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药物所致药热的几个问题
浅谈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应对措施
浅谈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应对措施作者:吕晓丽来源:《维吾尔医药》2012年第11期药物不良反应是指合格药物在正常用法用量情况下出现的与治疗目的无关或意外的反应,包括副作用,毒性反应、变态反应、后遗效应,继发反应及特异性遗传体质等。
其中副作用是指药物的固有反应,在普通剂量也常出现,但一般较轻微。
而毒性反应含义更广泛,泛指药物引起的生理、生化功能异常和(或)组织、器官等的病理改变,其严重程度随剂量增大和疗程延长而增加。
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主要有变态反应、药物热、皮疹、肾损害、肝损害、神经损害,菌群失调和二重感染等。
因此,加强临床用药过程中的监督和合理使用抗菌药对减少临床不良反应的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毒性反应及应对措施1.1 对神经精神系统的影响及应付措施青霉素类用量过大或静注速度过快时,可出现肌阵挛、惊厥、癫痫、昏迷等,应调整用量、减慢静滴速度。
氨基糖苷类,可损害第八对脑神经,导致听力或前庭功能损害,应随时监控,有耳病的患者最好不用。
异烟肼、环丝氨酸等剂量过大可引起癫痫,大剂量微生素B6可预防和减轻癫痫发作。
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等对神经肌肉接头部位有阻滞作用,大剂量药物快速静脉给药或放置于胸、腹腔内可引起四肢无力、呼吸抑制,应及时给予钙剂及新斯的明可改善症状。
1.2 肾脏毒性及应对措施氨基糖苷类、磺胺类、四环素类、头孢菌素类、多粘菌素B、万古霉素及两性霉素B等对肾脏均有不同程度的损害。
发现肾损害后,应根据情况及时减量或停用,或选用对肾脏无损害的抗菌药等。
1.3 肝脏毒性及应对措施四环素类、红霉素类、氯霉素、磺胺类、林可霉素等均造成肝损害,临床表现为食欲减退、恶心、血清转氨酶增高,严重者可有黄疸、肝肿大、压痛、肝功能减退等。
肝病患者应避免用以上药物,如确需使用应根据情况适当减量,并密切观察病情及定期检查肝功能。
1.4 造血系统损害及应对措施氯霉素对造血系统的毒性最为常见,可引起红细胞生成抑制所致的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及溶血性贫血兼有毒性反应及过敏因素。
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 邓佳
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邓佳近年来,各地大药房的不断增多,方便了人民群众的同时,乱用、滥用抗菌药物的现象也越来越多,抗生素万能的观点越来越严重,由此造成的不良后果不断见诸媒体。
为了帮助广大人民群众和医生了解抗菌药物不良反应,促进临床合理应用抗菌素,保证用药安全、有效、规范。
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抗菌素的不良反应及临床危害做简单介绍。
1 药源性危害药源性危害简称药害,是指药物不良反应(ADR)和不合理用药所致药物毒副反应。
2 抗感染药物所致药源性危害常见的抗菌药物ADR:青霉素G—过敏性休克;氨基糖苷类—耳毒性、肾毒性;四环素—小黄牙;酮康唑—急性肝坏死;氯霉素—再生障碍性贫血,灰婴综合征;替马沙星综合征;曲伐沙星—急性肝坏死;格帕沙星—Q-T间期延长。
3 按ADR与药理作用关联分类(1)剂量相关的不良反应。
(2)剂量不相关的不良反应。
4 按ADR作用性质分类(1)副作用;(2)毒性反应;(3)过度作用;(4)首剂效应又称首剂综合征;(5)继发反应;(6)后遗效应;(7)撤药反应;(8)依赖症;(9)药物变态反应;(10)特异质反应;(11)三致作用:系致畸、致癌、致突变。
5 常见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5.1 β-内酰胺类抗生素ADR(1)神经、精神系统反应:近年来由于青霉素类用量加大,常可见中枢症状,引起肌肉阵挛、抽搐、昏迷等称为“青霉素脑病”;鞘内或脑室内注入青霉素类,引发脑膜刺激症或神经根刺激症,大剂量可致高热、惊厥、昏迷、尿潴留、呼吸和循环衰竭;有的可致新生儿颅内压升高;应用普鲁卡因青霉素可引发精神症状。
(2)低钾血症。
(3)肾损害:以头孢噻啶最明显,亦偶见于甲氧西林及其他第一代头孢菌素类,合用其他肾毒性药品可使其肾毒性增加。
(4)造成胆汁代谢紊乱,肝功损害,一过性血清转氨酶升高、黄疸及出血。
(5)二重感染。
(6)血液系统:偶可引起溶血性贫血、白细胞或血小板减少,头孢孟多、头孢哌酮及拉氧头孢引发的出血反应也屡见报道。
一例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导致药物热的病例分析
一例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导致药物热的病例分析药物热是由于使用某种药物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发热,是药物不良反应之一[3]。
临床医生可能对药物引起的皮疹、肝肾损害、血管神经性水肿、过敏性休克等不良反应较为熟悉,而对药物热,尤其是不伴有其它不良反应的药物热尚不够重视,易导致误诊误治,个别患者甚至因为不能及时停用致热药物而危及生命。
药物热在抗菌药物治疗期间并不罕见,许多抗菌药物都有较高的药物热发生频率,尤其是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3]。
