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 朝阳市凌源市第二高级中学2021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
2021年高三12月份月考试题历史
2021年高三12月份月考试题历史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⒈“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君主)执要,四方来效。
”韩非子这一主张()A.顺应了贵族政治取代官僚政治的趋势B.反映了奴隶主贵族阶级的政治主张C.迎合了诸侯国君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D.保证了奴隶集体耕作方式得到延续⒉部分史学家认为,“在周朝后期,产生了两种向儒家观点挑战的哲学,成为其长久的对手。
这两种哲学都未成功地使受过教育的阶级永远拥戴,但都反复地被用来作为另一种选择,或作为对孔子思想的必要补充。
”纵观古代中国的思想发展史,“这两种哲学”是指()A.墨家和法家B.法家和阴阳家C.道家和法家D.佛教和道教⒊“宋朝的儒家学者从佛教中汲取了大量的灵感。
……他们的思想既反映了佛教的影响也继承了传统的儒学价值观念……。
”在此基础上,宋代儒学发展呈现出的新特征有()①出现了哲理化和思辩化的成分②强调理是世界的本原③逐渐使佛、道精神消失④强化“君权神授”的观念A.①②B.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⒋文艺复兴时期,法国作家拉伯雷鲜明地提出“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从本质上看,这种观点()A.有利于人性的解放B.否定了宗教对人生的价值C.忽视了道德的作用D.是对世俗政权的公开挑战⒌马丁·路德在德国的改革是欧洲宗教改革的开端。
下列各项符合路德新教特征的是()A.圣徒有解释《圣经》的权利B.“因行称义”C.人是否得救是由上帝决定的D.“君权神授”⒍有人对启蒙运动时期的一本著作作出了这样的评价:“在这本书里,这位法国贵族认为,仔细划分权力,可以防止任何一个部门变得过于强势和形成独裁。
”“这本书”所倡导的最核心的政治主张是()A.人民主权B.社会契约C.君主立宪D.分权制衡⒎作为新航路开辟的影响之一是出现了“哥伦布交换”,玉米从美洲移植到其他大洲,中国古代四大农书中记载了这一作物种植经验的是()A B C D⒏观察下图,图中的两部文学作品()A.都真实再现了当时的社会风貌B.都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不满C.都揭露批判了资本带来的罪恶D.都是社会百科全书式的著作⒐“他大大改变了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以来有关运动的观念,开创了以□□□□为根据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
2021年高三上学期12月份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2021年高三上学期12月份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1.先秦诸子站在不同立场,提出了多种形态的国家起源论。
有先秦学者认为原初民始生之时,人各持己义,“天下之乱也,至如禽兽然,无君臣上下长幼之节,父子兄弟之礼,是以天下乱焉。
……是故选择天下贤良、圣知、辩慧之人,立以为天子,使从事乎一同天下之义。
”上述材料体现的是A.老子的“自然生成”说 B.荀子的“止争息乱”说C.墨子的“除乱尚同”说 D.孟子的“与民教化”说2.荀子说:“故,法不能独立,令不能自行。
得其人则存,失其人则亡。
法者,治之端也;君子者,治之原也。
故,有君子,则法虽省,足以追矣;无君子,则法虽具,失先后之施,不能应事之变,足以乱矣。
”在此,荀子( )A.认为法律应当由君子制定B.强调良吏执法的重要性C.主张在执法时将君子和小人区别对待D.废除严苛的法律,由君子以德治国3.董仲舒认为孔子撰《春秋》的目的是尊天子、抑诸侯、崇周制而“大一统”,以此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服务,从而将周代历史与汉代政治联系起来。
西周时代对于秦汉统一的重要历史影响在于( )A.构建了中央有效控制地方的制度 B.形成了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C.确立了君主大权独揽的集权意识 D.实现了国家对土地与人口的控制4.“今,生不能致其爱敬,死以奢侈相高,虽无哀戚之心,而厚葬重币者则称以为孝,显名立于世,光荣著于俗,故黎民相慕效,至于发屋卖业。
”上述西汉时期厚葬风气尤甚的重要原因是( )A.西汉诸侯王富可敌国致奢靡攀比B.西汉统治者的“重农抑商”政策C.土地私有制盛行导致的兼并恶果 D.当时主流文化及选官制度的影响5.赵翼《廿二史札记》曾说,汉人“上书无忌讳”,“多狂悖无忌讳之语”,而“帝受之,不加谴怒,且叹赏之,可谓圣德矣!”同时“汉诏多惧词”,诏书中经常有“朕甚自愧”“朕以无德”“是皆朕之不明”等语。
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儒生群体进入政权 B.皇权受到制度严格规范C.士人官僚的“规谏” D.皇权接受儒家指导制约6.宋人陆九渊说:“东海有圣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
2021-2022年高三历史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VI)
2021-2022年高三历史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VI)一、单项选择题(共24小题,每题2分,共48分)1、中国古代高层行政区经历了秦汉的郡、魏晋南北朝的州、唐朝的道、宋朝的路、元朝的行省、明朝的布政使司和清朝的省的变迁,极不稳定,变化较大。
这反映出A.中央与地方的矛盾长期存在 B.高层行政区的数量不断增多C.地方行政区的权利不断扩大 D.中央与地方的分权日趋合理2、汉代官秩仅六百石的三十州刺史,可监督秩三千石的郡守,秩仅千石的御史中丞可察官秩万石之丞相;唐代官仅七品的察院长,可察尚书省。
隋、唐时期监察御史也称巡按使主要掌分察州县,还“分察尚书六司,纠其过失,及知太府司农出纳”。
可见古代中国A.形成了相对独立的监察体系 B.监察官员位高权重C.重视监察官员的素质和选任 D.形成了“以卑察尊,以小制大”的监察制度3、明代中叶以后,土地押租制流行。
而佃农的佃权,即土地经营权,既是有偿取得,遂可以有偿转佃和出典。
