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选)航天器动力学基本轨道

合集下载

航天器轨道的基本特性

航天器轨道的基本特性

➢ 地心黄道坐标系
坐标原点:地球质心


0
地心赤道坐标系
( , , )
( , , )
=
黄赤交角
1
0
= 0
0
0


坐标系统和时间系统
地心坐标系
标准历元地心平赤道惯性坐标系
一种既具有均匀时间尺度又能反映地球自转特性的时间系统,其以原子
时的秒长为时间计量单位。协调世界时通常作为探测器从地面发射和飞行
跟踪的时间纪录标准。
儒略日 (Julian Date,JD)
一种以天数为单位计算两个日期之间相隔天数的记时法,其起始点为
公元前4713年1月1日世界时的12:00。由于儒略日的记数位较长,国家天
rE5 RM rE4
RM RY x p RX y p
RM 为极移旋转矩阵
x
p
, y p 为地极的瞬时坐标,由IERS的公报提供。
坐标系统和时间系统
J2000地心惯
性坐标系1
岁差
协议地球坐标系
瞬时平赤道地心惯性坐标系ຫໍສະໝຸດ 自转轴章动地球极移
地心固连坐标系
心动力学时采用国际原子时定义的秒长,主要用于太阳系中天体的星历描述。
坐标系统和时间系统
时间系统
世界时(Universal Time,UT)
基于地球自转运动的时间系统,对地球自转轴的极移效应进行修正后的世界
时称为一类世界时(UT1),一类世界时能够真实反映地球自转的统一时间。
协调世界时(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UTC)
器惟一可能的运动轨道。
➢ 中心引力体中心必定为圆锥曲线轨道的一个焦点。

空间飞行器动力学与控制第3课空间飞行器轨道动力学上

空间飞行器动力学与控制第3课空间飞行器轨道动力学上
dt m
火箭在主动段飞行时,通常攻角都很小,所飞
越的地心角也很小,若略去不计,即得:
dv P D g sin
dt m m
(3-5)
其中火箭的推力 P 为
P mve ( pe pa )Se
代入式(3-5)得到
dv
ve
dm mdt
dt
1 m
Se (
pe
pa
)dt
D m
dt
g
s in dt
(3-6)
空间飞行器动力学与控制 第三课 空间飞行器轨道动力学(上)
积分上式,得到主动段终点的速度为:
空间飞行器动力学与控制 第三课 空间飞行器轨道动力学(上)
把作用在火箭上所有的力,
投影到速度方向(
X
轴)上,
1
推力: 重力:
阻力:
升力:
得到运动方程为: dv 1 (P cos D) g sin( )
dt m
(3-4)
空间飞行器动力学与控制 第三课 空间飞行器轨道动力学(上)
dv 1 (P cos D) g sin( )
图3.3 CD与马赫数 Ma 和攻角 的关系
空间飞行器动力学与控制 第三课 空间飞行器轨道动力学(上)
图3.4
C
与马赫数
L
Ma和攻角
的关系
空间飞行器动力学与控制 第三课 空间飞行器轨道动力学(上)
“俯仰力矩”的产生
火箭发动机工作时,推进剂在不断消耗,所以火 箭质心位置随时在变。
同时,气动阻力和升力也随飞行速度和大气条件 而变化,所以压心也随之变化。
空间飞行器动力学与控制 第三课 空间飞行器轨道动力学(上)
第三种方案:与第二方案基本相同,只是要求自由飞行 段要绕地球半圈,即自由飞行段起点和终点正好在地心 的连线上。

航天器动力学基本轨道

航天器动力学基本轨道
2018年11月25日星期日
机械能守恒 角动量守恒
是否存在其它 积分?为什么 要求积分?
Page 10
1、能量积分
d 2r r 3 2 dt r
方程两边点乘 v r
v v
vv

r
3
r r
rr 利用 r r
v2 积分后为 E 2 r
2018年11月25日星期日 Page 6
算例
为解决这 些问题, 需要对轨 道进行深 入研究
问题: (1)如果参数不适当,航天器可能会撞上地球! (2)如何得到希望的轨道?
2018年11月25日星期日 Page 7
一些尝试
假设引力公式为
G ms m r F r r
其中η 不一定为2;Gη为相应的引力常数。 你估计会出现什么现象?
a k 2 T
3
a
T
是轨道半长轴 是航天器的运行周期
k
是与轨道无关的常数
a
a
Page 3
2018年11月25日星期日
轨道的几何描述
O为地球的质心, 也是椭圆的一个焦点. S为航天器的质心.
S
b A
p
r
O
P
P 是近地点 (perigee) A 是远地点 (apogee) a 是半长轴 (semi-major axis) b 是半短轴 (semi-minor axis) p 是半通径 (semi-parameter) e 是偏心率 (eccentricity) c 是半焦距 (semi-focus)
航天器的开普勒三大定律
椭圆定律:航天器绕地球运 动的轨道为一椭圆,地球位 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2018年11月25日星期日

