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石圈板块运动的动力学机制研究现状
岩石力学与地震动力学研究现状及未来
岩石力学与地震动力学研究现状及未来地震是极具破坏性的自然灾害,而地震的发生和发展受到地震波传播和反射的影响,在地震工程学领域,研究地震波对建筑物、桥梁、隧道等工程设施产生的影响是十分必要的。
岩石力学与地震动力学就是这方面的重要分支之一,它关注的是岩石中物理力学变化的连续性及其与地震波动力学的相互作用,研究岩石中断裂和破坏机理以及地震波在岩石中的传播规律。
本文将从现状、问题和未来发展三个方面,对岩石力学与地震动力学进行阐述。
一、现状1、研究方法多元化岩石力学与地震动力学的研究采用了多种方法,包括了现场实验、室内试验、分析计算等多项技术手段,结合了物理、力学、地学、数学等多学科知识,为理解岩石和地震现象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例如,地震断裂力学、地震波传播模拟等方法已经成为岩石力学与地震动力学研究中重要的手段。
2、研究受社会关注随着地震时有发生,人们对于地震的研究和防范也越来越重视,岩石力学与地震动力学研究的目的也逐渐从基础研究转向了应用研究。
如地震波的数值模拟和建筑的抗震设计研究等,这些应用研究的成果也能够为社会的安全保障作出贡献。
二、问题1、研究成果难以应用岩石力学与地震动力学的研究面临的主要 challenge 是研究成果难以直接应用于实际中,如何将理论研究与实践结合起来是关键所在,需要在研究中不断探索新的应用方向和方法。
2、研究领域局限性大岩石力学与地震动力学研究领域大多局限于地质体的力学特性和构造,由于缺乏对地质体的完整认识,不同地区对于地质体的分类和研究方法也不尽相同,因此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丰富其研究领域。
三、未来1、多领域交叉未来的岩石力学与地震动力学研究必须要更加跨学科、更容易推广应用。
在研究中,需要与工科领域、气象科学、数学、实验和测量等领域达成跨学科交叉合作,关注的不再是某一领域的问题,而是面向更多的社会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2、数据智能化技术的不断进步将会为岩石力学与地震动力学的应用研究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岩石圈板块运动的动力学机制研究现状
岩石圈板块运动的动力学机制研究现状摘要:板块构造理论,在全球构造的形态学与运动学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新成绩,获得了大量的新证据,它已经不是处在一种假说的阶段。
但是动力学机制问题至今尚未解决。
本文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总结出现今被接受的假说和比较合理的观点,全面展现岩石圈板块运动的动力学机制的研究现状。
关键词:板块运动,动力学机制0引言1915年,德国的魏格纳提出了轰动地学界的大陆漂移假说,1928年英国爱丁堡大学的霍姆斯提出了地幔对流假说。
其后,McKenzie,Parker,Morgan和Pichon 等将岩石圈划分为6个板块,并且建立起了板块之间的运动模式,板块运动的动力一般认为是由于地幔的对流[1]。
但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学者对板块运动的动力源还未达成共识,随着观测资料的积累和研究的不断进展,不同的学者提出了各种假说和模型,总结起来动力学机制问题主要有几种观点、假说被普遍接受动力学机制,大体上可分为外生力源和内生力源两大类。
1板块运动的外生力源1.1银河系对太阳系的向心力的周期变化地球作为天体中的一员,遵循万有引力定律,无时无刻不在受到宇宙中其它天体的作用力。
板块作为地球上最大的结构单元,其运动规律应该受到天体运行规律的影响,地球是一个开放性体系,因此我们不能忽视地球作为宇宙中的一员与宇宙空间进行的能量交换。
早在60、70年代不少学者就注意到地球公转、自转速率的变化以及银河年周期对地球演化的影响,例如大量的古地磁倒转资料证明倒转的长周期规律与银河年一致,即正向极性百分比出现的极值时间往:的峰值相对应(朱炳泉,周新化,1976)。
蔡东升根据地球上存在的突变事件以及地球在演化过程中其岩浆活动、变质作用以及造山运动周期与银河系对太阳系的向心力的周期改变有关[2]。
现代天体物理模式的观察和计算表明140M和360Ma时太阳系受到银河系的向心力为极大值,而这基本正好对应着侏罗纪和泥盆纪两次大的板块聚合一离散转换期,即两次联合古陆拼合-解体转换期。
岩石圈动力学与板块演化研究
岩石圈动力学与板块演化研究岩石圈动力学与板块演化研究是地球科学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
通过对岩石圈内部的动力学过程和板块演化机制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地球的形成与演化过程,揭示地壳变动背后的原因,为地震、火山喷发等自然灾害的预测和防范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将聚焦于岩石圈动力学与板块演化研究的基本概念、主要内容以及研究方法等方面进行介绍。
一、岩石圈动力学的基本概念岩石圈指地球上包括地壳和上部部分上地幔的固态外壳层,包括陆地和海洋地壳。
岩石圈动力学研究的对象即是这一层次。
岩石圈动力学的基本概念主要包括三点:一是动力学过程的研究,即地幔、地壳中的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二是力学原理的应用,通过物理力学知识对地幔与地壳的力学行为进行解释;三是时间尺度的研究,岩石圈动力学研究通常会涉及长时间尺度的地质演化过程。
二、板块演化的基本原理板块演化是指地球板块的形成与变动过程。
地球的外壳被分为数十块大小不等的板块。
板块演化研究通过对这些板块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运动的观测与研究,探讨地球的构造变化和地壳运动的规律。
板块演化的基本原理包括以下几点:一是板块构造理论,指的是板块的形成与演化机制。
根据板块构造理论,地球上的板块是由岩石圈分割而成,通过推动和碰撞等过程实现了地壳的变动。
二是板块的分布与运动规律研究,即研究板块在地球表面的分布情况以及板块之间的相对运动和相互作用;三是板块边界带的研究,地球板块的相互作用通常发生在板块边界,包括板块的碰撞、俯冲等过程。
三、岩石圈动力学与板块演化研究的研究内容1.地球内部的物质运动与各层之间的相互作用:地球板块的运动是由地球内部的物质运动驱动的,岩石圈动力学与板块演化研究将关注地球内部的岩石圈物质运动和地壳、地幔之间的相互作用。
2.板块演化的构造背景与机制:岩石圈动力学与板块演化研究主要探讨地球内部的构造背景与板块演化机制,揭示地球板块形成与演化的原因和规律。
3.板块演化的时间尺度与地质演化过程:岩石圈动力学与板块演化研究涉及的时间尺度较长,可以追溯地质演化的过程,研究岩石圈变动与地球演化的关系。
岩石圈流变性与板块运动机制
岩石圈流变性与板块运动机制岩石圈是地球上最外层的硬壳,由岩石和土壤等组成。
它被认为是地壳和上层地幔的外层部分。
岩石圈的流变性是指岩石圈对应力的响应及其变形行为。
岩石的流变性是由岩石材料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决定的。
岩石的物理性质包括岩石的密度、硬度、断裂韧性和导热性等。
