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地质划分报告
水文地质类型分类报告
前言矿井水文地质工作是保证煤矿安全生产建设的一项重要技术基础工作。
做好矿井水文地质工作,掌握矿井水文地质规律,研究和解决矿井生产建设中的水文地质问题,防治水害,保护和利用地下水资源,严格科学管理,以适应煤炭生产进展的需要。
2009年8月17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办公会议审议通过的《煤矿防治水规定》,规定从2009年12月1日起实施。
其中规定第十二条要求各矿井应当对本单位的水文地质情形进行研究,编制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
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的目的是分析矿井水文地质条件,肯定水文地质类型,指导矿井防治水工作,通过采取有效的防治水综合治理办法,确保煤矿安全生产。
本次煤矿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程度分类依据煤炭工业部制定的《矿井水文地质规程》,和借鉴《松树镇煤矿地质勘探报告》、《矿井水害评价报告》及其它有关图纸资料。
按照核实的资料和矿井的实际情形,编制了《江源区松树镇煤矿综合经营公司新一号井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
第一章矿井概述及井田概况第一节矿井自然概况白山市江源县松树镇煤矿综合经营公司新一号井位于吉林省白山市松树镇火车站约,行政区隶属于白山市江源区松树镇所管辖。
地理坐标北纬42°07′58″,东经126°30′01″。
第二节矿井概况及邻井关系一、矿井概况井田平均走向长约,平均倾斜长,面积,企业隶属于白山市江源区。
该矿井设计生产能力为万吨/年,白山市江源县松树镇煤矿综合经营公司新一号井地质储量243万吨,煤质牌号为无烟煤、瘦煤。
企业性质为集体企业。
二、矿井开拓方式、主井提升方式、采煤方式、通风方式、供电方式矿井开拓方式为斜井片盘式开拓。
主提升为串车提升,现生产标高为+413m,有两个掘进面,和一个回采工作面,采用壁式采煤方式,各井口地面标高:主井+738m,副井。
采煤方式为壁式炮采落煤方式。
通风方式为中央并列抽出式。
供电电源主线由松树镇变电所沿青松线引入高压10kV,备用线沿青桦线高压10kV进入变电所,经地面变电所供给井下双回路供电。
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
沐川县睿生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双和煤矿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编制人:卓文义编制单位:双和煤矿完成时间:2014年1月15日目录第一章矿井及井田概况 (4)第一节矿井及井田基本情况 (4)(一)矿山简介及矿权设置 (4)(二)矿井开拓简况及生产能力 (6)(三)地形地貌及植被 (6)(四)气象及水文 (7)(五)地震 (7)(六)矿井排水设施能力现状 (8)第二章水文地质工作评述 (8)第一节水文地质 (8)一、以往地质工作 (8)二、水文地质工作量及工作方法 (9)三、井田充水因素 (11)第三章地质概况 (14)第一节地层 (14)第二节构造 (14)第三节岩浆岩 (17)第四章区域水文地质 (17)第一节地下水的补、径、排条件 (17)第五章矿井水文地质 (18)第一节井田边界及其水力性质 (18)第二节煤层充水含水层 (18)第三节矿井充水条件 (19)第四节井田及周边地区老窑水分布状况 (20)第五节矿井充水状况 (20)第六章对矿井开采受水害影响程度和防治水工作难易程度评价 (20)第一节对矿井开采受水害影响程度 (20)第七章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及防治水工作建议 (21)第一节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 (21)第二节防治水工作建议 (24)第一章矿井及井田概况第一节矿井及井田基本情况(一)矿山简介及矿权设置双和煤矿属沐川县双和井田双和矿区。
矿山位于沐川县城南西203°方向,平距约9.6Km,行政区划属乐山市沐川县建和乡河口村13组管辖。
矿山有简易公路约8Km与国道213线相接,至沐川县城15Km,交通较方便。
矿山采矿许可证证号CXXXX0324,有效期从2010年11月至2012年11月。
开采深度+920~+520米,面积4.2219平方公里,生产规模为9.0万吨/年,核准开采C2煤层。
矿区范围由25个拐点圈定,拐点坐标见表1-1。
表1-1批准的双和煤矿矿区范围拐点坐标一览表(西安80坐标)矿区范围地理坐标:东经103°50′46″~103°52′03″,北纬28°51′12″~28°52′37″,矿区直角坐标X=3193544~3196156,Y=35387419~35389493。
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
平煤股份七矿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1、矿井及井田概况1.1矿井及井田基本情况1.1.1 一水平生产建设概况矿井由原武汉煤矿设计院设计,于1957年12月破土兴建,原平顶山矿务局建井三处施工,1959年8月简易投产,1964年进行了调整配套,矿井设计年生产能力90万t,生产期26年。
一对立井,开拓方式为立井、大巷、上下山开拓,分区压入式通风。
开采范围,北以锅底山正断层与三矿、六矿为邻,西以43勘探线东470m平行线人为划界与五矿相接。
主要开采二叠系下石盒子组四3、四2(戊8、戊9-10)两个煤层,开采标高-50m,开采深度55m~240m。
该水平于1985年3月全部回采结束。
1.1.2二水平生产建设情况1972年由原平顶山矿务局设计处设计,设计年生产能力90万t。
1973年11月10日动工,在一水平井筒延伸的基础上,新开一立井,井底标高-160m。
仍以主井、大巷、上下山开拓,分区压入式通风。
1978年进行环节改造,井下主要运输系统由矿车运输改为皮带运输,增加600t井底缓冲煤仓及上仓皮带巷和集中皮带运输巷,1980年7月15日竣工。
1984年10月,矿井又进行了扩建,新增采区一个,自此,矿井设计年生产能力由90万t提高到120万,1987年底建成投产,先期主要开发二(己)煤段煤层;2002年5月开始开发一(庚)煤段煤层,2003年7月,完成庚二采区上山石门、轨道与运输上山及运输和通风系统,2003年11月首采工作面(庚20-22110)回采,开采一5(庚20)煤层。
截止2009年底,二2、二1(己15、己16-17)煤层已基本回采结束,主采区集中开采一5(庚20)煤层。
开采范围,北部以锅底山正断层与三矿、六矿为邻,西部以43勘探线东200m平行线人为边界与五矿相接。
二叠系山西组二2和二(己15和己16-17)煤层及石炭系太原组一5(庚20)煤层,开采深度165~530m。
1.2位置及交通1.2.1位置矿井位于平顶山矿区西南侧,地理位置:东经113°13′31.5″至113°16′56.5″,北纬33°44′30″至33°45′25″。
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编制提纲
