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课快乐的泼水节评课稿

合集下载

难忘的泼水节评课稿简短

难忘的泼水节评课稿简短

难忘的泼水节评课稿简短《欢乐的泼水节》一文记叙了西双版纳的傣族人民欢度泼水节的情景,这节课中,老师在以下几方面做得较好:一、目标明确,定位合理。

本节课是第二课时的教学,老师把目标定位在理解课文,体会“一年一度、互相、幸福、象征”等新词的意思;抓重点词句感受泼水节的欢乐氛围,了解泼水节所表达的象征意义。

目标明确,定位合理。

二、以“欢乐”定调,贯穿首尾。

《欢乐的泼水节》一文读题就知道“欢乐”是全文的主线。

因此,一开课,在揭题时,王老师就抓住了题眼“欢乐”一词,引导学生多次深情朗读课题,使学生层层了解泼水节的欢乐,体会泼水节的欢乐。

三、教学思路清晰,课堂扎实有效。

整堂课,王老师的教学思路非常清晰,第一是复习生字词,第二抓整体感知,第三抓品读感悟。

王老师首先复习了生字的读音,王老师还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在课文的学习中,王老师抓住了难读的句子,采用视频展示、采访交际、动作表演、联系生活、迁移运用等方法,并创设了情境,让学生多次朗读,读通句子,读懂句子,同时结合句子学习进行句式练习,做到了读写结合,课堂教学扎实有效。

四、以读代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教学中王老师很好的体现了这一原则,坚持让孩子“以读为本,读中生悟”,采用多种形式地读让学生了解文意,体会欢乐。

因为泼水节离我们小朋友的生活比较遥远,教学过程中运用了现代化的教育手段,将傣族人民泼水的录像片段放给小朋友看,使学生如临其境,这样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就更加深刻了。

朗读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也是领会文章内容和感情的主要方法。

整节课成老师引导学生多层次,多形式反复读课文,引导学生感受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时的热烈场面和人们的兴奋心情。

五、重视了引导读却忽视指导读。

虽然老师一句句充满激情的话语,煽情的过渡语,激发学生读书但指导不够。

欢乐的泼水节评课稿

欢乐的泼水节评课稿

欢乐的泼水节评课稿
《欢乐的泼水节》一文紧扣“欢乐”记叙了居住在西双版纳的傣族人民欢度泼水节的情景,对学生初步进行尊重各民族风俗习惯的教育。

因为学生无法感受,所以金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去填补文本空白的过程,而不是机械地去接纳文本。

针对本篇课文介绍居住在西双版纳的傣族人民欢度泼水节的内容,教学时以读悟法为主,让学生通过想象、表演、现代化的教育等手段,在情境中朗读,在朗读中感悟,获得美的体验。

 常言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首先金老师利用课件让学生欣赏西双版纳的美丽风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然后巧妙地让学生回忆了第一段的内容,自然地引入第二自然段“泼水节开始了,我们要准备些什幺呢?”教学课文第二自然段时,金老师抓住了“早早地、早已准备”让学生感受傣族人民盼望过泼水节的急切心情,让学生通过声音把这种急切的感情传递出来,学生在读的过程中,特别强调了“早早地、早已准备”这些词,理解了人们盼望过节的心情。

抓住“追赶、灌、泼、湿淋淋、笑开了花”等词,感受人们泼水时的狂欢。

泼水节离我们小朋友的生活比较遥远,比较生疏,金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了现代化的教育手段,将傣族人民泼水的录像片段放给小朋友看,使学生如临其境,使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就更深刻。

然后学生边读边做动作,被泼水节的欢乐气氛所感染,这样,教学做到了“披文入情”,让学生的情感活动伴随着朗读,真正领悟到了课文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除了教学书上的课文以外,金老师还抓住文本中的空白点进行了适当的拓。

小学音乐《快乐的泼水节》教案及反思

小学音乐《快乐的泼水节》教案及反思

小学音乐《快乐的泼水节》教案及反思-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快乐的泼水节》修改后的教案及反思一、导入:1、师:同学们,我们的快乐音乐课堂开始了,我们的口号是:我唱歌,我快乐!让我们伴随着响亮的音乐口号出发。

(师生一起律动《跟我出发》)同学们,老师问你们一个简单的问题,我国有多少民族那同学们都知道哪些少数民族。

今天啊老师请来了一位小客人,请大家掌声欢迎---(一学生手持葫芦丝,扮傣族朋友吹奏月光下的凤尾竹)师:你能看出它是哪个少数民族的么从什么地方看出的生:傣族。

服饰,乐器。

2、教师介绍有关傣族的知识。

师:今天她不仅给我们带来了好听的葫芦丝乐曲,还给我们带来了他们家乡的音乐风光短片,大家想不想欣赏一下生:想。

(播放课件短片,让小客人读傣族知识介绍)3、师:看来傣族真是一个美丽的民族。

这里不仅风景秀丽,气候宜人,而且还有各种独特的民俗节日,最属特色的要数---泼水节。

(播放周恩来。

这是1961年,敬爱的周总理来到美丽的西双版纳和边疆各族人民一同庆祝泼水节的情景)师:泼水节有什么寓意(谁身上的水越多就越幸福)相互祝福,希望彼此平安幸福。

二、新课学习:1、师:同学们想不想一起步入傣族的音乐殿堂呢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傣族的歌曲---快乐的泼水节。

