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艺术的个性与共性—关于艺术的哲学思考
艺术、艺术学和艺术哲学的解读-文艺美学论文-文学论文
艺术、艺术学和艺术哲学的解读-文艺美学论文-文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样式,艺术广泛地存在于人类生活与精神领域,同时也成为了极其重要的学术研究对象。
关于究竟何谓艺术的问题,显然是一个非常多义而又令人困惑的难题。
这一问题不仅关联于艺术自身的规定,还涉及到对艺术存在及其本质的揭示,以及艺术与其它文化门类的关联与区分。
关于艺术这一根本问题的探索,不仅产生了作为知识学的艺术学,而且还建构了作为哲学之一种的艺术哲学.在对艺术及其本性等问题的探究过程中,艺术学与艺术哲学既有各自的研究视角,同时,它们又密切地、互文式地关联于艺术存在。
一、何谓艺术:规定与命名自从有了艺术以来,人们关于艺术的追问不仅没有停止过,而且还表现在与艺术相关的众多学科领域与学术思想之中。
如何回答何谓艺术这一根本问题,是艺术学作为学科首先要面对的,要解决这个问题,当然要涉及诸多的思想传统及其展开路径,同时,还不得不与作为追问事情本质的形而上学相关联。
其实,关于艺术本性的探究,一开始就注定难以摆脱西方形而上学及其规限与影响。
对各种艺术样式的探讨、理解与阐释,当然有助于人们去揭示与把握艺术的本性。
但这对向艺术自身的探究,显然是远远不够、尚未切中要害的。
因为,只从各种艺术的独特存在样式入手,实际上难以切近艺术存在的本性。
同样,如果仅从一般、普遍的原则出发,也不可能揭示与显现艺术及其存在自身。
如果仅仅将艺术归结为一种文化现象,就不可能对艺术存在加以彻底的揭示。
因为,一方面,艺术与其它文化的区分究竟何在,尚没有得到确切与明晰的阐明;另一方面,把握现象及其向本质通达的理路,本身就是一个异常困难的学术问题。
其实,何谓艺术的问题,不可避免地要触及到何谓本质的哲学问题。
正如格罗塞所说,一种彻底的研究,是应该从艺术本质的探讨开始的。
然而,这种本质既不能从诸多的个别艺术作品简单地归纳得出,同时,它也不能只是经由一般原理的演绎推导出来。
音乐表演艺术的特性之共性与个性的浅析
音乐表演艺术的特性之共性与个性的浅析音乐表演艺术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形式,它不仅融合了音乐的美感与表现力,还融合了演艺的技巧与情感传达。
在音乐表演艺术中,共性与个性是两个重要的概念,共性是指音乐表演艺术的普遍规律与特点,而个性则是指每个音乐表演者在表演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独特风格与特色。
对于这两个概念的深入理解,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音乐表演艺术的本质,并且对于音乐表演者的培养与发展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让我们来谈谈音乐表演艺术的共性。
音乐表演艺术的共性主要体现在音乐的创作、演奏和表演三个方面。
在创作方面,音乐的表现形式和技巧是相对固定的,比如节奏、音高、和声等基本要素。
演奏方面,音乐表演者需要经过长时间的练习和训练,掌握演奏技巧和表现力,以准确、流畅地诠释作品。
表演方面,则需要音乐表演者具备一定的舞台表现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通过表情、动作和声音来传达音乐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这些共性的特点,构成了音乐表演艺术的基本特征,也是音乐表演者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
让我们来谈谈音乐表演艺术的个性。
表演者的个性主要体现在对音乐的理解和诠释上。
每个表演者都有自己独特的音乐风格和表现方式,这种独特性是由表演者在长期的接触和学习音乐过程中所形成的,它包括音乐表演者的情感、个性、习惯以及他们对音乐作品的独特理解。
同一首乐曲,不同的音乐表演者可能会有不同的演绎方式,有的可能会强调音乐的节奏感,有的可能会注重音乐的情感表达,有的可能会突出音乐的结构和内涵,这些都是表演者个性化的体现。
而正是这种个性化的特点,使得音乐表演艺术呈现出多样化和丰富性,也使得不同的音乐表演者在演绎同一首乐曲时呈现出各自独特的风采和魅力。
在音乐表演艺术中,共性与个性是相互结合、相互制约的。
共性是音乐表演艺术的基本特征与规律,是表演者在演出中所必须遵循和掌握的基本要素。
而个性则是表演者在表演过程中所要追求和展现的独特品质与风格,是表演者在演出中所要尽量发挥和体现的个人特点。
音乐表演艺术的特性之共性与个性的浅析
音乐表演艺术的特性之共性与个性的浅析
音乐表演艺术是一种文化传统的表达方式,它具有典型的艺术表现特点,其中包括共性和个性两方面,下面将对它们进行简单的浅析。
首先,音乐表演艺术的共性可体现在多个方面。
首先,它是一种创造性的艺术形式,其作品的创作、演绎以及表达都需要艺术家的主观能动性。
其次,音乐表演艺术是一种多媒体交际的方式,它需要演奏者、观众以及演绎艺术家之间的良好互动,以达到艺术品质的最大化。
除此之外,音乐表演艺术还体现了艺术家的个性和经历,艺术家通过作品表达了自己特有的情感和个人见解,这也是音乐表演艺术的重要共性的一个方面。
其次,音乐表演艺术的个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不同乐器的演奏风格和特点都各自不同,因此不同演奏家在演奏同一乐曲时,其表演艺术的个性也迥然不同。
其次,不同的音乐展现的是不同的极致美感和情感,每种音乐都带有不同的风格和细腻感受。
因此,每个艺术家的个性都可以从其音乐作品中得出来。
最后,音乐表演艺术在不同历史背景下会因为文化背景和艺术风格的不同而带有不同的个性和特点,例如古典音乐更追求精细和正统,而现代音乐则更多样化和具有时代特征。
总的来说,音乐表演艺术的共性和个性相辅相成,共性体现了其文化特征和艺术创造性,个性则体现了不同艺术家的文化背景和经历,同时也反映出不同音乐的审美特点和文化背景。
因此,理解音乐表演艺术的共性和个性,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了解音乐的艺术性和文化内涵。
艺术的共性与个性
艺术的共性与个形世间万物都有其共性与个性,简单来说,就是任何事物都有共同性与差异性。
