幼期转变为成虫过程中形态发生变化的现象。

13 、趋光性:昆虫对光的刺激产生的趋向或背向活动,趋向光源的反响称为正趋光性,背向光源的反响称为负趋光性。

14、再侵染:初侵染植物上的病原物产生的生殖体,经过传播,又侵染植物的安康部位或安康的植株。

15 、昆虫群集性:同种昆虫的个体大量聚拢在一起生活的习性。

16、多化性昆虫:1 年发生2 代及其以上者。

17、昆虫多型现象:有些昆虫除成虫期有性二型现象外,同一性别还分化成不同的形态,具有不同的生活习性的现象。

18、杂草种子库:在任何时候,田间土壤中都包含有产生于过去生长季节的杂草种子及其养分生殖器官。

这些存留在土壤中的杂草种子和养分生殖体总体上称为杂草种子库。

植物保护通论重点

植物保护通论重点

1指在特定时间和地域范围内人们认定有价值的不同目标植物(广义);指人类的栽培作物(狭义)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2偶发性有害生物、常发性有害生物、3农药残留(Residue)、有害生物抗药性(Resistance)、有害生物再猖獗(4基础理论、应用技术、植保器材、推广技术。

1植物由于致病因素(包括生物和非生物因素)的作用,其正常的生理和生化功能受到干扰,生长和2+人类干扰为四角)。

3(1)成因:病害:寄主植物、病原、环境、人类干扰;伤害:虫伤、雹伤、风灾、电(2)变化动态:病害:植物会出现一系列的病理变化过程;伤害:没有一个逐渐外部症状可分为:(1(2霉状物、粉状物、锈状物、粒状物、索状物、脓状物。

(2)根据致(17(1)侵染性病害具传染性;田间有明显的发病中心,分布有一定的规律;有89是一类营养体通常为丝状体,具细胞壁,异养型,以吸收的方式从外界获取营养,通过产生孢子进行繁10闭囊壳、子囊壳、子囊盘、子囊座。

1112(1)细菌细胞壁由肽聚糖、脂类和蛋白质+。

菌原体无细胞壁,无革兰氏染色反应,无鞭毛;(2)多裂殖方式繁殖,菌原体还可以进行芽殖繁殖;(3)原核生物界下分四门,7纲,与植物病害相关的是薄13病毒为非细胞结构的分子寄生物,核酸()+(1病毒的遗传信息存在于两条或两条以上核酸链上,包被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粒体中。

(2(3一种无外壳蛋白,对植物有侵染性、环状、RNA外,14(1DEP):(2(TIP)(3LIV):15(1)结构:头部、颈部、腹部、尾部(交配繁殖,小但完整);(3、内寄生(线虫全部进入寄主内吸食移动)。

(4)滑刃线虫属:松材线虫;异皮线虫属:大豆根部胞囊线虫;根结线虫属:16(1;(2没有叶片或叶片17(1指病原病原物直接穿透寄主角质层和细胞壁的;菌原体、病毒:伤口侵入;湿度是病原物侵入的必要条件,高湿度使叶面形成水膜,通常有利(3病原物侵入寄主后,长期处于潜18指侵染性病害从寄生植物的前一个生长季节开始发病到下一个生长季节再度发病的过程。

植物保护学通论题纲仲恺

植物保护学通论题纲仲恺

植物保护学通论*植物检疫:是一个国家或一个国家的地方政府利用法律力量,禁止或限制危险性病虫,杂草认为地通过种,苗木以及有关的包装材料等传入或传入后限制其传播,并采取有效措施消灭或防止蔓延。

*休眠:常是由不良的环境条件引起的生长发育停止,不食不动,如果将不良条件消除,就可以恢复生长发育的正常状态。

*孤雌生殖:卵不经过受精而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雌雄二型现象:*经济损害水平:EIL是一个临界的害虫密度,在这处密度防治时实施的防治成本刚好等于由于防治而得的经济效益。

