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8032技术白皮书

合集下载

GFA CA3.0技术白皮书

GFA CA3.0技术白皮书

电子证书认证系统GFA CA 3.0技术白皮书White Paper公司:北京国富安电子商务安全认证有限公司GFA E-commerce Security CA CO.,Ltd.地址:中国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荣华中路11号本白皮书的内容是北京国富安电子商务安全认证有限公司关于电子证书认证系统的技术说明书。

本材料的相关权力归北京国富安电子商务安全认证有限公司所有,白皮书中的任何部分未经本公司事先书面同意,不得增删、改编、转印、影印、复印及传播。

如欲获取最新相关信息,请访问本公司网站,您的意见和建议请发送到本公司邮箱。

国富安网站:电子邮箱:gfasupport@All rights reserved.2目录1产品简介 (5)2产品结构 (6)3工作原理 (8)3.1证书签发系统设计 (8)3.2证书注册系统设计 (9)3.3密钥管理系统设计 (13)3.4证书在系统间的安全传输 (15)3.5技术标准 (16)4系统流程设计 (18)4.1系统初始化流程 (18)4.2系统角色的建立 (19)4.3系统工作流程介绍 (20)4.4证书管理工作流程 (21)4.4.1证书申请与审核 (21)4.4.2签发下载 (22)4.4.3证书更新 (23)4.4.4证书注销流程 (24)4.5密钥管理工作流程 (24)4.5.1密钥生成流程 (25)4.5.2密钥分发流程 (25)4.5.3密钥更新流程 (26)4.5.4密钥注销流程 (27)4.5.5密钥恢复流程 (28)5产品功能设计 (30)5.1认证中心(CA Server) (30)5.1.1证书管理 (30)5.1.2模板管理 (31)5.1.3权限管理 (32)35.1.4机构管理 (33)5.1.5证书归档和证书统计 (33)5.2注册中心(RA Server) (34)5.2.1证书管理 (34)5.2.2用户管理 (35)5.2.3DN规则管理 (35)5.2.4模板管理 (35)5.3密钥管理中心(KM Server) (35)5.3.1密钥管理 (36)5.3.2机构管理 (36)5.3.3权限管理 (37)5.3.4密钥恢复和司法取证 (38)6产品主要技术特点 (40)7系统配置要求 (43)7.1硬件环境 (43)7.2软件环境 (43)7.3技术指标 (43)8产品部署方式 (44)41产品简介国富安数字证书认证系统(简称GFA CA系统)是对生命周期内的数字证书进行申请、审核、签发、注销、更新、查询的综合管理系统。

《5G无人机应用白皮书》

《5G无人机应用白皮书》

目录P1P2P12P17P24P26P36P39P45P47引言无人机应用场景和通信需求4G网络能力5G网络能力网联无人机终端通信能力5G应用案例无人机安全飞行标准进展趋势,总结和展望贡献单位IMT-2020(5G)推进组于2013年2月由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学技术部联合推动成立,组织架构基于原IMT-Advanced推进组,成员包括中国主要的运营商、制造商、高校和研究机构。

推进组是聚合中国产学研用力量、推动中国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研究和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的主要平台。

引言无人驾驶航空器(Unmanned Aerial Vehicle,以下简称UAV)简称为无人机,其全球市场在过去十年中大幅增长,现在已经成为商业、政府和消费应用的重要工具。

无人机能够支持诸多领域的解决方案,可以广泛应用于建筑、石油、天然气、能源、公用事业和农业等领域。

当前,无人机技术正在朝军民融合的方向高速发展,无人机产业已经是国际航空航天最具活力的新兴市场,成了各国经济增长的亮点。

无线通信在过去20 年经历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从以话音为主的2G 时代,发展到以数据为主的3G 和4G 时代,目前正在步入万物互联的5G 时代。

移动网络在继续丰富人们的沟通和生活的同时,也向全行业数字化转型提供能力,提高各行业的运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5G 以全新的网络架构,提供10Gbps 以上的带宽、毫秒级时延、超高密度连接,实现网络性能新的跃升。

ITU 定义了5G 三大场景:增强移动带宽(Enhanced Mobile Broadband,以下简称eMBB)、超高可靠低时延通信(Ultra-Reliable Low-latency 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 s,以下简称u R L L C)、大规模机器类通信(M a s s i v e M a c h i n e-Ty p e Communications,以下简称mMTC)。

烈山区智慧养老平台系统模块参数需求【模板】

烈山区智慧养老平台系统模块参数需求【模板】
7、绝缘电阻:I/P-O/P、I/P-FG、O/P-FG:100MΩ/500VDC
8、(电磁干扰)传导和辐射:符合EN55022,Class B
9、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MTBF):100,000小时

1
21
视频处理器
具有完备的视频输入接口,包括2路CVBS,2路VGA,1路DVI,1路HDMI,1路DP,1路USB;支持的输入分辨率最高可达1920×【邮箱地址】;
7、输出频率:50Hz±0.1Hz或60Hz±0.1Hz
8、转换时间:0ms
9、谐波电压失真:≤3% THD(线性负载)≤5% THD(非线性负载)
10、市电模式效率:≥93%;ECO模式效率:≥98%
11、过载能力:市电模式≤125%时10分钟,≤150% 1分钟,>150% 1秒
12、噪音:≤58dBA
13、LCDorLED显示:负载大小、电池容量、供电模式、故障指示
14、使用环境:相对湿度0-96%且温度0-40℃(不结露条件)
15、通讯与监控功能:提供RS232通讯接口,支持windows2000 /2003/XP/Vista/2008,windows7/8,Linux,unix,and MAC可用于本地或远程电源管理。
7、网卡:本次配置≥2个GE千兆网口,≥2个万兆光口;
8、SSD存储:支持同品牌PCIe SSD服务器存储卡,具有自主研发的服务器加速功能,提供国家版权局服务器加速卡软件著作权证书;
9、电源:配置2个≥550W白金冗余热插拔电源,并提供配套的电源连接线;
10、光驱:配置DVD光驱;
11、风扇:配置4个热拔插对旋风扇,支持N+1冗余;
8.支持以太网电口堆叠,用网线连接实现堆叠功能;

大数据标准化白皮书

大数据标准化白皮书
3.大数据发展现状和趋势................................................................................................................ 89 3.1 国外大数据发展 ..........................................................................................................................89 3.1.1 政府出台计划.....................................................................................................................910 3.1.2 工业界大数据研究..........................................................................................................1213 3.2 国内的大数据现状 ..................................................................................................................1415 3.2.1 国内大数据关注焦点.......................................................................................................1415 3.2.2 地方政府探索大数据应用...............................................................................................1617 3.3 大数据产品的发展趋势 ..........................................................................................................2021 3.3.1 大数据由网络数据处理走向企业级应用 ......................................................................2021 3.3.2 移动终端数据应用将成为下一轮创新的中心 ..............................................................2122 3.3.3 “数据租售”成为最直接的盈利模式 ..........................................................................2122

卫星导航领域白皮书名称

卫星导航领域白皮书名称

卫星导航领域白皮书名称
《精密卫星导航系统:促进全球服务和应用》白皮书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实现准确,可靠和可扩展的精密卫星导航系统是为人类服务和推动社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重要一环。

本文的目的是介绍精密卫星导航系统及其应用,以及新兴的GPS,Beidou / Compass,Galileo,GLONASS和IRNSS系统的相关信息。

此外,还将介绍精密卫星导航系统发展的挑战和未来发展方向。

首先,本文介绍了该领域中的基本概念以及历史发展,如卫星定位,GPS,卫星导航系统和精密卫星导航系统的定义。

接下来,该白皮书将介绍GPS,Beidou / Compass,Galileo,GLONASS和IRNSS系统等精密卫星导航系统,并讨论它们的特性,优点和缺点,以及GPS的在室外和室内的不同应用。