师:傣家小朋友非常好客,欢迎我们的到来,但是有个小小的要求,必须先要过节奏这一关,相信同学们的聪明智慧一定能打开。

(课件节奏练习)2、师:同学们真聪明。

泼水节期间,还要举行赛龙船放飞灯等传统娱乐活动,感觉怎么样是不是也想分享他们的快乐你们听,傣家的娃娃们已经唱着歌来了。

(完整播放歌曲)(安静的听)师:歌里都唱了些什么听了以后你的心情怎样速度是如何的生:欢度泼水节的场面舒畅快乐中速稍快3、师:好,让我们带着快乐的心情再听一遍,注意这回老师要求一默唱(不出声),二打节奏(提示2|4强弱规律,拍手拍肩),能做到么(出示歌谱)师:同学们看着歌谱,谁能说一说这首歌曲有什么特点(音符节奏乐句---相似一二句)4、师:乐句分析完了,这次我们随范唱小声的跟唱第一段,老师也有要求,用“LU"来模唱,而且是唱给自己听(声音小,口型圆,有点吸的感觉,闻花香)。

快乐的泼水节教案分析及反思

快乐的泼水节教案分析及反思

快乐的泼水节教案分析及反思教案标题:快乐的泼水节教案分析及反思教案分析:1. 教学目标:- 了解泼水节的起源、传统和意义;- 学习相关的泼水节词汇和表达;- 学习制作泼水节装饰品;- 学习参与和组织泼水活动;-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2. 教学内容:- 泼水节的起源和传统文化;- 泼水节的词汇和表达;- 制作泼水节装饰品的步骤;- 泼水节活动的组织与参与。

3. 教学重难点:- 重点:传授泼水节的文化意义,学习相关的词汇和表达; - 难点: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4. 教学过程:4.1 情境创设:- 通过展示泼水节的照片、视频或介绍,引发学生的兴趣。

4.2 知识讲解:- 介绍泼水节的起源和传统文化,与学生共同探讨泼水节的意义。

4.3 词汇和表达学习:- 教授与泼水节相关的词汇和表达,如“泼水”、“愉快”、“快乐的节日”等。

4.4 制作装饰品:- 分组活动,让学生之间合作制作泼水节装饰品,如彩带、水枪等。

4.5 泼水活动组织与参与:- 学生自行组织泼水节活动,设计游戏规则、准备水源等。

4.6 结束反思:- 学生总结泼水节的学习体会与感受,展示他们制作的装饰品。

5. 教学评价:- 观察学生对泼水节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观察学生在制作装饰品和组织泼水活动中的表现;- 通过学生的总结反思,评价整个教案的效果。

教案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对泼水节的起源和文化背景非常感兴趣,并且积极参与词汇和表达的学习。

他们在小组活动中也展现出很好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但是,在泼水活动的组织过程中,有些学生表现出了过于激动和不够理智的行为。

作为教师,我认为我在组织活动前应该更加明确地告知学生应该注意的行为规范,并应提前做好安全措施的准备,确保学生能在快乐中保持安全。

另外,学生对于反思部分也表现出较高的参与度,他们提到了自己在团队合作中的不足和可以改进的地方。

这进一步证明了教案设计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总的来说,这个教案在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在安全管理和行为规范方面还需要更加重视和加强。

欢乐的泼水节评课稿2篇

欢乐的泼水节评课稿2篇

欢乐的泼水节评课稿2篇欢乐的泼水节评课稿2篇欢乐的泼水节评课稿1《欢乐的泼水节》一文紧扣“欢乐”记叙了居住在西双版纳的傣族人民欢度泼水节的情景。

今天听了陈老师这节课,深深地佩服陈老师扎实的教学功底。

尽管这节课我听过很多次,但陈老师的这节课仍然带给我很多启发,在学校大力开展“问题导学式”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背景下,陈老师结合低年级孩子的特点,深入研究文本,将小组合作讨论学习堪称完美地融入到了课堂教学中。

纵观全课,值得我学习的主要有以下几点:一、理解词语方法多1、借助图片:学生通过图片认读本课部分生字词,如“西双版纳、凤凰花、傣族”,结合图片理解“象脚鼓”以及“象脚鼓点”的意思。

2、结合生活实际:理解“一年一度”这一词语时,先鼓励学生结合语境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个词语的意思,再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去感悟像我们国家的传统节日,如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节日一年只能过一次,我们把这样的节日就称作是“一年一度”。

3、借助汉字偏旁:在教学“吉祥如意”中的“祥”字时,引导学生关注该字的偏旁是“神示旁”,学生从已有知识经验中发现含有这样偏旁的字大多与“祖先、祝福”有关,这里“祥”就带有“吉祥祝福”之意。

陈老师能根据文本和学生的特点,灵活选用有效的教学策略,将这样理解生字词的教学目标不露痕迹地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学得轻松,老师们听得也觉得很自然。

课堂就是这样做到不生硬,和谐自然。

二、小组合作效果好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还是很不容易的。

合作什么,怎么合作,怎么展示,这些都是困扰老师问题,也是小组合作学习能否取得效果的核心问题。

陈老师这节课上的小组合作学习给我留下的深刻印象。

这节课小组合作学习主要有两次:一是请学生观察书上人们相互泼水的画面,小组讨论你在画面上看到了什么,仿佛听到了什么?二是提供句式练习说话:我想把水泼在XX身上,祝XX……最让我惊叹的是第一次小组合作学习。