这反映了A.土地经营权的商品化B.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C.农村阶级关系的变动D.小农经济的发展瓶颈4、有学者指出,明清时期政府的各种经济限制政策并不是为禁而设,而是为了统治者有选择地提供特许,体现统治者的存在感,提高被统治者的向心力,稳固集权者的统治,并更方便收取更多的“利”。
据此分析,下列对明清时期的“海禁”政策认识正确的是A.使政府完全垄断了对外贸易B.是政府增加收入的主要途径C.是专制统治在经济上的体现D.使中国丧失了外贸的主动权5、有人认为:黄氏(黄宗羲)之说,根本上不脱儒家思想理路,却将儒家政治、社会观推演为一更具民本精神之制度化蓝图…若以为其所论仍与“现代”不侔(móu,相当)而定其为无新见,则失于以“现代”事物为绝对尺度.下列观点与材料信息相符的是A.开创代议制民主的“制度化蓝图” B.民本思想脱离“儒家思想理路”C.对黄氏的评价体现了现代化史观 D.君臣平等的思想具有“新见”6、《中华文化史》中写道:“宋词、宋文、宋画、宋代文玩及宋代理学,构成了—个精致辽阔而又森严的贵族世界,而在这一世界之外,另有一种文化崛起,这就是在人头攒动的瓦舍勾栏中成长起来的粗俗而生动的市井文化。
2021年高三12月月考(历史)
2021年高三12月月考(历史)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每题3分,共计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钱穆先生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汉代从昭宣以下的历任宰相,几乎全是读书人……完全是因其是一读书知识分子而获入仕途。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①官僚政治体制开始形成②考试为主的选官制度实行③儒学地位的明显提高④文官为相便于皇帝限制相权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2.史学家高第这样概括近代某次列强侵华战争的目的:“务须让西方列强进入中华帝国的北方口岸和首都。
马戛尔尼那时的岁月已经远去,如今……要与天子本人,而不是地方代表,要在朝廷宫中,而不是在总督府等衙门,继续商谈已从帝国南部或中部重镇开始的关系。
”由此可知这场侵华战争是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日本全面侵华战争3.民主政治一直是近代以来我国人民的追求,制定宪法或颁布法律文件是实施和保障民主政治的一个重要途径。
下列有关近代以来的宪法或法律文件的说法,正确的是A.《临时约法》是中国近代史上首部资产阶级宪法B.《共同纲领》是中国现代史上首部社会主义宪法C.1954年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了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D.1954年宪法是对《共同纲领》的否定4.孙中山说:“在国内,君主可以不要,忠字是不能不要的。
……为四万万人效忠,比较为一人效忠,自然是高尚得多,故忠字的道德还要保存”。
对这段话中的“忠”,下列理解中最准确的是A.弘扬传统的忠孝思想B.要保持忠君爱国思想C.强调了国家民族意识D..要有牺牲和奉献精神5.1972年中美上海《联合公报》:“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美国发表这声明意在A.缓和中美关系,集中对抗苏联B.承认中国日益提高的国际地位C.缓和中美关系,促进中国统一D.承认封锁新中国政策的错误6.《先秦与古希腊:中西文化之源》一文中写到:“古希腊人创造的这一粗糙体制,比华夏精致的专制主义体制,更有利于人的健康发展,更有利于人类文明的进步。
辽宁省高三上册历史12月月考文科综合(历史)试卷
辽宁省高三上册历史12月月考文科综合(历史)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12题;共24分)1. (2分)秦国在正式变法以前,秦孝公主持会议就是否变法进行争论,商鞅针对当时守旧势力的观点进行了针锋相对的辩驳,下列观点属于他的是()A . 利不百,不变法;功不十,不易器B . 民贵君轻C . 有能则举之,重予之爵,厚予之禄D .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2. (2分) (2017高二上·景县开学考) “这种制度,从根本上克服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两党制或多党制互相攻讦、互相倾轧的弊病,能够保证集中领导与广泛民主、充满活力与富有效率的有机统一。
我们要继续坚持和完善这个制度……”。
“这个制度”是指中国的()A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 .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 . 民主集中制度D .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3. (2分)(2019·杭州模拟) 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明代还是在制度之下由皇帝来当宰相。
宰相废了,而宰相的职权则由皇帝兼……明代制度还是和过去大体相似的。
清代就更超越了这一限度……清代行政反而成了私下的秘密,自然比尚有制度可循的内阁制又大大进了一宰相废了,而宰相的职权则由皇帝兼……明代制度还是和过去大体相似的。
清代就更超越了这一限度……清代行政反而成了私下的秘密,自然比尚有制度可循的内阁制又大大进了一步。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 . 明朝设立的内阁制是对宰相制的继承B . 内阁是公开行政,军机处是私密行政C . 军机处的设置是古代政治的巨大变革D . 内阁与军机处的设立加强了君主专制4. (2分) (2017高二上·肇庆月考) 以下人物及其观点所体现的共同诉求是()A . 学习西方,救亡图存B . 广启民智,自强求富C . 暴力革命,实现共和D . 实现工业化,与西方商战5. (2分) (2020高一下·襄阳月考) 宋代苏州商人朱冲,其家族内“弟侄数人,皆结姻于帝族,因缘得至显官者甚众”。
辽宁省2021版高三上册历史12月月考文科综合(历史)试卷D卷
辽宁省2021版高三上册历史12月月考文科综合(历史)试卷D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12题;共24分)1. (2分) (2016高二上·黑龙江月考) “必须训示基督教徒,如果他们看见一个贫苦困难的人置之不顾,而使用自己的钱去购买赎罪券,那么他所得到的不是教皇所应许的赦罪,而是上帝的愤怒。
这段话最有可能出自()A . 薄伽丘B . 马丁·路德C . 加尔文D . 伏尔泰2. (2分) (2017高三上·郑州月考) 唐律规定:徒刑以上的案件审结后,必须向当事人及其家属宣读判决,如不服判决的,可以提出要求,由原审判机关重审。
