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饮片调剂操作程序
医院中药饮片调剂操作规程
医院中药饮片调剂操作规程I目的规范中药饮片调剂工作。
II范围适用于药学部中药调剂室中药饮片调剂。
III制度一、审核处方(-)审核处方姓名、性别、年龄、科别、ID号(医卡通卡号/住院号)、日期、医师签字等是否完整,确认处方的合法性。
(二)严格执行“四查十对”,审核处方是否存在“十八反”、“十九畏”及特殊药物超常规量使用或存在其他不合理用药情况,交由上级药师审阅,确认认为不合理用药的,立即与处方医师联系,并请处方医师修正处方并签名确认,方可调配。
(三)处方中如有缺药品种,药师及时告知医师,医师更换其他药品后再次开具新处方。
发现处方中医师签名有疑问时(非本人签名或签名医师不具有处方权),立即与处方医师或医务科取得联系,消除疑问后方可配方。
(四)药剂人员经处方审核后,认为存在用药不适宜时,应当告知处方医师,请其确认或者重新开具处方。
发现严重不合理用药或者用药错误,应当拒绝调配,及时告知处方医师,并应当记录,按照有关规定报告。
二、调配处方(一)按处方药品顺序调配,顺序间隔摆放,不可混放在一起。
运用回载法进行调配。
(二)处方中需要先煎、后下、包煎、洋化、另煎、冲服等品种,应按照要求另行包装,并在包装袋上注明。
(三)处方中矿物药、动物贝壳类、果实、种子等坚硬药品遵照处方中“打碎”、“捣碎”等脚注说明后方可入药。
严禁配发霉、虫蛀、变质或其他不合格的药品。
(四)分殿时,凡细料药品或特殊药品,可用递减分戡法,每味药应逐剂进行复戡,并按剂分包。
(五)调配完毕,调剂者在处方上签名或加盖专用签章。
将处方、配药单及药品交给发药人员。
三、复核及包装(一)核对调配的药品是否符合处方药味数和剂数,保证无多配、漏配、错配等现象,无相反、相畏、禁忌和超剂量等情况,复核完毕后包装。
(二)药品质量无虫蛀、发霉、变质,无以生代制、生制不分、整药、种子药未捣等现象。
(≡)将先煎、后下、布包煎、惮化、另煎、冲服、兑服和特殊要求以及同服的成药等进行另包并注明用法。
中药调剂——中药饮片调剂标准操作规程
中药调剂——中药饮片调剂标准操作规程中药饮片调剂常规是近多年实践逐步形成的,是中药调剂工作的准则,中药饮片调剂常规一般分为审方、计价、调配、复核、发药5个程序。
一、审方审方是中药调剂工作的第一个环节。
它不仅对医师所开处方负责,而且要对患者用药安全有效负责,所以对处方要详细的审阅。
中药调剂人员应全面掌握调剂理论知识,必须熟练识别中医处方的繁、简、行草字以及同音字。
如果发现问题要及时解决,对字迹不清的,不可主观猜测,以免发生差错,一定要审查无误后,方可计价调配,否则不予调配,审方包括以下内容:1、审查科别、姓名、性别、年龄、婚否、住址或工作单位、病历号、日期、医师签名等。
处方日期,医疗单位对超过三日的处方不予调配。
中药店应了解新方还是旧方,如实旧方应问明处方上的姓名、日期,避免拿错方或误服的事故。
审阅处方的性别、年龄、婚否、病历号、等,如系老人、小孩、,注意剂量是否超量;如系孕妇,应注意有无妊娠禁忌药。
2、审查药名,要注意药名的一字之差。
(1)品种不同。
如破故纸(补骨脂)与洋故纸(木蝴蝶),忍冬花(金银花)与冬花(款冬花),吴茱萸与山茱萸,怀牛膝与川牛膝,大胡麻与小胡麻等。
(2)同一品种炮制方法不同。
如干姜、炮姜、煨姜;制南星、胆南星等。
(3)同一植物入药部位不同。
如桑叶、桑枝、桑椹、桑白皮;橘核、橘络;扁豆衣、扁豆花等。
3、审查剂量、剂数书写是否清楚,有无重开、错开、超量、药量遗漏或模糊不清,除重开、剂数可与患者商量酌情修改外,应请医师修正后方可调配,切忌主观猜测臆断,以防差错。
审查处方中有无毒性中药,如有毒性中药,必须按《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进行调配。
4、审查处方中有无相反、相畏药,超量药及妊娠禁忌药,如有不予调配。
如系病情需要,应与医生联系,重新签字后方可调配。
5、审查有无短缺药,如有按“先救急、后一般”,“先儿童、后成人”,“先重病、后轻病”,“先住院、后门诊”等原则酌情处理。
对紧缺药品,药剂人员有责任介绍推荐疗效相似的品种,但未经处方医生改方,药剂人员无权更换处方药品,不得随意用替代品。
中药饮片调剂操作规程
四川省复员退伍军人医院
中药饮片调剂操作规程
一.中药饮片处方调剂程序:
收方→审方→计价→调配→复核→包装→发药
二.调剂人员操作规程
1. 审查处方内容是否齐全,是否有配伍禁忌、超剂量用药、重复用药。
2. 急诊处方优先调配。
3. 两张处方不能同时调配。
4. 按处方逐味称取,分戥定量,单味分列。