药物热的诊断缺乏特异性指标,且抗感染药物引起的药物热与感染性疾病本身引起的发热易混淆,临床上较难判断。
本文介绍1例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致药物热的病例,提示临床药师或医师应关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产生药物热的不良反应,从而避免和减少患者药源性损害事件的发生。
1.病例摘要患者,女,88岁,主诉:“间断发热六天”于2017年12月3日入院治疗。
患者于六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间断发热,最高体温38.2℃,服用退烧药物(具体药物及用法用量不详)可降至正常,但数小时后体温再次升高,12月2日夜体温38.0℃,口服退热药、罗红霉素、静点氨曲南(具体用法用量不详)后体温无下降。
为求明确诊断来我院治疗。
肺CT:“右肺中下叶炎症、左肺上叶支气管扩张继发感染、右肺上叶小结节、右侧胸膜肥厚”,急诊以“肺炎”收入我科,病程中无咳嗽咳痰,无胸痛咯血,无呼吸困难,饮食、睡眠、二便、体重无明显变化。
既往病史: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慢性疾病,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性疾病。
过敏史:否认食物、药物及其他物品过敏史。
查体:体温36.0℃,脉搏82次/分,呼吸15次/分,血压152/68mmHg,一般状态欠佳,嗜睡,浅表淋巴结无肿大,球结膜无水肿充血,睑结膜无苍白,口唇轻度发绀,颈静脉无明显充盈怒张,双肺叩诊清音,听诊呼吸音粗糙,双下肺可闻及湿罗音,心率82次/分,节律规整,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腹软,无压痛和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双下肢无水肿。
使用抗菌素诱发药物热,如何治疗?【推荐下载】
使用抗菌素诱发药物热,如何治疗?【推荐下载】导语针对抗菌药引起的药物热,除停用抗菌药外,医生还会通过补液加快药物排泄,对病情严重的患者应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对高热或超高热的患者同时应用物理降温,但对酒精过敏者禁用酒精擦浴,禁用酒精做溶剂的氢化可的松。
张先生平素体健,最近因业务繁忙,频繁出差,终于不胜旅途劳顿,在到达目的地后不久即出现头痛、鼻塞、全身不适,自服伤风感冒胶囊、阿莫西林后未好转,症状反而加重,伴咳嗽,随即至乡医院就诊。
医生给他用氨苄青霉素静脉点滴后,症状未见好转,体温反而有所上升,遂改用头孢菌素静脉点滴,咳嗽好转,体温稍降,但很快上升,并感觉胸背部痤疮明显增多,不得不带病返回市区。
到市级医院就诊时,医生发现王先生虽然发热多日,但精神状况良好,追问其病史,得知患者起病后曾用过上述几种抗菌药,且静脉用药后出现发热,夜间体温多正常。
医生经检查,发现其胸背部上的痤疮实际上是药疹,最后确诊王先生反复发热的罪魁祸首是抗菌药本身。
医生遂停用所有抗菌药,停药后第二天,王先生体温降至正常。
其实,张先生患病之初可能仅是由一般病毒引起的伤风感冒,或轻微气管、支气管炎,但他反复使用抗菌药,结果导致体温稍降继而上升不退,这种由药物引起的发热,医学上称之为药物热,属于药物不良反应之一。
作为具有抗菌消炎作用的抗菌药,为什么本身也会导致患者发热呢?抗菌药对人体来说是异物,进入人体内后,可作为抗原引起一系列免疫反应。
当患者再次用药时,可引起各种类型的过敏反应,表现为药疹、药物热等。
典型的药物热多出现于用药后的第7~10天,如果以前接触过相同药物,则可以在用药后数小时内出现发热,个别患者可短至一小时或长达25天。
药物热的体温曲线无一定规律,可表现为任何热型。
多数患者仅有发热而无其他症状,通常一般情况良好,即使较长时间发热,也无慢性病面容,甚至不伴有体温升高所致的心率加快。
少数患者症状较重,出现头痛、肌肉关节酸痛、寒战等。
1例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所致药物热的病例分析
甘肃医药2019年38卷第12期Gansu Medical Journal ,2019,Vol.38,No.12作者:李秋霞,女,主治医师,从事内科临床工作。
E-mail :**************药物热是患者使用某种或多种药物间接或直接引起的发热,停药后体温在72h 内(大多24h 内)降至正常的一种不良反应,是药源性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表现形式[1]。
与其他原因的发热相比,药物热的特征是停药发热即消失[2]。
目前临床上尚无统一或特异性的诊断标准,早期识别困难,容易误诊。
现就我科收治的一位患者做回顾性分析。
1病例资料患者65岁,男性,因“发热半月”为主诉入院。
患者半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热峰39.0℃,下午、晚上明显,伴有流涕、咳嗽,咳少量白色黏痰,无气喘、胸闷,无关节疼痛、肌肉酸痛,无头痛、恶心、呕吐,无腹痛、腹泻,无尿频、尿急、尿痛,到我市某家医院住院治疗,入院后经胸部CT 检查,诊断为“肺炎”,给予“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抗感染治疗1周+“甲强龙”抗炎4天,咳嗽基本消失,体温逐渐恢复正常后出院(共住院7天)。
出院1天后患者再次出现发热,最高体温39.5℃,为进一步诊治于2019年2月5日来我院就诊。
患者精神好,饮食睡眠正常,大小便无明显异常,体力稍减退,体重无明显增减。
查体:T 38.8℃,P 96次/分,R 26次/分,BP 132/86mmHg ,神志清,精神好,步入病房,言语流利。
全身皮肤黏膜未见黄染、皮疹及出血点。
