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音乐活动《下雨了》教案反思
小班艺术活动教案:《下雨了》
![小班艺术活动教案:《下雨了》](https://img.taocdn.com/s3/m/b7fb3cad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06.png)
小班艺术活动教案:《下雨了》一、活动目标:1. 感受雨滴落下的声音和雨后的景象,培养幼儿对自然环境的关注。
2. 通过歌唱、舞蹈和绘画等方式,培养幼儿的艺术表现力和创造力。
3. 学习歌曲《下雨了》,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和合唱能力。
二、活动准备:1. 教具:雨滴卡片、雨伞、雨衣、颜料、画纸等。
2. 音乐设备:音响、音乐CD《下雨了》。
三、活动过程:1. 引导幼儿观察雨滴落下的情景,让幼儿说说雨滴的样子和声音。
2. 出示雨滴卡片,让幼儿认识雨滴,并用雨伞和雨衣进行模拟雨中游戏。
3. 学习歌曲《下雨了》,引导幼儿跟着音乐一起唱,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和合唱能力。
四、延伸活动:1. 邀请幼儿用颜料在画纸上画出雨后的景象,培养幼儿的绘画能力和创造力。
2. 让幼儿分组进行雨中舞蹈表演,展示自己对雨的喜爱和感受。
五、活动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雨的认识和喜爱程度。
2. 评价幼儿在歌唱、舞蹈和绘画等方面的表现,鼓励他们的努力和进步。
3. 收集幼儿的绘画作品,进行展示和交流,让幼儿感受到自己的成就。
六、活动重点:1. 让幼儿通过观察和体验,了解雨的形成和下雨的场景。
2. 学会用歌唱和舞蹈的方式表达自己对雨的感受。
3. 培养幼儿的绘画技巧,提升他们的艺术创造力。
七、活动难点:1. 幼儿对雨的形成和下雨的场景的理解。
2. 幼儿在歌唱和舞蹈中节奏感和表现力的把握。
3. 幼儿在绘画中颜色的搭配和画面的构图。
八、活动步骤:1. 教师通过图片和视频的方式,向幼儿讲解雨的形成和下雨的场景。
2. 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唱《下雨了》,让幼儿感受雨的节奏和氛围。
3. 教师指导幼儿进行雨中舞蹈,让幼儿用身体动作表达雨的感觉。
4. 教师提供画纸、颜料等材料,引导幼儿自由发挥,画出自己心中的雨。
5. 教师组织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让幼儿分享彼此的想法和感受。
九、活动注意事项:1. 确保活动场地安全,避免幼儿在活动中受伤。
2. 注意调节活动的音量,以免影响幼儿的听觉。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下雨了》及教学反思大全3篇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下雨了》及教学反思大全3篇](https://img.taocdn.com/s3/m/0201cd15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99.png)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下雨了》及教学反思大全3篇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下雨了》及教学反思范文大全1小班语言《下雨了》设计意图:雨,是浪漫而又富有诗意的象征,结合我们正在进行的主题活动《哗啦啦,下雨了》,我引导孩子们在雨天里寻找快乐,将雨的意境融入到故事内容当中,让小班孩子对故事的形式有初步的了解。
故事情境有趣,想象合理丰富,非常适合小班幼儿掌握。
在活动中,我采用生动的语言,色彩鲜艳的图片,挂图、多媒体课件向幼儿讲述故事,让幼儿通过故事内容明白帮助他人是件很快乐的事,从而营造氛围让孩子体验、感受雨带来的乐趣,活动目标1.理解故事内容,记住故事名称、主要角色及对话。
2.能用连贯语言讲出角色间的对话。
3.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活动,体验互相团结、互相帮助带来的快乐。
教学重点:理解故事内容,能说出故事中主要角色名称。
教学难点:能用连贯语言讲出角色间的对话。
活动准备1.雨滴,小白兔,蘑菇,青蛙,荷叶,大象,芭蕉叶的大图片各一张。
2.教学挂图,教学音带,录音机活动过程1.谈话导入活动:(出示雨滴的图片)教师:小朋友们,今天天气怎么了,那如果放学的时候,突然下雨了,又没带雨伞,可怎么办呢?(引导幼儿自由讨论)。
2.看图片讲故事:教师:那我们今天来看看森林幼儿园的小朋友们又是怎么样做的呢?小朋友们可要听仔细了,看仔细了。
3.教师边出示挂图边讲述故事(此环节以引导幼儿自己说出为主)教师:森林幼儿园放学了,我们来看一看森林幼儿园有哪些小朋友。
有小兔子,小象,小青蛙和小熊,他们走到幼儿园门口,突然下雨了,这可怎么办呢?(边讲故事,边看挂图一,边出示图片)。
4.(出示挂图二)(1).请小朋友们,想一想,小白兔是顶着什么回家的?教师出示蘑菇图片:哦,原来小白兔有一把蘑菇伞,他可以顶着蘑菇伞回家。
(2)教师:小青蛙是顶着什么回家的?教师出示荷叶图片:哦,原来小青蛙有一把荷叶伞,他可以顶着荷叶伞回家。
(3)教师:小象是顶着什么回家的呢?教师出示芭蕉叶图片:哦,原来小象有一把芭蕉伞,他可以顶着芭蕉伞回家。
小班音乐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下雨了》
![小班音乐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下雨了》](https://img.taocdn.com/s3/m/177217ea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f3f2a67.png)
小班音乐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下雨了》一、教学目标1.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和感受能力;2.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协作意识;3.启发幼儿对大自然的观察和理解,并培养幼儿对雨的感受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准备1.音乐播放器;2.打印好歌曲《下雨了》的歌词;3.雨季相关的图片或实物。
三、教学过程1. 创设情境老师为幼儿营造雨天的氛围,可以通过播放下雨声音、展示雨季的图片等方式让幼儿感受到下雨的气氛。
2. 引入歌曲《下雨了》老师播放歌曲《下雨了》,可以通过展示歌词让幼儿一起跟着唱。
