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教学计划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学计划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学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bc5b12efa0116c175f0e48e6.png)
金融衍生品交易实践
税法及税收 筹划
跨国公司全球采 销业务与案例
跨境电商理论与 实践
股票交易分析
财务计价与 策略
国际市场营销概 论
国际贸易与投资
国际结算
国际贸易实验
跨国公司投资
上海大学2019级教学计划表
悉尼工商学院
课 程
课程编号 分 类
课程名称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国际商务与国际经济与贸易双专业)
课程学分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学计划
一、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 1. 培养目标 本专业将面向更广泛的国经贸领域,并紧密结合当前热点问题,致力于培养具有全球视 野、公民意识、人文情怀、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并能应对未来挑战的人,主要分解为三个 方面: 第一,培养具备勤奋、自信、诚实、正直、守信、乐观、坚忍、宽容高贵品质的人。 第二,培养具备经济分析能力、国际商务谈判能力、国际营销能力、进出口实务操作能 力的高级专业人才。 第三,培养具有扎实的现代经济学专业知识,熟练掌握经济学实证研究方法和分析工具, 有广阔的国际视野和国际交流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使之能够成为经贸、金融 领域的领导者和行业精英。 2. 毕业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国际经济、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 受到经济学、贸易学、金融学、管理学、会计学、英语语言、计算机应用等的基本训练,具 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较强的复合型、创新性、开拓性、国际性素质,具 有较强的理论分析和实务操作的基本能力、具有实践动手和创新能力、具有国际交流谈判能 力,并且懂得跨境电商等新兴行业的应用。普通话水平达到二级乙等以上。 根据 AACSB 认证的国际商学院的要求,毕业生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知识和能力: 知识:具备较强的经济学理论知识,掌握经济学基本原理与研究方法和经济分析能力。 思维:深刻理解当前经济与社会问题,在相关学术环境中具备批判性和创新性思维。 技能:具备较强的沟通能力和团队精神。 价值:诚信和道德, 对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知识的完整性和伦理理解。 实践:具有较强的实践与动手能力。 二、主干学科和主干课程 1. 主干学科 经济学、国际贸易学、金融学、会计学、管理学 2. 主干课程 高等数学、学术英语、信息技术基础、经济学、商务统计、计量经济、金融计量学、城 市与区域经济学、中级经济学、产业组织学、管理经济学、出口商品展销与交易谈判、国际 贸易理论、国际商务、国际贸易实务、服务贸易与规则、贸易前沿、跨境电商理论与实践、 国际结算、国际贸易实验、跨国公司投资、国际金融学、投资分析、货币银行、股票交易分 析、会计学、管理会计、国际财务管理、中级财务会计、管理与组织、国际市场营销概论。 3.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实践环节:军训、认识实习、社会调查、专业实习、思想道德修养、毕业论文。 实践教学:经管综合实验室、企业决策模拟、挑战杯及各类专业竞赛。 三、修业年限、学分和学位 1. 修业年限 四年 2. 总学分 260 3. 授予学位 本专业毕业生经考试合格达到上海大学、悉尼科技大学学士学位要求者,将获得中澳双 方颁发的学士学位证书。
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专业教学计划
![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专业教学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2b1db3aedd3383c4bb4cd285.png)
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专业教学计划一、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应较系统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本原理和国际经济、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了解当代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现状,熟悉通行的国际贸易规则和惯例,以及中国对外贸易的政策法规,了解主要国家与地区的社会经济状况,能在涉外经济贸易部门、外资企业及政府机构从事实际业务、管理、调研和宣传策划工作的高级专才。
二、培养规格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国际经济、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受到经济学、管理学的基本训练,具有理论分析和实务操作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 掌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本理论和方法;2. 掌握西方经济学、国际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3. 能运用计量、统计、会计方法进行分析和研究;4. 了解主要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及其贸易规则;5. 了解中国的经济政策和法规;6. 了解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发展的动态;7. 能够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具有听、说、读、写、译的基本能力,能利用计算机从事涉外经济工作。
三、主干学科经济学、统计学。
四、主要课程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国际经济学、计量经济学、世界经济概论、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国际金融、国际结算、货币银行学、财政学、会计学、统计学。
五、主要实践教学环节:见表6六、学制:四年,弹性空间3-6年七、授予学位:经济学学士实践教学学分:33分九、教学计划相关说明1、毕业总学分(理论和实验课程)不少于148学分。
2、学科选修课不少于28学分。
3、公共选修课不少于16学分。
