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合集下载

环境现状的调查与评价

环境现状的调查与评价

第三章环境现状的调查与评价第一节环境现状调查一、环境现状调查的一般原则二、环境现状调查的方法三、自然环境调查的内容和要求四、社会环境调查的内容和要求五、周围现有污染源调查的内容和要求六、区域公建与配套设施调查一、环境现状调查的一般原则(1)根据建设项目污染源、影响因素及所在地区的环境特点,结合各单项环境影响评价等级,确定各环境要素的现状调查范围,并筛选出调查的因素、项目及重点因子。

(2)环境现状调查时,首先应收集现有的资料,当这些资料不能满足要求时,需要进行现场调查和测试。

收集现有资料应注意其有效性。

(3)环境现状调查中,对环境中与评价项目有密切关系的部分(如大气、地面水等)应进行全面、详细的调查。

对这些部分的环境质量现状应有定量的数据,并作出分析或评价;对一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调查,应根据评价地区的实际情况适当增删。

4二、环境现状调查的方法(1)收集资料法收集资料法应用范围广,比较节省人力、物力和时间,是首选的方法。

但此法只能获得二手资料,而且往往不全面,不能完全满足要求,需要其它方法补充。

(2)现场调查法现场调查法可以针对项目评价的需要,直接获得第一手资料。

但此法费时、费力,有时还受季节、仪器条件的限值。

(3)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GIS)分析方法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GIS)分析方法可以从整体上了解一个区域的环境特点,可以弄清楚人类无法到达地区的地表环境情况,如森林、海洋、沙漠等。

此法一般只作为辅助方法,绝大多数情况不直接使用飞行拍摄的方法,只判读和分析已有的航空或卫星相片。

5三、自然环境调查的内容和要求1.地理位置一般简要了解建设项目所处的经度、纬度、行政区位置、交通条件和周围(“四至”)情况,并附区域平面图。

对于原辅材料和产品运输量较大的建设项目应较详细了解交通运输条件;对于污染型建设项目,要重点关注周围敏感保护对象的规模、方位和距离,一般应在区域平面图中标注位置;对于易于受到污染影响的建设项目(如房地产、学校、医院等)应重点关注周围的污染源规模、方位和距离,一般应在区域平面图中标注位置。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的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的

环境问题对人类的影响分析
健康影响
空气、水体和土壤污染对人类健康产生直接威胁 ,如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等。
经济影响
环境问题对农业生产、工业生产和旅游业等产生 负面影响,造成经济损失。
社会影响
环境问题可能引发社会矛盾和冲突,影响社会稳 定和发展。
PART 05
环境保护对策与建议
空气质量改善措施
背景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日益严重,环境现 状调查与评价的重要性愈发凸显,成为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调查范围和评价标准
调查范围
环境现状调查的范围广泛,可以包括大气、水体、土壤、生物等各个环境要素,也可以针对某一特定区域或对象 进行深入调查。调查的内容包括环境质量、生态状况、污染状况等,涉及的指标包括空气质量指数、水质指数、 生物多样性指数等。
噪声源调查
调查主要噪声源,如交通噪声、工业噪声、 建筑施工噪声等。
健康影响评估
分析噪声对人类听力和心血管健康的影响。
改善措施建议
提出针对性的改善措施,如加强噪声控制、 优化城市规划布局等。
固体废物评价
固体废物产生量统计
统计各类固体废物的产生量、来源和 去向。
环境污染风险评估
评估固体废物处理不当对环境造成的 潜在风险。
处理设施评价
评估现有固体废物处理设施的运行状 况和处理效果。
资源化利用潜力分析
分析固体废物的资源化利用潜力和可 行性。
PART 04
环境问题分析
污染源分析
工业污染
农业污染
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废渣 等污染物,排放量大且难以处理。
农业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化肥、农药等化学 品,以及畜禽养殖产生的粪便和废水。

如何进行生态环境调查与评价

如何进行生态环境调查与评价

如何进行生态环境调查与评价生态环境调查与评价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它对于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在全球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的背景下,如何进行科学且全面的生态环境调查与评价成为了亟需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调查内容、方法和评价指标等多个方面,探讨如何进行生态环境调查与评价。

首先,生态环境调查的内容应该包含了对生物多样性、自然资源、气候和土地利用等各个方面的综合研究。

其中,生物多样性的调查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

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各种生物之间的差异和相互依存关系,其研究对于了解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自然资源的调查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

