藻类的培养
藻类生物学实验

藻类生物学实验藻类是一种特殊的生物群体,它们具有广泛的生态和经济价值。
在生物科技的发展中,藻类也越来越受到关注,成为了一个热门的研究领域。
而藻类的生物学实验也是藻类研究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藻类实验以及这些实验的研究意义。
1、细胞培养实验细胞培养实验是一种最基础的藻类实验,主要用于观察藻类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生长繁殖情况,如光照、温度、营养物质等。
此外,还可以通过该实验研究藻类的生长动力学、生命周期等。
在细胞培养实验中,我们通常会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控制:培养基的配方、pH值的调整、温度的维持、光照的控制、空气的通畅等。
通过这些控制条件,可以使藻类在培养瓶或培养罐中快速繁殖,得到足够的细胞量,方便后续的实验操作。
2、光合作用实验光合作用是藻类生物学中最重要的基础过程,其研究可以为我们理解藻类的营养物质的来源提供依据。
在光合作用实验中,我们主要关注藻类对不同波长和光强度的光照的响应。
可以利用光度计、荧光测定仪等工具对光合作用的速率进行测定。
有趣的是,一些藻类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光合作用反应,这也是可以通过实验进行研究的一部分。
3、种群生态实验种群生态实验主要研究藻类群体在相互作用及媒介介绍下的各种变化。
这种实验通常涉及到多种不同种类藻类的集成实验,通过实验控制各种参数,可以模拟不同生态条件下的藻类群体。
这种实验可以对不同类型藻类的生态环境适应能力和竞争力进行研究。
4、生物质生产实验生物质生产实验是近年来十分热门的一类实验。
这种实验统计各种生产参数,对不同的藻类进行筛选及适应性研究,以便可以更加高效地生产可再生能源、环保产品等。
通过合理的光照控制、培养基、pH值及温度等因素的调节,可以使藻种达到最理想的生长状态。
通过密闭式的生物反应器,藻种可以在最完美的生态环境下进行生长和繁殖,从而达到最高产量。
藻类生物学实验有着广泛的研究领域,可以探究藻类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生长及其特性。
这些实验的意义在于生态学、工业、环保。
藻类的分离和培养

藻类的分离和培养微型藻类的分离和培养方法基本上与菌类的方法相似,但还需加上光照条件,并以液体培养为主。
在大量培养时,可不必考虑无菌条件。
一、目的学习藻类的分离和培养方法二、药品、材料和用具水生生物培养槽,玻璃片(面积稍大于培养槽),橡皮管,显微镜,三角烧瓶,试管,筛绢,棉塞,微吸管,凹玻片,灭菌锅,载玻片,吸管,培养皿,人工光源,木盆(或小型实验池),充二氧化碳气钢瓶,抽气泵,离心机。
土壤抽出液,青霉素,链霉素,琼脂,硝酸钙,磷酸二氢钾,磷酸氢二钾,过磷酸钙,硫酸镁,氯化钾,碳酸钠,三氯化铁,硅酸钠,葡萄糖,蛋白胨,硫酸铵,硝酸铵,氯化钙,碳酸氢钠,钼酸,氯化钠,柠檬酸铁,硫酸锰,人尿,海泥抽出液,食盐。
三、操作生长在静水或水流缓慢河流中的藻类,培养比较容易。
取到实验室后,要立刻从材料瓶中移到宽大的水生生物培养槽内。
为了培养大的丝状藻,要利用宽的、不高的容器。
这些容器要用玻片盖住,以防止培养物受灰尘沾污。
倒入容器的水要达到容器高度的一半,或稍多些,使水面上还有充分空气。
在容器边缘,要用一小块纵切橡皮管垫住,可使玻片不致紧贴容器,空气才能进入容器中。
细微的藻类如团藻目、硅藻门能很好地生活于培养皿中。
很多藻类如颤藻属、水绵属的若干种、轮藻属等可在实验室中保存很多年。
在迅速流动水中生长的藻如丝藻属、毛枝藻属等比较难于培养,因为它们要求经常输入氧气。
在水层较高水中,在高容器中,这些藻类迅速地死亡。
为了把这些藻类保存到实验时,应当把它们分成一些小部分,放在水层较薄的、宽的容器内,并须常常换水,把空气吹入水中。
还可以用橡皮管把水生生物培养槽和水龙头连结起来,建立有流水的水生生物培养槽。
在水生生物培养槽中培养藻类时,应尽可能创造和保持藻类天然生存条件。
把藻类培养在从采集藻类那一水域取来的水中,或其他天然水(尤其不能用自来水,因其中含很多氯气,必要的话,也须置较长时间,或加以煮开),或在水中加入混合养料,这些养料是由制造有机物质所必需的矿质盐构成。
藻类的培养及认识

