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上海市普陀区高三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精校Word版)
2020-2021学年上海市普陀区高三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
2020学年度普陀区高三年级第一次质量调研(语文试卷)2020.12考生注意:1.本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阅读部分80分,写作部分7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学生答题全部做在答题纸上。
3.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
一积累运用(10分)1.按题目要求填空。
(5分)(1)__________________,波心荡,冷月无声。
(姜夔《扬州慢》)(1分)(2)“世胄蹑高位,__________________”出_______的《咏史》。
(2分)(3)《师说》中,韩愈列举孔子曾向老子、郯子等人请教学习的事例,由此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2.按题目要求选择。
(5分)(1)小区举办元宵灯会活动,张贴楹联以增添节庆气氛,你认为合适的一联是()。
(2分)A.晴空一镜悬明月,夜市千灯照碧云。
B.玉轮光满大千界,银汉秋澄三五宵。
C.火树银花家家晓,淑气鸿禧处处春。
D.笙歌曲中千家月,红藕香里万颗珠。
(2)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3分)史前人类处于蒙昧时期,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部落所在的位置总是获取水源、食物的理想地带。
①因而对环境有着强烈的依赖性②以延续自身生命为目的③将寻觅食物视作根本之务A.②③①B.③②①C.②①③D.③①②二阅读(7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3—7题(16分)论散文结构①中国传统文论相当重视文章的结构,只不过,古典文论家心目中的结构,更多属于谋篇布局、行文章法一类的“文章作法”,例如,金圣叹在评点作品时就特别强调“文法”,并列出了“倒插法”“草蛇灰线法”等等文法范例。
②到了现代,人们对文章结构依然认识不足。
具体到散文结构上,一般都认为:“我国的整个散文创作,尤其是古典散文,在结构上同我国江南园林的布局,大体保持着一致的风格,那就是:在有限中求无限,在统一中求变化,在人工中求自然”。
上海市普陀区2022年高三(一模)语文试卷(原卷)
普陀区2021~2022年第一学期期末高三年级语文学科教学质量监测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纸上)一、积累应用(10分)1.按题目要求填空。
(5分)(1)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司马迁《屈原列传》)(1分)(2)人生如梦,______________。
(苏轼《________·赤壁怀古》)。
(2分)(3)《六国论》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八个字启示我们:面对威胁逼迫,越是退让讨好越会让对方得寸进尺。
(2分)2. 按题目要求选择。
(5分)的一句是()。
(2分)(1)下列选项中成语使用不恰当...A.这座慧心营造的国际展览会建筑简直是鬼斧神工。
B.这篇文章观点比较一般,但在结构安排上差强人意。
C.这篇报道文笔很好,只是所谈论的问题已是明日黄花。
D.说起老教授在学术上的卓越贡献,学生们满是溢美之词。
的一项是()。
(3分)(2)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许多研究者认为,________。
________。
处于现实生活中的人,受到物质需要与理性法则的强迫和约束,是不自由的,________,也就是说,________。
因此,________。
①只有在非功利的自由活动中,才能痛快地摆脱这一切②“游戏”是人类发泄过剩精力的活动,并不是维持生活所必需的③艺术活动起源于人类所具有的“游戏”本能④“游戏”本能成为人类创造自由艺术天地的创作动机⑤只有通过“游戏”这样的活动,人才能获得身心解放的愉悦A.③④①②⑤B.③②①⑤④C.⑤②①④③D.⑤④②①③二、阅读(7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3—7题(16分)①众所周知,色彩可以起到传达信息、挑动情绪的作用,在艺术创作中,它经常成为传情达意的外在媒介与文化符号。
