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实现集中供热节能的创新方案
快速实现集中供热节能的创新方案
![快速实现集中供热节能的创新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629b6f44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39.png)
快速实现集中供热节能的创新方案
集中供热是一种节约能源、环保、安全、舒适的供热方式,目
前已成为城市供热的主要形式之一。
但是,由于传统供热系统存在
着一些不足,如能源浪费、负担过重、管网老化等问题,因此,在
实现集中供热节能方面需要创新方案。
一、优化管网系统
传统供热管网存在着管道热损失过大、管道冷热负荷不匹配等
问题,导致供热效率不高。
为此,我们可以考虑以下优化方案:
1. 采用新型管道材料,如钢塑复合管、玻璃钢管等,提高管道
的绝缘性和耐腐蚀性;
2. 通过对管网进行三维温度场分析,对管道敷设路径进行优化,避免热损失;
3. 通过精细化管道设计和控制阀门的设施,实现管道冷热负荷
的匹配,提高供热效率。
二、应用新能源技术
传统供热方式依赖于化石能源,其供热效率低,且环境污染大。
因此,我们可以考虑应用新能源技术,如太阳能、地热能、生物能等,以提高供热效率和节约能源。
1. 利用太阳能发电,生产电热能,再把集热器内的热能利用起来,通过管网传到用户处进行供热。
2023年快速实现集中供热节能的创新方案
![2023年快速实现集中供热节能的创新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f19148e7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ad.png)
2023年快速实现集中供热节能的创新方案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能源消耗剧增,不仅对环境造成了污染,还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集中供热作为一种节能环保的供热方式,逐渐成为城市居民取暖的主要选择。
在2023年,为了快速实现集中供热的节能目标,本文提出了创新的供热方案,并从优化供热网络、改进供热设备和利用可再生能源等方面进行探讨。
通过这些创新措施,预计能够实现集中供热的快速节能,提高供热系统的效率,减少环境污染。
一、优化供热网络1. 变压供热技术:采用变压技术可以在供热系统中实现各节点的温度控制,降低系统中整体温度,减少传热损失。
2. 优化供热管道:采用优质材料和合理的布局,减少热量损失。
采用组合式管道,分别将高温、中温和低温的供热水分开输送,以减少热量的损失。
3. 安装热量回收装置:在供热网络中加装热量回收装置,利用热能回收系统回收烟气中的余热,供热过程中将余热转化为可利用的热能。
二、改进供热设备1. 采用智能供热设备:通过智能监测、控制、调节技术,实现供热设备的自动化运行,有效降低能源消耗。
2. 使用高效供热器具:采用低能耗、高效率的供热设备,如高效热泵、新型换热器等,提高供热效果,降低能源消耗。
3. 利用废热供热:将工业废热通过换热系统与集中供热系统相连接,将废热转化为供热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三、利用可再生能源1. 太阳能热水器的应用:充分利用太阳能资源,采用太阳能热水器为供热系统提供热水,减少传统能源消耗。
2. 生物质能源的利用:通过将生物质能源(如秸秆、木材等)转化为热能,为集中供热系统提供燃料,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3. 风能供热:利用风能发电技术,将电能转化为供热能源,实现集中供热系统的绿色化。
四、加强政府支持和推广1. 组织专家研究:政府可以组织相关专家进行集中供热节能领域的研究,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标准。
2. 政府资金支持:政府可以出资支持节能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并提供相应的资金扶持政策。
快速实现集中供热节能的创新方案模版(2篇)
![快速实现集中供热节能的创新方案模版(2篇)](https://img.taocdn.com/s3/m/c8567ef8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8f.png)
快速实现集中供热节能的创新方案模版集中供热是一种通过建设集中供热系统,将能源集中供给用户进行供暖的方式。
然而,传统的集中供热系统存在许多问题,如能源浪费、热损失、高成本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创新的集中供热节能方案。
本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创新:更高效的能源利用、减少能源损失、提高系统运行效率以及改进热量分配方式。
首先,我们可以采用新型的能源设备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例如,使用高效的锅炉、热泵等能源设备,将能源转化为热能时,损失较少,并能更有效地利用能源。
其次,我们可以减少能源损失。
传统的集中供热系统中,热量在输送过程中会有一定的损失。
为了减少这种损失,我们可以采用保温材料来隔热,减少热量的散失。
另外,我们可以改进供热管道的设计,减少管道的长度和弯曲,降低热量的损失。
另外,我们可以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
传统的集中供热系统通常采用定时供热的方式,即在一定的时间段内供应热量。
但是,这种方式存在热量浪费的问题。
为了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我们可以采用智能控制系统,根据用户的实际需求和室内温度的变化来调整供热的时间和温度,避免能源的浪费。
最后,我们可以改进热量分配方式。
传统的集中供热系统中,热量一般是均匀分布到每个用户。
然而,不同用户的热量需求可能存在差异。
为了更合理地分配热量,我们可以采用个性化供热的方式,根据用户的实际需求来设置热量的供给。
例如,对于温度较高的用户,可以提供相应的热量供给,对于温度较低的用户,可以适当减少热量供给,以实现节能减排的目的。
综上所述,本方案通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损失、提高系统运行效率以及改进热量分配方式来实现集中供热的节能。
通过这些创新措施,可以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能源浪费,降低供热成本,并且更好地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这将为集中供热行业带来全新的发展机遇,促进节能减排工作的开展。
快速实现集中供热节能的创新方案模版(2)集中供热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班级:热能0801姓名:陈宇飞学号:___00075___日期:___.06.20___理工大学电力学院集中供热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摘要】城市集中供热,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份之一。
2023年快速实现集中供热节能的创新方案范文
