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思考题(完整教资)

合集下载

四年级数学思考题

四年级数学思考题

四年级数学思考题4.1 组加法算式请你用2,3,4,7这四个数字和小数点,组成两个一位小数相加的算式,计算出结果。

你能把这些算式分成几类吗?试一试。

【分析与参考答案】我们可以先用2,3,4,7这四个数组成两个两位数,先取2,3两个数字可组成23,32;4,7也可以组成两个两位数47,74。

这四个两位数可组成四个加法算式,23+47,23+74,32+47,32+74,从而可得四个一位小数相加的算式:2.3+4.7,2.3+7.4,3.2+4.7,3.2+7.4,同样的道理,也可以把2,4分成一组,3,7分一组;2,7分一组,3,4分一组。

能够组成的加法算式如下:2,3一组,4,7一组: 2.3+4.7=7, 2.3+7.4=9.7, 3.2+4.7=7.8,3.2+7.4=10.6,2,4一组,3,7一组: 2.4+3.7=6.1, 2.4+7.3=9.7, 4.2+3.7=7.9,4.2+7.3=11.5,2,7一组,3,4一组: 2.7+3.4=6.1, 2.7+4.3=7,7.2+3.4=10.6,7.2+4.3=11.5。

分类首先要选择标准,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分类方法。

这十二个算式,可以根据下面的标准分类:(2)把结果大于10的分成一类,结果小于10的分成另一类。

结果大于4.2 四舍五入有一个数用“四舍五入法”精确到百位,近似地等于200,这个数是多少?【分析与参考答案】把一个数用“四舍五入法”精确到百位,主要是看这个数的十位,根据十位上的数是否大于5,可以分为以下两种情况:(1)十位上的数小于5。

这时去掉十位上的数,百位上的数不作变化,得到的近似数比原数要小,满足条件的数有:249,248,247,246,…,201,200。

(2)十位上的数大于或等于5。

这时去掉十位上的数,百位上的数要加1,得到近似数比原数要大,满足条件的数有:150,151,152, (199)4.3 填单位在下面的()里填上合适的单位,使不等式成立。

四年级数学思考题集锦

四年级数学思考题集锦

实验小学四年级数学竞赛试卷一、用简便方法计算2000-78-922 4×4×4×25×25 204×45-4×4536×25 256×99+256 997+998+999+1000+1001+1002二、填空1、按规律填数: 9 11 15 21 29 ( ) 51( ) ( ) 18 54 162 ( )2、A+B=50 B+C=70 A+C=60A=( ) B=( ) C=( )3、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36厘米,长是宽的2倍,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4、暑假里,兄弟两人去池塘边钓鱼,哥哥比弟弟多钓了20条,哥哥钓的条数又正好是弟弟的3倍,哥哥钓了( )条,弟弟钓了( )条。

5、小东语文、数学两门功课的平均成绩是94分,数学比语文多了4分,他的语文是( )分, 数学是( )分。

6、小明今年2岁,妈妈26岁,( )年后,妈妈的年龄是小明的3 倍。

7、一把钥匙只能开一把锁,现在有8把钥匙和8把锁全部都搞乱了,最多要试验( )次才能全部配好锁和相应的钥匙。

8、同学们去大教室听报告,每排坐的人数相等,坐了28排;如果每排多坐2人,24排正好坐满.每排坐了( )人。

9、从1到500的所有自然数中,不含有数字5的数共有( )个。

10、数一数下面图中有( )个长方形。

11、填入数字使竖式成立。

(相同字母代表相同数字,不同字母代表不同数字)A B A D EB A D EA D ED E+ EA A A A A三、列式解答。

1、王英家养的小鸡和小鸭一共是126只,小鸡比小鸭的4倍多6只,小鸡和小鸭各有多少只?2、右图中大正方形比小正方形的边长多2厘米,大正方形的面积比小正方形多52平方厘米,求大正方形和小正方形的面积各是多少?3、从前有一个国王举行晚会,准备了三桶酒共533千克,分别从第一桶倒出75千克,第二桶倒出46千克,第三桶倒出52千克,每桶剩下的液体相同。

2020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材课后习题答案

2020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材课后习题答案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材课后参考答案7、(1)√(2)√(4)√提示: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8、2、5、6,2、6、6,5、6、6,6、6、6.能摆出4种三角形。

9、可能是锐角三角形,也可能是直角三角形。

因为这个三角形没有钝角,那么另外两个角可能都是锐角,也可能有一个角是锐角,一个角是直角。

10、略第67页做一做答案1、∠2=15º2、每个小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º。

第68页做一做答案180º×(6-2)=720º提示:六边形可以分成4个三角形。

练习十六答案1、左图:180º-65º-37º=78º中图:90º-30º=60º或180º-90º-30º=60º右图:180º-20º-25º=135º2、(1)180º÷3=60º三个角都是60º。

(2)(180º-96º)÷2=42º三个角分别是96º、42º、42º。

(3)90º-40º=50º三个角分别是90º、40º、50º。

3、1800-700×2=4004、发现:n边形都可以分成(n-2)个三角形,所以n边形的内角和=180º×(n-2)。

5、略6、提示:(1)另外两个角的度数之和一定是90º,即如果一个角是10º,那么另一个角就是80º,如果一个角是20º,那么另一个角是70º……(2)假设另一条边是acm,则a+3>4⇒a>1,3+4>a⇒a<7,所以另一条边一定比1cm长,比7cm短。

2020最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思考题新版

2020最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思考题新版

——教学资料参考参考范本——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思考题新版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姓名:得分:1.用0,0,0,1,2,3,4这七个数字按要求组成七位数。

2.数一数下面的图形各有几个角?1)读出两个0:2)读出一个0:3)所有的0都不读:4)读三个0:()()()3.先找规律,再计算。

110+120+130+140+150=()×()220+230+240+250=()×()4.用0,2,3,4,5组成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算式,你能写出几个?你能写出乘积最大的算式吗?5.算一算,想一想。

你能发现什么规律?18 × 24=432 (18÷2)×(24×2)= (18×2)×(24÷2)=6.把下面的算式补充完整。

你能想出不同的填法吗?××1 2 1 8 1 2 1 8(第7题图)7.观察图形对角线,你能得出什么结论?8.拿一把直尺和一个量角器,怎样画一条直线的垂线?9.书架上有两层书,共144本。

如果从下层取出8本放到上层去,两层书的本数就相同。

书架上.下层各有多少本书?10.在填上适当的运算符号,使等号两边相等。

3 3 3 3 = 1 3 3 3 3 = 2 3 3 3 3 = 33 3 3 3 =7 3 3 3 3 = 8 3 3 3 3 = 911.把下面每组用图形表示的算式改写成一个算式。

(1) - = (2)× =+ = ÷=× = - =12. 小美看着老师在黑板上写的数,读了出来:“四万五千零一”。

她同桌看了看黑板,发现小美读错了,没读小数点。

这是个小数,应该只读一个0。

你知道这个数原来是多少吗?13.下面的题,你能不写竖式,直接口算出得数吗?13×11 12×33 14×55 15×6614.用简便算法计算下面各题。

第1讲位置原理典型题型梳理-四年级数学上册数学思想方法系列(人教版)(含解析)

第1讲位置原理典型题型梳理-四年级数学上册数学思想方法系列(人教版)(含解析)

第1讲位置原理典型题型梳理-四年级数学上册数学思想方法系列(人教版)(含解析)第1讲位置原理典型题型梳理-四年级数学上册数学思想方法系列(人教版)第1讲位值原理题型梳理1.两个数的和是88,有人在计算时将其中一个加数个位上的0漏掉了,算出的和是34,这两个数的差是( )。

2.一个四位数,把个位数数字调到首位,得到新四位数比原数的4倍还多129,那么这个四位数为( )。

3.有一个三位数,在四百到五百之间,个位数比百位数大3,十位数比个位数小5,这个三位数是()。

A.421 B.427 C.461 D.5274.一个两位数的两个数字和是10,如果把这个两位数的两个数字对调位置,组成一个新的两位数(我们称新数为原数的倒转数),就比原数大72,求原来的两位数。

5.一个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字是个位上数字的3倍。

如果把这两个数字对调位置,组成一个新的两位数,与原数的差是54,原来的两位数是多少?6.一个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字是个位上数字的2倍,如果把这两个数字对调位置,组成一个新的两位数,所得新数与原数的和是132,原来的两位数是多少?7.一个两位数,在它的前面写上2,所得的三位数是原来两位数的9倍,原来的两位数是多少?8.在一个两位数的前面写上5,所得的三位数比原来两位数的8倍多24,原来的两位数是多少?9.在一个一位数的后面写上0,得到的两位数比原来的一位数多36,原来的一位数是多少?10.一个两位数,在它的后面写上一个0,所得的三位数比原来的两位数多243,原来的两位数是多少?11.大明做题时,把减数个位上的8错写成了3,把减数十位上的6错写成了0,这样算得的差是200,正确的差是多少?12.一个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字是3,个位上的数字是,表示这个两位数的式子是()。

A.B.C.13.算式的计算结果是( )。

14.在126后面多写了个6,这个数就比原来的数多( )。

15.一个两位数,其十位与个位上的数字交换后,所得的两位数比原来小36,则满足条件的两位数共有( )个。

【精品奥数】四年级上册数学思维训练讲义-第九讲 几何计数 人教版(含答案)

