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小学语文版S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语文百花园六
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教学课件《语文百花园六》
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教学课件《语文百花园六》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熟练掌握本课的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语境中。
2. 通过阅读《草原》和《登高》,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3. 通过作文指导,使学生学会运用具体的事例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提高写作水平。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对文章主题的理解、作文的构思与表达。
2. 教学重点:生字词的学习、阅读理解的提高、作文技巧的掌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草原风光的图片,引发学生对草原的向往,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第一环节:学习《草原》一课a. 学生自读课文,掌握生字词。
b. 老师讲解文章内容,引导学生理解文章主题。
c. 课堂讨论,让学生分享对文章的理解。
d. 随堂练习:根据文章内容回答问题。
3. 第二环节:学习《登高》一诗a. 学生朗读古诗,理解诗意。
b. 老师解析古诗背景,帮助学生理解诗人情感。
c. 课堂讨论:让学生分享对诗意的理解。
d. 随堂练习:翻译诗句,体会诗人情感。
4. 第三环节:作文指导a. 老师讲解作文要求,分析例文。
b. 学生进行课堂构思,列出作文提纲。
c. 学生写作,老师巡回指导。
d. 学生互评互改,老师点评。
六、板书设计1. 《草原》:生字词、文章主题、重点句段。
2. 《登高》:诗句、诗意、诗人情感。
3. 作文指导:作文要求、构思方法、表达技巧。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抄写本课生字词,每个写三遍。
b. 根据课堂学习,运用具体事例写一篇关于“感动”的作文。
2. 答案:见课后批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对文章主题的理解,提高阅读能力;加强作文指导,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2. 拓展延伸:推荐阅读与草原相关的文章,了解草原文化;开展“寻找身边感动”的活动,让学生学会发现生活中的美好。
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教学精品课件《语文百花园六》
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教学精品课件《语文百花园六》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百花园六》。
具体内容包括:第一章“走进修辞世界”,详细探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第二章“古诗文欣赏”,品鉴《登高》、《钱塘湖春行》等名篇佳作。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并能灵活运用。
2. 培养学生对古诗文理解和欣赏能力。
3. 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培养他们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修辞手法运用和古诗文理解。
2. 教学重点: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学习和古诗文欣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语文课本、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一组运用修辞手法句子,让学生感受修辞魅力,激发学习兴趣。
2. 例题讲解:详细讲解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配合实例分析,让学生深入理解。
a. 比喻:以“他跑得像兔子一样快”为例,解释比喻含义和作用。
b. 拟人:以“风儿轻唱着歌,唤醒沉睡大地”为例,讲解拟人表达效果。
c. 夸张:以“他胃口大得能吃下一头牛”为例,分析夸张修辞效果。
3.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修辞手法,进行句子创作,巩固知识。
4. 古诗文欣赏:引导学生品味《登高》、《钱塘湖春行》等名篇佳作,理解诗文意境和作者情感。
六、板书设计1. 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2. 古诗文欣赏:《登高》、《钱塘湖春行》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请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写一段描绘春天景色文字。
b. 选择一首你喜欢古诗文,分析其意境和作者情感。
答案:a. 示例:春天来,阳光明媚,小草绿油油,好像一块绿色地毯。
花儿争相开放,好像彩色蝴蝶在翩翩起舞。
河水欢快地流淌,唱着欢快歌儿,唤醒沉睡大地。
b. 示例:《钱塘湖春行》通过描绘钱塘湖春天美景,表达诗人对自然之美热爱和对生活向往。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修辞手法和古诗文欣赏学习较为积极,但仍有个别学生对修辞手法运用不够熟练,需要在课后加强练习。
六年级语文上册语文百花园六ppt课件语文S版
妙。斯巴达克还没出场,我们
就从贵族们的对话中看到了他
的勇猛。
我觉得在“赤壁之战”中,周 瑜获胜的根本原因在于知己知 彼,利用天时地利,扬长避 短……
在《将相和》中,蔺相如还具
有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全大局
的性格特点。廉颇的性格特点:
热爱祖国,勇于改过。
《奴隶英雄》是“独幕”剧, 主人公斯巴达克认为人都是平 等的。
语文百花园六
温故知新
[运用关联词语连句]
关联词语是句子中起关照、连接作用的词语。 它们用在句子中表示不同的意义关系。如,例句中 的关联词语是“虽然……但是……”,表示前后两 句之间是转折关系。
把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意义上有密切联系的 句子组合在一起,叫复句,也叫关联句。复句 通常用一些关联词语来连接。关联词一般分转 折关系、假设关系、条件关系等。
阅读平台
生 命 的 意 义
•
本片段是主人公保尔.柯察金在战 友墓前说的关于生命意义的一段话。 这段话是他的共产主义人生观的自白、 战斗的一生的真实写照,也是他革命 乐观主义精神的深刻概括。已成为人 们的一则座右铭,激励人们树立远大 的理想和目标,并为之奋斗终生。
作者简介
• 奥斯特诺夫斯基(1904--1936),苏 联作家。出生在工人家庭,11岁便开始当 童工。1919年加入共青团,1924年加入共 产党。1929年,他全身瘫痪,双目失明。 1930年,他用自己的战斗经历作为素材, 以顽强的意志开始创作长篇小说《钢铁是 怎样炼成的》。1935年底,苏联政府授予 他列宁勋章,以表彰他在文学方面的创造 性 劳动和卓越的贡献。
转折关系 假设关系 并列关系 因果关系 条件关系 递进……
如果……就…… 一边……一边…… 因为……所以…… 只要……就…… 不但……而且…… 不是……就是…… 宁可......也不...... 假如......就...... 既......又...... 之所以……是因为…… 只有……才…… 不仅......还...... 承接关系 一......就......