3. 学习动作老师带领幼儿学习与歌曲配合的动作,如:伸手捕捉雨水、模仿雨滴下落等。
4. 分组表演将幼儿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自由编排动作和表演形式,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展示他们对雨的理解。
5. 集体展示每个小组一次来到舞台上进行表演,全班同学一起欣赏并给予鼓励和认可。
6. 教师总结让幼儿回顾整个活动过程,教师总结幼儿们的表演和动作,再次引导幼儿对雨的感受和理解进行探讨。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和感受能力,通过歌曲《下雨了》的学唱和动作表演,引导幼儿对雨的感受和理解。
这个教案在实施过程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首先,通过创设情境,让幼儿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下雨的氛围,这为后续活动的开展打下了基础。
其次,歌曲《下雨了》的引入起到了很好的导入作用。
通过跟唱歌曲的过程,幼儿不仅能够培养对音乐的兴趣,还能够加深对雨季的印象。
接着,学习动作的环节能够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协作意识。
幼儿通过模仿雨滴下落等动作,不仅能够加深对雨的感受,还能够提高动作协调性。
小组表演是本节课的重点环节。
通过分组表演,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展示他们对雨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每个小组的表演都得到了全班同学的欣赏和认可,提高了幼儿的自信心。
最后,在教师总结的环节,幼儿们回顾了整个活动过程,并对雨的感受和理解进行了探讨。
这有助于加深幼儿的印象,并培养他们对大自然的观察和理解能力。
小班《下雨了》教案反思集锦9篇
![小班《下雨了》教案反思集锦9篇](https://img.taocdn.com/s3/m/f1c020c2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50ca679.png)
小班《下雨了》教案反思集锦9篇2、能感知雨前、雨中、雨后四周环境的变化。
◎雨伞、雨鞋、雨衣等雨具。
感知下雨前带领幼儿到户外,观看感受天气等变化。
老师:看一看,天上的云和平常一样吗?有什么变化?它们是什么颜色的?感受一下,是不是有风吹来了?猜一猜,将会发生什么事?探究下雨时,指导幼儿穿上雨鞋、雨衣或打上雨伞,到户外玩。
老师:想一想,雨水为什么有时候是直的,有时候是斜的?听一听,雨点打在雨伞上的声音,像什么?找一找,雨点除了落在伞上,还落在了什么地方?看一看,那些被雨浇到的地方变得怎么样了?接一接,小雨点落在你的手上有什么感觉?踩一踩,你发觉了什么?共享请幼儿说一说,在雨中玩耍时一些好玩的事情或发觉,启发幼儿用语言表达自己的体验,与同伴共享雨中玩耍的乐趣。
你发觉了哪些好玩的事?观看雨停后,和幼儿一起观看天气及四周花草树木的变化,感受空气的清爽。
云是什么样的?和下雨前一样吗?本活动是科学领域中自然现象方面的活动,旨在让幼儿在雨中玩耍的过程中,感受下雨的现象与变化,体验雨中玩耍的乐趣。
活动前,老师应留意幼儿的身体状况是否适合外出活动,并请家长帮助做好雨中玩耍的预备,如为幼儿穿戴雨衣及雨鞋,携带雨伞等。
下雨前,老师应引导幼儿观看天空、太阳、风的变化,如天空变暗、乌云来了、太阳不见了、风吹来等。
玩耍时,老师应提示幼儿不要将头和身上淋湿,避开着凉,并鼓舞幼儿用合适的象声词来描述下雨的声音,也可用手或身体其他部位接雨点,体验雨点落上的'感觉,用脚踩水玩,体验水花溅起的乐趣。
雨后,老师可带幼儿漫步,观看四周环境的变化,闻一闻雨后的味道,感受空气的清爽。
假如天气不允许,老师还可将此活动各环节分散在日常生活中完成。
还可将《欢乐的小雨滴》幼儿操作单投放到美工区,引导幼儿在观看的基础上,用蜡笔或棉签等材料,画出小雨滴。
资源包学问小卡片雨是怎样形成的?液态水滴(包括过冷却水滴)所组成的云体称为水成云。
水成云内假如具备了云滴增大为雨滴的条件,并使雨滴具有肯定的下降速度,这时降落下来的就是雨。
小班音乐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下雨了》
![小班音乐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下雨了》](https://img.taocdn.com/s3/m/2420570a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15.png)
小班音乐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下雨了》引言音乐教育在幼儿园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通过音乐教学可以培养孩子们的情感、语言、动作等方面的发展。
本文将介绍一个小班音乐教案《下雨了》的设计及教学反思。
教案设计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将能够:1.理解并模仿《下雨了》这首歌曲的节奏和歌词;2.能够运用简单的肢体动作配合歌曲的演唱;3.通过唱歌和动作表达对下雨天的情感和体验。
教学重点1.歌曲《下雨了》的节奏与歌词;2.肢体动作与歌曲的配合。
教学准备1.CD或者其他音乐播放器;2.准备演唱《下雨了》的歌曲;3.布置教室环境,以营造下雨的氛围。
教学过程Step 1: 介绍歌曲《下雨了》1.教师播放歌曲《下雨了》,让学生们先听一遍,并通过音乐来感受下雨天的氛围。
2.教师可以提问一些问题,例如:“下雨天大家喜欢做些什么?下雨天我们应该带什么等等。
引导学生回答。
3.引导学生讨论下雨天的情感与体验,例如“雨水滴在脸上是什么感觉?”“雨水滴在身上是什么感觉?”等。
Step 2: 学唱《下雨了》1.教师向学生展示歌曲《下雨了》的歌词,让学生们跟读。
2.教师逐句教唱,学生们跟随教师的节奏和音准进行跟唱。
Step 3: 学习配合动作1.教师示范动作,让学生们观察和模仿。
2.引导学生们进行动作练习,与歌曲的节奏进行配合。
Step 4: 唱歌与动作配合1.教师和学生一起进行唱歌和配合动作的综合练习。
2.教师可以模拟下雨的场景,让学生们在课堂中感受和表达下雨的情感和体验。
教学反思本节课中,学生们对歌曲《下雨了》的学习非常积极,他们能够很快地听懂歌曲的歌词,并且能够进行简单的跟唱。
在学习配合动作的过程中,学生们也能够模仿教师的动作,并且配合歌曲的节奏进行动作。
在唱歌与动作配合的练习中,学生们能够愉快地模拟下雨的场景,表达出自己对下雨的情感和体验。
然而,本节课的时间安排较为紧凑,学生们在学唱歌曲和练习动作的过程中可能有些匆忙。
在以后的教学中,应该适当调整时间的安排,给学生们更多的熟悉和巩固的时间。
小班音乐活动《下雨了》教案
