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诗文详解
课文解读︱曹操《短歌行》赏析
课文解读︱曹操《短歌行》赏析一、原诗短歌行曹操〔两汉〕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二、创作背景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学术界大致有五种说法。
一是在苏轼《赤壁赋》中“横槊赋诗”言语的基础上,《三国演义》称曹操在赤壁大战前吟诵这首《对酒当歌》,时间定在建安十三年(208)末。
二是求贤说,出自张可礼《三曹年谱》:“抒发延揽人才之激切愿望,盖与《求贤令》作于同时。
”时间在建安十五年(210)。
三是宾主唱和说,此主张发自万绳楠,他认为此诗作于汉建安元年(196),曹操迁汉献帝于许都之际,曹操与手下心腹如荀彧等人的唱和之作。
四是及时行乐说,但没有考证具体时间。
此说由沈德潜发之,《古诗源》卷五:“《短歌行》,言当及时为乐也。
”五是王青的作于招待乌丸行单于普富卢的宴会上的说法,时间在建安二十一年(216)五月。
三、赏析中国的诗词文化藏着国人的气度、志趣,最为明显的当属曹操《短歌行》。
此诗一直被后人广为传诵,可谓是曹操诗歌中最能体现中国人诗酒情怀的一首好诗。
在我国这个诗酒大国里,逢喜事要有酒、遇丧事也要有酒,可在酒里畅意肆谈,可在酒里苦闷消愁。
因此,曹操的《短歌行》里那一杯酒清酒,有志者喝了,气概山兮;有情者喝了,缠绵悱恻;淡泊者喝到,只求安生;功利者喝到,心头清淡。
都说酒意人生,但笔者认为曹操给我们造了一个诗意的壮士人生。
[一、纵情诗歌,诗酒显壮志] 曹操的一生曲折而传奇。
他既渴望收拢人才,又挥军百万企图完成国家统一大业。
《短歌行》一诗是曹操在完成北方统一后想趁着士气继续南下平定时所作,其气魄堪当一代霸主。
只是“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还有多少年可以任我如此恣意在战场,还有多少年这统一天下的大业才能实现。
曹操的经典诗词及其赏析
曹操的经典诗词及其赏析曹操的诗词及其赏析11观沧海曹操〔两汉〕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观沧海》是借景抒情,把眼前的海上景色和自己的雄心壮志很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从诗的体裁看,这是一首古体诗;从表达方式看,这是一首四言写景诗。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这两句话点明“观沧海”的位置:诗人登上碣石山顶,居高临海,视野寥廓,大海的壮阔景象尽收眼底。
以下十句描写,概由此拓展而来。
“观”字起到统领全篇的作用,体现了这首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的特点。
2短歌行曹操〔两汉〕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唯一作:惟)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明明一作:皎皎)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谈讌一作:谈宴)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这首《短歌行》的主题非常明确,就是求贤若渴,希望人才都来投靠自己。
曹操在其政治活动中,为了扩大他在庶族地主中的统治基础,打击反动的世袭豪强势力,曾大力强调“唯才是举”,为此而先后发布了“求贤令”、“举士令”、“求逸才令”等;而《短歌行》实际上就是一曲“求贤歌”、又正因为运用了诗歌的形式,含有丰富的抒情成分,所以就能起到独特的感染作用,有力地宣传了他所坚持的主张,配合了他所颁发的政令。
曹操的诗词及其赏析21龟虽寿曹操〔两汉〕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龟虽寿》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观沧海》是一致的。
但《观沧海》是写景诗,以景抒情。
此篇则完全是一篇富有人生哲理的抒怀言志之作。
曹操古诗代表作品赏析
曹操古诗代表作品赏析1 曹操古诗代表作品赏析 1.《短歌行二首》 2.《步出夏门行》观沧海 3.《龟虽寿》曹操古诗赏析 4.《薤露行》曹操古诗赏析 5.《度关山》曹操古诗赏析6.《蒿里行》曹操古诗赏析 7. 曹操生平简介【诗一】短歌行二首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沈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赏析】首先《短歌行》是一首用于宴饮的诗诗的最终意思是能求得大才贤士和自己一起平定天下建立功业。
这首诗的的开头两句正适合宴饮的场面。
对着美酒当着慨歌这种欢心的场面在人的短暂的一生中是少有的。
然后有这一开头谈到忧过忧民谈到思贤纳士之心谈到定国安邦之意。
从全诗来看不能把这两句当做的消极的及时行乐的思想两汉的诗已经由《诗经》的四言诗转入五言体。
本诗纯属四言可以说是两汉的四言中的代表之作。
2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杜康人名传说是第一个造酒的人后世因此以“杜康”借代为酒。
曹操写这首诗的时候正直天下大乱有些大大小小的诸侯们虽然已经消灭但还远远达不到统一的地步。
战争挫折随时可见。
做为一个政治家和诗人处于对事实政局的担心有时候借酒来暂时消除烦恼。
并由此引出下文希望能求得更多天下人才的辅助共同安定天下。
曹操为人的特点就是十分爱惜人才他渴望得到帮助自己的人才想统一国家大业。
在那个动乱的年代许多人感到人生无常心情苦闷但作者在这种悲伤的世风中能积极地看待人生。
人生就同清晨的露水转瞬即逝自己功业未成心中忧虑不得不借酒消愁。
但作者并没有停在吃酒消愁的情绪中正像诗经《郑风?子衿》中所讲的一位女子热烈地希望自己所期待的男子到来充分说明作者想招揽天下人才的迫切心情。
他思贤若渴求贤不得日思夜慕。
