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华大学材料结构表征及其应用作业答案

合集下载

材料结构分析试题及答案

材料结构分析试题及答案

材料结构分析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材料科学中,X射线衍射分析可以用来确定材料的:A. 化学成分B. 晶体结构C. 表面形貌D. 热处理状态答案:B2.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主要用于观察材料的:A. 宏观结构B. 微观结构C. 表面形貌D. 宏观形貌答案:B3.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可以提供材料的:A. 化学成分分析B. 晶体结构分析C. 表面形貌分析D. 内部结构分析答案:C4. 原子力显微镜(AFM)通常用于研究材料的:A. 宏观形貌B. 微观形貌C. 晶体结构D. 化学成分答案:B5. 利用X射线衍射可以测定材料的:A. 密度B. 弹性模量C. 晶格常数D. 电导率答案:C6. 材料的热分析技术中,差示扫描量热法(DSC)主要用于研究材料的:A. 热稳定性B. 热导率C. 热膨胀系数D. 热电效应答案:A7. 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材料的:A. 微观结构B. 宏观结构C. 表面形貌D. 晶体结构答案:B8. 利用红外光谱分析可以确定材料的:A. 晶体结构B. 化学成分C. 表面形貌D. 热处理状态答案:B9. 核磁共振(NMR)技术通常用于研究材料的:A. 晶体结构B. 化学成分C. 表面形貌D. 微观结构答案:B10. 利用电子探针显微分析(EPMA)可以确定材料的:A. 晶体结构B. 化学成分C. 表面形貌D. 热处理状态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在材料科学中,_________是一种用于分析材料晶体结构的常用技术。

答案:X射线衍射2.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的分辨率通常比_________高。

答案:光学显微镜3.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的成像依赖于电子束与材料相互作用产生的_________。

答案:二次电子4. 原子力显微镜(AFM)的工作原理是基于探针与样品表面的_________。

答案:原子间相互作用力5. 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可以测量材料在加热或冷却过程中的_________变化。

东华大学织物组织与结构课后答案

东华大学织物组织与结构课后答案

东华大学织物组织与结构课后答案
1、纤维内部结构层次有哪些描述?棉和麻纤维的分子结构单元是否相同?他们的超分子结构和形态结构有何异同?
答案:可分为纤维的超分子结构和形态结构两个层次:超分子结构是指在分子结构的基础上,有多个分子聚集在一起,尺寸在超微观尺度的结构,其层次介于纤维形态结构和分子结构之间,描述了纤维的长链分子的排列状态、排列方向、聚集程度等;形态结构是纤维的超分子结构的基础上而形成的纤维分子的聚集体结构,即超微分子聚集体的再聚集结构。

棉和麻的分子结构单元都为纤维素。

超分子结构上:都可以用缨状原纤模型说明;棉纤维的结晶度为百分之70,麻纤维的为百分之90;麻纤维的取向度很高,接近于1,强度大形态结构上:棉纤维由棉籽细胞长成,一个细胞发育成一根纤维,从里到外可分为三个层次:胞腔,次生胞壁,初生胞壁;麻纤维是茎秆韧皮层成分,单根麻纤维是壁厚,两端封闭,内有狭窄胞腔的长条细胞。

2、描述纤维发生导向溶胀的现象,并解释产生原因。

答案:天然纤维素纤维在浓碱中,由于钠离子的水合作用,在形成纤维素纳的同时,大量的水被带到纤维内部,使纤维内部发生剧烈溶胀。

棉纤维的这种现象不仅发生在无定形区,也发生在部分结晶区。

蛋白质纤维在盐水溶液如蚕丝在浓氯化钙,硝酸钙溶液中会发生急剧收缩。

原因酪氨酸侧基与盐作用,破坏了酪氨酸中的羟基与其他
基团形成的氢键,使蛋白质分子有空间热运动的自由。

东华大学材料结构表征及其应用作业答案

东华大学材料结构表征及其应用作业答案

“材料研究方法与测试技术”课程练习题第二章红外光谱法1.为什么说红外光谱是分子振动光谱?分子吸收红外光的条件是什么?双原子基团伸缩振动产生的红外光谱吸收峰的位置主要与哪些因素有关?答案:这是由于红外光谱是由样品分子振动吸收特定频率红外光发生能级跃迁而形成的。

分子吸收红外光的条件是:(1)分子或分子中基团振动引起分子偶极矩发生变化;(2)红外光的频率与分子或分子中基团的振动频率相等或成整数倍关系。

双原子基团伸缩振动产生的红外光谱吸收峰的位置主要与双原子的折合质量(或质量)和双原子之间化学键的力常数(或键的强度;或键的离解能)有关。

2.用诱导效应、共轭效应和键应力解释以下酯类有机化合物的酯羰基吸收峰所处位置的范围与饱和脂肪酸酯的酯羰基吸收峰所处位置范围(1735~1750cm-1)之间存在的差异。

芳香酸酯:1715~1730cm-1α酮酯:1740~1755cm-1丁内酯:~1820cm-1答案:芳香酸酯:苯环与酯羰基的共轭效应使其吸收峰波数降低;α酮酯:酯羰基与其相连的酮羰基之间既存在共轭效应,也存在吸电子的诱导效应,由于诱导效应更强一些,导致酯羰基吸收峰的波数上升;丁内酯:四元环的环张力使酯羰基吸收峰的波数增大。

3.从以下FTIR谱图中的主要吸收峰分析被测样品的化学结构中可能存在哪些基团?分别对应哪些吸收峰?答案:3486cm-1吸收峰:羟基(-OH);3335cm-1吸收峰:胺基(-NH2或-NH-);2971cm-1吸收峰和2870cm-1吸收峰:甲基(-CH3)或亚甲基(-CH2-);2115cm-1吸收峰:炔基或累积双键基团(-N=C=N-);1728cm-1吸收峰:羰基;1604cm-1吸收峰、1526cm-1吸收峰和1458cm-1吸收峰:苯环;1108cm-1吸收峰和1148cm-1吸收峰:醚基(C-O-C)。

1232cm-1吸收峰和1247cm-1吸收峰:C-N。

第三章拉曼光谱法1. 影响拉曼谱峰位置(拉曼位移)和强度的因素有哪些?如果分子的同一种振动既有红外活性又有拉曼活性,为什么该振动产生的红外光谱吸收峰的波数和它产生的拉曼光谱峰的拉曼位移相等?答案:影响拉曼谱峰位置的因素主要有:样品分子的化学结构和样品的聚集态结构。