此外,本文还将介绍推动精密卫星导航系统扩展的不同技术,如时分多址,雷达定位,增强定位,多媒体定位,多媒体室内定位,复合定位,混合定位和传感器导航等技术。

并讨论了支持这些技术的各种芯片和模块。

最后,本文将探讨精密卫星导航系统的挑战,如:1)可靠性和可扩展性;2)成本有效性;3)受政府监管;4)精准定位和室内应用;5)卫星导航的环境影响和安全隐患;6)尊重个人数据的隐私性和安全性。

此外,本文还展望了未来,介绍了未来精密卫星导航系统发展的可能方向。

以太网保护技术

以太网保护技术
设置端口属性:一般交换端口属性
保护端口添加:将各端口添加到LAG组内,并配置8031)概述

ELPS(Ethernet liner protection switching) :以太网线性保护倒换 保护对象
端口设置:与一般交换端口设置相同 CFM功能设置:在业务涉及的板卡和端口上启动CFM功能 。包括配置其维护域、服务实例、实例VLAN映射、配置静 态远端MEPLIST等内容。最后使能所有MEP的CCM。 保护功能设置:指定工作及保护端口号、保护模式(1+1 还是1:1)、保护的业务VLAN、保护协议报文(APS)的 VLAN、故障检测类型。
• • 基于端口Link状态来检测故障 基于CFM来检测故障 通过CCM报文实现。有效的检测单向或跨接设备故障,支持 跨网络组线性保护,实现基于VLAN的倒换/恢复 • 基于端口Link状态或CFM检测故障(系统自动选择,那个快, 用那个)
/ 23
ELPS保护模型
SWD
7-0-0
Ring 1
||
6-0-0
SWB
4-0-0
RPL(Ring Protection Link)链路
SWC
5-0-0
这段正常状态下被阻塞的链路被称为环路保护链路(RPL,Ring
Protection Link)。
/ 27
RPL链路
RPL(Ring Protection Link)链路
配置范围:配置值为5到12分钟,默认值5 分钟,步长1分钟。


Guard Timer:该定时器是在环网保护中,在该定时器时效内不处理保 护倒换协议消息。 作用:防止因为循环发送而导致收到过时消息。 配置范围:取值10ms-2s,步长10ms,缺省500ms / 12

算力感知网络技术白皮书

算力感知网络技术白皮书

作者:中国移动研究院姚惠娟、耿亮、陆璐、段晓东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杨小敏、庄冠华、顾叔衡ONTENTS目录1.背景与需求 (01)1.1数字化转型需要泛在的连接和算力 (01)1.2 边缘计算助力算力从中心走向边缘 (01)1.3 功能原子化需要网络更加灵活的调度 (02)1.4 网络需要感知、互联和协同泛在的算力和服务 (03)2. 算力感知网络的体系概念与架构 (04)2.1 算力感知网络的概念 (04)2.2 算力感知网络的体系架构 (04)2.3 算力感知网络的意义与影响 (06)3. 算力感知网络的关键技术 (07)3.1 CFN基本架构 (07)3.2 CFN路由协议 (08)4. 算力感知网络的部署与应用场景 (11)4.1 算力感知网络的部署场景 (11)4.2 算力感知网络的典型应用场景 (11)5. 算力感知网络的关键技术验证 (14)5.1 集成测试 (14)5.2 功能测试 (14)5.3 性能测试 (15)6. 缩略语 (16)7.参考文献 (19)01背景与需求算力感知网络技术白皮书背景与需求1.1 数字化转型需要泛在的连接和算力全球已经掀起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浪潮,数字化是基础、网络化是支撑、智能化是目标。

智能化社会的一个典型特征即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的深度融合,未来数字世界通过IoT 、AR 等技术提供的传感器、执行器,与真实世界产生互动。

网络作为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连接的桥梁实现数据流动。

网络连接的一侧是IoT 的传感器和执行器的IO ,作为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的接口产生海量数据,对网络提出更高带宽、更低时延、更强安全的需求;另一侧是人工智能运算所需要的数据、算力、算法,实现数据价值化。

根据思科云指数[1]预测, 截至2021年,接入网络的终端设备将大于500亿,每年产生数据达847ZB ,其中超过50%的数据需要在网络边缘侧分析、处理与存储。

海量数据的传输、分析和存储对传统网络和云计算提出了巨大挑战,使云计算和网络面临“传不畅、算不动、存不下”的局面,驱动计算从云端下移到接近数据源的边缘侧,形成网络中分散的算力资源。

基于G.8032的以太环网保护系统设计与实现的开题报告

基于G.8032的以太环网保护系统设计与实现的开题报告

基于G.8032的以太环网保护系统设计与实现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以太网技术在现代通信中的应用已经非常广泛,随着网络规模不断扩大,网络稳定性和可靠性成为网络工程设计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

以太环网保护技术是网络工程设计中的一种关键技术,目的是保证网络中转设备的高可靠性和高可用性。

G.8032是ITU-T制定的一种以太环网保护技术,它建立在IEEE 802.1Q指定的 VLAN技术基础之上,在以太环网保护中,G.8032是一种成熟、适应性广、可扩展性高的技术,因此在实现以太环网保护系统时,采用G.8032技术是得到广泛采用的。

二、选题意义以太环网保护技术可用于保护以太网工程中的节点设备,避免网络中断发生,并降低网络维护成本。

因此,实现一个基于G.8032的以太环网保护系统对于网络工程师来说非常必要和有意义。

本文立足于G.8032技术,通过深入研究G.8032规范,结合实际需求,设计并实现一个以太环网保护系统,从而研究该系统的性能表现、稳定性、可靠性等各个方面,并为以太环网保护技术的研究和实践工作做出一点微小的贡献。

三、研究内容1.研究G.8032标准及其基本概念2.设计以太环网保护系统的基本框架,并实现其核心功能模块3.进行系统测试,验证其性能表现和可靠性4.测试结果分析,并对系统进行优化和改进五、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研究G.8032标准及其基本概念、设计以太环网保护系统、进行系统测试和测试结果分析四个部分。

在方法和技术路线方面,主要分以下几个步骤:1.研究G.8032标准及其基本概念,对认识以太环网保护技术打下牢固基础2.设计以太环网保护系统的基本框架,并实现其核心功能模块3.进行基本功能测试,并根据测试结果进行系统优化和改进4.进行高并发等特殊情况测试,进一步验证系统性能和可靠性5.数据处理和分析,并总结研究结果六、研究预期成果本文将会设计和实现一个典型的以太环网保护系统,验证该系统在各种情况下的性能表现和可靠性,并对系统进行优化和改善。

中国联通边缘计算技术白皮书之欧阳理创编

中国联通边缘计算技术白皮书之欧阳理创编

目录1概述11.1 白皮书愿景及目标11.2 白皮书状态22MEC驱动力及挑战分析32.1 行业及市场发展需求32.1.1业务及技术驱动32.1.2商业及产业驱动52.2 电信运营商网络挑战分析62.2.1竖井式网络架构难以满足业务发展需求62.2.2ICT融合驱动运营商改变“哑管道运营”格局7 3中国联通MEC平台能力和应用需求93.1 MEC平台能力需求93.1.1业务域93.1.2管理域103.2 MEC典型应用需求114中国联通LTE网络MEC部署策略164.1 LTE网络MEC组网架构164.2 中国联通LTE网络MEC部署方案164.2.1部署位置164.2.2计费方案184.3 MEC部署存在的问题分析195MEC技术演进路线及规划205.1 面向5G网络的MEC关键技术演进205.1.1流量疏导方案205.1.2业务连续性方案215.1.3智能感知与优化方案225.2 中国联通MEC组网架构演进235.3 中国联通5G网络MEC部署规划25 6总结和展望27欧阳阳理创编 2021.03.04中国联通边缘计算技术白皮书1 概述1.1 白皮书愿景及目标当前,信息通信技术向各行各业融合渗透,数字化信息已成为关键生产要素,经济社会各领域向数字化转型升级的趋势愈发明显。

5G 网络与云计算、大数据、虚拟增强现实、人工智能等技术深度融合,将连接人和万物,成为各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基础设施。