5. 根据处方要求调配,要求使用炮制品的必须调配炮制品,不能以生代熟,应捣碎的药品必须捣碎,合并开药的处方应仔细核对。
6. 调剂时如发现药品有发霉、虫蛀、变质等现象,应停止使用,及时调换。
7. 特殊煎煮要求药品(先煎、后下、包煎、烊化兑服、冲服)须单包并注明煎煮要求。
8. 处方调配结束后在处方上签字,交复核人员复核。
三.计价人员操作规程
1. 审查处方内容是否齐全,是否有配伍禁忌、超剂量用药、重复用药。
如发现以上情况,应及时记录并与处方医师联系更正。
2. 计价时要认真核对,计价准确。
有缺药情况要做好登记,及时与装货人员联系补充。
四.复核及发药人员操作规程
1. 审查处方内容是否齐全,是否有配伍禁忌、超剂量用药、重复用药。
2. 复核人员按处方顺序逐味核对药物,无误后,包装并签字。
3. 发药人员与取药人核对患者姓名、价格后,交待煎煮方法及需特殊处理药品,将药物发出。
药剂科
2014年4月25日。
中药饮片调剂操作规范
中药饮片调剂操作规范中药饮片是中医药临床应用中的常用剂型,其使用需按照一定的规范进行调剂操作,以确保其质量和疗效的稳定性。
以下是中药饮片调剂操作的规范:一、前期准备工作1.根据临床方剂及病人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中药饮片,并查验其有效期和质量合格证明。
2.将需要使用的中药饮片按照方剂中的比例准备好,确保精准配比。
3.准备好称量所需的各种工具和器材,如电子天平、容器、勺子等。
二、称量药物1.使用电子天平称量中药饮片,确保精度达到规定要求,并记录好所称量的药量。
2.为了避免交叉感染,每称量一次药物后要将容器和工具进行清洁消毒。
三、包装容器准备1.使用无毒、无异味、无反应的容器作为包装容器。
2.清洗包装容器并消毒,确保无杂质及微生物。
四、包装及贴标1.将所称量好的中药饮片倒入包装容器中,并平整均匀。
2.将包装容器盖好,确保密封,避免进入空气和湿气。
五、存储条件1.存放中药饮片的地方应干燥、通风、无异味、无害虫。
2.避免暴晒、潮湿、高温环境,防止中药饮片质量变化。
六、操作记录2.记录调剂的日期、操作员姓名等信息,以备查证。
七、质量控制1.每批中药饮片应进行外观检查,确保无异物、变色等现象。
2.对每批中药饮片进行检测,包括质量指标、微生物指标、重金属等,确保符合药典标准。
3.对于一些易氧化和易挥发的中药饮片,在调剂操作之前,可以采用密封包装,以保持药材的有效成分和药效。
八、严格落实操作要求1.在调剂操作时,操作人员应穿戴好工作服、帽子、口罩和手套。
2.注意操作的卫生条件,避免外界环境的污染。
3.必要时可以采取单独区域调剂,避免交叉感染。
以上是中药饮片调剂操作规范的主要内容,通过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操作,可以保证中药饮片的质量和疗效的稳定性,为临床应用提供可靠的药物基础。
同时,也能够确保药物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这对于中医药临床的规范化管理和中药疗效的有效发挥具有重要意义。
中药饮片处方审核、调配、核对操作程序范本(四篇)
中药饮片处方审核、调配、核对操作程序范本1. 处方审核程序:a. 首先,药师收到患者处方后,应仔细阅读处方内容,确保其完整性和准确性。
b. 然后,药师应对处方进行审核,确认患者的基本信息、药物名称、剂量及用法用量等是否合理。
c. 根据药师的专业判断,如有必要,药师应与医师进行沟通或联系患者核实处方信息。
d. 药师审核无误后,将处方移交给药店主管药师或相关工作人员进行调配。
2. 处方调配程序:a. 药店主管药师或相关工作人员接收到审核无误的处方后,首先完成处方登记工作,包括记录患者信息、处方号码、日期等。
b. 然后,药店主管药师或相关工作人员按照处方上的药物名称、剂量等信息,准备所需中药饮片。
c. 在调配过程中,应使用正确的器具和仪器,保证药品的准确计量。
d. 药店主管药师或相关工作人员在调剂过程中,应同时核对所用中药饮片的标签和药品信息,确保与处方一致。
e. 药师在调剂完成后,将中药饮片分装至符合规定的药袋或药盒中,贴上药品标签,并在处方上备注调剂情况及操作者签名。
3. 处方核对程序:a. 处方调配完成后,药店主管药师应对处方进行核对,确认药品的名称、剂量与处方一致。
b. 药店主管药师在核对过程中,应首先核对调配的中药饮片的数量,确保总量的准确性。
c. 核对过程中,药店主管药师应逐一检查每一种药物是否按处方上的要求进行调配,以及有无患者过敏史。
d. 药店主管药师核对完成后,签名确认处方无误,并将批准发放的药物交给药店工作人员。
e. 药店工作人员在发放药物时,同样需要核对药品的名称和剂量,确认无误后交给患者,并记录相关信息。
