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合唱》校本课程
2023年学校合唱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2023年学校合唱校本课程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合唱是一种包含集体演唱和声乐表演的艺术形式,具有培养学生音乐素养、提升集体合作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的重要作用。
为了推动学校音乐教育的发展,我校决定在2023年开设校本合唱课程,并制定本方案,以确保课程的有效实施。
二、课程目标1.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提高音乐素养。
2. 培养学生准确、协调地演唱合唱曲目。
3. 培养学生发展和表达个人情感的能力。
4.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5. 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欣赏音乐的能力。
三、课程内容1. 合唱基础知识教学:介绍合唱的基本概念、演唱技巧和合唱乐器的演奏技巧等。
2. 合唱曲目学习:选择适合的合唱曲目,包括民歌、合唱经典曲目和当代作品等,学习歌曲的演唱技巧和音乐表达。
3. 合唱技巧训练:通过声乐训练和合唱指导,培养学生准确、饱满的音准和音色。
4. 合唱排练和演出:组织合唱团排练合唱曲目并参加学校和社区的音乐活动和演出,展示学生的合唱成果。
四、课程组织与管理1. 课程编排:将校本合唱课程设置为每周一节课,课时为45分钟。
每学期根据实际情况安排排练和演出时间。
2. 课程负责人:学校聘请具有合唱指导经验的专业教师担任校本合唱课程的负责人,负责课程计划、课程组织和教学指导。
3. 合唱团组建:学校在校本合唱课程中选拔并组建合唱团,由课程负责人负责指导和管理。
4. 校外资源利用:学校与社区合作,邀请专业合唱团体的指导老师来校授课或举办音乐讲座,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和展示机会。
五、教学评估与考核1. 日常评估:通过课堂参与度、作业完成情况等方式,评估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和学习态度。
2. 演唱评估:定期组织学生进行小规模和大规模的合唱演出,通过评委打分和同学互评等方式,评估学生的演唱水平和团队合作能力。
3. 个人评估:鼓励学生在每学期末做一份个人总结和自我评估,反思自己的学习收获和不足,并提出下一阶段的学习目标。
六、师资培养与资源保障1. 师资培训:学校为负责校本合唱课程的教师提供专业的师资培训,包括合唱指导技巧、演唱艺术等方面的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合唱校本课程安排 教案
合唱校本课程安排教案
一、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研究,学生将能够:
- 掌握基本的合唱技巧和表演技巧;
- 理解音乐基本理论知识和合唱技术;
- 培养音乐欣赏和情绪表达能力;
- 培养团队合作和协调能力。
二、教学内容
本课程将包括以下内容:
1. 音乐基本理论知识的研究;
2. 合唱技巧和表演技巧的训练;
3. 合唱作品的研究和演练。
三、教学安排
第一周
- 授课内容:音乐基本理论知识概述
- 研究目标:了解音符、节拍、调式等基本概念- 教学方法:讲解配合例题练
- 教学资源:音乐教材、乐谱
第二周至第四周
- 授课内容:合唱技巧和表演技巧训练
- 研究目标:掌握合唱的基本技巧和表演要领- 教学方法:示范演唱、练合唱动作和呼吸法- 教学资源:音乐教材、合唱曲目
第五周至第八周
- 授课内容:合唱作品的研究和演练
- 研究目标:学会演唱合唱作品并进行团队演练- 教学方法:分组练、整体排练、指导演唱技巧- 教学资源:音乐教材、合唱乐谱、伴奏音乐
四、教学评估
本课程的教学评估将包括以下方面:
1. 学生的课堂参与和表现;
2. 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
3. 学生的合唱演唱效果。
五、教学资源
- 音乐教材:《合唱技巧入门》、《合唱曲集》等
- 合唱乐谱和伴奏音乐
- 网络资源:音乐研究网站、合唱视频等
六、参考文献
- 无
以上是本次合唱校本课程安排的教案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初中《合唱》校本课程-图文
初中《合唱》校本课程-图文一、教学目标(一)、通过学习合唱,使学生的情感世界受到感染和熏陶。
在亲身参与合唱音乐的过程中喜欢音乐,对音乐作品情绪、格调、人文内涵繁荣感受和理解,养成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
(二)、通过对各不相同的音色特点且又未受过合唱训练的同学,做到集体的声音和谐统一,融于一体,最终达到“合”的境界。
同时在歌唱的学习中提高学生对音乐的鉴赏能力,激发、振奋同学们的乐观精神,丰富其形象思维的能力,建立和谐融洽的合作友谊。
(三)、通过学习合唱,学生能自信、自然、有表情的歌唱。
通过认知作曲家生平及作品的题材、体裁、风格等,了解中外音乐发展的简要历史,初步识别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音乐,加深对中国民族音乐的认识和理解。
二、学生对象热爱合唱艺术,具有一定的音准节奏,嗓音甜美的学生进行训练.学生人数大概40人。
三、课程实施时间:(六课时)四、教学内容重点:培养学生的合唱能力,其中还包括了声音训练、音准、节奏、听音等多种因素。
难点:掌握科学发声技巧即歌唱技巧的(或称发声方法)与合唱技巧(或称合唱与指挥的配合)为主的基本训练。
2课程安排:(一)、介绍合唱,欣赏合唱(二)、指挥的训练(五)、合唱歌曲选材。
歌唱《赶圩归来啊哩哩》、《同一首歌》.(六)、合唱歌曲的选材。
主要求旋律的流畅性和和声的简洁性。
实施建议:在每一个学期中都将给学生多次艺术活动实践的机会,使其展示自我的才能,使学其能更加自信、更加积极的投入到学习中去。
3前言合唱艺术是音乐文化史上的璀璨明珠,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在欧洲,可追溯到距今千年的中世纪宗教音乐。
合唱音乐在我国的兴起,和欧洲相比,起步较晚,至今只有近百年的历史。
在中国,当新兴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之际,随着西方文化的输入、西方宗教的传播,以及学堂乐歌的流行,为我国合唱音乐的发展准备了必要的条件。
合唱艺术现已被各阶层的广大群众所认识和喜爱,在学校,近几年的教育实践和研究工作,我们感到“合唱艺术”是一个鲜活的承载体,具有极大的普及性和很高的审美价值,因此开展合唱艺术教育对推进艺术教育和德育教育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合唱校本课程教案 合唱校本课程教案(第一课时)
合唱校本课程教案(第一课时)一、常规1、纪律2、良好的歌唱状态:(1)身体保持端正;(2)双肩放松;(3)笑肌抬起(面带微笑);(4)嘴巴里要留有空间,像含着一块大大、甜甜的糖块。
二、练习1、呼吸的位置日常生活中,我们说话、运动时的呼吸都是通过肺部带动胸腔扩张来完成的,我们称为胸式呼吸。
而唱歌时我们需要用腹部和胸部共同协作,才能得到更好听、更稳定的声音,我们称为胸腹式呼吸或腹式呼吸。
请同学们坐在凳子的前1/3处身体后仰靠在桌子上,注意要保持自己腰部挺直(非常重要),双肩放松,双手放在肚子上。
轻轻地带着闻花香的感觉,心里想着用小肚子呼吸,用鼻子慢慢地吸气,然后慢慢地用嘴呼气。
(呼吸教师喊口令)双手能感到自己肚子有起伏(一起一落或一鼓一鼓)的举手。
(1分钟时间)同桌之间交换监督,一观察对方在呼吸时双肩有没有上耸,二用手感觉对方肚子有没有起伏。
(2分钟时间)2、呼吸练习(1)刚才同学们已经初步体会到了腹式呼吸的感觉,下面我们来强化练习一下。
依然保持刚才的坐姿,用鼻子慢慢吸气,屏住1——2秒钟,然后用嘴发出“嘶”的声音慢慢地、均匀地、尽量长时间地将气呼出,直到所有的气呼完。
(教师喊“吸”、“屏住”、“嘶”的口号,练习1分钟)同桌之间互相监督练习(2分钟)(2)同学们刚刚结束剧烈运动后会怎样喘气?(找个同学模仿)我们就来通过这个动作来,练习歌唱中呼吸的连惯性。
同学们保持“半躺”的坐姿,腰背挺直,双肩放松,心里想着用小肚子呼吸,然后跟着老师的口号连续的呼吸(教师用1234,2234,3234,4234四个四拍为一组,由慢渐快)。
大家看这种喘气的方式想不想小狗在喘气?这个练习就叫“小狗式呼吸练习”3、发声练习刚才我们知道了唱歌时需要怎样呼吸,下面我们进行一组发声练习。
大家看大屏幕:#! xatcxysy xydycxfy y'y yxgycxfy xydycxyysyyyy y'ua ; ?Lu(噜)谁能唱出这句旋律?(能唱出来就让学生示范一下,不能就教师范唱)我们用lu来演唱着句旋律(点课件)。
合唱校本课程
合唱校本课程一、课程介绍合唱校本课程是一门综合性艺术课程,旨在通过合唱这一形式,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审美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本课程以合唱技巧为核心,结合音乐基础知识、乐感训练和艺术实践,让学生在合唱中感受音乐的魅力,提高综合素质。
二、课程目标1. 掌握基本的合唱技巧,如音准、节奏、声音控制等;2. 了解合唱作品的创作背景、风格特点及表现形式;3. 培养良好的音乐审美情趣,提高艺术鉴赏能力;4. 增强团队协作精神,培养集体荣誉感;5. 拓展学生的艺术视野,提高艺术修养。
三、课程内容1. 合唱基础知识:合唱的起源与发展、合唱的类型与特点等;2. 声音训练:发声原理、声音分类、声音调节等;3. 节奏与音准:节奏感训练、音准调节等;4. 作品分析与表现:分析合唱作品的结构、风格、表现手法等;5. 合唱排练:排练方法、指挥手势、声部协调等;6. 演出与比赛:演出策划、舞台表现、比赛技巧等。