![小班音乐活动《下雨了》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f7299ef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25.png)
小班音乐活动《下雨了》教案教案:小班音乐活动《下雨了》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用教材《幼儿园音乐课程》第四章第五节,活动内容为歌曲《下雨了》。
歌曲《下雨了》是一首富有童趣的儿歌,描绘了下雨天的景象,歌词简单易懂,旋律欢快,适合小班幼儿学习。
二、教学目标1. 能让幼儿感受并体验到音乐的快乐,培养幼儿的音乐兴趣。
2. 能让幼儿学会歌曲《下雨了》,并能唱准曲调。
3. 培养幼儿的集体合作意识,提高幼儿的节奏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学会歌曲《下雨了》,并能唱准曲调。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雨滴手偶、歌曲CD、雨伞道具。
学具:幼儿音乐教材、雨滴手偶、雨伞道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扮演雨滴,手持雨滴手偶,从天空降落,引导幼儿观察并模仿雨滴落下的声音和动作。
2. 歌曲学唱(5分钟)(1)教师播放歌曲《下雨了》,让幼儿边听边跟唱。
(2)教师逐句教唱歌曲,引导幼儿唱准曲调。
(3)分组进行歌曲演唱,培养幼儿的集体合作意识。
3. 节奏练习(5分钟)(1)教师带领幼儿进行雨滴落下的节奏练习,用手拍打桌子或地面,培养幼儿的节奏感。
(2)幼儿手持雨伞道具,跟随音乐节奏摇摆,感受音乐的快乐。
4. 歌曲表演(5分钟)(1)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歌曲表演,扮演雨滴和雨伞。
(2)幼儿分组进行表演,展示所学歌曲。
六、板书设计板书歌曲《下雨了》的歌词,并在歌词下方标注节奏,帮助幼儿学习和巩固。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歌曲《下雨了》回家后,请家长协助幼儿进行歌曲复习,并能独立演唱。
2. 答案:幼儿能够独立演唱歌曲《下雨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在课后,家长应协助幼儿进行歌曲复习,加强巩固。
同时,可以拓展延伸,让幼儿观察现实生活中下雨的景象,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还可以引导幼儿创作关于下雨的绘画作品,锻炼幼儿的创造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的选取本节课选用教材《幼儿园音乐课程》第四章第五节,活动内容为歌曲《下雨了》。
小班下雨了的音乐教案及反思
![小班下雨了的音乐教案及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7cc31b5c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ba.png)
小班下雨了的音乐教案及反思教案标题:小班下雨了的音乐教案及反思教案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下雨的概念,并通过音乐与情感表达相结合,培养学生对下雨的积极态度。
2. 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提高他们对音乐的欣赏和表达能力。
3. 通过合作学习和互动,促进学生的社交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准备:1. 下雨的音乐素材,如《下雨了》等。
2. 雨伞、雨衣等相关道具。
3. 画板、彩色粉笔。
4. 学生的音乐乐器,如铃铛、手鼓等。
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5分钟)1. 老师带领学生观察窗外下雨的景象,鼓励学生描述下雨的感受和想法。
2. 老师播放一段下雨的音乐,让学生感受音乐中的雨声和节奏。
Step 2: 音乐活动(15分钟)1. 老师向学生展示雨伞和雨衣,让学生触摸、感受,并解释它们的作用。
2. 老师引导学生模仿雨滴的声音,用手指敲打桌面或其他物体,形成有规律的节奏。
3. 老师播放音乐《下雨了》,让学生用手鼓或其他乐器伴奏,模仿雨滴的节奏。
4. 老师带领学生一起唱《下雨了》的歌词,表达对下雨的喜爱和欢迎。
Step 3: 创作活动(15分钟)1. 老师分发画板和彩色粉笔给学生,让他们画下雨的场景。
2. 学生可以用彩色粉笔在画板上画出下雨的雨滴,或者画出自己喜欢的下雨时的活动。
3. 老师鼓励学生分享他们的画作,并用音乐的形式表达画作中的内容。
Step 4: 反思(5分钟)1. 老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整个音乐活动的过程,询问学生对下雨音乐活动的感受和收获。
2. 老师引导学生思考下雨的积极意义,如给大地带来水分、洗涤空气等,并鼓励学生表达自己对下雨的积极态度。
教案反思:这节音乐课以“小班下雨了的音乐教案”为主题,通过音乐与情感表达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下雨的概念,并培养他们对下雨的积极态度。
教案中使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观察、模仿、合作学习和创作等,以满足小班学生的学习需求。
通过这样的教学过程,学生不仅能够感受到音乐中的雨声和节奏,还能够动手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提高他们的音乐感知能力和表达能力。
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下雨了》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下雨了》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7597fe01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1c.png)
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下雨了》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使幼儿了解雨水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拓宽幼儿的生活常识。
2.引导幼儿观察雨水对生活的影响,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3.通过歌曲唱跳,培养幼儿的音乐细胞和音乐表现力。