(99-05)东华大学纺织材料学历年真题及答案

(99-05)东华大学纺织材料学历年真题及答案

中国纺织大学199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试题招生专业:纺织工程考试科目:纺织材料学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1.纤维的两相结构:纤维的微结构,同时存在结晶态与非晶态两种形式。

结晶态与非结晶态相互混杂的结构称为两相结构。

一般认为线型大分子上一部分链段形成晶体结构,一部分链段形成非晶态结构,一个纤维分子穿过很多微晶体,两相结构的模型有缨状微胞结构、2.:表示二级原棉,手扯长度为29cm,锯齿白棉。

3.纺织材料的耐疲劳性能:纺织材料在较小外力,长时间反复作用下,塑性变形不断积累,当积累的塑性变形值达到断裂伸长时,材料最后整体破坏的现象。

4.非织造布:由纤维层(定向或非定向铺置的纤维网或纱线)构成,也可再结合其他纺织品或非纺织品,经机械或化学加工而成的制品。

5.哈密尔顿转移指数M:衡量混纺纱中不同品种的纤维在截面上向外或向内颁布程度的指标。

6.变形丝:化纤原丝在热和机械作用下,经过变形加工使之具有卷曲、螺旋、环圈等外观特性而呈现蓬松性伸缩性的长丝纱,称为变形丝或变形纱。

包括高弹变形丝、低弹变形丝、空气变形丝、网络丝。

7.热机械性能曲线:高聚物受力变形或初始模量等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曲线。

8.织物风格:(广义)织物本身所固有的物理机械性能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触觉、视觉、听觉)所产生的综合效应。

(狭义)织物的某种物理机械性能通过人手的触觉所引起的综合反应(手感)。

9.合成纤维和再生纤维:合成纤维是以石油、煤、天然气及一些农副产品等低分子作为原料制成的单体后,经人工合成获得的聚合物纺制成的化学纤维,如涤纶、锦纶6、锦纶66、腈纶等。

再生纤维是以天然聚合物为原料,经过化学和机械方法制成的化学组成与原高聚物基本相同的化学纤维,如粘胶纤维、铜氨纤维等。

10.克罗(Clo)值:在室温21℃,相对温度小于50%,气流为10cm/s(无风)的条件下,一个人静坐不动,能保持舒适状态,此时所穿衣服的热阻力为1克罗值。

CLO越大,则隔热,保暖性越好。

2007材料结构与性能表征考试A卷实用实用标准答案详解

2007材料结构与性能表征考试A卷实用实用标准答案详解

2004级《材料结构与性能表征》学期末试题A 卷 标准答案1、下图是以CDCl 3为溶剂测定得到的端(3-氨基丙基)聚四氢呋喃的1H NMR 谱图。

① 试标出各质子的化学位移在图中所对应的谱峰位置。

(10分)答案如下图所示:② 利用谱图中所给出相应峰的积分面积,计算该端氨基聚醚的聚合度和数均分子量。

(10分)答案:① 根据以上谱图指认,考虑到两侧的b 共振谱峰共对应有四个氢质子,而聚四氢呋喃链段中f 共振谱峰对应氢质子的数量为4n ,由两者积分面积之比,即可确定出以上端氨基聚醚的聚合度n : 4/4n b f =的积分面积峰的积分面积峰也即: n b f =的积分面积峰的积分面积峰43.1400.1/43.14==n② 根据每个结构单元的分子量,聚合度n ,以及两端基的分子量,即可求出预聚物的分子量。

60.115800.1610.51210.7243.14=+⨯+⨯=Mn其中72.10为四氢呋喃结构单元的分子量,51.10为3-氨基丙基的分子量,16.00为氧原子的原子量。

③ 也可以利用其它相应峰的积分面积之比求出聚合度,进而得到分子量。

结果略有差别。

2、归属以下有机化合物的红外振动谱峰 (每个谱图至少归属4个峰)。

答案① (8分)②(8分)③(8分)④(8分)哦3、以下分别是利用链转移反应制备温度敏感型聚合物—聚异丙基丙烯酰胺(AT-PNIPAM)的反应方程式和聚合产物的大分子质谱图(测试时未加入离子化试剂):① 根据谱图中各峰的位置,试判断该聚合物分子结构是否正确?(10分) 答案:从质谱图中可见每一条峰对应的质量数都符合:)( 222NIPAM NH CH H SCH M p M Mn +=416=77.15+p113.16 p=31774=77.15+p113.16 p=152453=77.15+p113.16 p=21…………故可判定原结构是正确的。

② 根据谱图中各峰的丰度,试估算聚合物的数均分子量是多少?(10分) 答案:约为1400左右。

(99-05)东华大学纺织材料学历年真题及答案

(99-05)东华大学纺织材料学历年真题及答案

中国纺织大学199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试题招生专业:纺织工程考试科目:纺织材料学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1.纤维的两相结构:纤维的微结构,同时存在结晶态与非晶态两种形式。

结晶态与非结晶态相互混杂的结构称为两相结构。

一般认为线型大分子上一部分链段形成晶体结构,一部分链段形成非晶态结构,一个纤维分子穿过很多微晶体,两相结构的模型有缨状微胞结构、2.:表示二级原棉,手扯长度为29cm,锯齿白棉。

3.纺织材料的耐疲劳性能:纺织材料在较小外力,长时间反复作用下,塑性变形不断积累,当积累的塑性变形值达到断裂伸长时,材料最后整体破坏的现象。

4.非织造布:由纤维层(定向或非定向铺置的纤维网或纱线)构成,也可再结合其他纺织品或非纺织品,经机械或化学加工而成的制品。

5.哈密尔顿转移指数M:衡量混纺纱中不同品种的纤维在截面上向外或向内颁布程度的指标。

6.变形丝:化纤原丝在热和机械作用下,经过变形加工使之具有卷曲、螺旋、环圈等外观特性而呈现蓬松性伸缩性的长丝纱,称为变形丝或变形纱。

包括高弹变形丝、低弹变形丝、空气变形丝、网络丝。

7.热机械性能曲线:高聚物受力变形或初始模量等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曲线。

8.织物风格:(广义)织物本身所固有的物理机械性能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触觉、视觉、听觉)所产生的综合效应。

(狭义)织物的某种物理机械性能通过人手的触觉所引起的综合反应(手感)。

9.合成纤维和再生纤维:合成纤维是以石油、煤、天然气及一些农副产品等低分子作为原料制成的单体后,经人工合成获得的聚合物纺制成的化学纤维,如涤纶、锦纶6、锦纶66、腈纶等。