比如,世间万物都要面临生存与生活,共同面临生存他们的共性,但这期间每个个体又有其独特的生存技巧与生活方式,这就是个性,他们之间又相互存在着差异性,所以共性是指不同事物的普遍性质;个性是指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殊性质。
共性与个性是一切事物固有的本质,每一个事物既有共性又有个性。
在哲学体系中,任何事物都存在其矛盾,共性与个性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通过运用矛盾论的观点我们便得出:共性与个性是相对统一的辩证关系,任何事物都是规范在它的大共性之中来体现它的小个性。
共性是约束个性的范围与条件,个形是构成共性的成分与部件。
任何事物的个性超越了它的共性,就变成了另类的事物了。
任何门类的艺术都有它的共性与个性,才能技术和真善美是一切艺术的共性,在此基础上不同的表达方式便是其个性与特点。
例如绘画、音乐、电影等,它们都是在“艺术”这个大共性之中来体现和产生它的特点,从而实现他的个性。
在艺术门类中的共性就是通过运用才能技术与真善美来引起观众的共鸣,从而达到共性。
任何艺术门类的发展史都与当代的政治人文思想地域面貌工具材料等有着密切的联系。
例如在绘画门类中的油画与国画的共性与个性就是一个很好的佐证,两者同属于绘画,都是通过绘画的形式来体现出真善美的事物与形象,所以具有共性,但因其人文思想、技能展现、工具材料等的不同,又极具个性,两者既统一又对立。
任何门类艺术的表现,无论是以任何形式的出现,都是作者的一种情感的表达,一种情绪的阐述,都是通过作品来表现个性,接而因其观赏者的共鸣,达成共性。
共性与个性的产生与当代的种种因素是密切不分的,尤其是与欣赏者的联系是密切不分的,而欣赏者的共性优势与人文思想文化底蕴等不可分割的。
例如,西方的油画发展史,在早期由于科技不发达,又恰逢宗教的影响,所以当时的人们以宗教为中心,崇尚宗教信念力量,故而在油画早期作品中多是以宗教历史为题材来表现的,进而引起人们的共鸣;在其后受工业革命的影响,科技的发展,人文思想也就有了质的变化,油画作品便又有了多样的个性化出现,符合时代发展的便得到了人们的共鸣,也就达到了同时代的共性。
浅谈音乐表演艺术中的个性与共性
31音乐表演艺术浅谈音乐表演艺术中的个性与共性摘 要】【音乐作品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在音乐表演中,共性和个性是相对的,不同的表演者体现出了不同的个性,但个性和共性又是统一的,任何个性的表演也不能脱离开音乐作品本身所具备的共性。
本文旨在通过对音乐表演艺术个性与共性关系的探讨,理清有关认识,以增进对音乐作品的理解。
关 键 词】【个性 共性 融合一、引言音乐作品一旦创造出来,其所表现的思想情感、艺术特质和旋律、节奏就比较固定了,因而不同的艺术家在演奏表演同一首音乐作品的时候,其所传递出的思想情感、情绪状态、旋律、节奏等会比较统一,这就是音乐表演的共性;不过由于音乐表演者同时又是独具特色的个体,其不同的人生阅历、艺术修养及对作品的不同解读力又会使其在表演时融入自己的个性特征,既完成自身对作品的二次创作,因而即使同样的作品,不同的音乐表演者也会使作品呈现出不一样的特色来,从而使作品呈现有别于其他人的鲜明风格,这就是音乐表演的个性。
音乐表演艺术中,共性和个性既是相对的,同时又是统一的,二者在音乐表演艺术中维持着和谐的统一。
二、个性与共性概念解析个性与共性是哲学上的一对相互对立又统一的范畴,共性指不同事物的普遍性质;个性指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性质。
每种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共性是绝对的,个性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共性存在于个性之中,个性是体现了共性的个性。
对于音乐表演艺术来说同样如此,不同的音乐表演者在演奏同样作品的时候,都不能偏离作品本身所传递的主题情感和思想意蕴。
不过由于不同音乐表演者不同的生活阅历、知识情感、艺术修养和个性气质,其对同样的音乐作品也会有自己不同的理解,从而在演奏时使音乐体现出自己的风格特色来。
如同样是阿炳的《二泉映月》,在三位不同的演奏家张锐、闵惠芬、王国潼演奏的时候,就可以听出不同的风格特色来。
如张锐的演奏听起来更加的苍劲雄迈,大气磅礴,同时对音乐细微处的处理也十分注意,尽可能将每个“音过程”都千锤百炼,“打磨”得精莹闪亮,声音醇厚,韵味隽永。
艺术史论研究中的艺术与哲学解读艺术作品中的哲学思考与人生意义探索
艺术史论研究中的艺术与哲学解读艺术作品中的哲学思考与人生意义探索艺术作品是艺术家用创作表达自己内心世界的媒介,同时也是艺术史学家和哲学家研究的对象。
在艺术史论研究中,艺术与哲学相互交织,艺术作品中的哲学思考与人生意义成为研究的重点之一。
本文将探讨艺术史论研究中的艺术与哲学解读,以及艺术作品中所体现的哲学思考与人生意义。
艺术史论研究中,艺术与哲学的相互关系是一个长期争论的话题。
有人认为艺术是哲学思考的一种表达方式,而有人则认为艺术本身就是一种哲学。
无论如何,艺术和哲学是相辅相成的,它们共同探索人类思想和存在的意义。
一方面,艺术作品中的哲学思考体现在作品的主题和表达方式中。
艺术家常常通过艺术作品来探索人类的存在、生命的意义、道德观念等哲学议题。
例如,荷兰画家梵高的《星夜》中,他通过表现具有超乎现实感的星空,传达了他对于存在的力量和宇宙的奥秘的思考。
同样,意大利画家达·芬奇的《蒙娜丽莎》中,通过女性的微笑和眼神的流动,传递了对于美、人性和幸福的哲学思考。
另一方面,艺术史论研究中的艺术与哲学解读可以深入挖掘艺术作品中的哲学内涵。
艺术史学家和哲学家通过分析和解读艺术作品,揭示其中隐藏的哲学思想和人生意义。
例如,德国哲学家尼采对于古希腊悲剧的研究,揭示了其对于人生与命运的思考和存在的意义。
同时,法国哲学家德勒兹则借助对茫茫人海中个体的审视,从而哲学地解读了佛朗西斯·培根的绘画作品中的人生意义。
艺术与哲学的结合丰富了艺术史论研究的内涵,也为人们带来了对于人生意义的思考。
艺术作品中所体现的哲学思考和人生意义不仅仅为艺术家和学者所关注,也深深触动着观众和鉴赏者的内心。
艺术作品作为一种精神的沟通媒介,能够引发人们对于自身存在的质疑与思考,从而达到对于人生哲学的诘问与探索。
总结起来,在艺术史论研究中,艺术与哲学解读艺术作品中的哲学思考与人生意义探索是一个相互促进、相互渗透的过程。
艺术作品本身承载着艺术家的思想和情感,通过绘画、音乐、文学等不同形式的创作,在视觉、听觉和文字上展现出哲学的思考;而艺术史学家和哲学家则通过对艺术作品的研究和解读,进一步探究其中的哲学内涵和人生意义。
论合唱艺术中的共性与个性