5G包括三大应用场景:eMBB(增强移动宽带)、mMTC(海量机器类通信)和uRLLC(超可靠低时延通信)。

其中,eMBB聚焦对带宽有极高需求的业务,例如高清视频、VR(虚拟现实)和AR(增强现实)等,满足人们对于数字化生活的需求;mMTC聚焦对连接密度要求较高的业务,例如智慧城市、智慧农业、智能家居等,满足人们对于数字化社会的需求;uRLLC聚焦对时延极其敏感的业务,例如自动驾驶、工业控制、远程医疗等,满足人们对于数字化工业的需求。

S5130S-EI系列交换机产品白皮书

S5130S-EI系列交换机产品白皮书
IRF2(第二代智能弹性架构)
H3C S5130S-EI 系列交换机支持 IRF2(第二代智能弹性架构)技术,将多台物理设备互相连接起来,使其虚拟为一台逻辑设备,也 就是说,用户可以将这多台设备看成一台单一设备进行管理和使用。IRF 可以为用户带来以下好处:
简化管理 IRF 架构形成之后,可以连接到任何一台设备的任何一个端口就以登录统一的逻辑设备,通过对单台设备的配置达 到管理整个智能弹性系统以及系统内所有成员设备的效果,而不用物理连接到每台成员设备上分别对它们进行配置和管理。 简化业务 IRF 形成的逻辑设备中运行的各种控制协议也是作为单一设备统一运行的,例如路由协议会作为单一设备统一计 算,而随着跨设备链路聚合技术的应用,可以替代原有的生成树协议,这样就可以省去了设备间大量协议报文的交互,简化 了网络运行,缩短了网络动荡时的收敛时间。 弹性扩展 可以按照用户需求实现弹性扩展,保证用户投资。并且新增的设备加入或离开 IRF 架构时可以实现“热插拔”, 不影响其他设备的正常运行。 高可靠 IRF 的高可靠性体现在链路,设备和协议三个方面。成员设备之间物理端口支持聚合功能,IRF 系统和上、下层设 备之间的物理连接也支持聚合功能,这样通过多链路备份提高了链路的可靠性;IRF 系统由多台成员设备组成,一旦 Master 设备故障,系统会迅速自动选举新的 Master,以保证通过系统的业务不中断,从而实现了设备级的 1:N 备份;IRF 系统会有 实时的协议热备份功能负责将协议的配置信息备份到其他所有成员设备,从而实现 1:N 的协议可靠性。 高性能 对于高端交换机来说,性能和端口密度的提升会受到硬件结构的限制。而 IRF 系统的性能和端口密度是 IRF 内部所 有设备性能和端口数量的总和。因此,IRF 技术能够轻易的将设备的交换能力、用户端口的密度扩大数倍,从而大幅度提高 了设备的性能。

H,R,常用产品控标点及资质证书

H,R,常用产品控标点及资质证书

H,R,常用产品控标点及资质证书以下资源均来源网络公开中标材料,仅供参考。

1超融合服务器1.1国产管理芯片,(提供芯片截图,提供芯片厂家的资质证明,芯片厂家为国产厂家)1.2支持黑匣子功能,在系统内核panic时的内核栈信息记录和导出,快速问题定位;(要求提供官网资料)1.3具备带外故障检测能力,不依赖于OS,对硬件故障如CPU故障、I2C和IPMB总线故障、内存故障、PCIe设备故障、硬盘故障进行检测和预告警。

(需要提供厂家产品技术白皮书或官方产品文档,或官网截图证明,并加盖所投产品的厂商公章或投标专用章)。

2虚拟化软件2.1支持CallHome功能,可通过管理界面配置7*24小时自动将系统告警信息发送给原厂商,便于及时处理系统告警2.2虚拟交换机级别的用户态交换技术(OVS+DPDK),支持高性能网络转发,提高数据处理性能和吞吐量,提高数据平面应用程序的工作效率2.3支持磁盘亚健康管理功能:支持定期检测磁盘SMART信息,判断磁盘亚健康情况(硬盘扇区重映射数超过门限、读错误率统计超标、慢盘),并在磁盘损坏前进行隔离并告警。

(提供官网材料证明)2.4支持网络亚健康管理功能:支持针对存储节点的网络出现丢包、错包、延时大、速率不匹配等故障现象可提供故障告警并自动尝试修复。

(提供官网材料证明2.5支持存储节点亚健康功能:如果存储节点在由硬件或者软件故障导致处理速度慢于其他节点时,分布式存储软件可以自动检测对应的节点,发出告警并提供处理方案;(提供官网材料证明)2.6支持虚拟化服务器以及数据库物理部署于同一套系统,共享一套存储资源池,兼容多种业界主流数据仓库,包括但不限于OracleRAC、DB2、SQLServer,SAPHANA、SybaseIQ、GBase、达梦等;(提供三种数据库认证官网链接并截图证明)3万兆交换机3.1支持M-LAG技术(跨框链路聚合,要求配对设备有独立的控制平面,不能用堆叠等多虚一技术实现);支持ERPS 以太环保护协议(G.8032)(提供官网截图)3.2支持VXLAN功能,支持M-LAG双活接入VXLAN网络;(提供官网截图证明)3.3支持Telemetry;(提供官网截图证明)3.4支持和自动化管理运维工具Ansible对接,实现网络业务编排和自动化运维管理3.5获得国家版权局颁发的软件著作权证书,提供证书复印件3.6通过国际CC(CommonCriteria)认证,信息安全级别达到EAL3,提供证书复印件4核心交换机4.1支持真实业务流的实时检测技术,秒级快速故障定位,提供权威第三方测试报告4.2支持G.8032标准环网协议,提供权威第三方测试报告4.3支持硬件BFD/OAM,3.3ms稳定均匀发包检测,提高设备的可靠性,提供权威第三方测试报告4.4支持业务板集成AC功能,业务单板+AC只占用1个业务槽位,实现对AP的接入控制、AP域管理、有线无线用户的统一认证管理,提供权威第三方测试报告4.5通过TUV国际绿色产品认证,在环保、回收、节能、碳足迹等方面严格符合国际标准,并提供TUV绿色认证证书4.6支持CC认证,认证等级为EAL3+,提供认证证书5汇聚交换机5.1需支持路由表≥16000,提供权威第三方测试报告5.2支持纵向虚拟化,作为纵向子节点零配置即插即用,提供权威第三方测试报告5.3支持零配置部署5.4支持Openflow1.3标准6安全产品6.1防火墙6.1.1.1采用多核架构,内置SM1算法国密加密卡6.1.1.2能够基于时间、用户/用户组、应用层协议、地理位置、IP 地址、端口、内容安全统一界面进行安全策略配置(提供功能截图)6.1.1.3支持IPv6协议栈、IPV6穿越技术、IPV6路由协议(提供“IPV6 Ready Phase-2”认证证书复印件)6.1.1.4支持将基于端口的安全策略转换为基于应用的安全策略,分析设备策略风险,及冗余和失效策略,提供安全策略优化建议(提供功能截图)6.1.1.5支持数据防泄露,对传输的文件和内容进行识别过滤,对内容与身份证、信用卡、银行卡、社会安全卡号等类型进行匹配(提供功能截图)6.1.2安全产品资质6.1.2.1具有公安部颁发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专用产品销售许可证》(三级),提供证书复印件6.1.2.2具有中国信息安全认证中心颁发的《中国国家信息安全产品认证证书》(三级),提供证书复印件6.1.2.3具有国家保密局测评中心颁发的《涉密信息系统产品检测证书》,提供证书复印件6.1.2.4具有中国信息安全测评中心颁发的《国家信息安全测评信息技术产品安全测评证书》(EAL3+),提供证书复印件6.1.2.5具有国家版权局颁发的《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提供证书复印件6.1.2.6具有中国信息安全认证中心颁发的《中国国家信息安全产品认证证书》(万兆三级),提供证书复印件6.1.2.7具有国家保密局测评中心颁发的《涉密信息系统产品检测证书》(万兆),提供证书复印件6.2厂家资质6.2.1产品厂商是FIRST(应急事件及安全团队论坛)组织成员,提供FIRST网站查询的链接与截图证明6.2.2防火墙产品连续三年进入Gartner企业防火墙四象限,提供证明材料6.2.3具有《TL9000》品质管理体系认证证书,提供证书复印件,以及在TL9000证书查询网站的链接与截图证明6.2.4具有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企业资质(一级),提供证书复印件6.2.5国家信息安全漏洞库漏洞提交厂商(提供CNNVD官网链接和截图)6.2.6微软MAPP合作伙伴(提供MAPP官网截图),以便第一时间获得最新的微软漏洞信息,缩短威胁响应时间7RJ7.1资质要求7.1.1《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专用产品销售许可证》复印件,加盖原厂授权章7.1.2《国家信息安全测评信息技术产品安全测评证书(EAL3级别)》复印件,加盖原厂授权章7.1.3防火墙软件软件产品登记证书》复印件,加盖原厂授权章7.1.4《商用密码产品生产定点单位》证书复印件,加盖原厂授权章7.1.5《涉密信息系统检测证书》证书复印件,加盖原厂授权章7.1.6《IPv6 Ready Phase 2》证书复印件,加盖原厂授权章,加盖原厂授权章7.1.7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监制《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专用产品销售许可证》复印件,加盖原厂授权章7.1.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版权局的《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证书复印件,加盖原厂授权章7.1.9全球下一代互联网测试中心天地互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ipv6 ready认证证书》证书复印件,加盖原厂授权章7.1.10国家保密局涉密信息系统安全保密测评中心的《涉密信息系统产品检测证书》证书复印件,加盖原厂授权章7.1.11《中国国家信息安全产品认证证书》,要求该证书产品技术标准为WEB应用防火墙;提供证书复印件并加盖原厂商授权章。

