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指南

合集下载

教育部第二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指南

教育部第二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指南

第二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指南一、理念深化选题此类项目立足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背景,立足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并处于取得关键突破的历史关口,立足于新工科建设理念与实践的前期探索,面向未来、谋划未来、引领未来,持续深化创新型、综合化、全周期、开放式的工程人才培养理念,全面践行“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质量理念,进一步完善新工科建设的理论体系和实施路径。

面向全体学生,优化人才培养全过程,关注人才培养成效和学习成果,强化学生工程伦理意识、职业道德和职业规范,持续提升工程人才培养水平。

1.新工科人才培养若干基本理论问题研究目标:根据世界高等教育与历次产业革命互动的规律,面向未来技术和产业发展的新趋势和新要求,解析新工科人才培养面临的新挑战、新机遇、新目标和新要求。

内容:新工业革命的基本特征及其对工程教育人才培养的挑战及影响;全球视野下的高等工程教育对产业发展的引领作用发挥机制研究;新工科人才培养的内涵、特征、规律以及发展趋势;提炼新工科人才培养的核心目标;新工科人才培养与传统工科人才培养的逻辑关系与区别;我国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改革的新理念与新思路;不同类型院校人才培养的重点、难点和主要任务;新工科人才培养结构与产业结构的有效对接机制设计;新工科人才培养国际改革前沿动态评析。

预期成果:研究报告、高质量论文、案例集等。

2.新工科教育科学研究的理论特征分析与发展研判目标:在扎实跟踪新工科建设实践进展的基础上,分析当前新工科教育科学研究的现状、预判未来发展趋势。

内容:从纵向与横向两个维度,系统梳理国内外工程教育改革发展历史,跟踪国内新工科建设的实践进展,跟踪国外工程教育改革前沿动态,分析当前新工科教育科学研究的进展、取得成果和存在的不足,并提出加强新工科教育科学研究的政策建议。

预期成果:研究报告、咨询报告、高质量论文等。

3.新工科人才的工程伦理意识与职业道德和规范研究目标:持续提升工程科技人才的工程伦理、职业道德和职业规范,使师生双方全程有效地落实工程伦理意识、掌握工程伦理规范,并较好地维护和遵守行业基本道德规范和职业规范。

第二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指南

第二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指南

第二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指南一、理念深化选题此类项目立足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背景,立足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并处于取得关键突破的历史关口,立足于新工科建设理念与实践的前期探索,面向未来、谋划未来、引领未来,持续深化创新型、综合化、全周期、开放式的工程人才培养理念,全面践行“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质量理念,进一步完善新工科建设的理论体系和实施路径。

面向全体学生,优化人才培养全过程,关注人才培养成效和学习成果,强化学生工程伦理意识、职业道德和职业规范,持续提升工程人才培养水平。

1.新工科人才培养若干基本理论问题研究目标:根据世界高等教育与历次产业革命互动的规律,面向未来技术和产业发展的新趋势和新要求,解析新工科人才培养面临的新挑战、新机遇、新目标和新要求。

内容:新工业革命的基本特征及其对工程教育人才培养的挑战及影响;全球视野下的高等工程教育对产业发展的引领作用发挥机制研究;新工科人才培养的内涵、特征、规律以及发展趋势;提炼新工科人才培养的核心目标;新工科人才培养与传统工科人才培养的逻辑关系与区别;我国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改革的新理念与新思路;不同类型院校人才培养的重点、难点和主要任务;新工科人才培养结构与产业结构的有效对接机制设计;新工科人才培养国际改革前沿动态评析。

预期成果:研究报告、高质量论文、案例集等。

2.新工科教育科学研究的理论特征分析与发展研判目标:在扎实跟踪新工科建设实践进展的基础上,分析当前新工科教育科学研究的现状、预判未来发展趋势。

内容:从纵向与横向两个维度,系统梳理国内外工程教育改革发展历史,跟踪国内新工科建设的实践进展,跟踪国外工程教育改革前沿动态,分析当前新工科教育科学研究的进展、取得成果和存在的不足,并提出加强新工科教育科学研究的政策建议。

预期成果:研究报告、咨询报告、高质量论文等。

3.新工科人才的工程伦理意识与职业道德和规范研究目标:持续提升工程科技人才的工程伦理、职业道德和职业规范,使师生双方全程有效地落实工程伦理意识、掌握工程伦理规范,并较好地维护和遵守行业基本道德规范和职业规范。

新工科建设背景下人工智能人才培养的路径研究

新工科建设背景下人工智能人才培养的路径研究

新工科建设背景下人工智能人才培养的路径研究周思佳a,高敏b,单淇c(河海大学a.水科学研究院;b.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c.科技处,江苏南京210098)[摘要]目前,国家提出“新工科建设”这一思路,人工智能作为新工科专业中的代表,对于适应其产业发展的人才有着全新的要求,主要表现有综合知识、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前瞻眼光。

为培养出具备较强工程理论能力、胜任工程事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创新型和复合型人才,人工智能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路径需从学科交叉、课程体系、实践平台和师资队伍四个方面展开,以期抓住新工科建设和“双一流”建设叠加的历史机遇,借助人工智能的发展为创新型国家的建设贡献力量。

[关键词]新工科;人工智能;人才培养路径[基金项目]2020年度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专项课题“江苏省高水平行业特色高校ESI国际学科分析与推进策略研究”(C-a/2020/01/07);2019年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基于引文分析法的学科关联性分析———以河海大学工程科学为例(2019B50914)”;2020年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基于项目过程管理的重大科技成果培育研究”(B200207067)[作者简介]周思佳(1986—),女,江苏南京人,硕士,助理研究员,河海大学水科学研究院综合科科长,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管理理论与实践研究、科技体制机制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高敏(1984—),女,河北涿鹿人,硕士,副研究员,河海大学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计划科科长,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管理理论与实践研究;单淇(1988—),女,江苏盐城人,硕士,助理研究员,河海大学科技处基地管理科科长,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管理理论与实践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21)02-0169-04[收稿日期]2020-04-24一、新工科建设提出的背景与要求我国拥有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工程教育,截至2016年,我国工科在校生约占高等教育在校生总数的1/3,专业布点17037个。

思想政治教育在专业课程中的渗透探索-教育文档

思想政治教育在专业课程中的渗透探索-教育文档

思想政治教育在专业课程中的渗透探索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国高校各专业开设的核心课程,它包括马克思主义观点和方法教育;党的理论、路线、经验教育;弘扬爱国主义教育;道德观与法制教育、基本国情和形式与政策教育等。

思想政治教育(以下简称思政教育)应该贯穿育人的全过程,围绕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教育部41 号令中提到:学校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要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立足于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民族情怀、国家意识、全球视野、文化自信、公民人格等基本素质。

一、思政教育与专业课程相结合的必要性目前高等学校思政教育工作主要是通过“两课”以及专职学生工作者和相关部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等方面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政治思想品德、崇高的思想境界。

中共中央和国务院2004年16号文件明确指出:“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大学生专业学习的各个环节,渗透到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各个方面。

要深入发掘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在传授专业知识过程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使学生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过程中,自觉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提高政治觉悟。

”在新形势下,思政教育应该与专业课有效结合,这是将思政教育深入贯穿于高等教育的需要,也是新形势下新工科培养目标的内在要求。

(一)思想政治教育深入的需要在实践中,高校专业课教师更多的只是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对思想政治教育缺乏足够的意识,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政治理论课教师和政治辅导员的任务。

毋庸讳言,辅导员、班主任的确是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力军,但仅凭他们的力量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是远远不够的。

毕竟,仅仅靠辅导员、班主任开几次会,是无法达到思想道德教育的效果的,并且学生会感到这些都是“大道理”,即使在听也是应付了事。

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预申报项目简介_杭电_2017.08.20

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预申报项目简介_杭电_2017.08.20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预申报项目简介1、多学科交叉的复合型新工科专业建设与实践(参照申报指南6、10)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的“计算机+会计”、“英语+国贸”、“数学+经济”等“2+2”复合型专业已经持续了6年,积累了较丰富的多学科交叉复合的专业建设经验。

项目欲在现有专业复合基础上,面向新经济、新技术和新产业发展趋势,对接产业行业,探索多学科交叉复合的新兴工科专业建设路径。

从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方向改造传统的车辆工程、工业设计、环境工程等工科专业,拓展传统专业的内涵建设,促进学科交叉与跨界整合;加大建设理学、经济管理和传统工科专业的交叉复合,并向工程应用延伸;逐步新增智能科学与技术、大数据科学与技术、管理会计等复合型新工科专业。