![2023年快速实现集中供热节能的创新方案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deaf8421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8e.png)
2023年快速实现集中供热节能的创新方案范文摘要:我国近年来在能源领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仍存在能源消耗过大、供热系统效率低下等问题。
基于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创新方案,旨在2023年快速实现集中供热节能,减少能源浪费,提高供热系统效率。
该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采用清洁能源替代传统能源,实施供热系统优化升级,建立智能监控与管理体系,推广低温供热技术,并加强政策支持与资金投入等手段。
通过这些创新举措,预计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实现集中供热节能目标,进一步提高我国能源使用效率,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一、引言供热是冬季居民生活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也是我国能源消耗的重要领域之一。
然而,长期以来,我国在供热领域存在能源浪费严重、供热效果不佳等问题,对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并增加了居民的供热费用。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提高供热系统效率,节省能源消耗,本文提出了一种创新方案,旨在快速实现集中供热节能。
二、方案内容及实施措施1. 采用清洁能源替代传统能源传统的供热系统主要依靠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作为能源,存在环境污染严重、能源消耗大的问题。
因此,我们应推广清洁能源,如天然气、太阳能等,作为替代能源。
在供热季节,通过改造供热设备,实现由传统能源向清洁能源的转变,可显著降低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
2. 实施供热系统优化升级对供热系统进行优化升级是提高供热效率的有效途径。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优化升级:(1)改善供热设备:采用节能高效的供热设备,如高效换热器、节能泵等,提高设备运行效率,减少能源消耗。
(2)优化供热管网:对供热管网进行调整和改造,减少管道热损失,提高供热效果。
(3)推广余热回收技术:利用供热系统的余热,回收并再利用,从而减少能源消耗。
可以将余热用于供热设备的预热,或者用于其他领域的能量供应,如工业生产等。
3. 建立智能监控与管理体系通过建立智能监控与管理体系,可以实时监测供热系统的运行情况,并进行远程控制。
快速实现集中供热节能的创新方案
![快速实现集中供热节能的创新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6da780adaef8941ea76e05f0.png)
集中供热“颠覆式创新”的节能案————基于创新的智能控制与计量装置看了《人民日报》的报道:“供暖计量收费遇尴尬:30亿元智能装置无奈沉睡”,很有感触,同时也很着急、很心痛,感到肩上的责任重大,节能减排、保护环境我们每一个人都责无旁贷。
我国的建筑耗能巨大,浪费重这是一个不争事实,有关部门也出台了很多激励政策促进节能减排,我取的节能案,主要是学习欧洲发达的经验,引进他们的技术及产品。
但是由于国情不同,使用环境的差异,在我国的应用却出现一些意想不到问题。
我们是研究、开发采暖节能技术及其智能产品的团队,历经十六年认真地钻研取得了一些技术成果,同时了解到目前推行的“先进行热计量后控制室温的节能案”不成功的原因。
分析了目前采暖浪费点在哪里,如挖掘节能潜力,针对其痛点创新提出“先智能控温再智能计量的采暖节能案”,该案具有理论谨、产品质量可靠、运营费用低等优势,深受供热企业的欢迎,实施了该案立即产生大幅度节能效果,使供热企业、居民、社会三受益。
需要强调的是此案是基于创新的“智能室温控制装置”、“采暖热量网络计量法”、“智能大口径标准节流装置式热量表”等节能技术及智能产品实现的。
尤其对于公共建筑该案是唯一可以达到最大限度节能效果的案。
传统的供热节能案为:通过热计量收费促使人们调节室温度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该案实现节能的前提是:必须首先实现计量收费,人们才能主动调节室温度,只有调节了室温度才能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
但是,供热计量推行了十多年也没有全面的实现按计量收费。
究其原因有两个面:一是计量设备损坏率很高;二是供热企业没有热计量的积极性。
计量设备损坏率高有设备本身的质量问题,更重要的原因是我国集中供热的水质不好水垢和杂质较多造成的。
供热企业没有积极性主要是因为增加了投入和工作量,减少了收入所以他没有积极性。
因此即使安装了热量表也没有按计量收费,热量表闲置了几年后变成了一堆废铁,白白地浪费了大量资金。
原来浪费的能源没有节约下来,又造成新的计量设备的浪费,怎能不叫人心痛呢?所以人民日报说“供暖计量收费遇尴尬”。
快速实现集中供热节能的创新方案范文
![快速实现集中供热节能的创新方案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5f865ea9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cd.png)
快速实现集中供热节能的创新方案范文集中供热是一种常见的供热方式,通过集中供热系统将热能从供热站输送到各个用户的建筑中,为用户提供温暖的室内环境。
然而,由于传统的集中供热方式存在一些缺点,如能源利用率低、能源浪费多等问题,因此需要创新的方案来解决这些问题,实现供热节能。
本文将介绍一种快速实现集中供热节能的创新方案。
该创新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热源优化、输送系统改进、建筑节能改造和智能控制技术应用等。
首先,热源优化是实现供热节能的关键。
传统的集中供热系统主要采用锅炉作为热源,存在燃煤、燃油等燃料的燃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废气和废热未充分利用的问题。
针对这个问题,可以采用新的绿色能源作为热源,如太阳能、地热能等。
太阳能集热器可以将太阳辐射能够直接转化为热能,可用于供热系统的加热水。
地热能则是利用地下深层的地温进行供热,通过地热换热器和热泵等设备将地热能转化为热能。
这些绿色能源可以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其次,输送系统的改进也是实现供热节能的重要途径。
传统的集中供热系统中,热能输送常常会出现热量损失较大的情况,如管道漏热、热损失等问题。
为了减少这一问题,可以采用新型的绝缘材料来包裹供热管道,提高其隔热性能,减少热量传递的损失。
同时,还可以采用管道局部绝热处理和加热补偿器等技术手段来进一步减少热量损失,提高系统的热能利用效率。
此外,建筑节能改造也是实现供热节能的重要环节。
建筑是能源消耗的重要环节,通过对建筑进行节能改造,不仅可以降低其能源消耗,还可以提高供热系统的热能利用效率。
建筑节能改造可以包括加强建筑外墙和屋顶的保温隔热措施,安装节能窗户和隔热门窗,改善建筑的采光和通风等。
这些措施可以减少建筑的热量散失,降低能源消耗,从而实现供热节能。
另外,智能控制技术的应用也是快速实现集中供热节能的重要手段。