1、项目总体要求

1、项目总体要求

1、项目总体要求:本此项目建设为无线新建,无线系统需易管理,全院新建无线系统需与原有的无线系统统一管理使用;1、移动医护终端在一层病区内任意移动不发生漫游,且需保证移动过程中无线数据传输零丢包(不会因为漫游丢包),因手持PDA终端对丢包敏感度较高使业务延迟或中断;在病房和走廊频繁移动后进行业务操作,不能因为位置移动发生无线漫游。

固以一个病区为单位,一个病区只占用一个信道资源,一个病区内实现PDA移动过程零漫游、业务不中断,同时支持网络热备份。

保留测试权利;2、单套设备可实现≥40间房(病房和医生工作室)的无线覆盖,且房间内(不超过20㎡)任意位置的的无线信号强度≥-60dBm,确保医护终端都能获得较好的无线信号;3、为平衡不同终端用户的上网体验,要求AP支持对无线终端的公平调度,以实现公平占用,为防虚假应标,请提供技术白皮书4、与无线控制器配合,支持iOS、安卓和windows等主流智能终端操作系统自动识别,提供适应屏幕比例与尺寸的认证页面,实现轻松访问,为防虚假应标,要求提供技术白皮书作为证明;5、为便于后期的管理,要求无线接入点须和现有的网络管理系统进行联动,可以通过网管软件进行配置和拓扑发现,并能进行状态监测和告警7、支持与主流WLAN定位厂商Aeroscout进行对接8、考虑到无线网络的特殊性,物理上只能部署一套无线网络,通过逻辑隔离或物理隔离的方式,给医护组以及病患组提供不同的接入方式,结合安全准入控制,使得医护流量可以正常访问内网移动医疗应用,而病患流量被引至出口9、医生通过移动手推车或者平板电脑查看病人病历,调用大容量PACS影像数据,要求在病区任何位置PACS等待时间在10秒以内,信号无死角覆盖,高性能多用户并发接入。

同时提供一个5.8G网络(可选11an或11ac),支撑移动查房的业务,实现高达867Mbps(每一间病房两条空间流)的高性能连接速率;要求住院部病房2.4G和5G信号要求同时覆盖,线缆同时支持传输2.4GHz和5.8GHz信号,天线支持2.4GHz和5.8GHz。

360天眼新一代威胁感知系统产品技术白皮书

360天眼新一代威胁感知系统产品技术白皮书

360天眼新一代威胁感知系统产品技术白皮书█文档编号█密级█版本编号█日期©2015 360企业安全集团密级:XXXX █ 版权声明本文中出现的任何文字叙述、文档格式、插图、照片、方法、过程等内容,除另有特别注明外,所有版权均属360企业安全集团所有,受到有关产权及版权法保护。

任何个人、机构未经360企业安全集团的书面授权许可,不得以任何方式复制或引用本文的任何片断。

█ 适用性说明本模板用于撰写360企业安全集团中各种正式文件,包括技术手册、标书、白皮书、会议通知、公司制度等文档使用。

█ 版本变更记录目录目录 (2)1引言 (1)2产品综述 (2)2.1产品设计目标 (2)2.1.1产品价值 (2)2.2产品原理介绍 (3)2.2.1产品关键技术 (3)2.2.2关键技术实现的效果 (16)2.3产品组成与架构 (17)2.3.1威胁情报 (18)2.3.2分析平台 (18)2.3.3传感器 (19)2.3.4文件威胁鉴定器 (19)2.4产品模块间数据流程描述 (20)2.5产品型号及规格说明 (21)2.5.1产品型号与硬件产品实拍 (21)2.5.2各型号的关键功能规格说明 (22)3产品性能说明(待硬件平台更换后补充) (25)3.1天眼各模块产品性能说明 (25)4实施部署说明 (27)4.1未知威胁检测及回溯方案实施部署 (27)4.1.1未知威胁检测及回溯方案说明 (27)4.1.2所需设备说明 (27)4.1.3所需带宽说明 (30)4.1.4所需通信资源说明 (30)4.1.5实施拓扑图 (30)4.1.6实施步骤说明 (31)4.2高级威胁检测方案实施部署 (32)4.2.1高级威胁检测方案说明 (32)4.2.2所需设备说明 (32)4.2.3所需带宽说明 (34)4.2.4所需通信资源说明 (34)4.2.5实施拓扑图 (35)4.2.6实施步骤说明 (35)4.3本地威胁发现方案实施部署 (36)4.3.1本地威胁发现方案说明 (36)©2015 360企业安全集团密级:XXXX4.3.2所需设备说明 (37)4.3.3所需带宽说明 (38)4.3.4所需通信资源说明 (38)4.3.5实施拓扑图 (39)4.3.6实施步骤说明 (39)5产品优势与特点 (40)©2015 360企业安全集团密级:XXXX1引言近年来,具备国家和组织背景的APT攻击日益增多,例如:2010年攻击伊朗核电站的“震网病毒”、针对Google邮件服务器的“极光攻击”、2013年韩国金融和电视媒体网络被大面积入侵而瘫痪等等,2014年APT攻击的主要目标行业是金融和政府,分别高达84%和77%。

ERPS(G.8032)技术白皮书

ERPS(G.8032)技术白皮书

CENTEC以太网交换机ERPS技术白皮书盛科网络(苏州)有限公司声明Copyright ©2006-2007盛科网络(苏州)有限公司及其许可者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未经本公司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摘抄、复制本书内容的部分或全部,并不得以任何形式传播。

技术支持用户支持邮箱:support@网址:http:// 目录第1章 ERPS的原理 (4)1.1前言 (4)1.2ERPS基本介绍 (4)1.2.1 ERPS 基本概念 (4)1.3ERPS协议原理 (8)1.3.1 ERPS基本原理 (8)1)ERPS协议基础 (8)2)Polling机制 (8)3)链路状态变化通知机制 (8)第2章协议作用解析 (13)2.1健康状态(C OMPLETE S TATE) (13)2.2链路故障 (14)2.3故障恢复 (15)第3章典型运用和配置 (18)3.1单环组网 (18)3.1.1 组网图 (18)3.1.2 配置 (18)3.2相切环组网 (20)3.2.1 组网图 (20)3.2.2 配置 (20)3.3相交环组网 (23)3.3.1 组网图 (23)3.3.2 配置 (23)第1章 ERPS的原理1.1 前言在二层网络中,对于网络可靠性一般采用STP协议,STP协议是由IEEE开发的一种标准的环网保护协议,并得到广泛应用,但实际应用中受到网络大小的限制,收敛时间受网络拓扑影响。