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
口唇无紫绀,咽腔无充血,扁桃体未触及肿大。
双肺呼吸音粗,双肺少量水泡音,干性啰音未闻及,心界不大,律齐,无杂音。
腹软,肝脾肋下未触及,双下肢无水肿,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双侧巴士征阴性。
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病史。
无结核、肝炎等传染病史,无手术外伤史,无输血献血史,偶尔饮酒,无吸烟史。
无长期外地居住史,无疫区接触史,否认冶游史。
肺部CT 提示肺部炎性病变。
1例注射用哌拉西林舒巴坦钠引发药物热的讨论
1例注射用哌拉西林舒巴坦钠引发药物热的讨论▽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重庆万州404000药物热是患者因使用某一种或多种药物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发热,以持续性高热为特点,是临床上常见的药品不良反应之一[1]。
抗生素是导致药物热最常见的药物[2],及早识别尤为重要,可以缓解病情、减少住院费用及住院时间。
现将我科收治的1例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所致药物热病例进行报道。
病例资料患者陈某,女,34岁,因“反复咳嗽10+年,复发伴发热10+天”于2020年8月10日入院。
入院时查体:双肺呼吸音稍粗,左肺可闻及湿罗音,余为阴性。
入院后相关检查,血常规:白细胞 9.95*109/L,中性粒细胞比率83.5%,淋巴细胞比率 11.7%,超敏C反应蛋白88.33mg/L。
PCT 0.03ng/ml。
胸部CT示1.右肺上叶大量团片状影,考虑感染性病变可能性大。
2.左肺上叶前段及左肺下叶部分支气管扩张。
3.左肾小结石。
痰查抗酸染色阴性。
支气管镜见:左主支气管、左下叶背段支气管内见较多白色粘稠分泌物涌出,吸尽分泌物后未见明显异常。
支气管镜灌洗液抗酸染色阴性。
灌洗液结核分枝杆菌DNA检测阴性。
入院诊断:1.右肺脓肿,2.支气管扩张伴感染。
入院后给予静滴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抗感染及止咳祛痰、对症处理。
患者体温逐渐正常,咳嗽缓解,食欲增加。
8月21日复查胸部CT:1、右肺上叶团片状影,考虑感染性病变,与8月10日比较:病灶较前吸收,空洞内液体较前减少。
2、左肺上叶前段及左肺下叶部分支气管扩张。
8月21日夜间再次发热,伴畏寒,无寒战、胸痛,最高体温“39.4°C”。
其后4天每日夜间均有发热,体温高峰波动在39.0—40.0°C,伴有右颈部疼痛,发热时患者精神欠佳,感头昏,不伴寒战、关节肌肉酸痛、尿路刺激症状,热退后,患者精神较好,能自由外出活动。
查体:右侧锁骨上扪及肿大淋巴结,淋巴结不活动,局部有压痛,咽部不充血,扁桃体不肿大,双肺呼吸音稍粗,左肺可闻及湿罗音。
一例静脉应用莫西沙星致药物热病例分析
一例静脉应用莫西沙星致药物热病例分析发表时间:2018-05-29T11:19:18.697Z 来源:《健康世界》2018年6期作者:高绍山杜松[导读] 药物热是患者因使用某一种或多种药物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发热,是临床常见的药品不良反应之一高绍山杜松泰安市中心医院 271000药物热是患者因使用某一种或多种药物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发热,是临床常见的药品不良反应之一,占发热总数的2.5%-10%[1],而抗菌药物是导致药物热最常见的药物[2]。
抗菌药物引起的药物热比较隐匿,多数感染患者原有发热症状,所以临床上往往不易发现。
如不能够充分了解抗菌药物相关的药物热,在患者继续发热时,往往会被认为抗感染强度不够而加强抗感染力度,这不仅会加重患者经济负担,还会造成病情进一步恶化,加重脏器功能的损害,更容易造成耐药菌的产生。
本文对1例抗菌药物引发的药物热案例进行总结分析。
一、病史摘要:1. 病例资料患者女性,34岁,身高160cm,体重55kg。
患者12天前无明显原因及诱因出现发热,体温达39℃,伴头痛,为搏动性疼,感头晕,恶心,为呕吐,无意识障碍,伴咽干,无咳嗽、咳痰,无胸痛、胸闷,无腹痛、腹泻,无尿急、尿频,在外自服“布洛芬缓释胶囊、藿香正气水”,未缓解。
于当地卫生室输注“头孢哌酮舒巴坦钠 2g qd”共3天、“头孢拉定1g qd 利巴韦林注射液500mg”共4天,效果差。
体格检查:体温:39.6℃脉搏:76次/分呼吸:19次/分血压:118/65mmHg,神志清楚,精神欠佳,口唇红润,扁桃体无肿大,右侧咽后壁见一黄豆大脓点。
双肺叩诊过清音,呼吸规整,未闻及干湿啰音。
腹壁柔软,无肌卫征,无剑下压痛,无反跳痛。
双侧肾区无叩痛。
辅助检查:降钙素原0.12ng/ml,D-2聚体6.86mg/L。
血常规、血生化、尿常规、肝功能、感染性指标、血沉均未见明显异常。
平素身体健康,无高血压病史,无冠心病史,无糖尿病史,无肝炎病史,无肝炎密切接触史,无手术及外伤史,无药物及食物过敏史。
9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1例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导致药物热的病例分析
卫生部临床药师师资培训(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第四期)1例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导致药物热的病例分析李颖(山西省人民医院,030012)随着抗菌药物品种越来越多,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滥用问题也越来越严重,由此而来的药源性疾病越来越常见,其中药物热就是较常见的药源性疾病。