传统的集中供热系统存在供需矛盾,无法根据用户的实际需求进行灵活供热。
通过引入智能控制技术,可以实现供热系统的自动控制和调节,根据用户的实际需求,调节热源的供热量,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
快速实现集中供热节能的创新方案
![快速实现集中供热节能的创新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2b341eccb9d528ea81c779cd.png)
集中供热“颠覆式创新”的节能案————基于创新的智能控制与计量装置看了《人民日报》的报道:“供暖计量收费遇尴尬:30亿元智能装置无奈沉睡”,很有感触,同时也很着急、很心痛,感到肩上的责任重大,节能减排、保护环境我们每一个人都责无旁贷。
我国的建筑耗能巨大,浪费重这是一个不争事实,有关部门也出台了很多激励政策促进节能减排,我取的节能案,主要是学习欧洲发达的经验,引进他们的技术及产品。
但是由于国情不同,使用环境的差异,在我国的应用却出现一些意想不到问题。
我们是研究、开发采暖节能技术及其智能产品的团队,历经十六年认真地钻研取得了一些技术成果,同时了解到目前推行的“先进行热计量后控制室温的节能案”不成功的原因。
分析了目前采暖浪费点在哪里,如挖掘节能潜力,针对其痛点创新提出“先智能控温再智能计量的采暖节能案”,该案具有理论谨、产品质量可靠、运营费用低等优势,深受供热企业的欢迎,实施了该案立即产生大幅度节能效果,使供热企业、居民、社会三受益。
需要强调的是此案是基于创新的“智能室温控制装置”、“采暖热量网络计量法”、“智能大口径标准节流装置式热量表”等节能技术及智能产品实现的。
尤其对于公共建筑该案是唯一可以达到最大限度节能效果的案。
传统的供热节能案为:通过热计量收费促使人们调节室温度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该案实现节能的前提是:必须首先实现计量收费,人们才能主动调节室温度,只有调节了室温度才能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
但是,供热计量推行了十多年也没有全面的实现按计量收费。
究其原因有两个面:一是计量设备损坏率很高;二是供热企业没有热计量的积极性。
计量设备损坏率高有设备本身的质量问题,更重要的原因是我国集中供热的水质不好水垢和杂质较多造成的。
供热企业没有积极性主要是因为增加了投入和工作量,减少了收入所以他没有积极性。
因此即使安装了热量表也没有按计量收费,热量表闲置了几年后变成了一堆废铁,白白地浪费了大量资金。
原来浪费的能源没有节约下来,又造成新的计量设备的浪费,怎能不叫人心痛呢?所以人民日报说“供暖计量收费遇尴尬”。
2023年快速实现集中供热节能的创新方案范本
![2023年快速实现集中供热节能的创新方案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1a5f941f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76fc165.png)
2023年快速实现集中供热节能的创新方案范本创新方案:2023年集中供热节能技术的快速推广随着能源消费的增加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节能减排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的重要课题。
在城市化进程中,集中供热系统是一个潜力巨大的领域,通过引入创新技术和管理理念,可以实现集中供热的节能和环保。
本文将提出一种快速实现集中供热节能的创新方案。
该方案基于以下几个方面:技术创新、政策引导、市场激励、民众参与和技术升级。
通过这些手段的综合运用,可以推动集中供热系统在短期内实现节能目标。
1. 技术创新:在集中供热系统中,技术创新是实现节能的基础。
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技术创新:1.1 高效热源技术:引入高效热源技术,如地热能、太阳能、生物质能源等,替代传统的燃煤、燃油等能源,提高供热系统的整体效率。
1.2 节能控制技术:采用先进的节能控制技术,如智能温控系统、能源监测系统等,提高供热系统的运行效率和节能水平。
1.3 管网改造技术:通过管网改造,减少热量损失和压力损失,提高热水供应的稳定性和效率。
2. 政策引导:政府在集中供热节能方面可以制定一系列政策,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法律法规:制定相关法律法规,规范集中供热节能行为,并对不符合节能要求的单位进行处罚。
2.2 补贴政策:出台补贴政策,对于采用节能技术和设备的单位给予一定的经济奖励,鼓励企业和居民参与节能行动。
2.3 建设引导:政府可以通过土地出让、优先审批等方式,引导开发商建设节能供热项目,并提供技术支持和经济支持。
3. 市场激励:市场激励是快速推广节能供热的关键。
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市场激励手段:3.1 价格激励:对于采用节能技术的供热单位,给予一定的价格优惠,激励更多的单位采用节能技术。
3.2 品牌推广:通过品牌推广,提升节能供热产品的认知度和影响力,增加消费者对于节能产品的购买意愿。
3.3 媒体宣传:通过各种媒体宣传,向公众普及节能供热的意义和好处,提高公众对于节能供热的认同和参与度。
2024年快速实现集中供热节能的创新方案范文(三篇)
![2024年快速实现集中供热节能的创新方案范文(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6e67c2ad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a8.png)
2024年快速实现集中供热节能的创新方案范文2030年创新方案: 快速实现集中供热节能摘要:集中供热是一种高效、环保的供热模式, 可以有效解决城市供热中的能源浪费和污染问题。
然而, 在实际应用中, 集中供热系统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如能源消耗高、传输损耗大等。
为了快速实现集中供热的节能目标, 本文提出了一系列创新方案, 包括智能调控系统、储能技术、节能设备等, 以期在____年之前实现集中供热的快速节能。
第一章: 引言1.1 背景集中供热是一种将能源从供热厂传输到用户处的供热方式, 通过集中供热, 可以有效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然而, 在目前的实际应用中, 集中供热系统存在一些问题, 如能源消耗高、传输损耗大等, 限制了其节能效果的发挥。
1.2 目的本文旨在提出一系列创新方案, 以实现集中供热的快速节能目标, 并希望能够在____年之前取得显著的成果。
第二章: 集中供热的节能方案2.1 智能调控系统智能调控系统是实现集中供热节能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运用先进的传感器、控制系统等技术, 可以实现对供热系统的精确调控, 有效减少能源的消耗。
在智能调控系统中, 可以使用先进的算法和模型, 精确控制供热系统的温度、湿度等参数, 以实现最佳的节能效果。
2.2 储能技术储能技术是另一个可以实现集中供热节能的重要手段。
通过使用先进的储能设备和技术, 可以将电能或热能储存起来, 在需要时释放出来。
在集中供热中, 可以使用储能技术来平衡能源的供求关系,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例如, 可以使用储能设备来储存低峰期的热能, 然后在高峰期释放出来供给用户, 以减少对传输管道的能量损耗。
