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患者心率管理

合集下载

最新:老年高血压管理解读指南要点

最新:老年高血压管理解读指南要点

最新:老革高血压筐理解读指南要点人口老龄化己成为重大的社会问题,资料显示半数以上老年人患有高血压,在主80岁的高龄人群中,高血压的患病率接近90%,是罹患脑卒中、心梗乃至造成心血管死亡的首要危险因素。

老年人群是一个独特的群体,莫高血压的预防、诊断、评估和治疗策略与一般人群显著不同。

老军高血压有哪些特点?在||伍床上,老年高血压患者常有以下几个特点:〉收缩压(SBP)升高和脉压增大;〉’异常血压波动;〉合并多种疾病;〉’假性高血压发生率增加。

老董事高血压患者应该选行哪些评估?老年高血压的诊断性评估包括以下几点:①确定血压水平;②了解心血管危险因素;③明确引起血压升高的可逆和/gx,可治疗的因素,如有无继发性高血压;④评估靶器官损害和相关临床情况,判断可能影响预后的合并疾病。

进行上述评估,再助于指导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治疗。

评估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整体危险度,也高助于确定降压治疗时机、优化治疗方案,并进行心血管风险综合管理。

因老年本身即是一种危险因素,故老年高血压患者至少属于心血管疾病中危人群。

表1老年高血压危险分层真他危险因素和病史血压水平1级2级3级1~2个危险因素中危中危很高危主3个危险因素或靶器官高危高危很高危损害或糖尿病并存临床情况很高危很高危很高危此外,还应评估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衰弱和认知功能情况。

?旨南建议,对于高龄高血压患者,推荐制定降压治疗方案前进行衰弱评估,特别是近1年内非刻意节食情况下体质量下降>5%或高跌倒风险的高龄老年高血压患者(I I B )。

可采用国际老年营养和保健学会提出的FRAIL量表或步速测定进行衰弱筛查。

如高条件也可进一步采用经典的Fried衰弱综合征标准进行评估。

但F ried量表相对比较麻烦,在门诊恐难以实施,所以仍推荐应用Frail量表。

停号般目篝乏组为.11111/j自:h溅遗自由活动下降疾病偏)R5 保艇’下降表2Frail量表询问万骂过去4周内大部分的酶’E毒所膏时雨’E到ll乏在平用任何疆助工具以及不用他λ帮砌的情况币,中越不保息’巳1 E直接撼菁岱雄在不用任何辅助工虞以及不用他λ稼助的情况芋,走完1个街区(100 m)驳回难医童曾经告诉你存在药”细下疾病:离血Iii,’跟病、急性,t,11£穰衡发作.事中.忽位肿”{徽,J,皮肤德骸外).充血性心力量R蝇.嗨嘱.关暂炎.慢’童筋瘸.晴艇疾病、,b级籍’1萃戴更短时揭内出现停霹.下降泊’‘具备以上5象中ξ3条被$断为襄弱;<3虽是为囊鹏钢黯;01;;为无襄揭.老军高血压患者该如何避行障压治疗1障压目标〉年龄注65岁,血压注140/90mmH g,在生活方式干预的同时启动降压药物治疗,将血压降至<140/90 mmH g ( I , A)。

高血压患者管理制度

高血压患者管理制度

高血压患者管理制度1. 引言本文档旨在建立一套完善的高血压患者管理制度,以提供对于高血压患者的全面、科学和个性化的护理服务。

该制度适用于医疗机构内所有涉及到处理和关注高血压患者相关工作人员。

2. 定义与分类2.1 高血压定义: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标准,将收缩期或舒张期超过140/90mmHg视为正常范围之外。

2.2 分类:- 原发性(或称为 essential 或 idiopathic);- 继发性 (secondary);- 子妊娠前(pregnancy-induced hypertension, PIH)3. 治疗目标根据最新指南,治疗目标是使大多数成年非老年人达到每日24小时平均动脉收缩值低于130 mm Hg 和舒张值低于80 mm Hg 的水平。

4. 管理流程包括以下步骤:a) 初诊评估:测量基础数据如体重、身高、心率等,并进行初步问询了解家族史、病史等;b) 诊断与分级:根据测量结果和患者情况,确定高血压的类型及严重程度,并进行相应分类;c) 治疗方案制定:结合患者个体差异以及相关并发症风险评估,制定适当的治疗计划;d) 药物管理与监控:选择合适药物进行治疗,并对其效果和副作用进行跟踪观察;e)生活方式干预指导: 包括饮食调整、减轻体重、戒除吸毒或过量饮酒等建议。