十、主要课程简介课程名称:管理学学时:48学分:3开课学期:1主要内容:本课程运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阐述了人类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积累的管理思想和管理理论,通过对管理职能的分析系统地介绍了管理学的基本原理,既介绍了工业经济时代成熟的企业管理理论与方法,又展现了最新的管理学的研究成果。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教学计划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教学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b483fa85ce2f0066f53322da.png)
商学院简介河北师范大学商学院正式成立于2004 年6 月,是河北省重要的经济学和管理学研究基地和经管类高级人才培养基地,设有世界经济、政治经济学2 个学术硕士学位授权点和国际商务1 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有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人力资源管理、信息资源管理、会计学、财务会计教育、物流管理等7 个专业;有河北省小额贷款研究咨询中心、河北师范大学经济研究中心、河北师范大学现代管理研究中心等3个研究中心;有ERP实验室和经济管理综合实验室各1 个;是“全国现代管理领域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河北省教学基地。
商学院现有专职教职工65 人,其中教授13 人,副教授16 人;校级学术带头人1 人,校级中青年骨干教师4 人,硕士研究生导师16 人;校级教学名师3 人,归国留学人员3 人;博士后1 人,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等全国重点大学的博士14 人,正在中国人民大学、东北财经大学等重点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教师5 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者占教师总数的86%;教师队伍以年轻教师为主,40 岁以下教师占教师总数的64%,教师队伍年龄结构、学缘结构、职称结构较为合理。
同时,学院外聘有兼职教授60 余人,其中外聘北京大学副校长刘伟、香港理工大学魏向东等重点大学兼职教授20 余人;外聘真维斯国际有限公司总裁杨勋等著名企业家兼职教授40 余人,有效改善了商学院教学科研人员的师资构成。
此外,河北师范大学商学院还与韩国SolBridge 大学国际商学院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定期开展师资与学术交流,提高了现有师资的国际化水平。
近5 年来,商学院教师立足河北省实际,充分发挥高校教师作为政府和企业等相关单位智库的作用,在诸多领域展开深入研究为河北经济社会强省的建设服务,主持完成了30 余项省部级课题和20 余项横向课题。
在此基础上,公开出版专著10 余部,在《经济学动态》、《经济体制改革》、《光明日报理论版》、《经济纵横》、《中国软科学》、《人口研究》、《当代经济研究》等国家核心期刊上公开发表高质量的研究论文100 多篇,提交各部门研究咨询报告60 余个。
最新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四年制本科教学计划
![最新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四年制本科教学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030805b4360cba1aa811dade.png)
国际经济与贸易管理专业四年制本科教学计划国际经济与贸易管理专业四年制本科教学计划一、培养目标:培养系统地掌握经济学基本原理和国际贸易管理的基本理论,掌握国际贸易管理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了解当代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现状,熟悉通行的国际贸易规则和惯例,以及中国对外贸易的政策法规,了解主要国家与地区的社会经济情况,能够从事国际商业业务、贸易管理、调研和理论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培养要求:本专业学习和研究当代国际商业管理的运行机制、管理体制和发展规律以及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实务。
毕业生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经济学基本理论和方法;2、掌握国际经济学、国际商务的理论和方法;3、能运用计量、统计、会计方法进行分析和研究;4、了解主要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及其贸易政策;5、了解中国的经济政策和法规;6、掌握文件检索、资料查询、收集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工作能力;7、掌握一门外国语;8、具有健康的体魄,文明的行为习惯,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全的人格;9、具有专业以外的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以及文化艺术等方面的有关基础知识和基本修养。
三、主干课程:经济学、管理学、统计学、国际贸易概论、国际贸易实务四、学制:四年五、学位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六、时间安排:见表一五、课程设置:见表二表一表二课程设置续表二注:标注*号的课程为美方承担课程。
电子商务管理专业四年制本科教学计划一、培养目标:培养在电子信息技术、网络通信、管理、经济等方面具有较宽知识面,了解国际、国内电子商务管理领域的最新成果,掌握信息科学技术与方法,熟练运用计算机技术和外语,能够利用网络开展商务活动,能从事现代商务管理以及电子商务系统的设计、开发、运用的高级实用型人才。
二、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管理学、经济学和电子信息技术、网络通信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计算机技术的基本训练,具有电子商务系统开发、设计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获得以下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及电子信息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2、熟练地运用英语和计算机的能力,能够适应国际化、现代化市场管理的需要;3、掌握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的基础知识;4、掌握扎实的经济和管理理论基础;5、掌握电子商务的基本概念、了解电子商务的运作模式、掌握电子商务系统的设计和开发的一般方法,能够进行电子商务系统的技术开发及集成;6、了解与本学科发展相关的科学、技术、政策、法规的新动态;7、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专业指导性教学计划
