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控制计算题教学文案

合集下载

《第15课用过程计算》作业设计方案-小学信息技术人教版三起01六年级上册

《第15课用过程计算》作业设计方案-小学信息技术人教版三起01六年级上册

《用过程计算》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课时的作业设计旨在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过程计算概念,理解并学会运用过程计算的方法进行简单的计算任务,通过实践操作,增强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兴趣和自信心。

二、作业内容1. 理论学习:学生需认真阅读教材中关于过程计算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理解过程计算的基本步骤和重要性。

2. 操作实践:学生需在计算机上使用信息技术软件进行至少三个过程计算的实际操作,包括但不限于加减乘除等基本运算。

在操作过程中,学生需注意操作的规范性,如正确使用鼠标和键盘,按照软件提示进行操作等。

3. 作业制作:学生需制作一份简单的“过程计算操作指南”,包括操作步骤的截图或文字描述,用以记录自己在完成作业过程中的关键步骤和心得体会。

4. 思考拓展:学生需思考过程计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场景,并尝试用文字描述或简单的图表展示自己的想法。

三、作业要求1. 理论学习部分要求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原理有清晰的理解,并能准确表述。

2. 操作实践部分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至少三个操作任务,并保证操作的正确性和规范性。

3. 作业制作部分要求学生的“操作指南”内容完整、步骤清晰,能够真实反映自己的操作过程和心得体会。

4. 思考拓展部分鼓励学生发散思维,尽可能提出有创意的想法,并简单阐述其可行性。

四、作业评价教师将根据以下标准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1. 理论学习部分评价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程度。

2. 操作实践部分评价学生的操作正确性和规范性。

3. 作业制作部分评价学生的“操作指南”的完整性和清晰度。

4. 思考拓展部分评价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际应用的思考深度。

五、作业反馈1. 教师将对每位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并给出详细的评价和建议。

2. 对于表现优秀的学生,教师将在课堂上进行表扬,并作为其他学生的榜样。

3. 对于存在问题的学生,教师将给予指导和帮助,鼓励其改进和提高。

4. 教师将收集学生的作业反馈意见,以便于对后续的教学内容和方式进行优化和改进。

过程控制系统教案

过程控制系统教案

过程控制系统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过程控制系统的概念、分类和基本组成。

2. 掌握过程控制系统的常见参数及其作用。

3. 熟悉过程控制系统的典型应用和优点。

4. 学会分析过程控制系统的设计和实施方法。

二、教学内容1. 过程控制系统的概念及分类1.1 过程控制系统的定义1.2 过程控制系统的分类1.3 过程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2. 过程控制系统的常见参数2.1 流量参数2.2 压力参数2.3 温度参数2.4 液位参数3. 过程控制系统的典型应用3.1 工业生产过程控制3.2 楼宇自动化控制3.3 环保监测与控制4. 过程控制系统的优点4.1 提高生产效率4.2 保障产品质量4.3 降低能源消耗4.4 提高系统安全性三、教学方法1. 采用案例分析法,结合实际应用场景,让学生了解过程控制系统的原理和作用。

2. 利用仿真软件,让学生动手操作,掌握过程控制系统的参数调整和优化方法。

3. 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四、教学资源1. 教学课件:包含过程控制系统的相关理论知识、图片和案例。

2. 仿真软件:用于学生动手实践,如LabVIEW、组态王等。

3. 实际应用案例:涉及工业生产、楼宇自动化、环保监测等领域。

五、教学评价1. 课堂互动: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提问和回答问题的情况。

2. 课后作业:学生完成相关练习题的情况。

3. 实践操作:学生在仿真软件上的操作成绩。

4. 小组讨论:学生参与小组讨论的表现和成果。

教案剩余章节待您提供要求后,我将为您编写。

六、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 过程控制系统的概念及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2. 过程控制系统的基本参数及其调整方法。

3. 过程控制系统的优点及其在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1. 过程控制系统的设计原理和方法。

