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全国血吸虫病防治规划
2023年血吸虫病治理实施计划
2023年血吸虫病治理实施计划引言:血吸虫病是一种由血吸虫寄生引起的寄生虫病,主要通过泽泻(也就是河流、湖泊等水域)传播。
血吸虫病主要分布在发展中国家,特别是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给当地人民的健康和经济发展带来了严重影响。
为了解决血吸虫病问题,2023年血吸虫病治理实施计划旨在采取一系列综合措施,包括疾病预防控制、宣教和教育、卫生设施改善等,以最大程度地减少血吸虫病传播,并提高当地人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一、疾病预防控制1.1 普及血吸虫病的预防知识:通过各种媒体,包括宣传画册、传单、电视广告等,普及血吸虫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提高公众对血吸虫病的认识和警惕。
1.2 河流、湖泊生态治理:加强对血吸虫传播源头的治理,改进水源开发和管理,提高水源的质量和安全性。
1.3 组织群众自我防护:促使当地居民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特别是在洗净蔬菜、水果和家居用品等过程中注意个人卫生并避免使用污染的水源。
二、宣教和教育2.1 国家级宣传教育活动:政府机关和媒体合作,开展国家级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血吸虫病的认知和预防措施的知晓率。
2.2 学校教育:将血吸虫病纳入学校卫生教育课程,让学生了解血吸虫病的危害和防治措施,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2.3 社区宣传活动:组织血吸虫病宣传活动,包括血吸虫病知识培训、健康检查和医疗服务等,提高社区居民对血吸虫病的认知和意识。
三、卫生设施改善3.1 饮水安全:改善当地饮水设施,建设安全可靠的饮水系统,确保提供安全和清洁的饮用水。
3.2 厕所改建:确定并改建不符合卫生标准的厕所,提供安全和卫生的环境,减少污染对水源的影响。
3.3 垃圾处理:加强垃圾处理和清理工作,确保当地环境的清洁,减少病媒生物的滋生。
四、医疗服务和药物供应4.1 提供免费或低价医疗服务:政府组织力量提供免费或低价的医疗服务,包括疾病诊断、治疗和康复等,保障患者的权益和健康。
4.2 药物供应:确保治疗血吸虫病所需的药物供应充足,包括抗血吸虫药物等,以满足患者的治疗需求。
全国血吸虫病防治规划印发
龙源期刊网
全国血吸虫病防治规划印发
作者:
来源:《中老年健康》2017年第05期
近期,国家卫计委联合财政部、国土资源部、水利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印发《“十三五”全国血吸虫病防治规划》。
《规划》提出,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经费由中央和地方分级负担,纳入政府财政预算予以安排,省、市两级政府负责落实本地区血吸虫病综合治理工程项目经费,对县、乡两级开展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给予专项经费补助。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保障血吸虫病防治机构专业人员的工资待遇和职业健康。
《规划》提出,达到传播阻断标准的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广西5省(区、市)于2017年完成复核,巩固消除成果。
2020年底,四川、江苏、云南、湖北、湖南5省达到传播阻断标准,达到消除标准的流行县分别占流行县总数的95%、85%、60%、55%、35%以上。
安徽、江西两省分别有90%、70%以上的流行县达到传播阻断标准,达到消除标准的流行县分别占流行县总数的45%、60%以上。
在防治策略部分,坚持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综合防治策略,因地制宜、分类指导。
《规划》同时指出,加强消除血吸虫病科学研究,开发适宜的防治技术和相关产品。
及时制定、修订消除血吸虫病技术规范,指导消除血吸虫病工作。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开展专业人员素质教育和技术培训,建立完善与防治任务相适应的专业队伍。
加强卫生、农业等血吸虫病检测实验室网络建设,提高检测能力。
(摘自:《医药养生保健报》)。
血吸虫年度工作计划
血吸虫年度工作计划一、背景与概述血吸虫是一种寄生虫,它能在人体内寄生,导致血吸虫病。
血吸虫病是一种全球性的寄生虫病,主要流行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地区。
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显示,全球有超过2亿人受到血吸虫病的影响,其中约有7.2亿人暴露于感染的风险之中。
在我国,血吸虫病主要流行在江南、江淮、江汉、珠江流域及西南部分地区。
尽管近年来我国在血吸虫病的防治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血吸虫病的流行依然对人民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因此,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加强对血吸虫病的防治工作,减少疾病的发病率。
为实现我国“十三五”规划中对血吸虫病的控制要求,建立健全以药物防治为主、综合防治为辅的血吸虫病防制体系;积极开展血吸虫病防治综合配套工程,不断提高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的科学性、综合性和有效性。
二、年度工作目标1、发病率下降目标:全国血吸虫病发病率降至0.2%以下。
2、血吸虫疾病导致的死亡率目标:实现血吸虫病导致的死亡率降至万人以下。
3、结核病治疗覆盖率目标:81%。
三、年度工作内容1、加强血吸虫病监测体系建设,健全报告制度,建立和完善科学的数据统计制度。
2、开展血吸虫病的宣传教育,提升居民自我保健意识,普及血吸虫病知识。
3、推进传染病防治示范单位创建工作,完善定点医院和监测点建设。
4、强化病例报告和密切接触者的追踪工作,提高传染病报告、登记率。
5、加大传染病诊断,治疗及监测力度。
6、加强水产品监测,严格规范餐饮业健康管理,控制疫点传播。
7、强化围栏治疗工作,实现全县围届埋点的规范管理,完善传染病防治工作制度。
8、探索并推行食品安全监管的社会主义试点城市。
9、加大对传染病发病率高的羌既山区、少数民族地区和大中城市,萧山周边县传染病防治工作的支持。
四、工作重点1、国家人口健康政策和相关规划的实施情况;监护重点人群传染病疾病发病率、死亡率情况;2、在传染病预防控制领域的法规政策和健康教育、社区卫生服务基层人员培训情况;3、有关传染病防治专业基础设施和力量的投入、管理及使用情况;4、多种传染病检测确诊标准,建立和完善疾病监测、报告和信息交流机制。
2023年血吸虫病治理实施计划范文
2023年血吸虫病治理实施计划范文一、背景血吸虫病是一种常见的人畜共患传染病,由寄生虫血吸虫引起,主要通过水生体蚴感染人类。
该病广泛分布于我国南方的湖泊、江河、水稻田和渔业区域。
血吸虫病给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威胁,给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不容忽视的阻碍。
为了实现国家“健康中国”战略和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我国制定了2023年血吸虫病治理实施计划。
二、目标1. 到2023年底,血吸虫病病患人数减少至全国范围内每10万人不超过5例。
2. 实现血吸虫病病患人群的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提高治愈率和康复率。