2.3 节能设备在集中供热中, 使用节能设备也是实现节能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使用先进的节能设备, 如高效换热器、节能泵等, 可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减少能源的浪费。
第三章: 创新方案实施的可行性3.1 技术可行性本文提出的创新方案都是基于目前先进的技术手段和设备, 因此在技术上具有可行性。
2024年快速实现集中供热节能的创新方案范文
![2024年快速实现集中供热节能的创新方案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cc151a0a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38.png)
2024年快速实现集中供热节能的创新方案范文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集中供热在城市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然而,传统的集中供热系统存在能源利用效率低下和环境污染等问题。
为了快速实现集中供热的节能和环保目标,本文提出了一种创新方案,包括建立基于先进技术的高效供热系统、推广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以及加强能源管理和监测,以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和环境的低碳排放。
这些创新措施有助于快速实现集中供热的节能目标,并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关键词:集中供热;节能;环保;创新方案一、引言集中供热作为一种重要的能源供应方式,为城市居民供热提供了便利。
然而,传统的集中供热系统存在能源利用效率低下、环境污染以及资源浪费等问题,迫切需要采取创新措施实现节能和环保目标。
本文提出了一种创新方案,旨在快速实现集中供热的节能目标,同时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二、创新方案1. 建立基于先进技术的高效供热系统传统的集中供热系统存在能源损耗大、热力管网泄漏以及供热管道不均匀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可以采用先进的供热技术来提高供热系统的效率。
其中包括高效热力发电技术、新型热交换器技术以及高温热泵技术等。
这些技术的应用可以将能源损耗降至最低,提高供热效率,减少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
此外,还可以采用智能监控技术和自动控制系统来实时监测和调节供热系统的运行,以进一步提高效率。
2. 推广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传统的集中供热系统主要依赖于燃煤和燃气等化石燃料,这不仅导致能源的浪费,还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和其他有害气体。
为了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和减少环境污染,我们可以推广可再生能源的利用。
例如,在供热系统中引入太阳能、风能和地源能等可再生能源,利用这些能源来代替传统的化石燃料。
这不仅可以实现能源的低碳化,还可以减少对非可再生能源的依赖,提高能源供应的可持续性。
3. 加强能源管理和监测为了实现集中供热的节能目标,我们需要加强能源管理和监测。
首先,建立完善的能源管理体系,制定科学的能源管理政策和计划,明确能源使用目标和节能措施。
快速实现集中供热节能的创新方案范本
![快速实现集中供热节能的创新方案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0ab689a1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f6.png)
快速实现集中供热节能的创新方案范本创新方案:智能供热管网管理系统背景介绍:集中供热是一种高效的供热方式,但在传统的供热系统中存在一些问题,如能源浪费、能耗高、运行效率低下等。
因此,为了实现集中供热的节能目标,本方案设计了一个智能供热管网管理系统,通过运用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对供热管网进行智能化管理和优化,以达到节能的目的。
一、系统架构该系统主要由四个部分组成:数据采集模块、系统监控模块、优化调度模块和用户管理模块。
1. 数据采集模块在供热管网的各个关键节点安装传感器,实时采集相关数据,包括供热水流量、温度、压力等。
通过物联网技术将这些数据传输到系统的服务器。
2. 系统监控模块系统监控模块负责接收和处理来自数据采集模块的数据,并实时监测管网的运行状态。
当监测到异常情况时,如漏水、管道堵塞等,将自动发送警报信号,并将异常情况的位置信息和详细描述发送给维修人员。
3. 优化调度模块优化调度模块基于人工智能算法,根据用户的需求和供热管网的实际情况,实现对供热管网的智能调度和优化。
该模块可以根据室内温度、天气预报等信息,智能控制供热水流量和温度,最大程度地节约能源,并保证用户的舒适度。
4. 用户管理模块用户管理模块用于管理系统的用户,包括用户注册、供热费用管理、意见反馈等功能。
用户可以通过手机APP或网页端进行操作,实时查看自己的供热情况,提出意见和建议,也可以远程控制供热设备的开关。
二、核心功能1. 实时监测:通过数据采集和系统监控模块,实时监测供热管网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2. 远程控制:用户可以通过手机APP或网页端进行远程控制,包括调整供热温度、开关供热设备等。
3. 智能调度:优化调度模块通过人工智能算法,根据用户的需求和供热管网的实际情况,实现对供热管网的智能调度和优化,以实现能源的最大节约。
4. 能耗分析:系统会根据采集的数据和用户的供热需求,进行能耗分析并生成报告,提供给用户参考,以帮助用户合理使用能源。
快速实现集中供热节能的创新方案样本(三篇)
![快速实现集中供热节能的创新方案样本(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c8278039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d7.png)
快速实现集中供热节能的创新方案样本创新方案:智能个人供热系统____年,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供热系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为了快速实现集中供热节能,我们提出了一种创新的方案:智能个人供热系统。
智能个人供热系统是一种基于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的供热解决方案,该系统可以根据不同个人的需求和环境条件进行智能调控,实现精确供热、能源节约和个性化服务。
一、系统优势智能个人供热系统具有以下优势:1. 精确供热:通过传感器和智能控制模块的实时监测和反馈,系统可以精确控制供热设备的运行,确保室内温度恰到好处,提高供热的舒适性。
2. 能源节约:系统能够根据用户的生活习惯和室内外环境条件,智能调整供热设备的运行状态和温度参数,实现能源的合理利用,降低供热成本。
3. 个性化服务:系统可以通过学习用户的喜好和习惯,提供个性化的供热服务,例如根据用户的作息时间自动调整供热设备的开关时间,为用户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