藻类的培养及认识海洋学院海洋本**班:**学号:**指导老师:**目录1.小球藻 (1)2.扁藻 (2)3.螺旋藻 (3)4.中肋骨条藻 (4)5.角毛藻 (5)6.海链藻 (5)7.金藻 (5)8.光合细菌 (6)1.小球藻培养基配方(1000ml):Na2CO3 0.02 g、NaNO3 2.0 g、KH2 PO4 0.02 g、MgSO4 0.1 g、尿素量为0.8 g养殖条件:pH值6.0,光照强度4500lx,通气量1.5L/min营养成分(每100g):水分6-7g、蛋白质50-65g、脂肪5-10g、碳水化合物10-20g、纤维素2-5g、叶绿素2-5g、矿物质5-7g、β-胡萝卜素100-200mg、小球藻生长因子2000-5000mg、维生素B1 1-3g、维生素B2 3-6mg、维生素B6 1-3mg、维生素B12 0.2-0.4mg、维生素C20-50mg、维生素E12-30mg、泛酸0.8-2mg、生物素3-20mg、叶酸3-10mg、烟酸10-30mg、胆碱60-160mg、肌醇6-20mg用途:1.只要提供单细胞小球藻种源,进入水体后可迅速繁殖,形成以单细胞小球藻为优势种群的绿色水体。
2.蛋白核小球藻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可作为鱼苗,花白鲢,虾蟹,海参,大菱鲆,甲鱼等的开口饵料,减少饲料成本,提高水产动物的成活率。
3.可以更好的进行光合作用,增加水体溶氧,大大减少缺氧浮头。
4.消耗水体中的氨氮,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改善水体环境。
2.扁藻培养基配方(1000ml):硝酸钠100mg、磷酸二氢钾45mg、碳酸氢钠800mg、柠檬酸铁0.2mg、人尿2ml、改良f/2维生素溶液1ml、消毒海水1000ml养殖条件(亚心形扁藻):1、盐度:亚心形扁藻对盐度的适应范围很广,在盐度为8-80的水中均能生长繁殖。
最适应的盐度范围在30-40之间。
2、温度:亚心形扁藻对温度的适应范围也较广,在7-30℃范围内均能生长繁殖,最适范围为20-28℃之间。
藻类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藻类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摘要:藻类是一类非常重要的生物资源,不仅在食品工业、药物研发和环境治理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还可以促进水质改良和能源开发。
本文将介绍藻类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包括培养基配制、光照和温度调控、污染物处理、收获和贮存等方面,旨在帮助读者了解如何成功地养殖藻类,实现高产和优质。
正文:一、培养基配制藻类的培养基非常重要,对于藻类的生长和发育起着关键的作用。
一般来说,藻类培养基主要包含碳源、氮源、磷源、微量元素等基本组分。
不同种类的藻类对培养基的需求也不同,因此,在进行养殖之前,需首先了解清楚所选藻类对培养基的要求,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配制。
二、光照和温度调控光照和温度是影响藻类生长的重要因素。
光照对藻类的光合作用至关重要,通常需要提供适宜的光强和光周期。
一般情况下,藻类需要较长的光周期(12-16小时),而光强度则因不同藻类而异。
此外,温度也是藻类生长的关键因素,一般藻类的生长温度为20-30摄氏度,但不同种类的藻类对温度的要求也有所不同,因此,在养殖过程中需根据具体种类调节光照和温度。
三、污染物处理藻类养殖过程中,水质要保持清洁。
富营养化是藻类养殖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其首要原因是过多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存在于培养基中。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加强光照、增加藻类种植密度和选择适量的培养基配制方式来减少污染物的积累。
此外,还要避免培养基受到有机污染、重金属和杀虫剂等有害物质的污染,以保证藻类的健康生长。
四、收获和贮存藻类的收获和贮存是藻类养殖过程中不可忽视的环节。
一般来说,藻类可通过离心、滤网过滤等方式进行收获。
为了保持藻类的新鲜度和质量,应尽量避免暴露在阳光下,防止光照和高温对藻类造成不良影响。
在贮存方面,可以选择将藻类进行干燥贮存或用清洁的水贮存在适当的温度下。
同时,为了确保藻类的持续供应,我们还可以采取定期复制和传代的方式进行繁殖和扩增。
总结:藻类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涉及到培养基配制、光照和温度调控、污染物处理、收获和贮存等多个方面。
藻类的实验室培养

微藻的实验室培养学生:林晓生学号:2120180414导师:杨缜教授一、藻类的概述藻类是原生生物界一类真核生物(有些也为原核生物,如蓝藻门的藻类)。
主要水生,无维管束,能进行光合作用。
藻类植物共约为2100属,27000种。
根据所含色素、细胞构造、生殖方法和生殖器官构造的不同,分为绿藻门、裸藻门、轮藻门、金藻门、黄藻门、硅藻门、甲藻门、蓝藻门、褐藻门和红藻门。
色素的颜色划分,藻可分为3类:绿藻、褐藻和红藻。
由于单胞藻具有利用太阳光能效率高、营养丰富、生长繁殖迅速、对环境的适应性强和容易培养等重要特性,因而受到重视。
微藻是一类在陆地、海洋分布广泛,营养丰富、光合利用度高的自养植物,细胞代谢产生的多糖、蛋白质、色素等,使其在食品、医药、基因工程、液体燃料等领域具有很好的开发前景。
二、微藻的营养模式和生长模式(二)、微藻的生长模式藻类在培养过程中,生长繁殖的速度,出现一定的起伏,这种生长模式可划分为五个时期(延缓期、指数生长期、相对生长下降期、静止期、死亡期)。
三、培养按培养的场所分室内培养和室外培养1)按培养基的形态分固体培养和液体培养 2)按培养的纯度分纯种培养和单种培养3)按藻液的流动情况分静止培养和循环流动水培养 4)按气体交换情况分充气培养和不充气培养 5)按藻液与外界接触程度分封闭式培养和开放式培养6)按培养规模和目的分小型培养、中继培养和大量培养方式简单介绍其中的四种方式:(1)纯培养和单种培养纯培养(axenic culture):是无菌培养,指排除了包括细菌在内的一切生物的条件下进行的培养。
纯培养操作要求十分严格,要求有无菌室、超净台等设备,容器、工具、培养液等均须彻底灭菌。
培养成功率很高,是进行科学研究不可缺少的技术。
单种培养(single-species culture):指区别于纯培养的不排除细菌存在的培养(可以是生产性的,也可以是非生产性的)(2)封闭式培养和开放式培养封闭式培养(closed culture):指把培养液密封在透明的容器中,与外界空气隔离,暴露在阳光中,CO2完全采用人工供给的方法。
海水单细胞藻类培养技术

海水单细胞藻类培养技术海水单细胞藻类是海洋及沿海水域中使用最广泛、生长最迅速的生物群落,在全球海洋生态系统中占据重要地位,而建立海水单细胞藻类稳定培养,对于进一步开发及利用这种有价值的海洋资源,如基因组学研究、海洋药物研究、生物制剂研究等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针对海水单细胞藻类的培养技术进行详细的论述,首先将介绍海水单细胞藻类的分类、生物学特性及研究价值;其次,将介绍培养海水单细胞藻类的基本要求、常用培养介质构制、饲料内容及添加方法;再次,重点介绍培养海水单细胞藻类的异种合子和活体突变的技术;最后将介绍培养海水单细胞藻类的应用与展望。
一、海水单细胞藻类的分类海水单细胞藻类是一类代表性的单细胞生物,是目前已知的最小的海洋生物,具有单细胞的细胞结构。
按体形大致可分为球形、棒状、螺旋形等三大类。
按其培养条件可分为嗜暖型、嗜凉型及复杂性类型。
按其功能基因及表达产物特征,可以分为高尔基体藻类、响应性藻类、共生性藻类及其他特殊功能藻类。
二、海水单细胞藻类的生物学特性及研究价值1.物学特性海水单细胞藻类是历史最悠久的海洋单细胞生物,具有独特的生物学特性,最大的特点是它的体形是细长的棒状细胞,其长度可达100微米,是一类可以活在非常低温极端环境的海洋微生物。
2.究价值由于它的生物学特性,海水单细胞藻类可以作为非常重要的生物模型,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可供研究细胞凋亡、抗病毒、抗污染、互作关系等方面。
此外,海水单细胞藻类还可以作为潜在的医药材料,可以分离和制备有特殊活性的化合物,具有重要的药物开发前景。
三、培养海水单细胞藻类的基本要求1.择藻类首先要确定要培养的藻类,根据海水单细胞藻类的分类,可以选择不同的培养介质构制,以满足不同藻类的培养需要。
2.择培养介质构制在选择培养介质构制时,要根据藻类的嗜温性、抗药物性以及温度要求等不同因素,构建适当的培养介质,以确保藻类的生长及其工作成果。
3.择正确的饲料在培养海水单细胞藻类的过程中,饲料供给是非常重要的,必须选择适当的饲料添加,才能满足藻类的生长需求,使藻类获得良好的生长。
细胞藻类培养