论合唱艺术中的共性与个性在演唱合唱曲目时,演唱者应该有统一的音色、发音和呼吸,整齐清晰的咬字,整齐划一的节奏,统一的艺术感染力和舞台表现力,这也是观众喜爱合唱表演的原因之一。
当然,合唱并不是简单的独唱的堆叠,而是人声交响合作的一种创新表现形式。
本文将就合唱艺术中的个性与共性展开探讨。
标签:合唱艺术;共性;个性合唱艺术是指两种以上的歌唱者各按本组所承担的声部演唱同一首乐曲的音乐表演。
不同的划分标准可以将合唱分为不同的形式,但总体上人们趋向于将合唱分为同声合唱和混声合唱两种基本形式:同声合唱由男声或女声单独组成;混声合唱由男声和女声混合而成。
在一开始谈论到合唱的时候,一般人都会说合唱本身就是一种对个性进行抹灭,从而对实现统一的集体编研,因此在合唱中存在的只是声音和情感的统一,而不存在个性。
但是这一观点却忽视了合唱本身就是多个演员个唱组合在一起的,换一种方式也就是说合唱本身也就是由多个个性集合起来的共性。
因此,在对个唱共性进行重视的同时,还必须要对个性进行重视,对合唱中个性和共性的辩证关系进行良好的处理,只有这样才能够对合唱的整体效果进行有效的提高。
一、合唱艺术中共性的特征(1)声音上的统一。
在合唱中声音上的统一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音色的统一,二是声音安放位置的统一。
同样,这也是合唱最主要的共性之一。
同样,不同的合唱曲目,对于歌唱技术的要求也必定不相同。
但是如果是在一首歌演唱过程中,就必须要求所有演唱者的喉头位置、声音位置以及气息基础均保持一致,并且这些歌唱技术均具有十分细致的标准。
因为合唱本身就是由群体演唱而来的,演唱者不同,那么他们的声音安放位置也就会或高或低、或前或后,必定不尽相同,因此也就导致演唱者的音色也不相同,那么,为了能够更好地对合唱的感染力以及表现力进行展示,就必须通过对演唱者发声方法的统一,从而实现对其音色和声音安放位置的统一。
(2)感情上的统一。
感情统一也是合唱共性的主要表现,其中这一统一主要是指演唱者心理状态的统一、情感表现方式的统一。
音乐表演艺术的特性之共性与个性的浅析
Yin Yue Wu Dao·音乐舞蹈音乐表演艺术的特性之共性与个性的浅析金婉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佳木斯大学摘要:音乐家将各种表现形式都表演出来,呈现在观众的面前,在音乐艺术的表演当中,来展示音乐的独特魅力。
完美地诠释和创作了音乐艺术,这是音乐表演艺术带给我们的。
在音乐表演中,各种乐器的伴奏和音乐家的歌唱被用来在音乐表演艺术和观众之间架起一座桥梁,成功的音乐表演艺术不仅具有高度的艺术美感,而且与观众产生共鸣。
本文通过分析和诠释音乐表演中的共性与个性,还有他们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并对音乐表演艺术的魅力进行了解释,并且分析了音乐表演艺术的个性与共性,对音乐表演艺术的研究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音乐表演个性共性艺术特性中图分类号:J60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359(2019)11-0047-03一旦创作了音乐作品,作品的思想、情感、艺术特征、旋律和节奏就相对固定了。
因此,当不同的艺术家表演同一段音乐时,他们传达的思想、情感、情感、旋律和节奏等将更加统一,这就是音乐表演的共性;因为音乐表演者也是独特的个体,他们不同的生活经历,艺术成就和作品的不同诠释将使他们在表演中融入自己的个性特征,并完成自己的作品两次。
创作,即使是同样的作品,不同的音乐表演者会使作品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使作品不同于其他人的生动风格,这是音乐表演的个性。
在音乐表演艺术中,共性和个性既相对又统一,二者在音乐表演艺术中保持和谐统一。
一、音乐表演艺术中的个性分析(一)个性的概述一个人的思想和行为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就是当一个人的性格与个性联系在一起了。
就像是音乐表演艺术中,唱歌跳舞中的差异就是表演者的个性导致的,这样的人格主要表现有两种形式。
一方面,音乐表演者的原创音乐作品的组合和旋律所呈现的艺术效果和艺术感受的变化,另一方面是音乐艺术家自身的表演模式。
两个方面影响音乐表演艺术的个性发挥。
(二)个性的作用1.增强风采由于缺乏演奏者的个性,音乐作品将失去风格。
浅谈艺术设计中的共性与个性
浅谈艺术设计中的共性与个性作者:于藕来源:《广东蚕业》 2018年第6期摘要在艺术设计中存在的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与探讨,由来已久,世界上没有绝对的事物存在,凡事都是相对存在的,没有相同的树叶存在,也没有完全对称的左右手存在,都是有着各自的共性与个性存在着这个世界上,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跟随着时代的大潮流,追逐着艺术食物的共性,而个性往往被忽视,我们必须找准艺术设计中存在的共性与个性的中间点,来达到真正的艺术设计。
关键词艺术;设计;共性;个性艺术来源于生活,升华于艺术设计,艺术由人创造出来,艺术风格必然风格迥异,然而正是风格迥异的艺术设计才构成了艺术设计中存在的共性与个性,艺术设计作品中的最终呈现与所运用的艺术技巧与来源的灵感和此类艺术设计的共性所组成,加上艺术设计者本身的艺术设计个性才构成了艺术设计的多面化与感染力。
1 艺术设计的共性艺术设计是艺术家门精神世界的一种写实的体现,其设计的作品是其内心世界一个面对现实世界的一个载体。
把自己内心所要抒发的情感,通过艺术的表现形式,让大众可以更好的直观的去感受。
文字是最好的艺术,中国最早出现的象形文字到后来的甲骨文,这些都是古人在对自己所看到的外在事物,从而将这些所看到的以一种象形文字的方式得以体现出来。
西方国家的文字是由字母演变而来,日本文字是借鉴的我国和其自身所发展而来的文字,东西方的文字发展充分体现出了艺术家门在艺术设计方面所具有的的共性。
2 艺术设计的个性人与人直接由于生活环境的不同,受教育的程度不同,接触的人文环境不同,就会形成自己一个人的习惯,也就是个性。
在艺术层面上同样如此,在面对同样一件艺术作品的时候,每一个人都会有属于自己对这件艺术品所含有的内在理解。
比如画家与欣赏者之间,人人都有一双可以欣赏画作的眼睛,但由于先天的天赋和后天的文化水平不同,导致了欣赏的结果存在差异性。
欣赏画作很容易,但要说出画作中所要体现的内在含义就绝非易事了。