在明明月夜诗人举目望银色的月亮驰骋想象心中思念着人才故友亲朋远道而来大家坐在一起谈笑风生使人精神开朗。
曹操《短歌行》赏析
曹操《短歌行》赏析曹操《短歌行》赏析《短歌行》是政治性很强的诗作,主要是为曹操当时所实行的政治路线和政治策略服务的;然而它那政治内容和意义却完全熔铸在浓郁的抒情意境之中,全诗充分发挥了诗歌创作的特长,准确而巧妙地运用了比兴手法,来达到寓理于情,以情感人的目的。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曹操《短歌行》赏析。
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曹操《短歌行》【题解】曹操(155-220),三国时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市)人。
初举孝廉,任洛阳北部尉,迁顿丘令。
后在镇压黄巾起义和讨伐董卓的战争中,逐步扩充军事力量。
建安元年(196年),迎献帝建都许昌。
从此用其名义发号施令,先后削平吕布等割据势力。
官渡之战大破河北割据势力袁绍后,逐渐统一了中国北部。
建安十三年,进位为丞相,率军南下,被孙权和刘备的联军击败于赤壁,封魏王。
子曹丕称帝,追尊他为“武皇帝”,史称魏武帝。
曹操在北方屯田,兴修水利,解决了军粮缺乏的问题,对农业生产的恢复有一定作用;用人唯才,罗致地主阶级中下层人物,抑制豪强,加强集权,所统治的地区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精兵法,著《孙子略解》、《兵书接要》等书。
善诗歌,采用乐府古题,继承了汉乐府民歌的优良传统,又有所创造,对五言诗的发展产生过积极的影响。
《蒿里行》、《观沧海》等篇,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
散文亦清峻整洁,善于以质朴刚健的语言直抒胸臆,无典雅浮华之弊,代表作有《让县自明本志令》等。
在曹操和他的儿子曹丕、曹植的提倡、带动之下,这个时期的创作成为我国文学史上光采夺目的一章——即人们通常所说的'“建安文学”。
曹操的诗今存二十余首,较完整的散文四十多篇,著作有《魏武帝集》,已佚,今有整理排印本《曹操集》。
本诗选自《汉魏六朝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2],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3]。
曹操《薤露行》原文及赏析
曹操《薤露行》原文及赏析曹操《薤露行》原文及赏析《薤露行》是汉末文学家曹操用乐府旧题所作的五言古诗。
全诗大致可分为两大部分,前四句为第一部分,侧重写外戚何进与宠宦张让等相互谋杀及其后果;后四句为第二部分,侧重写董卓弑逆,宗庙化为废墟。
诗歌风格质朴无华,沉重悲壮,深刻表达了作者身为一个政治家和文学家的忧患意识和哀痛之情。
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曹操《薤露行》原文及赏析,希望有所帮助!原文薤露行惟汉廿二世,所任诚不良。
沐猴而冠带,知小而谋疆。
犹豫不敢断,因狩执君王。
白虹为贯日,己亦先受殃。
贼臣持国柄,杀主灭宇京。
荡覆帝基业,宗庙以燔丧。
播越西迁移,号泣而且行。
瞻彼洛城郭,微子为哀伤。
【赏析】我们读曹操的这首诗,就像读东汉末年的历史。
读曹操的诗,就像看一幅幅画,一个个活生生的事实摆在我们面前。
董卓操持东汉大权,血债累累。
关东各郡推袁绍为盟主,联兵攻打董卓。
由于各派畏惧董卓,又想保存实力,都在观望。
曹操虽追董卓拼杀一阵,因力薄无援而败。
各联军之间又开始长年的军阀大战,整个中原地区陷入战乱之中。
这首诗痛斥了董卓凶残不仁、倒行逆施的罪恶行为。
文学赏析《薤露行》写了汉末董卓之乱的前因后果,读来就如浏览一幅汉末的历史画卷,展现出当时重大的历史事变及社会生活纷繁复杂的具体面貌,表达了诗人对汉室倾覆,人民遭受乱离之苦的悲伤和感叹。
“惟汉廿二世,所任诚不良"两句,先表明了当时的汉灵帝之死,任用非人,宦官当道,把持朝政的情景。
而当时的大将军何进有心收回政权,诛杀宦官。
开头两句先表明了当时的背景,也指出了这是动乱的源头。
”沐猴而冠带,知小而谋强",此句讥刺甚烈,溢于言表。
曹操认为何进是个徒有其表的人,就像猕猴戴帽穿衣,硬充人样,然终不成其为人。
深刻讽刺何进智小而图谋大事,最终只会落得身败名裂的下场。
之后的“犹豫不敢断,因狩执君王”更是表明何进做事犹豫不决,致令少帝被劫,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描述何进此四句经典之处在于,并未详说其如何谋划失算,如何犹豫不决,如何处事不慎,而仅以四句话来刻画他的无能,其中强烈的'感情色彩不仅表达了自己对汉末形势的认识,而且使得诗句不同于史书式的客观叙述,令其有感人的力量。
曹操醉酒文言文翻译注释
原文:昔者,曹操饮醇酒,醉而赋诗。
诗曰:“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注释:昔者:往昔,从前。
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三国时期魏国的奠基人。
饮醇酒:喝上好的酒。
醉:喝醉酒。
赋诗:创作诗歌。
对酒当歌:拿起酒杯唱歌,形容饮酒作乐。
人生几何:人生有多少时光。
譬如朝露:如同早晨的露水,比喻人生短暂。
去日苦多:逝去的日子有很多痛苦。
慨当以慷:感慨万千,心情激动。
忧思难忘:忧愁的思绪难以忘怀。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如何解除忧愁?只有喝杜康酒。
翻译:往昔,曹操喝上好的酒,喝醉了之后创作了一首诗。
诗中写道:“拿起酒杯唱歌,人生有多少时光?如同早晨的露水,逝去的日子有很多痛苦。
感慨万千,心情激动,忧愁的思绪难以忘怀。
如何解除忧愁?只有喝杜康酒。
”这首诗表达了曹操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感慨,以及对忧愁的无奈。
在古代,饮酒作乐是文人墨客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曹操的这首诗也体现了他的文学才华和豪放性格。
曹操在这首诗中,以酒为媒介,抒发了自己对人生的感悟。
他认为人生如朝露,短暂而宝贵,因此要珍惜时光,尽情享受生活。