若仍不能改判的,可以逐级向上申诉,直至上书皇帝,但一般不得越级。
唐朝的上诉规定()A . 有效地防止了冤假错案的发生B . 从制度上促进了司法的完善C . 成为唐朝盛世出现的核心因素D . 说明皇帝处理了很多的错案3. (2分) (2018高一上·江苏月考) 《中国纪事》评价某一事件:“他们给予民众的惊慌比给予统治者的惊慌还要厉害……除了改朝换代以外,他们没有给自己提出任何任务……他们的全部使命,好像仅仅是用丑恶万状的破坏来与停滞腐朽对立。
”该事件是()A . 太平天国运动B . 戊戌变法C . 义和团运动D . 辛亥革命4. (2分)新疆吐鲁番等地发现的丝织品中,出现了一些中亚、西亚流行的对禽、对兽纹饰图案;明代烧制了带有阿拉伯和梵文装饰图案的瓷器。
这主要是A . 适应对外贸易的需要B . 适应中原贵族生活多样化的要求C . 反映了各族之间联系的加强D . 体现了兼收并蓄的对外政策5. (2分) (2017高一上·嘉祥月考) 孙中山曾对科举制发表以下看法:“自世卿门阀举荐制度推翻,唐宋厉行考试,明清峻法执行,无论试诗赋、策论、八股文,人才辈出;虽所试科目不合时用,制度则昭若日月。
辽宁高三高中历史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辽宁高三高中历史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战国时期,各国官营手工业中都有一定数量的雇佣工匠,而秦朝建立后,官营手工业中的劳动者是服役的工匠、刑徒和奴婢。
这反映了A.战国手工业水平相对领先于秦朝B.秦朝经济政策阻碍了手工业进步C.秦朝建立后强化了重农抑商政策D.大一统国家加强了对人口的控制2.明朝的监察制度具有动态机制,采取定期与临时相互交替的巡按方式对地方官员进行考察监督。
这一“动态机制” A.保证了监查部门的独立性B.有利于防止监察机构腐败C.完善了民意的舆论监督D.破除了官官相护的陋习3.“订烧瓷”系指外国客商根据本国需要前来中国订制的瓷器。
下图为荷兰东印度公司于1786年在中国定制的五彩咖啡壶设计图稿(仿自欧洲银器)。
材料反映了A.中国瓷器逐渐融入全球贸易网络B.订制瓷器为迎合欧洲皇室的需要C.“订烧瓷”成为中西贸易主体D.外销成为制瓷业发展的主要动力4.“假如没有这场革命,清廷不会向西方学习,中国必然会在旧有的轨道上徐徐而行;假如没有这场革命,汉人士大夫还会继续沉沦,不会有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也不会有后来的政治大变局。
”上述材料对“这场革命”的认识突出反映了A.近代化史观B.全球史观C.革命史观D.社会史观5.有学者指出,民国初年破旧而又未能立新,社会陷入严重失范状态,只有实行具有一定现代导向的过渡性强权统治才能渐进地从封建专制过渡到现代民主。
该学者的观点肯定了民国政府A.推崇尊孔复古B.完善代议制民主C.颁布《临时约法》D.加强中央权力6.某位毛泽东书籍收藏爱好者,因保管不善,书籍受损严重,图为该书目录。
此部著作是A.《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B.《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C.《新民主主义论》D.《论十大关系》7.毛泽东提出,中共遵守国民党也已赞同的协议,但有些事要“先斩后奏”,有些事则“斩而不奏”。
2021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含答案
秘密★启用前2021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文综历史试题含答案24.(原创)中国衣冠服饰制度夏商时期已见端倪,到周代渐趋完善并成为“昭名分,辨等威”的工具;战国时期则出现了“七国异族,诸侯制法,各殊习俗”的现象。
这表明先秦时期A.服饰多元成为主流 B.宗法礼制逐渐崩溃C.思想领域百家争鸣 D.等级政治走向消亡25.(原创)“镇”在唐代以前多指边境军事据点,镇将主要管理军务。
宋代以后的“镇”则多为“民聚不成县而有税课者,则为镇或以官监之”。
古代“镇”的演化可以看作是A.中央集权加强的结果 B.重农抑商解体的例证c.物质生产进步的反映 D.市民社会兴起的标志26.据《明史>记载:“(洪武)十四年令农衣绸、纱、绢、布,商贾止衣绢、布。
农家有一人为商贾者,亦不得衣绸、纱。
二十二年,令农夫戴斗笠、蒲等出入市井不禁,不亲农业者不许。
”这些措施在本质上体现出A.农民社会地位有所提高 B.政府力图控制人口流动C,传统农耕经济发生异变 D.专制权力干预社会生活27.(原创)黄宗羲认为:“秦变封建而为郡县,以郡县得私于我也;汉建庶孽,以其可以藩屏于我也;宋解方镇之兵,以方镇之不利于我也。
此其法何曾有一毫为天下之心哉!”从历史的分析中,黄宗羲揭示出传统政治A.走向成熟的轨迹 B.集权体制的根源C.因循反复的特点 D.天下私有的本质28,读《清代中叶全国耕地和人均耕地表》(资料来源:《清代的垦田与丁口的记录》),关于清朝中叶的社会发展,从中可以得出的合理结论是A.人口总量急剧增加 B.土地兼并愈演愈烈C.政府财政入不敷出 D.租佃经营方式盛行29.近代国学大师王国维将清代学术的发展脉络概括为”国初之学大,乾嘉之学精,道咸以降之学新”。
道咸新学的开创者之一是A.顾炎武 B.魏源 C.康有为 D.严复30.以下是陈独秀通信答问的部分问题辑录,所涉内容集中于“工人教育与工作时间”、“妇女、青年、劳动问题”、“工人底时间工资问题”、”劳动专政”等。
辽宁高三高中历史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辽宁高三高中历史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面是商代前期都城迁徙示意图,据该图可知商代前期A.完善了行政管理制度B.统治重心在黄河下游地区C.政治统治较为稳定D.政治中心城市开始形成2.有文献记载,明末农民军领袖张献忠的部队一直在流动作战,没有稳定的财税来源。
只有通过沿途劫掠富豪,才能维持军队经费。
下列对该部队遗留财富的考古发现可为此提供证据的是A.该有“大西”年号的银锭B.虎钮“永昌大元帅”金印C.大量金耳环等首饰D.记录分封将土的金封册3.罗马法中规定:并不是罗马法上所有的自然人都可以成为买卖契约的主体,聋哑人、精神失常者、年幼的人和受监护的妇女被排除在买卖契约主体范围之外。
这表明罗马法A.理论与实践严重地脱节B.重视契约保护私有财产C.缺乏对弱势群体的保护D.注重当事人的行为能力4.英国在1867年扩大选举权后,仍旧只有不到一半的成年男性居民获得这种权利。
而德意志在帝国成立的1871年就有一半的民众参加了议会选举。
这显示出德国A.政治民主建设取得一定的成果B.人民享有充分的民主政治权利C.政治民主化水平远远高于英国D.议会逐渐成为国家权力中心5.辛亥革命爆发后,清政府命令吴禄贞率北洋新军第六镇(师)镇压山西革命,他却暗中与山西革命党人联络,随后并共同反清,最终于1911年11月被旧势力暗害。