*趋性:昆虫对外界刺激所产生的趋向或背向的行为活动。

*渐变态:幼虫和成虫在形态,习性等方面相似的不完全变态。

*两性生殖:绝大多数昆虫为雌雄异体,通过两性交配后,精子与卵子结合,雌性产下受精卵,每粒卵发育成一个子代个体的生殖方式。

*多胚生殖:指一个卵发育成2个或更多的胚胎,每个胚胎发育成一个正常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胎(卵)生:指在母体内成熟后,并不排出体外,而是停留在母体内进行胚胎发育,直到孵化后直接产下幼虫。

*胚胎发育:在卵内进行直到幼虫孵化为止的发育阶段。

*胚后发育:幼虫孵出,直到成虫的性成熟的整个发育期。

*孵化:在卵内完成胚胎发育后,幼虫破壳而出的过程。

*脱(蜕)皮:自卵中孵出的幼虫,随着虫体的增长,经过一定的时间,要重新形成新表皮,并将旧表皮蜕去的现象。

*蜕:脱下来的皮称蜕。

*羽化:成虫从它的前一个虫态蜕皮而出的过程。

*多型现象:有些昆虫除成虫期有性二型现象外,同一性别还分化成不同的形态,具有不同的生活习性。

*滞育:某些昆虫在一定的季节,一定的发育阶段,不论环境条件与否,而出现生长发育停止,不食不动的状态。

*变态:昆虫在胚后发育过程中,从幼期转变为成虫过程中形态发生变化的现象。

*完全变态:昆虫一生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4个阶段,幼虫和成虫在外部形态,内部器官,生活习性等方面有显著的差别。

*命名法:按照{国际动物命名规律}以及林奈的双命名法的命名。

植物保护学通论考研试题

植物保护学通论考研试题

韩召军《植物保护学通论》(第2版)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第一部分考研真题精选一、选择题1下列哪一个形态特征不是昆虫所特有的?()[扬州大学2019研] A.体表含有几丁质的外骨骼B.体分三段即头、胸、腹C.胸部有三对足D.多数成虫有翅【答案】A查看答案【解析】昆虫是体躯分为头、胸、腹三段,生有6足4翅的节肢动物。

胸部由3个体节组成,即前胸、中胸和后胸,每个胸节各着生1对足,中胸和后胸通常还各有1对翅。

因此答案选A。

2玉米螟属于()。

[青岛农业大学2014研]A.半翅目B.鞘翅目C.鳞翅目D.双翅目【答案】C查看答案3接合菌亚门的菌丝通常是()。

[华中农业大学2018研]A.变形虫妆B.有隔菌丝C.无隔菌丝D.原生质团【答案】C查看答案【解析】接合菌门营养体为无隔菌丝体,无性繁殖形成孢囊孢子,有性生殖产生接合孢子。

因此答案选C。

4蚜虫的触角通常()。

[青岛农业大学2014研]A.12节B.24节C.6节D.3节【答案】C查看答案5下列哪一种害虫属于迁飞性害虫?()[扬州大学2019研]A.三化螟B.白背飞虱C.棉蚜D.二化螟【答案】B查看答案【解析】不少农业害虫具有远距离迁飞的习性,这是物种在长期进化过程中适应环境形成的遗传特性。

如东亚飞蝗、黏虫、小地老虎、稻纵卷叶螟、稻褐飞虱、草地螟、白背飞虱等都属远距离迁飞性害虫,这些昆虫成虫开始迁飞时,雌虫的卵巢还没有发育,大多数没有交尾产卵,通过迁飞到降落地后才性成熟。

因此答案选B。

6()属于专性寄生菌。

[青岛农业大学2014研]A.小麦纹枯病菌B.花生黑斑病C.梨白粉病菌D.甘薯黑斑病【答案】C查看答案7吡虫啉属于()。

[扬州大学2019研]A.有机磷农药B.新烟碱类农药C.拟除虫菊酯类农药D.有机氯农药【答案】B查看答案【解析】吡虫啉是烟碱类超高效杀虫剂,具有广谱、高效、低毒、低残留,害虫不易产生抗性,并有触杀、胃毒和内吸等多重作用。