完善以多学科交叉为特征的复合型新工科专业人才培养制度,制定相应的复合型专业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研究跨学院培养复合型人才的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资源开发、培养质量监控和学生管理优化的体制机制。

预期成果:形成不少于3个复合型新兴工科专业的建设报告,提交专业培养方案、课程体系、系列教材和跨界整合案例等。

2、“新工科+国际化”多方协同育人模式改革与实践(参照指南9、24)发挥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和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双方在信息技术、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方面的人才培养、国际教育、科研合作等领域优势,推动浙江省大数据国际化专业人才培养,做好区域大数据产业发展的人才保障,创新“新工科+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探索成立“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阿里云大数据国际学院”。

通过在境外遴选优质学校资源,形成“1+1+N”强强联合的办学模式,其中“N”为多方协同的国际名校。

优先在马来西亚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接当地高校资源,促成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高校的人才培养合作。

研究多方协同、多学科交叉的培养方案、课程体系、行业教育产品体系,以大数据、云计算为依托,打造“新工科”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推荐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的通知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推荐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的通知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推荐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教育部办公厅•【公布日期】2017.06.16•【文号】教高厅函〔2017〕33号•【施行日期】2017.06.16•【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高等教育正文教育部办公厅关于推荐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的通知教高厅函〔2017〕3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部属各高等学校,理工专业类教学指导委员会,相关行业协(学)会,有关企业:为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挑战,主动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和“一带一路”“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等重大战略实施,加快工程教育改革创新,培养造就一大批多样化、创新型卓越工程科技人才,支撑产业转型升级,经研究,我部就推荐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的相关工作安排通知如下:一、项目内容根据前期工作部署,工科优势高校组、综合性高校组和地方高校组分别面向有关高校征集了项目选题建议,经汇总整理并征求专家组意见,形成了《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指南》(见附件1)。

有关单位要充分认识当前工程教育改革创新的迫切性,积极组织新工科研讨,统筹推进本单位新工科建设改革工作。

高校要根据办学定位和优势特色,主动谋划,深入开展多样化探索实践。

要认真研究《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指南》,结合已有工作基础和具体情况,按照相关选题要求确定项目内容。

二、项目推荐项目实施单位要坚持问题导向、强化综合改革、注重分类实施,提供经费和条件保障,认真填写《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推荐表》(见附件2)。

鼓励高校、企业、专业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和行业协(学)会以不同形式联合开展新工科研究与实践。

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负责组织本地所属高校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申报,择优推荐5-10项。

部属高校应统筹规划本校新工科建设与改革,择优推荐1-3项。

各专业类教学指导委员会以及相关行业协(学)会应充分发挥统筹作用,组织推荐1-2项。

关于新工科建设的若干思考

关于新工科建设的若干思考
2017.04.08 天津大学新工科
建设研讨会
关于新工科建设的若干思考
陆国栋
工科优势高校组、浙江大学 中国高卓越的本科专业 造就特色的中国大学
2
让“考生”变学生 让教师成“导”师 让教材成为参考书
3
自我简介
• 陆国栋,1963年出生,1979年考入浙江大学,1983年留校任教, 1999年晋升教授,2000年获理学博士学位,2001年批准为机械工程 博士生导师。
9
一、“新工科研究与实践”工科优势高校组工作会议共识
立足新经济、新业态需求,树立工程教育变革新理念
→工科人才的培养模式并不能完全符合市场需求,工程教育的学 习内容落后于先进企业的发展 →在新形势下“新工科”发展须明确产业需求,以需求引领改革 方向,突破传统工科的思维模式,关注“新工科”的动态特征。 →工程教育改革应满足以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为代 表的新经济蓬勃发展对工程科技人才的需求,主动布局未来国际 竞争的战略必争领域
14
二、5·2·2·2·2·2策略
5 个突破 2 个不仅是 2 个培养 2 个要素 2 个保证 2 个平台
Company Logo
5 个突破
学科壁垒 专业藩篱 本研隔断 校企隔阂 师生淡漠
16
2 个不仅仅是
创设一批 新专业
撰写一批 研究论文
17
2 个培养
工程创新能力
2017年3月31日,受教育部高教司委托,由浙江大学承办、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工程教育专业委员会协办的“新工科 研究与实践”工程优势高校组工作会议在浙江大学启真 酒店阳明厅召开。
8
一、“新工科研究与实践”工科优势高校组工作会议共识
推动我国高校工程教育范式变革,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现实 需求

新工科建设指南

新工科建设指南

新工科建设指南一、本文概述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和产业结构的深刻变革,工程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抓住机遇,推动工程教育的创新发展,我国教育部联合相关部门制定了《新工科建设指南》(以下简称《指南》)。

《指南》旨在引导高等工程教育主动适应新经济、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发展需要,培养造就一大批多样化、创新型卓越工程科技人才,为产业发展和国际竞争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指南》的发布,标志着我国工程教育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新工科建设不仅是工程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制造强国战略、网络强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等实施的必然要求。

因此,深入理解和把握《指南》的精神实质,对于推动工程教育的创新发展,培养高素质工程科技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在接下来的章节中,我们将对《指南》的主要内容进行详细解读,包括新工科建设的背景、目标、原则、重点任务以及保障措施等。

我们还将结合国内外工程教育的发展趋势和实践经验,探讨如何在新工科建设中实现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评价等方面的创新,以推动我国工程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

二、新工科建设的核心内容与要求新工科建设旨在培养适应未来科技发展和产业变革的新型人才,其核心内容与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新工科建设要求深化工程教育改革。

这包括优化工程教育课程体系,强化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精神的培养,推动工程教育与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

通过改革教育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新工科人才。

新工科建设需要构建多元化、创新性的工程教育体系。

这包括完善学科交叉融合机制,推动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打造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工程教育平台。

同时,要鼓励和支持高校与企业、科研机构的合作,共同开展工程教育研究和人才培养工作,形成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工程教育新模式。

第三,新工科建设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滁州学院新工科、新文科、新农科研究与实践项目申报指南

滁州学院新工科、新文科、新农科研究与实践项目申报指南

滁州学院新工科、新文科、新农科研究与实践项目申报指南(选题供参考,可根据选题自行确定具体研究题目,但题目方向的建设内容要求不变,各类项目建设的成果均需加强特色凝练,形成一个可供宣传的脚本。

)1.新工科选题指南与建设内容要求1.1新工科专业结构调整优化机制探索与实践目标:建立满足产业发展需要的专业设置和动态调整机制,显著提升工程人才培养与国家战略和经济发展的契合度。

内容:研究产业发展特征及其规律,加强工程科技人才的需求调研,掌握产业发展最新的人才需求和未来发展方向;做好增量优化,主动布局新兴工科专业,推进工科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孕育产生新专业;对专业设置和动态调整机制、专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适配性进行研究和实践;为建立专业设置及其动态调整机制提出具有操作性的建议和方案。

预期成果:形成面向产业发展的工科专业设置及动态调整的机制模式案例,高水平教学改革论文1-2篇,高水平研究报告1份。

1.2传统工科专业改造升级探索与实践目标:聚焦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发展的需要,推动高新技术与工科专业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深度融合,探索工科专业改造升级的实施路径。

内容:研究分析新经济对传统工科专业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拓展传统学科专业的内涵和建设重点,形成新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调整传统工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标准;探索传统工科专业信息化、数字化改造的途径与方式;探索传统工科专业多学科交叉复合改造的途径与方式;面向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探索基于现有工科专业改造升级的新方向、新领域。

预期成果:改造升级一批传统工科专业的报告1份,高水平教学改革论文1-2篇,改造升级的专业培养方案1份、形成课程体系或实施案例1份等。

1.3新工科通专融合课程及教材体系建设目标:构建适应新工科人才培养要求的模块化课程体系,以及与之配套的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教材体系。

内容:依据新工科人才培养理念与要求,系统梳理新工科专业知识逻辑体系,构建以项目为链条的模块化课程体系,科学设计新工科通专融合的课程体系。

专业群背景下新工科专业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模式的探索——以北京联合大学机器人工程专业为例

专业群背景下新工科专业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模式的探索——以北京联合大学机器人工程专业为例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科技与创新2022年第11期·49·文章编号:2095-6835(2022)11-0049-03专业群背景下新工科专业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模式的探索——以北京联合大学机器人工程专业为例*商新娜,季红益,邬洪迈,李克鸿,金晓明,夏齐霄(北京联合大学机器人学院,北京100101)摘要:结合新工科专业建设对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需求与面临的问题,提出在专业群背景下开展新工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充分利用学科交叉资源共享的建设基础,积极与行业企业开展课程体系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践平台建设等工作,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构建新工科专业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模式和实践提供经验积累。