2. 不同类型过程控制系统的实现技术。

3. 过程控制系统在复杂环境下的性能优化。

七、教学安排课时安排:共计20课时,每课时45分钟。

过程控制-计算

过程控制-计算

系统数学模型为: G ( s )
K e s Ts 1
' 根据 Z-N 公式: KK c 0 .9 (

T
) 1 .0 1 .12 K c' ...
TI* 3 .33 ( )1 .0 TI* 3 .33 .... (s) T T
因为等效调节器由调节器、变送器和调节阀组成,因此:
,根据
K e j Tj 1
由式(相角条件): arctg (T cr ) cr cr 120.74 由式(幅角条件):
120.74 120.74 cr 0.0596 180 180
K cr K (T cr ) 2 1
y * (t1 )
10 0 220 14.4
20 0.2 240 15.1
40 0.8 260 15.8
60 2 280 16.4
80 3.6 300 17
100 5.4 320 17.4
120 7.4 340 17.6
140 9.3 360 17.8
160 11 380 17.95
180 12.6 400 18.1
0180741201807412074120???????????????????????tcrcrcrcrarctg由式幅角条件
例 1 某水槽液位控制系统如下图所示,试求水槽的传递函数。
F dH ( t ) H ( t ) [ Q i ( t ) Q o ( t )] dt R dH (t ) H ( t ) R [ Q i (t ) Q o ( t )] dt
K c' K c* K m K v
20 4 200 0 100 0 调节阀的转换系数: K m (% / mA) 20 4

浅谈合作开发项目重要环节与关键过程控制教学文案

浅谈合作开发项目重要环节与关键过程控制教学文案

浅谈合作开发项目重要环节与关键过程控制中国建设银行黄文化摘要:本文将根据软件开发与项目管理经验,并结合实际情况,分析合作开发项目的几个需要重点把握的环节,以及项目开发过程中的关键过程控制,供有关人员借鉴和参考。

现代商业银行间的竞争,主要是通过改进服务手段、增加服务功能、开拓业务品种、提高服务效率来实现的。

而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就是通过实现金融电子化、利用高科技的手段为客户提供方便快捷、丰富多样的金融服务,以增强自身对市场的作用力和发展能力,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随着商业银行间竞争的日益激烈,各家商业银行迫切要求实现电子化应用的开发项目越来越多,因此,随着对系统新需求的不断增加,对软件开发项目实行科学、有效管理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就越显突出。

目前,软件开发模式主要有三种:即自主开发、外包开发和合作开发。

从各家商业银行正在进行的开发项目来看,合作开发模式已占主流,并且成为一种趋势。

合作开发是介于自主开发和外包开发之间由银行方与开发商合作进行项目开发的一种模式,它的优点是项目投资适中,开发周期相对较短,可以发挥开发商在技术和管理上的优势,使银行的技术人员得到锻炼,系统后期维护压力较小;缺点是项目开发过程协调难度大,关键过程控制难于把握,系统后期维护很难完全摆脱开发商。

本文将根据软件开发与项目管理经验,并结合实际情况,分析合作开发项目的几个需要重点把握的环节,以及项目开发过程中的关键过程控制,供有关人员借鉴和参考。

文中所提到的合作公司(或公司)是指合作开发商。

一、项目实施前期需要重点把握的几个环节合作开发项目在开始实施之前必须先确定合作公司,它一般要经过投标、竞标、选标和签约等几个环节。

合作双方正式签定合约后,才算开始正式合作,而后项目进入实施阶段。

在合作公司投标到项目开始实施过程,有二个环节至关重要,它们是选标和签约。

其中,选好标是合作项目成功的前提,签好约是合作项目顺利实施的根本保障。

(一)选标选标是根据合作意向公司的投标和竞标情况,进行综合比较分析,最后确定合作伙伴的过程。

《第15课用过程计算》作业设计方案-小学信息技术人教版三起01六年级上册

《第15课用过程计算》作业设计方案-小学信息技术人教版三起01六年级上册

《用过程计算》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节课的作业设计旨在通过实际操练,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计算机中的基本计算过程。

具体目标是使学生能利用信息工具(如计算机软件)执行过程性计算任务,包括基础操作与步骤执行等技能。

通过作业的完成,学生应能理解过程计算的重要性,并能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

二、作业内容本课作业内容主要围绕“用过程计算”的主题展开。

1. 基础知识学习:学生需掌握计算机中过程计算的基本概念,如变量、算法等。

2. 操作实践:学生需在计算机上完成至少三个简单的编程任务,如使用Scratch或Python等编程软件进行简单的数学运算。

3. 任务挑战:设计一个简单的计算问题,如“计算一个班级的平均分”,要求学生使用编程语言编写程序解决该问题。

4. 作业指导:学生需按照教师提供的操作指南进行操作,并在完成每个任务后进行自我检查。

三、作业要求1. 操作规范:学生需按照教师提供的步骤和要求进行操作,确保每一步都准确无误。

2. 程序编写:在编写程序时,学生需注意程序的逻辑性和准确性,确保程序能够正确执行计算任务。

3. 记录反思:学生在完成每个任务后,需记录下自己的操作过程和遇到的问题,并思考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4. 时间管理:学生需合理安排时间,确保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业。