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基础,因此对其进行全面的调查与评价是非常必要的。

其次,生态环境调查的方法应该针对不同的调查内容采用不同的方法。

对于生物多样性的调查,常用的方法包括样本调查、物种清查和遥感技术等。

样本调查是通过抽样的方式对特定地区进行调查,从而了解该地区的物种组成和数量分布等情况。

物种清查则是通过对特定物种进行观察和研究,了解其分布范围和数量变化的情况。

遥感技术则是通过卫星图像等远距离获取地表信息的方法,可以对较大范围的生态环境进行监测和评估。

同时,生态环境的评价也是调查工作中的重要环节。

通过对调查数据的分析和比对,可以得出对生态环境的评价结论。

在评价过程中,可以参考指标体系来进行评估。

指标体系是包括生物学指标、物理化学指标和社会经济指标等多个方面的指标体系,通过对这些指标的综合评估,可以得出对生态环境优劣的判断。

同时,评价结果还可以用来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和管理政策,以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

除了调查和评价工作本身,生态环境调查与评价还需要充分考虑环境保护的可持续性。

科学的生态环境调查和评价可以提供相关决策的依据,保护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

因此,在进行调查和评价时,需要充分考虑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将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结合。

总的来说,生态环境调查与评价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对于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环境影响评价 环境现状的调查与评价

环境影响评价 环境现状的调查与评价
了解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对于总量控制的有关规定和指标要求, 以及本项目总量指标落实的指导思想,以便确定本项目总量指标 落实的方案。
4.区域公建与配套设施调查
(1)区域污水处理设施
调查区域内已有污水处理设施的地点、规模、运行情况和集污管网 的覆盖面及相关规划;调查区域内拟建污水处理设施(规模)与管 网建设规划及建设进程安排,为评价项目污水纳管的可行性分析提 供依据。
环境现状调查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不 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可以了解建设项目的社会经济背景和相关产业 政策等信息,掌握项目建设地的自然环境概况 和环境功能区划; 可以通过现场监测等手段,获得建设项目实施 前该地区的大气环境、水环境和声环境质量现 状数据; 为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预测提供科学的背景。
环境现状调查的一般原则
(1)根据建设项目污染源、影响因素及所在地区的环境特点, 结合各单项环境影响评价等级,确定各环境要素的现状调查 范围,并筛选出调查的因素、项目及重点因子。
(2)环境现状调查时,首先应收集现有的资料,当这些资料 不能满足要求时,需要进行现场调查和测试。收集现有资料 应注意其有效性。
(3)环境现状调查中,对环境中与评价项目有密切关系的部 分(如大气、地面水等)应进行全面、详细的调查。
1.自然环境调查的内容和要求
(1)地理位置 (2)地质环境 (3)地形地貌 (4)气候与气象 (5)地面水环境 (6)地下水环境 (7)声环境 (8)土壤与水土流失 (9)动植物与生态
2.社会环境调查的内容和要求
(1)社会经济 (2)人文遗迹、自然遗迹与景观 (3)人群健康状况及地方病调查
(1)社会经济
二、 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
1. 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 2. 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 3. 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

某县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某县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第四章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4.1 自然环境4.1.1 地理位置原阳县地处豫北平原,隶属于新乡市,位于新乡市南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13°36´~114°15´,北纬34°55´~35°11´,总面积为1339km2。

县县域南邻黄河与郑州隔河相望,西与新乡县相邻,北与新乡市区、延津县接壤,东与封丘县搭界,县城城区规划面积为70 km2。

原阳产业集聚区原规划选址位于原阳县城西南部,106~107国道连接线两侧,北至原阳县城南干道,南至工纬五路,东至陈平路,西至西二环西侧,总规划面积为10.5km2。

集聚区调整方案向南、向东扩区,西、北边界不变,调整后区域为东至黄河路,南至工业大道,西至西二环,北至南干道,规划总面积14.69平方公里。

集聚区与京港澳高速入口接壤,距省会郑州35km,一河之隔,三桥相连,新乡市区25km,处于郑州、新乡、开封和焦作所自然形成的交汇中心要冲地域。

107国道、京港澳高速、郑焦晋高速、黄河公铁两用桥107连接线、310省道从规划区附近穿过,交通区位优势明显。

项目厂址位于原阳县产业集聚区,四周环境为:东邻金华南路,对面为集聚区中央厨房区;南邻小庄村(规划搬迁至聚龙社区);西临空地(规划为二类工业用地);北临解放路,路对面空地(规划为居住用地)。