②我们是怎么接收到艺术作品中色彩的信息的呢?以观看绘画为例,眼睛接受外界光的刺激,产生色彩的感觉,然后色彩的刺激使人产生生理反应和心理联想,其中心理上的联想,又往往跟观者所属民族的文化有关——所以色彩让我们感受到的信息,既有色彩刺激带来的生理反应、心理联想,又有文化的投影。
2021年上海市普陀区沙田学校高三语文第一次联考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1年上海市普陀区沙田学校高三语文第一次联考试卷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旗魂薛培政“哎,老伙计们呐一走啊,咱们到大槐树下升旗去!”初夏雨霁的早晨,太阳露出了灿烂的笑靥,静谧的大山深处,回荡着一个老者那激动而悠长的声音,既像是邀约同伴,又像是自言自语。
刘家凹村头,伤残老兵长安爷,习惯性地整理过身上的衣服后,便手拄拐杖,挺起胸脯,拖着那条装有假肢的左腿,郑重扛起那面五星红旗,朝前方那棵大槐树下走去。
阳光透过大槐树枝叶的缝隙,在幽深的山坳里洒落下片片金黄。
少顷,随着长安爷唱的那夹杂着浓重方言国歌声响起,只见老人边用右手行着军礼,边用左手拉动着自制滑轮,将国旗徐徐升到了树顶。
望着被风刮得呼啦作响的国旗,长安爷咧开没牙的嘴笑了。
刘家凹村上了岁数的人说,几十年了,只要不刮狂风不下雨,老长安的国旗每天都会升起,他把那旗看成是他的命哩。
长安爷曾从战场的死人堆里爬出来,是死过好几回的人了,他压根就不信命。
然而,老人却常唠叨国旗有灵性,说那上面染着杨连长、老班长、大个李和小东北等无数烈士的鲜血。
“冲啊刘长安,冲啊!”虽然大半辈子过去了,长安爷的耳边仍时常响起冲锋的号角,仿佛听到那些长眠的战友,还像以往那样呼唤着他挥舞旗帜冲向敌军阵地。
他总觉得眼前有面战旗在挥舞,这旗就像块磁石吸引着他的灵魂向前涌动,只要看到电视里出现升国旗、奏国歌的镜头,他就禁不住热血沸腾,壮怀激烈,眼前就会浮现出那一幕幕惨烈的战斗场面。
70多年前的抗日烽火,燃红了神州大地的角角落落。
只有百十户人家的刘家凹村,一次走出了8名热血青年,奔向根据地当了八路军,其中就有不满15岁瞒着母亲报名参军的小安子,也就是后来的长安爷。
也是在一个夏日而后的早展,对鲁西南某城日军占领区发起总攻的战斗就要打响,连长把他带到了团长的跟前。
大胡子团长望着身材魁梧的小伙点了点头:“嗯,我看这小子是块打旗的料,就是他了!”随后,团长从通信员手中接过战旗交到他手中,命令道:“人在旗在,部队冲锋到哪战旗就要跟到哪,只要尖刀队撕开口子,你就要给我义无反顾地冲到前头去,要把我们的战旗插到城头的最顶端!”“是,保证完成任务!”从那时起,长安爷就成了一个勇猛的旗手。
2021届上海市普陀区高三一模语文试卷(附答案)
2021届上海市普陀区高三一模语文试卷(附答案)一积累运用(io 分)1. 按题目要求填空。
(5分)(1> _____ ,波心荡,冷月无声。
(姜夔《扬州慢》)(1分)(2) ___________________ “世冑蹑高位, ”岀自 的《咏史》。
(2分)(3) 《师说》中,韩愈列举孔子曾向老子、鄰子等人请教学习的事例,由此得出结论 “ _______ , _______ ”。
(2 分)2. 按题目要求选择。
(5分)(1)分)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史前人类处于蒙昧时期, 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 •落所在的位置总是获取水源、食物的理想地带。
① 因而对环境有着强烈的依赖性② 以延续自身生命为目的③ 将寻觅食物视作根本之务 A. ②③① B.③②① C.@®® D.③®®二阅读(7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3-7题(16分)论散文结构① 中国传统文论相当莹视文幸的结构,只不过,古典*论家心目中的结构,更多属于谋 篇布局、行丈章法一类的“文幸作法”,例如,金圣叹在评点作品时就特别强调''文法”,并 列出了 “倒插法”“草蛇灰线法”等等文法范例。
② 到了现代,人们对文幸结构依然认识不足。
具体到散文结构上.一般都认为:“我国 的整个散文创作,尤其是古典散文,在结构上同我国江南园林的布局,大体保持若一致的风 格,那就是:在有限中求无限.在统一中求变化,在人工中求自然S 或者认为散文结构应 讲究起.承、转、合,应有一种严谨的结构美。
从总体上看,这些论述都是从外在的谋篇布 局来把握散文的结构形式的。
③ 正由于许多作家和理论家总是从外在的组织方式来理解散文的结构,五十年代后散文)。
(2小区举办元宵灯会活动,张贴楹联以增添节庆气氛,你认为合适的一联是( B. C. D. 晴空一镜悬明月, 玉轮光满大千界, 火树银花家家晓, 笙歌曲中千家月, 夜市千灯照碧云。
2021届普陀中学高三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
2021届普陀中学高三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流觞之水朱以撒①一次在曲水边坐了下来,准备觞咏。
②几次来兰亭,都与流觞有关,做一个亲水的游戏。
时间过去那么久了,曲水流觞却一直不被遗忘。