在作画方面一副好的画作不是任何人都能画出来的,这需要大量的长期学习和磨练,熟悉每一种颜色,熟悉事物细微的变化,使其可以更好地得到完美的视觉体验。
关于音乐表演专业艺术中个性与共性的研究
关于音乐表演专业艺术中个性与共性的研究音乐表演专业艺术是一门通过音乐演奏来表达情感和思想的艺术形式。
在音乐表演专业艺术中,艺术家们通过表演和演奏展现自己的个性和风格,同时也遵循着共性的规律和标准。
本文将从个性和共性两个方面对音乐表演专业艺术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其共性和个性之间的关系。
一、音乐表演专业艺术的共性1. 音乐表演技巧的规范化在音乐表演专业艺术中,音乐表演技巧是艺术家必备的基本素养。
无论是声乐还是器乐演奏,都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和方法。
声乐要求艺术家具备正确的发声技巧和气息控制能力,器乐演奏需要艺术家熟练掌握乐器的演奏技巧和表现力。
这些技巧和方法都是基于对音乐理论和表演规律的理解和掌握,它们是音乐表演专业艺术的共性之一。
2. 音乐作品的诠释和表达在音乐表演专业艺术中,艺术家需要通过对音乐作品的诠释和表达来传达作曲家的意图和情感。
无论是古典音乐还是当代音乐,艺术家都需要按照作品的风格和特点来进行诠释和表达。
这就要求艺术家具备良好的音乐理解能力和表现力,通过音乐作品来传达情感和思想,这也是音乐表演专业艺术的共性之一。
3. 舞台表演规范音乐表演专业艺术的个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风格与特点在音乐表演专业艺术中,每位艺术家都有自己独特的表演风格和个性特点。
无论是声乐演唱还是器乐演奏,艺术家都会在表演中展现出自己的独特风格和音乐特点。
有些艺术家擅长演绎古典音乐,有些则更擅长演绎当代音乐,每位艺术家都有自己的音乐风格和个性特点。
这种个性特点是音乐表演专业艺术的个性之一。
2. 情感与表达3. 创新与突破个性与共性的关系音乐表演专业艺术的个性与共性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个性是建立在共性基础之上的,共性是个性的重要保障。
只有在共性规范的基础上,个性才能得以展现。
音乐表演专业艺术中的个性与共性是相辅相成的。
个性是共性规范的延伸和发展。
在共性规范的基础上,艺术家通过展现自己独特的个性特点,使表演更加生动和鲜活。
论艺术设计中的共性与个性
论艺术设计中的共性与个性作者:夏莉来源:《读书文摘(下半月)》2017年第12期摘要:艺术作为意识形态,不仅仅具有优美的外形,同时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艺术表现的内容丰富多样,政治、法律、生活、宗教等都可以通过艺术形态进行完美的展现。
无论是莎士比亚、歌德等大家的作品,还是其他的小众作品,在反应社会共性的过程中对于个性的表现也是淋漓尽致。
了解艺术设计中个性与共性的关系问题才能够让作品的形与神完美契合,在共性的基础上研究个性,突出艺术设计的创新之处。
关键词:艺术设计;共性与个性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相对较为普遍,课程设置“轻共性,重个性”的思想非常明显,部分教师以及学生单纯的认为艺术设计的基础理论限制了学生艺术思维的发展,应该积极突出学生在设计中的个性。
艺术设计的基础价值体现在其对社会意识形态的反映,缺少共性的艺术设计终究无法达到一定的高度,并且对学生以后的艺术设计产生严重的影响。
共性是艺术设计的基础,个性是在共性的基础上进行剖析,突出特点。
任何艺术只有同时具有共性以及个性,才能够给人精神以及技术上的享受,才能够真正的体现出艺术的价值所在,让艺术成为具有灵魂之物。
一、艺术设计的共性与个性世间万物都有共性与个性的区别,两者相辅相成,互为平衡,共同形成事物的本体与内涵,艺术设计亦是如此。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艺术学的发展如雨后春笋,各类流派共同形成“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盛状,究其主因,十年动荡导致国人思想得到极大的束缚,严重影响了人们艺术创作的氛围以及思想状态,导致国内的艺术设计在开放之后形成了该局面。
共性和个性的问题本身是哲学研究的课程,从哲学的角度来理解,共性即指不同事物之间具有的共同的性质以及特点,个性则是指某种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殊性质以及方面;从艺术设计的角度来说,艺术设计的共性即指设计需要遵守的基本原则以及体现的基本内涵或社会现象,个性即指艺术设计中突出个人风格以及艺术风格的部分,是区别于其他设计的重要表现。
关于音乐表演专业艺术中个性与共性的研究
关于音乐表演专业艺术中个性与共性的研究音乐表演专业涉及到艺术创作和表演的过程。
在这个专业中,既有个性的表现,也存在着共性的特点。
个性和共性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它们在音乐表演专业中起着不可分割的作用。
个性在音乐表演专业中的表现是独一无二的。
每个音乐表演艺术家都有自己独特的声音特点和音乐风格。
通过发展自己的音乐特长和音乐思维,艺术家能够表达出独有的情感和理念。
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性格和体验,对音乐作品进行独特的演绎和解读。
个性在音乐表演中起到了突出个体特点和吸引观众的作用,使音乐表演更加丰富、多样化。
音乐表演专业中的共性特点也是非常重要的。
共性是指在音乐表演中普遍存在的特点和规律。
这些共性特征以一种普遍的方式通过音乐作品传递给观众。
音乐作品需要遵循一定的节奏和音乐结构,演奏技巧也必须符合一定的标准。
音乐表演还需要通过舞台表演、服装造型和舞美效果等来传递音乐的情感和意境。
共性特点使得观众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音乐作品,同时也能够与音乐表演者建立共鸣和沟通。
个性和共性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个性是建立在共性的基础上的。
艺术家在发展个性的也需要对共性进行尊重和遵循。
个性能够通过对共性的掌握和理解,得到更好的发挥和展现。
共性则可以通过个性的发掘和创新,得到更加丰富和多样化的表达方式和艺术成果。
在音乐表演专业中,个性和共性的研究是非常重要的。