四、课程实施1. 分组与选拔:根据学生声音特点、音乐基础和兴趣爱好,将学生分成不同声部,并选拔优秀学生组建校合唱团;2. 课堂教学:采用讲解、示范、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和体验;3. 课外练习:布置相关作业,督促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练习,提高技能水平;4. 演出与比赛:定期组织校内演出和参加各级比赛,提高学生的舞台表现力和竞争意识。
五、课程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练习情况和学习态度,给予及时反馈和指导;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的课外练习情况,督促学生按要求完成作业;3. 合唱作品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在合唱作品中的表现,包括音准、节奏、声音控制等方面;4. 演出与比赛成果:根据学生在演出和比赛中的表现,给予相应的奖励和鼓励。
六、课程特色1. 个性化教学: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2. 实践性强: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和体验,通过合唱排练和演出比赛等形式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3. 综合性高:课程涉及音乐基础知识、合唱技巧、乐感训练和艺术实践等多个方面,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4. 团队协作精神:合唱是一种集体艺术形式,需要学生之间的密切配合和协作,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合唱校本课程教案
合唱校本课程教案训练内容:歌曲《花非花》的排练继续训练目的:强化学生的和声能力,提高合唱质量。
训练过程:1、教师示范二声部的演唱,让学生跟唱;2、教师指导学生注意和声的准确性和和声音响平衡;3、学生分组练,每个组练一段和声,然后整合起来;4、教师进行整体练,注意指导学生的节奏感和音准;5、反复排练,直到达到满意的效果。
第九、十课时训练内容:歌曲《敖包相会》的排练训练目的:提高学生的和声能力和表现力。
训练过程:1、教师示范主旋律和和声部分的演唱,让学生跟唱;2、教师指导学生注意和声的准确性和表现力;3、学生分组练,每个组练一段和声,然后整合起来;4、教师进行整体练,注意指导学生的节奏感、音准和表现力;5、反复排练,直到达到满意的效果。
第十一课时训练内容:歌曲《敖包相会》的排练继续训练目的:加强学生的表现力和合唱质量。
训练过程:1、教师指导学生注意歌曲的情感表达和节奏感;2、教师让学生自由发挥,尝试不同的演唱风格;3、教师进行整体练,注意指导学生的音准和表现力;4、反复排练,直到达到满意的效果;5、最后进行全曲排练,检查合唱质量和表现力。
第九、十课时的训练内容是歌曲《花非花》的排练,目的是加入歌词的演唱,注意音准、气息和二声部的演唱。
训练过程包括发声练、音高练、用“U”分声部演唱歌曲、有感情的朗读歌词以及加上歌词演唱全曲。
在第九、十课时中,教师讲解歌曲的情感,并给学生解说对歌曲的处理,学生按照歌曲和老师的要求演唱歌曲《花非花》。
第十一课时的训练内容是歌曲《雨花石》的排练,目的是初步学唱歌曲。
训练过程包括发声练、学生按声部自学歌曲的旋律、听XXX找出自己唱的不对的地方、分声部用“U”唱歌曲旋律以及用“U”完整的演唱歌曲。
在第十二课时中,学生能加入歌词有感情的演唱歌曲,训练过程包括发声练、和声练、有“U”演唱歌曲、有感情的朗诵歌词以及填入歌词分声部的演唱歌曲。
第十三、十四课时的训练内容仍是歌曲《雨花石》的排练,目的是能按歌曲的要求和老师的要求很好的演唱歌曲。
2024最新合唱校本课程教案
2024最新合唱校本课程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最新合唱校本课程》第三单元《和声之美》。
具体内容包括:第一章《和声基础知识》1.1节和声概念、1.2节和声构成要素;第二章《合唱和声技巧》2.1节和声演唱技巧、2.2节和声编排方法。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和声的概念,掌握和声构成要素。
2. 学会和声演唱技巧,提高合唱效果。
3. 能够运用和声编排方法,进行简单的合唱编排。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和声概念、和声构成要素、和声演唱技巧。
难点:和声演唱技巧的运用和和声编排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合唱谱、教学PPT。
学具:合唱谱、笔、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实践情景引入:播放一段和声优美的合唱视频,引导学生感受和声的魅力。
2. 知识讲解(15分钟)详细讲解和声概念、和声构成要素,通过PPT展示和声图例,帮助学生理解。
3. 例题讲解(10分钟)选取一首简单的合唱曲目,讲解和声演唱技巧,示范演唱。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和声演唱练习,教师逐一指导并纠正。
5. 和声编排方法(10分钟)讲解和声编排方法,以一首歌曲为例,进行现场编排。
6. 合唱实践(3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合唱实践,教师指导并评价。
六、板书设计1. 和声概念2. 和声构成要素3. 和声演唱技巧4. 和声编排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运用和声编排方法,为《小星星》编排简单的合唱。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针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思考如何提高和声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参加学校合唱团,进一步学习和声技巧,提高合唱水平。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例题讲解的深度和广度3. 随堂练习的组织与指导4. 合唱实践环节的安排与评价5.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与实用性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1)和声概念与构成要素:这是和声学习的基础,学生需掌握和声的基本理论,为后续实践打下基础。
2024年学校合唱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2024年学校合唱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如下:
本校合唱校本课程旨在全面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和表现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艺术修养。
为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课程设置
1. 设立合唱课程,每周安排1-2节课程时间。
2. 搭配音乐理论课程,帮助学生理解合唱音乐的基础知识。
3. 推出多样化的合唱曲目,涵盖不同风格和难度,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
二、教学方法
1. 强调师生互动,通过练习和指导,提高学生的歌唱技巧和表现能力。
2. 组织集体排练和个别辅导相结合,确保每位学生都得到充分的指导和照顾。
3.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通过听力训练和模仿练习,提升学生的音乐感知和表现力。
三、表演机会
1. 定期组织合唱比赛和演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2. 参与校际合唱比赛和文艺活动,展示本校学生的艺术风采。
3. 组织定期的音乐会和演出,让学生有更多展示自己的机会。
四、师资队伍
1. 组建专业的合唱教师团队,提供专业的指导和支持。
2. 持续加强教师的培训和提升,确保教学质量和水平。
3. 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合唱活动,展示专业素养和表现能力。
五、资源保障
1. 配备合适的器材和设备,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
2. 积极争取校外资源支持,拓展课程内容和活动范围。
3. 加强与家长和社会的沟通和合作,促进校本课程的发展和推广。
通过上述措施的实施,我们相信学校合唱校本课程将取得良好的效果,帮助学生发展多元才能,提升综合素质,为学生成长和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合唱校本课程教案
合唱校本课程教案训练内容:合唱技巧训练目的:提高学生的合唱技巧,增强合唱效果。
训练过程:1、合唱中的呼吸训练: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单纯呼吸训练和结合练声乐句的呼吸训练,以达到呼吸均匀、深入的效果。
2、合唱中的发声训练:教师训练学生正确的起声,区分硬起声和软起声,并指导学生如何配合气息进行发声。
3、合唱训练的基本内容:教师训练学生基本母音、头声、扩展音域及换声训练,以及几种基本唱法的练。
4、合唱的音准训练:教师训练学生处理在一定调式内音准倾向关系,以及变化音的倾向关系及音准处理练,解决二部合唱的音准处理问题和和声音准问题。
5、合唱音响平衡的练:教师训练学生处理和弦音响平衡与力度变化的练,以及各声部及织体要素之间的平衡关系。
6、歌曲《花非花》的排练:教师进行发声练,让学生自己按自己的声部演唱歌谱,用琴弹奏歌谱,学生对照自己的演唱看看哪个音没唱对,急时改正,跟琴用唱名唱歌谱,用“U”唱歌谱,以达到唱准音、调整好气息、二声部的演唱的效果。
第九、十课时:在这两节课中,学生们将继续排练歌曲《花非花》。
训练的目的是让学生们能够更好地表达歌曲中的情感。
