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混凝土裂缝的成因与控制研究及处理方法探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混凝土裂缝的成因与控制研究及处理方法探讨【摘要】随着国内经济的日益繁荣和建筑行业飞速发展,作为工程建设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混凝土的用量日益大增,混凝土的裂缝是一个普遍存在而又难于解决的工程实际问题。如何预防和控制混凝土裂缝、裂缝是否影响结构以及是否需要后修补处理等问题的研究探讨,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关键词】混凝土;裂缝;研究探讨
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形式和种类很多,有设计方面的原因,但更多的是施工过程的各种因素组合产生的,要根本解决混凝土中裂缝问题,还是需要从混凝土裂缝的形成原因入手。正确判断和分析混凝土裂缝的成因是有效地控制和减少混凝土裂缝产生的最有效的途径。裂缝原因是设计、施工、材料、环境及管理等相互影响的综合性问题,解决裂缝控制问题应当采取综合方法。笔者从事混凝土相关工作多年,对于所遇到过的混凝土的裂缝问题也很多,下面就混凝土裂缝的形成原因,预防控制以及处理方法,结合工程实际谈谈我的看法。
1、混凝土裂缝形成产生的主要因素
1.1设计原因。.结构断面突变产生应力集中,容易所产生结构裂缝;预应力构件中应力计算不当,施加应力容易造成构件偏心、应力过大而产生裂缝;设计时构造钢筋配置过少或过粗也容易引起构件裂缝;.设计中未充分考虑混凝土的收缩变形;设计中采用的混凝土强度等级过高,造成水泥用量过大,对收缩不利;混凝土结构
使用环境温度变化,管线配置不当,保护层厚度不够。
1.2 原材料原因。砂、石含泥量过大,颗粒级配不良,容易造成混凝土收缩的增大,诱导裂缝的产生;骨料粒径偏细,针片含量偏大,造成混凝土单方水泥用量、用水量增多,混凝土收缩量增大;混凝土外加剂、掺和料选择不当、或掺量不当,严重增加混凝土收缩;.水泥品种选用不当,水泥等级越高、细度越细、早强越高对混凝土开裂影响很大。
1.3配合比设计原因。配合比中水灰比(水胶比)过大;水泥用量过大,水泥浆过多,坍落度偏大,造成收缩越大;砂率、水灰比选择不当,造成混凝土和易性偏差,导致混凝土离淅、泌水、保水性不良,增加混凝土的收缩;混凝土掺合料掺量选择不当。
1.4 施工及现场养护原因。现场浇捣混凝土时,振捣或插入不当,漏振、过振或振捣棒抽撤过快,均会影响混凝土的密实性和均匀性,诱导裂缝的产生;.拌和不均匀(特别是掺用掺合料的混凝土),搅拌时间不足或过长,拌和后到浇筑时间间隔过长;连续浇筑时间过长,接茬处理不当;混凝土浇捣后表面没及时覆盖,外露表面风速过大或烈日暴晒,造成混凝土开裂;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时,现场混凝土降温及保温工作不到位,引起混凝土内部温度过高或内外温差过大,产生温度裂缝;现场养护措施不到位,现场模板拆除不当,预应力混凝土现场预应力张拉不当等等,都会引起混凝土施工裂缝。
1.5外界因素。构筑物的不均匀沉降;野蛮装修,随意拆除承重墙
或凿洞;周围环境影响,如酸、碱、盐等对构筑物的侵蚀;火灾、轻度地震等意外事件;使用中短期或长期超载也会引起混凝土裂缝。
2、裂缝的控制措施
2.1 设计方面。设计人员要注意容易开裂部位,灵活地运用‘抗一放’结合、或以‘抗’为主、或以‘放’为主的设计原则,来选择结构方案和使用的材料。尽量避免结构断面突变带来应力集中,在结构或造型方面不得以时,应充分考虑采用加强措施。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技术,可在混凝土中掺用膨胀剂来补偿混凝土的收缩。结构中,要重视构造钢筋的配置,特别是楼板、墙板等薄壁构件,更应注意构造钢筋的直径和数量的选择。