厂区四周环境如下图图4-1 项目四周环境示意图4.1.2 地形地貌原阳系黄河中下游冲击平原,地势大致平坦。

原阳县县域地势西南高,东北地,坡降约为1/6000~1/10000,海拔高度为70.5米至93.5米之间。

黄河大堤南北地面高差7至9米。

黄河自古流经县境,在境内多次决溢、改道,自此形成自北至南的沙丘、冲击平原、背河洼地、高滩等四大地貌特征。

沙丘主要分布在县境西北和北部,东西长约25公里,南北宽约3至10公里,面积157.7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11.8%;冲击平原面积267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19.9%;背河洼地主要分布在沿黄河大堤北侧一线,包括天然干渠两岸,东西长约56公里,南北宽约2至12公里,面积为432.6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32.3%;堤南高滩地东西长约60公里,南北宽约2至6公里,面积480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35.9%。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1. 背景在现代社会中,环境保护成为了一个越来越受到重视的话题。

环境污染、气候变化、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问题等问题都成为了现代社会中必须要面对的严峻现实。

本文将对环境的现状进行调查与评价,以探讨环境现状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所带来的影响。

2. 环境污染状况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环境污染状况得到严重恶化。

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问题成为了我们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

例如,在中国的许多大城市,雾霾天气已经成为了家常便饭。

同时,水体污染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污染的水体不仅会威胁人类的生命和健康,也会对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的影响。

3. 气候变化与全球变暖气候变化与全球变暖的问题也成为了环境保护面临的严峻挑战。

近几十年来,全球气温持续上升,这造成全球极端天气事件的增多,如暴雨洪涝、干旱、热浪等。

这些极端天气事件会导致的自然灾害不仅是对人类和其生活方式的直接打击,也会对全球经济及人类社会结构造成深刻的影响。

4. 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随着全球人口数量的不断增长,对资源的需求也在不断上升,其中包括许多不可再生的资源,如石油、天然气、煤炭、矿物等。

这些资源的开采和使用不仅带来了经济发展的机遇,也带来了许多环境问题,例如石油泄漏、采矿污染、能源开采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等。

这些问题都要求我们开发可再生资源,并实现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5. 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环境保护是每个人、每个企业和国家应该关注的重要问题。

环境破坏,气候变化、不可再生资源过度消耗等问题的出现,都对人类生存和经济发展带来深刻的影响。

最根本的环保手段即是提高人类对于生态系统的认识程度和生态意识,同时积极地采取措施减少碳排放、控制污染、节能减排等措施。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保护环境、稳定生态系统与创造可持续的未来。

6.环境保护是一个持续而艰巨的任务,我们需要我们共同努力,从自身做起,更加重视环境保护,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创建美丽的环境。

在此过程中,我们应该加强全球合作、制定科学、可行的政策措施,力争在保护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为人类创造一个更加美好、健康的生存环境。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3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3.1自然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3.1.1地理位置巨鹿县隶属于河北省邢台市,位于河北省南部、邢台市市域中部,东经114°50'至115°14'、北纬37°8'至37°25'。

东与南宫市、广宗县相邻,西与任县、隆尧县接壤,北与宁晋县、新河县毗邻,南与平乡县为邻。

西距邢台市60km,西北距省会石家庄105km。

全县南北长31km,东西宽28.2km,土地总面积623km2。

县内主要公路有邢德线、邢新线、冯南线、巨广线、宁常线等公路过境。

巨鹿县产业园区(现改名为河北巨鹿经济开发区)位于县城西部,北至邢德新路,南至县城南外环路延长线,东至西平街,西至张家庄、屯里村东,规划面积为23.78km2。

本项目位于河北省邢台市巨鹿县河北巨鹿经济开发区兴泽路以南、4号路以东10米,厂址中心地理位置坐标为东经114°58'44.62"、北纬37°14'41.03"。

厂区东、南侧均为空地,北侧为兴泽路,隔路为空地,西侧为4号路隔路为空地。

厂址边界西距屯里村880m,东南距瓜刘庄村530m,北距胡林寨村1620m,与项目距离最近的环境敏感点为厂区东南侧530m处的瓜刘庄村。

本项目地理位置见附图1,周边关系见附图2。

3.1.2地形、地貌巨鹿县位于邢台市域中部,地处太行山以东、黑龙港流域的低平原,属河北冲积平原,在构造体上属于新华夏系构造体系的第二沉降带,地质土壤为新生界第三、四纪沉积物,厚度大于500m。

