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网的安全防护“长城”——可信计算技术
可信计算在边缘节点安全防护中的应用
![可信计算在边缘节点安全防护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8a8b67fa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ce.png)
可信计算在边缘节点安全防护中的应用边缘计算作为一种新型的云计算模式,将计算和存储资源从中心云向网络边缘推送,为用户提供低延迟和高带宽的服务。
然而,边缘节点在部署环境中常常面临着安全威胁,因此需要一种可行的安全防护机制。
可信计算作为一项关键技术,提供了边缘节点安全防护的有效解决方案。
一、可信计算技术概述可信计算是一种确保计算过程和计算结果的完整性和可靠性的技术。
其基本思想是在计算环境中引入一种可信的硬件平台,通过硬件实现隔离和安全执行,保护计算过程中的关键数据和代码。
常见的可信计算技术包括可信执行环境(TEE)和可信平台模块(TPM)等。
二、边缘节点安全威胁分析在边缘计算环境中,边缘节点常常存在多种安全威胁,包括恶意软件攻击、物理攻击、隐私泄露等。
这些威胁可能会导致用户数据的泄露、隐私的侵犯以及计算结果的篡改等问题。
因此,边缘节点需要一种安全防护机制来应对这些威胁。
三、可信计算在边缘节点安全防护中的应用1. 可信执行环境保护隐私数据:可信执行环境是一种安全的软硬件结合体,可以在不可信的操作系统环境下执行关键代码和处理敏感数据。
在边缘计算中,可信执行环境可以用于保护用户隐私数据,确保数据只在受信任的环境中进行处理,防止数据泄露和隐私侵犯。
2. 可信平台模块保护边缘节点完整性:可信平台模块是一种硬件安全芯片,用于存储和生成加密密钥、进行身份认证和验证等功能。
在边缘节点中,可信平台模块可以确保节点的完整性,避免恶意软件对节点进行篡改,从而保证节点安全运行。
3. 可信计算验证边缘节点合法性:可信计算技术可以通过验证边缘节点的合法性,防止未经授权的节点接入边缘计算网络。
通过使用可信执行环境进行身份认证和数字签名等操作,可以确保边缘节点的合法性,并遏制潜在的安全威胁。
4. 可信计算实现边缘节点安全通信:可信计算技术可以提供安全的节点间通信机制,确保通信数据的机密性和完整性。
通过使用可信执行环境中的安全通信协议和加密算法,可以防止通信数据被窃取或篡改。
等保2.0下的可信计算防御体系
![等保2.0下的可信计算防御体系](https://img.taocdn.com/s3/m/7c09de818bd63186bdebbc14.png)
以静制动、以不变应万变等保2.0下的可信计算防御体系目录01网络空间安全形势严峻02可信计算技术实现03典型案例04公司简介01“震网”、“火焰”以及“BlackEnergy”等恶意代码均为敌对势力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量身定制,扩散以及破坏非常隐蔽,可能突破以隔离为主的安全防护体系,现有防护措施难以有效防御。
网络空间安全形势严峻“震网”、“火焰”以及“BlackEnergy”等恶意代码均为敌对势力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量身定制,扩散以及破坏非常隐蔽,可能突破以隔离为主的安全防护体系,现有防护措施难以有效防御。
安全态势国家基础设施面临的主要威胁Mirai劫持网络摄像头震网病毒瘫痪伊朗核电站恶意软件导致乌克兰大面积断电勒索病毒攻击台积电遭到勒索病毒入侵SEISMIC NETWORK VIRUSPOWER FAILUREEXTORTION VIRUS2018 年安全威胁统计≈14万≥1亿≈51万500万余捕获勒索软件恶意程序样本涉及计算机恶意程序家族日均恶意程序传播次数14,201安全漏洞数量4,898高危漏洞数量5,381“零日”漏洞医疗教育研究机构制造业政府未知的安全风险APT、0Day、未知木马病毒攻击层出不穷被动防御常规的边界防护设备和系统补丁对此方式攻击无能为力。
补丁滞后;影响业务;工作量大安全管理漏洞缺乏对运维人员认证和权限管理及相关操作审计,导致信息泄密、误操作等安全风险安全威胁特点少攻防理念少缺防护部件无安全服务震网棱镜门事件心脏滴血漏洞索尼影业被黑美国西海岸乌克兰电网Twitter账号密码泄露Struts2漏洞永恒之蓝核心技术受限于人心脏滴血漏洞破壳勒索病毒中间件漏洞CPU漏洞系统漏洞第十六条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统筹规划,加大投入,扶持重点网络安全技术产业和项目,支持网络安全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应用,推广安全可信的网络产品和服务,保护网络技术知识产权,支持企业、研究机构和高等学校等参与国家网络安全技术创新项目第二十一条国家实行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
可信计算理念
![可信计算理念](https://img.taocdn.com/s3/m/5c9ffb10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c0.png)
可信计算是一种技术理念,旨在确保计算机系统和网络的安全性、可靠性和数据的完整性。
它的核心理念是建立一个信任链,从硬件平台到操作系统、应用软件,一级度量一级,一级信任一级,确保整个计算环境的可信性。
可信计算采用了多种技术手段,包括硬件安全芯片、密码学、身份认证、访问控制等,以确保计算机系统不被恶意攻击或破坏,防止数据泄露或篡改。
其中,硬件安全芯片是可信计算的基础,它提供了一个安全的物理环境,可以保护敏感数据和密钥,确保只有授权的用户才能访问。
可信计算还采用了密码学技术,对数据进行加密和签名,以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可信度。