4.启发幼儿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
二、教学重点1.使幼儿通过歌曲《下雨了》感受到雨水的神奇。
2.培养幼儿的音乐欣赏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准备1.幼儿喜欢的雨伞、雨靴、雨衣等相关道具。
2.幼儿熟悉的音乐CD和音箱。
3.教师准备好的歌词卡片。
四、教学过程1.热身活动教师可以先通过幼儿熟悉的唐诗或童谣引出“下雨”的话题,让幼儿回忆一下自己在雨天的一些经历。
2.导入新课教师可以从窗外的景色引出:“大家注意看,窗外的天空变了,乌云密布,似乎要下雨了。
”3.展示大自然的神奇教师出示雨伞、雨靴等相关道具,说:“看,小伙伴们,这是我们在雨天常常使用的雨伞和雨靴,它们可以帮助我们不被雨淋湿。
”4.唱歌活动教师播放《下雨了》的音乐,带领幼儿一起唱歌。
同时,教师可以示范一些与歌词动作相配合的简单舞蹈。
在歌曲中,教师可以反复强调某些关键词汇,例如“雨滴”,“湿了”,引导幼儿加深对雨水的感受。
5.舞蹈表演教师可以安排几名擅长舞蹈的幼儿表演一段与歌曲相关的舞蹈,增加课堂的趣味性。
6.小组活动将幼儿分成小组,让他们自由自在地搭建一座小城市,可以使用积木、纸箱等材料,同时让幼儿自由发挥,创造自己的雨天故事。
7.反思与总结教师与幼儿一起回顾本节课的内容,通过提问和小组分享的形式,了解幼儿对雨水的理解和感受。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以歌曲《下雨了》为主题,旨在通过歌曲、舞蹈等形式让幼儿感受雨水的神奇和影响。
通过此课,幼儿对雨水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且增加了对音乐和表演的兴趣。
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可以加入更多的互动环节,让幼儿更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来,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创造力。
小班音乐下雨了教案反思
![小班音乐下雨了教案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5fa6f83c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be.png)
小班音乐下雨了教案反思1、小班音乐下雨了教案反思活动目标:1、能有兴趣地观察下雨的情景,知道春天会下雷雨。
2、充分体验听雨、看雨、玩雨的乐趣。
活动准备:活动前了解天气预报,选择下雨天气开展此活动。
活动室内准备几把雨伞。
录音机,音乐《大雨小雨》磁带。
活动过程:1、谈话引起兴趣。
“轰隆隆,轰隆隆”是什么声音在响呀?让我们一起竖起小耳朵仔细听。
引导幼儿知道轰隆隆的声音是打雷的声音,了解春天来了,有时也会下雨,这就是春雨。
2、和幼儿一起听雨。
我们一起闭上眼睛,听听看,你听到的雨声是怎么样的?引导幼儿用各种象声词来表达。
(“哗啦啦”、“淅沥沥”、“沙沙沙”“哗啦哗啦”“滴答滴答”等)3、和幼儿一起看雨。
(1)雨点是从哪里落下来的呢?是怎么落下来的呢?落下来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呢?引导幼儿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可以用“雨点象什么”来表达。
(2)雨点落在地上像什么?地上会有什么?引导幼儿发现雨点落在地上会溅起泡泡样的水花,积水中会有水纹等现象。
(3)看看小草、小花、小树在雨里是什么样子的?知道这些植物喝足了水会长得更好。
4、和幼儿一起玩雨。
(1)我们用小手接住雨看看,雨是什么颜色的?雨点落在手上有什么感觉?(2)和好朋友一起撑着雨伞踩水花玩,提醒幼儿不要把自己淋湿。
5、在音乐《大雨小雨》的声中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此活动充分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通过听、看、摸让幼儿充分体验听雨、看雨、玩雨的乐趣,从中了解春雨的特点,感知春天的天气是多变的。
在整个活动中,幼儿是活动的主体,寓教育与玩乐之中,符合小班幼儿的兴趣、经验和能力。
2、小班美术活动教案:下雨了教案(附教学反思)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学习用各种线型来表现不同的雨,培养幼儿手的控制能力。
2、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绘画活动的兴趣。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4、鼓励幼儿与同伴合作绘画,体验合作绘画的乐趣。
5、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幼儿园小班体育优质课教案详案《下雨了》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体育优质课教案详案《下雨了》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cc0986e64a7302768f9939ec.png)
幼儿园小班体育优质课教案详案《下雨了》含反思《小班体育优质课教案详案《下雨了》含反思》这是艾儒略优秀的小班体育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能够帮助,快来看看小班体育优质课教案详案《下雨了》含反思!;一、热身活动:鸡宝宝们好!(鸡妈妈好!)今天,妈妈要带你们带这儿去做游戏,(教案出自:快思教案网)你们高兴吗?那先让我们公益活动来活动活动肌肉吧!(随流行乐做热身活动)《小鸡进行曲》(播放雷声)二、游戏:下雨了1、引导幼儿在草地上自由的捉虫,知道下雪了要打着“雨伞”跑回家。
师:宝宝们,听,发生了什么事情?(打雷了)打雷了接着就会下雨,下雨我们用什么遮雨呢?(雨伞)那你们瞧我们场地上的东西有什么可以用来遮雨呢?(请幼儿示范)待会你们吕米尼的中途,妈妈摇铃鼓说下雨了”宝宝们要顶着草地上的“小雨伞”轻轻的跑回家,不要让自己浸湿了哟!(师示范),跑的时候撞毁一定要特别注意不要和好朋友撞在一起了,好吗?宝宝们加油,要吃的饱饱的哟!现在去捉虫吧!(幼儿随音乐:网络小游戏音乐捉虫)2、师摇晃铃鼓播放雷声,发出“下雨了”的指令,幼儿跑到场地四周取雨伞,顶在头顶踮着脚尖跑家。
师:宝宝们跑的真快,有没有淋湿呀?3、出示木星公公创设情境。
宝宝们刚才表现真棒!现在木星公公出来了,我们一起把湿雨伞拉出去晒一晒吧!刚下过雨,旁边有许多蓝色的小水坑,(教案出自:快思教案网)我们怎样才能过去呢?(幼儿自由探索并和老师说一说方法:绕过、跨过)教师和幼儿一起过水坑路口。