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教学《语文百花园六》课件
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教学《语文百花园六》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的《语文百花园六》。
具体内容包括:本章共有三个单元,分别是《古诗两首》、《文言文两篇》和《说明性文章》。
我们将深入学习课文内容,领略古诗词及文言文的韵味,掌握说明性文章的写作特点。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背诵古诗词及文言文,感受其中的意境和哲理。
2. 掌握说明性文章的写作方法,学会运用说明性的表达方式。
3.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提高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古诗词及文言文的理解和背诵,说明性文章的写作方法。
重点:课文内容的深入学习,文学素养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课件,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古诗词,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新课导入:讲解《古诗两首》的作者背景、诗词意境,引导学生感受诗词的美。
3. 例题讲解:以《文言文两篇》为例,讲解文言文的阅读方法,帮助学生理解文言文。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现场翻译一段文言文,巩固所学知识。
6. 互动环节:邀请学生上台分享学习心得,提高课堂氛围。
六、板书设计1. 古诗词:作者、作品、意境。
2. 文言文:阅读方法、翻译技巧。
3. 说明性文章:写作特点、写作方法。
七、作业设计(1)背诵并默写指定的古诗词。
(2)翻译一段文言文,并解释其中的难点字词。
(3)运用说明性文章的写作方法,写一篇关于身边事物的说明文。
2. 答案:见附件。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阅读更多的古诗词、文言文和说明性文章,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同时,开展课外活动,如诗词朗诵、作文比赛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古诗词及文言文的理解和背诵。
2. 说明性文章的写作方法。
3. 作业设计中的翻译练习和说明文写作。
详细补充和说明:一、古诗词及文言文的理解和背诵1. 引导学生了解作者背景,有助于理解诗词的意境和情感。
六年级语文上册语文百花园六课件语文S版
六年级语文上册语文百花园六课件语文S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六年级语文上册“语文百花园六”的内容,该部分主要涉及语文S版教材的第三章——现代文阅读。
详细内容包括: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分析作者的写作手法,掌握文章的语言表达特点,以及学会正确运用词汇和语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准确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把握文章的核心内容。
2. 培养学生分析作者写作手法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水平。
3. 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文章的语言表达特点,并能够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分析文章的写作手法,理解并运用文章中的精彩表达。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准确理解文章主题思想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水平。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PPT课件、黑板、粉笔、教学挂图等。
2.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文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图片内容,从而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新课导入:教师带领学生阅读文章,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分析作者的写作手法。
3. 例题讲解:针对文章中的难点和重点,进行详细的讲解和分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4. 随堂练习:布置一些阅读理解题,让学生当堂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的理解和看法,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7. 课堂小结:布置课后作业,提醒学生按时完成。
六、板书设计1. 文章主题思想2. 作者写作手法3. 语言表达特点4. 课堂重点知识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阅读文章,概括文章的主题思想。
(2)分析文章中的写作手法,举例说明。
(3)运用文章中的精彩表达,仿写一段话。
答案:(1)文章主题思想:描绘了……(根据文章内容概括)(2)写作手法:文章运用了……(结合文章具体分析)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阅读更多优秀文章,积累词汇和素材,提高自己的阅读和写作水平。
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教学课件《语文百花园六》
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教学课件《语文百花园六》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教材,《语文百花园六》章节。
详细内容包括:阅读理解《田忌赛马》,词汇解析,修辞手法学习,以及作文指导。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阅读《田忌赛马》,理解故事内容,体会故事寓意。
2. 学习并掌握本课的重点词汇和修辞手法,提高语文素养。
3.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作文创作。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田忌赛马》的寓意,运用所学的修辞手法进行作文创作。