再生纤维是以天然聚合物为原料,经过化学和机械方法制成的化学组成与原高聚物基本相同的化学纤维,如粘胶纤维、铜氨纤维等。

10.克罗(Clo)值:在室温21℃,相对温度小于50%,气流为10cm/s(无风)的条件下,一个人静坐不动,能保持舒适状态,此时所穿衣服的热阻力为1克罗值。

CLO越大,则隔热,保暖性越好。

近几年东华大学纺织材料学试题及答案

近几年东华大学纺织材料学试题及答案

近几年东华大学纺织材料学试题及答案2001年一、名词解释(30分)1、织物的舒适性织物服用性能之一,是指人们在穿着时的感觉性能。

狭义的舒适性是指在环境-服装-人体系列中,通过服装织物的热湿传递作用,经常维持人体舒适满意的热湿传递性能。

隔热性、透气性、透湿性以及表面性能对舒适性影响很大。

广义的舒适性除了包括上述屋里因素外,还包括心理、生理因素。

2、变形纱化纤原丝在热和机械作用下,经过变形加工使之具有卷曲、螺旋、环圈等外观特性而呈现蓬松性、伸缩性的长丝纱,称为变形丝或变形纱。

包括:高弹变形丝、低弹变形丝、空气变形丝、网络丝等。

3、织物的悬垂性:织物因自重下垂时的程度和形态4、机织物的紧度和针织物的未充满系数紧度-纱线的投影面积占织物面积的百分比,本质上是纱线的覆盖率或覆盖系数。

未充满系数:δ=线圈长度/纱线直径,可表示纱线粗细不同时的针织物稀密程度;δ越大,说明针织物越稀疏。

5、捻系数表示纱线加捻程度的指标之一,可用来比较同品种不同粗细纱线的加捻程度。

捻系数与纱线的捻回角及体积重量成函数关系。

特数制捻系数at=Tt Nt;Tt特数制捻度(捻回数/10cm),Nt特(tex) 公制捻系数at=Tm/Nm;Tm公制捻度(捻回数/m),Nm公制支数(公支),捻系数越大,加捻程度越高。

6、羊毛品质指数沿用下来的指标,曾表示该羊毛的可纺支数,现表示直径在某一范围的羊毛细度。

支数越高,纤维越细,可纺纱支数越高。

7、玻璃化温度非晶态高聚物大分子链段开始运动的最低温度或由玻璃态向高弹态转变的温度。

8、吸湿滞后性同样的纤维在一定的大气温湿度条件下,从放湿达到平衡和从吸湿达到平衡,两种平衡回潮率不相等,前者大于后者,这种现象称之。

9、蠕变与应力松弛蠕变:指一定温度下,纺织材料在一定外力作用下其变形随时间而变化的现象。

应力松弛:在一定温度下,拉伸变形保持一定,纺织材料内的应力随时间的延续而逐渐减小的现象称为应力松弛。

10、高聚物热机械性能曲线:高聚物受力变形或初始模量等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曲线。

2015东华大学《纺织材料学》考研试题参考答案详解

2015东华大学《纺织材料学》考研试题参考答案详解

东华大学2015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考试试题(参考答案)考试科目:001-883纺织材料学答题说明:1 解答“名词对”题时,在分别解释好两个(或三个)名词后,一定要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5分的题中有1分是给名词之间的关系的;2 名词之间的关系可能包括因果关系、平行关系、包含关系、大小关系、无关等,要从名词的针对的对象、关注点、反应的作用等角度将之描述清楚;3 回答名词解释时,下定义要精准,学会用图形、数据和符号进行表达,适当结合语言表达;4 当一个名词不能进行精准表达时,可采用“取全”的方法,将该名词可能包含的内容都罗列出来;5 回答问答题时,不要纠结于不会的题,每年的考题的问答中都会涉及纤维、纱线、织物的结构、性能、特征、特点等,既涉及理论也涉及实用,可能会遇到不会的问答题,此时要先回答会答的题目。

对于完全不会的题,也不要放弃,要从你所知道的最根本的概念说起,回到最本质的物理概念,去推导结论,把能说的都说上,但不要乱说、瞎说。

这样也给判卷者给分的理由;6 回答问题要抓住重点,简单明确,主体突出。

要理解问题在考你什么,要把关键词说出来。

比如如果问你影响织物性能的因素,就应当从纤维、纱线、织物的结构、性能,环境条件(温度、湿度、大气压)及测试方法、条件与测试参数(拉伸速度、试样长度、预加张力、测试原理)等角度全面回答;如果要你回答影响束纤维强力的因素,考察的关键在于“断裂不同时性”,则主要从纤维的长度分布、测试根数、纤维排列平行度等角度回答问题,至于纤维结构与性能,测试环境和测试条件等因素则不作为主要回答内容;7 回答问题时,对于不明确的东西,不要简单作是非判断,比如好坏、高低、越大越好、越来越大,……等。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6分,共60分)1、纺织材料的结构与性能(重复2014年考题)纺织材料是指纤维及其制品,具体表现为纤维、纱线、织物及其复合物。

纺织材料的结构是指纤维及纤维制品间的几何排列和相互作用,比如纤维材料的分子组成与结构、大分子的聚集态结构及纤维的形态结构,纱线材料中纤维、单纱的排列、转移与缠绕等结构,织物中纤维、纱线的交织、线圈穿套及成网加固结构等。

东华大学应用化学《功能高分子及应用》课程作业(2)

东华大学应用化学《功能高分子及应用》课程作业(2)

48.什么是活性碳纤维?其制备工艺可归纳为哪三个主要阶段?答:活性碳纤维是以高聚物纤维为原料,经高温碳化和活化而制备的一种纤维状高效吸附分离材料。

49.什么是碳化得率?什么是活化得率?答:%100*%原料纤维的质量碳化纤维的质量)碳化得率(=%100*%原料纤维的质量活性碳纤维的质量)活化得率(=50.简述纤维素纤维碳化过程的化学结构变化。

答:通过对FTIR,XRD等一系列现代分析技术研究结果的总结,人们对纤维素纤维的碳化机理描述为四个反应阶段:第一阶段(25-1500C),吸附水分的物理脱水;第二阶段(150-2400C),纤维素化学脱水失去-OH,同时形成-C=O基团;第三阶段(240-4000C),脱离原子团反应。

纤维上的C-O-C和C-C键被破坏,析出H2O,CO,CO2 等,并进一步反应形成共轭C=C双键或芳香族核结构(四碳原子基团);第四阶段(4000C以上),芳香族化。