现将临床上遇到1例发热患者考虑为药物热的病例进行分析,旨在提高临床医务人员以及临床药师对药物热的认识,避免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1 病例摘要1.1 病史资料患者男,25岁,主因伤口不愈合6月,发热5天入院,入院前6个月曾在外院行胫骨骨折内固定术,术后伤口不愈合。
查体:体温38℃,伤口压痛(+),可见窦道口有少量分泌物,细菌培养为铜绿假单胞菌(S:哌拉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他啶、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阿米卡星),血常规:WBC 10.52×109/L,Neut% 88.9%,血生化无明显异常,入院诊断为慢性骨髓炎。
2.2 治疗过程入院后给予哌拉西林他唑巴坦4.5g q12h 抗感染治疗3天后体温正常,第4天晚起患者无明显诱因再次出现体温升高,最高可至40.1℃,无咳嗽、咳痰,无腹痛,无尿急、尿痛等症状。
血常规示:WBC 5.32×109/L,Neut% 87.6%,给予降温对症治疗后,次日晨起体温仍为39℃,血常规示:WBC 4.43×109/L,Neut% 49.7%,嗜酸细胞数减少,淋巴细胞数减少。
临床药师参与查房,考虑不除外药物热的可能,建议停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1天后密切观察患者体温及病情变化情况。
次日患者体温恢复正常,再次使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后,患者体温再次升高,诉胸闷气紧,再次停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后,体温恢复正常,胸闷气紧消失。
临床药师建议换用头孢他啶静滴继续抗感染治疗。
2周后患者病情平稳,行胫骨内固定取出术,又经过2个月的抗感染治疗,患者体温36.5℃,伤口无红肿,压痛(-),伤口窦道愈合良好,复查血常规和血生化无异常,病情好转,予以出院。
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其防治
胃肠道:
表现:恶心、呕吐、上腹不适、腹泻
多数口服药物及胆汁浓度高药物,如:
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氯霉素、磺胺药、
氟喹诺酮类 机制:化学刺激、肠道菌群失调
局部:
肌注局部疼痛、硬结:青霉素钾盐、林可霉素类
静脉炎:红霉素、环丙沙星乳糖酸盐 吸入药物上呼吸道刺激:氨基糖苷类、 两性霉 素B
周围神经炎
表现:口唇及手足麻木,头昏、面及头部
麻木→四肢肌力减退
药物:氨基糖苷类、多粘菌素类、异烟肼、
乙胺丁醇、硝基呋喃类
机制:钙离子缺乏、VitB6缺乏、直接刺激
肝脏:
肝脏为主要代谢器官,许多药物可引起肝损害
表现:轻重不一,恶心、纳差、黄疸、肝肿大、
肝功能异常(有或无症状)
药物:四环素、红霉素酯化物、酮康唑、磺胺药、
础疾病者、鞘内注射或脑室内注射
预防:给药个体化、滴速适当、尽量避免鞘内给药
第八对脑神经损害
表现:
耳蜗损害:耳饱满感、耳鸣→耳聋(高频)
前庭损害:眩晕、头痛→平衡失调
药物: 氨基糖苷类、糖肽类、多粘菌素、米诺霉素
预防:
给药个体化,TDM,老年人与儿童少用 及早发现(电测听)
视神经损害
表现:视神经炎,视神经萎缩,视网膜出血 药物:氯霉素、乙胺丁醇、链霉素、磺胺药、 四环素
4.注意给药的每一环节:
青霉素类药物即配即用减少代谢产物致变态反应; 红霉素或大剂量青霉素钾盐予较多溶液稀释
氨基糖苷类药物一日一次给药;
碳青霉烯类、氟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林可霉 素滴速宜慢;
5. 密切观察有无不良事件发生
症状、体征 血、尿常规 肝、肾功能,其他生化指标 治疗药物监测(TDM) EKG 等等
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和防治
引起的超敏反应。 ➢超敏反应:是指机体受到某些抗原刺激时,出现生理功能紊乱或组织细胞损伤的
异常适应性免疫应答,又称变态反应。
第一部分 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的主要类型
前言
这里添加标题 案例三:
➢患者:男,68岁,因血肌酐升高2年,水肿、纳差、尿少1月入院,诊断为肾性贫 血、肾性骨病。进行血透后因“透析导管相关性感染” 给予哌拉西林他唑巴坦 2.25g,q12h,ivdrip,用药第6天发现血小板计数减少。
➢案例分析:考虑为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引起的血小板下降,停药后血小板回复正常。
环素可致良性颅压增高症;亚胺培南和氟喹诺酮类,致惊厥和诱发癫痫;林可霉 素的肢体瘫痪不良反应。
第一部分 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的主要类型
血液系统损害 ➢抗菌药物在长期和大量应用时可影响血细胞生成,包括白细胞及粒细胞减少、血小
板减少及全血系统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 ➢氯霉素类易影响粒白细胞生成,严重可致全血降低而引起药物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磺胺类药物可引起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等; ➢利奈唑胺可引起骨髓抑制,导致血小板减少等。