![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专业指导性教学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41bf53160b4e767f5acfcef6.png)
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专业指导性教学计划一、专业名称和专业代码专业名称: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专业代码:020102二、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应较系统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本原理和国际经济、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了解当代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现状,熟悉通行的国际贸易规则和惯例,以及中国对外贸易的政策法规,了解主要国家与地区的社会经济情况,能在内外资企业及政府机构从事实际业务和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
三、专业基本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经济学、管理的基本训练,具有理论分析和实务操作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国际经济学基本理论和方法;2、能运用计量、统计、会计方法进行分析和研究;3、掌握国际贸易经营中的操作技巧,具备从事国际贸易实务的基本技能4、了解主要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及其贸易政策;5、了解国家的经济政策和法规;6、了解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发展的动态;7、能够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具有听、说、读、写、译的基本能力;8、能利用计算机从事涉外经济工作。
四、学制与学分本科基本学制为4年,本专业实行弹性学制,即修业年限为3 ~ 6年。
本专业教学计划全程总学分170学分,其中课堂教学学分144学分,实践教学26学分。
五、主干学科和课程主干学科: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国际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实务、外贸英语函电、市场营销学、国际商法、国际金融、国际结算、货币银行学、财政学、会计学、统计学。
六、毕业与学位学生在校期间修读时间内,按专业教学计划要求,修满规定的全部学分,各教学环节考核成绩合格,即获得毕业资格准予毕业,对符合学士学位条件的毕业生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七、附件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学计划进程表。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培养方案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28b5e61df524ccbff021846c.png)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培养方案学科门类:经济学专业大类:经济与贸易类专业名称: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代码:020402 学制:四年授予学位:经济学学士一、培养目标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培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良好思想道德品质和道德修养,掌握经济学以及经济与贸易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方法,熟悉国际通行的经贸规则,认识与把握国内外经济、贸易的运行机制和发展规律,熟练掌握一门外语,熟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具有良好沟通、协调能力,成为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具有全球视野和较为完备知识体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
二、毕业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国际经济、国际贸易学科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受到国际经济分析与国际贸易应用能力的基本训练,具备胜任国际经济与国际贸易业务的良好素质。
通过本专业的学习,毕业生可获得以下方面的知识、能力和素质:1.知识要求本专业学生应具备较为完备的知识结构,包括基础性知识、专业性知识、工具性和通识性知识等。
(1)接受经济学理论和研究方法的系统训练,扎实掌握国贸专业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2)掌握外贸活动专门知识的基本原理,熟悉外贸业务流程,了解和熟悉外贸活动的法律法规和惯例,熟悉国际工程或国际商务活动的业务内容。
(3)具备从事本专业研究和实务操作所必须的数学、外语、计算机、互联网等相关知识。
2.能力要求本专业学生应具备较为系统的能力结构,包括获取知识的能力、运用专业基本理论和知识于实践的能力、创新思维的能力和跨文化交流的能力等。
(1)掌握现代科技和信息等高效渠道和途径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具备自我学习、自我消化、自我更新、终身学习的能力。
(2)具备洞察问题、提炼问题、综合运用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解决实际外贸问题的能力。
(3)具备独立思考、创新思维的能力,具备进取意识和探索精神,拥有良好的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和研究问题的能力。
(4)了解和熟悉主要贸易国家和地区地理、文化和风俗,熟练运用一门外语进行跨文化交流。
国贸专业课程计划方案模板
![国贸专业课程计划方案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9a4ddb58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83.png)
一、课程背景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国际贸易已成为推动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为了培养具备扎实国际贸易理论知识、熟练掌握国际贸易实务操作、熟悉国际贸易法规和国际市场环境的专业人才,特制定本课程计划方案。