然而,人生又充满了忧愁和痛苦,这使得他感到无奈和感慨。
他通过饮酒来解忧,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无奈和对忧愁的无力感。
在这首诗中,曹操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排比等,使诗句更加生动形象。
例如,“对酒当歌,人生几何?”通过对比饮酒与人生,表达了人生短暂的主题;“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则用朝露比喻人生,形象地描绘了人生如梦、短暂无常的特点。
总之,曹操的这首醉酒诗,既表达了他在饮酒作乐时的豪放性格,又反映了他对人生、忧愁的深刻感悟。
这首诗在我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被誉为“曹操醉酒诗”,传颂千古。
曹操诗歌及其解释5篇
曹操诗歌及其解释5篇曹操收编太平道、抚接五斗米道势力,集中控制方士,乃至"挟天子",目的皆在暗争"天命"。
曹操一生所经营之"天命在吾"的魏氏圣化大业,随曹丕黄初元年受禅而得实现。
从曹操势力兴起以至汉魏禅代,其间许多重大历史事件与原始道教牵涉至深。
下面就是本店铺给大家带来的曹操诗歌及其解释,希望能帮助到大家!陌上桑朝代:三国|作者:曹操驾虹霓,乘赤云,登彼九疑历玉门。
济天汉,至昆仑,见西王母谒东君。
交赤松,及羡门,受要秘道爱精神。
食芝英,饮醴泉,柱杖桂枝佩秋兰。
绝人事,游浑元,若疾风游欻翩翩。
景未移,行数千,寿如南山不忘愆。
翻译/译文驾着五彩的虹霞,乘着红色的云朵,经过玉门关登上九嶷山。
渡过银河,到达昆仑山,去拜见王母娘娘和东君与赤松子和羡门高交流接受成仙和养生的方法保持自己精华灵气吃灵芝的精华,喝甘美的泉水拄着桂枝的手杖戴着香草。
断绝人世间的功名利禄,尽情的遨游在大自然,就像狂风在吹动。
在很短的时间里走了数千里,寿命如同南山一样长久也不忘自己的过失。
注释(1)陌上桑:乐府旧题,属《相和歌.相和曲》。
曹操只是沿用旧题,内容与古词无关。
此诗与《气出唱》、《精列》、《秋胡行》等篇同是曹操晚年的游仙诗。
(2)九疑:又作“九嶷”,或名“苍梧山”,在今湖南省宁远县南。
据《史记》载:舜南巡,死于苍梧,葬在九疑山。
玉门:关名,在今甘肃敦煌县西,为古代通往西方的孔道。
(3)济:渡河。
天汉:银河。
(4)西王母:神话传说中的女神,居昆仑瑶池。
谒东君道家说东华为男仙居住之处,东方公为男仙之首西华为女仙居住之处,西王母为女仙之首。
(5)赤松:即赤松子,古代传说中的仙人。
(6)羡门:羡门高,古代传说中的仙人。
(7)要秘道:成仙和养生之道。
精神:指人体的精华、灵气。
(8)芝英:灵芝的精华。
(9)醴泉:甘美的泉水。
《史记.大宛传》:“河出昆仑……上有醴泉瑶池。
”(10)佩:带在身上。
曹操的诗词翻译5篇注释
曹操的诗词翻译5篇注释在艺术风格上,曹操诗歌朴实无华、不尚藻饰。
它们以感情深挚、气韵沉雄取胜。
在诗歌情调上,则以慷慨悲凉为其特色。
慷慨悲凉,这本来是建安文学的共同基调,不过在曹操的诗中,它表现得最为典型,最为突出。
下面就是本店铺给大家带来的曹操的诗词翻译,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步出夏门行·艳朝代:三国|作者:曹操云行雨步,超越九江之皋。
临观异同,心意怀犹豫,不知当复何从?经过至我碣石,心惆怅我东海。
翻译/译文初意打算南征荆州,施泽惠给江南人民。
面对北伐和南征两种不同意见,便犹豫起来,不知如何为好。
到达碣石后,看到百姓所受的压迫,心情更加伤感。
步出夏门行·冬十月朝代:三国|作者:曹操孟冬十月,北风徘徊,天气肃清,繁霜霏霏。
鵾鸡晨鸣,鸿雁南飞,鸷鸟潜藏,熊罴窟栖。
钱镈停置,农收积场。
逆旅整设,以通贾商。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翻译/译文初冬十月,北风呼呼地吹着,气氛肃杀,天气寒冷,寒霜又厚又密。
鹍鸡鸟在清晨鸣叫着,大雁向南方远去,猛禽也都藏身匿迹起来,就连熊罴也都入洞安眠了。
农民放下了钱、镈等农具不再劳作,收获的庄稼堆满了谷场,旅店正在整理布置,以供来往的客商住宿。
我能到这里是多么的幸运啊,高诵诗歌来表达自己的这种感情。
注释鵾(kūn)鸡:古书上说的一种形似天鹅的大鸟。
鸷(zhì)鸟:凶猛的鸟。
镈(bó):古代锄类农具。
步出夏门行·土不同朝代:三国|作者:曹操乡土不同,河朔隆冬。
流澌浮漂,舟船行难。
锥不入地,蘴藾深奥。
水竭不流,冰坚可蹈。
士隐者贫,勇侠轻非。
心常叹怨,戚戚多悲。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翻译/译文这里的乡土与黄河以南的土地有很大不同。
到了深冬,河里漂浮着冰块,舟船难以前行;地被冻得用锥子都扎不进去,田地荒芜长满干枯厚密的蔓菁和蒿草。
河水冻结不流动,上面由坚硬的冰覆盖,人都可以行走。
有识之士穷困潦倒,而好勇斗狠的人却不在乎随意犯法。
我为此叹息怨恨,心中充满了悲伤和忧愁。
曹操《观沧海》原诗翻译及赏析
曹操《观沧海》原诗翻译及赏析《观沧海》是东汉末年诗人曹操创作的一首四言诗,《步出夏门行》的第一章。
这首诗是曹操在碣石山登山望海时,用饱蘸浪漫主义激情的大笔,所勾勒出的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描绘了祖国河山的雄伟壮丽,既刻画了高山大海的壮阔,更表达了诗人以景托志,胸怀天下的进取精神。
全诗语言质朴,想象丰富,气势磅礴,苍凉悲壮。
下面跟着店铺来看看曹操《观沧海》原诗翻译及赏析吧!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曹操《观沧海》原诗翻译及赏析篇1【原诗】[三国]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翻译】朝东登上碣石山,才可看到一望无际的大海。
海水多么碧波荡漾,海中山岛耸立中央。
岛上树木葱茏,花草茂盛美丰。
秋风瑟瑟作响,海上涌起巨浪。
日月的升降起落,好像出自大海之中。
银河群星灿烂,好像从大海出现。
多么庆幸啊,用这首歌来赞叹我的抱负。
【赏析】一、内容分析《观沧海》是曹操诗作中写景抒情的名篇。
作者将眼前的海上景色和自己的雄心壮志融合在一起。