4、过完水洼路幼儿随音乐捉虫再次进行游戏:下雨了。
三、放松活动:宝宝们,今天玩得开心吗?累不累呀?让我们随着音乐放松一下我们的身体吧!(放松播放蛋儿把门开电子音乐放松身体)教学反思:1、活动来源--挖掘核心经验今天的活动源于教材书上《好朋友》主题中,我联系核心经验"喜欢自己的朋友,体验与老师、同伴一起活动的快乐"来设计的本次活动。
积极探索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具有强烈好奇心,能用恰当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与需要",生动、形象的故事情境能够帮助困惑激发幼儿的好奇与表达的欲望,于是,我创编了"小雨啦"的故事情境,把联结整个活动有机的串联下来,运用看看、猜猜、听听、想想、玩玩等方式,重点围绕故事里头朋友间的"互相帮助"这个核心目标,和孩子们积极展开互动。
小班主题教案《下雨了》含反思
![小班主题教案《下雨了》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00106b5f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de.png)
小班主题教案《下雨了》含反思(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教育资料,如健康教案、科学教案、语言教案、安全教案、美术教案、音乐教案、数学教案、语文教案、节日教案、其他教案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And,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education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health lesson plans, science lesson plans, language lesson plans, safety lesson plans, art lesson plans, music lesson plans, math lesson plans, Chinese lesson plans, holiday lesson plans, other lesson plans, and so on.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小班主题教案《下雨了》含反思小班主题教案《下雨了》含反思适用于小班的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培养初步的创新意识,发散思维能力和想象力,引导幼儿多感官参与创新活动,体验发散性思维的乐趣,初步学习替代、模仿,从一点向多点发散的思维方法,快来看看幼儿园小班主题《下雨了》含反思教案吧。
小班音乐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下雨了》
![小班音乐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下雨了》](https://img.taocdn.com/s3/m/9fb949fc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f4.png)
小班音乐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下雨了》教案:《下雨了》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理念是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体验音乐的魅力,通过唱跳结合的方式,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和团队协作能力。
活动旨在让幼儿学会用简单的动作表现雨天的情景,增强他们对自然环境的感知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认识雨天的特点,学会用动作表现雨滴的特点。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感受音乐带来的快乐。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学会歌曲《下雨了》,并能用动作表现雨滴的特点。
难点:节奏感较强的歌曲演唱和动作协调。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雨滴手偶、小雨伞、彩虹挂图等。
2. 学具:幼儿手工材料(画纸、水彩笔、雨滴贴纸等)。
五、活动过程1. 导入:模拟雨天情景,让幼儿感受雨滴的特点。
2. 学习歌曲《下雨了》:教师示范演唱,引导幼儿跟唱。
3. 动作创编: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创作雨滴动作,如“小雨滴”、“大雨滴”等。
4. 实践环节:幼儿分组,用手工材料创作雨天场景。
5. 展示环节: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六、活动重难点1. 重点:学会歌曲《下雨了》,并能用动作表现雨滴的特点。
2. 难点:节奏感较强的歌曲演唱和动作协调。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次活动中,大多数幼儿能积极参与,学会歌曲并创作出富有创意的雨天场景。
但在活动过程中,部分幼儿对节奏感较强的歌曲演唱表现出困难,今后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这部分幼儿的个别辅导。
拓展延伸:可以让幼儿在家尝试用家庭材料创作雨天场景,增进亲子关系,同时巩固所学知识。
还可以组织户外活动,让幼儿在自然环境中感受雨天的变化,提高他们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本次活动的设计中,有几个重要的细节是我需要重点关注的。
导入环节的雨天情景模拟,这是为了让幼儿能够直观地感受到雨天的特点,为后续的学习做好铺垫。
我使用了雨滴手偶和小雨伞等教具,让幼儿能够亲手触摸到雨天的象征,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雨天的概念。
小班音乐下雨了教案反思
![小班音乐下雨了教案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cbe33767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43a565b.png)
小班音乐下雨了教案反思在小班音乐课上,我们进行了一堂别开生面的主题为“下雨了”的音乐课。