同时,可信计算还通过身份认证和访问控制等手段,确保只有合法的用户才能访问和操作计算机系统。
总之,可信计算是一种从硬件到软件、从系统到应用的全面的安全技术理念,旨在确保计算机系统和网络的可信性、可靠性和安全性。
它对于保护重要数据和敏感信息、防范网络攻击和恶意行为具有重要意义。
基于可信计算的电网网络安全自适应防护关键技术及应用
![基于可信计算的电网网络安全自适应防护关键技术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703fb27d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3a.png)
主动免疫
在计算、运算的同时进行安全防护,全程可测可控,一边计算一边防护。建立以主动免疫为标志的可信计算体系,相当于为网络信息系统培育了免疫能力。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排异反应
识别病毒
密码保护
以密码为基因,对包括身份认证在内的一系列安全措施,实现运算和防护并存的主动免疫体系结构相当于人体免疫系统,免疫系统的免疫基因有三大功能:
密码机制
采用对称( SM2 算法)与公钥密码( SM2算法 )相结合体制,提高了安全性和效率,其中,还应用SM3算法进行完整性校验
证书结构
采用双证书结构,简化了证书管理,提高了可用性和可管理性
创建主动免疫体系结构
主动免疫是中国可信计算革命性创新的集中体现
我国自主创建的主动免疫体系结构,在双系统体系框架下,采用自主创新的对称/非对称相结合的密码体制作为免疫基因
可重构 面向具体的应用场景和安全要求,对核心技术要素进行重构,形成定制化的新的体系结构
可信 通过可信计算技术增强自主系统免疫性,防范漏洞影响系统安全性,使国产化真正落地
有知识产权 要对最终的系统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保护好自主创新的知识产权及其安全。坚持核心技术创新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推进市场化。要走出国门,成为世界品牌
抢占网络空间安全核心技术战略制高点
采用可信计算,可避免如微软停止服务所引起的安全风险,有力支撑了习总书记提出的:“引进必须安全可控”的重要指示
如何摆脱受制于人的尴尬局面?
构筑主动防御、安全可信的保障体系
识别(确定可信主、客体);控制(制定可信主、客体间访问规则);报警(审计主客体访问行为,监控主客体运行时状态)
03
云计算是可信计算当前最重要的应用方向之一
可信计算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研究与应用
![可信计算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研究与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be026066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b1.png)
可信计算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研究与应用随着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 其安全性和可靠性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为了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可信计算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中。
可信计算技术是一种基于硬件和软件的安全技术, 它可以保证计算机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在电力系统中, 可信计算技术主要应用于电力系统的控制和监测系统中, 以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在电力系统的控制系统中, 可信计算技术可以保证控制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通过使用可信计算技术, 可以保证控制系统的数据传输和处理过程中不会被篡改或者被攻击。
同时, 可信计算技术还可以保证控制系统的实时性和准确性, 从而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在电力系统的监测系统中, 可信计算技术可以保证监测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通过使用可信计算技术, 可以保证监测系统的数据采集和处理过程中不会被篡改或者被攻击。
同时, 可信计算技术还可以保证监测系统的数据准确性和实时性, 从而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除了在电力系统的控制和监测系统中应用可信计算技术外, 可信计算技术还可以应用于电力系统的数据存储和传输中。
通过使用可信计算技术, 可以保证电力系统的数据存储和传输过程中不会被篡改或者被攻击, 从而保证电力系统的数据安全性和可靠性。
可信计算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可以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可
靠性。
随着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 可信计算技术的应用将会越来越广泛, 从而为电力系统的安全和可靠运行提供更加坚实的保障。
可信计算技术在网络信息安全中的应用