3. 提高农村人民对血吸虫病的认知与预防知识水平,减少感染风险。
三、主要措施1. 加强基础建设(1)建立血吸虫病病情监测与报告体系,建立病例登记档案,建立健全的信息化管理系统。
(2)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预防和诊治能力,加强对血吸虫病的培训和技术支持,提高健康医疗服务水平。
(3)完善农村饮水安全设施,加强农村环境卫生和水源保护,减少血吸虫病传播风险。
2. 积极开展血吸虫病病情调查(1)组织全面的血吸虫病病情调查,摸清疫区范围和高发区域,为制定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2)建立农田、渔业区域和学校的定期检测制度,早发现和早处理血吸虫病感染和风险点。
3. 实施综合治理措施(1)推广安全用药,加强对血吸虫病感染和暴露人群的定期诊断和治疗。
(2)加强卫生教育,普及血吸虫病的病因、传播途径、预防措施和治疗知识,提高公众的自我保护意识。
(3)加强对水生体蚴和血吸虫中间宿主的监测和管理,采取物理控制、化学控制和生物控制等措施,减少血吸虫的繁殖和传播。
(4)加强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改善农田、渔业区域的卫生环境,减少血吸虫病的传染源。
4. 加强组织与协作(1)加强政府部门之间的协调与沟通,形成联防联控、多部门参与的工作机制。
(2)加强与相关研究机构和国际组织的合作与交流,共同研究和推广血吸虫病的防控技术和经验。
血吸虫病整治工作方案
血吸虫病整治工作方案血吸虫病是一种由血吸虫寄生在人体内引起的疾病,主要通过人类和少数哺乳动物的皮肤接触水源中带有血吸虫的寄生虫卵而传播。
该病主要流行于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
据统计,全球超过2亿人感染血吸虫病,超过7亿人处于感染风险区域。
血吸虫病不仅引起病人身体上的痛苦,还直接影响到患者的经济和生活质量,对全球健康产生了极大的危害。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血吸虫病的流行,许多国家制定了针对该病的整治工作方案,以保护人民健康和经济利益。
这些计划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建立监测机制。
血吸虫病的疫情监测是预防和控制该病的基础。
针对疫情高发的地区,需要建立起完善的疫情监测机制,对病媒蠕虫、疫情监测指标等进行监测和报告,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病情不会扩散和恶化。
2. 实施预防的措施。
由于血吸虫病主要通过水源传播,因此重点控制水源是预防该病的关键。
这需要加强对水源的监管,定期检测水源,确保水源不受污染并及时消除污染。
在有条件的地方,可以通过改造水渠、安装过滤器等手段,进一步降低疾病传播风险。
另外,针对高风险的人群,需要给予疫苗接种、咨询、健康教育等方面的预防措施和建议。
3. 加强对感染者的诊断和治疗。
早期诊断和治疗是控制血吸虫病的有效手段。
可以通过对高危人群进行定期体检、血液检测等方式,发现疾病早期症状,及时诊断病情。
在治疗方面,常用药物包括吡喹酮、检测羟胺等。
治疗病人的同时,还需要对病人周围环境进行消毒、清理工作,以防止疾病再次传播。
除上述方案外,针对血吸虫病的整治工作还包括宣传和教育、资金筹集、合作交流和建立疫苗生产等多个领域。
这需要政府、医疗保健机构、社区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携手合作,共同担负建立全方位的整治工作方案。
需要注意的是,最好的预防方法是防范于未然。
建立预防机制非常重要,包括教育公众、增加诊治能力和治疗设备等。
在治疗前千万不要抱有侥幸心理,任何症状都应在第一时间及早诊断,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以确保治愈。
【县预防控制血吸虫病十二五规划工作总结】 十三五全国血吸虫病防治规划
《【县预防控制血吸虫病十二五规划工作总结】十三五全国血吸虫病防治规划》摘要:按照《全国预防控制血吸虫病长期规划纲要(0005年)》(国办发[0]59)、《人民政府办公厅发省卫生厅等部门关通知》(办发[005]8)检验我县各镇、各部门血防综合治理情况,()评估方法部门评,人民政府地方病防治领导组办公室 05年6月30日</人民政府地方病防治领导组办公室关预防控制血吸虫病长期规划纲要(0005年)终期评估评情况报告地病办根据《全国预防控制血吸虫病长期规划纲要(0005年)》(国办发[0]59)(以下简称《长期规划纲要》)件要做我县《长期规划纲要》执行情况终期评估工作我县组织相关部门根据评估标准和要认真组织考核现将评结报告如下、基情况()实施背景地处东北部幅员面积平方公里辖乡镇总人口万人血吸虫病流行主要分布乡镇行政村(社区)流行村(社区)总人口约万人占全县总人口986%截至003年底全县仍出钉螺面积万人群病血检阳性率5%出病牛头存疫情反复可能(二)评估背景按照《全国预防控制血吸虫病长期规划纲要(0005年)》(国办发[0]59)、《人民政府办公厅发省卫生厅等部门关通知》(办发[005]8)检验我县各镇、各部门血防综合治理情况二、评估目与程序()评估目评估《长期规划纲要》目标实现情况、任完成情况及实施效总结规划执行验及存问题制订下阶段防治规划提供参考(二)评估程序部门评县级评估三、评估与围按照《长期规划纲要》终期评估方案标准和要我县5月下旬对全县5血吸虫病流行乡镇0005年农发、林业、水、国土、畜牧、卫计等部门血吸虫病防治措施执行情况开展评工作四、评估方法与容()评估方法部门评由县地方病防治领导组办公室牵头合相关部门组成评估考评组责各部门对《长期规划纲要》执行情况进行评完成相关表格并将评结报至县地方病防治领导组办公室汇总、审核县级评根据各部门评情况完成《长期规划纲要》执行情况评确定评结、评报告审核无误报至人民政府地方病防治领导组办公室(二)评估容《长期规划纲要》防治目标实现情况人畜感染率、钉螺面积及感染性钉螺密变化情况、农村改水、改厕普及情况、畜圈养情况、防治知识普及情况综合治理重项目防治措施落实情况农发、林业林、水、国土、畜牧、卫计等部门血吸虫病防治措施落实情况3 组织管理和保障情况组织领导、机构建设、费保障、专业队伍建设等方面工作进展情况以及部门履职情况五、评估结()组织费保障情况县委、县政府历年高重视血防工作年我县达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每年配套万元作血吸虫病专项费县地防办认真贯彻落实央、省、市血防工作会议精神每年召开血防工作会将血防工作纳入政府目标进行管理并各镇、各部门签订血防工作目标责任配套专项金严格考核任明确责任到人县疾控心作全县血防工作技术指导机构每年开展血防技术培训并定期指导督导各部门及医疗机构开展工作全县圆满完成血防工作任提供了有力技术保障历年我县政府阻断达标坚持费不减原则将血吸虫病防治费列入财政预算安排用开展血防工作有力地保障了血防工作顺利开展00年以央、省、划拨到我县血防工作专项费共万元县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血防工作费由市血防用血防科研、工作指导、设备添置、人员培训、宣传教育等业工作级财政累计投入血防费万元各相关部门结合实际将部门工作与血防有机结合农发、林业、教育、水利、国土、畜牧、卫计等部门充分利用项目金结合有螺环境开展综合治理据不完全统计我县用血防综合治理专项费(市级及县级划拨)达万元(二)防治目标实现情况加强人畜治及流动人口监测力严格控制传染对重疫区重人群按照《血吸虫病预防控制工作规》要采用血清免疫诊断法检对出免疫诊断阳性人员进行病原学检并进行吡喹酮扩化疗03、0年连续两年镇村设立血防监测开展了人群、畜病情监测、野粪调、螺情监测等工作00年至05年我县累计人群病万人次扩化疗万人次粪检万人次发现血吸虫病患者根据《血吸虫病防治条例》和《血吸虫病监测方案》我县建立了急性血吸虫病门诊监测制全县医疗机构每年从5月开展对全县门诊病人进行监测00年至05年共监测万人次无急性血吸虫病病人扎实开展血防灭螺工作掌握我县螺情分布状况及开展灭螺每年我县按照央、省、市下达血防灭螺工作任按照血防工作原则及规律因因地制宜精心组织合理安排采取集突击与分散普相结合方式对所辖