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专题复习教案讲义
高考成语专题复习教案
高考成语专题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高考常见成语的含义、用法和出处。
2. 提高学生运用成语的能力,丰富语言表达。
3. 培养学生分析、归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成语的含义和用法2. 成语的来源和演变3. 成语的分类和特点4. 高考成语题型解析5. 成语运用实例分析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成语的含义、用法、来源等知识点。
2. 案例分析法:分析高考成语题目和实例,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成语。
3. 练习法:通过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能力。
四、教学步骤1. 导入:介绍成语的起源和演变,激发学生兴趣。
2. 讲解:讲解成语的含义、用法、分类和特点。
3. 实例分析:分析高考成语题目和实例,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成语。
4. 练习:布置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5. 总结: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点。
五、课后作业1. 整理本节课学习的成语,总结其含义、用法和出处。
2.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3. 搜集成语故事,了解成语的来源和演变。
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检查:检查学生对成语知识的掌握情况。
2.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
3. 练习题成绩:评估学生在课后练习中的表现,了解学习效果。
六、教学内容1. 成语辨析与运用2. 成语错误类型分析3. 成语辨析技巧讲解4. 成语运用实例解析5. 高考成语辨析题目练习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成语辨析与运用的方法及技巧。
2. 案例分析法:分析成语错误类型及实例,提高学生辨析能力。
3. 练习法:通过课后练习,巩固成语辨析与运用知识。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能力。
八、教学步骤1. 导入: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新课。
2. 讲解:讲解成语辨析与运用的方法及技巧。
3. 案例分析:分析成语错误类型及实例,提高学生辨析能力。
4. 练习:布置课后练习,巩固成语辨析与运用知识。
【精华】成语复习教案3篇
【精华】成语复习教案3篇【精华】成语复习教案3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成语复习教案篇1【复习目标】掌握高考成语题的解题方法重点:①理解容易望文生义的成语②辨析容易混淆的成语【知识讲解】讲解正确理解和使用成语的方法:1、理解关键词的含义,不可望文生义2、在理解原意的基础上,把握比喻义3、辨清容易混淆的成语①形相近而义不同的②意义相近而有细微差别的③褒贬色彩不同的4、符合语法规范或逻辑关系【复习时间】10课时一、高考成语干扰角度解密高考语文卷中每年都有成语运用的题目,成语复习教案教案。
从历年高考来看,它都是以选择题型出现,且近几年都是要求考生选出使用正确的一项;但是这道题的得分情况并不理想。
其实占领这一“制高点”并不难,关键要破译命题者设置干扰角度的“密码”。
1、熟悉历年高考中出现过的成语。
最近几年高考出现过的成语:x年捉襟见肘未雨绸缪自惭形秽如数家珍x年光怪陆离雨后春笋有口皆碑偃旗息鼓x年安步当车颐指气使车水马龙蓬荜生辉x 汗牛充栋淋漓尽致洗心革面左右逢源x年殚精竭虑美伦美奂炙手可热一劳永逸x年望其项背处心积虑火中取栗拭目以待xx年莘莘学子不孚众望趋之若鹜万人空巷从历年高考的情况来看,试题中出现的成语除个别(如“美伦美奂”、“不孚众望”等)较生僻外,绝大部分是在报纸杂志上经常出现而且容易用错的成语,高中三年级语文教案《成语复习教案教案》。
所以,我们在进行成语复习时,不能见难就钻,应当注意的恰恰是那些常见而易错的成语,这样才会取得比较好的复习效果。
2、熟悉高考成语设题的干扰角度解密之一:望文生义,故意曲解。
高考中有一些大家不常见的成语,命题者设题时常常利用我们不理解成语的含义,在设题时望文生义,故意曲解词义。
如:例1、这次选举,本来他是最有希望的,但由于他近来的所作所为不孚众望,结果落选了。
(1997题)例2、成都五牛队俱乐部一二三线球队请的主教练及外援都是清一色的德国人,其雄厚财力令其它甲B球队望其项背。
成语复习课教案(5篇范文)
成语复习课教案(5篇范文)第一篇:成语复习课教案教学目标:1.在复习学过的成语的基础上积累并运用成语。
2.通过游戏竞赛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成语的兴趣,并引导学生培养持之以恒积累成语的好习惯。
教学准备:1.布置情景,设计多媒体课件。
2.引导学生收集有关成语。
教学过程:一.引出课题1、师:同学们,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
我国的文字——汉字,更是博大精深。
你们看,(课件出示含成语的句子)在成语的广阔天地里,有一个成语王国。
那里风和日丽,山清水秀,叫人流连忘返。
那里姹紫嫣红,奇花异草,叫人目不暇接。
那里生机勃勃,珍禽异兽,叫人耳目一新。
那里还有至理名言,读了让人受益匪浅。
这些四字词语,我们平时叫它们什么?生:成语二.创设情景1、师:把全班同学分成三组,进行成语擂台赛。
比一比,看哪组表现最积极,最厉害!三.活动开始师:我们一起进入成语擂台赛!(一)第一关:你缺我填师:出示课件1:把下面成语按感情色彩分类高瞻远瞩斗志昂扬鼠目寸光鸟语花香垂头丧气千军万马排山倒海大公无私视死如归贪生怕死自私自利一日千里• 褒义词:• 贬义词:• 中性词:师:出示课件2:把下面的成语按修辞分类一目十行对答如流怒发冲冠胆小如鼠一尘不染鸦雀无声巧舌如簧花枝招展鸟语花香胆大包天料事如神一步登天(比喻、夸张、拟人)师:出示课件3:成语的分类1、含近义词的成语:2、含反义词的成语:3、历史故事成语:4、寓言故事成语:5、神话故事成语:成语趣背1、出示课件根据意思写带“马”字的成语粗略地看()立了功劳(快上加快()单独行动(地势平坦()非常危险(2、出示课件根据意思写带“手“字的成语形容高兴()形容聪明(形容容易()形容冷漠(形容亲密()形容慌乱(3、成语之最最遥远的地方()最荒凉的地方(最悬殊的区别()最反常的气候())))))))(二)第二关:最昂贵的稿费()最绝望的前途()最难做的饭()最高的巨人()4、成语中表现人物品质的有:(三)第三关:成语猜猜猜避重就轻迫在眉睫恩重如山本末倒置粗中有细满载而归一刀两断一手遮天心中有数德高望重一举两得一箭双雕(四)第四关:成语妙用1、描写“说”的成语很多,下列成语侧重于表现说话时的情态。
“成语专题复习”教案
“成语专题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并理解成语的含义和用法。
2. 提高学生运用成语的能力,丰富学生的词汇量。
3. 培养学生对汉语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1. 成语的含义和用法。
2. 成语的积累和运用。