因此答案选B。

植物保护通论复习提纲习题

植物保护通论复习提纲习题

第一章植物保护:植物生产管理系统中的组成部分,它以生态学的理论为指导,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知识和各种技术措施,将有害生物持续的控制在经济损失水平之下或美学容许的范围之内,从而达到植物的可持续生产。

植物病害:当植物遇到病原微生物侵害或不良环境条件时,其正常的生理机能就会受到影响,从而导致一系列生理组织和形态的病变,引起植株局部或整体生长发育出现异常,甚至死亡的现象。

症状:植物病害经过一系列病变过程,最终能够导致植物上显示出肉眼可见的异常状态。

病状:在植物病部可看见的异常状态,如变色,坏死,畸形,腐烂,萎焉等病症:病原物在植物病部表面形成的繁殖体或营养体。

病状类型:变色,坏死,腐烂,萎焉,畸形。

病征类型:1、真菌病症:霉状物,粉状物,锈状物,煤污状物,点状物,伞状和马蹄状物,粒状物,线状物。

2、细菌病症:脓状物。

侵染性病害,机械创伤和虫害的区别:机械创伤是短时间内突然发生的,侵染性病害是长时间内缓慢发生的,有病变过程。

虫害也是短时间内突然发生的,一般植物体上会有虫齿印,缺残处不光滑,有虫子留下的痕迹,如虫粪,蜕等。

非侵染性病害:由非生物因素如不适宜的环境条件等引起的病害,不能再植物个体间互相传染称侵染性病害:有病原生物侵染引起的植物病害,能在植株间互相传染非侵染性病害侵染性病害区别:第二章第一节病原物的寄生性和致病性病原物两大特征:寄生性和致病性寄生性:寄生物在寄主体内获得营养物质而生存的能力。

致病性:病原物对植物的破坏作用和诱发其发生病害的能力。

病原物对植物的破坏是多方面的:1、从寄主体内吸收水分和其他营养物质,供自己生长和发育。

2、分泌各种酶,直接或间接的破坏寄主的细胞和组织。

3、病原物的代谢产物和感病组织的分解物影响寄主的生长发育。

寄生物对寄主的细胞和组织的直接破坏性分:直接破坏性大:侵入后立即引起寄主死亡;直接破坏性小:并不立即引起植物死亡。

专性寄生物:只能从活的寄主细胞或组织中获取营养物质的生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1、植物保护:是综合利用多学科知识,以经济、科学的方法,保护人类目标植物免受生物危害,提高植物生产投入回报,维护人类的物质利益和环境利益的实用科学。

广义的植物保护是保护人类的目标植物;在农业上所说的植物保护一般是指狭义的栽培作物保护。

2、农业有害生物:危害人类目标植物,并能造成显着损失的生物。

包括植物病原微生物、寄生性植物、植物线虫、植食性昆虫、杂草、鼠类及鸟兽等(病、虫、草、鼠)。

3、化学农药在环境中释放所造成的3R问题:农药残留(residue)、有害生物再猖獗(resurgence)、有害生物抗药性(resistance)。

4、植物保护的对象:广义保护对象:在特定时间和地域范围内人类认定有价值的不同目标植物。

狭义保护对象:人类的栽培作物。

5、有害生物(pests):是指危害人类及其财产利益的生物。

6、生物灾害:是指有害生物大量危害人类目标植物或森林植被等,给人类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7、致病性:是指一种生物具有的引起植物发病的能力,这种生物称为病原物。