【精品奥数】四年级上册数学思维训练讲义-第九讲  几何计数   人教版(含答案)

第九讲几何计数第一部分:趣味数学解析几何的产生十六世纪以后,由于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天文、力学、航海等方面都对几何学提出了新的需要。

比如,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发现行星是绕着太阳沿着椭圆轨道运行的,太阳处在这个椭圆的一个焦点上;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发现投掷物体试验着抛物线运动的。

这些发现都涉及到圆锥曲线,要研究这些比较复杂的曲线,原先的一套方法显然已经不适应了,这就导致了解析几何的出现。

1637年,法国的哲学家和数学家笛卡尔发表了他的著作《方法论》,这本书的后面有三篇附录,一篇叫《折光学》,一篇叫《流星学》,一篇叫《几何学》。

当时的这个“几何学”实际上指的是数学,就像我国古代“算术”和“数学”是一个意思一样。

笛卡尔的《几何学》共分三卷,第一卷讨论尺规作图;第二卷是曲线的性质;第三卷是立体和“超立体”的作图,但他实际是代数问题,探讨方程的根的性质。

后世的数学家和数学史学家都把笛卡尔的《几何学》作为解析几何的起点。

从笛卡尔的《几何学》中可以看出,笛卡尔的中心思想是建立起一种“普遍”的数学,把算术、代数、几何统一起来。

他设想,把任何数学问题化为一个代数问题,在把任何代数问题归结到去解一个方程式。

为了实现上述的设想,笛卡尔茨从天文和地理的经纬制度出发,指出平面上的点和实数对(x,y)的对应关系。

x,y的不同数值可以确定平面上许多不同的点,这样就可以用代数的方法研究曲线的性质。

这就是解析几何的基本思想。

具体地说,平面解析几何的基本思想有两个要点:第一,在平面建立坐标系,一点的坐标与一组有序的实数对相对应;第二,在平面上建立了坐标系后,平面上的一条曲线就可由带两个变数的一个代数方程来表示了。

从这里可以看到,运用坐标法不仅可以把几何问题通过代数的方法解决,而且还把变量、函数以及数和形等重要概念密切联系了起来。

解析几何的产生并不是偶然的。

在笛卡尔写《几何学》以前,就有许多学者研究过用两条相交直线作为一种坐标系;也有人在研究天文、地理的时候,提出了一点位置可由两个“坐标”(经度和纬度)来确定。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思考题新版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思考题新版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思考题新版教学资料参考范本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思考题新版撰写人:__________________部门: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姓名:得分:1.用0,0,0,1,2,3,4这七个数字按要求组成七位数。

2.数一数下面的图形各有几个角?1)读出两个0:2)读出一个0:3)所有的0都不读:4)读三个0:()()()3.先找规律,再计算。

110+120+130+140+150=()×()220+230+240+250=()×()4.用0,2,3,4,5组成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算式,你能写出几个?你能写出乘积最大的算式吗?5.算一算,想一想。

你能发现什么规律?18 × 24=432 (18÷2)×(24×2)= (18×2)×(24÷2)=6.把下面的算式补充完整。

你能想出不同的填法吗?××1 2 1 8 1 2 1 8(第7题图)7.观察图形对角线,你能得出什么结论?8.拿一把直尺和一个量角器,怎样画一条直线的垂线?9.书架上有两层书,共144本。

如果从下层取出8本放到上层去,两层书的本数就相同。

书架上.下层各有多少本书?10.在填上适当的运算符号,使等号两边相等。

3 3 3 3 = 1 3 3 3 3 = 2 3 3 3 3 = 33 3 3 3 =7 3 3 3 3 = 8 3 3 3 3 = 911.把下面每组用图形表示的算式改写成一个算式。

(1) - = (2)× =+ = ÷=× = - =12. 小美看着老师在黑板上写的数,读了出来:“四万五千零一”。

她同桌看了看黑板,发现小美读错了,没读小数点。

这是个小数,应该只读一个0。

你知道这个数原来是多少吗?13.下面的题,你能不写竖式,直接口算出得数吗?13×11 12×33 14×55 15×6614.用简便算法计算下面各题。

四年级下册期末数学思考题练习

四年级下册期末数学思考题练习

四年级(下册)期末数学思考题练习(参考答案)班别姓名学号成绩一.填空1,小东在读一个小数时,把小数点丢了,结果读成了四万三千零二,原来的小数读出来只读一个零,原来的小数是( 430.02 ).2.六年(5)班数学竞赛刚结束,甲,乙,丙三位同学就预测名次:甲说:小明第一,小华第三;乙说:小强第一,小红第四;丙说:小红第二,小明第三. 竞赛结果公布后,甲,乙,丙所说的四位同学分别获得第一,第二,第三,第四,而甲,乙,丙三位同学每人只说对了一半,这次竞赛的前四名排列的次序是:第一名是( 小强 ),第二名是( 小红 ),第三名是( 小华),第四名是(小明).3.一个三位小数的近似数是3.80,这个小数最大是( 3.804 ),最小是(3.795).4.小军在计算a-34.6+7.2时,错算成a-34.6+72,这样的结果比正确的结果(多64.8 ).5.用5,0,1,2这几个数字摆出最大的三位小数是(5.210 ),最小的三位小数是(0.125 ),6.小于0.18而大于0.17的三位小数有(0.171 0.172 0.173 0.174 0.175 0.176 0.177 0.178 0.179 )7.一个有余数的除法算式中,被除数,除数,商和余数的和是101,已知商和余数( 0.995 ).分别是8和6..被除数是( 78 ),除数是( 9 ).8.一个三位小数四舍五入后是1.00,这个数最大是(1.004 ),最小是9.把2.08扩大100倍再缩小10倍是(20.8 ).10.一个数缩小100倍后再扩大10倍与另一个数扩大10倍后再缩小100倍都等于( 38 )和( 38 ).大数是小数的( 1 )倍.11.在.)=1.2 (32.6-28.8)12,比(0.9999 ).13.某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比原数大18,原数是( 2 )14.已知,甲,乙,丙三人中,只有一人会开车,甲说:”我会开车”,乙说”我不会开车”,丙说:”甲不会开汽车”.如果三人中只有一人讲真话,那会开车的是( 乙 ).15.父亲与儿子比赛爬楼梯,父亲爬到5楼时,儿子爬到3楼,如果儿子爬到5楼时,父亲爬到( 9楼 )二.解决问题(要写出计算过程)1,书架上有两层书,共120本.如果从下层取出8本,两层书的本数就相同.书架上层和下层各有多少本书?120-8=112(本)上层:112÷2=56(本)下层:56+8=64(本)2,甲种遥控车的价格是46.5元,乙种遥控车的价格是54.8元.乐乐有120元,如果两种遥控车都买,他的钱够不够?如果够,买完之后,还剩多少钱?46.5+54.8=101.3(元) 120-101.3=18.7(元)3.一桶豆油连桶重8.6千克,用去一半后,连桶还重4.5千克,油重多少千克?桶重多少千克?8.6-4.5=4.1(千克)油:4.1×2=8.2(千克)桶:8.6-8.2=0.4(千克)4.节日里,广场上摆放了一个正方形的花坛,外面三层都是菊花,最外层每边摆了10盆花,这个花坛共有多少盆菊花?第一层:10×4-4=36(盆)第二层:8×4-4=28(盆)第三层:6×4-4=20(盆)总数:36+28+20=84(盆)5.一个木匠把一根长12米的木条锯成2米长的小段,每锯断一次要用4分钟,锯完整根木条共需多少分钟?12÷2=6(段) 4×(6-1)=20(分钟)6.一个方形花坛,周长40米,每隔4米摆一盆兰花,每两盆兰花中间摆一盆牡丹花,一共需要多少盆花?40÷4=10(盆)10+10=20(盆)7.幼儿园买了一批玩具.买小汽车用去264.96元,比买积木多用了22.76元,比买积木与拼图玩具所用钱的总数少143.92元,买拼图玩具用了多少钱?264.96-22.76=242.2(元)264.96+143.92=490.88(元)490.88-242.2=248.68(元)8.有一条汽车路线,从起点到终点,共设26个车站,每两个车站间的平均距离是800米,这条汽车路线全长多少千米?800×(26-1)=20000(米)=20千米9.一个圆形跑道上,原来打算每隔2米插一支彩旗,可以插150支.现改为每隔3米插一支,一共可以插多少支彩旗?2×150÷3=100(支)10.甲数除以乙数商是6,如果甲数增加9,商是7,甲数和乙数原来各是多少?甲:54 乙: 911.今年爸爸40岁,小明12岁,几年后爸爸的年龄是儿子的3倍?12×3=36(岁) 40-36=4(岁) 4÷2=2(年)12.一个加法算式,将两个加数与他们的和再相加,结果是25,已知其中一个加数是7.5,另一个加数是多少?7.5+7.5=15 25-15=10 10÷2=513.李标期末考试成绩是:语文,英语平均92分,加上数学后,平均成绩为94分,李标数学考了多少分?94×3-92×2=98(分)三.计算3×3÷3÷3=13÷3+3÷3=2(3+3+3)÷3=3 (3×3+3)÷3=42005×20042004-2004×20042005=(2004+1)×20042004-2004×(20042004+1)=2004×20042004+20042004-2004×20042004-2004=2004×20042004-2004×20042004+20042004-2004=0+20042004-2004=20040000参考答案:一.填空1. 430.022. 第一名是(小强)第二名是(小红)第三名是(小华)第四名是(小明)3. 最大(3.804)最小(3.795)4. 多64.85. 最大(5.210)最小(0.125)6. 0.171 0.172 0.173 0.174 0.175 0.176 0.177 0.178 0.1797. 被除数是(78)除数是(9)8. 最大(1.004)最小(0.995)9. 20.810. 38 38 111. 1.55 10012. 0.999913. 214. 乙15. 9楼二.解决问题1. 120-8=112(本)上层:112÷2=56(本)下层:56+8=64(本)2.46.5+54.8=101.3(元) 120-101.3=18.7(元)3.8.6-4.5=4.1(千克)油:4.1×2=8.2(千克)桶:8.6-8.2=0.4(千克)4.第一层:10×4-4=36(盆)第二层:8×4-4=28(盆)第三层:6×4-4=20(盆)总数:36+28+20=84(盆)5. 12÷2=6(段) 4×(6-1)=20(分钟)6.40÷4=10(盆)10+10=20(盆)7.264.96-22.76=242.2(元) 264.96+143.92=490.88(元) 490.88-242.2=248.68(元)8.800×(26-1)=20000(米)=20千米9.2×150÷3=100(支)10.甲:54 乙: 911.12×3=36(岁) 40-36=4(岁) 4÷2=2(年)12.7.5+7.5=15 25-15=10 10÷2=513.94×3-92×2=98(分)三.计算3×3÷3÷3=1 3÷3+3÷3=2 (3+3+3)÷3=3 (3×3+3)÷3=42005×20042004-2004×20042005=(2004+1)×20042004-2004×(20042004+1)=2004×20042004+20042004-2004×20042004-2004=2004×20042004-2004×20042004+20042004-2004=0+20042004-2004=20040000。