STP一般收敛时间为秒级,网络直径较大时收敛时间更长,采用RSTP/MSTP虽然可以减少收敛时间,但是对于3G/NGN语音等高服务质量要求的业务仍然不能满足要求。

为了缩短收敛时间,消除网络尺寸的影响,ERPS协议应运而生。

ERPS是一个专门应用于以太网环的链路层协议,它在以太网环中能够防止数据环路引起的广播风暴;当以太网环上一条链路断开时,能迅速启用备份链路以恢复环网上各个节点之间的通信。

和STP协议相比,ERPS协议具有拓扑收敛速度快(低于50ms) 和收敛时间与环网上节点数无关的特点。

G.8032技术白皮书

G.8032技术白皮书

G。

8032技术白皮书G。

8032技术白皮书 (1)1 引言 (1)2 G.8032概述 (1)2.1 故障检测机制 (1)2。

2 保护倒换机制 (3)2。

3 相交环的保护倒换机制 (4)3 典型组网案例 (6)3.1 单环拓扑 (6)3。

2 相交环拓扑 (9)4 参考文献 (14)1引言以太网,因其简易性、经济性和对分组业务的良好支持而被誉为电信史上最为成功的数据传输交换技术,无论在传输容量还是市场规模上都以超摩尔法则的速率在发展。

随着以太网的发展,对以太网的业务保护与恢复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以太环网协议的出现解决了传统数据网保护能力弱、故障恢复时间长等问题,理论上可以提供50ms的快速保护特性。

IETF RFC3619即EAPS采用 Polling及故障通告机制检测以太网故障和相对简单灵活且易于实现的保护倒换协议,较好的满足了城域网语音与数据等业务的需求,早期被一些设备厂商在汇聚网络上商用,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改进,后期各厂商又在此基础上衍生出多个私有的技术,如中兴ZESR、华为RRPP、烽火网络ESR等以太环网保护技术。

分析发现EAPS存在两个明显弱点:故障通告丢失或因某种原因未能触发故障通告,依靠Polling机制检测发现故障时间较长,不能满足50ms保护倒换要求;若链路故障是单向的,Polling机制可能检测不到该故障并不触发保护倒换.ITU—T G.8032定义了以太环网自动保护切换机制,克服了EAPS的上述弱点。

2G。

8032概述环网保护是要对一个以太网环网进行自动保护。

在正常状态下,要在环网内设置阻塞链路,以防止成环,当其他链路发生故障时,这段阻塞链路打开,流量倒换到环上的另一侧路径进行传输,实现倒换保护,在G.8032中,这段链路被称为环路保护链路(RPL, Ring Protection Link),连接RPL的一端负责控制其转发状态的节点被称为 RPL 拥有节点(RPL Owner),节点通过RAPS报文进行通信,传送RAPS报文的通道称为RAPS Channel,业务流量在Traffic Channel中传送,与RAPS channel具有相同的转发状态。

工信部 中国区块链技术和应用发展白皮书

工信部 中国区块链技术和应用发展白皮书

中国区块链技术和应用发展白皮书中国区块链技术和应用发展白皮书(2016)指导单位: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司编写单位:中国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发展论坛2016年10月18日发布中国区块链技术和应用发展白皮书序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持续深入,国际产业格局加速重塑,创新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在这一轮变革中,信息技术是全球研发投入最集中、创新最活跃、应用最广泛、辐射带动作用最大的领域,是全球技术创新的竞争高地,是引领新一轮变革的主导力量。

区块链作为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加密算法等技术的集成应用,近年来已成为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组织以及许多国家政府研究讨论的热点,产业界也纷纷加大投入力度。

目前,区块链的应用已延伸到物联网、智能制造、供应链管理、数字资产交易等多个领域,将为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有能力引发新一轮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变革。

为推动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发展,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司指导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联合蚂蚁金融云、万向控股、微众银行、乐视、万达网络、平安科技等骨干企业,开展区块链技术和应用发展趋势专题研究,编撰形成了《中国区块链技术和应用发展白皮书(2016)》。

白皮书总结了区块链发展现状和趋势,分析了核心关键技术及典型应用场景,提出了我国区块链技术发展路线图和标准化路线图等相关建议。

白皮书内容详实、分析透彻,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希望各界共同努力,积极把握区块链发展趋势和规律,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加速推动我国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发展。

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司司长2016年10月中国区块链技术和应用发展白皮书内容摘要近两年来,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多个发达国家政府先后发布了有关区块链的系列报告,探索区块链技术及其应用。

在国内,金融企业、互联网企业、IT企业和制造企业积极投入区块链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广,发展势头迅猛。

G.8032协议及原理

G.8032协议及原理

域规定了以太网环路保护协议的保护范围,一组支持相同保护业务VLAN,并 且相互连通的交换机群体构成一个域。一个域可以只包含一个环,也可以由 彼此相交的多个环构成。
控制节点(主节点)
环上的主要决策和控制节点。
一般环节点(传输节点)
环上除控制节点之外的其它节点。
环网基本原理
MAC交换+改进的生成树算法+以太网故障检测机制+简单的环网控制协议
概念(1)
RPL ring protection link 在正常状态下,要在环网内设置阻塞链路,以防止成环,当其他链路发生故 障时,这段阻塞链路打开,流量倒换到环上的另一侧路径进行传输,实现倒 换保护,这段链路被称为环路保护链路。 RPL Owner 环上连接RPL的一端并负责控制其转发状态的节点被称为 RPL 拥有节点。 R-APS ring automatic protection switching G.8032的信令。 Ring Mel 环R-APS信令通道对应的MEG的level.
RPL OWNER mep 2/5 port 1/2
mep 2/4 port 1/1
702 NODE 5
702 NODE 6
THANK YOU !
G.8032协议及原理
姓 名: 汪怀坤 电子邮件: hkwang@ip
日期:2010/07/14
目 录
1. 2. 3. 4.
环网协议产生的背景及现状 环网协议原理介绍 G.8032协议介绍 G.8032配置介绍
环网协议产生的背景及现状产生 Nhomakorabea景 以太网技术由局域网走向城域网
简单化 易扩容 价格低 互通性好 语音 数据 视频 3G、三重演奏、NGN 链路聚合技术组网简单 生成树协议(STP/RSTP/MSTP)收敛时间太长,不能满足电信级要求 X-Link技术专用于双归属保护 RPR技术成本太高 ……

广电总局:《5G高新视频-互动视频技术白皮书(2020)》-印发稿

广电总局:《5G高新视频-互动视频技术白皮书(2020)》-印发稿
附件 1
5G 高新视频—互动视频技术白皮书(2020)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科技司 移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5G 技术已经成为国际通信科技巨头竞争的 新焦点,世界各国纷纷将 5G 建设视为重要目标。5G 技术具有“大带宽、低时延、 广连接”等特点,在 5G 众多应用场景中,视频被公认为是 5G 时代最重要和最早 开展的业务,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 5G、超高清、虚拟现实等新 兴技术催生下,广电行业视听内容的生产和传播即将发生新变革。国家广播电视 总局顺应技术革命浪潮,抢抓 5G 发展机遇,深入推进 5G 条件下广播电视供给侧 结构性改革,推动构建 5G 视频新业态,提出了“5G 高新视频”的概念。
I
本白皮书指导单位: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科技司 本白皮书主要起草单位: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广播电视规划院、中央广播电视 总台、北京爱奇艺科技有限公司、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湖南快乐阳光互 动娱乐传媒有限公司、智令互动(深圳)科技有限公司、优酷信息技术(北京) 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本白皮书主要编写指导:孙苏川、关丽霞。 本白皮书主要起草人:邓向冬、刘文翰、梅剑平、孙可、杨光、刘里、薛潋、 张瑞圣、房秀强、王建、宁金辉、黄卓伟、王涛、杨子斌、孟庆春、洪薇、苏衎、 毕蕰瑾、侯亮、陈翌、王斐、覃千洛。
互动视频作为高新视频业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以“非线性视频”内容为 主线,在“非线性视频”内容上开展的可支持时间域互动、空间域互动、事件型 互动的内容互动视频业务,该业务具有分支剧情选择、视角切换、画面互动等交 互能力,能够为用户带来强参与感、强沉浸度的互动观看体验。
为更好地推动互动视频发展,引导与规范互动视频行业应用,国家广播电视 总局科技司组织广播电视规划院等广播电视行业内外相关机构、企业公司等开展 了互动视频研究工作,编制了《5G 高新视频-互动视频技术白皮书(2020 版)》 (以下简称白皮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G.8032技术白皮书G.8032技术白皮书 (1)1 引言 (1)2 G.8032概述 (1)2.1 故障检测机制 (2)2.2 保护倒换机制 (3)2.3 相交环的保护倒换机制 (4)3 典型组网案例 (6)3.1 单环拓扑 (6)3.2 相交环拓扑 (9)4 参考文献 (15)1引言以太网,因其简易性、经济性和对分组业务的良好支持而被誉为电信史上最为成功的数据传输交换技术,无论在传输容量还是市场规模上都以超摩尔法则的速率在发展。