虽然我听过很多老师上这一课,但几乎从未有老师让学生先看图说话,再关注作者怎么写的。

优质课快乐的泼水节教案.doc 小学音乐 教案、说课稿、试讲稿

优质课快乐的泼水节教案.doc 小学音乐  教案、说课稿、试讲稿

快乐的泼水节教学目标:1、能欢快的富有表情的演唱《快乐的泼水节》。

2、初步了解傣族风情的音乐,认识傣族乐器象脚鼓,铓锣3、初步了解少数民族丰富多彩的民族节日,激发学生对少数民族生活习性的兴趣和对音乐的亲近感。

教学重点:能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演唱时音高、节奏准确、咬字吐字清晰。

教学难点:对泼水节的了解以及对歌曲中附点节奏的掌握。

教具准备:钢琴、多媒体、课件课型:以唱歌为主的综合课。

教学过程:一、导入(播放歌曲《爱我中华》,学生随音乐进入教室)师:同学们好!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样乐器(出示葫芦丝)有没有同学认识这样乐器?上课之前老师先给大家吹奏一段音乐,请大家欣赏。

(葫芦丝吹奏几句《月光下的凤尾竹》)1、刚才老师吹奏的乐曲叫做什么?你知道它是哪个民族的乐曲吗?出示课件,引出傣族,简单介绍傣族(背景音乐循环播放《快乐的泼水节》)2、出示课件傣族泼水节的图片3、师:传说在古代的时候,有个无恶不作的火魔王,他经常带给人们灾难,有十二位傣族少女机智的杀死了火魔王,可是火魔王的头颅滚到哪里,哪里就会引起熊熊的大火,为了免除烈火祸害四方百姓,她们便每天把水浇在自己的身上,轮流将火魔王的头颅抱在怀中,直到化为尘土。

后来,傣族人民为了纪念她们,便每年清明前后举行泼水节,这才有了现在的泼水节,人们在这一天会穿上节日盛装,跳起象脚鼓舞、孔雀舞,举行赛龙舟等传统活动来庆祝。

出示相关图片(进一步了解泼水节以及象脚鼓和铓锣)二、学唱歌曲(一)初听歌曲在快乐的泼水节里,我们的小朋友们也加入到了泼水的行列中,今天我们将要学唱的歌曲就叫《快乐的泼水节》。

(板书并出示歌谱,播放歌曲范唱录音两遍)1、播放歌曲录音请学生初步感受音乐欢快活泼的情绪请你来说一说,听完了这首歌曲,你的心里有什么感受?2、请同学们带着欢快活泼的情绪再仔细听一遍这首歌曲(二)解决重点节奏刚才我们说过,泼水节这一天傣族的人们会跳象脚鼓舞,我们来一起学习一下他们舞蹈的节奏1、出示歌曲节奏(教师边念节奏边打大鼓)X.X X X ︱X XX X ︱X.X X XX ︱X —︱X.X X X ︱X XX X ︱X.X X XX︱X —︱2、请同学们跟随老师一起边念边打节奏3、请大家说一说歌曲的第一、二乐句有什么特点?4、引导学生分析乐谱,哪两个乐句节奏完全一样,音调也大多相同,第一乐句是····第二乐句是····(三)学唱歌曲1、学习第一段前两个乐句师:还记得刚才我们学习的第一条节奏吗?老师来唱一下歌谱,你们再来拍拍手用刚才咱们学过的节奏给老师伴奏吧。

《快乐的泼水节》评课材料(精选4篇)

《快乐的泼水节》评课材料(精选4篇)

《快乐的泼水节》评课材料(精选4篇)《快乐的泼水节》评课材料(精选4篇)《快乐的泼水节》评课材料篇1音乐性。

教师上课的过程充分利用了音乐语言去引导学生,启发学生,让学生在音乐引导中自然地进行学习。

例:1、在引入音乐活动前,用音乐导入。

2、活动中,律动音乐、游戏音乐、创编活动的背景音乐等,都以音乐为主。

3、活动后,以《快乐的泼水节》音乐作为结尾,结束新课。

让学生充分感受了音乐的美感,让学生在教师语言和音乐中得到充分的音乐情境体验。

这样就将歌曲的教学和模仿、律动、游戏结合成一个整体,这样既使课堂更加完整活跃,又增强了音乐性。

让学生在唱唱动动中充分感受美妙的音乐,体验其中的快乐。

二、构思新颖,衔接巧妙、自如。

本课教学环节之间,衔接巧妙,课堂教学流利顺畅。

教师仔细分析教材,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使各环节自如地过渡,不流任何痕迹,课堂教学保持整体性。

本课教师将要到傣族村寨去参加泼水节必须通过三道关“节奏练习、按节奏节奏读歌词、唱会歌曲”先后顺序贯穿始终。

构思新颖,衔接自然,使教学生动活泼,兴趣盎然。

三、学生自主创编,其乐无穷。

《快乐的泼水节》评课材料篇2一、说课标小学音乐新课程标准中特别强调了音乐的文化传承价值,学生通过学习中国民族音乐,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拓宽审美视野,认识世界各民族音乐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增进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尊重和热爱。

结合本节课教学内容的特点,重点以音乐及相关文化的渗透为主要理念进行了教学设计。

二、说教材〈〈快乐的泼水节〉〉是人教版音乐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中的一课,本单元总标题为〈〈民族的节日〉〉。