关键词:新工科;专业群;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DOI :10.15913/ki.kjycx.2022.11.015在以智能制造为代表的全球工业4.0时代和中国“中国制造2025”的重大战略发展中,新工科也得到了快速发展,这是高等教育为适应和服务这场科技革命所提出的教育改革方案。

新工科以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为特征[1],核心内容是新理念、新结构、新模式、新质量、新体系[2]。

教育部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指南》中提出“深化工程教育改革、树立创新型工程教育理念,提升学生工程创新创造能力,推进科教结合、产学融合、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对于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在人才培养目标制定、师资队伍建设、资源配置协同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培养新时代复合型新工科人才的有效途径。

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和企业的协同与配合,也需要政府相关部门的支持,并结合学校和专业自身特点,构建深入融合的育人机制。

机器人技术是前沿交叉学科,机器人的研发、制造和应用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创新和高端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在中国机器人领域人才缺口问题日益凸显,因此教育部从2016开始创建机器人工程专业,到2021年全国已经有302所高校获批建设机器人工程专业[3]。

“新工科”背景下省属高校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改革与实践

“新工科”背景下省属高校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改革与实践

“新工科”背景下省属高校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改革与实践左丹英,刘晓洪,张宏伟,黄乐平,王罗新(武汉纺织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湖北武汉430200)2017年教育部启动“新工科”发展研究工作,同年2月发布了《关于开展新工科研究与实践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各高校纷纷行动起来,先后形成了“复旦共识”“天大行动”“北京指南”。

新理念、新结构、新模式、新质量、新体系是“新工科”的五个基本要求[1,2]。

目前,各大高校按照“新工科”要求,进行各项实践活动,深化工程教育改革,推进新工科的建设和发展。

武汉纺织大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属于工程类学科,对于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有较高的要求,为适应“新工科”背景下,专业发展和改革的新形势,结合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要求,对该专业的人才培养进行了改革和实践。

一、“新工科”背景下的专业定位武汉纺织大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与学校优势学科纺织工程相结合,坚持立德树人,面向纺织行业和区域经济发展需要,依托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培养适应高分子材料(纤维材料)领域需求的,具备“知识、能力、品格”协调发展的应用型创新人才,成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纺织行业转型升级的人才培养高地。

二、“新工科”背景下的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培养方案的修订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的总体设计和教学实施的主要依据,是组织教学过程、安排教学任务、确定教学计划的指导原则,是课程体系的具体体现。

根据“新工科”的要求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要求,2017年6月,在新工科理念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要求下,我们对本专业的教育理念、人才培养定位、人才培养模式以及专业培养目标等进行了调整和凝练,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引领下,根据地方经济建设对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人才的需求和武汉纺织大学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定位,在前几版培养方案的基础上,制定武汉纺织大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2018版)。

本培养方案采用“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相结合,科研和产业优势促进实践教学,专业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相结合,注重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具有团队协作精神与工程组织能力的应用型工程人才,坚持“面向社会需求,加强工程实践能力,全面提高素质”的专业培养目标,从知识、能力和素质三大方面对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毕业生提出了12项毕业要求(35个毕业要求分解指标项),以保证培养目标的达成。

天津市教育委员会关于深入开展新工科研究与实践的通知-津教委办〔2017〕61号

天津市教育委员会关于深入开展新工科研究与实践的通知-津教委办〔2017〕61号

天津市教育委员会关于深入开展新工科研究与实践的通知
正文:
----------------------------------------------------------------------------------------------------------------------------------------------------
天津市教育委员会
关于深入开展新工科研究与实践的通知
津教委办〔2017〕61号
各普通高等学校、独立学院:
为深化工程教育改革,推进新工科的建设与发展,教育部印发了《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开展新工科研究与实践的通知》(教高司函〔2017〕6号,以下简称《通知》),决定开展新工科研究和实践。

《通知》印发以来,教育部就新工科的内涵特征、新工科建设与发展的路径选择等核心问题达成新工科建设"复旦共识",并于4月公布了新工科建设行动路线("天大行动"),提出新工科建设目标和行动指南。

为推动我市高校新工科研究与实践,请各高校认真学习领会《通知》精神,结合新工科建设"复旦共识"、新工科建设行动路线("天大行动")及学校工科教育教学实际,围绕工程教育改革的新理念、新结构、新模式、新质量、新体系,积极开展工程教育研究和实践,并根据《通知》要求认真做好研究课题申报工作。

我委将在天津市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研究计划项目中对相关研究给予支持。

附件: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开展新工科研究与实践的通知
天津市教育委员会
2017年5月24日
——结束——。

第二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指南【模板】

第二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指南【模板】

第二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指南一、理念深化选题此类项目立足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背景,立足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并处于取得关键突破的历史关口,立足于新工科建设理念与实践的前期探索,面向未来、谋划未来、引领未来,持续深化创新型、综合化、全周期、开放式的工程人才培养理念,全面践行“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质量理念,进一步完善新工科建设的理论体系和实施路径。

面向全体学生,优化人才培养全过程,关注人才培养成效和学习成果,强化学生工程伦理意识、职业道德和职业规范,持续提升工程人才培养水平。

1.新工科人才培养若干基本理论问题研究目标:根据世界高等教育与历次产业革命互动的规律,面向未来技术和产业发展的新趋势和新要求,解析新工科人才培养面临的新挑战、新机遇、新目标和新要求。

内容:新工业革命的基本特征及其对工程教育人才培养的挑战及影响;全球视野下的高等工程教育对产业发展的引领作用发挥机制研究;新工科人才培养的内涵、特征、规律以及发展趋势;提炼新工科人才培养的核心目标;新工科人才培养与传统工科人才培养的逻辑关系与区别;我国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改革的新理念与新思路;不同类型院校人才培养的重点、难点和主要任务;新工科人才培养结构与产业结构的有效对接机制设计;新工科人才培养国际改革前沿动态评析。

- 1 -预期成果:研究报告、高质量论文、案例集等。

2.新工科教育科学研究的理论特征分析与发展研判目标:在扎实跟踪新工科建设实践进展的基础上,分析当前新工科教育科学研究的现状、预判未来发展趋势。

内容:从纵向与横向两个维度,系统梳理国内外工程教育改革发展历史,跟踪国内新工科建设的实践进展,跟踪国外工程教育改革前沿动态,分析当前新工科教育科学研究的进展、取得成果和存在的不足,并提出加强新工科教育科学研究的政策建议。

预期成果:研究报告、咨询报告、高质量论文等。

3.新工科人才的工程伦理意识与职业道德和规范研究目标:持续提升工程科技人才的工程伦理、职业道德和职业规范,使师生双方全程有效地落实工程伦理意识、掌握工程伦理规范,并较好地维护和遵守行业基本道德规范和职业规范。

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指南

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指南

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指南近年来,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在教育领域颇受关注,科技报国、创新创业、发展社会生产力以及提升教育质量等方面均有重要意义。

以改善国家经济、文化和科技创新水平为重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更加凸显了科技服务社会的功能。

为此,本文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份全面的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指南,以指导实施者进行项目研究与实践工作。

一、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概述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是一种综合性技术体系,既涉及研究,又涉及实践活动,其主要内容包括科技进步、技术革新、社会发展以及新科学研究等方面。

新工科研究实践项目以整合和应用科技实践活动为核心,以促进产学研合作为支撑,以探索和落实政策及技术措施为目标,具有持续性、多方向性、综合性、实践性和特色性。

二、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的优势1、增强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

新工科研究实践项目能够培养学生的科学创新思维能力、科技创新能力、工程创新能力等,提高学生的普遍科学素质,为其后续学习、从事科技创新与实践活动奠定坚实基础。

2、促进学生的科学素养提升。

通过新工科研究实践项目,学生能够有效提高学习科学的真正实践能力,并将科学知识与实际技能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能全面掌握实践研究的方法,提升科学素养水平。

3、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新工科研究实践项目能够促进教师教学技能的提升,增强课堂教学质量,实现教学内容的深化、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教学活动的丰富化。

