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银行学课程教案(内招生)

合集下载

金融学专业《货币银行学》教案

金融学专业《货币银行学》教案

金融学专业《货币银行学》教案一、课程简介1. 课程定位:《货币银行学》是金融学专业的核心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货币银行的基本概念、理论体系和实务操作,培养学生的金融素养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货币银行的基本概念、货币政策的制定与实施、金融机构的运营与管理、金融市场的发展与完善等,从而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其他金融课程和将来从事金融工作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1. 货币与货币制度:货币的起源、货币的职能、货币制度及其演变。

2. 信用与债务:信用的概念、信用形式、债务与债务工具。

3. 金融市场:金融市场的类型、金融市场的功能、金融市场的运作。

4. 金融机构:商业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金融监管体系。

5. 货币政策:货币政策的目标、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三、教学方法1. 讲授: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货币银行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实务。

2.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货币银行学的理论和实务。

3. 小组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实务操作:安排学生参观金融机构,使学生了解金融机构的运营与管理。

四、教学安排1. 课时:共计32课时,每课时45分钟。

2. 教学方式: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务操作。

3. 教学进度:按照教材和教学大纲进行教学,每周安排2课时。

五、教学评价1. 期末考试:占总评成绩的70%,测试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平时成绩:占总评成绩的30%,包括课堂表现、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

六、教学手段1. 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教材,如《货币银行学》(第五版),提供全面、系统的货币银行学知识。

2. 多媒体教学:运用PPT、视频等多媒体教学手段,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和信息量。

3. 网络资源:推荐学生访问相关金融学网站,了解最新的金融动态和研究成果。

4. 金融软件:教授学生使用金融分析软件,提高学生的实务操作能力。

2024年度《货币银行学》课堂教案

2024年度《货币银行学》课堂教案

2024/2/2
32
THANKS
感谢观看
2024/2/2
33
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
回购协议市场
银行之间为了调节短期资金余缺,进行相 互借贷的市场。
通过回购协议进行短期资金融通的市场,交 易双方约定在未来某一时间以特定价格买回 或卖回某一数量的证券。
2024/2/2
9
资本市场特点及功能
01
02
03
04
长期性
资本市场是长期资金融通的市 场,交易期限通常在一年以上

客资料归档。
操作规范
严格执行实名制、大额现金管理、反洗钱等规定,确保存款业务合 规性。
15
贷款风险评估与控制方法
贷款风险种类
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 等。
2024/2/2
风险评估方法
客户信用评级、项目评估、担保评 估等。
风险控制措施
制定贷款政策、实行审贷分离、完 善担保制度、加强贷后管理等。
《货币银行学》课堂教案
2024/2/2
1
目 录
2024/2/2
• 货币与银行基本概念 • 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 •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 • 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 • 金融风险防范与化解 • 国际金融合作与竞争
2
01
货币与银行基本概念
2024/2/2
3
货币定义及功能
2024/2/2
货币定义
货币是一种作为交易媒介、价值 尺度和贮藏手段的物品或符号。
风险性
由于交易期限长、市场波动大 ,资本市场具有较高的风险性

融资功能
资本市场为企业和政府提供长 期资金来源,支持其扩大生产
和进行基础设施建设。

金融学专业《货币银行学》教案

金融学专业《货币银行学》教案

金融学专业《货币银行学》教案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1.1 货币的起源与发展1.2 货币的职能1.3 货币制度及其类型1.4 我国的货币制度第二章:信用与利率2.1 信用的概念与形式2.2 信用制度及其运作2.3 利率及其决定因素2.4 利率的作用与影响第三章:金融市场与金融工具3.1 金融市场的概念与类型3.2 金融市场的运作机制3.3 金融工具的种类与特点3.4 金融市场的主要参与者第四章:银行业务与银行体系4.1 商业银行的业务4.2 商业银行的运营与管理4.3 政策性银行与中央银行4.4 我国的银行体系第五章:货币政策的理论与实践5.1 货币政策的目标与工具5.2 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5.3 货币政策的效应分析5.4 我国货币政策的实践与调整第六章:存款创造与货币供应6.1 存款创造原理6.2 存款创造过程6.3 货币供应及其调控6.4 货币供应量的测量第七章: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7.1 中央银行的职能与组织结构7.2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目标7.3 货币政策工具与操作7.4 货币政策的效果评估与调整第八章:利率政策与利率市场化8.1 利率政策的作用与影响8.2 利率市场化的内涵与条件8.3 利率市场化的国内外实践8.4 我国利率市场化的进展与挑战第九章:汇率与外汇管制9.1 汇率概述9.2 汇率决定理论9.3 外汇管制的内容与方式9.4 我国的外汇管理体制与政策第十章:金融创新与金融发展10.1 金融创新的动因与类型10.2 金融创新的影响10.3 金融发展理论10.4 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第十一章:金融风险与管理11.1 金融风险的类型与识别11.2 金融风险的管理方法11.3 金融风险评估与监控11.4 金融风险管理的国际标准与我国实践第十二章:金融监管与金融稳定12.1 金融监管的原则与目标12.2 金融监管的主要内容与手段12.3 金融稳定与金融监管的关系12.4 我国金融监管的现状与挑战第十三章:金融创新与金融市场13.1 金融创新的动因与类型13.2 金融创新与金融市场的关系13.3 金融创新在金融市场中的作用13.4 金融创新的风险与管理第十四章:国际金融市场与国际金融体系14.1 国际金融市场的概念与类型14.2 国际金融市场的运作与影响14.3 国际金融体系的基本构成14.4 我国参与国际金融市场的现状与策略第十五章:金融发展与世界经济15.1 金融发展对经济发展的影响15.2 金融发展与全球化的关系15.3 金融危机的成因与影响15.4 我国金融发展与世界经济的关系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教案涵盖了《货币银行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实践,主要分为货币与货币制度、信用与利率、金融市场与金融工具、银行业务与银行体系、货币政策、存款创造与货币供应、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利率政策与利率市场化、汇率与外汇管制、金融创新与金融发展、金融风险与管理、金融监管与金融稳定、金融创新与金融市场、国际金融市场与国际金融体系、金融发展与世界经济等十五个章节。