5. 随访机制a)随访频率:- 稳定期(收缩压<140 mmHg 和舒张压 <90mmHg):每3-6个月一次;- 不稳定期 (如有新出现心肌损害, 心力衰竭, 或其他危急状态时): 根据具体情况增加至1-2周内。

b)内容包含:- 测试动态数据(24小时动态记录);- 监测服药依从性;- 审查不良反应.6. 应急处理提供针对突发高血压危机的应急处理措施,包括药物选择和使用剂量等。

7. 附件- 高血压患者初诊评估表格;- 药物管理与监控记录表格;- 生活方式干预指导手册。

8. 法律名词及注释a) 收缩期:心脏收缩时动脉内最大的壁力;b) 舒张期: 心室舒张松弛时动脉内较小程度上保持扩展状态.。

临床医疗教学资料之九十二:高血压患者心率管理中国专家共识

临床医疗教学资料之九十二:高血压患者心率管理中国专家共识

• 高血压合并冠心病
建议将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心肌梗死 和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静息窦性心率维 持在50~60次/分。
慢性稳定性冠心病患者静息心率控制于 55~60次/分。
心率控制在此范围,有助于降低心肌耗 氧量,改善心肌缺血,稳定动脉粥样硬化 斑块。
推荐使用无内在拟交感活性的高选择性
β1受体阻滞剂,该类药物不仅改善症状, 而且改善冠心病患者的预后。对不能耐受 β 受体阻滞剂的患者或存在β受体阻滞剂禁忌 证的患者,可以选择非二氢吡啶类 CCB (无该类药物禁忌证时)。劳力性心绞痛 患者经β受体阻滞 剂或非二氢吡啶类CCB 治疗后心率仍然无法控制时,可以考虑使 用伊伐布雷定。
高血压心率管理的干预方法
• 高血压伴心率增快的药物治疗: 首选兼有减慢心率作用的抗高血压药物 β受体阻滞剂 :
β受体阻滞剂主要分为三类(详见表 3) 第一类,非选择性 β(β1+β2)受体阻滞剂,代表
药物有普萘洛尔,因阻断 β2受体,不良反应多,且系短 效药,已很少用于高血压的治疗。
第二类,选择性 β1受体阻滞剂,国内主要代表药物 有美托洛尔、阿替洛 尔及比索洛尔,既往基于阿替洛尔 的临床研究证实 了其心血管保护作用较弱,故高血压伴 心率增快患者的治疗,首先推荐有高血压相关亚组分析结 果的选择性 β1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和比索洛尔。
高血压心率管理的干预方法
• 对单纯高血压伴心率增快,推荐非药物干预 : 对于静坐生活方式者、超重及肥胖或代谢综合
征的高血压患者,首选改善生活方式。要有计划、 渐进性地增加体育锻炼和有氧运动,控制体重, 提高身体素质和运动耐力。如此可改善胰岛素抵 抗,降低交感活性;同时能增加迷走张力,控制 增快的静息心率。 吸烟、酗酒及大量饮用咖啡也 可促进交感神经兴奋,使心率增快。因此,对于 心率较快者应予以劝戒。

最新2021《中国高血压患者心率管理多学科专家共识》:高血压患者的心率管理

最新2021《中国高血压患者心率管理多学科专家共识》:高血压患者的心率管理

《中国高血压患者心率管理多学科专家共识(2021年版)》:高血压患者的心率管理心率增快是高血压常见的一种临床表型。

近年来,高血压伴心率增快患者的心率管理问题逐渐受到重视。

由施仲伟、孙宁玲等多位专家教授共同撰写的《中国高血压患者心率管理多学科专家共识(2021年版)》发表,对高血压患者的心率测量和心率管理等提出了实用临床建议。

临床建议(1)高血压患者首先强调控制血压达标,兼顾心率管理。

(2)所有高血压患者在血压测量的同时应测量诊室静息心率,测量前至少休息5 min,心脏听诊和脉搏触诊计数心率时的测量时间不应短于30 s,心房颤动患者的心脏听诊时间应持续至少1 min。

(3)在诊室静息心率>80次/min时,建议患者进行家庭静息心率测量,以除外白大衣效应。

(4)我国高血压患者的心率干预切点定义为静息心率>80次/min。

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心力衰竭或主动脉夹层患者,应按照相应指南将心率控制至靶心率。

(5)对于高血压伴静息心率增快的患者,应首先排查引起心率增快的基础疾病及其他因素,如存在,宜首先针对原发疾病和诱发因素进行治疗。

(6)高血压伴心率增快的患者应进行有效生活方式干预。

(7)对高血压伴静息心率增快者,尤其是合并冠心病、心力衰竭、主动脉夹层及快速心房颤动(伴心室率增快)的患者,可选择兼有降压和控制心率作用的药物,如β受体阻滞剂,不能耐受β受体阻滞剂者可用非二氢吡啶类CCB(HFrEF患者禁用)。