![可信计算技术在网络信息安全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74c1fe49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faa174c.png)
可信计算技术在网络信息安全中的应用发布时间:2022-01-05T06:19:53.933Z 来源:《中国科技人才》2021年第23期作者:钟伟[导读] 可信计算技术为整个网络和系统构建了一个集成的、全局的保护模型,是“互联网+”时代最具发展潜力的安全技术之一。
因此,为了保证网络信息安全,缩短网络信息安全防御时间,提高网络信息安全防御效率,提出了可信计算技术在网络信息安全中的应用方法。
钟伟天津开发区先特网络系统有限公司天津 300000摘要:可信计算技术为整个网络和系统构建了一个集成的、全局的保护模型,是“互联网+”时代最具发展潜力的安全技术之一。
因此,为了保证网络信息安全,缩短网络信息安全防御时间,提高网络信息安全防御效率,提出了可信计算技术在网络信息安全中的应用方法。
关键词:可信计算计算;网络信息安全;应用作为网络安全的代表技术之一,可信计算技术与其他安全技术有着很大的不同。
如防火墙技术、入侵检测技术、防病毒技术、密码技术、身份识别技术、访问控制技术等经典安全技术,往往涉及到一个安全点,或安全层,无法实现全球覆盖。
不能覆盖整体,安全防护体系存在漏洞,容易被不法分子利用,导致安全防护措施失效。
针对安全漏洞的攻击已经成为犯罪分子常用的手段,对信息系统和网络造成了极大的破坏。
可信计算技术关注的不是安全点和安全性,而是为整个网络系统构建一个集成的、全局的安全保护模型,覆盖网络的各个方面,能够有效地消除安全漏洞,从而在其发生之前加以防范。
可信计算技术是“互联网+”时代最有前途的安全技术之一。
1可信计算技术特性可信计算技术是密码学的一种应用。
加密技术用于身份验证,以防止身份数据被篡改和篡改。
可信计算可以以硬件形式和软件形式实现。
硬件是可信认证的传统实现方式,将可信计算内容写入硬件芯片。
软件是一种新的可信认证形式,通过编写代码将可信计算内容写入程序。
在芯片级实现可信计算需要复杂的制造过程,芯片数据一次写入,不易更改,造成吃力不讨好的局面。
基于可信计算的主动配电网信息安全防护分析
![基于可信计算的主动配电网信息安全防护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965b18701f69e314232945d.png)
DOI:10.19551/j.cnki.issn1672-9129.2019.18.010基于可信计算的主动配电网信息安全防护分析李高镇(广西方智科技有限公司 南宁 530022)摘要:现阶段我国全面推进智能电网建设,对配电网能源配置、调度等方面提出更高要求,主动配电网信息安全防护问题也成为关注重点。
本文基于主动配电网架构,指出其存在的信息安全问题,分析防护方法,供相关研究人员以参考。
关键词:可信计算;主动配电网;信息安全防护中图分类号:TM73;TP3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129(2019)18-0010-01Abstract:atpresent,Chinacomprehensivelypromotestheconstructionofsmartpowergrid,andputsforwardhigherrequirementsforenergyallocationanddispatchingofpowerdistributionnetwork.Theinformationsecurityprotectionofactivepowerdistributionnetworkalsobecomesafocus.Basedontheactivedistributionnetworkarchitecture,thispaperpointsouttheinformationsecurityproblems,analyzestheprotectionmethods,andprovidesreferencesforrelevantresearchers.Keywords:trustedcomputing;Activedistributionnetwork;Informationsecurityprotection 引言:主动配电网是智能电网的重要支撑。
相较于传统电网,结构上更为复杂,能量流与信息流交互更为频繁,具有更强的依赖性,呈现互动化特点。
可信计算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研究与应用
![可信计算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研究与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cfd9d9c8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3e.png)
可信计算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研究与应用
随着电力系统的数字化发展,可信计算技术正在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电力领域。
可信计算技术的主要作用是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可靠性,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和智能化水平。
在电力系统中,可信计算技术主要应用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电力设备的安全性保障。