因为:藻种培养在室内,培养容器为玻璃瓶。防止污染条件较好。
只要藻种级没有敌害生物污染,扩大培养到水池,生产周期短,就是发生污染敌害生物还需要一段生长、繁殖时间才能达到一定数量,所以影响不大。
(六)防治敌害生物的措施
首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接种的藻种最好取自指数生长期。
接种量大,从培养开始培养藻液在培养液中即占数量上的绝对优势。
01
02
②保持培养藻液的生长优势和数量优势
01
在培养过程中,严格防止污染是重要的,但从目前单细胞藻类的培养水平看,绝对防止敌害生物污染是不可能的,
02
要根本的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不断的补充新的“纯”藻种来取代在长期培养过程中已经受污染的藻种,这才可能使培养较好的顺利进行。
③做好藻种的分离、培养和供应工作
第二章 单细胞藻类培养
第二章 单细胞藻类培养
一、单细胞藻类的种类与生物特性 (一)单细胞藻类培养的种类 常用的饵料微藻主要有: 牟氏角毛藻:虾、蟹、海参、海胆的幼体; 三角褐指藻:虾、蟹、海参、海胆的幼体、种贝; 中肋骨条藻:虾、蟹幼体; 底栖舟形藻:鲍、海参、海胆、埋栖贝类、舔食螺类的附着幼体; 底栖卵形藻:同上; 等鞭金藻:贝、虾、蟹、海参、海胆的幼体; 亚心形四片藻:轮虫、卤虫、种贝及虾的后期幼体; 海水小球藻:同上; 钝顶螺旋藻:虾、蟹幼体及配合饲料的添加剂;
水样采回后,进行显微镜检查,如果发现有需要分离的藻种,而这种藻种的数量较多时,可立即进行分离,若数量少,必须先经过预备培养,待数量增多后再分离。
二、藻种的分离
(二)预备培养
1、容器: 通常采用三角烧瓶。 2、培养液: 各种藻类的培养液存在差异。 土壤抽出液Ⅰ:取土壤1kg,加纯水1000ml,煮沸60min,在暗处放置2d,过滤,以滤液600ml加纯水400ml。 土壤抽出液Ⅱ:取土壤1kg,加纯水1000ml,再加入NaOH2-3g,煮沸120min,冷却后过滤,滤液直接使用。 土壤抽出液Ⅲ:取土壤1kg,加纯水2000ml,煮沸煎浓,把上部泥浆倾入烧瓶中澄清,静置一昼夜后,次日吸取上清液,再煮沸煎浓。第三天在如法煎浓,最后倾入三角烧瓶中,加棉花塞,煎浓,直至得到1000ml的深褐色的土壤抽出液。每次使用后,煮沸灭菌保存。
绿藻栅藻培养

绿藻栅藻培养藻类,特别是单细胞藻类的营养丰富,含有动物和人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营养物质。
自上世纪四十年代以来,各国学者都试图用藻类这一资源解决人类食物和动物饵料的缺乏问题。
另一方面,藻类可直接或间接的作为鱼类及其他水生动物的饵料。
1 藻类的培养方式藻类的培养方式,以藻类培养的目的要求而各种各样。
但可分为密闭式培养和开放式培养两大类。
1.1 密闭式培养密闭式培养的目的是不使外界杂藻、菌类及其他有机体混入培养物中。
将培养液密封在与外界完全隔离的透明容器中,由此通气,搅拌,输送培养液及调节水温和取样等设备,也都要与外界隔离。
培养容器多为管状,也有池状,用有机玻璃或透明的聚乙烯所料做成水平管道,直立或斜立在地上,暴露阳光或人工光照下。
这种培养方式,成本高,好控制,产量亦稳定。
1.2 开放式培养将藻类培养于敞开的容器(如水泥池、管道、木盆等)中。
方法设备较简便,可进行小量或大面积的培养。
该法培养物中易发生敌害生物污染,但成本低,使用较普遍,也是今后藻类培养所应采取的方式。
开放式可分如下几种类型:(1) 开放循环培养:其特点式培养液借助循环水泵而不断循环流动。
培养物能循环,就可省却搅拌工作。
(2) 开放非循环培养:其特点是培养液不循环流动,而定时由小管通入CO2和空气到培养液中;同时也起搅拌作用。
此法在大面积培养中使用较普遍。
优点是设备简单,无需动力,水泵及大量的CO2 及通气设备。
(3) 半开放循环培养:半开放培养是指培养容器或池,槽等场所虽仍敞开,但有些部分密闭,或用塑料布覆盖。
这种培养方式,利用管道,依靠动力,使培养液流动和通入含二氧化碳的空气。
该方式设备复杂,但效果较好。
2 藻种的分离为了要进行某种藻类的科学研究活大量培养,有必要把某种藻类与其他生物分离。
分离培养藻种,可分为两大类,一为单种培养,即藻类虽只有一种,但还混杂细菌。
另一为纯培养,即不仅藻类只有一种,亦无其它任何生物。
纯培养比较困难,一般的分离培养往往只能做到单种培养。
藻种培养:

藻种培养:1.藻种培养设施:藻种的培养要在保种室中进行,保种室要求通风条件好,光线条件好,温度可控性好,保种室要配有空调、冰箱、具有人工光源的培养架等。
培养中常用培养仪器有显微镜、解剖镜等,容器有三角烧瓶、广口玻璃瓶等。
保种室要严格消毒,防止病菌的侵入。
2.容器、工具的消毒:进行单细胞藻类的纯培养,容器、工具、培养基都要进行严格灭菌,但一般生产性的单种培养,则只须达到消毒目的就可以了。
常用的消毒方法有高温消毒法和化学药品消毒法。
高温消毒法是利用高温杀死微生物的方法。
不耐高温的容器如塑料和橡胶制品等不能利用高温法消毒。
a、直接灼烧消毒接种环、镊子等金属小工具,试管口、瓶口等可以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短暂灼烧消毒。
载玻片、小刀等则最好先蘸酒精,然后在酒精灯火焰上点燃,等器具上的酒精烧完,也就完成了灭菌操作。
b、煮沸消毒把容器、工具放入锅中,加水煮沸消毒,一般煮沸10-20分钟。
大型锥形瓶消毒,可在瓶口上放一普通的玻璃漏斗,再在漏斗上放一称量瓶盖,在锥形瓶内加少量淡水,置电炉上加热煮沸5-10分钟,可使整个瓶壁消毒。
消毒完毕即用消毒的纸或消毒的纱布包扎瓶口。
此法适合消毒小型的容器工具。
c、烘箱干燥消毒将玻璃容器、金属工具用清水洗干净后,放入烘箱。
关闭烘箱门,打开通气孔,接通电源加热。
当温度上升到120℃时,关闭通气孔,停止加热。
如果进行纯培养,容器必须灭菌,当温度上升到105℃时,关闭通气孔,继续加热至160℃,保持温度,恒温2小时,然后停止加热。
必须要等到温度下降到60℃以下,才能打开烘箱门。
有棉塞和纸包扎的容器、工具灭菌,不能超过180℃,以免烘焦。
化学药品消毒主要用于生产性大量培养中,大型容器、工具、水泥池等常用化学药剂消毒。
a、漂白粉消毒工业用漂白粉一般含有效氯25%~35%,消毒时按万分之1-3的含量配成水溶液,把容器、工具在溶液中浸泡半小时,再用消毒水冲洗3~4次即可。
b、酒精消毒酒精消毒常用于中小形容器和工具,方法是用纱布蘸70%酒精在容器、工具的表面涂抹即可。
单细胞藻类的培养(3)3+6h

水生4号
(NH4)2SO4 Ca(H2PO4)2·H2O+2(CaSO4·H2O) MgSO4·7H2O NaHCO3 KCl FeCl3(1%) 土壤浸出液 水 0.200g 0.030g 0.080g 0.100g 0.025g 0.150mL 0.500mL 1000mL
2.浮游硅藻培养液 浮游硅藻培养液
水生硅1( 水生硅 (mg/L) L)
硝酸氨 磷酸氢二钾 氯化钙 硅酸钠 土壤浸出液 水 120 硫酸镁 70 40 磷酸二氢钾 80 20 氯化钠 10 100 柠檬酸铁 5 20 硫酸锰 2 1000mL pH 7.0
水生硅2( 水生硅 (mg/L) L)
尿素 过磷酸钙 硫酸镁 硫酸锰 EDTA-铁 150 50 50 3 1mL 氯化钾 30 硅酸钙 100 碳酸氢钠 3 土壤浸出液 4mL 水 1000mL
2、稀释法:该法源于中野治房(1933)的方法。用已 、稀释法 消毒试管5只,在第一管盛蒸馏水10mL,第2~5管都装 5mL,用高压蒸汽消毒,待冷却后,第1管用滴管滴入混 合藻液1~2滴,充分振荡,使均匀稀释。次用消毒吸管, 从第1管中吸取5mL滴入第二管中如前振荡,使均匀稀释。 以后依次同样滴入第3~5管,并都充分均匀稀释。然后 把五个已盛又消毒的琼胶培养基培养皿,加热使之溶解, 待冷却而尚未凝固时,分别滴入五个试管的藻液各一滴, 用力振荡,使藻液充分混于培养基中。待冷凝后,把五 个培养皿放在受着漫射光窗口,一直到出现藻群时为止。 在20℃左右时,约10天即出现藻群。用消过毒的白金丝 取些藻群,进行琼胶固体培养基的不通气培养。此过程 反复多次,直至得到完全分离的纯藻种群为止。 此法稀释要使用较多容器分组培养,比较麻烦,但 较易成功。
藻类的培养