4. 相关注意事项:a. 所有处方审核、调配和核对的操作必须由具备相应资质的专业人员进行。
b. 在操作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药典等相关法规进行,确保药物的质量、安全和有效性。
c. 药物处方一经审核和调配完成,不得随意更改或调整,必要时应与医师进行沟通。
d. 所有操作程序和记录必须规范、清晰,并妥善保存,以备查证和追溯。
中药调剂的步骤流程
中药调剂是指根据医师处方,将中药饮片或中成药调配成供患者使用的药剂的过程,主要包括审方、计价、调配、复核、包装、发药等六个步骤。
1. 审方:调剂人员必须认真审阅处方,对处方的各项内容进行逐项检查,对于不规范或不能判定其合法性的处方,应拒绝调配。
2. 计价:计价时应准确计算药价,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收费。
3. 调配:调配时应按照处方的要求进行调配,注意药物的炮制、剂量、用法等,确保调配的药物符合处方要求。
4. 复核:调配完成后,应由另一名药师进行复核,检查药物的名称、剂量、炮制、用法等是否符合处方要求。
5. 包装:复核无误后,将调配好的药物进行包装,注明患者姓名、药品名称、用法用量等信息。
6. 发药:将包装好的药物发给患者,并向患者说明药品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等。
以上是中药调剂的一般步骤流程,不同地区和医院可能会有所不同。
在进行中药调剂时,应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和操作规程,确保调剂的药物质量和安全。
饮片调剂操作规程
饮片调剂操作规程饮片调剂是中药饮片加工的一项重要工序,它是将饮片按照配方要求进行分类、配比、混合等加工操作。
饮片调剂工艺的正确操作和规范流程,对于确保饮片的质量和功效有着重要的保证作用。
下面是饮片调剂操作规程的详细介绍。
一、准备工作1. 根据配方要求,查看饮片的种类和数量,确保与调剂清单一致。
2. 准备好所需的配料和器具,保证卫生、干净。
3. 检查饮片的外观、气味、含水量等,并记录在调剂记录表中,判断饮片的质量。
二、分选饮片1. 将饮片根据种类和大小分成不同的组别,避免不同种类的饮片混淆。
2. 对于有外观缺陷、湿重、虫蛀等问题的饮片,应当进行清理、修剪或淘汰处理。
三、称量饮片1. 根据配方要求,按照种类和数量将分选好的饮片进行称量。
确保精确的饮片配比。
2. 使用准确可靠的称重器具进行称量,确保称量精度。
四、混合饮片1. 将称量好的饮片按照配方要求进行混合,使用清洁的容器进行操作。
2. 混合饮片时,可采用轻轻翻拌或低速摇动的方法,避免饮片破碎或混合不均匀。
五、检查饮片质量1. 对混合好的饮片样品进行外观、气味、含水量等质量检查。
2. 检查饮片的颜色、大小、形状等是否与标准要求一致。
3. 检查饮片的含水量,确保饮片的干燥程度符合要求。
六、包装饮片1. 根据调剂后的饮片种类和数量,选择合适的包装材料和包装器具。
2. 将饮片按照包装要求进行装袋或装盒操作,尽量避免饮片受潮、受污染。
3. 包装好的饮片应标注清晰的生产日期、批号和有效期。
七、清洁工作1. 在饮片调剂结束后,及时清理工作场地和器具,保持清洁卫生。
2. 对器具进行彻底的清洗和消毒,防止交叉污染影响下一批次的饮片质量。
八、记录整理1. 按照调剂记录表格,记录饮片的配方、种类、数量等信息。
2. 记录混合饮片的外观、气味、含水量等质量检查结果。
3. 对饮片的包装、清洁等工作进行记录和整理,以备后续随时查阅。
以上就是饮片调剂操作规程的详细介绍。
通过正确的操作流程和规范的操作要求,可以确保饮片调剂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卫生安全,从而保证饮片的质量和功效。
中药饮片调剂规范和工作流程
中药饮片调剂规范和工作流程中药饮片调剂是中药成方的一种常用方法,它通过选择合适的中药饮片组合调剂成方,以满足患者的治疗需求。
在进行中药饮片调剂时,需要遵循一定的规范和工作流程,以确保调剂工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下面将介绍中药饮片调剂规范和工作流程。
一、中药饮片调剂规范1.遵循中药调剂的理论和原则:中药调剂需要根据中医理论和诊断结果,科学地选择中药,确保方剂的疗效。
2.熟悉中药饮片的药理、药性及临床应用:中药饮片的药理和药性是调配药方的基础,了解每味中药的功效和使用注意事项,确保调剂方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3.严格遵循方剂的处方:根据医生的处方要求,严格按照比例和剂量选取中药饮片,确保方剂的准确性。
