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教育史第9讲英国教育 优质课件

合集下载

外国教育史__第九章

外国教育史__第九章

• 1870年在全国划分学区,设置地方学务委员会, 负责监督本学区的教育工作。 • 1899年,国会成立教育署,取代教育局,作为中 央领导和管理初等、中等及职业教育的机构。 • 1902年《巴尔福法案》,设地方学务委员会。 • 至此,形成了一个由国会、教育署、地方教育局 组成的由中央到地方的双重领导体制。
第九章 近代欧美亚主要国家的教育 制度(上)
• 第一节 近代英国的教育制度 • 教育概况 • 17、18世纪英国教育的发展是十分缓慢 的,主要阻力来自于教育自由的积习。学 校教育还是沿袭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形 成的传统。 •
• 17、18世纪的英国根本政权不关心教育; 教育由教会、社会团体和收入办。初等学 校的教学条件很差,教学内容极为简单, 教师不是专门职业,教育对象主要是贫民 儿童。中等教育主要是富家子弟的升学预 备教育,文法学校和公学都是私立寄宿的。 英国近代高等教育始于中世纪后期的牛津 大学的设立。古老的牛津、剑桥一直是英 国高等教育的象征。
(三)中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兴起
1.中等教育 国立中学 市立中学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四)高等教育的变革
第三节 近代美国教育制度
一、殖民地时期的教育 二、独立后至19世纪末教育制度的发展 1.地方分权的教育管理制度 2.初等教育的发展 3.师范教育的兴起 4.中等教育的改革 5.高等教育的改革
一、大革命前的教育概况 二、革命时期的教育 三、19世纪的法国教育制度 (一)中央集权的教育领导体制的建立 1.1806年设“帝国大学”。 2.1808年把全国划分为29个“大学区”。
(二)初等教育的逐步发展
1.第一帝国时期,不重视 2.1833年《基佐法案》的实施奠定了法国普 及初等教育的基础。 3.1881-1882年的《费里法案》对初等教育作 了较大的改革。确立了普及、义务、免费 和世俗化的原则。

英国教育课件

英国教育课件
改进与问责
对于评估结果未达标的 学校,英国政府采取措 施进行改进,并对未履 行职责的学校进行问责 。
04
英国教育的文化背景
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教育作为文化的传承
英国教育深受其传统文化影响,如古典文学、艺术、语言等, 这些文化元素在教育体系中得到传承和发扬。
文化对教育的影响
英国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课程设置等都受到其文化背景的影 响,形成了具有特色的教育体系。
交流与合作的促进
英国学校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国际 视野和跨文化沟通技巧。
培养全球意识
通过跨文化教育体验和交流,英国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尊重其 他国家和文化,培养全球意识。
05
英国教育的未来展望
教育技术的发展趋势
数字化和在线教育
英国教育将进一步推进数字化和在线教育,开发更多的在线课程 和虚拟学习资源,为学生提供更灵活的学习方式。
小学教育的目标是为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知识,培养他 们的学习能力和社交技能,为将来的学习和工作做好准 备。
中学教育
阶段概述
英国的中学教育通常从11岁开始,一直到16岁,共5年。这个阶段强调学术和职业技能的 培养,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和职业生涯做好准备。
教育特点
中学教育更加注重学术和职业技能的培养,课程设置更加专业化,包括数学、科学、英语 、历史、地理等。同时,学校还会为学生提供各种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领导能力和团队 合作精神。
个性化学习
借助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英国教育将更加注重个性化学习, 根据每个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提供定制化的教学方案。
混合学习
英国教育将采用更多的混合学习模式,将线上和线下学习相结合 ,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英国教育》课件