二、培养目标通过本课程计划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以下能力:1. 熟悉国际贸易的基本流程和运作机制;2. 熟练运用国际贸易术语和规则;3. 具备独立完成国际贸易实务操作的能力;4. 了解国际贸易法规和国际市场环境;5. 具备较强的沟通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课程设置1. 基础课程(1)国际贸易理论(2)国际市场营销(3)国际金融(4)国际贸易实务(5)国际贸易政策与法规2. 专业课程(1)国际商务谈判(2)国际结算与信用证(3)国际贸易运输与保险(4)国际贸易融资(5)国际贸易争端解决3. 实践课程(1)国际贸易模拟实训(2)国际贸易案例分析(3)实习与就业指导四、教学安排1. 学年安排:本课程计划共分为四个学年,每个学年设有多门课程。
2. 学时安排:每个学年共计144学时,每周安排2-3次课,每次课2学时。
3. 教学方法:采用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习实训等多种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
五、课程评价1. 期末考试:每个课程结束后,进行期末考试,考试形式为闭卷或开卷。
2.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小组讨论表现等,占总成绩的30%。
3. 实践环节:包括实习实训、案例分析等,占总成绩的40%。
4. 期末论文: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一篇与国际贸易相关的论文,占总成绩的30%。
六、课程实施与保障1. 教师队伍:聘请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实践经验的教师担任课程教学,确保教学质量。
2. 教学资源:充分利用图书馆、网络资源等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料。
3. 实习实训:与相关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机会,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国际贸易专业教学计划
![国际贸易专业教学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f326993c1eb91a37f1115cb1.png)
国际贸易专业教学计划一、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懂国际经济与贸易知识,熟悉国际经济贸易惯例,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高级应用性人才。
本专业培养的学生能较系统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本原理和国际经济、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了解当代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现状,熟悉通行的国际贸易规则和惯例,以及中国对外贸易的政策法规,了解主要国家与地区社会、经济及地理情况,了解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有较强的英语交际能力。
毕业生应具有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础知识,能初步运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立场、观点、方法去认识和分析问题;热爱祖国,拥护共产党领导;具有振兴中华的远大理想;树立法制观念,遵纪守法;热爱劳动,养成文明习惯,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二、人才培养规格与要求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涉外经济贸易部门,外资企业金融机构及政府机构,从事实际业务、外经贸管理、调研机构工作。
1.知识结构(1)掌握为达到本专业培养目标所需要的文化基础知识。
(2)掌握本专业所必须的技术基础知识。
(3)掌握党和国家的有关政策法规和经济学、会计学、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市场营销、商务英语、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等专业基本知识。
(4)掌握计算机应用、办公自动化、电子商务的基本知识。
(5)英语通过国家公共英语二级考试(PETS)。
2.能力结构(1)具有外贸企业从事实际业务、外经贸管理人员应具备的业务能力。
(2)具有较熟练的计算机应用技能,并获得全国NIT证书;(3)具有社会交往的文字及口头表达能力,有一定组织和公关能力;(4)具有阅读和翻译本专业一般外文资料的能力,能处理企业一般中英文调研报告、管理信息资料。
3.素质结构(1)掌握邓小平理论的基础知识,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思想品德:(2)通过公益劳动、社会实践、社会调查等各项活动,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艰苦奋斗、实事求是的思想品格培养;(3)通过校园第二课堂、科技小组、向学生开放专业实验室、开放实训基地等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学计划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学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936c7a66f5335a8102d22046.png)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学计划
(2006级)
一、培养目标与基本规格
1、培养目标:
依托厦门大学经济学院的雄厚师资力量,本着“宽口径、厚基础、重能力、求个性”
的办学理念,培养具有综合国际经济贸易知识结构(包括基本经济理论,综合国际商务实务,及跨文化管理)和业务能力的、具有开拓精神和创新意识的、从事国际经济合作和国际商务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2、基本规格:要求学生系统地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集
英语、国际经贸、和电子商务、计算机技术于一体的技能。
学生应:(1)掌握市场经济基本理论和方法;
(2)掌握国际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
(3)能运用计量、统计、分析方法进行分析和研究;
(4)了解主要的国际商务规则和惯例与主要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及其贸易政策;
(5)了解中国的经济政策和法规;
(6)具有较强的语言交际能力,了解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差别,能够在国际环境下独立从事各类经贸活动;