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编制提纲提纲:一、引言1.研究背景和目的2.水文地质类型划分的重要性二、水文地质类型概述1.水文地质的定义和基本概念2.水文地质类型划分的基本原则3.水文地质类型划分的主要分类方法三、水文地质类型划分的影响因素1.地质结构和构造特征2.地表形态和地貌特征3.岩性和地层特征4.水文地质特征四、水文地质类型划分的方法与技术1.地质调查和野外观测2.地球物理勘探和遥感技术3.地下水位观测和监测4.水文地质模型和数值模拟方法五、具体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案例分析1.地区A的水文地质类型划分a.地质背景和主要特征b.水文地质类型分析和划分2.地区B的水文地质类型划分a.地质背景和主要特征b.水文地质类型分析和划分六、水文地质类型划分的应用与意义1.地下水资源评价与管理2.地质灾害预测与防控3.工程建设与土地利用规划七、总结与展望1.水文地质类型划分研究的进展与不足2.未来水文地质类型划分研究的发展方向具体内容参考:一、引言引出水文地质类型划分的背景和目的,解释其重要性,指出研究意义。
二、水文地质类型概述简要介绍水文地质概念,解释水文地质类型划分的基本原则,描述常用的分类方法。
三、水文地质类型划分的影响因素详细讨论影响水文地质类型划分的因素,包括地质结构和构造特征、地表形态和地貌特征、岩性和地层特征以及水文地质特征。
四、水文地质类型划分的方法与技术描述水文地质类型划分的常用方法与技术,包括地质调查和野外观测、地球物理勘探和遥感技术、地下水位观测和监测以及水文地质模型和数值模拟方法。
五、具体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案例分析选取两个具体地区的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案例进行分析,结合地质背景和主要特征,详细介绍案例中的水文地质类型分析和划分过程。
六、水文地质类型划分的应用与意义具体描述水文地质类型划分在地下水资源评价与管理、地质灾害预测与防控以及工程建设与土地利用规划等方面的应用和意义。
七、总结与展望总结水文地质类型划分的研究进展与不足,展望未来研究的发展方向,指出进一步深化水文地质类型划分研究的重要性和意义。
标准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
吉林省珲春矿业集团板石一矿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珲春矿业集团板石一矿二〇一〇年九月吉林省珲春矿业集团板石一矿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编制单位:吉林省珲春矿业集团板石一矿单位负责人:邰彦海总工程师:任立君编制人:刘文军参加编制人员:孙林忠、刘文军、裴丽岩、李在春、陈浩报告提交单位:吉林省珲春矿业集团板石一矿编制时间: 2010年9月目录前言 (11)第一章矿井及井田概况 (22)第一节矿井及井田基本情况 (22)第二节位置、交通 (22)第三节地形地貌 (44)第四节气象、水文 (44)第五节地震 (55)第六节矿井排水设施能力现状 (66)第二章以往地质和水文地质工作评述 (77)第一节预查、普查、详查、勘探阶段地质和水文地质工作成果评述77第二节矿区地震勘探及其他物探工作评述 (88)第三节矿井建设、开拓、采掘、延伸、改扩建时期的水文地质补充勘探、试验、研究资料或专门报告评述 (1010)第三章地质概况 (1313)第一节地层 (1313)第二节构造 (1818)第三节岩浆岩 (2626)第四章区域水文地质 (2727)第五章矿井水文地质 (3030)第一节井田边界及其水力性质 (3030)第二节含水层 (3030)第三节隔水层 (3232)第四节矿井充水条件 (3232)第五节井田及周边地区老窑水分布状况 (3636)第六节矿井充水状况 (3636)第六章对矿井开采受水害影响程度和防治水工作难易程度的评价 (3838)第一节对矿井开采受水害影响程度的评价 (3838)第二节对矿井防治水工作难易程度的评价 (3838)第七章矿井水文地质类型的划分及对防治水工作的建议 (3939)第一节矿井水文地质类型的划分 (3939)第二节对防治水工作的建议 (4040)结束语 (4141)前言根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学习贯彻落实《煤矿防治水规定》的通知〉(安监总煤调[2009]233号)的指示精神,按照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编写提纲的具体要求,通过对矿区所处水文地质单元与本矿水文地质条件、及结合生产实际等资料的综合分析整理,编写了《吉林省珲春矿业(集团)板石一矿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
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
年份
年降雨量(mm)
7月降雨量(mm)
8月降雨量(mm)
9月降雨量(mm)
7~9月降雨量(mm)
7~9月降雨量
占全年降雨量的比例(%)
2005
567.5
51.2
132.6
225.4
409.2
72.1
2006
552.8
101.4
139.3
56.4
297.1
随着煤炭生产的发展,矿井开采深度的增加,矿井水害事故频繁发生,严重威胁煤炭安全生产。在煤矿特大事故中,水害事故仅次于瓦斯事故,成为威胁煤矿安全生产的“第二大杀手”。
据不完全统计,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的20余年,我国有近250对矿井被水淹没,死亡近9000人,经济损失高达350多亿元。
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煤矿区专门水文地质工作基本中止,水文地质勘查工作的严重滞后及研究程度的相对较低,与日益提高的煤炭能源需求和快速发展的煤炭工业形势形成巨大反差,成为制约这些地区煤炭开发及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在部分矿区,煤炭能否开发,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矿井煤层受水害威胁程度,进行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是进行矿井防治水的基本依据。
4、本类型划分所考虑的各种因素(指标)具有同等地位,并且为了煤矿安全,类型划分采用就高不就低的原则。
二、划分的依据
根据我国的矿井水文地质特征和主要影响因素,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的依据如下:
1、受采掘破坏或影响的含水层及水体(其中包括含水层性质及补给条件和单位涌水量)。受采掘破坏或影响的含水层也就是矿井的主要含水层。
在陕北侏罗系煤田,煤层直接上覆浅层松散含水层,煤炭开采面临“溃水、溃砂”危险。
在东部的山东省、两淮煤矿区煤系地层上覆巨厚的新近系松散地层,含水丰富,为保障煤炭生产安全,不得不留设足够的安全煤柱,从而滞留大量的资源储量。仅淮南矿区30m风氧化带以下留设的防水煤柱储量达5亿吨。
水文地质类型划分