区域进行了全面细致钉螺普基清了全县螺情并对有螺及易感地带广泛开展了药物灭螺等工作00年至05年累计螺万㎡发现阳性钉螺力实施综合治理对彻底改造钉螺孳生环境每年春夏季和秋季组织指导各镇、村采用地膜、泥糊、药物喷洒、药物浸洒等方法开展两次灭螺并对重疫区进行反复灭螺做到了灭块清块巩固块00年至05年反复灭螺万㎡3畜牧部门加强对耕牛管理与监测开展耕牛治病工作00年至05年累计普耕牛头至005年起连续年无感染病牛,扩化疗头,实现了人畜血防步防治开展血防健康教育普及血防知识多年我们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和印发宣传、举办血防知识宣传专栏、举行专题知识讲座等多种形式力宣传党和政府血防工作方针、政策宣传《血吸虫病防治条例》介绍血吸虫病危害及防治知识开展灭螺、治病利用标、图片、讲课方式到现场宣传防治知识;流行区学校开展血防“四”健康知识教育课使学生血防知识普及率达到了90%以上00年至05年我县共发放各类95万余份悬挂横幅及写宣传标语8幅办展板、墙报5余版发送血防移动短息期通宣传教育做到了血吸虫病防病、病、治病知识喻户晓深入人心增强了广群众预防识和防病能力使群众积极主动参与到血防运动形成了依靠群众、群防群控血防工作良局面(三)综合治理重项目防治措施落实情况坚持政府主导、部门协调配合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原则把血防阻断达标与水利建设、新农村建设、土地整理项目、农村产业调整、重生态建设、环境综合治理和城镇规划建设有机结合实施综合治理据统计综合治理钉螺面积30余万平方米占历史有螺面积5939%对山区丘陵地区复杂环境有螺面积采取开新沟、填旧沟、硬化、药物喷洒、泥糊、浸杀、黑色地膜覆盖等多种综合治理灭螺措施有效地消灭了残存钉螺近几年水部门结合水利建设对流行村有螺沟渠采取使用预制型槽和浆砌条石进行硬化办法投入金万余元对村平方米有螺面积进行了硬化;国土部门结合新农村建设和土地整理项目实施对流行村有螺环境进行改造余平方米;镇结合城镇建设压缩钉螺面积消灭钉螺余平方米仅县城区域规划管理面积就从原平方公里扩建到平方公里彻底改造了历史有螺面积余万平方米;农业部门结合农田基建设、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低产田改造灭螺面积余平方米;林业部门结合退耕还林、长江防护林项目和林绿化工程实施消灭钉螺余平方米相关部门结合农村能建设实施传染控制措施流行地区建沼气池万余口;农机部门实施“以机代牛”项目推广适用农业机械共推广先进适用农业机械余台套使机耕替换率达90%以上其重村机耕普及率达到00%通综合治理彻底改善了钉螺滋生环境有效切断了血吸虫病传播途径(四)实施效分析我县年达到国血吸虫病传播控制又年达到血吸虫病国传播阻断标准截止到目前我县已连续年发现血吸虫病人连续年发现耕牛等畜感染血吸虫病人群血吸虫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和正确行形成率逐年上升有螺面积由00年万平方米降到现万平方米钉螺面积幅下降对捕获钉螺全部压检发现阳性钉螺六、验与问题()实施验政府重视目标明确我县将血防工作纳入政府目标管理成立地病办财力十分有限状况下坚持以政府投入主相关部门和乡镇分别担原则把防治费列入财政预算安排并逐年增加费投入形成了组织保障、目标明确、措施得力、责任落实工作格局多措并举血防阻断达标工作取得突出效近年我们坚持防治结合、分类管理、综合治理、防控人与畜步防治重加强对传染管理工作方针建立起了“党政领导、部门配合、社会参与、齐抓共管、科学防治”血防工作新机制开创了血防工作新局面3针对实际开展技术创新近年如何众多灭螺方法寻到适合实际方法成了血防工作思考重县疾控心总结了以往灭螺效不佳以及钉螺消长各种原因不断摸、尝试有效结合黑色地膜覆盖灭螺法与化学药物灭螺综合应用有针对性地制定灭螺措施取得了显著效《地区灭螺方法综合应用》也获得县科学技术三等奖加血防健康宣传力依靠基公共卫生络体系发挥乡镇、村两级作用力开展血防健康教育活动进步增强居民我防护识(二)实施综合性问题多年我县无血吸虫病病例发生相关部门及群众对血吸虫病防治思想松懈主动参与识不强、积极性不高给血防治病及灭螺工作带定困难防治队伍力量薄弱专业防治技术骨干较缺乏乡村级血防队伍力量还比较薄弱3随着近年灭螺工作物、器材、人工成增加开展面积灭螺工作费保障不足七、结论与建议()结论防治总目标实现情况我县009年达到国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具体目标实现情况居民粪检阳性率和畜粪检阳性率0(目标降至0.%以下);钉螺面积逐年下降发现阳性钉螺;农村使用无害化厕所普及率达到 %(目标90%)全县农村安全饮水普及率达 %(目标90%);全县流行区域学生血防知识知晓率达00%庭主妇血防知识知晓率达95%(目标95%)学生和庭主妇正确行形成率90%以上;基实现了农业机械化畜圈养率达到00%(目标00%)(二)下步防治工作打算多年努力我县虽然取得了较成绩但这成是省、市、县各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支持下县委、县政府领导下动用各方面力量取得各项工作都达标仍不能以轻心因我们将以这次终期评估作新工作起进步做以下工作、争取多部门开展工作将继续县委县政府领导下协调我县各相关部门通力合作确保我县血防成、加强专业技术人员培训进步提高专业人员业理论水平和技能确保防治工作质量如期完成年工作目标和任3、加强工作督促检确保血防各项措施到位加强业指导工作遇到技术问题、加强健康教育宣传力通广播、电视、报刊、专栏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血吸虫病、地方病防治方针政策普及防治知识增强群众防病识动员广干部群众积极参与防治工作形成群防群治新局面5、加强疫情监测与预警严防急感防止急感病人发生仍然是“十三五”期血防重重做螺、灭螺工作加强流行季节不明原因发热病人监测及掌握疫情动态构建血防感染预警机制做到早检、早诊断、早治疗并及上报疫情和进行追踪调有效控制传染6、坚持实施“综合治理、科学防治”策略认真贯彻《国血吸虫病综合治理规划》进步加强巩固血防成研究保质保量完成国、省、下达工作任制定血吸虫病防治规划提供科学依据评结显示我县《长期规划纲要》执行情况良各项工作任已完成并达到国相关要和标准人民政府地方病防治领导组办公室 05年6月30日。
2023年血防工作计划
2023年血防工作计划2023年血防工作计划1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为认真贯彻落实《“十三五”广汉市血吸虫病防治规划》,巩固我街道办血吸虫病消除达标工作成果,根据上级工作安排,结合我街道办实际情况制定以下工作计划:一、工作目标(一)巩固近年来血防工作成果,加大钉螺的查灭螺力度。
(二)建立稳定的监测体系,发现和控制疫情的回升和反弹。
(三)根据上级要求,认真完成今年血防工作,进一步提高血吸虫防控能力。
二、工作职责(一)组织查灭螺专业队,认真做好春秋二季的.螺情调查摸清残存钉螺的分布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灭螺计划和方案,力争做到灭一块清一块。
全年计划查螺面积15万平方米,并继续开展钉螺感染情况监测,全镇春季查螺、捡螺统一安排在4月1开始至4月30日结束,秋季查螺统一安排在9月1日开始至9月15日结束。
(二)灭螺方法以泥糊为主,辅以喷洒和浸杀全街道办查螺15万平方米,灭螺面积10万平方米,灭螺时间安排在5月1日至5月20日前结果,秋季查灭螺时间安排9月16日至9月30日结束。
(三)作好血吸虫病防治查治病工作全街道办询检人数4000人,血检人数1000人,粪检人数50,扩大化疗人数400人,各村同时进行,由卫生院和抽调村医生完成,时间安排在6月下旬完成。
(四)加强血吸虫病防治健康教育宣传利用标语等形式向广大社员群众进行血吸虫病防治宣传,提高群众的血防健康意识和参与意识,要求对辖区内的中小学生做好夏秋季宣传教育工作,不要在沟渠塘边玩水、游泳,防止学生感染急性血吸虫病。
加强国家血吸虫病实用宣传和学生健康教育,利用橱窗,标语,宣传单等形式向辖区群众进行血吸虫病的预防和治疗知识的宣传,提高群众对血防的健康意识与参与意识。
(五)作好各血防工作的资料收集和整理我街道办各村、卫生院认真做好各种血防资料收集整理,包括查螺、捡螺、灭螺、查治病的原始资料、计划、总结等收集归档。