四年级的下册思考题小学数学.doc

四年级的下册思考题小学数学.doc

四年级下册思考题小学数学1、选择 .①下面图形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 长方形B等腰梯形C平行四边形D等边三角形②长方形有()条对称轴,圆有()条对称轴,正方形有()条对称轴. A1B2C3D4E无数③从 6:00 到 9:00 ,时针旋转了()A30°B60°C90°D180°④如图,图中阴影部分向左平移()格能变成长方形 .A3B4C52 、选一选,从镜子里看到的图形是什么样子?在你认为是的图形下面打“√”.3、①下图( 1)是一个钟面,钟上是时间是4 点整,如果把钟面对着一面镜子,那么镜中的钟是几点?②下图( 2)的钟面是从镜子里看到的,正确的时间是多少?1/234、如果把镜子放在虚线上,把从镜子中看到的左边的图形画出来.5、下图是一个带形图案,你能用折纸的办法把它画出来吗?6、观察下面两个带形花边图,你能看出他们是怎样设计的吗?是否可以看成由其中的部分图形经过多次轴对称而得到的?7、下图中哪些是轴对称图形?画出轴对称图形的所有对称轴.8、在下图中以直线为对称轴,画出下面图形的另一部分,使它们成为对称图形.9、下图是用同样大小的三个小正方形连接组成的对称图形,画出它们的对称轴.10、如果用同样大小的四个小正方形,按上面的连接方法,将会连接出怎样的的对称图形?你能画出十种吗?11、如下图,指针顺时针旋转900,从 B 点旋转到()点,指针逆时针旋转900,从 B点旋转到()点.12、下图中,线段 AB绕 A 点旋转到 AB1的位置,是按()时针方向旋转()度.线段 AB绕 A 点旋转到 AB2的位置,是按()时针方向旋转()度.13、把下面的两个图形分别绕A、B 两点顺时针旋转900,画出旋转后的图形 .14 、画出下面图形的另一半,使它成为一个轴对称图形.你还能画出多少种?请都画出来.二、认识多位数1.用三个 5 和两个 0组成一个五位数,使两个 0都不读出来,这个五位数是().2.用三个 4 和五个 0 组成一个只读出两个 0的八位数,这个八位数最小是().3.有甲乙两个五位数,每个数都有三个 5,两个 0组成 .读甲数时,只读一个 0,读乙数时,两个 0都读出来,如果它们的和有三个数字是0,那么甲数是 ().4. 一个三位数加 6 就得到一个四位数,这个三位数最小是(),最大是 ().5.有1、3、5、7、9五张卡片,任何两张都可组成一个两位数 . 把组成的所有的两位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第11个是 ().6. 用1、2、3 这三个数字可以组成 ()个不同的三位数,如果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213是第 ()个数 .7. 用 0、 3、 5、 7 可以组成不同的四位数中,从大到小排列,第八个数是().8、三个 6和三个 0组成一个六位数,按要求写出这些六位数(全部 ).①一个零也不读的有:②只读一个零有:③读两个零的有:9、用四个 0,五个 1和二个 9组成一个十一位数,如果只读出一个0且是最大,这个十一位数是多少?如果要读出两个0 且是最小,这个十一位数又是多少?10. ①写出 6个十万, 50个十组成的数 .().② 25个万, 18个百组成的数是 ().③ 480个百万是 ().11.用数字 1、1、2、2、3、3拼成一个六位数,使两个 1之间有一个数字,两个 2 之间有两个数字,两个 3之间三个数字 .12、将1、1、2、2、3、 3、4、4这八个数字排成一个八位数,使得两个1中间有一个数字,两个 2中间有两个数字,两个 3中间有 3个数字,两个 4中间有 4个数字 .那么这样的八位数中的一个是 (),另一个是 ().13. 在两位数中,十位上的数字大于个位上的数字的数一共有()个,最小的一个是().14.有这样的三位数,个位和百位上的数字交换后仍然是这个数,这样的数有 () 个.15.已知三位数的各位数字之和是 25,这样的三位数一共有 ()个 .16. 用"万" 作单位,准确数 50万和近似数 50万做比较,最多相 ( ).17. 一个数是 30□0900,在□里填上 ( ),这个数最接近 310万 .18. 一个七位数,把它四舍五入到万位是120万,这个数最大是 ( ).19.十位上的数舍去以后得到了近似数 6000,当这个近似数与准确数的差有最大值时,这个差是().20.一个整数四舍五入到万位时,近似数是600万,那么这个数的取值范围是().21. 用 6、 8、 0、 3、 1、 4、 7七个数字组成一个最小的七位数,写作(),读作 (,)四舍五入到万位是().22、一个数四舍五入取近似值精确到万位,记作50000.在取近似值前,这个数最大值是(),最小值是 ().23. 小明将所有的一位数和两位数都写了一遍,那么他一共写了()个数字 .24. 黑板上写有 30个数,最小的是 11,最大的是 8369,这些数中, 三位数比两位数多 3个,比四位数少 3个,黑板上共有 ()个数字 .※ 25. 第七册数学书共 153页,在这本书的页码中, (1) 共用了多少个数字?(2) 数字 1在页码中共出现了多少次?※26. 自1至99的全体自然数中,数字 1共出现了 ()次.※27. 一本少儿读物的页码中共用了 15个 0,这本书有 ( )页.※28. 一本书从第一页到最后一页编页数时共用1500个数字,共用了 ( )个3.29. 为了给一本书标上页码,印刷工人用了3289 个数字,那么这本书共有( )页 .※30. 有( )个四位数,它的百位数字和个位数字相同 .※31. 从1978到8791的整数,十位与个位数字是相同的数 (如□□ 33)有()个.※32. 一张纸上写着 1~200共 200 个数,把这些数中带有数字 3 的数 (如3、 37、135等 ) 全部擦去,纸上还有 ()个数 .※33. 一张纸上印有 1~500 共 500 个数,如果把这些数中带有数字 1 的数全部划去,那么纸上还有()个数 .※ 34. 小明住在和平街,各家的门牌号是从 1 开始挨着编下去的 .除小明家外,其余各家门牌号加起来恰好等于 10000,问小明家门牌 ()号,和平街门牌有 ()号.※35. 一本书的中间一张被撕掉了,余下各页数码的和正好是 1000,问:(1)这本书有多少页?(2)撕掉的是哪一张?※36. 1、2、3、、 999这 999个数的数字之和为 ().※37. 一位青年人恰好在元月一日出生,在 1993年时他的年龄等于他出生年数的各位数字之和.这位青年人在 1993年时的年龄为多少?38.二进制 .大家都知道,计算机的本领很大,能准确、快速地进行各种复杂的计算,不但会做+、-、×、÷等运算,还会绘画、作图、自动控制各种仪器,.那么计算机一定认识许多数字,知识十分渊博吧.实际上,计算机只认识 "0" 和"1" 两个数字 .它采用的是二进制计数法 .我们通常记数用的是十进制计数法. 但也有不是十进制的 .例如:小时、分、秒是 60进制,星期是 7进制等 .二进制就是每满 2就向前一位进 1,用 1和 0 两个数字就可以把所有的数字表示出来.十进制表示的数用二进制表示1 12103114100510161107111810009100110 1010怎样把一个任意的十进制数变成二进制数呢?方法很简单:用2去除,余数就是最后一位数,能整除的余数就是0;然后再用 2去除商,余数是倒数第二位数,这样一直除到商是 0为止,最后的余数一定是"1" ,就是二进制数的最高位.因此二进制数的最高位总是"1".你可不要以为一个十进制的两位数,变成二进制的六位数,是越变越复杂了,其实是简便多了 .二进制只用 "1" 和"0" 两个数字,就能把任何一个数表示出来,它可以和电门的开,关对应起来,用 "开"表示 "1" ,关表示 "0" ,就能进行各种运算,一台计算机每秒钟能进行几百亿次计算,这里就有二进制计数的一份功劳呢!填表: (十进制数与二进制数的互化)39.