三、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的实施1、确定具体研究方向。

在确定研究方向之前,应了解和总结技术发展的现状以及社会发展的趋势,把握新兴领域的研究前沿,为研究的内容和目的提供合理的逻辑依据。

2、制定项目计划。

在制定新工科研究实践项目计划时,应清晰认识项目研究内容、研究目标和期望成果,确定每一项实践活动的具体内容以及相应的时间安排,并为组织实施做好充分准备。

3、组织实施项目。

在组织实施新工科研究实践项目时,应注意与学校、企业和社会各方面的交流合作,创设实践和研究的积极氛围,促进教育与实践研究的相互融合。

西安交通工程学院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申报评审标准+打分表

西安交通工程学院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申报评审标准+打分表
西安交通工程学院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申报评审标准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等级标准
A(9-10分)
B(6-8分)
C(4-5分)
D(4分以下)
立项依据
(30分)
选题意义和应用前景(10分)
选题契合项目指南中各项要求,对应新工科理念,有重要研究意义和应用前景
选题和项目指南相关,符合新工科理念,较有较大的研究和改革意义,能解决现实问题
做过类似工作、基础一般
没有这方面的工作基础
已具备的改革条件和保障措施(10分)
配套条件和保障措施好
配套条件较好,有保障措施
配套条件和保障措施一般
配套条件和保障措施较差
项目主持人及成员组成(10分)
有较多研究成果,学术水平高;成员结构合理、研究力量强
有一定的研究成果,有一定的学术水平;成员结构合理、研究力量较强
成员结构基本合理、研究力量一般
成员结构不够合理或研究力量较弱
备注
满分100分,根据等级标准打分
西安交通工程学院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申报评审
打分表
序号
项目名称
得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评审专家签字:年月日
符合新工科理念,有一定研究意义,有应用前景
不契合新工科理念,与项目指南各项要求存在较大冲突,研究意义不大,应用前景不明显
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分析(10分)
清楚,且分析准确、全面
清楚,但分析不够全面
了解部分情况,分析不准确
不了解现状
立论依据
(10分)
依据充分,有较强的理论基础,科学性强

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型高校基础力学课程教学改革

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型高校基础力学课程教学改革

2021年9期教改新论高教学刊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型高校基础力学课程教学改革*顾国庆,蔡中兵,佘斌,郭磊,孔海陵,王路珍(盐城工学院土木工程学院,江苏盐城224051)一、概述现今,我国大力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机制,积极实施“一带一路”“中国制造2025-工业4.0”“互联网+”等重大发展战略,以新模式、新业态、新技术、新产业为代表的新常态经济时代迅猛发展,对高素质工程科技人才培养要求提出了更高标准,加快“新工科”科技人才教育改革创新已迫在眉睫[1]。

自2017年以来,教育部大力推进“新工科”目标建设,先后达成了一系列的建设共识,如“复旦共识”、“天大行动”和“北京指南”[2-4],从而拉开了全国“新工科”建设的序幕。

相较“老工科”,“新工科”更加强调学科的实用性、延续性、交叉性与综合性,尤其注重信息处理、智能电气、通讯工程、软件设计等新兴技术与传统工业技术的紧密结合。

新工科教育是当今世界最大体量工程教育的根本性变革,是一种新型的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是新时代回答好“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的战略抓手[5]。

与传统工科人才不同,未来新兴产业和新经济需要大量的高素质复合型“新工科”人才,要求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因此,“新工科”背景下的人才培养是当前高等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

力学是现代工程技术的坚实基础,既是基础学科,又是应用学科:作为基础学科,它是土木交通、机械制造、新能源、材料科学、汽车工程等相关传统工科的基础;作为应用学科,它几乎与所有的新工科专业相互交叉,直接解决新工科专业中的力学难题[6-7]。

力学技能和力学素养的全面培养是高素质复合型“新工科”人才培养的基础。

作为地方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盐城工学院,开展多样化、多途径和多形式的“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扭转只注重力学知识传授的片面倾向,转向重视学科交叉融合与工科力学思维和素质培养。

二、基础力学课程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基础力学课程是普通高校工科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着重培养学生的力学逻辑思维和力学素质,锻炼学生分析、解决工程应用问题的力学能力,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2017年度教育教学研究项目立项指南 - 北京建筑大学教务处

2017年度教育教学研究项目立项指南 - 北京建筑大学教务处

2017年北京建筑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项目立项指南项目代码研究领域拟资助的主要研究课题A高等教育理论研究☆1.“双一流”建设的实践与研究☆2.落实我校“十三五”发展规划实施方案的研究与论证☆3.教科融合,彰显学校特色☆4.深化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战略、机制、模式和政策的研究 5.开展“互联网+”战略下的教育服务供给模式研究B 专业建设与专业综合改革☆1.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高水平(一流)专业建设的研究与实践☆2.专业群建设的研究与实践☆3.校际间(京津冀)专业协同发展模式的研究与实践☆4.与建筑领域紧缺人才和重点发展学科相匹配的本科专业建设☆5.创办与建设服务于交叉学科的复合型专业建设的研究与实践6.关于进一步优化我校专业结构的战略规划与实施方案研究C人才培养模式改革☆1.服务“一带一路”的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培养研究☆2.适应首都“四个中心”功能定位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3.“双培计划”、“外培计划”和“实培计划”实施过程的跟踪研究☆4.国际视野及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5.科研与教学相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6.京津冀教育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7.拔尖型、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研究8.基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9.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与管理机制的研究D教育信息化研究☆1.开展“互联网+教育”研究,推进云服务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研究☆2.“智慧教室”建设研究☆3.开展“微课程”、“翻转课堂”、“慕课”等新型教学模式研究☆4.线上线下混合式课堂教学的实践5.推进教育大数据体系建设,加强教育决策分析支持系统的完善研究6.加强教育教学资源共享、交换与服务体系建设研究E课程体系改革与建设☆1.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与实践☆2.科研资源转化为课程教学内容的研究与实践☆3.基于课程群建设的教学改革与实践☆4.立体化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与共享☆5.“卓越工程师”培养的课程改革与实践☆6.通识教育课程资源共享机制的研究与实践7.区域高校课程联盟运作体系研究与实践8.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课堂的教学研究与实践F 教学团队与师资队伍建设☆1.师德建设的研究与实践☆2.教师发展中心建设与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途径与实践研究☆3.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研究与实践☆4.开展教师专业标准和评价机制研究5.加强教师队伍创新能力建设的研究6.优秀创新育人团队的建设7.高校教师教学激励机制研究8.开展教师培养培训一体化体系的构建研究G教学质量管理与监控☆1.教学质量管理体制、质量监控体系和保障体系的研究☆2.专业认证、专业评估、课程评估的研究☆3.本科教学审批评估工作的研究☆4.教学督导工作的研究☆5.以完全学分制为基础的教学管理体制机制改革☆6.构建有关教育教学管理信息资源平台的创新性研究与实践☆7.建立和完善校院两级教学质量监控机制的研究与实践8.开展社会力量参与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机制研究9.开展社会力量与专业组织有效的第三方教育评价体系研究H学生工作改革☆1.学风建设的研究与实践☆2.班级建设的实践与研究☆3.开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体化支持和服务机制研究☆4.加强对学生主体学习方法、形式和途径的研究5.本科人才综合素质提升的研究与实践6.我校学生就业质量评价及引导机制的研究7.开展学校、家庭、社会合力育人机制研究N新工科研究与实践☆1.新工科工程教育的内涵、特征、规律和发展趋势的研究分析☆2.新工科专业建设的研究与实践☆3.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研究☆4.新工科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教师评价标准和专业评估体系构建的研究☆5.新型工程教育信息化的探索与实践注:带☆号的研究课题可申报重点项目。

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指南

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指南

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指南一、新理念选题此类项目应结合工程教育发展的历史与现实、国内外工程教育改革的经验和教训,分析研究新工科的内涵、特征、规律和发展趋势等,提出工程教育改革创新的理念和思路。

1.新工科建设的若干基本问题研究目标:分析新工科建设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揭示新工科的内涵、特征、规律和发展趋势;从国家视角、全球视野和未来角度,提炼新工科人才培养的核心目标,提出我国工程教育发展的新理念和新思路,为新工科建设提供指导。

内容:新工业革命的基本特征及其对工程教育的影响与挑战;新工科的内涵、特征、规律和发展趋势;提炼新工科人才培养的核心目标;新工科与传统工科、应用理科的关系;新工科的主要范围和划分标准;新工科建设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工程教育的范式迁移;我国工程教育必须承担的国家责任、全球义务和未来使命,如何贯彻落实国家“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我国工程教育改革发展的新理念、新思路;不同类型院校新工科建设的重点、难点和主要任务。