三、教学方法1. 讲解法:讲解成语的含义、用法和来源。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典型例句分析成语的运用。
3. 练习法:通过练习巩固所学成语。
四、教学准备1. 成语资料卡片。
2. 成语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成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成语:选取五个成语进行讲解,包括成语的含义、用法和来源。
3. 案例分析:给出典型例句,分析成语的运用。
4. 练习:学生分组进行成语练习,巩固所学成语。
5. 总结:对本节课所学成语进行总结,鼓励学生继续积累和运用成语。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确保学生能够掌握和理解成语。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对汉语传统文化的热爱。
六、教学内容与目标章节:六至十内容:六、成语的故事与出处七、成语的分类与特点八、成语的运用与辨析九、成语接龙游戏十、成语复习测试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成语背后的故事,加深对成语的理解和记忆。
2. 通过对成语的分类和特点的学习,提高学生运用成语的准确性。
3.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增强语言表达的丰富性。
4. 通过对成语接龙游戏的参与,提高学生的词汇量和反应能力。
5. 通过复习测试,检查学生对成语学习的效果,查漏补缺。
七、教学重难点六、成语的故事与出处重点:成语的出处和背后的故事。
难点:理解成语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七、成语的分类与特点重点:成语的分类和特点。
难点:掌握各类成语的用法和表达效果。
八、成语的运用与辨析重点:成语的正确运用和辨析。
难点:区分近义成语和避免成语误用。
九、成语接龙游戏重点:成语接龙的规则和技巧。
难点:流畅地进行成语接龙,避免卡顿。
高考成语专题复习教案
高考成语专题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高考成语的常见错误类型及原因。
2.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提高语文素养。
二、教学内容1. 成语的定义和特点2. 高考成语常见错误类型及原因分析3. 成语的正确使用方法4. 成语辨析练习三、教学过程1. 成语的定义和特点:介绍成语的概念、来源和构成,分析成语的特点。
2. 高考成语常见错误类型及原因分析:归纳总结高考成语错误类型,分析错误原因。
3. 成语的正确使用方法:讲解成语的正确用法,举例说明。
4. 成语辨析练习:提供练习题,让学生进行成语辨析练习。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成语的定义、特点、错误类型及正确使用方法。
2. 实例分析法:通过具体例子讲解成语的正确用法。
3. 练习法:提供练习题,让学生进行成语辨析练习。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和提问回答。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练习的情况和答案的正确性。
3. 学习效果评价:通过课后作业、小测验等方式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成语的定义、特点、错误类型及正确使用方法,让学生对成语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实例分析和练习,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成语的正确用法。
在教学评价方面,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参与度、练习完成情况和学习效果评价,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进行相应的教学调整。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学生的成语运用能力得到了提高。
六、成语复习策略1. 分类复习:将成语按照词义、用法、出处等进行分类,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
2. 归纳总结:对常见的成语错误类型进行归纳总结,分析错误原因,提高识别和避免错误的能力。
3. 成语接龙:通过成语接龙游戏,增加学生对成语的记忆和运用能力。
七、成语辨析技巧1. 词义辨析:掌握成语的准确词义,区分近义成语的细微差别。
2. 语境分析:根据句子语境,选择合适的成语进行填空。
3. 逻辑关系:注意成语之间的逻辑关系,避免使用错误的成语。
高考成语复习专题教案
高考成语复习专题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一定数量的成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使学生在日常交际和写作中能够运用成语丰富语言。
3. 引导学生理解成语的含义,提高学生对成语故事和文化背景的了解。
二、教学内容1. 成语的定义和特点2. 成语的来源和分类3. 成语的正确运用4. 成语的辨析与练习5. 成语在阅读和写作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成语的定义、特点、来源和分类,成语的正确运用。
2. 难点:成语的含义理解和辨析,成语在实际语境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成语的定义、特点、来源和分类,分析成语的正确运用。
2. 案例分析法:通过成语实例,分析成语的含义和用法。
3. 练习法:设计各种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成语知识。
4. 讨论法:分组讨论成语的使用场合和注意事项,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引入:介绍成语的概念,引导学生了解成语的重要性和作用。
2. 讲解:详细讲解成语的定义、特点、来源和分类,举例说明成语的正确运用。
3. 练习:设计练习题,让学生辨别成语的正确与错误,提高学生的辨析能力。
4. 讨论:分组讨论成语的使用场合和注意事项,分享成语故事和文化背景。
5. 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成语的正确运用和注意事项。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2. 练习题的正确率:统计学生练习题的正确率,评估学生对成语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观点阐述、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课后作业:通过学生的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5. 期中期末考试:设置相关成语题目,评估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效果。
七、教学资源1. 成语教材或成语词典:提供成语的定义、例句和故事背景。
2. 多媒体教学设备:用于展示成语例句、成语故事和教学课件。