第一部分 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的主要类型
药物过敏反应-Ⅰ型超敏反应 ➢全身过敏性反应:以药物过敏性休克最为严重,发生时必须就地抢救,保持呼吸
道畅通、吸氧及使用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等治疗措施。 ➢局部过敏反应:如呼吸道过敏反应(过敏性鼻炎和过敏性哮喘);消化道过敏反
应;皮肤过敏反应。
第一部分 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的主要类型
限2倍;或ALT/ALP升高倍数比值在2-5之间
2例抗菌药物引起的药物热分析
·药师实践·2例抗菌药物引起的药物热分析薛晓燕1*孙梦茹1王大明2**(1. 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药剂科常州 213003;2. 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常州 213003)摘要目的:临床药师通过参与诊治2例抗菌药物所致药物热患者的临床实践,探讨药物热的判断、干预和转归。
方法:2例泌尿外科患者在抗感染治疗过程中出现发热,临床药师查看患者后,分别考虑为两性霉素B脂质体和替考拉宁引起的药物热。
结果:医生采纳临床药师意见,2例患者经停用相关药物后体温均降至正常。
结论:临床药师可协助临床识别药物热,避免患者药源性损害事件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两性霉素B脂质体替考拉宁药物热中图分类号:R978.1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6-1533(2017)19-0070-03Analysis of drug fever caused by two antibacterial agentsXUE Xiaoyan1*, SUN Mengru1, WANG Daming2**(1. Department of Pharmacy, 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Changzhou, Changzhou 213003, China;2. Department of Critical Care Medicine, 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Changzhou, Changzhou 213003,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judgement, intervention and outcome of drug fever caused by two antibacterial agents in clinical practice participated in by clinical pharmacists. Methods: Two cases of drug fever caused by amphotericinB liposome or teicoplanin were found by clinical pharmacists when fever occurred in two patients during their anti-infectiontreatment. Results: The body temperature of the patients was dropped to normal after physician adopted pharmacist’s suggestion to discontinue the antibacterial agents they used. Conclusion: Clinical pharmacist can assist clinical physician to identify the drug fever and to avoid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drug-induced damage event.KEY WORDS amphotericin B liposome; teicoplanin; drug fever药物热是指因使用药物直接或间接引起的发热,药物作为抗原或者半抗原,引发免疫反应,刺激内源性致热源释放而导致发热,本质上是一种药品不良反应。
药物热发生的机制是什么
1)超敏反应:通常说超敏反应是引起药物热的最常见的一种机制。
会有几种类型超敏反应引起药物热,其中最有可能的是体液免疫反应。
药物或其降解产物作为全抗原或半抗原,与大分子蛋白质结合变成有功能的抗原后引起过敏反应。
这些抗原抗体复合物与补体结合后,刺激粒细胞释放致热源后引起发热反应。
其次,与T-淋巴细胞免疫或细胞免疫应答有关。
因无热源可溶解产物(如淋巴因子)的不断产生,并作用于血液和细胞间隙中的巨噬细胞释放内源性致热源所致。
许多超敏反应将不会停止在药物热这一步,由于许多超敏反应与药物热并存,因此诊断上较容易鉴别,反之亦然。
2)体温调节:有些药物如苯丙胺、可卡因、麦角酰二乙胺等,可直接影响中枢神经系统而引起发热。
有些药物可通过影响周围组织而引起发热,如使用过量的甲状腺素时,由于使基础代谢亢进而发热。
使用肾上腺素时,由于使周围血管收缩影响了散热过程而致发热。
使用阿托品或吩噻嗪类药物时,由于减少了出汗而致发热。
3)制药或用药相关:有些药物热与药物生产过程中引入的杂质有关,如部分抗菌药物、化疗药物与溶栓酶等药物,尽管生产工艺随发展在优化,但是仍然难以完全清除致热源而引起发热。
另外,也与药物的临床使用有关,如药物在无静脉注射临床试验证实情况下,应用时引起静脉炎及药物热;其次是无严格按药物应用的适应症用药;再次是配制溶液时pH值偏差较大;最后就是药物剂量不合理,特别是大剂量用药亦可引发药物热。