由于脱氢,脱甲烷等反应的进行,芳香族核间大量结合;随之发展成类石墨片层的平面结构。

简述过程:物理脱水—化学脱水—脱离原子团反应形成共轭C=C双键或芳香族核结构—芳香族化形成石墨片层的平面结构。

51.简述聚丙烯腈纤维碳化过程中的结晶变化。

答:聚丙烯腈纤维碳化过程主要经历三个反应阶段:预氧化阶段,低温反应阶段(预氧化温度低于7000C)、高温反应阶段(7000C以上)。

简述过程:脱氢环化形成梯形高聚物—进一步环化形成类石墨平面结构—分子链交联碳网平面增大。

52.简述碳化-活化过程中的结晶结构变化。

答:采用XRD、金相显微镜等方法研究发现,粘胶纤维及粘胶接枝聚丙烯腈共聚物在升温碳化时,在250-3100C之间发生原纤维结晶的破坏和类石墨微晶生成的转变。

在活化反应过程中,纤维的结晶结构不仅没有破坏,而从XRD的结果来看,晶粒尺寸反而略有增大。

53.请从元素组成、表面化学官能团和体相结构三方面简述活性碳纤维的化学结构特点。

答:元素组成:活性碳纤维主要由碳原子组成,碳元素含量约80%以上,还含有微量氢(约0.4%-1.9%),少量氧(2%-20%),部分活性碳纤维还含有少量N、S等杂原子。

材料结构分析试题3参考答案

材料结构分析试题3参考答案

材料结构分析试题3(参考答案)一、基本概念题(共8题,每题7分)1.布拉格方程2dsinθ=λ中的d、θ、λ分别表示什么?布拉格方程式有何用途?答:d HKL表示HKL晶面的面网间距,θ角表示掠过角或布拉格角,即入射X射线或衍射线与面网间的夹角,λ表示入射X射线的波长。

该公式有二个方面用途:(1)已知晶体的d值。

通过测量θ,求特征X射线的λ,并通过λ判断产生特征X射线的元素。

这主要应用于X射线荧光光谱仪和电子探针中。

(2)已知入射X射线的波长,通过测量θ,求晶面间距。

并通过晶面间距,测定晶体结构或进行物相分析。

2.什么叫干涉面?当波长为λ的X射线在晶体上发生衍射时,相邻两个(hkl)晶面衍射线的波程差是多少?相邻两个HKL干涉面的波程差又是多少?答:晶面间距为d’/n、干涉指数为nh、nk、nl的假想晶面称为干涉面。

当波长为λ的X射线照射到晶体上发生衍射,相邻两个(hkl)晶面的波程差是nλ,相邻两个(HKL)晶面的波程差是λ。

3.测角仪在采集衍射图时,如果试样表面转到与入射线成300角,则计数管与入射线所成角度为多少?能产生衍射的晶面,与试样的自由表面是何种几何关系?答:当试样表面与入射X射线束成30°角时,计数管与入射X射线束的夹角是600。

能产生衍射的晶面与试样的自由表面平行。

4.宏观应力对X射线衍射花样的影响是什么?衍射仪法测定宏观应力的方法有哪些?答:宏观应力对X射线衍射花样的影响是造成衍射线位移。

衍射仪法测定宏观应力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0°-45°法。

另一种是sin2ψ法。

5.薄膜样品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具体工艺过程如何? 双喷减薄与离子减薄各适用于制备什么样品?答:样品的基本要求:1)薄膜样品的组织结构必须和大块样品相同,在制备过程中,组织结构不变化;2)样品相对于电子束必须有足够的透明度3)薄膜样品应有一定强度和刚度,在制备、夹持和操作过程中不会引起变形和损坏;4)在样品制备过程中不允许表面产生氧化和腐蚀。

东华大学服装材料学试题 附加答案

东华大学服装材料学试题 附加答案

《服装材料》试题一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1、特数:指1000m长的纱线,在公定回潮率时的重量克数。

2、织物风格:指人们通过视觉和触觉对织物所作出的综合评价。

3、经组织点:在经纬纱相交处,凡经纱浮于纬纱之上称为经组织点。

4、梭织物:指以经纬两系统的纱线按一定的规律相互交织而成的织物。

5、色织物:指纱线染色后而织成的各种条、格及小提花织物。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有一个正确的答案,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写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2分,共20分)1、棉纤维的断面形态特征是(A)A、腰园形,有中腔B、多角形,有较小中腔C、三角形或半椭圆形D、锯齿形,有皮芯结构2、桑蚕丝的纵向形态特征是(B)A、表面有细沟槽B、表面平直C、表面有鳞片D、扁平带状,有天然转曲3、在公定回潮率的条件下,某种纱线长度为30米,重量为60毫克,其特数为(C)A、20B、0.5C、2D、504、右边组织图应为(B)组织。

A、平纹B、1/2左斜纹C、2/1斜纹D、1/2右斜纹5、右边组织图应为(B)组织。

A、斜纹B、缎纹C、平纹D、变化组织6、右边洗涤标记表示(B)A、可以晾晒干B、洗涤后滴干C、洗后将服装铺平晾晒干D、洗后阴干,不得晾晒7、右边熨烫标记表示(B)A、可熨烫,但要垫烫布B、可熨烫,但温度在100℃以下C、可熨烫,但熨斗温度在150℃以下D、可熨烫,熨斗温度可达200℃8、纬平针组织是由(A)A、连续的单元线圈单向相互串套而成B、正面线圈的纵行和反面线圈的纵行以一定组合配置而成C、由每根经纱在相邻两只织针上交替垫纱成圈而成的D、由两个罗纹组织交叉复合而成9、公定回潮率是(A)A、是指在相对湿度65%±2%,温度20℃±2℃条件下的回潮率B、是指在相对湿度60%±2%,温度20℃±2℃条件下的回潮率10、华达呢是属于(A)A、精纺毛织物B、粗纺毛织物C、长毛绒织物D、驼绒织物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纤维的鉴别方法很多,其中常用的有手感目测法、燃烧法和显微镜观察法、溶解法、药品着色法、红外吸收光谱鉴别法等。