8、寄生性:一种生物从其他活的生物中获取养分的能力。

这种生物称为寄生物,而被寄生的生物成为寄主。

9、植物保护的方针: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第二章1、植物病害:植物由于致病因素(生物、非生物因素)的作用,其正常的生理和生化功能受到干扰,生长和发育受到影响,因而在生理或组织结构上出现各种病理变化,呈病态,甚至死亡。

病害三角:寄主植物、病原物、环境条件病害四角:寄主植物、病原物、环境条件、人类干扰2、植物病害症状:植物受病原物侵染或不良环境因素影响后,在组织内部或外表显露出来的异常状态。

3、病状有哪些:变色、坏死、腐烂、萎蔫、畸形病征有哪些:霉状物、粉状物、锈状物、粒状物、索状物、脓状物4、5、植物病原物主要包括哪五大类群:真菌、原核生物、病毒、线虫、寄生性种子植物6、真菌(fungus):是一类通常为丝状的营养体,具细胞壁,异养型,以吸收的方式从外界获取营养,通过产生孢子进行繁殖的真核生物。

真菌的主要类群:鞭毛菌亚门、接合菌亚门、子囊菌亚门、担子菌亚门、半知菌亚门鞭毛菌亚门真菌的主要特征:①菌丝体无隔多核,细胞壁为纤维素组成②无性繁殖产生有鞭毛的游动孢子③有性繁殖产生卵孢子接合菌的主要特征:①菌丝体发达,无隔多核,细胞壁由几丁质组成②无性繁殖产生孢囊孢子③有性繁殖产生接合孢子子囊菌亚门真菌主要特征:①菌丝体发达有分隔和分枝,细胞壁由几丁质组成②无性繁殖主要产生分生孢子③有性繁殖产生子囊和子囊孢子担子菌亚门真菌主要特征①菌丝体发达,分隔分枝,细胞一般双核,在双核细胞分裂以前,两个细胞之间可以产生钩状分枝,形成锁状联合,它有利于双核的并裂②无性繁殖除锈菌产生无性孢子外,其余很少产生无性孢子③有性繁殖产生担子和担孢子。

半知菌亚门真菌主要特征①菌丝发达,分隔、分枝②无性繁殖产生各种类型的分生孢子③有性阶段尚未发现。

7、真菌的无性孢子主要有:游动孢子、孢囊孢子、分生孢子、厚垣孢子。

是植物病害的再侵染源。

8、真菌有性孢子的种类:卵孢子、接合孢子、子囊孢子、担孢子、休眠孢子有性孢子具有渡过不良环境的作用,是许多植物病害的主要初侵染源、9、植物病原原核生物主要包括哪两大类:细菌和菌原体植物病原细菌革兰氏染色反应大多为G-10、喷菌现象:由细菌侵染所致病害,受害部位的薄壁细胞或维管束组织一般都有大量细菌存在,都可以在徒手切片中看到大量细菌从病部喷出,这种现象成为喷菌现象。

11、病毒:是一类非细胞形态的具有侵染性的寄生物。

典型的病毒粒体由核酸和蛋白外壳组成传播方式:非介体传播:机械传播、无性繁殖材料和嫁接传播、种子和花粉传播。

介体传播:昆虫、螨、线虫、真菌、菟丝子(口针型病毒、循回型病毒、增殖型病毒)12、线虫的一生经历几个时期:卵、幼虫、成虫13、病原物的侵染过程分为:侵入前期、侵入期、潜育期和发病期接触期(侵入前期):指从病原物与寄主植物直接接触,或达到能够受到寄主外渗物质影响的根围或叶围,向侵入的部位生长或运动,并与寄主可侵染部位接触,然后至形成某种侵入结构的一段时间。

侵入期:从病原物侵入寄主到建立寄主关系的这段时间,称为病原物的侵入期。

潜育期:病原物从与寄主建立寄生关系,到表现明显的症状为止,这一时期就是病害的潜育期。

14、真菌的侵入方式:自然孔口侵入、伤口侵入、直接(穿透)侵入细菌的侵入方式:自然孔口侵入、伤口侵入病毒的侵入方式:伤口侵入15、病害循环:侵染性病害从寄主植物的前一个生长季节开始发病到下一个季节再次发病的过程。