可信计算技术可以通过对电力设备进行远程监测和控制,实时分析设备运行数据,及时判断设备的健康状况,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避免电力设备故障对电网造成的影响。
二、电力系统的稳定性保障。
可信计算技术可以对电力系统进行实时监测和预测,提高电力系统的响应速度和稳定性,避免因电力系统过载或故障等原因导致的电力系统崩溃,确保电力系统始终处于平衡状态。
三、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提高。
可信计算技术可以对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和评估,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和能源利用率,降低电力系统的运行成本,实现电力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可信计算技术是电力系统数字化发展的重要方向,它的应用将会进一步推动电力系统的智能化、高效化和可靠化水平的提高。
安全防护技术措施
![安全防护技术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4d20d180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0869344.png)
安全防护技术措施1.防火墙技术:防火墙是信息系统安全的第一道防线,可以对网络流量进行监控和过滤,阻止未经授权的访问。
可以设置不同的策略,包括允许或禁止一些特定的流量通过,从而提高系统的安全性。
2.入侵检测与预防技术(IDS/IPS):通过监控网络流量,检测并阻止潜在的入侵行为。
IDS(入侵检测系统)可以检测到扫描、攻击和恶意代码等入侵行为。
IPS(入侵预防系统)不仅可以检测到入侵行为,还可以主动阻止入侵。
3.权限控制技术:通过授权和身份验证,控制用户对系统资源的访问权限。
可以根据用户的身份、角色和级别设置不同的权限,以保护系统的安全。
4.数据加密技术:通过使用加密算法,对敏感数据进行加密处理,确保数据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不被非法获取。
常用的数据加密技术包括对称加密和非对称加密。
5.可信计算技术:可信计算是一种基于硬件和软件的安全技术,可以确保计算机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的完整性和可信度。
通过使用可信计算技术,可以防止恶意软件和未经授权的更改。
6.安全审计技术:安全审计技术可以对系统进行全面的监测和审计,记录系统的安全事件并生成相应的日志。
通过分析日志,可以及时发现异常行为和安全威胁。
7.反病毒技术:反病毒技术可以检测和清除计算机系统中的病毒、恶意软件和木马等。
通过更新病毒库和实时监测,可以确保系统免受病毒的侵害。
8.安全备份与恢复技术:安全备份是一种措施,通过定期备份数据和系统配置,以便在发生数据丢失或系统故障时能够恢复。
恢复技术可以快速将备份的数据和配置恢复到系统中。
9.漏洞扫描技术:通过使用漏洞扫描工具,对系统进行安全扫描,检测系统中存在的漏洞和弱点。
通过修补和升级,可以及时弥补系统中的漏洞,提高系统的安全性。
10.网络隔离技术:通过网络设备和技术手段,将局域网内部的系统和外部网络进行隔离。
可以限制网络流量的访问范围,阻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和攻击。
总之,安全防护技术是保障信息系统安全的重要手段和措施。
通过合理选择和使用这些技术,可以提高系统的安全性,防止各种安全威胁和攻击。
可信计算:网络安全的主动防御时代
![可信计算:网络安全的主动防御时代](https://img.taocdn.com/s3/m/3131096a01f69e3143329457.png)
可信计算:网络安全的主动防御时代作者:杨侠来源:《中国名牌》2016年第01期可信计算技术及可信计算系统产业的出现,颠覆了人们以往对网络安全防护的认知,变“被动防御”为“主动防御”,让信息交互平台中最难能可贵的信任基础与信任保障,驶上高速信息安全的快车道。
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
全球互联网大潮已势不可挡,但网络又不可能是封闭的,不论是互联网、物联网抑或是车联网,未来的趋势恰恰就是要“连”起来,才能去创造更多的价值。
可信计算技术及可信计算系统产业的出现,颠覆了人们以往对网络安全防护的认知,变“被动防御”为“主动防御”,让信息交互平台中最难能可贵的信任基础与信任保障,驶上高速信息安全的快车道。
更高级别的安全防护封闭不等于安全。
尤其当全球都在推进开放互联的时候,要想与发展的大势相融合,封闭也会很难。
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委员姜广智说,小范围的信息系统或许还有条件进行封闭管理,但对于开放的大系统来说,在信息基础技术和管理技术之上的密码机制和安全监控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
换言之,由此构建的信息安全可信机制既应是开放的,也应是可控的。
可信计算正是这样一种让安全看得见,并创造更开放安全的机制。
信息安全领域权威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沈昌祥认为,可信计算相当于为传统的计算机加上“免疫”系统。
从专业的定义上来说,可信计算是指在计算的同时运行安全防护,使计算结果总是与预期一样,计算全程可测可控,不被干扰。
“当前大部分网络安全系统主要是由防火墙、入侵监测和病毒防范等组成,而消极被动的封堵查杀其实防不胜防。
”沈昌祥表示,“可信计算是运算和防护并存的主动免疫的新计算模式,具有身份识别、状态度量、保密存储等功能,能及时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为计算机提供相对更高级别的安全防护。