教学重点:掌握本课的重点词汇,学习并运用不同的修辞手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幅赛马的图片,引发学生对赛马的思考,进而引入本节课的内容。
2. 阅读理解:让学生阅读《田忌赛马》,引导学生理解故事内容,体会故事寓意。
3. 词汇解析:讲解本课的重点词汇,让学生在语境中理解和掌握。
4. 修辞手法学习:通过例句分析,让学生学习并掌握不同的修辞手法。
5. 作文指导:以《田忌赛马》为例,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作文创作。
6.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检验学生对词汇、修辞手法的掌握情况。
六、板书设计1. 黑板左侧:《田忌赛马》故事梗概2. 黑板右侧:重点词汇、修辞手法、作文指导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运用本节课所学的修辞手法,对《田忌赛马》进行改写。
(2)以“我最喜欢的体育项目”为题,写一篇作文。
作业答案:(1)示例:《田忌赛马》改写:齐国的赛马场上,田忌与齐王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较量。
田忌巧妙地调整了赛马策略,最终反败为胜,赢得了胜利的喜悦。
(2)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确保学生掌握重点和难点。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阅读更多与体育相关的文章,积累词汇,提高语文素养。
六年级语文上册语文百花园六课件语文S版
六年级语文上册语文百花园六课件语文S版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领会诗词的意境,提高他们对古典文学的兴趣。
2. 通过《滕王阁序》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骈文的写作特点,增强文学鉴赏力。
3.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提高写作技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对《滕王阁序》的骈文特点的理解,以及想象作文的构思与创作。
教学重点:诗词意境的领会,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以及创新思维的激发。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生准备:笔记本、文具、教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幅山水画,让学生描述画面,自然引入诗词的意境。
2. 新课导入:详细讲解教材中的诗词,分析其韵律、意境,让学生体会古典诗词的魅力。
3. 例题讲解:《滕王阁序》选段,讲解骈文的特点,分析文章结构,理解作者意图。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尝试创作简单的骈文,并进行点评。
5. 语文活动——想象作文:给出一个主题,如“未来的学校”,让学生展开想象,构思作文。
6.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想象作文的构思,互相启发,形成自己的观点。
7. 成果展示:每组推荐一名代表进行口头作文,其他同学点评、讨论。
六、板书设计1. 诗词欣赏:列出教材中的诗词,标注重点词语和韵律特点。
2. 《滕王阁序》选段:展示骈文的特点,标注文章结构。
3. 想象作文:列出作文主题,提示构思方法和注意事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家乡的风景”为题,写一篇想象作文。
2. 答案示例:通过描述家乡的自然景观、风土人情,展现对家乡的热爱和期待。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诗词和《滕王阁序》的学习较为投入,但在想象作文方面还需加强引导。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阅读更多经典文学作品,提高文学素养。
同时,关注生活中的美好事物,激发写作灵感。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对《滕王阁序》的骈文特点的理解。
2. 教学重点:诗词意境的领会,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
六年级语文上册语文百花园六课件语文S版
六年级语文上册语文百花园六课件语文S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六年级语文上册语文百花园六的内容,依据教材的章节安排,详细内容主要包括:诗词欣赏、成语接龙、阅读理解以及写作实践。
其中,诗词欣赏选取了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成语接龙环节旨在复习和巩固已学过的成语,阅读理解部分选择了《田螺姑娘》一文,写作实践将围绕“我的梦想”展开。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背诵《登鹳雀楼》,感受古诗词的韵味,提高文学素养。
2. 通过成语接龙,丰富词汇量,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 阅读理解《田螺姑娘》,提升阅读分析能力,培养想象力。
4. 围绕“我的梦想”进行写作实践,提高写作水平。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诗词的意境理解,成语的正确运用,阅读分析的深入,写作的构思与表达。
教学重点:诗词的背诵与欣赏,成语的积累与应用,阅读理解的方法,写作实践的创新。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幅美丽的鹳雀楼图片,引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进而引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新课内容学习:(1) 诗词欣赏:详细讲解《登鹳雀楼》的背景、意境和修辞手法,指导学生朗读和背诵。
(2) 成语接龙:组织学生进行成语接龙游戏,复习和巩固已学成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 阅读理解:指导学生阅读《田螺姑娘》,分析文章的主题、结构和描写手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4) 写作实践:以“我的梦想”为主题,引导学生进行写作构思和表达,提高写作水平。
3. 随堂练习:针对新课内容,设计相应的练习题,让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诗词《登鹳雀楼》全文,标注重点词语和修辞手法。
2. 列出成语接龙过程中涉及到的成语,强调易错字。
3. 简要列出《田螺姑娘》的文章结构,突出重点段落。
4. 展示写作实践的主题和要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 背诵并默写《登鹳雀楼》。
(2) 用至少五个本节课学到的成语造句。