安阳鑫龙煤业(集团)果园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宋体、32号、66%缩放)报告编制单位:果园煤业有限责任公司报告编制时间:二○一○年六月安阳鑫龙煤业(集团)果园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报告编制单位:果园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编制人:龙强报告编制时间:二○一○年六月目录1.1、矿井及井田基本情况 (5)1.2、位置、交通 (5)1.3、自然地理 (6)1.4、井田内及邻近小煤矿 (7)1.5、地震 (8)1.6、矿井排水设施能力现状 (9)二、以往地质和水文地质工作 (9)三、地质概况 (11)3.1、井田地层 (11)3.2、井田构造 (14)3.3、井田岩浆岩 (14)四、区域水文地质 (14)五、矿井水文地质 (15)5.1、含水层 (15)5.2、主要隔水层 (17)5.3、矿井充水水源 (20)5.4、矿井充水通道 (21)5.5、井田及周边地区老窑水分布状况 (22)5.6、矿井充水状况 (22)六、对矿井开采受水害影响程度和防治水工作难易程度的评价 (22)6.1、对矿井开采受水害影响程度的评价 (22)6.2、对矿井防治水工作难易程度的评价 (23)七、矿井水文地质类型的划分及对防治水工作的建议 (23)7.1、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 (23)7.2、对防治水工作的建议 (24)一、矿井及井田概况1.1、矿井及井田基本情况果园煤业公司原为安阳县地方国有煤矿,老井1976年建井,1978年投产;新井1990年建井,1992年投产。
2004年底经安阳鑫龙煤业(集团)公司资源整合后,成立安阳鑫龙煤业(集团)果园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现属国有控股有限责任公司。
果园煤业公司原设计生产能力15wt/a,为了更合理的开发资源整合后的煤炭资源,进一步优化开发方案,使技术经济更加合理,提出了对原矿井进行技术改造,生产能力由15wt/a 改造为30wt/a。
2007年11月,安阳鑫龙煤业(集团)果园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委托煤炭工业郑州设计研究有限公司编制了《安阳鑫龙煤业(集团)果园煤业有限责任公司技术改造初步设计》,设计为二斜一立开拓方式、生产水平标高-150~-725、主要开采山西组二1煤层,河南省煤炭工业管理局以豫煤规【2008】625号文批复,目前技改工程正在实施。
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评审意见书
精心整理《××公司××煤矿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评审意见书下简称《报告》),以作为防治水工作的依据。
公司总工程师于2014年7月16日当坑道一揭露含水层,赋存在岩层含水裂隙中的地下水就向矿坑中运动。
由于含水层的单层厚度较小,地下水动力补给来源有限,因此,水量随时间的增长迅速减退。
2、周期性降水渗入补给这部分水是矿井充水的主要来源。
它向矿井运动的形式有以下两种基本情况。
一是渗入矿井以外,地下水分岭以内的含水层向矿井运动。
二是呈动力渗透形式流入采空区,流入矿井的水量在开拓初期,以前者为主。
随着采空区面积的增加,以后者为主。
其动态变化受降雨强度及季节性的控制,尤其是随着开拓面积的增加而变得越明显。
3、地表水体对矿井的补给矿区内无地表水体。
4、相邻矿井及老空地段裂隙水相对较富集,受高位向低位补给、渗流和局部裂隙富水区的控制,裂隙水具有承压性。
裂隙承压水是矿井充水的主要水源和水害之一。
三、防治水措施及建议1、矿井应开展采空积水区的调查,查明老采空积水区的分部范围和积水量。
划定采空积水区的禁采边界,按规定留设防隔水煤(岩)柱,制定有针对性、安全性、可操作性的疏排水和探放水措施。
2、加强断层和裂隙发育区域以及钻孔附近的探放水工作。
3、随着矿井的开采深度和面积的增大,矿井涌水量将增大,要进一步完善好优化排水系统,严格按规定配备排水设备和设施,并加强维护、保养和检修,随时保持设备设施完好,保证矿井排水系统正常运行。
4、坚持周边矿井联系制度,掌握周边矿井采掘动态。
在生产中,必须坚持“预测预报,有疑必探(钻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探放水原则,确保安全生产。
5、矿井地测防治水工作应在生产实践中观测、记录,收集现场原始资料,完善。
水文地质类型划分
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朝阳目录前言 (1)第一章矿井概述 (2)矿井所在位置及交通 (2)自然地理及经济情况 (3)水系 (4)气象 (4)矿区周围经济社会环境 (5)矿山建设规模及工程布局 (5)第二章区域地质条件 (5)区域地质概况 (5)第三章矿井地层 (8)第四章矿井水文地质条件 (13)水文地质 (13)地层含隔水层 (14)矿床充水因素分析 (15)矿床开采技术条件 (16)矿井涌水量 (18)第五章井下排水系统 (18)第六章矿井开采充水性与防治工作 (18)矿井冲水源和充水通道分析 (18)防治水技术手段与工程设施 (19)井下排水 (20)探放水 (21)第七章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 (23)前言《煤矿防治水规定》己经于2009年8月17 口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局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自2009年12/1 I日起施行。
依据《煤矿防治水规定》第二章第一节第十二条“矿井应当对本单位的水文地质情况进行研究,编制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并确定本单位的矿井水文地质类型。
”之规定,所有矿井都应当进行水文地质类型划分,以此来指导和制订该矿的防治水措施和规划。
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的目的就是分析矿井水文地质条件,确定水文地质类型,指导矿井防治水工作,通过采取有效的防治水措施,确保煤矿安全生产。
我国煤矿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对煤矿安全生产影响很大,历史上曾多次发生水害事故,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夫和人员伤亡。
为了煤矿安全生产, 有针对性地做好矿井防治水工作,依据《煤矿防治水规定》“所有煤矿都必须编制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确定矿井水文地质类型。
煤矿企业。
矿井根据确定的水文地质类型制订防治水规划、措施并认真组织实施。
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和类型确定,由煤矿企业总工程师负责组织审疋o根据《煤矿防治水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28号)以及安监总煤调[2009]233号文件精神,煤矿企业必须在2010年9月底前完成编制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拟定矿井水文地质类型,认真做好煤矿水害防治工作”,于2012年5月下旬开始编制工作。