4)药物药理作用:药物的药理作用也会引起药物热。
如青霉素治疗梅毒、钩端螺旋体病或敏感菌引起的脑膜炎、肺炎等疾病时引起发热甚至高热惊厥;肿瘤病人化疗过程中的发热现象;大量应用抗凝药物导致内出血时亦可引起发热。
5)特异质反应:特殊的患者中,某些药物引起的药物热跟患者的遗传基因有关。
如某些患者使用吸入性麻醉药物后出现肌肉僵硬、心动过速、心律失常和高血压的同时出现恶性发热。
常见药物为氟烷类(包括琥珀酸盐)异氟醚和安氟醚。
其机制认为是基因缺陷引起钙离子异常释放进入肌浆内,引导代谢反应而增加致热源所致。
抗菌药物的常见不良反应及预防措施
抗菌药物的常见不良反应及预防措施抗菌药物特别是抗生素应用于临床后,使很多感染性疾病的死亡率大幅度降低,一些以往认为无法挽救的疾病如感染性心内膜炎、结核性脑膜炎等的预后已大有改观;但同时也带来不良反应,严重者可致残或致死。
人们在实际应用抗菌药物时,常常只注重其治疗作用,对不良反应注意不够,因而造成治疗的失败。
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毒性反应指由抗菌药物引起的生理、生化等异常以及组织、器官的病理改变,其严重程度一般随剂量增大及疗程的延长而增加,多属于可逆反应。
毒性反应是不良反应中最常见的一种,主要表现在肾、神经系统、肝、血液、胃肠道、给药局部等。
一般来说,氨基甙类、多粘菌素、万古霉素、青霉素类和头孢类抗菌素容易产生多系统的毒性反应2.变态反应几乎每一种抗菌药物都可引起一些变态反应,最严重的是过敏性休克,大多由青霉素引起;最多见的是皮疹,各种抗生素均可引起;以发热、关节痛、荨麻疹为表现的血清病样反应则多见于青霉素和头孢霉素;万古霉素可引起红人综合症。
另外,还有药物热、感光反应等。
3.二重感染指抗菌药物使用过程中新出现的感染。
是由于长期、大量使用广谱抗生素后,敏感菌群受到抑制而未被抑制的菌群乘机大量繁殖所致。
二重感染的病原菌常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加以人体抵抗力因原发病和(或)原发感染而显著降低,二重感染常难以控制且死亡率较高。
为了预防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医务人员须做到:1.真询问既往史,包含既往用药史、家族史及药物过敏史等,严格执行皮试常规;2.应用任何抗菌药物前应充分了解其可能发生的各种反应及防治对策;3.慎用毒性较强的抗生素,联合用药时要警惕毒性的协同作用;4.避免长时期大剂量使用抗生素尤其是广谱抗菌素;5.出现不良反应要立即采取相应抢救及治疗措施。
病人则应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应用,切忌随意服用。
容易被忽视的药物热,你遇到过吗?
容易被忽视的药物热,你遇到过吗?先看一个病例患者青年男性,发热咳嗽咳痰伴胸痛,最高体温达39.6 ℃;WBC 14.96×109 /L、N 92.0%。
肺CT 示左肺上叶实变影,中间可见密度不均,有空腔及液平,纵隔淋巴结未见肿大。
临床诊断为「肺炎」,使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4.5 g q8 h 抗感染治疗。
两周后,患者症状明显减轻,各种实验室指标复查均正常或已接近正常,但在治疗第15 天再次发生高热伴寒战,体温最高可达40 ℃。
急查血常规及C-反应蛋白,血常规示白细胞总数不高,中性粒细胞比率及嗜酸性粒细胞升高;临床症状仅以体温升高伴发冷、寒战为主要表现,并且寒战高热均发生在静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后。
思考你觉得患者的反复发热可能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临床分析可能由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所引起的药物热。
暂停药物后观察并未再次出现发热,支持药物热的推测。
药物热是什么?药物热是指因使用药物直接或间接引起的发热,药物作为抗原或者半抗原,引发免疫反应,刺激内源性致热原释放而导致发热。
本质上是药物的一种不良反应。
但临床上药物热不容易判断,也容易被忽略:只有在药物治疗过程中经过仔细的体检和实验室检查,排除其他所有可能导致发热的病因(包括感染、风湿、吸收热等等),才可考虑药物热。
药物热的症状时间药物热发生的时间长短,在不同药物之间各有差别。
有报道总结指出抗生素类药物平均7.8 天,中位数6 天;抗肿瘤药物平均 6 天,中位数0.5 天。
热型药物热的热型有多种表现,包括弛张热、稽留热、间歇热及不规则热等,国内文献报道较多的为弛张热及稽留热。
发热程度也多样,可表现为低热,也可表现为>42 ℃的超高热,但一般以38.9-40 ℃最为常见。
其他症状临床上出现药物热的患者有的只表现为单纯发热而无其他伴随症状,一般状况好。
有部分患者同时会出现一些过敏症状,皮疹、寒战、头痛、关节肌肉痛等常见。
也有患者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
抗菌药物机制不良反应总结
抗菌药物机制不良反应总结
抗菌药物是一类用于治疗细菌感染的药物,其作用机制主要是抑制或杀灭细菌的生长和繁殖。
然而,抗菌药物在使用过程中也可能引起一些不良反应。
以下是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的总结:
1. 过敏反应:部分患者可能对某种抗菌药物过敏,出现皮疹、瘙痒、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导致休克甚至死亡。
2. 肝毒性:一些抗菌药物如利福平、异烟肼等可能引起肝损害,表现为转氨酶升高、黄疸等症状。
3. 肾毒性:某些抗菌药物如氨基糖苷类、头孢菌素类等可能对肾脏造成损害,表现为蛋白尿、血尿等症状。