四、作业评价1. 评价标准:评价将基于学生的操作准确性、程序逻辑性、问题解决能力以及时间管理等方面进行。

2. 教师评价:教师将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并给出详细的评价和建议。

3. 同学互评:鼓励学生之间互相评价作业,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4. 反馈机制:学生可通过课堂、微信群等方式向教师反馈作业中的疑问和困难,教师将及时给予解答和指导。

五、作业反馈1. 个性化反馈:教师将针对每个学生的作业情况给出个性化反馈,指出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建议。

2. 课堂讨论:在下一节课上,教师将组织学生对作业中的共性问题进行讨论,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

过程控制的计算方法

过程控制的计算方法

统计过程控制的计算page1/9 一.预防与检测检验—容忍浪费;预防—避免浪费检验--通过质量控制检查最终产品并剔除不符事规范的产品。

在管理部门则经常靠检查或重新检查工作来找出错误,在这种情况下都是使用检测的方法,这种方法是一种浪费,因为它允许将时间和材料投入到生产不一定有用的产品和服务中。

预防—第一步就可以避免生产无用的输出,从而避免浪费。

“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好”。

仅有这样口号是不够的,所以要理解统计过程各个要项。

要研究产生变量本身的特性---过程。

二.基本概念过程:是指共同作用以产生输出的供方、生产者、人、设备、输入材料、方法和环境以及使用输出的顾客之集合。

过程控制系统:过程的性能取决于供方与顾客这间的沟通,过程设计和实施的方法,以及运作和管理方式。

.a.有关过程性能的信息—与性能最有用的信息是以研究过程本身以及其内在的变化中得到的信息→过程特性,这是我们关注的重点。

b.对过程采取措施c.对输出采取措施变差:过程的单个输出之间不可避免的差别。

产生变差的普通原因:随时间的推移具有稳定的且可重复的分步过程中的许多变差的原因、我们称之为“处于统计控制状态”。

产生变差的特殊原因:不是始终作用于过程的变差的原因,出现时造成过程分步的改变。

除非所有的特殊原因都被查找出来,并且采取了措施,否则他们将以不可预测的方式来影响过程的输出,随时间的发展,过程的输出将不稳定。

正态分步:正态分步又称概率分步。

如果影响某一变量的因素会很多,而每一个因素都不起决定性作用,且这此影响是可以叠加的,那么此随机变量被认为是从正态分步的。

局部措施:通常用于消除变差的特殊原因通常有与过程直接相关的人员实施通常可纠正大约15%的过程问题系统采取措施:通常用来消除变差的普通原因几乎总是要求管理措施,以便纠正大约可纠正85%的过程问题.三.控制图—过程控制的工具过程特性,是我们关注的重点,我们通过研究过程本身的特性,来识别生产变差的原因,是特殊原因还是普通原因,从而决定采取局部措施还是系统措施。

过程控制理论课程设计

过程控制理论课程设计

过程控制理论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过程控制理论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能够运用这些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过程控制问题。

具体来说,知识目标包括了解过程控制的基本概念、熟悉过程控制的原理和方法、掌握过程控制的数学模型和仿真技术;技能目标包括能够运用过程控制理论进行简单的系统分析和设计、能够使用相关的软件工具进行过程控制仿真和实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包括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团队合作精神和对过程控制理论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过程控制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以及相关的数学模型和仿真技术。

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过程控制的基本概念,如过程、控制、反馈等;2. 过程控制的原理和方法,如PID控制、模糊控制、神经网络控制等;3. 过程控制的数学模型,如连续时间系统模型、离散时间系统模型等;4. 过程控制仿真技术,如MATLAB/Simulink等。

三、教学方法为了达到课程目标,我们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

讲授法用于传授基本概念和原理,讨论法用于探讨和解决实际问题,案例分析法用于分析和研究具体案例,实验法用于验证和应用所学知识。

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我们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四、教学资源我们将选择和准备适当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和实验设备等。

教材和参考书将用于提供基础知识和扩展内容,多媒体资料将用于辅助讲解和演示,实验设备将用于进行实际操作和验证。

教学资源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和考试等。

平时表现主要评估学生的课堂参与和讨论,作业评估学生的知识理解和应用能力,考试评估学生的综合运用和分析能力。

我们将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估,确保评估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评估结果将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用于指导和调整教学。

小学五年级计算题教案模板

小学五年级计算题教案模板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计算方法,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2. 过程与方法:通过练习和讨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1. 基本计算方法的掌握。

2. 计算速度和准确性的提高。

教学难点:1. 复杂计算题的解题思路。

2. 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错误及纠正方法。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练习题、计算题本。