下面有六个电灯泡,如果●●●●●○= 1●●●●○●= 2二进制1000 110110011●●●●○○= 3●●●○●●=4●●●○●○= 5那么,○●●○●○= ____三、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1、填空 .⑴计算 24× 300 时,可以先算(),再在积的末尾添().⑵ □20×32,要使积是五位数,□里至少填 ( ) ;□ 30×24,要使积是四位数,□最大填 ( ).⑶ 40×25 的积的末尾一共有()个 0.⑷ 两位数乘三位数,积可能是()位数,也可能是()位数 .⑸ 最小的两位数与最大的三位数的积是().⑹ 115 的 30 倍是(); 52 个 180 是(); 20 个 180 连加是().⑺ 640 的 16 倍是(), 640 是()的 16 倍.⑻ 211 ×39 的积大约是(), 498×21 的积大约是() .⑼在()里填上“ <”、“ >”或“ =”.60× 20()1000 36 ×30() 1100 210 ×3()60058 × 30()1500 60 ×50() 150×60 32 × 50() 50×32403×28() 9000 35×188()12000298×32()59×215 45×106()16×405⑽□□×□□ =1600,□□×□□ =2800.⑾ 16 × 25=400,如果把一个乘数除以5,另一个乘数不变,积会变成().⑿一个乘数乘 100,另一个乘数除以100,积().⒀一个乘数扩大 100 倍,另一个乘数扩大10 倍,积扩大()倍.⒁去掉一个乘数个位的0,等于这个乘数除以(),去掉另一个乘数个位和十位的两个 0,就等于另一个乘数除以();在积的末尾填上 1 个 0,等于扩大()倍,填上 2 个 0,等于扩大()倍 .⒂ 125 ×16=125×()× 2 25 ×12=25×()×()125×36=125×()× 9 250 ×32=250×()×()2、判断 .( ) ①两个数的积一定比它们的和大 .( ) ②在乘法算式中,一个乘数扩大 10 倍,积就扩大 10 倍.( ) ③ 18 个 240 相加与 18 乘 240 的结果相等 .( ) ④任何数和 1 相乘仍得 1.( ) ⑤两个因数末尾共有 3 个 0,积的末尾一定只有 3 个 0.( ) ⑥ 因数末尾有0 的乘法,末尾的 0 可以先不乘,最后再把0移下来.( ) ⑦ 用竖式计算224×42 时, 42 十位上的数“ 4”与 224 相乘的积是 896,它表示896 个一 .( ) ⑧两数相乘,积一定大于其中每一个因数 .3、选择 .① 498 ×37 的积与()最接近 . A 、12000 B 、15000 C 、 20000②最大两位数与最小两位数的积是(). A 、990 B 、9900 C 、10000③135×24 的积的最高位是(). A 万位 B 千位 C 百位④127×38 的计算顺序是先算().A 38 个127 B8 个 127 C30 个127⑤用竖式计算 153×72 时,用 72 十位上的“ 7”乘 153 的个位数字“ 3”得 21,1 应和72的()对齐. A 个位 B 十位 C 百位⑥学校有一个长方形花圃,长120 米,宽50 米;还有一个正方形苗圃,边长80米.花圃与苗圃比,()的面积大,大()平方米;()的周长多,多()米 .A 正方形苗圃B 长方形花圃C 400D 204、先填写下表,再把后面四栏同第一栏比较,看乘数分别有什么变化,积有什么变化 .乘数2121212102100乘数3 303003 3积我发现:5、①填空:□□6②□□5×1□×4□□□□3□□□□□□2□□1 9 9 2□2□□□※ 6、在右图残缺的算式中,只写出3个数字 1,□□其余的数字都不是 1,那么这个算式的×□□乘积是().1□□□□ 1□□1□7、学校要为图书室增添几种新书,购买的图书情况下表. 你能算出每种图书总价吗?单价(元)购买数量总价(元)(套)《喜羊羊与灰太10835狼》《哈利波特》16026《蓝猫三千问》135 24写出单价、数量和总价的三个数量关系式.8、①学校要为运动员添置服装,其中上衣每件134 元,裤子每条 105 元,如果添置 15 套,一共需要多少元?(用两种方法计算,然后仿照上题填表)②王师傅和徒弟小李共同加工一批零件,在8 小时中,王师傅加工了560 个,小李加工了 480 个,王师傅每小时比小李每小时多加工了多少个零件?(用两种方法计算,然后仿照上题填表)9、一辆汽车 4 小时行 320 千米,照这样的速度,再行2 小时就能到达终点,这辆汽车到达终点时,一共行了多少千米?(写出行程问题中的三个数量关系式,再计算)10.小亮从家到少年宫要走 935 米, 6 分钟走了 510 米. 照这样的速度,他到少年宫还要走多久?11、一辆卡车, 4 次运面粉 136 袋,照这样计算,再运 6 次,一共可以运多少袋?12、按下表的数量买橘子和香蕉,共要付92 元,你能填出括号里的数吗?橘子8千克每千克6元香蕉()千克每千克4元13、一个修路队修了600 米长的水渠,你能填出括号里的数吗?水渠全长600第一周每天挖64米已挖5天米第二周每天挖70米还要挖()天14、丁丁和芳芳同时从校门反方向出发,向各自家走去,你能填出括号里的数吗?丁丁和芳芳相丁丁从学校到家每分钟走70米走了4分钟距()芳芳从学校到家每分钟走65米走了4分钟米15、小强和小明家相距2400 米,两人同时从家中出发相向而行,小强每分钟走 50 米,小明每分钟走 70 米,他们经过多长时间相遇?(先画图整理,再填表,最后解答)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提问后解答. 看谁的问题提得好,提得多?小强小明16、一辆公共汽车和一辆小轿车同时从相距480 千米的两地相向而行,公共汽车每小时行 40 千米,小轿车每小时行 50 千米, 5 小时后两车还相距多少千米?(先画图整理,再解答)17、甲乙两人同时从两地骑车相向而行,甲每小时行驶20 千米,乙每小时行驶 18 千米,两人相遇时距离全程中点 3 千米,求全程长多少千米?(先画图整理,再解答)15/23四、用计算器计算积、商的变化规律填出下表,说出什么发生了变化,积、商有没有发生变化,如果有变化是怎样变的,你能从中得出什么结论吗?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积与原积比较原式8 6 48与16(8 2) (不变)96×26原4(8 2) 6(不变)()_________式8(不变)12(6 2) ()_________比8(不变)2(6 3) ()_________较24(8 3) 2(6 3) ()_________2(8 4) 24(6 4) ()_________被除数除数商与原商比较原式12 6 2与24(12 2) 6(不变) 4 ×2原6(12 2) (不变)()_________6式(不变)12(6 2)()_________12比(不变)2(6 3)()_________12较36(12 3) 18(6 3) ()_________2(12 6) 1(6 6) ()_________规律:在乘法中,①一个因数乘(或除以)一个不为0 的数,另一个因数不变,积() .②一个因数乘(或除以)一个不为0 的数,另一个因数同时除以(或乘)同一个数,积().规律:在除法中,①被除数乘(或除以)一个不为0 的数,除数不变,商().②被除数不变,除数乘(或除以)一个不为0 的数,商() .③被除数乘(或除以)一个不为0 的数,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一个数,商().1、填一填12 ( ) 24 ( )( ) ( ) ( ) ( )( ) ( ) 72 ( ) ( ) 4( ) ( ) ( ) ( )( ) ( ) ( ) ( )完成上面两组题后,每组后面的 4 个题与第一算式比较各部分是怎样变化的,才保证了使它们的积、商没发生变化?2 、利用积、商变化规律,计算下面各题.