4. 远程控制:用户可以通过手机 App 或者云端平台对系统进行远程控制,实时查看室内温度、设定温度和运行状态,实现远程控制和管理供热系统。
二、技术实现智能个人供热系统的实现主要涉及以下技术:1. 物联网技术:通过在供热设备和室内外环境中部署传感器,实现对供热设备运行状态、室内温度等数据的实时采集和传输,为系统的智能调控提供基础数据。
2. 人工智能技术:通过机器学习算法和数据分析技术,对传感器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学习用户的习惯和室内外环境的变化规律,进而智能调节供热设备的运行状态和温度参数。
3. 远程通信技术:通过建立供热系统和手机 App 或者云端平台之间的通信连接,实现用户对供热系统的远程控制和管理。
4. 智能控制模块:该模块是系统的核心部件,通过与传感器和供热设备的连接,实现对供热设备的智能控制,根据用户的需求和环境条件进行调控。
三、应用场景智能个人供热系统可以广泛应用于家庭和办公场所等室内供热场景。
2024快速实现集中供热节能的创新方案
![2024快速实现集中供热节能的创新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94fc9b30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e1a7667.png)
2024快速实现集中供热节能的创新方案标题:2024集中供热节能创新方案引言:随着全球能源消耗不断增加,环境问题日益凸显,节能减排成为当前全球发展的重要课题。
而集中供热作为城市中大量能耗的重要环节,如何在2024年快速实现节能,成为供热领域创新的核心问题。
本文将提出一系列集中供热节能创新方案,以实现低能耗、高效率的能源供给,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一、基础设施升级1. 优化供热网络结构:通过改进供热管道布局,减少供热管道的长度,降低热量传输损失,提高供热网络的供热效率。
2. 引入新型储能技术:采用储能技术储存非高峰期的余热,用于高峰期的供热,从而降低能源的浪费。
3. 完善供热系统控制策略:采用智能化控制系统,对供热设备进行精确的调控,根据不同季节、不同区域的供热需求进行灵活调整,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
二、能源替代技术应用1. 太阳能热水系统:利用太阳能集热器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通过管道将热水输送到用户,替代传统能源,实现绿色、低碳的供热方式。
2. 生物质能源利用:将农作物秸秆、木材等生物质资源进行热解、气化,产生燃气或液体燃料,用于供热,实现能源替代和循环利用。
3. 地热能利用:通过地热泵技术,将地下的低温热能转化为高温热能,用于供热,不仅实现了能源的替代,还能有效降低供热成本。
三、信息技术与智能化管理1. 大数据分析:通过采集供热系统中的数据,并进行大数据分析,准确预测供热需求,帮助优化供热计划,避免能源的浪费。
2. 人工智能应用:引入人工智能技术,在供热设备中嵌入智能传感器,实现设备的智能监控和管理,及时调整供热策略,提高供热效率。
3. 能源互联网技术:通过能源互联网技术将供热设备、能源数据等进行互联,实现供热系统的智能调度和管理,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
四、政府支持与政策引导1. 鼓励与倡导绿色供热: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和标准,鼓励企业发展绿色供热技术,引导用户使用绿色供热产品。
2. 减税政策支持:对采用节能技术的供热企业给予减税支持,鼓励企业投资于节能技术研究和设备更新。
快速实现集中供热节能的创新方案(四篇)
![快速实现集中供热节能的创新方案(四篇)](https://img.taocdn.com/s3/m/5333197d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0c78316.png)
快速实现集中供热节能的创新方案一、背景介绍集中供热是指通过集中供热设施将热能输送到用户,满足用户的供热需求。
然而,传统的集中供热系统存在能源浪费、环境污染等问题,需要进行节能创新。
二、技术创新方案1. 高效热源技术引入先进的高效热源技术,例如燃气热水锅炉、燃气蓄热炉等,提高热源能效,减少燃料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
2. 智能控制系统搭建智能控制系统,实时监测室内温度、供热负荷等参数,根据需求进行调节和优化,避免能源的浪费。
3. 高效换热器采用高效换热器,提高热能利用率,减少能源损耗。
4. 温控阀技术引入温控阀技术,通过智能温控系统对室内温度进行精确控制,避免过热或者供热不足的情况,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5. 余热回收技术通过余热回收技术,将烟气和废水中的高温热能进行回收再利用,减少能源浪费,提高系统能效。
6. 管网改造对供热管网进行改造升级,采用低能耗材料,减少能量的传输损失。
7. 配套建筑节能技术在供热系统配套的建筑中引入多项节能技术,如建筑保温、节能灯光、高效电梯等,进一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三、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1. 政府相关部门出台一系列支持集中供热节能的政策,鼓励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创新。
2. 为集中供热节能项目提供资金支持,引导企业进行节能技术研发和应用。
3. 打造金融支持体系,为集中供热节能项目提供贷款和资金的支持。
四、社会宣传和教育通过媒体渠道进行集中供热节能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节能的认识和意识。
五、效益分析通过以上技术创新和政策支持,可以实现集中供热的节能效果,从而达到节约能源、减少碳排放的目标。
根据相关数据预测,实施该方案后预计可实现集中供热系统的能源利用率提高30%以上,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20%以上,为社会创造巨大的经济和环境效益。
六、潜在问题及对策1. 技术成熟度问题:部分技术可能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一定的风险和不确定性,需加强研发和验证。
对策:加强技术研发和实验室测试,确保技术的可靠性和成熟度,降低风险。
2024年快速实现集中供热节能的创新方案范本(三篇)
![2024年快速实现集中供热节能的创新方案范本(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1a356b77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9e.png)
2024年快速实现集中供热节能的创新方案范本标题:快速实现集中供热节能的创新方案摘要:随着能源消耗的不断增加和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实现集中供热的节能已经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本文提出了一种快速实现集中供热节能的创新方案,包括提高供热系统的热效率、优化管道网络设计、推广低温供热技术和建立能源管理平台等。
这些措施将有助于减少能源消耗,降低供热成本,提升城市供热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一、引言集中供热是一种通过建立供热系统,将热能从能源集中分配到各个用户的供热方式。