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完整范本)
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完整范本)重庆松藻煤电有限责任公司打通一煤矿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松藻煤电公司打通一煤矿二〇一三年八月重庆松藻煤电有限责任公司打通一煤矿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编制:审核:地测部:地测副总:总工程师:矿长:编制单位:松藻煤电公司打通一煤矿提交时间:二〇一三年七月前言重庆松藻煤电有限责任公司打通一煤矿隶属重庆松藻煤电有限责任公司(前松藻矿务局),原属煤炭工业部全国统配煤矿,现为国有控股的股份制大型矿山(国有经济类型);矿井设计能力为1500kt/a,核定生产能力1800kt/a,改扩建井型为2400kt/a。
根据《煤矿防治水规定》第十三条: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应当每3年进行重新确定。
打通一煤矿矿井水文地质类型,于2021年9月经重庆煤矿安全监察局专家审查确定为中等,因此,打通一煤矿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必须在2021年9月前进行重新确定。
松藻煤电公司打通一煤矿承担编写《重庆松藻煤电有限责任公司打通一煤矿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等相关工作。
2021年起,打通一煤矿进行了现场收集资料及调查,本次工作以水文地质调查和收集有关资料为主要手段。
水文地质调查重点是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及矿山开采情况等。
在充分收集相关水文地质资料基础之上,于2021年7月编制完成了《重庆松藻煤电有限责任公司打通一煤矿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
现按照《煤矿防治水规定》第十二条规定,提请煤矿企业总工程师组织审定。
1目录第一章概况 .................................................................. ................................ 2 第一节矿井基本情况 .................................................................. ............................................. 2 第二节井田交通位置、范围 .................................................................. ............................. 3 第三节地形地貌 .................................................................. ........................................................ 5 第四节气象、水文 .................................................................. .................................................. 6 第五节地震 .................................................................. (8)第六节矿井排水能力及现状 .................................................................. ............................. 8 第二章以往地质和水文地质工作 ................................................................10 第一节勘查各阶段地质工作评述 .................................................................. ................ 10 第二节矿井水文补充勘查工作评述 .................................................................. ........... 11 第三章地质概况 .................................................................. .......................... 13 第一节地层 .................................................................. . (13)第二节构造 .................................................................. . (20)第四章区域水文地质 .................................................................. .................. 31 第五章矿井水文地质 .................................................................. .................. 34 第一节井田边界及水力性质 .................................................................. ........................... 34 第二节含水层 .................................................................. ........................................................... 34 第三节隔水层 .................................................................. ........................................................... 38 第四节矿井充水性条件 .................................................................. ...................................... 40 第五节井田及周边老窑水分布情况 ............................................................................. 