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第14周周清练习

合集下载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周周清试题(3)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周周清试题(3)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周周清试题姓名(第3周)分数一、计算1.直接写得数250÷2÷5= 600÷5÷2= 125×3×8= 1000÷25=75+25×4= 40-30÷5= 3500÷14÷5= 300÷(25×4)= 2.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7800÷25÷4 12×(5+100)25×64×125×5 72×1253.脱式计算。

400-160÷4 5×80-720÷9 960÷[(32+16)÷3] 4.列式计算①272除以17的商,乘27,积是多少?②84与40的积加上6除84的商,和是多少?③一个数的14倍是448,这个数的16倍是多少?二、填空。

1.计算560÷35时,正确的简便算法是()。

2.在○和横线上填上合适的数字和运算符号。

①125×7×8= ○○②2700÷25÷4=2700○(○)3.一个数与8和4连乘,所得的积是320,这个数是()。

4.0.37的计数单位是(),它有()个这样的计数单位。

5.不改变数的大小,将0.045改写成一个五位小数,应在它的()添上()个()。

6.0.65里面有()个百分之一,有()个千分之一。

7.在0.4的末尾添上两个0,它的大小(),但它的计数单位由()变为()。

8.用2、3、9和小数点组成一个最大的小数是(),最小的小数是()。

9.一个数加上98等于98减去这个数,这个数是()。

10.(a+b)+c=a+(b+c)应用的是()律。

(a+b)×c=a×c+b×c应用的是()律。

11.a×(b+1)=a×b+____三、判断。

三年级数上册14周周周清

三年级数上册14周周周清

三年级数上册14周周周清1.一共有60只篮子。

来了18家,每家分3只篮子。

还剩几只篮子?总只数、已分的只数、剩下的只数三者的关系是:总只数知道了,要先求:再求分步算式:综合算式:答:你是怎样想的:数量关系式:先求:再求分步算式:综合算式:答:你是怎样想的:数量关系式:先求:再求分步算式:综合算式:三年级数学周周周清班级学生姓名:家长签字:妈妈摘了12箱。

杨阳摘了35千克。

妈妈比杨阳多摘了多少箱葡萄?妈妈摘的、杨阳摘的、妈妈比杨阳多摘的三者的关系是:妈妈摘的知道了,要先求:再求分步算式:综合算式:妈妈摘了12箱。

爸爸摘了45千克。

每箱5千克。

妈妈和爸爸一共摘了多少箱?你是怎样想的:数量关系式:先求:再求分步算式:综合算式:答:李老师带领5个小组的同学去农场摘棉花,李老师摘了18千克,平均每个小组摘了27千克,师生一共摘了多少千克?先求:再求分步算式:综合算式:答:小宁买一辆玩具汽车花了49元,买3个变形金刚花了81元。

一辆玩具汽车比一个变形金刚贵多少钱?先求:再求分步算式:综合算式:三年级数学周周周清班级学生姓名:家长签字:三年级数学周周周清班级学生姓名:家长签字:在一个算式里,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如①②),应先算,再算在一个算式里,只有乘、除法(或只有加、减法),从往,依次计算。

17+64÷8的运算顺序是先算()再算()果是:()21+34-19的运算顺序是先算()再算()果是:()。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第十四周周清试卷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第十四周周清试卷

第十四周周清 姓名:一、直接写得数(每题 1 分,共 12 分)14+24= 49+29= 213+913= 28+68= 37+47= 711+411= 711−211= 24−14= 213−213= 1−27= 1−29= 1−1313= 二、填空(每空 1 分,共 21 分)1、一块月饼平均分成 4 份,每份是这块月饼的( ),读作( )。

2、把一根 1 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 10 段,每段是它的( )分之( ),写作( )。

3、同分子的分数,( )大的分数就( );同分母的分数,( )大的分数就( )。

4、计算同分母分数相加减时,( )不变,只把( )相加减。

5、1 与( )的分数相等。

6、6个19减去4个19,得( )个19,就是( )。

7、34表示把一个物体( )分成( )份,选取其中的( )8、看图写分数三、比较大小(每题1分,共6分)14( )24 57( )37 15( )18 111( )110 55( )88 77( )1 四、判断(每题2分,共10分)1、把一个西瓜分成8份,每份是它的18。