【PPT课件】航天器的轨道与轨道力学

【PPT课件】航天器的轨道与轨道力学


G
n j 1
mj rj3i
(
ji )
ji
(2.13)
不失一般性,假定m2为一个绕地球运行的航天器,m1为地
球,而余下的 m3, m4,L mn 可以是月球、太阳和其他行 星。于是对i=1的情况,写出方程式(2.13)的具体形式,
得到
&rr& rr 1

G
n j2
mj rj31
(
j1 )
第二运动定律 动量变化速率与作用力成正比,且与作 用力的方向相同。
第三运动定律 对每一个作用,总存在一个大小相等的 反作用。
万有引力定律:
任何两个物体间均有一个相互吸引的力,这个力与
它们的质量乘积成正比,与两物体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数学上可以用矢量形式把这一定律表示为
r Fg


GMm r2
rr
r
第二章 航天器的轨道与轨道力学
2.1航天器轨道的基本定律 2.2二体轨道力学和运动方程 2.3航天器轨道的几何特性 2.4航天器的轨道描述 2.5航天器的轨道摄动
第二章 航天器的轨道与轨道力学
“1642年圣诞节,在柯斯特沃斯河畔的沃尔索普庄 园,诞生了一个非常瘦小的男孩。如同孩子的母亲后来 告诉他的那样,出生时他小得几乎可以放进一只一夸脱 的杯子里,瘦弱得必须用一个软垫围着脖子来支起他的 头。这个不幸的孩子在教区记事录上登记的名字是 ‘伊 萨克和汉纳·牛顿之子伊萨克 ’。虽然没有什么贤人哲 士盛赞这一天的记录,然而这个孩子却将要改变全世界 的思想和习惯。”
d dt
(mivri
)

r F总
(2.9) (2.10)
把对时间的导数展开,得到

2006航天器动力学03-基本轨道解析

2006航天器动力学03-基本轨道解析
cos E e cos f 1 e cos E
见章仁为“卫星轨道姿 态动力学与控制”,p5 -7
根据上式可由平近点角 M 迭代求出偏近点角 E 、 再求出真近点角 f。 从而确定航天器的运动。
a(1 e ) r 1 e cos f
2
2018年10月8日星期一
因此,利用轨道根数可以很直观地 表示航天器的运动,并且只需求解 代数方程。
p h2

πab 1 A h T 2 2π ab T p
p a(1 e2 ) b 1 e2
T 2π
a3

2π 因此轨道平均角速度 n 为: n f 3 T a
2018年10月8日星期一 Page 27
定义:
平近点角M :航天器从 近地点开始按平均角速 度 n 转过的角度。
航天器的开普勒三大定律
谐和定律:航天器轨道半长 轴的三次方同轨道周期的平 方成正比。
a k 2 T
3
a
T
是轨道半长轴 是航天器的运行周期
k
是与轨道无关的常数
a
a
Page 4
2018年10月8日星期一
轨道的几何描述
O为地球的质心, 也是椭圆的一个焦点. S为航天器的质心.
S
b A
p
r
O
P
P 是近地点 (perigee) A 是远地点 (apogee) a 是半长轴 (semi-major axis) b 是半短轴 (semi-minor axis) p 是半通径 (semi-parameter) e 是偏心率 (eccentricity) c 是半焦距 (semi-focus)
2018年10月8日星期一 Page 20

航天器的轨道运行原理

航天器的轨道运行原理

航天器的轨道运行原理航天器的轨道运行原理是指航天器在宇宙空间中绕行行星或其他大型天体运动的原理。

航天器需要依靠恰当的速度和角度来保持在特定轨道上运行,以实现航天任务的目标。

本文将详细介绍航天器的轨道运行原理以及相关的概念和应用。

一、轨道的基本概念在开始探讨航天器的轨道运行原理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些基本概念。

1. 地心引力:地球作为一个质量大的天体具有引力,是使航天器保持在运行轨道上的主要因素。

2. 轨道:轨道是航天器在宇宙空间中运行的路径,它可以是圆形、椭圆形或其他形状。

3. 轨道半径:轨道半径是航天器离地心的平均距离,通常以地球半径为基准。

4. 轨道周期:轨道周期是航天器完成一次绕行行星或其他天体所需的时间。

5. 速度:航天器在轨道上的运行速度是保持在轨道上的关键因素之一。

二、开普勒定律与航天器轨道开普勒定律是描述行星轨道运动的基本定律,同样也适用于航天器的轨道运行。

1. 第一定律(椭圆轨道定律):航天器绕行行星的轨道是一个椭圆,行星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2. 第二定律(面积定律):航天器在相同时间内扫过的面积相等,也即航天器在轨道不同位置具有不同的速度。

3. 第三定律(调和定律):航天器的轨道周期的平方与轨道半径的立方成正比。

三、航天器轨道的基本类型根据轨道半径和速度的不同,航天器的轨道可以分为以下几种基本类型。

1. 地球同步轨道(Geostationary Orbit,GEO):位于地球赤道平面上,轨道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6.6倍,轨道周期为24小时。