化学性质包括岩石的成分、岩石中的矿物成分以及岩石的结晶结构等。
这些因素决定了岩石在应力作用下的变形方式。
岩石圈的流变性是地球板块运动的基础。
地球的岩石圈被分为数个大块,称为地球板块。
这些板块在地壳上漂浮并相对移动,导致地球上的地震、火山活动和大陆漂移等现象。
岩石圈流变性的理解可以帮助我们揭示板块运动背后的机制。
岩石圈的流变性可以通过实验室研究来了解。
实验室中,科学家会对不同类型的岩石进行各种试验,以模拟岩石受到应力时的变形行为。
这些试验可以通过应用不同的应力和温度条件来模拟地球内部的压力和温度环境。
研究表明,岩石圈的流变性受到温度和压力的显著影响。
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岩石会变得更容易变形。
这是因为高温可以减弱岩石中的结晶结构,使其更容易发生滑动和形变。
而压力则可以增加岩石的硬度,使其对应力的响应变得更加困难。
岩石圈的流变性还受到时间尺度的影响。
在短时间内,岩石可能表现出固体的性质,抵抗外部应力和形变。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岩石可能会逐渐流动,即发生塑性变形。
这是因为岩石中存在微观断裂和滑动面,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断裂面会扩展并使岩石发生塑性变形。
板块运动是地球岩石圈流变性的重要表现形式。
板块运动是指地球上岩石圈板块的相对运动。
板块运动是由地球内部的对流和地壳运动共同驱动的。
岩石圈板块相互之间可能发生三种类型的相对运动:边界可以是接近、相互分离或相互滑动。
这种相对运动导致地震、火山喷发以及大陆漂移等现象的发生。
板块运动的机制是复杂的,目前还没有完全被揭示。
然而,通过对岩石圈流变性的研究,我们可以解释板块运动的一些基本特征。
例如,板块边界的相互运动可能是由板块间的摩擦力和岩石圈流变性的变化所控制的。
地球岩石圈板块运动及其动力学驱动机制
地球岩石圈板块运动及其动力学驱动机制胡经国一、板块运动㈠、运动模式1、一般模式:海(洋)底扩张海(洋)底扩张是板块运动的核心。
板块从大洋中脊轴部向两侧不断地扩张推移(见海底扩张说)。
就板块的相对运动方向而言,海沟和活动造山带是板块的前缘,而大洋中脊则是板块的后缘。
大洋中脊轴部是软流圈物质上涌,岩石圈板块生长的地带;其热流值很高,岩石圈极薄(厚仅数公里),水深较浅(平均在2500米左右)。
随着板块向两侧扩张,热流值与地温梯度降低,岩石圈逐渐增厚,密度升高,洋底冷缩下沉。
大洋边缘的古老洋底岩石圈的厚度大约为100公里,水深可达6000米左右。
洋底水深是洋底年龄的函数。
新生的洋底岩石圈下沉最快,下沉作用随时间呈指数衰减。
这就解释了以下事实:大洋中脊斜坡在靠近脊顶处坡度较陡,远离脊顶坡度逐渐减缓;快速扩张的洋中脊边坡较缓(如东太平洋海隆),慢速扩张的洋中脊边坡较陡(如大西洋洋中脊)。
2、大洋开合若大陆与洋底组成同一板块,则这时陆-洋过渡带构成稳定(或被动)大陆边缘;若大洋板块在洋缘俯冲潜入地幔,则形成活动(或主动)大陆边缘。
周缘广泛发育被动大陆边缘的大洋逐渐扩张拓宽;而周缘广泛发育活动大陆边缘的大洋则收缩关闭。
在面积不变的地球上,一些大洋的张开必然伴随着另一些大洋的关闭。
因此,大洋的开合与大陆漂移都是板块分离和汇聚的结果。
大洋开合的发展过程,又称为“威尔逊旋回”(见海洋起源与演化)。
㈡、运动形式地球岩石圈板块具有以下三种可能的运动形式:1、新板块形成第一种板块运动形式是新板块的形成。
在板块交界处或者边缘,由于熔岩涌出和冷却而产生新板块。
这类边缘板块一般都位于洋底;但是如果这些板块上面有陆地,那么板块边界两侧的陆地就会随之而相对分离运动。
这类板块边界或边缘可能由一块大陆中间的断裂开始。
例如,东非大峡谷(The Great Rift Valley in East Africa),即东非大裂谷,就是两个板块分离初期阶段的例子。
岩石力学研究的现状和未来
岩石力学研究的现状和未来引言岩石力学是运用力学原理和方法来研究岩石的力学以及与力学有关现象的一门新兴科学。
它不仅与国民经济基础建设、资源开发、环境保护、减灾防灾有密切联系,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而且也是力学和地学相结合的一个基础学科。
岩石力学的发生与发展与其它学科一样,是与人类的生产活动紧密相关的。
早在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在洞穴中繁衍生息,并利用岩石做工具和武器,出现过“石器时代”。
公元前2700年左右,古代埃及的劳动人民修建了金字塔。
公元前6世纪,巴比伦人在山区修建了“空中花园”。
公元前613-591年我国人民在安徽淠河上修建了历史上第一座拦河坝。
公元前256-251年,在四川岷江修建了都江堰水利工程。
公元前254年左右(秦昭王时代)开始出钻探技术。
公元前218年在广西开凿了沟通长江和珠江水系的灵渠,筑有砌石分水堰。
公元前221-206年在北部山区修建了万里长城。
在20世纪初,我国杰出的工程师詹天佑先生主持建成了北京-张家口铁路上一座长约1公里的八达岭隧道。
在修建这些工程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运用一些岩石力学方面的基本知识。
但是,作为一门学科,岩石力学研究是从20世纪50年代前后才开始的。
当时世界各国正处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经济恢复时期,大规模的基本建设,有力地促进了岩石力学的研究与实践。
岩石力学逐渐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出现在世界上,并日益受到重视。
目前国际上已建和正建的大坝,最大高度超过300m,地下洞室的最大开挖跨度超过50m,矿山开采深度超过4000m,边坡垂直高度达1000m,石油开采深度超过9000m,深部核废料处理需要考虑的时间效应至少为1万年,研究地壳形变涉及的深度达50-60km,温度在1000oC以上,时间效应为几百万年。
今后,随着能源、交通、环保、国防等事业的发展,更为复杂、巨大的岩石工程将日益增多。
但是,国际上有许多工程由于对岩石力学缺乏足够的研究,而造成工程事故。
其中最著名的是法国马尔帕塞(Malpasset)拱坝垮坝及意大利瓦依昂(Vajont)工程的大滑坡。
岩石圈运动与地球动力学的关联研究
岩石圈运动与地球动力学的关联研究地球是我们生存的家园,而岩石圈运动与地球动力学则是地球内部不可或缺的重要机制。
岩石圈运动与地球动力学的研究,对于我们深入了解地球内部的构造和运行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这一领域的探索,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地球的演化历程,揭示自然界中种种奥秘之处。
地球内部的岩石圈是由岩石构成的硬质外壳,它不仅覆盖着地球表面,还承载着陆地和海洋。
岩石圈运动是指地球内部岩石圈的漂移和变动过程,它包括构造活动和板块运动等现象。
地球动力学则是研究地球内部造成地表变化的力学过程,包括板块构造、地震、火山喷发和地壳变形等现象。
岩石圈运动与地球动力学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
地球内部的构造变动是导致岩石圈运动的主要原因之一。
地球的内部不断发生构造活动,这导致地壳板块之间相互移动和碰撞,从而引发地表地壳变形和地震等现象。