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百花园六》剖析优质课件
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百花园六》剖析优质课件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熟练掌握成语接龙、词语辨析、句子改写等基本技能;2. 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培养他们文学素养;3. 激发学生写作兴趣,锻炼他们写作技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成语接龙、词语辨析、句子改写等技巧运用;2. 教学重点:阅读理解提高、作文创作指导。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2. 学具:成语接龙卡片、阅读理解练习册、作文稿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成语接龙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氛围中复习所学成语;2. 例题讲解:针对成语接龙、词语辨析、句子改写等题型,进行详细讲解和示范;3.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4. 阅读天地:引导学生阅读文章,分析文章结构,理解文章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5. 习作乐园:指导学生进行作文创作,注重选材、构思、表达等方面指导;六、板书设计1. 成语接龙:列出本节课所学成语,展示接龙过程;2. 阅读理解:列出文章,标注文章结构,展示关键信息;3. 作文指导:列出作文题目,展示构思框架,强调写作要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完成成语接龙练习;(2)阅读一篇文章,并回答相关问题;(3)以“我梦想”为题,写一篇作文。
2. 答案:(1)成语接龙答案;(2)阅读理解答案;(3)优秀作文示例。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阅读更多文章,积累成语,提高语文素养;同时,开展课外活动,如成语接龙比赛、作文比赛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成语接龙实践情景引入;2. 阅读理解能力培养;3. 作文创作指导;4. 板书设计;5. 作业设计。
一、成语接龙实践情景引入在课堂伊始,我通过成语接龙游戏引入新课。
这一环节不仅有助于学生复习所学成语,还能激发他们学习兴趣。
在游戏过程中,我会密切关注学生反应,适时给予提示和鼓励。
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教学《语文百花园六》课件
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教学《语文百花园六》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百花园六》的内容。
具体包括:第一章“走进大自然”,详细内容为“绿色的课本”、“金黄的树叶”和“清澈的小溪”;第二章“感受生活中的美”,详细内容为“勤劳的蜜蜂”、“晨曦中的露珠”和“丰收的喜悦”。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和生活中的美,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
2.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词汇、句型和修辞手法,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激发他们对生活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对词汇、句型和修辞手法的理解和运用。
教学重点: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大自然的美丽图片,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魅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内容学习:(1)学习第一章“走进大自然”,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分析课文中的词汇、句型和修辞手法。
(2)学习第二章“感受生活中的美”,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分享自己生活中的美好事物。
3. 例题讲解:针对课文中的难点和重点,设计相关例题,进行讲解和分析。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完成练习题,巩固课堂所学。
六、板书设计1. 《语文百花园六》2. 内容:(1)走进大自然:绿色的课本、金黄的树叶、清澈的小溪(2)感受生活中的美:勤劳的蜜蜂、晨曦中的露珠、丰收的喜悦(3)重点词汇、句型和修辞手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结合生活实际,写一篇关于大自然的作文,不少于300字。
(2)运用本节课所学的词汇、句型和修辞手法,进行仿写练习。
2. 答案:(1)作文示例:(略)(2)仿写示例:(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和生活中的美,提高了他们的审美情趣和语文素养。
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百花园六》课件
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百花园六》课件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古诗词的基本鉴赏方法,感受诗词的魅力。
2. 培养学生阅读散文的能力,理解并体会作者的情感表达。
3. 学会运用景物描写的方法,提高写作水平。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古诗词的鉴赏方法、散文的阅读理解、景物描写的写作技巧。
教学重点:通过学习古诗词、散文,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提高写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夜色、山景、草原的美图,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引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诗词鉴赏:a. 朗读《静夜思》、《山行》、《答谢中书书》;b. 分析诗词的意境、情感;c. 讲解古诗词鉴赏方法;d. 随堂练习:让学生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古诗词进行鉴赏。