2023年血防工作计划2一、指导思想血防健康教育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课程,为贯彻落实沙市区血防办公室、教育局文件《关于在中小学生中开展血防健康教育的实施意见》精神,进一步加强我校血防工作,强化中、小学生的血防知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减少急性血吸虫病的发生,确保学生的身体健康。
2023年血吸虫病综合整治计划
2023年血吸虫病综合整治计划血吸虫病是一种由血吸虫(Schistosoma)寄生引起的疾病,其症状包括腹痛、腹泻、贫血和肝脾肿大等。
尽管该病在过去几十年中得到了有效控制,但在一些地区,仍然存在着血吸虫病的高发和传播。
为了彻底消除血吸虫病,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制定一份综合整治计划是必要的。
一、加强社会宣传和教育针对血吸虫病的传播途径、预防方法以及症状特点等进行全面的社会宣传和教育,包括利用各种传媒手段、社区宣传、学校教育等渠道,向公众广泛普及相关知识。
重点向学校、农村地区和易感人群传播相关信息,提高其对血吸虫病的认知水平,增强自我防范意识。
二、综合治理水域环境血吸虫病主要通过水体传播,因此,必须对水域环境进行综合治理。
包括水体污染治理、水闸建设、河道整治、湖泊清淤等工作,以减少血吸虫螺感染的可能性和传播途径。
同时,加强水源保护,确保饮用水的安全,降低感染风险。
三、加强疫点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加强对疫点的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及时掌握疫情动态,为血吸虫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对疫点的实地调查和群众体检,及时发现病例,采取针对性的防控措施,遏制病情蔓延。
四、定期进行群体用药组织定期进行群体用药,对易感人群进行治疗,达到减少患病者数量的目的。
根据流行病学和监测数据,制定用药方案和时间表,确保有效覆盖和长期治疗。
五、改善健康服务体系加强基层卫生服务能力,提高对血吸虫病的监测和诊断能力,加强对易感人群的随访和跟踪治疗,确保及时发现和治疗患者,防止病情恶化和传播。
六、加强国际合作血吸虫病是一个全球性问题,需要加强国际合作来共同应对。
与国际组织、周边国家和地区开展合作,共同研究和分享经验,加强对血吸虫病的防控措施,推进血吸虫病的综合整治工作。
七、加大投入和政策保障加大对血吸虫病的资金投入,提升整治工作的优先级。
同时,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明确责任分工和各方面的职责,形成合力,推进整治工作的实施。
综上所述,2023年血吸虫病综合整治计划应该围绕加强社会宣传教育、综合治理水域环境、加强疫点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定期进行群体用药、改善健康服务体系、加强国际合作以及加大投入和政策保障等方面开展工作。
血吸虫病监测巩固工作实施意见
XX市血吸虫病监测巩固工作实施意见为贯彻落实国家卫生健康委、财政部、国土资源部、水利部、农业部和国家林业局《关于印发“十三五”全国血吸虫病防治规划的通知》(国卫疾控发〔2017〕14号)精神,继续巩固本市消除血吸虫病成果,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现结合本市血吸虫病防治工作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一、工作背景XX市历史上是血吸虫病流行较为严重的地区之一,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防治工作取得显著成绩,于2015年通过了国家卫生健康委等部门组织的维持消除血吸虫病状态复核。
到2017年底,全市已连续43年无急性感染病人、无阳性钉螺,连续39年无新病人和新病畜,连续32年巩固了消除血吸虫病工作成果。
然而,由于血吸虫病流行的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未彻底改变,本市血防工作仍存在不少问题和矛盾:一是外来人员流动频繁,区域水系发达,残存钉螺和输入性病例客观存在,血吸虫病传播的风险仍然存在,监测任务繁重;二是由于“达标”多年,各地存在血防观念淡化、基层血防队伍青黄不接及工作力度弱化等问题;三是部分地区血防专业队伍削弱,技术能力减弱,影响防治工作质量,与当前巩固消除血吸虫病目标不相适应。
鉴于此,为继续巩固本市消除血吸虫病工作成果,各部门、地区要进一步强化开展长期监测巩固的防治意识,继续做好本市血吸虫病防治工作。
二、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十三五”期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血吸虫病防治条例》《“十三五”全国血吸虫病防治规划》的总体要求,紧紧围绕“健康XX”建设目标,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分类管理、综合治理、联防联控”的方针,巩固本市持续消除血吸虫病工作成果,促进全民健康。
(二)工作原则坚持源头管控原则,降低本地传播风险;坚持属地管理原则,落实各项监测措施;坚持部门合作原则,协同开展综合防治。
(三)实施策略实施以查灭残存钉螺和防控输入性传染源为主的综合防治策略。
一是加强钉螺控制。
在历史有螺区、可疑有螺环境分类开展监测,及时发现、处置残存或输入性钉螺,不断压缩钉螺面积,巩固防治成果。
2023年血吸虫病综合整治计划范文
2023年血吸虫病综合整治计划范文第一篇:综述血吸虫病的当前形势与挑战2023年,我国的血吸虫病综合整治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仍然面临挑战。
血吸虫病是一种由寄生虫感染引起的疾病,主要通过接触受感染的淡水螺害虫传播给人类。
该病在我国的高发地区已经存在多年,严重影响了当地居民的健康和经济发展。
一方面,我国血吸虫病疫情仍然较为严重。
尽管在过去几年中,我国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相关措施,包括艾滋病测试和治疗,大规模血吸虫感染区的卫生改善和水利工程的建设,但血吸虫病的传播和暴发仍然存在。
特别是在一些贫困地区,由于经济条件和环境卫生问题,血吸虫病的传播更为广泛。
另一方面,血吸虫病的治疗和预防仍然面临挑战。
尽管目前已经存在一些药物和疫苗用于治疗和预防血吸虫病,但由于治疗费用高昂以及疫苗接种覆盖率低等问题,我国很多患者难以获得适当的治疗和预防措施,使得病情无法得到根治或持续控制。
第二篇:2023年血吸虫病综合整治计划为了有效应对血吸虫病的挑战,我国制定了2023年血吸虫病综合整治计划。
该计划旨在通过一系列措施,包括卫生教育、药物治疗和环境改善,减少血吸虫病的传播和暴发,并提高患者的治疗和预防水平。
首先,加强卫生教育和宣传。
通过广泛开展血吸虫病的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对血吸虫病的认识和预防知识;开展卫生教育,加强人们对水源卫生和个人卫生的重视,培养人们良好的卫生习惯。
其次,加大药物治疗力度。
提供更多的药物治疗服务,并降低治疗费用,使更多的患者可以获得适当的治疗;加强对药物治疗的监测和评估,确保治疗效果的持续控制。
再次,加强环境改善工作。
重点在高发地区实施水利工程和卫生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当地的水源和卫生状况,减少血吸虫病的传播;加大对畜牧业和农业的监管力度,防止血吸虫病通过畜禽传播。
此外,还需要加强科研和人才培养,提高对血吸虫病的认识和控制能力;加强国际合作,分享血吸虫病的治疗和预防措施,共同应对血吸虫病的挑战。
第三篇:2023年血吸虫病综合整治计划的预期效果预计通过2023年的血吸虫病综合整治计划,我国的血吸虫病疫情将得到显著改善。
江苏省十三五血吸虫病防治规划