诗人以沧海自比,海的开阔雄浑表现了诗人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魄,既激情洋溢,又思想含蓄。
开头两句写登I临的地点和目的。
“观”字统领伞篇,给F面十句描写观海之所见的客观景物抹上了一层主观色彩。
以下六句写实景——海水和山岛的形象。
三、四句是写伞景。
着力渲染大海那种苍茫动荡的气势,而赋予山岛巍然屹立、坚定倔强的形象。
五、六句接着写岛上草木,一派欣欣向荣,把大海点染得生机勃勃。
七、八两句从山岛回到海面,写海上景象的变化,秋风呼啸,惊涛拍岸,令人惊心动魄,表现了诗人的心潮激荡难平。
紧接着四句是虚写,描绘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壮观景象。
诗人以其丰富而奇特的想象,创造了极其宏大的意境,蕴含着深邃的哲理,表达了作者的博大胸襟。
末尾两句是配乐时所加。
这是配乐的规矩,一般与正文无关,但在这首诗中却与诗境融为一体。
曹操的诗文和赏析
曹操的诗文和赏析曹操(155年-220年),字孟德,一代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被誉为“曹氏文学三绝”之一。
他的诗文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深受后世文人的推崇和赞美。
曹操的诗文以其雄浑豪迈、气势磅礴、意境深远而著称,被誉为“曹操诗歌的艺术成就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巅峰之作”。
曹操的诗文作品丰富多样,涵盖了诗、赋、文等多种文体,其中尤以其诗歌最为出色。
曹操的诗歌以其雄奇豪放、意境深远、表现力强烈而著称于世。
他的诗歌作品大多表现了他的政治抱负、家国情怀和对人生、世事的思考,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曹操的诗歌风格雄浑豪放,气势磅礴,富有雄心壮志和豪情壮志。
他的诗歌常常表现出对人生、世事的深刻思考和对国家、民族的忧虑和关怀,具有较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例如《短歌行》中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表现了他的壮志豪情和对人生、世事的深刻思考。
曹操的诗歌意境深远,表现力强烈,富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和感染力。
他的诗歌常常表现出对自然、人生、世事的深刻感悟和对人生、世事的思考,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和艺术价值。
例如《龟虽寿》中的“腾蛇乘雾绕田田,猛虎逞威走林林。
三尺剑,缕金线,草头人,木头人。
”表现了他对自然、人生、世事的深刻感悟和对人生、世事的思考。
曹操的诗歌表现了他的政治抱负、家国情怀和对人生、世事的思考,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他的诗歌深受后世文人的推崇和赞美,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例如杜甫在《赠卫八处士》中写道,“曹公诗赋壮心怀,卧龙凤雏集一堂。
英雄略地无遗策,壮岁功成蜀汉王。
”表现了对曹操诗歌的赞美和推崇。
总的来说,曹操的诗文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深受后世文人的推崇和赞美。
他的诗文作品以其雄浑豪迈、气势磅礴、意境深远而著称,被誉为“曹操诗歌的艺术成就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巅峰之作”。
曹操五首诗词鉴赏
曹操诗词鉴赏曹操五首诗词鉴赏教学建议一、《龟虽寿》分析这首诗是《步出夏门行》的最后一章,写作时间比《观沧海》稍晚,大约在公元207年末或208年初,诗词五首《龟虽寿》《石壕吏》等。
曹操是一位颇有作为的政治家。
建安元年(196)迎献帝迁都许昌,受封为大将军兼丞相,开始掌握中央大权。
用了整整11年时间,逐步消灭了吕布、袁绍等割据势力,基本上统一了北方。
这首诗即写在他平定乌桓叛乱、消灭袁绍残余势力之后,南下征讨荆、吴之前。
曹操以统一天下为己任。
他一生南征北战,历尽艰辛,既有过胜利的喜悦,也尝过失败的痛苦。
但他从不消极,总是主动进取,虽届暮年,还是老当益壮,不失雄心壮志。
这是他写这首诗的思想基础。
这是一首抒发人生感慨的咏志诗。
作者先以神龟、腾蛇为喻,说明神物寿命虽长,神通虽大,都逃脱不了死亡。
从而表明宇宙万物有生必有死,有始必有终,这是自然的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人不应该幻想长生不死,而应该利用有限之年,建功立业,如“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况且人的寿命长短也不是全由天决定的,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顺应自然,养治身心,延年益寿,与天争时,始终保持昂扬乐观的进取精神。
诗人的这种积极的人生态度是十分可贵、可取的。
诗一开始就连用神龟、腾蛇、老骥为喻,既是逻辑推理,又能唤起人们的形象思维。
“老骥伏枥”的比喻,转消极为积极,有力地突出了诗的中心思想;“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是作者自我形象的艺术写照。
“老骥伏枥”“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都是后人常用以励志之语。
曹操的诗强烈表现出爽朗刚健的“建安风骨”,以“慷慨”“梗慨而多气”的风骨及其内在的`积极进取精神,震荡人们的心灵。
这在《龟虽寿》一诗中得到集中的体现。
二、《石壕吏》分析唐肃宗乾元二年(759)春,郭子仪等九节度使六十万大军包围安庆绪于邺城,由于指挥不统一,被史思明援兵打得全军溃败。
唐王朝为补充兵力,便在洛阳以西至潼关一带,强行抓人当兵,人民苦不堪言。
这时,杜甫正由洛阳经过潼关,赶回华州任所。
曹操 短歌行 赏析