《英国教育》课件
英国小学教师及时向学生和家长提 供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发现自己 的不足之处,提出改进建议。
04
英国的中学教育
中学教育的目标
培养学生的学术能力
通过提供高质量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学术素养和思维能力,为未 来的高等教育打下基础。
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
通过参与课外活动、志愿服务等,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领导力和 社交技巧。
实践教学
英国高等教育注重实践教学,通过实验、项目、实习等方 式,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和掌握知识,提高实践能力 和创新能力。
合作式教学
英国高等教育提倡合作式教学,通过团队合作、跨学科合 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促进知识交 流和创新。
高等教育课程设置
1 2
核心课程
英国高等教育设置核心课程,涵盖学科基础知识 和理论体系,为学生打下扎实的学科基础。
专业课程
英国高等教育根据专业方向设置专业课程,注重 学科深度和广度,满足学生专业发展的需求。
3
选修课程
英国高等教育提供丰富的选修课程,学生可以根 据兴趣和职业规划选择相关课程,拓展知识面和 技能。
高等教育的评价与反馈
考试和考核
英国高等教育采用考试和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和学术水平 。考试通常采用闭卷形式,考核则包括课程论文、实验报告等形式。
的不同需求。
中学教育的课程设置
核心课程
包括数学、英语、科学、历史、地理等基础学科 ,为学生提供全面的基础知识。
选修课程
学生可以根据兴趣和职业规划选择一些专业课程 ,如艺术、音乐、体育等。
实践课程
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实验和研究项目,培养实践 能力和创新精神。
中学教育的评价与反馈
考试评价

英国教育演示文稿(课堂PPT)

英国教育演示文稿(课堂PPT)
《1944年教育法》的颁布,为战后英国教育发展提供了一个 总的法律框架,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10
2.中等教育三轨制的确立 1945年,英国教育部正式确立了中等教育三轨制原
则。在一般的情况下,现代中学应占70%~75%,剩 下的25%~30%由文法中学和技术中学以适当的比例 加以分配。 3.《罗宾斯报告》和高等教育大发展 1963年,高等教育委员会发表了题为《高等教育》的 报告,提出发展高等教育的基本原则应是“所有具备 入学能力和资格并希望接受高等教育的青年都应获得 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并建议大力扩充高等教育。 揭开了60年代英国高等教育大发展的序幕。
罗宾斯报告和高等教育大发展1963年高等教育委员会发表了题为高等教育的报告提出发展高等教育的基本原则应是所有具备入学能力和资格并希望接受高等教育的青年都应获得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并建议大力扩充高等教育
1
一、英国的基本概况
(一)英国的地理位置 (二)英国的政治与经济 (三)英国的历史与文化
2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英国教育史
在师范教育方面,根据1902年的巴尔福法案,各 地方政府单独开设师范学校,原来的训练学院有的升 格为教育学院。由于地方大学相继建立,它们也负担 了部分师范教育的任务。有些大学办起了教育系,招 大学本科毕业生,给予一年的教育专业训练,可到中 学任教。
8
在高等教育方面,原来的地方大学,如利物浦学 院等都陆续改为大学,发展成为高等科技学校。伦敦 大学规模更大,拥有三十多个学院。
21
大力推进国家创新系统的完善: (1)需要大力提高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中相对
较少的知识创新活动;(2)加强研发基地(如大学、科研 机构)与企业之间的联系;(3)明确未来创新国家中所需 要的各种技能并提供高素质的劳动力。

第九章英国学前教育-PPT课件

第九章英国学前教育-PPT课件

• •
(三)性格教育 欧文把建立新社会的希望寄托在开明君主、仁慈的 僧侣和有慈悲心怀的资本家身上,企图通过宣传的方式说 服这些人接受自己的社会改造方案。 • 他呼吁各国政府重视培养人的工作。他建议,通过一 项联合王国的全体贫民与劳动阶级教育法案,由政府没立 教育管理机构,并指派德高望重、才智过人者掌管。 • 欧文的性格形成和性格教育学说,接受了18世纪法 国唯物主义者关于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这一唯物主义学 说,从思想渊源来说,继承了洛克以来的唯物主义经验论 传统;但与前人有所区别之处是,他并未完全否认遗传素 质的作用。
• •
二、论性格形成和性格教育 (一)性格的内涵:在欧文这里,性格 包含了人的感情、信念、行为、能力等 (包含了德行与智性)。 • (二)性格形成学说 • 性格形成学说是欧文从事教育活动的依 据。1813年,欧文的《新社会观》主题, 就是论述关于人的性格形成的学说,这是 欧文教育思想和实践的出发点。
• •
(3)基本内涵 欧文这里所讲的“天生品质”和“天赋的能力”,实 际上也就是指人的遗传素质。在欧文看来,人先有身体的 遗传素质,之后通过社会环境的作用而形成性格。社会环 境是形成人的性格的决定性因素。 • 欧文的性格形成学说在理论上是符合唯物主义的,和 唯心主义的先验论与教会所宣扬的“原罪说”相对立;在 实践上有进步的历史作用。 • 他由此断定:当时人的不良性格是由恶劣的资本主义 社会环境所造成的,要养成理想的性格,就必须改变旧的 环境,建造新的合理的环境(即欧文理想中的社会主义社 会) 。 •
LOGO
第九章 近现代学前教育 实践
第一节 英国的学前教育