”而对于可信计算的特性,在实践中致力于推进国产化高端计算系统产业体系建设的华胜天成董事长兼总裁王维航也表示:“可信计算能让计算运行的全过程不被干扰,状态不被改变,重要的数据得到保密,攻击者进不去,非授权者拿不到重要的信息,即使拿到也读不懂,从而实现主动防御的效果。
可信计算与网络安全
![可信计算与网络安全](https://img.taocdn.com/s3/m/f52e5851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20.png)
02
VPN通常采用隧道技术,通过 加密通道来保护数据的安全性 。
03
VPN可以帮助远程用户访问公 司内部网络资源,同时保证数 据的机密性和完整性。
04
VPN还可以提供身份验证和访 问控制功能,确保只有授权用 户能够访问特定的网络资源。
06
未来展望
可信计算与网络安全的发展趋势
技术融合
随着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 技术的发展,可信计算与网络安 全将进一步融合,形台模块(TPM)
总结词
可信平台模块是一种安全芯片,用于提供可信计算服务,保护计算机系统的安全。
详细描述
TPM通过加密和哈希算法,提供数据保护、身份认证和完整性校验等功能,确保计算机平台在启动、运行和关机 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可信性。TPM还可以用于生成加密密钥、存储加密密钥和执行加密操作,提高数据的安全性。
可信计算在网络安全中的应用
可信平台模块(TPM)
TPM为计算机提供了一个安全的加密 密钥存储和加密/解密功能,增强了系 统的安全性。
可信网络连接(TNC)
可信计算基(TCB)
TCB是可信计算的核心组件,负责管 理和保护系统的安全策略和配置,确 保系统的可信性。
TNC通过验证网络设备的身份和完整 性,确保网络连接的安全性。
可信计算的重要性
防止恶意软件的入侵
可信计算技术可以有效地防止恶意软件的入 侵和破坏,保护计算机系统的安全。
提高数据安全性
通过可信计算技术,可以确保数据的完整性 和机密性,防止数据被非法获取或篡改。
提升系统稳定性
可信计算技术可以减少系统故障和崩溃的风 险,提高计算机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可信计算的应用场景
网络安全威胁
黑客攻击
可信计算安全防护体系
![可信计算安全防护体系](https://img.taocdn.com/s3/m/42b56a07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8640f5a.png)
可信计算安全防护体系首先,可信计算安全防护体系具有安全启动功能。
安全启动是指在计算机系统启动过程中对硬件和软件进行验证和检测,以确保系统的可信度。
可信计算安全防护体系可以通过可信启动技术,验证系统的各个组件的完整性和真实性,防止恶意软件或硬件的入侵。
其次,可信计算安全防护体系还包括追踪和监控功能。
它能够实时监测计算机系统的运行状态,包括内存、存储和网络等方面。
当系统出现异常情况时,可信计算安全防护体系可以及时发出警报,并采取相应措施来应对威胁。
第三,可信计算安全防护体系还具有存储和传输安全功能。
现代计算机系统中,数据的存储和传输是非常关键的环节。
可信计算安全防护体系通过加密技术和访问控制机制,在数据的存储和传输过程中保障数据的机密性和完整性。
第四,可信计算安全防护体系具备访问控制功能。
访问控制是指系统能够对用户的访问进行限制和控制,以保护系统和数据的安全。
可信计算安全防护体系通过身份认证、访问控制列表等措施,防止未经授权的用户或进程对系统进行访问和操作。
第五,可信计算安全防护体系还包括漏洞扫描和修复功能。
漏洞是系统存在的安全弱点,容易被黑客利用进行攻击。
可信计算安全防护体系通过定期对系统进行漏洞扫描,及时发现和修复系统中的安全漏洞,提高系统的安全性。
最后,可信计算安全防护体系具备日志记录和审计功能。
系统的日志记录和审计是保障系统安全的重要环节。
可信计算安全防护体系可以记录和保存系统的运行日志,有助于对系统的安全事件进行回溯和审计,以便发现安全问题和技术疏漏,进一步提高系统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可信计算安全防护体系是一种多功能的技术系统,通过硬件、软件和网络等多个方面的综合保护,提高计算机系统的可信度和安全性。
它具备安全启动、追踪和监控、存储和传输安全、访问控制、漏洞修复和日志记录审计等功能。
可信计算安全防护体系的引入,对于保护计算机系统和数据的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有效预防和抵御各类安全威胁。
可信计算技术在电网移动终端安全防护中的研究与应用
![可信计算技术在电网移动终端安全防护中的研究与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ea63f6fb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85.png)
239信息技术与安全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Security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Electronic Technology & Software Engineering●基金项目:广西电网公司科技项目“基于可信计算的智能终端一体化安全防护技术研究”(GXKJXM20190302)。