随着以太网的发展,对以太网的业务保护与恢复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以太环网协议的出现解决了传统数据网保护能力弱、故障恢复时间长等问题,理论上可以提供50ms的快速保护特性。

IETF RFC3619即EAPS采用 Polling及故障通告机制检测以太网故障和相对简单灵活且易于实现的保护倒换协议,较好的满足了城域网语音与数据等业务的需求,早期被一些设备厂商在汇聚网络上商用,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改进,后期各厂商又在此基础上衍生出多个私有的技术,如中兴ZESR、华为RRPP、烽火网络ESR等以太环网保护技术。

分析发现EAPS存在两个明显弱点:故障通告丢失或因某种原因未能触发故障通告,依靠Polling机制检测发现故障时间较长,不能满足50ms保护倒换要求;若链路故障是单向的,Polling机制可能检测不到该故障并不触发保护倒换。

ITU-T G.8032定义了以太环网自动保护切换机制,克服了EAPS 的上述弱点。

2G.8032概述环网保护是要对一个以太网环网进行自动保护。

在正常状态下,要在环网内设置阻塞链路,以防止成环,当其他链路发生故障时,这段阻塞链路打开,流量倒换到环上的另一侧路径进行传输,实现倒换保护,在G.8032中,这段链路被称为环路保护链路(RPL, Ring Protection Link),连接RPL的一端负责控制其转发状态的节点被称为 RPL 拥有节点(RPL Owner),节点通过RAPS报文进行通信,传送RAPS报文的通道称为RAPS Channel,业务流量在Traffic Channel中传送,与RAPS channel具有相同的转发状态。

G.8032能够对简单环路的进行保护的同时,同时通过子环模型实现多级环路的保护。

2.1 故障检测机制G.8032采用Y.1731或IEEE 802.1ag中定义的连续性检测(CC)进行链路双向转发检测,能够定位故障点并检测故障是单向还是双向的,并且用于保护转换时,CC帧默认的传输周期是3.33 ms(即每秒300帧的传输速率)。

如图1所示:图1:相邻节点发送CC进行故障检测两个相邻节点间周期性的从物理端口发送连续性检测(CC)帧以检测故障,当一个节点在特定的时间内检测到CC帧丢失,即检测到了一个故障,如图2所示:图2:检测到CC丢失图2中节点A、B不能收到对方发送的CC检测到各自端口a1、b2故障。

节点从检测到故障的端口发送RDI(Remote Defect Indication)帧,如果是单向故障,链路下行的节点将检测到该RDI帧,如图3所示:图3:单方向链路故障检测图3中节点B 检测到来自A 的CC 丢失,检测到端口b2故障,通告RDI 给A 。

如果是节点出现故障,故障节点两边相邻的节点将在特定时间内检测到CC 帧丢失,如图4所示:图4:节点故障2.2 保护倒换机制在正常状态下,RPL 链路两端端口(a2)、(f1)或仅RPL Owner 一端端口(a2)处于阻塞状态防止环路产生;当检测到故障时,阻塞故障端口,开放RPL 端口完成链路保护倒换。

如图5所示:图5:检测到故障阻塞故障端口并通告节点B 、C 通过发送CC 帧或RDI 帧检测到故障时阻塞故障端口(b1)、(c2),并通告故障,发送一个短序列的帧RAPS(SF),收到RAPS(SF)帧的节点将开放处于阻塞状态的非故障端口、刷新FDB 并转发,整个环工作在保护状态,如图6所示:图6:切换到保护状态该机制有以下两个连续性的步骤: ◆ 阻塞检测到故障的端口 ◆ 开放RPL 端口这意味着所提出的路径倒换机制保证了逻辑拓扑在路径倒换过程中始终是一棵树。

因此,该机制完成了无环路的路径倒换。

当故障链路恢复时,恢复链路两邻接节点仍然将端口阻塞,并发送RAPS(NR)消息通告故障恢复,收到RAPS(NR)的环节点转发,当RPL Owner 收到RAPS(NR)后,启动WTR 定时器,等待WTR 超时后,阻塞RPL 端口,同时发送RAPS(NR ,RB),如图7所示:图7:RPL Owner 节点阻塞RPL 端口并通告环中节点收到RAPS(NR ,RB)消息后,刷新FDB ,解除阻塞端口,RPL 另一端非RPL Owner 节点收到RAPS(NR ,RB)消息后阻塞RPL 端口刷新FDB ,整个环重新恢复到工作状态,如图8所示:图8:环恢复到工作状态2.3 相交环的保护倒换机制G.8032能够对单点相切的多环拓扑或通过一条共享的线路(Shared Link)互联的多环拓扑进行链路保护倒换。

单点相切的多环拓扑中每一个环的保护倒换遵从简单环的保护倒换机制,而通过一条共享的线路(Shared Link)互联的多环被划分为主环和子环,Shared Link 属于主环而不属于子环,Shared Link 的两端节点被称为互联节点,子环上互联节点之间的部分称为子环链路,子环通过互联节点在主环上的虚链路与子环链路构成一个闭合的环。

通过Shared Link互联的环路如图9所示:图9:多环网络B、E之间的链路为Shared Link,节点B、E为互联节点,环Ring 1为主环,包括链路A-B-E-F-A(图中红色虚线部分),环Ring 2为子环,包括链路B-C-D-E(图中黑色虚线部分),主环Ring 1的RPL链路为A-F,子环Ring 2的RPL链路为C-D,子环Ring 2在主环Ring 1上的虚链路为一条冗余链路,Y.1731或IEEE 802.1ag中定义的连续性检测(CC)能够检测冗余链路的联通性(如UP MEP),这样主环链路故障或子环链路故障时的保护倒换与简单环路的保护倒换机制就一致了。

当子环在主环上的虚链路故障时,按照简单环路的保护倒换机制完成保护倒换如图10所示:图10:虚链路故障通告当虚链路状态恢复时,为防止形成超环,当互联节点B、E检测到虚链路恢复时阻塞端口(b1)、(c2),同时通告RAPS(NR),节点C作为RPL Owner启动WTR,如图11所示:图11:虚链路恢复时子环消息通告这时由于B、E分别阻塞了(b1)、(c2),子环链路与主环失去了连通性,为防止这一情况的发生引入一种新的机制,当环节点收到RAPS(NR)或RAPS(SF)时,如果对端的MAC比自己大,就开放非故障阻塞端口。