金融学专业《货币银行学》教案

金融学专业《货币银行学》教案

云南师范大学金融财政学院课程教案课程名称:货币银行学英文名称:Economics of Money and Banking 任课老师:何锦强货币银行学教案【教学内容要点】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一、学习目的要求了解货币收支的范围、货币流通的含义,掌握有关货币起源与形态、货币职能、货币制度及其构成,以及国际货币体系等基本理论。

学习重点:货币形态、货币职能、货币制度及其构成。

学习难点:货币形态、货币职能。

二、主要教学内容第一节经济生活中处处有货币1. 钱、货币、通货、现金是一回事吗?银行卡是货币吗?Money 与 Currency2. 现代市场经济中,极难找出与货币没有任何联系的事物和地方。

货币在对外交往中——外汇1. 一切外国的货币都是“外汇” (foreign exchange, exchange) 。

2. 对于所有外国人来说,人民币RMB 是他们国家的“外汇”。

第二节货币的起源古往今来论证货币起源的主流观点1. 是物品的交易,导致货币的出现。

2. 从物物交易到通过货币的交易——货币出现在人类经济生活之中,直至现在。

只要是市场经济,就不可能离开货币货币范畴是不是永恒的存在?有生就有死。

货币有“生”——它并非古已有之;那是否就可认定:它必将有“死”——消亡?这个问题涉及基本的货币理论,可以思考,但无需急于予以回答——这需要足够的理论准备。

第三节形形色色的货币货币形态经历着由低向高的不断演进1. 种种实物货币;2. 金属货币,特别是上世纪初还在流通的金属铸币,在流通了几千年后,也成为货币的历史形态。

当代货币的种种形态1. 用纸做的货币:银行发行的银行券与国库发行的纸币,它们的区分及转化。

2. 账簿上的货币——存款货币:可签发支票的存款与定期存款。

3.以电磁信号为载体的货币。

外汇存在的种种形态货币的形态为什么不断由低级向高级演进?思考这一问题,有两点提示;或许应该说,思考任何经济问题,都不可忽视这两点。

1. 效率; 2. 节约(社会费用,交易成本……)第四节货币的职能一、赋予交易对象以价格形态1. 经济生活中的交易对象多种多样,但都有价格。

《货币银行学》课程教案

《货币银行学》课程教案

《货币银行学》课程教案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第六章 其他金融机构授课时间第10周第1节教学器材与工具多媒体教室安排授课类型理论课√□ 讨论课□ 实验课□ 习题课□ 双语课程□ 其他□(请打√)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了解什么是专业性银行,有哪些类型的专业银行,他们各自办理什么业务了解什么是政策性银行,国家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和进出口信贷银行及其各自的职能和业务有哪些了解在一国金融机构体系构成中,有哪些非银行金融机构,他们各自的业务是什么教学重点及难点:不同类型金融机构的职能及业务教学基本内容1、专业性银行2、政策性银行3、非银行金融机构教学过程设计:多媒体讲授-课堂提问讨论 ——总结陈述——作业思考教学方法及手段(请打√):讲授□√、讨论√□、多媒体讲解√□、模型、实物讲解□、挂图讲解□、音像讲解□等。

作业、讨论题、思考题:1.投资银行的主要业务有哪些? 与商业银行有何不同?2.国家开发银行的主要职能和业务是什么?3. 什么是投资基金,公司型基金与契约型基金有何区别?4.我国有哪些形式的非银行金融机构组织?参考资料(含参考书、文献等):曾康霖:《金融学教程》,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年版。

黄达:《金融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艾洪德,范立夫:《货币银行学》,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课后小结:填表说明:每项页面大小可自行添减,一节或一次课写一份上述格式教案。

详细教案第六章 其他金融机构首先,要跟学生介绍本章的主要内容,学习目标。

然后,再给学生介绍本章的授课安排。

第一节专业性银行专业性银行是指专门经营指定范围和提供专门性金融服务的银行。

一般有其特定的客户,它们的业务活动方式有别于或部分有别于一般商业银行的存、放、汇业务活动方式。

专业银行的存在是社会分工发展在金融领域中的表现。

一、投资银行(一)概念投资银行是主要从事证券发行、承销、交易、企业重组、兼并与收购、投资分析、风险投资、项目融资等业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是资本市场上的主要金融中介。

《货币银行学》教案

《货币银行学》教案

《货币银行学》教案一、基本信息课程名称:货币银行学课时数:32学时学分:2学分教材:《货币银行学》(第三版)李洪亮著,高教出版社2024年出版适用对象:经济学、金融学等相关专业的本科生二、课程目标1.掌握货币的基本概念、货币的性质以及货币的发行和货币供求关系。

2.理解银行的基本功能和作用,以及商业银行的组织、管理和经营。

3.了解银行业务的分类和特点,掌握存贷款、票据与汇兑等业务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流程。