预期成果:研究报告、高质量论文、案例集等。

2.新经济对工科人才需求的调研分析目标:围绕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进行分行业、分区域、大规模的行业企业调研,为高校工程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提供依据和指导。

内容:调研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基因工程、核技术等新技术和智能制造、集成电路、空天海洋、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等新产业对工程科技人才的需求状况及趋势,为新工科专业设置和建设、专业结构调整和人才需求分析提供数据支撑、建议和发展思路。

预期成果:形成结构完整、数据详实的调研报告和咨询报告、专业发展战略、高质量论文等。

3.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经验的比较与借鉴目标:从国际比较的视野进行总结分析,为我国工程教育改革提供经验和借鉴。

内容:分析欧美日等主要发达国家工程教育改革的历史和经验,总结高等教育与历次产业革命互动的规律,特别是第三次工业革命以来的工程教育改革趋势;从工程教育发展的背景、政策、体制机制、人才培养模式、学科和专业、课程与教学、师资队伍建设、评价体系等维度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国际工程教育发展的规律,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

“新工科”背景下的微反应器技术与化工原理教学改革

“新工科”背景下的微反应器技术与化工原理教学改革

收稿日期:20201024基金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Z R 2020M B 106)(Z R 2020M B 013);齐鲁师范学院校级教材建设项目(jc 202012)㊂作者简介:张旭雪(1989),女,山东德州人,讲师,博士㊂第23卷第2期2021年 4月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 o u r n a l o f S h e n y a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V o l .23,N o .2A pr .2021文章编号:2095-5464(2021)02-0229-06新工科 背景下的微反应器技术与化工原理教学改革张旭雪(齐鲁师范学院化学与化工学院,山东济南 250200)摘 要:介绍了 新工科 背景下微反应器技术对化工行业创新型㊁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的必要性㊂通过分析现阶段化工原理课程在化工与制药类专业学生培养中的重要性及化工原理在教学中面临的问题,论述微反应器技术与化工原理教学改革相结合的必要性和优势㊂在此基础上,提出微反应器技术与化工原理教学改革的4个结合点㊂关 键 词: 新工科 ;微反应器技术;化工原理;教学改革中图分类号:G 642.0 文献标志码:AD i s c u s s i o no nt h eC o m b i n a t i o no f M i c r o R e a c t o rT e c h n o l o g ya n dT e a c h i n g R e f o r mo f C h e m i c a l E n g i n e e r i n g P r i n c i p l e s u n d e r t h eB a c k g r o u n d o fN e wE n g i n e e r i n g P r o gr a m Z HA N GX u x u e(C o l l e g e o fC h e m i s t r y a n dC h e m i c a l E n g i n e e r i n g ,Q i l uN o r m a lU n i v e r s i t y,J i n a n250200,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 :T h e n e w e n g i n e e r i n g p r o g r a m e m p h a s i z e s t h e 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 t r a i n i n g of e ng i n e e r i n g t a l e n t s .I n thi s p a p e r ,t h e n e c e s s i t y o f m i c r o r e a c t o r t e c h n o l o g y t o t h e c u l t i v a t i o no f i n n o v a t i v ea n da p p l i e dt a l e n t s i nc h e m i c a l i n d u s t r y u n d e rt h eb a c k gr o u n do f n e w e n g i n e e r i n g p r o g r a m i s i n t r o d u c e d .B y a n a l y z i n g t h e i m po r t a n c e o f C h e m i c a l E n g i n e e r i n g P r i n c i p l e s i nt h ec u l t i v a t i o no f s t u d e n t sm a j o r i n g i nC h e m i c a lE n g i n e e r i n g an d P h a r m a c y a n d t h e p r o b l e m s i nC h e m i c a lE n g i n e e r i n g P r i n c i p l e s t e a c h i n g ,t h en e c e s s i t y an d a d v a n t a g e so fc o m b i n i n g m i c r or e a c t o rt e c h n o l o g y w i t ht h et e a c h i n g re f o r m o fC h e m i c a l E n g i n e e r i n g P r i n c i pl ea r ed i s c u s s e d .O nt h eb a s e so f t h ea b o v e ,f o u r p o i n t sb a s e do nt h e c o m b i n a t i o n o f m i c r o r e a c t o rt e c h n o l o g y a n dt e a c h i n g r e f o r m o f C h e m i c a l E n g i n e e r i n g P r i n c i p l e s a r e p r o po s e d .K e y w o r d s :n e w e n g i n e e r i n g p r o g r a m ;m i c r or e a c t o rt e c h n o l o g y ;C h e m i c a l E n g i n e e r i n g P r i n c i p l e s ;r e f o r m s o f t e a c h i n g教育是关乎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大事㊂大学教育对于多元化㊁创新型㊁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尤为重要㊂当前,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教育的发展与变革,纷纷出台了一系列教育改革的政策和措施,以加快推进本国教育改革的步伐,应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㊂我国的教学改革正以20世纪80年代以来取得的显著成效为基础,在一个更高㊁更深㊁更全面的层次上展开㊂自2017年教育部启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 以来,地方高校齐头并进,拉开了 新工科 高教战略改革的帷幕㊂ 新工科项目以立德树人为引领,着力于培养多元化㊁创新型㊁应用型的优秀工程人才[1]㊂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化学工业的发展突飞猛进,各种新型的化工设备㊁全新的化工技术㊁绿色环保的化工工艺不断出现㊂微化工技术自20世纪90年代兴起后,迅速发展成为化学工程学科的前沿和研究热点,我国 十二五 规划将其列为化学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技术之一㊂由此可见,21世纪的化学工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微化工技术将对整个化学化工领域产生重大影响㊂微化工技术着重研究化工微型设备微反应器,其并行系统中 三传一反 (动量传递㊁热量传递㊁质量传递㊁化学反应)的特征和规律与化工原理中单元操作的理论基础是一致的㊂因此,在化工与制药类专业学生的培养中,将微反应器技术引入化工原理课程,可以适应新形势下新技术㊁新设备的发展,有助于 新工科 理念下创新型㊁应用型专业人才的培养㊂同时,也可以为微化工行业未来的发展提供一定的人才保障㊂一、化工原理课程分析1.化工原理课程的重要性化工原理是化工与制药类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以高等数学㊁有机化学㊁物理化学等课程为理论基础,研究化工单元操作的基本原理㊁典型化工设备的选型设计及工艺尺寸的计算等㊂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借助单元操作的分类引导学生通过现象看本质,把握基本规律㊂在分析过程中,通过学习物料衡算(物)㊁能量衡算(能)㊁平衡关系(平)㊁传递速率(速)㊁经济核算(经)在不同单元操作过程中的应用,得到解决不同单元操作工程问题的规律和方程,从而把握分析问题㊁处理问题的方法;借助实验操作及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㊂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初步具备从单元操作的角度分析新工艺,利用 物㊁能㊁平㊁速㊁经 解决新问题,借助实验数据分析确定新方程的能力㊂该课程由 理 及 工 ㊁由基础到专业,强调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承担着 工程科学 和 工程技术 的双重使命㊂此外,该课程为后续的化学工程相关课程,如化学反应工程㊁化工设计㊁化学分离工程等奠定了基础㊂因此,做好化工原理的教学及其改革工作,对于多元化㊁创新型㊁应用型化工人才的培养,以及化工类学科的发展都极为重要㊂2.化工原理教学中面临的问题化工原理是化工与制药类专业学生接触到的第一门工程类课程,与其他理论课程的学习存在很大的不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很多困难,学生毕业后择业时也会对化工行业抱着敬而远之的态度㊂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不断与学生沟通,并积极总结㊁反思,总结出3个问题㊂(1)化工原理课程学习难度较大㊂化工原理主要研究化工生产过程中各种单元操作原理㊂由于各单元操作均遵循自身的规律和原理,并在相应的设备中进行,因此,单元操作原理包括过程原理和设备原理两部分内容㊂一方面,在传统教学中,过程原理部分通过理论教学完成,单元操作分类较多㊁内容复杂㊁计算繁琐,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容易产生怯学㊁厌学情绪㊂此外,该课程涉及到的公式比较多,许多公式是基于实验推导的半经验公式,而学生在未建立实验参数拟合概念的情况下,对半经验公式的理解很有限,这又加大了学习的难度㊂另一方面,鉴于化工设备的特殊性,设备部分只能依赖图片㊁动画㊁实验装置进行介绍,学生缺少与实际化工设备的近距离接触,导致学生对单元操作过程和原理的理解不够深入㊂(2)教学过程中理论与实践脱节㊂化工原理课程的工程性和实践性很强,若能将教学与实际工业应用结合起来,将会对学生的工程思想㊁工程设计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㊂但是,大部分学生对化工生产的概念较为模糊,几乎未曾接触过化工设备㊂目前国内大部分高校开设的化工原理实验中,大部分实验设备是基于对原理的验证性实验而设计的,与实际生产中的化工设备差距较大,不能反映出实际化工生产中存在的一些问题㊂此外,部分高校将化工原理和化工原理实验作为两门课程开设,存在理论知识与实验操作不同步的现象㊂由此,学生在对理论知识理解不深入的基础上进行实验操作,必然会影响教学效果㊂(3)教学内容未能与时俱进㊂近年来,化工原理在教学改革及教材更新上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是与先进的化工生产设备之间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㊂将工业生产中全新的化工技术㊁新型的化工设备引入教学,结合原理加以讲解,对学生毕业后尽快适应岗位需求㊁推动化工专业的科研,以及对化工行业未来的发展,都会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㊂针对上述问题(1)(2),笔者所在的教学团队已经开展了部分教改工作㊂团队将化工原理与化工原理实验两门课程同时开设,将化工原理理论知识㊁实验操作㊁数据处理有机结合㊂理论部分采032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3卷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学生可以随时线上学习理论知识;在实验设计中,以现代连续工艺流程的定态过程为主线,选择最典型的流体流动㊁流体输送机械㊁传热㊁吸收㊁精馏单元操作进行讲解,与学生探讨分析定态过程各种单元操作的特点和规律,其他单元操作让学生自主学习㊁主动探究㊁合作交流㊂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学生的理论考试成绩及操作技能普遍提高㊂针对问题(3),考虑到实际化工设备成本高㊁体积庞大㊁操作危险性高的特点,笔者认为,将微反应器技术引入化工原理教学中,应该可以解决这一问题㊂二、微反应器技术与化工原理教改结合的必要性1.