2. 近地轨道(Low Earth Orbit,LEO):轨道半径较小,通常在几百到几千千米之间,轨道周期为数小时。

3. 极地轨道(Polar Orbit):轨道平面与地球赤道垂直,可实现对全球各地区的观测,轨道周期与轨道高度有关。

4. 太阳同步轨道(Sun-Synchronous Orbit,SSO):轨道平面绕地球北极或南极轴旋转,每天大约绕地球一周。

lx-lx-第5讲 轨道动力学

lx-lx-第5讲 轨道动力学

2、星下点轨迹
倾角为60度,周期为90分钟的星下点轨迹
2、星下点轨迹
(6)回归轨道
卫星连续两次过升交点称为卫星运行一圈
如果卫星每运行一定圈数后,星下点轨迹便重叠起来,
则这类轨道称为“循环轨道”或“回归轨道”
2、星下点轨迹
1+1+ 3+23+ 12+-
2+
3--
3--
1+
2-
3+
1-
2+
此时卫星轨道运动问题即为二体问题,二体运动方程:
d2r G( M m ) u r 3 r 2 3 dt r r
1、二体运动
(2)二体运动方程的解
能量常数:
v2 u 2 r
角动量常数(动量矩常数): h r v 拉普拉斯常矢量: L v h u r 三个常数的关系: 轨道方程:
引力位函数 位 ( 势 ) 函 数 : 若 矢 量 场 R ( X,Y,Z ) 是 某 一 标 量 函 数 φ (x,y,z)的梯度,即 R grad
( , , ) x y z i j k x y z
2、星下点轨迹
(3)无旋地球上的星下点轨迹 不考虑摄动的情况下,无旋地球上航天器的星下点轨迹是 一个大圆,航天器一次次重复相同的地面轨迹 赤经赤纬坐标系中航天器地面轨迹的方程是:
arcsin(sini sin u ) arctg(cositgu ) u w f
其中, 是赤纬, 是赤经 无旋地球上的星下点轨迹只和轨道要素i和u有关
2、星下点轨迹
(4)旋转地球上的星下点轨迹
不考虑摄动的情况下,旋转地球上的星下点轨迹和无旋地球

航天器轨道动力学与控制上-马佳

航天器轨道动力学与控制上-马佳

监测数据
●高度 卫星必须在地平线以上 ●天光 光学测量设备或人眼观测时,天空必须足够黑 ●地影 不发光的卫星还需太阳光直接照射
07
地月飞行和星际飞行
地月关系
地月系的三个运动:
●地球自转 ●地球和月球围绕公共质心 的运动 ●月球的自转
月球公转参数:
●椭圆轨道,偏心率0.0549 ●轨道面与地球赤道的夹角 18.2°—28.8° ●黄白道夹角5°9′
加权最小
广义卡尔 曼滤波
二乘法
观测数据集中处理的“批量计 算方法”。
按时间顺序对每个观测数据进 行解算的“序贯计算法”。
卫星的观测预报
概况预报
利用已有的资料,通过解算卫星运动方程,确定卫星可见段的 起止时间和最大高度。
准确预报
确定确定卫星每一时刻的高度角、方位角和卫星到激光测距仪 的距离,以便可以快速、准确的跟踪卫星。
轨道摄动
04
轨道转移
轨道转移概述
轨道转移是指航天飞行棋 在其控制系统作用下,由 沿初始轨道(或停泊轨道)
运动改变为沿目标轨道运
动的一种轨道机动。 转移轨道又称过渡轨道, 是航天器从初始轨道或停
泊轨道过渡到工作轨道的
中间轨道。
共面圆轨道发轨道转移
双脉冲变轨可以使新的轨道完 全脱离原有的轨道。 在两个共面圆轨道之间的最佳 变轨方式为霍曼变轨,其转移
卫星星食
卫星进入地球阴影的现象叫做卫星 食,在卫星食发生时,卫星上的光 电池不能供电,整形温度下降,以 太阳光为信号的敏感器失去作用。 对于静止轨道而言,卫星的星食发 生在春秋分前后各23天的午夜,每 次发生星食的时间不定,最长 72min。
返回轨道概述
返回轨道设计要求
地势平坦,交通便捷 远离城市,通信顺畅 远离高压重要设施 选择已有回收区 利用已有测控网络