了解少数民族的节日活动,初步熟悉不同风情的民族音乐和民族舞姿,是音乐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音乐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学段内容标准,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1.学会演唱歌曲〈〈快乐泼水节〉〉。

2.初步了解傣族民俗及文化。

3.学会几个傣族舞蹈动作,随音乐表演。

三、说教法1. 激趣导入法从学生喜爱的孔雀入手,引出其故乡及傣族建筑、服饰、节日文化的介绍。

小学音乐_《快乐的泼水节》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音乐_《快乐的泼水节》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快乐的泼水节》教学设计课型:以唱歌为主的综合课课时:一课时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歌曲《快乐的泼水节》教学准备:课件、钢琴、各类打击乐器、贴纸教学目标:1、能富有表情地演唱《快乐的泼水节》。

2、初步了解少数民族丰富多彩的民族节日,并产生进一步了解的愿望和对音乐的亲近感。

3、学会几个傣族的舞蹈动作,随音乐表演。

教学重点:1.能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朝气而有弹性的声音,完整准确的演唱歌曲《快乐的泼水节》。

2.了解傣族传统节日:泼水节,能从歌曲中感受到傣族泼水节的热烈气氛。

教学难点:1.歌曲中附点节奏及结束句节奏的掌握。

教学过程:【导入】1、师生音乐问好。

2、播放乐曲《金孔雀轻轻跳》,模仿教师动作,师生律动,伴奏第二段音乐时教师吹奏葫芦丝表演。

3、提问: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乐器吗?(葫芦丝)这种乐器主要流行于哪个民族呢?(傣族)这个民族最盛大的节日是什么?导入新课【讲授新课】1、了解傣族泼水节。

(课件展示泼水节的场景图片)(教师随音乐介绍) 教师: 泼水节是傣族的新年,也是傣族人民最隆重的节日,每年清明节后的十天左右举行,一般持续三至七天,周总理也曾参加过泼水节,与傣族人民共同泼水祝福。

在泼水节里,人们在铓锣和象脚鼓声中相互追逐泼水,以示祝福,气氛十分热烈。

“感觉怎么样,是不是也想分享他们的快乐?你们听,傣族的娃娃们已经唱着歌来了。

2、初听歌曲播放歌曲范唱,感受歌曲速度,情绪. (要求:安静的听)。

师:“歌里都唱了些什么?听了之后心情怎么样呢?速度?”3、再听歌曲范唱,敲节奏,找出相似乐句.师:“好,让我们带着快乐的心情再听一遍,注意这回边打节奏,边找出歌谱相似的乐句能做到吗?”“谁能说一说歌曲中有哪几句特别象?”哪儿像”(加以提示4、学唱第一二句歌谱(1)师范唱前两乐句歌谱(2)师弹唱相同小结,生接唱后两小节(3)加快速度,再来一遍。

(4)生唱前两乐句,师接着唱后面歌谱,提示(反复记号),提示:后面还有结束句,师接着唱。

人教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上册《快乐的泼水节》评课稿

人教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上册《快乐的泼水节》评课稿

《快乐的泼水节》评课稿第一,善于创设情境,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根据低年级孩子的心理特点,在教学第二自然段傣族人民为泼水节做准备这一处时,为了能让孩子们切身体会傣族人民想参加泼水节的那种急切的心情,我让孩子们自己做一回“傣族人民”,我当记者来采访他们:“请问小朋友,你们提着桶端着盆这是要干什么去呀?”孩子们热情地回答:“我们这是要去参加泼水节呢!”我的问题接着跟进:“原来你们是要去参加泼水节呀,那你们现在一定非常高兴喽?能跟我们说说你们现在的感受吗?”在学生说完以后继续跟进:“你们这么激动,一定很早就做好准备了吧?”通过这个情境的创设,孩子们在表演的过程中真切地体会了傣族人民参加泼水节时的心情,同时也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第二,层次清晰,抓住重点段落重点词语,扎实地学习课文内容。

第二自然段是本课的重点段落,因此,在第二课时的教学中,我把重心就放在第二自然段上,第一段和第三段都是简要带过,没有花费过多的时间。

教学第二自然段时,我帮学生理清思路,首先这一段写了人们为泼水活动所做的准备,其间通过“早早”和“早已”两个词体会人们的急切心情,并通过“滴香水”、“撒花瓣”等体会人们所做的精心准备;然后写了泼水的盛大场面,抓住“互相追赶”、“拿瓢灌”、“端盆泼”等了解泼水时的情景;最后这一段介绍了清水的象征意义,让学生牢记“吉祥如意”这四个关键字。

整篇课文学完以后,学生基本上都对傣族人民的泼水节有了一个全面而深刻的认识。

第三,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使课堂生动且高效。

在第二自然段的教学中,运用表演法让学生掌握“提”、“端”、“滴”“撒”等动词的意思,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恰当;在体会泼水的盛大场面时,通过展示图片让学生有一个直观的感受;在感受人们泼水时的欢乐时,观察书中的插图理解“笑开了花”;再结合清水的象征意义给孩子讲泼水节来历的小故事……现代化教学手段与传统方法的结合使这个课堂充满了活力。