应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和禁忌证。

(8)优先推荐心脏高选择性长效β1受体阻滞剂(如比索洛尔、美托洛尔缓释片),对肥胖、血糖增高和血脂异常患者推荐使用β和α1受体阻滞剂(如阿罗洛尔、卡维地洛)。

干预方法无心血管并发症(心力衰竭或冠心病)的高血压患者,首先强调血压达标,兼顾考虑心率管理。

(1)首先应排查高血压患者心率增快的诱因和原因,针对影响因素及原发疾病予以纠正和治疗。

(2)改善不良的生活方式,如久坐、高盐饮食、吸烟、酗酒,大量饮用咖啡和浓茶等;有计划、渐进性地增加体育锻炼和有氧运动,控制体重;控盐(食盐摄入量<6 g/d)。

高血压患者心率管理

高血压患者心率管理
随访时的平均心率 (bpm)
< 50
> 50 to < 55
> 55 to < 60
> 60 to < 65
> 65 to < 70
> 80 to < 85
> 85 to < 90
> 70 to < 75
> 75 to < 80
> 90 to < 95
> 95 to < 100
> 100
INVEST: n=22 576
—中间代谢型(IM)
—慢代谢型(PM)
P450 2D6慢代谢表型在不同 人群中的比例: —白种人:5-10% —中国人群中:0.95%, 远低于白种人。 针对美托洛尔仅0.72%
同一推荐治疗剂量只适用于占人群大多数的 EM患者,对PM患者则易发生中毒。
倍他乐克®缓释片—24小时稳定控制心率
2013年β受体阻滞剂在高血压应用中的专家指导建议
2013年β受体阻滞剂在高血压应用中的专家指导建议
*
-阻滞剂降压的最佳人群
♦ 冠心病( 心绞痛 、 ACS 、 心肌梗死 、 CAD二级预防 ) ♦ 慢性稳定性收缩性心力衰竭 ♦ 室上性和室性心律失常(快速性) ▪ 高血压伴冠心病危险因素者? ▪ 高血压伴心率增快者 ▪ 社会心理应激者 ▪ 焦虑等精神压力增加者 ▪ 主动脉夹层 ▫ 肥厚性心肌病 ▫ 二尖瓣脱垂 ▫ 高循环动力状态(甲亢、高原) ▫ 偏头痛:缓解率高达60-80%
高血压治疗中的心率管理
1、什么是静息心率?静息心率测定有何意义? 2、交感神经激活与高血压及猝死密切相关 3、哪些高血压要特别注意心率管理 4、β阻滞剂的异质性及倍缓的优势

兼顾血压和心率管理:最新中国专家共识解读答案-2024年执业药师继续教育

兼顾血压和心率管理:最新中国专家共识解读答案-2024年执业药师继续教育

兼顾血压和心率管理:最新中国专家共识解读执业药师继续教育参考答案单选题1.心房颤动患者心脏听诊时间建议持续至少多长时间(B)A.10秒B.1分钟C.15秒D.30秒2.能提供心率昼夜节律变化的心率监测方法首选(C)A.诊室心率B.家庭自测心率C.动态心率监测D.心电图3.中国专家共识建议,高血压患者心率管理的起点是心率大于多少次(B)A.75次/分B.80次/分C.90次/分D.100次/分4.高血压伴心率增快的药物,首选(A)A.β受体阻滞剂B.非二氢吡啶类钙离子拮抗剂C.伊伐布雷定D.地高辛5.窦性心律的高血压合并HFrEF患者,建议静息心率控制在多少(A)A.<70bpmB.<60bpmC.<80bpmD.<100bpm多选题1.诊室测量心率时,建议注意如下但不限于以下几点(ABC)A.测量前避免运动、吸烟、饮酒及引用咖啡B.至少休息5分钟C.避免噪音和交谈D.首选坐姿,舒适坐位,交叉双腿2.高血压合并心房颤动患者心室率控制常用药物包括下列(ABCD)A.β受体阻滞剂B.非二氢吡啶类钙离子拮抗剂C.洋地黄D.胺碘酮3.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控制心率的常用药物包括(ABC)A.β受体阻滞剂B.非二氢吡啶类钙离子拮抗剂C.伊伐布雷定D.洋地黄4.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BCD)A.高血压合并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急性期尽早将收缩压控制在100 ~ 120 mmHg,心率控制在50 ~60次/minB.稳定性冠心病患者的静息心率控制在55 ~ 60次/minC.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静息心率以维持在60 ~ 70次/min较理想D.高血压合并嗜铬细胞瘤患者,不能在未服用α受体阻滞剂之前使用β受体阻滞剂5.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国内主要代表药物有(AD)A.美托洛尔B.比索洛尔C.阿替洛尔D.美托洛尔。

高血压患者的心率控制,看这一篇就够了!

高血压患者的心率控制,看这一篇就够了!