全县境内均为平原,地势较为平坦,由南向北略有倾斜,平均坡降为1.25/10000,海拔介于25.5~31m之间,地貌较为单一。

历史上由于黄河和漳河多次泛滥、改道的影响,县境内形成许多沙丘、缓岗和封闭洼地,微地貌复杂多变。

沙丘主要分布在中南部,面积约为33.75km2,占全县总面积的5.41%。

低注地面积约94.3km2,占15.21%,主要分布在西部和北部,较大洼地有纪家寨洼、校场洼、小吕寨洼、屯罩洼和神仙洼等五大洼地。

第4章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第4章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本项目建成后,生产废水经处理达到《蟒沁河流域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DB41-776-2012)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排放口标准后回用,生活污水和 清净下水经处理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表 4 三级标 准限值后排入玉川产业集聚区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厂出水满足《城镇污 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 A 标准后达标排入盘溪河,经盘溪河流入
本项目厂址位于太行山猕猴自然保护区以南,距其实验区边界约 5000m。太行山猕猴自然保护区范围见附图 4。 4.2 环境保护目标调查
根据项目排污特征和区域环境特征,本项目环境保护目标分布情况详 见表 4.2-1。
-4—5-
第 4 章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表 4.2-1
环境保护目标分布一览表
环境要素
保护目标名称
本项目厂址位于济源市北部的玉川产业集聚区,区域地形以丘陵为 主,丘陵北为山前倾斜平原,丘陵南为平原,丘陵区域宽度约 3~5km。 4.1.3 地质
根据国家地震局武汉地震大队 1977 年编制的《河南省地震裂度区划 图》载,济源市城区及王屋、承柳、思礼、克井、辛庄等乡镇大部分地区
-4—1-
第 4 章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环境要素
执行标准
项目
标准值μg/m3
年平均
60
SO2
24 小时平均
150
1 小时平均
500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年平均
40
环境空气
(GB3095-2012) 二级
NO2
24 小时平均
80
1 小时平均
200
24 小时平均
4mg/m3
CO
1 小时平均
10 mg/m3
O3
日最大 8 小时平均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第三章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3.1自然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3.1.1地理位置漯河市位于河南省中部,北临许昌市,西靠平顶山市,东接周口市,南连驻马店市,地理坐标为北纬33°24′~33°59′,东经113°27′~114°17′,全境东西长77.3km,南北宽63.7km,总面积2617km2,占河南省总面积的1.6%,其中市区位于东经114°01′,北纬33°33′,距省会郑州145km。

郾城区,隶属河南省漯河市,全区总面积413.1km2。

河南省中南部,属淮河流域大沙河中游平原地区。

位于东经113°45′10"~114°6′39",北纬33°34′37"~33°44′59"。

东与召陵区接壤,东南与召陵区、源汇区相连,南濒沙河,与源汇区隔河相望,西南与舞阳县相邻,西北、北面与临颍县毗邻,东北与召陵区、临颍县、周口市、西华县交界。

孟庙镇位于漯河市郾城区中部,南与市城区相接,东临京珠高速公路,107国道,京广铁路、孟平铁路穿境而过。

地理位置得天独厚,面积60.3 km2,辖4个居委会、26个行政村。

◆本项目地处漯河市郾城区,厂址位于郾城区孟庙镇井冈山北路西侧。

项目地理位置附图一,厂址周边环境见附图五。

3.1.2地形地势漯河市地势平坦,局部低洼,是伏牛山前平原的过渡地带,属微倾斜洪积冲积平原。

地势由西北向东南缓降,自然坡度为0.3‰,是东西地区地形和南北气候的交叉点。

全市海拔最高点102.3m(舞阳县保和乡),最低点50.1m(召陵区青年乡),大地貌类型单一,全市为一个平原,微地貌差异明显,可分为缓岗、平原和洼地。

市区(源汇区)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微倾,平均坡度1‰~3‰,海拔在57~62m之间。

3.1.3工程地质漯河市地处黄淮冲积平原,属沙澧河冲积平原地貌,地层的基底岩石埋藏较深,无裸露现象,地质年代为前新生界,其余均为黄淮冲积成因堆集而成的第四纪沉积覆盖层,发育齐全,成因类型复杂,根据市区工程地质条件及土层分布规律,可分为Ⅰ、Ⅱ、Ⅲ三大工程地质区域,Ⅰ类地区主要分布在铁东及澧河西区,该区土层分布均一,厚度变化不大,强度稳定,上部遍布一层钙质胶结的硬壳层,宜作建筑场地,持力层承载力达150~200kPa。