成语专题复习说课稿
成语专题复习说课稿第一篇:成语专题复习说课稿《成语运用》复习课说课稿袁新乾一、教学内容成语运用是中考必考的内容,是积累与运用的第4小题,是一个选择题,分值为三分。
《课程标准》中规定: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拨打,吸收民族文化智慧。
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汲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
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成了一个重要的学习任务。
二、学情分析语文学习是一个常年积累的过程,学生在多年的语文学习中积累了一些成语,但是对成语的意思和每个成语背后的故事掌握不牢固,而考察的时候正好是在理解词义的基础上带入句子,辨别使用是否得当。
但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所以这节课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整理和积累知识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通过分写中考试题,寻求规律,掌握考查的重点;加强备考方法的指导,强化基础训练。
拟定这样两个目标作为复习课比较功利化,目的就在于要帮助学生把握考试方向针对性复习,提高学生答题能力,进而提升语文成绩。
分析目标过于功利化是不足的,学习还是应该关注全面提高,培养学生的能力,还要注意情感目标的体现。
四、教法学法(一)教学方法1.概念归纳法。
将常考的成语进行归纳分类,分成七个类别,便于学生系统记忆形成知识体系。
2.范例引导法。
相关的成语误用情况分别距离,学生心中有数。
3.探究式教学法。
创设情景,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况中探究学习,通过合作解决问题。
(二)教学手段主要是使用多媒体电脑课件。
把教学设计的步骤及内容制成课件,利于引导学生质疑思辨法,利于突破重点、难点,利用演示课件代替板书能够提高课堂效率,扩充课堂容量。
五、教学过程(一)课前热身,学生在黑板上书写常考成语,并说明自己积累的成语的意思。
设计意图是为了提升学生自己积累知识的能力,能够主动学习、大胆展示。
(二)考点解读,解读这一内容在中考中的地位。
直接切入中考题,让学生直观了解中考考生们,从而明白教学目标。
(三)罗列成语误用的情况根据分类,每个类别列举两个实例,让学生真正理解这几个类别如何出题,怎么考查。
中考专题复习:成语复习教案(学生版)
中考专题复习:成语复习教案(学生版)第一章:成语的定义与分类1.1 成语的定义:成语是固定结构、固定用法的词组或短语,通常由四个字组成,具有特定的意义。
1.2 成语的来源:成语来源于古代文学作品、历史故事、神话传说等,经过长期传承和发展而形成。
1.3 成语的分类:成语可以根据其结构、意义和用途进行分类。
常见的分类有:AABC式成语、ABAC式成语、ABCD式成语等。
第二章:成语的运用与辨析2.1 成语的运用:学生在写作、口语表达中运用成语,丰富语言表达,提高语言魅力。
2.2 成语的辨析:区分成语的意义、用法和感情色彩,避免在使用过程中出现错误。
2.3 成语运用的注意事项:避免成语使用不当、望文生义、重复冗余等错误。
第三章:成语的记忆与积累3.1 成语的记忆方法:采用联想、故事、谐音等方法记忆成语,提高记忆效果。
3.2 成语的积累途径:通过阅读、背诵、练习等途径,积累成语,丰富词汇量。
3.3 成语积累的注意事项:注重成语的实用性和适用场合,避免盲目积累。
第四章:成语在阅读理解中的应用4.1 成语在阅读理解中的作用:帮助理解文章意义,分析作者观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4.2 成语在阅读理解中的辨析:区分成语的意义和用法,正确理解成语在文中的含义。
4.3 成语在阅读理解中的实践:运用成语分析文章,提高阅读理解成绩。
第五章:成语在写作中的运用5.1 成语在写作中的作用:丰富语言表达,提高文章质量,增加文采。
5.2 成语在写作中的运用技巧:恰当选择成语,注意成语的搭配和语境,避免成语使用错误。
5.3 成语在写作中的实践:运用成语进行写作练习,提高写作水平。
第六章:成语辨析与修改6.1 成语误用的常见类型:望文生义、对象误用、褒贬误用、自相矛盾、用错场合等。
6.2 成语辨析的方法:根据成语的意义、用法、感情色彩进行辨析,判断是否适合句子或文章的语境。
6.3 成语修改的技巧:找出错误成语,替换为合适的成语,保持句子或文章的原意和表达效果。
中考专题复习:成语复习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一定数量的成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使学生在日常写作和口语表达中能够运用成语。
3. 引导学生理解成语的含义,并能够分析成语的构成和特点。
二、教学内容:1. 成语的含义和来源:介绍成语的定义、来源以及成语的特点。
2. 成语的分类:按照成语的结构、意义、来源等方面进行分类。
3. 成语的正确使用:讲解成语的用法,包括成语的固定搭配、成语的感情色彩等。
4. 成语的错误用法:分析常见的成语错误用法,引导学生避免犯错。
5. 成语的练习和运用:通过练习题和口语表达等方式,巩固学生对成语的掌握和运用。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成语的含义、来源、分类和正确使用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常见的成语错误用法,引导学生正确使用成语。
3. 练习法:通过练习题和口语表达等方式,巩固学生对成语的掌握和运用。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让学生讨论成语的用法和练习题,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四、教学准备:1. 成语资料:收集成语的相关资料,包括成语的含义、来源、例句等。
2. 成语练习题:准备一些成语练习题,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应用题等。
3. 教学课件:制作教学课件,展示成语的定义、分类、用法等。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包括发言、讨论等。
2. 练习题的正确率:检查学生完成练习题的正确率,评估学生对成语的掌握程度。
3. 口语表达:评估学生在口语表达中使用成语的准确性和恰当性。
4. 学生自评和互评:鼓励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评价能力。
六、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引入成语的故事或例子,激发学生对成语的兴趣。
2. 讲解成语含义:讲解成语的含义,帮助学生理解成语的基本意思。
3. 分析成语结构:分析成语的结构,引导学生了解成语的构成规律。
4. 成语分类:根据成语的意义和特点,将成语进行分类,帮助学生记忆。
5. 成语用法讲解:讲解成语的正确用法,包括成语的固定搭配和感情色彩。
中考专题复习:成语复习教案
中考专题复习:成语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一定数量的成语,提高学生的词汇量。
2. 使学生能够正确理解成语的意思,灵活运用成语。
3. 培养学生对成语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掌握成语的基本意思和用法。