通过这堂课,我发现了一些成功的因素,但也有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首先,这堂课的主题选择是非常合适的。
下雨是孩子们非常熟悉的现象,他们对其有着浓厚的兴趣。
通过将下雨和音乐结合在一起,我创造了一个有趣和互动的学习环境,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其次,我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和资源。
例如,我使用了图片和视频来引起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注意力,让他们更好地理解下雨的概念。
我还运用了手势和肢体语言来帮助孩子们感受音乐中的节奏和动感。
通过多种媒体和手段的运用,我提高了课堂的趣味性和多样性。
另外,我还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了小组合作和互动。
我鼓励孩子们在小组中分享自己对下雨的感受和想法,激发了他们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在音乐活动中,我让孩子们以小组形式合作演唱和表演,增强了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然而,尽管这堂课有一些成功之处,我也意识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首先,我发现有些孩子在课堂中表现得比较被动,可能是因为他们对音乐不是很感兴趣或对下雨的概念理解不深。
在未来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细心地观察每个孩子的学习需求,针对性地设计活动,帮助他们更好地参与到课堂中来。
其次,我在这堂课的组织上花费了较多的时间。
尽管我在准备课程时已经安排了相应的活动和进度,但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有时我过于追求每个活动的完整性,导致了时间的紧凑和控制上的困难。
下一次,我需要更加合理地安排时间,确保每个活动都在合适的时间内完成。
此外,我还可以添加一些更具创意的教学资源和活动。
在这堂课中,我主要使用了图片和视频,但还可以引入一些互动游戏和乐器,提高课堂的趣味性和多样性。
例如,让孩子们模仿雨滴的声音,用小铃铛或其他乐器演奏出雨滴的节奏,以增加孩子们对音乐的参与和体验。
总的来说,这次小班音乐“下雨了”教案的反思帮助我总结了课堂中的成功因素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通过对这堂课的反思与总结,我相信在未来的教学中,我会更加注重孩子们的学习需求,合理安排时间,丰富教学资源,努力创建出更有趣和富有创意的音乐课堂。
下雨了教案及反思
![下雨了教案及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ca44562250e2524de4187e56.png)
下雨了教案及反思下雨了教案及反思1活动意图:幼儿心理发展水平决定了幼儿对事物的理解往往是粗浅的、表面的。
“下雨”的生成活动作为________于幼儿自身生活。
感知能力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能力,每个人情感的生成,智慧的发展,都是建立在基本的感知能力的基础上的。
让每个孩子都拥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从自然中发现美、表达美、创造美。
活动目标:1.感知复合节奏,用不同的两种节奏合唱。
2.积极参与音乐活动,体验合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多媒体课件、生活经验、钢琴。
活动过程:一、律动《木瓜恰恰恰》音乐城里面藏了许多好听的音乐,一起看看。
二、发声练习××︱×—︱××︱×—︱下雨了下雨了三、节奏练习(1)大雨的节奏你们看过下雨吗?它会发出什么声音?音乐城的雨会唱歌。
<下大雨><播放课件>一起听一听。
×××××︱×××××︱×××××︱×××××︱滴滴滴答答滴滴滴答答滴滴滴答答滴滴滴答答︱学习节奏,用欢快跳跃的声音演唱大雨的歌唱声,即兴动作表演节奏型。
(2)小雨的节奏音乐城的雨点发生了什么变化?<下小雨了><播放课件>××︱××︱××︱××︱滴答滴答滴答滴答学习小雨的节奏,并小声、慢慢的唱出小雨的歌唱声,最后用身体动作感知节奏型。
(3)节奏游戏:大雨和小雨把大雨和小雨的节奏连起拍,唱歌词。
先唱大雨,再唱小雨。
×××××︱×××××︱×××××︱×××××︱滴滴滴答答滴滴滴答答滴滴滴答答滴滴滴答答××︱××︱××︱××滴答滴答滴答滴答(四):复合演唱音乐城里有一个藏宝库,里面藏了许多的宝贝,但是去藏宝库要进三道大门,每扇门上都有一串密码,小朋友要用歌声把密码唱出来,唱对了,门就会打开。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下雨了》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下雨了》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323ff08a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05a0164.png)
求知若饥,虚心若愚。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下雨了》含反思活动目标:
1、让幼儿初步感知复合节奏,并能用两种不同节奏进行演唱。
2、了解一些自然界常识,进展幼儿的唱歌水平。
3、培育幼儿乐观参加音乐活动的爱好,体验合作带来的欢乐。
4、通过对唱曲的观赏以及对唱词的理解。
5、启发幼儿根据原歌词的结构,创编新歌词并演唱。
活动重难点:
能够正确的唱出歌曲的节奏。
了解复合节奏。
活动过程:
一、开头部分
1、导入
2、创设情景
二、基本部分
1、观赏歌曲
2、练节奏
(1)大雨节奏
第1页/共3页
学而不舍,金石可镂。
(2)小雨节奏
(3)复合节奏
3、演唱歌曲
(1)嬉戏:开城门
(2)大雨的歌。
(3)小雨的歌。
三、结束部分
幼儿在歌舞表演中结束。
活动反思:
学习音乐节奏对于幼儿来说是枯燥的,我将节奏融入到有情境的音乐城中,调动了幼儿学习和探究的乐观性。
在进入音乐城之前,完成了节奏训练,学会了区分两种不同的节奏,解决了本次活动的重点、难点问题,让幼儿在乐观参加音乐活动中,体验了合作带来的欢乐,顺当完成教育目标。
小百科:下雨是一种自然景象,是地球上的水受到太阳光的照耀后,就变成水蒸气被蒸发到空气中去了。
中班音乐教案《下雨了》含反思
这篇文章到此就结束了,欢迎大家下载使用并分享给更多有需
第2页/共3页
求知若饥,虚心若愚。
要的人,感谢阅读!