单循环病害:只有初侵染,没有再侵染的病害,称单循环病害。

多循环病害:一个生长季节中具有初侵染和再侵染的病害,称多循环病害。

16、病原物的传播:气流传播、雨水传播、昆虫或其他生物传播、人为因素传播17、转主寄生:指生活史中各阶段能在不同种的寄主上度过寄生生活的现象。

18、柯赫法则:用来证实侵染性病害及其生物病原性的通则。

是不是所有植物病害均可以运用该法则进行病原鉴定:不是,柯赫法则是建立在微生物学基础上的,因此它仅适应于侵染性病害。

第三章1、昆虫是体躯分为头、胸、腹3段,生有6足4翅的节肢动物。

头部着生口器、触角、复眼和单眼。

是取食和感觉中心。

胸部分为前胸、中胸和后胸3节,各节上着生有胸足1对,中、后胸一般各有1对翅。

是运动中心。

腹部一般由9-11个体节所组成,末端生有外生殖器,有的还有1对尾须;各种内脏器官大部分位于腹内。

是新陈代谢和生殖中心。

2、昆虫的主要排泄器官是马氏管3、昆虫的单眼分为背单眼和侧单眼两类。

单眼的构造比较简单,单眼只能辨别光的方向和强弱,不能形成物像。

复眼是昆虫主要的视觉器官,由许多的小眼组成4、触角是分节的构造,由柄节、梗节和鞭节等3节组成。

足是一种分节的构造,自基部向端部分为基节、转节、腿节、胫节、跗节和前跗节。

5、口器的类型:咀嚼式、吸收式、刺吸式、虹吸式、舔吸式、锉吸式6、昆虫的内部器官按其功能主要分为:消化、排泄、呼吸、循环、生殖、神经和激素调控系统。

昆虫的消化系统由包括纵贯体腔中央从口到肛门的一根消化道及与消化有关的腺体组成,其功能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