3. 小组讨论用的学习卡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检查学生对基本计算方法的掌握情况。

2. 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

二、新课讲授1. 讲解基本计算方法,如加减乘除的运算规则。

2. 通过实例演示,让学生直观地理解计算方法。

3.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三、练习巩固1. 分组进行练习,每组完成一定数量的计算题。

2. 教师巡视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解答学生的疑问。

3. 学生互评,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四、讨论交流1. 讨论在计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错误及纠正方法。

2. 分享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的技巧。

3. 教师总结,强调注意事项。

五、拓展延伸1. 设计一些具有挑战性的计算题,让学生尝试解决。

2.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六、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重点和难点。

2.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七、作业布置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计算方法。

2. 家长签字,确保学生完成作业。

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计算能力上有所提高。

3. 教师要善于总结,及时发现和纠正学生的错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4. 教师要注重课堂互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计算题优质教案模板范文

计算题优质教案模板范文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计算题的基本概念和方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2. 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3.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计算题的基本概念及运算性质。

2. 计算题的解题步骤和技巧。

3. 典型计算题的类型及解题方法。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计算题的基本概念、运算性质和解题步骤。

2. 教学难点:计算题的解题技巧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典型计算题练习题。

3. 小组合作学习工具。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1. 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入计算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提问:同学们,你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过需要计算的问题吗?比如,购物、做饭等。

(二)新课讲授1. 讲解计算题的基本概念及运算性质,如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运算性质。

2. 通过实例讲解计算题的解题步骤和技巧,如列竖式、分步计算等。

3. 展示典型计算题,引导学生分析题目特点,讲解解题方法。

(三)课堂练习1.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教师巡视指导,解答学生在练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四)小组合作学习1. 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计算题解题技巧的讨论和交流。

2. 小组内互相解答问题,共同提高。

(五)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计算题的基本概念、运算性质和解题步骤。

2. 强调解题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如检查、验算等。

六、课后作业1. 布置适量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七、教学反思1. 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如何?学生是否掌握了计算题的基本概念和解题技巧?2. 教学过程中是否存在不足,如何改进?3. 学生在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中遇到的问题有哪些?如何解决?注:以上模板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以适应不同的教学需求。

《第15课 用过程计算》作业设计方案-小学信息技术人教版三起六年级上册

《第15课 用过程计算》作业设计方案-小学信息技术人教版三起六年级上册

《用过程计算》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节课的作业旨在帮助学生巩固和加深对过程计算的理解,提高他们使用过程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完成作业,学生将能够:1. 熟练掌握过程调用的基本方法;2. 了解过程的基本结构和语法;3. 能够根据实际问题设计并实现简单的过程。

二、作业内容1. 编写一个过程,用于计算两个整数的和并返回结果;2. 编写一个过程,实现简单的四则运算(加、减、乘、除);3. 使用过程调用来完成以下题目:给定两个数,求它们的平均值和最大值;求一组数字的中位数和最小值。

三、作业要求1. 学生需要按照规定的格式和语法编写过程,确保过程的正确性和可读性;2. 学生需要参考课本和课堂讲解,理解过程调用的基本原理和方法;3. 学生需要独立完成作业,如有疑问,可与同学讨论或向老师请教;4. 提交作业时,请附上对过程的简单说明和注释,以便老师了解学生的思路和实现过程。

四、作业评价1. 评价标准:作业的正确性、完整性、创新性和完成质量;2. 评价方式: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相结合;3. 评价结果:对于优秀的作业,给予一定的奖励和表扬,以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五、作业反馈在作业提交后,老师会及时给予反馈,包括对作业的点评和建议,以及针对学生疑问的解答。

学生应该认真听取老师的反馈,对自己的作业进行反思和改进。

同时,学生也可以在班级群里向其他同学请教,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技巧。

在编写过程时,学生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 确保过程的正确性和可读性,符合规定的格式和语法;2. 充分考虑输入和输出的范围,避免出现异常情况;3. 考虑过程的效率和性能,选择合适的算法和数据结构;4. 在过程中添加必要的注释和说明,以便他人理解你的思路和实现过程。

通过完成这些作业,学生可以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对过程计算的理解,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老师也会根据学生的作业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15课 用过程计算》作业设计方案-小学信息技术人教版三起六年级上册

《第15课 用过程计算》作业设计方案-小学信息技术人教版三起六年级上册

《用过程计算》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了解Python中的过程计算概念;2. 学习编写简单的过程计算程序;3. 掌握使用Python进行过程计算的基本技巧。