4.特殊人群的调剂操作:对于老年人、儿童、孕妇等特殊人群,需要根据其生理特点和病症选择合适的中药饮片,并注意调剂过程中的严谨性和注意事项。
二、中药饮片调剂工作流程1.接诊与登记患者信息:患者到药店或医院调剂中药饮片,首先需要进行接诊,并登记患者的相关信息,包括姓名、年龄、性别、病情描述等。
2.诊断与方剂选择: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临床表现,进行诊断,并选择合适的方剂。
方剂选择时需要参考中医经典著作和临床经验,确保方剂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3.药材筛选与确认:药房药剂师根据方剂要求,进行药材的筛选和确认。
药材选择时需要注意药性和功效的匹配,确保调配出来的方剂的药效可靠。
4.配药和调剂:根据方剂的要求,药房药剂师选择合适的中药饮片,按照比例和剂量进行配药,然后进行调剂。
调剂的过程中需要注意药材的粉碎和搅拌,确保药效的均匀分布。
6.患者交代和付费:药房药剂师将调剂好的中药饮片交给患者,并告知其用法和注意事项。
患者完成付费后,方可离开药店或医院。
以上就是中药饮片调剂规范和工作流程的介绍。
中药饮片调剂是一项繁琐而重要的工作,需要药房药剂师具备扎实的中医药学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只有在严格遵循规范和按照工作流程进行操作的前提下,才能确保调剂方剂的安全性和疗效。
中药饮片调剂操作规程
中药饮片调剂操作规程一、调剂环境的准备1.调剂室应保持干净整洁,并保持空气流通。
2.提供所需药材和配料的储存设施,以确保其干燥、无虫、无霉变。
二、调剂工具的准备1.秤量:准备电子天平和药物秤。
电子天平校准后即可使用。
2.洗漱用具和手套:应具备洗漱各类用具和工作时必须佩戴的医用手套。
3.药杯:准备干净无异味的玻璃药杯,用于称量饮片。
4.药袋:准备无污染和无异味的药袋,用于装饮片。
三、操作流程1.取药:按照处方,准确取出所需的中药饮片。
每次检查和确认取药是否准确,避免混淆。
2.称量:将取出的中药饮片放入药杯中,通过电子天平逐一称量,确保每味中药的用量准确。
3.混合:根据处方,将不同药味的中药饮片混合在一起,使用手套或者无菌铲子进行混合,避免交叉污染。
4.包装:将混合好的中药饮片按照处方给定的用量分装到不同的药袋中。
每个药袋上应标注中药名称、用量、次数等信息。
5.封口:合理选择封口方式,保证药袋的密封性。
常用的封口方式有热封、塞贴、压焊等。
7.清理:调剂结束后,清理工作台和使用的工具,保持调剂环境的整洁。
四、注意事项1.严格按照处方要求进行调剂,保证用药准确。
2.在操作过程中,避免接触其他药品或外界污染物,以免造成交叉污染。
3.中药饮片应放置在干燥、通风、无异味的环境中,避免受潮、霉变。
4.中药饮片调剂过程中,应密封处理,避免污染。
5.调剂操作人员应佩戴工作服、帽子、口罩、手套等防护用品,确保卫生安全。
6.调剂室应定期清洁、通风,以确保环境卫生。
以上就是中药饮片调剂操作规程,通过严格遵守操作规程,能够确保中药饮片的质量和疗效,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
7中药饮片调剂操作(计价+一个处方2个处方调剂)+作业4
有否重名 配伍禁忌 自费药 剂量 剂数
临时缺药 妊娠禁忌
审方
字迹是否清晰
医师签字 用法
超时间用药
审方主要内容
处方管理办法(试行)
第三条 处方是由注册的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 师在诊疗活动中为患者开具的、由药学专业技 术人员审核、调配、核对,并作为发药凭证的 医疗用药的医疗文书。
医师
药学专 业技术 人员
练习处方二
荆 芥 6g 连 翘 10g 忍冬花 6g 甘 草 3g 牛蒡子 10g 桔 梗 6g 薄 荷 3g 芦 根 15g 金银花 10g 苦杏仁 10g 淡竹叶 6g
练习处方三
熟地 15g 泽泻 10g 麦冬 10g 山 药 10g 茯 苓 10g 牡丹皮 10g 吴茱萸 9g 五味子 3g
生石决明生石膏生磁石生赭石石燕生牡蛎生龙骨生龙齿鹅管石穿山甲生花蕊石生海浮石阳起石阴起石秋石石蟹生寒水石滑石块生紫贝齿生紫石英白海巴生瓦楞子禹余粮鱼枕骨龟板鳖甲生扁豆黑丑白丑山慈菇木腰子鹅枳实梭罗子青皮子海螵蛸川楝子决明子光慈菇皂角子干青果雄黑豆茯苓块
第七章
中药饮片调剂操作
第一节
中药饮片调剂操作常规