⾼⾎压患者的⼼率控制,看这⼀篇就够了!传统正常窦性⼼律的定义为60-100次/min。

⽽⾼⾎压者处于交感神经激活状态,常伴有⼼率增快。

《中国⾼⾎压患者⼼率管理多学科专家共识(2021年版)》(2021年)中指出,建议将⾼⾎压者的⼼率⼲预切点定义为静息⼼率>80次/min,还建议⾼⾎压者在静息状态下不同时间点的多次家庭⾃测⼼率均>75次/min,也可视为⼼率增快。

⼼率增快是⾼⾎压常见的⼀种临床表型,其可增加⼼脑⾎管事件发⽣和死亡风险,并能直接损伤动脉、⼼脏及其他靶器官,还伴随⼼肌耗氧量增加、动脉粥样硬化加速、代谢异常(胰岛素抵抗、⾎脂异常和肥胖)及触发⼼律失常等,且基线⼼率增快可加重⾼⾎压者的主动脉僵硬程度或增加微量⽩蛋⽩尿。

那么,⾼⾎压伴有⼼率增快,降压药物如何选⽤呢?⼀、⾼⾎压伴⼼率增快⽤药⽬前常⽤降压药物主要是5⼤类,即⾎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RB)、钙通道阻滞剂(CCB)、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

其中常⽤的兼具降压和减慢⼼率作⽤的药物有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缓释⽚、⽐索洛尔、阿罗洛尔、卡维地洛、奈必洛尔)、⾮⼆氢吡啶类CCB(如地尔硫䓬缓释胶囊、维拉帕⽶缓释⽚)。

⾼⾎压伴⼼率增快的⽤药《中国⾼⾎压患者⼼率管理多学科专家共识(2021年版)》(2021年)中指出,⾼⾎压者⾸先应控制⾎压达标,降压治疗的同时注重⼼率管理。

常⽤的5⼤类降压药物均可⽤于初始治疗、单药治疗和联合治疗,建议根据临床特点针对性选择药物,进⾏个体化治疗:⼼率增快者优先推荐β受体阻滞剂,⾎压未达标者β受体阻滞剂可联合⼆氢吡啶类CCB;对使⽤CCB后⼼率增快⽽⾎压未达标者可联合β受体阻滞剂,必要时还可联合其他降压药物,直⾄⾎压和⼼率均达标。

在达标⽅⾯优先推荐单⽚固定复⽅制剂,现有的β受体阻滞剂和⼆氢吡啶类CCB的单⽚固定复⽅制剂为尼群洛尔⽚。

⾼⾎压伴⼼率增快者的治疗药物可选⽤有降压、减慢⼼率的β受体阻滞剂、⾮⼆氢吡啶类CCB,及有减慢⼼率作⽤的窦房结起搏电流(If)通道阻滞剂。

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服务规范

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服务规范

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服务规范一、服务对象辖区内35岁及以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二、服务内容(一)高血压筛查1.对辖区内3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每年在其第一次到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就诊时为其测量血压。

2.对第一次发现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的居民在去除可能引起血压升高的因素后预约其复查,非同日3次血压高于正常,可初步诊断为高血压。

如有必要,建议转诊到上级医院确诊,2周内随访转诊结果,对已确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纳入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

对可疑继发性高血压患者,及时转诊。

3.建议高危人群每半年至少测量1次血压,并接受医务人员的生活方式指导。

(二)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每年要提供至少4次面对面的随访。

1.测量血压并评估是否存在危急症状,如出现收缩压≥180mmHg和(或)舒张压≥110mmHg;意识改变、剧烈头痛或头晕、恶心呕吐、视力模糊、眼痛、心悸胸闷、喘憋不能平卧及处于妊娠期或哺乳期同时血压高于正常等危险情况之一,或存在不能处理的其他疾病时,须在处理后紧急转诊。

对于紧急转诊者,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应在2周内主动随访转诊情况。

2.若不需紧急转诊,询问上次随访到此次随访期间的症状。

3.测量体重、心率,计算体质指数(BMI)。

4.询问患者症状和生活方式,包括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吸烟、饮酒、运动、摄盐情况等。

5.了解患者服药情况。

6.根据患者血压控制情况和症状体征,对患者进行评估和分类干预。

(1)对血压控制满意、无药物不良反应、无新发并发症或原有并发症无加重的患者,预约进行下一次随访时间。

(2)对第一次出现血压控制不满意,即收缩压≥140和(或)舒张压≥90mmHg,或药物不良反应的患者,结合其服药依从性,必要时增加现用药物剂量、更换或增加不同类的降压药物,2周时随访。