一、
欧文幼儿学校的产生
• 二、 保育学校的创办和发展
一、欧文幼儿学校的产生

英国教育概况ppt

英国教育概况ppt
威尔士巡回学校运动,星期日学校运动
英国初等教育一直由国教会管理,教会初等教 育具有慈善性质。17世纪后期英国社会贫困现象 突出,一些个人和团体也创办慈善学校,推动了 慈善教育的发展。慈善学校不收学费,课程主要 是基督教教义,使儿童勤劳守法,学生毕业不能 升入文法学校和公学。当时出现了各样的免费学 校、贫困儿学校、乞儿学校、流动学校等。
在印度,兰卡斯特在伦敦分别创立了导生制学校, 也称相互教学制。导生制学校的基本方法是先将学 生编成小组,每组10人,再选定一个年龄较大且成 绩突出者为导生,教师先教导生,导生再对小组进 行教学。由于导生制学校教学内容过于简单,教学 方法过于机械,19世纪中期以后为正规初等学校所 取代。
罗伯特·雷克斯(Robert Raikes)
公学特点
公学学费昂贵,招收人数少,每年约1.5万名少年 进公学,不到适龄少年的2%。
所有公学都是单性别的学校。 在校学生人数不多,一般男校120人,女校80人。
一个班级的学生数约20人以内,学生一般都寄宿 在校内。 宗教教育一直是公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校特别重视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文学团体和研究 各种问题的俱乐部以及其他各种社团活动。校内 和校际运动竞赛在学校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
公学
14世纪前后,在英国的贵族、宗教团体和慈 善团体的倡议和资助下,创办了一批文法中学, 是贫穷人家孩子受教育的场所,同时也为培训神 职人员服务。一部分办得较好的文法中学,由于 得到上流社会的支持和捐款的增多,逐渐成为纯 贵族化的膳宿学校,学费变得非常昂贵。从19世 纪初叶起称为“公学”。
英国有9所著名的公学。最早的温切斯特公 学于1382年建立。最著名的伊顿公学成立 于1440年。圣保罗公学、什鲁斯伯里公学、 威斯敏斯特公学、拉格比公学、商业缝纫 公学和哈罗公学,都是在15~16世纪创办 的。切尔特豪斯公学到17世纪才创立。

英国教育演示文稿(课堂PPT)

英国教育演示文稿(课堂PPT)
《1944年教育法》的颁布,为战后英国教育发展提供了一个 总的法律框架,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10
2.中等教育三轨制的确立 1945年,英国教育部正式确立了中等教育三轨制原
则。在一般的情况下,现代中学应占70%~75%,剩 下的25%~30%由文法中学和技术中学以适当的比例 加以分配。 3.《罗宾斯报告》和高等教育大发展 1963年,高等教育委员会发表了题为《高等教育》的 报告,提出发展高等教育的基本原则应是“所有具备 入学能力和资格并希望接受高等教育的青年都应获得 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并建议大力扩充高等教育。 揭开了60年代英国高等教育大发展的序幕。
5
(四)高等教育 从18世纪末起就掀起了新大学运动。1826年,伦
敦新学院成立,这是英国第一所具有民主主义、自由 主义精神,注重实科教学的新大学。此后,各大城市 先后出现地方学院,如里兹学院、利物浦学院等。教 会在1831年新办了“国王学院” (King’s College)。 1836年,英国政府承认伦敦新学院,但不久将它和国 王学院并为伦敦大学。
3
二、18世纪末至19世纪末
这一时期的英国教育有了显著的变化和发展,其总 趋势是:初等教育逐步推广,中等师范教育开始受到注 意,出现了不同于旧传统的新的中学和大学。各级学校 教育中,神学与古典的内容有所减少,实科内容渐渐增 多。
(一)初等教育 导生制学校:兰卡斯特——贝尔制 幼儿学校(Infant School)运动
中学教育:在十三岁到十六岁的时候,学生们进入 独立学校(即类似于台湾的国中,香港的中学,及中国大 陆的初级中学),学生们在独立学校的任务基本上是准 备ducation/扩充教育): 继续教育是指中学教育以上,本科程度以下的教育。 在完成中学的课程,拿到GCSE后.学生就可以决定是要 念高等学校还是为工作做准备。但是,学生是不可以直 接去大学的,GCSE的完成是相当于中国大陆和台湾的 高中一年级结束.而台湾和中国大陆的高中二年级和三 年级(年龄在约16-18岁)就是英国的继续教育时期。