4环境现状调查及评价

4环境现状调查及评价

4环境现状调查及评价4.1自然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4.1.1地理位置祥云县位于云南省中部偏西,地处东经100°25′~101°02′,北纬25°12′~25°52′。

总面积2498平方千米,其中坝区面积332平方千米,是云南省四大平坝之一。

地处滇中高原与滇西横断山脉交接区,地势西、北高、东、南低,略成三级阶梯下降,地高山旷,河短流急。

境内最高海拔3241米,最低海拔1433米,坝区大部分地区海拔在1900—2000米。

祥云县在大理白族自治州东部,北为宾川县、西连弥渡县、西南接大姚、姚安,东南为南华县,东距昆明市282km,西距大理市46km。

县境南北最大跨距71.5km,东西最大跨距62.5km,全县辖8镇4乡,国土面积2425km2。

祥云坝子是云南省四大高原平坝之一,坝区面积332 km2。

祥云是滇西的东大门,由东向西有楚大高速公路、广大铁路和320国道三条交通大动脉穿境而过,向南有214国道和祥云至临沧二级公路,向北有祥云至宁蒗进四川三级公路,是通往滇西八地州及思茅部分地区的必经之地,是连接南亚、东南亚的交通枢纽。

禾甸位于祥云县境北部,东接东山乡,南连刘厂镇,西与祥城镇毗邻,北与米甸镇连接,国土面积305.88平方公里,境内四面环山,主要河流禾米河横穿南北,主要公路祥姚路直贯东西。

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最高海拔2886米,最低海拔1946米,主要山脉多集中在东部,境内属温带半干燥区气候,年均气温17.8℃,年均降雨量472毫米,冬春多风干旱。

辖区内有新兴苴、许长两座水库,可蓄水1890万立方米。

禾甸民族风情浓厚,民风纯朴,人民勤劳勇敢,坝子山川秀丽,景色宜人,境内有万寿寺、小鸡山、莲花湖等自然风景区,有检村西汉晚期石棺墓群遗址。

镇人民政府驻地禾甸街,距祥云县人民政府驻地22千米。

项目位于云南省大理州祥云县禾甸镇新兴底行政村3组(白沙箐自然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00.778680°,北纬25.542072°。

04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04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对于平坦地形,不利气象条件通常包括静风、小风,逆温、熏烟等;
对于复杂地形,在局部地区由于地形影响而形成的空间和时间尺度都比较小的地
方20性24风/7/2,主要有海陆风、山谷风、过山气流、城市热岛环流等。
9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N NNW 10
NW
8
6
WNW
4
2
W
0
NNE NE
N NNW 20
NW
15
10 ENE WNW
列表统计最大浓度值占标准浓度限值的百分比和超标率,并评价达标 情况;
分析污染物浓度日变化规律及其与气象条件的关系; 重污染分别情况及影响原因分析。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污染气象调查与分析
1. 气象观测资料调查要求 调查要求:与评价等级、地形复杂程度、水平流场是否均匀、污染排
放是否连续稳定有关。 一、二级评价:范围小于50 km,必须调查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大于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2 监测制度
监测时间和频次: 一级评价项目应进行二期(冬季、夏季)监测; 二级评价项目可取一期不利季节进行监测,必要时应作二期监测; 三级评价项目必要时可作一期监测。 每期监测时间,至少应取得有季节代表性的 7 天有效数据,对于评价 范围内没有排放同种特征污染物的项目,可减少监测天数
4
4.0 4.0 4.3 1.5 0.8 1.5 3.5 14.0 15.3 5.5 3.8 1.5 4.0 2.8 4.5 2.8 26.3
7
2.0 2.5 3.0 2.0 1.3 0.3 10.8 36.0 10.3 2.8 1.5 1.0 1.3 1.8 3.0 2.3 17.0
10 8.5 7.5 9.5 4.3 1.0 0.5 1.5 5.3 6.8 4.3 0.8 1.3 3.8 7.0 10.5 9.5 15.0

环境影响评价考试技术方法之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笔记

环境影响评价考试技术方法之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笔记

第三章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1.现状调查的方法:收集资料法(省人力,但不全面),现场调查法(工作量大),遥感法(人无法到达的地方)2.自然环境调查的内容:地理位置、地质、地形地貌、气候与气象、地面水环境、地下水环境、土壤与水土流失、动植物与生态3.社会环境调查的基本内容:社会经济(人口、工业与能源、农业与土地利用、交通运输)、文物与景观、人群健康状况4.文物指有历史价值,景观为特定的地理区域或现象5.大气污染源现状调查对象:对于一、二级项目,应调查分析项目所有污染源,对于三级项目,可只调查分析项目污染源。