按照新引入的机制,节点B、E收到RAPS(NR)后,比较远端MAC与自己MAC,由于节点E的MAC>节点B的MAC,这时节点B将开放端口(b1),如图12所示:图12:虚链路恢复时孤岛链路防止当节点C上的WTR超时时,阻塞RPL端口(c1)并通告RAPS(NR,RB),按照简单环路恢复过程处理,如图13所示:图13:子环虚链路链路恢复3典型组网案例3.1 单环拓扑组网图S2MAC: S1: 00:04:67:11:11:11S2: 00:04:67:22:22:22S3: 00:04:67:33:33:33配置步骤站点1的配置配置filter规则Fengine#configFengine(config)#filter-list 1Fengine(config-filter1)# filter 1 mac any any eth-type 0x8902Fengine(config-filter1)# filter 1 action cpu配置Y.1731Fengine#configFengine (config)# y1731Fengine (config-y1731)# meg 1 icc meg1 umc meg1 level 6 vlan 1端口1/1的配置Fengine#configFengine(config)#interface gigaethernet 1/1Fengine(config-ge1/1)# join vlan 1-4094 taggedFengine(config-ge1/1)# filter-list in 1Fengine(config-ge1/1) #y1731 mep 1/1 direction downFengine(config-ge1/1) #y1731 mep 1/1 cc enableFengine(config-ge1/1) #y1731 remote-mepid 2 mac 00:04:67:22:22:22 mep 1/1 Fengine(config-ge1/1)#quit退出端口1/1的配置端口1/2的配置Fengine#configFengine(config)#interface gigaethernet 1/2Fengine(config-ge1/2)# join vlan 1-4094 taggedFengine(config-ge1/2)# filter-list in 1Fengine(config-ge1/2) #y1731 mep 1/6 direction downFengine(config-ge1/2) #y1731 mep 1/6 cc enableFengine(config-ge1/2) #y1731 remote-mepid 5 mac 00:04:67:33:33:33 mep 1/6 Fengine(config-ge1/2)#quit退出端口1/2的配置配置G.8032Fengine (config) #g8032Fengine (config-g8032) #g8032 instance 1 rpl-owner-nodeFengine (config-g8032) #g8032 instance 1 channel 1Fengine (config-g8032) #g8032 instance 1 vlan 2-4094Fengine (config-g8032)#g8032 instance 1 port1 gigaethernet 1/1Fengine (config-g8032)# g8032 instance 1 port2 gigaethernet 1/2Fengine (config-g8032)# g8032 instance 1 rpl port1站点2的配置配置filter规则Fengine#configFengine(config)#filter-list 1Fengine(config-filter1)# filter 1 mac any any eth-type 0x8902Fengine(config-filter1)# filter 1 action cpu配置Y.1731Fengine#configFengine (config)# y1731Fengine (config-y1731)# meg 1 icc meg1 umc meg1 level 6 vlan 1端口1/1的配置Fengine#configFengine(config)#interface gigaethernet 1/1Fengine(config-ge1/1)# join vlan 1-4094 taggedFengine(config-ge1/1)# filter-list in 1Fengine(config-ge1/1) #y1731 mep 1/2 direction downFengine(config-ge1/1) #y1731 mep 1/2 cc enableFengine(config-ge1/1) #y1731 remote-mepid 1 mac 00:04:67:11:11:11 mep 1/2 Fengine(config-ge1/1)#quit退出端口1/1的配置端口1/2的配置Fengine#configFengine(config)#interface gigaethernet 1/2Fengine(config-ge1/2)# join vlan 1-4094 taggedFengine(config-ge1/2) # filter-list in 1Fengine(config-ge1/2)# y1731 mep 1/3 direction downFengine(config-ge1/2)# y1731 mep 1/3 cc enableFengine(config-ge1/2)# y1731 remote-mepid 4 mac 00:04:67:33:33:33 mep 1/3 Fengine(config-ge1/2)#quit退出端口1/2的配置配置G.8032Fengine (config)g8032Fengine (config-g8032) #g8032 instance 1 channel 1Fengine (config-g8032) #g8032 instance 1 vlan 2-4094Fengine (config-g8032)#g8032 instance 1 port1 gigaethernet 1/1Fengine (config-g8032)# g8032 instance 1 port2 gigaethernet 1/2站点3的配置配置filter规则Fengine#configFengine(config)#filter-list 1Fengine(config-filter1)# filter 1 mac any any eth-type 0x8902Fengine(config-filter1)# filter 1 action cpu配置Y.1731Fengine#configFengine (config)# y1731Fengine (config-y1731)# meg 1 icc meg1 umc meg1 level 6 vlan 1端口1/1的配置Fengine#configFengine(config)#interface gigaethernet 1/1Fengine(config-ge1/1)# join vlan 1-4094 taggedFengine(config-ge1/1)# filter-list in 1Fengine(config-ge1/1)# y1731 mep 1/4 direction downFengine(config-ge1/1)# y1731 mep 1/4 cc enableFengine(config-ge1/1)# y1731 remote-mepid 3 mac 00:04:67:22:22:22 mep 1/4 Fengine(config-ge1/1)#quit退出端口1/1的配置端口1/2的配置Fengine#configFengine(config)#interface gigaethernet 1/2Fengine(config-ge1/2)# join vlan 1-4094 taggedFengine(config-ge1/2) # filter-list in 1Fengine(config-ge1/2) #y1731 mep 1/5 direction downFengine(config-ge1/2) #y1731 mep 1/5 cc enableFengine(config-ge1/2) #y1731 remote-mepid 6 mac 00:04:67:11:11:11 mep 1/5 Fengine(config-ge1/2)#quit退出端口1/2的配置配置G.8032Fengine (config)g8032Fengine (config-g8032) #g8032 instance 1 channel 1Fengine (config-g8032) #g8032 instance 1 vlan 2-4094Fengine (config-g8032)#g8032 instance 1 port1 gigaethernet 1/1Fengine (config-g8032)# g8032 instance 1 port2 gigaethernet 1/23.2 相交环拓扑组网图MAC: S1: 00:04:67:11:11:11S2: 00:04:67:22:22:22S3: 00:04:67:33:33:33S4: 00:04:67:44:44:44配置步骤站点1的配置配置filter规则Fengine#configFengine(config)#filter-list 1Fengine(config-filter1)# filter 1 mac any any eth-type 0x8902Fengine(config-filter1)# filter 1 action cpu配置Y.1731Fengine#configFengine (config)# y1731Fengine (config-y1731)# meg 1 icc meg1 umc meg1 level 6 vlan 1Fengine (config-y1731)# meg 2 icc meg2 umc meg2 level 6 vlan 2Fengine (config-y1731)# meg 3 icc meg3 umc meg3 level 6 vlan 3端口1/1的配置Fengine#configFengine(config)#interface gigaethernet 1/1Fengine(config-ge1/1)# join vlan 1-4094 taggedFengine(config-ge1/1)# filter-list in 1Fengine(config-ge1/1)# y1731 mep 1/1 direction downFengine(config-ge1/1)# y1731 mep 1/1 cc enableFengine(config-ge1/1)# y1731 remote-mepid 2 mac 00:04:67:22:22:22 mep 1/1 Fengine(config-ge1/1) #y1731 mip 3/1Fengine(config-ge1/1)#quit退出端口1/1的配置端口1/2的配置Fengine#configFengine(config)#interface gigaethernet 1/2Fengine(config-ge1/2)# join vlan 1-4094 taggedFengine(config-ge1/2) # filter-list in 1Fengine(config-ge1/2) #y1731 mep 1/6 direction downFengine(config-ge1/2) #y1731 mep 1/6 cc enableFengine(config-ge1/2) #y1731 remote-mepid 5 mac 00:04:67:33:33:33 mep 1/6 Fengine(config-ge1/2) #y1731 mip 3/2Fengine(config-ge1/2)#quit退出端口1/2的配置端口1/3的配置Fengine#configFengine(config)#interface gigaethernet 1/3Fengine(config-ge1/3)# join vlan 1-4094 taggedFengine(config-ge1/3) # filter-list in 1Fengine(config-ge1/3) #y1731 mep 2/6 direction downFengine(config-ge1/3) #y1731 mep 2/6 cc enableFengine(config-ge1/3) #y1731 remote-mepid 5 mac 00:04:67:44:44:44 mep 2/6 Fengine(config-ge1/3) #y1731 mep 3/1 direction upFengine(config-ge1/3) #y1731 mep 3/1 