2. 难点:正确理解和运用成语,辨析成语的感情色彩。
三、教学方法采用讲解、举例、游戏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教学准备1. 成语卡片2. 成语故事书籍3. 教学课件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讲解成语故事,引导学生进入成语学习的情境。
2. 成语讲解讲解成语的基本意思、用法和感情色彩,让学生正确理解成语。
3. 成语举例举例说明成语的用法,让学生在具体语境中感受成语的运用。
4. 成语游戏设计成语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所学成语,提高运用成语的能力。
5.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所学成语进行总结,强调成语的正确用法和感情色彩。
6.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课后阅读成语故事书籍,增加成语储备,提高语文素养。
7. 教学反思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总结教学优点和不足,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六、复习与巩固1. 课堂复习:通过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成语的掌握情况。
2. 课后复习:布置成语练习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成语。
七、成语辨析1. 学生分组,进行成语辨析比赛。
2. 教师出示成语,学生抢答,判断成语的正确与否。
3. 通过比赛,提高学生对成语的辨析能力。
八、成语接龙1. 学生分组,进行成语接龙游戏。
2. 教师出示一个成语,学生需用该成语的一个字作为下一个成语的第一个字。
3. 通过游戏,增加学生的成语储备,提高学生的运用能力。
九、成语应用1. 教师出示一个成语,要求学生用该成语造句。
2. 学生分组进行造句比赛,看谁用成语造句更准确、生动。
3. 通过比赛,提高学生对成语的应用能力。
十、课堂小结与作业布置1.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强调成语的正确用法和感情色彩。
中考专题复习:成语复习教案(学生版)
中考专题复习:成语复习教案(学生版)第一章:成语的定义与分类一、成语的定义:成语是固定短语,由两个或更多个汉字组成,具有特定的意义,通常来源于古代文学、历史故事、神话传说等。
二、成语的分类:1. 根据结构划分:单音节成语、双音节成语、多音节成语。
2. 根据来源划分:文学成语、历史成语、神话成语、民间成语。
3. 根据意义划分:形容词成语、动词成语、名词成语、副词成语、并列成语、转折成语等。
第二章:成语的运用与误用一、成语的运用:1. 成语在句子中的位置:主语、宾语、定语、状语等。
2. 成语的搭配:动词与名词、形容词与名词、形容词与动词等。
二、成语的误用:1. 望文生义:忽略成语的本意,只看表面字面意思。
2. 误用对象:将成语用于不适当的对象。
3. 语法错误:成语在句子中的位置或搭配使用不当。
第三章:成语的记忆方法一、联想记忆法:通过成语中的某个字或成语的谐音,联想到其他相关的成语。
二、故事记忆法:通过成语的来源故事,帮助记忆成语的意思和用法。
三、组词记忆法:将成语中的字组成常见的词语,从而记忆成语。
四、卡片记忆法:制作成语卡片,正面写成语,背面写成语的意思和例句。
第四章:成语的辨析与练习一、成语的辨析:1. 相似成语的区分:注意成语的细微差别,如意义、感情色彩、用法等。
2. 成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找出成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二、成语的练习:1. 填空题:根据句子的上下文,选择合适的成语填空。
2. 选择题:从给出的选项中,选择正确的成语。
第五章:成语在阅读和写作中的应用一、成语在阅读中的应用:1. 理解成语的意思:通过上下文,理解成语的含义。
2. 识别成语的误用:在阅读中,注意成语的误用情况。
二、成语在写作中的应用:1. 运用成语丰富语言:在写作中,适当使用成语,丰富表达。
2. 避免成语的滥用:注意不要在写作中过度使用成语,以免造成读者疲劳。
第六章:成语的来源与演变一、成语的来源:1. 古代文学:成语多来源于诗词、散文等文学作品。
2024成语复习教案6篇
2024成语复习教案6篇成语复习教案篇1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梳理小学阶段学过成语的类型、意义及运用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2、通过成语专题复习,使学生懂得成语是中国语言宝库中的瑰宝。
3、通过小组合作方式,培养团结协作精神,提高学习的主动性。
活动准备1.布置好黑板,营造活动氛围。
2.用小黑板画上表格,由计分员计分。
3.把全班分成4个小组,每组确定一名组长。
活动过程一、导入新课:今天我们上语文活动课,现在请大家听老师说一段话。
想想看,这段话在遣词造句上有什么特点:在汉语的广阔天地里,有一个成语王国。
那里风和日丽,山青水秀叫人流连忘返;那里姹紫嫣红,奇花异草叫人目不暇接;那里生机勃勃,珍禽异兽叫人耳目一新;那里还有至理名言,读了让人受益匪浅。
是的,这这短短的一段话里就用了11个成语。
我们说话或写__时,如果能恰当地运用一些成语,会使我们的表达简洁明了、生动有趣。
大家已学了不少成语,平常也积累了一些,今天我们就以比赛的形式漫游成语王国,大家可要努力啦!二、明确规则①以4个小组比赛的形式开展活动,以小组记分,最后排出名次,赢的那一组是今天的擂台。
②记分员只管记分,不参加比赛。
记分员宣誓:被大家选为记分员,我很荣幸,我一定会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做好我的工作。
三、比赛过程第一站——对对子游戏(AABB)高高兴兴——开开心心郁郁葱葱战战兢兢吞吞吐吐(ABAC)无边无际——一心一意善始善终戒骄戒燥(AABC)蒸蒸日上——欣欣向荣滔滔不绝摇摇欲坠遥遥相对(ABCC)千里迢迢——文质彬彬得意洋洋威风凛凛生气勃勃过渡:刚才我们是配合的天衣无缝啊。
大家很善于观察,这些成语结构形式很有趣,把它们放在一起有助于记忆。
师:在成语王国里,有许许多多由数字组成的成语,那可真是“五花八门,五彩缤纷”。
第二站:数字成语王国要求:①这道题要发挥集体的智慧,写得越多,分数越高,写对一个成语给1分,写错不扣分。
②各小组在集体讨论后由1名同学填写答案,书写要工整。
中考专题复习:成语复习教案(学生版)
中考专题复习:成语复习教案(学生版)第一章:成语的定义与特点1.1 成语的定义:成语是汉语中固定搭配的短语,由两个或多个字组成,具有特定的意义。
1.2 成语的特点:1.2.2 意义深刻:成语往往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深刻的寓意。
1.2.3 用法广泛:成语可以用于口语和书面语,适用于各种场合。
第二章:成语的来源与分类2.1 成语的来源:成语来源于古代文学作品、历史故事、神话传说等。
2.2 成语的分类:2.2.1 根据结构分类:单音节成语、双音节成语、多音节成语。
2.2.2 根据意义分类:形容词成语、动词成语、名词成语、副词成语等。
第三章:成语的运用与错误类型3.1 成语的运用:成语可以用于表达感情、描绘事物、论证观点等。
3.2 成语错误类型:3.2.1 成语用法错误:如“颗粒无收”不能用来形容“没有收获”。
3.2.2 成语意义理解错误:如“杯水车薪”不是指“小题大做”。