东华大学 服装材料学 6套模拟套试卷及答案

东华大学   服装材料学    6套模拟套试卷及答案

上海市东华大学(答案要注明各个要点的评分标准)一、名词解释(每个3分,共24分)(1)公定回潮率:指相对湿度为65%±2%、温度20℃±2℃条件下纤维的吸湿性。

(2)热定型:主要针对合纤及其混纺织物,将织物经高温加热一定时间,然后以适当速度冷却的过程。

目的是保持织物尺寸稳定。

(3)丝光处理:通常指棉、麻织物在一定张力下,用浓碱溶液处理的加工过程。

经过丝光处理的棉、 麻织物强力、柔软性、光泽、可染性、吸水性等都会得到一定程度提高。

(4)织物热湿舒适性:织物隔热性、透气性、吸湿性、透湿性、透水性、保水性、润湿性等统称为热 湿舒适性。

(5)织物悬垂性:当支撑物处于静止状态时,织物由于重力的作用,在自然悬垂状态下呈波浪屈曲的 特性。

(6)织物风格:包括织物的触觉风格(软与硬、厚与薄、光滑与粗糙、弹性好坏等)和视觉风格(肌理、颜色、图案、光泽等)。

(7)涂层整理:在织物表面的单面或双面均匀的涂上一薄层(或多层)具有不同功能的高分子化合物等涂层剂,从而得到不同色彩的外观或特殊功能的产品。

(8)织物成衣加工性能:指面料在服装加工中形成优良的服装外观的难易程度。

它是织物的多种物理力学性能在服装加工中的综合表现。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1. 棉 , 麻 , 动物毛 , 蚕丝 。

2. 线密度(tex)、 旦数(D) , 公定支数(Nm)、英制支数(N e)。

3. 水洗或干洗色牢度,摩擦色牢度,汗渍色牢度,熨烫色牢度,日晒色牢度。

4. 涤纶 , 锦纶 , 腈纶 , 丙纶 , 维纶 , 氨纶 , 氯纶 。

5. 桑蚕丝 , 粘胶人丝 , 涤纶6. 进口精纺羊毛 , 12公支 。

7. 75D 锦纶长丝 , 21S 棉纱 , 56根/CM , 24根/CM 。

8. 云锦 , 宋锦 , 蜀锦 。

三、简答题(每个4分,共16分)1. 经针织物与纬编针织物的区别?经编针织物:采用一组或几组平行排列的纱线沿着“经向”同时在经编机的织针上成圈串套而成。

东华大学2010纺织材料学_真题名词解释_答案

东华大学2010纺织材料学_真题名词解释_答案

20101.分子的内旋转与分子构象:分子的内旋转:大分子链中的单键在能绕着它相邻的键按一定键角旋转。

分子构象:分子链由于围绕单键内旋转而产生的原子在空间的不同排列形式。

(?)2.相对湿度和预调湿:相对湿度:指空气中水汽压与饱和水汽压的百分比。

预调湿:对纤维材料进行(45±2)℃的预烘,此烘干过程称为预调湿。

3.差微摩擦效应与毡缩性:差微摩擦效应:羊毛纤维特有的现象即顺鳞片摩擦的摩擦系数小于逆鳞片摩擦系数,△μ=μ逆-μ顺>0,用δ表示:δ=2x(μ逆-μ顺)/(μ逆+μ顺)= △μ/。

毡缩性:羊毛纤维在湿热或化学试剂作用下,经机械外力反复作用,纤维集合体逐渐收缩紧密并相互穿插纠缠,交编毡化的特性。

4.浸润的滞后性与平衡态浸润:浸润滞后性:指固体表面第一次浸润和第二次浸润间存在的差异,且第一次浸润角恒大于第二次浸润角。

平衡态浸润:纤维的浸润是指纤维与液体发生接触时的相互作用过程,这一过程中达到平衡不变的液体形状的浸润,称为平衡态浸润。

5.复合纺:利用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性状的单纱或长丝束加工成一根纱线。

6.织物结构相和织物组织:织物结构相:织物中经纬纱线相互交织呈屈曲状态的构相,一般由经纱屈曲波高与纬纱屈曲波高的比值来决定。

织物组织:机织物中经纬纱线相互交织的规律和形式。

7.织物的耐热性及热稳定性:在热作用下,织物形态稳定,无过大的变形或软化,强度和模量无明显下降,化学性能稳定,无明显分解和挥发;在低温环境下不脆化,不龟裂损伤,柔软可用。

附:纺织材料学------纺织基础知识第一章绪论第二章天然纤维素纤维第三章天然蛋白质纤维第四章化学纤维第五章纺织材料的吸湿性第六章纤维材料的机械性质第七章纤维材料的光学、电学性质第八章纱线结构与性能第九章织物的基本结构参数、基本性质第一章绪论1.1 特点 1.2 研究内容1.3纺织纤维的分类(普通纤维)1.4 纱线的分类 1.5 织物分类 1.6 纺织材料的发展内容提要:本课程的地位、性质、特点、基本内容,纺织材料的概念及简要分类。

东华大学材料学复习

东华大学材料学复习

东华大学材料学复习 Standardization of sany group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名词解释天然纤维:来自自然界,可直接用于纺织的纤维。

化学纤维:以天然或人工合成的高聚物为原料,经特定加工制成。

短纤维:是一定长度的短线未经刚果各种防沙系统把纤维捻和纺成的。

长丝纱:单根或多根长丝组成的纱线。

公定回潮率:对各种织物和其制品回潮规定的标准(相对师傅65%+2%温度20+-2)纯纺织物:由同一种纯纺织纱线织成的织物。

纯纺纱线:由一种纤维原料构成的纱线。

混纺织物:由混纺纱线组成的织物。

混纺纱线: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纤维混合纺成的纱线。

交织物:经纬纱采用不同的短纤维纱或一组用短纤维纱另一组长丝交织的纤维。

针织物:用一组或多组纱线通过线圈相互串套的方法钩连成片的织物。

机织物:用两组纱线(经纱纬纱)在织机上按一定规律相互垂直交织成片状纺织品。

非织造布:以纺织纤维的原料经过粘合,熔合或化学机械方法加工而成的薄片或毛毡状制品。

色织物:将纱线全部或部分染色,再织成各种不同色的条,格,小提花织物。

缩绒性:羊毛纤维肌和体在湿热条件和化学试剂作用下,受到机械外力的挤压,揉搓而粘合成毡绒的性质。

丝光处理:在常温或低温下将棉织物浸入浓度为18%-25%的NaOH溶液中,纤维的织锦膨胀,长度缩短,此时若施加外力,任其收缩,则可提高棉纤维的光泽度,同时强度增加,吸色能力提高,易于染色印花,这种加工过程称为丝光。

特克斯(现密度):指1000m长的纱线,在公定回潮率时的重量克数。

旦数:9000米长的纱线在公定回潮率使得重量克数。

英制支数:公定回潮率时,1磅重的纱线所具有的某标准长的的信数,该标准长度视纱线种类而不同。

公制支数:公定回潮率时,1g重的纱线所具有的长度米数。

问答题1、服装用纤维按来源可以分为哪二类化学纤维根据什么又分为两类这两类纤维分别是什么纤维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