例如,地球板块间的相互作用会导致板块运动和地壳变形,这些运动和变形会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引发地震和火山喷发等地质灾害。
岩石圈运动和地球动力学的研究对于预测和防范自然灾害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地壳板块运动和地震等现象的研究,科学家可以更准确地预测地质灾害的发生,并及时采取措施减少损失。
例如,对板块运动和构造活动的深入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地震的发生机制,从而提高地震预警的准确性。
此外,岩石圈运动与地球动力学的研究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地球的演化历程。
地球自诞生以来经历了漫长的演化过程,其中地球内部的构造和运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岩石圈运动和地球动力学的研究,我们可以重建地球的演化历史,揭示地球形成和演化的奥秘。
梳理一下本文的重点,我们可以发现,对于我们深入了解地球内部构造和运行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这一领域的探索,不仅可以帮助我们预测和防范地质灾害,还可以揭示地球的演化历史,为人类认识地球、保护地球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愿我们在未来的研究中不断深入探索,揭示更多地球的奥秘。
岩石动力学研究现状与展望
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考试科目:高等岩石力学指导老师:王述红论文题目:岩石动力学研究现状及展望考试日期:2012年01月05日姓名:李盼学号:1101625岩石动力学研究现状与展望一、引言岩石力学从广义的角度可分为岩石静力学与岩石动力学,它们虽然都是以固体力学为基础,严格地说是以弹塑性、黏弹塑性力学为其理论基础,但它们之间存在有其荷载形式不同这一主要差别。
常规的岩石力学系指应变率在1×10-5s-1 ~1×10-5s-1荷载范围,如常规的刚性伺服试验机荷载;当应变率小于1×10-5s-1时,这就属于岩石流变学研究范畴;当应变率大于1×105s-1 时,岩体处于热流体状,属爆炸流体力学范畴。
因此,只有当加载应变速率在1×10-1s-1~1×10-4 s-1荷载范围,才属于岩石动力学研究范畴,如动载机、霍布金逊压杆、常规爆炸荷载。
在岩石动力学研究范畴,岩石承受的荷载典型是冲击荷载,因而必须考虑惯性效应,即波效应,因此岩石动力学也是以应力波为其理论基础,但由于受载岩石结构构造的非均质、各向异性以及岩石的脆性与多节理裂隙性,作为理论基础的应力波也需针对岩石作些特定的限定与发展。
因此,应力波在岩体(石)中的传播与衰减、应力波与节理裂隙的相互作用、应力波通过层状介质结构面折反透射关系及辩解效应,均是岩石动力学研究重点。
我国岩石动力学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初湖北大冶铁矿边坡稳定性研究中的爆破动力效应实验。
比较全面地开展岩石动力学研究,应该始于1965年由国家科委与国防科委同意成立防护工作组,并将“防护工程问题的研究”增列为十年规划中的国家重点项目。
【1】当时与岩石动力学相关的课题主要有:(1)岩土(体)在爆炸作用下的动力性能。
(2)岩土(体)中爆炸波的传播。
(3)地面爆炸产生的弹坑、破坏区及应力场。
防护工程组会议明确指出,岩体中爆炸产生的应力波应结合任务进行野外实验。
中国地震与岩石圈动力学过程的研究
中国地震与岩石圈动力学过程的研究中国位于东亚大陆板块的边缘地带,在地震活动频繁的环太平洋地震带上。
地震是地球表面的一种自然现象,是由于地球内部的板块运动引起了地壳的应力积累,当应力超过岩石本身的强度限制时,岩石会发生破裂从而释放能量,产生地震。
岩石圈动力学研究地震与地球内部的关系,对于预测地震、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地震的成因及分类地震是由于地球内部板块运动造成的,这些板块运动可以分为四种类型:扩张型、挤压型、拖曳型和剪切型。
地震可以分为构造性地震和火山性地震两大类。
构造性地震是由于地壳板块运动引起的,是地球内部构造变革的结果,而火山性地震则是由于火山活动引起的,多与火山喷发以及岩浆运动有关。
二、岩石圈动力学过程的研究方法岩石圈动力学过程的研究方法包括地震学、地形学、重磁测量、地电学和地热学等。
地震学是研究地震波传播规律和地震活动的科学,是岩石圈动力学研究的重要手段。
地震学通过观测和分析地震波数据,可以了解地球深部结构和地震活动的特征,为地震预测和震害评估提供依据。
三、中国地震的特点及研究进展中国地震活动频繁,地震灾害造成的损失巨大。
中国地震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分布广泛、烈度高、规模大等方面。
地震研究者通过多年的工作,对中国地震活动的规律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他们利用地震学方法对地震波进行观测和分析,并结合地质构造、地形地貌等多种数据,建立了中国地震的监测预报系统,提高了对地震的认识和预测能力。
四、岩石圈动力学与地震预测岩石圈动力学过程的研究对地震预测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分析岩石圈的运动规律,可以判断地壳中应力的分布情况,从而推测地震发生的可能位置和时间。
然而,地震的发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目前地震预测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地震活动的监测和研究,提高地震预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五、加强地震科普与防灾减灾宣传地震灾害对人类社会造成了巨大的伤害,因此加强地震科普与防灾减灾宣传工作非常重要。
岩石圈破裂与板块运动机制分析
岩石圈破裂与板块运动机制分析岩石圈是地球上最外层的固态壳层,由地壳和上部部分的上地幔组成。
它被认为是地球表面的稳定层,但实际上岩石圈是一个动态的系统,经常会发生破裂和移动。
这些破裂和移动是由地球板块的运动引起的。
本文将分析岩石圈破裂和板块运动的机制。
首先,岩石圈的破裂通常是由地壳上积累的应力超过它的强度限制引起的。
当应力达到岩石的破裂强度时,就会发生地震。
地震是岩石圈破裂的结果之一。
地壳上的断层是地震发生的主要地点。
当地壳上的断层积累了足够的应力时,岩石圈就会破裂并释放能量,这就是我们所经历的地震。
地壳上的断层可以分为横向断层和纵向断层,它们的破裂方式也不同。
地震的发生是板块运动的结果之一。
地球上的岩石圈被分为多个大板块,这些大板块相对运动,导致地震和其他地质活动。
板块运动是岩石圈破裂和移动的主要机制之一。
板块运动主要由地球内部的构造作用引起。
地球内部有一个炽热的地幔层,地幔的热对流引起板块的运动。
这种热对流导致岩石圈上的板块相互碰撞、分离或滑动。
这些板块的运动导致地球上的地震、火山、地壳变形和山脉形成。
板块相互碰撞是板块运动的一种重要形式。
当两个板块相撞时,它们之间会形成强大的压力,这个过程被称为构造挤压。
这种挤压通常发生在大陆板块和洋板块之间。
当大陆板块碰撞时,由于板块边缘的堆积,会产生褶皱山脉和高山脉。
而当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相撞时,洋板块通常会下沉到地幔中,形成深海沟。