(1)1285(2)3405(3)248125(4)45025(5)36250(6)55001253、判断下面各题做得对吗?(1)28 25 (2)125 40(28 4) (25 4) (125 8) ( 40 8)7 100 1000 320700()320000 ()(3) 7000 125 (4) 4400 25(7000 8) (125 8) (4400 4) (25 4)56000 1000 1100 10056 ()11()4、△和□分别代表被除数和除数,请你根据下面的两个算式,求出△和□各是多少?△÷□= 1215△+□=3535、填空 .⑴甲数÷乙数 =2,如果甲数乘 4,乙数乘 4,那么商().⑵甲数×乙数 =800,如果甲数乘 2,乙数不变,那么积是().⑶如果 A÷B=60,那么( A×3)÷ B=();如果 A×B=300,那么( A×3)×( B×3)=().⑷如果 A×B=600,那么( A×5)×( B÷5)=();如果 A÷B=75,那么( A×10)÷( B×5)=();如果 A÷B=75,那么( A÷5)÷( B÷3)=().⑸如果除数和商都扩大三倍,那么被除数().⑹ 930 ÷50 商是(),余数是()⑺ 567 ÷21=567÷()÷(),这样算可以使运算简便.⑻甲数除以乙数,商是5,余数是 20,当甲、乙两数同时划去末尾的一个0 时,商是(),余数是().⑼计算 700÷300,可以用 7÷ 3 比较简便,这是根据()商不变的性质,得到的商是(),余数的().⑽ 670 ×200= 134000,如果先算 67×2=134,也就等于 670 除以(),200除以(),算出的积就除以();要想使积不变,134的末尾要添3个0,等于乘().⑾ 360 ÷60=120÷( )=( )÷1=()÷120⑿34000 ÷ 125=(34000 ×□ ) ÷(125 ×8)⒀(84 ×□ ) ÷(21 ×17) =4⒁ (480 ÷11) ÷(24 ÷ 11) =()⒂ (200 ÷9) ÷(25 ÷□) =8⒃ 24 ×56=12×( ) =( ) ×28⒄ 1400 ÷200=70÷( ) =( ) ÷50⒅90 ÷45=(90 ×3) ÷(45 +□ )提示:被除数扩大 3 倍,除数也扩大 3 倍 ( 即增加 2 倍) ,商不变 .⒆40 ÷8=(40 +80) ÷(8 +□)提示:被除数与除数都增加 2 倍( 即扩大 3 倍) ,商不变 .⒇(3600 ÷□ ) ÷(900 ×□ ) =46、判断 .()① 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商不变.()② 一个因数不变,另一因数乘或除以一个数(0 除外),积也乘或除以这个数.()③ 因为 75÷ 4=183,所以 750÷40=18 3.()④ 两个数相除,被除数乘3,除数除以 3,商乘 9.()⑤ 因为 360÷15=24,所以 3600÷ 15=240,360÷5=8.7、根据 37×3=111,你能很快写出下面各题的得数吗?① 37× 6=② 37×12=③ 15×37=④27× 37=⑤ 89×27×37=8、已知 280× 340=95200,你能很快写出下面各题的得数吗?① 28× 170=② 560× 170=③ 2800×1700=④ 14×680=9、已知 60800÷76= 800,你能很快写出下面各题的得数吗?① 30400÷ 76=② 60800÷ 38=③ 15200÷ 19=④ 30400÷ 152=10、欣欣农机厂要制造300 台机器,原来每台用钢材 1430 千克,技术革新后,每台比原来节约钢材 200 千克,现在一共要用钢材多少千克?合多少吨?11、一个文具厂原计划每月生产3000 枝钢笔,技术革新后,一年的生产任务10 个月就完成了,实际平均每月生产钢笔多少枝?五、解决问题的策略1、① 如图:阴影部分是正方形,则最大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②图中是大小不同的九个正方形(图中的数字表示它所在正方形的边长)组成的一个长方形. 有5个正方形的边长没有给出,请你把它求出来( a、 b、 c、 d、 e 分别表示这 5 个正方形的边长).a=()、b=()、c=()、d=()、e=().③右图是某小学教学楼的平面示意图,设计者在图上只表明了三条线段的长度(单位:厘米),请你算出它的周长.2、右图的正方形被分成4 个相同的小长方形,每个小长方形的周长是 40 厘米,求原正方形的周长 .(用多种方法解答)20/233、①右图中,正方形中套着一个长方形,正方形的边长是15 厘米,长方形的四个顶点,恰好分别把正方形四条边都分成两段,其中长的一段是短的一段的2倍,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②如图四个同样大小的长方形和一个面积为4 平方米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面积为 400 平方米的大正方形 .则这个长方形的长、宽各多少米?③一个正方形的面积是 100平方厘米,以它的对角线长的一半为边长,作一个新的正方形 (如图 ),新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④右图是由 6 个相等的三角形拼成的图形,这个图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4 、在一个边长是8米的正方形草坪四周有一条 1 米宽的花圃 . 在花圃里栽有牡丹花,每棵占地 1 平方米,一共要栽多少棵?(先画出示意图,再解答)5、有两个相同的长方形,长7厘米,宽 3厘米,如果把图叠在一起,这个图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它们按右米?6、①两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拼成一个大正方形(如图),如果两个长方形的面积分别是27平方米和 18平方米,那么大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② 用同样的长方形砖在花园的周边镶成一个正方形边框,如图,边框的周长是 264厘米,里面小正方形的面积是 900平方厘米,问每块小长方形砖的长、宽各是多少?※7、下图是由五个大小不等的长方形和一个小正方形拼成的大正方形,又知这五个长方形及一个小正方形的周长之和是 120厘米 .大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8、育红小学原来操场长是75米,宽是 55米,后来进行了扩建,扩建后的面积是 5940平方米 .已知宽比原来增加了 11米,问长比原来增加了多少米?※9、一个长方形,如果宽增加3厘米,则面积增加 27平方厘米,若长增加 3 厘米,则面积增加 15平方厘米,若长和宽都增加3厘米,则面积增加多少平方厘米?10、两数之积是 286,如果其中一个因数减去2,积就等于 242,这两个数是( )和().11、如果一个因数增加 12,另一个因数不变,那么积就增加60,如果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增加 12,那么积就增加 144,求原来的两个因数 .12、一个边长是 10厘米的正方形,如果长度增加2厘米,宽度减少 2厘米,那么 ().选择正确答案填空:A. 周长和面积都不变;B. 周长不变,面积增大;C. 周长增长,面积不变;D. 周长不变,面积减少 .13、填空:23/23。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思考题及拓展训练题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思考题及拓展训练题