然而,传统的集中供热系统存在能源浪费、供热不均衡等问题。
因此,需要提出一种创新方案来快速实现集中供热节能,以减少能源消耗,降低供热成本。
二、提高供热系统的热效率1. 推广高效锅炉技术:采用高效锅炉替代传统锅炉,提高燃烧效率,减少能源消耗。
2. 完善系统隔热措施:在输送管道、接头、热交换器等关键部位加装隔热材料,减少热量损失。
3. 优化供热系统的运行控制:通过智能化监测设备,实时监测供热系统的运行状态,调整供热温度和流量,提高热效率。
三、优化管道网络设计1. 管道网络布局合理化:根据热负荷密度和用户分布情况,合理设计供热管道的布局,减少输送距离和能量损失。
2. 采用新型管道材料:选择低导热系数的管道材料,减少传热损失,提高管道的热效率。
3. 智能化管道监测系统:引入无线传感技术,实时监测管道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和修复漏水、漏热等问题,减少能源浪费。
四、推广低温供热技术1. 采用地源热泵技术:地源热泵利用地下稳定的温度来进行供暖,可以实现低温供热,降低能源消耗。
2. 采用余热回收技术:对于工业和商业区域,可以利用余热进行供热,减少能源的浪费。
3. 制定低温供热标准:建立统一的低温供热标准,推动供热系统的升级和改造,减少能源浪费。
五、建立能源管理平台1. 数据采集和分析:通过智能传感器和大数据分析技术,采集供热系统的运行数据,实时监测能源消耗和效率。
快速实现集中供热节能的创新方案范文(三篇)
![快速实现集中供热节能的创新方案范文(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d1a03d7b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86.png)
快速实现集中供热节能的创新方案范文标题:基于地热能源的快速实现集中供热节能的创新方案摘要: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地热能源的创新方案,用于快速实现集中供热节能。
该方案结合了地热能源的独特优势,包括恒定的温度、持续的供热能力和环境友好性。
在方案中,我们提出了地热换热器的设计和运行原理,并提出了集中供热系统的整体架构。
通过理论计算和实地实验,我们验证了该方案在节能效果上的可行性和效果。
最后,我们指出了该方案在未来进一步发展的潜力和可行性。
关键词:集中供热、节能、地热能源、地热换热器、环境友好性引言:在当前全球能源消耗的背景下,如何实现集中供热高效节能一直是热力学领域的研究重点。
传统的集中供热系统使用化石燃料进行供热,并存在能源浪费、污染排放等问题。
而地热能源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形式,具有独特的优势,被视为实现集中供热高效节能的理想选择。
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地热能源的创新方案,用于快速实现集中供热节能。
1. 地热换热器的设计和运行原理地热换热器是将地下深处的地热能源与室内供热系统相连接的核心设备。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热泵技术的地热换热器设计。
该设计利用热泵将地下恒定的地热能源传递给室内供热系统,从而实现供热效果。
地热换热器由地下热交换器、热泵和供热管道组成。
地下热交换器通过地下深处的管道吸收地热能源,并将其提供给热泵。
热泵经过热力循环过程,将地热能源的温度升高,然后通过供热管道将热量释放到室内供热系统。
2. 集中供热系统的整体架构在本文中,我们建立了一个基于地热能源的集中供热系统的整体架构。
该系统由多个地热换热器和室内供热系统组成,并通过管道网络连接起来。
地热换热器通过地下的管道吸收地热能源,并将其提供给室内供热系统。
室内供热系统则通过供热管道将热量分配到不同的建筑物。
通过集中供热系统的整体架构,可以最大程度地利用地热能源,实现供热的节能效果。
3. 节能效果的验证为了验证本文提出的方案在节能效果上的可行性和效果,我们进行了理论计算和实地实验。
快速实现集中供热节能的创新方案范例(2篇)
![快速实现集中供热节能的创新方案范例(2篇)](https://img.taocdn.com/s3/m/caa2c08a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cf.png)
快速实现集中供热节能的创新方案范例一、引言____年之际,鉴于环境保护与节能减排意识的日益增强,集中供热行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为加速该行业的绿色发展并达成节能减排目标,本文特制定以下创新方案模板,以资借鉴。
二、背景分析当前,我国集中供热行业正面临诸多挑战与问题。
传统供热模式因能耗高、污染重而备受诟病;新型供热技术虽具潜力,但在推广过程中亦遭遇重重困难。
因此,创新成为破解难题、推动行业发展的关键所在。
三、创新方案1. 智能化管理系统构建在集中供热领域引入智能化管理系统,依托大数据分析与智能控制技术,实现对供热设备与管网的实时监测与精准调控。
通过优化系统运行参数与设备工作模式,力求能耗最小化与效率最大化,进而实现节能减排目标。
2. 新型供热技术探索与应用积极推广地源热泵、空气源热泵等新型供热技术,利用低温热源高效转化为高温热源,提升供热效率。
同时,鼓励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的供热应用,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推动供热行业绿色转型。
3. 管网改造与维护强化对现有供热管网进行全面排查与改造,采用新型保温材料与技术,提升管网隔热性能与耐腐蚀能力,减少热量损失与泄漏风险。
同时,加大管网巡检与维护力度,确保及时发现并修复漏损与故障,保障供热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4. 用户节能意识提升通过多渠道、多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增强用户节能意识与责任感。
推广智能温控设备,引导用户根据实际需求调节供热温度与时间,避免能源浪费现象的发生。
同时,鼓励用户参与节能行动,共同推动集中供热行业的绿色发展。
5. 政策支持与激励机制完善加大政府对集中供热节能工作的政策扶持力度,制定并完善相关法规与标准体系,为行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建立节能激励机制,对采取节能措施的供热企业给予税收减免、资金补贴等优惠政策支持,激发企业节能降耗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四、实施措施1. 成立专项工作组,负责创新方案的规划与执行工作。
2. 聘请行业专家进行技术咨询与评估论证确保方案的科学性与可行性。
2023年快速实现集中供热节能的创新方案
![2023年快速实现集中供热节能的创新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128fefd5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b5.png)
2023年快速实现集中供热节能的创新方案一、前言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舒适的居住环境的需求也逐渐增加。
而供热作为居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方面也面临一定的压力。