除了相互碰撞,板块还可以通过分离来运动。
分离是指两个板块相互远离的过程。
在分离过程中,板块之间的空隙被填充了地幔岩浆,形成了新的地壳。
这个过程被称为扩张构造。
最典型的例子是地球上的海洋中脊,这里的板块正在不断从中脊分离,导致海洋地壳的扩张。
此外,岩石圈的滑动也是板块运动的一种形式。
滑动是指两个板块相互平行滑动的过程。
滑动通常发生在断层沿线,这种断层被称为走滑断层。
走滑断层通常不引起地震,因为没有足够的应力积累。
然而,当断层上的应力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发生地震。
岩石圈运动与地球动力学的关联研究
岩石圈运动与地球动力学的关联研究岩石圈运动与地球动力学的关联研究摘要:地球是一个动态的行星,其表面上的岩石圈是由大陆板块和海洋板块组成的。
岩石圈的运动与地球内部的热力学和动力学过程密切相关。
本文主要探讨岩石圈运动与地球动力学的关联性,并综述了相关研究的进展和方法。
1.介绍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了解地球的内部和外部过程对于我们理解地球系统的演化和未来变化至关重要。
地球的岩石圈是地球表面上的固态外壳,由大陆板块和海洋板块组成。
岩石圈的运动导致了地球的地质现象,如地震、火山活动和板块碰撞等。
岩石圈运动的机制与地球内部的热力学和动力学过程紧密相关。
地球动力学研究探讨的是地球内部的物质运动、热流和能量转换等过程。
本文将综述岩石圈运动与地球动力学的关联研究,并讨论现有研究的进展和方法。
2.地球内部的热力学和动力学过程地球内部的热力学和动力学过程是引起岩石圈运动的基本机制。
地球内部的热力学过程主要包括地球内部的热能释放和传输,以及物质的热演化等。
地球内部通过内外热源的供应,产生高温和高压区域。
热量通过地热传导、对流和辐射传输到地球表面,影响着地壳和岩石圈的运动。
地球内部的动力学过程涉及地球的物质运动、地壳形变、地震和地震波传播等。
地震活动是地球内部物质运动的结果,同时也是我们研究地球内部结构和性质的重要方法。
3.岩石圈的运动机制岩石圈的运动是地球内部热力学和动力学过程的结果。
岩石圈是地球上外部固态外壳的一部分,由大陆板块和海洋板块组成。
大陆板块和海洋板块由地壳和上层地幔组成,它们是通过地壳运动和岩石圈运动形成的。
岩石圈运动的主要驱动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3.1 岩石圈的自重变形岩石圈的自重变形受到岩石圈内物质的重力作用。
地球的内部物质分布不均匀,会导致岩石圈在不同位置受到的重力不同,从而引起岩石圈的形变和变形。
岩石圈内的重力梯度是岩石圈运动的重要驱动力之一。
3.2 热对流地球内部的热对流是岩石圈运动的重要机制之一。
地球内部构造和板块运动地质力学机制研究现状及展望
地球内部构造和板块运动地质力学机制研究现状及展望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但对于地球内部的构造和板块运动的地质力学机制的了解却是相对有限的。
然而,这些问题的研究对于理解地球的演化过程、自然灾害的发生以及资源勘探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应用价值。
本文将依次介绍地球内部构造和板块运动的现状、地质力学机制的研究进展,以及未来的研究展望。
地球内部构造的研究是地球科学的基石之一。
目前,人们通过地震勘探、地热勘探、重力和磁力勘探等手段,对地球深部的构造进行了初步的认识。
我们已经知道地球的内部由不同性质的岩石和矿物组成,分为地核、外核、地幔和地壳四层结构。
地幔是最大最重要的地球层,占据了地球体积的85%。
地幔主要由硅酸盐矿物和铁镁矿物组成,研究表明地幔是地球上岩石圈和软流圈的主要来源。
板块运动是地球构造的重要表现之一,也是地壳上地理现象和自然灾害的根源。
现代地球构造理论中,板块运动是指地壳被分割成若干块状的岩石板块,它们以各种方式相互运动。
板块运动造成了地震、火山喷发和山脉形成等地质现象。
板块运动的研究表明,地球上的板块数量较多,主要有南北美板块、欧亚板块、太平洋板块等。
这些板块之间的相对运动形成了各种不同类型的板块边界,如构造型边界、巨型边界和大陆边界等。
在板块运动的地质力学机制研究方面,科学家们提出了多种模型和理论来解释板块运动的原因和机制。
其中最有影响力的是“热对流”模型和“构造驱动”模型。
热对流模型认为地幔中的热对流是板块运动的主要驱动力,地幔中的上升流和下降流形成了整个板块系统的运动机制。
而构造驱动模型则认为板块运动是由地壳上不均匀的构造应力和应变引起的,造成了板块的相对运动。
这些模型为我们理解板块运动的地质力学机制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然而,目前对于地球内部构造和板块运动的研究还存在一些挑战和待解决的问题。
首先,地球内部的深部结构仍然是地球科学的一个谜团。
我们对于地核的性质和地幔的内部结构还不够清楚,这限制了我们对于地球内部构造的更深入了解。
岩石圈结构与动力学研究
岩石圈结构与动力学研究引言在地球漫长的历史中,岩石圈的结构与动力学一直是地球科学家关注和研究的焦点。
岩石圈是地球固态外壳和上部地幔的总称,它构成了地球表面地壳的基础。
深入了解岩石圈的结构和动力学对于理解地质过程、地震、火山以及地球形成与演化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一、岩石圈的结构地球的岩石圈包括陆地岩石圈和海洋岩石圈两部分。
陆地岩石圈主要由花岗岩、变质岩和沉积岩组成,厚度通常在20到70公里之间。
而海洋岩石圈由玄武岩和较厚的海底沉积岩构成,厚度一般为5到10公里。
地球上的岩石圈构成了地壳,是我们生活和工作的基础。
二、岩石圈的动力学演化岩石圈的动力学研究是理解地球内部演化过程的关键。
岩石圈的运动主要由板块构造理论来解释,即地球的外壳并不是固定不动的,而是由许多大块或小块组成的“板块”在地幔之上漂移。
板块构造理论解释了地壳运动、地震和火山喷发等现象,并为预测地震和火山爆发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三、岩石圈中的地震活动地震是地球岩石圈中最常见的地质灾害之一。
地震的发生与地球内部的构造和地壳板块的运动有密切关系。
地震活动主要发生在板块相互碰撞的交界处,当板块在相互摩擦过程中积累了足够的能量,就会发生地震。
地震的研究对于保护人类生命和财产具有重要意义,也为我们了解地球内部的构造提供了宝贵的信息。
四、岩石圈中的火山活动火山活动是地球内部岩石圈中的一种常见现象,也是一种对人类生活和社会产生重大影响的灾害事件。
火山的形成与岩石圈中的熔融岩浆有关,当地球内部温度和压力升高时,地幔中的岩石开始熔化形成岩浆,岩浆逐渐上升到地表形成火山。
火山的喷发不仅释放出大量的岩浆和热气体,还可能引发火山灰、火山弹等危害,严重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安全。
结论岩石圈结构与动力学研究是地球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对岩石圈的结构和动力学特征进行深入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地球的形成与演化,揭示地球内部的奥秘。
岩石圈的地震活动和火山活动不仅对人类生活产生直接影响,还可以为我们提供关于地球演化和地质过程的重要信息。
岩石圈动力学研究进展