4.熟悉央行与商业银行的关系,掌握央行的组织、职能和货币政策的基本内容。

5.培养学生的金融分析和研究能力,提高其货币银行经济学的实践应用能力。

三、教学内容及安排1.货币的基本概念1.1.货币的含义和类别1.2.货币的经济功能和性质1.3.货币供求关系和货币的数量理论2.银行的基本功能和作用2.1.商业银行的定义和组织形式2.2.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和风险控制2.3.商业银行的社会责任和法律法规3.银行业务的分类和特点3.1.存款业务和存款准备金制度3.2.贷款业务和信贷政策3.3.票据与汇兑业务4.央行与商业银行4.1.央行的定义、组织和职能4.2.央行货币政策和利率调控4.3.央行与商业银行的监管和合作关系5.货币银行经济学的实践应用5.1.金融市场分析和货币政策分析5.2.银行风险管理和评价5.3.货币银行创新和发展趋势四、教学方法1.理论讲授:通过教师讲解,介绍基本概念、原理和理论框架。

2.实例分析:引用实际案例,帮助学生理解理论,并进行分析和讨论。

3.课堂讨论:组织学生针对问题展开讨论,提高学生的沟通和思考能力。

4.情景模拟:让学生参与实际操作,模拟银行业务流程,加深对理论的理解。

5.课程设计:要求学生团队合作,进行课程设计和报告撰写,提高实践能力。

五、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提问、回答问题等表现情况的评估。

2.平时作业:布置课后作业,包括练习题、实践案例分析和学术论文等。

3.期中考试:开展课程的期中考试,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和知识的掌握情况。

金融学专业《货币银行学》教案

金融学专业《货币银行学》教案
收入、价格、利率、预期、制度因素等。
货币供给过程与决定因素
货币供给过程
基础货币提供、货币乘数作用、货币供给形成。
决定因素
基础货币、货币乘数、存款准备金率、超额准备金率、 现金漏损率等。
货币均衡的实现机制与政策含义
实现机制
市场供求、中央银行调控、国际收支等。
政策含义
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公开市场操作等手段调节货币 供应量,实现货币均衡。
金融市场的发展推动了金融机构的创新和变革,金融机构的活跃也促进了金融市场 的繁荣和发展。
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在风险管理、资源配置、价格发现等方面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04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
商业银行的性质与职能
性质
商业银行是以盈利为目的,经营多种金融业务的金融企业。
职能
信用中介、支付中介、金融服务、信用创造和调节经济等。
对国家
为国家制定和实施货币政 策、金融监管政策等提供 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促 进经济稳定和发展。
学科发展历史与现状
发展历史
货币银行学起源于古代的商业和金融活动,经历了从金属货币到纸币、从实物 经济到金融经济的演变过程,逐渐形成了现代货币银行学的理论体系。
现状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金融创新的不断发展,货币银行学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 遇,如数字货币、区块链技术、人工智能等的应用和发展对金融体系的影响和 变革。
工具
货币政策工具主要包括公开市场操作、存款 准备金率、再贴现率、利率政策、汇率政策 等。中央银行通过这些工具调节货币供应量 和市场利率,以实现货币政策目标。
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与效果评估
传导机制
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包括利率渠道、信贷渠 道、资产价格渠道和汇率渠道等。中央银行 通过调节市场利率和货币供应量,影响企业 和居民的投融资行为,进而实现货币政策目 标。

2024年金融学专业《货币银行学》教案(含多场景)

2024年金融学专业《货币银行学》教案(含多场景)

金融学专业《货币银行学》教案(含多场景) 教案金融学专业《货币银行学》教案一、课程概述《货币银行学》是金融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主要研究货币的起源、发展、功能以及银行体系的基本理论和实务操作。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理解货币银行学的核心概念,掌握货币供求、货币政策、银行管理、金融市场等方面的知识,为今后的金融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目标1.理论目标:使学生掌握货币银行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了解货币银行体系的运行机制。

2.实践目标:培养学生运用货币银行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金融业务操作技能。

3.思想目标: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金融观念,增强金融风险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

三、教学内容1.货币与货币制度(1)货币的起源与发展(2)货币的职能与货币制度(3)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2.金融市场(1)金融市场的分类与功能(2)金融工具及其定价(3)金融市场的参与者与监管3.银行体系(1)商业银行的业务与经营(2)中央银行的职能与业务(3)金融监管与金融稳定4.货币政策(1)货币政策的目标与工具(2)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3)货币政策的实践与效果5.国际金融(1)外汇与汇率(2)国际收支与国际储备(3)国际金融市场与国际金融机构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货币银行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货币银行体系的运行机制。

3.讨论法:组织课堂讨论,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

4.实践操作法:开展模拟银行业务操作,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五、教学安排1.总学时:64学时2.学时分配:(1)货币与货币制度:16学时(2)金融市场:16学时(3)银行体系:16学时(4)货币政策:8学时(5)国际金融:8学时3.考核方式:(1)平时成绩:30%(包括出勤、课堂表现、作业等)(2)期中考试:30%(3)期末考试:40%六、教学资源1.教材:《货币银行学》(李健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参考文献:(1)《货币银行学》(黄达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金融市场学》(张亦春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3)《国际金融学》(姜波克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3.教学课件:采用PowerPoint制作教学课件,配合板书进行讲解。

货币银行学教案 (4)

货币银行学教案 (4)

货币银行学教案一、课程简介货币银行学是金融学的重要分支之一,研究货币的产生和发展、货币政策以及银行的角色与功能等内容。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货币银行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知识,了解货币和银行在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金融市场和宏观经济状况。

二、教学目标1.了解货币的概念、产生和发展过程;2.理解货币供给与需求、货币的价值和流通性;3.掌握货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4.了解银行的基本职能、银行间市场和金融创新等内容;5.熟悉金融市场和宏观经济的相关指标,能分析金融和经济的关系。