旧日游戏今人为之,便有一种旧瓶装新酒的味道。
③遵照主人的美意,每个人都换了件晋时的长衫,一直延伸到脚下,有点徐徐舒展。
试走几步,仿东晋文人的优雅从容,便觉得回去以后要依此仿制几件,穿起来古色古香。
东晋人服食五石散多了,衣衫都裁剪得宽大,布料也柔和,便不会刮着细腻的皮肤,同时也使挥毫的动作更加婉转。
④忽然,我看到长衫下露出锃亮的皮鞋尖了,随着走动的摆幅,一伸一缩地探头探脑。
显然是主人疏忽了,忘了为每个人配备一双晋履,便使足下有些异样。
不过,让今人穿上晋履,会否在移步时踉跄不安?正思量,有人手机响起,是雄健的进行曲,镗镗嗒嗒汹汹而起。
他急匆匆解开晋衫,从贴身口袋掏出手机,哇啦哇啦地叫喊起来。
眼看着伪造好的仿古气氛,一刹那冲荡得毫无影踪。
还是黑格尔说得好:一个人不能脱离他的环境,就好像一个人不能脱离他的皮肤一样。
⑤同样的暮春之初,同样的茂林修竹,不同的文人情怀,如同笔调凌乱的草书,已经不是魏晋时的章法。
⑥缤纷的花瓣从上游星星点点地飘了下来——春天就是这样,鲜花是她的容颜,灿烂地绽放,使江南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了艳丽。
花瓣过后,盛着黄酒的觞缓缓地飘了下来。
按规定,觞停在谁面前,得即兴赋诗,赋诗不成者则要罚酒了。
⑦我是做好罚酒的准备的,如果觞停在我的面前,那就看造化了,也许即兴就成了一首诗,博得众人喝彩;也许一时憋住,脸红耳赤,传了出去,说此人胸无点墨。
注视着觞的动静,却见身边的人变戏法似地掏出笔记本,上边都有几首早早做好的诗,准备应对。
⑧天啊,怎么可以这样?⑨可惜,觞到我跟前转了个弯,不愿停下,以至于不能让我的才华有所表现。
⑩公元353年暮春,那个觞咏的文人游戏中,雅集的四十二人,有二十六人诗才敏捷,把诗做出来了。
21届普陀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
21届普陀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项不是语文学习的基本要求?A. 理解和掌握语言文字B. 阅读和理解文学作品C. 进行数学计算D. 写作和口头表达2. 下列哪个时期是唐代?A. 公元前202年-公元220年B. 公元618年-公元907年C. 公元960年-公元1279年D. 公元1368年-公元1644年3. 下列哪个作品是鲁迅的短篇小说集?A. 《呐喊》B. 《彷徨》C. 《故事新编》D. 以上都是4. 下列哪个诗人被尊称为“诗仙”?A. 杜甫B. 白居易C. 李白D. 王之涣5. 下列哪个成语出自《左传》?A. 一鸣惊人B. 对牛弹琴C. 画龙点睛D. 亡羊补牢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红楼梦》是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
2021年上海市普陀区高三一模语文试卷(附答案)
2021年上海市普陀区高三一模语文试卷(附答案)2021年普陀区高三年级第一次质量调研(语文一模试卷)2021.12考生注意:1.本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阅读部分80分,写作部分7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学生答题全部做在答题纸上。
3.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
阅读(8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题(17分)①随着追求GDP的发展模式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政府近来反复强调转换经济增长方式,强调经济和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明确把“好”的标准提到首位,而不再简单地重复“发展是硬道理”。
这是一个信号:中国的经济增长方式和社会发展模式将发生重大转变。
面对这一历史性的转变,思想文化界必须回答的问题是:这种转变需要什么样的文化支持?没有相应的文化转型,经济和社会发展模式的转变能够独立完成吗?②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们对于“好”的理解主要集中在环保、低耗、节能等方面,是环境、能源等物质方面的指标。
节能、低碳、绿色、宜居等等已经被确立为社会发展的重要考核指标。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建设宜居城市等,也成为政治家和知识分子的口头禅。
③这些当然都是必要的,但是还不够。
因为这些指标基本上还是着眼于经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核心概念依然是“经济”:如果高能耗、高污染的增长方式继续下去,中国的经济就无法持续增长。