(3)对连续两次出现血压控制不满意或药物不良反应难以控制以及出现新的并发症或原有并发症加重的患者,建议其转诊到上级医院,2周内主动随访转诊情况。

心率管理在高血压治疗中的重要地位

心率管理在高血压治疗中的重要地位

HR (次/分)
• 本研究共纳入243位年龄为50.0 ± 12.1岁的受试者,其中38位是血压正常的健康对照,113位是未经治疗的严重高血压患者, 27 位是血压正常的肥胖患者,65 位为充血性心衰患者。测量每位受试者在10分钟仰卧后的平均动脉压(手指血压),心脏 速率(心电图),静脉血浆去甲肾上腺素(高效液相色谱法)和节后传出肌肉交感神经活性(位亍腓神经的微神经)。
Julius S, et al. Am J Cardiol. 2012;109(5):685-92.
指南共识推荐高血压患者要重视心率管理
正确讣识高血压患者的心率管理 应用β受体阻滞剂进行心率干预
2006年
2013年
2016年
高血压患者需积极管理心率:
指南推荐所有高血压患者需进 行脉搏触诊以了解心率,幵収 现是否存在心律失常
但当静息HR> 80-85 bpm应该予以临床重视 LIFE (9190名
男性和女性患者)
ECG(≤84 vs >84bmp)
1.55[1.16-2.05]
Palatini (2293名 男性和女性患者)
LIFE (9190名 男性和女性患者)
脉搏(≤79 vs >79bmp) ECG(≤84 vs >84bmp)
Thomas F, et al. Hypertension. 2001; 37: 1256-1261.
一项综述分析指出,高血压人群中, 心率>80 bpm与死亡风险显著相关
多项大型研究证实,心率>80 bpm,全因死亡风险和心血管死亡风险显著增加
研究(患者人群)
心率测量
风险比[置信区间]
Thomas (64,912名
心率管理在高血压治疗中的重要地位

高血压患者的心率管理

高血压患者的心率管理

健康心跳,健康心
因此,就需 要对高血压 患者进行心 率管理。只 有及早地规 范在治疗高 血压的同时 控制心率, 才是最好的 预防方法。
医学百事通,网络会诊,私人医生
当高血压患者心率高于75次/分,就需要 进行心率管理。患者朋友应该在医生指 导下合理使用抗血压药,并做好长期的心 率监测,同时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合理 膳食,适量运动,稳定情绪,保证睡眠,从而 提高生活质量。
心率加快可使血管内的血流加速、 血压增高,引起血管内膜受损,导 致损伤处出现脂质沉着,引起动脉 硬化和脂质斑块的形成。又因为心 率加快、心肌收缩加强容易引起心 脏左心室肥厚,而左心室肥厚的高 血压患者猝死率明显增加。因此, 高血压患者的心率可以作为发生素
高血压患者的心率管理
医学百事通
定义及分级
高血压 收缩压≥140mmHg 或 舒张≥90mmHg 1级收缩压140~159mmHg 或舒张压90~ 99mmHg 2级(中度)收缩压 160~179mmHg 或舒张压 100~109mmHg 3级(重度)收缩压 ≥180mmHg 或 舒张压 ≥110mmHg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收缩压≥140mmHg 和 舒张 压<90mmHg
国外的多项研究发现,心率不仅是心血 管疾病的独立预测因素,还是心血管预 后的重要预测因素,心率与全因死亡、 心血管事件及猝死等密切相关。心率超 过60 bpm的患者的心血管死亡危险随心 率增加而增加。另外,心率还是高血压 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研究表明, 对于血压已达标的患者,心率在60— 75bpm的患者总心血管死亡风险较低。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病,是全球范 围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高血压是多 种心脑血管疾病的导火索,可促使冠心
病、心力衰竭、脑卒中、脑出血及肾脏 疾患等疾病的发病风险大大增高。因此 高血压被称为人类健康的“无形杀手 ”。

高血压患者血压及心率的双重管理

高血压患者血压及心率的双重管理

高血压患者血压及心率的双重管理高血压是常见的心血管病,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已成为威胁人民身体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是全球范围内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近年来,无论是心衰患者,房颤患者还是冠心病患者,心率管理问题都受到重视,并有相应指南指导。

这是因为诸多流行病学研究显示心率增快很可能是一项重要的心血管危险因素。

然而,对于高血压患者而言,心率增快是否导致靶器官损害和心血管事件增加?控制心率后能否改善患者临床预后?如何规范测量心率?如何界定心率增快?这些问题均存在着较大争议。

我国是个高血压大国,高血压患者总数将近3亿,高血压患者的心率管理应受到更多的关注,而中国的现状是对高血压患者心率管理重视程度并不够。

高血压患者常常心率增快。

10万人群的调研发现,未治疗的高血压患者平均心率较正常血压者增快6次/分。

教科书中定义人类正常心率:60~100次/分,心率超过100次/分则被定义为心动过速。

但流行病学研究发现,在一般人群或高血压人群中,当在心率远低于100次/分阈值时,即心率75–85次/分或以上时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已显著增加。