三、教学内容及安排第一讲:货币的概念和功能(2学时)1.货币的概念和特性;2.货币的基本功能和衡量标准;3.货币的种类和形式。

第二讲:货币的产生与发展(2学时)1.货币的产生原因和发展过程;2.货币的货币制度和货币制度变迁;3.国家货币和国际货币体系。

第三讲:货币供求关系(2学时)1.货币供给和货币需求的决定因素;2.货币供求关系的均衡和失衡。

第四讲:货币的价值和流通性(2学时)1.货币的价值理论和货币流通性的度量;2.货币价值和流通性的影响因素。

第五讲:货币政策的制定与实施(2学时)1.货币政策的目标和工具;2.货币政策的运行机制和调控方式;3.货币政策与经济政策的关系。

第六讲:银行的基本职能(2学时)1.银行的概念和分类;2.银行的存款业务和贷款业务;3.银行的信用创造和支付清算。

第七讲:银行间市场与金融创新(2学时)1.银行间市场的概念和功能;2.银行间市场的交易工具和参与主体;3.金融创新的意义和形式。

第八讲:金融市场和宏观经济指标(2学时)1.金融市场的分类和特点;2.宏观经济指标的种类和计算方法;3.金融市场与宏观经济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1.教学方法:理论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2.评价方式:课堂参与、小组讨论、作业和期末考试。

五、教学资源1.教材:《货币银行学导论》;2.参考书:《货币银行学概论》、《货币银行学理论与实务》等;3.网络资源:相关学术论文、金融新闻报道等。

金融学专业《货币银行学》教案

金融学专业《货币银行学》教案

云南师范大学金融财政学院课程教案课程名称:货币银行学英文名称:Economics of Money and Banking 任课老师:何锦强货币银行学教案【教学内容要点】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一、学习目的要求了解货币收支的范围、货币流通的含义,掌握有关货币起源与形态、货币职能、货币制度及其构成,以及国际货币体系等基本理论。

学习重点:货币形态、货币职能、货币制度及其构成。

学习难点:货币形态、货币职能。

二、主要教学内容第一节经济生活中处处有货币1. 钱、货币、通货、现金是一回事吗?银行卡是货币吗?Money 与 Currency2. 现代市场经济中,极难找出与货币没有任何联系的事物和地方。

货币在对外交往中——外汇1. 一切外国的货币都是“外汇” (foreign exchange, exchange) 。

2. 对于所有外国人来说,人民币RMB 是他们国家的“外汇”。

第二节货币的起源古往今来论证货币起源的主流观点1. 是物品的交易,导致货币的出现。

2. 从物物交易到通过货币的交易——货币出现在人类经济生活之中,直至现在。

只要是市场经济,就不可能离开货币货币范畴是不是永恒的存在?有生就有死。

货币有“生”——它并非古已有之;那是否就可认定:它必将有“死”——消亡?这个问题涉及基本的货币理论,可以思考,但无需急于予以回答——这需要足够的理论准备。

第三节形形色色的货币货币形态经历着由低向高的不断演进1. 种种实物货币;2. 金属货币,特别是上世纪初还在流通的金属铸币,在流通了几千年后,也成为货币的历史形态。

当代货币的种种形态1. 用纸做的货币:银行发行的银行券与国库发行的纸币,它们的区分及转化。

2. 账簿上的货币——存款货币:可签发支票的存款与定期存款。

3.以电磁信号为载体的货币。

外汇存在的种种形态货币的形态为什么不断由低级向高级演进?思考这一问题,有两点提示;或许应该说,思考任何经济问题,都不可忽视这两点。

1. 效率; 2. 节约(社会费用,交易成本……)第四节货币的职能一、赋予交易对象以价格形态1. 经济生活中的交易对象多种多样,但都有价格。

《货币银行学》课程教案

《货币银行学》课程教案

《货币银行学》课程教案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第四章 金融市场授课时间安排第7-8周第 1-2 节教学器材与工具多媒体教室授课类型(请打√)理论课√□ 讨论课□ 实验课□ 习题课□ 双语课程□ 其他□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1、掌握货币市场的作用、特点及其短期金融工具;2、掌握资本市场的作用、特点及其长期金融工具;3、熟悉衍生金融市场的形成与衍生金融工具;4、熟悉外汇市场与黄金市场及其作用;5、了解金融市场的形成条件、基本要素和主要功能;6、了解金融市场的特点与分类;教学重点及难点:货币市场的短期金融工具,资本市场的长期金融工具 ,衍生金融工具教学基本内容1、金融市场的特点与分类 ;2、货币市场的作用、特点及其短期金融工具;3、资本市场的作用、特点及其长期金融工具;4、衍生金融市场的形成与衍生金融工具;教学过程设计:多媒体讲授-课堂提问讨论 ——总结陈述——作业思考教学方法及手段(请打√):讲授□√、讨论√□、多媒体讲解√□、模型、实物讲解□、挂图讲解□、音像讲解□等。

作业、讨论题、思考题:1、简述金融市场的类型与功能?2、债券、股票、基金的定义是什么?它们有何区别?3、货币市场包括哪些市场?有哪些金融工具?什么是汇票,本票,支票?参考资料(含参考书、文献等):1、黄正新,《金融学》,中山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2、黄达,《货币银行学》第五章,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3、夏德仁,《货币银行学》第二章,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年5月版;课后小结:填表说明:每项页面大小可自行添减,一节或一次课写一份上述格式教案。

详细教案金需求者直接发生关系为主要特征的;四、金融市场的分类金融市场包括若干种类,根据其不同的期限,不同的职能,不同的标准,不同点对象可以将金融市场划分为多种类型。