1 研究背景及意义1.1 研究背景随着4G 、5G 移动通信网络以及移动智能终端的迅猛发展,特别是移动上网、移动应用等功能的普及,电网开始逐步利用移动智能移动终端(包括PDA 、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通信技术(4G 网络及GPS 定位技术)和虚拟网络技术(VPN 等)作为企业信息化的扩展,实现电力移动营销、移动作业、移动办公等业务[1]。
电网通信网络采取内外网络隔离,所有应用服务器在公司内网只能通过有线局域网接入方式进行访问,无线网络无法接入公司内网。
移动智能终端在接入应用系统时,内网和外网需要经常进行场景切换,且接入的业务应用可能存在大量的内外网数据交互,如何有效的在不同的工作场景保证移动智能终端以及终端上的应用数据安全[2],是亟需解决的网络安全问题。
1.2 研究意义移动智能终端的使用,极大提升了应用的便利性,但同时也带来诸多安全隐患。
本文旨在从终端、应用、网络等层面全面分析,梳理移动智能终端面临的安全风险,研究基于可信计算技术的智能终端双系统隔离技术、可信保障技术、工作区安全防护技术、一体化可信管控技术等终端安全防护关键技术,构建智能终端可信安全防护体系,形成公司智能终端安全防护技术规范,以保障公司移动端安全营销、安全作业、安全办公。
对接入电网业务应用的移动智能终端进行全生命周期的管理,提高移动智能终端系统安全性。
同时为公司业务相关的移动应用构建安全的执行环境,从而提升移动终端上业务应用及数据的安全防护能力,降低敏感数据泄露的风险。
2 关键技术研究2.1 轻量级虚拟化安全隔离技术研究通过研究轻量级虚拟化安全隔离技术,实现移动智能终端双系统隔离,双系统隔离应用架构如图1所示。
可信计算技术在全球能源互联网信息安全中的应用
![可信计算技术在全球能源互联网信息安全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b25e00d4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00.png)
可信计算技术在全球能源互联网信息安全中的应用
安宁钰;徐志博;周峰
【期刊名称】《电力信息化》
【年(卷),期】2016(014)003
【摘要】全球能源互联网以电力系统为核心,以分布式可再生能源为主要一次能源,结合先进的网络与信息技术,具有覆盖范围广、能源输送能力强、稳定安全、低碳环保等优势,是实现世界范围内能源利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网架坚强、广泛互联、高度智能和开放互动是全球能源互联网的四大重要特征,这些特征使得全球能源互联网的通信环境变得复杂多样,信息安全风险显著增加.文章重点研究了如何将可信计算技术应用于全球能源互联网信息通信基础设施,以便从根本上保障信息通信设备、网络通信、智能电子设备以及业务互动的信息安全,并对在未来全球能源互联网环境下可信计算技术的推广和应用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总页数】5页(P84-88)
【作者】安宁钰;徐志博;周峰
【作者单位】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北京102209;国网北京经济技术研究院,北京102209;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南通供电公司,江苏南通22600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P309
【相关文献】
1.可信计算技术在全球能源互联网信息安全中的应用 [J], 安宁钰;徐志博;周峰;
2.可信计算技术在云计算安全中的应用研究 [J], 张海涛
3.可信计算技术在云计算安全中的应用 [J], 杜松
4.可信计算技术在网络信息安全中的应用与研究 [J], 冯德尹;吴明念
5.可信计算技术在网络信息安全中的应用 [J], 曹宁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面向电力系统的可信计算与网络安全体系结构设计
![面向电力系统的可信计算与网络安全体系结构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df50f2e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705de75.png)
面向电力系统的可信计算与网络安全体系结构设计随着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和智能化程度的提高,电网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安全威胁。
传统的安全方法已经不能满足电力系统对安全的需求,因此需要可信计算与网络安全体系结构的设计来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性。
一、电力系统的安全威胁电力系统是国家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同时又是信息网络和物理系统的集合体。
因此,电力系统的安全涉及到信息安全、物理安全、网络安全等多个方面。
随着数字化、智能化的深入发展,电力系统受到的安全威胁越来越多。
主要安全威胁有以下几个方面:1. 恶意攻击:如恶意软件、病毒、木马程序等通过系统漏洞进入系统,破坏或篡改系统数据。
2. 数据篡改:黑客通过网络攻击,篡改系统数据,会危及到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3. 物理攻击:恶意分子可以使用物理手段,如炸弹、破坏物品等方式破坏电力系统。
4. 人为失误:人为失误也是影响电力系统安全的一个因素。
对于电力系统的操作人员而言,失误将会导致系统宕机或者瘫痪。
由于以上安全威胁的存在,电力系统需要采取可信计算与网络安全体系结构来提高安全性。
二、可信计算可信计算是一种提高计算机系统可信度的技术,旨在解决计算机系统中可能存在的漏洞与人为干扰。
可信计算将会使得可信的计算过程更具有安全性和准确性。