45 第六节矿井充水状况 .................................................................. ........................................... 45 第六章对矿井开采受水害影响程度和防治水工作难易程度评价 ............ 48 第一节对矿井开采受水害影响程度的评价 (48)第二节对矿井防治水工作难易程度的评价 (48)第七章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及防治水工作建议 .................................... 49 第一节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 .................................................................. ...................... 49 第二节对防治水工作的建议 .................................................................. (51)1第一章概况第一节矿井基本情况重庆松藻煤电有限责任公司打通一煤矿隶属重庆松藻煤电有限责任公司(前松藻矿务局),原属煤炭工业部全国统配煤矿,现为国有控股的股份制大型矿山(国有经济类型),所开采煤炭资源属松藻矿区打通垭井田。
水文地质情况报告水文地质情况报告水文地质情况报告水文地质情况报告
水文地质情况报告水文地质情况报告水文地质情况报告水文地质情况报告山西吕梁离石永宁煤业有限公司水文地质情况汇报材料一、矿井水文地质基本条件山西吕梁离石永宁煤业有限公司井田位于山西省吕梁市离石区城北街道办下安村,行政区划属吕梁市离石区城北街道办管辖,地表属晋西北黄土高原中低山区,整体地貌为西高东低的侵蚀黄土地貌,以黄土梁、峁为主,沟谷较发育。
井田流域属黄河三川河水系。
井田内没有常年性河流发育,仅在雨季时,沟谷中汇集雨水形成洪流,流入北川河,北川河在离石区西与东川河、南川河汇集,向西流入黄河。
井田总体构造为一轴向近南北的向斜,在此基础上局部发育次级小型的向背斜。
地层倾角一般2°~8°,西缘局部倾角可达20°~24°。
4号煤层采掘中井下揭露2条落差4.5m 的层间正断层和7个陷落柱,无岩浆岩侵入。
矿井在建设施工期间,未揭露大型隐伏地质构造。
地质构造属简单类型。
(1)含水层:井田内主要含水层有奥陶系中统碳酸盐岩岩溶裂隙含水层,石炭系上统太原组砂岩裂隙夹碳酸盐岩岩溶裂隙含水层,二叠系下统山西组砂岩裂隙含水层,二叠系上下石盒子组砂岩裂隙含水层,第四系、上第三系松散层孔隙含水层等5个含水层。
其中奥陶系含水层在井田内全部被覆盖,水质为HCO3—Ca·Mg型,水位埋深180m,推测本井田奥灰水位在805-813m。
石炭系太原组石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层和二叠系山西组砂岩裂隙含水层对井田4号、10号主煤层的开采影响最大,据井田钻孔资料,太原组有3层石灰岩,从上到下分别是L5、K2、L1,石灰岩裂隙发育,水位标高929.44m,单位涌水量0.0047L/s·m,渗透系数0.0131m/d,水质为HCO3·SO4-Mg·Na型,矿化度0.69g/L。
属弱富水性含水层。
二叠系下统山西组砂岩裂隙含水层岩性以细、中、粗砂岩为主,裂隙不发育,富水性弱,单位涌水量0.008—0.022L/s·m,渗透系数0.0028—0.012m/d,水位标高955.62—980.4m,水质HCO3ˉ.SO22-—Ca2+.Mg2+.Na+型,矿化度0.696g/L。
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
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目录前言------------------------------------------------------1 (一)、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的依据-------------------------1 (二)、(报告编制依据)------------------------------------2一、矿井及井田概况----------------------------------------31、矿井及井田基本概况-------------------------------------32、位置、交通---------------------------------------------43、地形、地貌---------------------------------------------64、气象、水文---------------------------------------------65、地震---------------------------------------------------76、矿井排水设施能力状况-----------------------------------7二、以往地质和水文地质工作评述----------------------------101、详查、勘探阶段地质和水文地质工作成果评述---------------102、矿区勘探工作评述--------------------------------------133、水文地质和防治水工作综合评述--------------------------15三、地质概况---------------------------------------------121、地层--------------------------------------------------182、构造--------------------------------------------------22四、区域水文地质-----------------------------------------24五、矿井水文地质-----------------------------------------261、井田边界及其水力性质----------------------------------262、含水层------------------------------------------------263、隔水层------------------------------------------------315、井田及周边地区老窑水分布状况--------------------------34六、矿井未3年采掘和防治水规划、矿井开采受水害影响程度及防治水工作难易程度评价------------------------------------41 (一)、矿井未3年采掘和防治水规划------------------------41 (二)、矿井开采受水害影响程度及防治水工作难易程度评价----42 七、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及防治水工作建议-----------------46附图目录1、水文地质图(1:5000)2、充水性图(1:2000)3、涌水量曲线图4、水文地质剖面(1:2000)5、矿井综合水文地质柱状图前言《煤矿防治水细则》已经2018年5月2日国家煤矿安监局第16次局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自2018年9月1日起施行。