此事说明A.民主革命思想广泛传播B.革命阵营内部潜伏危机C.革命果实落入北洋之手D.革命与反革命斗争激烈6.1917年底,苏俄向英、法、德三国的工人呼吁:“上述各国工人定会了解他们现在所担负的使人类摆脱战祸及其恶果的任务,定会以多方面无比坚决果敢的行动,帮助人们把和平事业以及使被剥削劳动群众摆脱一切奴役和一切剥削的事业有成效地进行到底。
”苏俄此举的目的是A.推动主要参战国工人的反战运动B.显示苏俄政权的无产阶级性质C.希望各国举行不割地不赔款谈判D.鼓舞欧洲各国人民的解放斗争7.1984年,邓小平对港澳观礼团说:“只要站在民族的立场上,维护民族的大局,不管抱什么政治观点,包括骂共产党的人,都要大团结。
2023-2024学年辽宁省朝阳市部分学校高三上学期12月考试历史试题
2023-2024学年辽宁省朝阳市部分学校高三上学期12月考试历史试题1. 《国语·鲁语上》记载,夏、商、周王族祭祀的时候,不仅祭祀本族的先王先公,而且将本族来源与黄帝族系联系起来,自认是黄帝族系的后裔。
这些记载()A.说明祭祀活动为王权所轻视B.为政治活动染了神权色彩C.利于论证华夏文明的延续性D.源于宗法制度对血缘的强调2. 汉初,郡国须收集各地所产之物(方物)输送至国库。
汉武帝时,朝廷以“物多苦恶,或不偿其费”和“便远方之贡”为由,派均输官直驻郡国,他们负责验收方物,督促郡国附缴相应运费,然后将方物运至中央。
汉武帝此举()A.实现了对地方官的直接控制B.旨在消除豪强对朝廷的欺瞒C.侵夺了地方富商大贾的利益D.有利于保障中央政府的财力3. 据记载,贞观年间,李世民联合朝臣对旧律作了重大修改,较之隋律“降大辟(死刑)为派者九十二”,“减流入徒者七十一条。
……凡削烦去蠹,变重为轻者,不可胜纪”。
李世民此举()A.消解了社会矛盾B.加强了君主专制C.完善了中华法系D.蕴含了德治理念4. 《诗经·周颂·载芟》中有“载芟载柞,其耕泽泽。
千耦其耘,徂隰徂畛”的诗句,将除草、拔除杂木、松土等景象融于祭礼音乐。
宋代苏轼在海南为官时为《减字木兰花》填的词中有“春牛春杖,无限春风来海上”,以市井音乐描绘春耕气象。
这说明古代中国()A.农耕文明范围不断拓展B.督促耕作是官员的义务C.音乐表演世俗倾向明显D.重农风气文化土壤深厚5. 下表所示为明初小说作品《水浒传》中部分人物形象与其历史原型的对比。
对此解读最合理的是()A.市民审美决定创作方向B.传记小说以史实为依据C.文艺作品受到政府监督D.作者受主流价值观影响6. 如表所示为顺治至道光年间,清朝任命的陕西巡抚中满汉人数统计(单位:人)。
据表可知,这时期的清廷()C.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度减弱D.满汉差异逐步消失7. 辛亥革命后,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普遍认同“没有职业的人不得有选举权及被选举权”,人力车夫、排字工人等贫民均被他们视为“没有职业”者。
辽宁省第二高级中学2021届高三历史12月月考试题
辽宁省第二高级中学2021届高三历史12月月考试题第I卷单项选择题:(本题共3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早在先秦时期,中国文化的地域性差异已十分明显。
就文学而论,北方注重说理,南方倾向抒情,如南方的诗歌大量运用神话材料,描绘神奇瑰丽境界,给人强烈审美愉悦感.下列文学现象,最能说明南方文学这一特点的是A.《论语》 B.《逍遥游》C.《诗经》 D.《离骚》2、比较下列两幅图,两种制度的最本质区别在于( )A.左图反映了中国的民主,右图反映了美国的民主B.左图反映了封建社会的民主,右图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民主C.左图反映了封建君主专制,右图反映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D.左图的官员都是任命的,右图的官员都是民选的3、宋朝的《清明上河图》备受史学家关注,在欣赏宋朝的《清明上河图》时,参观者发表了以下见解,其中不符合历史史实的是:甲:它反映了两宋时期宫廷画的活跃乙:它以表现社会风俗为主题丙:它是北宋张择端的代表作丁:它是北宋商品经济发展,城市繁荣的产物。
A、甲B、乙C、丙D、丁4、明清时期,社会经济和民众衣食结构发生的重大变化是A.南稻北粟的农业格局开始形成 B.商品经济繁荣,社会上广泛使用纸币C.经济作物广泛种植,棉布成为民众主要服装和被褥原料D.玉米、甘薯逐渐成为米、面之外新的主食品种5、费正清说,中国人对外国生活怀着好奇心理并且倾向于采用外国思想,这种情绪自1860年前后已在慢慢地增长,到19世纪90年代以后又加速发展了,在1905年以后达到了近乎发狂的程度。
下列不属于19世纪90年代以后“这种情绪”加速发展盲至“发狂”的原因是A.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B.民族危机的加深C.义和团的直接影响 D.维新变法的推动6、日本学者福泽谕吉就社会转型问题曾说:“有人主张寻求文明应先取其外形,但一旦遇到障碍,而又束手无策;我主张先求其精神,排除障碍,为汲取外形文明开辟道路。
”按照他的观点,近代中国社会转型的进程应该是A洋务运动—辛亥革命一新文化运动 B辛亥革命—洋务运动—新文化运动C新文化运动—洋务运动—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辛亥革命—洋务运动7、孙中山和毛泽东是20世纪的两位伟人,对中国历史发展都作出了杰出贡献。
辽宁省朝阳市县高级中学高三历史月考试卷含解析
辽宁省朝阳市县高级中学高三历史月考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中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演变的趋势是A.刀耕火种——石器锄耕——铁犁牛耕 B.石器锄耕——刀耕火种——铁犁牛耕C.铁犁牛耕——刀耕火种——石器锄耕 D.石器锄耕——铁犁牛耕——刀耕火种参考答案:A2. 1894年夏历七月,御史安维峻弹劾康有为“非圣无法,同少正卯,圣世不容,请焚《新学伪经考》,而禁粤士所学”。
这是因为此书( )A.否定了孔子圣人的地位B.动摇了顽固派恪守祖训的理论基础C.批判了封建伦理道德D.批判了专制主义的君主制度参考答案:B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说明几千年以来人们信奉的儒家思想不是孔子开始提出的思想,是后世不断修订的,并没有否定孔子的圣人地位,相反地康有为把孔子奉为改革的先师,故A项错误;《新学伪经考》动摇了长期以来的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因此也就动摇了顽固派恪守祖训的理论基础,因此遭到他们的攻击,故B项正确;在《新学伪经考》中并未直接批判封建的伦理道德,故C项错误;《新学伪经考》主要是维新派进行理论性的宣传阶段,并没有对君主专制的批判,且维新派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度,故D项错误。