最新⼈教版四年级数学思考题及拓展训练题⼈教版四年级数学思考题及拓展训练题坝下中⼼于洁⼩学林永志上册思考题1、⽤0,0,0,1,2,3,4这七个数字按要求组成七位数.(1)读两个零(2)读⼀个零(3)所有的零都不读(4)读三个零2、下⾯的题,你能不写竖式,直接⼝算出得数吗?13×11 12×33 14×55 15×66121×11 134×11 158×11 167×113、⽤0,2,3,4,5组成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算式,你能写出⼏个?你能写出乘积最⼤的算式吗?4、把下⾯的算式填完整.□□□×□ 61 2 1 8□□□□□□□5、你能根据以下的线索找出百宝箱的密码吗?(1)密码是⼀个六位数.(2)这个六位数在800000与900000之间,并且千位上是0,⼗位上是4,百位数和个位数相同. (3)密码的⼗万位、万位、千位上数字组成的三位数除以百位、⼗位上数字组成的两位数,商是35.6、⾯的例⼦算出“357×46”的积吗?13、河内塔问题:上册拓展训练题1、先找出下列数排列的规律,并根据规律在括号⾥填上适当的数.(1)、10,11,13,16,20,(),31(2)、1,4,9,16,25,(),49,64(3)、1,1,2,3,5,8,13,(),34,55E D C B AO E D C B A (4)、(8,4)(5,7)(10,2)(□,9)2、数出右图中有多少条线段?3、数⼀数右图中有多少个锐⾓?4、⽤3 ~ 6这四个数字分别组成两个两位数,使这两个两位数的乘积最⼤.5、⽤0 ~ 4这五个数字分别组成⼀个三位数和⼀个两位数,使这两个数的乘积最⼤.5、根据下⾯两个算式,求○与□各代表多少?○+○+○=18 ○+□=106、根据下⾯两个算式,求○与△各代表多少?○-△=8△+△+△=○ 7、某玩具⼚把630件玩具分别装在5个塑料箱和6个纸箱⾥,1个塑料箱与3个纸箱装的玩具同样多.每个塑料箱和纸箱各装多少件玩具?8、⼀桶油,连桶重180千克,⽤去⼀半油后,连桶还有100千克.问:油和桶各重多少千克?9、在下⾯的⽅框中填上合适的数字.□ 7 6×□□18 □□□□□□3 1 □□ 010、 6 □□ 2 □□ 2 8 5× 3 5 ×□ 6 ×□□3 3 □□□ 04 1 □ 2 □1 □8 □□7 0 □□□□□□□□□□□□□ 9 □□11、12、在下⾯的式⼦⾥添上括号,使等式成⽴.7×9+12÷3-2 = 2313、有⼀个数列:4,10,16,22,…,52,这个数列共有多少项?14、计算:1+2+3+…+49+5015、两个数相除,商是8,余数是20,如果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10倍,商是多少?余数是多少?16、王霞在计算题时,由于粗⼼⼤意,把被减数个位上的3错写成5,把⼗位上的6错写成0,这样算得差是189.正确的差是多少?17、两数相乘,如果⼀个因数缩⼩4倍,另⼀个因数扩⼤4倍,和是否起变化?18、两数相乘,如果⼀个因数扩⼤3倍,另⼀个因数缩⼩12倍,积将有什么变化?19、两数相乘,如果⼀个因数扩⼤3倍,另⼀个因数扩⼤6倍,积将有什么变化?20、⼩玲在计算除法时,把除数65写成56,结果得到的商是13,还余52.正确的商是多少?21、⼩虎在计算除法时,把被除数1250写成1205,结果得到的商是48,余数是5.正确的商应该是多少?22、⼩丽在计算除法时,把除数530末尾的0漏写了,得到的商是40.正确的商应该是多少?23、⼩冬在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时,把被除数137错写成173,这样商⽐原来多了3,⽽余数正好相同.正确的商和余数是多少?24、⼩菊做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时,把⼀个因数的个位数字1误写成7,结果得646,实际应为418.这两个两位数各是多少?25、两个数相乘,如果⼀个因数增加3,另⼀个因数不变,那么积增加18;如果⼀个因数不变,另⼀个因数减少4,那么积减少200.原来的积是多少?26、学校有科技书和故事书共480本,科技书的本数是故事书的3倍.两种书各有多少本?27、⼩华、⼩明和⼩强三⼈合⽤⼀些练习本,⼩华带来8本,⼩明带来7本,⼩强没有练习本,他付出了10元.⼩华应得⼏元钱?28、⼩明从家到学校有3条路可⾛,从学校到少年宫有两条路,⼩明从家经过学校到少年宫有⼏种⾛法?29、⽤3、4、5、6四个数字可以组成多少个不同的四位数?30、⽤⼀只平底锅煎饼,每次只能放两个,剪⼀个饼需要2分钟(规定正反⾯各需要1分钟).问煎3个饼⾄少需要多少分钟?31、⽤⼀只平底锅烙⼤饼,锅⾥只能同时放两个.烙熟⼤饼的⼀⾯需要3分钟,现在要烙3个⼤饼,最少要⽤⼏分钟?32、妈妈让⼩明给客⼈烧⽔沏茶.洗⽔壶需要1分钟,烧开⽔需要15分钟,洗茶壶需要1分钟,洗茶杯需要1分钟.要让客⼈喝上茶,最少需要多少分钟?33、⼩虎早晨要完成这样⼏件事:烧⼀壶开⽔需要10分钟,把开⽔灌进热⽔瓶需要2分钟,取奶需要5分钟,整理书包需要4分钟.他完成这⼏件事最少需要多少分钟?34、⼩强给客⼈沏茶,烧开⽔需要12分钟,洗茶杯要2分钟,买茶叶要8分钟,放茶叶泡茶要1分钟.为了让客⼈早点喝上茶,你认为最合理的安排,多少分钟就可以了?35、甲、⼄、丙三⼈分别拿着2个、3个、1个热⽔瓶同时到达开⽔供应点打热⽔.热⽔龙头只有⼀个,怎样安排他们打⽔的次序,可以使他们打热⽔所花的总时间最少?36、甲、⼄、丙三⼈到商场批发部洽谈业务,甲、⼄、丙三⼈需要的时间分别是10分钟、16分钟和8分钟.怎样安排,使3⼈所花的时间最少?最少时间是多少?37、甲、⼄、丙、丁四⼈同时到⼀⽔龙头处⽤⽔,甲洗托把需要3分钟,⼄洗抹布需要2分钟,丙洗⾐服需要10分钟,丁⽤桶注⽔需要1分钟.怎样安排四⼈⽤⽔的次序,使他们所花的总时间最少?最少时间是多少?下册思考题1、书架上有两层书,共144本.如果从下层取出8本放到上层去,两层书的本数就相同.书架上、下层各有多少本书?2、在⾥填上适当的运算符号,使等号两边相等.3 3 3 3 = 1 3 3 3 3 = 73 3 3 3 = 2 3 3 3 3 = 83 3 3 3 = 3 3 3 3 3 = 93、把下⾯每组⽤图形表⽰的算式改写成⼀个算式.(1)— = + = × =(2)× = ÷ = — =4、进⼊知识宫的密码是 ,请先破密码.14+ 82 — = 87 × 6 + 10 = 58密码是:5、同学们,你们听过数学家⾼斯⼩时候的故事吗?1+2+……+99+100的和是多少吗?你知道⾼斯是怎样计算吗?你还能想出其他简便的⽅法吗?6、在⾥填上适当的数.167 × 2 + 167 × 3 + 167× 5 = 167 ×28 × 225 — 2×225 — 6×225 = × 22539×8 +6×39 — 39×4 = ×7、计算下⾯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145 + 263+55—198 127+133+184+240487—187—139—61 300—123—75—778、在下⾯的乘法算式中,1~9这九个数字各出现⼀次.你能填出□⾥的数字吗?□×1□□□ = □□5 29、△、○、□各代表三个数.并且△+△=□+□+□□+□+□=○+○+○+○△+□+○+○=400△=?□=?○=?10、⼩丽读某数时读成了四万五千零⼀,后来发现⼩丽读错了,她没读⼩数点.原来的⼩数应该只读⼀个零.求原来的数是多少?11、⽤数字卡⽚2、3、4和⼩数点.,能够组成多少个不同的⼩数?12、根据三⾓形内⾓和是180度,你能求出下⾯的四边形和正六边形的内⾓和吗?13、下⾯图形中各有多少个三⾓形?有什么规律?14、怎样⽤⼀张正⽅形纸剪出⼀个等边三⾓形?15、试⼀试:你能在钉⼦板上围出⼀个等边三⾓形吗?16、⼀个物体从⾼空下落,经过4秒落地.已知第⼀秒下落的距离是4.9⽶,以后每⼀秒下落的距离都⽐前⼀秒多9.8⽶.这个物体在下落前距地⾯多少⽶?⼈沿公路⼀侧植树,每隔6⽶种⼀棵,⼀共种了36棵.从第1棵到最后⼀棵的距离有多远?31、如果⼀个三⾓形的两条边分别长4厘⽶和7厘⽶,另⼀条边可能是⼏厘⽶?下册拓展训练题1、三、四年级同学共植树128棵,四年级⽐三年级多植树20棵,求三、四年级各植树多少棵?2、两筐梨⼦共有120个,如果从第⼀筐中拿10个放到第⼆筐中,那么两筐的梨⼦个数相等.两筐原来各有多少个梨?3、红星⼩学三(1)班和三(2)班共有学⽣108⼈,从三(1)班转3⼈到三(2)班,则两班⼈数同样多.两个班原来各有学⽣多少⼈?4、甲、⼄两笨共有⽔果60千克,如果从甲箱中取出5千克放到⼄箱中,则两箱⽔果⼀样重.两箱原来各有⽔果多少千克?5、(1)1+2+3+…+199+200 (2)6+7+8+…+74+75(3)100+99+98+…+61+60 (4)2+6+10+14+18+22(5)5+10+15+20+…+195+200 (6)9+18+27+36+…+261+2706、计算下⾯各题.(1)632-156-232 (2)128+186+72-86(3) 248+(152-127)(4) 324-(124-97)(5) 283+(358-183)(6)286+879-679(7)812-593+1937、根据下⾯两个算式,求○与△各代表多少?△-○=2○+○+△+△+△=568、根据下⾯两个算式求□与○各代表多少?□-○=8□+□+○+○=209、根据下⾯两个算式,求△与○各代表多少?△+△+△+○+○=78△+△+○+○+○=7210、根据下⾯两个算式,求△与□各代表多少?△+△+△-□-□=12□+□+□-△-△=211、⼀个鱼塘的周长是1500⽶,沿鱼塘周围每隔6⽶栽⼀棵杨树,需要种多少棵杨树?12、⼀座长400⽶的⼤桥两旁挂彩灯,每两个相隔4⽶,从桥头到桥尾⼀共装了多少盏灯?13、在⼀条长100⽶的⼤路两旁各栽⼀⾏树,起点和终点都栽,⼀共栽52棵,相邻的两棵树之间的距离相等.求相邻两棵树之间的距离.14、六年级学⽣参加⼴播操⽐赛,排了5路纵队,队伍长20⽶,前后两排相距1⽶.六年级有学⽣多少⼈?15、有⼀个⼯⼈把长12⽶的圆钢锯成了3⽶长的⼩段,锯断⼀次要5分钟.共需要多少分钟?16、有⼀幢10层的⼤楼,由于停电电梯停开.某⼈从1层⾛到3层需要30秒,照这样计算,他从3层⾛到10需要多少秒?17、把6⽶长的⽊料平均锯成3段要6分钟,照这样计算,如果锯成6段,需要多少分钟?18、时钟4点敲4下,6秒钟敲完.那么12点钟敲12下,多少秒钟敲完?相信能就⼀定能19、⼀游⼈以等速在⼀条⼩路上散步,路边相邻两棵树的距离都相等,他从第⼀棵树⾛到第10棵树⽤了11分钟,如果这个游⼈⾛22分钟,应⾛到第⼏棵树?。