第3页/共3页。
小班社会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下雨啦》 (2)
![小班社会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下雨啦》 (2)](https://img.taocdn.com/s3/m/5071096c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e0.png)
小班社会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下雨啦》一、教学目标:1.了解和理解《下雨啦》这首儿歌中描述了下雨的场景和人们对下雨的喜爱。
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能够通过描述和描绘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
3.通过学习儿歌,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提高听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整体配合和合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1.培养学生对儿歌《下雨啦》的理解和理解能力。
2.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准备:1.儿歌《下雨啦》的录音和歌词。
2.教师制作的卡片和图片,如“雨”字、下雨天气的描绘等。
3.干净的台球桌、大气球等;4.录音机或者大音箱。
四、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教师播放《下雨啦》的录音,让学生先听一遍,然后询问学生是否听懂了歌曲的内容。
鼓励学生回答,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和鼓励。
2.正式授课(30分钟)(1)通过观看教师制作的图片,课件等,帮助学生了解歌曲中描述的雨水和人们对雨水的态度,进一步描述和描绘下雨天的场景,比如说“雨”,“湿润的大地”,“小草迎来生命的希望”等等,让学生学习和了解更多关于下雨的词汇和描绘方式。
同时也可以加入自己的创意,让学生自己谈谈对下雨天气的感受和亲身经历。
3.示范教学(10分钟)教师可以通过幼儿园中的实际工具,比如说台球桌上面放上少量的水,让学生观察和感受“雨”水的洗涤和湿润的感觉。
同时也可以用大气球蓄满水,小心地给每个学生喷一下,让学生亲身感受“下雨”的感觉。
4.巩固练习(20分钟)(1)打开《下雨啦》这首歌的录音,让学生随着音乐的节奏跟唱。
(2)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用自己的方式来演唱《下雨啦》这首歌曲,可以采用合唱的方式,也可以采用舞蹈或者其他创意表演形式。
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才艺和创意。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次课的教学活动,学生进一步了解和理解了儿歌《下雨啦》所描述的内容和场景,培养了学生的音乐素养和表达能力。
在课堂上,我通过多媒体教学的方式,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下雨的情景,并通过实际操作和体验,增加了学生对雨水的认知和理解。
幼儿园小班教案《下雨了》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教案《下雨了》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a6f87b97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32.png)
幼儿园小班教案《下雨了》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培养幼儿对下雨的认知和感受。
2.提高幼儿的观察和想象能力。
3.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4.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二、教学内容《下雨了》童谣,观察下雨天的现象,感受下雨的声音、味道和气息,发现雨后的变化。
三、教学环节1. 温馨开场播放《下雨的声音》音频,让幼儿闭上眼睛,感受下雨的声音,让他们进入教学状态。
老师说:“小朋友们,今天我们要学习《下雨了》这首童谣,你们喜欢下雨天吗?下雨天会有什么变化呢?我们一起来观察和探究吧!”2. 感受下雨老师向幼儿提供下雨天的质感材料,例如雨伞、雨衣、雨靴、挡雨板等,让幼儿观察和感受下雨天的物品。
老师还可以放一些草木的味道在教室里,让幼儿感受下雨后的气味。
3. 学唱《下雨了》老师将《下雨了》的歌词展示给幼儿们看,然后背诵。
下雨了,下雨了,雨点儿落在我的头上。
下雨了,下雨了,淋湿了我的小雨衣。
老师带领幼儿学唱歌曲,并教授一些基本的乐理知识。
4. 观察雨后的变化老师带领幼儿到操场或者校园里观察雨后的环境变化,例如:地面湿滑、花草青翠、蜗牛出来等。
5. 制作雨后纸艺老师向幼儿们展示制作雨后纸艺的方法,例如:用彩纸剪出雨后的树木、蜗牛、花草等,然后用白色的棉签或者粘纸制作雨点效果。
6. 总结和反思老师和幼儿回顾这节课的学习内容,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验,并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四、教学反思本次教学以《下雨了》这首童谣为主题,通过感悟雨的气味、声音和景象,引导幼儿观察和想象力,培养出他们的合作与探究精神。
同时,教学环节设置灵活,多样体验,在激发兴趣和参与度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但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即使加强了情境模拟,也仍无法全面仿真下雨天的情境,这也是教师在今后教学中需要继续改进的地方。
另外,在幼儿制作雨后纸艺时,需要教师向幼儿提供足够的示范和辅助,以提高幼儿制作过程的参与度和成功率。
小班健康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下雨了》
![小班健康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下雨了》](https://img.taocdn.com/s3/m/385fd656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b6.png)
小班健康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下雨了》一、课程信息•年龄段:3-4岁•课程主题:小班健康公开课——《下雨了》•课程目标:1.培养儿童健康饮食的意识;2.帮助儿童学会如何预防感冒;3.学会如何在下雨天出行,保证儿童的身体与心理健康;•课程时间:60分钟二、教学内容A.启动环节1.欢迎来到小班健康公开课,老师先和同学们打招呼,对同学们发问:“大家最喜欢做什么?”2.预热活动:播放有关雨天和小孩子的卡通动画视频,引起孩子们的兴趣和好奇心,大家可以描绘一下雨天的神奇之处。
B.导入环节1.师生互动,老师引导孩子们回忆之前学过的小知识“感冒是什么?为什么会感冒?”2.引出课题——《下雨了》,向孩子们展示用伞避雨、穿雨衣等防雨措施的图片,然后讨论出孩子们所知道的关于在雨天保健的小知识。
C.核心教学环节1.讲解在雨天保健的方法,如穿衣保暖、为孩子们做营养早餐、多喝水、勤洗手等一些常见的安全和健康的小知识。
2.通过游戏的方式培养孩子们注意细节和练习自理能力,例如让孩子们模仿妈妈为自己擦手、擦脸的动作。