【初中历史】第9课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课件01PPT优秀课件

【初中历史】第9课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课件01PPT优秀课件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国王创造法律,而非法 律创造国王,国王是上 帝派到世间的最高权威, 有无限的权力。
《权利法案》颁布后国王的权利有了哪些变化?
人治
法治
专制
民主
三、历史意义
1.国内意义: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确
立了君主立宪制度,为英国资本主义的迅 速发展扫清了道路。
2.国际意义:对欧洲和北美产生了重要
影响,开辟了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时代。
12、你们要学习思考,然后再来写作。——布瓦罗 13、在寻求真理的长河中,唯有学习,不断地学习,勤奋地学习,有创造性地学习,才能越重山跨峻岭。——华罗庚
14、许多年轻人在学习音乐时学会了爱。——莱杰 1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 16、我们一定要给自己提出这样的任务:第一,学习,第二是学习,第三还是学习。——列宁 17、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要认真学习一点东西,必须从不自满开始。对自己,“学而不厌”,对人家,“诲人不倦”,我们应取这种态度。——毛泽东
曲折
1649年成立共和国
不彻底
1688年宫廷政变
1640年议会斗争
1660年封建王朝复辟
辩一辩:
1688年政变没流 血就推翻了国王 的专制统治,非 常了不起。
1688年政变是资产阶 级和其它阶级妥协的 结果,仍然保留了国 王,革命并不彻底。
二、《权利法案》
1.时间与制定机构
1689年,由英国议会制定。
课文讲解
一、革命爆发
1.背景
思考:新航 路的开辟对 英国有何影 响?
新航路开辟后,欧洲的主要商路 和贸易中心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 岸。英国利用有利的地理位置积极开 展对外贸易,进行殖民掠夺,工场手 工业迅速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外国教育史第九章现代世界各国教育ppt课件

外国教育史第九章现代世界各国教育ppt课件
20世纪教育制度发展的总体趋势
• 教育民主化 • 教育国家化 • 教育社会化 • 教育科学化 • 教育国际化 • 教育法制化 • 教育的终身化 • 改革成为教育发展的内在机制
寒假来临,不少的高中毕业生和大学 在校生 都选择 去打工 。准备 过一个 充实而 有意义 的寒假 。但是 ,目前 社会上 寒假招 工的陷 阱很多
教育重心的转移 各级学校出现的顺序
• 中世纪:大学 • 文艺复兴:中学 • 宗教改革:小学
教育重心的变化
• 一战前:初等教育的普及 • 一战到二战之前:中等教育的普及 • 二战后:高等教育大众化
寒假来临,不少的高中毕业生和大学 在校生 都选择 去打工 。准备 过一个 充实而 有意义 的寒假 。但是 ,目前 社会上 寒假招 工的陷 阱很多
第一节 现代英国教育
• 二战前:
– 《巴尔福教育法》 – 《费舍教育法》 – 《哈多报告》 – 《斯宾斯报告》
• 二战后:
– 《1944年教育法》 – 《罗宾斯高等教育报告》 – 《雷沃休姆报告》 – 《1988年教育改革法》
寒假来临,不少的高中毕业生和大学 在校生 都选择 去打工 。准备 过一个 充实而 有意义 的寒假 。但是 ,目前 社会上 寒假招 工的陷 阱很多
寒假来临,不少的高中毕业生和大学 在校生 都选择 去打工 。准备 过一个 充实而 有意义 的寒假 。但是 ,目前 社会上 寒假招 工的陷 阱很多
世界教育发展的基本线索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扩张史
• 教育的中心在西欧和北美
现代:20世纪后教育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
• 资本主义国家的教育 • 社会主义国家的教育 • 第三世界国家的教育
– 扩大高等院校的入学途径; – 调整高等教育课程内容和结构; – 加强和改进高等教育管理; – 开辟更多的奖学金和助学金途径,促进学生学习。