(7)能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电子商务。
二、学制
四年全日制
三、学期学分统计表
四、课程设置与学分分配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教务部制。
国际经济与贸易(四年制)教学计划
![国际经济与贸易(四年制)教学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ad07d604bed5b9f3f90f1c24.png)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四年制)教学计划一、专业编码及专业名称专业编码:020102专业名称:国际经济与贸易二、业务培养目标、业务培养要求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备经济、管理、法律及相关学科知识和能力,掌握国际贸易理论分析和方法,并且通过专业技能训练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具有创新精神和解决国际贸易实际问题能力,能在涉外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国际贸易实务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高级复合应用型专门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国际经济、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经济学、管理学的基本训练,具有理论分析和实务操作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具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宽广的胸怀和创新意识;2.系统掌握经济和管理学科的基础理论,广泛吸收其他学科的专业知识;3.具有良好的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具有较强的人际沟通和管理协调能力;4.能运用计量、统计、会计方法进行分析和研究;5.系统掌握本专业的理论和方法,了解本专业的理论前沿和发展趋势;6.掌握本专业所需的各项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实际操作、应用和创新能力;7.能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具有听、说、读、写、译的基本能力,能利用计算机从事涉外经贸工作。
8. 通过专业技能训练,获得报关员、外销员、BEC等至少一个职业资格证书。
三、学制及授予学位学制:四年。
学位:经济学学士。
四、主干学科经济学、统计学。
五、主要课程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国际贸易、国际贸易实务、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会计学原理、统计学、经济法、国际制单与结算、国际商务函电。
六、达到毕业的最低学分要求总学分应达188学分。
其中必修课121学分,任选课20学分,实践环节31学分,公共选修课10学分,课外活动与社会实践4学分,专业资格证2学分。
1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四年制)教学计划表见ECSEL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四年制)实践教学计划表制订人:崔鸽审核人:批准人:2。
5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2024
![5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2024](https://img.taocdn.com/s3/m/aa59546f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ed.png)
5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20245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2024以下是一份关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详细规划。
一、专业介绍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是培养具备全球化视野和国际经济与贸易理论与实践能力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的专业。
通过系统学习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商务法律等相关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使学生具备运用国际经济和贸易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掌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所需的基本理论和应用技能,具备较强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国际经济与贸易领域的高级专门人才。
特别培养学生具备以下能力:1.具备扎实的国际经济和贸易基础知识,并能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
2.具备良好的国际合作与交流能力,具备较强的跨文化沟通能力。
3.具备较强的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4.具备全球视野和国际化思维,了解国际贸易发展趋势以及国际经济政策。
5.具备较强的语言沟通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
三、培养体系1.学科基础课程:包括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统计学、财务管理等基础课程,为学生打下坚实的学科基础。
2.专业核心课程:包括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经济合作、国际金融等课程,深入学习国际经济与贸易的相关理论和实践。
3.实践能力培养:专业实训、实习实践、海外交流等方式,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4.社会实践: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提升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5.论文写作:毕业时要求学生撰写论文,对其中一具体课题进行深入研究,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
四、学术研究除了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本专业还鼓励学生参与学术研究活动。
学生可以积极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进行实证研究,并参与国内外学术会议交流。