可信计算通常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 安全启动:安全启动对于电力系统非常重要,其目的是保证系统启动时没有被恶意攻击或篡改。
2. 基于信任的计算:在可信计算过程中,对于不受信的计算机,需要对其进行验证,确保信任的计算机执行的计算结果是可靠的。
3. 安全性能评估:可信计算应该具有安全性能的评估机制,对于可信计算机系统的性能进行评估。
可信计算的实现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技术手段,如身份验证、加密等。
这些技术手段使得可信计算能够提高电力系统安全性。
三、网络安全体系结构网络安全体系结构是为了保护电力系统网络的安全而制定的一种完整可靠的安全架构。
网络安全体系结构的开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安全监控:将所有的网络活动都监控起来,对于异常的活动及时进行响应。
电网监控系统安全防护体系发展演进历程
![电网监控系统安全防护体系发展演进历程](https://img.taocdn.com/s3/m/e73f8fcd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3d2664d.png)
2004年12月,该体系以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5号令《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规定》及《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 总体方案》等相关配套技术文件形式发布,成为我国电力监控系统第一阶段安全防护体系全面形成的标志。该体系 的实施范围包括省级及以上调度中心、地县级调度中心、变电站、发电厂、配电及负荷管理环节相关电力监控系统 。
’依据《电法业信直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在上阶段纵深防护基础上完善形成了电网监控系统的等级保 护体系,由以下五个层面组成:物理安全、网络安全、主机安全、应用安全、数据安全防护,共包括220个安全要求 项,其中168项强于或高于对应级别的国家等级保护基本要求。
对于保护等级为四级的电网调度监控系统,综合运用调度数字证书和安全标签技术实现了操作系统与业务应用 的强制执行控制(MEC)、强制访问控制(MAC)等安全防护策略,保障了主体与客体间的全过程安全保护,全面 实现了等级保护四级的技术要求。
物理层面上的安全隔离,奠定了我国电力监控系统“结构性安全”的重要技术基础,成为我国电力监控系统信息安 全防护体系建设启动的标志。
电力 可信计算
![电力 可信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a541f5a8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00.png)
电力可信计算
摘要:
一、电力与可信计算的背景和意义
1.电力系统的安全性与可信性
2.可信计算在电力系统中的重要性
二、可信计算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1.电力系统的安全防护
2.电力系统的数据保护
3.电力系统的智能控制
三、可信计算在电力系统中的挑战与展望
1.技术挑战
2.管理挑战
3.未来发展展望
正文: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电力系统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命脉,而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与可信性变得尤为重要。
在此背景下,可信计算技术应运而生,它对于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可信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电力系统的安全性与可信性是保障社会稳定运行的关键。
可信计算可以确保电力系统的硬件、软件和通信设备在受到恶意攻击时仍能正常运行,从而避免对电力系统造成破坏。
其次,在电力系统中,可信计算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电力系统的安
全防护方面,可信计算可以确保电力设备在受到攻击时能够及时检测到并采取措施进行防御。
此外,在电力系统的数据保护方面,可信计算可以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保密性,防止数据泄露和篡改。
最后,在电力系统的智能控制方面,可信计算也有着重要作用。
通过引入可信计算技术,电力系统可以实现对设备的智能控制和调度,从而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
尽管可信计算在电力系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目前在实际应用中仍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技术挑战主要包括如何提高可信计算技术的性能和降低成本。
其次,管理挑战主要包括如何制定相应的政策和规定,以引导和规范可信计算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总之,可信计算技术在电力系统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广泛的应用前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网的安全防护“长城”——可信计算技术