研究个性和共性能够帮助音乐表演者更好地理解音乐作品和自己的艺术特点。
个性的发展需要有深厚的音乐功底和艺术修养,同时也需要对共性有一定的掌握和理解。
通过研究个性和共性,音乐表演者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音乐及其背后的意义,从而实现个性化的表达和共性特点的传达。
音乐表演专业中的个性与共性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
个性在表演中起到了突出个体特点和吸引观众的作用,而共性则是通过一种普遍的方式向观众传达音乐的情感和意境。
研究个性和共性对于音乐表演专业的发展和艺术家个人的成长都是至关重要的。
论艺术的个性与共性--关于艺术的哲学思考
On t h e I n d i v i d u a l i t y a n d Un i v e r s a l i y t o f Ar t
Q I UL e i
( T r a i n i n g a n d T e s t i n g C e n t e r , T ng a s h a n I n d u s t i r a l V o c a i t o n a l T e c h n i c a l C o l l e g e , T a n g s h n a 0 6 3 0 0 0 , C h i n a )
艺术 作为意识 形态 ,不 仅有着优 美 的形 式,而且 有其
在马克 思主义看来 , 哲学 与艺术 同属 于社会意识 形态 。 哲 学是关于世 界观 的学 说,研究 的是世界 的普遍 规律 :艺 术 是具体学科 ,研究 的是审美 的特殊 规律 。两者 的关系是 共 性与个性 的关系 ,是相互 联系 、相互影 响的【 。哲学对 艺 术的影 响是通 过美学这 一 中介来完 成的 ,同时哲学也从 世 界观、方法 论上直接影 响作者和作 品 。作者和 作品又从 审 美的角度论证 哲学 的观 点、丰 富哲 学的 内容 。哲学 ,作
为 理 论 化 、系 统 化 的世 界观 ,处 于 意 识 形 态 的上 层 。意 识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深 刻 的内容 。艺术 的思想 内容 ,可 以囊括政 治、法律 、道 德 、宗 教和哲 学等意 识形态 【 l 】 。无 论是莎 士 比亚 、歌德 、
托 尔斯泰 小说 中世 态炎凉 的人间 ,还 是冯梦龙 、曹雪 芹笔 下 光怪 陆离的社会 ,都反 思着社会和 人生 的哲 理 。由此 , 使 他们不仅 因其作 品而成 为伟大 的文 学 巨匠,而且成 为深 刻 的思想 家。
论艺术学学科共性及“美术与设计”个性探讨
论艺术学学科共性及“美术与设计”个性探讨论艺术学的学科共性及“美术与设计”的个性探讨摘要:艺术学是一门针对艺术主体、作品、实践、价值、规律等做科学并以哲学思考的人文科学,艺术学学科共同性质问题是目前广大艺术学者和艺术学科建设中一个重要、热门的课题。
艺术学学科共性往往体现在三个方面:明显的意识形态束缚与个性自由冲突、依赖于主观体验和形象思维、与艺术家艺术天赋和灵感密切相关。
美术学与设计艺术学两者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但是由于都隶属于艺术学的范畴,又有许多共同关注点,它们之间有种无形的力量,能超越功与名,能满足更多受众功能性的需求,丰富其精神和思想,陶冶情操,愉悦身心。
关键词:艺术学学科共性美术与设计学个性0、引言目前我国学科主要分为两大类,即文科类(人文社科)和理工类(理工农医),那么根据艺术类专业的特点,可以将其归属于人文社会科学类。
我国教育部学科目录明确说明,艺术类专业规范的称谓为“艺术学”,与其他文理学科研究相比,我国对艺术学研究起步较晚,以及艺术学本身内容的博大精深,无论是在深度与广度,还是在基础和前沿研究、技术方法研究方面等,艺术学研究都显得不太成熟。
笔者就艺术学学科共性进行了研究分析,基于此对美术学和设计艺术学的个性进行了探讨,从而更好的区分情感表现和相互沟通存在的本质差别,使更多受众能更加充分的感受艺术的魅力与内涵。
1、艺术学学科共性分析1.1 意识形态束缚与个性自由冲突上世纪30年代的月份牌美女画、当代通过复制经典名画来获取“成功”的艺术形式,都会受到意识形态的影响与制约。
不管是上世纪50年代的手工业设计,还是现代视觉传达以及多媒体设计,在技术不断变化和革新的过程中,为艺术学的发展提供了智力和动力支持。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社会观念对推动美术与设计艺术面貌变化中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正是由于艺术学特点较为特殊,使得其给艺术发展带来了一定的阻碍,但是也为艺术的进步保存了珍贵的文化依据。
哲学与艺术的共性与差异的思索
哲学与艺术的共性与差异的思索哲学与艺术是人类文化的两个重要领域,它们既有共性又有差异。
在深入思索哲学与艺术的共性与差异时,我们可以从它们的本质、目的和表达方式等方面展开讨论。
首先,哲学与艺术在某种程度上都是人类精神活动的体现。
它们都源于人类对于存在、意义和价值的思考与探索。
哲学通过理性的思考与推理,试图寻求人类存在的真理和智慧,而艺术则通过感性的表达与创造,试图展现人类情感与审美的内涵。
哲学和艺术都是对现实与理想的反思,是人类对自身以及社会和世界的认知与表达。
然而,哲学和艺术的表现形式和目的存在着差异。
哲学更偏向于理性思维和学术性的探索,它提出理性的论证和分析,试图解决抽象的问题。
而艺术则更加注重感性的表达和审美的体验,通过形象、音乐、文学等艺术形式,传达出情感、思想和美的感受。
哲学追求知识和智慧,追寻真理,而艺术则注重情感的沟通和审美的享受。
此外,哲学和艺术在表达方式和受众上也存在不同。
哲学借助于逻辑与推理,通过文字和讲座等方式与学术界展开交流。
它更注重思辨和理性的分析,适合于对逻辑性和抽象性较高的人群。
而艺术则更强调情感的直接传达和沟通,它通过音乐、绘画、舞蹈等艺术形式,以及舞台演出和电影放映等方式,与观众进行情感上的互动和共鸣。
艺术更具有感染力和直观性,适合于普罗大众的欣赏和理解。
然而,哲学和艺术也有一些共性的存在。
它们都在不同程度上反映和影响着社会和文化的变迁。
哲学的思想观念可以引导人们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艺术的创作和传播可以塑造人们的情感和审美情趣。
哲学和艺术都是人类智慧与创造的结晶,它们相互交织,共同构成了人类文明的宝库。
综上所述,哲学和艺术在某种程度上都是人类思考和创造的产物,它们共同追求着真理、美和智慧。