在训练过程中,学生们将进行发声练和和声练,然后进行完整的演唱歌曲《花非花》。
老师还将为学生们讲解歌曲的情感,并指导学生们如何更好地表达。
最后,学生们将按照老师的要求演唱歌曲《花非花》。
第十一课时:在这节课中,学生们将开始学唱歌曲《梨花又开放》。
训练的目的是让学生们初步掌握歌曲的旋律。
在训练过程中,学生们将进行发声练,并按照声部自学歌曲的旋律。
接着,学生们将听老师的XXX,并找出自己唱得不对的地方。
然后,学生们将分声部用“U”唱歌曲旋律,并最终用“U”完整地演唱歌曲。
第十二课时:在这节课中,学生们将继续排练歌曲《梨花又开放》。
训练的目的是让学生们能够加入歌词,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在训练过程中,学生们将进行发声练和和声练,然后用“U”演唱歌曲。
接着,学生们将有感情地朗诵歌词,并最终填入歌词分声部的演唱歌曲。
初中合唱校本教材教案
初中合唱校本教材教案通过本学期的合唱校本教材学习,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合唱的基本技巧和方法,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音乐的魅力。
二、教学内容1. 合唱理论知识:让学生了解合唱的基本概念、合唱的分类和合唱的音响效果等。
2. 发声技巧:教授学生正确的发声方法,包括呼吸、共鸣、咬字等,提高学生的歌唱发声水平。
3. 合唱曲目:选取适合初中生演唱的中外优秀合唱作品,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合唱能力。
4. 合唱排练:指导学生进行合唱排练,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三、教学安排本学期共安排16次课,每次课时长为45分钟。
具体教学内容安排如下:第1-2次课:合唱理论知识讲解,让学生了解合唱的基本概念、合唱的分类和合唱的音响效果等。
第3-4次课:发声技巧训练,教授学生正确的发声方法,包括呼吸、共鸣、咬字等。
第5-6次课:合唱曲目学习,选取适合初中生演唱的中外优秀合唱作品,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合唱能力。
第7-8次课:合唱排练,指导学生进行合唱排练,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第9-10次课:复习前面所学内容,进行合唱表演,让学生在舞台上展示自己的才华。
第11-12次课:合唱曲目学习,继续选取适合初中生演唱的中外优秀合唱作品,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合唱能力。
第13-14次课:合唱排练,指导学生进行合唱排练,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第15-16次课:复习前面所学内容,进行合唱表演,让学生在舞台上展示自己的才华。
四、教学方法1. 讲解法:教师通过讲解合唱理论知识,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合唱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2. 示范法:教师通过示范,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正确的发声方法和合唱排练技巧。
3. 练习法:让学生在实践中进行发声练习和合唱排练,提高学生的合唱能力。
4. 互动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五、教学评价1. 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对学生的发声技巧、合唱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等进行评价。
2024年最新合唱校本课程教案
2024年最新合唱校本课程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合唱校本课程》第三单元《和谐之声》,详细内容包括:第一章“合唱基础知识”,第二节“合唱声部的认识与实践”,以及第三章“合唱作品分析与演绎”,第四节“和声听觉训练”。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合唱的基本知识,掌握合唱声部的概念。
2. 培养学生的和声听觉,提高合唱技巧。
3. 通过合唱实践,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音乐审美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合唱声部的协调与和声听觉训练。
教学重点:合唱基础知识、合唱声部的认识与实践、合唱作品分析与演绎。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合唱谱、多媒体设备。
学具:合唱谱、笔、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优秀合唱作品,让学生初步感受合唱的魅力,引发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15分钟):讲解合唱基础知识,介绍合唱声部的概念,分析合唱作品的结构。
3. 实践环节(20分钟):分组进行合唱实践,指导学生掌握合唱声部的协调与和声听觉训练。
4. 例题讲解(10分钟):分析经典合唱作品,讲解和声听觉训练方法。
5.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自主练习合唱声部协调与和声听觉训练。
六、板书设计1. 合唱基础知识2. 合唱声部的认识与实践3. 合唱作品分析与演绎4. 和声听觉训练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组练习合唱作品《和谐之声》,注意声部协调与和声听觉训练。
2. 答案:课后由教师检查各组的合唱练习,给出指导意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参加校内外合唱活动,提高音乐素养,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同时,教师可推荐优秀合唱作品,让学生在课后自主欣赏和学习。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2. 实践环节的设计与实施3. 作业设计与课后反思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和课程目标进行。
在本教案中,合唱声部的协调与和声听觉训练是教学难点与重点。
补充说明:a. 分析各声部的旋律、节奏、音色等特点。
初中《合唱》校本课程
初中《合唱》校本课程纲要一、教学目标(一)、通过学习合唱,使学生的情感世界受到感染和熏陶。
在亲身参与合唱音乐的过程中喜欢音乐,对音乐作品情绪、格调、人文内涵繁荣感受和理解,养成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
(二)、通过对各不相同的音色特点且又未受过合唱训练的同学,做到集体的声音和谐统一,融于一体,最终达到“合”的境界。
同时在歌唱的学习中提高学生对音乐的鉴赏能力,激发、振奋同学们的乐观精神,丰富其形象思维的能力,建立和谐融洽的合作友谊。
(三)、通过学习合唱,学生能自信、自然、有表情的歌唱。
通过认知作曲家生平及作品的题材、体裁、风格等,了解中外音乐发展的简要历史,初步识别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音乐,加深对中国民族音乐的认识和理解。
二、学生对象热爱合唱艺术,具有一定的音准节奏,嗓音甜美的学生进行训练.学生人数大概40人。
三、课程实施时间:(六课时)四、教学内容重点:培养学生的合唱能力,其中还包括了声音训练、音准、节奏、听音等多种因素。
难点:掌握科学发声技巧即歌唱技巧的(或称发声方法)与合唱技巧(或称合唱与指挥的配合)为主的基本训练。
课程安排:(一)、介绍合唱,欣赏合唱(二)、指挥的训练(三)、合唱队的组成、合唱的声音训练。
好的合唱音质是来源于正确的歌唱姿势、保持兴奋的歌唱状态和打开喉咙,放松下巴,张开两指大的口形,抬高软腭,以半打哈气的状态进行发声。
具体做法:1、起声训练;2、高位置训练;3、头腔共鸣训练;4、扩展音域训练;5、流畅性训练;6、顿音训练;7、连音训练;8、和弦听唱训练等。
(四)、合唱的音准、节奏的训练。
其中包括三个具体条件:“音色”、“音量”、“音准”。
主要训练进行为:1、有控制的歌唱;2、恰当处理合唱的层次关系;3、培养学生合唱意识的形成;4、经常做无伴奏的合唱练习等。
(五)、合唱歌曲选材。
歌唱《赶圩归来啊哩哩》、《同一首歌》. (六)、合唱歌曲的选材。
主要求旋律的流畅性和和声的简洁性。
实施建议:在每一个学期中都将给学生多次艺术活动实践的机会,使其展示自我的才能,使学其能更加自信、更加积极的投入到学习中去。
初中合唱校本教案
初中合唱校本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合唱校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合唱的基本知识,掌握基本的合唱技巧,提高音乐素养和团队协作能力,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和艺术修养,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二、教学内容1. 合唱基本知识:合唱的定义、特点、组织形式等。
2. 合唱技巧:发声方法、呼吸技巧、音准、节奏等。
3. 合唱曲目:选取适合初中生演唱的国内外优秀合唱作品。
4. 合唱排练:分声部排练、整体排练、舞台表现等。
5. 合唱比赛: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合唱比赛,提高实战经验。
三、教学安排1. 课时:每学期共计16课时。
2. 教学方式:集体授课、分组练习、个别指导相结合。
3. 教学过程:(1)第1-4课时:合唱基本知识讲解,学习发声方法和呼吸技巧。
(2)第5-8课时:学习音准和节奏,进行简单的合唱练习。
(3)第9-12课时:选取合唱曲目,进行分声部排练。