一、藻种的两种培养类型一般藻种的培养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长期保存所需要的培养方法,一种是以实验为目的,短期内保藏藻种的培养方法。
长期培养最主要的问题是选择一种合适的培养基,可以在3个月到一年的时间内连续培养藻种。
最适合长期培养藻种的培养基是agar(固体琼脂培养基),但是使用agar有一个弊端,即培养物保持无菌的问题;我们可以加一层蒸馏水(咸水的藻类可以加灭菌过人工的海水)在agar上,这种做法可以保证在长期保种的过程中减少agar水分和营养的流失。
长期保种使用的培养基,不要选择营养过于丰富的,因为多数的藻,尤其是丝状藻,在营养丰富的环境生长,会发生形态结构上的变化,如果要做生理生态方面研究,实验材料的形态结构是不能异常的。
适合长期保种的贫营养的培养基有这些:Bold’s基础培养基,以及该培养基加上蛋白胨或者琼脂制成的agar,适合长期培养绿藻;Allen及其改良后的配方可以长期培养一般常见的蓝藻和绿藻;土水培养基和它的一个改良的系列也实用培养多数藻种。
对于我库提供的藻种,由于藻种长期习惯的原因,建议使用我们提供的原配方来培养,在长期培养的时候,可以适当稀释原培养基,在藻种培养过程中,生长速率会变慢,可以保持其形态结构不变。
另外,长期培养的时候,除了选择适当的培养基,还可以降低温度5~8C(降温的过程最好能循序渐进,突然改变环境温度,可能会导致藻种不适应而死亡)。
光照强度可以减小为原先的一半。
在实验之前3到4周,将长期培养的藻种接种到我们提供的培养基中(培养基必须灭菌),按照我们给予的培养条件培养,在实验前6天左右,再次接种。
短期培养则可以直接按照我们提供的培养基和培养条件培养。
由于试验的需要,常常要求在短期时间内获得大量的培养物,我们可以采用通气培养和摇床培养。
通气培养可以通CO2或洁净的空气,视培养物的多少来决定通气泵的大小,在通气的硅胶管中设置一个缓冲瓶,塞上灭菌后的脱脂棉,帮助净化空气,如果对通气有更高的要求,可以在通气管中加上一层滤膜。
藻类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藻类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摘要:藻类是一类广泛分布于淡水和海水中的微生物,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文将介绍藻类养殖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包括选择合适的品种、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控制水质参数、合理施肥和防止病虫害等方面的内容,帮助读者更好地进行藻类养殖。
正文:一、选择合适的藻类品种藻类种类繁多,常见的藻类有硅藻、绿藻、红藻、蓝藻等。
在选择养殖品种时,需要考虑生长速度、抗逆性、生物产物等因素。
硅藻适合浮游和附着培养,适合用于海洋、河流等环境;绿藻生长快速,适合水培方式;红藻含盐量较高,适合在盐度适中的水培系统中培养;蓝藻适合于陆生培养及其运营配置类型。
根据实际需求和资源条件,选择适合的藻类品种进行养殖。
二、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藻类对生长环境的要求较高,如光照、温度和营养物质等。
光照是藻类光合作用的基础,水培藻类通常需要提供足够的自然光照或人工光源。
温度对藻类的生长速度和代谢活性有重要影响,不同藻类对温度的适应能力不同,因此需要根据具体品种来控制水温。
营养物质除了常规的氮、磷、钾等元素外,还需考虑微量元素的补充。
合理配置生长环境,可以促进藻类的健康生长。
三、控制水质参数水质是影响藻类生长的关键因素之一,需要控制水体中pH值、溶解氧含量、氨氮浓度等参数。
一般来说,藻类对中性或弱酸性环境适应性较高,但不同藻类对pH值的适应范围有所不同。
溶氧对于藻类的呼吸代谢和产物生成有重要影响,藻类养殖时需要保持适宜的溶氧含量。
氨氮是藻类生长的重要营养物质,但过高的氨氮浓度会对藻类的生长造成不利影响,因此需要控制好水中的氨氮含量。
四、合理施肥合理的施肥可以增加藻类的生长速度和养分含量,但过量施肥会导致养分浓度过高,影响藻类的生长和水质稳定。
藻类对氮、磷等养分的需求较大,可通过添加有机肥料或矿物肥料来提供养分。
施肥时需要注意养分的浓度和施用方式,可选择循环施肥或定时定点进行,以减少浪费和污染水体。
五、防止病虫害藻类养殖过程中,可能会遭受病虫害的侵袭。
藻类的分离和培养

藻类的分离和培养微型藻类的分离和培养方法基本上与菌类的方法相似,但还需加上光照条件,并以液体培养为主。
在大量培养时,可不必考虑无菌条件。
一、目的学习藻类的分离和培养方法二、药品、材料和用具水生生物培养槽,玻璃片(面积稍大于培养槽),橡皮管,显微镜,三角烧瓶,试管,筛绢,棉塞,微吸管,凹玻片,灭菌锅,载玻片,吸管,培养皿,人工光源,木盆(或小型实验池),充二氧化碳气钢瓶,抽气泵,离心机。
土壤抽出液,青霉素,链霉素,琼脂,硝酸钙,磷酸二氢钾,磷酸氢二钾,过磷酸钙,硫酸镁,氯化钾,碳酸钠,三氯化铁,硅酸钠,葡萄糖,蛋白胨,硫酸铵,硝酸铵,氯化钙,碳酸氢钠,钼酸,氯化钠,柠檬酸铁,硫酸锰,人尿,海泥抽出液,食盐。
三、操作生长在静水或水流缓慢河流中的藻类,培养比较容易。
取到实验室后,要立刻从材料瓶中移到宽大的水生生物培养槽内。
为了培养大的丝状藻,要利用宽的、不高的容器。
这些容器要用玻片盖住,以防止培养物受灰尘沾污。
倒入容器的水要达到容器高度的一半,或稍多些,使水面上还有充分空气。
在容器边缘,要用一小块纵切橡皮管垫住,可使玻片不致紧贴容器,空气才能进入容器中。
细微的藻类如团藻目、硅藻门能很好地生活于培养皿中。
很多藻类如颤藻属、水绵属的若干种、轮藻属等可在实验室中保存很多年。
在迅速流动水中生长的藻如丝藻属、毛枝藻属等比较难于培养,因为它们要求经常输入氧气。
在水层较高水中,在高容器中,这些藻类迅速地死亡。
为了把这些藻类保存到实验时,应当把它们分成一些小部分,放在水层较薄的、宽的容器内,并须常常换水,把空气吹入水中。
还可以用橡皮管把水生生物培养槽和水龙头连结起来,建立有流水的水生生物培养槽。
在水生生物培养槽中培养藻类时,应尽可能创造和保持藻类天然生存条件。
把藻类培养在从采集藻类那一水域取来的水中,或其他天然水(尤其不能用自来水,因其中含很多氯气,必要的话,也须置较长时间,或加以煮开),或在水中加入混合养料,这些养料是由制造有机物质所必需的矿质盐构成。
微藻培养的工艺流程

微藻培养的工艺流程1. 微藻筛选和培养基的准备:首先从野外采集到微藻样本,经过筛选和鉴定,选择出目标微藻菌株。
同时准备好适合微藻生长的培养基,培养基种类繁多,可以根据微藻的特性来选择合适的培养基。
2. 微藻的预培养:将筛选出的微藻菌株接种到培养基中,进行初步培养。
在恒温恒光条件下,待微藻生长适应培养基后,可进入正式的扩大培养阶段。
3. 微藻的扩大培养:将预培养好的微藻菌株转移到更大容器中,以促进微藻生长和增殖。
在此阶段需要不断监测微藻的生长情况,确保培养基中养分的充足和良好的生长环境。
4. 微藻的收获和提取:当微藻生长到一定密度时,可以进行收获和提取微藻的操作。
通常采用离心或超声波破碎等方法将微藻从培养基中分离出来,并提取出目标物质。
5. 微藻的寿命管理:在微藻培养过程中,需要注意微藻的寿命问题,避免微藻培养中的老化和死亡现象,并及时进行传代培养,保持微藻群体的生机和充足的生长能力。
通过以上工艺流程,可以有效地培养出大量的微藻菌株,并获得目标物质,为微藻研究和应用提供了可靠的基础。
微藻是一类微小的藻类植物,它们具有高效的光合作用能力,可以将阳光能转化为有机物质,并且生长速度较快。
微藻不仅是生物圈中重要的一环,也是一种重要的生物资源,因为它们可以产生多种有益物质,包括蛋白质、藻类油、色素、多糖等,被广泛应用于食品、药品、生物能源等领域。
微藻培养工艺的优化和改进,对于生产高品质微藻产品具有重要意义。
6. 微藻的培养条件控制:在微藻培养过程中,光照、温度和pH值是影响微藻生长的重要因素。
需要根据微藻的种类和特性,合理控制这些培养条件,以保证微藻的正常生长和充分利用光合作用能力。
在实际操作中,通常采用光照培养箱和恒温恒湿培养箱等设备,对培养环境进行精确控制。
7. 微藻的生物反应器培养:除了传统的培养方式外,还可以采用生物反应器进行大规模微藻培养。
生物反应器可以根据需要设计不同类型和规模,包括批式反应器、连续流反应器、循环式反应器等。
藻类培养