孩子在新鲜与愉悦的感受中完成了对知识的学习。

【观评记录】快乐的泼水节_音乐_小学_王琳琳

【观评记录】快乐的泼水节_音乐_小学_王琳琳

【观评记录】快乐的泼水节具体教师观测评价如下:市教研室音乐教研员张桂秋:去年我也听过王琳琳老师的一节课,相对于去年,王琳琳老师的课更踏实了。

我看到了一个年轻教师的成长:音乐课不是教师的秀场,是学生成长的舞台,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

《快乐的泼水节》这节课,更注重学生,更在意学生在课堂上的收获,重音乐情感,重音乐果效。

减少了层出不穷、喧宾夺主的活动,课更加质朴了,学生学习到的东西也就厚重了。

大辛店学区黑岚沟小学音乐教师刘永玲:王琳琳老师的课目标达成度高,通过节奏、易混淆旋律的把握,让学生自己填词唱歌,采用不同形式的教学方法,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下,突破了重难点,我觉得是一节难得的质朴好课。

大辛店学区崮寺店小学校长于福东:我喜欢听音乐课,我觉得王老师的音乐课我更爱听,因为我听得懂,一节课下来,这首歌我也会唱了,这就说明王老师的音乐课面向了每一个学生,让变化在课堂上真真切切地发生了。

大辛店学区崮寺店小学张巧丽老师:我虽然是一个音乐老师,可我不是一个专业的音乐老师,但是我在课堂上听到王老师的课,就想参与进来,这节课没有花里胡哨的活动,都是最简单的最常见的手拍节奏、口唱旋律,但是王琳琳老师亲切的态度,独成魅力的教学风格让我也想加入到傣族泼水节的快乐气氛中去。

整节课重点突出,目标达成度高,每个学生都有收获。

大部分学生能上台表演,边唱边跳,边唱边拍。

我觉得我和学生们一样,都想走进少数民族中去,感受民族大团结的温暖了。

大辛店学区崮寺店小学主任陈晓波:音乐课真好,比语文课还美,比语言表达出来的情感更直接。

我喜欢这节音乐课,不用像语文一样讲解“愉快歌声传天涯、五湖四海是一家”所包含的情感,在旋律中就体现出来了,学生们在演唱中就不知不觉流露出来了。

我想说,这与王老师明确的教学目标设置,合理的教学方法选择是离不开的。

只有有了正确的目标,好的方法,高的课堂驾驭能力,才能呈现出这样高端大气上档次,低调奢华有内涵的音乐课。

音乐快乐的泼水节评课记录

音乐快乐的泼水节评课记录

音乐快乐的泼水节评课记录
《音乐快乐的泼水节》评课记录
日期:2022年4月15日
地点:学校音乐教室
评课人员:音乐老师、学生家长
评课内容:
1.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泼水节相关的音乐知识。

老师通过介绍泼水节的起源和意义,向学生们展示了泼水节相关的音乐和舞蹈。

通过音乐和舞蹈,学生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泼水节的文化内涵,增强对传统节日的了解和认同。

2. 教学过程分析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精心设计了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比如唱歌、跳舞、演奏乐器等。

学生们在认真学习的同时,不仅获得了知识,也感受到了音乐带来的快乐和愉悦。

整个教学过程生动有趣,学生们参与热情高涨。

3. 教学效果评估
通过观察和交流,评课人员一致认为本节课的教学效果非常好。

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积极参与活动,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和好奇心。

他们不仅学到了音乐知识,更重要的是体验到了音乐带来的快乐和愉悦。

同时,孩子们还通过实际操作,提高了音乐表演的能力和自信心。

4. 教学反思和展望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老师充分发挥了音乐的魅力,引导学生们深入了解泼水节的音乐文化。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拓展音乐教育内容,引导学生们多元化地感受音乐的魅力,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尊重。

总之,本节课教学内容丰富,教学过程精彩,教学效果显著,是一节非常成功的音乐课。

学生们在音乐快乐的氛围中,增长了知识,提高了能力,收获了快乐。

希望在今后的音乐教学中,能够继续发挥音乐的魅力,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提高音乐素养。

《欢乐的泼水节》评课

《欢乐的泼水节》评课

欢乐的泼水节评课简介泼水节,又称水灯节、耶洗别节,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之一。

泼水节在每年农历四月十三至十五日之间举行,这是春天来临的季节,人们以泼水来祈求来年有丰收、生活幸福。

泼水节不仅有着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还融入了民俗文化和宗教信仰。

本次评课将对欢乐的泼水节进行全面评价和分析,欢迎大家阅读。

活动内容泼水节的主要活动就是泼水,人们手持水枪、水瓶或者用盆、桶等装水的工具相互泼洒。

除了泼水之外,泼水节还有其他的表演和庆祝活动。

比如,人们会穿着传统的节日服饰,跳起锣鼓舞和龙舞等舞蹈表演。

在一些地方,还会组织赛龙舟、斗鸭子等传统竞技活动。

此外,人们还会打扮自家门口或者街道,用彩绸、红灯笼等进行装饰。

整个节日气氛热闹非凡。

意义与价值泼水节是一种具有深厚历史文化背景的传统节日,具有许多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首先,泼水节是一次放松心情和纾解压力的机会。

在泼水的过程中,人们可以借此舒缓自己的疲惫和压力,改善工作和生活状态。

其次,泼水节是传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

通过泼水节,人们可以了解和体验中国民间传统文化的魅力,传统的服饰和表演都是对历史文化的体现。

再者,泼水节也是增进社区和谐和促进人际关系的良好机会。

人们通过庆祝泼水节的方式,增进邻里之间的交流和友谊,促进社区的发展和稳定。

最后,泼水节也是旅游业的重要推动力。

在节日期间,许多游客会前来参加泼水节活动,这为当地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影响和展望泼水节对社会和经济具有积极的影响。