3.2.3 成语搭配错误:如“一心一意”不能用来形容“一个人”。
第四章:成语的辨析与练习4.1 成语的辨析:通过分析成语的构成、意义、用法等方面进行辨析。
4.2 成语练习:通过填空、选择、改错等形式进行练习。
第五章:成语典故与故事5.1 成语典故:介绍成语背后的历史故事或神话传说。
5.2 成语故事:通过故事形式讲解成语的用法和意义。
第六章:成语的语义辨析6.1 近义成语的区分:通过对比分析,辨析成语之间的细微差别。
6.2 反义成语的识别:了解成语的反义关系,正确运用。
第七章:成语的活用与创新7.1 成语的活用:学习将成语灵活运用于不同语境中。
7.2 成语的创新:尝试结合现代语言习惯,创造新的成语用法。
第八章:成语接龙游戏8.1 成语接龙规则:了解成语接龙的规则,学会正确进行接龙。
8.2 成语接龙练习:进行成语接龙游戏,提高反应能力和词汇运用能力。
第九章:成语在阅读理解中的应用9.1 成语在文段中的作用:理解成语在文章中的含义和表达效果。
9.2 成语在阅读理解练习:通过阅读练习,提高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中考专题复习:成语复习教案
中考专题复习:成语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一定数量的成语,提高学生的成语运用能力。
2. 培养学生理解成语含义、辨析成语用法的能力。
3. 通过对成语的复习,激发学生对汉语文化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
二、教学内容1. 成语的含义与来源2. 成语的分类与特点3. 成语的正确运用与辨析4. 成语在阅读和写作中的应用5. 成语复习策略与技巧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成语的正确运用与辨析,成语在阅读和写作中的应用。
2. 难点:成语的含义与来源,成语的分类与特点。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成语的含义、来源、分类与特点。
2. 案例分析法:分析成语在阅读和写作中的应用。
3. 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成语辨析与交流。
4. 练习法:通过成语填空、改正错误等形式巩固所学内容。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以故事、谜语等形式引入成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讲解成语的含义、来源、分类与特点,引导学生理解成语的内涵。
3. 案例分析:分析成语在阅读和写作中的应用,让学生感受成语的魅力。
4. 小组讨论:分组进行成语辨析,引导学生学会正确运用成语。
5. 练习:布置成语填空、改正错误等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成语的正确运用与辨析。
7.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成语复习作业,要求学生课后进行自主学习。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练习成果评价:对学生的成语填空、改正错误等练习进行批改,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3. 课后作业评价:检查学生的课后复习作业,了解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情况。
七、教学拓展1. 成语接龙游戏:组织学生进行成语接龙游戏,提高学生的成语运用能力。
2. 成语典故讲解:讲解一些有趣的成语典故,增加学生对成语的了解。
3. 成语运用实例分析:分析一些成语在名人名言、文学作品中的运用,提高学生的成语鉴赏能力。
高考成语专题复习教案
高考成语专题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成语的定义和基本特点。
2.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成语误用类型的辨析能力。
4. 引导学生学会成语的积累和运用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1. 成语的定义和基本特点。
2. 成语误用类型的辨析。
3. 成语的积累和运用方法。
三、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通过典型例句,分析成语的误用情况。
2. 讨论法:分组讨论成语误用的原因和对策。
3. 实践法: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运用成语。
四、教学内容1. 成语的定义和基本特点1.1 成语的定义1.2 成语的基本特点(来源、结构、意义等方面)2. 成语误用的类型及原因2.1 成语含义与语境不符2.2 成语用法错误2.3 成语搭配不当2.4 成语色彩误用2.5 成语重复或矛盾3. 成语的积累和运用方法3.1 成语来源分类积累3.2 成语用法分类积累3.3 成语典故和例句记忆3.4 成语在实际语境中的运用五、教学过程1. 导入:讲解成语的定义和基本特点,引发学生对成语的兴趣。
2. 讲解成语误用的类型及原因,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认识到成语误用的严重性。
4. 实践环节: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运用成语,检测学习效果。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成语的正确使用和积累的重要性。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实践环节和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成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六、教学活动设计活动一:成语接龙游戏1. 学生分组进行成语接龙游戏,要求每个成语的第一个字与上一个成语的一个字相同。
2. 教师点评游戏的精彩瞬间,纠正成语使用不当的情况。
活动二:成语辨析竞赛1. 教师给出成语,学生判断其是否使用正确。
2. 学生分组进行竞赛,答对加分,答错不扣分。
3. 教师总结错误类型,并进行讲解。
七、教学策略策略一:案例分析法1. 教师展示成语误用的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错误原因。
2. 学生通过案例学会识别成语误用的类型,提高辨析能力。
策略二:情境教学法1. 教师创设实际语境,让学生在语境中运用成语。
成语熟语专题复习教案
成语专题复习教案㈠成语专题复习教案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高考成语题的解题方法,通过适量练习,让学生学会运用。
教学重点:①了解易设误的成语的几种类型;②辨析容易混淆的成语;③有的放矢,加强积累。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以练为主课时安排:6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考点解析一、知识准备1.了解成语的有关知识(1)成语的语法结构关系①并列式:披坚执锐防微杜渐②承接式:先斩后奏见异思迁③目的式:削足适履越祖代扈④因果式:水滴石穿水落石出⑤主谓式:把人忧天夜郎自大⑥动宾式:不见经传拒人千里⑦动补式:退避三舍无动于衷⑧连动式:画蛇添足刻舟求剑⑨兼语式:请君人瓮引狼人室⑩偏正式:衣冠禽兽扶摇直上(2)成语的感情色彩①褒义:风起云涌殚精竭虑②贬义:处心积虑满城风雨③中性:今非昔比风雨交加(3)成语的出处①古代寓言故事:望洋兴叹及虎谋皮②历史故事:煮豆燃萁闻鸡起舞洛阳纸贵③古代典籍作品:祸起萧墙举一反三昭然若揭二. 研习高考试题1.(2008年全国卷)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滥挖天山雪莲现象日益猖獗的原因之一是,违法者众多且分布广泛而管理部门人手不足,因此执法往往捉襟见肘....。