但是经济的持续增长是“好”的全部含义么?换言之,如果高能耗、高污染的发展能够持续下去,它就应该坚持吗?我以为不是。
在经济增长的“好”背后还有一个更加根本性的标准,这就是“好生活”。
“好生活”的“好”是一个综合的评价指标,它当然应该包括好的经济增长方式,但是又不仅仅是好的经济增长方式,它还应该包括:好(合理)的政治体制,好(优良)的道德环境,好(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好(和谐)的人际关系,好(愉快)的心情等。
也就是说,好的经济增长方式之所以好,是因为它和社会生活的其他方面是协调一致,相互支持的。
2021年上海市16区高三语文一模试卷合集--答案解析版--共232页完整版
二、阅读 70 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 3—7 题(16 分)
联觉与艺术通感 ①艺术通感就是不同艺术感受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转化。例如,我们听小提琴协奏曲《梁 山伯与祝英台》,就会随旋律的变化在眼前呈现出一幅幅视觉形象,好像看到梁山伯与祝英 台共读、离别、化蝶等生活场面。一座美妙的建筑和园林又会引起类似音乐的感觉。综合艺 术如歌舞剧、电影等就是利用艺术通感来调动多种艺术手段创造共同的意境的。芭蕾舞剧《天 鹅湖》,音乐与舞蹈动作是那么和谐一致,以致我们单凭音乐欣赏就能体验到戏剧情境。所 以,传统说法认为音乐是舞蹈的灵魂,舞蹈是音乐的回声。 ②由此,艺术家必须具有良好的艺术通感,才能把感性意象转化为审美意象。音乐家在 生活中找不到现成的音乐和旋律,他没有模仿对象,他必须把生活中的感受转化为音乐意象。 贝多芬失聪后,正是凭视觉印象来创造音乐意象。他在森林中散步,衣袋里放着铅笔和五线 谱纸,以便把视觉印象用乐谱记录下来。他在记下音乐主题的同时,还写下了这样的句子: “在森林中是幸福的——树木在讲话——”,“每一棵树都在向我说话哪,多么神圣啊!森林 之中太美妙了"等等。《田园》交响乐、《庄严弥撒》和《第九交响曲》就是这样写出来的。 ③艺术通感的生理基础和心理结构原型是联觉现象。所谓联觉,就是各种器官的感觉互 相沟通的生理现象,主要是视觉和听觉的沟通。联觉在儿童中比较常见,可以推断,在人类 童年和动物意识中,联觉也是普遍现象。由于这种联觉现象存在于原始心理结构中,所以, 与原始意识同构的审美意识也必然存在着联觉和艺术通感的特征。现代出现了一种色彩音乐, 就是用电子手段使音乐的节奏、旋律与色彩转换同步进行,造成视听觉混合的奇妙意境。现 代诗歌大量采用联觉手法,如“黑色的哭泣”、“透明的笑”、“磨硬了的感叹”等等,它有助 于传达那种微妙的内心体验,使表现更形象化。 ④联觉在审美意识中不是简单地重复儿童意识行为,而是把它改造为构成和传达审美意 象的特殊手段。唐代书法大师张旭观公孙大娘舞剑而受到感染,结果书法艺术提高到一个新 的境界。审美心理结构就像一个魔术师,能够把各种感官印象沟通起来,互相转换。如果没 有这种联觉功能,就不会形成艺术通感,许多艺术门类也就不会存在(如音乐)。 ⑤艺术通感发生的直接原因是共同的审美意象。不同感官的感性意象是不同的,但进入 审美意象创.造.过.程.,通过联觉作用,就变成一种纯粹的审美体验。“大象无形,大音希声”, 审美意象舍弃感官形式,变成一种内部语言,它可以翻译成不同的艺术形式,但其本身是没 有固定形式的。比如对西湖“三潭印月”的景色,可以用绘画、诗文、音乐多种形式表达出 来,但这种审美感受本身则无固定形式。究竟形成音乐意象还是视觉意象,要根据主体哪一 种表现能力更强而定。诗人艾里略指出:具有理想形式的诗是“如此这般的诗,以致我们看 不见所谓诗,而只注意着诗所指示的东西……”所谓得意忘言,也就是只领会审美意象,而
2023年上海市普陀区高三上学期高考一模语文试卷含详解
2022学年度普陀区高三年级第一次质量调研(语文试卷)2022.12考生注意:1.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阅读部分80分,写作部分7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学生答题全部做在答题纸上。
3.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
一、积累运用(10分)1.按题目要求填空。
(1)谢公宿处今尚在,___________。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2)___________,先治其国。
(《___________·大学》)。
(3)《短歌行》中,诗人想象贤才屈驾前来归附自己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题目要求选择。
(1)以下体现横暴权力的一项是()A.家长教训不懂规矩的孩子B.合同违约时要求对方赔偿C.封建君主对百姓提高赋税D.在图书馆里禁止大声喧哗(2)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中国的科幻文学,。