通过参与学术研究,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思维。
五、就业方向1.政府机关:学生可以进入商务部门、外交部门等政府机关从事国际经济和贸易相关工作。
2.企事业单位:学生可以进入外贸公司、跨国公司、金融机构等企事业单位从事国际贸易、国际金融等工作。
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教学计划
![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教学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dab96ffe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e9.png)
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教学计划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在大学教育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为了培养具有全球化视野和国际贸易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教学计划的设计变得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教学主题、活动安排、教材使用等方面,详细论述如何设计一套科学合理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教学计划。
一、教学主题的确定1.全球经济环境分析:在讲授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时,必须紧密结合全球经济环境进行分析,从国际贸易形势、国际经济政策、国际商务法律等方面了解全球经济发展的动态。
2.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国际贸易理论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核心内容,通过讲授国际贸易理论的基本原理和实际应用,帮助学生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3.跨文化交流与国际商务沟通:在全球化经济中,跨文化交流能力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必备的能力。
通过开设国际商务沟通课程,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提升他们的国际商务谈判和合作能力。
二、活动安排的合理性1.学术讲座与研讨会:邀请国际贸易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开展学术讲座,组织学生参加研讨会,旨在为学生提供学术交流和能力培养的平台,拓宽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
2.实地考察与实习实训:通过组织学生到跨国企业、国际贸易展览会等地进行实地考察,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此外,安排学生到企业实习,为他们提供一个接触实际工作环境的机会,锻炼他们的综合素质。
三、教材使用的适宜性1.专业化教材:选择经典的国际经济与贸易教材,确保教学内容的权威性和专业性。
教材要有系统、完整的知识架构,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2.案例教材:引用实际案例,结合国际贸易实务,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
案例教材的使用可以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3.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动画、图片、视频等方式呈现,更加直观地展示国际贸易的具体情况和过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教学计划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具备宽厚的学科基础,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本原理和国际经济贸易方面的基本理论,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知识与操作技能,了解当代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现状,熟悉通行的国际贸易规则和惯例,以及中国对外贸易的政策法规,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较高的综合素质,具有一定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协作能力、自我发展能力,能在涉外经济贸易部门、外资企业及政府机构从事实际业务、管理等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复合型人才。
二、培养规格
1.本着贯彻21世纪培养有创新能力的复合型、高素质人才的办学精神,本专业在通才教育中体现专业特色,突出学生的外语应用交际能力和良好的法律素质,以适应我国加入WTO后对外经贸合作发展大趋势下对人才的要求。
2.坚持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和综合提高的原则。
是学生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知识基础,继续深造能力及创新意识。
3.本专业要求学生面向21世纪,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掌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本理论和方法;掌握西方经济学、国际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能运用计量、统计、会计方法进行分析和研究;了解主要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及其贸易政策;了解中国的经济贸易政策和法规;了解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发展的动态;能够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具有听、说、读、写、译的能力;能够利用计算机工作,掌握现代获取、分析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自我发展能力。
三、学制与学位
学制四年,实行完全学分制,允许学生在3~6年内完成学业,毕业最低学分为155学分,符合学位授予条件者授予经济学学士学位。
四、各类课程学分分配表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教学计划表
注:带“﹡”者为企业家或实际工作者讲授学时不低于总学时1/6的课程。