防治害虫的药剂有些是通过害虫的消化道起作用,如胃毒剂和拒食剂。

昆虫的主要排泄器官是马氏管,是一些浸浴在血液里的细长盲管,开口在消化道中肠和后肠的交界处。

马氏管的主要作用是从血液中吸收代谢废物并将其送入后肠后随粪便一同排出体外,相当于高等动物的肾。

杀虫剂对马氏管的影响,主要是破坏其组织,使之不能行使正常的生理活动;昆虫的呼吸系统由许多富有弹性和一定排列方式的气管组成,由气门开口于身体两侧。

当空气中混合有一定量的毒气时,随着昆虫的呼吸,毒气通过气门进入虫体内,使其中毒而死,这就是使用熏蒸杀虫剂的基本原理。

昆虫的循环系统属开放式循环,血液充满整个体腔,内部器官浸浴在血液中。

由背血管和心脏组成,背血管前段伸入头部,称大动脉,后段由一连串的心室组成,称为心脏。

7、完全变态:昆虫一生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

不全变态:昆虫的一生只经过卵、幼虫、成虫三个阶段。

完全变态昆虫蛹主要有几类:根据蛹的翅、触角、足等附肢是否紧贴于蛹体和能否活动等特征,可将蛹分为离蛹、被蛹和围蛹3类。

8、滞育:某些昆虫在一定的季节、一定的发育阶段,不论环境条件适合与否,而出现生长发育停止,不食不动的现象,称为滞育。

一年中光周期的变化是诱导滞育的主要因素。

9、休眠:昆虫在其年生活史的某一阶段,由于不适宜的环境条件,常引起生长发育停止,不食不动,环境条件一旦转变为适宜,则生长发育迅速恢复正常状态,这种现象称为休眠。

10、假死性:是建立在神经反射活动基础上,昆虫对外来刺激作用所作的一种运动反应。

11、趋性:是昆虫对外界环境刺激所表现的或趋或避的反应,是一种无条件的反射。

12、趋光性:昆虫通过视觉器官,对光源刺激所产生的反应。

13、趋化性:昆虫通过嗅觉器官,对挥发性化学物质的刺激所产生的反应。

14、多型现象:有些昆虫同一性别分化成不同的形态,具有不同的生活习性,这种现象称为多型现象。

15、食性:昆虫由于种类繁多,通过自然选择,各自形成了特有的取食习惯和范围,这种对食物的选择性称为食性。

通常按取食的食物类别可分为植食性、肉食性、腐食性和杂食性。

16、群集性:是同种昆虫的个体高密度地聚集在一起生活的习性。

17、迁移:是指某种昆虫成群地从一个发生地转移到另一个发生地的现象,又称为迁飞,如粘虫、小地老虎、稻纵卷叶螟、稻褐飞虱等。

18、蝗虫是直翅目,前翅为复翅,后翅为膜翅。

蚊子是双翅目,前翅为膜翅,后翅特化成平衡棒。

19、鞘翅目昆虫的主要特征:体型大小差异甚大,体壁坚硬,口器咀嚼式,触角形状多样,10-11节,前胸发达,中胸小盾片外露,前翅为角质硬化的鞘翅,后翅膜质,幼虫为寡足型,少数为无足型等,完全变态。

举例:蚕豆象、玉米象、星天牛、马铃薯瓢虫、叩头虫20、鳞翅目昆虫的主要特征:体、翅上密被鳞片和毛,触角线状、梳状、羽状、球杆状和末端钩状等,口器虹吸式或退化,下唇须发达,翅2对,鳞翅,膜质,翅面上常有很多花纹,完全变态。

举例:棉铃虫、小菜蛾、二化螟、花粉蝶、麦蛾21、世代:昆虫的卵或若虫,从离开母体发育到成虫性成熟并能产生后代为止的个体发育史,称为一个世代。

世代重叠:多化性昆虫常由于成虫产卵期长,或越冬虫态出蛰不集中,而造成前一世代与后一世代同一虫态同时出现的现象。

年生活史:一年中昆虫个体发育的全过程,称为年生活史或生活年史。

习惯上是指昆虫从越冬虫态开始活动起,到翌年越冬复苏前的全过程。

22、多化性昆虫的4种季节消长类型:斜坡型、阶梯上升型、马鞍型、抛物线型23、咀嚼式口器:由上唇、上颚、下颚、下唇和舌五个部分组成。

24、昆虫的趋性可分为趋光性、趋化性、趋温性、趋湿性、趋(颜)色性等25、补充营养:有些昆虫羽化后生殖腺尚未成熟,需要取食以获得卵巢发育所需的营养,这种取食称为补充营养。

26、螨类属于节肢动物门、蛛形纲、蜱螨目。

螨类体呈卵圆形或蠕虫形。

身体分节不明显,常以体段区分各部,一般分为颚体和躯体。

第四章1、杂草:是能够在人类试图维持某种植被状态的生境中不断延续其种族,并影响到人工植被状态的一类植物。

2、杂草按形态分类分为:禾本科杂草、莎草科杂草、阔叶类杂草3、杂草的适应性强表现在抗逆性、可塑性、生长势、杂合性、拟态性上。

4、化感作用:是指植物向环境释放出特定的化学物质,影响周围其他植物生长发育的现象。

化感作用的机理◆抑制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抑制蛋白质合成及细胞分裂◆抑制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抑制酶活性◆影响水分代谢和营养的吸收化感作用的意义◆利用化感作用,进行合理的轮作和套作,可抑制杂草的发生和危害◆利用化感作用可研制和开发新的除草剂品种5、杂草种子库:存留于土壤中的杂草种子或营养繁殖体输入:结实、传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