**“十三五"血吸虫病防治规划血吸虫病是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影响经济XX发展的重大传染病。
党和**历来高度重视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经过多年努力,我省血吸虫病防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
2021年以来,省**XX了《XX进一步XX血吸虫病防治工作XX》,省**办XX 先后XX《**预防控制血吸虫病中长期规划(2021-2021年)》、《**血吸虫病防治规划纲要(2021—2021年)》,组织实施了一批重点治理项目,血防工作取得了新的成效.2021年全省达到了血吸虫病传播控制标准。
目前,血吸虫病防治地区的64个县(市、区)中有16个达到了血吸虫病消除标准,45个达到了传播阻断标准,3个达到了血吸虫病控制标准.但由于血吸虫病流行因素复杂,我省血防工作还面临着诸多挑战,长江沿线江滩钉螺不易控制,内陆水网地区钉螺偶有复现,历史有螺环境综合治理还不彻底,流动、散在传染源依然存在,监测、预警等防治技术亟需提高,血防机构和队伍建设有待XX。
为XX推进我省血吸虫病消除工作进程,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促进经济XX可持续发展,根据《“十三五"全国血吸虫病防治规划》,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坚持预防为主、标本兼治、分类指导、综合治理、联防联控,进一步完善**主导、部门合作、全XX参与的工作机制,XX领导、明确责任,整合**、加大投入,大力推进消除血吸虫病工作进程。
XX传染源控制,阻断血吸虫病传播途径,全面实施综合治理项目,改变钉螺孳生环境,控制江滩钉螺密度,围歼内陆水网地区钉螺,应用信息化手段,优化监测预警技术,清除血吸虫病传播风险,XX防治能力建设,推动血防工作可持续发展。
二、目标与工作指标(一)目标到2021年底,全省血吸虫病防治地区100%的县(市、区)全部达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其中70%以上的县(市、区)达到消除标准。
到2021年底,85%以上的县(市、区)达到消除标准.分年度目标计划表见XX1。
2024年血吸虫病传播控制目标达标工作总结
2024年血吸虫病传播控制目标达标工作总结一、引言血吸虫病是一种由寄生虫引起的寄生病,主要通过淡水中的寄生螺和人类之间传播。
血吸虫病在许多发展中国家广泛流行,给当地居民的健康和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影响。
为了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我国在2024年设定了血吸虫病传播控制的目标,即在全国范围内实现血吸虫病的传播控制,减少病例发生率和残留感染率。
二、工作概述2024年,我国在血吸虫病传播控制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主要包括:1. 完善血吸虫病监测体系:建立了全国范围内的血吸虫病监测网络,提高了监测覆盖率和准确性,及时掌握病情动态。
2. 强化血吸虫病疫情预警和响应机制:建立了血吸虫病疫情预警和响应机制,及时发现和应对疫情,防止疫情扩散。
3. 推进感染源控制和中间宿主控制:采取了控制和清除血吸虫病感染源的措施,如治理和清除寄生螺栖息地,减少中间宿主数量,减少传播途径。
4. 提高社区宣教和防治能力:加强了血吸虫病的宣传教育,提高了居民的防治意识和能力,采取了防护措施,减少病例发生。
三、工作成效1. 血吸虫病监测体系建立完善:2024年,全国范围内的血吸虫病监测网络基本建立,监测覆盖率达到90%,准确率达到95%,能够及时掌握病情动态和发现潜在疫情。
2. 疫情预警和响应能力提高:血吸虫病疫情预警和响应机制建立完善,疫情的报告和响应时间明显缩短,能够及时发现和应对疫情,减少了疫情扩散的风险。
3. 感染源控制和中间宿主控制成效显著:通过治理和清除寄生螺栖息地,减少中间宿主数量,全国范围内的血吸虫感染源控制取得明显成效,感染源数量减少50%以上。
4. 社区宣教和防治能力提高:通过加强血吸虫病宣传教育,提高了居民的防治意识和能力,居民普遍掌握了血吸虫病的防治知识,采取了相应的防护措施,病例发生率明显下降。
四、存在问题和挑战1. 资金投入不足:血吸虫病传播控制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但在2024年,我国的资金投入仍然不足,限制了工作的推进速度和效果。
全国血吸虫病防治工作会议
全国血吸虫病防治工作会议全国血吸虫病防治工作会议全国血吸虫病防治工作会议于2021年7月5日在北京召开。
会议的主题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总结和推广我国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的经验和好做法,进一步加强血吸虫病防治工作,全面提升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
会议现场庄重肃穆,与会代表均是血吸虫病防治领域的专家学者、健康管理部门的主要负责人,以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防疫工作代表。
会议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办,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发来贺信,对会议的召开表示重要意义,并对全国防疫工作做出指示。
会议首先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李云第发言。
她指出,血吸虫病是一种地方性疟疾,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经济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加大对血吸虫病的防治力度,切实保护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
在过去几年里,我国各级政府和卫生部门加大了对血吸虫病防治的投入,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需要各级政府和卫生部门继续加大工作力度,进一步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
会议第二个环节是专家报告。
会议邀请了我国知名的血吸虫病防治专家,就我国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作了精彩的报告。
专家们表示,我国在血吸虫病防治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仍然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
首先,我国部分地区血吸虫病流行程度仍然较高,尤其是贫困地区。
其次,血吸虫病的传播途径多样,控制难度较大。
再者,一些地方医疗条件偏弱,对于血吸虫病的诊断和治疗存在一定的困难。
综上所述,我国血吸虫病防治工作依然面临不小的挑战。
会议第三个环节是现场发言。
与会代表就血吸虫病防治工作中的问题和经验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各地防疫工作代表汇报了本地区的防治工作情况,并分享了一些好做法。
大家一致认为,血吸虫病防治工作是全国性、系统性、综合性的工作,需要各级政府和卫生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合作。
同时,还强调了宣传教育的重要性,要提高人民群众的防护意识,让血吸虫病防治工作深入人心。
关于印发“十三五”全国血吸虫病防治规划的通知
关于印发“十三五”全国血吸虫病防治规划的通知
佚名
【期刊名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公报》》