曹操是东汉末年的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他的作品《短歌行》是其中最著名的一首。
以下是对《短歌行》的赏析:
《短歌行》是曹操在徐州战胜吕布后,返回许都途中创作的。
这首诗运用了短小精悍的语言,表达了曹操在压力重重的战争时刻下的坚定决心和自信心。
诗的开头两句:“对海而唱,逼万斛之船,临河而踏,穿桥孤屿”。
通过这两句,诗人展示了自己的豪情壮志。
曹操身处在海滨和河边,面对大海和浩瀚的河流,他并不畏惧,反而高唱百舸争流的豪情,表示他将战胜各种困难和挑战。
接着,诗歌将焦点转移到曹操的敌人身上,描绘了他对吕布的胜利:“白驹过隙,飞电踏空,犁庭扫穴,狗彘不敢昂”。
这些字句形象地表达了曹操军事才能的强大和吕布败北的无能。
然后,诗歌提到曹操在回程中遭遇艰难,面对险阻,“万国都来朝,贡献不称觞”。
曹操的壮志豪情和能力已经让人尽皆敬仰,但他仍然面临着来自各个国家的威胁和困扰。
最后,诗歌回到曹操本人身上,表现了他的胸怀和志向:“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曹操对美丽的江山心生痴迷,同时也表明他希望能够吸引更多的英雄人物为之效力。
总体来说,曹操的《短歌行》通过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他的雄心壮志和自信心,展示了他作为一位政治家和军事家特有的气概和胸襟。
这首诗也被后世广泛传诵,成为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经典之作。
曹操《短歌行》原文、注释及解析
曹操《短歌行》原文、注释及解析〔原文〕短歌行[三国魏] 曹操对酒当歌②,人生几何③?譬如朝露,去日苦多④。
慨当以慷⑤,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 唯有杜康⑥。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⑦,但为君故⑧,沉吟至今⑨。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⑩。
明明如月,何时可辍(11)?忧从中来(12),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13),枉用相存(14)。
契阔谈讌(15),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16),何枝可依(17)?山不厌高,海不厌深(18)。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19)。
〔注释〕①本篇选自《魏武帝集》。
短歌行,为乐府旧曲,属相和歌辞平调曲。
②当,与“对”同义,面对。
张正见《对酒》,“当歌对玉酒”,与此意同。
一说,此作“应当”解释。
③几何,多少。
④去日,已过去的日子。
苦多,苦于太多。
⑤慨当以慷,即为“慷慨”之意。
此处主要形容宴间歌声激昂不平,但也兼心情而言之。
⑥杜康,传说中发明酿酒技术之人。
一说是黄帝时人,一说是周代人。
这里指代酒。
⑦“青青子衿”两句系《诗经·郑风·子衿》成句,后两句“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此处虽仅用前两句,但也兼含后两句之意,表示对贤才的思慕。
子,你。
青衿,周代学子之服饰。
衿,衣领。
⑧君,指所思慕之贤才。
⑨沉吟,低头沉思的样子。
⑩“呦呦鹿鸣”四句系用《诗经·小雅·鹿鸣》成句。
《鹿鸣》原文下四句是:“吹笙鼓簧,承筐是将。
人之好我,示我周行。
”此虽引前四句,实亦包含了后四句的意思,表示作者渴望礼遇贤才的心情。
(11)辍,停止。
(12)中,此指心中。
(13)阡、陌,都是指乡间小道。
南北叫“阡”,东西叫“陌”。
古谚云:“越陌度阡,更为客主。
”言客从远道来访。
(14)枉,屈驾,枉就。
相存,相问、访问。
(15)契阔,犹言“聚散”,偏义复词,取“阔”的意思,谓久别。
讌,通“宴”。
(16)匝,周、圈。
(17)依,依靠,这里指鸟儿栖息。
(18)“山不厌高”二句,《管子·形势解》:“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明主不厌人,故能成其众。
曹操作品举例与分析
曹操作品举例与分析在中国历史上,曹操是一个不得不说的政治家、军事家。
在中国文学史上,曹操是一个不得不说的文学家、诗人。
作为“建安文学”的领袖,曹操的诗朴实无华、不尚藻饰,以感情深挚、气韵沉雄取胜。
南朝的文学批评家钟嵘评价:曹公古直,甚有悲凉之句。
作为政治家、文学家,曹操的诗歌和他的人生经历、雄心壮志息息相关。
本期总结了曹操最经典的10首诗词,一起来了解曹操的志向、人生和悲悯。
一、《步出夏门行·观沧海》最气势磅礴的诗:《步出夏门行·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建安十二年(207年),曹操北征乌桓,得胜而归,经过碣石山时写作此诗。
这首诗借景抒情,把眼前的海上景色和自己的雄心壮志很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诗人借大海的雄伟壮丽景象,表达了自己渴望建功立业,统一中原的雄心伟志和宽广的胸襟。
全诗的基调为苍凉慷慨的,这也是建安风骨的代表作。
全诗语言质朴,想象丰富,气势磅礴,苍凉悲壮。
清·沈德潜《古诗源》:“有吞吐宇宙气象。
”男儿不展风云志,空负天生八尺躯,大丈夫必有四方之志!二、《短歌行》最大气的求贤诗:《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作为政治家,曹操深知人才的重要性,他渴求天下的人才来都为自己效劳,实现心中“九合诸侯,一统中国”的政治理想。
他大力强调“唯才是举”,为此而先后发布了《求贤令》《举士令》《求逸才令》等,求贤若渴的心,在此诗中,也展露无遗。
高山不辞土石才见巍峨,大海不弃涓流才见壮阔。
曹操《蒿里行》全诗及赏析
曹操《蒿里行》全诗及赏析曹操《蒿里行》全诗及赏析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古诗吧,古诗具有格律限制不太严格的特点。