一、基本培养方式(一)纯培养和单种培养(据种的纯度)1、纯培养(axenic culture)纯培养即无菌培养,是指排除了包括细菌在内的一切生物的条件下进行的培养。
纯培养要求有无菌室、灭菌锅、超净工作台等设施,容器、工具、培养液等彻底灭菌,操作严格,培养成功率高,是进行生物科学研究不可缺少的环节。
2、单种培养(unialgal culture)在生产性培养中不排除细菌存在而有别于纯培养的一种培养方式称为单种培养。
(二)一次性培养、连续培养和半连续培养1.一次性培养(batch culture)在各种容器中,配制培养液,把少量的藻种接种进去,在适宜的环境下培养,经过一段时间(一般5~7 d),藻细胞生长繁殖达到较高的密度,一次全部收获。
一次性培养是微藻培养最常用的方法。
2.半连续培养(semi-continuous culture)半连续培养是在一次性培养的基础上,当培养的藻细胞达到或接近收获的密度时,每天收获一部分藻液并补充等量的培养液,继续培养。
半连续培养也是微藻饵料生产性常用的培养方法,每天的收获量根据育苗的需要来确定。
微藻培养的工艺流程包括:➢工具、容器、水的消毒➢培养液的制备➢接种➢培养过程的管理➢采收等主要环节一、容器、工具的消毒(一)物理消毒法1.加热消毒法加热消毒法是利用高温使蛋白质变性以杀死微生物的方法。
不能耐高温的容器和工具,如塑料、橡胶制品等不能用此法消毒。
(1)直接灼烧灭菌接种环、镊子等金属小工具,试管口、瓶口等可以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短暂灼烧灭菌。
载玻片、小刀等则最好先蘸酒精,然后在酒精灯火焰上点燃,等器具上的酒精烧完,也就完成了灭菌工作。
该方法可以直接把微生物烧死,灭菌彻底。
优点是简单、方便、快速、高效,但只适用于小型金属或玻璃工具。
(2)煮沸消毒把容器和工具用纱布包好,放入锅中,加水煮沸消毒,一般约煮沸15~30 min,可杀死细菌的营养体,如果在水中加入2%碳酸钠可促使芽孢死亡,亦可防止金属器械生锈。
藻类的如何养殖大全

1973 年年产量达到 90 亿张菜饼。 紫菜产量上升是引进紫菜网冷冻法, 快速生长的新品种和普及
各种自动紫菜制饼机的结果,后来紫菜出现供过于求的现象,这样就要求生产高质量的紫菜。
二、紫菜的加工保藏
紫菜的收获季节限于 10 月份开始至第 2 年 4 月,因此, 这个季节收获的紫菜必须保藏到 10
月份紫菜收获的季节。这就必须研究质量保藏的方法和在这期影响质量降低的因素。
20℃的冷冻室,然后将网置于适当
的地方,继续培养。
1950 年前后各种渔业机械普及起来,约
1977 年以来,各种“人”型紫菜制饼机已经普及,
切碎的紫菜从机器的一边投入,紫菜饼在帘上形成,将水挤压出来,晾干,然后紫菜饼从网帘
上掉下来, 这些过程全部自动化。 由于结合新的养殖方法, 工作机械化和引进生长迅速的品种,
幼孢子体,按照附着基的面积,将幼孢子体均匀散布在底部有附着基的育苗池上。
200 目筛绢收
集的效果良好。 附着百分率受阴干程度、 采苗时间及条件光、 温度的影响。 适宜的条件是 1000Lx
以上的光照,温度 24℃左右,幼孢子体附着密度为 20—40 棵/ cm2。比较上述两种方法,收集
受精卵采苗的方法能去掉大部分附着在种藻上的杂藻及钩虾等敌害动物,有利于幼苗的正常培
四、日常管理要点:防止覆盖的条帘生长杂藻或附上污泥。 覆盖后经常在退潮开露时观察,一旦发现条帘上有杂藻繁殖或附上污泥,应马上解下来处 理,日晒到条帘完全干后即可回原处养殖。但千万不能直接用海水冲洗,由于红毛藻苗起初不 牢固,冲洗后会脱苗,覆盖时间就延长。
五、子帘分苗要点:
覆盖后如果所看到子帘有紫红色点分布较均匀,就可以采取“先对分,后单分”的逐步分 苗法,从覆盖到分苗一般需要 8~10 天,养殖户为了荡洗条帘和日常管理的方便,以及相对提
藻类培养方法