二、作业内容1. 编写一个程序,要求用户输入两个数字,程序计算并输出它们的和;2. 编写一个程序,要求用户输入一个数字,程序计算并输出它的平方;3. 编写一个程序,要求用户输入一个数字,程序计算并输出它的倒数;4. 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想象力,尝试编写其他类型的简单过程计算程序。

三、作业要求1. 每个程序应保存为独立的Python文件;2. 程序应清晰地注释代码,以便于他人理解;3. 每个程序应附上简短的说明,描述程序的功能和操作步骤;4. 每个程序应确保正确性和准确性,避免出现错误或异常;5. 每个程序应尽量简洁、易读、易维护。

四、作业评价1. 评价标准:程序的正确性、简洁性、易读性、创新性、实用性;2. 评价方式: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相结合;3. 评价结果:优秀、良好、一般、需要改进,并给出具体建议。

五、作业反馈1. 请学生按时提交作业,并确保程序的正确性和完整性;2. 鼓励学生在编写程序时,积极寻求帮助和支持,如遇到困难可以向老师、同学请教,或查阅相关资料;3. 提交作业后,老师会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改进和完善程序。

在完成这个作业的过程中,学生将有机会深入了解Python中的过程计算概念,并尝试运用这些知识编写简单的过程计算程序。

通过独立完成这些程序,学生将增强自己的编程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作业的评价和反馈环节也将为学生提供宝贵的建议和指导,帮助他们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编程水平。

总的来说,《用过程计算》作业设计方案旨在帮助学生掌握Python中的过程计算概念,提高他们的编程技能,并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职业生涯奠定坚实的基础。

通过这个方案,学生将在实践中学习和成长,为成为一名优秀的程序员做好准备。

作业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作业目标1. 巩固学生对过程计算概念的理解,掌握使用过程的基本方法。

《第15课用过程计算》作业设计方案-小学信息技术人教版三起01六年级上册

《第15课用过程计算》作业设计方案-小学信息技术人教版三起01六年级上册

《用过程计算》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节课的作业设计旨在通过实际的操作和实践,让学生掌握用过程计算的基本概念和操作方法,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初步的信息技术操作能力,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作业内容本节课的作业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 了解过程计算的概念和基本操作步骤。

学生需通过课本或网络资源,了解过程计算的定义、作用以及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场景。

2. 实践操作练习。

学生需在计算机上实际操作,学会使用过程计算软件进行简单的计算任务。

具体包括输入公式、设置参数、运行程序等步骤。

3. 编写简单程序。

学生需根据所学知识,编写一个简单的程序,实现一个基本功能。

如,可以编写一个简单的计算器程序,能执行加、减、乘、除等基本运算。

4. 记录学习心得。

学生需在完成作业过程中,思考自己的学习感受和体验,记录下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为后续学习提供参考。

三、作业要求本节课的作业要求如下:1. 作业完成度:学生需按照作业内容,认真完成每一项任务,确保作业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2. 操作规范性:学生在进行实践操作练习时,需按照正确的操作步骤进行,避免因操作不当导致程序出错或计算机损坏。

3. 程序创新性:在编写简单程序时,学生可以尝试加入自己的创意和想法,使程序更加有趣和实用。

4. 作业提交:学生需在规定时间内将作业提交至老师指定的平台或邮箱,以便老师进行批改和评价。

四、作业评价老师将根据学生完成作业的完整度、正确性、创新性以及学习心得的质量等方面进行评价,给予相应的成绩和反馈。

五、作业反馈老师将根据学生的作业情况,给予针对性的反馈和建议,帮助学生改进学习方法和提高信息技术操作能力。

同时,老师也会将学生的优秀作品进行展示和分享,以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造力。

以上是本节课的作业设计方案,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和实践,让学生掌握用过程计算的基本概念和操作方法,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初步的信息技术操作能力。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第三单元:实践中学会控制解题时间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第三单元:实践中学会控制解题时间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第三单元:实践中学会控制解题时间实践中学会控制解题时间在现代的教育体系中,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

然而,对于许多学生来说,数学既充满了挑战,又令人畏惧。

其中一个非常常见的问题是,学生们常常在解数学题时,时间不够用,一道题做不完,或是时间紧迫地背题型。

这种现象在初中、高中可能比较少见,但在小学五年级的数学教育中,却是非常普遍的。

那么如何在实践中学会控制解题时间呢?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些实用的建议。

第一步:系统地掌握解题步骤在解题过程中,学生们要系统地掌握解题步骤。

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分析问题:在认真阅读题目时,认真理解题意,然后再根据题目所给出的信息,分析出需要哪些概念,法则和方法,为后续的解题打下基础。