,,。
①不断将人类抛入陌生化的世界中②它以丰富的想象力消解科学的枯燥与晦涩③以颠覆传统文学的方式赓续中国文学传统的使命④迫使读者从异于日常生活的角度观察和思考世界A.④②③①B.③②①④C.①②④③D.②③④①二、阅读(70分)(一)(16分)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材料一①艺术创作是一个极为复杂精微的精神性生产劳动过程。
一般认为,艺术创作过程可以划分为艺术体验、艺术构思和艺术传达三个阶段。
艺术家从先于主体的客观世界的体验中获得创作欲望,然后对客观世界进行选择、提炼和加工,在脑海中形成主客渗透、情景交融的“意象”,这便是体验和构思的阶段。
②然而,艺术创作真正的困难在于,无论艺术家在艺术体验和艺术构思阶段怎么样进行海阔天空式的想象,但从根本上说,艺术家若是不把他的所思所想通过具体的艺术语言凝定成艺术作品,则这一切还都是空的。
正如雷诺阿说的,“一个人是在一幅画面前,而不是在一片美景面前立志要当画家的。
”这里所提到的“艺术语言”,指的是构成艺术形象的物质材料媒介或艺术表现手段。
2021届普陀中学高三语文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
2021届普陀中学高三语文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符号,孙悟空的形象不断被重塑,其过程折射出经典形象具有的永恒艺术魅力,体现着时代对文艺创新创造的永恒呼唤,揭示了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基本规律。
考察孙悟空形象的再创造,首先应看到其人物形象的演变。
在时代变迁中为“孙悟空”这一符号注入新的内涵,是经典形象再创造的决定性内容。
童恩正创作于上世纪80年代的科幻小说《西游新记》,孙悟空人格特征与原著并无根本差异,作者大胆想象,让孙悟空穿越到外国,穿西装、喝咖啡、学外语,折射了改革开放后中外文化交流新气象。
电影《大话西游》的出现,让孙悟空变成“至尊宝”建构起“人化”的孙悟空形象,确立了悟空形象再创造的一种新范式,到了电影《大圣归来》和小说《悟空传》,不仅孙悟空的造型发生变化,而且性格中注入追求自我超越、挥洒个性等现代思想观念。
应该说,这一系列变化反映了时代变迁中社会心理的嬗变。
正是注重个性表达、认可多元文化观念的时代语境,以及日益多样的艺术理念,给了孙悟空不同的面孔。
不过,看似颠覆性的形象变化,并未抛弃孙悟空的基本性格要素。
孙悟空性格本就复杂,石猴的本色、善良果敢的人格、叛逆捣乱的冲动以及最终的自我超越,这些因素共同构成创作者调制孙悟空形象的“原色”。
这些“原色”重新组合,也就有了千姿百态的“孙悟空”。
由此,我们可以得到一些启发:经典形象再创造必然要求注入时代内涵,但这不意味着把某种思想观念或价值诉求从外部“强灌”或“硬贴”给形象,而应找到基本性格元素,调适其内部张力并以艺术手法加以呈现。
作为一个艺术形象,孙悟空有属于自己的人际关系,生活在属于自己的世界中。
所谓孙悟空形象的再创造,并非把孙悟空从这个世界中剥离,而是在创造新形象的同时翻新这个艺术世界。
86版电视剧《西游记》高度还原原著,观众普遍感觉这个孙悟空最“像”。
【推荐下载】最新上海普陀区高考语文一模试题(附答案)
[键入文字]
最新上海普陀区高考语文一模试题(附答案)
高中是人生中的关键阶段,大家一定要好好把握高中,编辑老师为大家整理了高考语文一模试题,希望大家喜欢。
语文试卷
考生注意:
1.本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阅读部分80分,写作部分7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学生答题全部做在答题纸上。
3.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
阅读(8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6题(18分)
兑现主义仍将继续?
①10月5日,比利时藏家尤伦斯藏品、曾梵志《最后的晚餐》创1.8亿港元拍卖天价,冲破大家期待已久的那口气,宣告中国当代艺术开启亿元时代。
这样的价格也许
1。
2024届上海市普陀区高三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
2024届上海市普陀区高三一模语文试卷2023.12一积累运用(10分)1.按题目要求填空。
(5分)(1)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
(贾谊《过秦论》)(2),天下归心。
(曹操《》)。
(3)《赤壁赋》中描写了月出之前苏轼与客泛舟游赤壁所见到的景象,即“,”。
2.按题目要求选择。
(5分)(1)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2分)进行文献筛选,,。
研究者通过初步浏览,;然后,从中提取出自身课题研究所需要的信息。