(4)第13-16课时:整体排练,舞台表现,准备参加合唱比赛。
四、教学评价1. 过程性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参与程度、合唱技巧的掌握情况等。
2. 成果性评价:组织期末音乐会,学生进行合唱表演,评价学生的综合演唱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适合初中生学习的合唱教材。
2. 音响设备:音响、话筒、耳机等。
3. 音乐软件:用于播放曲目、教学演示等。
六、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发现问题,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 示范法:教师示范,学生跟随练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3. 小组合作学习:分组练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 比赛激励:组织合唱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
七、教学注意事项1.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合唱中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
2. 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使学生在合唱中体验到音乐的乐趣。
3. 强化团队意识,教育学生团结协作,共同为合唱事业贡献力量。
通过本学期的合唱校本课程教学,希望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合唱技巧,提高音乐素养,培养团队协作能力,为校园文化建设做出贡献。
合唱课程实施方案
合唱校本课程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从学生的兴趣、能力和需要出发,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遵循学生的生理、心理及审美认知规律,提供感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及学习音乐文化知识的机会,为学生终生学习和音乐审美素质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二、学生与资源分析为了切实推行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学会处理不同的作品,而且会用不同的情感来表现歌曲内容的能力。
演唱优秀的合唱歌曲,对于孩子们道德的培养,性格情操的熏陶,形象思维的丰富,都是有积极作用的。
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在合唱技能的训练、艺术形象的塑造表现中,会促使孩子们扩大视野、积极地思维,从而会有力地促进孩子们的智力发展。
中学的孩子偏爱感情深厚丰满的音乐。
二、课程理念1、坚持以音乐审美为核心。
在本课程教学过程中围绕音乐主线,通过音乐带给学生美的感受。
2、坚持技能与情感的统一。
指导学生在训练课程技能的同时加强对作品情感的把握及表现。
3、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理论的探索最终要上升到实践的高度,在实践中生成新的经验。
4、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和促进个性发展的统一。
遵循本课程集体与个体和谐的特殊性,良好的处理其中的关系。
三、课程目标1、加强合唱欣赏,培养合唱兴趣。
2、注意以科学的方法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进行深一层的歌唱方法和形态训练。
3、养成良好而正确的发声姿势。
4、扎扎实实地进行音准与节奏训练。
5、注重训练合唱音响的协调、咬字吐字的清晰。
四、课程内容1、训练学生正确的歌唱姿势和发声方法。
2、积累一定数量的合唱欣赏作品,丰富学生的音乐视野。
3、进行试唱和节奏的训练。
4、加强声部之间的配合,注重声音的和谐。
五、学习基本内容合唱队招生工作1、唱歌2、听音歌唱方法第一课章主题划分声部1、根据音色划分声部2、根据音域划分声部3、根据学生换声点划分声部第二章声乐训练1、基本原则2、声乐训练的一些方法第三章合唱前的练声1、练声的要领2、练声曲谱例第四章练唱前的准备工作1、熟悉作品与分析处理2、歌曲演唱的艺术处理第五章歌曲的排练1、歌曲排练的程序和要点2、一些重要的排练方法3、技巧训练与乐感表现的关系4、演唱的艺术表现第六章合唱的统一、平衡与和谐1、统一——音色、速度、节奏基本表情的一致2、平衡——声部间音量的安排3、和谐——音准的协调第七章合唱的指挥1、指挥要领与基本手势2、指挥的常用手法3、指挥应注意的一些问题4、合唱读谱5、指挥的动作设计6、合唱指挥的特点六、课程评价1、评价标准: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根本,以课程价值和基本目标的实现为评价的出发点,建立综合评价机制。
初中合唱校本课程教案
初中合唱校本课程教案一、课程背景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学校音乐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
合唱作为一种集体音乐活动,不仅能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提高审美能力,还能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
为了丰富我校学生的校园生活,提高学生的音乐综合素质,本学期我们将开设初中合唱校本课程。
二、课程目标1.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提高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2. 掌握基本的声乐技巧,提高合唱表演水平。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
4. 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三、课程内容1. 合唱理论知识:学习合唱的基本概念、合唱指挥、声部划分等。
2. 声乐技巧训练:呼吸控制、发声方法、音准、节奏、咬字等。
3. 合唱曲目学习:选取适合初中生演唱的中外优秀合唱作品进行学习与排练。
4. 合唱表演实践:组织校内外合唱比赛、音乐会等活动,提高学生的表演能力。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合唱理论知识,传授声乐技巧。
2. 示范法:教师或优秀学生示范,引导学生跟随练习。
3. 练习法:分组练习、集体练习,提高学生的合唱水平。
4. 参与法:组织学生参与合唱比赛、音乐会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教学过程1. 课前准备:教师提前准备教案、教材、音响设备等。
2. 课堂讲解:讲解合唱理论知识,传授声乐技巧。
3. 实践训练:分组练习、集体练习,引导学生跟随示范。
4. 作品学习:选取适合的合唱作品,进行音准、节奏等方面的训练。
5. 表演实践:组织学生参与合唱比赛、音乐会等活动。
六、课程评价1. 过程性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参与程度、进步情况等。
2. 成果性评价:通过合唱比赛、音乐会等活动,评价学生的表演水平。
3. 综合性评价: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活动参与度、比赛成绩等多方面,给予全面评价。
七、课程总结本课程旨在通过合唱训练,提高学生的音乐综合素质,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合唱校本课程设计方案
合唱校本课程设计方案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合唱的基本技巧,如音准、节奏、呼吸等;2. 学生能认识和运用不同声部进行合唱,了解声部的协调与平衡;3. 学生掌握基本的音乐理论知识,如五线谱、音符、拍子等;4. 学生了解合唱作品的历史背景和风格特点。
技能目标:1. 学生具备良好的合唱表演能力,能独立或与他人合作完成合唱作品;2. 学生能运用所学的音乐理论知识,分析并解读合唱谱例;3. 学生在合唱过程中,能够准确把握音准、节奏和音色,展现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合唱活动,培养团队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2. 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培养对音乐的热爱和欣赏能力;3. 学生在合唱过程中,学会尊重他人,培养良好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4. 学生通过参与合唱活动,提升自信心,锻炼意志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以实践为主,结合理论知识,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团队协作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处于青少年阶段,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喜欢表现自己,善于模仿,但注意力容易分散。