3. 散文阅读:a. 朗读散文《草原》;b. 分析散文的情感、写作特点;c. 讲解散文阅读方法;d. 随堂练习:让学生选择一篇自己喜欢的散文进行阅读分析。
4. 作文指导:a. 讲解景物描写的方法;b. 演示如何运用景物描写;c. 学生进行课堂作文练习;d. 互相交流、评价,教师点评。
六、板书设计1. 古诗词鉴赏方法:a. 抓住关键词;b. 理解意境;c. 品味情感。
2. 散文阅读方法:a. 抓住主题;b. 理解情感;c. 鉴赏语言。
3. 景物描写方法:a. 抓住特点;b. 合理运用修辞手法;c. 表达情感。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选择一首古诗词,运用鉴赏方法进行分析,写出自己的心得体会;b. 选择一篇散文,运用阅读方法进行分析,写出自己的感受;c. 写一篇以“我的家乡”为题的作文,运用景物描写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
2. 答案:a. 示例:《静夜思》鉴赏心得;b. 示例:《草原》阅读感受;c. 示例:《我的家乡》作文。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掌握情况,对教学方法的改进。
六年级语文上册语文百花园六课件语文S版
六年级语文上册语文百花园六课件语文S版一、教学内容1. 阅读理解:《花的学校》2. 词语辨析:近义词、反义词的识别与应用3. 写作训练:围绕“梦想”主题进行习作二、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花的学校》的主题思想,培养学生热爱生活、追求梦想的品质。
2. 掌握近义词、反义词的识别与应用,提高学生的词汇运用能力。
3. 运用想象和联想,围绕“梦想”主题进行写作,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近义词、反义词的识别与应用;围绕主题进行创新写作。
2. 教学重点:课文《花的学校》的理解;培养学生热爱生活、追求梦想的品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2. 学具:语文课本、练习本、彩色笔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花朵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的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阅读理解:带领学生阅读课文《花的学校》,分析文章的主题思想,引导学生感悟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梦想的追求。
3. 词语辨析:讲解近义词、反义词的概念,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学会识别和应用。
4. 写作训练:以“梦想”为主题,引导学生运用想象和联想进行写作,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表达能力。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六、板书设计1. 课文《花的学校》2. 教学目标:热爱生活,追求梦想掌握近义词、反义词围绕“梦想”写作3. 教学难点与重点:近义词、反义词的识别与应用围绕主题进行创新写作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我的梦想”的作文。
2. 答案:作文答案不唯一,要求围绕“梦想”主题,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
近义词:欢乐、高兴、优美、俊俏;反义词:痛苦、哀伤、丑陋、难看。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下阅读更多关于梦想的文学作品,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激发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梦想的追求。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目标中的“热爱生活、追求梦想”的品质培养。
六年级语文上册语文百花园六课件语文S版
六年级语文上册语文百花园六课件语文S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六年级语文上册“语文百花园六”的相关内容,具体包括教材第 chapter 章节中的“语文S版”部分。
详细内容包括词汇解析、句型构造、阅读理解以及写作技巧。
二、教学目标1. 掌握课文中出现的新词汇和短语,并能熟练运用。
2. 学习并运用不同的句型构造,提升句子表达丰富性。
3. 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对文章主旨和细节的把握。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句型构造的灵活运用和阅读理解的深入。
重点:新词汇的掌握和运用,文章主旨的把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课件:包含课文内容、相关图片、例题等。
2. 黑板、粉笔。
3.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了解今天我们将学习的内容,激发兴趣。
展示图片,让学生描述图片中的场景,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新课内容学习(15分钟)a. 词汇解析:解释并举例课文中的新词汇,让学生跟读并模仿。
b. 句型构造:分析并讲解课文中的典型句型,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3. 例题讲解(10分钟)以课件形式呈现例题,引导学生逐步解题,讲解关键步骤。
4.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进行,让学生运用本节课所学的新词汇和句型进行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5. 阅读理解(15分钟)6. 小结与布置作业(5分钟)六、板书设计1. 新词汇及短语板书2. 典型句型板书3. 阅读理解关键信息板书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用今天学的新词汇和句型写一段话。
1. (问题1)2. (问题2)2. 答案:b.1. (答案1)2. (答案2)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掌握情况,针对不足之处进行改进。
2. 拓展延伸:推荐相关阅读材料,让学生在课后进行阅读,提高阅读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详细解析2. 教学目标的具体设定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明确4. 教学过程的合理安排5. 板书设计的关键信息展示6.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与实用性一、教学内容的详细解析新词汇的词义、用法及搭配。