3. 明前中期,朝廷在饮食器具使用上有一套严格规定,例如官员不得使用玉制器皿等。
到明后期,连低级官员乃至普通人家也都使用玉制器皿。
这一变化反映了()A.君主专制统治逐渐加强B.经济发展冲击等级秩序C.市民兴起瓦解传统伦理D.低级官员易染奢靡风气参考答案:考点:2P:明清时期的商业发展.分析:本题考查明清时期商业的发展.需要掌握明清时期商业发展对等级秩序的影响.解题的关键是对题干材料的解读与分析,结合明清时期商业发展对等级秩序的影响解答即可.解答:依据题干材料可知,明前中期,朝廷严格规定官员不得使用玉制器皿等,旨在维护专制权威和等级秩序,但是到明后期,连低级官员乃至普通人家也都使用玉制器皿,说明等级秩序受到冲击,结合所学可知,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冲击等级秩序,故B项正确.A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应排除.故选B.4. “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战的遗留问题……根本不能同德国和朝鲜问题相提并论。
辽宁高三高中历史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辽宁高三高中历史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考察中国人口发展的历史,就会发现明代中后期中国人口数量出现了快速的增长,这得益于精耕细作生产方式的推广和高产作物的引进。
明清时期人口的快速增长,最深远的历史影响是A.加速了明清王朝的腐化进程B.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转型发展C.引发了农耕文明深层的社会危机D.扩大和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疆域2.图7为《欧洲运入中国白银数量图》。
图示数据反映了当时中国A.与欧洲贸易中占优势B.被纳入西方资本主义世界体系C.自然经济总体持续发展D.新经济因素获得大量原始积累3.唐太宗对南朝后期竞相模仿萧子云书法的风气表示不屑,认为其“仅得成书,无丈夫之气”,只有王羲之的书法才“尽善尽美”,于是连西州(今吐鲁番)幼童习字的范本都是王羲之书帖。
王羲之在中国书法史上地位的确立,是因为A.皇帝好恶决定社会对艺术的批判B.王羲之的艺术成就不可超越C.艺术水平与时代选择的共同作用D.朝代更替影响艺术评判标准4.古希腊悲剧《被缚的普罗米修斯》讲述的是,普罗米修斯为人类盗取火种而遭到主神宙斯严厉惩罚的故事,剧中借普罗米修斯之口说:“说句老实话,我憎恨所有的神。
”该剧深受雅典人的喜爱。
这反映出当时雅典人A.崇尚人的价值B.宗教意识淡薄C.反对神灵崇拜D.注重物质生活5.19世纪中期,欧洲社会主义运动在客观上促进了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政治的完善,而与此同时兴起的民族主义潮流也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这种现象从本质上说明A.自由主义是当时历史发展的主流B.社会主义尚缺乏成功的客观条件C.民族主义催生了欧洲的自由主义D.资产阶级决定着欧洲历史的发展6.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以前,议会的选举延续了中世纪的旧选举制度,一小撮贵族寡头操纵议会,议员或是由控制选区的特权人物指派、赠送,或是靠恫吓,或贿赂选民当选,完全不是民主选举。
材料反映当时A.英国议会已被工业资产阶级控制B.英国的议会制度本质上是王权专制C.英国议会政治的特色是僭主政治D.光荣革命后英国仍以贵族政治为主7.下表为1820—1913年英美进口关税率统计表。
辽宁高三高中历史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辽宁高三高中历史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许倬云先生在其《西周史》中所说,“商周的封建,事实上是基层地方社群政治权力的延续”。
周初“封建”的实施主要基于()A.最高统治者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B.王权无力伸至诸侯所治理的共同体内部C.周王室众星捧月般政治格局的形成D.该制度可从根本上消除中央和地方的对立2.唐太宗时,全国分为十个道,每个道包括若干个州,以便于皇帝派官员视察各州的行政工作。
与“道”职能相当的是()A.秦朝的郡B.西汉的州C.宋朝的谏院D.元朝的中书省3.有学者说:“满族自己内部,原本实行的是八旗旗主共议的氏族民主,而不是汉文化的绝对君主制,后来才废除了这种氏族民主形式,实现了君主的专制体制。
”这种变化达到顶峰是在()A.顺治时期B.康熙时期C.雍正时期D.乾隆时期4.“周亚夫,汉文、景名将。
周勃次子,因兄胜之杀人被处死,故得嗣爵,封为条侯。
文帝后元六年(公元前158年),匈奴大举侵扰上郡、云中,京城长安告警。
周亚夫以河内太守被任为将军,出征驻屯细柳,因治军严谨有方,不久迁中尉,负责京城治安。
景帝时,周亚夫以太尉率军平七国之乱,五年后,被景帝迁为丞相。
”材料反映古代中国选官制度的发展趋势是()A.君主专制在不断加强B.皇帝选官重视军功C.重血统向重才能转化D.君权相权不断协调5.宋代,典卖土地、房屋的现象十分普遍,所谓“典卖”,是指将土地、房屋等不动产出典给他人,收取一定的典价,在约定期限内原价赎回。
典卖者大多数是贫困农民。
据宋代朱晦庵等人编的《宋本名公书判清明集》记载,当时“豪民图谋小民田产”,出典人要求回赎典物时,“则迁延月日,百端推脱”,辗转数月,已经到了赎典截止的期限,使得出典人终无赎回之日。
而宋律规定只有典契证验显然者,才允许业主收赎。
这说明()A.豪强利用典卖规则漏洞抢夺农民利权B.典卖实际上是把财产的所有权实行转让C.典卖是当时豪强掠夺农民的主要方式D.通过典卖,强化了农民与地主之间的人身依附关系6.中国是纸币的故乡,产生于北宋时期(1023年)的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比欧洲早600多年。
辽宁高三高中历史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辽宁高三高中历史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中华文化史》一书写道:“这一时期民本思潮的重心有二:在人类与自然关系(天—人)方面,突出人的地位;在人类社会关系(君—民)方面,强调民的作用。
”这一时期A.百家争鸣局面出现B.儒学正统地位确立C.儒家伦理得到强化D.儒家思想趋向新启蒙2.礼是指较固定的行为准则,敬鬼神节仪式成为原初的礼的核心部分;但春秋时,礼经人为理性化而被灌入政治人文主义内容。