2.2 材料选择。根据结构混凝土强度等级选择合适的水泥品种、等级,尽量避免采用早强高的水泥;选用级配优良的砂、石原材料,含泥量应符合规范要求;积极采用适合的掺合料和混凝土外加剂,掺合料和外加剂已作为混凝土的第五、六大组份,可以明显地起到降低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热、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降低混凝土成本的作用;正确掌握好混凝土补偿收缩技术的运用方法,对膨胀剂应充发考虑到不同品种、不同掺量所起到的不同膨胀效果,应通过大量的试验确定膨胀剂的最佳掺量。
2.3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混凝土配合比应按《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规程设计;在满足施工要求的条件下,尽量采用较小的混凝土坍落度,基础、梁、楼板、屋面用混凝土坍落度易
小于120mm,高层建筑用的混凝土坍落度根据泵送高度宜控制在150mm左右;混凝土单方用水量不宜大于170kg/m3;普通混凝土水泥用量宜为270-450 kg/m3,高强混凝土不宜大于550 kg/m3;混凝土水胶比不已大于0.60;混凝土在满足工作性要求的前提下,应采用较小的砂率;配合比设计人员应深入施工现场,依据施工现场的浇捣工艺、操作水平、构件截面等情况,合理选择好混凝土的设计坍落度,针对现场的砂、石原材料质量情况及时调整施工配合比,协助现场搞好构件的养护工作。
2.4 施工及现场养护。混凝土搅拌要充分,保证原材料搅拌均匀;混凝土运输时,应能保持混凝土拌和物的均匀性,不应产生分层离析现象,运送容器应不漏浆,并宜快速运输,保证混凝土施工的连续性;混凝土浇筑时要充分考虑结构的浇筑区域、构件类别、钢筋配置状况以及混凝土拌和物的品质,选用适当机具与浇筑方法,保证混凝土匀质密实;大体积混凝土,应控制浇筑后的混凝土内部最高温度及其与表面的温差、混凝土表面与环境的温差,内部最高温度一般不高于70℃,内外温差不超过25℃;混凝土浇注完毕,应在混凝土凝结后立刻进行妥善保温、保湿养护,尽量避免急剧变化、振动以及外力的扰动;混凝土养护一般不得少于7d;对掺用缓凝型外加剂或抗渗要求的混凝土,不得少于14d;冬季施工时混凝土入模温度不低于5℃,混凝土浇灌完毕后,及时覆盖保温材料,防止混凝土受冻;拆模时应保证混凝土强度达到规范要求。
3、混凝土裂缝的处理
混凝土裂缝处理的方法有很多,下面我介绍比较常见的几种方法:表面处理法、填充法、压力灌浆法、结构补强法、置换法、电化学防护法。
3.1表面处理法。表面涂抹法对混凝土构件表面较浅的裂缝用水泥砂浆或环氧树脂表面涂刷处理,这些表面裂缝一般都很细很浅,裂缝深度尚未达到钢筋表面,一般用高标号的砂浆进行表面涂抹即可。如果表面裂缝贯通底部,出现漏水的情况,可通过表面贴补法在构件表面贴补防水片等方法来解决。
3.2填充法。可采用专用的混凝土封堵材料来填充裂缝。一般用来修补较宽的裂缝,作业简单,费用低。小规模裂缝可采取开v型槽后,再作填充处理。
3.3压力灌浆法。压力灌浆法又称注浆法,它不仅修补面层而且能通过压力将注射用胶注到混凝土的内部裂缝处,对裂缝进行粘结封闭和补强加固,此种方法处理效果好,应用范围广,从细微裂缝到大裂缝均可适用,使用方便处理效果好。
3.4 结构补强法。因外部因素造成的较大裂缝,严重影响使用,如不及时采取措施,会危及整个建筑物的安全。例如外荷载超出设计的承载力、地震、爆炸、火灾等因素引起的裂缝,或由于钢筋锈蚀造成的构件承载力不足等原因引起的裂缝,通常采取结构补强法。
3.5置换法。混凝土置换法是处理严重损坏混凝土的一种有效方法,此方法是先将损坏的混凝土剔除,然后再置换入新的混凝土或其他材料。常用的置换材料有:普通混凝土或水泥砂浆、聚合物或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