主要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国际贸易概论 International Trade
内容简介:本课程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核心课程,主要讲述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政策和措施,介绍西方学者关于国际贸易的理论观点与分析方法。
本课程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学习奠
定基础。
教材名称:《国际贸易》陈同仇、薛荣久主编,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参考书目:《国际贸易》战永主编,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国际贸易学》范爱军主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对外贸易论》[日]小岛清著,南开大学出版社。
课程名称:国际贸易实务 International Trade Practice
内容简介: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是买卖双方当事人买卖特定货物所涉及的权利义务的具体规定,其表现形式是合同条款,即交易条件的具体化,主要包括成交商品的品名和质量、数量、包装、价格、
交付货物的时间和地点、运输方式、保险、价款的支付、检验、索赔、不可抗力、仲裁等。
教材名称:《国际贸易实务》黎孝先主编,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参考书目:《国际贸易实务》谢凤燕编著,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国际贸易基础理论与实务》韩经纶著,南开大学出版社。
《对外贸易业务知识》,姚晶、徐子荣编著,立信会计图书用品社。
课程名称:国际结算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
课程内容:从微观角度研究国际间资金流动顺利进行、债权债务按期清偿、货币收付及时实现,它包含对国际结算中的票据、国际结算方式等方面的研究。
涉及较多的国际惯例,是理论性、实用
性较强的国际银行业务类课程。
教材名称:《国际结算》朱箴元主编,中国金融出版社2008年版。
参考书目:《国际结算》姚莉主编,中国金融出版社。
《国际结算》苏宗祥主编,中国金融出版社。
课程名称:国际金融 International Finance
内容简介:本课程研究的是国际间的货币关系和金融活动,其主要研究由国际商品和资金往来所产生的国际收支问题;由国际收支结算所产生的汇率和外汇问题;由国际收支不平衡所产生的国际
储备问题;为国际金融业务提供交易场所的国际金融市场问题;国际间资本流动所产生的问
题和为规范各国间货币金融交往而产生的国际货币制度问题等。
教材名称:《国际金融》刘舒年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三版。
参考书目:《国际金融专论》钱荣堃主编,中国金融出版社1991年版。
《国际金融概论》陈彪如著,华东师大出版社。
《国际经济学》上海译文出版社。
课程名称:国际市场营销学 International Marketing
内容简介:本课程研究的是跨国企业的市场营销活动的规律性,研究企业的产品或服务如何专业到消费者手中的过程,探讨企业再生产领域、流通领域和消费领域内如何运用有效原理、方法和策
略不断拓展市场。
包括国际市场分析、国际市场营销环境分析、国际市场调研与预测、目标
市场的选择、国际营销策略以及国际营销的组织和控制等问题。
教材名称:《国际市场营销学》李威、王大超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年版。
参考书目:《国际市场营销》王晓东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国际市场营销》甘碧群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国际市场营销学》蔡新春、何永祺主编,暨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课程名称:国际经济学International Economics
内容简介:本课程以国际经济关系为研究对象,系统介绍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的基本理论、基本分析方法。
具体内容包括古典、新古典贸易理论、现代贸易理论、贸易保护理论与贸易政策、汇率
和开放经济下的国际收支调节理论与政策、要素的国际流动、经济一体化理论与政策等内容。
教材名称:《国际经济学》李坤望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参考书目:《国际经济学》佟家栋著,南开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国际经济学教程》黄卫平、彭刚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国际经济学》王志明、乔桂明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课程名称:世界经济概论 World Economics Introduction
内容简介:本课程主要研究世界经济形成和发展的进程、生产要素的世界分布、世界经济结构和格局的变化,以及作为世界经济整体有机组成部分的各种经济制度、体制关系,全面系统的阐述世
界经济发展进程、现状和未来趋势,揭示世界经济领域的特有矛盾和规律。
教材名称:《世界经济概论》池元吉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二版
参考书目:《世界经济导论》季铸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世界经济新论》庄启善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课程名称:国际商务 International Business
内容简介:全球化分析、全球贸易与投资环境、全球金融体系、跨国企业的战略与结构、以及进出口、产品研发、生产制造、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企业会计与财务管理等大量企业运作层面
的国际商务理论和实务操作技能。
教材名称:《国际商务》查尔斯·希尔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5版。
参考书目:《国际商务》田明华呈宝栋电子工业出版社。
课程名称:国际商务函电 International Business Letters
内容简介:本课程旨在掌握对外贸易信函写作的基本知识,并能熟练地加以运用,运用英语书写与国外往来的商业信函和公文的格式,专业词汇、行文方法与文体特点,提高在外贸业务活动中使
用英语进行各项业务联系的能力。
教材名称:《外经贸英语函电》冯祥春主编,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参考书目:《国际商务函电与沟通》刘志伟主编,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国际商务英语函电》韩芹,边洁英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