首先,泼水节可以提供就业机会,许多商家和摊贩会选择在泼水节期间经营,这为当地居民提供了临时就业机会,增加了经济收入。

其次,泼水节带动了旅游业的发展,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和体验泼水盛会,从而推动了当地经济的繁荣。

此外,泼水节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也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举办泼水节活动,可以吸引更多年轻人参与,使传统文化得到传承并进一步传播。

未来,泼水节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可以通过创新内容和形式,提高泼水节活动的质量和魅力,吸引更多游客和参与者。

小学语文评课稿 欢乐的泼水节评课9篇

小学语文评课稿 欢乐的泼水节评课9篇

小学语文评课稿欢乐的泼水节评课9篇欢乐的泼水节评课 1师:清明节过后,傣族人民终于迎来了自己的新年——泼水节,他们会为泼水节做哪些准备工作呢?请同学们大声读一读第二自然段。

生读。

师:谁来说一说人们做了哪些准备?生:人们准备好了桶和盆。

生:人们还准备了清水,并在水里滴上香水,撒上花瓣。

师:同学们找得可真正确!谁愿意把这两句话读给大家听。

(学生纷纷举手,跃跃欲试。

)生:“这一天,人们提着桶,端着盆,早早地来到大街上。

大街的两旁早已准备好了清水,清水里有的滴上香水,有的撒上花瓣。

”(学生读得感情平平,不太理想。

)师:老师也想读一读,你们想听吗?生:想。

师:请同学们仔细听,做一个认真倾听的小评委,好吗?生:好。

师读。

(故意丢掉“早早”和“早已”两个词。

)师:老师读得怎么样?生:老师,你丢掉了两个词。

师:你听得可真仔细!这样好不好?自己读一读,体会一下。

生各自练读。

交流:生:我觉得这样不好,去掉了“早早”和“早已”,就不能把人们急着过泼水节的心情表达出来了。

生:我也觉得是这样。

人们非常喜欢过泼水节,去掉后就好像不太喜欢了一样。

师:是啊,这两个词把人们喜欢过泼水节,想过泼水节的迫切心情表达出来了,读的时候应该加重语气。

自己读一读,试一试,感觉是不是这样。

生各自练读。

齐读这两句话。

师:这水跟普通的清水一样吗?生:不一样。

有的撒了香水,有的撒了花瓣。

师:闭上眼睛闻一闻,把你的感受告诉大家。

生:我闻到花瓣的香味儿了。

生:我闻到水中还有香水味儿。

生:我觉得这水可香了,闻着很舒服。

生:我想说:“好香啊!好美啊!”师:一起说一说。

生:好香啊!好美啊!(学生情绪高涨。

)师:你能说一句话,也用上“有的……有的”吗?(生纷纷举手)……点评:这是我们二年级教研组王爱红老师讲的《欢乐的泼水节》一课中的一个教学片断,给我留下了一个深刻的印象。

一、王老师在训练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时,不是从理论到理论,搞:“空对空”的一套,而是自己有意丢掉两个重点词,既培养了学生认真倾听的能力,又激起了学生“议论纷纷”的自觉要求,然后引导学生如何读出感情。

欢乐泼水节评课

欢乐泼水节评课

欢乐泼水节评课
《欢乐泼水节评课》
欢乐泼水节是泰国传统的节日,每年的4月13日至15日举行。

在这个节日里,人们会相互泼水来庆祝新年的到来。

这个充满欢乐和狂欢气氛的节日无疑是泰国人民最喜爱的节日之一。

在一所学校的课堂上,老师决定对这个传统节日进行评课,让学生了解泰国文化和传统。

在这节课上,老师带来了有关泼水节的视频和图片,让学生们观看和了解泰国的这一传统节日。

通过对视频的观看和图片的欣赏,学生们了解到泰国人是如何热情欢乐地庆祝这个节日的。

他们充满了好奇和兴奋,纷纷表示想要亲身体验一下这种欢乐的氛围。

在课堂上,老师还为学生准备了一些泼水的道具和小游戏。

学生们穿上传统的泰国服装,手持水枪和水球,互相泼水,尽情享受这个狂欢的时刻。

这对于学生来说是一次难得的体验,让他们更加了解了泰国的文化和传统。

通过这次评课,学生们不仅了解了泰国的传统节日,也感受到了不同文化的魅力。

他们用欢笑与水花互动,感受到了泰国人对生活的热爱与欢乐。

这次评课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知识,也增强了他们对文化多样性的认识和理解。

在这个充满欢乐的评课中,学生们体会到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节日庆典,感受到了不同文化的美妙之处。

通过这样的课程,
学生们能更加广泛地了解世界各地的文化,增强了他们对世界的包容和理解。

小学音乐课快乐的泼水节评课稿

小学音乐课快乐的泼水节评课稿

《快乐的泼水节》评课稿陈南南今天郝老师上的是四年级的《快乐的泼水节》。

因为是第一次见面为避免学生尴尬陌生,郝老师带领学生做了一个简单轻松的律动,使得孩子们不再紧张,为之后的课堂营造了一个轻松愉悦的环境。

教师上课的过程充分体现了新课标中音乐文化的传承和体现,在导入环节使学生先了解了傣族的文化和泼水节的传说,大大吸引了学生的兴趣,也培养了学生对音乐文化的深层认识。

歌曲教学环节郝老师没有用老一套的教唱法让学生学唱歌曲,而是让他们多听多感受,在听的过程中慢慢熟悉音乐,这也极大的提高了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对培养乐感有很大的好处。