( )2、分数中的分数线表示的是平均分的意思。

( )3、1减去几分之几,可以把1写成分母与减数的分母相同的分数再计算。

( )4、1=22=44=77=99···( )5、小明吃了一个西瓜的14,小亮吃了一个哈密瓜的14,他们两个吃的一样多。

( )五、根据分数涂色(每题3分,共9分)10837( )( )( ) ( )六、按要求分类(只填序号即可)(每个序号1分,共12分)七、解决问题(每题5分,共30分)1、某小区的绿化带,39的地种了柏树,剩下种松树,种松树的地占整个绿化带的几分之几?2、一杯果汁,喝了46,杯中还有几分之几?3、某班总共有30个学生,其中的46是男生。

这个班的男生有多少个?4、妈妈买了一盒蛋糕,小明喝了25,妈妈喝了15,剩下的都是爸爸的,爸爸可以喝多少?5、小刚的爸爸今年48岁,他哥哥的年龄是爸爸的16,小刚的年龄是哥哥的12,小刚今年几岁?6、某班有30人,参加合唱队的有18人,参加舞蹈队的有21人(每人至少参加一种),两种都参加的有多少人?会游泳的。

四数上14周

四数上14周

四年级上册数学学科第14周练习姓名: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等第:________一、填一填。

1.经过一点可以()条直线,经过两点只能画()条直线。

2.从一点出发可以画()条射线。

3.连接A、B两点的线段的长度叫做A、B两点间的()。

4.把一条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把一条线段的两端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

5.从一点引出两条( )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这个点叫做角的( ),这两条射线叫做角的( )。

6.计量角的大小的单位是( )。

7.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有两个相等的角,那么这两个角都是( )度。

8.用一副三角尺中( )度和( )度的角可以拼成105度的角。

二、画一画,量一量。

1.画一条长3厘米的线段。

先延长成射线,再延长成直线。

2.画出连接A、B两点间的线段。

· BA·A、B两点间的距离是()毫米。

3.以A点为顶点画一个角,并标出角各部分的名称。

A·三、递等式计算。

320÷(56×2-32) 78+45-17×3 【(33+57)÷15】×34840÷21-630÷21 76+24-76+24 400-【42÷(80-73)】四、操作题。

1.量出下面各角的度数。

( )度( )度( )度( )度2.用量角器画出指定度数的角。

55度 140度比直角大25五、下面图中各有多少个角?有()个角有()个角有()个角边的条数 2 3 4 5 ……n 角的个数……。

四年级数学十四天提升训练精选题

四年级数学十四天提升训练精选题

【第一天】【例 1】 鸡兔同笼,头共46,足共128,鸡兔各几只?【考点】鸡兔同笼问题 【难度】1星 【题型】解答【关键词】假设思想方法【解析】 假设46只都是兔,一共应有446184⨯=只脚,这和已知的128只脚相比多了18412856-=只脚,这是因为我们把鸡当成了兔子,如果把1只鸡当成1只兔,就要比实际多422-=(只)脚,那么56只脚是我们把56228÷=只鸡当成了兔子,所以鸡的只数就是28,兔的只数是462818-=(只).当然,这里我们也可以假设46只全是鸡!鼓励学生从两个方面假设解题,更深一步理解假设法.【答案】鸡28只,兔18只【巩固】 点点家养了一些鸡和兔子,同时养在一个笼子里,点点数了数,它们共有35个头,94只脚.问:点点家养的鸡和兔各有多少只?【考点】鸡兔同笼问题 【难度】1星 【题型】解答【关键词】假设思想方法【解析】 方法一:我们假设,每只鸡都是“金鸡独立”,一只脚站着;而每只兔子都是两条后腿,像人一样用两只脚站着.现在,地面上出现的脚是总数的一半,也就是94247÷=(只).在47这个数中,鸡的头数算了一次,兔子的头数相当于算了两次,因此从47减去总头数35,剩下的就是兔子头数,473512-=(只),所以有12只兔子,有351223-=(只)鸡.方法二:假设35只都是兔子,那么就有354140⨯=(只)脚,比94只脚多了1409446-=(只).每只鸡比兔子少422-=(只)脚,那么共有鸡46223÷=(只)方法三:还可以假设35只都是鸡,那么共有脚23570⨯=(只),比94只脚少了947024-=(只)脚,每只鸡比兔子少422-=(只)脚,那么共有兔子24212÷=(只).方法一可以归结为:总脚数2÷-总头数=兔子数.能够这样算,主要是利用了兔和鸡的脚数分别为4和2,而且4是2的2倍.方法二说明假设的35只兔子中有23只不是兔子,而是鸡.由此可以列出公式:鸡数=(兔脚数⨯总头数-总脚数)÷(兔脚数-鸡脚数)方法三说明假设的35只鸡中有12只是兔.由此可以列出公式:兔数=(总脚数-鸡脚数⨯总头数)÷(兔脚数-鸡脚数)【答案】鸡23只,兔12只【巩固】 老虎和鸡共l0只,脚共26只.鸡( )只.【考点】鸡兔同笼问题 【难度】1星 【题型】填空【关键词】2008年,第6届,走美杯,3年级,初赛【解析】 这属于鸡兔同笼问题,每只老虎有4只腿,每只鸡有2只腿。