1、按金融交易的期限分类,金融市场可分为短期金融市场和长期金融市场。

2、按金融交易的层次分类,金融市场可分为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

货币银行学 教案

货币银行学 教案

货币银行学教案教案标题:货币银行学教案目标:1. 了解货币银行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掌握货币银行学中的重要概念和术语;3. 理解货币银行制度的运作机制;4. 分析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影响。

教学内容:1. 货币银行学的定义和研究领域;2. 货币银行学的基本原理和假设;3. 货币供应与货币需求的关系;4. 货币银行制度的组成和功能;5. 货币政策的目标和工具;6. 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影响。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货币银行学基础概念1. 导入:通过引入货币银行学的实际案例,激发学生对货币银行学的兴趣;2. 概念解释:介绍货币银行学的定义和研究领域;3. 原理解析:讲解货币供应与货币需求的关系,以及货币银行学的基本原理和假设;4.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理解货币供应和货币需求的变化对经济的影响。

第二课时:货币银行制度1. 复习:回顾上节课的内容,确保学生对货币供应和货币需求的基本概念有所掌握;2. 组成和功能:介绍货币银行制度的组成和各个组成部分的功能;3. 角色扮演:让学生分组扮演不同的银行角色,模拟货币银行制度的运作过程;4. 讨论和总结:引导学生讨论货币银行制度的优缺点,并总结出对经济的影响。

第三课时:货币政策与经济影响1. 复习:回顾货币银行制度的组成和功能,确保学生对货币银行制度有基本理解;2. 货币政策目标和工具:介绍货币政策的目标和常用工具;3. 分组研究:让学生分组研究不同国家的货币政策,并分析其对经济的影响;4. 展示和讨论:学生展示研究成果,进行讨论和互动。

第四课时:综合案例分析1. 复习:回顾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影响,确保学生对货币政策的作用有所了解;2. 综合案例分析:提供一个综合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该案例中的货币银行学问题;3. 小组讨论和展示:学生分组讨论案例,并展示他们的分析和解决方案;4. 总结和评价: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评价学生对货币银行学的掌握程度。

教学资源:1. PowerPoint演示文稿;2. 实际案例资料;3. 小组讨论和展示的材料;4. 教学参考书籍和相关论文。

《货币银行学教案》课件

《货币银行学教案》课件

《货币银行学教案》课件一、课程简介1. 课程目标:使学生了解货币银行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实务,掌握货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了解金融市场的运作,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适用对象:金融学、经济学等相关专业的学生。

3. 课程内容:本课程共十个章节,主要内容包括货币与货币制度、信用与债务、金融机构体系、银行业务、货币政策、金融市场、金融监管、国际金融、金融创新与发展等。

二、教学方法1. 讲授:通过讲解货币银行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实务,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2.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货币银行学的理论和实践。

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4. 实务操作:安排学生进行实务操作,如模拟银行操作、金融市场交易等,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货币与货币制度、信用与债务、金融机构体系、银行业务、货币政策、金融市场、金融监管等基本概念和理论。

2. 教学难点:货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金融市场的运作、金融监管的实践等。

四、教学资源1. 教材:选择一本权威的货币银行学教材,如《货币银行学》、《金融学》等。

2. 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辅助教学。

3. 案例资料:收集相关的案例资料,用于案例分析。

4. 金融市场模拟软件:用于学生进行金融市场交易实务操作。

五、教学进程安排1. 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2课时2. 第二章:信用与债务,2课时3. 第三章:金融机构体系,2课时4. 第四章:银行业务,2课时5. 第五章:货币政策,2课时六、第六章:金融市场1.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金融市场的定义、类型和功能,掌握金融市场的运作机制,培养学生分析金融市场问题的能力。

2. 教学内容:金融市场的概念与分类、金融市场的功能、金融市场的运作机制、金融市场的参与者、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等。

3. 教学方法: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

4. 教学重点与难点:金融市场的功能、运作机制和参与者。

《货币银行学》课堂教案

《货币银行学》课堂教案

《货币银行学》教案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1.本章重点内容(1)货币的职能(2)货币形态的演变及其最新发展(3)货币制度的基本内容(4)货币制度的演变过程(5)货币层次的划分2.本章难点内容(1)货币的产生机理及其本质(2)金银复本位制下的格雷欣法则(3)比较和理解货币层次划分的两种观点,并理解金融创新对货币层次划分的影响3.本章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1)介绍货币含义的学术观点,强调本教材的基本观点(2)介绍不同货币职能的学术观点,强调本教材的基本观点(3)介绍货币及货币制度的发展过程(4)对货币层次进行划分的灵活运用三、本章应讲授的内容1.货币的产生过程从物物交换存在的弊端入手,阐述货币的产生及作用。

2.货币的本质介绍货币是特殊商品的本质,并说明货币体现的社会生产关系。

3.货币的职能介绍货币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及世界货币的职能。

4.货币形态的演变从支付制度的演化入手,介绍货币的四种主要形态。

5.货币形式的最新发展阐述货币形式的最新发展形式—电子货币及其特征。

6.货币制度的演变从货币制度的形成及基本内容入手,阐述银本位制、金银复本位制、金本位制、不兑现信用货币制度的演变过程。

7.货币的层次划分阐述按照货币的职能及货币资产的流动性程度两个指标划分的货币层次。

8.金融创新与货币层次的划分阐述金融创新对货币层次划分的影响。

四、课堂讨论1.讨论题目:货币的职能有哪些?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2.讨论参考资料:《货币银行学》教材。