【年(卷),期】2017(000)003
【摘要】国卫疾控发[2017]14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为持续落实血吸虫病综合防治措施,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国家卫生计生委、财政部、国土资源部、水利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编制了《'十三五'全国血吸虫病防治规划》。
经国务院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总页数】8页(P21-2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32.21
【相关文献】
1.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贵州省“十三五”职业病防治规划的通知 [J], ;
2.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天津市遏制与防治艾滋病“十三五”行动计划和天津市“十三五”结核病防治规划的通知 [J], ;
3.西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十三五”结核病防治规划的通知 [J], ;
4.关于印发“十三五”全国地方病防治规划的通知 [J],
5.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十三五”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的通知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加快实现消除血吸虫病目标行动方案(2023—2030年)》文件解读
《加快实现消除血吸虫病目标行动方案(2023—2030年)》文件解读文章属性•【公布机关】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公布日期】2023.06.25•【分类】法规、规章解读正文《加快实现消除血吸虫病目标行动方案(2023—2030年)》文件解读一、制定背景血吸虫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传染病。
1955年毛泽东主席发出“一定要消灭血吸虫病”的号召,党和政府持之以恒防治血吸虫病。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维护人民健康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推进消除血吸虫病进程。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确定“到2030年全国所有流行县达到消除血吸虫病标准”,为新时期血吸虫病防治工作进一步明确了目标方向。
经过多年不懈努力,全国452个流行县中75%的流行县已达消除标准,排除不可预测的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影响,持续加大防治力度,有望2028年所有流行县均能够达到消除标准。
为此,国家疾控局联合多部门在全面总结当前血防现状的基础上,深入分析新时期血防工作形势,紧紧围绕消除战略目标,制定并印发《加快实现消除血吸虫病目标行动方案(2023—2030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
二、主要内容《行动方案》主要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完善“党政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动员、全民参与”的工作机制,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分类指导、统筹推进、综合治理、目标管理”的防治方针。
第二部分是行动目标。
为实现到2030年全面消除血吸虫病的总体目标,制定“三步走”的分阶段目标,即攻坚期(2023—2025年),冲刺期(2026—2028年),巩固期(2029—2030年)。
第三部分是防治策略。
继续实施传染源控制为主、强化风险环境钉螺控制的综合防治策略,对未达到消除目标地区、达到消除目标地区和潜在流行地区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精准防治。
全国血吸虫病农业综合治理
全国血吸虫病农业综合治理1. 简介血吸虫病是一种由血吸虫寄生虫引起的慢性寄生虫病,主要通过某些淡水生物壳螺作为中间宿主来传播。
血吸虫病主要存在于我国南方和华东地区,对农业生产和居民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
为了有效控制血吸虫病的传播和疫情发展,全国开展了血吸虫病农业综合治理工作。
本文将介绍全国血吸虫病农业综合治理的目标、措施和效果。
2. 目标全国血吸虫病农业综合治理的目标是彻底控制和消除血吸虫病的传播,减少疫情发生率,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和提高居民健康水平。
具体目标包括: - 减少血吸虫病传播的风险 - 降低血吸虫感染的人口比例 - 提高农田和水源的环境卫生状况 - 提供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3. 措施为了实现全国血吸虫病农业综合治理的目标,采取了以下措施:3.1 环境改造通过对农田和水源进行环境改造,减少血吸虫的滋生和传播。
•清理沟渠和池塘,减少血吸虫的栖息地•加强灌排工程建设,改善农田排水状况•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肥力和农作物抗病能力3.2 农田管理通过改变农田管理方式,降低血吸虫寄生虫的传播风险。
•调整农作物种植结构,减少寄生虫的宿主•采用旋耕或深翻耕等措施,破坏血吸虫卵的生存环境•合理施肥,提高农作物的抗病能力3.3 防治措施通过采取预防和治疗措施,降低居民感染血吸虫的风险。
•定期进行血吸虫病防治宣传,提高居民的健康意识•开展血吸虫病防治药物的免费发放和使用指导•建立血吸虫病防治服务网络,提供及时的治疗和咨询服务4. 效果经过全国血吸虫病农业综合治理的努力,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血吸虫病的传播风险明显降低•血吸虫感染率大幅下降•农田环境改善明显,农作物产量提高•居民健康水平明显提升5. 结论全国血吸虫病农业综合治理是为了控制和消除血吸虫病传播的一项重要举措。
通过环境改造、农田管理和防治措施的综合实施,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为农业发展和居民健康提供了重要保障。
全国血吸虫病农业综合治理工作仍将持续进行,进一步提高防治水平,实现血吸虫病彻底消除的目标。
全国血吸虫病防治规划(1987年-1990年)
全国血吸虫病防治规划(1987年-1990年)【法规类别】卫生防疫检疫【发布部门】卫生部(已撤销)【发布日期】1987.10.03【实施日期】1987.10.03【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E0303全国血吸虫病防治规划(1987年-1990年)(1987年10月3日)建国30多年来,血吸虫病防治工作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领导及各有关部门密切协作下,经过疫区人民群众和广大血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取得了很大成绩。
在南方12个流行省、自治区、直辖市中,上海、广东和福建3省、市已达到消灭血吸虫病的标准。
全国372个流行县(市、区)中,已有124和154个县(市、区)分别达到消灭或基本消灭血吸虫病标准。
累计消灭钉螺面积113.4亿平方米,占历史有螺面积的77%;治愈1136.9万病人,占累计病人的95%;治愈或处理了110余万头病牛。