(2)调配处方需临时捣碎的药品:土贝母、延胡索、红小 豆、肉豆蔻、红豆蔻、白豆蔻、阳春砂、大风子、生南楂、 甜瓜子、黑芝麻、荔枝核、郁李仁、苦杏仁、蓖麻子、木鳖 子、莱菔子、草果仁、没食子、瓜蒌子、相思子、肉桂子、 紫苏子、刀豆子、大榧子、牛蒡子、冬瓜子、整三七、胡麻 子、白芥子;公丁香、母丁香、石莲子、使君子、预知子、 酸枣仁;草豆蔻、干白果,、整沉香、橘核、半夏、黄连 (云连、雅连)、竹节香附、壳砂、砂仁、蕤仁、桃仁、块琥 珀、雷丸、白胡椒、肉桂、官桂、蔻仁、猪牙皂、豹骨、各 种胶类。
中药饮片调剂操作规范
中药饮片调剂操作规范一、收方、审方1、审核处方上姓名、性别、年龄、科别、诊断、日期、药价、医师签字等,审阅药品名称、剂量、剂数,以及处方书写是否清楚,严格按照《处方管理办法》的“四查十对”制度等要求逐一进行审核。
项目不全或不清楚的须请处方医师补充。
2、审查处方中如有相反、相畏及禁忌药物,毒剧药物超过规定使用剂量或改动时,需医师再次签字。
3、审阅处方中,如有短缺品种,应及时通知处方医师,药剂师无权随意将相似疗效品种互为代用。
二、配方1、除详细审查处方中相反、相畏、禁忌和毒剧药物及剂数外还需核对药品别名、脚注等,审核无误后,方可调配。
2、调配小包装中药饮片需依据处方显示的规格调配。
3、调配散装饮片时,选择合适的戥子,并确保称量准确,按处方药味顺序调配,间隔摆放,不可混成一堆。
4、调配的各种饮片,应保证洁净、没有杂质,无发霉、变质、虫蛀、不合格药品。
5、处方中需要先煎、后下、包煎、烊化、布包另煎、冲服等品种,均应按照煎药常规单包并注明。
6、处方中矿物药、动物贝壳类、果实、种子等坚硬药品,遵照处方中“打碎”、“捣碎”、“劈”等脚注说明捣碎方可入药。
7、分戥时,三戥一平,处方中并开药品,应分别称量。
凡细料药品或毒性药品,可用递减分戥法,每味药应逐剂进行复戥,并按剂分包8、称量检查时,每剂误差不得超过士5%。
9、调配完毕,详细查对无误后,调剂者签名或盖章。
三、复核及包装1、首先核对调配的药品是否符合处方所开的药味剂量和剂数,确保无多配、漏配、错配或掺混异物的现象。
2、无相反、相畏、禁忌和超剂量等。
3、药品质量无虫蛀、发霉、变质,无以生代制、生制不分、整药、籽药未捣等现象。
4、将先煎、后下、布包煎、烊化、另煎、冲服、兑服和特殊要求以及同服的成药等进行另包并注明用法。
5、复核合格后即可签字或盖章包装。
四、发药1、首先根据处方核对号牌姓名,核对剂数,注意相同或相似姓名等以防发错造成事故。
2、无论内服或外用药都必须向取药者详细说明用法、用量、煎药方法,有先煎、后下、布包煎等给以提示。
中药饮片调剂规范及工作流程
中药饮片调剂规范及工作流程中药饮片调剂是指按照中医理论,选用相应的药材研磨成粉末,制成颗粒或丸剂等形式,用于治疗疾病的一种药物制剂方法。
中药饮片调剂工作的规范性和流程性非常重要,下面将为你详细介绍中药饮片调剂的规范及工作流程。
一、中药饮片调剂的规范要求:1.明确药物调剂数量:根据处方要求和病人的具体情况,按照相应的比例选取药材和配方。
2.严格控制药物质量:对于药材的选择、质量和储存都要按照药材质量标准进行标注和控制,保证联合制剂中的每一种药物的质量。
3.认真执行药物调配配方:根据药方和处方,按照各药物的比例进行调剂,确保药物的有效成分比例准确。
4.严格控制中药处方的清洁环境:药材的存储和搅拌等过程应在干燥、无尘和无异味的环境中进行,避免受到外界环境的污染。
5.注意中药的鉴别和贮存:药材在入库和取药的过程中要进行鉴别和贮存,并按照药物特性进行包装和密封,避免药材品质下降。
7.严格遵守法律法规:中药饮片调剂工作必须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确保患者的用药安全和医疗秩序的合法性。
二、中药饮片调剂的工作流程:1.药材准备:根据处方和配方,选取需要的中药材,并按照一定比例将每种药材研磨成粉末或碎片。
2.称药称量:根据处方上的药材用量配比和患者的服用量,精确称量所需的药材。
3.打粉混合:将称量好的中药材放入研磨机中进行打粉,将不同的药材按照药方比例混合均匀。
4.过筛取粉:将打粉混合好的药材过筛,去除杂质和大块的颗粒,保证调剂的质量。
5.配方调剂:根据处方要求,按照药方的比例将粉末药材进行混合和搅拌,以达到药物配方的要求。
7.清洁和消毒:工作完成后,对工作场所进行清洁和消毒,保持卫生和无菌环境,避免交叉污染。
8.审核记录:对药物调剂过程中的操作和配方进行记录和审核,确保药物的准确性和追溯性。
中药饮片调剂的规范性和工作流程对于中药饮片的质量和疗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只有在规范的基础上进行工作流程的操作,才能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和药物的有效性。