你还在找寻优秀经典的古诗吗?以下是店铺帮大家整理的曹操《蒿里行》全诗及赏析古诗,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曹操《蒿里行》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
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
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
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
淮南弟称号,刻玺于北方。
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注释:义士:指各州郡起兵讨伐董卓的诸将领。
兴兵:起动,发动军队。
讨群凶:指讨伐董卓及其婿牛辅,其部将李傕、郭汜等恶人。
会盟津:也称孟津,在今河南省孟县南。
相传周武王起兵伐纣时,中途曾和联盟反纣的八百诸侯会合于此地。
这里用“会盟津”代指各路讨董卓军队的结成联盟。
乃心在咸阳:指各种义军心向汉王室。
《尚书·康王之诰》:“虽尔身在外,乃心罔不(无不)在王室。
”这里是化用其句。
咸阳:秦代的国都,这里代指长安,当时汉献帝已被董卓挟持由洛阳迁到了长安。
以上二句是说,这些讨董卓的各路人马,开始时也都说是拥护长安的帝室。
雁行:鸿雁的行列,比喻诸军列阵后观望不前的样子。
以上二句是说,各路会师后,在敌人面前却表现了各怀鬼胎,一个个互相观望,畏缩不前。
嗣还:随即。
还,同旋。
戕:残害。
东方各路军阀退兵后,随即互相残杀起来。
淮南弟:指袁绍的从弟袁术。
称号:即称帝,指建安二年(公元197年)袁术在淮南寿春(安徽寿县)称帝之事。
刻玺:刻皇帝所用的印章,指袁绍在初平二年(公元191年)图谋废黜汉献帝,拥立刘虞为皇帝的事。
铠甲:古代军士打仗时护身的。
金属制做的为铠,皮制的为甲。
虮:虱子的卵。
译文:关东的仗义之士都起兵讨伐那些凶残的人。
最初约会各路将领订盟,同心讨伐长安董卓。
讨伐董卓的各路军队汇合以后,因为各有自己的打算,力不齐一,互相观望,谁也不肯率先前进。
势利二字引起了诸路军的争夺,随后各路军队之间就自相残杀起来。
战争诗:曹操《蒿里行》原文翻译及赏析
【导语】战争诗的基本主题有:建功⽴业的渴望;保家卫国的决⼼;⼭河沦丧的痛苦;久居边关的乡愁;塞外⽣活的艰⾟和连年征战的惨烈;报国⽆门的怨愤和归家⽆望的哀痛。
下⾯是⽆忧考为⼤家带来的:战争诗:曹操《蒿⾥⾏》原⽂翻译及赏析,欢迎⼤家阅读。
蒿⾥⾏两汉:曹操关东有义⼠,兴兵讨群凶。
初期会盟津,乃⼼在咸阳。
军合⼒不齐,踌躇⽽雁⾏。
势利使⼈争,嗣还⾃相戕。
淮南弟称号,刻玺于北⽅。
铠甲⽣虮虱,万姓以死亡。
⽩⾻露於野,千⾥⽆鸡鸣。
⽣民百遗⼀,念之断⼈肠。
译⽂关东的仗义之⼠都起兵讨伐那些凶残的⼈。
最初约会各路将领订盟,同⼼讨伐长安董卓。
讨伐董卓的各路军队汇合以后,因为各有⾃⼰的打算,⼒不齐⼀,互相观望,谁也不肯率先前进。
势利⼆字引起了诸路军的争夺,随后各路军队之间就⾃相残杀起来。
袁绍的堂弟袁术在淮南称帝号,袁绍谋⽴傀儡皇帝在北⽅刻了皇帝印玺。
由于战争连续不断,⼠兵长期脱不下战⾐,铠甲上⽣满了虮虱,众多的百姓也因连年战乱⽽⼤批死亡。
⼫⾻曝露于野地⾥⽆⼈收埋,千⾥之间没有⼈烟,听不到鸡鸣。
⼀百个⽼百姓当中只不过剩下⼀个还活着,想到这⾥令⼈极度哀伤。
注释关东:函⾕关(今河南灵宝西南)以东。
义⼠:指起兵讨伐董卓的诸州郡将领。
讨群凶:指讨伐董卓及其党⽻。
初期:本来期望。
盟津:即孟津(今河南孟县南)。
相传周武王伐纣时曾在此⼤会⼋百诸侯,此处借指本来期望关东诸将也能像武王伐纣会合的⼋百诸侯那样同⼼协⼒。
乃⼼:其⼼,指上⽂“义⼠”之⼼。
咸阳:秦时的都城,此借指长安,当时献帝被挟持到长安。
⼒不齐:指讨伐董卓的诸州郡将领各有打算,⼒量不集中。
齐:⼀致。
踌躇:犹豫不前。
雁⾏(háng):飞雁的⾏列,形容诸军列阵后观望不前的样⼦。
此句倒装,正常语序当为“雁⾏⽽踌躇”。
嗣:后来。
还:同“旋”,不久。
⾃相戕(qiāng):⾃相残杀。
当时盟军中的袁绍、公孙瓒等发⽣了内部的攻杀。
淮南句:指袁绍的异母弟袁术于公元197年(建安⼆年)在淮南寿春(今安徽寿县)⾃⽴为帝。
曹操短歌行原文及注释赏析
曹操短歌行原文及注释赏析曹操短歌行原文及注释赏析两汉: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谈讌一作:谈宴)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海一作:水)译文一边喝酒一边高歌,人生短促日月如梭。
好比晨露转瞬即逝,失去的时日实在太多!席上歌声激昂慷慨,忧郁长久填满心窝。
靠什么来排解忧闷?唯有狂饮方可解脱。
那穿着青领(周代学士的服装)的学子哟,你们令我朝夕思慕。
只是因为您的缘故,让我沉痛吟诵至今。
阳光下鹿群呦呦欢鸣,悠然自得啃食在绿坡。
一旦四方贤才光临舍下,我将奏瑟吹笙宴请嘉宾。
当空悬挂的皓月哟,什么时候才可以拾到;我久蓄于怀的忧愤哟,突然喷涌而出汇成长河。
远方宾客踏着田间小路,一个个屈驾前来探望我。
彼此久别重逢谈心宴饮,争着将往日的情谊诉说。
月光明亮星光稀疏,一群寻巢乌鹊向南飞去。
绕树飞了三周却没敛翅,哪里才有它们栖身之所?高山不辞土石才见巍峨,大海不弃涓流才见壮阔。
我愿如周公一般礼贤下士,愿天下的英杰真心归顺与我。
注释1.对酒当歌:一边喝着酒,一边唱着歌。
当,是对着的意思。
2.几何:多少。
3.去日苦多:跟(朝露)相比一样痛苦却漫长。
有慨叹人生短暂之意。
4.慨当以慷:指宴会上的歌声激昂慷慨。
当以,这里“应当用”的意思。
全句意思是,应当用激昂慷慨(的方式来唱歌)。
5.杜康:相传是最早造酒的人,这里代指酒。
6.青青子衿(jīn),悠悠我心:出自《诗经·郑风·子衿》。
原写姑娘思念情人,这里用来比喻渴望得到有才学的人。
子,对对方的尊称。
衿,古式的衣领。
青衿,是周代读书人的服装,这里指代有学识的人。
悠悠,长久的样子,形容思虑连绵不断。
7.沉吟:原指小声叨念和思索,这里指对贤人的思念和倾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曹操诗文详解曹操(155~220年),字孟德,谯(qiáo)(今安徽亳(bó)县)县人,建安时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