当前,我国的血防任务仍相当艰巨。
在江湖洲滩地区,由于江湖水位不能控制,引水灌溉,水利渠网化,退田还湖,扩种芦苇等造成钉螺扩散,有螺面积增加;又因捕鱼捞虾、打草放牧等生产生活原因,人畜频繁接触疫水,急性感染不断发生,晚期病人不断增多。
边远山区,有螺环境复杂,防治工作难度大。
达到基本消灭或消灭血吸虫病标准的地区,也还存在疫情反复的可能性,需要做大量的监测巩固工作。
为适应经济体制改革需要,巩固血防成果,扭转疫情回升局面,加快防治步伐,特制订本规划。
一、目标和要求指导思想:重点加强血吸虫病流行严重的湖区和大山区的防治工作。
采取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综合治理措施,进一步减轻危害,控制流行。
总目标:部分流行县(市、区)达到基本消灭血吸虫病的标准;已达到基本消灭血吸虫病标准的县(市、区)尽快达到消灭血吸虫的标准;已达到消灭血吸虫病标准的县(市、区)要切实做好监测巩固工作。
在1990年前,广西壮族自治区达到消灭血吸虫病的标准;87个县(市、区)达到“消灭”标准(约占154个“基本消灭”县、市、区数的57%;26个县(市、区)达到“基本消灭”标准(约占现有94个流行县、市、区数的28%,暂不能达到“基本消灭”标准的流行地区,需控制疫情,压缩钉螺面积,减少急性感染的发生,向“基本消灭”标准努力;1990年前,共灭螺1.88亿平方米;治疗血吸虫病病人50万。
血吸虫病综治工作规划_0
血吸虫病综治工作规划各位读友大家好!你有你的木棉,我有我的文章,为了你的木棉,应读我的文章!若为比翼双飞鸟,定是人间有情人!若读此篇优秀文,必成天上比翼鸟!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人畜血吸虫病感染率超过1%的流行村为重点,以整体推进、综合治理为手段,以省部联动为契机,以血防项目为支撑,进一步加强领导,强化责任,整合资源,加大投入,着力推动血防工作进程,切实减轻血吸虫病危害,保证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二、工作目标(一)传染源得到有效控制。
以村为单位,居民和家畜血吸虫病感染率降至3%以下。
有效预防控制血吸虫病急性感染,不发生突发疫情。
晚血病人治疗率达到100%,新发晚血病人得到有效控制。
淘汰当年查出的全部病牛,实行以机代牛,建设一批“无牛村”加强疫区“一建三改”和卫生厕所建设,确保人畜粪便处理无害化。
(二)易感地带钉螺面积和密度明显下降。
通过实施药物灭螺和水利、林业、农业、土地整理、交通等综合治理措施,易感地带钉螺面积明显下降,阳性钉螺密度下降30%以上。
(三)农民生产生活环境明显改善。
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推进疫区“一建三改”三格式无害化厕所、安全饮水、通村公路、高产农田、水利排灌设施和农业机械化等方面的建设,努力改善疫区农村生产、生活环境。
三、基本原则(一)坚持统筹规划、突出重点。
以人畜血吸虫病感染率超过1%的流行村为重点,加大项目投入和资源整合力度。
(二)坚持分类指导、因地制宜。
根据疫情流行现状,采取不同的防治策略和措施,以获得最佳的防治效果。
(三)坚持以控制传染源为重点。
加大淘汰病牛、以机代牛、管粪改厕、人畜查治和扩大化疗等传染源控制措施的实施力度。
(四)坚持整体推进、综合治理。
以区域为单元,连片整体推进,综合治理有螺地带特别是阳性钉螺分布地带。
以流域为主线,根据“按水系、分片块,先上游、后下游”原则,对重点地区、重点流域结合水利项目进行综合治理,改造钉螺孳生环境。
四、主要任务及工作要求(一)传染源控制 1.以机代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三五”全国血吸虫病防治规划血吸虫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群身体健康,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大传染病。
我国曾是全球血吸虫病危害最重、分布最广的国家之一,主要流行于长江流域及南方12省(区、市)。
当前,我国血吸虫病防治工作正值攻坚制胜的关键时期,为加快全国血吸虫病消除工作进程,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根据《血吸虫病防治条例》,制定本规划。
一、规划背景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将血吸虫病作为需重点防控的疾病之一,世界卫生大会于2012年通过了“2025年全球消除血吸虫病公共卫生问题”的决议。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血吸虫病防治工作,公布施行《血吸虫病防治条例》,制定中长期规划纲要,实施综合防治策略,防治工作取得显著成绩,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广西5省(区、市)于1995年前达到传播阻断标准,全国分别于2008年和2015年达到疫情控制标准和传播控制标准。
但我国血吸虫病流行区牛、羊等家畜存栏数量多,传染源控制难度大,钉螺分布范围广,孳生环境复杂,基层血吸虫病防治机构和动物防疫机构基础设施条件较差,现有防治技术不能满足工作需要,部分达标地区疫情尚不稳定,个别地区甚至出现疫情回升,洪涝、地震等自然灾害时有发生,血吸虫病传播风险难以完全消除,目前的防治成果还比较脆弱,今后一段时期的防治任务仍然十分艰巨繁重。
二、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预防为主、标本兼治、分类指导、综合治理、联防联控,进一步健全政府主导、部门合作、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依法科学防治血吸虫病。
(二)规划目标。
2017年,完成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广西5省(区、市)消除血吸虫病复核,继续加强监测,巩固消除成果。
到2020年底,四川、江苏、云南、湖北、湖南5省达到传播阻断标准,达到消除标准的流行县分别占流行县总数的95%、85%、60%、55%、35%以上;安徽、江西2省分别有90%、70%以上的流行县达到传播阻断标准,达到消除标准的流行县分别占流行县总数的45%、60%以上。
目标进度表和目标计划表见附件1、2。
(三)主要工作指标。
为确保实现上述规划目标,到2020年,应完成以下主要工作指标。
三、防治策略坚持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综合防治策略,加强监测预警,及早发现、处置疫情,加强区域性防治,建立健全联防联控机制。
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对未达到传播阻断地区、达到传播阻断及消除地区、监测地区实施不同的防治策略。
(一)未达到传播阻断地区。
加强传染源控制和有螺环境综合治理。
实施人畜同步查治、粪便无害化处理、有螺地带禁牧、淘汰耕牛、以机代牛、家畜圈养、兴林抑螺、安全饮水、健康教育等措施。
及时开展血吸虫病传播风险评估,加强监测预警。
结合国土资源、水利、农业、林业等工程改造钉螺孳生环境。
在重点有螺环境实施药物灭螺。
(二)达到传播阻断及消除地区。
在有钉螺分布地区,做好有螺地带禁牧,加强血吸虫病监测和重点有螺环境综合治理;主动监测与被动监测相结合,及时发现、处置本地和输入疫情;定期开展血吸虫病传播风险评估,强化监测预警;实施综合治理,不断压缩钉螺面积,巩固防治成果。
在无钉螺分布地区,加强血吸虫病输入疫情监测;在历史有螺区、可疑有螺环境开展监测,及时发现、处置残存或输入性钉螺;采取环境改造、生态防控等综合措施,改变适宜钉螺孳生的环境;对来自流行区的人群、家畜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处置输入性传染源。
(三)监测地区。
在三峡库区和南水北调、引江济淮、引江济汉沿线等潜在传播风险地区,重点开展输入性钉螺和传染源监测,并实施预防性生态防控试点。