2024年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百花园六》课件
2024年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百花园六》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2024年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百花园六》的内容。
具体包括:第一章《古诗两首》(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和宋代诗人苏轼的《题西林壁》);第二章《语文园地六》中的《成语接龙》、《词语辨析》和《句子仿写》。
二、教学目标1. 熟读并背诵两首古诗,理解古诗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
2. 掌握成语接龙、词语辨析和句子仿写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激发他们对古典文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古诗的意境理解和句子仿写。
重点:成语接龙、词语辨析和古诗背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多媒体展示两幅与古诗相关的图片,引导学生进入古诗的世界。
2. 新课内容:(1)学习《登鹳雀楼》:教师带领学生朗读古诗,解释诗意,分析诗句,体会作者的情感。
然后让学生背诵古诗。
(2)学习《题西林壁》:同样地,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这首古诗,理解诗句,感受作者的情感,并背诵古诗。
(3)学习《语文园地六》:教师讲解成语接龙、词语辨析和句子仿写的方法,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3. 随堂练习:学生进行成语接龙、词语辨析和句子仿写练习,教师给予指导和评价。
六、板书设计1. 两首古诗的和作者。
2. 成语接龙、词语辨析和句子仿写的关键词。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背诵《登鹳雀楼》和《题西林壁》。
(2)完成成语接龙、词语辨析和句子仿写的练习。
2. 答案:(1)背诵内容见课本。
(2)练习答案见课后练习。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掌握程度,以及教学中需要改进的地方。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阅读更多古诗,积累成语和词语,提高语文素养。
同时,可以开展“我是小诗人”活动,让学生尝试创作古诗,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古诗的意境理解和句子仿写。
六年级语文上册语文百花园六精选教学PPT课件语文S版
描写动作的词语: 大摇大摆 摇头晃脑 手舞足蹈 慢条斯理
词语理解
• 文质彬彬:原形容人既文雅,又朴实。后形 容人举止文雅,态度从容。
• 仪表堂堂:形容男子容貌端正,风度不俗。 仪表,人的外表,风度;堂堂,仪容庄严大 方的样子。
黄盖又有着怎样的 性格特点?
有勇有谋
想一想:曹操有着 怎样的性格特点?
骄傲自大
鲁滨孙有着怎样的性格 特点呢?
面对困难不后退,积极依 靠自己的劳动和智慧去战 胜困难的顽强精神
《老人与海》中的老渔夫桑提亚 哥有着怎样的性格特点?
勇于面对困难,面对逆境, 面对暴力,是一个“硬汉”
阅读平台
生 命 的 意 义
范 进 中 举 后 的 状 态
本片段刻画的是范进中举后的状态,按 “疯跑---跌进水塘---疯走上集”这三个层 次写出了范进喜极而疯的表现,写得既有 爆发力,又很有波澜。整个过程中,拍手 的动作,笑的表情几乎一以贯之,又略有 起伏。疯跑的动作用“飞跑”来形容,写 出了那股疯劲儿。“一脚踹在塘里”这一 细节设计得巧妙,既不牵强,又加以漫画 式的“丑化”。“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 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饱含了极其强 烈的讽刺意味。同时,运用了侧面烘托的 手法,用报录人和邻居“都吓了一跳”的 表情和“众人拉他不住”的动作,烘托出 了范进的那股疯劲儿。
• 1、回忆自己读书的经历,选择一件与 书有关的事情写下来。
• 2、内容具体,感情真实,写出自己对 书的认识和最深的感受。
• 3、用恰当的方法,把故事写得既清楚 又能吸引人。
习作构思
•
1、审清题意,明确要求。这篇习作要求写
“故事”,要避免写成类似读后感的文章,从而
s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百花园6》 ppt课件
ppt课件
3
常见关联句8种类型
1、并列关系: 既……又……
一边……一边……
2、递进关系: 不仅……还……, 不但……而且……,
《春》。这篇散文的语言பைடு நூலகம்新、活泼,描写
细腻,洋溢着春意盎然的气息。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
近了。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
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
脸红起来了。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
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
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
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
ppt课件
5
例:秦王那么厉害。
蔺相如不怕他。
虽然秦王那么厉害,但是蔺相如不 怕他。
ppt课件
6
●我和他是邻居。 我对他家的情况非常熟悉。
因为我和他是邻居,所以我对他家的情况非
常熟悉。
(因果关系)
●我们看太阳只有盘子那么大。 他的实际体积却大得很。
虽然我们看太阳只有盘子那么大,但是他的实 际体积却大得很。 (转折关系)
悄的,草绵软软的。 ppt课件
14
《儒林外史》是我国古代最杰出的讽刺小 说之一,作者吴敬梓在书中用细致的描写, 讽刺了封建社会一心只想追求功名的读书人。 下面这段话便是《儒林外史》中描写五十多 岁的老秀才——范进中举后的片段。
他爬将起来,又拍着手大笑道:“噫!好! 我中了!”笑着,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 把报录人和邻居都吓了一跳。走出大门不多 路,一脚踹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 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众人拉他不 住,拍着笑着,一直走到集上去了。
六年级语文上册语文百花园六精选教学PPT课件1语文S版
精彩结尾:
(1)我爱书,我爱它的美丽、爱她的博 大……爱它的一切,和他们在一起是最快乐的。 我要继续和他们快乐生活,无忧无虑。
(2)我和书的故事永远不会画上休止符, 只会随着我的成长而变得越来越丰富……