教学要求:教师需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实践操作,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合唱技巧和音乐知识,从而达到课程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进行后续的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合唱基本技巧:音准、节奏、呼吸训练,声部协调与平衡;教材章节:第一章《合唱的基础知识》2. 音乐理论知识:五线谱、音符、拍子、音程、和声;教材章节:第二章《音乐理论基础》3. 合唱作品学习:不同风格、历史背景的合唱作品学习与表演;教材章节:第三章《合唱作品分析与鉴赏》4. 团队协作训练:合唱队形、舞台表现、团队合作;教材章节:第四章《合唱队的组织与训练》5. 实践活动:组织校内或校际合唱比赛,进行合唱表演;教材章节:第五章《合唱实践》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周:合唱基本技巧训练,音准、节奏、呼吸;第二周:声部协调与平衡训练;第三周:音乐理论知识学习,五线谱、音符、拍子;第四周:音乐理论知识学习,音程、和声;第五周:合唱作品学习与分析;第六周:合唱作品学习与表演;第七周:团队协作训练,合唱队形、舞台表现;第八周:组织实践活动,校内或校际合唱比赛。
2024最新合唱校本课程教案
2024最新合唱校本课程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最新合唱校本课程》的第二章第三节,详细内容为“多声部合唱技巧训练”。
内容包括多声部合唱的基本概念、声部配合技巧、和声感知训练以及合唱作品分析。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多声部合唱的基本技巧,提高声部间的配合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和声感知能力,提高音乐审美素养。
3. 通过合唱实践,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培养集体荣誉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多声部合唱中的声部配合和和声感知。
教学重点:多声部合唱的基本技巧训练和合唱作品分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黑板、合唱谱、多媒体设备。
学具:合唱谱、笔、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实践情景引入:播放一段多声部合唱视频,让学生感受多声部合唱的魅力,引发学习兴趣。
2. 理论讲解(10分钟)讲解多声部合唱的基本概念、声部配合技巧及和声感知。
3. 例题讲解(10分钟)选取一首简单的多声部合唱作品,进行声部分析和示范演唱。
4.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进行多声部合唱练习,教师指导并纠正错误。
5. 合唱作品分析(10分钟)分析一首经典的多声部合唱作品,让学生了解作品结构和风格。
6. 合唱实践(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合唱实践,教师点评并指导。
六、板书设计1. 多声部合唱基本概念2. 声部配合技巧3. 和声感知训练4. 合唱作品分析七、作业设计2. 课后练习:分组进行多声部合唱练习,录制视频,下节课分享。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教师应反思教学方法是否恰当,学生是否掌握所学内容。
2. 拓展延伸:推荐一些经典的多声部合唱作品,鼓励学生在课后欣赏和练习,提高音乐素养。
同时,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合唱活动,提高实践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多声部合唱中的声部配合2. 和声感知训练3. 合唱作品分析4. 课后作业设计一、多声部合唱中的声部配合1. 声部间音量的平衡:教师需引导学生注意各声部的音量,避免某个声部过于突出,影响整体和谐。
合唱校本课程教案完整版
合唱校本课程教案完整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合唱艺术》教材第四章《和声训练》,具体内容包括和声的基本概念、和声进行的方式、和声中的音程关系以及简单的和声练习。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声的基本概念,掌握和声进行的方式。
2. 培养学生对和声中音程关系的辨识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合唱能力,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和声进行的方式、和声中的音程关系。
难点:和声进行的实际操作,音程关系的辨识与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钢琴、合唱谱、音响设备。
2. 学具:合唱谱、笔、和声练习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和声优美的合唱作品,激发学生对和声的兴趣。
2. 理论讲解:a. 讲解和声的基本概念,如和声、和弦、和声进行等。
b. 介绍和声进行的方式,如正格进行、变格进行等。
c. 分析和声中的音程关系,如三度、五度、六度等。
3. 实践操作:a. 教师示范和声进行的方式,学生跟随练习。
b. 学生分组进行和声练习,相互评价,教师指导。
4. 例题讲解:分析一首合唱曲目中的和声部分,讲解其和声进行及音程关系。
5. 随堂练习: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一首简单的和声练习。
六、板书设计1. 和声基本概念2. 和声进行方式3. 音程关系4. 和声练习步骤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完成一首合唱曲目的和声部分,标注和声进行和音程关系。
2. 答案:和声部分已完成,和声进行和音程关系正确。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和声进行的方式和音程关系的掌握程度,以及合唱实践中的表现。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参加校内外合唱活动,提高合唱能力,培养音乐素养。
同时,推荐一些优秀的和声教材和合唱曲目,供学生课后学习。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和声进行的方式2. 音程关系的辨识与运用3. 合唱实践中的团队协作4. 作业设计中的和声练习详细补充和说明:一、和声进行的方式1. 正格进行:常见的和声进行方式,包括IIVVI、IIVVviiiiIVI 等。
合唱校本课程教案
合唱校本课程教案合唱校本课程教案一、课程类型:本课程属于音乐艺术类校本课程,旨在通过合唱训练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表演能力。
二、课程目标:1、掌握正确的合唱技巧和表演方法,提高合唱团的整体水平。
2、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3、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三、课程内容:1、合唱基本知识:介绍合唱的定义、分类、发展历程和艺术特点,让学生了解合唱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知识。
2、歌唱技巧:教授正确的发声方法、呼吸技巧、共鸣腔体的运用等歌唱技巧,培养学生的歌唱基本功。
3、曲目练习:选择适合学生年龄和水平的合唱曲目,进行分声部练习和整体排练,包括音准、节奏、声音和谐等方面的训练。
4、表演技巧:教授舞台表现力、情感传达、声音融合等方面的技巧,让学生更好地展现合唱表演的魅力。
5、团队协作:通过合唱排练中的轮唱、接唱、配合等环节,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四、课程安排:本课程为期16周,每周2课时,共计32课时。
具体安排如下:1、第1周:介绍合唱基本知识,了解合唱的发展历程和艺术特点。
2、第2周:教授正确的发声方法和呼吸技巧,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歌唱技巧。
3、第3周:学习共鸣腔体的运用,提高学生的声音质量和表现力。
4、第4周:进行曲目练习,学习音准、节奏和声音和谐等方面的技巧。
5、第5周:学习舞台表现力和情感传达技巧,提高学生的表演能力。
6、第6周:进行团队协作训练,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协作精神。
7-16周:继续进行曲目练习、表演技巧和团队协作训练,逐步提高学生的合唱能力和表演水平。
五、课程评估:1、出勤率:对学生的出勤情况进行记录和评估,了解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态度。
2、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学习态度、团队协作精神和歌唱能力等方面。
3、期末考试:通过合唱表演的形式,评估学生的合唱技能和表演能力,以及团队协作和精神状态。
六、教学反思:1、学生反馈:通过课堂互动、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学生对课程的反馈和建议,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
初中音乐校本课程《合唱基本训练知识》教案设计