①对搜索来的文献的价值进行评估、分类并筛选②是为了根据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内容③对筛选出来的、具有较高价值的文献进行精读④选择符合要求的文献类型和文献篇目A.④②①③B.③①②④C.②④①③D.①③②④(2)小明将代表校文学社,和社团特邀嘉宾王教授进行微信沟通,以下是他草拟的一部分内容,其中有一处画线部分语言表达不得体,请帮他找出并修改。
(3分)王教授您好!很抱歉,【甲】之前邀请您下周六光临我校,【乙】为我们文学社成员指点迷津,【丙】现在因为和市级辩论赛时间冲突,【丁】我们决定把这个活动推迟到下个月,特此通知。
……二阅读(70分)(一)阅读以下书籍资料,完成3—7题(16分)第1章搭设创新的舞台(节选)①本书的主题是创造力,开篇描述了什么是创造力,然后回顾了历史上富有创造力的人们工作和生活的方式,最后,你将明白如何才能让我们的生活与这些富有创造力的人的生活更接近。
②创造力是我们生活意义的核心来源。
第一,大多数有趣的、重要的、人性化的事情都来自创造力。
我们的基因构成中有98%与黑猩猩相同,但语言、价值观、艺术表达、对科学的理解以及对技术的研究让我们与众不同,它们都是个体创造力的结果。
这种创造力受到认可和奖励,并通过学习得以传递。
如果没有创造力,还真的很难区分人类和黑猩猩。
第二,当我们深入创造性活动之中时,会觉得比其他时候过得更充实。
艺术家在画架前或科学家在实验室中所体验到的兴奋,接近于我们希望获得的最理想的自我实现感,这种比自我更宏大的深邃感我们极少能从日常生活中获得,创造力让人生变得更丰富多彩。
2021届上海市高三语文一模作文解析【普陀、闵行、静安、崇明】
2021上海市高三语文一模作文解析【普陀、闵行、静安、崇明】2021高三语文一模作文解析【普陀】【2021·普陀·一模】某位作家曾说:这个世界在很大程度上是以细节形式存在的,我们看到的世界其实是细节,如果抹去细节,就等于什么都没有看到。
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立意解析】在宏大叙事成为主流时,一时间,人们迷恋于理性探索的极限——人人都可以建构整体、全局的认知。
高屋建瓴的滋味好不快哉。
然而,世界是以细节形式存在,我们看到的世界其实细节,如果抹去细节,就等于什么都没有看到。
在理性主义大行其道的当下,我们呼吁人文精神的回归。
个体的、细节的、微小的需要关注。
被誉为“当代修昔底德”的美国历史作家芭芭拉·塔奇曼,写下有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非虚构作品《八月炮火》,是该领域研究者的必读圣经。
有关于一战的研究卷帙浩繁,但《八月炮火》问世一年后即斩获普利策奖,不可不谓是用细节认知世界的写作手法取得了成就。
身临其境之人,才能有切肤之痛,反思当下,谦逊地打造未来的轨迹。
人没有看到细节之前,概念是空洞的、理念是抽象的,世界成为了一张拉伸到极限的网,接不住自以为是的人。
唯有俯身观察细节的人,才能体察历史、感知未来,细节是真实世界的粘合剂。
阅读《八月炮火》时,时空的限制消失了,“英军登陆法国战场的那天下午,一声夏日的惊雷在半空炸响,抬头看是血色残阳。
”身为读者的我们随着作者的笔述,进入现场里一个人英国军官的身体,听到了雷声,也看到了日落,更见证了历史性的时刻。
感慨非虚构文学的魅力之余,不得不钦佩作家翻阅相关史料、个人日记的毅力。
诚然,世界是由细节呈现的,但是目光仅仅停留在细节上,仍旧是肤浅的。
一叶虽能知秋,同样亦能障目。
脱离了世界,细节是苍白的。
每一年都有八月,当下世界仍有一些地域传来炮火,不管时间还是时间都不稀奇,真正牵动读者的是《八月炮火》的背景——如火如荼的第一次世界大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年上海市普陀区高三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2020.12考生注意:1.本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阅读部分80分,写作部分7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学生答题全部做在答题纸上。
3.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
一积累运用(10分)1.按题目要求填空。
(5分)(1)__________________,波心荡,冷月无声。
(姜夔《扬州慢》)(1分)(2)“世胄蹑高位,__________________”出_______的《咏史》。
(2分)(3)《师说》中,韩愈列举孔子曾向老子、郯子等人请教学习的事例,由此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2.按题目要求选择。
(5分)(1)小区举办元宵灯会活动,张贴楹联以增添节庆气氛,你认为合适的一联是()。
(2分)A.晴空一镜悬明月,夜市千灯照碧云。
B.玉轮光满大千界,银汉秋澄三五宵。
C.火树银花家家晓,淑气鸿禧处处春。