适应 新工科 建设的需要2017年,教育部启动 新工科 建设计划,并积极推进 新工科 建设,先后发布了‘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开展新工科研究与实践的通知“和‘教育部办公厅关于推荐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的通知“,并形成了以 复旦共识 天大行动 和 北京指南 为主旋律的 新工科 建设 三部曲 ㊂2018年,教育部发布‘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首批 新工科 研究与实践项目的通知“和‘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将 新工科 建设推向了高潮㊂2020年5月,为推进 新工科 建设再深化㊁再拓展㊁再突破㊁再出发,推动高校加快体制机制创新,做好未来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的前瞻性和战略性培养,抢占未来科技发展先机,教育部决定在高等学校培育建设一批 未来技术学院 ㊂教育部的一系列举措引起工程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在世界高等教育面临新机遇㊁新挑战的特殊时期,我国高校要加快建设和发展 新工科 ㊂ 新工科 教育以立德树人为引领,以应对变化㊁塑造未来为理念,以继承与创新㊁交叉与融合㊁协调与共享为主要途径,致力于培养多元化㊁创新型㊁应用型卓越工程人才㊂李培根院士认为, 新工科 之 新 在工程教育角度具体可以体现为3个方面:①新素养㊂要培养能够适应,甚至引领未来工程需求的人才㊂②新结构㊂要从专业结构㊁课程及知识体系方面进行革新㊂③新方法㊂即教育㊁教学的新方法[2]㊂由此可见, 新工科 为工程类课程的教学改革提出了新的标准和方向㊂在 新工科 理念下,化工原理作为化工与制药类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及化工行业的理论基础,应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设备与教学结合,打造新型特色课程和品牌课程,以适应新形势下多元化㊁创新型㊁应用型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形势严峻,任重道远㊂2.微反应器替代传统反应器是必然趋势微化工技术是集微机电系统设计思想和化学㊁化工基本原理于一体,结合集成电路和微反应器制造技术的一种高新技术㊂这一技术旨在研究微尺度条件下的化工过程特征和反应规律,实现化工过程的安全性㊁高效性㊁可控性㊂现阶段,这项技术已经成为全球化工过程本质安全领域的研究前沿㊂微反应器技术作为微化工技术的核心技术之一,是目前化工技术的研究重点和热点㊂微反应器是一种具有微结构的管道式反应器,内部通道直径一般为几微米到几百微米㊂微反应器具有较强的传热和传质能力,可以替代传统的实验室间歇反应器皿,如烧瓶㊁试管等,从而大幅度提高反应过程中的资源及能量的利用效率,减小过程系统的体积或提高单位体积的生产能力㊂此外,在微反应器内,化学反应以平推流的方式进行推进,反应物混合均匀㊁接触完全,不会在反应器内有过多的滞流量,即便是高活性的反应物也能够较快地消耗掉,这就确保了实验的安全性㊂因此,微反应器可将实验室的小试条件以 数增放大 的方式进行工业化放大,达到每年数万立方米的生产规模,实现化工过程的强化㊁微型化和绿色化㊂由此可见,利用微反应器技术,可以有效避免传统化工工艺中小试㊁中试及工业化放大中的放大效应,缩短工艺研发周期㊂此外,特殊化学反应,如强放热反应㊁高毒性反应均可通过微反应器顺利完成㊂因此,微反应器为化工过程的经济性和本质安全研究开辟了新的发展方向㊂鉴于微反应器技术的强大优势,世界各国的很多化工专业人才都致力于该领域的科技研发与工业转化㊂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美国和欧洲为代表的石化㊁医药企业如V e l o c y s㊁C o r n i n g㊁S h e l l㊁B A S F㊁B a y e r㊁M e r c k等巨头公司就已积极投入微化工技术的研发与应用中,并已在精细化工㊁生物制药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工业进展㊂欧美公司非常重视新技术的研发与保护,针对微化工技术的研发成果申请了大量的核心专利保护,并非常重视全球市场的专利布局㊂国内对于微反应器技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㊁清华大学㊁南京工业大学等科研院所,以及以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㊁山东豪迈化工技术有限公司和杭州沈氏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32第2期张旭雪: 新工科 背景下的微反应器技术与化工原理教学改革为代表的公司,虽然专利数目较多,但均以本国申请为主,缺少国际竞争力[3]㊂因此,微反应器替代传统反应器是未来工业化生产的必然趋势㊂在 新工科 背景下,微反应器技术必将是未来的化工人才必须掌握的一门技术㊂中国微反应器技术的发展充满希望和挑战,未来的化工人才任重道远㊂将微反应器技术与化工原理教改进行有机结合,在学生学习化工基础理论知识的初期就进行微反应器技术的渗透,有助于创新型㊁应用型化工人才的培养及中国微化工行业的发展㊂三㊁微反应器技术与化工原理教改结合的优势现阶段,微反应器是国内外高校和企业实验室内新产品和新过程研发的重要平台㊂微反应器在微时空尺度下 三传一反 的特征和规律与化工原理中单元操作的理论基础是一致的㊂因此,将微反应器技术与化工原理课程教学结合的可行性比较高㊂本文分析认为将二者进行有机结合具有3个方面的优势㊂1.有助于提升教学效果化工原理主要研究化工生产过程中各种单元操作㊂各单元操作按照基本规律可归结为动量传递㊁热量传递㊁质量传递,与微反应器 三传一反 的特征和规律是一致的,因此㊂将二者结合进行教学,有助于学生对单元操作基础理论的理解㊂2.有助于学生对微反应器技术的了解化工单元操作包括过程原理和设备两部分㊂传统教学中,设备部分的学习只能依赖图片㊁动画及实验装置,学生不能与实际化工设备近距离接触㊂在教学中引入微反应器模型,引导学生思考其工作原理及模式,有助于学生尽早了解化工方面的前沿技术,对于他们后期的学习㊁工作及科研定位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㊂3.有利于微反应器技术的长远发展现阶段的微反应器技术在应用过程中还有很多技术难点,例如堵塞问题㊁腐蚀问题㊁成本问题㊁集成问题㊁特殊反应受限问题等㊂这些问题的解决依赖于未来的化工人才,而微反应器技术与化工原理教学的结合恰恰有助于这种优秀工程人才的培养㊂综上所述,将微反应器技术与化工原理教改进行结合,既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化工原理教学现存的部分问题,又能推动人才的培养和微化工行业的发展㊂四㊁微反应器技术与化工原理教改的结合点由于微反应器着重研究微时空尺度下 三传一反 的特征和规律,而化工原理所有的单元操作几乎都可以归类为动量传递㊁热量传递和质量传递㊂因此,在教学中二者可以很好地结合㊂1.在流体流动的相关知识点中引入微反应器(1)连续性方程㊂连续性方程是化工原理中流体流动单元操作的重要方程,很多流体流动问题的解决都要以连续性方程为基础进行相关计算㊂在微反应器分离的三维结构中,内部通道直径一般为几微米至几百微米,单一液相流体在通道内的流动规律满足连续介质假定,因此,连续性方程仍然适用㊂(2)流体流型分析㊂在化工原理中,流体的流型分为两种,分别是层流和湍流,其判断依据为雷诺数R e的大小㊂一般情况下较粗的管路中心容易形成湍流,而在较细的管路中,层流内层的厚度较大,流体整体为层流状态的可能性较高㊂大部分微反应器采用连续操作的方式,对于均相体系,小通量的微通道内流体的R e较小,流型以层流为主,少量大通量的微反应器可以在较高的流速下达到湍流㊂(3)管路设计与流体混合㊂管路设计的原则严谨而复杂,不同的管路设计对流体混合方式产生直接的影响㊂在传统的混合设备中,一般为湍流式混合,由于尺度限制,该混合方式在微通道反应器内难以实现㊂根据化工原理中流体流动相关知识,可以依靠层流混合和局部二次流混合技术来实现湍流[4]㊂层流混合依靠分子扩散进行,因此,通道尺寸越小越有利于提高混合效率㊂微反应器主要是通过在微通道中设计分支结构,使流体发生一次或多次分层,导致物料微团间的距离成倍减小,从而缩短混合时间,实现快速高效混合㊂局部二次流混合主要依赖结构设计,在通道中形成局部的涡流或混沌对流,使物料分散㊁变形,从而增大接触面积,以实现强化混合,例如工业化前景较好的T型撞击流微混合器㊂2.在传热教学中引入微反应器很多化工事故的发生源于热失控,因此,热量控制是化工反应的重中之重㊂由于微反应器结构的特殊性,内部流体的比表面积高达104~106 m2/m3,流体与壁面之间能够高效地进行热交换㊂对于圆管内的层流流动,管壁温度维持恒定时,由232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3卷公式N u=h d/k=3.66可知,传热系数h与管径d为反比关系,管径越小,越有利于传热[5]㊂另有研究表明,微反应器的相间体积传热系数为传统设备的10~50倍[6]㊂因此,利用微反应器开展化学反应可以有效控制传热㊂3.在传质教学中引入微反应器微反应器的相间体积传质系数可以达到传统设备的10~1000倍[6]㊂一方面,微反应器内部的通道直径一般为几微米到几百微米,内部液滴和气泡的分散尺度也限制在这一范围内,这就保证了纳米级的混合尺度;另一方面,通道的多样性有利于内循环,促进反应物料的快速混合,进而保证反应器内物料分布的均匀性和反应过程的一致性㊂对于圆管内层流流动,由公式S h=k c d/D A B =3.66可知,当组分A在管壁处的浓度维持恒定时,传质系数k c与管径d成反比,管径越小,越有利于传质㊂由于微通道内流动多属层流流动,主要依靠分子扩散实现流体间混合,由公式t= d2/D A B可知,混合时间t与通道直径的平方d2成正比,与之前的结论一致,管径越小,越有利于传质[5]㊂由此可见,通道直径d的减小能大大强化传质过程㊂4.在传统反应器的学习中引入微反应器与传统反应器相比,微反应器占据很大的优势,随着微反应器技术的快速发展,微反应器必将替代传统反应器,实现化工生产的一场大变革㊂因此,在化工生产装置,尤其是反应器的学习中,对比传统反应器介绍微反应器及其优势,有助于学生对这一新技术的掌握㊂微反应器的优势主要表现在4个方面[7]㊂(1)安全性高㊂反应体积小是微反应器最突出的特点,即使是大通量的微反应器,其内部通道直径最多可达到几毫米,高活性的反应物在微反应器内存留量少而且快速地被消耗,所以微反应器非常适合完成剧烈的化学反应过程㊂同时,微反应器中反应原料的量为微量级别,即使用到毒性较大的原料,也能将反应过程控制在安全范围之内,进一步降低了出现危险的可能性㊂(2)可控性好㊂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㊂①对反应温度的控制㊂微反应器较大的比表面积可以实现高效换热,避免了强放热反应中由于散热不及时导致的局部过热现象㊂②对反应时间的控制㊂微反应器对其微管中的物料采取连续平推流的操作方式,故物料的停留时间可以通过微管的长度来调控,从而避免了因反应时间过长而产生副产物㊂③对物料配比的控制㊂传统反应器中由于混合不均匀,容易导致某一反应物局部过量,而微反应器的反应通道在微米级,物料可以按配比快速地均匀混合,从而避免由于物料局部过量而产生副产物㊂(3)无放大效应㊂传统的工艺放大采用的是放大反应器尺寸的方法,容易导致反应器内物料的流动㊁混合尺度分布变宽,故工艺参数需要在小试的基础上进行多次调整㊂而用微反应器进行工艺放大时采用 数增放大 ,即增加微通道数量的方法,故小试条件可以直接用于工业化生产,不存在放大效应,从而缩短了产品从研发到上市的周期㊂(4)环保经济性较好㊂传统化工技术在生产上依赖于大型反应设备,存在放大效应,导致原料和能源消耗大㊁产物收率低㊂微反应器在小试反应条件下,以 数增放大 的方式进行放大生产,可有效提高产出率,并减少副产物和其他有害物质的排放,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㊂五、结语新工科 为新时代工程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标准和要求,同时也对工程类课程的教学提出了挑战㊂化工原理是化工与制药类专业学生的第一门工程类专业基础课,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为后续的化学工程相关课程如化学反应工程㊁化工设计㊁化学分离工程等奠定基础㊂但是,目前国内大部分高校对于化工原理及化工原理实验的教学安排存在一定的问题,其中教学内容不能与时俱进最为凸出㊂因此,如何在教学改革中有效地将化工前沿新技术引入化工原理教学,以适应 新工科 概念下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是时代赋予高校与教师的使命㊂微反应器是现代化工新型设备的研究热点,具有换热和传质效率高㊁控制性好㊁安全性能高㊁易于放大等特点,顺应了高技术含量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㊂微反应器 三传一反 的特征和规律与化工原理中单元操作的理论基础是一致的㊂因此,将微反应器技术引入化工原理教学具有很高的可行性,有助于学生对于化工前沿技术的了解,促进化工行业创新型㊁应用型专业人才的培养㊂此外,随着对微反应器技术研究的深入,其优异的性能也越来越被大家认知,但是作为一个新兴的技术和领域,人们对微尺度下多相流行为,微流体间传热㊁传质规律的认识还不够深入和完善,现有的微反应器还存在很多缺陷,新型的微反应设备有待开发,培养具有微反应理念的创新型㊁应用型化工人才是时代所需㊂(下转第239页)332第2期张旭雪: 新工科 背景下的微反应器技术与化工原理教学改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指南一、新理念选题此类项目应结合工程教育发展的历史与现实、国内外工程教育改革的经验和教训,分析研究新工科的内涵、特征、规律和发展趋势等,提出工程教育改革创新的理念和思路。