第四章合唱基本训练知识第一节歌唱的姿势与合唱队形一、歌唱的姿势声乐界有句常用语:"姿势是呼吸的源泉,呼吸是发声的源泉."形象地说明了姿势对歌唱的重要性:歌要想唱得好,就一定要有正确的歌唱姿势.姿势的正确与否是直接关系到发声时各个器官配合的协调姿势,姿势正确了,发声的各部位就能正常地工作,而不正确的姿势,则往往带来不正确的声音.这好比跑步运动员,赛跑时如果没有正确的跑步姿势,就会直接影响跑步的速度一样.另一方面,—首歌曲的思想感情不仅要用歌声来表达,同时还要通过形体和动作表演来塑造各类人物的艺术形象,而端正的姿势,正是形体和动作表演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一般来说,正确的歌唱姿势要达到以下几个要求:1、身体自然直立,保持自然放松,这里的放松绝不是松垮、瘫痪,它应呈现一种积极向上的状态,也就是精神饱满的状态.2、头部保持于眼睛向前平视稍高的位置,胸部自然挺起,两肩略下后一点,小腹收缩,两臂自然垂落,全身有一种积极运动的状态.3、两脚一前一后稍分开,前脚着力、身体的重量要平稳,重量落在双脚上.4、面部,眼神要自然生动,眉、眼、嘴是五官中的重要部位,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因此在演唱中眼睛切记应当张大一些,不要眯起眼,虚着唱歌.5、嘴巴是歌唱的喇叭,应当张得开,放得松,切记紧咬牙关.6、还有歌唱时下颌收回,正确的感觉应该是仿佛由小腹到两眉之间形成一条直线,脖子和后背、腰部连成一线,这样才使气息畅通无阻.7、演唱时可根据歌曲的内在情感赋予适当的动作,但动作要简练大方,切忌矫揉造作,画蛇添足.坐唱的姿势与站立时的要求一样,但要注意腰部挺直而不僵硬,也不要靠在椅背上,注意臀部不要坐满整个凳面,约坐1/3的面积,两脚稍分开,自然弯曲,不能跷腿坐,也不能两腿交叠起.二、合唱队形编排队形时主要从这几条考虑:1、首先考虑的是个头,合唱队要整齐、和协,给人一种美感.通常是中间高,两侧低,由低到高为大个到小个的顺序,也可根据台子的高低来确定前后排的个头.也可采用矮个子居中的排法,这样从台上远处看,整个合唱团的行列会显得很深远.如果不利用站台的合唱团,应使个子高的团员排在后排,后排每个人处於前排两个人之间,这样才能使每个团员看到指挥动作.服装的色彩、样式也要认真研究.而其中的对称、平衡在队形设计中又显得极为重要,它直接关系到队形的好坏,影响着观众的视觉美感.因此,设计时要多加考虑.2、经常担任主旋律的高声部一般安排右边靠近钢琴等伴奏乐器处.为了巩固各声部的演唱,一般把乐感较好、合唱能力较强的团员排在声部交又处,演唱能力较差的夹在能力较强的团员中间,这样便于带动大家,声音就显得清楚而不致於和其他声部混杂.领唱和朗诵通常在第一排的左侧,突出的一个位置,也可在队形中间.3、根据合唱作品的内容形式,体裁特点以与舞台演出的局限性来看,可以采用直线条、曲线条、直曲线条相结合的三种形式,然后根据具体情况,作各自多样的变化<见图>.一般而言,采用直线条队形可以是歌颂祖国、领袖、英雄、大地山河、以与其他崇敬的对象和心爱的事物,具有庄严宏伟气魄的颂歌<如《歌唱祖国》等>,与曲调比较雄壮、节奏比较明快有力,具有刚毅豪迈气慨的进行曲〔如《神圣的战争》等〕,以与具有宽广的气息并且富于歌唱性,抒发着对所歌颂的事物深情厚意的某些抒情歌曲〔如《茉莉花》等〕;用曲线条队形设计的可以是直接抒发少年内心的思想感情,有鲜明的歌唱性,具有诗化情怀,表达对大自然山水风光或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抒情歌曲〔如《春游》等〕和具有典型节奏、旋律轻快活泼、词曲均适合歌唱与舞蹈的歌舞曲体的合唱作品〔如《青春舞曲》等〕,反映少儿丰富的课余生活,如划船、登山、春游、跳皮筋、踢毽子、捉迷藏等的游戏曲体的作品〔如云南民歌《猜调》〕;用直曲线条相结合的队形来设计的可以是曲调比较口语化,和歌词结合得比较紧密,唱来明白如话、娓娓动听的各种不同风格和形式的叙事歌曲〔如《歌唱二小放牛郎》等〕,和用风趣的笔触逗人笑乐的谐谑歌曲〔如苏联波隆斯基的《回声》〕,以与曲调较生动活泼而口语化,节奏也较鲜明,常常具有说唱音乐和歌舞音乐特点的表演唱曲体的作品〔如马可的《钓鱼》等〕.从合唱团员与指挥的具体情况和实际效果看,不论采取哪种线条的队形,设计时都应以指挥为中心,团员倾向於指挥,使整个队形成为一个扇形或梯形,这样易使队员的视线集中,彼此能照顾到歌声,所发出的音响比较集中,同时指挥者也更容易发现演唱上的毛病.4.如果有条件的话,应该让各声部中每个人的位置在平时练习中就固定下来.这样,就可以更有把握的和前后左右的合唱团员取得演唱时的默契了.下面就是根据以上所述,六十人左右演唱二声部、三声部的合唱团进行实例设计,提供参考. 两点说明: <1>.以下队形的声部排列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的调整,有的队形即可用于二声部,也可用于三声部,甚至四声部. <2>.以下队形人数可增减,但不要少于三十人.因为儿童或少年的音量,总不如成人;团员人数太少的话,演唱效果可能大打折扣.但话又说回来,闻名世界的维也纳与巴黎木十字架儿童合唱团,每次来华演唱时,人数均不超过三十人,但因训练有素,效果依然良好动听.一、直线队形设计图直线队形设计图:第二节歌唱的呼吸技巧与训练有人做过这样的比喻:"歌唱中没有气息,就好像一部车没有汽油,有了气息不会用,又好像有了汽油不会驾驶."虽说是夸张了些,但也足见气息在歌唱中的重要性.正确的呼吸是歌唱技巧的基础.由呼吸控制的歌声才是声乐,呼吸是歌唱的原动力.那么歌唱中正确的呼吸是怎样的呢?一、歌唱的呼吸歌唱时呼吸与日常生活中说话的呼吸是不大一样的.歌唱中的呼吸包含着吸气和呼气和换气三个过程.1、吸气:用口、鼻垂直向下吸气,将气吸到肺的底部,注意不可抬肩,吸入气息时使下肋骨附近扩张起来,腹部方面,横膈膜逐渐扩张,使腹部向前与左右两侧膨胀,小腹则要用力收缩,不扩张,背部要挺立,脊梁几乎上不动的,但它的两侧却是可以动的,而且也是必须向下和向左右扩张的,这时气推向两侧与背后并贴在那里,保持住然后再缓缓将气吐出.吸气分快吸和慢吸两种方式.快吸比较容易接受,也容易做得到,所以初学者最好先学习快吸.教学中可以用一些日常生活中惯用的行为动作来启发学生.比如讲授快吸时,要想:见到久别重逢的好朋友,会情不自禁的惊喜"啊,是你呀!"这时的气息都比较容易吸的深,而且自然、不提气;慢吸较之快吸要难一些,一般的学生容易不流畅.慢吸可单纯用鼻子吸气和口鼻同时吸气.单纯用鼻子吸气,可以启发学生做闻花的动作体会深吸的感觉;口鼻同时吸气,又可以这样启发学生:假设你老是呆在一间憋闷、空气混浊的屋子里,忽然到了一片空气非常清新的树林子里,你会非常"贪婪"的大口吸气,这时你的气息是饱满的、舒展的.当然要有个度,不能洗得太满、太冲.2、呼气:如果说吸气是歌唱的预备动作,那么呼气就是歌唱的进行状态.呼气的过程就是歌唱的过程,也就是气息的控制过程.在教学中,我们会经常遇到这种情况:常之前;学生深吸一口气,还算到位,可一张口唱,声音没出一小节,气就"哗"全没了,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于学生没掌握好气息的控制.可以让学生做一些单纯的气息控制练习:吸满气后,两唇自然闭拢,牙关打开,呈哼鸣状,唇部中间靠气息冲击开一椭圆形小孔,徐徐吐气,气隙像吹烟灰时的力度一样,不要用力过猛,要用力均匀,开始持续时间短一些,以后逐渐增加,从5秒、10秒到1分钟,甚至更长,前提是不能憋.歌唱用气时,仍要保持吸气状态,这点很重要,就好比给自行车打足了气,不能一下子放松,要像自行车慢撒气一样,这里还有一个保持呼吸的问题,要保持气息,就必须在唱的过程中永远保持吸气的状态,控制气息徐徐吐出,要节省用气,均匀地吐气,这就是所谓气息的对抗.在呼与吸的过程中,要注意呼吸僵硬的感觉,整个身体表情都应该是积极放松的,紧张的部位就是横隔膜、两肋,两肋就是一只充气的气球一样,我们要让声音坐在上面,不能让气球往上浮起来,也就是说要气息拉住,不能让它提上来,这就牵扯到一个气息支点的问题.在歌唱发音时,有些学生只知道单纯用扩张腰部的方法来控制气息,往往搞得腰酸了气还是控制不好,憋的脸通红也唱不好.有一种巧妙的方法:在心理上主动想着"贴着咽壁吸着唱"的感觉,张嘴一唱,气进了"嗓子眼儿"的底下,腰部立刻出现轻微的有弹性的膨胀感,下腹与臂部略为提着点儿.唱时,要找到腰腹之间上下的对抗力.实际上"吸着唱"是一种想象力的错觉,和"打哈欠"很接近.它能很省力的把其控制住,这是在主动想着"吸着唱"的同时,气便被动的得到了控制.当然这种吸着唱的错觉,只能为部分悟性好的学生接受,一大部分悟性较差的、接触声乐时间短的学生还是不能理解,不能做到,那么我们做老师的可以这样做:一手弹琴,一手拍在学生的小肚子上,吸气时,把老师的手弹起,唱时,小肚子不能随着气息的呼出而松掉,要始终保持住,一段时间后,再让学生把手放在自己的小肚子上,课后自己练声、唱歌是都用这种方法,天长日久,就自然而然的学会气息的控制了.3、换气:换气在呼吸中也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气换不好,就会出现上气不接下气、拍子唱不足、唱拖了等不良现象,歌也就唱不好,唱不圆满了.到这儿,就牵扯到了一个"气口"的问题,换气前要找好气口,什么地方需要换气要做到心中有数.像《我和我的祖国》这首歌,里面有几个地方是六拍,如果你按照谱子上的要求做,唱足六拍,那么下一句就太有可能托拍了,即便你跟对了拍子,你的气也是浅的.因为你根本就来不与换气,所以我们要把气口放在第六拍或是第六拍得后半部分,这样既能从容的换好气,又能拖足拍子.二、歌唱的呼吸训练要解决的问题1、吸气量:首先要打破气吸得越多越好,越深越好的观念,应在自然呼吸基础上适当加深,适当加大,以需要为准.2、控制机能:主要指吸气后的保持和控制:不应对立生活与歌唱中的呼吸, 歌唱时的呼吸与平时生活的呼吸差别在于生活中的呼吸是下意识的,而歌唱中是有意识的,并且主要不同点在吐气,歌唱时的吐气是有控制的.自然吸气、吐气:呼与吸的时间基本一致.在歌唱中的呼和吸并不都是一样长,但是吸气后的保持时间一般不超过6秒钟,否则会增加心脏负担.三、合唱的呼吸训练方法1、"深吸慢呼长音练习" 经过气息练习,声音开始逐步加入. 这一练习仍是练气为主,发声为辅,在推送同时择一中低音区,轻轻地男生发"啊"音<"大嗓"发"啊"是外送与练气相顺>,女生发"咿"音<"小嗓"咿"是外送>.一口气托住,声音出口呈圆柱型波浪式推进,能拉多长拉多长,反复练习.2、"托气断音练习" 这是声、气各半练习.双手插腰或护腹,由丹田托住一口气到额咽处冲出同时发声,声音以中低音为主,有弹性,腹部与横膈膜利用伸缩力同时弹出 A.一口气托住,嘴里发出快速的"噼里拍啦,噼里拍啦"<反复>到这口气将尽时发出"嘭一啪"的断音.反复4—6次. B.一口气绷足,先慢,后快地发出"哈工哈>—<反复><加快>哈,哈,哈……"锻炼有进发爆发力的断音,演唱中的"哈哈…"大笑、"啊哈"、"啊咳"常用. C.一口气绷足,先慢后快地发出"嘿—厚、嘿—厚"<反复逐渐加快>"嘿厚,嘿厚……"加快到气力不支为止,反复练习.3、"缓吸缓呼练习" 这是我们在训练和歌唱时常常采用的方法.就是胸腔自然挺起,用口、鼻将气息慢慢吸到肺叶下部,横隔膜下降,两肋肌肉向外扩张,小腹向内微收. 