英美概况课件之英国教育英国教育

英美概况课件之英国教育英国教育

• “开放教学”是英国幼儿学校的最大特色。这种教学方式采取小 组活动和个人活动的教学方法,同时采用灵活的时间表,并向学 生提供自我教育的材料,以培养他们独立活动的能力。由于这种 方式能充分利用儿童的天性来传授知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成 为成功的范例。具有独立自主权的教师们将不同年龄组的儿童集 中在一起进行教学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垂直式分组”,校舍被 设计成各种不同的活动室,每个学生被根据个人兴趣组成一个个 非正规的小组在各自的活动室里活动,时间也更加灵活。儿童参 与的积极性被激发出来。而且这种教学方式在英国的初等教学中, 尤其是在较低级的年龄较小的儿童中已经成为一种固定的模式。
学期安排 • 英国小学每年分三个学期,每学期大致13周。 每学年假期总共12周,暑假6周,圣诞节3周, 复活节3周, 每周上课5天。 • 根据1990年教育和科学大臣向英格兰和威尔 士所有的公立学校发布的新的中、小学教学时 间标准:5-7岁儿童周学时不得低于2l小时; 8-11岁学生周学时不得低于23.5小时,12 -16岁学生不得少于24小时。
综合中学
• 综合中学是目前英国中等教育中学校种类的主 要形式,在校人数正超过全部中学生人数的 90%,凡是完成了初等教育的适龄儿童不管 成绩如何、智力高低,均可进入综合学校读书。 • 学生对未来的道路选择也有很大自主权,可以 在完成基础知识的学习后参加公共考试,进入 大学;也可以在经过了技能性课程的培训后, 直接就业。 • 这种学校的建立,是六七十年代英国教育改革 的一件大事,并得到迅速地发展。
• •
公学
• 公学是英国中等教育中远远高出其他类型中学的特殊 的学校。是英国所有中学中教学水平和学业成绩最高 的。经过历史的演变,它已是名誉、地位和光明前程 的代名词。公学的入学年龄为13岁,与传统的11岁考 试没有关系,修业5年,18岁时进入高等学校。公学 在漫长的历史中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教学方法和传统, 实行古典教育,所开课程均为学术性的,注重人文学 科和宗教课程。19世纪后,自然科学和数学课程有所 增加。这也是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所必须的。公学以 培养社会的领袖人物为自标,实行斯巴达式的管理制 度,强调学生的社会一致性,忠诚可靠并绝对顺从, 排斥个人意志,崇尚有组织的运动,极端强调学生品 德的培养,要求学生有极强的自我约束力和社会责任 感。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本讲的主要教学目标和任务:按十
七世纪至十八世纪末、十八世纪末至十九世纪 末、二十世纪初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这样的历 史分期,概括了解英国教育管理制度、初等教 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的历史发展,从中总 结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英国教育的基本特点。
一、十七世纪至十八世纪末的英国教 育
(一)概况
在十七十八世纪,英国的教育仍保留着相 当浓厚的封建主义教育的传统。教育继续被视 为宗教教派活动或民间活动,英国政府是不予 过问的;初等学校基本上仍由国教教会掌管, 另外还有一些慈善学校和私人学校,它们与中 等教育机构并不衔接;作为中等教育主体的公 学和文法学校,以及牛津、剑桥大学等高等学 府,一直带有古典主义和经院主义的性质。
(4)“公学”也是一种文法学校,但它是 专为上层社会子弟,尤其是贵族后代服务,培 养统治阶层的中坚人物的私立寄宿学校。最初 是国王设立的,后由私人或公众团体集资兴办, 并受到教会的支持,办学条件优越,但学费极 为昂贵。公学也主要进行古典文科教学,教学 中重视宗教课程和集体的宗教仪式活动。英国 九所著名公学的名称及成立年份分别如下: Winchester,1384;Eton,1440;St.Paul’s, 1510;Shrewsburg,1552;Westminister, 1560;Merchant Taylor’s,1561;Rugby, 1567;Harrow,1571;Charterhouse,1612。