因此,快速实现集中供热的节能创新方案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介绍一种面向2023年的快速实现集中供热节能的创新方案。
二、技术方案1. 采用高效换热器传统的集中供热系统中,往往会存在热量的损失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引入高效换热器。
高效换热器能够最大程度地将热量转化为热水,减少能源的浪费。
通过引入高效换热器,可以提高供热系统的能效,降低能源消耗。
2. 应用智能控制系统智能控制系统能够根据居民的实际需求和室内外环境的变化来自动调节供热系统的运行状态。
通过智能控制系统,可以实现供热系统的智能化运营,减少能源的浪费。
同时,智能控制系统还可以通过数据分析和学习,优化供热系统的运行策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3. 推广清洁能源供热传统的集中供热系统通常使用煤炭或天然气等传统能源作为燃料,存在一定的环境污染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推广清洁能源供热,如太阳能、地源热泵等。
清洁能源供热不仅可以减少环境污染,还能够节约能源,并提高供热系统的能效。
4. 优化供热管网设计供热管网是供热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合理与否直接影响供热效果。
因此,在2023年的集中供热系统中,应优化供热管网设计。
可以通过减少管道的长度,优化管道的布局,减小管道的截面积等方式来降低供热管网的压降和热损失,提高供热系统的能效。
三、实施计划1. 制定政策支持为了推动快速实现集中供热节能的创新方案,政府需要制定相应的政策支持。
政府可以提供财政补贴,降低企业和居民的采用节能设备的成本。
同时,政府还可以建立相关的技术标准和认证制度,引导企业生产高效节能的供热设备。
2. 加强宣传推广宣传推广是推动集中供热节能创新方案的重要手段。
政府可以通过媒体等渠道,向公众传达集中供热节能的重要性,宣传创新方案的优势和效益。
快速实现集中供热节能的创新方案
![快速实现集中供热节能的创新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1bd8bcb3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f6.png)
4快速实现集中供热节能的创新方案一、智能调控系统,实现按需供热想象一下,如果每栋楼的供热系统都能像人的大脑一样,自动调节供热量,那将是多么美妙的事情。
我们可以利用物联网技术,为每个供热区域安装智能传感器。
这些传感器会实时监测室内温度、湿度以及用户的使用习惯,然后通过大数据分析,自动调整供热系统的供热量。
这样一来,不仅能够避免能源浪费,还能提高用户的舒适度。
比如,在用户外出时,系统会自动降低供热量,而在用户回家前,又会提前升温,确保用户一回家就能感受到温暖。
这种按需供热的模式,不仅节能环保,还能提升用户体验。
二、余热回收利用,提高能源效率在集中供热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余热。
这些余热如果不加以利用,就直接排放到大气中,造成了巨大的能源浪费。
我们可以通过技术创新,将这些余热回收利用起来。
比如,可以安装余热回收装置,将排出的废气中的热量回收,用于预热供水或供暖。
还可以利用地热能,将地下管道中的热量回收,用于供暖或发电。
这些技术的应用,不仅能够提高能源效率,还能减少环境污染。
三、绿色建筑与集中供热相结合1.提高建筑保温性能。
通过使用高性能保温材料,减少建筑物的热量损失。
2.采用被动式设计。
利用建筑物的朝向、窗户大小等设计,最大程度地利用自然光线和热量。
3.利用可再生能源。
在建筑中安装太阳能热水系统、太阳能光伏板等,为集中供热系统提供额外的能源。
4.推广绿色建材。
使用环保、可再生的建筑材料,减少建筑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通过这些措施,绿色建筑与集中供热系统将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大大提高整个城市的能源利用效率。
四、居民参与节能,共建绿色家园1.开展节能宣传活动。
通过社区活动、宣传册等方式,向居民普及节能知识,提高他们的节能意识。
2.设立节能奖励机制。
对于积极参与节能的居民,可以给予一定的奖励,如减免供热费用、赠送节能设备等。
3.推广节能生活习惯。
鼓励居民改变生活习惯,如合理调节室内温度、使用节能电器等。
4.建立节能社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集中供热“颠覆式创新”的节能案------- 基于创新的智能控制与计量装置看了《人民日报》的报道:“供暖计量收费遇尴尬:30亿元智能装置无奈沉睡”,很有感触,同时也很着急、很心痛,感到肩上的责任重大,节能减排、保护环境我们每一个人都责无旁贷。
我国的建筑耗能巨大,浪费重这是一个不争事实,有关部门也出台了很多激励政策促进节能减排,我取的节能案,主要是学习欧洲发达的经验,引进他们的技术及产品。
但是由于国情不同,使用环境的差异,在我国的应用却出现一些意想不到问题。
我们是研究、开发采暖节能技术及其智能产品的团队,历经十六年认真地钻研取得了一些技术成果,同时了解到目前推行的“先进行热计量后控制室温的节能案” 不成功的原因。
分析了目前采暖浪费点在哪里,如挖掘节能潜力,针对其痛点创新提出“先智能控温再智能计量的采暖节能案”,该案具有理论谨、产品质量可靠、运营费用低等优势,深受供热企业的欢迎,实施了该案立即产生大幅度节能效果,使供热企业、居民、社会三受益。
需要强调的是此案是基于创新的“智能室温控制装置”、“采暖热量网络计量法”、“智能大口径标准节流装置式热量表”等节能技术及智能产品实现的。
尤其对于公共建筑该案是唯一可以达到最大限度节能效果的案。
传统的供热节能案为:通过热计量收费促使人们调节室温度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该案实现节能的前提是:必须首先实现计量收费,人们才能主动调节室温度,只有调节了室温度才能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
但是,供热计量推行了十多年也没有全面的实现按计量收费。
究其原因有两个面:一是计量设备损坏率很高;二是供热企业没有热计量的积极性。
计量设备损坏率高有设备本身的质量问题,更重要的原因是我国集中供热的水质不好水垢和杂质较多造成的。
供热企业没有积极性主要是因为增加了投入和工作量,减少了收入所以他没有积极性。
因此即使安装了热量表也没有按计量收费,热量表闲置了几年后变成了一堆废铁,白白地浪费了大量资金。
原来浪费的能源没有节约下来,又造成新的计量设备的浪费,怎能不叫人心痛呢?所以人民日报说“供暖计量收费遇尴尬”。
每年几千万吨标准煤通过开窗放热扔掉,所以我们必须尽快想办法解决。
办法总比困难多,既然通过供热计量收费的节能办法走不通,我们可以另辟蹊径开动脑筋找到一条能快速实现节约能源的好办法。
于是我们分析了集中供热浪费能源的痛点在于:一是冬季采暖室温过热以至于开窗放热,浪费能源;二是室无人照常供热,浪费能源。
针对上述两点我们找到的解决案是:改变了以往调动人们行为节能的办法,采取技术手段用智能技术和智能设备直接实现供热节能的效果。
一、我们的案是把传统的计量在先控制温度在后,改为智能控制温度在先智能计量在后。
叫作“先控温再计量的供热节能案”。
该案分两步走:第一步,先控制室温度这种先控温的温控器不是普通的温控器,而是我们创新研发的“智能温控器”,该智能温控器的主要的功能:1可以限制供热室的最高温度;2、可以做到室有人时自动供热,无人时自动关热,达到最大限度的节约能源。