中药调剂-中药饮片调剂标准操作规程
中药调剂-中药饮片调剂标准操作规程一、调剂前准备1.1 熟悉病人医嘱,确认开药医生并解读医嘱内容。
1.2 检查处方中药品名称、剂量等项目,核对病人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等个人信息。
1.3 根据医嘱内容准备所需的中药饮片和辅料。
1.4 确认中药调剂所需工具齐全,如天平、研磨器、称量勺等。
二、中药调剂操作2.1 按照医嘱要求,称取中药饮片。
注意使用准确的重量和比例。
2.2 采用相应工艺对中药进行研磨、研磨,确保颗粒均匀。
2.3 按照配方要求,将配制好的中药饮片进行调配,严格控制配方比例。
2.4 混合中药后,进行二次包装,确保存储和使用安全。
三、调剂后处理3.1 错误处理:如遇犯错误,应及时纠正,重新调配中药。
3.2 清洁消毒:中药调剂工具应及时清洁、消毒,保持卫生干净。
3.3 存储管理:将调剂完毕的中药饮片存放在干燥通风处,远离阳光直射。
3.4 记录保存:记载中药调剂详细信息,包括配方、量表、操作人员等,保存备查。
四、注意事项4.1 保持操作台面整洁,避免交叉污染。
4.2 谨慎使用中药辅料,确保药材纯净和质量。
4.3 调剂操作中,注意配方比例、制作工艺,确保药品质量和疗效。
4.4 不同药品之间应分开操作,避免混淆。
五、结尾总结中药调剂是药房工作中的重要环节,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调剂,可以确保中药饮片的质量和疗效。
操作人员需持证上岗,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做好中药调剂工作,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和疗效。
希望以上标准操作规程能为中药调剂工作提供指导和参考。
中药饮片操作程序
曲周县中医院中药饮片调剂操作程序中药饮片调剂操作程序是经过多年工作实践而形成的,应成为调剂全过程的准则。
中药饮片调剂分为审方、计价、调配、复核、发药五个程序:一、审方审方是中药饮片调剂工作中第一道程序。
从事调剂工作的人员既要对医师所开处方负责,更要对患者用药安全有效负责。
因此要对处方内容逐字、逐项进行详细审阅,内容如下:1.科别、姓名、性别、年龄、婚否,住址或工作单位,病历号或门诊号、处方药味、剂量、用法、剂数、医师签字、日期等。
首先应注意处方日期,对超过日期处方,在未征得原处方医师同意或未重新签字的情况下,应拒绝调剂。
2、审阅处方如有字迹不清、错字、重复药味、未注明剂量、药味配伍禁忌、妊娠忌服、超过规定剂量的问题,应与取药者或处方医师联系研究解决,必须经过处方医师纠正或重签字,方可调剂。
3、审阅处方中所列药味如有“脚注”,要遵照医嘱要求办理,调剂人员不得擅自涂改处方。
如有需要自备“药引”,要向取药者说明。
4、对处方中药味短缺不能满足供应的品种,请处方医师更换疗效类似品种或告知取药者自己外购,药剂人员无权擅自使用代替品。
5、处方中如有属于自费的药味,要向取药者说明。
6、问清患者是否有代煎等要求,以便计价。
二、计价1、计算药价必须认真执行国家物价政策和规定,按照物价主管部门核定或认可的药价计算,不得任意改动或估价,计价方法是将每味药的剂量乘以该药的规定价格,计算出单2味药的价钱,再将处方所有单味药的价钱相加,即为一剂药的金额,再乘以处方的剂数,即为该处方的总价。
2、每味药的价钱尾数每10克可以保留到厘,计价完毕,每张处方的药价可四舍五入保留到分。
3、计价时要注意每味药的单价、剂量、剂数。
对所调剂药味如有不同规格、不同价格的;特别是属于贵重细料药,毒性、麻醉性中药,应在厨房药味顶部注明单价(俗称顶码),以利药价的准确。
4、药物需要代煎,应另加代煎费,不应将代煎费混入药费中一同计价。
5、对代煎的汤药在计价后发给凭证号牌。
中药饮片(小包装)处方调剂操作规程
中药饮片(小包装)处方调剂操作规程1、为保证处方的完整性,同时不给患者增加不必要的麻烦,小包装中药饮片调剂时,应当按照处方的剂量,将每味中药饮片分至每剂,不应按每一味小包装中药饮片总包,让患者自已分剂。
2、小包装中药饮片不宜与散装中药饮片混合使用。
3、调剂过程中应遵循最少用包原则,如某单位甘草有3克、6克、9克三种规格,处方剂量为9克,应付9克一包,而不应付6克、3克各一包,更不应付3包3克,以提高调剂效率、减少差错,同时不人为增加小包装中药饮片的加工成本。
二、操作步骤科学、合理的调剂操作步骤是确保调剂质量、提高调剂效率、防止和杜绝差错发生的重要环节。
1、取药根据处方(或者调剂清单)顺序取药,取药时必须关注包装上的标签内容与内装药物是否一致以及药物是否有变质情况。