4. 血液系统毒性:某些抗菌药物如氯霉素、磺胺类药物等可能引起骨髓抑制,导致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等。
5. 神经系统毒性:部分抗菌药物如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等可能引起头痛、头晕、耳鸣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导致癫痫发作。
6. 胃肠道反应:常见的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腹泻、食欲不振等。
7. 心脏毒性:某些抗菌药物如大环内酯类、氟喹诺酮类等可能对心脏造成损害,导致心律失常、心肌炎等。
8. 耳毒性:部分抗菌药物如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等可能引起听力下降、耳鸣等症状。
在使用抗菌药物时,应遵循医生的建议,注意观察不良反应的发生,如有不适及时就医。
同时,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和管理,避免滥用和过度使用,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抗菌药物相关性药物热的临床诊断与治疗
抗菌药物相关性药物热的临床诊断与治疗周铎【摘要】抗菌药物是导致药物热最常见的药物.在抗感染治疗时,临床上往往容易忽视抗菌药物相关性药物热,而使发热控制不理想.综述抗菌药物相关性药物热的诊断和治疗方法,以期为临床合理判断及治疗抗菌药物相关性药物热提供参考,从而减少不必要的用药.【期刊名称】《医药导报》【年(卷),期】2015(034)001【总页数】3页(P50-52)【关键词】抗菌药物;药物热;合理用药【作者】周铎【作者单位】解放军第22医院药械科,格尔木816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78;R969.3药物热是患者因使用某一种或多种药物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发热,是临床常见的药品不良反应之一。
抗菌药物是导致药物热最常见的药物[1]。
多数感染患者原有发热症状,抗菌药物引起的药物热比较隐匿,所以临床上往往不易发现。
如不能够充分了解抗菌药物相关的药物热,在患者发热得不到控制时,往往会被认为抗感染强度不够而加强抗感染力度,这不仅会加重患者经济负担,还会造成病情进一步恶化,加重脏器功能的损害,更容易造成耐药菌的产生。
笔者结合文献资料和临床工作经验对抗菌药物相关性药物热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进行探讨,以期帮助临床合理判断抗菌药物相关性药物热,从而减少不必要的用药。
药物热的发病机制很多,包括变态反应、药物污染、用法用量不正确、药物本身药理作用、药物影响体温调节机制和特异质反应等[2]。
结合临床使用情况,笔者认为抗菌药物的变态反应、Jarisch-Herxheimer反应,以及药品中混入的致热源是在临床上引发抗菌药物相关性药物热的主要机制,另外,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和药物质量缺陷是导致药物热发生率较高的因素。
抗菌药物相关性药物热的诊断主要依靠排除诊断、回顾性诊断和再激发试验[3]。
根据发热的时间、发热的规律、伴随症状、实验室检查以及患者病情转归情况进行排除诊断,根据停用抗菌药物后体温下降或恢复正常的情况进行回顾性诊断,体温恢复后再给予同品种抗菌药物进行再激发试验以明确致热药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抗菌药物所致药热的几个问题
上海长征医院缪晓辉教授
摘要:抗菌药物热是指因药物的化学结构及患者的特异体质,在用药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个体特异性的发热反应。
其发病机制可能与变态反应有关,以Ⅲ型变态反应最多见。
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用药后立即,或用药后7~14天出现的无法用当前病症解释的低热至中等热,可伴有皮疹、肝、脾、淋巴结肿大、全身不适等。
主要诊断依据是:用药后体温上升;停药后体温复常;无明确的感染证据。
处理原则:在排除感染的基础上,停药观察;感染尚未控制者,更换致热可能性较小的抗菌药物,并简化治疗;或合并使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
抗菌药物的品种越来越多,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滥用的问题也越来越严重,由此而产生的各种所谓“药源性疾病”也越趋多见,其中“药热”便是较常见的药源性疾病之一[1,2]。
我院感染科在近两年内因“发热原因未明”收治的住院病人中,有近15%的病例最终确诊为抗菌药物所致的药物热(以下简称抗菌药物热),而在住院期间因感染性疾病使用抗菌药物的病人,发生药热者更不鲜见。
然而,多年来我们在参与院内外“发热原因未明”会诊过程中,多次发现某些比较典型的抗菌药物热病例,由于未引起经治医生的注意和重视而没有得到及时确诊。
由此,有必要提醒大家:不可忽视抗菌药物热!
有关抗菌药物相关药热的病案报告常见诸于各种药学、药理杂志,但以药热为专题的系统论述尚不多见。
本文综合有关资料,并结合作者在实际工作中的经验体会,阐述抗菌药物热的几个问题。
1、药热的概念
广义地讲,使用某种药物后所发生的发热反应,均属于“药热”的范畴,它包括了变态反应性和非变态反应性两种类型。
狭义地说,药热是指因药物的化学结构及患者的特异体质,在用药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个体特异性的发热反应,它可能是一种变态反应,仅发生于少数特异体质者,药物和发热两者之间不会因用药剂量大小或时间长短构成因果关系。