这一变化主要体现了A.人的自觉意识觉醒B.社会等级秩序的恢复C.礼制社会功能加强D.孔子地位的社会认可3.老子认为,使用战争这种手段一定要慎之又慎:首先,不能轻易运用武力;其次,即使在迫不得已用兵时,也一定要以一种“悲哀”的心情来对待;就是打了胜仗,也绝不可以炫耀,而应该“以丧礼处之”。
这体现出他的人生观是A.恬淡为上,胜而不美B.隐忍退让,以和为贵C.知足寡欲,隐于山野D.上善若水,刚柔并济4.“明主之所导制其臣者,二柄而已矣。
二柄者,刑德也。
何谓刑德?曰:杀戮之谓刑,庆赏之谓德。
”材料对“刑德”的释读说明A.儒家重视德治B.法家主张刑德并用C.道家主张无为而治D.墨家反对君主专制5.某学者指出,理想主义和功利主义在他的思想中是并存的,并得到了统一;他在各学派中是最讲功利的,但他倡导的功利并非一己之私利,而是天下之公利。
这里的“他”应是A.孟子B.庄子C.韩非子D.墨子6.下列各项为古代中国“学在官府”现象的演变,次序正确的是时代三代东周秦朝汉朝发展盛衰盛衰时代三代东周秦朝汉朝发展盛衰盛盛时代三代东周秦朝汉朝发展衰盛衰盛A.B.C.D.7.《资治通鉴》指出:“汉历中衰,当更受命……今陛下久疾,变异屡数,天所以谴告人也。
宜急改元易号,乃得延年益寿,皇子生,灾异息矣。
”这体现了A.无为而治的思想B.外儒内法的观念C.尚贤非命的主张D.天人感应的学说8.自汉文帝、景帝时起,汉代诏令一改汉高祖时期“既无典故,也不讲究对仗之美,直自道来,几近口述”的风格,开始注重文辞的修饰和句式的工整,且在措辞中称引儒家经传成为常态。
2021年高三历史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2021年高三历史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孟子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主张“君权神授”,黄宗羲认为君主是“天下之大害”。
对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孟子、黄宗羲都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B.三种主张都与当时的社会状况密切相关C.三种主张都遭到当时统治集团的轻视D.三种主张都反映了社会转型时期的剧变【答案】B【解析】考点: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
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孟子主张“民贵君轻”是因为当时战乱,老百姓过着水深火热的生活,阶级矛盾尖锐。
董仲舒主张“君权神授”是因为当时需要强化君主的权力,巩固国家的统一。
黄宗羲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则是因为当时封建制度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所以,三种主张都与当时社会状况密切相关。
2、有人说:“古代西方什么都禁,就是不禁人的本能。
中国什么都不禁,独独禁人的本能。
”假如你同意他的观点,那么你的论据是A.人文主义民贵君轻 B.因信称义天人感应C.人文主义“存天理,灭人欲” D.因信称义致良知【答案】C【解析】考点:人文主义;程朱理学。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比较、分析,认识历史事物本质和规律,并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
根据题干信息,本题实际上中西方古代思想主张相关内容。
结合所学知识,解读题干材料观点,得出这样的认识:“古代西方什么都禁,就是不禁人的本能”,体现的是肯定人的价值、人的尊严,即“人文主义”可以作为论据;“中国什么都不禁,独禁本能”,强调的是压抑人性、维护封建等级,为专制统治服务,即“存天理,灭人欲”可以作为论据。
故,本题正确答案选C。
其余ABD三项均不正确。
3、上海师范大学教授萧功秦教授指出,中国人中的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并不是人权自由的启蒙意识,而是这种为民族生存而激发的以务实地摆脱危机为目标的避害趋利的意识。
辽宁高三高中历史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辽宁高三高中历史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祈盼“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一个美好愿望,这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一个特点是 ( ) A.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有家畜养殖的传统B.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C.用牛力耕田使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日益完善D.采用“男耕女织”式的经营方式2.据《国语》记载,春秋战国时期“宗庙之牺,为畎亩之勤”。
这种现象对当时生产方式带来的变化是:A.私田开垦的规模扩大B.精耕细作的程度提高C.自耕农经济应运而生D.土地国有制转变为个人土地所有制3.春秋战国时期,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小农经济得以初步发展的主要条件包括:①铁制农具的逐步推广②土地私有制的确立③一些诸侯国扶植个体小农经济的改革④曲辕犁的发明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4.“精耕细作”是我国古代农业生产技术主要特点。
下列关于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促进了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B.突出特点是少投入多产出C.发展的主要动力是小农经济D.提高了农业生产技术水平5.中国古代历来重视户籍管理,鼓励人口增长。
这种现象与下列哪种情况最为相关:A.防止由于人口流动而造成社会动荡B.保证政府赋税、徭役和兵役的来源C.征调人力兴修大型的农业水利工程D.为抵御外族入侵提供足够的兵源6.“今棉之为用,可以御寒,可以生暖,盖老少贵贱无不赖之。
其衣被天下后世,为功殆过于蚕桑也”这句话反映的现象是A.棉布保暖性好,可以御寒B.棉布因其实用性广为流行C.棉布完全取代了丝织品的地位D.棉布功劳大于丝织品7.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指出:“1500年至1763年的这些岁月是全球开始统一的时期,是从1500年以前时代的地区孤立主义到19世纪欧洲的世界霸权的过渡时期。