(5)文实学校由非国教教派教士在弥尔顿 关于实科中等学校的思想影响下创办。这种学 校用英语教学,重视实科知识,比较接近生活 实际,入学者以中层社会的平民子弟居多, 1639年英国国会批准了它的存在,但是它的地 位和重要性在当时远远不及公学和文法学校。 到18世纪后半叶,英国的文实学校逐渐消失。
十七十八世纪的英国中等教育带有明显的 等级性和古典性。其公学和文法学校以很高的 教学质量为其中等教育的历史发展做出了一定 的贡献,但却因其积重难返的古典主义和经院 主义而未能适应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 因而受到英国许多有识之士,如科学家培根、 波义耳和文学家弥尔顿等人的激烈批评。
(3)文法学校的历史相当久远,可以上溯 到古代罗马的时代,它的名称是在1387年正式 确定下来。这种学校多为天主教会及传教士建 立,宗教色彩很浓,同时强调学习古典语言和 文法,教学上使用拉丁语。其毕业生一般进入 牛津与剑桥大学,或者成为一般的官吏、医师、 法官和教师等。文法学校在资产阶级夺取政权 以后仍然得到发展,学生自费入学,因而当时 处于社会底层的劳动者子弟难得入学。
另一方面,教派之争、资本主义经济和自 然科学、唯物主义哲学的发展,也对这一时期 的英国教育产生了一定影响,如出现了实科中 学等新学校,大学开设了自然科学讲座等变 化。
(二)各级各类教育状况
1. 初等教育 (1)16世纪宗教改革之前,教育被视为宗 教教派活动或民间活动。穷苦儿童主要是在天 主教堂附设的读经班或唱诗班里附带学到一些 初步的阅读与唱歌的知识。
(2)宗教改革期间,天主教与新教各派为 了争取群众,都对初等教育给予了较多的重视。
(3)宗教改革后,新教成为英国国教,天 主教的僧院学校均告停闭,由国教各教区负责 的简陋的教区学校逐渐发展起来。这种学校接 纳穷人子弟入学,教学多用英语,仍以《圣经》 为主要学习内容,是英国初等教育学校的最初 形式。
(4)1662年,英国国会通过一项教育法令, 确认国教教会对初等教育的控制。
(5)1700年前后,英国国教成立了“基督 教知识促进会”和“国外福音宣传会”,它们 基于宗教宣传的需要分别开办了许多招收贫儿 的慈善性质的学校,此后各地的慈善家们纷纷 仿效,办起了“乞儿学校”、“劳动学校”、 “贫民日校”等许多慈善学校,使英国初等教 育得到了初步的发展。
( 6)1781年,传教士R·雷克斯(Robert Raikes,1735—1811)首创一种让贫儿在星期日 学习教义和简易读写知识的班级,到1795年全 英已有1立学校”和一种由老年妇女在家中 开办的“妇女学校”。所有这些由教会、民间 慈善团体或私人开办的初等学校,办学条件和 师资水平都很差,贫苦儿童离校后大多不能进 入中等学校继续学习。
第九讲 十七世纪至二战前英国学 校教育的演进
说明: (一)英国是一个具有浓厚的封建传统的
国家,封建势力根深蒂固,但它的资本主义经 济发展较早,资产阶级在利用英国人民反封建 革命力量的基础上,于1640—1688年进行了资 产阶级革命。这次革命以资产阶级和封建贵族 的阶级妥协而结束,建立了二者联合专政的君 主立宪制资本主义国家,因此资产阶级革命后 的英国在政治、思想、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 无不打上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妥协的烙印。
3.高等教育 (1)这一时期英国高等教育的主要形式 仍然是建立于中世纪的古典大学,其中最著名 的是创建于1168年的牛津大学和创建于1209年 的剑桥大学。它们最初都是由城市中的学者与
学生团体组织而成的学术机构,后来逐渐发展 成各由多所学院组成的大学,到18世纪已各自 拥有约二十所专业性学院。
(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能进大学的 学生仍然主要是属于上层社会的青年,17至18 世纪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的学生大多数来自贵 族、官吏、军官、大商人以及牧师、医师、法 律家的家庭,一般职员、小商人和富裕的自耕 农的子弟寥寥无几,属于下层社会的青年更难 入学。
2.中等教育
(1)在资产阶级革命之前,英国的中等教 育只为王公贵族子弟所独享,在资产阶级革命 到产业革命这段时间里,其对象逐步扩及资产 阶级的子弟,其后又部分扩及中层子弟。
(2)其基本形式仍然是文法学校 (Grammar School)和公学(Public School),17 世纪出现了实科性的文实学校( Academy,或 译“阿卡德米”或“学园”)。前两者面向上 层阶级的子弟,后者扩及中层阶级子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