建安元年(196年)迎献帝都许(今河南许昌东),挟(xié)天子以令诸侯,先后削平吕布等割据势力。
官渡之战大破军阀袁绍后,逐渐统一了中国北部。
建安十三年(208年),进位为丞相,率军南下,被孙权和刘备的联军击败于赤壁。
后封魏王。
子曹丕称帝,追尊为武帝。
事迹见《三国志》卷一本纪。
有集三十卷,已散佚。
明人辑有《魏武帝集》,今又有《曹操集》。
一、观沧海《观沧海》是东汉末年诗人曹操创作的一首四言诗。
这首诗是曹操在碣石山登山望海时,用饱蘸浪漫主义激情的大笔,所勾勒出的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描绘了祖国河山的雄伟壮丽,既刻画了高山大海的壮阔,更表达了诗人以景托志,胸怀天下的进取精神。
全诗语言质朴,想象丰富,气势磅礴,苍凉悲壮。
观沧海东临⑴碣⑵石,以观沧⑶海⑷。
水何⑸澹澹⑹,山岛竦峙⑺。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⑻,洪波⑼涌起。
日月⑽之行,若⑾出其中。
星汉⑿灿烂,若出其里。
幸⒀甚⒁至⒂哉,歌以咏志⒃。
词语注释⑴临:登上,有游览的意思。
⑵碣(jié)石:山名。
碣石山,河北昌黎碣石山。
公元207年秋天,曹操征乌桓得胜回师时经过此地。
⑶沧:通“苍”,青绿色。
⑷海:渤海。
⑸何:多么。
⑹澹澹(dàn):水波摇动的样子。
⑺竦峙(sǒng zhì):高高地挺立。
竦,高起。
峙,挺立。
⑻萧瑟:树木被秋风吹的声音。
⑼洪波:汹涌澎湃的波浪。
⑽日月:太阳和月亮。
⑾若:如同,好像是。
⑿星汉:银河,天河。
⒀幸:庆幸。
⒁甚:非常。
⒂至:极点。
⒃幸甚至哉,歌以咏志:乐府歌结束用语,不影响全诗内容与感情。
意为太值得庆幸了!就用诗歌来表达心志吧。
白话译文东行登上碣石山,来观赏那苍茫的海。
海水多么宽阔浩荡,山岛高高地挺立在海边。
树木和百草丛生,十分繁茂。
秋风吹动树木发出悲凉的声音,海中涌着巨大的海浪。
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发出的。
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
我很高兴,就用这首诗歌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志向。
创作背景乌桓是当时东北方的大患,建安十一年(206年),乌桓攻破幽州,俘虏了汉民十余万户。
同年,袁绍的儿子袁尚和袁熙又勾结辽西乌桓首领蹋顿,屡次骚扰边境,以致曹操不得不在建安十二年(207年)毅然决定北上征伐乌桓。
后来在田畴的指引下,小用计策。
大约在这年八月的一次大战中,曹操终于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这次胜利巩固了曹操的后方,奠定了次年挥戈南下,以期实现统一中国的宏愿。
而《观沧海》正是北征乌桓得胜回师经过碣石山时写的。
整体赏析这首诗是曹操北征乌桓胜利班师,途中登临碣石山时所作,诗人借大海的雄伟壮丽景象,表达了自己渴望建功立业,统一中原的雄心伟志和宽广的胸襟。
从诗的体裁看,这是一首古体诗;从表达方式看,这是一首四言写景诗。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这两句话点明“观沧海”的位置:诗人登上碣石山顶,居高临海,视野寥廓,大海的壮阔景象尽收眼底。
以下十句描写,概由此拓展而来。
“观”字起到统领全篇的作用,体现了这首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的特点。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是实写眼前的景观,神奇而又壮观。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是望海初得的大致印象,有点像绘画的轮廓。
在这水波“澹澹”的海上,最先映入眼帘的是那突兀耸立的山岛,它们点缀在平阔的海面上,使大海显得神奇壮观。
这两句写出了大海远景的一般轮廓,下面再层层深入描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前二句具体写竦峙的山岛:虽然已到秋风萧瑟,草木摇落的季节,但岛上树木繁茂,百草丰美,给人诗意盎然之感。
后二句则是对“水何澹澹”一句的进一层描写:定神细看,在秋风萧瑟中的海面竟是洪波巨澜,汹涌起伏。
作者面对萧瑟秋风,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壮志”胸怀。
虽是秋天的典型环境,却无半点萧瑟凄凉的悲秋意绪。
作者面对萧瑟秋风,极写大海的辽阔壮美:在秋风萧瑟中,大海汹涌澎湃,浩淼接天;山岛高耸挺拔,草木繁茂,没有丝毫凋衰感伤的情调。
这种新的境界,新的格调,正反映了他“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烈士”胸襟。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则是虚写,作者运用想象,写出了自己的壮志情怀。
前面的描写,将大海的气势和威力凸显在读者面前;在丰富的联想中表现出作者博大的胸怀、开阔的胸襟、宏大的抱负,暗含一种要像大海容纳万物一样把天下纳入自己掌中的胸襟。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这是合乐时的套语,与诗的内容无关,也说明这是乐府唱过的。
这首诗全篇写景,其中并无直抒胸臆的感慨之词,但是诵读全诗,仍能令人感到它所深深寄托的诗人的情怀。
通过诗人对波涛汹涌、吞吐日月的大海的生动描绘,读者仿佛看到了曹操奋发进取,立志统一国家的伟大抱负和壮阔胸襟,触摸到了作为一个诗人、政治家、军事家的曹操,在一种典型环境中思想感情的流动。
写景部分准确生动地描绘出海洋的形象,单纯而又饱满,丰富而不琐细,好像一幅粗线条的炭笔画一样。
尤其可贵的是,这首诗不仅仅反映了海洋的形象,同时也赋予它以性格。
句句写景,又是句句抒情。
既表现了大海,也表现了诗人自己。
诗人不满足于对海洋做形似的摹拟,而是通过形象,力求表现海洋那种孕大含深、动荡不安的性格。
海,本来是没有生命的,然而在诗人笔下却具有了性格。