B、今年头场雪后城市主干道上都没有发生车辆堵车现象,在这种秩序井然的背后,包含着交通部门未雨绸缪....的辛劳。
C、一项社会调查显示,如果丈夫的收入低于妻子,一部分男性难免会感到自惭形...秽.,甚至无端地对自己进行心理折磨。
D、老王家的橱柜里摆满了他多年收藏的各种老旧钟表,每当他向慕名来访的参观者介绍这些宝贝时,总是如数家珍....。
[答案为D。
“如数家珍”的释义为“好象数自己家藏的珍宝那样清楚。
比喻对所讲的事情十分熟悉。
”,本句中各种老式钟表本身就是老王的“家珍”,谈不上“如”,因此是错误的。
A“捉襟见肘”的意思为“拉一拉衣襟,就露出臂肘。
形容衣服破烂。
比喻顾此失彼,穷于应付。
”B“未雨绸缪”中“绸缪”意为“紧密缠缚”。
“成语专题复习”教案
成语专题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一定数量的成语,提高学生的成语运用能力。
2. 通过对成语的复习,加深学生对成语的含义、用法和来源的理解。
3. 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成语的含义与用法2. 成语的来源与故事3. 成语的分类与辨析4. 成语的应用与实践5. 成语的复习与测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成语的含义、用法和来源。
2. 难点:成语的分类、辨析和应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成语的含义、用法和来源。
2. 案例分析法:分析成语的故事和实例。
3. 小组讨论法:进行成语分类和辨析。
4. 实践法:运用成语进行表达和实践。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成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讲解成语的含义、用法和来源,举例说明。
3. 案例分析:分析成语的故事和实例,加深学生对成语的理解。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进行成语分类和辨析,分享学习心得。
5. 实践环节:学生运用成语进行表达和实践,提高成语运用能力。
6. 复习与测试:进行成语复习和测试,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小组讨论评价: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合作态度、分享心得的准确性等。
3. 成语运用评价:通过学生的成语运用实践,评价学生对成语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
4. 测试成绩评价:根据学生的成语测试成绩,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
七、教学策略1.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基础,给予适当的辅导和指导,帮助学生掌握成语。
2. 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问和分享学习心得,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运用成语,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4. 组织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高。
八、教学资源1. 成语故事书籍和资料:用于讲解成语的来源和故事。
2. 成语卡片或挂图:用于学生分组分类和辨析成语。
成语复习教学设计(大全五篇)
成语复习教学设计(大全五篇)第一篇:成语复习教学设计成语复习教学设计课堂活动:成语运用错误常见角度教学目标:掌握高考成语题的解题方法教学重点:①理解容易望文生义的成语②辨析容易混淆的成语教学过程:学生小组探讨交流,最后总结成语运用错误常见有如下角度:角度一望文生义熟语意义具有整体性,而且意蕴是约定俗成的。
如果仅仅从字面上去牵强附会,导致理解不确切而造成的运用错误,就属于望文生义。
如把“泼冷水”的意思理解成“把冷水泼出去”就是典型的望文生义,这个熟语的意思是“挫伤别人的积极性或让他人清醒”;把“万人空巷”理解成“人们都离开街巷回到家里”也是望文生义,实际上正确的意思是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子里出来了,聚集在一起,多用来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
容易让人望文生义的成语很多,如“不名一文”“不足为训”“不经之谈”“不刊之论”“屡试不爽”“吊民伐罪”“细大不捐”“危言危行”“首当其冲”“明日黄花”等。
角度二褒贬误用有些成语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已经附带上一定的感情色彩,或褒义,或中性,或贬义。
具有褒义色彩的成语通常表达肯定、赞扬的情感态度,如“蔚为大观”(形容事物美好繁多,给人一种盛大的印象)、“殚精竭虑”(形容用尽心思)、“凤毛麟角”(比喻珍贵而稀少的人或物)等;具有贬义色彩的成语则表达否定或批判的情感态度,如“处心积虑”(形容蓄谋已久)、“始作俑者”(比喻首先做某件坏事的人)、“弹冠相庆”(指官场中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同伙就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等;具有中性色彩的成语则无褒义或贬义的感情色彩,如“四通八达”(形容交通极便利)、“筋疲力尽”(形容精神和身体极度疲劳)等;还有一些成语,既能用在褒义方面,又能用在贬义方面,如“按图索骥”(既比喻办事机械死板,也比喻按照线索寻找)、“暗送秋波”(本指有情人暗中眉目传情,现也引申为献媚取宠,暗中勾结)、“绵里藏针”(既比喻外貌柔和,内心刻毒,也形容柔中有刚)等。
运用时,不顾感情色彩,易造成误用现象。
高考语文复习成语复习教案
高考语文复习成语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成语的含义和用法,提高学生对成语的运用能力。
2. 培养学生通过成语学习,提高语文素养和阅读理解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成语进行有效沟通和表达,增强语言魅力。
二、教学内容:第一章:成语的定义与特点1. 成语的定义2. 成语的特点3. 成语的来源与构成第二章:成语的分类与记忆1. 成语的分类2. 成语的记忆方法3. 成语的积累与运用第三章:成语的运用与辨析1. 成语的正确运用2. 成语的误用与辨析3. 成语的运用技巧与实例分析第四章:成语在阅读理解中的应用1. 成语在阅读理解中的重要性2. 成语在文段中的作用与分析3. 成语在阅读理解中的应对策略第五章:成语在写作中的运用1. 成语在写作中的作用与意义2. 成语的恰当运用与搭配3. 成语写作实例与评价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成语的定义、特点、分类、记忆方法等基本知识。