电力系统是经济发展和人类生活依赖的基础能量供给系统,在国家基础设施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力系统的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而新技术在推动电网企业不断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安全问题,数据泄露、系统控制、恐怖性报复这些黑客手法对电网构成了较大的威胁与挑战。
可信计算应用体系成熟 浪潮打造主机安全信任链
从1972年J. P. Anderson提出建立可信系统 (Trusted System)之后,可信计算技术在40多年的时间里得到了长足发展,内容不断扩充、产业链也更趋于完善。可信计算的本意是确保计算过程不再受入侵威胁、计算结果安全可信,而这就需要对操作主体的“真”、“假”进行判断,以确定这些信息是否可信,从而确认每个主体行为的可信,但由于受到当时的技术水平限制,单一技术无法在上层应用实现可信保护,再加上操作极其繁琐,可信计算并没有广泛使用。但如今,可信计算技术不再“孤立无援”。
浪潮全力打造的主机安全信任链具有以下四个技术特点:
特点一:全自主研发,搭载国产密码算法
浪潮可信服务器采用浪潮自主研发的新一代双路服务器平台,搭载了国产密码算法的可信计算模块,以及自主研发的安全固件和安全软件,可全面帮助客户实现安全可控目标。
特点二:构建软硬件信任链,有效应对APT攻击
对于上述情况,电力行业高度重视,组织国内大批专家对电力监控系统安全防护进行了深入系统地研究论证,并由原电监会于2004年发布了第5号令 《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规定》,并随后陆续下发了相关配套文件。随后,相关网络和主机安全管理政策陆续出台,并在2012年印发了《电力行业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全面各单位全面推进电力行业等级保护建设工作。2014年8月,国家发改委印发了〔2014〕第14号令《电力监控系统安全防护规定》,并且同步修订了《电力监控系统安全防护总体方案》等配套技术文件。
作为中国领先的云计算产品和方案提供商、信息安全技术的领头羊,浪潮在2014年正式对外发布了国内首个云主机安全产品解决方案,融合可信计算、操作系统加固、虚拟计算安全等技术,以可信芯片为根,构建链接固件、VMM、Guest OS和上层应用的软硬一体化信任链。由其构建的新一代电网调度控制系统主动防御体系,恰似“万里长城”,可助电力行业用户从容应对外敌。
特点四:内置可信芯片建设高安全业务运行环境
针对电力行业“十三五”计划中可信芯片“从外插到内嵌”的升级需求,浪潮可信服务器采用可信计算安全芯片,并嵌入到浪潮自主研发的主板上面。在应用层面,可信服务器能够帮助电力行业用户有效检测硬件和基础软件层的APT攻击,防止因固件和软件漏洞导致的高级恶意代码植入。通过安装在电力核心服务器之上的浪潮SSR,可实现对电力调度实时数据、生产管理数据、通信监测数据等实时、准实时控制业务及管理信息等业务服务器底层OS(AIX、Solaris、Windows)保护。
浪潮可信服务器以可信计算模块为可信根,帮助用户构建从服务器BIOS、Option ROM、MBR、OS Loader、OS Kernel、应用程序等完整的软硬件信任链,可及时发现固件及系统底层的高级恶意代码的入侵,防止服务器被恶意监控。
特点三:兼容性强大,支持国产操作系统
浪潮可信服务器全面支持国产Linux与Windows Server 2012,可根据业务需要灵活选择。通过浪潮和第三方提供的管理工具,可方便对可信服务器进行管理,以及调用底层平台提供的强大安全功能。
其中,由浪潮自主研发的国内首款可信服务器采用可信安全模块、安全主板、安全BIOS和安全软件等技术,实现从关键部件的固件程序、操作系统到基础软件系统的完整性度量和保护,有效防止了病毒、后门和木马对系统运行环境的篡改攻击。另外,在可信服务器与应用程序之间,浪潮SSR主机安全增强系统将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有线启动并运行在内核中,SSR保护的程序有一个可靠的根基,不会被攻击或者篡改。
电网屡遭黑客入侵 国家政策频频出台
电力行业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基础行业,同时也是技术、资金密集型行业,在注重信息化建设的同时,对于网络安全工作也高度重视。尤其是在近几年,随着国际网络空间安全形势的发展、网络战争形态及能力的演进,大量新型攻击方式快速涌现。“震网”、“能源之熊”、“火焰”等一批新型网络攻击武器成功突破了传统的物理隔离的“封堵”。安全威胁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技术的而不断精进,使得以“查杀”为核心的被动安全措施,对于电力行业实时控制系统的安全防护失去效率。为应对更复杂的信息安全威胁,同时减小防护机制对电网调度控制系统实时性能的影响,亟需建立更为高效的主动防御体系。
新版本的总体方案要求生产控制大区具备控制功能的系统应用可信计算技术实现计算环境和网络环境安全可信,建立对恶意代码的免疫能力,以应对高级别的复杂网络攻击。这标志着我国基于可信计算技术的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主动防御体系的正式确立,并决定以可信计算架构实现等级保护四级。目前41个省级以上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皆被定为四级,占全国四级系统总数近半。“十三五”计划把原外插卡式可信服务器升级到可信芯片内嵌到主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