化学纤维以天然或人工的高聚物为原料,根据高聚物的来源分为人造纤维和合成纤维。

2019-2019考研专业课真题试卷及解析(东华大学纺织材料学)word精品文档8页

2019-2019考研专业课真题试卷及解析(东华大学纺织材料学)word精品文档8页

东华大学200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试题考试科目:833 纺织材料学东华大学2019年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考试试题科目:纺织材料学(考生注意:答案须写在答题纸上。

写在本试题上,一律不给分)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30分)(注:凡专业课考“纺纱原理”或“织造学”或“针织学”的考生做1~10题,凡专业课“非织造学”的考生做6~15题)1.织物舒适性9.蠕变与应力松弛2.变形纱10.高聚物热机械性能曲线3.织物悬垂性11.ES纤维4.机织物紧度与针织物未充满系数12.毛型化纤5.捻系数13纤维的结晶度和取向度6.羊毛品质支数14.极限氧指数7.玻璃化温度15.纤维初始模量8.吸湿滞后性二、问答与计算题(共70分):(注:凡专业课考“纺纱原理”或“织造学”或“针织学”的考生做1~5题,凡专业课考“非织造学”的考生做4~9题)1、(15分)简述蚕丝纤维的特性及设计仿真丝织物的思路(包括纤维、纱线、织物组织、后整理等)2、(16分)简述纱线细度不匀形成的原因?纱线细度不匀对织造工艺和产品质量的影响?评述纱线细度不匀的测试方法?3、(12分)有一批名义特数为18tex的涤65/棉35混纺纱,测得平均每缕纱干重为⒈75g,每缕纱长为100m。

求:(1)该混纺纱的公定回潮率(%)和实际特数(tex);(2)该混纺纱的重量偏差(%);(3)该混纺纱的英制支数。

(已知:棉的特制公定回潮率为8.5%,英制公定回潮率为9.89%,涤纶的公定回潮率为0.4%)4、(15分)纺织材料在加工和使用中的静电是如何产生的?试述消除静电的常用方法及其原理。

5、(12分)今在标准大气条件下,对3旦、51mm的锦纶纤维进行强伸性能测试,夹持距离为20mm,测得平均单强为14.1gf,平均断裂伸长为0.8mm。

试求:(1)该纤维的相对强度(cN/dtex)、断裂应力(N/mm2)和断裂伸长率(%);(已知:锦纶纤维的密度为1.14g/cm3)(2)当测试温度不变,而湿度增大时,则该纤维的强度和伸长将有什麽变化?说明其原因。

东华大学应用化学《功能高分子及应用》课程作业(1)

东华大学应用化学《功能高分子及应用》课程作业(1)

作业:1.什么是功能高分子材料?答:利用高分子材料的某些特殊功能,如离子交换、吸附、渗透、粘度、导电、发光、对环境因素(光、电、磁、热、pH值)的敏感性、催化活性等,这些结构上差异很大的高分子材料统称为功能高分子材料。

2.什么是离子交换树脂?它的基本特性是什么?答:离子交换树脂是一类带有可离子化基团的三维网状交联聚合物。

它的两个基本特征是:骨架或载体是交联聚合物;聚合物上所带的功能基可离子化。

3.按合成方法分类,离子交换树脂可分为缩聚型和加聚型,请问什么是缩聚型离子交换树脂和加聚型离子交换树脂?并各举一实例。

答:缩聚型指离子交换树脂或其前体是通过单体逐步缩合聚合形成的,同时副产简单的小分子如水等。

例子:甲醛与苯酚或芳香胺的缩聚物加聚型指离子交换树脂或其前体是通过含烯基的单体与含双烯基或多烯基的交联剂通过自由基共聚合形成的。

例子:苯乙烯与二乙烯基苯的共聚物4.按孔结构分类,离子交换树脂可分为凝胶型离子交换树脂和大孔型离子交换树脂。

请问什么是凝胶型离子交换树脂和大孔型离子交换树脂?该两类离子交换树脂的优缺点各是什么?答:凝胶型离子交换树脂一般是指在合成离子交换树脂或其前体的聚合过程中,聚合相除单体和引发剂外不含有不参与聚合的其它物质,所得的离子交换树脂在干态和溶胀态都是透明的。

在溶胀态下存在聚合物链间的凝胶孔,小分子可以在凝胶孔内扩散。

优点:体积交换容量大,生产工艺简单、成本低缺点:耐渗透强度差、抗有机污染差大孔型离子交换树脂是指在合成离子交换树脂或其前体的聚合过程中,聚合相除单体和引发剂外还存在不参与聚合、与单体互溶的所谓致孔剂,所得的离子交换树脂内存在海绵状的多孔结构,是不透明的。

优点:耐渗透强度高、抗有机污染、可交换分子量较大的离子。

缺点:体积交换容量小,生产工艺复杂,成本高,再生费用高。

5.我国的前石油化学工业部在1977年7月1日制定了《离子交换树脂产品分类,命名及型号》的部颁标准。

该标准根据离子交换树脂功能基的性质,将其分为七类,请问有哪7类,并举例对应的功能基。

材料结构分析试题3参考答案

材料结构分析试题3参考答案

材料结构分析试题3(参考答案)一、基本概念题(共8题,每题7分)1.布拉格方程2dsinθ=λ中的d、θ、λ分别表示什么?布拉格方程式有何用途?答:d HKL表示HKL晶面的面网间距,θ角表示掠过角或布拉格角,即入射X射线或衍射线与面网间的夹角,λ表示入射X射线的波长。

该公式有二个方面用途:(1)已知晶体的d值。

通过测量θ,求特征X射线的λ,并通过λ判断产生特征X射线的元素。

这主要应用于X射线荧光光谱仪和电子探针中。

(2)已知入射X射线的波长,通过测量θ,求晶面间距。

并通过晶面间距,测定晶体结构或进行物相分析。

2.什么叫干涉面?当波长为λ的X射线在晶体上发生衍射时,相邻两个(hkl)晶面衍射线的波程差是多少?相邻两个HKL干涉面的波程差又是多少?答:晶面间距为d’/n、干涉指数为nh、nk、nl的假想晶面称为干涉面。

当波长为λ的X射线照射到晶体上发生衍射,相邻两个(hkl)晶面的波程差是nλ,相邻两个(HKL)晶面的波程差是λ。

3.测角仪在采集衍射图时,如果试样表面转到与入射线成300角,则计数管与入射线所成角度为多少?能产生衍射的晶面,与试样的自由表面是何种几何关系?答:当试样表面与入射X射线束成30°角时,计数管与入射X射线束的夹角是600。