有研究显示30%以上的高血压患者静息心率≥80次/分。

2017年5月,中国高血压患者心率地图首次发布,中国大部分省市心率超过80次/分的高血压患者比例均高于30%,新疆、河北、辽宁、湖南、贵州、广西等省份心率超过80次/分的高血压患者比例甚至高于40%。

正常情况下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处于平衡状态。

当人们休息、消化时副交感神经被激活,当人们活动、紧张、兴奋时交感神经被激活。

交感迷走神经失衡(Sympathovagal imbalance,SVI)是指交感神经活性增强而副交感神经活性降低,从而导致“交感神经过度激活”。

引起SVI的因素有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内部因素如:肥胖、胰岛素抵抗、血管炎症反应、RAAS及交感神经系统激活,炎症因子激活等。

外部因素如压力过大、应激等。

交感神经过度激活参与高血压病的发生发展整个过程。

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表

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表

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表
介绍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对患者的身体健康有重要影响。

为了有效管理高血压患者的健康状况,以下是一份高血压患者健康
管理表,旨在帮助患者监测和控制自己的血压,并记录其他相关的
健康信息。

表格格式
数据填写说明
- 日期:记录每次测量的日期。

- 早上血压:在早上醒来后,空腹状态下测量的血压值。

- 下午血压:在下午固定时间测量的血压值。

- 心率:每分钟心跳的次数。

- 体重:记录每次测量的体重。

- 日常锻炼:每天进行的锻炼时间,包括散步、慢跑、游泳等。

- 饮食控制:饮食控制的情况,如低盐饮食、低脂饮食等。

- 药物使用情况:记录每天服用的药物名称和剂量。

使用建议
- 定期测量血压:每天至少测量两次血压,记录在早上和下午。

- 持续监测心率和体重:每天记录心率和体重的变化,以掌握
身体的整体状况。

- 保持良好的饮食和行动惯:均衡饮食,低盐低脂,适量参与锻炼活动。

- 定期就医并按医嘱用药:及时就医接受专业治疗,并按照医嘱正确使用药物。

注意事项
- 如果血压升高或心率异常,请及时就医。

- 如果药物使用有任何改变,请及时与医生沟通。

以上是一份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表,希望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管理自己的健康。

请在每次测量后填写数据并保持记录的连续性,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健康问题。

如有任何疑问,请咨询您的医生或健康专家。

高血压患者心率管理

高血压患者心率管理

高血压患者心率管理大部分内容参考高血压患者心率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171、交感神经过度激活是高血压主要发病机制之一,而心率快慢常作为评估交感神经活性的简易指标2、心率增快伴随着血压升高和靶器官损害,而且心率增快是一项独立的心血管危险因素3、我国高血压患者心率干预的切点定义在:静息心率>80bpm,或者24h动态平均心率>75bpm(心血管死亡和全因死亡均增加)。

ESC认为,高血压与普通人群心率干预切点80——85bpm4、对于高血压患者(无心血管合并症,如HF、CAD),首选血压达标兼顾心率管理。

合并冠心病、心衰应按相应指南控制到靶心率5、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失衡的标志:HR增快和HRV减低6、HRV(心率变异性)增高反映副交感活性增强,降低反映交感神经活性增强7、我国1/3以上高血压患者,H R≥80bpm8、交感神经活动未能正常化是高血压治疗中的“残留风险”9、基线心率增快者,发生持续性高血压的相对危险是正常心率者的2倍(≥85和<85)10、高血压患者心率增快与微量白蛋白尿和主动脉僵硬度显著相关11、高血压患者心率增快导致心血管事件及死亡率增加12、心率是与血压相关最强的参数之一13、夜间心率相比白天心率对心血管事件风险及死亡率的预测价值更高14、清晨心率增快是心血管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15、大部分高血压患者可以从降低高心率治疗中获益16、欧洲高血压伴心率增快专家共识2016推荐心率干预切入点为80——85bpm17、高血压患者的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均随着心率增快而升高,心率每增加10bpm,血压升高1.7/1.118、心率60——79bpm血压达标率最高19、有合并症的高血压心率控制目标心衰<70房颤<110冠心病55——60急性主动脉夹层50——6020、夜间心率增快,通常反映夜间交感活性增强,常见于:盐敏感、OSAHS、DM、CKD、心衰21、多数研究,HR>80bpm,定义为心率增快22、中国高血压患者平均心率76.623、高血压与交感神经激活互为因果24、非二氢吡啶CCB可减慢心率,但不抑制交感神经活性,因此,心率增快并交感神经活性增强者,首选β-B25、地尔硫卓(120——360mg,qd),是高血压+肥胖+高心率的优选降压方案之一,既能减慢心率,又不影响糖脂代谢。