航天器轨道动力学与控制(上)--李建辉

航天器轨道动力学与控制(上)--李建辉

2、2特殊轨道和星座
轨道名称 定义 卫星选择
太阳同步轨道(近 进动角速度与平太阳在赤 资源卫星、气象卫星、军 用卫星等 极地太阳同步轨道) 道移动的角速度相等。 回归轨道 地面轨迹经过一定时间出 用于某一地区动态观察, 现重复的轨道。 可结合其他轨道如太阳同 步 相对地面观测禁止不动, 通信、广播、气象 距离地心42164km,覆盖 地球表面40%
航天器轨道动力学与控制 (上)
汇报人:李建辉
2018年9月22日


part one
理论基础 特殊轨道与卫星星座 卫星轨道确定 轨道转移 地月飞行和星际航行 工作映射
part two
part three part four part five Part six
1、1太阳系
开普勒定律三定律:1.行星沿椭圆轨道运动,而太阳则位于椭圆轨道的二个 焦点之一。2.在相同时间内,半径向量所扫过的面积是相等的。3.二个行星绕 太阳运动的轨道的周期时间平方之比等于二个轨道与太阳的平均距离的立方 之比。
最小二乘法: 批量计算法,适合观 测数据集中处理。
广义卡尔曼滤波法: 序贯计算法,按时间 顺序对每个数据结算, 改进,可时刻中断。
3.5卫星观测
卫星观测预报是解决跟踪站如何能看到卫星的问题,根据感 测设备不同有下面三个含义: 1、高度:卫星必须在地平线至上 2、天光:光学或人眼观看,天空背景须特别黑, 3、地影:对于不发光卫星用光学设备观测还需要太阳光能 直接照射它
三个步骤
计算方法
三个理论
3.2数据的预处理和精度分析
数据处理的任务是消除观测数据中由于测量设备和环境 引起的一部分已知误差(利用已知误差模型),并消除大部 分随机误差(利用平滑方法)。从而在轨道确定和改进中选 取合适的间隔点,减少计算量。

飞行器在重力场中的轨迹与动力学

飞行器在重力场中的轨迹与动力学

飞行器在重力场中的轨迹与动力学飞行器的运动轨迹及动力学是航空工程中重要的研究领域之一。

在地球上,飞行器要克服地球的重力及其他空气动力学问题,以实现安全、平稳和高效的飞行。

本文将从飞行器运动学及动力学两个方面探讨飞行器在重力场中的轨迹与运动特性。

飞行器的运动轨迹可以分为直线飞行和曲线飞行两大类。

直线飞行是指飞行器按照一条直线飞行,这种飞行适用于长距离的航空运输;曲线飞行则是飞行器按照一定的曲线路径进行飞行,如盘旋、螺旋等。

无论是直线飞行还是曲线飞行,飞行器的运动均受到重力的影响。

在直线飞行中,飞行器需要消耗一定的燃料,以克服重力的作用,保持稳定的水平飞行状态。

此时,重力是飞行器运动的主要阻力,飞行器通过推力产生的升力来克服重力的作用。

通过调节推力的大小,飞行器可以保持稳定的飞行高度。

这种情况下,飞行器的轨迹为一条直线,但其速度、高度和姿态可以根据航空器的设计和需要进行调整。

在曲线飞行中,飞行器需要克服不仅是重力,还有其他的动力学问题。

例如,在盘旋飞行中,飞行器需要通过加大升力,以克服地球的重力,并保持相对较小的速度,以保持飞行的平稳性。

在螺旋飞行中,飞行器还要考虑转向动力和向心力的作用,以保持曲线飞行的平稳性。

飞行器的动力学也是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

动力学主要涉及飞行器的加速度、速度和力学特性。

在重力场中,飞行器的加速度主要受到推力和重力的作用。

推力越大,加速度越大,飞行器的速度增加;重力越大,加速度越小,飞行器的速度减小。

通过调节推力和重力的平衡,飞行器可以实现不同的飞行速度。

飞行器的速度与力学特性也与其设计和用途有关。

例如,民用飞机的速度一般较低,主要用于大范围的空中交通运输;而军用战斗机的速度较快,主要用于提供战斗支持和战术优势。

此外,飞行器的力学特性还涉及其机翼和舵面的设计,以及气动力学效应对飞行稳定性和操纵性的影响。

综上所述,飞行器在重力场中的轨迹与动力学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研究领域。

飞行器的轨迹可以分为直线飞行和曲线飞行两大类,其运动受到重力的影响,通过调节推力和升力进行克服。

航天器轨道动力学与飞行控制的优化研究

航天器轨道动力学与飞行控制的优化研究

航天器轨道动力学与飞行控制的优化研究航天器轨道动力学与飞行控制是航天器设计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它涉及到航天器在轨道上运行的动力学特性以及对其进行控制和优化,以实现预定的任务目标。