能产生衍射的晶面与试样的自由表面平行。

4.宏观应力对X射线衍射花样的影响是什么?衍射仪法测定宏观应力的方法有哪些?答:宏观应力对X射线衍射花样的影响是造成衍射线位移。

衍射仪法测定宏观应力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0°-45°法。

另一种是sin2ψ法。

5.薄膜样品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具体工艺过程如何? 双喷减薄与离子减薄各适用于制备什么样品?答:样品的基本要求:1)薄膜样品的组织结构必须和大块样品相同,在制备过程中,组织结构不变化;2)样品相对于电子束必须有足够的透明度3)薄膜样品应有一定强度和刚度,在制备、夹持和操作过程中不会引起变形和损坏;4)在样品制备过程中不允许表面产生氧化和腐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材料研究方法与测试技术”课程练习题第二章红外光谱法1.为什么说红外光谱是分子振动光谱?分子吸收红外光的条件是什么?双原子基团伸缩振动产生的红外光谱吸收峰的位置主要与哪些因素有关?答案:这是由于红外光谱是由样品分子振动吸收特定频率红外光发生能级跃迁而形成的。

分子吸收红外光的条件是:(1)分子或分子中基团振动引起分子偶极矩发生变化;(2)红外光的频率与分子或分子中基团的振动频率相等或成整数倍关系。

双原子基团伸缩振动产生的红外光谱吸收峰的位置主要与双原子的折合质量(或质量)和双原子之间化学键的力常数(或键的强度;或键的离解能)有关。

2.用诱导效应、共轭效应和键应力解释以下酯类有机化合物的酯羰基吸收峰所处位置的范围与饱和脂肪酸酯的酯羰基吸收峰所处位置范围(1735~1750cm-1)之间存在的差异。

芳香酸酯:1715~1730cm-1α酮酯:1740~1755cm-1丁内酯:~1820cm-1答案:芳香酸酯:苯环与酯羰基的共轭效应使其吸收峰波数降低;α酮酯:酯羰基与其相连的酮羰基之间既存在共轭效应,也存在吸电子的诱导效应,由于诱导效应更强一些,导致酯羰基吸收峰的波数上升;丁内酯:四元环的环张力使酯羰基吸收峰的波数增大。

3.从以下FTIR谱图中的主要吸收峰分析被测样品的化学结构中可能存在哪些基团?分别对应哪些吸收峰?答案:3486cm-1吸收峰:羟基(-OH);3335cm-1吸收峰:胺基(-NH2或-NH-);2971cm-1吸收峰和2870cm-1吸收峰:甲基(-C H3)或亚甲基(-CH2-);2115cm-1吸收峰:炔基或累积双键基团(-N=C=N-);1728cm-1吸收峰:羰基;1604cm-1吸收峰、1526cm-1吸收峰和1458cm-1吸收峰:苯环;1108cm-1吸收峰和1148cm-1吸收峰:醚基(C-O-C)。

1232cm-1吸收峰和1247cm-1吸收峰:C-N。

第三章拉曼光谱法1. 影响拉曼谱峰位置(拉曼位移)和强度的因素有哪些?如果分子的同一种振动既有红外活性又有拉曼活性,为什么该振动产生的红外光谱吸收峰的波数和它产生的拉曼光谱峰的拉曼位移相等?答案:影响拉曼谱峰位置的因素主要有:样品分子的化学结构和样品的聚集态结构。

影响拉曼谱峰强度的因素有:入射光的强度,入射光的频率,分子结构,分子数量或浓度,温度。

由于分子振动发生能级跃迁吸收红外光的频率与分子振动频率相等,而该分子振动形成的拉曼散射光的频率与入射光的频率之差即拉曼位移也与其振动频率相等,因此反映在谱图上就是同一种分子振动的红外光谱吸收峰的波数与其拉曼光谱峰的拉曼位移相等。

2. 从全方位角度(包括原理、谱图、仪器构造、谱图、制样和应用等)比较红外光谱法和拉曼光谱法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答案:相同点:(1)红外光谱和拉曼光谱的产生都与分子振动有关;(2)红外光谱图和拉曼光谱图的横坐标都是以波数为单位;(3)影响红外光谱峰位置和拉曼光谱峰位置的因素相同。

不同点:(1)红外光谱是吸收光谱,而拉曼光谱是散射光谱;(2)红外光谱与分子振动引起的偶极矩变化有关,而拉曼光谱与分子振动引起的极化度变化有关;(3)红外光谱图的纵坐标是透光率或吸光度,而拉曼光谱图的纵坐标是光强度;(4)红外光谱图的横坐标是入射的红外光的频率,而拉曼光谱图的横坐标是入射光和拉曼散射光的频率之差,即拉曼位移;(5)红外光谱仪使用的光源是具有连续波长的中红外光,而拉曼光谱仪使用的是具有单一波长的可见光或近红外光;(6)红外光谱仪检测的是入射光方向透过样品的光,而拉曼光谱检测的是与入射光方向垂直的散射光;(7)红外光谱分析要求样品是厚度小于50μm的透明或半透明薄片,不含水,不能是黑色,不能装在玻璃容器中,而拉曼光谱分析对样品的尺寸、形状、颜色和透明度没有任何要求,可分析含水或黑色样品,样品可装在玻璃容器内;(8)红外光谱主要分析分子中的极性基团,而拉曼光谱主要分析分子中的非极性基团;(9)红外光谱主要分析高分子链中的特征基团,而拉曼光谱主要分析高分子的骨架链结构。

3. 为什么说与红外光谱法相比,拉曼光谱法研究碳材料结构有明显的优势?碳材料拉曼光谱图中常见的D峰和G峰对应的拉曼位移大致是多少?各归属于碳材料化学结构中的何种基团?G峰变强变窄意味着碳材料的结构发生了什么变化?答案:拉曼光谱法研究碳材料结构有以下优势:(1)由于碳材料多为黑色,对红外光产生强吸收,不适合做红外光谱分析,而拉曼光谱检测的是散射光,与样品颜色无关,因此适合做拉曼光谱分析;(2)碳材料的化学结构中主要含极性非常弱的C-C、C=C基团,这些基团的红外活性很弱,而拉曼活性较强,因此也适合做拉曼光谱分析。