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
桐梓县狮溪煤业有限公司松南煤矿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编制人:审核:总工程师:编制单位:松南煤矿生产技术科编制时间:年月日桐梓县狮溪煤业有限公司松南煤矿《松南煤矿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审批表目录一、矿井及井田概况 (7)(一)矿井基本情况 (7)(二)地形地貌、气象及地表水 (13)(三)地震烈度 (14)(四)矿井排水设施能力现状 (14)二、以往地质和水文地质工作评述 (15)(一)以往地质及水文地质工作 (15)(二)地质工作评述 (15)(三)以往水文地质工作 (20)三、井田水文地质条件及含、隔水层分布规律和特征 (24)(一)区域地层水文地质条件 (24)(二)矿区水文地质条件 (26)(三)含、隔水层水文地质分布规律和特征 (27)四、矿井充水因素分析及井田老空区分布状况 (30)(一)充水因素分析 (30)(二)生产坑道及老硐水文地质特征 (32)(三)冒落带、导水裂隙带 (34)五、矿井涌水量构成分析 (35)(一)大气降水 (35)(二)地表水 (35)(三)岩溶裂隙水 (36)(四)断层水 (37)(五)老空水 (37)(六)钻孔水 (37)(八)矿井涌水状况 (38)六、矿井开采受水害影响程度和防治水工作的难易程度评价 (38)(一)矿井开采水害影响程度 (38)(二)矿井防治水难易程度评价 (39)七、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及防治水工作建议 (40)(一)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 (40)(二)防治水工作措施 (42)(三)防治水工作建议 (42)八、附图 (44)九、资料来源 (44)松南煤矿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一、矿井及井田概况(一)矿井基本情况1、松南煤矿于2012年6月开工,目前矿井处于基建阶段。
根据2012年4月中煤科工集团设计研究院编制的《松南煤矿初步设计说明书》,矿井设计生产能力45万t/a,服务年限30.6a。
矿井采用平硐开拓方式,主井口及主工业场地位于松坎镇茅坝村;松南煤矿全矿井划分为+420m、+200m和±0m三个水平,共9个采区,初期开采一采区,布置一个大倾角综采工作面达到矿井450kt/a的生产能力。
东胜煤矿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
东胜煤矿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近日,有关于东胜煤矿水文地质类型划分的报告引发了广泛关注。
这份报告详细介绍了东胜煤矿的地质情况,以及水文地质类型的划分,对于保护地下水资源和煤矿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东胜煤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的鄂尔多斯市东胜区,是一个国有的大型煤矿。
该煤矿地处沙漠内部的盆地中,因此,水文地质情况复杂,需要加强研究。
在报告中,东胜煤矿的水文地质类型被划分为三种:水湿型、氧化型和水位型。
首先,水湿型是指煤矿地层中含水量高、水头差、水流速度慢的地形地貌类型。
在东胜煤矿中,属于这种类型的主要有南浩特和包裹山。
这两个区域的煤矿地层中,地下水资源十分丰富。
但是,由于这些地方的煤层透水性比较强,并且周围区域缺乏肯定的水文地质条件,并且这些煤层的深度很浅,水利用率比较低。
其次,氧化型是指地下水加氧化作用而形成的充氧地质体。
这种类型通常会出现在煤层内部或者煤顶的干扰层中。
在东胜煤矿中,这种类型的地方比较少,主要出现在煤矿开采煤层后形成的空洞中。
同时,这种类型的地方容易产生煤层火灾和突出事故,需要特别谨慎处理。
第三,水位型是指地下水在地下水层中受到受力均衡作用而形成的地质体。
在东胜煤矿中,水位型主要是指煤矿地下水位与地面相同或者接近的地方。
这种类型的地方煤层透水性低,水面相对平稳,其地质形态大致为地面以上、煤顶与煤底之间有一层均质性较强的隔水层存在。
总体来说,东胜煤矿的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对于加强煤矿安全和保护地下水资源非常重要。
在下一步的工作中,应根据这份报告,制定详细的水文地质工作方案,将工作重点放在水湿型和氧化型地质体的长期研究上,完善煤矿水文地质条件,保障煤矿生产运行的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
***煤业有限公司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煤业有限公司二○二○年五月***煤业有限公司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编制单位:贵州省煤田地质局一七四队队长:黄培总工程师:李鸿磊审核:李享项目主编:谢红东编制人员:谢红东胡信报告提交单位:***煤业有限公司报告提交日期:2020年05月15日目录摘要 (1)第一章矿井及矿区概况 (2)第一节位置、范围及四邻关系 (2)第二节自然地理、经济状况 (5)第二章以往地质及水文地质工作评述 (7)第一节普查—勘探阶段 (7)第二节矿井建设 (8)第三章地质概况 (9)第一节区域地质 (9)第二节矿区地质 (11)第三节岩浆岩 (14)第四章区域水文地质 (14)第五章矿井水文地质 (17)第一节矿区水文地质概况 (17)第二节含水层与隔水层 (19)第三节矿区及周边老空区分布状况 (20)第四节矿井充水因素分析 (21)第五节矿井涌水量 (23)第六章对矿井开采受水害影响程度和防水工作难易程度评价 (25)第一节矿井开采受水害影响程度评价 (25)第二节防治水工作难易程度评价 (25)第七章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及防治水工作建议 (28)第一节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 (28)第二节防治水工作建议 (30)3摘要矿区位于***北东方向猫洞乡,距***21km,运距30km。
地理坐标为:东经105°52′44″-105°55′26″,北纬26°22′38″-26°25′22″。
矿区为不规则形状,面积7.1406km2。
根据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煤矿防治水细则》(2018年)第12条明确规定,矿井应当对本单位的水文地质情况进行研究,编制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并确定本单位的矿井水文地质类型。
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及其复杂程度决定了矿井开采受水害威胁程度,也决定了矿井防治水工作的难易程度。
它关系到矿井开拓方式的选择和采掘系统的布置,从而影响到矿井的总体规划和设计,防治水工作的投入直接影响到矿井建设和运行成本,因此开展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