3.老师会讲解常见病症的症状和预防措施,如感冒、咳嗽、发烧等。
并引导孩子们去做一些日常的预防措施,例如经常打喷嚏时使用纸巾、外出时戴口罩等。
D.活动环节1.挑选音乐和歌曲,营造欢乐的气氛,让孩子们跟随着教师一起唱一首有关健康和防病的歌曲。
2.角色扮演,让孩子们体验“自己变成医生”的感觉,通过动手操作“听听看”,“量量看”等设备,了解医生诊断病情和给予治疗的过程。
E.总结环节1.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让孩子们诉说自己学到了哪些有用的小知识。
2.针对孩子们理解上的误区或存在的问题,进行补充讲解,帮助孩子们弄清楚具体的概念和方法。
三、教学反思1.教学环节的多样化,为了让孩子们保持好奇心,老师充分使用了启动、导入、核心、活动和总结等多个环节,让孩子们在不同的阶段中获得充分的学习和体验。
2.采用互动模式,吸引孩子们的兴趣和关注,通过师生交互的方式,让孩子们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更加积极地学习健康和保护身体。
小班音乐公开课下雨了教案反思
![小班音乐公开课下雨了教案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e9eea261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d2.png)
情境创设法 直观演示法 提问法 小组争论法
教学方法
教学步骤
导入新课:播放雨声,引导学生思考雨声像什么乐器发出的声音 新课教学:学习小雨大雨的唱法,用乐器演奏小雨大雨的声音 稳固练习:学生分组演唱小雨大雨,教师用乐器伴奏 拓展延长:请学生用今日学习的演唱声,体验下雨天的情趣 难点:培育幼儿的想象力与制造力 解决方法:通过玩耍、道具、音乐等手段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制造力 效果评估:通过观看幼儿的参与度和表现,评估幼儿对课程内容的把握状况
教学内容与方法
教学内容
歌曲《小雨沙沙》
雨天相关的打击乐
雨天相关的欣赏曲 目
探究雨声的试验活 动
教学过程
导入:通过播放雨声,引导学生谈论雨天的特点和感受 新授:通过范唱、领唱、模唱等方式,引导学生学习歌曲《下雨了》 稳固:通过小组合作、个人呈现等方式,引导学生表演歌曲《下雨了》 拓展:通过欣赏不同版本的《下雨了》,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
幼儿参与度高
教学效果
幼儿能主动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幼儿能通过玩耍把握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幼儿能乐观互动,体验到音乐活动的乐趣
学生对唱曲把握状况良好,能够娴 熟演唱
学生反响
学生对唱曲情感的理解比较到位, 能够有感情地演唱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学生对音准、节奏的把握比较准确
学生能够通过学习歌曲,增加对音 乐的生疏和欣赏力气
教学反思与改进
对教学目标的反思
情境创设是否有利于幼儿 理解歌曲内容
图谱的运用是否有助于幼 儿记忆歌词
表演环节是否能够激发幼 儿的制造力与表现力
对教学过程的反思
教学方法是否有效,是否能 够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下雨了》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下雨了》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5b4d9c0a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c9.png)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下雨了》1.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本课的音乐,幼儿应该能够: - 认识音乐中的节奏和旋律 - 加强幼儿对天气变化的观察和感知 - 提高幼儿欣赏音乐的兴趣和能力2. 教学内容本次音乐课将演唱一首儿歌《下雨了》。
2.1 选歌原因《下雨了》是一首幼儿常听、常唱的儿歌,在结构以及旋律上都比较简单易懂。
本曲的旋律优美、押韵明显,通过演唱可以帮助幼儿区分标准音高,并且有效地调节幼儿的情绪,让幼儿快乐陶醉在歌声中。
2.2 教学内容•教唱儿歌《下雨了》•通过游戏及模拟下雨天气,让幼儿有身临其境的感觉3. 教学步骤3.1 导入环节播放与天气相关的音乐《小雨的故事》,让幼儿感受音乐带来的气氛氛围,导入主题:下雨天。
3.2 唱歌及伴奏•教唱《下雨了》第一遍,让幼儿跟唱,并随着旋律做动作模拟下雨的节奏。
•第二遍老师弹奏伴奏,让幼儿再次唱出歌词,根据老师的提示模拟下雨动作。
3.3 互动游戏通过游戏让幼儿体验下雨天气并与其他小朋友互动: - “捉雨滴”游戏:把一张红色丝巾拉成一个球形,用小脸贴住红色丝巾,然后迎着空气慢慢往上冲,然后尽可能多地抓住空气中的红丝巾雨滴。
-“雨中漫步”游戏:模拟雨中行走,教学如何踩水坑,模仿淋雨前行的样子。
3.4 总结环节让小朋友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本次音乐课的体验与感受。
4. 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活动,我们发现孩子们对音乐教学活动很感兴趣,尤其是互动游戏环节,孩子们能够更好地融入本次活动之中,从而更好地学习和掌握本次课的知识点和技巧。
同时,我们也意识到,对于幼儿园的孩子来说,轻松活泼的音乐教学方法更加适合他们的学习节奏,我们将更加注重从孩子的角度出发,为他们提供更好的音乐教学内容和体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班音乐活动《下雨了》教案反思
小班音乐活动《下雨了》教案反思小班音乐活动《下雨了》教案反思主要包含了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反思等内容,熟悉乐曲旋律,理解歌词内容,学唱歌曲《下雨了》,并尝试用连贯、跳跃的声音进行演唱,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小班音乐活动课,快来看看《下雨了》教案吧。
活动目标:
1、熟悉乐曲旋律,理解歌词内容。
2、学唱歌曲《下雨了》,并尝试用连贯、跳跃的声音进行演唱。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曲意境。
5、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活动准备:
钢琴
活动过程:
一、律动:《拍手点头》、《这是小兵》、《生活模仿动作》。
二、练声:《讲卫生》、《大风和秋叶》。
三、学习歌曲《小雨了》。
1、引导幼儿回忆下雨情景。
师:你看过的大雨(小雨)是什么样的?像什么?
2、你见过的的小雨是什么样子的?下小雨的时候你会听到什么样的声音?
3、教师范唱歌曲,鼓励幼儿用语言和动作表达自己对歌曲中大雨、小雨的不同感受。
4、老师范唱,重点唱出大雨、小雨的不同感受(大雨哗啦啦,
小雨滴答答。
)
5、小朋友听到歌曲里面唱了什么?幼儿回答教师用歌曲里的语言小结幼儿回答,并请幼儿学说。
6、幼儿学唱歌曲。
7、引导幼儿用连贯、跳跃的两种声音表达大雨和小雨。
8、引导幼儿用动作表现大雨、小雨的不同样子。
9、老师:有哪些动作可以表示下大雨和小雨?(也可根据幼儿情况给与一定的提示,如提示幼儿用脚轻轻地走路来表示下小雨了等。
)
四、复习歌表演《学做解放军》。
活动反思:
这次活动学习过程可以大胆的安排成一个玩的过程,用游戏的方式去学习。
在玩中去感受,在玩中去观察,在玩中去体验,在玩中去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