1.新工科建设的若干基本问题研究目标:分析新工科建设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揭示新工科的内涵、特征、规律和发展趋势;从国家视角、全球视野和未来角度,提炼新工科人才培养的核心目标,提出我国工程教育发展的新理念和新思路,为新工科建设提供指导。

内容:新工业革命的基本特征及其对工程教育的影响与挑战;新工科的内涵、特征、规律和发展趋势;提炼新工科人才培养的核心目标;新工科与传统工科、应用理科的关系;新工科的主要范围和划分标准;新工科建设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工程教育的范式迁移;我国工程教育必须承担的国家责任、全球义务和未来使命,如何贯彻落实国家“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我国工程教育改革发展的新理念、新思路;不同类型院校新工科建设的重点、难点和主要任务。

预期成果:研究报告、高质量论文、案例集等。

2.新经济对工科人才需求的调研分析目标:围绕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进行分行业、分区域、大规模的行业企业调研,为高校工程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提供依据和指导。

内容:调研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基因工程、核技术等新技术和智能制造、集成电路、空天海洋、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等新产业对工程科技人才的需求状况及趋势,为新工科专业设置和建设、专业结构调整和人才需求分析提供数据支撑、建议和发展思路。

预期成果:形成结构完整、数据详实的调研报告和咨询报告、专业发展战略、高质量论文等。

3.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经验的比较与借鉴目标:从国际比较的视野进行总结分析,为我国工程教育改革提供经验和借鉴。