cc enableFengine(config-ge1/3) #y1731 remote-mepid 2 mac 00:04:67:22:22:22 mep 3/1 Fengine(config-ge1/3)#quit退出端口1/3的配置配置G.8032Fengine (config) #g8032Fengine (config-g8032) # g8032 instance 1 channel 1Fengine (config-g8032) # g8032 instance 1 vlan 2-4094Fengine (config-g8032) # g8032 instance 1 port1 gigaethernet 1/1Fengine (config-g8032) # g8032 instance 1 port2 gigaethernet 1/2Fengine (config-g8032) # g8032 instance 2 channel 2Fengine (config-g8032) # g8032 instance 1 vlan 1,3-4094Fengine (config-g8032) # g8032 instance 2 port1 gigaethernet 1/3Fengine (config-g8032) # g8032 instance 2 virtual-channel 3站点2的配置配置filter规则Fengine#configFengine(config)#filter-list 1Fengine(config-filter1)# filter 1 mac any any eth-type 0x8902Fengine(config-filter1)# filter 1 action cpu配置Y.1731Fengine#configFengine (config)# y1731Fengine (config-y1731)# meg 1 icc meg1 umc meg1 level 6 vlan 1Fengine (config-y1731)# meg 2 icc meg2 umc meg2 level 6 vlan 2Fengine (config-y1731)# meg 3 icc meg3 umc meg3 level 6 vlan 3端口1/1的配置Fengine#configFengine(config)#interface gigaethernet 1/1Fengine(config-ge1/1)# join vlan 1-4094 taggedFengine(config-ge1/1)# filter-list in 1Fengine(config-ge1/1)# y1731 mep 1/2 direction downFengine(config-ge1/1)# y1731 mep 1/2 cc enableFengine(config-ge1/1)# y1731 remote-mepid 1 mac 00:04:67:11:11:11 mep 1/2 Fengine(config-ge1/1)# y1731 mip 3/1Fengine(config-ge1/1)#quit退出端口1/1的配置端口1/2的配置Fengine#configFengine(config)#interface gigaethernet 1/2Fengine(config-ge1/2)# join vlan 1-4094 taggedFengine(config-ge1/2) # filter-list in 1Fengine(config-ge1/2) # y1731 mep 1/3 direction downFengine(config-ge1/2) # y1731 mep 1/3 cc enableFengine(config-ge1/2) # y1731 remote-mepid 4 mac 00:04:67:33:33:33 mep 1/3 Fengine(config-ge1/2)# y1731 mip 3/2Fengine(config-ge1/2)#quit退出端口1/2的配置端口1/3的配置Fengine#configFengine(config)#interface gigaethernet 1/3Fengine(config-ge1/3)# join vlan 1-4094 taggedFengine(config-ge1/3) # filter-list in 1Fengine(config-ge1/3) # y1731 mep 2/3 direction downFengine(config-ge1/3) # y1731 mep 2/3 cc enableFengine(config-ge1/3) # y1731 remote-mepid 4 mac 00:04:67:44:44:44 mep 2/3 Fengine(config-ge1/3) # y1731 mep 3/2 direction upFengine(config-ge1/3) # y1731 mep 3/2 cc enableFengine(config-ge1/3) # y1731 remote-mepid 1 mac 00:04:67:11:11:11 mep 3/2Fengine(config-ge1/3)#quit退出端口1/3的配置配置G.8032Fengine (config) #g8032Fengine (config-g8032) # g8032 instance 1 channel 1Fengine (config-g8032) # g8032 instance 1 vlan 2-4094Fengine (config-g8032) # g8032 instance 1 port1 gigaethernet 1/1Fengine (config-g8032) # g8032 instance 1 port2 gigaethernet 1/2Fengine (config-g8032) # g8032 instance 2 channel 2Fengine (config-g8032) # g8032 instance 1 vlan 1,3-4094Fengine (config-g8032) # g8032 instance 2 port1 gigaethernet 1/3Fengine (config-g8032) # g8032 instance 2 virtual-channel 3站点3的配置配置filter规则Fengine#configFengine(config)#filter-list 1Fengine(config-filter1)# filter 1 mac any any eth-type 0x8902Fengine(config-filter1)# filter 1 action cpu配置Y.1731Fengine#configFengine (config)# y1731Fengine (config-y1731)# meg 1 icc meg1 umc meg1 level 6 vlan 1端口1/1的配置Fengine#configFengine(config)#interface gigaethernet 1/1Fengine(config-ge1/1)# join vlan 1-4094 taggedFengine(config-ge1/1)# filter-list in 1Fengine(config-ge1/1)#y1731 mep 1/5 direction downFengine(config-ge1/1)#y1731 mep 1/5 cc enableFengine(config-ge1/1)#y1731 remote-mepid 6 mac 00:04:67:11:11:11 mep 1/5 Fengine(config-ge1/1)#quit退出端口1/1的配置端口1/2的配置Fengine(config)#interface gigaethernet 1/2Fengine(config-ge1/2)# join vlan 1-4094 taggedFengine(config-ge1/2) # filter-list in 1Fengine(config-ge1/2) #y1731 mep 1/4 direction downFengine(config-ge1/2) #y1731 mep 1/4 cc enableFengine(config-ge1/2) #y1731 remote-mepid 3 mac 00:04:67:22:22:22 mep 1/4 Fengine(config-ge1/2)#quit退出端口1/2的配置配置G.8032Fengine (config) #g8032Fengine (config-g8032) #g8032 instance 1 rpl-owner-nodeFengine (config-g8032) # g8032 instance 1 channel 1Fengine (config-g8032) # g8032 instance 1 vlan 2-4094Fengine (config-g8032) #g8032 instance 1 port1 gigaethernet 1/2Fengine (config-g8032) #g8032 instance 1 port2 gigaethernet 1/1Fengine (config-g8032) # g8032 instance 1 rpl port1站点4的配置配置filter规则Fengine#configFengine(config)#filter-list 1Fengine(config-filter1)# filter 1 mac any any eth-type 0x8902Fengine(config-filter1)# filter 1 action cpu配置Y.1731Fengine#configFengine (config)# y1731Fengine (config-y1731)# meg 2 icc meg2 umc meg2 level 6 vlan 2端口1/1的配置Fengine#configFengine(config)#interface gigaethernet 1/1Fengine(config-ge1/1)# join vlan 1-4094 taggedFengine(config-ge1/1)# filter-list in 1Fengine(config-ge1/1)# y1731 mep 2/5 direction downFengine(config-ge1/1)# y1731 mep 2/5 cc enableFengine(config-ge1/1)# y1731 remote-mepid 6 mac 00:04:67:11:11:11 mep 2/5 Fengine(config-ge1/1)#quit退出端口1/1的配置端口1/2的配置Fengine(config)#interface gigaethernet 1/2Fengine(config-ge1/2)# join vlan 1-4094 taggedFengine(config-ge1/2) # filter-list in 1Fengine(config-ge1/2) # y1731 mep 2/4 direction downFengine(config-ge1/2) # y1731 mep 2/4 cc enableFengine(config-ge1/2) # y1731 remote-mepid 3 mac 00:04:67:22:22:22 mep 2/4 Fengine(config-ge1/2)#quit退出端口1/2的配置配置G.8032Fengine (config) #g8032Fengine (config-g8032) #g8032 instance 2 rpl-owner-nodeFengine (config-g8032) # g8032 instance 1 channel 2Fengine (config-g8032) # g8032 instance 1 vlan 1,3-4094Fengine (config-g8032) # g8032 instance 2 port1 gigaethernet 1/1Fengine (config-g8032) # g8032 instance 2 port2 gigaethernet 1/2Fengine (config-g8032) # g8032 instance 2 rpl port14参考文献1 RFC3619:Extreme Networks' Ethernet Automatic Protection Switch;2ITU-T G.8032:Ethernet Ring Protection Switching;3ITU-T Y.1731:OAM functions and mechanisms for Ethernet based networks;4IEEE 802.1ag:Connectivity Fault Managemen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