2、举例试验:题目或答案通常不会一步到位,所以学生们可以试着以一些特殊的例子来推导出通用的答案,这一步可以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想象力。

3、计算:通常这一步可以通过列式来解决,尤其是加、减、乘、除等必须通过计算才能得到答案的题目。

4、检验:解题后学生们需要认真检验,以获得最终答案,这个步骤也需要认真、仔细立即对照、逐一核查答案,避免错漏。

第二步:训练解题速度训练解题速度。

在解题初期,许多学生都有遇到单道题目花费大量时间的问题,但如果只解决一个问题,那么进步的速度就无法快速提升。

所以,在学习数学时,除了培养学生们的解题能力,也需要培养学生们的速度概念。

这可以通过模拟题目的方式来达成,例如与同学竞赛,或是通过快速练习以提高速度。

第三步:以奖励为鼓励第,以奖励为鼓励。

通常,学生们喜欢在文化课上获得高分数,所以学校可以通过设置数学竞赛和实用学科课程等方式,奖励那些在这些课程中表现优异的学生们。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激励学生们,鼓励他们更加努力地学习数学,培养出他们在解题时能掌握时间的能力。

在学习数学时,学生们既要注重解题步骤的训练,也要注重培养解题速度,同时要以奖励为鼓励。

过程控制类课程设计

过程控制类课程设计

过程控制类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过程控制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1)掌握过程控制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了解过程控制系统的组成和原理;(3)熟悉常见的过程控制算法和应用。

2.技能目标:(1)能够运用过程控制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2)具备过程控制系统的设计和调试能力;(3)掌握过程控制软件的使用和维护。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2)增强学生对过程控制技术的兴趣和信心;(3)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过程控制基本概念:介绍过程控制的发展历程、定义、分类和应用领域;2.过程控制系统组成:讲解过程控制系统的硬件和软件组成部分,包括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器等;3.过程控制原理:阐述过程控制的基本原理,如PID控制、模糊控制、神经网络控制等;4.过程控制算法:介绍常见的过程控制算法及其优缺点和适用场景;5.过程控制应用:分析实际过程中的控制案例,讲解过程控制系统的设计和调试方法。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和演示,使学生掌握过程控制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3.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过程中的控制案例,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实验法:安排实验室实践,让学生动手设计和调试过程控制系统。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过程控制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理论知识;2.参考书:提供相关领域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课件和教学视频,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4.实验设备:配置齐全的实验室设备,确保学生能够动手实践。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教学评估将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第15课 用过程计算》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第15课 用过程计算》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用过程计算》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理解过程的观点,了解过程的基本组成。

2. 掌握如何创建过程,包括定义输入和输出。

3. 学会应用过程进行简单的计算,掌握基本流程。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过程的作用,掌握如何创建过程。

2. 教学难点:在实践中运用过程进行计算,掌握复杂的流程。

三、教学准备准备教学PPT,准备相关计算题目,准备计算机教室,确保网络和软件环境正常。

四、教学过程:本节课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了解算法的基本观点,学会用过程描述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为了达成这一目标,我将采用以下的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起首,我会向学生介绍什么是算法,以及算法在计算机科学中的重要性。

通过一些简单的例子,让学生理解算法的基本观点。

2. 讲解过程:接下来,我会详细讲解过程的定义、分类和作用。

让学生了解过程是描述解决问题步骤的重要工具。

我会通过具体的例子,帮助学生理解如何用过程描述问题解决的过程。

3. 任务设计:为了让学生能够实际应用所学知识,我会设计一些简单的小任务,让学生用过程描述解决问题的过程。

这些任务可以包括排序、计算平均数等。

4. 学生实践:学生将根据教师给出的任务和指导书,应用所学知识完成任务。

在这个过程中,我会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问题。

5. 小组讨论:在学生完成任务后,我会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

通过讨论,学生可以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6. 反馈与评判:最后,我会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判,并给出反馈和建议。

评判内容包括学生的参与度、任务完成情况、讨论表现等。

通过反馈和评判,学生可以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为后续的学习提供参考。

7. 课后延伸:为了进一步稳固学生所学的知识,我会安置一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课后作业和思考题。

同时,鼓励学生在平时生活中尝试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

教学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过程的基本观点,掌握应用过程进行程序设计的技能。

过程控制实验指导教案

过程控制实验指导教案

过程控制实验教案王晓明辽宁科技大学电信学院前言过程控制是自动化专业教学中一门重要的专业课。

要完成这门课程的教学任务,就应进行必要的教学实验,以指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在实验中加深对过程控制理论的理解。