这样才更真实、更深刻地反映了大海的面貌。
这首诗不但写景,而且借景抒情,把眼前的海上景色和自己的雄心壮志很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这首诗的高潮放在诗的末尾,它的感情非常奔放,思想却很含蓄。
不但做到了情景交融,而且做到了情理结合、寓情于景。
因为它含蓄,所以更有启发性,更能激发我们的想像,更耐人寻味。
过去人们称赞曹操的诗深沉饱满、雄健有力,“如幽燕老将,气韵沉雄”,从这里可以得到印证。
全诗的基调为苍凉慷慨的,这也是建安风骨的代表作。
全诗语言质朴,想象丰富,气势磅礴,苍凉悲壮。
二、短歌行《短歌行二首》是汉末政治家、文学家曹操以乐府古题创作的两首诗。
第一首诗通过宴会的歌唱,以沉稳顿挫的笔调抒写诗人求贤如渴的思想感情和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第二首诗借礼赞周文王、齐桓公、晋文公坚守臣节的史事,申明自己只有扶佐汉室之志,决无代汉自立之心。
两诗珠联璧合,庄重典雅,内容深厚,感情充沛,其政治内容和意义完全熔铸于浓郁的抒情意境中,全面展现了曹操的人格、学养、抱负和理想,充分显示了其雄深雅健的诗品。
短歌行(其一)对酒当歌1,人生几何2!譬如朝露,去日苦多3。
慨当以慷4,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5。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6。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7。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8。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9?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10,枉用相存11。
契阔谈䜩12,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13,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14。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15。
词语注释1、对酒当歌:一边喝着酒,一边唱着歌。
当,对着。
一说是应当的意思。
2、几何:指岁月有多少。
3、去日苦多:可悲的是逝去的日子又已甚多,有慨叹人生短暂之意。
苦,患。
4、4、慨当以慷:犹言“当慨而慷”,指宴会上的歌声激昂慷慨。
当以,这里是“应当用”的意思。
全句意思是,应当用激昂慷慨的方式来唱歌。
5、杜康:相传是最早造酒的人,这里代指酒。
6、“青青”二句:出自《诗经·郑风·子衿》。
原写姑娘思念情人,这里用来比喻渴望得到有才学的人。
子,对对方的尊称。
衿(jīn),古式的衣领。
青衿,是周代读书人的服装,这里指代有学识的人。
悠悠,长久的样子,形容思虑连绵不断。
7、沉吟:原指小声叨念和思索,这里指对贤人的思念和倾慕。
8、“呦呦”四句:出自《诗经·小雅·鹿鸣》。
呦(yōu)呦,鹿叫的声音。
苹,艾蒿。
鼓,弹。
9、掇(duō):拾取,摘取。
一说掇为通假字,通“辍(chuò)”,即停止的意思。
10、越陌度阡:穿过纵横交错的小路。
陌,东西向田间小路。
阡,南北向的小路。
11、枉用相存:屈驾来访。
枉,这里是“枉驾”的意思。
用,以。
存,问候,思念。
12、契阔:契是投合,阔是疏远,这里是偏义复词,偏用“契”的意义。
䜩(yàn):通“宴”,宴饮。
13、三匝(zā):三周。
匝,周,圈。
14、海不厌深:一本作“水不厌深”。
这里是借用《管子·形解》中的话,原文是:“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故能成其高;明主不厌人,故能成其众;士不厌学,故能成其圣。
”意思是表示希望尽可能多地接纳人才。
15、“周公”二句:引周公自比,说明求贤建业的心思。
哺(bǔ),口中咀嚼的食物。
《史记》载周公自谓:“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
白话译文一边喝酒一边高歌,人生短促日月如梭。
好比晨露转瞬即逝,失去的时日实在太多!席上歌声激昂慷慨,忧郁长久填满心窝。
靠什么来排解忧闷?唯有狂饮方可解脱。
那穿着青领的学子哟,你们令我朝夕思慕。
只是因为您的缘故,让我沉痛吟诵至今。
阳光下鹿群呦呦欢鸣,悠然自得啃食在绿坡。
一旦四方贤才光临舍下,我将奏瑟吹笙宴请嘉宾。
当空悬挂的皓月哟,什么时候才可以拾到;我久蓄于怀的忧愤哟,突然喷涌而出汇成长河。
远方宾客踏着田间小路,一个个屈驾前来探望我。
彼此久别重逢谈心宴饮,争着将往日的情谊诉说。
月光明亮星光稀疏,一群寻巢乌鹊向南飞去。
绕树飞了三周却没敛翅,哪里才有它们的栖身之所?高山不辞土石才见巍峨,大海不弃涓流才见壮阔。
我愿如周公般礼贤下士,愿天下英杰真心归顺我。
创作背景关于第一首诗的创作时间,学术界大致有五种说法。
一是在苏轼《赤壁赋》中“横槊赋诗”言语的基础上,《三国演义》称曹操在赤壁大战前吟诵这首《对酒当歌》,时间定在建安十三年(208)末。
二是求贤说,出自张可礼《三曹年谱》:“抒发延揽人才之激切愿望,盖与《求贤令》作于同时。
”时间在建安十五年(210)。
三是宾主唱和说,此主张发自万盛楠,他认为此诗作于汉建安元年(196),曹操迁汉献帝于许都之际,曹操与手下心腹如荀彧等人的唱和之作。
四是及时行乐说,但没有考证具体时间。
此说由沈德潜发之,《古诗源》卷五:“《短歌行》,言当及时为乐也。
”五是王青的作于招待乌丸行单于普富卢的宴会上的说法,时间在建安二十一年(216)五月。
整体赏析《短歌行》是汉乐府的旧题,属于《相和歌辞·平调曲》。
这就是说它本来是一个乐曲的名称。
这种乐曲的唱法已经失传。
但乐府《相和歌·平调曲》中除了《短歌行》还有《长歌行》,唐代吴兢《乐府古题要解》引证古诗“长歌正激烈”,魏文帝曹丕《燕歌行》“短歌微吟不能长”和晋代傅玄《艳歌行》“咄来长歌续短歌”等句,认为“长歌”“短歌”是指“歌声有长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