四年级数学第14周周清

四年级数学第14周周清

小学2021-2022学年度第二学期
四年级第14周数学周周清
一、下图是我们班三个小组男女生人数情况统计图
1.男生人数最多的是()小组,最少的是()小组; 女生人数最多的是()小组,最少的是()小组。

2.通过计算,能知道第一小组是()人;第二小组是()人;第三小组是()人。

3.第二小组男生人数占第二小组人数的()。

4.全班有学生()人,其中女生()人。

二、解决问题
1.小明三次跳绳练习的平均成绩是70下,他第一次跳了64下,第二次跳了68下,第三次跳了多少下?
2.已知甲、乙、丙三个数的平均数是50,甲、丙两个数的平均数是46,乙、丙两个数的平均数是47,求这三个数分别是多少?
3.7个数排成一列,前四个数的平均数是43,后四个数的平均数是72.已知这7个数的平均数是56,求第四个是多少?
4.现有蜜蜂(昆虫)和蜂鸟共8只,腿24条。

问蜜蜂和蜂鸟各几只?
5.红铅笔每支0.19元,蓝铅笔每支0.11元,两种铅笔共买了16支,花了2.80元。

问红、蓝铅笔各买几支?
6.一份稿件,甲单独打字需6小时完成,乙单独打字需10小时完成,现在甲单独打若干小时后,因有事由乙接着打完,共用了7小时。

甲打字用了多少小时?。

周周清14

周周清14

四年级第14周数学周周清一、填空1. 450里面有()个90;325是()的25倍。

2. 471÷35的商是()位数。

3. □51÷45,要使商是两位数,□里最小填();要使商是一位数,□里最大填()。

4.一个数除以28,商和余数都是15,被除数是()。

一个数除以28,余数最大是()。

一个三位数除以36有余数,余数最大是()。

5.两个数相除的商是16,如果除数和被除数都同时乘4,商是();如果被除数除以4,除数不变,商是()。

6.计算872÷79时,应该把除数看作()试商,商是()位数。

7.下面的括号里最大能填几?42×()< 310 87×()< 5308.在☆÷30=21……△中,△最大是(),☆最大是()。

因为20÷3=6……2,所以2000÷300=()9.被除数除以10,除数(),商才能不变。

10.□36÷73,如果商是两位数,□里最小填()。

11.学校准备用630元买价格是35元的足球,能买()个。

二.计算1、口算150÷50= 480÷6= 91÷7= 360÷40=120÷39≈632÷90≈490÷71≈476÷59≈2、.列竖式计算642÷38= 895÷41= 650÷24= 783÷27=552÷18= 224÷56= 336÷14= 218÷17=三、解决问题1.今天一共收了960千克苹果。

每筐45千克,可以装满多少筐,还剩多少千克?2.东一路小学四年级三个班植树情况如下表:(2)四(3)班平均每人植树多少棵?(3)根据这些信息,请你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解答。

3.服装厂要加工900套衣服,已经加工了12天,还差360套。

青岛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每周一练四下周周清

青岛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每周一练四下周周清

常州路小学第一周周周清四下第二单元用字母表示数班级姓名一、基础部分1、苹果每千克a元,买3千克()元。

2、用字母a表示苹果的单价,b表示数量,c表示总价。

那么c=()。

用字母S表示路程,V表示速度,t表示时间,那么,S=()3、一个等边三角形,每边长a米。

它的周长()米。

4、一辆汽车t小时行了300千米,平均每小时行()千米。

李师傅每小时加工40个零件,加工了a小时,一共加工了()个。

5、每袋面粉重a千克,每袋大米重b千克,8袋面粉和5袋大米共重()千克。

6、手机专卖店在5月5日这一天,某品牌的手机十分畅销,上午卖出75部,下午卖出100部,已知每部手机a元,这一天一共卖出()元,上午比下午少卖出()元。

7、学校买来x盒红粉笔,买来白粉笔的盒数是红粉笔的10倍,学校买来()盒白粉笔;当x=10时,学校买来()盒白粉笔。

8、用字母表示加法的交换律()用字母表示加法的结合律()9、5²=() 10²=()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a2与()相等。