本文将探讨航天器轨道动力学与飞行控制的优化研究,并介绍一些相关的理论和方法。

首先,航天器的轨道动力学描述了航天器在轨道上的运动和变化。

它涉及到航天器的姿态、速度、加速度等动力学参数的变化规律。

在航天器的轨道动力学分析中,经典动力学模型是基础。

该模型主要基于牛顿力学和万有引力定律,并结合航天器在空间中的运动情况,建立了航天器的动力学方程。

这些方程描述了航天器的姿态和位置的变化,可以用来研究航天器的运行轨迹和稳定性。

其次,航天器的飞行控制是保持航天器在轨道上稳定运行,并实现特定任务目标的关键。

航天器的飞行控制主要涉及到航天器的姿态控制和导航控制两个方面。

姿态控制主要是通过调整航天器的姿态参数,如航向、俯仰和横滚角等,来实现航天器在轨道上的定位和操控。

导航控制则是通过航天器内置的导航系统,利用传感器和导航算法来确定航天器的位置、速度和加速度等参数,以实现对航天器飞行路径的精确控制。

为了达到更高的控制精度和效率,航天器轨道动力学与飞行控制需要进行优化研究。

优化研究的目标是通过调整航天器的动力学参数和控制策略,使其在给定任务要求下,能够以最小的能量消耗和最短的时间完成任务。

这涉及到多目标优化、最优控制和强化学习等技术的应用。

例如,可以利用遗传算法、模拟退火算法等优化算法,对航天器的初始参数和控制策略进行优化,以实现轨道运行的最佳效果。

同时,也可以利用最优控制理论和方法,确定最优的控制输入,以实现最小能量消耗和最短时间的目标。

此外,航天器轨道动力学与飞行控制的优化研究还需要考虑航天器的动力学特性和环境因素的影响。

例如,航天器在轨道上受到地球引力、大气阻力和其他外部干扰等因素的影响。

这些因素会对航天器的轨道运动和飞行控制产生一定的影响,需要进行相应的建模和优化研究。

航天器轨道力学

航天器轨道力学

航天器轨道力学航天器轨道力学是探索宇宙、开展航天活动的重要基础学科,它主要研究天体的运动规律及控制和利用它们的方法。

航天器轨道力学是过去和现在航天活动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也是未来航天开发的重要领域之一。

一、航天器流动场和轨道安全匀强重力场下轨道分析是航天轨道力学中的基本问题。

航天器在重力作用下的运动轨迹主要受重力的作用,因此,在轨道分析过程中,重力场要被认真考虑。

航天器在地球轨道上的运动,轨道高度高达几百公里,大气稀薄,因此流动场的研究也很重要。

流动场分析包括气流、大气、高温等因素的影响,可以帮助科学家设计推进气态和固态发动机以及设计适应性更强的外部贴附式设备等。

如果不考虑地球自转,地球重力与轨道速度相平衡,所以航天器在略微偏离这些轨道平衡点的地方需要连续地修正航向和速度。

这种修正包括小姿态调整和大姿态调整。

如果考虑地球自转,它会带来另一重要问题:在许多情况下,地球的自转会导致航天器失去必要的姿态控制,从而可能会发生失控错误,因此轨道分析在对这种情况的解决方案上进行了深入研究。

这样的解决方案包括在设计过程中考虑完善的姿态控制系统,制定受限制的轨道,或者在地面控制中更为密切地监控和调整姿态控制系统。

如何保证航天器在轨道上的安全行驶,也是必须考虑的因素。

需要进行彻底的轨道分析,了解航天器与其他天体以及空间中的物体之间的相互影响,建立安全规则,如规定航天器轨道高度,预测轨道交叉日期和交汇点,并采取预防措施以确保轨道安全。

二、调整航天器的轨道调整航天器轨道的常见方法包括:1.点火交会。

这是指通过点火交会对航天器和飞行器进行调整的方法。

该方法对轨道的调整非常灵活,可以迅速调整航天器的姿态,是常用的轨道调整方式。

2.ETA(航飞交换点)。

这是一种用于要求不严格的轨道精度的轨道调整方法,通常用于地球轨道。

3.残余推力调整方法。

残余推力调整方法在轨道调整速度要求不高的情况下适用,可通过调整推进器的活动和姿态控制系统来完成调整。

航天器动力学研究

航天器动力学研究

航天器动力学研究航天器动力学是航天器科学中的一个重要领域,旨在研究航天器在太空环境中的运动规律和状态变化,包括轨道、姿态和推进控制等方面。

航天器动力学研究成果对航天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可以为人类探索宇宙、加强地球科学研究、提高航天技术水平等方面做出贡献。

航天器动力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轨道力学、惯性姿态控制、动力姿态控制、推进系统、飞行器结构等方面。

其中,轨道力学研究的是航天器在空间中的运动轨迹、速度、加速度等基本物理量,其研究成果不仅可以为航天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和仿真分析,还可以为卫星监测和通信提供数据支持;而惯性姿态控制则是指通过惯性测量装置使航天器保持良好的方向和角速度,其研究不仅能够保证航天器的运行状态,还可以为航天器的精确操控、科学探测和工程实践提供有力支持。

此外,动力姿态控制的研究关注于控制航天器的姿态运动,以满足任务要求,比如在轨绕飞、对地观测、地球表面高清拍摄等方面。

而推进系统则是保证航天器能够持续向前运动的关键所在,其研究的目的是设计和应用各种推进器,以满足不同的推进需求,如近地点提升、远地点抵消和姿态控制等。

相对于地球大气环境下的飞行器动力学,航天器动力学具有其独特的难点和挑战。

由于航天器处于无重力、真空、高速环境下,其运动规律和状态变化更加复杂,需要更加高精度的测量和控制技术进行支持。

另外,航天器的工作实践还必须要考虑能源消耗、载荷限制、环保要求等实际条件,对航天器整体设计和运行控制提出了更多要求。

为了充分挖掘航天器动力学研究的潜力和应用价值,航天科研人员需要不断加强对于基础理论和实用技术的研发和集成。

这包括基于轨道力学的自动驾驶技术、基于惯性测量的快速姿态估计技术、基于动力学的反作用轮操纵技术等,在航天器自主化、远程操控和智能化方面进行创新,以提高航天器的运行精度和效率。