1.花开时节,有赏花的心情。 2.瓜果应季,喜欢瓜果的人牙好、胃口好。 3.感受春天的微风轻抚最初萌芽的青草和树叶,把稚嫩的清香散播到四面八方。 4.酷热的夏天,享受一场豪雨和随之而来的凉爽、清新、草木苍翠。 5.在秋天火一样的红叶面前停下脚步,体味凋谢前最盛大的灿烂。 6.站在温暖的窗户后面欣赏大雪最初的样子:轻盈、迷蒙、笼罩大地,洁白还无人践踏。 7.喝酒的时候,是心在应对,而不是肠胃在应对。如同焚香,要的只是一种香的氛围,而不是把香氛当氧气,这也是酒逢知己饮的本意。 8.有很够分量的情敌,你却不战而胜,似乎比用大笔钱买到极昂贵的东西还快乐。这是棋逢对手或物有所值的含义之一。 9.生命中永存一个可以单相思的人,又不是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的那种情怀,美中不足的生活就有了完美的寄托,如同诚信基督的教徒有一个上帝。 10.在花季结束的时候,采摘到最后一朵玫瑰。多情的人,最后一次恋情以最美的方式成为标本。 11.说话投机:有些迷乱豁然开朗,如同苗圃除尽了杂草;有些感觉处处共鸣,如同鲜花映照在清潭。 12.没有预谋的闲聊空谈,却生出实际漂亮的事情来。如同野游采摘到美味的山果。 13.一张好碟,自己单独看一次,和自己喜欢的人看一次。 14.在稠人广众之中或者车水马龙的街头,听一首老歌,独自回味自己的心事。 15.在人群中遇到一个和自己喜欢同一个品牌的人,彼此接近,更发现还有很多相同和相通。 16.有一天突然发现自己获得了与环境融洽相处的能力,比如,在给朋友当伴娘的时候,你是新娘之外,显得最出众的女人,不抢朋友的风头又给朋友长了脸,你够仗义;做配角也是最优秀的,你除了称职还不委屈自己。 17.有人背后称赞你,被你无意听到或者有人转告你。 18.有一个可以回去的故乡,那里有老父母、老房子,小时候爬过的那颗树以及和自己爬过树的伙伴。 19.有几个朋友,无论空间距离远近,你们之间的感觉是那样的:相见亦无事,别来常思君。 20.和老朋友信物挂碍地度过一个怀旧的下午。 21.闹些小矛盾之后与老朋友和解,丢失不起的最后并没有失去。 22.无论你是什么年龄,你有一个忘年交,是那种在你觉得幼稚的时候,有一个比你大的忘年交;在你觉得你自己老气的时候,有一个比你小的忘年交。 23.有一个异性死党,你们不谈性,而且彼此的配偶相信你们。 24.循规蹈矩久了,脱离常规去做一件事情,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25.自己做的一件事情有了好的结果,但那只是花了你些许力气而不是经过了千辛万苦。实际上,来得容易的成功会给你更多的快乐。 26.在父母三十周年结婚纪念日,你发现你们生活的称呼司正在全线放映经典爱情片,你买到两张豪华包厢的电影票作为礼物送给他们。 27.看着婴儿天天成长,不但呈现新气象,仿佛你一直屹立在玫瑰树前,凝视花朵的开放。 28.几岁的孩子会玩高级游戏,觉得你很笨,非要教你。 29.无论你的事业多么成功,你都没有被人忘记是一个女人。 30.在你打扮得最漂亮的那天,在街上偶遇你很在乎的人。 31.生活中充满交易行为,在买进的时候,你得到的可以说是物廉价美;在卖出的时候,你提供的可以说是货真价实。 32.过了四十岁,你在走进医院时还像第一天上幼儿圆一样找不到方向,被老病号和医生一起嘲笑,真是一件特别快乐的事情。 33.在一件事情即将办成的最后环节中,你被卡住了,碰巧遇到一个没有交情的人帮了你,在道谢的时候才知道,无意中你曾经给过他恩惠。事情成了,而且行善结出的善果滋味甘甜。 34.即使卖衣服是为了赚钱,但买衣服的人的确选种了他们穿在身上最好看的衣服。 35.收拾书架的时候,发现一张没有支取的存单。数目不但,但人有遗忘的财富,无论是雪中送炭还是锦上添花,都表明你的生活其实很有余地。 36.那个远在天涯的人,你在乎的喜欢的,突然像邮差那样在一个平常的日子按响了你的门铃。快乐徒然来临,一点没有企盼给你的消耗。 37.在堵车的时候选对了车道。看到胳膊边上水泄不通,自己却畅通无阻,那个时候对自己的直觉、运气、经验和先见之明都没有办法不满意,那是捡了便宜的快乐和自大狂的快乐。 38.两辆车追尾了,肇事者立即下了车赔礼,受害者却微笑着挥挥手,前面绿灯刚好亮了。这个世界有人在主动承担自己的过失,有人在大度的原谅,你正好做了旁观者。 39.早上醒来记得夜里的美梦。美梦不多且不丢失,实在很难得。 40.做了噩梦及时醒来,发现一切不是真的。 41.在自己扔的香蕉皮上差点跌倒,立刻把它拾起来放到垃圾桶,整个过程一直没有别人的眼光。对于希望晚上自己的人来说,把结果给大家,把过程给自己是快乐的。 42.回忆中的旅途生活。腰酸背痛过去了,腰酸背痛得来的东西却在。 43.有人告诉你幸福的指标,你发现自己的情形和那些指标多数吻合。 44.看到流星坠落或者昙花开放。暂时不停留的东西,却给自己留下了永恒,只因为它来的时候,你等候了,或者巧遇到了。 45.用磕磕绊绊的英语给老外指了路,即使自己不足,也能帮助别人。 46.把一个哭着的孩子或少女逗笑,疼惜美好得到的快乐就像亲吻玫瑰。 47.醒来发现上班已经迟到,但突然记起是周末。 48.在人群中抽身离去,仿佛消失了,一个人韬光养晦,直到有一天开门出去,天空是另外的天空,人群是别样的人群。
最新小学语文版S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语文百花园六
教学要求1.学习运用关联词语连句。
2.积累描写人物的成语,丰富学生的语言库存。
3.教育学生爱读书,会读书,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重点难点1.积累描写人物的成语,丰富学生的语言库存。
2.教育学生爱读书,会读书,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教学课时一课时1.学习运用关联词语连句。
2.讨论分析本单元课文的人物形象,提高学生对作品的理解能力及今后在自己的写作中进行迁移运用的表达能力。
3.阅读交流“名家笔下的精彩语句和片段”,提高学生多方面鉴赏作品的能力。
重点语句幻灯片。
一温故知新1.运用关联词语连句。
(1)出示例句。
秦王那么厉害。
蔺相如不怕他。
虽然秦王那么厉害,但是蔺相如不怕他。
(2)读句子,边读边比较前两个句子前后之间有什么关系。
(3)找出第三句话里的关联词语,想想它用在这里表示什么。
(“虽然……但是……”表示前后两个句子之间是转折关系。
)再出示几组句子让学生练习。
我和他是邻居。
我对他家的情况非常熟悉。
我们看太阳只有盘子那么大。
它的实际体积却大得很。
花草树木能美化环境。
花草树木能防止水土流失。
我们多听多练。
我们能把普通话学好。
读上面的句子,一边读一边想每组的两个句子之间的意义关系是什么,再用相应的关联词语把它们连起来。
例如:●因为我和他是邻居,所以我对他家的情况非常熟悉。
(因果关系。
)●虽然我们看太阳只有盘子那么大,但是它的实际体积却大得很。
(转折关系。
)●花草树木不仅能美化环境,而且能防止水土流失。
(递进关系。
)●只要我们多听多练,就能把普通话学好。
(条件关系。
)●如果我们多听多练,就能把普通话学好。
(假设关系。
)你能用上这些关联词语另造几个句子吗?(学生自由发言)2.拓展与交流:(1)分角色朗读三位小伙伴的话,说说你从中能感悟到什么。
(2)想想自己对哪篇课文印象最深、哪一点感觉最深,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3)全班交流:由各组推荐代表汇报本组交流的成果。
在汇报中,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评价。