⽔⽂地质类型划分报告兴旺煤矿⽔⽂地质类型划分报告2010年5⽉兴旺煤矿⽔⽂地质类型划分报告⼀、矿井位置、范围及四邻关系,⾃然地理等情况:1、矿井位置矿区位于兴仁县县城北,直距约15km,距下⼭镇约4公⾥,有公路与兴仁⾄睛隆的主⼲公路相接,新建的兴仁县西北交通环线从矿区经过,矿⼭地理坐标为:东经105°10′32″-105°11′51″,北纬25°33′32″-25°34′18″。
2、矿井范围兴旺煤矿采矿许可范围由20个拐点构成不规则多边形,⾯积1.8756km2,矿界煤层⾛向长约2.2km,煤层倾斜宽约0.9km。
开采标⾼+1625-+1200m,设计⽣产规模15万吨/年,采矿许可证有效期限2008年4⽉⾄2018年4⽉。
采矿权拐点坐标及最低开采标⾼见下表兴旺煤矿采矿权范围拐点坐标表3、矿井四邻关系⑴、兴仁县下⼭镇兴旺煤矿原属整合矿井,共四家矿井参加整合(如下图所⽰)。
兴旺煤矿(整合后)矿区与整合原矿井矿区关系图注:图中最外部矿界为整合后新的兴旺煤矿矿区范围⑵、兴旺煤矿与四邻矿井的关系(如下图所⽰)4、矿井⾃然地理⑴、地形地貌⼯作区属⾼原中⼭地形,地处新寨河与⼤桥河分⽔岭地带,总体上呈中部⾼四周低的斜坡地形,中部的飞仙关组、长兴-⼤隆组形成陡坡地形。
区内最⾼处位于矿区东部⼤尖⼭,海拔标⾼1818.0⽶,最低处位于调查区北部⼚头,海拔标⾼1430.0⽶,相对⾼差约388⽶。
地形起伏较⼤,坡脚地形相对平缓。
矿区为中⾼⼭侵蚀地貌,地表冲沟发育,中部为砂页岩侵蚀陡坡,岩⽯风化程度⾼,植被不发育;四周地表坡度较缓,主要为残坡积物、冲积物。
各煤矿及村庄主要分布在陡坡向沟⾕过渡的相对平缓地带。
⑵、河流、⽔体由于地形地貌因素,降⽔形成后坡⾯迅速汇流形成⼭⾕溪沟,勘查区内地表⽔主要为其南侧径流⾄猪场坝⽽流⼊落⽔洞的⼀条⼩溪流,其流量约为100L/s,在落⽔洞流⼊标⾼为1317m,为勘查区最低侵蚀基准⾯。
煤矿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
煤矿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煤矿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煤矿作为重要的能源来源在我国的地位非常重要。
但是,在采煤过程中,水文地质问题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它可能会给煤矿的安全、稳定生产以及周围环境的安全带来巨大的威胁。
为了更好地认识和应对煤矿的水文地质问题,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和实践,以期划分出不同的煤矿水文地质类型并提出应对策略。
一、煤矿水文地质的基本概念煤矿水文地质是指在煤田中,对煤体及其周围各种岩石成分、构造形态、地层变化、地下水系统及其运动规律、地质构造与地下水的联系等方面的研究,主要是为了提供矿井开采期间水文地质的基本数据,以便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和合理的开采方案。
二、煤矿水文地质类型划分在研究过程中,我们结合了煤田的特点,提取出了以下几个煤矿水文地质类型:1.开采困难型此类型的煤田往往存在着较强的地下水流和含水层,同时煤层破碎、断层极易出现。
由于煤田内地下水流速度较快,会对采煤工作带来极大的困难。
为了解决此类问题,我们应首先研究煤田的地质构造特征、岩石组成、含水层类型等方面,以制定相应的开采方案。
在实践中,通常采用降低地下水位的方法,即在煤矿开采前、中、后进行适当的抽水措施,以达到减少地下水对开采的干扰效果。
2.地下水丰富型此类型煤田的土层多为隆起的山地地形,含水层分布比较丰富。
地下水的流向往往呈较大的变化,这种不稳定性会直接影响到煤矿开采的安全和稳定性。
对于这种煤矿水文地质类型,我们应对含水层进行详细的调查,以获得满意的闭式水循环实验结果,这样对于确保煤矿的安全生产和稳步增效非常有帮助。
3.含气型此类煤矿主要是在煤层内含有大量的天然气,同时水文地质环境大致较为稳定,其观测方法需要有一定的专业背景与技术知识储备。
在开采过程中,应对物理动态变化进行实时检测,及时采取相应策略。
此外,对于持续性的气体能力方面,可以采用封闭煤柱等方法降低对该型煤矿在采出过程中的影响。
4.临界型此类煤矿风险程度较高,它往往处于岩溶、裂隙、断层、煤层变形和冲沟区等较特殊的地质区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明鑫煤炭有限责任公司—混合斜井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矿长:任丛平总工程师:鲍永胜技术科长:李乔编制:李乔编制时间:2014年7月目录附图1、地形地质图1:20002、矿井综合水文地质图1:50003、矿井综合水文地质柱状图4、矿井水文地质剖面图1:20005、矿井等水位线图(西区)1:20006、水量与时间变化曲线图附表:1、地下水位参数表2011年1—12月水文观测成果表第一章概述第一节矿井基本情况一、交通位置明鑫公司混合斜井位于巴里坤县石炭窑煤田(矿区)东部,行政区划属巴里坤县博尔羌吉镇管辖,距巴里坤县城西北93km,距哈密市西北230km。
西邻兵团农十三师红山煤矿,东邻明鑫煤炭有限责任公司二号立井。
其中心地理坐标东径92°28′16″,北纬44°07′15″。
巴里坤县城至博尔羌吉镇的二级柏油公路经煤矿通过,交通较为方便。
详见交通位置图图1-1-1。
二、地形地貌石炭窑矿区位于天山东段北侧,属山间盆地型准丘陵地貌,海拔+1600m~+1750m,地势东高西低,中间基本为较平坦戈壁,系第四系洪积、风积型砂砾层,无植被或零星植被,矿区外南部为高山区,北部为低山丘陵区。
三、气象矿区属典型的大陆性干旱气候,其气候特点是常年少雨、多风、干燥,昼夜温差大。
年平均气温8℃,最高气温40.3℃,最低气温-28.5℃,一般温差在30℃左右,冬季寒冷,气候干燥,年均降水量199mm,平均蒸发量1716mm,最大积雪深度500mm。
年平均风速5.9m/s,最大风速27m/s,最多风向为西风。
封冻期由当年的10月上旬至次年的3月底,冻士深度1.5~1.7m。
96°94°图1-1-1 交通位置图四、水文井田内及其附近无地下水露头和地表水体。
五、地震井田所在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峰值0.10g六、矿区经济概况巴里坤古称蒲类是丝绸之路北新道上的孔道,素有“古牧国和文化重镇”之称,曾是新疆的“三大商都”,“八大名城”之一,享有“东疆粮仓”之誉,巴里坤地处新疆东北部,位于天山和阿勒泰山东余脉之间,属哈密地区管辖,东邻伊吾县,南积3.8万km2,总人口10.8万,有汉、哈萨克、维吾尔、蒙古等14个民族,少数民族以哈萨克族为主,其中哈萨克族占总人口的22.83%,汉族占总人口的74.27%,维吾尔族占总人口的2.37%,蒙古族占总人口的0.93%,其他民族占总人口的0.6%。
县辖1区(萨尔乔克)、2镇(巴里坤、博尔羌吉)、10乡、1场,并驻有兵团红星一牧场、红山农场和新疆军区伊吾军马场。
巴里坤县正由牧业县、资源县向牧业强县、矿业强县转变。
七、矿区水源、电源矿井供水水源:现水源地在矿区内打了一口水井,井深9m,水量300~400m3/d,水质尚佳,化验结果显示,可以饮用,能满足工业用水及民用水。
矿井现有一回LGJ-150 10kV 架空输电线路接自博尔羌吉35kV变电所,位于矿井南方,距本矿井约1.0km左右,本矿新建一回路电源引自新建的红鑫35kV变电所10kV母线段,电源线路长1.0km,导线为LGJ-150。