3.参考答案:参见《货币银行学》教材。

五、课堂习题1. 交换产生的重要前提是()A.不满现状B.市场经济的发展C.社会分工的存在D.有剩余商品2. 货币的产生是()A.人们相互协商的结果B.商品交换过程中商品内在矛盾发展的产物C.由金银的天然属性决定的D.国家的发明创造3.当货币价值量不变时,价格与商品的价值量()A.成正比B.成反比C.没有关系4. 货币能否作为价值的贮藏取决于()A.能否带来收益B.货币本身是否有使用价值C.贮藏期不损失其价值D.是否有流动性5. 以下属于信用货币的有()A.现金纸币B.现金硬币C.保险单D.银行2年定期存款6. 在实物交换过程中,要想圆满的完成交换,需要满足哪些条件?六、案例分析请根据列出的数字,计算并说明M0、M1、M2以及L的值。

2024版《货币银行学》教案

2024版《货币银行学》教案

金融市场的功能
包括资金融通、风险分散、 价格发现等。
金融市场的分类
按期限可分为货币市场和 资本市场;按交易对象可 分为股票市场、债券市场、 外汇市场等。
货币市场
货币市场的定义
货币市场是短期资金市场,主要满足短期资金需求和流动性管理。
货币市场的工具
包括商业票据、银行承兑汇票、回购协议等。
货币市场的参与者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课程内容
本课程涵盖货币制度、信用制度、 金融市场、金融机构、货币政策 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知识。
课程意义
通过学习《货币银行学》,学生 可以了解金融市场的运作机制, 掌握基本的金融理论和工具,为 未来的职业生涯和学术研究打下 基础。
教学目标与要求
知识目标
01
掌握货币银行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理解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
商业银行
商业银行的定义
商业银行是银行的一种类型,职责是通过存款、贷款、汇兑、储蓄等业务,承担信 用中介的金融机构。主要的业务范围是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以及办理票据贴现 等。
商业银行的特点
商业银行没有货币的发行权,商业银行的传统业务主要集中在经营存款和贷款业务。
中央银行
中央银行的定义
中央银行是国家中居主导地位的金融 中心机构,是国家干预和调控国民经 济发展的重要工具。负责制定并执行 国家货币信用政策,独具货币发行权, 实行金融监管。
货币制度经历了银本位制、金银复本位制、金本位制和纸币本位制等阶段。每种货币制度都 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和经济条件。
现代货币制度
现代货币制度以纸币本位制为主,辅之以金属准备制度。同时,随着国际货币体系的变革和 发展,国际货币制度也经历了多次演变和调整。

2024年度货币银行学课程教案(内招生)

2024年度货币银行学课程教案(内招生)
金融监管的主要内容
详细解析金融监管的主要领域和措施,包括市场 准入监管、业务运营监管、风险处置和市场退出 监管等。
2024/3/24
金融监管体制与机构
介绍各国金融监管体制的特点和差异,以及主要 金融监管机构的职责和权力,如中央银行、证监 会、银保监会等。
金融监管的发展趋势与挑战
探讨当前金融监管面临的主要挑战和发展趋势, 如金融科技对监管的影响、跨境金融风险的防范 和应对等。
20
中央银行主要业务
2024/3/24
货币发行与管理
阐述中央银行如何控制和管理货币的发行与流通,以维护货币的稳定 和信誉,包括货币发行制度、货币供应量控制等。
金融市场操作
介绍中央银行如何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再贴现政策等手段调节金融市 场,影响市场利率和货币供应量,以实现宏观经济调控目标。
国际储备管理
探讨影子银行的定义、运 作机制及潜在风险,分析 如何加强对影子银行的监 管以维护金融稳定。
了解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 势及其对汇率制度的影响 ,探讨不同汇率制度的优 缺点及适用条件。
探讨绿色金融的基本原理 和发展现状,分析其在支 持可持续发展和应对气候 变化方面的作用及挑战。
2024/3/24
29
THANK YOU
25
国际收支平衡与调节
2024/3/24
国际收支平衡表
国际收支平衡表是一国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同其他国家进 行经济往来的全部货币收支的统计报表。
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
经济结构失衡、经济增长波动、国际资本流动等因素都可能导致国 际收支失衡。
国际收支调节政策
一国政府可以采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汇率政策等措施来调节国 际收支失衡。
解析中央银行如何管理国际储备资产,包括外汇储备、黄金储备等, 以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和金融稳定。

《货币银行学》课程教案87023694

《货币银行学》课程教案87023694

《货币银行学》课程教案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第六章 其他金融机构授课时间第10周第1节教学器材与工具多媒体教室安排授课类型理论课√□ 讨论课□ 实验课□ 习题课□ 双语课程□ 其他□(请打√)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了解什么是专业性银行,有哪些类型的专业银行,他们各自办理什么业务了解什么是政策性银行,国家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和进出口信贷银行及其各自的职能和业务有哪些了解在一国金融机构体系构成中,有哪些非银行金融机构,他们各自的业务是什么教学重点及难点:不同类型金融机构的职能及业务教学基本内容1、专业性银行2、政策性银行3、非银行金融机构教学过程设计:多媒体讲授-课堂提问讨论 ——总结陈述——作业思考教学方法及手段(请打√):讲授□√、讨论√□、多媒体讲解√□、模型、实物讲解□、挂图讲解□、音像讲解□等。

作业、讨论题、思考题:1.投资银行的主要业务有哪些? 与商业银行有何不同?2.国家开发银行的主要职能和业务是什么?3. 什么是投资基金,公司型基金与契约型基金有何区别?4.我国有哪些形式的非银行金融机构组织?参考资料(含参考书、文献等):曾康霖:《金融学教程》,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年版。

黄达:《金融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艾洪德,范立夫:《货币银行学》,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课后小结:填表说明:每项页面大小可自行添减,一节或一次课写一份上述格式教案。