限制室的最高温度对于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均可节能30% ;室无人关热对于公共建筑可节能45%,居住建筑可节能14%。
需要说明的是目前的热计量只适用于居住建筑,并不包括公共建筑,公共建筑现在还没有更好的节约能源的实施案,应用了我们的智能温控器公共建筑可以立即产生30% + 45%的节能效果。
居住建筑安装了智能温控器“限制室的最高温度” 一项可直接节能30%,该节能效果不是依靠人们的行为节能手动实现的,而是通过智能技术自动实现的。
第二步,再热计量居住建筑的节能指标中30%已经通过第一步的智能控温实现了,剩余的14%室无人关热就只能依靠热计量来实现了。
因为居住建筑室无人的时间不是统一的,无法在智能温控器中统一设定,只能由用户自己设定。
而且也不一定每户上班时间都是家中无人,如果按60%上班时间家中无人估算,这部分的节能指标只剩8.4%。
再计量的案我们采取的是:1户用“三温度传感器热分配表”;2、楼栋热力入口用“智能大口径标准节流装置式热量表”。
该案的优势是避免户表因水质不好故障率高的问题,“三温度传感器热分配表”是在空气侧测量散热器的散热量,与水质好坏无关。
“智能大口径标准节流装置式热量表” 的检测应用几检测法即干式检定,检测费用低廉,法简单。
而大口径热量表的实流检定是非常复杂的,设备庞大、检测耗能巨大、费用高昂。
二、“先控温再计量供热节能案”的优势1实现了第一步控温即可以立即产生大部分的节能指标,它不是依赖于人的节能积极性,而是靠智能技术自动实现的;只是居住建筑中的一小部分依靠热计量实现;2、设备的智能化程度高,节能效果优于人的行为节能,绝大部分的节能是自动实现的;3、投入的费用低、设备的使用寿命长,运营费用低廉;4、深受供热企业的欢迎,实施无阻力。
三、智能设备的先进性1智能温控器(1)、我们创新研发的“智能温控器”它的节能参数设定是“专人用专用工具”操作的,其他人不能随意改动,保证了最大幅度的节约能源;(2)、精细控温,进一步节约能源,增加舒适度①、我们的智能温控器可根据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公共建筑不同房间的最高温度限制在不同温度,可进一步节约能源,如:车库5C,仓库8C,卫生间、走廊、食堂16C,会议室18C等。
②、非工作时间如需加班,可按智能温控器面板上的“打开”键,系统开始供热。
为避免人走时忘记按返回键,延续2个小时“智能温控器”有语言提示:“上班”,系统自动返回“上班”工作模式。
“上班”键每按动一次延续2个小时。
③、传统的温控阀为手动调节室温,上班时需手动调节室温为20 C,此时室温是8 C,需1个小时左右室温才能达到20 C,在这1 个小时中工作人员是无法办公的。
我们的“智能温控器”系统在上班时间前30分钟到1个小时自动开始供热,上班时间到时室温已经达到20 C,工作人员到达时可立即开始办公,舒适度更佳。
(3 )、当外界条件发生意外变化时,“智能温控器”实时判断,自动应对,不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①、当电网因故障停电,系统长时间掉电后恢复供电时“智能温控器”自动判断恢复供电时刻应执行的工作状态并即时执行(智能温控器具有备用电池供电的硬件万年历)。
②、当由于水质不好电动阀在关阀时如被异物卡住,电脑系统有自动解卡功能,不需要人为手动拆卸解决。
(4)、“智能温控器”自身的节能设计①、传统的温控器包括国际著名品牌德国的“西门子”和美国的“霍尼韦尔”温控器的电源部分均为变压器降压+线性稳压器稳压,其效率仅有30%,我们设计的智能温控器采用现代电力电子技术的开关电源,效率为80%以上。
②、电动阀开、关到位后电脑自动将继电器线圈电源关掉,以节约能源。
“西门子”等温控器均无此功能。
(5)、考究的电磁兼容性设计智能温控器具有标准的电磁兼容性设计,系统既不能受电网杂波的干扰也不对电网造成干扰,更增加系统的稳定性。
(6)、两种输入、输出式,使多项功能实现更容易、操作更便①、两种输入式一种是供用户操作的按键在“智能温控器”的面板上;另一种是供管理人员使用的专用输入数据的工具一一无线遥控器;②、两种输出式一种是大屏幕液晶显示器,另一种输出是电脑合成语音输出。
液晶显示器上显示的容和液晶显示器不能显示的信息都可以由语音输出。
总结:上述智能温控器的技术具有国外领先水平,是地地道道的“中国创造”。
国际著名品牌“西门子”和“霍尼韦尔”温控器的智能化水平和节能效果也无法与之相比。
2、三温度传感器热分配表我们的“三温度传感器热分配表”的计算热量的公式是与热量表计算热量的公式来源于同一个公式,不同的是“三温度传感器热分配表”在空气侧测量散热器的散热量,而热量表是在水侧测量散热器的散热量。
“三温度传感器热分配表”不是粘贴在散热器上而是挂在用户的墙壁上,可使热分配表的工作更稳定、测量更精确、寿命更长。
3、智能大口径标准节流装置式热量表该“智能大口径标准节流装置式热量表”的流量计为“标准节流装置式流量计”,该种流量计是使用历史最长、应用最多的流量计,该流量计的最大特点是国际上著名科学家和流量实验室以及名大学的实验室经过近百年的研究和实验找到几检测法也称干式检定,同时确定计算流量的计算公式。
几检测法是先进的检测法,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了标准节流装置流量计的国际标准,各发达也都制定相应的标准,我国的标准为GB/T2624 —2006。
大口径流量计用实际流量测量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其设备庞大、耗能巨大,有的大口径流量计的实流检测费用超过流量计本身的造价。
因此,干式检定是流量计的发展向。
但是,因为历史久远所以标准节流装置流量计的二次仪表由于当时技术的局限性,测量精度不高,且只用了特性曲线的直线部分,因此量程较窄。
所以在应用上受到一定限制。
我们的创新之处在于:1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使二次仪表智能化;2、将量程1/3以下的低测量精度段巧妙地转移到高精度量程段进行测量。
应用上述创新技术之后提高了流量计的测量精度、扩大了测量量程。
是一次革命性的升级换代。
创新的“智能大口径标准节流装置式热量表” 流量的测量是通过测量压力实现的,水垢和水中的杂质对管道压力的测量影响不大。
而且我们的“智能大口径标准节流装置式热量表”采用的压力传感器是EMES微机电压力传感器,该EMES压力传感器的测量精度和灵敏度是传统的压力传感器的几十倍。
四、专利及荣誉1、“智能采暖室温控制系统”、“公共建筑采暖节能智能控制法”、“三温度传感器热分配表”已获发明专利;“大口径标准节流装置式热量表”已申请发明专利。
2、在第三届北京发明创新大赛上“三温度传感器热分配表”获铜奖;“智能采暖室温控制系统”、“公共建筑采暖节能智能控制法”、获优秀奖。
五、我们的团队我们的团队经验丰富,创新思想活跃,创新激情高涨,老中青三结合;创新的技术、产品理论谨,工艺考究,团队的凝聚力强。
十六年专注建筑节能专项技术创新与智能节能产品研发,厚积的理论基础,广博的实践经验,产生了国外领先的创新节能技术与产品。
十年的技术积累创新提出“先控温再计量的供热高效节能”从智能精细控温到智能精确计量整体解决案。
已申请发明专利15项。
曾获市政府颁发的科技成果三等奖。
第三届北京发明创新大赛上申报七项发明专利,六项获奖,其中“三温度传感器热分配表”获铜奖、其余五项获优秀奖。
团队研发的热量表获《中华人民国计量器具型式批准证书》和《中华人民国制造计量器具可证》。
团队研发的《热量表》和《智能多功能采暖热量控制装置》分别获省建设厅颁发的《省建设技术推广证书》。
O团队的《中央空调智能温控器》获“创业之星”2015全球创客大赛“创客好项目”奖。
团队有多项专利技术储备,例如:发明专利《采暖热量网络计量法》解决了国外采暖隔墙传热的难题,可实现一部制采暖收费,解决了目前国外均按两步制收热费的不合理收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