(1)a×2 (2)a+2 (3)a×a (4)a+a2、2x一定()x2。

(1)大于(2)小于(3)等于(4)不能确定3、丁丁比平平小,丁丁今年a岁,平平今年b岁,2年后丁丁比平小()岁。

(1)2 (2)b-a (3)a-b (4)b-a+24、当a=5、b=4时,a b+3的值是()。

(1)5+4+3=12 (2)54+3=57 (3)5×4+3=235、甲数是a,乙数是甲数年的3倍少b,乙数是()。

(1)3a-b (2)(a-b)÷3 (3)(a+b)÷36.省略乘号表示下面各式8×m( ) a×b( ) c×5( ) 5×b( ) a×b×c( )二、拓展应用1、四年级二班有女生a人,男生比女生多3人,(1)四年级二班有男生多少人?(2)四年级二班一共有多少人?2、青青林场栽了梧桐树和雪松各x排,已知梧桐树每排12棵,雪松每排14棵。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周末练习卷(第14周)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周末练习卷(第14周)

四年级上册数学周末练习卷(第14周)班级:姓名:座号:一,填一填。

1、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 )和( )两种情况。

2、数学书相邻的两条边互相(),上下的两条边互相()。

3、在一个正方形中有()组对边互相平行,( )组互相垂直。

4、右图中有4条直线a ,b, c, d ,其中()和()互相平行()和()互相垂直5、在同一个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如果不平行,那么它们肯定()。

6、三角形具有()性,平行四边形具有()性,这些特性在实际生活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7、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是7厘米,在这两条平行线之间作一条垂直线段,这条垂直线段的长是()厘米。

8、右图中,平行四边形AB边上的高是()厘米。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平行四边形只有一条高。

()2、两条不相交的直线叫做平行线。

()3、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不平行就互相垂直。

()4、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只能做一条垂线。

()5、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一定互相垂直。

()6、一条直线的平行线有无数条。

()三、计算。

1、口算。

460×40= 852×90= 492×5= 4×125= 702×60= 640×30= 864+987= 459×73≈628÷9≈500×450= 2、笔算并验算。

37×625= 702×67= 260×412= 803×60=四、操作题。

1、过A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

A·A·A·2、分别过点A画BC的垂线3、要从迎宾路修一条通往新机场的公路,怎样修最近呢?请画出来。

4、画出下面平行四边形指定底边上的高。

底底底五、解决问题。

1、苏华电器江汉路店开张啦!今天一共售出浦金微波炉65台。

原价每台420元,现价每台365元。

(1)这一天苏华电器销售的浦金微波炉的收入是多少元? (2)如果不优惠,按原价销售,售出数量不变,这一天可以多收入多少元?2、文具店中2支自动铅笔的售价是5元,3支钢笔的售价是16元。

四年级上册语文周周清(第14周)

四年级上册语文周周清(第14周)

四年级上册语文周周清(第十四周)班级______ 姓名________ 学号等第_________1.看拼音写词语。

chéng xìn gù zhàng zé rèn dì zhǐ bō dòng()()()()()xìn lài táo qì huáng bǎng ling hún chì zé()()()()()2.按要求写成语。

⑴形容人知识渊博的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形容人讲诚信的成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⑴________,这小家伙只在___________活动,随后就在屋里____________,一会儿落在____________,一会儿站在____________,一会儿把灯绳撞得____________。

⑵白天,它____________着我,傍晚,它就在父母的_________________中,飞到笼子边,_________滚圆的身子,___________那绿叶钻进去。

⑶“不,人与人之间还有比_________________,你给我留下了________,这比__________________。

我再一次感谢你!”⑷学了这单元的一组课文后,给你留下最深印象的人(或物)是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言必信,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驷马难追。

黄金失去可再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些话都是告诫人们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按要求写句子⑴把句子写具体:学生读书。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周周清1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周周清1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除法笔算分类练习题姓名:班别:分数:一、口算下面各题。