电源可靠。
第二章地质概况第一节煤炭资源和地质条件一、井田地层明鑫公司混合斜井地表被第四系广为覆盖,仅在局部地区有少量基岩出露。
与井巷工程揭露的地层分别划分为侏罗系下统八道湾组与三工河组。
1、下侏罗统八道湾组(J1b)该组按岩性组合和含煤特征,可细分为上、中、下岩性段。
受石炭窑走向逆断层(F5)破坏,中段地层从明鑫2号井西翼180m处尖灭。
(1)下段(J1b1)该段地层主要岩性为灰色粉砂岩、细砂岩、砂质泥岩组成,具水平层理和微波A3煤层为局部可采,A2为全区可采煤层,该段地层厚度约106m。
(2)中段(J1b2)该段地层主要岩性由淡黄色至灰色粉砂岩、砂质泥岩、细砂岩、黑色的炭质泥岩组成,含黄铁矿,共含有B1、B2、B3、B4四层煤,受F5号逆断层影响,该段煤层仅在明鑫混合斜井以西的范围可采(南Ⅳ线以西),该段地层厚度大约90~170m。
(3)上段(J1b3)该段为八道湾组主要含煤段,主要岩性为灰色、深灰色、灰白色粗砂岩、中砂岩,细砂岩与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互层夹含炭泥岩,煤层、泥岩、粉砂岩中可见水平层理,含植物化石碎片,含煤九层,煤层编号为C1、C2、C3、C4、C5、C6、C7、C8、C9,大部分为可采煤层,该段地层总厚为90~130m。
2、下侏罗统三工河组(J1s)该组地层主要岩性为灰绿色厚层状砾岩、砂砾岩及薄层状细砂岩,偶夹极薄炭质泥岩与砂质泥岩。
未见顶,与下伏地层整合接触。
地层厚度大于294m。
3、第四系(Q4)较广泛地分布在盆地之中,为现代河床冲积、洪积、风积砂砾石层,褐灰色、灰白色、浅灰色砾石及砂混杂堆积,砾石成分主要由砂岩、烧变岩、岩浆岩及少量变质岩,砾径0.06~0.2m,分选差,磨圆为次棱角~圆状,无胶结,厚度0~5m。
二、井田构造1、褶皱明鑫混合斜井含煤地层位于石炭窑复向斜的西南翼,受其次级向斜西南翼控制,呈向北倾的单斜构造。
地层傾角介于55°~75°,走向上自西向东略陡,倾向上深部较浅部变缓。
局部地段受F5断层影响,地层产状变化较大。
2、断层组展布,在Ⅻ线1202孔、ⅩⅩ线2002孔、ⅩⅢ线1302孔、南Ⅳ-1孔、南Ⅳ-2孔、南Ⅳ-3孔内被控制,F5断层面在走向方向上的弯曲,使得断层下盘的B组煤在XIII 线以西、走向上两次错断。
在该矿井西翼XⅢ与M2之间造成+1200m标高以上B组煤的部分缺失。
在M2线以东1350m水平以下全部缺失。
该断层对B组煤破坏较大,B组煤在明鑫2号立井西翼180m处尖灭,F5断层对A组煤和C组煤的影响较小。
综上所述,明鑫混合斜井矿界内,其构造复杂程度属中等构造类型。
三、岩浆岩由于岩浆侵入活动远在成煤之前,因而中新生代地层中未见岩浆岩侵入。
对煤层无影响。
四、煤层井田位于向斜的南翼,其地层走向为NE60°(SW240°)左右,傾角55°~75°,区内含煤地层为侏罗系中统八道湾组(J1b),含煤地层总厚度708.15~421.59m,地层平均厚度约465m,共见煤层15层(多以复煤层为主),其中可采(局部可采)煤层13层,不可采煤层2层。
煤层最大总厚度64.65m,煤层平均总厚度48.67m,可采煤层最大总厚度54.62m,平均总厚度44.65m,平均有益厚度4.42m,含煤系数约11%。
各煤层按其间距共分三个煤组,分别为A煤组、B煤组、C煤组。
井田内A组煤共含煤2层,编号为A2、A3;B组煤共含煤4层,编号为B1、B2、B3、B4;C组煤共含煤9层,编号为C1、C2、C3、C4、C5、C6、C7、C8、C9。
A2、B1、B2、B3、C3、C4、C5、C6为全区可采煤层,B4、C1、C2、C7、C9为局部可采煤层。
五、可采煤层明鑫混合斜井全区可采煤层7层(A2、B1、B2、C3、C4、C5、C6),大部可采煤层6层(B3、C1、C2、C7、C8、C9),局部可采2层(A3、B4),自下而上分别编为A2、A3、B1、B2、B3、B4、C1、C2、C3、C4、C5、C6、C7、C8、C9。
在+1500m水平总厚度平均为24.72m,可采用水平分段综采放顶煤采煤方法。
而西翼煤层间距较大,为3~10m左右,采用小阶段液压支架放顶煤采煤方法。
各可采及局部可采煤层分述如下:1、A2煤层为全区可采煤层,可采厚度1.29~2.52m,平均可采厚度2.01m。
属中厚煤层,结构较简单,含有0~1层夹矸。
属较稳定煤层。
下距A1煤层(不可采煤层)间距9.3~10.85m,平均间距10.08m。
顶板岩性以粉砂岩、细砂岩为主,底板岩性以泥质粉砂岩为主。
改扩建后开采上限为+1500m标高。
煤层由西至东逐渐增厚,最厚为2.52m,为F5断层的下盘煤。
煤层厚度变化不大。
2、A3煤层为局部可采煤层,可采厚度1.67~2.23m,平均可采厚度2.04m。
属中厚煤层,结构较简单,含有0~1层夹矸。
为不稳定煤层。
下距A2号煤层间距6.07~15.79m,平均间距10.77m。
顶板岩性以粉砂岩、细砂岩为主,底板岩性以泥岩、粉砂岩为主。
改扩建后开采上限为+1500m标高。
3、B1煤层为大部分可采煤层,可采厚度1.53~2.12m,平均可采厚度1.82m。
属中厚煤层,结构较简单,含有0~1层夹矸。
属较稳定煤层。
下距A3号煤层间距0.2~236.51m,平均间距105.53m。
顶板岩性以粉砂岩、泥质砂岩为主,底板岩性以粉砂岩为主。
改扩建后开采上限为+1500m标高。
该层在20线的2002号孔与南Ⅶ-1号孔之间赋存,在南Ⅳ排线以东缺夫。
煤层厚度变化较大,上盘煤分布于井田东部,层厚为1.53~2.12m,下盘煤层分布于矿区西部,厚度较小为1.23~1.91m,煤层中含夹矸0~1层结构简单。
4、B2煤层构较复杂,含有0~3层夹矸。
属较稳定煤层。
下距B1号煤层间距0.56~6.76m,平均间距2.80m。
顶板岩性以粉砂岩为主,底板岩性以粉砂岩、砂质泥为主。
5、B3煤层为大部分可采煤层,可采厚度3.12~7.40m,平均可采厚度5.05m。
属中厚煤层,结构较复杂,含有0~1层夹矸。
属较稳定煤层。
下距B2号煤层间距0.25~5.25m,平均间距1.56m。
顶板岩性以粉砂岩为主,底板岩性以粉砂岩、砂质泥为主。
6、B4煤层为局部可采煤层,可采厚度1.54~6.92m,平均可采厚度3.27m。
属中厚煤层,结构较简单,含有0~2层夹矸。
属不稳定煤层。
下距B3号煤层间距0.66~4.41m,平均间距2.11m。
顶板岩性以粉砂岩、细砂岩为主,底板岩性以泥质粉砂岩主。
在井田范围内,该组煤层缺失在南Ⅳ、南Ⅶ、ⅩⅢ线之间,只出露于矿区西部为F5下盘煤,煤层厚度变化不大。
7、C1煤层为大部分可采煤层,可采厚度0.21~1.95m,平均可采厚度0.62m。
属薄煤层,结构较简单,含有0~1层夹矸。
属不稳定煤层。
下距B4号煤层间距38.8~182.18m,平均间距108.72m。
顶板岩性以泥质粉砂岩为主,底板岩性以粉砂岩、泥岩为主。
在井田的西部边界+1400m标高以上被F5断层断失。
煤层厚度变化不大。
8、C2煤层为大部分可采煤层,可采厚度0.33~1.24m,平均可采厚度0.58m。
属薄煤层,结构较简单,无夹矸。
属较稳定煤层。
下距C1煤层间距8.71~19.05m,平均间距12.02m。
顶板岩性以泥质粉砂岩为主,底板岩性以粉砂岩、泥岩为主。
在井田的西部边界+1400m标高以上被F5断层断失。
煤层厚度变化不大。
9、C3煤层较简单,无夹矸。
属较稳定煤层。
下距C2煤层间距3.05~29.64m,平均间距12.27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