四、重点任务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认真组织实施本规划确定的政策措施,切实抓好落实。
(一)卫生计生部门。
疫情监测、预警。
加强血吸虫病疫情报告与管理,设立监测点,及时掌握疫情动态和流行因素变化情况。
定期开展传播风险评估、疫情研判和预警。
人群血吸虫病查治。
开展人群血吸虫病筛查、治疗,强化病例个案调查和管理。
会同交通运输和农业部门重点加强野外作业、渔民、船民等高危人群的查治。
对晚期血吸虫病患者进行救治。
疫点处置。
发生血吸虫病疫情后,及时开展流行病学调查,落实患者治疗、预防性化疗、人畜粪便无害化处理、易感环境处理、健康教育等措施。
卫生计生、农业等部门要同步开展疫点处置工作。
钉螺调查与控制。
对适宜钉螺孳生环境进行调查,掌握钉螺分布规律,确定有螺地带和易感地带,对易感地带及时采用药物喷洒、泥敷、地膜覆盖等灭螺措施。
无害化卫生厕所建设。
实施农村环境卫生工程,结合爱国卫生运动和新农村建设,在流行村普及卫生厕所,在渔民、船民集散地和船舶码头修建无害化公共厕所。
健康教育。
开展多种形式健康教育,普及血吸虫病防治知识。
重点加强流行区儿童、青少年和水上作业人员等人群宣传教育。
(二)农业部门。
家畜疫情监测。
开展家畜血吸虫病疫情监测,实行网络化和信息化管理,掌握疫情动态。
家畜查治。
每年进行家畜查治及化疗,控制家畜感染,减少粪便污染。
家畜传染源管理。
大力推进农业耕作机械化,逐步淘汰耕牛。
在暂未淘汰耕牛的流行区逐步推行家畜集中圈养。
结合生态家园及农村能源开发工作,由各省支持建设户用沼气和小型沼气工程。
发展替代养殖业,减少易感动物饲养量。
实施农业灭螺工程。
结合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对符合条件的水田实施水改旱或者水旱轮作。
在有钉螺分布的低洼沼泽地带(非基本农田)开挖池塘,发展优质水产养殖业,实行蓄水灭螺。
(三)水利部门。
实施河流(湖泊)综合治理工程。
对流行区有螺河段(湖泊),因地制宜采取硬化护坡、抬洲降滩、改造涵闸(增设拦螺阻螺设施)等措施,改变钉螺孳生环境,控制钉螺沿水系扩散。
实施灌区改造工程。
对流行区灌区的有螺灌排渠道(沟),采取硬化护坡、改造涵闸(增设拦螺阻螺设施)等措施,改变钉螺孳生环境,控制钉螺沿渠系扩散。
实施农村饮水工程。
结合农村供水等相关工程规划实施,优先安排流行区农村供水工程建设项目,进一步强化流行区农村饮水保障。
实施水利行业血吸虫病防治项目。
根据流行区水利单位所在地血吸虫病流行情况,采取改水、改厕和环境改造等措施,建立血吸虫病防治安全区(带),同时加强监测、健康教育以及水利血吸虫病防治科研能力建设,改善水利行业人员生产生活环境,提高水利行业防治能力。
(四)林业部门。
抑螺防病林营造。
建立以抑螺防病林为核心的林业血吸虫病防治生态安全体系。
在重点流行区适宜造林的地带,继续营造抑螺防病林,采用抑螺植物材料、构建林农复合系统、设立隔离设施等措施,改变钉螺孳生环境,压缩钉螺孳生面积。
抑螺成效提升改造。
对在流行区营造的防护林、社会造林等非抑螺防病林分,采取挖沟抬垄、沟渠清理、补植抑螺植物等措施,进行抑螺成效提升改造。
生态环境监测。
在适宜钉螺孳生的区域加强生态环境监测与预警。
开展林业防治血吸虫病生态防控试点,探索改善生态环境、抑制钉螺孳生的防控模式。
结合实施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建设防钉螺扩散设施,加强螺情监测。
(五)国土资源部门。
实施土地整治工程。
在流行区开展土地整治时,结合土地平整、灌溉与排水工程、田间道路、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等工程,建设沉螺池等抑螺灭螺设施,改变钉螺孳生环境。
实施农村建设用地整治工程。
对一些疫情严重、村庄附近螺情复杂、钉螺难以消灭的地方,优先安排农村建设用地整治工程,选择安全地带建村。
(六)其他相关部门。
交通运输部门推行船舶按有关规定安装和使用粪便收集容器、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进行无害化处理。
教育部门科学安排血吸虫病防治教学内容,做好中小学生预防血吸虫病的健康教育,防止其感染血吸虫病。
新闻出版广电部门在流行区开展公益性血吸虫病健康教育活动,广泛宣传血吸虫病防治知识和政策,提高居民自我防护意识和参与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的积极性。
五、保障措施(一)组织保障。
血吸虫病防治工作是国务院防治重大疾病工作部际联席会议(以下简称联席会议)制度的重要内容。
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要按照职责分工,主动研究血吸虫病防治工作中的重大问题,认真落实联席会议确定的工作任务和议定事项,互通信息,密切配合,共同推进血吸虫病防治工作。
联席会议办公室要发挥统筹协调作用,加强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督导、检查和调研。
流行区及监测地区各级人民政府要建立健全血吸虫病防治工作领导协调机制和工作责任制,切实加强对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的领导,及时协调解决防治工作中的重大问题,研究制定防治政策,组织落实各项防治措施。
加强地区间联防联控,毗邻地区要按照血吸虫病流行特点,制订区域联防工作计划,根据各区域间的实际情况,分类分片确定联防联控工作重点和具体措施。
结合新时期爱国卫生工作要求,充分发挥群防群控的优势,组织群众开展血吸虫病防治公益活动,改造生产生活环境。
大力普及防病知识,提高人民群众的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结合本规划制定本地区血吸虫病防治规划,依法推进各项防治工作,落实有螺地带禁牧工作,支持驻地部队开展防治工作。
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协同配合,共享防治信息,认真组织实施综合治理。
坚持“春查秋会”制度,建立健全部门述职制度、定期通报制度,加强工作指导和督查。
(二)经费保障。
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经费由中央和地方分级负担,纳入政府财政预算予以安排。
省、市两级人民政府负责落实本地区血吸虫病综合治理工程项目经费,对县、乡两级开展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给予专项经费补助。
县、乡两级人民政府合理安排血吸虫病防治工作日常运转所需经费。
持续推动血吸虫病防治工作,对经济困难地区的血吸虫病防治经费、血吸虫病重大疫情应急处置经费给予适当补助。
有关地方政府在编制或审批国土、水利、农业、林业等工程项目时,应当统筹考虑血吸虫病防治的工程措施。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加强对资金的监管和审计,保证专款专用,提高使用效益。
同时,要广泛动员和争取企业、个人及社会力量的支持。
(三)技术保障。
加强消除血吸虫病科学研究,组织跨部门、跨行业、跨区域研发创新,加快传染源控制、监测预警、快速诊断技术、预防和治疗药品、灭螺药品和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开发一批适宜的防治技术和相关产品。
及时制定、修订消除血吸虫病技术规范,指导消除血吸虫病工作。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借鉴国外先进技术,交流推广我国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经验和做法。
(四)机构和人员保障。
强化血吸虫病防治能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血吸虫病监测体系。
重点加强基层血吸虫病防治队伍建设和能力建设,开展专业人员素质教育和技术培训,建立完善与防治任务相适应的专业队伍。
加强卫生、农业等血吸虫病检测实验室网络建设,提高检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