详细教案第六章 其他金融机构首先,要跟学生介绍本章的主要内容,学习目标。

然后,再给学生介绍本章的授课安排。

第一节专业性银行专业性银行是指专门经营指定范围和提供专门性金融服务的银行。

一般有其特定的客户,它们的业务活动方式有别于或部分有别于一般商业银行的存、放、汇业务活动方式。

专业银行的存在是社会分工发展在金融领域中的表现。

一、投资银行(一)概念投资银行是主要从事证券发行、承销、交易、企业重组、兼并与收购、投资分析、风险投资、项目融资等业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是资本市场上的主要金融中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货币银行学教案暨大金融系萧松华教材与主要参考文献⏹教材:萧松华、朱芳:《货币银行学》(第三版),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年。

⏹主要参考文献:⏹黄达:《货币银行学》,《金融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米什金:《货币金融学》(第四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李扬、王国刚、何德旭:《中国金融理论前沿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霍文文:《金融市场学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

⏹易纲,吴有昌:《货币银行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兹维·博迪、罗伯特·C·莫顿:《金融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学习方法⏹课前预习、认真听课、做好笔记⏹课后复习、精读教材、归纳总结、广泛阅读有关文献⏹做好练习并自我检测⏹观察金融领域的实际运行情况并积极参与讨论⏹尝试运用所学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第一章货币本章重点掌握及思考的问题:1、货币购买力与价格2、金属货币的自发调节功能3、货币制度及其内容、格雷欣法则4、不兑现信用货币制度的特征5、货币的定义及层次划分标准第一节货币的职能货币具有价值尺度、交换媒介、贮藏价值和支付手段四种职能。

其中价值尺度和交换媒介是货币的基本职能,而贮藏价值和支付手段是货币的派生职能。

一、价值尺度(Standard of Value)1、概念:货币可以用来表现商品的价值并衡量商品价值的大小。

2、特点: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只要是观念的或想象的货币就可以,而不需要现实的货币。

价格与货币购买力用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价值就是价格;价格与商品价值成正比,与货币价值成反比。

价格反映价值是相对准确,只是从趋势上反映商品价值量的变化。

其中起最大作用的因素是供求对比。

价格一般包含两类因素:价值和供求。

·思考:当货币是否足值时,价格的决定与变化?货币购买力(Purchasing-power of Money),又称货币价值(Value of Money),是指单位货币在一定价格水平下的购买商品或劳务的能力(或数量)。

货币购买力(L)是价格(P)的倒数。

二者的关系可表示为:1L (货币购买力指数)= ---------P(物价指数)例:当物价上涨25%时,货币购买力下降了多少?二、交换媒介(Medium of Exchange)1、概念:货币在商品交换中充当交易媒介。

2、特点:必须是现实的货币;可以是没有十足价值的货币符号。

3、执行交换媒介的货币必要量取决于三个因素:流通中商品的数量;商品价格;货币流通速度。

三、贮藏价值(Store of Value)1、概念:货币退出流通领域,被人们当作社会财富的一般替代品和独立的价值形态保存和收藏。

2、特点:必须是现实的、足值的货币。

货币作为贮藏价值,具有自发调节货币流通的作用。

四、支付手段(Means of Payment)1、概念:货币作为交换媒介用于清偿债务、缴纳赋税、支付工资和租金。

2、特点:货币在执行支付手段职能是必须是现实的货币。

第二节货币形式及其演变从总体趋势看,货币形式的演变经历了从实物货币金属货币代用货币信用货币的阶段。

货币形式的演变集中在货币材料的变化上。

一、实物货币(Material Currency)二、金属货币(Metallic Currency)三、代用货币(Substitute Currency)四、信用货币(Credit Currency)1、概念信用货币是指流通领域充当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信用凭证。

2、特征(1)完全割断了与贵金属的联系;(2)基本保证是政府、银行的信誉。

(3)存在形式主要有商业票据、银行券和支票。

五、电子货币(Electric Currency)第三节货币在经济中的作用商品经济离不开货币,货币对经济发挥重要作用。

一、货币在经济中的作用二、关于“货币在经济中作用”的争论货币中性与非中性第四节货币制度一、货币制度(Monetary System)的形成和内容(一)什么是货币制度前资本主义货币流通:称量货币铸币;铸币权分散、铸币不断变质。

货币制度随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而逐步建立。

货币制度(Monetary System),简称币制,是一个国家以法律形式确定的该国货币流通的结构和组织形式。

(二)货币制度的主要内容1、确定货币金属2、确定货币单位3、金属本位币和辅币的铸造、发行和流通程序:(1)本位币(Standard Money):①概念:又称主币,是一国的基本通货,是一国计价、结算的唯一合法货币。

②特点:名义价值与实际价值相符;金属本位币可以自由铸造,自由熔化;金属本位币具有无限法偿能力。

无限(Unlimited Legal Tender)是指法律规定在货币收付中无论每次支付的金额如何巨大,用本位币支付时,任何人不得拒绝接受的一种无限的法定支付能力。