过程控制课程的主要任务是:1.通过实验进一步了解和掌握过程控制理论的基本概念,控制系统的分析方法和设计方法。

2. 学习和掌握系统控制回路的构成和测试技术。

3. 提高应用计算机的能力和水平,这也是应用本实验系统的特色之一。

为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结合配套的工业控制组态软件不仅能进行验证性、研究型实验,又增加了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内容。

目的是培养学生用理论知识和实验手段解决科学技术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实验过程中学生可自由组合单元,自主编制程序。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为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的提高奠定了基础。

实验要求1.实验预习:实验前必须认真预习实验指导书及其相关的理论知识,作好充分准备。

对于设计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学生必须在实验前拿出设计方案,以其达到预期的目标,写出预习报告。

让指导老师检查合格的方可进行实验。

2.实验进行:学生进入实验室,要保持室内整洁安静。

按照预习报告进行实验。

实验中需要改接线的,应关掉电源后才能拆、接线。

实验时应注意观察,若发现有异常现象,应立即关掉电源,保持现场并报告指导老师处理。

3.实验数据:实验过程中应仔细观察实验现象,认真记录实验结果、数据、波形。

所记录的实验结果经指导老师审阅后再拆除实验线路。

4.实验报告: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实验报告,不许抄袭或请人代劳。

报告内容包括实验目的、实验设备、实验内容、实验电路图、实验数据及仿真曲线、实验思考题等。

要求文字书写整齐清洁。

目录前言-----------------------------------------------------------------------------------------------1实验要求-----------------------------------------------------------------------------------------------2目录-----------------------------------------------------------------------------------------------3实验一、实验装置的基本操作与仪表调试-----------------------------------------4实验二、智能仪表温度位式控制系统---------------------------------------------------6实验三、单容水箱对象特性的测试----------------------------------------------------10 实验四、单容水箱液位PID控制系统----------------------------------------------14实验五、流量PID控制系统--------------------------------------------------------------17实验六、双容水箱液位PID控制系统--------------------------------------------20实验七、上下水箱液位串级控制系统------------------------------------------------25附录、实验连线参考---------------------------------------------------------------------28实验一、实验装置的基本操作与仪表调试一、实验目的1、了解本实验装置的结构与组成。

《第15课 用过程计算》作业设计方案-小学信息技术人教版三起01六年级上册

《第15课 用过程计算》作业设计方案-小学信息技术人教版三起01六年级上册

《用过程计算》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了解程序设计和过程的基本概念;2. 学习编写简单的过程计算程序;3. 掌握编程的基本步骤和方法;4. 提高学生对计算机编程的兴趣和自信心。

二、作业内容任务一:编写一个简单的加法程序1. 程序要求:用户输入两个数字,程序输出这两个数字的和;2. 编程语言:使用Scratch或Python等编程语言;3. 步骤:(1)创建两个变量,一个用于存储第一个数字,一个用于存储第二个数字;(2)使用“当”指令等待用户输入数字;(3)将输入的数字赋值给相应的变量;(4)使用加法指令将两个数字相加,并将结果输出。

任务二:编写一个简单的乘法程序1. 程序要求:用户输入两个数字,程序输出这两个数字的积;2. 编程语言同任务一;3. 步骤:与任务一类似,创建第三个变量用于存储乘积,将输入的数字分别赋值给相应的变量,然后使用乘法指令将两个数字相乘,并将结果输出。

三、作业要求1. 学生需独立完成两个程序的编写,并在规定时间内提交作业;2. 提交作业时请附上对程序的简单说明,如程序功能、实现方法等;3. 鼓励学生在编程过程中尝试不同的方法,以提高编程能力。

四、作业评价1. 教师对学生提交的程序进行审核,并给出评价和建议;2. 根据学生程序的正确性、创新性和完成情况,给予相应的分数和反馈;3. 对优秀作品进行展示和表扬,鼓励更多的学生参与编程。

五、作业反馈1. 教师根据作业评价结果,对学生在编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和反馈;2. 学生根据反馈,对自己的编程技能进行反思和改进,以提高编程能力;3. 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分享编程经验和技巧,促进学生的共同进步。