尽管它们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但它们在之间互为补充和相互促进。
哲学和艺术的交融与碰撞,使人类文明更加多元丰富,让我们的思维和情感得到更好的发展。
因此,我们应当更加重视哲学和艺术的价值,通过对它们的思索与欣赏,丰富自己的内涵与修养,使自身更加全面与卓越。
论艺术的个性与共性--关于艺术的哲学思考
论艺术的个性与共性--关于艺术的哲学思考邱磊【期刊名称】《唐山师范学院学报》【年(卷),期】2014(000)006【摘要】There is inseparable connection between philosophy and art. At the same time, the art itself can be reflected philosophically. Then from the dialect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universality and individuality of art to interpret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art. However, all this is and as aesthetic subject people who can not give up.%哲学与艺术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必然联系。
与此同时,对艺术自身也可做哲学反思。
进而从艺术的共性与个性辩证关系的视角来审视艺术的形成与发展。
而这一切又是与作为审美观照主体的人无法割舍的。
【总页数】3页(P99-101)【作者】邱磊【作者单位】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培训鉴定中心,河北唐山 06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B-49【相关文献】1.时光流逝中的艺术典型——关于丹纳《艺术哲学》中谈到的典型问题的思考 [J], 陈峰2.设计艺术如何承载历史记忆与时代前进——对现代设计艺术的哲学思考 [J], 蒋保汝3.意象的艺术史\r——艺术考古的哲学思考 [J], 王兴彬4.艺术哲学,还是艺术科学?——关于现代艺术学方法论的思考 [J], 李心峰5.艺术与技术的融合——当代艺术设计思维的哲学思考 [J], 董占军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论艺术的个性与共性—关于艺术的哲学思考
第36卷第6期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11月 Vol.36 No.6 Journal of Tangshan Teachers College Nov. 2014──────────收稿日期:2014-07-07 作者简介:邱磊(1980-),男,河北唐山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管理学、管理哲学。
-99-论艺术的个性与共性—— 关于艺术的哲学思考邱 磊(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培训鉴定中心,河北 唐山 063000)摘 要:哲学与艺术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必然联系。
与此同时,对艺术自身也可做哲学反思。
进而从艺术的共性与个性辩证关系的视角来审视艺术的形成与发展。
而这一切又是与作为审美观照主体的人无法割舍的。
关键词:艺术;哲学思考;共性与个性;审美观照主体 中图分类号:B-4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15(2014)06-0099-03DOI :10.3969/j.issn.1009-9115.2014.06.025On the Individuality and Universality of ArtQIU Lei(Training and Testing Center, Tangshan Industrial V 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 Tangshan 063000, China)Abstract: There is inseparable connection between philosophy and art. At the same time, the art itself can be reflected philosophically. Then from the dialect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universality and individuality of art to interpret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art. However, all this is and as aesthetic subject people who can not give up.Key Words: art; philosophical thinking; the universality and individuality; aesthetic subject艺术作为意识形态,不仅有着优美的形式,而且有其深刻的内容。
浅谈艺术的共性与个性
浅谈艺术的共性与个性【摘要】本篇文章针对艺术的共性与个性问题进行了一些探讨,认为不同门类的艺术有着相异艺术表现形式,无论是着眼角度还是创作思路方面都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异,但这些门类各异的艺术在其艺术领域中又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们相互推进,互为补充,并通过丰富的表现力来反映现实生活,以促进艺术门类的深层次发展。
【关键词】艺术共性与个性一、艺术的共性艺术是一种美的精神表象,它以一定的物质基础作为其载体,从而创造出默写特定的艺术形象,用以反映现实社会中存在的各类现象。
艺术在抨击各类社会的丑恶现象的同时,也能够将精神境界中的意蕴美及情感美很好地显现出来,这是艺术的一大特点。