高血压患者心率管理中国共识-解读

高血压患者心率管理中国共识-解读
Palatini P.J Hypertens. 2016 May;34(5):813-21.
心率是与血压水平相关性最强的参数之一
• 研究显示,无论在年龄≥65 岁人群或年龄<65岁人群中,血压均 随心率的增快而增高。
<65岁年龄组不同心率组血压比较 / mmHg
≥65岁年龄组不同心率组血压比较/mmHg
我国单纯高血压患者 心率≥80 bpm者占38.2%
分析我国高血压及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 病或心力衰竭患者的静息心率和使用β受体阻滞剂的现 状。2014年4月至9月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对全国21城 市136家医院心内科就诊的高血压患者按顺序入组,进 行问卷及血压、心率测量,进入分析的高血压患者 115229例
Tensiopulse 研究结果显示,30%以 上的高血压患者静息心率≥ 80 次 / 分
Paolo Palatini .Hypertension. 2011;58:745-750.
2013年—— 《β受体阻滞剂在高血压应用中的专家指导建议》出台
2013年国内发表的《β受体阻滞剂在高 血压应用中的专家指导建议》指出: ——“高血压治疗的降压同时,需要常 规检测并控制心率”。
明》1
《β受体阻滞剂在高 血压应用中的专家指 导建议》提出对高血 压患者进行血压和心
率的管理2
ESH发表第二版 《高血压伴心率增 快患者管理的共识
声明》3
《高血压患者心 率管理中国专家
共识》4
1. Palatini P.J Hypertens. 2006 Apr;24(4):603-10. 2. 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β受体阻滞剂在高血压应用中的专家指导建议.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3; 5(4):58-66. 3. Palatini P.J Hypertens. 2016 May;34(5):813-21. 4. 高血压患者心率管理中国专家共识. 2017.

中国高血压患者心率管理多学科专家共识(2021年版)

中国高血压患者心率管理多学科专家共识(2021年版)

高血压伴心率增快患者的药物治疗
✓高血压患者首先应控制血压达标,在降压治疗的同时注重心率管理。 ✓常用的5大类降压药物均可用于初始治疗、单药治疗和联合治疗,建议根据
患者的临床特点针对性选择药物,进行个体化治疗。 ✓对心率增快者优先推荐β受体阻滞剂,血压未达标者β受体阻滞剂可联合二氢
吡啶类CCB ;对使用CCB后心率增快而血压未达标者可以联合β受体阻滞剂, 必要时还可联合其他类别降压药物,直至血压和心率均达标。 ✓在达标方面优先推荐单片固定复方制剂,我国现有的β受体阻滞剂和二氢吡 啶类CCB的单片固定复方制剂为尼群洛尔片。
少上述因素的影响,测量静息心率应规范化。 ✓诊室心率是最常用的心率测量方式,因此,本共识中的静息心率一般指在诊
室中测量所得。
诊室静息心率的测量建议
心率测量方式
家庭自测心率 ✓家庭自测心率与诊室心率和24 h平均心率的相关性良好。建议患者在使用家
庭自动血压计测量血压的同时记录心率,尽可能在清晨安静状态下自测心率。 家庭自测心率有可能为临床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信息,避免白大衣效应,但家 庭自测心率与不良事件关系的研究有限。 ✓Hozawa等报道,家庭自测心率每增加5次/min,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增加 17%(P = 0.004,平均随访10.5年)。
高血压患者心率测量
心率测量方法
✓心率可通过脉搏触诊、心脏听诊、电子血压计、心电图、动态心电图或动态 血压等进行测量。
✓心律失常尤其心房颤动时,脉搏触诊、电子血压计或动态血压测量均可能造 成误差,因此,推荐通过心脏听诊计数心率。心房颤动患者的心脏听诊时间 应持续至少1 min。
心率测量方式
诊室心率 ✓通过脉搏触诊、心脏听诊计数心率。 ✓影响心率的因素包括生理因素、心理因素、环境和体位等。为最大限度地减