在之后的环节中加入了音乐知识的讲解,这也是新课标中要求的,使学生在会唱的同时也进一步提升自己的音乐素养。

最后拓展环节,利用合唱凳打击节奏,为歌曲伴奏,培养了学生的节奏感,也是体现了新课标的理念,整堂课的亮点就是最后郝老师自己自导自演的傣族舞蹈,制作的微视频,学生的兴趣又一下子提升了起来,音乐与审美完美的融合,也让学生更深层的了解傣族的音乐文化和民族舞蹈特征。

二、构思新颖,衔接巧妙、自如。

本课教学环节之间,衔接巧妙,课堂教学流利顺畅。

教师仔细分析教材,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使各环节自如地过渡,不流任何痕迹,课堂教学保持整体性。

本课教师将要到傣族村寨去参加泼水节必须通过三道关“节奏练习、按节奏节奏读歌词、唱会歌曲”先后顺序贯穿始终。

构思新颖,衔接自然,使教学生动活泼,兴趣盎然。

三、电子白板的有效应用,体现了新时代下信息技术与课堂有效整合。

另外,教学中不足的地方:1、在歌词节奏教学环节,对八分附点节奏的讲解过于繁琐,占用了太久时间,有些拖堂。

2、在教学中,应注意音乐性。

如:教学歌曲的唱法还可以再形式多样些,会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快乐的泼水节教案分析与反思

快乐的泼水节教案分析与反思

快乐的泼水节教案分析与反思教案标题:快乐的泼水节教案分析与反思一、教学目标:1. 了解泼水节的起源和文化背景。

2. 掌握泼水节的相关词汇和表达方式。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准备:1. 多媒体设备和投影仪。

2. 泼水节的图片、视频和相关文化资料。

3. 学生用品:水枪、水球、水桶等。

三、教学过程:【导入】1. 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泼水节的图片和视频,向学生介绍泼水节的起源和文化背景。

2. 引导学生讨论泼水节让人快乐的原因,鼓励学生自由发言,激发学生的兴趣。

【学习】1. 分发学生课前所准备的泼水节相关词汇表,让学生自主阅读并标记不熟悉的词汇。

2. 向学生介绍泼水节的常用表达方式,并进行模仿和学习。

【实践】1.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设计一个泼水节活动方案,包括人员分工、游戏规则等。

2. 每个小组向全班进行展示,并接受其他同学的提问和评价。

3. 老师对每个小组的方案进行点评并给予指导,鼓励学生创新思考和改进自己的方案。

【总结】1. 引导学生反思整个教学过程,让学生总结自己在学习泼水节方面的收获和不足之处。

2.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在小组合作中的体会和感受,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3. 给予学生合适的肯定和鼓励,激发学生对泼水节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四、教学反思:1. 教学目标是否明确,是否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创新能力?2. 教学引导是否得当,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3. 学生的学习效果如何,是否能够掌握泼水节的相关词汇和表达方式?4. 学生的小组合作是否积极主动,是否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5. 教师在指导和评价过程中是否给予学生足够的支持和引导?通过对教学过程的分析和反思,及时调整教学策略,针对学生的需求和特点进行个性化指导,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教师还需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情绪管理,在教学过程中营造愉悦和和谐的氛围,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积极性。

小学音乐_快乐的泼水节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音乐_快乐的泼水节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初步了解傣族人民的泼水节,激发学生进一步了解更多少数民族丰富多彩的民族节日和对民族音乐的兴趣。

2、用正确的歌唱状态,准确、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感受傣族人民快乐的泼水节。

3、学会几个傣族的舞蹈动作,并能随音乐进行表演。

重点难点1、用正确的唱歌状态,准确、有感情的学唱歌曲,感受泼水节上欢乐的气氛。

2、保持良好的唱歌状态,准确的演唱歌曲。

3、了解傣族舞蹈基本特点。

4、附点音符的意义。

5、附点四分音符与双八节奏型的区分。

教学过程导入师:同学们在今天上课之前老师给大家带来一段舞蹈,大家看看知不知道是哪个民族的舞蹈。

生:傣族舞。

师:同学们真的是见多识广。

老师跳的就是傣族舞。

同学们知不知道你们这和年纪的小男孩和小女孩被称为什么吗?生:不知道师:小男孩叫做小卜冒,小女孩叫做小卜少。

老师这个年纪的女性被称为少哆哩。

今天就让少哆哩带领我的小卜少和小卜冒们一起去体验一下西双版纳的傣族风情吧。

西双版纳位于祖国的西南边陲,在云南省的最南端,是云南省的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区。