总的来说,航天器动力学研究的发展和应用意义深远,它汇聚了多个相关领域的技术和理论,有助于为探索宇宙、研究地球、改善人类生活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航天器概论(西工大)3、第三章 第一节航天器的轨道

航天器概论(西工大)3、第三章 第一节航天器的轨道

用这个速度发射航天器,脱离地球引力场,但是没 有脱离太阳引力场,于是它将变成人造行星。 10.3.3第三宇宙速度 地球上发射一个航天器,使它脱离太阳引力场所需要 的最小速度。
该图中势能零点取无穷远处,势能最高处在地心,V2s/E为地球发射航 天器速度增量(相对地心)V3为地球表面上发射太阳逃逸航天器所需速 度,-Ue/R为航天器在地球表面上相对地心所具有的势能,地心势能高。
第三,星下点轨迹不同 人造地球卫星在地面的投影点(或卫星和地心连线与地面 的交点)称为星下点。卫星运动和地球自转使星下点在地球表 现移动,形成星下点轨迹。地球同步卫星的星下点轨迹是一条 8字形的封闭曲线,而地球静止卫星的星下点轨迹是一个点。 总结:人造地球卫星轨道所形成的平面叫卫星轨道平面, 它们都是通过地球中心的。由于地球的自转,卫星轨道平 面绕地球南北轴线旋转。
举例:发射地球静止轨道卫星的过程
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常常采用过渡转移轨道入轨。它因火箭的级数不同而有 差异。 对于三级火箭来说,过程一般如下:第一、二级火箭经主动段、惯性飞行 段和加速段,将卫星连同火箭上面级送入200-400千米的停泊轨道。当飞经赤 道上空时,第三级火箭再次点火,把卫星送入近地点与停泊轨道高度相同、远 地点为35786千米(此高度是地球静止轨道卫星的高度)的大椭圆转移轨道。 卫星在转移轨道上运行时,地面测控站要精确测量它的姿态和轨道参数, 并随时调整它的姿态偏差。 当卫星在预定的转移轨道上运行到远地点时,地面测控站发出指令,让卫 星上的远地点发动机点火,使卫星提高飞行速度,并改变飞行方向,进入地球 同步轨道。 如要进入地球静止轨道,则需用卫星上的小推力发动机调整它的运行速 度,使它慢慢地到达预定的经度上空。这一过程叫卫星定点。
10.1.4.2
瞄准

航天器轨道与牛顿引力定律

航天器轨道与牛顿引力定律

航天器轨道与牛顿引力定律航天器轨道是指宇宙中天体之间的运动轨迹。

而这种运动轨迹往往是由牛顿引力定律所决定的。

牛顿引力定律是以牛顿为名的经典力学理论。

它描述了物体之间的引力作用,也被广泛应用于航天器轨道的研究和计算。

第一种常见的航天器轨道是地球静止轨道,又称为地球同步轨道。

地球同步轨道是位于地球赤道上的一类轨道,它的特点是轨道半长轴和地球半径的比例相对恒定。

这种轨道能够使得航天器与地球保持相对静止,因此它非常适合用于通信卫星和气象卫星等任务。

地球静止轨道的计算涉及到牛顿引力定律中的两个重要参数:质量和距离。

根据牛顿引力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与它们的质量成正比,与它们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因此,要使航天器保持在地球静止轨道上,需要在计算中考虑地球的质量和航天器与地球的距离。

除了地球静止轨道,还有许多其他类型的轨道,如低地球轨道和地球转移轨道。

低地球轨道是指距离地球最近的轨道,通常用于观测和科学研究任务。

地球转移轨道是用于将航天器从低地球轨道送入其他轨道,如月球轨道或火星轨道。

在计算其他类型的航天器轨道时,同样需要运用牛顿引力定律。

不同的轨道类型对于牛顿引力的要求略有不同,但基本的计算原理是相同的。

航天器轨道计算中需要考虑的因素还包括航天器的速度、推力以及其他天体间的相互引力影响等。

在牛顿引力定律的基础上,科学家们还发展了许多其他的天体力学理论,如开普勒定律和伽利略运动规律等。

这些理论进一步丰富了对航天器轨道运动的研究和理解。

同时,现代技术的发展也为航天器轨道的计算和预测提供了更精确的方法和工具,使得航天器能够更准确地完成任务。

总的来说,航天器轨道与牛顿引力定律密切相关。

牛顿引力定律既是航天器轨道计算的基础,也是解释天体运动和宇宙结构的重要理论。

通过理解和应用牛顿引力定律,科学家们能够更好地研究和探索宇宙。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对航天器轨道和宇宙的认识将会不断深化,人类将有更多机会去探索宇宙的奥秘。