(2)辅币(Fractional Currency):①概念:是指主币以下小面额的通货,用于日常找零及供零星交易。

②特点:辅币是一种不足值的货币,即辅币的名义价值大于实际价值,并且通常是贱金属铸造的;辅币的限制铸造;辅币的有限法偿能力。

有限法偿(Limited LegalTender)是指国家对辅币规定的一种有限的法定支付能力。

即在一次支付行为中,不超过法定最高限额可以用辅币支付,如果超过最高限额,任何人可以拒绝接受。

(3)信用货币与纸币的发行与流通银行券和纸币银行券(Bank Note)是在商业信用的基础上通过贴现商业票据而发行的银行票据,是银行的负债证明书。

产生于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

从作为代用货币(可兑现性)信用货币;从分散发行集中发行国家纸币(Paper Money)指由国家发行并强制流通的一种价值符号。

纸币本身没有价值,也不能兑现成金属货币。

纸币产生于货币的交换媒介职能。

纸信用货币(如银行券等)币国家纸币4、确定金准备制度二、货币制度的演变类型(见书)(一)格雷欣法则(劣币驱逐良币规律)(二)金币本位的稳定性及作用(三)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特点:1、国家用法律规定由中央银行发行的不兑现的银行券为一国唯一合法的通货;2、信用货币--银行券不与任何金属等价,也不能兑换黄金;3、纸币需要国家管理和调控;4、货币流通与信用密切结合:在这种制度下,广泛实行非现金的转帐结算,流通中大量使用的是存款货币。

5、纸币进入流通,有着自身特殊的规律。

第五节货币的定义及其货币层次的划分一、货币(Money)的定义:是指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二、货币层次(The Structure of Monetary)1、概念:是指根据不同的货币定义和各种信用工具与流动资产不同程度的货币性对货币所作的层次分析。

2、一般的层次划分3、层次划分的根据:第一、货币的流动性的强弱。

第二、对货币供应量普遍采用多层次的货币存量计算法,以适应社会流通中信用工具多元化发展需要。

第三、M层次的划分一般是根据各时期经济金融发展状况及新型信用工具的应用等总体情况几经调整后大致固定下来的。

中国的货币层次M0=流通中现金;M1=M0+企事业单位活期存款(狭义货币供应量)M2=M1+企事业单位定期存款+居民储蓄存款+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广义货币供应量)。

第二章利息和利息率本章重点掌握及思考的问题:1、信用、商业信用、银行信用、国家信用、消费信用等概念和特征•2、基准利率、市场利率、公定利率、官定利率的概念、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的计算•3、利率的作用、储蓄的利率弹性、投资的利率弹性•4、利率的风险结构与期限结构5、决定和影响利率变动的因素第一节信用和利息一、什么是信用(Credit):是指借贷行为,一种以偿还和付息为条件的借贷行为,体现一定的债权债务关系。

二、信用的运行(一)信用运行的基础:经济中任何行为主休——不仅行为主体之间,而且同一主体在不同时期——都存在盈余与赤字的矛盾。

(二)信用运行的形式1、商业信用(Commercial Credit)①概念:是工商企业之间在出售商品时,以延期付款或预先交付货款的形式所提供的信用。

②特点:第一、从形式上看它主要以商品形态提供信用,但它的活动同时包含着两种性质不同的经济行为——买卖和借贷。

提供信用的过程就是买卖的过程。

第二、债权人和债务人都是工商企业。

第三、其供求与经济周期的波动基本一致。

③局限性:第一、信用的规模和数量有一定限制。

第二、商业信用有严格的方向性。

第三、商业信用在期限上受限。

2、银行信用(Bank Credit)①概念:是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以货币形式提供的信用。

②特点:第一、银行信用的规模巨大,其规模不受金融机构自有资本的限制。

第二、银行信用的借贷双方,一方是金融机构,另一方是从事经营活动的工商企业,克服了商业信用在方向上的限制。

第三、银行信用的主要工具是银行券。

3、国家信用(National Credit)①概念:是国家以债务人的身份,筹集资金的借贷形式。

②特点:第一、国家信用的借贷双方,一方是债务人政府,另一方是债权人包括本国和外国向政府提供信用的人。

第二、国家信用的实现形式主要是通过发行国家债券,包括短期国库券和长期公债券,其次是向中央银行短期借款。

第三、中长期债券一般用于弥补财政预算赤字,供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建设等非生产性支出,军费支出以及福利支出等。

4、消费信用(Consumer Credit):是工商企业和金融机构对消费者提供的,用以满足其消费方面的货币需求的信用。

包括分期付款;消费贷款;信用卡5、股份公司信用:是指股份公司以发行股票和债券的方式,直接从金融市场筹集资金的一种信用形式。

三、利息在信用活动中,货币所有者在一定条件下,贷出货币资本,让渡其使用权,货币使用者到期偿还借款时必须支付一个增加额,这个增加额就是利息。

利息并不是反映资本价格水平的概念,真正反映货币资本价格水平的是利息率。

第二节利率种类一、利率及其体系利息率指借贷期内所形成的利息额与预付借贷资本价值或所贷资金额的比率r(利息率)= △g(利息额)g(所贷资金额)基准利率:在利率体系中能带动其他利率变动的利率。

二、利率种类(一)根据借贷期内是否调整,利率可分为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固定利率是指在借贷期内不做调整的利率;浮动利率是指在借贷期内可定期调整的利率。

(二)根据信用行为期限的长短,利率可分为长期利率和短期利率:1年期以上的融资行为称为长期信用,相应的利率就是长期利率;1年期以下的信用行为称为短期信用,相应的利率就是短期利率。

(三)根据计算利息的期限单位,利率可分为年率、月率和日率:年利率是以年为单位计算利息,一般以本金的百分之几表示;月利率是以月为单位计算利息,一般以本金的千分之几表示;日利率是以日为单位计算,一般以本金的万分这几表示。

(四)根据是否按市场供求自由变动,利率可分为市场利率、公定利率和官定利率:市场利率是随市场供求而自由变动的利率;官定利率是由政府金融管理部门或者中央银行确定的利率,是国家为了实现宏观调节目标的一种政策手段;行业公定利率是由非政府部门的民间金融组织,如银行公会等所确定的利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