提起神奇秀丽的西双版纳,大家都为之心驰神往。

珍惜奇特的野生动物,郁郁苍苍的原始森林。

热情好客的傣族人民。

傣族人民的特色建筑角楼,角楼的大部分建筑材料是竹子。

傣族的民族乐器,象脚鼓、铓锣。

象脚鼓因为外形酷似大象的脚而得名。

孔雀是傣族人民心中的吉祥鸟,象征着和平和善良。

大象是傣族人民的守护神,寓意吉祥和力量。

这是火红的凤凰花,每当火红的凤凰花开的时候,傣族人民就迎来了一年一度最盛大的节日。

同学们知道是什么节日吗?生:泼水节。

师:泼水节就相当于我们的春节,在每年的四月中旬,泼水节一般会持续三到七天。

每当泼水节的时候,傣族人民就会换上节日的盛装,涌出大街小巷,一起欢度春节。

下面就请同学们跟随老师的视频来感受一下泼水节的氛围把。

同学们看过了这段小视频。

同学们有什么感受。

生:热情、欢快、幸福、开心等师:水花放,傣家狂。

象征着幸福、吉祥、快乐的水花在空中盛开。

小学音乐_唱歌《快乐的泼水节》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音乐_唱歌《快乐的泼水节》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欢乐的泼水节》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唱歌曲并能富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快乐的泼水节》。

2、初步了解傣族的传统节日——泼水节,并进一步产生了解其他少数民族传统节日的兴趣和愿望。

3、学会几个傣族的舞蹈动作,随着音乐自由表演。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感受泼水节的气氛,能富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难点:区分附点节奏,能够在老师的带领下跟随音乐表演几个傣族的舞蹈动作三、教学准备:钢琴、“泼水节”影音资料、多媒体课件四、教学过程:1、导入(1)播放课件,激发兴趣“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位少数民族的客人,请同学们看一看他们是哪个少数民族呢?”傣族(2)哪位同学来说一说你对傣族的有哪些了解,傣族最大的节日是泼水节,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有关于傣族的歌曲,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初听歌曲,感受歌曲情绪?(欢快活泼)(3)再听歌曲,体验歌曲情绪,你来听听歌曲当中演唱了什么?(泼水节)泼水节是傣历的新年,是傣族人民最隆重也是最富民族特色的节日。

关于泼水节的来历,有一个十分感人的故事。

传说古时候有个无恶不作的火魔王,经常危害百姓。

有十二个美丽善良的姑娘机智地杀死了他,并砍下了他的头颅。

可是火魔王的头颅滚到那里,那里就开始着火。

为了使百姓免造灾难,姑娘们便以水泼身,轮流抱住它,直至化为灰烬。

傣族人民为纪念她们,于是在每年清明节前后举行泼水节。

人们身着盛装,在芒锣和象脚鼓声中相互追逐泼水,以示祝福。

此外,泼水节期间还会举行赛龙舟、跳象脚鼓舞和孔雀舞等传统娱乐活动。

(4)再次聆听歌曲,从音乐中感受泼水节的欢快气氛,就让我们我们一起来学唱一首表现傣族人民欢度泼水节情景的歌曲,《快乐的泼水节》。

2、学唱歌曲(1)学唱歌谱1)随琴轻声学唱歌谱2)解决较难唱准的地方3)完整演唱歌谱4)填入歌词,学唱歌曲5)完整有感情地演唱两段歌曲(被泼水的人是很吉祥如意,带着这种情绪,我们用歌声来传达这种快乐)3、表现泼水节——学跳舞蹈(1)教师跳傣族舞,引发兴趣“傣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泼水节上他们经常载歌载舞,以表达内心喜悦的心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快乐的泼水节》评课稿
陈南南
今天郝老师上的是四年级的《快乐的泼水节》。

因为是第一次见面为避免学生尴尬陌生,郝老师带领学生做了一个简单轻松的律动,使得孩子们不再紧张,为之后的课堂营造了一个轻松愉悦的环境。

教师上课的过程充分体现了新课标中音乐文化的传承和体现,在导入环节使学生先了解了傣族的文化和泼水节的传说,大大吸引了学生的兴趣,也培养了学生对音乐文化的深层认识。

歌曲教学环节郝老师没有用老一套的教唱法让学生学唱歌曲,而是让他们多听多感受,在听的过程中慢慢熟悉音乐,这也极大的提高了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对培养乐感有很大的好处。

在之后的环节中加入了音乐知识的讲解,这也是新课标中要求的,使学生在会唱的同时也进一步提升自己的音乐素养。

最后拓展环节,利用合唱凳打击节奏,为歌曲伴奏,培养了学生的节奏感,也是体现了新课标的理念,整堂课的亮点就是最后郝老师自己自导自演的傣族舞蹈,制作的微视频,学生的兴趣又一下子提升了起来,音乐与审美完美的融合,也让学生更深层的了解傣族的音乐文化和民族舞蹈特征。

二、构思新颖,衔接巧妙、自如。

本课教学环节之间,衔接巧妙,课堂教学流利顺畅。

教师仔细分析教材,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使各环节自如地过渡,不流任何痕迹,课堂教学保持整体性。

本课教师将要到傣族村寨去参加泼水节必须通过三道关“节奏练习、按节奏节奏读歌词、唱会歌曲”先后顺序贯穿始终。

构思新颖,衔接自然,使教学生动活泼,兴趣盎然。

三、电子白板的有效应用,体现了新时代下信息技术与课堂有效整合。

另外,教学中不足的地方:
1、在歌词节奏教学环节,对八分附点节奏的讲解过于繁琐,占用了太久时间,有些拖堂。

2、在教学中,应注意音乐性。

如:教学歌曲的唱法还可以再形式多样些,会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