每取一味药须将所需包数数准,取完药后在药名右上角做标记,以示该药已取过。
2、分剂使用调剂台的,分剂时可先将药袋套到配药桶上,药配完后把药袋拎起扎好。
分剂时应按一定的顺序,每分一味药最好中途不要停顿,以免搞不清停顿前分到哪一剂,也可每分一味药后在处方该药名处作标记。
使用调剂车(调剂篮)的,也可先将药袋放在调剂车上(或调剂篮内),在取药的同时进行分剂,药配完后把药袋扎好。
3、特殊药物处理处方中如有需特殊处理的品种,如先煎、后下、包煎、冲服、烊化等,最好使用专用标签(标签内容为:“注意:内有需先煎、后下、包煎、冲服、烊化的药物,请仔细阅读说明书并按相应的方法操作”),在相应项目上打勾,并将专用标签贴在外面的药袋上,以提醒患者注意。
4、自查处方调配完毕,调剂人员取一剂药自行检查后在处方(配药清单)上签名,然后交复核人员复核。
5、复核复核人员依据处方(有医生工作站的可按配方清单)仔细复核。
复核时应当既要核对药名,又要核对剂量。
复核完毕后,应当在该处方(或配方清单)上签名,并在自己复核过的这一剂药的包装袋上写上患者的姓名,表示这一剂是自己复核过的。
中药饮片调剂操作程序
中药饮片调剂操作程序中药饮片调剂操作程序是经过几代人的工作实践总结而成的,它是饮片调剂的准则。
中药饮片调剂分为审方、计价、调配、复核、发药五个程序:一、审方审方是中药饮片调剂工作中的第一道程序。
从事中药饮片调剂工作的人员既要对医师所开处方负责,更要对患者用药安全有效负责。
因此应根据《处方管理办法》,认真逐项检查处方前记、正文和后记书写是否清晰、完整,并确认处方的合法性和处方用药的适宜性。
具体包括以下事项:1.科别、姓名、性别、年龄、住址或工作单位、病历号或门诊号、处方药味、剂量、用法、剂数、医师签名、日期等。
对超过三日的处方,在未征得原处方医师的同意和重新签名的情况下,应拒绝调剂。
2.审阅处方时如发现字迹不清、错字、重复药味、未注明剂量、配伍禁忌、妊娠禁忌药、超过规定剂量等问题,应与该处方医师联系,在该处方医师进行改正并重新签名后方可调剂。
3.审阅处方中所列药味,有“脚注”者应遵医嘱调剂;医嘱要求自备“药引”时,应向取药者说明该情况。
4.在出现处方应付药味短缺时,应及时联系该处方医师对该药味进行更换,调剂人员不得擅自更换。
5.处方中药味需要特殊保存或使用方法特殊时,应向取药者说明该情况。
6.调剂人员不得擅自涂改处方。
二、计价1.计算药价必须认真执行国家物价政策和规定,执行物价主管部门核定或认可的价格。
2.每味药的价钱尾数每10克可以保留到厘,计价完毕,每张处方的药价可四舍五入保留到分。
3.对贵重细料药应在处方药味顶部注明单价。
如属于自费药品,应告知患者。
4.药价计算完毕,计价人须签名。
三、调配1.调剂人员在接到已交费处方后,应先对处方各项内容进行再次审核,然后再进行调配。
2.开始调剂前,,应先核准所用戥秤的定盘星。
持戥方法为左手握住戥杆,右手取药,提起戥毫至眉齐,检视戥星指数与所取药味剂量相符。
3.称取药味应按处方所列顺序间隔平摆,不得混放一堆,以利核对。
体积松泡的药味应先称取,以免因覆盖其它药味而造成复核困难;粘度大的药味则可稍后称取置于松泡药味之上,以防止其粘附包装纸;鲜药则应另包,以免因干湿相混而致发霉变质,从而影响疗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饮片调剂操作程序
中药饮片调剂操作程序是经过多年工作实践而形成的,应成为调剂全过程的准则。
中药饮片调剂分为审方、计价、调配、复核、发药五个程序:
一、审方
审方是中药饮片调剂工作中第一道程序。
从事调剂工作的人员既要对医师所开处方负责,更要对患者用药安全有效负责。
因此要对处方内容逐字、逐项进行详细审阅,做到“四查十对”,具体内容如下;
1.科别、姓名、性别、年龄、婚否、住址或工作单位、病历号或门诊号、处方药味、剂量、用法、剂数、医师签字、日期等。
首先应注意处方日期,对超过日期处方,在未征得原处方医师同意或未重新签字的情况下,应拒绝调剂。
2.审阅处方如有字迹不清、错字、重复药味、未注明剂量、药味配伍禁忌、妊娠忌服、超过规定剂量的问题,应与取药者或处方医师联系研究解决,必须经过处方医师纠正或重签字,方可调剂。
3.审阅处方中所列药味如有“脚注”,要遵照医嘱要求办理,调剂人员不得擅自涂改处方。
如有需要自备“药引”,要向取药者说明。
4.对处方中药味短缺不能满足供应的品种,请处方医师更换疗效类似品种或告知取药者自己外购,药剂人员无权擅自使用代替品。
5.处方中如有属于自费的药味,要向取药者说明。
6.问清患者是否有代煎等要求,以便计价。
二、计价