D.笙歌曲中千家月,红藕香里万颗珠。
(2)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3分)史前人类处于蒙昧时期,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部落所在的位置总是获取水源、食物的理想地带。
①因而对环境有着强烈的依赖性②以延续自身生命为目的③将寻觅食物视作根本之务A.②③①B.③②①C.②①③D.③①②二阅读(7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3—7题(16分)论散文结构①中国传统文论相当重视文章的结构,只不过,古典文论家心目中的结构,更多属于谋篇布局、行文章法一类的“文章作法”,例如,金圣叹在评点作品时就特别强调“文法”,并列出了“倒插法”“草蛇灰线法”等等文法范例。
②到了现代,人们对文章结构依然认识不足。
具体到散文结构上,一般都认为:“我国的整个散文创作,尤其是古典散文,在结构上同我国江南园林的布局,大体保持着一致的风格,那就是:在有限中求无限,在统一中求变化,在人工中求自然”。
或者认为散文结构应讲究起、承、转、合,应有一种严谨的结构美。
从总体上看,这些论述都是从外在的谋篇布局来把握散文的结构形式的。
③正由于许多作家和理论家总是从外在的组织方式来理解散文的结构,五十年代后散文的结构逐步陷进了程式化和单一化的境地。
这一时期散文结构的特点一般是开篇先来一段写景,中间写一件或几件事,以事来喻某一个人,最后是抒发感情,升华哲理。
这种线性结构或曰苏州园林式的散文结构,是很长一段时期内叙事和抒情散文的常见套路。
值得注意的是,当历史进入到新时期以后,仍然有不少散文作家将这种“三段式”奉为典范,而在某些散文研究者那里,它们也仍然有极大的艺术魅力。
④我并不否认园林式的散文结构自有其美学上的价值和存在的意义,也主张艺术审美上应该有所偏爱,但散文结构不能仅仅是一种线性结构。
那种认为无论是叙事还是抒情散文,都应有一个一以贯之的事件或物象贯穿其中,而且要按照时间的顺序、事件的发展过程来谋篇布局,结构要有头有尾、严谨匀称、连贯完整的要求是科班..的、不符合散文的实际的。
在我看来,对散文结构的这种要求不仅有悖于散文这种体裁的现代性诉求,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束缚了作家的手脚,抑制了作家自由自在挥洒的激情。
⑤现代结构主义理论认为,文学作品除了显在结构外,在文本的字面底下,还深藏着超越具体的叙述顺序和表层文字的潜在结构。
借鉴这一观点,散文的结构其实可以分为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
比如,在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除了“披上大衫”,沿着小煤屑路来到荷塘欣赏荷花和联想起江南采莲风俗的表层结构外,近期有学者指出,此文还有一个从“颇不宁静”到“寻找宁静”、从“暂时宁静”到“再复不宁静”的潜在心理结构。
又如冰心的《我的家在哪里》,与其说作者是在寻找“家”,不如说她是在总结自己的一生,是对历史的忏悔和反思,当然也是在寻找理想和精神的归宿地。
这样,只有几百字的一篇短小散文,却具有了海德格尔所说的“还乡”的抽象哲学意蕴。
⑥应当看到,散文结构是一个独立自足的开放性系统,它总是随着时代发展和人们审美观念的变化而变化。
用狭隘的、静止的眼光来看待散文创作,只在某种线条单一的表层结构上下功夫,只能是固步自封。
实际上,自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人的主体的解放、心灵模式的深化、艺术思维的多元化,散文的结构已经呈现出越来越多元化的态势,涌现出诸多超越“线性结构”的辐射结构,表现出多蕴藉、趋丰富的特点。
例如心理结构、意象结构和寓言结构,都通过暗示开拓了散文的结构空间。
尤其是寓言结构,在当今作家的笔下增添了超现实的现代意味,极具发展前景。
⑦总之,散文结构是一种综合的艺术,和作家的思维方式、审美情趣和潜在意识有着密切的关系。
同时还应看到;结构的类型和表现形态往往是多种多样且变化交错着的。
好的散文一般以一种结构方式为主,同时包含其他结构方式。
这种以不同的结构方式互为宾主、互为补充、交相渗透的组织方法,使散文较好地避开了单线条的平铺直叙,形成了多层次、复合式的结构方式。
这当然是许多优秀的散文家努力探索的结果,也是散文文体走向成熟的标志之一。
(有删改)3.根据第①②段的论述,分析第③段画线句中的因果判断是否成立。
(4分)4.第④段加点词“科班”原指旧时培养戏曲演员的教学组织,在文中是指。
(2分)5.依据文意,能够对第⑥段各类散文结构做出推断的一项是()。
(2分)A从结构类型看,线性结构等于表层结构。
B.从结构类型看,意象结构属于辐射结构。
C.从作品效果看,辐射结构差于线性结构。
D.从作品效果看,寓言结构优于心理结构。
6.以下对第⑦段在文中的作用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总结散文结构的艺术特征与多元化形态,使论述更准确。