这种吸气要求自然放松,平稳柔和地进行,就像我们去闻花的芳香时的感觉一样,闻花的感觉使我们吸气吸得深,像做深呼吸运动一样,吸气时不用太大的力,要轻轻地挺住胸廓和上腹部,然后慢慢呼气. 呼气时,注意保持吸气状态,制住两肋和横膈膜,就是控制住了气息,使之平稳、均匀、持续、连贯地慢慢吐出. 缓吸后做慢慢地吹掉桌上的灰尘的动作,这里需要长长地吹气,,也就是在做长音的呼气练习,我们常说:"长音像吹灰,短音像吹蜡",是一种吐气的感觉.4、"急吸急呼练习" 急吸就是在很短的时间内,通过口、鼻迅速把气息促而深入地吸到肺叶下部,将气息保持住,然后,按照缓呼的要求而呼出. 我们在演唱实践中经常要用到的,因为在歌曲的句与句之间、字与字之间的吸气不通话你有很长的停顿时间,往往采用"偷气"的办法来吸入要吸得不让人发现,这就是急吸缓呼的作用.为了培养呼吸的控制力,我们可以采取一些练习曲与歌曲中的某些乐句做带词的练习,效果较好.四、常用的呼吸基本功练习和要点:A:慢吸慢呼练习要点:吸气时小腹两侧向外扩张,气要尽量吸满,发s〔或吹蜡烛〕时要均匀,保持时间越长越好.X–––︱X–––︱X–––︱X–––:‖S………………………………………B: 快吸慢呼练习要点:母音正确,由慢到快;腹部有弹性收缩,随速度加快而加快收缩频率.‖:XXXX︱X–––:‖u.................ua................ aC:快吸快呼练习要点:母音正确,每小节将气息用完,快速吸气唱下一小节,重音突出.‖:XXXX︱XXXX:‖u.................... a........................D:急吸急呼练习要点:每个u音将气用完,吸气迅速.||:XO︱XO︱XO︱XO:||uuu u第三节合唱的发声技巧与训练合唱的发声与独唱的发声基本原理是一致的.发声训练的目的是为了调节合唱队员发声器管的机能,使之能尽快进入歌唱发生的积极状态,以迎接有较高强度的歌曲排练与演唱活动.因此,在发生训练中要逐步使合唱团团员掌握和运用科学的发声方法,较好的发挥发声器官的功能,从而提高歌唱发音中的调控能力〔包括音准、节奏、音量、音色、呼吸、共鸣、语言等〕,以取得较为理想的合唱整体效果.合唱发声训练通常从适中的声区〔C大调的〕和适中的力度〔mp或mf〕开始,发声练习的应用音域和应用力度要逐步扩展,并以大多数合唱团员的发声状态为基础,掌握适当的训练进度.在合唱团员努力通过合理运作发声器官发出良好声音时,必须在寻求各声部间相互和谐、均衡.嘴和耳朵要同时工作. 练声曲应用区域要求适度,例如:1 2 | 3 2 |1 —||〔三度〕1 3| 5 3 |1 —||〔五度〕1 3| 5 i |5 3 |1 - ||〔八度〕一般常通过半音移调的办法来扩展练声的音域.这样可以逐步启发全体合唱团员的发声器官,是他们很快进入到积极的歌唱状态,熟练而自如地对自己的声音进行调整控制.练声应用节奏与音准的难度也必须有目的地添加,切记生搬硬套别人的发声练习曲,要切实把握合唱团的实际特点,朝着一定的训练目标迈进.常用的发声训练方法:1.激起——发声前先想好音高、音量、音色并作好相应的器官状态准备,用气突然冲击声带振动,发出准确、干净、整齐而有弹性和带有音头的声音,这是最基本的起声技巧,切忌唱出橄榄状的声音.2.软起——发声前先出气再出声,气息运托出来声音.3.直声——发声后保持状态,不要让声音出现抖动.因为每个人声音波动幅度大小不同、波动快慢也不同,这都会影响合唱的声音效果,因此我们要求用直声来唱合唱.著名指挥家马革顺教授曾将人体歌唱的状态科学地总结为12个字:脑袋空、喉咙满、肩膀宽、腹部紧.在排练中,我们要按照这12字的要求有目的的去练.方法是:①松:发生器官各部位肌肉放松,特别是下颌与喉部.要求舌根平放,下巴不翘起不下缩.②扬:微收小腹,姿势端正,精神状态振奋专注,是"我要唱"而不是"要我唱".③竖:用打哈欠似的感觉提起软口盖,口形似立着的鸭蛋,这可用双手抚颊帮助体会.④上:声音走向尽量向上,仿佛唱入眉心,唱往头腔.要小腹微收用脐上腹肌来托着声音,使声音处在较高的位置上,不要放下来唱.要努力练习头声并辅以适量的假声.⑤下:吸气要横不要竖,不要耸肩,要学会用"气柱"〔有呼吸支点〕歌唱,并运用脐上腹肌的适当控制来支持声音.⑥拢:声音要集中、有点,不要散.点要"打"在软硬口盖交界的稍前处.随着歌曲性质的不同,也可稍稍移前或挪后.⑦变:要训练各种母音的口型变化,声音的开放、关闭、硬起、软起,连音、断音,强弱,级进与大跳,反应指挥变化,听辨基本和弦等等.⑧开:前后口腔、鼻腔、头腔均要打开,不可拥塞,要让声音畅通地从体内流出.发声训练涉与到多方面的技能和技巧,在每次排练活动的有限时间中,采用练声曲或根据演唱歌曲片断改编的练习曲练习,让基础训练适当结合排练歌曲歌唱技巧的要点和难点进行,练以致用,练用结合,就能提高效率,取得良好的排练效果.第四节歌唱的共鸣技巧与训练歌唱的声音要有比较宽广的音域,要有相当响亮的音量,要有表达歌曲情感的各种声音色彩.这些除了要靠正确的气息控制、正确的发声外,更要靠正确掌握人体对发声共鸣的作用.共鸣能够形成的声音质量变化,要比声带自身的发声能量大很多,由于共鸣时产生的复音与声带振动发出的音组成重音,因此,它使声音得到了美化,达到宏亮、丰满、悦耳、动听的效果.1、共鸣的运用:在歌唱发声时,应用混合共鸣的方法掌握好共鸣在各声区的混合比例,使个这共鸣腔保持一定的平稳,使声音获得更好的效果.唱高音时头腔共鸣应加强一些,口腔、头腔共鸣也要有;唱低音时声音低沉、浑厚,以胸腔共鸣为主体,渗入口腔共鸣和头腔共鸣,这样才能在换声区发声时,不发生明显的痕迹.在歌唱发声中,只有与时地调节各共鸣腔体才能使歌唱声音统一、饱满、音乐优美、色彩丰富.2、歌唱共鸣的方法:取得较好的歌唱共鸣,首先要注意发声器官各部分的协调配合,遵循渐进的原则,从中间往两头发展,即从口腔到头腔和胸腔,不能急于求成,下面简单介绍一下获得歌唱各种共鸣的方法:〔1〕口腔共鸣:口腔共鸣是声音从喉咙发出后第一个共鸣区域,是胸腔共鸣和头腔共鸣的基础.发声时口腔自然上下打开,笑肌微提,下腭自然放下稍后拉,上腭有上提的感觉,这样,声带发出的声波就随着气息的推送离开咽喉流畅向前,在口腔的前上方即硬腭前面部集中反映而引起振动.这种口腔功名效果明亮、靠前、集中、易于和头腔取得联系,且可减少咽喉的负担,起保护作用.〔2〕头腔共鸣:把口腔内声波在硬腭上的集中反射点稍后移,下腭骨放下,软腭和小舌头尽量上提,使口、鼻、咽喉之间的通道和空间更亮些,声波便沿着上腭骨而停到鼻咽腔、鼻腔和蝶窦等,引起振动,这种共鸣效果清脆、丰富、富有光彩.〔3〕胸腔共鸣:发声时,咽喉部呈打哈欠状态,下腭自然下垂,把声波的反射点从硬腭移向下齿背上,使声波在喉头和气管附近引起更多的振动,并继续传送到胸农会引起共鸣.胸腔共鸣的练习一定要注意松弛,千万不要过分地追求胸腔共鸣而去压迫喉头,把浓重的喉音误认为是胸腔共鸣.第五节歌唱语言的咬字吐字技巧与训练歌唱艺术在某种意义上是语言的美化与夸张.完美的合唱除真情实感外,总是以清晰、动人的音乐语言作为重要标志来塑造音乐艺术形象的.只有这样,歌声才能完整的把音乐形象传达给听众,达到扣人心弦的效果.合唱队每个队员的吐字与咬字标准是以共性为基础的,集体的和声音响是所有个别成员声音的总和.而这个共性的基础是以把握吐字和咬字的统一和语音的音素来决定的.因此演唱者必须充分地注意语言的规律和特征,掌握语言在歌唱时的特有规律,以便更好、更完美地表达作品的思想内容.一、我国"汉语字音"与"歌唱"我国传统音韵学将一个汉字分解为声母和韵母两个部分.声母就是字音中处于字头位置的辅音称为"声" ,字音中的声母部分可有可无.根据构成声母的发音性质和特点,把声母发音归纳为唇音、齿音、牙音、舌音和喉音五种类型,称之为"五音".韵母就是一声母后面的其余部分称为"韵".韵母是组成音节不可缺少的部分."韵"一般分为"韵头"、"韵腹"、"韵尾"三部分.如"歪"字,其中u是韵头,a是韵腹,i是韵尾.根据发音时的口形特点总结出的吐字方法和发音规律被归纳为开口呼、齐口呼、撮口呼、合口呼四种类型,称为"四呼" .我们通常把汉字的发音在歌唱中分为三个阶段即:起声、保持、收声.字头是声母为起声,字腹为韵母保持,字尾为收声.咬字就是按照正确的发音方法和发音部位把声母〔字头〕咬准.吐字就是把韵母〔字腹〕吐准〔引长时口形能保持不变〕,并收清字尾〔归韵〕.五音与四呼在吐字、发音中的关系是生和出的关系,即字从五音生,又从四呼出.这样的吐字、发音才会字音准确、清晰.所以在歌唱时我们要做到"说声母,唱韵母",虽然声母不能发出乐音,但在开口发声时我们必须要做到用韵母的发声形态和口腔状态瞬间送出声母来,声母的发音状态保持在韵母中.声母要做到准而紧,韵母做到长而润,收声做到齐而清.而归韵时口腔的韵母状态不能关闭.做到瞬间字头,保持字腹,短收字尾.二、合唱中的咬字吐字原则:1.声母按照"五音"的着力部位咬正确,并根据不同性质的声母,分别在音前或音上有力地送出.2.声母在韵母的形态上产生.3.韵母必须根据"四呼"的要求发送到吐字的着力处,并根据归韵的原则将韵母各因素结合为一体,并保持一定的口形.4.韵头只占该音时值前面绝小部分,让韵腹占用足够的时值.5.韵尾必须在音符时值的最后部分,以"混合韵母"的形式过渡到后面字的出现.三、合唱中的咬字吐字训练1、字头要唱得短、轻、准汉字的发音,大多是以辅音开头的,字头就是指发音的开头部分,即我们常说的"五音" , 这五大类的发音时,用力部位要分明,出口不能含糊.唇音字用力部位在唇上,上下嘴唇喷口应有力清晰.舌音着力在舌尖,牙音字用力部位在牙,齿音字用力部位在上下齿间,喉音字用力部位在喉.我们应充分运用"咬"字的技巧,来加强歌曲的感染力.2、引长字腹字腹〔韵母〕是字在歌唱发音中的引长部分,它占时值较长,歌唱时响度最大,是字的主体部分,与发声的关系最密切,它需要引长,也能够引长.它对歌唱的好坏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引长部分按照字腹中不同的韵母的口形要求,分为"齐,开,撮,合"四类,我们称"四呼" ."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合唱》校本课程纲要一、教学目标(一)、通过学习合唱,使学生的情感世界受到感染和熏陶。
在亲身参与合唱音乐的过程中喜欢音乐,对音乐作品情绪、格调、人文内涵繁荣感受和理解,养成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
(二)、通过对各不相同的音色特点且又未受过合唱训练的同学,做到集体的声音和谐统一,融于一体,最终达到“合”的境界。
同时在歌唱的学习中提高学生对音乐的鉴赏能力,激发、振奋同学们的乐观精神,丰富其形象思维的能力,建立和谐融洽的合作友谊。
(三八通过学习合唱,学生能自信、自然、有表情的歌唱。
通过认知作曲家生平及作品的题材、体裁、风格等,了解中外音乐发展的简要历史,初步识别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音乐,加深对中国民族音乐的认识和理解。