6.大气污染源调查与分析方法:1)对于新建项目,通过类比调查、物料衡算或设计资料确定2)对于在建和未建项目,可使用已批准的环评报告书资料;3)对于现有项目和改扩建项目,可利用现有有效数据;4)对于分期实施项目,可利用前期工程近5年的验收监测资料、年度例行监测资料或实测资料。

7.大气污染源调查方法:现场实测法、物料衡算法和排污系数法。

8.一级评价项目污染源调查内容:排污状况调查(满负荷情况下,有组织与无组织的排放量,非正常排放量,周期性的应给出周期性排放系数,在0-1),点面体线源的调查(共性调查内容有:坐标参数、海拔高度、排放速率)。

二级调查内容与一级相同,可从简,三级只调查污染源排污情况9.空气质量现状调查方法:现场监测法、收集已有资料法。

10.现场调查资料来源:1.评价范围内或邻近范围内近三年与项目有关的监测资料。

2.收集近三年与项目有关的历史监测资料3.现场监测。

11.污染物数据统计的有效性规定:1)SO2,NO2年平均为月有12个日均值*12。

TSP,PM10,Pb年平均为月有5个日均值*12。

2)SO2\NOx\NO2\CO的日平均为18h的取样时间,TSP/PM10/Pb/苯并芘的日平均为12h的取样时间。

3)SO2\NOx\NO2\CO\臭氧的小时平均为45min取样时间。

4)P b的季平均,每季均匀的15个日均值,每月5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4.1自然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4.1.1地理位置枣强县位于河北省东南部,衡水地区南端。

东隔清凉江与景县、故城县相望,西邻冀州区,西南与邢台南宫市相接,北接桃城区和武邑县。

县境位于北纬37°08′~37 °35′、东经115°35′~115°58′。

以县城为起点北至首都北京约272km,西北至省会石家庄市约124km。

县域南北两端狭窄,中部较宽,总面积892.3km2。

本项目位于河北省衡水市枣强县肖张镇肖张村北(肖张工业园区内),其中心点坐标为北纬37°36′31.14″,东经115°43′7.54″。

厂址距离较近的村庄主要为南侧670m的肖张村,西南侧1260m的程杨村,西北侧1050m的半壁店村,东北侧860m的西李纸房村,东北侧东780m刘家纸房村,厂址周边关系情况见附图2。

厂址所处区域为平原地形,地势空阔,交通便利。

评价区域内无国家及省级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重点保护文物及学校、医院等环境敏感点。

项目厂址地理位置见附图1。

4.1.2 地形地貌枣强县属于河北省中南部平原,全境除索泸河两岸有少许沙丘外,地势平坦,由西南向东北倾斜,海拔(黄海高程)23~29m,地面坡降七千分之一。

本县由古代河流冲积而成,地势总体平坦,但微地貌较复杂,存在有不少洼地。

本项目位于河北省衡水市枣强县肖张镇肖张村北(肖张工业园区内),区域地势平坦,满足项目建设需求。

4.1.3 气候气象该区域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冬夏长,春秋短,春季干燥少雨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气候凉爽,冬季寒冷干燥。

年平均气温12.7℃,七月气温最高,平均为26.8℃,一月气温最低,平均为-4.3℃。

多年极端最高气温42.7℃,多年极端最低气温-23℃。

年平均降雨量510mm,年蒸发量1321.9mm,降雨主要集中在6-8月份。

全年无霜期212天。

多年平均风速2.16m/s,年主导风向SSW风,频率为10.3%,次主导风向为S风,频率为9.35%,全年以NW风向频率最低,为6.13%。

全年静风频率为24.76%。

4.1.4地表水系该区域属海河水系黑龙港流域,境内有两条河流,东为清凉江、西为索泸河,均为季节性排沥河道,除雨水较多年份外,长期干涸。

境内有三条人工渠道,即卫千渠、娄官渠和营南干渠,其中卫千渠和营南干渠穿越镇区中心。

清凉江:位于大营镇东侧,现为南水北调东线干渠。

属黑龙港流域南大排河水系,起自河北省威县牛家寨,上游接老沙河、东风渠,由西南向东北方向流经威县、清河、南宫、故城、枣强、武邑、景县、阜城、泊头等县(市),在泊头市乔官屯注入南大排河。