四年级数学小学数学人教版试题答案及解析

四年级数学小学数学人教版试题答案及解析

四年级数学小学数学人教版试题答案及解析1.类型一:(注意:一定要括号外的数分别乘括号里的两个数,再把积相加)【答案】(1)1200;(2)11000;(3)5400;(4)298;(5)85828;(6)480【解析】【考点】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

分析:通过观察,此题可运用乘法分配律简算,注意括号外的数分别乘括号里的两个数,再把积相加。

解答:(1)(40+8)×25=40×25+8×25=1000+200=1200(2)125×(8+80)=125×8+80×125=1000+10000=11000(3)36×(100+50)=36×100+36×50=3600+1800=5400(4)24×(2+10)=24×2+24×10=48+240=298(5)86×(1000﹣2)=86×1000﹣2×86=86000﹣172=85828(6)15×(40﹣8)=15×40﹣8×15=600﹣120=4802.类型三:(提示把102看作100+2;81看作80+1,再用乘法分配律)【答案】(1)7956;(2)7036;(3)5656;(4)5404;(5)10125;(6)1025;(7)3075;(8)7676;(9)6324;(10)8505【解析】【考点】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

分析:通过观察,这几道题属于同种类型,把某个数进行拆分,例如把102看作100+2,把81看作80+1等,运用乘法分配律简算。

解答:(1)78×102=78×(100+2)=78×100+78×2=7800+156=7956(2)69×102=69×(100+2)=69×100+69×2=6900+136=7036(3)56×101=56×(100+1)=56×100+56=5600+56=5656(4)52×102=52×(100+2)=52×100+2×52=5300+104=5404(5)125×81=125×(80+1)=125×80+125=10000+125=10125(6)25×41=25×(40+1)=25×40+25=1000+25=1025(7)75×41=75×(40+1)=75×40+75=3000+75=3075(8)76×101=76×(100+1)=76×100+76=7600+76=7676(9)62×102=62×(100+2)=62×100+62×2=6200+124=6324(10)105×81=(100+5)×81=100×81+5×81=8100+405=85053.读出或写出下面各小数:6.48 读作:30.253 读作:三点五六,写作:四十点零三,写作:【答案】六点四八,三十点二五三,3.56,40.03【解析】分析:小数的读法:整数部分是“0”的就读做“零”,整数部分不是“0”的按照整数的读法来读,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是几就依次读出来;据此依次解答即可。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思维训练14题(附答案)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思维训练14题(附答案)

小学四年级数学思维训练14题(附答案)1小明骑在牛背上赶牛过河,共有甲乙丙丁四头牛,甲牛过河需1分钟,乙牛需2分钟,丙牛需5分钟,丁牛需6分钟,每次只能骑一头牛,赶一头牛过河。

【分析】要使过河时间最少,应抓住以下两点:(1)同时过河的两头牛过河时间差要尽可能小(2)过河后应骑用时最少的牛回来。

解:小明骑在甲牛背上赶乙牛过河后,再骑甲牛返回,用时2+1=3分钟然后骑在丙牛背上赶丁牛过河后,再骑乙牛返回,用时6+2=8分钟最后骑在甲牛背上赶乙牛过河,不用返回,用时2分钟。

总共用时(2+1)+(6+2)+2=13分钟。

2一张数学试卷,只有25道选择题。

做对一题得4分,做错一题倒扣1分;如不做,不得分也不扣分,若小明得了78分,那么他做对了多少题,做错多少题,没做多少题?答案与解析:答案:做对20道题,做错2题,没做的3题解析:78÷4=19余二,说明他至少做对了20道题,因为如果只做对19道题的话至多得76分。

那么他能做对21题吗?设他做对21题,其他全做错,得21×4-4=80分,大于78分。

所以他只能做对20道题,20×4=80,得了80分,实际上得了78分,所以还得做错两道,既然剩下5道题,错了2道,那么有3道题没做。

3“有一牧场,已知养牛27头,6天把草吃尽;养牛23头,9天把草吃尽。

如果养牛21头,那么几天能把牧场上的草吃尽呢?并且牧场上的草是不断生长的。

”答案:一般解法:把一头牛一天所吃的牧草看作1,那么就有:(1)27头牛6天所吃的牧草为:27×6=162 (这162包括牧场原有的草和6天新长的草。

)(2)23头牛9天所吃的牧草为:23×9=207 (这207包括牧场原有的草和9天新长的草。

)(3)1天新长的草为:(207-162)÷(9-6)=15(4)牧场上原有的草为:27×6-15×6=72(5)每天新长的草足够15头牛吃,21头牛减去15头,剩下6头吃原牧场的草:72÷(21-15)=72÷6=12(天)所以养21头牛,12天才能把牧场上的草吃尽。

四年级下册数学思维拓展练习题4套(含答案)

四年级下册数学思维拓展练习题4套(含答案)

四年级下册数学思维练习11、王阿姨捐了450元为希望小学的学生购买文具:钢笔每支4元,计算器每个12元,书包每个9元。

如果要求购买的三种文具同样多,且不剩钱,应该怎样购买?2、李老师拿620元想为希望小学的学生购买书本。

已知《童话故事》每本12元,《十万个为什么》每本11元,《科技天地》每本8元。

如果要求购买以上的三种图书同样多,且不剩钱,应该怎样购买?3、有9个数,他们的平均数是133,把这些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起来,前三个数的平均数是120,后五个数的平均数是140,那么,第四个数是多少?4、有8个数,他们的平均数是156,把这些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起来,前四个数的平均数是110,后三个数的平均数是130,那么,第五个数是多少?5、在括号里填合适的数。

(1)175÷()+25×4=135(2)18×20-()÷12=3406、小练笔。

(1)200÷()+32×2=69(2)21×30-()÷12=3287、填合适的运算符号和数字。

8、填合适的运算符号使等式成立。

9、请用下面的数字写出算式,使得得数等于24,每个数字都必须用,且只能用一次,可以加括号,可以移动数字的位置。

5 5 1 5 4 2 1 9四年级下册数学期中思维练习21、口算书中一共1800题,小芳第一天做了60题,第二天比第一天多做8题。

第三天应从第几题做起?2、一本书一共630页,小强第一天读了123页,第二天比第一天多读17页。

第三天应从第几页读起?3、书架上有两层书,共144本。

如果从小层取出8本放到上层去,两层书的本数就相同。

书架上、下层各有多少本书?4、甲乙两箱共有60千克水果,如果从甲箱取5千克放入乙箱,两箱一样重,甲乙两箱原来各有多少千克?5、甲乙两箱共有90袋洗衣粉,如果从甲箱取4袋放入乙箱,则甲箱比乙箱还多6袋,求甲乙两箱原来各有多少袋?6、在○里填上适当的运算符号,使等号两边相等。

思考题四年级上册

思考题四年级上册

思考题四年级上册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四年级上册思考题旨在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拓展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解答这些思考题,学生能够锻炼自己的思维逻辑,培养分析和推理的能力,同时也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思考题四年级上册分为多个章节,涵盖了语文、数学、英语等多个学科的内容。

在这些思考题中,既有基础知识的考查,也有对学生思维能力和创造力的挑战。

学生需要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思考、分析和探索,找出问题的本质,并寻求最佳解决方法。

在语文方面,四年级上册思考题主要包括阅读理解、作文、词语辨析等内容。

通过阅读理解题,学生可以提高对文章的理解能力,培养细致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作文题则可以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写作技巧,让他们能够用准确的语言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

第二篇示例:四年级是一个思维敏捷的年纪,学生们开始具备了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他们能够通过逻辑推理和分析解决问题。

在学习中,老师经常布置思考题,让学生们通过思考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四年级上册的思考题。

第一题:有一个水桶里有30升水,你往里倒了10升,然后又倒了5升,接着你又倒了10升,这时水桶里还有多少水?这是一道简单的加法和减法题,通过这个题目可以让学生们巩固对加法减法的运算,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

答案是30升-10升+5升-10升=15升。

第二题:你拿10块钱去买了一本书,还剩下5块钱,请你计算一下这本书的价格是多少?第三题:如果有5个小朋友,每个人手里都有3个橘子,那么一共有多少个橘子?第四题: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24厘米,宽是4厘米,那么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这是一个涉及周长和面积计算的问题,通过这个题目可以让学生们理解周长和面积的概念,培养学生的几何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答案是周长=2*(长+宽),所以长+4+4=24,长=8,面积=长*宽=8*4=32平方厘米。

第四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解决问题专项)-(2024年版)四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含解析)

第四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解决问题专项)-(2024年版)四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含解析)

第四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1.希望小学四年级122名学生到风景区开展一个社会实践活动,已知门票:15元/人;车票:16元/人。

这些学生一共要交多少钱?2.李叔叔家有一个长方形的果园,长800米,宽500米。

这个果园的面积是多少公顷?3.王华家离学校有900米,他每天从家去学校要走2个来回,他一星期(5天)一共要走多少米?合多少千米?4.为弘扬传统美德,学校购进一批《弟子规》,每本24元,三年级296名同学每人发一本,学校要付多少元书款?5.某修路队修一段路,平均每天修135米,已经修了44天,还剩520米未修好,这条路全长是多少米?6.李老板坐火车从成都站到北京西站,火车平均每小时行120千米。

火车7月21日20∶55从成都站出发火车7月22日23∶55到达北京西站(1)李老板从成都站到北京西站一共用了多少小时?(2)成都站到北京西站的铁路路线长多少千米?7.包装一个小礼盒需要31厘米的彩带,现有320个这样的小礼盒,准备90米的彩带够吗?8.小华骑自行车的速度是280米/分钟,他骑自行车到公园用了24分钟,如果乘汽车只要8分钟,那么汽车的速度是多少?9.赵师傅骑三轮车去城里买菜,去时每分钟行160米,用了15分钟;回来时用了20分钟,赵师傅回来时每分钟行多少米?10.小红家今年前3个月的水费是150元,平均每个月水费是多少元?照这样计算,一年的水费是多少元?11.一个工程队每天可以修路200米,一条马路长1900米,工程队从2024年3月21日开始修路,3月底工程队可以修完这条马路吗?12.叶老师和陈老师周末骑自行车锻炼。