内容:分析欧美日等主要发达国家工程教育改革的历史和经验,总结高等教育与历次产业革命互动的规律,特别是第三次工业革命以来的工程教育改革趋势;从工程教育发展的背景、政策、体制机制、人才培养模式、学科和专业、课程与教学、师资队伍建设、评价体系等维度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国际工程教育发展的规律,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

预期成果:研究报告、案例集等。

4.我国工程教育改革的历程与经验分析目标:梳理我国工程教育改革发展的历史,总结成功经验,揭示存在问题,分析未来发展趋势,提出政策措施。

内容:深入调研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程教育改革的实施情况,包括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战略性新兴产业新专业建设、专业认证、CDIO、示范性软件学院和微电子学院等前期探索;全面总结我国工程教育改革发展的经验与特色,揭示我国工程教育发展的规律;分析当前我国工程教育面临的问题,研判发展趋势,研究提出新工科发展的对策建议、相关政策和配套措施等。

预期成果:研究报告、咨询报告、案例集、高质量论文等。

二、新结构选题此类项目应面向新经济发展需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对传统工科专业进行改造升级,开展新兴工科专业建设的研究与探索等,推动学科专业结构改革与组织模式变革。

5.面向新经济的工科专业改造升级路径探索与实践目标:满足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和培育壮大新兴产业的需要,推动高新技术与工科专业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深度融合,探索工科专业改造升级的实施路径。

内容:研究分析新经济对传统工科专业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更新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探索传统工科专业信息化、数字化改造的途径与方式;探索传统工科专业多学科交叉复合改造的途径与方式;面向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探索基于现有工科专业改造升级的新方向、新领域,逐步形成新的课程体系等。

预期成果:改造升级一批传统工科专业,提交专业培养方案、课程体系、系列教材和实施案例等。

6.多学科交叉复合的新兴工科专业建设探索与实践目标:根据新技术和新产业发展趋势,促进学科交叉与跨界整合,推动工科专业之间、工科与其他学科专业交叉融合,培育建设新兴工科专业。

内容:探索设置面向新技术、新产业以及未来技术的新兴工科专业;制定以多学科交叉为特征的各类新兴工科专业培养方案;重组并优化涵盖各学科基础知识的新工科专业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构建新工科专业的实践创新教育教学体系;研究多学科交叉的新兴工科专业对师资队伍的要求以及实现途径。

预期成果:形成若干新兴工科专业的设置论证报告,提交专业培养方案、课程体系、系列教材和实施案例等。

7.理科衍生的新兴工科专业建设探索与实践目标:以引领未来技术和产业为目标,探索理科在技术前沿的应用,推动应用理科向工科延伸,促进理、工、医等学科交叉发展,孕育产生新兴工科专业。

内容:聚焦国家战略和未来产业需求,探究应用理科产生新技术的环境、条件和路径,研究理科与工科之间交叉融合的方式,推动应用理科与环境、医学、材料、能源、通讯、人工智能等领域交叉融合,培育新兴工科领域及其相关专业;根据复合型人才培养要求,确立新兴工科专业的建设目标,形成与之相适应的知识结构和能力要求等。

预期成果:形成若干由理科衍生的新兴工科专业的设置论证报告,提交专业培养方案、课程体系、系列教材和实施案例等。

8.工科专业设置及动态调整机制研究与实践目标:建立满足产业发展需要的专业设置和动态调整机制,提升工程人才培养对国家战略和经济发展的适应性和支撑能力。

内容:研究产业发展特征及其规律,把握产业发展对工程人才要求的动态变化;对专业设置和动态调整机制、专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适配性进行研究和实践;为建立专业设置及其动态调整机制提出具有操作性的建议和方案。

预期成果:形成面向产业发展的工科专业设置及动态调整的体制机制。

三、新模式选题此类项目应在总结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CDIO等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经验的基础上,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体制机制改革和大学组织模式创新。

9.新工科多方协同育人模式改革与实践目标:进一步推动开放式办学,创新大学组织模式,建立政校企等多主体协同育人模式,推进科教结合、产学融合、校企合作的协同育人体制机制改革。

内容:争取各种社会资源,吸引多方面参与新工科建设,创新高校与境内外行业企业、科研院所、其他高校及地方政府的多方协同育人模式,构建优势互补、项目共建、成果共享、利益共赢的人才培养共同体;结合新经济发展趋势和产业需求,构建多主体参与、产学研融合的新工科人才协同培养模式;推动大学组织创新,探索建设由校内外多方参与的产业化学院等新型组织模式。

预期成果:建设一批面向新兴产业领域的产业化学院,如机器人学院、智能制造学院、大数据学院等;建设一批集教育、培训、研发一体的共享型协同育人实践平台;形成有利于社会机构深度参与高校专业培养目标制定、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质量评价等活动的体制机制等。

10.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目标:打破固有学科领域界限,形成体现多学科交叉融合特征的工程人才培养模式。

内容:优化学院组织模式,建立跨学科交融的新型机构,为跨院系、跨学科、跨专业培养新工科人才提供组织保障;改革课程体系,开设跨学科课程,探索面向复杂工程问题的课程和教学模式;组建跨学科教学团队、跨学科项目平台,推进跨学科合作学习等;研究制定多学科交叉融合能力达成的评价标准和考核办法,建立质量监控体系;开展体现学校优势与特色的专业集群建设。

预期成果:建设一批满足多学科交叉融合人才培养的新组织机构;探索形成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工程人才培养目标和标准、课程体系、师资结构、管理模式等;开设若干体现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新课程。

11.新工科人才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探索目标:完善工科人才“创意-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提升工科人才创新创业能力,探索建立创新型工程人才培养模式。

内容:完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和管理制度,加强创新创业通识教育,积极探索设置学科前沿课程、综合性课程、问题导向课程、交叉学科研讨课程;强化毕业设计的创新创业导向;探索“工科+”创业双学位、主辅修制度等多样化培养模式;建设基于工科优势特色的高校创新创业平台,引导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创新活动和创业实践。

预期成果:建立创新型工程人才培养的路径,形成以创新创业能力为导向的培养模式;形成推动创新创业成果转化应用、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体制机制等。

12.新工科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目标: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探索形成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工程教育模式。

内容:调研分析互联网时代大学生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学习目标和方法,总结借鉴国内外高校个性化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提供丰富多样的课程与教学资源,鼓励学生在导师指导下自主规划职业发展,允许学生选择专业和自由组合课程;总结借鉴“拔尖计划”等教学改革经验,探索新工科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展示学生天赋特长;研究制定自主设计培养方案和自创专业的标准和程序,建立必要的支撑保障条件;完善个性化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推进课程体系与培养方案持续改进。

预期成果: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个性化人才培养方案、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提供基于案例、数据的实践经验等。

13.新工科高层次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目标:面向产业高层次工程科技人才需求,探索本研分段衔接的知识结构、课程体系、培养模式及配套制度体系。

内容:分别对本硕博阶段学习目标、课程体系、学习成果评价等进行深入分析,探索相关专业不同阶段的核心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的有效衔接,形成多渠道的学生发展路径;建立适应不同培养方案的选课体系,完善不同专业的学分确认机制;探索实施学生自主选择和基于相应准入条件的学生分流方案;针对本研分段连续培养的学生制定合适的培养模式和选课体系等。

预期成果:完成研究报告,提供培养模式、选课体系和学分确认机制的方案,并提供相应数据。

四、新质量选题此类项目应在完善中国特色、国际实质等效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制度的基础上,研究制订新工科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教师评价标准和专业评估体系,开展多维度的质量评价等。

14.新兴工科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研制目标:制订新兴工科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

内容:立足国际工程教育改革发展前沿,研判发达国家工程教育新趋势、新策略,以面向未来和领跑世界为目标追求,组织高校和产业共同研究提出新兴工科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标准,包括培养规格和基本要求、课程体系、教学规范、师资队伍等内容,作为专业设置、专业建设、教学质量评估的基本遵循。

更新完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培养标准。

预期成果:一套新兴工科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及实施方案、项目成果报告,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培养新标准等。

15.新工科基础课程体系(或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目标:构建面向新工科的基础课程体系(或通识教育课程体系)。

内容:依据新工科人才培养的要求,针对工科专业的基础课程体系进行整合、优化、重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效果;探索如何有效培养工科学生批判性思维、设计思维、工程思维、数字化思维、工程管理思维、工程伦理、跨文化沟通素养等;研究新工科人才应具备的数字化思维与能力,面向非计算机类工科专业开展计算机通识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实践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