岩石圈动力学研究进展岩石圈动力学是地球科学中重要的研究领域,探讨了地壳和岩石圈的运动及其与地震、火山喷发等地质现象的关系。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研究方法的创新,岩石圈动力学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首先,地震活动是岩石圈动力学研究的重要方面之一。
地球上的地震活动是岩石圈内部构造变动的结果,通过分析和研究地震波传播的速度、方向以及地震震级等参数,科学家能够揭示地震活动与岩石圈运动的关系。
近年来,随着高精度地震仪器的应用和观测网络的建设,地震学家能够更加准确地记录和分析地震活动,为岩石圈动力学研究提供了更多的数据支持。
其次,地震活动的研究帮助我们更好地预测地震和减轻地震灾害。
通过分析地震活动的规律和趋势,科学家能够预测地震可能发生的时间、地点和震级,为地震监测、预警和灾害应对提供重要依据。
岩石圈动力学的研究成果在地震灾害预防、救灾工作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能够有效降低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岩石圈动力学研究还涉及火山活动的研究。
地球上的火山活动与岩石圈内部构造和运动密切相关,了解火山喷发的机制对于预测和防范火山灾害至关重要。
科学家通过对火山地震、地表变形以及气体排放等参数的观测和分析,能够揭示火山活动的规律和演化过程。
岩石圈动力学研究为火山灾害监测和风险评估提供了科学依据,对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岩石圈动力学研究还关注地球内部物质的运动与变化。
地幔对于地震、火山喷发以及板块运动等地质现象起着重要作用,了解地幔的物理性质和运动状态对于理解地球内部的构造和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地震波传播的速度和方向等参数的观测和分析,科学家能够推断出地幔不同深度处的物质状态和成分,为地球内部动力学过程提供重要线索。
最后,岩石圈动力学研究的成果为地球科学领域其他研究提供了基础和支持。
岩石圈动力学的研究成果不仅深化了对地球内部动力学过程和地质现象的理解,还促进了地球科学领域的其他学科和研究工作的发展。
例如,在石油地质和矿产资源勘探中,岩石圈动力学的研究成果能够指导勘探策略和确定资源分布规律,提高勘探效率和成功率。
我国岩石力学的研究现状及其进展
第19卷 增刊西安矿业学院学报V ol.19Suppl. 1999年9月 JO U RNA L OF X I'A N M I NI NG INST I T U T E Sept.1999我国岩石力学的研究现状及其进展杨更社(西安科技学院建筑工程系,西安710054)摘 要:论述了我国岩石力学的研究现状及其进展,回顾了岩石力学在我国的发展历史以及岩石力学专家们一些年来所取得的主要成果;总结了我国岩石力学与工程的发展特色,并对可预期的进展及其前景进行了展望分析。
关键词:岩石力学;研究;进展中图分类号:T U4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127(1999)S0-005-07我国的岩石工程有着长时期的发展历史。
在古代,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和闻名全球、被誉为世界八大奇观之一的万里长城以及由北京直达杭州的古老运河等都是代表性的佳作。
在当时,先辈们凭借丰富的实践经验设计施工,还没有建立岩土力学的概念。
新中国成立以后,各项经济建设事业取得了极大的发展,同时,也遇到了许多与工程地质及岩土力学密切相关的技术难题。
如特殊的区域性构造地质、松散破碎复杂岩基、高地应力作用下的极软岩、大跨洞室围岩的大变形、水工隧洞群之间的相互受力作用、高陡岩坡的持续稳定、岩体内的不稳态渗流,以及“三下”(铁路下、水下和建筑物下)采煤等等工程建设中遇到的十分突出的问题。
交通、能源、水利水电与采矿工业各个经济领域的需要对岩石力学与工程学科在我国的发展起到了有力的促进作用[1],[2]。
从50年代末开始,我国有历史意义的大型水利水电工程设计勘测的大规模展开,为岩石力学的试验和理论研究以及实际的工程应用注入了巨大的活力[3],[4]。
80年代末,中国政府决定正式兴建长江三峡工程,更大量的岩石力学与工程问题摆在中国专家、学者们的面前,如长达6km、坡高最大达170m的永久船闸高边坡岩体开挖,其整体稳定性与变形机制、岩体流变与地下水渗流等等极为复杂多变的岩石力学课题[5]。
2023年公务员(国考)之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考前冲刺模拟试卷B卷含答案
2023年公务员(国考)之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考前冲刺模拟试卷B卷含答案单选题(共60题)1、定义:A.0个B.1个C.2个D.3个【答案】 C2、全球岩石圈板块运移的动力学机制,长期以来始终是一个议而不决的难题。
地质演化历史的大量信息都埋藏在岩石圈内部,很少出露地表。
然而,近2亿年来的地质信息出露比较多,资料也比较可靠,学者可对此问题进行探讨,根据全球中、新生代7次板块运动模式的变化,可以认为岩石圈板块的运动是由巨大的陨石撞击地球表层诱发的,而不是如流传很广的“地幔传送带模式”假说所认为的那样产生的。
每隔3300万年左右,地球都会随太阳系一起穿越一次星际物质较密集的银道面,引起引力场的巨变。
引力场的改变使一些小行星改变其原来的运行轨道,从而导致地球表层受到来自陨石的不同角度的撞击,诱发地球岩石圈板块运动方向或模式的改变。
A.应力场巨变对板块运移的动力学机制的全新解释B.巨大的陨石撞击地球表会引发岩石圈板块的运动C.引力场的改变对“地幔传送带模式”假说具有颠覆性D.丰富、可靠的地质资料对研究板块运移的重要意义【答案】 B3、我国最基层人民政府是()。
A.乡(镇)人民政府B.街道办事处C.县人民政府D.村民委员会【答案】 A4、《汉书·平帝纪》记载,元始二年,“民疾疫者,舍空邸第、为置医药”提出了“隔离”是防疫的重要举措。
明代中期我国就出现了预防天花的“人痘”接种术。
18世纪末,英国科学家爱德华?琴纳发明了接种牛痘预防天花的方法,经过几代科学家不懈努力,最终研制出灭活天花病毒的疫苗。
随着现代医学科技发展和公共卫生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霍乱、鼠疫、流感等这些曾经对人类造成巨大危害的传染病逐渐得到了有效控制。
近些年来,在抗击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甲型H1N1流感、埃博拉病毒等多次重大传染病中,科学技术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通过传染病重大科技专项研发部署,在传染病防治领域的科研水平、技术能力、平台建设、人才队伍等方面都有了明显提升。
大陆岩石圈流变学研究进展
大陆岩石圈流变学研究进展
大陆岩石圈流变学研究进展
大陆岩石圈流变学是固体地球科学领域的基本问题,也是理解大陆变形的动力学过程和构造演化史的关键.本文对近年来大陆岩石圈流变学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重点讨论大陆岩石圈流变学的纵向分层和横向分块特性及流变学与地震活动性、壳-幔解耦及下地壳流动变形的地球动力学意义和中国大陆地区岩石圈流变学研究状况.最后,对大陆岩石圈流变学研究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研究方向做了一定的探讨和展望.