总之,通过本次作业,学生可以了解程序设计和过程的基本概念,学习编写简单的过程计算程序,掌握编程的基本步骤和方法,并提高对计算机编程的兴趣和自信心。

同时,教师需要对作业评价结果进行总结和反馈,以便更好地指导学生进行编程学习。

期末考试过程控制计算题

期末考试过程控制计算题

计算及问答题1.某换热器温度控制系统(设定值为100℃),在阶跃扰动作用下的过渡过程曲线如图所示。

分别求出衰减比、最大偏差、余差、过渡时间和振荡周期(按±3%稳态值来确定过渡时间).温度℃解:衰减比ψ=8.011)105110()105130(12=-=---B B最大偏差A ,即超调量σ=%8.23%100%100105105130)()()(=⨯=⨯-∞∞-y y t y p余差C=│y ﹙∞﹚-y ﹙0﹚│=105-100=5过渡时间ts=27min ,(计算稳态值的±3%,即102或108,用尺子量后估算出时间) 振荡周期,时间作衰减振荡,所以振荡周期T=20-8=12min ,(两个波峰的时间差) 2.已知某被控过程的数学模型为1)()(+=Ts Ks E s U应用前向差分法,求关于u (k )和e(k )的差分方程. 参考计算控制课本p129 解:)()1()(s E K Ts s U •=+•)()()(s E K s U s U Ts •=+•)()()(t Ke t u Tdtt du =+设采样周期为T S ,代入ST k u k u dt t du )()1()(-+=)()())()1((k Ke k u k u k u ST T =+-+)()1()(k Ke k u k u TT TT T T S SS--++=3.一台仪表的测温范围为100~550℃,绝对误差的最大值为2℃,求这台仪表的相对误差. 解:δ=%44.0%1001005502=⨯-第页4.:(1)求出仪表最大绝对误差值;(2)确定仪表的允许误差及精确度等级;(3)仪表经过一段时间使用后,重新校验时,仪表最大绝对误差为±8℃,问该仪表是否还符合出厂时的精确度等级。

解:(1)最大绝对误差值为 6 。

(2)仪表精度δ=%5.1%2.1%10005006≤=⨯-所以允许误差为±1.5%,仪表精度等级为1.5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下图为一蒸汽加热器的温度控制系统。

冷物料经换热器与蒸汽换热后流出,通过改变进入换热器的蒸汽量来保持热物料出口温度为某设定值。

当冷物料流量突然增大Q 后,分析该系统如何实现自动控制?试画出该系统的方框图。

由蒸汽加热器、温度变送器TT 22、温度控制器TC 22、蒸汽流量控制阀组成。

控制的目标是保持流体出口温度T 恒定。

当进料流量RF 或者温度Ti 变化,会引起物料出口温度变化,通过温度变送器TT 22 测得温度的变化,并将信号Tm 送至温度控制器TC 22,与给定值Tsp 比较,温度控制器TC 22根据偏差将控制命令u 送至控制阀,改变蒸汽量RV 来维持温度的恒定。

凝液
2、下图所示为一液位控制系统,试指出该系统中的(1)被控变量、(2)操纵变量、(3)主要扰动、(4)输入信号、(5)输出信号各是什么,并画出该系统的方框图。

被控变量:液位h 操纵变量: Qo 主要扰动: Qi 输入变量:h sp 输出变量:h (t )
3、某一被控过程为
若采用PI 控制器对该被控过程进行控制,试采用Zirgler-Nichols 方法确定控制器参数。

假设继电器幅度为2d =± ,基于该继电器的反馈系统输入输出响应如下图所示,系统在微量外部扰动的作用下,进入等幅振荡状态
()()()
20.5
5121s
p G s e s s -=
++
解:由振荡曲线可知:2d =±,振幅0.3a =,周期11min u T =,因而对应的临界控制增益
4428.53.140.3
u d K a π⨯=
=≈⨯ PI 控制器参数为
4、某一热交换控制系统如下图所示,考虑到控制系统在断电断气情况下的安全性,蒸汽阀应为气开阀还是气关阀?试分析为使控制回路成为“负反馈”系统,TC22 应为反作用控制器还是正作用控制器?
答:蒸汽阀应为气开阀。

假设控制器TC 22为正作用(当被控变量的测量值增大时,控制器的输出也增大)。

0.4 3.4c u K K =⨯=0.89min
i u T T =⨯=
如果 T↑, 则
为使控制回路成为“负反馈”系统,TC22 须为反作用控制器。

5图所示为连续搅拌反应釜温度控制的串级控制系统,试画出该控制系统的方框图,并分析主被控变量、副被控变量、主对象、副对象、主控制器、副控制器各是什么?
出料
答:
主被控变量为反应槽的温度,副被控变量为夹套温度。

主对象为反应槽,副对象
为夹套。

主控制器为TC
1,副控制器为TC
2。

6、某水槽的阶跃响应实验数据如下,其中阶跃扰动量Δu=20%。

(1)画出水位的阶跃响应曲线
若该水位对象用一阶惯性环节近似,试确定其增益K和时间常数T。

答:习题2-9的答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