4.孙海慧——高血压患者心率管理中国共识 解读

4.孙海慧——高血压患者心率管理中国共识 解读

2013年国内发表的《β 受体阻滞剂在高 血压应用中的专家指导建议》指出: ——“高血压治疗的降压同时,需要常 规检测并控制心率”。
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β受体阻滞剂在高血压应用中的专家指导建议.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3; 5(4):58-66.
《高血压伴心率增快患者管理第二次共识会议声明》发表
夜间心率和清晨心 率
• 夜间心率过快通常反 映夜间交感活性增 高,常见于盐敏感高 血压、夜间呼吸睡眠 暂停患者,也见于一 些糖尿病、慢性肾病 (CKD)和心力衰竭 患者 • 夜间(睡眠)平均心 率比白天(清醒)平 均心率对心血管事件 风险及死亡率有更好 的预测价值
高血压患者心率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17.
大部分高血压人群可从降低高心率治疗中获益
高血压伴心率增快患者管理的共识声明(2016)
《高血压伴心率增快患者管理的共识声明》2016: → 心率增快是高血压患者普遍特征 → 控制心率增快可以使大部分高血压人群获益
Palatini P, et al. J Hypertens. 2016;34(5):813-21.
聚焦血压及心率的双重管理
——《高血压患者心率管理中国专家共识》解读 山东省立医院
孙海慧
Contents
• 共识提出:关注高血压患者的心率管理(背景) • 高血压患者需要心率管理的证据 • 高血压伴心率增快的干预原则
心率增快是高血压患者的一个重要特征
HARVEST 研究结果显示,年轻高血压
心率增快是高
4. Saxena A.Mayo Clin Proc 2013; 88:1420–1426. 5. Julius S.Am J Cardiol 2012; 109:685–692.

高血压患者管理服务规范

高血压患者管理服务规范

辖区内 18 岁及以上高血压患者。

1.高血压筛查(1) 对辖区内 35 岁及以上常住居民,每年在其第一次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诊时为其测量血压。

(2)对第一次发现血压超过 140/90mmHg 的居民在去除可能引起血压升高的因素后预约其复查,若再次高于正常,建议转诊到上级医院确诊。

(3) 对第一次发现血压超过 130/85mmHg 的居民,要建议其至少每半年测量一次血压,并进行相应的健康教育。

(4)对已确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纳入高血压患者管理。

2.对确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每年要提供至少四次随访。

(1)测量血压并评估是否存在危(wei)险症状,如浮现收缩压≥180mmHg和/或者舒张压≥110mmHg 或者意识改变、剧烈头痛或者头晕、恶心呕吐、视力含糊、眼痛、心悸胸闷、喘憋不能平卧及处于妊娠期或者哺乳期同时血压高于正常等危(wei)险情况之一,或者存在不能处理的其他疾病时,须在处理后紧急转诊。

对于紧急转诊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在两周内主动随访其转诊情况。

(2)若不需紧急转诊,问询上次就诊到此次就诊期间的症状。

(3)测量身高、体重、心率、脉搏、腰围,计算 BMI。

(4)问询患者生活方式,包括吸烟、饮酒、体育锻炼、饮食等。

(5)了解患者服药情况。

(6)根据患者血压操纵情况和症状体征,对患者进行评估和分类干预。

(7)对血压控制满意,无药物不良反应、无新发并发症或者原有并发症无加重的患者,三个月后进行下一次随访管理。

(8) 对第一次浮现血压控制不满意或者药物不良反应的,结合其药物依从性,必要时增加现有药物剂量、更换或者增加不同类的降压药物,两周时随访。

(9)对连续 2 次浮现血压控制不满意或者药物不良反应难以控制以及浮现新的并发症或者原有并发症加重的,建议患者转诊到上级医院,两周内主动随访其转诊情况。

(10) 对所有的患者进行有针对性健康教育,与患者一起制定生活方式改进目标并在下一次随访时评估发展,告诉患者浮现哪些异常时应即将就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血压患者心率管理
高血压患者心率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17
1、交感神经过度激活是高血压主要发病机制之一,而心率快慢常作为评估交感神经活性的
简易指标
2、心率增快伴随着血压升高和靶器官损害,而且心率增快是一项独立的心血管危险因素
3、我国高血压患者心率干预的切点定义在:静息心率>80bpm,或者24h动态平均心率>
75
4、对于高血压患者(无心血管合并症,如HF、CAD),首选血压达标兼顾心率管理。

合并
冠心病、心衰应按相应指南控制到靶心率
5、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失衡的标志:HR增快和HRV减低
6、HRV(心率变异性)增高反映副交感活性增强,降低反映交感神经活性增强
7、我国1/3以上高血压患者,H R≥80bpm
8、交感神经活动未能正常化是高血压治疗中的“残留风险”
9、基线心率增快者,发生持续性高血压的相对危险是正常心率者的2倍
10、高血压患者心率增快与微量白蛋白尿和主动脉僵硬度显著相关
11、高血压患者心率增快导致心血管事件及死亡率增加
12、心率是与血压相关最强的参数之一
13、夜间心率相比白天心率对心血管事件风险及死亡率的预测价值更高
14、清晨心率增快是心血管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15、大部分高血压患者可以从降低高心率治疗中获益
16、欧洲高血压伴心率增快专家共识2016推荐心率干预切入点为80——85bpm
17、高血压患者的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均随着心率增快而升高,心率每增加10bpm,血
压升高1.7/1.1
18、心率60——79bpm血压达标率最高
19、有合并症的高血压心率控制目标
心衰<70
房颤<110
冠心病55——60
急性主动脉夹层50——6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