二、学生对象热爱合唱艺术,具有一定的音准节奏,嗓音甜美的学生进行训练•学生人数大概40人。
三、课程实施时间:(六课时)四、教学内容重点:培养学生的合唱能力,其中还包括了声音训练、音准、节奏、听音等多种因素。
难点:掌握科学发声技巧即歌唱技巧的(或称发声方法)与合唱技巧(或称合唱与指挥的配合)为主的基本训练。
课程安排:(一)、介绍合唱,欣赏合唱(二)、指挥的训练(三)、合唱队的组成、合唱的声音训练。
好的合唱音质是来源于正确的歌唱姿势、保持兴奋的歌唱状态和打开喉咙,放松下巴,张开两指大的口形,抬高软腭,以半打哈气的状态进行发声。
具体做法:1、起声训练;2、高位置训练;3 、头腔共鸣训练;4 、扩展音域训练;5、流畅性训练;6 、顿音训练;7、连音训练;8、和弦听唱训练等。
(四)、合唱的音准、节奏的训练。
其中包括三个具体条件:“音色”、“音量”、“音准”。
主要训练进行为:1、有控制的歌唱;2 、恰当处理合唱的层次关系;3、培养学生合唱意识的形成;4 、经常做无伴奏的合唱练习等。
(五)、合唱歌曲选材。
歌唱《赶圩归来啊哩哩》、《同一首歌》.(六)、合唱歌曲的选材。
主要求旋律的流畅性和和声的简洁性。
实施建议:在每一个学期中都将给学生多次艺术活动实践的机会,使其展示自我的才能,使学其能更加自信、更加积极的投入到学习中去。
、, 、-前言合唱艺术是音乐文化史上的璀璨明珠,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在欧洲,可追溯到距今千年的中世纪宗教音乐。
合唱音乐在我国的兴起,和欧洲相比,起步较晚,至今只有近百年的历史。
在中国,当新兴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之际,随着西方文化的输入、西方宗教的传播,以及学堂乐歌的流行,为我国合唱音乐的发展准备了必要的条件。
合唱艺术现已被各阶层的广大群众所认识和喜爱,在学校,近几年的教育实践和研究工作,我们感到“合唱艺术”是一个鲜活的承载体,具有极大的普及性和很高的审美价值,因此开展合唱艺术教育对推进艺术教育和德育教育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在欣赏合唱作品时,让学生能深切的感受的合唱艺术的神韵。
在了解合唱,学唱合唱的过程中,有助于青少年美化心灵、扩大知识视野、陶冶情操和身心健康发展。
在慢慢完成一部合唱作品的过程中,它有益于学生的自身修养的提高,能培养学生的相互协作能力,更能培养学生的意志品德。
焕发青少年的自豪感、责任感。
编者20XX 年9 月目录一、校本课程纲要・1二、合唱的历史• 3三、指挥的基本知识•5四、合唱的演唱基本要求・21五、音准的训练55六、合唱排练52七、合唱排练・34八、合唱排练・35第一课时一:合唱的历史:合唱艺术是音乐文化史上的璀璨明珠,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在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中,到处可见它留下的印迹。
外国合唱音乐历史起码有500 ―—0多年,从15 世纪就有了。
中国地区与外国不同,有些是民间故有的:少数民族地区有偶然性的多声部组合音乐,大部分都是合唱音乐雏形,有支声复调,与音乐的汪洋大海比起来,还显得不够丰富。
中国合唱应从19 世纪末到20 世纪初的清朝末年从西方传入,是第一期。
第二期是学堂乐歌时期。
沈心工、李淑同的《春游》、《送别》、赵元任的《海韵》(1927 年,中国专业合唱作品第一部)。
第三期,30年代初到40 年代末抗战时期聂耳、冼星海(既有革命的一面,又有西方专业技法)的《救国军歌》、《在太行山上》、及《黄河大合唱》等可称为合唱之魂。
也还有学院派的一些合唱歌曲。
第四期是新中国建立以来,50 ―60 年代是辉煌期,50 年代的《祖国颂》、《祖国万岁》;60 年代的《长征组歌》;70 年代有政治合唱。
瞿希贤的无伴奏合唱《牧歌》,《乌苏里船歌》等许多优秀作品。
最近20 年中国合唱有很大发展突破,田青的《云南风情》、谭盾的《蜀道行》、陆在一的《祖国母亲》等等大量合唱作品。
二:合唱的魅力:合唱是音乐表演的一种常见形式。
无论作为独立的表演艺术,还是用于歌剧、戏剧、电影、电视以及专门音乐会和群众文娱活动都仍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而不失其光彩!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一)合唱便于施行,易于接受--- 合唱比其它音乐表演艺术,特别是器乐来说,更易于掌握、更易被人接受。
合唱队员的“乐器”就是自己的嗓子。
只要有简单的条件,如场地、伴奏,就可以开始排练。
合唱队的人数伸缩性大,少则十来人,多则数百人以至千人都可以容纳,适应性强,容易推广。
此外,由于合唱是声乐艺术,音乐的旋律、和声、节奏均是由人声表达,故对音乐的感情表现较乐器更为直接,加上大部分合唱都有歌词,是很易被人接受的。
目前,我国大、中城市的合唱团已有数千个,每年的歌咏活动,合唱比赛,都吸引无数的热衷者参加。
合唱振撼人心的艺术效果,强烈的感染力量,以及便于组织,雅俗共赏的优点,都是其它音乐表演艺术无法相比的。
(二):合唱宜于培养和发展音乐素质由于合唱是多声部音乐,其中每个声部都接触到音乐的旋律、和声,这对于训练音乐的基本能力如:音准、节奏有很大的帮助;此外,置身于合唱队中,不但要演唱自己的声部,还要兼顾其它声部以协调自身与整体的关系。
因此,参加合唱对于训练音乐的复杂能力如平衡能力、协调能力和对于声音的音量、音色的控制能力,以及利用对各种音乐风格,作家的了解来培养和发展音乐感。
都有极大的好处。
因而,合唱在音乐教育中,一直具有特殊的功用。
(三)参加合唱既是音乐创造,又是音乐欣赏古今中外五光十色的合唱作品,是音乐文化的结晶,它们的形式美、内容美,必然要通过演唱才能反映出来。
在排练和演出的过程中队员们要运用理性、感性知识去解决一系列技术的和艺术的问题,在理解了音乐的基础上进行创造。
而在这一层次上,每个声部的队员必然受到音乐整体的熏陶,这种深入到音乐内部的音乐“欣赏”是与听众完全不同的。
并且在表演过程中演员们由于受到台上、台下演出气氛的影响,感情的起伏也较为剧烈,在这样的“动人心弦”的环境里,演员的身、心都受到了很大的锻炼,心灵的境界常常同音乐一起得到升华。
因此一次好的排练或者是演出,往往成为一种难得的精神享受。
所以,许多人宁愿牺牲休息时间,也要去参加合唱团的排练和演出,这正是参加合唱“身临其境”进行创造和欣赏的双重趣味的吸引。
第二课时合唱简介:合唱这种形式,主要以多声部的人声演唱为特征。
合唱与齐唱一样是多人参加的集体演唱,但它同齐唱有很大的区别。
虽然合唱中也常出现几个声部的齐唱,但合唱却不以齐唱为主要表现手段,齐唱在合唱中,仅仅是对多声部的合唱起衬托和对比的作用。
合唱的“合”字,带有拼、凑、结合的意思,因此合唱具有不同声部的不同特点的组合和结合方面的创造含义。
所以,最简单的合唱也起码有两个声部。
此外,合唱又与独唱、重唱相区别。
一般来说,合唱的人数不能低于12 人,这样,如果是四部合唱,每个声部可以有三个人参加,这样仍然可以形成声部的特点,人数太少就有可能同重唱的形式混淆。
合唱按其音色组成特点可分为两类,即是同声合唱与混声合唱。
童声合唱是由同类的人声组成,它包括三种形式:①童声合唱。
②女声合唱③男声合唱混声合唱由女声与男声声部组成,其基本声部是高声部与低声部。
一般的混声合唱都有四个声部,即:男高、男低、女高、女低,也有全部由童声(代替女声)与男声组成的混声合唱。
合唱还可以分为有伴奏和无伴奏形式。
无伴奏的合唱是纯声乐的艺术,难度大,最能显示出人声的表现力,它往往体现出一个合唱团的演唱水平。
欣赏合唱:1、童声合唱《我们的田野》词:管桦曲:张文纲作曲家张文纲1939 年在重庆音乐干训班学习声乐和作曲理论,1943 年在重庆青木关国立音乐院作曲系。
解放后先后在中央歌舞团、中央乐团从事创作。
《我们的田野》是他为少年儿童创作的一首著名的抒情合唱曲,原是儿童组歌《夏天旅行歌》中的第三首。
因它的旋律优美动听,易于上口而又成为一首独立的抒情独唱曲。
几十年来,它始终被公认为儿童喜爱,至今传唱不衰。
歌词本身是一首极其优美的抒情诗,就像一幅清新的水彩画。
这首仅以起承转合四个乐句构成的一段体歌曲,采用连环式的旋律发展手法,即使音乐素材简练,又造成一种连绵不断的感叹语气,仿佛在赞叹。
全曲旋律起伏较大与所表现的无边的田野、翻滚的稻浪、翱翔的雄鹰等形象十分吻合。
合唱声部用哼鸣烘托,跌宕回旋,令人深感祖国一望无垠的广阔田野一派勃勃生机。
无伴奏合唱《伏尔加船夫曲》这部作品原为俄罗斯民歌,后改为男声合唱、混声合唱。
歌曲以“嘿哟吭” 的劳动节奏为基调展开。
经过三次不同的声部变化达到高潮后,又用不同的声部组合把第一个四小节重复四次并减弱下来,留下男低音唱完尾声。
这个结构pp -p-mf -f-ff-mf -p -pp 的力度相结合,在学生面前展开了一幅船夫在伏尔加河的波澜壮阔的画面。
第三课时指挥的基本知识(一):指挥的职责、要求与条件指挥不仅是合唱团的组织者,领导者,而且是艺术的指导者。
指挥者的职责是不断学习,掌握纯熟的指挥技术。
在实践中,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即图式与动作相结合,音乐作品处理与排练相结合,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将作品的思想性与艺术性体现在舞台上。
指挥的要求:简单的讲,可用“省” “准”“美”三个字概括。
“省”是指指挥动作要节省,根据作品内容的需要,设计指挥动作,动作大小要适度,既不能过分的夸张,又不能无表现力,要注意速度、力度的对比,注意作品的语气。
“准” 是指指挥的预示动作,既各种起拍、收拍的打法,要求干净、准确。
“美”指挥在表演艺术上要美观大方。
因为指挥不同于导演,导演是导完戏即可下台看戏。
指挥既承担着导演的任务,又扮演着演员的角色,所以他的一切形体与指挥动作都要注意美观。
但是必须说明,姿势美与不美,关键在于内在与外在的统一,一切从音乐所要表达的内在感情出发,掌握好准确的指挥图式,将动作变为下意识的用心投入,它的感染力就强,用外在的手法去指挥,必然会产生许多弊病,不会有好的效果。
指挥应具备的条件,一是乐感特别是节奏感,二是耳朵听音的敏感。
在合排中多声部、多层次的音准、节奏、力度、速度及作品的乐句、乐段、旋律的相互交织。
音乐的发展变化、音乐的曲式结构、调性布局、音响层次对比及作品的风格,演唱、演奏的合作等方面的问题,都要通过听觉去发现和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