全长355 km,流域面积1176.7km2。

南由与故城县、南宫市交界的大营镇前油故村入该镇,由北沿东部边界由陡河村入新屯乡。

索泸河:旧有广川长河、沙河等名称,全称为索泸河——老盐河,南起河北省威县侯贯,流经南宫市、冀州,枣强县,至桃城区过石德铁路桥,以上称索泸河,以下称老盐河,经武邑县至泊头市,在泊头市文庙村与清凉江汇合,全长190.8 km,控制流域面积4936.5 km2。

由大营镇范家堤村入枣强县,岳家圈村流出大营镇,镇内河长仅1.05 km。

卫千渠:亦称卫千引水工程,是衡水市由卫运河向衡水湖输水的干渠,现亦作为南水北调东线支渠。

1985年进行开挖,上游起自故城县和平闸,经辛堤干渠与西里屯渠穿越清凉江入枣强县,沿原老官道渠、向阳渠在单仓口村北入中干渠,向西至冀州区王口闸入衡水湖,总长度73.83km。

此渠穿越镇区中心。

营南干渠:东接清凉江,西与索泸河相接,全长12.93km,沿邢(台)德(州)公路北侧开挖,在工业聚集区的南部穿越镇区,设计排水流量,黄路至后马庄段为63 m3/s,后马庄至张米段为29m3/s。

引黄入湖路线:卫千渠是引黄入湖渠道,该渠从马屯镇西侧通过。

根据《衡水市饮用水源地水质保护管理办法》,衡水湖为衡水市市民饮用水源地,划分一、二级保护区,与卫千渠相关保护范围划分情况为:卫千渠等引水渠最高引水线两侧70m内输水渠为一级保护区,卫千渠等引水渠道两侧一级保护区界线外500m为二级保护区。

本项目距卫千渠距离在1.0km以上,位于保护区边界外,不会与引水工程发生冲突。

根据衡水市人民政府《关于取消衡水湖东湖饮用水水源地的通知》衡政字[2015]1号,衡水市政府决定取消衡水湖东湖(及相应引水渠道)作为衡水市地上水水源地,饮用水水源地保护范围还未取消。

项目选址不再饮用水水源地保护范围之内。

境内地表水除营南干渠外均为自南向北流向,营南干渠为自西向东流向。

4.1.5 水文地质枣强县地处华北地区的临清坳陷区,跨越了三个四级构造单元,西部属南宫凹陷,中间部分属明化镇凸起,东南部属大营凹陷,基底埋深1000~4500m。

其中第四系厚度450~550m,自下而上划分下更新统,中更新统,上更新统,全新统。

枣强县地下水类型为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

上部有大面积的咸水体(矿化度大于2g/L,咸水体顶板埋深0~45m)底板埋深30~158m。

咸水体上部分布有部分浅层淡水,浅层淡水主要受近代河流的制约,大致呈北东一南西向宽条带状分布,在枣强县境内,主要分布于沿清凉江以西地带。

浅层淡水区(矿化度小于2g/L),在张米以西、吉利、王均、嘉会一带水化学类型为重碳酸型水,在吉利以北为重碳酸氯化物苯乙烯盐型及重碳酸氯化物型水。

浅层微咸水和咸水区,矿化度均大于2g/L,最大值肖家镇为8.59g/L,水化学类型以苯乙烯氯化物重碳酸型和苯乙烯氯化物型为主。

浅层水的氟离子含量县城附近比较大,大于1g/L,尤其是枣强镇杜烟村氟离子含量大于 2.0g/L,属小面积的高氟区。

其它区域氟离子含量小于1.0g/L。

深层地下水区,从南至北依次为重碳酸型——重碳酸氟化物苯乙烯型一一氯化物苯乙烯重碳酸型水,呈条带状展布,矿化度小于2 g/L。

氟离子含量南部比北部大,王均,恩察以南大于2g/L,以北小于2g/L。

最大值为新屯乡蔡屯,为2.91 g/L。

区域地下水流向为自西南流向东北。

4.1.6 区域生态概况枣强县境内土地已经多年耕种,基本无自然植被,该区域土壤肥沃,县内以粮食作物为主,主要有小麦、玉米、高粱,经济作物为棉花、豆类、蔬菜等,林木多为人工种植,主要物种有白杨、槐树、榆树、杨柳等,近年来果树种植量也有增加。