2. 案例分析法:分析成语的正确与误用,提高学生对成语运用能力的认识。
3. 阅读理解法:通过成语在文段中的应用,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4. 写作实践法:引导学生运用成语进行写作,提高写作水平。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问和分享。
2. 练习完成情况:学生按时完成练习和作业。
3. 阅读理解能力:通过成语在文段中的应用,评估学生的阅读理解水平。
4. 写作能力:通过成语写作实例,评估学生的写作水平。
五、教学资源:1. 成语教材或教辅资料。
2. 成语故事书籍或文章。
3. 成语运用实例和误用案例。
4. 成语写作模板和优秀范文。
六、成语的来源与故事1. 成语的来源:古代文学、历史、神话、民间故事等。
2. 成语故事讲解:精选具有代表性的成语,讲解其背后的故事和寓意。
3. 成语故事的作用:增强学生对成语的理解和记忆,激发学习兴趣。
七、成语的辨析与练习1. 成语的误用类型: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等。
2. 成语辨析方法:根据语境、词义、用法等方面进行辨析。
高考语文复习成语复习教案
高考语文复习成语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成语的意思和用法2. 掌握成语的来源和演变3. 提高学生运用成语的能力二、教学内容1. 成语的定义和特点2. 成语的来源和分类3. 成语的演变和活用4. 成语的运用和辨析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成语的意思和用法2. 成语的来源和演变3. 成语的运用和辨析四、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通过典型成语案例,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成语的特点和用法2. 比较分析法:通过对比成语的不同用法和意义,帮助学生区分和辨析成语3. 实践训练法:通过练习和应用,提高学生运用成语的能力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成语,激发学生对成语的兴趣和好奇心2. 讲解成语的定义和特点:简要介绍成语的定义和特点,让学生对成语有基本的认识3. 分析成语的来源和分类:讲解成语的来源,如寓言故事、历史典故、文学名著等,并介绍成语的分类,如人物成语、动物成语、植物成语等4. 探讨成语的演变和活用:讲解成语的演变过程,如古汉语成语到现代汉语成语的演变,以及成语的活用,如成语的颠倒使用、成语的拆分使用等5. 练习成语的运用和辨析:提供一些成语句子,让学生判断成语的使用是否恰当,并解释原因6. 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并提供一些拓展的成语,供学生课后学习和巩固7.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并提高运用成语的能力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包括发言、讨论和练习等,评估学生对成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的练习题,评估学生对成语意思、用法和辨析的掌握程度。
3. 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完成的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课堂内容的巩固和运用情况。
1. 成语词典:提供成语词典,供学生查阅成语的意思和用法。
2. 成语案例资料:准备一些成语的案例资料,用于讲解和分析成语的来源和演变。
3. 成语练习题:准备一些成语练习题,用于巩固和提高学生的成语运用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点一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教案)(共6课时)一、成语略解: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固定词组,以高度凝练的语言形式,浓缩了十分丰富的文化内容,堪称汉语宝库中的精华。
包括:谚语,惯用语,歇后语,格言,成语二、考纲解读1.过去怎么考(命题特点)真题引路:解析《步步高》p1_2第1——7题(1)成语题属容易题。
中华成语虽多,但考查立足于常见、常用、常错的成语,不考冷、偏、怪的成语。
(2)语料取自生活,鲜活生动。
(3)2010——2013:判断成语使用的正误(以选择题形式考查大家辨析句中的成语是否使用恰当。
);(4)2014——2015:近义成语辨析(以选择题形式考查近义成语的使用)2.将会怎么考:极可能继续考查近义成语辨析三、同学们存在的问题1. 积累的量不够大,存在盲区2.积累时未形成体系,似是而非不扎实3.容易受报刊、电视等媒体成语误用的影响4、语境意识不够,对所记成语不能灵活应用。
四:如何复习备考:1、积累是前提,是根本。
①坚持记常见、常用、常错的成语。
②要多要素并重而有侧重。
即意义、色彩、对象、搭配等兼顾,要根据实际情况有所侧重,突出易导致误用的因素。
③不可死记,要结合语境识记。
要在理解中,在运用中识记,并及时地把它们用到作文中。
④近义成语。
1.联想记忆;2.不但要记清楚各自的意思,还要理解彼此的差别。
积累的四大途径:随时记忆,积少成多追本溯源,了解出处合理联想,举一反三课外训练,巩固落实2、把握语境是关键。
知道了成语的意义,只是成功的一半,另一半在于把握语境。
要能根据语义找照应,划分关系看搭配。
3、灵活使用做题技巧。
考场上要避难就易,灵活使用排除法。
4、灵活运用一些推断成语意思的方法:(选出正确答案是王道)分项一:如何理解和推断成语含义1、了解一词多义现象,理解成语中关键词的义项。
依据语言环境进行正确推断。
例如:“不刊之论”中的“刊”不是“刊登”的意思,而应解作“削除”;“文不加点”中的“点”不能理解为“标点”,而是指“涂上一点,表示删去”的意思;“不易之论”中的“易”不可理解为“容易”,而应解作“更改”;“不足为训”中的“训”应理解为“法则”,跟“教训”无关;“七月流火”中的“火”是星座名,不能误解为“烈火”;“不速之客”中的“速”应解作“邀请”,不能理解为“迅速”;“言归于好”中的“言”,“羌如故实”中的“羌”都是语首助词,与“语言”“羌族”无关等等。
火中取栗:猴子骗猫取火中栗子,栗子让猴子吃了,猫却把脚上的毛烧掉了.比喻受人利用,冒险出力却一无所得。
2、抓住古今异义词语,紧扣关键语素进行合理推断。
例如:“走马观花”中的“走”是“跑”的意思,而今义只是指“一般行走”;解释:比喻粗略地观察事物。
“感激涕零”中的“涕”应理解为“眼泪”,而今义是指“鼻涕”;“兵不血刃”中的“兵”应解作“兵器”,而今义是指“士兵”;解释:未经交战就取得胜利。
“苟且偷安”中的“偷”是“苟且”之义,今指“盗窃”;“如汤沃雪”中的“汤”应解作“热水”,今多指食物煮后所得的汁水;解释:形容事情很容易解决。
“细大不捐”中的“捐”是“舍弃”义,今义是指“捐助”。
解释:大的小的都不舍弃。
形容收集详尽或搜罗净尽。
3、弄清活用词语用法,根据内部结构进行有效推断①名词活用为动词。
如“粉墨登场”中的“粉墨”,“袖手旁观”中的“袖”,“百年树人”中的“树”,“生灵涂炭”中的“涂炭”,“一鼓作气”中的“鼓”,“不衫不履”中的“衫”和“履”,“衣锦还乡”中的“衣”,“苗而不秀”中的“苗”等,都是名词用作动词。
②名词活用为形容词。
如“洞若观火”中的“洞”应理解为“透彻”。