B.总结散文创作中结构与内容之间的关系,使论述更严谨。
C.进一步阐明好的散文结构方式的综合性,使论述更周密。
D.进一步阐明好的散文来自散文家的探索,使论述更完整。
7.小星同学读完全文产生了疑惑:既然作者不否认园林式散文结构的价值和意义,也主张艺术审美应有所偏爱,为何还要撰文批评园林式散文结构?请向小星谈谈你的看法。
(5分)(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8—11题(15分)海水荡漾赖赛飞①海洋的深广与动荡,在海边不是看海得出的,而是看网。
②休渔期,网衣摊晒在南田岛上的各个网场,搁不下的摊在公路边。
这些下过深水的网一旦重回陆地,从此便不一样了。
③它的部分网眼被鱼——更多的是其他东西勾勒切割,撕开了口子,伤痕累累。
原本青萃的蓝绿两色一下子变得黯淡苍老,上面粘附了鱼鳞、虾皮等海洋生物碎屑,犹如皱纹与斑点。
它的体味也出来了,是海腥味。
这很另类,与陆上世界完全不相匹配,呈现真实的异域风情。
④当一张网以涉险而归坦然于天下的气概宣示了存在,海的内里就这样被顺带翻开直接曝光。
以至于每次,渔网静静地委身于地面,看在我眼里却像一片阳光照耀下正在往外翻腾的海,附着在每一只网眼每一根纤维中间的气息扑鼻而来。
⑤海岛上的每一个日子海水荡漾。
岛仿佛是一块被放逐的土地,由造物随手扔进大海里面,住在上面的人随身打上了放逐的烙印。
世世代代,人们不仅要从海水中打捞出一片片土地作为自己安身立命的家园,要用堤坝像延长自己的胳膊一样将之圈在怀里保护起来,更多时候,还要动手打造出一片片能漂浮的陆地船。
⑥面朝大海,另一种广大世界在眼前无限展开。
每天从海岸线上经过,看着潮水对着人一层层地卷过来,退下去又卷着舌头过来。
那种无休无止,同样不仅是形体,还有味道,更有声响有力辅佐。
这跟单纯的太阳照着或雨雪落地总有不同,仿佛是来自那个世界的莫名诉求,宏大而顽强。
即使走远了,潮声还会伴随很长一段路。
更远了,海风依然跟过来耳提面命,迫使脉动跟着潮水起伏。
⑦终需回应,才能首先平息心海中被引发的潮涌,然而终究未能平息的是一滴海水千重味的想象和事实。
⑧从来不会直接品尝海水,但就是深谙它的味道,清而鲜而咸。
将刚捞上来的海草塞进嘴里,这种味道特别的刚劲,几乎带来形体之感,完全触碰到了柔软的口腔内壁,清晰得能辨认出质地,脆中带有弹性,爽滑掩饰着粗糙。
恍惚之中,已经将海一口含进,正向着身体深处滚滚而下。
⑨沿岛行,看着紫菜、苔皮、浒苔之类就这样将自己一端固定在岩礁、滩涂以及船板、绳索随便什么,其余悠扬地活在海水里,通过自己的吐纳,将海水带给收割走它的人品尝。
鱼类、贝壳类、软体类也活在海水里,同样通过吐纳,由捕鱼人将隐身于它身体的海水味道带上岸。
这种携带方式非常细腻周密,除了需要灵敏的嗅觉与味蕾,还需要已经建立完善的信息传递通道,才能恍然觉察——海水除了基本的咸、鲜、清,另有甘甜,作为一种回味,藏匿在它们的细胞核心,形成海水灵魂(假设它有)深处的味道。
⑩需要更有力的证据,只要跟踪海边心眼活络的人,便会发现他们很有节制地拿海水来浇灌房前屋后的果树,结出来的果子特别甜,吃过的人都得惦记。
此时此地,海水味道的样子就从鱼形、海藻形、贝壳形、软体形改头换面成了果形。
复习一下这种秘密入侵,它是以水的形式从渗入土壤开始,伺机进入复杂的植物根须,顺着茎干爬向无数枝头,最后到达每一只果实甜蜜的内部。
⑪然而无论自然的恩赐有多慷慨,咸涩就潜伏在地下并不深远处,等待时机泛起。
渔家的人生始终处在下述境界里:苍茫大海,一个小岛,一艘小船,一个摇晃的世界。
眼前没有阻挡,身后不见岸,只有无限的可能性——什么都有可能发生。
对于出海在船上的人,心中的岛成为唯一明确的航标。
相对于留守岛上的人,不明所向的船一再成为不知所措的牵挂。
⑫有时候想,航行中的船若能于海面上留痕,或者是那一道道相望的目光有迹可循,就能发现指定任何一个时刻,这些沉浮于海水之中的岛屿们,周身都有无数的线条延伸向海天苍茫。
每一条虚无缥缈的线索端点都维系着实实在在的一条船,整条船上的人又反过来维系着岛上的一个个家。
天涯海角与万家灯火,千百年下来,都是这样对应着、牵挂着。
⑬所有这一切,都是为了追寻那股海水的味道或受它所驱使,这期间的种种努力,千回百转。
也只有这种味道,一直给予他们相同的慰藉,历久弥新。
一岛之民,一生之中,反复的重逢与离别,诸般抗拒与迷恋,都笼罩在这里面。
⑭哪怕有一天,离开了岛,深入大陆内部,带着口味这种无法拭去的识别码,这些人的体内依然会海水荡漾。
8.第①段能否改成以下句子?请说明理由。
(3分)海洋的深广与动荡在海边不是看海得出的,而是看网。
9.联系第⑥⑦段,赏析“卷着舌头”这一比拟的妙处。
(4分)10.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第⑫段。
(4分)11.本文是否存在《论散文结构》中所说的“超越具体的叙述顺序和表层文字的潜在结构”?请结合内容加以分析。
(4分)(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2—14题(8分)游凤林寺西岭[唐]孟浩然共喜年华好,来游水石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