阐述航天器轨道的定义

阐述航天器轨道的定义

阐述航天器轨道的定义
航天器轨道的定义是指航天器绕行天体的路径或轨迹。

在航天领域,轨道是航
天器进行宇宙飞行的基本概念之一。

轨道的特点是持续性和稳定性,使得航天器可以维持相对稳定的轨迹运行,并实现特定的任务目标。

航天器的轨道可以是地球轨道、月球轨道或其他行星或天体的轨道。

地球轨道
是指航天器绕地球运行的轨迹。

根据轨道的不同,可以将地球轨道分为低地球轨道(LEO)、中地球轨道(MEO)和高地球轨道(GEO)等。

低地球轨道位于地球的低层大气,高度通常在200至2000公里之间。

这种轨
道适用于一些近地观测卫星、通信卫星和空间实验室等任务。

中地球轨道位于更高的空间,高度约在2000公里至36000公里之间。

在这个轨道上,卫星可以为导航
系统、气象观测和通信等提供服务。

而高地球轨道则位于地球同步轨道,高度约在36000公里以上。

这种轨道适用于通信和广播卫星,因为卫星可以与地球上的观测
站保持相对固定的位置。

航天器轨道的选择与任务需求密切相关。

不同的任务需要不同的轨道高度、轨
道倾角和轨道形状,以达到最佳的运行效果。

轨道的选择还需要考虑到能源消耗、通信连通性和避免碰撞等因素。

总之,航天器的轨道是指其绕行天体的路径或轨迹。

地球轨道分为低地球轨道、中地球轨道和高地球轨道,根据不同任务的需求选择适当的轨道。

轨道的选择需要考虑多种因素,以实现航天器的运行效果和任务目标。

FXQ-2航天器的轨道与轨道力学

FXQ-2航天器的轨道与轨道力学
i 总
mi
dvi dmi v F
F总 mi ri ri
mi mi
(2.12)
方程式(2.12)是一个二阶非线性矢量微分方程,这种 形式的微分方程是很难求解的。假定第i个物体的质量保 持不变(即无动力飞行,mi =0),同时还假定阻力和其 他外力也不存在。这样,惟一存在的力为引力,于是方 程式(2.12)简化成
n m G 3j (rji ) ri j 1 j i
rji
(2.13)
m 不失一般性,假定 m2为一个绕地球运行的航天器, 1为地 球,而余下的 m3 , m4 , mn 可以是月球、太阳和其他行 星。于是对i=1的情况,写出方程式(2.13)的具体形式, 得到
n m j G 3 (rj1 ) r1 j 2
r21
j 3
rj 2
rj1
(2.19)
为了进一步简化这一方程,需要确定摄动影响与航 天器和地球间的引力相比有多大。表2.1 列出了一个高 度为370 km的航天器的各相对加速度(不是摄动加速度),
同时还列出了地球的非球形(偏状)造成的影响,以供比
较。
分析表2.1中的数据容易 看出,围绕地球运行的航天器 受到地球的引力占有主导地位, 因此进一步简化运动方程式 (2.19),简化N体问题是可能 和合理的。
2.2.3 轨道运动常数 1.机械能守恒 用 r 与式(2.21)作点乘,且 v r ,v ,得到 r
r r 因为由矢量运算法则 a a a a ,故 vv
并且注意到
r r r 3 r v v 3 r r 0
于是,可以将式(2.26)改写为
两边积分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问题: (1)如果参数不适当,航天器可能会撞上地球! (2)如何得到希望的轨道?
一些尝试
假设引力公式为
F
G msm r
r r
其中η不一定为2;Gη为相应的引力常数。
你估计会出现什么现象?
η=1.0
η=2.0 我们的世界
你对 此有 何看 法?
η=1.5 η=2.5
§1.3 航天器运动微分方程的积分
(优选)航天器动力学基本轨 道
2020年9月20日星期日
Page 1
航天器的开普勒三大定律
面积定律:航天器与地球中 心的连线在相同的时间内扫 过的面积相等。
航天器的开普勒三大定律
谐和定律:航天器轨道半长 轴的三次方同轨道周期的平 方成正比。
a3 T2
k
a 是轨道半长轴
T 是航天器的运行周期
k 是与轨道无关的常数
S
p
r
O
P
c
a
p a(1 e2) b 1 e2
c ae
轨道的微分描述
设 Oxyz 为参考坐标系,O为
z
地球中心,xyz 指向三颗恒星。
设 me 为地球质量,m为航天器
质量,r为航天器的矢径。
E
O
ma
d2r m dt2
F
Gmem r2
r r
x
FS
r
y
d 2r dt 2
r
r3
G 6.671011m3 / kg s2 万有引力常数 Gme 3.99105 km3 / s2 地心引力常数
由于已经知道航天器的轨道是圆锥曲线,根据 第(2)点,E<0时r有界,因此是椭圆轨道。
根据第(1)点,E>0时r可以无界,因此是 双曲线轨道。
2、动量矩积分
d 2r dt 2
r
r3
方程两边叉乘 r: r v 0
v
S
r
hE
积分后为 r v h
h rer (rer reθ) r2
物理意义: 航天器对地球中心的动量矩守恒。并且表明,
r 与 v 始终在垂直于 h 的同一平面内,该平面称为 轨道平面。
3、拉普拉斯积分
d 2r dt 2
r
r3
两边叉乘 h r v
r
r
v h h (r v)
r3
r3
利用 a (b c) (a c)b (a b)c
v h
r3
[( r
r)r
(r
r)r]
利用 r r rr
关于e的大小,你有何直觉? 椭圆轨道: E 0 e[0, 1)
e的物理意义
e 1 (v h r )
r
两边叉乘r
e r 1 (v h) r
v
S
r
E
e
可以看出,在一般情况下,er 0
但如果r与v垂直,则 er 0
所以,e平行于椭圆长轴方向,再根据其大小,e 指向近地点。
思考
我们已找到了5个积分常数E, h, e。 问题是:当我们求出常数E,h,并为其中所 使用的技巧而得意时,拉普拉斯利用更复杂的技巧 又找到了一个积分常数e…… 那么我们是否求出了微分方程全部的积分常数? 难到这些微分方程的积分常数会没完没了吗?
这就是航天器绕地球运动的运动微分方程。
如果在直角坐标系中进行计算:

d2r r
dt 2
r3
x
x
r3
0
y
y
r3
0
z
z
r3
0
r x2 y2 z2
如果给定初始条件: x0 , y0 , z0 , x0 , y0 , z0
就可以计算出以后任意时刻航天器的位置和速度。
算例
为解决这 些问题, 需要对轨 道进行深 入研究
(过程略)
S
r
E
e
物理意义: 为积分常数,表示矢径 r 与 e 重合的 时刻,称为过近地点时间。
§1.4 航天器的轨道要素
前面介绍了航天器轨道的特点及积分情况,
导出了一些积分常数( E, h, e, ),根据轨道
运动方程,只有六个参数是独立的。
原则上,要唯一确定航天器的轨道,六个独 立的参数可以有多种选取方法,比如取航天器的 初始位置和速度:(x0, y0, z0, x0, y0, z0 ) ,也可以取
正如拉氏方程存在首次积分,航天器的运
动方程也存在一些积分。微分方程积分的本质 是寻找机械系统的不变量。这些积分通常有明 显的物理意义。
直观想象:
“保守力场” 引力的方向
机械能守恒 角动量守恒
是否存在其它 积分?为什么 要求积分?
1、能量积分
d 2r dt 2
r
r3
方程两边点乘 v r
利用 r r rr
积分后为 v2 E
2r
v v
r
3
r r
vv
r
2
r
r
r
r
r
动能 势能
物理意义:航天器单位质量的机械能守恒。
不同轨道的能量积分E
v2 E
2r
v2
2
E
r
(1)如果E>0,r可以为任何正值;
(2)如果E<0,r必须满足
r
E
(3)如果E=0,临界情况,满足 vp
2
r
双曲线 椭圆 抛物线
a
a
轨道的几何描述
O为地球的质心, 也是椭圆的一个焦点. b S为航天器的质心.
A P 是近地点 (perigee) A 是远地点 (apogee) a 是半长轴 (semi-major axis) b 是半短轴 (semi-minor axis) p 是半通径 (semi-parameter) e 是偏心率 (eccentricity) c 是半焦距 (semi-focus)
v
h
r3
[ rrr
r 2r]
v
h
r3
[ rrr
r 2r]
v
h
[
r r2
r
1 r
r]
0
积分后为 1 (v h r?) e
r
e的方向
e h 1 (v h) h r (r v)
r
0

e的大小
e2 e e 1 2Eh2
2
所以 e 在轨道平面内,且只有一个独立的量。 物理意义此处还不太明确。
数学概念:微分方程的定解由初始条件确定;而方程的积分常数 是初始条件的某种组合。因此方程独立的积分常数数目不超过初 始条件的数目。在轨道问题中,积分常数不超过6个。
因此可能还存在另1个积分常数…
4、时间积分
利用 h r 2
及 r p
1 e cos
再利用 p h2
可得到
t
p3
dt
0 (1 e cos )2
E, h,e, 。
但在航天领域,一般习惯用另外的六个独立 参数来描述轨道的状况。
1、问题的提出
如果用航天器的初始位置和速度 (x0, y0, z0, x0, y0, z0 ) 来描述航天器的运动,则在任一时刻,需要求解 微分方程才能确定航天器的位置,不方便。
另一方面,我们已知航天器在某一个平面内的运动 轨迹为圆锥曲线,如果已知: (1)轨道平面在空间惯性坐标系中的方位; (2)圆锥曲线的方向(长半轴方向); (3)在某一时刻航天器在轨道的某一个点上, 则可以通过求解代数方程确定任一时刻航天器的位 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