作者:刘绍文王良书李成 LIU Shao-wen WANG Liang-shu LI Cheng 作者单位:刘绍文,LIU Shao-wen(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南京,210093)
王良书,李成,WANG Liang-shu,LI Cheng(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南京,210093)
刊名:地球物理学进展ISTIC PKU英文刊名:PROGRESS IN GEOPHYSICS 年,卷(期):2007 22(4) 分类号:P313 关键词:流变学壳-幔解耦大陆岩石圈地球动力学。
地球动力学研究中的岩石圈流动过程
地球动力学研究中的岩石圈流动过程地球是一个活动的行星,其表面被地壳覆盖,这就是我们所称之为岩石圈的部分。
岩石圈是地球外围最薄的一层,约为5-60公里厚,由岩石构成。
这一层地壳不断流动、变形,其运动形成了许多地质现象,如地震、火山喷发和大规模的地质构造。
岩石圈的流动过程是地球动力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
岩石圈的流动过程是由地球内部的能量驱动的。
地球内部的能量主要来自于地球核心的热量和重力。
地球核心的高温和高压导致了岩石圈的熔融和脆性变形,而地球的重力则推动了岩石圈的流动。
岩石圈的流动主要表现为构造运动和岩浆活动。
构造运动是岩石圈中岩石的变形和断裂,以及地震、山脉形成和板块漂移等现象。
岩石圈中的板块是大块岩石的集合体,它们在地球的表面上移动和相互碰撞,从而形成了地壳的构造。
板块运动是地震和火山喷发等地质现象的主要原因。
岩浆活动则是指岩浆从地球内部向岩石圈上升的过程。
岩浆是由熔融的岩石和矿物组成,它们含有大量的热量和气体。
当岩浆在岩石圈中上升时,由于地壳的压力减小,岩浆的压力也会减小,从而导致岩浆的喷发和火山的形成。
岩浆的上升也会引起地震,因为岩浆的运动会与板块运动相互作用,产生大量的能量。
岩石圈的流动过程对地球表面的造山作用、地震活动和火山喷发等地质现象产生了重要影响。
它不仅决定了地壳的厚度和形态,还控制着地壳中矿物和能源的分布。
通过研究岩石圈的流动过程,地球科学家可以预测地震和火山活动,为地质灾害的防治提供重要依据。
此外,对岩石圈的流动过程的研究还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地球的演化和形成。
为了研究岩石圈的流动过程,地球科学家采用了多种方法和技术。
其中最重要的是地震学、地磁学、地形学和地温学等。
地震学是通过观测地震波传播和衰减来研究地球内部的结构和物性的学科。
地震波的传播路径和速度可以揭示岩石圈的深度和温度分布等信息。
地磁学则是通过观测地球磁场的变化来研究岩石圈中岩浆的流动和地震活动等现象。
地形学和地温学主要通过地形和地温的测量来研究岩石圈的变形和热传导等过程。
海洋岩石圈演化和地壳动力学研究进展
海洋岩石圈演化和地壳动力学研究进展近年来,海洋岩石圈演化和地壳动力学研究领域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这些研究不仅加深了人们对地球演化的认识,还对地质灾害的预测与防范以及资源勘探与开发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本文将从地球岩石圈演化、海洋岩石圈的形成与扩张、地壳动力学等方面,系统概述海洋岩石圈演化和地壳动力学研究的最新进展。
地球岩石圈演化是地球形成以来的一个长期过程。
根据地球动力学理论,地球上的岩石圈分为地壳、上地幔、下地幔和地核等不同层次。
而海洋岩石圈则是地壳的一部分,位于大洋盆地之下。
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地壳的形成与海洋岩石圈的扩张密切相关。
海洋岩石圈的形成与扩张是地球演化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海底扩张理论,海洋岩石圈是由海底火山喷发形成的。
在海水的不断侵蚀和长时间的地壳形变作用下,海洋岩石圈在大洋盆地中不断扩张。
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海洋岩石圈的扩张速率与地球岩石圈的演化存在着一定的规律性。
通过不同海洋盆地的岩石取样分析,研究人员发现,大洋盆地的年龄越老,海洋岩石圈的厚度越薄,并且形成的速度也相对较快。
这一发现为人们进一步研究海洋岩石圈的形成和地壳动力学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地壳动力学是研究地壳变形和地震活动的学科。
在地球岩石圈演化过程中,地壳动力学对于解释地质灾害、资源勘探与开发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海洋岩石圈的研究,研究人员发现地壳动力学与海洋岩石圈形成和扩张密切相关。
地震是地壳动力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而海洋岩石圈的形成与扩张过程中也伴随着大量的地震活动。
通过对海底地震活动的监测与研究,人们发现地壳动力学与海洋岩石圈的相互作用存在复杂的关系。
在地壳动力学的研究中,人们还发现了一些与海洋岩石圈演化相关的新现象,如地壳的垂直运动、地壳的水平运动、地震的分布规律等。
这些现象不仅为地壳动力学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还有助于人们对地质灾害的预测与防范。
总结起来,海洋岩石圈演化和地壳动力学研究领域近年来取得了许多重要的进展。
岩石圈动力学与板块运动机制
岩石圈动力学与板块运动机制岩石圈动力学是地球科学中的一个关键概念,它研究的是地球上岩石圈的动力学行为,特别是板块运动的机制。
理解岩石圈动力学和板块运动机制对于我们深入了解地球内部的构造和演化有着重要意义。
地球的岩石圈主要分为大陆岩石圈和海洋岩石圈。
大陆岩石圈由厚而稳定的地壳、上地幔组成,而海洋岩石圈则由相对较薄的海底地壳和上地幔组成。
岩石圈始终处于运动状态,板块之间的相对运动导致了地震、火山活动、山脉的形成等现象。
板块运动机制可以通过两种基本模型进行解释。
一种是推力模型,也称为驱动力模型,它认为板块运动是由地下传播的热量驱动的。
