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微生物学名词解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学微生物学名词解释

1 医学微生物学:主要研究与人类疾病有关的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学性状、致病与免疫机制、特异性诊断及防治措施等,是基础医学的一门重要学科。

2 荚膜:是某些细菌在细胞壁外包绕的一层厚度um以上,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即可观察到的,与四周界限分明的黏液性物质。

3 芽胞:是某些细菌在一定环境条件下,细胞质、核质逐渐脱水浓缩,在菌体内形成折光性强的圆形或椭圆形的小体。

4 质粒:是细菌核质外的环形闭合双链DNA分子,携有遗传信息,可控制细菌某些特定的遗传性状,可自我复制、自我转移及丢失。

5 鞭毛:是细菌的运动器官,是从细胞膜长出,伸到细胞壁外面的细长呈波状弯曲的丝状物。

6 中介体:是细菌部分细胞膜向胞质内凹陷折叠成囊状物,多见于革兰阳性菌,参与细菌的分裂。

7 菌毛:是某些菌体表面上的一种比鞭毛更细、更短而直硬的蛋白性丝状物。

8 L型细菌:在某些情况下,细菌细胞壁受损后,细菌不一定死亡而成为细胞壁缺陷的细菌,去除诱因后可回复为原菌。

9 内毒素:即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的脂多糖,其毒性成分为脂质A,菌体死亡裂解后才能释放出来。

10 外毒素:是由多数革兰阳性菌和少数革兰阴性菌在生长代谢过程中释放至菌体外、具有毒性作用的蛋白质。

11 菌落:是单个细菌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繁殖形成肉眼可见的细菌集团。

12 培养基:是指将细菌生长繁殖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按照一定的比例,合理调配而成的培养基质。

13 抗生素:是某些微生物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一种能选择抑制或杀死其他生物细胞的物质。

14 纯培养:挑选一个菌落,移种到另一个培养基中,生长出来的细菌均为纯种,即纯培养。{

15 热原质:是许多革兰阴性菌和少数革兰阳性菌在代谢过程中合成的一种物质,将极微量注入人或动物体内即可引起发热反应。

16 菌苔:在固体培养基上,菌落生长过分密集而形成片状,称菌苔。

17 噬菌体:是侵染细菌、放线菌或真菌等微生物的病毒,具有病毒的基本特性,可分为毒性噬菌体和温和噬菌体。

18 毒性噬菌体:指在宿主菌体内增殖,并最终裂解细菌,建立溶菌周期的噬菌体。

19 温和噬菌体:有些噬菌体感染细菌后不增殖,不裂解细菌,可与细菌染色体DNA整合,并能与细菌染色体一起复制,随细菌分裂传至子代细菌,这种噬菌体称为温和噬菌体。

20 前噬菌体:指整合在细菌染色体上的噬菌体基因组。

21 溶原性细菌:指染色体上带有前噬菌体的细菌。

22 噬菌体斑:在固体培养基中,将适量的噬菌体和宿主菌液混合培养后,培养基表面可出现透明的溶菌空斑,称为噬菌体斑。

23 质粒:是存在于细菌细胞质中,染色体外的DNA。

24 转化:是受体菌直接摄取供体菌的游离DNA片段,并将其整合于自己的基因中,从而获得供体菌部分遗传特性的过程。

@

25 转导:是以噬菌体为媒介,将供体菌的遗传物质转移到受体菌中,使受体菌获得供体菌部分遗传性状的过程。

26 接合:是供体菌和受体菌通过直接接触,将供体菌的遗传物质转移给受体菌。

27溶原性转换:溶原性细菌因染色体上整合有前噬菌体而获得新的遗传性状。

28 突变:是细菌的遗传基因发生突然而稳定的结构改变,导致细菌性状的遗传型变异。

29 转位因子:是细菌染色体DNA或质粒DNA分子上的一段核苷酸序列,能在质粒之间或质粒与染色体之间自行转移位置,是细菌体内可移动的遗传物质。

~

30 细菌耐药性:是指细菌对于抗菌药物的相对不敏感性或耐受性。

32 细菌多重耐药性:指某些细菌同时耐受多种抗菌药物的特性。

33 细菌获得耐药性:是细菌在生活过程中发生的耐药性变异,以致对原来敏感的抗菌药物变为不敏感或敏感性降低。

34 感染:指细菌突破宿主防御机制,在体内生长繁殖、释放毒性代谢产物,引起不同程度的病理过程。

35 半数致死量/半数感染量:即一定条件下引起50%实验动物死亡或50%的组织培养细胞发生感染的最小细菌数量或毒素剂量。

>

36 条件致病菌/机会性致病菌:能引起机会性感染的所有微生物。

37 菌群失调:常发生在长期或大量应用抗菌药物后,一部分敏感菌受抑制,耐药菌失去制约而得以生长,造成宿主某些部位的正常菌群在组成和数量上的异常变化,称为菌群失调。

38 正常菌群:是定居于人体表和开放性腔道中的细菌,一般情况下,对菌体有益无害。

39 微生态调节剂:是参与调整机体微生态平衡的微生物制剂,包括正常微生物的优势种群和促进正常微生物群生长繁殖的制剂。

40 带菌状态:有时致病菌在显性或隐性感染后并未立即消失,而会在体内存留一段时间,与机体免疫力保持相对平衡,是为带菌状态。

,

41 血清学诊断:用已知的细菌或特异性抗原检测患者血清中有无相应抗体及其抗体效价的动态变化,可辅助诊断感染性疾病。

42 疫苗:是用各种微生物及其成分制备的用于预防相应传染病的抗原性生物制品。

43 亚单位疫苗:是通过理化方法去除病原体中与诱导免疫力无关的组分,提取纯化有效特异性抗原所制成的疫苗。

44 基因工程疫苗:用分子克隆技术将病原体相应抗原基因克隆、表达、纯化后用作疫苗。

45 类毒素:是将某些细菌的外毒素经%~%甲醛处理,使其失去毒性仍保留免疫原性的生物制品。

46 血浆凝固酶(coagulase):由致病性(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是一种能使含有柠檬酸钠或肝素抗凝剂的人或兔血浆发生凝固的酶类物质。

47 葡萄球菌A蛋白(SPA):是存在于90%以上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胞壁上的一种表面蛋白,位于菌体表面,是一种单链多肽,与胞壁肽聚糖呈共价结合,是完全抗原。

48 假膜性肠炎(pseudomembranous colitis):正常人肠道内有少数金黄色葡萄球菌寄居,当正常菌群类杆菌、大肠杆菌等优势菌因抗菌药物的应用而被抑制或杀死后,耐药性葡萄球菌大量繁殖产生肠毒素,引起以腹泻为主的临床症状。其本质是一种菌群失调性肠炎,病理特点是肠黏膜覆盖一层炎性假膜,故称为假膜性肠炎。

49 抗链球菌溶素O试验(ASOtest):是一项检测患者血清中是否有链球菌溶素O抗体的中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