野生植物主要有狗尾草、稗草、苋菜、车前子、苦菜、刺儿菜等。

该区域主要野生动物有野兔、青蛙、蛇、田鼠、蛇、麻雀、灰喜鹊、布谷鸟、猫头鹰、刺猬、鹰等。

未发现稀有动物存在。

该区域土壤肥沃,主要种植小麦、玉米、棉花等,生物多样性较贫乏。

4.2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枣强县佰弘橡塑制品有限公司委托河北拓维检测技术有限公司于2017年10月25日-10月31日对项目所在区域的环境空气、地下水环境及声环境质量进行监测,并出具了环境质量现状检测报告,报告编号:拓维检字(2017)第102521号,监测点位、监测因子与数据的时效性均满足本项目要求。

河北拓维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具有河北省计量认证的环境监测资质,监测数据有效,引用监测资料时段符合有关规定要求。

本次评价根据其监测结果进行分析与评价。

4.2.1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4.2.1.1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1)监测点的设置本项目环境空气现状监测点位具有较好的代表性,监测值能反映评价区域范围内的大气环境污染的水平和规律。

本次评价布设监测点位及监测项目见表4.2-1,监测布点见附图。

表4.2-1 项目环境空气监测点位分布一览表(2)监测因子监测因子为PM10、TSP、SO2、NO2、CO、O3、非甲烷总烃、H2S。

PM2.5为引用枣强县大气常规监测因子。

(3)监测时间及频次检测时间为2017年10月25日至10月31日连续7天,检测PM10、TSP、SO2、NO2、CO24小时平均浓度,平均浓度每天采样不少于20小时;PM2.5引用数据监测时间为2017年6月17日至6月25日连续7天,平均浓度每天采样不少于20小时;O38小时平均浓度,至少有6小时平均浓度值;NO2、SO2、CO、O3、非甲烷总烃、H2S1小时浓度,每天监测4次,每次采样不低于45分钟。

(4)监测及分析方法按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及其相应方法要求进行。

监测采样及分析方法按《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大气部分)、《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执行。

同时给出各因子检测方法和检出限。

监测期间同步记录当地的风速、风向、总云量、低云量、气温、气压等气象数据。

具体监测方法及检出限见表4.2-2。

表4.2-2 环境空气监测分析方法4.2.1.2 环境空气现状评价(1)评价标准:本次评价采用具体标准值见表4.2-3。

表4.2-3 环境空气质量评价标准取值一览表单位:μg/m3(2)环境空气监测结果统计分析1、24小时平均浓度结果统计分析①TSPTSP监测数据统计结果见表4.2-4。

表4.2-4 TSP监测数据统计表由表4.2-4可以看出,监测期间共获得24小时均值21个,其浓度范围为0.049~0.290mg/m3,最大浓度占标百分比96.7%,各监测点位均无超标。

②PM10PM10监测数据统计结果见表4.2-5。

表4.2-5 PM10监测数据统计表由表4.2-5可以看出,监测期间共获得24小时均值21个,其浓度范围为0.040~0.285mg/m3,最大浓度占标百分比190%,三个监测点位均出现超标,最大超倍数为90%,主要原因是监测期间受北方大面积雾霾气候影响所致。

③SO2SO2监测数据统计结果见表4.2-6。

表4.2-6 SO2监测数据统计表由表4.2-6可以看出,监测期间共获得24小时均值21个,其浓度范围为0.018~0.033mg/m3,最大占标率为22%,各监测点位均未超标。

④NO2NO2监测数据统计结果见表4.2-7。

表4.2-7 评价区NO监测数据统计表由表4.2-7可以看出,监测期间共获得24小时均值21个,浓度范围为0.019~0.033mg/m3,最大浓度占标百分比41.2%,各监测点位均未超标。

⑤COCO监测数据统计结果见表4.2-8。

表4.2-8 评价区CO监测数据统计表由表4.2-8可以看出,监测期间共获得24小时均值21个,浓度范围为0.6~1.1mg/m3,最大浓度占标百分比27.5%,各监测点位均未超标。

2、1小时平均浓度结果统计分析①SO2评价区SO21小时浓度监测结果的分析见表4.2-9。

表4.2-9 SO1小时浓度监测结果统计表由表4.2-9可以看出,监测期3个监测点共获得1小时监测值84个,其浓度范围为0.020~0.056mg/Nm3,最大占标率为11.2%,各监测点位均未超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