本文着重讨论变态反应性药热,即狭义的药热,但有必要首先对非变态反应性药热的成因作简要介绍。
非变态反应性药热的类型及成因如下:①病原体释放致热源。
药物治疗感染性疾病过程中,病原体被大量杀灭后,释放出的抗原物质、内毒素等引起发热等症状,与药物本身无关,称之为雅里希-赫克斯海默反应(Jarisch-Herxheimer reaction。
见于抗菌药物治疗梅毒、沟端螺旋体病、布鲁菌病、回归热等。
这类反应很像药物变态反应,但是多数病例在继续治疗过程中,反应逐渐消退,不同于中毒和变态反应;②外源性致热源的作用。
包括两种情况:第一,使用了被致热源污染的药物或液体,严格地讲这不应归类于药物热。
第二,大多数细胞因子的基因工程产品,如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等,由于其结构的特殊性,在使用之初或整个使用过程中可见发热反应。
另外,注射菌苗或蛋白质疫苗所致发热亦属此列;③继发于组织损伤的不良反应。
药物损伤红细胞、肝细胞后,引起的溶血或肝炎可产生发热;④内生致热源的释放。
常见于药物肌内注射所致的无菌性炎症;⑤其它,如应用甲状腺制剂后的组织代谢加速、应用去甲肾上腺素后因血管收缩和散热减少、苯丙胺(Amphetamine,安非他命)中毒相关的中枢性发热,等等。
2、抗菌药物热的发生机制
抗菌药物(包括其它药物)所致药物热的发生机制尚未完全阐明。
目前普遍认为,药热与变态反应有关。
临床常用的大多数抗菌药物是微生物分泌的有机物质,为半抗原,本身无免疫原性,一旦与体内的载体物质如白蛋白、变性DNA或细菌代谢产物结合,形成“载体-半抗原”复合物后则具备了抗原性,可激发机体免疫系统,产生包括针对自身成分在内的免疫应答。
与药热有关的这种变态反应以Ⅲ型,即免疫复合物型多见,也可能为Ⅱ型或Ⅳ型变态反应。
临床药理学的研究结果支持药热为变态反应的推测:①药热与抗菌药物的药理特性无关,可表现为速发性,也可以是迟发的;②药热的发生率与抗菌药物用量无线性关系;③停药后的较短时间内药热消失;④某种抗菌药物仅在少数病人产生药热,可能与特异体质有关;⑤药热常与皮疹同时出现。
资料表明,绝大多数抗菌药物可致药热,常见的有:青霉素、半合成青霉素、大多数头孢菌素、链霉素、氯霉素、万古霉素、利福霉素、两性霉素等。
3、抗菌药物热的临床表现
3.1 发热一般出现在投药后7~14d ,短则1d(有人报告最短为1h),长则数周。
热型大多为弛张热、稽留热,或微热。
不伴皮疹者体温多于停药后2~3d内降至正常,皮疹严重者发热可持续较长时间。
3.2 发疹药热伴发疹者过半数。
皮疹可呈猩红热样红斑、荨麻疹、麻疹样红斑、固定性红斑等,严重者可表现为剥脱性皮炎。
3.3 肝、脾、淋巴结肿痛少数病人伴肝脾肿大,系药物性脏器损伤的表现。
淋巴结肿痛较常见,多为浅表性,易被发现,热退后肿大的淋巴结逐渐消失。
3.4 全身状况如无严重的基础疾病,病人的一般情况常较好。
发热时可有全身不适、畏寒、头痛、肌痛、关节痛及消化系统症状等,但精神状况相对较好。
热退后上述症状消失。
4、单纯性药热的诊断
抗菌药物热并无公认和完整的诊断标准可循。
伴药疹的药热比较容易引起注意而获得及时确诊,不伴药疹或其它器官损害的所谓单纯性药热则易被忽视,也难以早期诊断[3]。
在许多情况下,即使考虑到药热的可能性,医生仍难以果断地定论。
主要原因是此类患者大多是因为感染,尤其是伴发热的感染才使用抗菌药物,因此,那些用药后体温持续升高者,究竟系感染未得到有效控制,抑或药热常常难以鉴别。
以下几点有助于确诊单纯性抗菌药物热:①抗菌药物使用过程中,病情已改善,体温下降或已趋于正常后再上升;②病人体温增高,但全身中毒症状不显著,一般情况较好;③感染灶已消失,多次血细菌培养阴性,且无新感染或二重感染的证据,无法进一步用感染性发热来解释;④严重感染,经合理抗感染治疗后病情改善,白细胞计数下降,但体温仍居高不下或比治疗前更高;⑤外周血白细胞总数不高,无明显核左移和中毒性颗粒,或有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增高;⑥抗菌药物使用中无法用任何原因来解释当前的发热;⑦试验性地停用抗菌药物后2~3天体温迅速趋于正常。
根据我们的工作经验,判别是否为单纯性药热,最令人信服的依据莫过于停药后体温恢复正常,其它种种考虑有时显得多余,但停药前必须经多次血培养阴性,以除外严重感染。
5、抗菌药物热的处理
5.1 感染已控制的单纯性药热停用抗菌药物,无须特殊处理。
5.2 感染未控制的单纯性药热当明确的局部或全身性感染尚未得到有效控制时,病人所表现的发热反应即使包含了抗菌药物热的成分,一般也不会使人产生抗菌药物热的联想,只有在体温升高程度与感染状况不吻合时才会引起医生的警觉。
处理此类特殊情况并无固定模式和方案。
我们主张仍应当首先停用所有正在使用的抗菌药物,严密观察数天后再考虑是否重新选择抗菌药物,或使用免疫调节剂,或加强支持疗法。
需要说明一点,由于某些不同类型抗菌药物,其分子结构上有相同或相似的基团或表位,因此临床上类似于交叉过敏的所谓“抗菌药物交叉致热”现象颇为多见[4]。
当频繁更换抗菌药物,却不能有效控制“感染”(发热)时,要考虑到这种因素的存在。
在处理上应注意①更换致药热可能性较小的抗菌药物,比如以合成或半合成抗菌药物取代抗生素;②换用不同类型的抗菌药物,如以氨基糖甙类取代头孢类;③简化其它治疗;④合并使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
5.3 药热伴皮疹或其它器官损停用抗菌药物为首要。
如皮疹不严重,又不伴明显的其它组织器官损害,可待其自行恢复,或辅以抗组织胺类药物,以减轻瘙痒等症状,但对药疹本身无效。
药热伴严重皮疹或其它器官损害,应及时使用糖皮质激素,剂量宜大,疗程要长,同时采取各种保护被损器官细胞功能的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