地球内部的热量通过岩石圈的对流传递到地表,推动着板块运动。
这些推力来源于地球内部的热核反应以及地热梯度的差异。
这种模型解释了板块运动的基本机制,但并不能完全解释板块运动的复杂性。
另一种模型是牵引模型,也称为牵引力模型,它认为板块运动是由地震带附近的牵引力所产生的。
地震带是岩石圈发生活动的区域,大多数地震带位于板块边界。
当板块发生相对运动时,地震带附近的岩石会因牵引力而发生形变和破裂,从而引发地震。
这种牵引力模型可以解释某些特定地区板块的运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除了推力模型和牵引模型,还有一些其他的地球动力学模型,如板块形成模型、板块减薄模型等。
这些模型不仅仅关注板块的运动,还涉及到板块的形成和变形。
通过观测和模拟实验,科学家们试图寻找最适合解释板块运动机制的模型。
岩石圈动力学和板块运动机制的研究对于地球科学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生存至关重要。
首先,它们可以帮助我们预测和防范地质灾害。
了解板块运动的机制可以更好地预测地震、火山喷发等自然灾害,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其次,它们有助于我们了解地球的演化和构造。
通过研究板块运动,我们可以揭示地壳的运动规律、地球内部的结构以及地球的演化历程。
最后,它们对于资源勘探和环境保护也有着重要作用。
地球内部的活动可以导致矿产资源的形成和分布,研究岩石圈动力学可以帮助我们找到更有效的资源勘探方法,并设计出更合理的环境保护策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岩石圈板块运动的动力学机制研究现状摘要:板块构造理论,在全球构造的形态学与运动学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新成绩,获得了大量的新证据,它已经不是处在一种假说的阶段。
但是动力学机制问题至今尚未解决。
本文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总结出现今被接受的假说和比较合理的观点,全面展现岩石圈板块运动的动力学机制的研究现状。
关键词:板块运动,动力学机制0引言1915年,德国的魏格纳提出了轰动地学界的大陆漂移假说,1928年英国爱丁堡大学的霍姆斯提出了地幔对流假说。
其后,McKenzie,Parker,Morgan和Pichon 等将岩石圈划分为6个板块,并且建立起了板块之间的运动模式,板块运动的动力一般认为是由于地幔的对流[1]。
但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学者对板块运动的动力源还未达成共识,随着观测资料的积累和研究的不断进展,不同的学者提出了各种假说和模型,总结起来动力学机制问题主要有几种观点、假说被普遍接受动力学机制,大体上可分为外生力源和内生力源两大类。
1板块运动的外生力源1.1银河系对太阳系的向心力的周期变化地球作为天体中的一员,遵循万有引力定律,无时无刻不在受到宇宙中其它天体的作用力。
板块作为地球上最大的结构单元,其运动规律应该受到天体运行规律的影响,地球是一个开放性体系,因此我们不能忽视地球作为宇宙中的一员与宇宙空间进行的能量交换。
早在60、70年代不少学者就注意到地球公转、自转速率的变化以及银河年周期对地球演化的影响,例如大量的古地磁倒转资料证明倒转的长周期规律与银河年一致,即正向极性百分比出现的极值时间往:的峰值相对应(朱炳泉,周新化,1976)。
蔡东升根据地球上存在的突变事件以及地球在演化过程中其岩浆活动、变质作用以及造山运动周期与银河系对太阳系的向心力的周期改变有关[2]。
现代天体物理模式的观察和计算表明140M和360Ma时太阳系受到银河系的向心力为极大值,而这基本正好对应着侏罗纪和泥盆纪两次大的板块聚合一离散转换期,即两次联合古陆拼合-解体转换期。
前侏罗纪的联合古陆,侏罗纪开始解体。
早在1915年就由大陆漂移说的创始人魏格纳提出并被后来的大量地质地球物理证据所证实,这一联合古陆拼合一解全期与140Ma银河系对太阳系的向心力极大值相吻合。
而泥盆纪全球性红层的出现标志着这一时期存在一个全球性造陆事件,与板块构造相联系应该代表又一次联合古陆形成期,这方面的研究还很缺乏。
泥盆纪末这又一泛大陆解体正好对应着360Ma银河系对太阳系的又一向心力极大值期。
晚元古代还存在一个联合古陆的认识成为1993年在智利召开的第五届环太平洋国际地体会议的重要话题。
晚元古代末全球性裂谷盆地沉积标志这一泛大陆走向解体。
以此为测算起点,板块的联合一解体周期大约为600Ma至360Ma和360Ma至140Ma,其时间差为240—220Ma,这与现代恒星视向速度观察和射电天文资料计算的银河年周期220—250Ma极为吻合。
蔡东升认为全球板块的聚合—离散周期合乎银河年周期准则,即全球性板块大约在一个银河年时间内(220—250Ma)离散—聚合一次。
古生代以来已有两次聚合,即有两次泛大陆形成过,现在正进人第三个泛大陆形成期。
推动板块运动的动力与银河系对太阳系的向心力有关[1]。
1.2固体潮引起板块的运动在日、月引潮力的作用下,固体地球产生的周期形变的现象。
月球和太阳对地球的引力不但可以引起地球表面流体的潮汐(如海潮、大气潮),还能引起地球固体部分的周期性形变。
太阳的质量虽然比月球的质量大,但月球同地球的距离比太阳同地球的距离近,月球的引潮力比太阳的引潮力大(前者是后者的2.25倍)。
由于其他天体距地球甚远,对地球的引力甚微,在固体潮的研究中一般可略而不计。
引潮力是作用在地球的单位质点上的日、月引力和地球绕地月(和地日)公共质心旋转所产生的惯性离心力的合力。
随着作用点的位置不同和日、月相对于地球的位置变化,引潮力的大小、方向也发生改变。
受固体潮的影响,地面不停的变形[1]。
由于地球的自转,大约在赤道附近的质点受到的固体潮力的大小在时刻变化,并且每大约旋转90°其方向会发生一次变化。
但在两极和两极附近的很大面积的地区受到的固体潮力的方向大致是不变的,基本大致都指向赤道方向。
而板块的运动也具有稳定的持续性和同向性,李启成认为固体潮力可能就是使板块运动的力源之一[2]。
固体潮力提供了大范围、长时间、同方向作用于板块的力。
作用在小范围的固体潮应力比较小,但是,在整个地球范围内固体潮的合力因此认为很大。
这个力推动板块运动也是可能的。