而艺术在物质层面中所体现的形式美及技巧美又可归结为其另一大特点,艺术表现方式所注重的精致外观和创作技巧,无一不显现着人类对自然规律掌握的灵巧性和必然中的个性美。
所以,一切种类的艺术都是凭借这两大方面在各类艺术家的创造下,以一定的内容与形式、技巧相结合形成为作品,并以一定的风格个性显露出千姿百态的艺术样式和情趣,共同表现出一个人类所向往的美的精神世界,这就是所谓的艺术世界。
我们可以这样说,在整个艺术世界里,无论那类艺术都应该是这样,这种毫不例外性,这就是艺术的共性。
同时,艺术的意蕴美和情感美是艺术的内容部分,它是艺术精神现象的主体部分。
有了这些元素,艺术才显得更富生生机,这些元素是艺术充满生命力的根本。
意蕴美和情感美是艺术创作产生冲动的根本所在,许多优秀艺术品都源于二者,都由这二者的动力催化产生。
这就是所谓的有感而发和为情造文,这就是艺术创造的真谛。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所说的意蕴美及情感美并非一切皆美,它们中有高低等级的划分分。
在低等级另类艺术中,又有些因感情、趣味超越了人类文明的限度,而由艺术美转化成为了丑恶,这些产品最终成为了人类精神世界的公害。
此外,意蕴美和情感美又是艺术欣赏者们的终极诉求。
许多艺术爱好者终其一生的钟爱着一些艺术名作,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6卷第6期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11月 Vol.36 No.6 Journal of Tangshan Teachers College Nov. 2014──────────收稿日期:2014-07-07 作者简介:邱磊(1980-),男,河北唐山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管理学、管理哲学。
-99-论艺术的个性与共性—— 关于艺术的哲学思考邱 磊(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培训鉴定中心,河北 唐山 063000)摘 要:哲学与艺术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必然联系。
与此同时,对艺术自身也可做哲学反思。
进而从艺术的共性与个性辩证关系的视角来审视艺术的形成与发展。
而这一切又是与作为审美观照主体的人无法割舍的。
关键词:艺术;哲学思考;共性与个性;审美观照主体 中图分类号:B-4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15(2014)06-0099-03DOI :10.3969/j.issn.1009-9115.2014.06.025On the Individuality and Universality of ArtQIU Lei(Training and Testing Center, Tangshan Industrial V 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 Tangshan 063000, China)Abstract: There is inseparable connection between philosophy and art. At the same time, the art itself can be reflected philosophically. Then from the dialect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universality and individuality of art to interpret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art. However, all this is and as aesthetic subject people who can not give up.Key Words: art; philosophical thinking; the universality and individuality; aesthetic subject艺术作为意识形态,不仅有着优美的形式,而且有其深刻的内容。
艺术的思想内容,可以囊括政治、法律、道德、宗教和哲学等意识形态[1]。
无论是莎士比亚、歌德、托尔斯泰小说中世态炎凉的人间,还是冯梦龙、曹雪芹笔下光怪陆离的社会,都反思着社会和人生的哲理。
由此,使他们不仅因其作品而成为伟大的文学巨匠,而且成为深刻的思想家。
一、哲学与艺术哲学是对客观事物的深刻思考,而后再以理智的思维应用于客观事物之中,哲学对艺术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它直接作用于人的思维,并影响其行为。
在西方语境中,艺术与哲学的关系,集中体现在两个问题上:一个问题是艺术如何再现世界;另一个问题涉及到艺术表象与社会反思的关系。
在前一个问题中,哲学与艺术的必然联系,体现在哲学思考对“反思艺术”的概念框架的澄清上。
在后一个问题中,哲学与艺术的必然联系,体现在哲学思考对“反思社会”的贡献上。
在马克思主义看来,哲学与艺术同属于社会意识形态。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研究的是世界的普遍规律;艺术是具体学科,研究的是审美的特殊规律。
两者的关系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2]。
哲学对艺术的影响是通过美学这一中介来完成的,同时哲学也从世界观、方法论上直接影响作者和作品。
作者和作品又从审美的角度论证哲学的观点、丰富哲学的内容。
哲学,作为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处于意识形态的上层。
意识形态诸形式(包括艺术在内)为哲学提供思想素材,哲学则为它们作理论的论证。
由此可见,哲学与艺术都属于意识形态的表现形式,是相互关联、相互反衬的关系。
仅就哲学与艺术的辩证关系来看,不外乎哲学是一般而艺术是个别,双方之间存在着一般与个别、普遍与特殊、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二、艺术的共性与个性宇宙中的万事万物都是有其共性与个性的,共性是指不同事物共同具有的性质即普遍性质;个性是指一种事物第36卷第6期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11月-100-区别于其它事物的不同之点即自身的特殊性质[3]。