2.3培养方法
(1)培养设备:采用冷白荧光灯为光源、可控温的生物光照培养箱进行藻种培养。
(2)接种方法:在无菌操作环境下,将5~10 ml藻液转接至血清瓶或三角玻璃瓶中,转接前必须进行显微检查确定藻种是否为纯种培养。
用脱脂棉作塞,外面以酒精灯火焰附近加热灭菌的铝箔纸封口,注意铝箔纸不可重复使用。
(3)通气培养方法:将培养瓶放置在生物光照培养箱中,乳胶通气管和空气泵相连,中间有0.22 µm的过滤空气装置。
培养基信息、接种日期应该标记在培养瓶上,并编号。
(4)培养条件:培养温度25±1℃,光照强度4000Lux,光周期14h:10h(光照:黑暗)。
(5)培养时间:经14天培养的藻液达到对数生长期,浓度适宜,可接种于藻类在线水体生态毒性监测系统藻培养罐中。
藻百年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藻百年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藻类是一种非常古老的生物,它们可以生长在各种不同的环境中,包括淡水、海水、泥土等。
其中,蓝藻、绿藻、硅藻等藻类都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比如可以作为食品、药品、化妆品甚至是能源来源等。
而藻类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也是非常重要的,以下就来详细介绍一下。
一、藻类的养殖方法1.光照条件藻类的光合作用非常重要,因此光照条件是藻类养殖中必须要注意的问题。
一般来说,藻类需要充足的阳光才能正常生长,因此养殖场地应该选择阳光充足的地方,或者使用人工光源来补充光照。
2.温度条件藻类对温度的适应范围比较广泛,但是不同的藻类对温度的要求也不同。
一般来说,藻类的生长温度在20℃-30℃之间比较适宜,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藻类的生长。
3.水质条件水质是藻类养殖中非常重要的因素,因为藻类需要一定的营养物质来生长。
一般来说,藻类需要含有适量无机盐和微量元素的水质,如果水质过于污浊或者过于富含有机物质,都会影响藻类的生长。
4.培养基配方不同的藻类对培养基的要求也不同,因此在培养藻类时需要选择适合的培养基。
一般来说,培养基中需要含有适量的氮、磷、钾等元素以及一些微量元素。
二、藻类的注意事项1.防止污染藻类对环境的要求比较高,因此在养殖过程中需要注意防止污染。
特别是在水源污染比较严重的地方,需要选择合适的水源或者对水源进行处理。
2.防止病虫害藻类也会受到病虫害的影响,因此在养殖过程中需要注意防止病虫害的发生。
可以采取物理方法或者化学方法来控制病虫害的发生。
3.定期换水藻类需要一定的水质来生长,因此在养殖过程中需要定期换水。
一般来说,每隔一段时间就需要更换一次水,这样可以保证藻类的生长环境。
4.定期测量水质为了保证藻类的生长环境,需要定期测量水质,包括水温、PH值、溶解氧等指标。
如果发现水质不合适,可以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
5.注意观察藻类的生长情况养殖藻类需要注意观察藻类的生长情况,包括藻类的颜色、形态、生长速度等指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藻种的两种培养类型一般藻种的培养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长期保存所需要的培养方法,一种是以实验为目的,短期内保藏藻种的培养方法。
长期培养最主要的问题是选择一种合适的培养基,可以在3个月到一年的时间内连续培养藻种。
最适合长期培养藻种的培养基是agar(固体琼脂培养基),但是使用agar有一个弊端,即培养物保持无菌的问题;我们可以加一层蒸馏水(咸水的藻类可以加灭菌过人工的海水)在agar上,这种做法可以保证在长期保种的过程中减少agar水分和营养的流失。
长期保种使用的培养基,不要选择营养过于丰富的,因为多数的藻,尤其是丝状藻,在营养丰富的环境生长,会发生形态结构上的变化,如果要做生理生态方面研究,实验材料的形态结构是不能异常的。
适合长期保种的贫营养的培养基有这些:Bold’s基础培养基,以及该培养基加上蛋白胨或者琼脂制成的agar,适合长期培养绿藻;Allen及其改良后的配方可以长期培养一般常见的蓝藻和绿藻;土水培养基和它的一个改良的系列也实用培养多数藻种。
对于我库提供的藻种,由于藻种长期习惯的原因,建议使用我们提供的原配方来培养,在长期培养的时候,可以适当稀释原培养基,在藻种培养过程中,生长速率会变慢,可以保持其形态结构不变。
另外,长期培养的时候,除了选择适当的培养基,还可以降低温度5~8C(降温的过程最好能循序渐进,突然改变环境温度,可能会导致藻种不适应而死亡)。
光照强度可以减小为原先的一半。
在实验之前3到4周,将长期培养的藻种接种到我们提供的培养基中(培养基必须灭菌),按照我们给予的培养条件培养,在实验前6天左右,再次接种。
短期培养则可以直接按照我们提供的培养基和培养条件培养。
由于试验的需要,常常要求在短期时间内获得大量的培养物,我们可以采用通气培养和摇床培养。
通气培养可以通CO2或洁净的空气,视培养物的多少来决定通气泵的大小,在通气的硅胶管中设置一个缓冲瓶,塞上灭菌后的脱脂棉,帮助净化空气,如果对通气有更高的要求,可以在通气管中加上一层滤膜。
使用摇床培养,需要注意藻种的生理周期。
二、培养基的选择和配制1、培养基的选择①BG11是我库培养蓝藻使用最广泛的培养基。
除了极少部分蓝藻,大部分都使用BG11。
按照我们给的配方配制好后高压灭菌,BG11经常会产生絮状沉淀。
这是因为其中有Ca+和CO32???-,我们可以在灭菌后再超净台上用灭菌过的注射器来加两者之中的另外一种。
通常我们建议将氯化钙的母液单独灭菌后在无菌室保存,在配置好BG11的工作液并灭菌之后,在超净台上用注射器将氯华钙加入。
②SE是我库用来培养常见的绿藻所使用的培养基。
一般来说,如果配制了母液,用母液来配培养基,灭菌后是不会产生沉淀的。
配置的时候注意先将所需要的蒸馏水准备好,将需要的药品逐个加入,等到一种药品充分溶解之后再加入第二种。
另外,土水在蒸馏过滤后,是不需要灭菌的,因为高压灭菌的过程会让其中的一些营养成分损失。
③水是培养基成分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配培养基,可以取蒸馏水、自来水、去离子水,也可以取藻种采集地的水。