”不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A.新航路的开辟B.欧洲国家的对外扩张C.工业革命密切了国际交流D.英国确立了殖民霸权8.英国的黑奴贸易通常以“三角贸易”的形式进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有人认为中国古代最讲“爱”的莫过于墨子,誉之为“世界平等博爱主义第一大家”,这是因为墨子的主张A. 代表手工业者的利益B. 倡导主动地爱护别人C. 强调爱不分厚薄亲疏D. 强调各国要和平相处【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即无差别的去爱所有人,强调爱不分厚薄亲疏,故选C;ABD中的说法不能准确体现墨子兼爱的含义,与题意不符,排除。
2. 西汉时期,针对废除盐铁官营的呼声,桑弘羊指出:盐铁官营是“国家大业,所以制四夷,安边足用之本,不可废也”。
他主张盐铁官营的主要理由是A. 巩固边防维护统一B. 增加国家财政收入C. 打击地方豪强势力D. 加强中央经济控制【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国家大业,所以制四夷,安边足用之本”可知,桑弘羊主张盐铁官营主要是从维护国家安全和统一角度强调盐铁官营的重要性,故A符合题意;增加财政收入是为巩固边防、维护统一而服务,故排除B;打击豪强与加强经济控制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排除CD。
3. 朱熹说:“唐源流出于夷狄,故闺门失礼之事不以为异”。
这反映了唐朝社会A. 违背正统,纲纪混乱B. 文化多元,社会宽容C. 婚恋自由,风气开放D. 华夷交融,民族和睦【答案】B【解析】【详解】朱熹认为“唐源流出于夷狄,故闺门失礼之事不以为异”,其大意为,唐朝皇室有着夷狄血统,所以婚姻伦理关系错乱也不足为奇,这说明朱熹认为唐朝社会文化多元、社会宽容,故B项符合题意;其他三个选项均与题干信息不符合,故排除ACD。
4. 结合下图指出北宋选择定都开封的主要原因A. 山河险阻,利于防御B. 经济发达,商业繁荣C. 人文渊薮,历史名城D. 水路通达,漕运便利【答案】D【解析】【详解】综合图片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北宋定都开封,主要是在经济上仰赖东南财富,水路通达,漕运便利,有利于南方粮食运到开封,故选D;开封地处平原,不利防御,故排除A;开封经济发达、商业繁荣,人文渊薮、历史名城,这些不是定都必要选项,与题干“主要原因”不符,故排除BC。
5. 有学者指出,“真正解决倭患的关键之举并非战争,而是官方政策的转换。
面对势不可挡的国际贸易大潮流,战争不能解决问题,或者说只能治标不能治本。
倭寇的实质是海禁与反海禁的斗争,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政府必须放弃海禁政策”。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 倭患是明朝最大的统治危机B. 国际贸易大潮引发倭患问题C. 海禁政策是维护稳定需要D. 战争是解决倭患的根本手段【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明朝实行海禁政策的本意是针对倭患、加强海防,是维护封建统治的稳定的需要,故选C;材料不能体现倭患是明朝最大的统治危机,且说法不符合史实,故排除A;国际贸易大潮是当时世界发展趋势,不是引发倭患的必然原因,故排除B;材料强调战争手段只能治标,不能治本,故排除D。
6. 钱穆在《国史大纲》中提到:“当时的中国,由政治领导改进社会之希望已断绝,不得不转由社会领导来改进政治。
前者牺牲较少,进趋较易;后者则牺牲较大而进趋难……当时的中国,乃不得不出此途。
”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A. 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近代化B. 戊戌变法要改良中国政治C. 辛亥革命是矛盾发展的产物D. 新文化运动促进思想解放【答案】C【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不得不转由社会领导来改进政治”、“当时的中国,乃不得不出此途”等信息可知,材料强调的是辛亥革命是社会矛盾不断发展的必然产物,是各种矛盾综合的结果,故正确答案为C ;洋务运动没有涉及到改进政治,排除A ;戊戌变法要改良中国政治与“后者则牺牲较大而进趋难”不符合,排除B ;D 项强调的是思想解放,而材料强调的是政治革命,排除D 。
7. 有学者指出:“文言的命运是与传统文化密切相连的……只要传统文化、民族特性受到重视,文言总会或多或少地进入人们的视野,受到肯定与提倡”。
这说明A. 文言文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B. 提倡白话文违背新文化学者的初衷C. 使用白话文割裂与传统文化的联系D. 文言文的使用需要特定的环境【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文言命运是与传统文化密切相连的……文言总会或多或少地进入人们的视野,受到肯定与提倡”可知,材料内容主要强调文言文与传统文化是密切相连的,说明文言文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A 项正确;提倡白话文是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内容,不违背新文化学者的初衷,并且材料内容没有强调与此相关的内容,B 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强调文言文与传统文化是密切相连,文言文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没有强调使用白话文割裂与传统文化的联系,C 项错误;材料内容没有涉及文言文使用的环境,与材料主旨不符,D 项错误。
8. 下表为1944—1945年华中、华北部分地区敌后根据地战斗情况统计。
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 敌后战场率先从战略防御转为战略反攻B. 华中、华北战场成为抗日战争的主战场C. 敌后战场孕育出巨大的抗战力量D. 国共合作是抗战胜利的重要基础【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表格信息可知,1944—1945年华中、华北部分地区敌后根据地战斗次数成百上千,甚至有些地区达六千多次;而且解放地区面积广阔及解放人口数量众多,说明敌后战场孕育出巨大的抗战力量,故C符合题意;材料数据不能说明敌后战场率先从战略防御转为战略反攻,也不能说明华中、华北战场成为抗日战争的主战场,故排除AB;材料与国共合作无关,故排除D。