二阅读平台1.本组课文带我们到中外名著中去游览了一番,下面就让我们再来共同欣赏《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春》《儒林外史》中的精彩片段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要求1.学习运用关联词语连句。
2.积累描写人物的成语,丰富学生的语言库存。
3.教育学生爱读书,会读书,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重点难点1.积累描写人物的成语,丰富学生的语言库存。
2.教育学生爱读书,会读书,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教学
课时一课时
1.学习运用关联词语连句。
2.讨论分析本单元课文的人物形象,提高学生对作品的理解能力及今后在自己的写作中进行迁移运用的表达能力。
3.阅读交流“名家笔下的精彩语句和片段”,提高学生多方面鉴赏作品的能力。
重点语句幻灯片。
一温故知新
1.运用关联词语连句。
(1)出示例句。
秦王那么厉害。
蔺相如不怕他。
虽然秦王那么厉害,但是蔺相如不怕他。
(2)读句子,边读边比较前两个句子前后之间有什么关系。
(3)找出第三句话里的关联词语,想想它用在这里表示什么。
(“虽然……但是……”表示前后两个句子之间是转折关系。
)
再出示几组句子让学生练习。
我和他是邻居。
我对他家的情况非常熟悉。
我们看太阳只有盘子那么大。
它的实际体积却大得很。
花草树木能美化环境。
花草树木能防止水土流失。
我们多听多练。
我们能把普通话学好。
读上面的句子,一边读一边想每组的两个句子之间的意义关系是什么,再用相应的关联词语把它们连起来。
例如:
●因为我和他是邻居,所以我对他家的情况非常熟悉。
(因果关系。
)
●虽然我们看太阳只有盘子那么大,但是它的实际体积却大得很。
(转折关系。
)
●花草树木不仅能美化环境,而且能防止水土流失。
(递进关系。
)
●只要我们多听多练,就能把普通话学好。
(条件关系。
)
●如果我们多听多练,就能把普通话学好。
(假设关系。
)
你能用上这些关联词语另造几个句子吗?(学生自由发言)
2.拓展与交流:
(1)分角色朗读三位小伙伴的话,说说你从中能感悟到什么。
(2)想想自己对哪篇课文印象最深、哪一点感觉最深,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3)全班交流:由各组推荐代表汇报本组交流的成果。
在汇报中,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评价。
二阅读平台
1.本组课文带我们到中外名著中去游览了一番,下面就让我们再来共同欣赏《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春》《儒林外史》中的精彩片段吧。
2.学生默读每一个片段前的导语,明确三个片段的作者、出处及特点。
一是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关于生命的意义的一段话。
言简意赅,信念坚定、充满豪情。
它成为了许多人的一则座右铭。
二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的散文《春》中对初春景象的一段描写。
叠词、拟人的运用,使语言十分清新、活泼,读起来朗朗上口,想起来形象生动。
三是我国杰出的讽刺小说家吴敬梓的《儒林外史》中对范进中举后的状态的一段刻画。
从其动作、神态、语言等方面进行了细致、准确的描写,把一个可笑的读书人的疯态活灵活现地展现在读者的面前。
3.仔细读一读这几个片段,想一想各自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自己读后有怎样的感受。
4.交流读后的感受。
三积少成多
1.出示课文中的成语。
2.读一读这些词语,想一想有什么发现。
(都是四字成语,都是描写神态、心理、动作的。
)
3.类似的还有哪些?(如“眉开眼笑、愁眉苦脸”等)
4.把这些成语背一背或抄写在自己的笔记本上。
四口语交际
在学习本组课文的过程中,我们欣赏了中外著名作家的作品,相信同学们在课下也曾看过不少名家名篇,有很多精彩语句片段使你历历在目。
今天,继续开一次名著赏析会。
1.先来看看活动的建议,了解一下,自己在赏析和倾听时应注意什么。
第一,赏析角度要注意多样性。
要根据自己的喜爱、认识进行赏析,可以从优美的词语句子、巧妙的表达方法、奇特的观察方位、耐人寻味的哲理等不同角度去分析、评价。
第二,交流中要注意互动。
别人发言时,要仔细倾听、认真记录,并敢于发表自己的感想或见解;自己发言后,要主动征求同学或老师的意见,并对别人提出的问题作出自己的回答、阐述或说明。
2.自己先准备。
3.在学习小组内介绍。
4.小组推荐发言。
5.依据评价标准评出最佳讲解员。
五习作
1.同学们,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你一定读过各种各样的书,说说最近读过哪些书,这些书的什么内容吸引了你,你和这些书之间有没有发生什么有趣的故事。
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写一写你和书之间发生的有趣的故事。
2.学习范文,进一步明确习作要求。
(1)朗读《我和书的故事》一文,想想文中围绕“我”和书写了什么内容,书给文中的“我”带来了哪些乐趣,文中有哪些描写你比较欣赏。
(2)指名朗读文章,引导学生展开讨论,看看别人是怎么写“我和书的故事”的,有哪些地方值得自己学习。
3.学生当堂习作,自己修改。
教师巡视,酌情个别指导。
4.同桌互改草稿。
范文:
我和书的故事
画画儿、唱歌、跳舞……在人们的业余生活中,各有所好,各得其乐。
而我的乐趣大部分是泡在书海里。
书是我的好朋友。
儿时,我常常偎依在妈妈怀里,望着皎洁的月光,听妈妈给我讲故事。
那迷人的故事,常常使我在五彩缤纷的童话世界里流连忘返。
逐渐,听故事已经不能满足如饥似
渴的我了。
强烈的求知欲促使我捧起了小人书,那生动的内容吸引了我。
慢慢地,小人书也不能使我满足。
于是我开始向方块字垒起的“城堡”发起“进攻”。
岁月如流水,渐渐地我阅读了很多书。
书,陶冶了我的情操,开阔了我的视野,丰富了我的感情。
我曾为被黑暗社会吞没的小音乐家扬科哭泣;曾为被奸臣所害的杨家将愤愤不平;曾和小灵通一起漫游世界,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我常把书比作一叶扁舟,是它载着我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
它能增加我们的见识,开阔我们的胸襟,因此,高尔基把书比作人类进步的阶梯。
古人也曾留下“贵者因书而贵,富者因书而富”的金玉良言。
是的,书给我们带来的益处太多了,也许只有爱书的人才了解书的珍贵。
每得到一本内容健康的好书,我都如获至宝,小心翼翼地为它穿好“外套”,再把鼻子凑上去闻闻她那沁人心脾的墨香,巴不得知识的溪水立刻潺潺流入我的心田。
之后,我立刻捧着它,如饥似渴地读起来。
那一篇篇优美的辞章,又如甘露滋润着我的心田。
我知道在知识面前我还是一贫如洗,我将孜孜不倦地去读,去钻。
我的乐趣将会永远在书的海洋里寻觅。
由于书给了我乐趣,所以我对写作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晚上做完作业,独坐于书桌前,在柔和的灯光下,一沓稿纸,一支笔,就成了我最理想的倾诉心曲的工具。
通过笔尖,我尽情地抒发自己的抱负和理想。
啊!书给我带来了丰富多彩的乐趣,带来了无穷无尽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