1.计算药价必须认真执行国家物价政策和规定,按照物价主管部门核定或认可的药价计算,不得任意改动或估价,计价方法是将每味药的剂量乘以该药的规定价格,计算出单味药的价钱,再将处方所有单味药的价钱相加,即为一剂药的金额,再乘以处方的剂数,即为该处方的总价。
2.每味药的价钱尾数每 10克可以保留到厘,计价完毕,每张处方的药价可四舍五入保留到分。
3.计价时要注意每味药的单价、剂量、剂数。
对所调剂药味如有不同规格、不同价格的;特别是属于贵重细料药,毒性、麻醉性中药,应在处方药味顶部注明单价(俗称顶码),以利药价的准确。
4.药物需要代煎,应另加代煎费,不应将代煎费混入药费中一同计价。
5.对代煎的汤药在计价后发给凭证号牌。
6.药价计算完毕填入规定的项目内,经手人签字。
三、调配
调配是调剂中药处方最重要的环节,要求从事调剂的人员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和高度责任心,需要严肃认真按照医师处方要求进行调剂,具体操作要求如下:
1.调剂人员接到经过审方、计价、收费后的处方,还需要对处方各项内容进行审核,经过复审无问题后,方进行调配。
2.调剂所用的戥秤,首先核准定盘星。
持戥方法为左手握住戥杆,右手取药,提起戥毫至眉齐,检视戥星指数与所取药味剂量相符。
3.称取药味应按处方所列顺序间隔平摆,不得混放一堆,以利核对,如有错味便于分出另配。
对体积松泡品种应先称取,以免覆盖其它药造成复核困难。
对粘度大的品种可后取放在松泡药之上,防粘附包装纸。
鲜药类品种应另包,以免干湿相混,发霉变质,影响疗效。
4.对处方注明需要临时加工炮制品种,遵医嘱加工炮制并应符合质量要求。
5.调剂处方所列药味,要按照规范的处方药味应付称取,不得随意替代,不准生制不分;不准使用不合格药品。
6.处方中应先煎、后下、包煎、烊化、另煎、冲服的品种,应单包者并注明用法。
7.对处方中有矿物、贝壳、果实种子类坚硬药物,需要临时捣碎(使用量较大且常用的品种可预先用机械加工粉碎备用),以利于有效成分的煎出。
使用铜缸捣药后,应立即擦拭干净,不得残留粉末。
凡捣碎特殊气味或毒性药后,必须洗刷干净。
8.处方要求加工成其他制剂的,与中药汤剂调配方法基本相同。
另外根据各药味的特殊性,为便于粉碎和制剂要求,对含挥发油和脂肪油多、树脂、粘性大、糖分多和动物类药、纤维性强、质地松软药以及贵重细料药,均应单取、单包,以利加工制剂时分别处理。
9.分戥,对一方多剂同时调剂时,应采取递减分戥法操作,即按每味药剂量乘以剂数等于称取总数量,分出每一剂的量,每减去一剂的药量,剩余在戥盘的部分、不应有余或缺量,最后剩余的一剂药,要与处方一剂药量相等。
对并开药应分别称取,不准以一味找齐。
对处方中贵重细料药、毒性药要按剂准确称取并分别单包。
在进行剂量检查时,每剂药总量的误差率正负不得超过5%。
10.调剂处方完毕时,经手人应自行检查核对无误后签字。
四、复核
复核是对所调配的药品,按照处方逐项进行全面细致的核对,无误后签字。
复核是调剂处方重要的一道质量把关和程序,具体操作如下:
1.调配药品是否符合处方所开药味和剂数,有无多配、漏配、错
配或掺混异物等现象。
2.有无配伍禁忌、妊娠禁忌和超剂量等。
3.药品有无虫蛀、发霉、变质,以生代制、生制不分、应捣未捣的情况。
4.是否已将先煎、后下、包煎、烊化、另煎、冲服、兑服和特殊要求等进行单包并注明用法。
5.处方药味剂量与实际剂量是否相符。
6.细料药品和毒性药品是否处理得当。
7.调配的药味是否与“处方应付”一致。
8.复核合格后即可签字进行包装。
五、包装
1.装药时做到药方与药相符,并核查调剂付数。
2.装药时不漏药、不沾药、不撒药,注意区分先煎药、后下药、烊化药、冲服药、单包药等。
(药袋标识与药相符)。
3.装订要结实、整齐,并将处方底联与包装好的药袋装订在一起。
六、发药
1.核对患者姓名、取药号和取药剂数,要特别注意防止姓名相同或相似错发药的事故发生。
2.处方中需特殊处理的药味,或需另加“药引”,以及煎法、用法、服法,需加以说明。
外用药应有明显标注。
3.一方多剂的鲜药,要提示患者注意保鲜,置于阴凉干燥处,以防发霉变质。
4.检查附带药品是否齐全,药品包装是否捆扎结实。
七、装斗
1.应当定时查看药斗中药品的装量,掌握消耗规律,及时填充药品,满足调配处方需要。
2.及时制定领取药品计划,核对所领药品与请领单是否一致,数量是否相符。
领药清单应有库房管理人和领药人双签字。
3.装斗时不宜过满,防止药物溢出,造成药物混斗、串斗。
4.每次装斗前应清理药斗,以免积压残渣发生变质。
5.装斗时应核对药斗标签与内装药品是否符,防止调剂差错。
6.装斗和清斗时若发现有药品质量问题,应立即退回库房,不得使用。
7.应对药房中的药斗药品和周转库药品定期保养,并有“在库养护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