在哲学话语中,万事万物都存在着矛盾,运用矛盾论的观点来分析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便可得出:共性与个性是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任何事物都是居于其共性之中来凸显其个性的。
共性是约束个性的时空场与条件,个性则是构成共性的成分与元素。
任何事物的个性若越出其共性,就会变成另一类事物了。
任何门类的艺术也都有其共性与个性,才能技术和真善美的供给以及能使人愉快是一切艺术的共性,在此基础上不同的表达方式、表现手法、典型环境便是其个性与特点。
如绘画、音乐、电影等都是在“艺术”这个大共性之中来体现和产生其特点的,从而实现自身的个性。
在艺术门类中的共性就是通过运用才能技术与提供真善美的精神食粮来引起观众的共鸣,从而达到共性。
如同中国古代的“和同之辩”,要从“参差不齐”之中求齐一样。
任何艺术门类的发展史都与其时的政治、人文思想、地域风貌、工具材料等有密切联系的。
如在绘画门类中的油画与国画的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就是一个例证,二者同属于绘画艺术,都是通过绘画的形式来再现出真善美的事物与形象的,因而具有共性;但又因各自的人文底蕴、技能展现、工具材料等的不同,又极具个性,二者既统一又对立。
任何门类艺术的表现,无论是以何种形式出现的,都是作者的一种情感的表达,一种情绪的阐释,都是通过作品来表现个性,进而由于观赏者的共鸣,生成共性。
关于艺术的个性问题。
在整个艺术的大家族里,艺术存在着普遍的共性,同时也存在着特殊的个性,所谓艺术的个性就是不同艺术所表现出的特殊性。
如音乐、美术、舞蹈、戏剧、电影等虽然均属艺术但又都各自独具本身才有的属性,从而形成不同的艺术种类及其行业。
如同“隔行如隔山”的说法一样,虽同名为艺术家,但因种类及行业不同,彼此却是陌生的。
如一位作家,他就不一定懂得美术,反之亦然。
除非是罕见的通才,然而,能称得上艺术家的,成为通才的是极少数,这也是由艺术的个性所决定的。
艺术的个性是因不同种类艺术所使用的不同物质表现手段来决定的。
音乐的律动源于不同的物质和造型所形成的乐器的演奏,由此发出的声音。
这些旋律是在时间中延续,人通过听觉来接受。
人的听觉可以感受声音的高低、强弱、音质和节奏等,还有这方面的记忆力。
这些东西在音乐家的听觉和记忆里就会变为准确的音高序列,表现出强弱力度,富于美感和表现力的音色,完全规范化的节奏等。
一个有天赋和才艺的作曲家,在一定的情感意蕴驱动下,将上面这些因素巧妙地编织成为乐曲,就是音乐创作和作品,经过演唱和演奏家表现出来,就可供音乐爱好者来欣赏和评价。
从欣赏的角度来说,人人都具有一副听音乐的耳朵,这是人的进化历史所形成的,只是每个人天赋而形成的程度有差别,还有后天文化水平和经历所形成的差别而已。
因而能欣赏音乐相对而言不是特难的事,但是要将音乐表现出来就非易事了。
为此,学习音乐,成名成家,走的是一条十分艰难的道路,这也是由音乐艺术的个性所决定的。
同理,绘画艺术的优美造型,来源于不同质地的画笔、画布、纸张、色彩的绘画活动。
它是在空间中显示,为视觉所接受。
人们的视觉都有一定的色感、光感、线条感和造型感的分析能力,同时也有这方面的记忆力。
这些因素如在画家的眼光下,色感就会形成某种情绪,光感就会产生透视立体,线条就会成为某种语言,造型就会形成某种意象等。
一个有天赋才能的画家,在创作激情的驱动下,将上面这些因素巧妙地组合起来,就会创作出绘画作品,供人们品评。
从欣赏角度来说,人人都有一双能审视形式美的眼睛,这是人类进化史形成的结果。
每个人在这方面所形成的天赋有差异,还有后天学习和受教育也有差异,因此人们在这方面所具有的能力就会参差不齐了。
但所有这些,并不妨碍一个人去爱好美术,欣赏绘画。
不过,若想成为一名画家,创作出杰出的艺术作品就非易事了。
一个画家事业的成功,有一个长期的学习与实践的过程。
没有十年、八年寒窗下的苦学苦练,就不可能练就一手操持画笔的硬功夫;就不可能使上十种乃至上百种颜色和各种线条的组合和造型烂熟于心;就不可能做到:觅得自然万物存腹稿,写尽天下美丽成华章。
一手的好功夫,满腹才艺的画家,这非任何一个常人就能随意做到的,这同样是绘画艺术的个性。
三、人与艺术的共性和个性马克思主义美学在回答“人类出现以前,有无自然美”的问题时,认为:在人类社会出现以前,自然界是自在之物,是无所谓美丑的。
因为自然的美丑对人才有意义。
一方面一切自然不能自觉为美;另一方面没有人类便没有把自然作为观照对象的主体存在,所以那时自然美是不存在的。
人类社会出现之后,随着人类社会实践的发展,实践把人类和自然联系在一起,自然美才得以产生、发展和范围不断扩大。
艺术的共性与个性的形成也是与每一时代的人文、社会因素密不可分的,尤其是与欣赏者的艺术造诣及其文化底蕴,分析问题的立场、观点、方法密不可分的。
如,在西方的油画发展史上,由于早期科学技术的不发达和宗教的影响,使得当时人们以宗教为中心,崇尚宗教信念的力量,所以早期的油画作品多是以宗教历史为题材的,进而引起人们的共鸣;后来,受工业革命的影响,科技的发展,人文思想也就有了质的变化,油画作品便又有了多样的个性化表现,由于符合时代的发展,便引起了同时期人们的共鸣,也就生成了那一代人的审美共性。
邱 磊:论艺术的个性与共性-101-共性与个性是既对立又统一的,但不是绝对的。
绘画强调个性,强调画家个人的风格和面貌,这也就是绘画历史发展的必然。
艺术作品中的个性,也就是艺术作品的风格与面貌,它能体现出艺术家的格调高低与手法、技法的优劣。
艺术家对自己个性的形成和发挥是艺术家的技术水平达到一定程度的反映,也是终生追求的目标。
艺术作品的基本要素是真善美的统一即合规律性为真;合目的性为善;合感受性为美,也就是合规律性、合目的性、合感受性的统一。
艺术作品所反映出来的艺术家的个性必须既有才能技术,又能体现其真善美统一这一基本要素。
艺术家个性的形成与个人的艺术修养、人生格调、对生活的经历与感悟,技能的完善与创新等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要想以个性的产生来引起艺术作品的共鸣,尤其是以艺术家对时代的敏锐感和个人的修养为主导因素,这几个层面一个也不能少,如达芬奇的《蒙娜丽莎》迷倒了诸多观赏者,使观赏者们产生共鸣,达到了艺术的共性效果,但其个性也挥洒得淋漓尽致,《蒙娜丽莎》与众不同的材料运用和技法展示,使其与其它画作相比又极具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