9. 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是中国人民站起来后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宣言书,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重要里程碑。
下列反映抗美援朝战争的是A. 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B. 入山不怕伤人虎,只怕人情两面刀C. 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D. 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引自于毛泽东对抗美援朝的评价,体现了中国果断出兵朝鲜,贏得战争胜利,为国内建设争得和平环境,故D正确;“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是长征时期毛泽东的诗句,故排除A;“入山不怕伤人虎,只怕人情两面刀”与抗美援朝无关,故排除B;“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是井冈山根据地建设时期毛泽东的诗句,故排除C。
10. 某图书馆曾进行了以“我的春节(1978—2018)”为主题的特展。
从只能塞毛票的小红包,到装得下千元的大红封袋;从只有八道菜的饭馆菜单,到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健康的年夜饭套餐……让不少参观者发出40年斗转星移的感慨。
下列解读正确的是①反映了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②反映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③体现了精神文明建设的巨大成果④体现了不同地区的不同习俗A. ①②B. ①③C. ③④D. ②④【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装得下千元的大红封袋”“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健康的年夜饭套餐”“1978一2018”等信息可分析得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①②正确,故选A;材料没有体现精神文明建设的巨大成果、不同地区的不同习俗,③④错误,故排除BCD。
11. 法国人克洛德德尔玛在《欧洲文明》一书中认为,欧洲文明主要从古希腊继承了关于人和社会的某种概念的动力线,而从罗马那里则继承了一种政治的和法律的思想和范畴。
据此可知A. 罗马法是对希腊法的继承与发展B. 罗马法奠定了近代西方立法的基础C. 古希腊民主推动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D. 罗马法建立在发达的商品经济基础之上【答案】B 【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从古希腊继承了关于人和社会的某种概念的动力线,而从罗马那里则继承了一种政治的和法律的思想和范畴”可知,古希腊和古罗马文明留给后世最宝贵的财富是民主与法法治,保留了大量的人文主义精神,是西方文明的源头,古希腊民主政治为近现代西方民主政治奠定基础,罗马法奠定了近代西方立法的基础,B 项正确;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古希腊和古罗马文明对欧洲文明的影响,没有强调罗马法是对希腊法的继承与发展,并且不符合史实,A项错误;古希腊和古罗马文明留给后世最宝贵的财富是民主与法治,材料内容没有强调古希腊民主对近代民族国家形成的推动作用,C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古希腊和古罗马对欧洲文明的深远影响,没有体现罗马法建立的经济基础,D项错误。
12. 从1789年到1875年,法国先后出现三次君主立宪制、两次帝制、三次共和制政体的交替演变。
能够解释这种变化的原因是法国①启蒙思想深入人心②资本主义发展充分③君主制的传统深厚④工人阶级力量强大A. ①③B. ①④C. ②④D. ②③【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法国共和之路艰难曲折,主要因为启蒙思想对法国革命影响深远,且君主制的传统深厚,使法国多次出现君主制,①③正确,故选A ;法国此时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工人阶级力量也不强大,②④错误,故排除BCD 。
13. 19世纪英国工业城镇流行着一句古老的谚语:“整天工作,没有玩儿,使得杰克变成傻笨蛋”,“焦炭城专门生产傻笨蛋”。
这主要反映了工业革命A. 催生了资源型城市B. 造成了环境污染C. 延长了工人劳动时间D. 生产高度专业化 【答案】 D【解析】【详解】材料中的“整天工作”“傻笨蛋”,主要反映的是生产高度专业化下单一劳动的结果,故D 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工业革命催生资源型城市,故排除A ;材料没有涉及环境污染、工人劳动时间,故排除B 、C 。
14. 日本明治维新初期,岩仓使节团出访欧美,成员中江兆民在“目睹彼邦数百年来收获蓄积之文明成果,粲然夺目”之后,发出了“始惊,次醉,终狂”的感慨。
此次出使对日本的影响是A. 与西方国家的外交由此开始B. 增强了向西方学习的动力C. 取得与列强平等的国际地位D. 推动政府颁布《五条誓文》【答案】B【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岩仓使节团回国后,增强了日本向西方学习的动力,日本政府参照各国经验,制定政治经济改革计划,维新改革开始加速,故B 正确;日本开始与西方国家外交早于此时,故A 错误;此行没有取得与列强平等的国际地位,故C 错误;《五条誓文》在出访之前颁布,故D 项错误。
15. 1920年列宁说:“与那些先进的人民相比,俄国人民是糟糕的工人”。
英国学者理查德·韦南也认为:“事实上,对那些生产状况与芝加哥工厂相差悬殊的俄国工厂进行合理化改革本身是很浪漫的。
”这反映了当时 A. 西方国家的劳动生产率高 B. 芝加哥是美国工业中心C. 俄国的经济政策存在问题D. 苏联工业化遇到了困境 【答案】C【详解】依据时间、人物和经济发展水平信息判断,此时是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期,而根据“俄国人民是糟糕的工人”可得出俄国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存在问题,故C 正确;A、B、D无法准确反映材料信息,故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