D峰的拉曼位移大约为1330cm-1,G峰的拉曼位移大约为1580cm-1。

D 峰归属于碳材料化学结构中的C-C基团,而G峰归属于碳材料化学结构中的C=C基团。

G峰变强变窄意味着碳材料的结构中C=C基团增多,而且逐渐形成了更多的石墨结构,分子链排列更加规整,由此形成的微晶尺寸更大。

第四章核磁共振波谱法1.分子结构中处于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或碳原子产生核磁共振吸收的电磁波频率为何不同?为什么氢谱(1H NMR)和碳谱(13CNMR)中绝大部分谱峰都出现在参比物四甲基硅烷(TMS)谱峰的左边?导致1H N MR 谱峰发生分裂的原因是什么?答:分子结构中处于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或碳原子的核外电子云密度不一样,导致它们的核外电子云对外加磁场H0产生的屏蔽效应即屏蔽常数σ不同,根据公式ω=γ(1-σ)H 0,因此它们产生核磁共振吸收电磁波的频率ω也不同。

由于硅(Si )的电负性比有机物中常见元素如C 、O、N 、H 等的都要小,因此TMS 中Si 原子对直接相连的碳原子核外电子云及其碳原子连接的氢原子核外电子云的影响很小,因此T MS 中氢原子或碳原子核外电子云的屏蔽常数σ比绝大部分有机物中相应原子的σ都要大,这样有机物中氢原子或碳原子的化学位移一般都比TM S中碳原子或氢原子的化学位移大,结果造成氢谱和碳谱中绝大部分谱峰都出现在T MS 谱峰的左边。

导致1H NMR 谱峰发生分裂的原因是相邻碳上氢原子之间的自旋偶合作用。

2. 用教材中公式(3-21)、(3-22)和(3-23)和表3-4、表3-5和表3-6计算对氯甲基苯乙烯分子中所有H 原子的化学位移(以氘代氯仿为溶剂),计算结果标在它的分子式上。

如何用1H NMR 来研究该单体产生聚合反应的动力学?对氯甲基苯乙烯产生聚合反应过程中,连在双键碳上氢原子的1HNM7.38 4.715.61 5.186.637.387.277.27R谱峰面积逐渐减小,其它氢原子的谱峰面积应该不变,因此可用连在双键碳上3个氢原子的谱峰面积与苯环上四个氢原子的谱峰面积之比,或用连在双键碳上3个氢原子的谱峰面积与氯甲基中两个氢原子的谱峰面积之比来计算聚合反应的转化率,从而研究该单体的聚合反应动力学。

3.以下是某种聚合物以氘代氯仿为溶剂测得的宽带去偶碳谱(13C NMR)、DEPT 90碳谱和DE PT135碳谱(注:同一种碳在三个谱图中的化学位移略有差别),根据这三张谱图首先判断1-9谱峰中哪个是溶剂的碳峰,再判断余下8个谱峰分别代表聚合物结构中的哪种碳原子以及它们分别可能处于哪种化学环境或基团中?宽带去偶碳谱 5 1 2 3 4 6 789DEPT90碳谱DEPT135碳谱答案:谱峰6:溶剂碳峰谱峰1:季碳,可能处于碳化二亚胺(-N=C=N-)或甲亚胺基团中。

谱峰2:季碳,可能处于苯环中谱峰3-5:叔碳,可能处于苯环中谱峰7:仲碳,可能处于-CH2O-化学环境中谱峰8:季碳,可能处于-C-N=化学环境中谱峰9:伯碳,可能处于CH3-C化学环境中第五章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法1.简述用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法分析高分子链结构的原理。

为什么说选择合适的裂解温度对准确分析高分子链结构很重要? 答案:高分子材料样品首先在一定温度的裂解器中裂解形成分子量较小的碎片,然后通过气相色谱进行分离,分离后的小分子碎片再进入质谱中分析它的化学结构,最后根据所有小分子碎片的化学结构推断高分子的链结构。

裂解温度太低,形成的裂解产物中有的分子量大,沸点高,难以通过气相色谱进入质谱,由于质谱检测到的裂解产物种类少,不利于推断高分子材料的链结构;若裂解温度太高,形成的大多是分子量很小的裂解产物,种类偏少且不具有特征性,也难以推断高分子材料的链结构。

因此选择合适的裂解温度对准确分析高分子链结构很重要。

2. 用学过的高分子化学知识解释为什么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在高温下裂解形成的是单体,而聚氯乙烯形成的不是单体而是苯。

答案:根据高分子热降解机理,影响高分子热降解产物的主要因素是热解过程中自由基的反应能力(即稳定性),及参与链转移反应的氢原子的活泼性。

如高分子链裂解后生成的自由基被取代基所稳定,一般按解聚机理进行裂解,形成的产物就是单体。

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就是按照解聚机理进行裂解,因为它的分子链末端受热断裂后形成的自由基被取代的甲基和酯基所稳定。

而对侧基以杂原子与主链碳原子相连的高分子,由于碳原子与杂原子之间的键能较弱,因此在受热的情况下易发生侧基脱除的消除反应,在主链上形成碳碳不饱和键。

如聚氯乙烯,受热发生脱除HCl的消除反应,形成碳碳双键。

当相邻的三个碳碳双键形成共轭结构后,主链发生断裂形成稳定性较高的产物苯。

4.用红外光谱法、拉曼光谱法、核磁共振波谱法和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法分析高分子链结构各得到哪些信息?答案:红外光谱法主要获得高分子链中含有哪些极性基团的信息;拉曼光谱法主要获得高分子链的骨架结构信息;核磁共振波谱法主要获得高分子链中碳原子和氢原子的化学环境信息,进而可推断高分子链的重复单元结构和序列结构;裂解气相色谱-质谱法可获得高分子链的重复单元结构信息以及序列结构信息。

第六章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能谱法1.二次电子和背散射电子是如何产生的?它们的产率主要与什么因素有关?二次电子像和背散射电子像分别反映样品什么信息?答案:二次电子是被入射电子轰击出来的样品核外电子,背散射电子是被样品中原子反射出来的一部分入射电子;二次电子产率主要与入射电子束和样品表面法线方向所形成的夹角有关,背散射电子产率主要与样品中原子的原子序数有关。

二次电子像反映样品的表面形貌信息,而背散射电子像反映样品表面化学组成分布的信息。

2.特征X射线是如何产生的?利用特征X射线能得到样品哪些信息?答案:样品中原子的内层电子被入射电子轰击出来后,相邻外层能量较高的电子会迅速发生跃迁,填补内层电子空位。

由于原子内外层电子存在能量差,因此外层电子跃迁到内层的过程中会释放具有特定能量或波长的X射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