③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如“被坚执锐”中的“坚”和“锐”,“驾轻就熟”中的“轻”和“熟”,“去伪存真”中的“伪”和“真”,“除暴安良”中“暴”和“良”等,都是形容词用作名词。
④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如“坚壁清野”中的“坚”和“清”等。
⑤动词活用为名词。
如“追亡逐北”中的“亡”和“北”,本义为“逃跑”“败逃”,这里应解作“败逃的敌人”。
⑥使动用法。
如:“生死肉骨”中的“生”是指“使……复生”,“肉”是指“使……长肉”;“沉鱼落雁”中的“沉”和“落”分别是指“使……沉”,“使……落”;“息事宁人”中的“息”和“宁”分别是指“使……平息”,“使……安定”;“汗牛充栋”中“汗”是指“使……出汗”。
等等。
⑦意动用法。
如“鱼肉百姓”中的“鱼肉”,“幕天席地”中的“幕”和“席”等。
⑧名词作状语。
例如:“狼奔豕突”中的“狼”和“豕”是指“像狼那样”,“像猪那样”,表示动作行为的特征状态;“风餐露宿”中的“风”“露”则是指“在风里”“在露天里”,“风雨同舟”中的“风雨”是指“在暴风雨中”,都表示动作行为的地点。
“旁敲侧击”中的“旁”“侧”是指“从旁边”“从侧面”,表示动作行为的趋向。
4、把握文言句式特点,联系语法功能进行恰当推断①宾语前置:A、“唯…是…”是成语中常见的提宾格式。
如“唯命是从”“唯才是举”“唯利是图”等。
B、单用一个“是”字提宾。
如“马首是瞻”中的“是”即为这种用法。
C、表示否定的成语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如“时不我待”中的宾语“我”即放到了动词谓语“待”之前,“人莫予毒”正常语序应为“人莫毒予”。
D、疑问代词作宾语的成语中,宾语往往前置。
如“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中的“焉”即为“附”的宾语。
E、用“之”字作为提宾标志。
如“不此之图”即“不图此”,不打算做这件事或不考虑这个问题。
②状语后置:如“嗤之以鼻”即“以鼻嗤之”,是典型的状语后置句式。
5、关注各种修辞手法,回归已读文本进行准确推断如,“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借代)“红粉青蛾”(杜审言《戏赠赵使君美人》“红粉青娥映楚云,桃花马上石榴裙”(借代)“行将就木”中的“木”是以原料代成品,借代棺木。
等等。
(借代)“投鞭断流”“一日三秋”“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夸张)分项二、弄清常考的成语误用形式:词义理解方面:望文生义、轻重失当、理解片面词语运用方面:用错对象、褒贬误用、谦敬颠倒搭配不当、不合语境、重复或矛盾等,概括起来有8大误区。
成语使用中的8大误区一、误区1:望文生义,内涵不清【解读】对一些成语,想当然地从字面上认定其意思,导致误用。
【例】这部精彩的电视剧播出时,几乎万人空巷,人们在家里守着荧屏,街上显得静悄悄的。
【解析】“万人空巷”是说人们都从巷子里出来到大街上,多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
1典型举例、如:屡试不爽(差错)犯而不校(计较)细大不捐(抛弃)江河日下(情况一天天坏下去)如坐春风(受到良师教诲和熏陶)登高自卑(循序渐进,由浅入深)久假不归不赞一词差强人意空穴来风自顾不暇文不加点七月流火罪不容诛等2、当堂练习:“望文生义”题组3、积累p2“积累小贴士”容易望文生义的成语。
二、误区2:张冠李戴,对象误用【解读】每个成语都有其适用的范围和对象,若使用不当,就要出差错。
1典型举例、【例】①他从小就喜欢画画,常在纸上信笔涂鸦,现在他画的鸟已是栩栩如生.。
“信笔涂鸦”是指写字,不是画画。
②本刊将洗心革面,继续提高稿件的编辑质量,决心向文学刊物的高层次、高水平攀登。
洗心革面:清除旧思想,改变旧面貌。
比喻坏人物彻底悔改。
近义词:改过自新、痛改前非、脱胎换骨、金盆洗手反义词:顽固不化、死不改悔冥顽不化③考生要注意休息,否则有个三长两短,就会影响考试。
“三长两短”多用来指意外的事故或灾祸,常用作“死亡”的委婉语,用来形容考生有些言重了。
④对于郴洲人来说,目前可谓多事之秋,洪魔刚刚从身边离开,人们惊魂未定,政坛又大起风波,158名官商相继落马。
“多事之秋”指事情很多的时期。
形容国家不安定。
这里不合语境,范围把握不对。
⑤大家休息时,小金还在割稻子。
他挥汗如雨,身上衣服全湿透了。
“挥汗如雨”只能用于指很多人。
一个人应为“汗流浃背”。
2、当堂练习p2_3“张冠李戴”题组3、记住p3 “积累小贴士”成语的适用对象。
三、误区3:误用褒贬色彩颠倒【解读】不辨色彩主要表现在褒贬(感情色彩)误用、语体色彩不当等方面。
1、典型举例、例①这些年轻的科学家决心以无所不为的勇气,克服重重困难,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无所不为”是指“什么坏事都敢干”,此误将贬义词用作褒义词了。
例②陇东剪纸粗犷朴实,简练夸张,同江南细致工整的风格相比,真是半斤八两,各有千秋。
口头语“半斤八两”常含贬义,且语体色彩也不妥。
例③刘翔继今年5月破世界纪录之后,又以12秒88的成绩获世界冠军,消息传来,国人弹冠相庆。
这确实是中华民族之大喜,也是黄色人种之大喜。
弹冠相庆:指因即将作官而互相庆贺。
(贬义)近义词:一人得道,鸡犬升天、额手称庆(褒)反义词:如丧考妣(贬义)例④汪锦元长期打入汪伪内部做情报工作,不料东窗事发,被捕入狱。
东窗事发:罪行暴露。
贬义,不指正面人物。
例⑤齐白石画展在美术馆开幕了,国画研究院的画家竞相观摩,艺术爱好者也趋之若鹜。
趋之若鹜:比喻很多人追逐某种东西,就像成群的野鸭一起去逐食一般,贬义。
例⑥湖北省黄金寺村为迎接上级扶贫检查,把几个村羊群集中到一起,以其规模效益骗取扶贫资金,其手段之恶劣,令人叹为观止。
叹为观止:形容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褒义)2、当堂练习:完成p3“感情色彩”题组;3、记住P3“积累小贴士”成语的感情色彩四、误区3:重复矛盾,不合语境【解读】与成语意思相同或相反的语词在句子上下文已有表述,导致语意重复或前后矛盾。
1、典型举例、【例1】看到黄宏表演的小品,一向严肃的父亲也忍俊不禁地笑起来。
【解析】“忍俊不禁”就是“笑起来”之意。
【例2】我本来就对那里的情况不熟悉,你却硬要派我去,这不是差强人意吗?【解析】“差强人意”的意思是“这勉强让我满意”,前后矛盾,当改为“强人所难”。
【例3】为了让分别多年的老同学不期而遇,我们精心组织了这次同学会。
【解析】“不期”即没有约定,与“精心组织”矛盾。
【例4】时下的店名和商品名在吸收外来词时,追求时髦,哗众取宠,令人费解。
这些叫人看不懂的名称,只能让人贻笑大方。
贻笑大方:指被内行人笑话【例5】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战争使我国人民生灵涂炭。
【解析】生灵涂炭:涂炭,烂泥和炭火。
人民陷在泥塘和火坑里。
也指生物受到了极大的伤害。
形容政治混乱时期,人民百姓处于极端困苦的境地。
【例6】有一个同学跟我说:“想到八个月后就要参加高考,我就心有余悸。
真的还没有准备好呀!”【解析】“心有余悸”应针对已经过去的事而言,这高考是八个月后的事,用在句中不合逻辑。
【例7】王大妈爱干净是这一带出了名的,家中的各种物件总是摆设得有条不紊。
【解析】有条不紊:指做事或写文章条理清晰,一点不乱。
典型的还有:真知灼见的意见被人贻笑大方忽然恍然大悟现在当务之急漫山遍野到处都是水果独自孓然一身我对自己的失约一直耿耿于怀迄今也不能忘记小小的弹丸之地各自分道扬镳了难言之隐的苦衷各种形形色色的玩具,劳苦大众民不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