而这种理论还可以把“印度洋板块向NNE 方向挤压中国大陆”解释成中国大陆SSW向挤压印度洋板块[3]。
随着测量技术的发展和精度的提高,关于板块的绝对运动Argus等(1991)导出另一个绝对运动模型NNR-NUVEL1。
在图2中给出了在运动模型NNR-NUVEL1参考架下板块的运动趋势[4]。
从图2中可以看出,位于北半球的板块普遍的有大致向南的运动趋势,而位于南半球的板块普遍有大致向北的运动趋势。
这与固体潮力的方向十分相近(图1),我们假设如果地球板块的运动是地球其他部分推动(内力)的结果,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地球其他部分必定向相反方向运动。
但观测的结果板块的运动是由两极向赤道,这不可能是内力的作用结果。
只有固体潮力提供了方向稳定的、时间持久的、范围广泛的作用力,它非常可能就是驱动板块运动的主要外力[5]。
图1地球表面固体潮力的分布图2NNR-NUVELI运动模型中板块运动趋势陨击诱发板块运动的假说地球是宇宙大体系的一分子,尤其是太阳系内部小行星对于地球的撞击作用对于固体地球表层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近30年来,由陨击作用而诱发板块运动的假说,已受到愈来愈多的重视。
这是一种立足于太阳大系统,或者说是宇宙大系统的动力学工作假说。
结合地幔羽假说万天丰提出陨石撞击地球引发板块运动[6]。
地幔羽假说是地幔羽驱动岩石圈板块运动的假说,强调的是由于地幔热流体的大量上升和地幔头部的上顶,在岩石圈底面发生局部熔融,造成岩浆向上侵位,引起岩石圈上部产生放射状张裂,有时还可以使原来的一个岩石圈板块张裂成几个板块,由于岩浆的大量上涌、充填断裂,就不断地推动了岩石圈板块在水平方向上、朝四周扩张、裂开。
受地幔羽控制的大规模岩浆活动,当岩浆喷出地表就形成分布面积十分巨大的溢流玄武岩区,侵入到近水平的界面中就形成大范围的岩床,而在其下部常沿着陡倾斜的放射状张裂隙而构成岩墙群。
所有这些岩浆活动的时间都应该是准同时的,即岩石形成的同位素年龄误差应在1Ma之内。
岩石圈,作为很薄的地球表层(平均厚度约为地球半径的1/60),发生板块运动,产生显著的差异应力,造成较强的构造变形,很可能是地球内部演化和陨石撞击共同作用的结果。
从核幔边界升起的超级地幔羽,可能导致岩石圈板块的长时期(上亿年)的、缓幔板块扩张。
至于一些无根的热点和地幔底辟,则有可能是陨石撞击作用诱发而形成的,它们可能解释短周期(上千万年)的板块运动及其运动方向的多变性。
地幔羽假说与陨石撞击诱发假说可以起到互补作用。
2板块运动的内生力源2.1深部热地幔对流热运动的三种基本方式,即热辐射、热传导与热对流,在地球热系统的演化历史与现今过程中均有存在。
借助不同的介质和边界条件,上述各种方式的热运动均可独立或共同对岩石圈构造运动施以不同影响,因而由热对流引起的板块运动仅是其中的一种而非全部效应。
由此可以推知,深部热运动与岩石圈板块的热致运动之间必然存在着复杂对应的非线性相关,而岩石圈尺度的大规模构造运动更可能是地球热演化过程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的结果[7]。
针对大陆漂移及板块运动的动力问题,英国爱丁堡大学的霍姆斯(A.Homles)于1928年提出了地幔对流假说。
霍姆斯认为,当地幔对流体上升到大陆中央底部并向两侧散开时,大陆就会裂开形成海洋,而当地幔对流体经长距离迁移逐渐冷却加重后,就会下沉回到地馒深处,并将海底向下牵引形成海沟。
传送带模式这是板块构造学说兴起以来最著名的动力学机制解释。
他们认为岩石圈板块的运动完全取决于深部地幔的对流环。
板块被冷的、重的、向下运动的地幔所带动而产生俯冲作用,在热的、向上运动的地幔影响下造成洋底板块扩张,上部地幔的水平运动带动了板块的水平运移。
按照地幔对流假说,地幔运动速度必须大于岩石圈板块的运动速度。
夏威夷群岛火山链是该区洋底火山是地幔热物质向上运动、发生局部熔融在地表的表现,后来称之为热点。
对于夏威夷火山链的火山岩年龄,呈现为从西北向东南逐渐变新,这是由于地表附近的板块在向西北运移,而代表地幔热活动中心的热点则是其参照系,基本不动。
火山链就是岩石圈相对于热点运动的轨迹。
根据这些热点的资料,必然的结论是地幔运动速度很小,几乎静止,岩石圈板块无能运动则可以比地幔快得多,每年运移几到十几厘米。
那么这样就出了问题,运动速度很小的地幔如何能带动速度较快的板块移动呢!另外,绝大多数地幔热活动的中心都不与板块扩张的中心相对应,板块扩张中心的深部没有地幔物质上涌的现象,地幔对流环就难以形成。
这些问题传送带模式都不能很好的回答[6]。
国内外的学者没有停止对地幔对流的研究,单斌用现今板块运动速率作为上边界及对流驱动力,反演地幔物质在地球形成以来的对流状况,结合地球的由热及冷的热动力演化史,可以认为现今地幔的混合程度是比较高的[8]。
利用三维地幔对流模型计算了在当今板块构造运动的驱动下地幔对流的形态和演化过程,并由此分析对流作用下地幔物质的混合程度。
模拟发现:1)地幔的混合程度主要受板块驱动作用的影响;2)上地幔的混合程度高于下地幔。
极型场加环形场的情况下,有80%左右的上地幔区域经受过两条以上的对流轨迹曲线穿入,同时下地幔相应的穿入率也达到60%以上;3)混合程度受对流时间影响较明显。
时间越长,混合程度越高,但混合程度的增长速率随时间增加逐渐减小,这使得全地幔对流情况下地幔物质保持各向不均一性成为可能;4)地幔混合还与流场类型有关,环形场的存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地幔的混合程度。
上地幔的混合程度比下地幔高,不同的混合尺度和粘滞性结构虽然对此有影响,但整体呈现出上地幔高、下地幔低的趋势。
这表明,目前上地幔的物质均匀性高于下地幔,但由于本文的模型是以当今的板块构造运动作为上边界和驱动力的,而真实地幔的物质分异是经过几十亿年的演化形成的,几十亿年前的板块构造形态与当今存在着很大的不同。
因此,本文的模拟结果只能在一定程度上解释地幔物质各向不均一性的现象。
模型计算得到的上下地幔混合程度差别的变化小于两者黏滞的变化。
除了受地表驱动力的影响之外,不同对流场的形态对于混合程度也有较大的影响。
计算发现,环形场较为杂乱,能够传递很远的地方,而极型场则主要形成螺旋状的运动形态,影响尺度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