叶老师每分钟行驶350米,陈老师每小时行驶20千米,谁的骑车速度更快?13.用2、3、4、5组成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算式(算式中每个数都用一次),你能写出几个(不小于4个)?乘积最大的是算式是哪一个?14.小明在计算一道乘法题时,把其中的一个因数扩大到了原来的4倍,结果积是28,想一想这道题原来的积应是多少。

【一日一题思维拓展训练】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思维拓展训练(第4套)附答案.人教版

【一日一题思维拓展训练】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思维拓展训练(第4套)附答案.人教版

四年级数学下册思维拓展训练(第4套)班级姓名得分【资料使用建议】:每日1题,坚持训练1.数一数下图中共有多少个三角形?2.将6个数1,3,5,7,9,11,分别填入右图中的圆圈内(每一个圆圈内仅填一个数),使得三角形三个边的数之和都为19,择三角形三个顶点的三个数之和为3.芳草地小学四年级有58人学钢琴,43人学画画,37人既学钢琴又学画画,问只学钢琴和只学画画的分别有多少人?4.判断下面的数列中,哪些是等差数列?如果是,请指明公差;如果不是,请说明理由。

数列一∶32、35、38、41、44、47、….数列二∶1、3、9、27、51.…….数列三∶2014、2014、2014、2014、2014...数列四∶2、4、2、4、6、8、10、12、14….数列五∶2009、2007、2005、2003、2001…..数列六∶1、3、3、6、5、9、7、12、9....数列七∶2012、2003、1994、1985、1976、……..22、13、45.四年级三个班的同学们参加植树活动,共植树220棵,一班植的是二班的2倍,二班比三班多植20棵。

三个班各值多少棵树?6.用0,1,2,3,…,9这10个数字组成5个两位数,每个数字只用一次,要求它们的和是个奇数,并且尽可能的大,那么这5个两位数的和是多少?7.有ABC三个人,一个人是导演,一个人是老师,一个是司机。

已知A的年龄比老师大,司机的年龄比导演大,老师的年龄比C大。

那么ABC分别代表的是什么人?8.计算:(70÷4+90÷4)÷4=?参考答案1.【答案】10+6+6+1+3+1=272.【答案】21【解析】三个顶点出的数字用了两次,中间的数字用了一次,所以三个定点出的三个数字之和可以这样计算:19 x 3 - (1+3+5+7+9+11)=57-36=21.3.【答案】21(人)【解析】解包含与排除题,画图是一种很直观、简捷的方法,可以帮助解决问题,画图时注意把不同的对象与不同的区域对应清楚.建议教师帮助学生画图分析,清楚的分析每一部分的含义。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课件+教案+试题+共176份)《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课件+教案+试题+共176份)《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教案

《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并会在实际中应用。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自己总结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并会应用这些关系进行乘、除法的验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分析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推理、概括能力,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验算习惯。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乘、除法的意义及各部分间的关系,并对乘、除法进行验算。

教学难点理解乘、除法的互逆关系,以及用乘、除法的意义说明一些题为什么用乘、除法解答。

教学步骤(一)铺垫孕伏1、口算:7×5=()9×6=()()× 4=3235÷5=()54÷6=()32÷()=835÷7=()54÷9=()()÷4=82、导入:我们已经做过大量的整数乘除法计算和应用题的练习,对于乘除法知识也有了初步的了解,这里我们要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上,对乘除法的意义加以概括,使同学们能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板书课题:乘除法的意义及各部分间的关系)(二)探求新知1、教学乘法的意义(1)每个花瓶里插3枝花,4个花瓶一共插多少枝花?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用加法算:3+3+3+3=12用乘法算:3×4=12教师提问:观察,比较上面的2种算法,为什么列式和计算方法都不同?3,4和12在题中分别叫做什么数?分组讨论:根据上面乘法算式和各部分的联系看,乘法是一种什么样的运算呢?(启发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乘法的意义。

)教师归纳: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相乘的两个数叫做因数,乘得的数叫做积。

教学乘法各部分的名称:教师提问:相乘的两个数叫做什么?(因数)乘得的数叫做什么?(积数)(教师板书)2、教学除法的意义(2)有12枝花,每3枝插一瓶,可以插几瓶?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12÷3=4(3)有12枝花,平均插到4个花瓶里,每个花瓶可以插几枝?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12÷4=3教师提问:观察,比较上面的2道题,为什么列式和计算方法都不同?4,3和12在三个题中分别叫做什么数?第(2)(3)题分别是已知什么?求什么?怎样算?第(2)(3)题分别是已知两个数的积和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用除法计算。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课件+教案+试题+共176份)《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课件+教案+试题+共176份)《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教案

《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并会在实际中应用。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自己总结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并会应用这些关系进行乘、除法的验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分析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推理、概括能力,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验算习惯。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乘、除法的意义及各部分间的关系,并对乘、除法进行验算。

教学难点理解乘、除法的互逆关系,以及用乘、除法的意义说明一些题为什么用乘、除法解答。

教学步骤(一)铺垫孕伏1、口算:7×5=()9×6=()()× 4=3235÷5=()54÷6=()32÷()=835÷7=()54÷9=()()÷4=82、导入:我们已经做过大量的整数乘除法计算和应用题的练习,对于乘除法知识也有了初步的了解,这里我们要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上,对乘除法的意义加以概括,使同学们能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板书课题:乘除法的意义及各部分间的关系)(二)探求新知1、教学乘法的意义(1)每个花瓶里插3枝花,4个花瓶一共插多少枝花?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用加法算:3+3+3+3=12用乘法算:3×4=12教师提问:观察,比较上面的2种算法,为什么列式和计算方法都不同?3,4和12在题中分别叫做什么数?分组讨论:根据上面乘法算式和各部分的联系看,乘法是一种什么样的运算呢?(启发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乘法的意义。

)教师归纳: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相乘的两个数叫做因数,乘得的数叫做积。

教学乘法各部分的名称:教师提问:相乘的两个数叫做什么?(因数)乘得的数叫做什么?(积数)(教师板书)2、教学除法的意义(2)有12枝花,每3枝插一瓶,可以插几瓶?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12÷3=4(3)有12枝花,平均插到4个花瓶里,每个花瓶可以插几枝?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12÷4=3教师提问:观察,比较上面的2道题,为什么列式和计算方法都不同?4,3和12在三个题中分别叫做什么数?第(2)(3)题分别是已知什么?求什么?怎样算?第(2)(3)题分别是已知两个数的积和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用除法计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数学竞赛试题
姓名:得分:
1.用0,0,0,1,2,3,4这七个数字按要求组成七位数。

2.数一数下面的图形各有几个角?
1)读出两个0:
2)读出一个0:
3)所有的0都不读:
4)读三个0:()()()3.先找规律,再计算。

110+120+130+140+150=()×() 220+230+240+250=()×()
4.用0,2,3,4,5组成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算式,你能写出几个?你能写出乘积最大的算式吗?
5.算一算,想一想。

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18 × 24=432 (18÷2)×(24×2)= (18×2)×(24÷2)=
6.
××
6 6
7.观察图形对角线,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8.拿一把直尺和一个量角器,怎样画一条直线的垂线?
9.书架上有两层书,共144本。

如果从下层取出8本放到上层去,两层书的本数就相同。

书架上、下层各有多少本书?
10.
3 3 3 3 = 1 3 3 3 3 = 2 3 3 3 3 = 3
3 3 3 3 =7 3 3 3 3 = 8 3 3 3 3 = 9
11.
(1) - = (2)× =
+ = ÷=
= - =
12. 小美看着老师在黑板上写的数,读了出来:“四万五千零一”。

她同桌看了看黑板,发现小美读错了,没读小数点。

这是个小数,应该只读一个0。

你知道这个数原来是多少吗?
13.下面的题,你能不写竖式,直接口算出得数吗?
13×11 12×33 14×55 15×66
14.用简便算法计算下面各题。

121×11 134×11 158×11 167×11
15.计算下面各题,怎能样算简便就怎样算。

145+263+55-198 127+133+184+240 487-187-139-61 300-123-75-77 16.在下面的乘法算式中,1~9这个数字各出现一次。

你能填出里的数字吗?
×1 = 5 2
17. 、、、代表三个数,并且+ = + ,+ + + + +
+ + =400。

=??=?
18.用数字卡片2,3,4和小数点“.”,能够组成多少个不同的小数?
19.根据三角形内角和是180。

你能求出下面的四边形和正六边形的内角和吗?
20.下面图形中各有多少个三角形?有什么规律?
21.一个物体从高空下落,经过4秒落地。

已知第一秒下落的距离是4.9米,以后每一秒下落的距离都比前一秒多9.8米。

这个物体在下落前距地面多少米?
22.他们是长跑比赛的前四名,你知道他们各自的名次吗?(填在括号里)
1)1号说:“3号在我前面。


2)2号说:“我们的号码与名次都不相同。


3)3号说:“我不是第1名。


4)4号说:“1号不是第4名。


23.进入知识宫的密码是,请先破译密码。

14+82- =87 ,×6+10=58,密码是:()
24. 11.每节车厢限60吨,有500吨货物,需要多少节车厢才能装完?
25.小丽家到商场的距离是2400米,她以150米/分的速度跑了5分钟,又以60米/分的速度走了16分钟,还要走多少米才能到商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