使用经过处理的水,如双蒸水、去离子水,有时候并不合适培养,因为仪器在处理过程中会带入微量的有毒物质。
采集藻种采集地的水来培养是最理想的,但是需要经过一些处理,处理的手段和过程要尽可能保持其营养成分不变。
如果是咸水或者海水的藻类采集地采集的水,应将其置于5C的黑暗中,保持6个月。
如果是泉水或者湖水等淡水的水源,水样置于20C的室温,立即通过活性炭方法处理:每升水加2g活性炭,搅拌一小时后,过滤,并重复此过程3~4次。
④咸水和微咸水的藻类需要的人工咸水的合成效果关键在于如何蒸馏;还有一些水华蓝藻难以培养,主要原因是因为在野外生长时,通常底泥提供的营养元素可以溶在水中,但是在实验室培养,经过高压灭菌,很多营养都损失了。
所以我们建议不用高压灭菌法,使用巴斯德(pasteur)灭菌方法:加热到73~78C,保持15~20分钟,间隔24小时灭菌一次,一共三次。
2、培养基的配制主要介绍一下培养基的配制方法和灭菌方法:1. 配制贮液。
培养基一般由三个方面组成:微量元素、大量元素、维生素。
准备100ml~200ml的试剂瓶若干,洗净,灭菌。
按照我们提供的培养基配方中贮液的浓度,配制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贮液放在以上准备的试剂瓶(遇光易反应的药品,请放在棕色试剂瓶),置于4C左右的冰箱保存。
将需要使用的维生素(最好是针剂),也置于4C左右的冰箱保存。
2. 配制培养基。
一般可以配制1000ml左右的培养基留待使用。
先准备1000ml大烧杯,洗净。
按照我们培养基配方中的working soluti on,先加入需要的蒸馏水,然后用移液管向其中加配制好的贮液(注意,不可先加贮液,最后加蒸馏水)。
一边加,一边搅拌,依次加入所有组分,最后留下维生素不加。
摇匀。
三、灭菌①、对培养器材的灭菌:灭菌在藻种的培养中,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
藻种培养、转接、培养基制备等等,任何一个环节都必须使用灭菌的器械,否则藻种都会染菌,甚至染上其它的藻类。
所有的培养藻种所需要的三角瓶、试管,烧杯,接种环,吸管,注射器,针头等培养,转接藻种所需要的器材都必须经过高压灭菌,配制培养基所需要的移液管、用来装培养基所需要的瓶也必须经过灭菌,转接藻种需要的滴管、接种环、涂布所需要的玻璃棒、培养皿等都必须灭菌。
培养所需要的三角瓶、试管、培养皿,灭菌前洗净,三角瓶可以用牛皮纸内衬粗滤纸来包住瓶口,用棉线缠紧;或者自做棉塞,外部再加上牛皮纸包住;试管必须和棉塞或者试管塞一起用牛皮纸包好灭菌。
培养皿可以5~10个一起用牛皮纸包好灭菌。
移液管、滴管、接种环都可以分别用牛皮纸包好灭菌。
所有玻璃器皿都采用高压灭菌:在1.5大气压下保持30分钟。
使用之前不能在敞开的环境打开,只能在超净台打开。
灭菌结束后,放在烤箱烘干。
所有灭菌后的器皿、培养基只能在超净台打开使用。
使用巴斯德灭菌法灭菌的原水,也不能在超净台之外的地方打开使用。
长期没有使用了但曾经灭菌过的器材或培养基,如果需要使用,必须重新灭菌一次。
②、培养基灭菌注意事项:配制培养基的时候一些经过高压灭菌成分会发生改变的微量元素,应在灭菌后在超净台上用灭菌的注射器添加。
如维生素,但是维生素的灭菌也必须很严格,往往藻种污染到细菌都是因为维生素引起的,可以使用0.22µm或0.45µm的滤膜来过滤维生素溶液。
土水(土壤侵出液)在蒸馏过后只能使用过滤的方法灭菌,不能经过高温高压灭菌。
洗净若干带橡皮塞的盐水瓶(800ml或500ml),将培养基注入,塞上橡皮塞。
然后剪一小块纱布,包在橡皮塞外面,用棉线将塞子和瓶子缠紧,这样保证在灭菌的过程中,培养基不会把橡皮塞冲开。
最后在橡皮塞头上插一个小针头,这个做法可以在灭菌的时候放气,也是为了保证培养基不会在灭菌的时候把橡皮塞冲开。
然后开始灭菌。
灭菌结束后,立即降针头拔出。
将培养基放置在洁净的地方,免受污染。
四、藻种培养条件1、光照培养一个藻种最初,先将少量的藻种转接到新鲜的培养基中,放在冷白荧光灯管(200-400footcandle)保持7~10天,观察最初的生长状况。
生长较好以后,移到低光照区域(50-100footcandle),保持低速率的生长。
实验需要的藻种的培养中,我们推荐使用冷白荧光管来作为光照来源。
因为如果使用白炽灯泡和直射的日光作为光源的话,光照会产热,改变培养的温度。
在阳光照射下培养温度通常可以上升10C,如果一定需要日光作为光源,应将培养物放置在窗前,窗上用纸挡住。
培养的时候,光照与培养物的细胞密度也有关,一般密度比较小的时候,不适合使用较强烈的光照。
我库提供的藻种,在细胞密度在105数量级左右时,我们推荐在2000lux的光照下培养。
接种后,细胞密度很低的情况下,需要放置在弱光照下培养,随着细胞密度增大,逐渐加强光照。
培养藻类,每天要定期给一段时间的置于黑暗中培养。
大多数藻种的光暗比都是12h:12h,也有16h:8h。
2、温度大多数淡水藻都可以在20~25C左右生长,高于30C有些蓝藻不能坚持到24小时就会死亡。
一般所有的绿藻生长的温度相对比较广一些。
在10C左右会几乎停止生长,但是不会死亡。
非水华类的蓝藻更加可以耐低温的环境,低于10C还可以生存。
但是水华类的蓝藻对温度要求更加精确一些,过高或者过低的温度都会死亡,即使留下待萌发的孢子,但是在实验室不具有底泥萌发的条件,藻种是不会再萌发出来的。
我库的大部分藻种,没有特别说明,其培养温度都是20~25C。
3、特殊藻种培养要求衣藻如果在营养丰富的培养基中生长,都会有变成类似四集藻型的趋势。
所以建议培养的时候稀释一下SE培养基,或者用土水培养基来保持它的形态结构。
团藻属的藻类需要勤接种,使用营养太丰富的培养基,它可能会由群体散开成为单个游动的细胞。
培养含有叶绿素的鞭毛藻,可以用土水培养基加上一粒豌豆;无色的鞭毛藻,可用土水培养基加上一两粒谷粒或者小麦。
硅藻可以使用很多种培养基来培养,但是培养基中必须含有硅,建议硅藻的培养基中Na2SiO3 . 9H2O达到10-30m g/l。
你用的是哪种计数框呀?我们是实验室用的10*10(100)格子的计数框,我们在藻种的扩培阶段都是根据藻液的颜色或者透明度来判断稀释倍数,一般是先取正在培养的原藻液0.1ml,稀释10倍,再去稀释液0.1ml(基本上就是两滴)滴在计数板的计数框内,再用盖玻片均匀铺盖,并保证藻液可以铺满整个计数框,之后40*镜检计数,一般计数50个视野,50个视野尽量覆盖整个计数框的每个角落。
之后再根据你计数的结果算平均值,换算密度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