120÷40= 560÷70= 420÷60=240÷80= 320÷40= 810÷90=800÷5= 91÷7=760÷4= 360÷70=二、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520÷60=324÷70=592÷80=765÷90=92÷30= 30÷10= 64÷30= 85÷40= 93÷30= 620÷20= 140÷30= 150÷20= 565÷80= 312÷60= 364÷70= 352÷50=三、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最大的数。

20×()<187 40×()<15970×()<554 ()×90<715()×60<520 ()×80<632四、不计算,估计一下下面各题的商是几位数。

78÷6的商是()位数。

78÷9的商是()位数。

56÷3的商是()位数。

56÷6的商是()位数。

510÷60的商是()位数。

510÷40的商是()位数。

630÷80的商是()位数。

630÷50的商是()位数。

五、尝试用竖式计算下面两题,并验算。

523÷80= 523÷40=人教版四年级数学周周清姓名:月日一、填空。

1、两条直线相交成()度时,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2、平行四边形具有()的特性。

3、长方形相邻的两条边互相()。

相对的两条边互相()。

4、以平行四边形的一条边为底,能作出()条高,这些高的长度都()。

5、在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长签名:______________四年级数学第14周周清练习
姓名__________
1吨=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1米=100厘米 1元=10角 1角=10分 1元=100分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米=10000平方厘米 1公顷=10000平方米
一、我会填
1、填上合适的数。

0.8米 =( )分米 830克=( )千克
25平方分米=( )平方米 1.03吨=( )千克
750平方分米=( )平方米 1.25千克=( )克
3吨80千克=( )吨 6.14千米=( )米
2、比一比,在里填上“>”、“<”或“=” 。

432厘米米 5.48千克吨48千克
2.5千米米 0.385千克克
0.36○0.63
2.3吨○230千克 5.2○5.20 7.2米○720分米
3、0.38是由( )个0.1和( )0.01组成的。

4、由5个一、7个千分之一组成的数是( ),读作:( )。

5、2.5 2500; 把0.5缩小到它的10
1是( )。

6、地球到太阳的距离约是一点四九六亿千米,写作( )亿千米,省略亿
位后面的尾数约是( )亿千米。

7、0.037里面有 ( )个千分之一,把它扩大到原数的100倍是( )。

要使6.92缩
小到原数的110
,就要把它的小数点向( )移动( )位。

8、一个两位小数取近似值后是5.8,这个数最大是( ),最小是( )。

二、我会判断(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共4分)。

( ) 1、 8.054保留一位小数是8.1。

( ) 2、 去掉6.030小数点后面的0,它的大小不变。

( )3、一位小数都比两位小数小。

( )4、由于10.0=10,所以9.98精确到十分位的近似数可写成9.98≈10。

( )5、0.90和0.9大小相等,计算单位也相同。

( )6、5.05和5.0599精确到十分位都是5.1。

扩大到原数的( )倍
( )7、把12.07扩大100倍是120.7。

( )8、大于3.2而小于2.4的数只有1个。

( )9、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三、我会选(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4分)。

1、在一个小数的末尾添上两个0,所得的结果是( )。

A 、扩大100倍
B 、缩小到它的
100
1 C 、大小不变 D 、不能确定 2、一个数精确到百分位是2.00,这个数最小是( )。

A 、2.001 B 、1.995 C 、2.004
3、下面各小数,与10.2030的大小相等的是( )。

A 、1.23
B 、10.23
C 、10.203
D 、10.230
4、把“0”去掉后,大小不变的数是( )。

① 1.60 ② 10.6 ③ 106 ④ 160
5、将小数20.090化简后是( )。

A 、20.9
B 、20.09
C 、2.9
6、4.03扩大到100倍是( )。

A 、0.043
B 、403
C 、40.3
四、我会写数
1、写出下面各数的近似数。

(1) 1.457 21.049 0.968 (保留一位小数)
≈ ≈ ≈
(2) 0.846 10.054 9.999(保留两位小数)
≈ ≈ ≈
(3) 3.47 0.236 4.08(精确到十分位)
≈ ≈ ≈
(4) 5.344 6.268 0.402(精确到百分位)
≈ ≈ ≈
(5) 3.72 0.58 9.0548(精确到0.1)
≈ ≈ ≈
(6) 0.256 12.006 1.0987(精确到0.01)
≈ ≈ ≈
2、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近似数(保留一位小数)。

(记住:不要忘记写单位名称哟!) 254700= 35990= 248000=
≈ ≈ ≈
2、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近似数(保留两位小数)。

(记住:不要忘记写单位名称哟!) 650780000= 1027040000= 9980560000=
≈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