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经济学知识点-管理经济学的重要知识点
管理经济学--重点
![管理经济学--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257835fe84254b35eefd34a0.png)
..1、管理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如何把传统经济学的理论和经济分析方法应用于企业管理决策实践的学科。
传统经济学,主要指西方的微观经济学。
2、管理经济学要和微观经济学的共同之处(1)都把企业作为研究对象,都研究企业和行为。
(2)都要结合企业内外的环境来研究企业和行为。
3、管理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不同之处(1)微观经济学对企业行为的研究(抽象的企业),是以企业和唯一目标即追求最大利润为前提的。
管理经济学研究的是现实的企业,企业短期的目标是多样的,利润不过是其中不可缺少的一个;企业长远的目标是长期利润的最大化,可用企业价值最大化的指标来衡量。
(2)微观经济学假定企业所处环境的全部信息为已知的和确定的。
管理经济学认为现实的企业通常是在环境十分复杂、信息多变的很不确定的情况下经营的(在不确定的条件下,选择最优方案)。
(3)微观经济学是一门理论科学,研究的是与企业有关的理论与方法,即企业的一般规律。
管理经济学是一门应用科学,研究的是如何运用这些规律,结合企业的各种具体条件,做出最优行动方案的决策。
二、管理经济学的理论支柱(一)建立经济模型(也叫数学模型)模型是用来代表简化了的现实。
在管理经济学中,也要利用经济模型来做管理决策。
(二)边际分析法边际分析法是微观经济学分析和研究资源最优配置的基本方法。
增量分析法是边际分析法的变型,优点:简便可行、十分实用。
(三)需求弹性理论弹性是用来分析自变量的变化和因变量的变化之间关系的有力工具。
企业的一切决策都要建立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
需求弹性是进行需求分析的最重要的工具,使需求分析得以定量化。
(四)关于市场机制和市场竞争的基本原理有关市场机制和市场竞争的基本原理是微观经济学的核心内容,也是管理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边际收益递减规律边际收益递减规律要求在生产过程中,在各种投入要素之间保持最适度的比例关系。
(六)机会成本的原理(以后书中的重点)机会成本是把资源用于次好用途时所能获得的价值,只有用机会成本做决策,才能判断资源是否真正得到了最优使用。
管理经济学知识点
![管理经济学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2743a6d2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9c.png)
管理经济学知识点1. 管理经济学概述管理经济学是指运用经济学原理和方法研究和解决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一系列问题的学科。
它主要涉及企业资源的配置、决策分析、市场竞争和组织设计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运用管理经济学的知识和工具,企业可以更好地优化资源利用,提高决策效率和竞争能力。
2. 生产和成本分析生产和成本分析是管理经济学中的重要知识点之一。
它主要研究企业生产过程中的生产函数、生产因素(劳动和资本)的组合以及成本的计算和优化。
生产和成本分析可以帮助企业确定最佳的生产规模和生产要素组合,以实现成本最小化和利润最大化。
2.1 生产函数生产函数描述了企业输入(生产要素)和输出(产品)之间的关系。
常见的生产函数有线性生产函数、双曲线生产函数和Cobb-Douglas生产函数等。
通过分析生产函数,企业可以了解不同生产要素对产出的贡献情况,从而优化生产要素的组合,提高生产效率。
2.2 边际产出与边际成本边际产出指的是增加一单位生产要素所引起的产出变化,边际成本指的是增加一单位生产要素所引起的成本变化。
在生产和成本分析中,边际产出和边际成本是重要的概念。
通过比较边际产出与边际成本,企业可以确定最佳的生产要素组合,以达到效益最大化。
2.3 规模经济与规模不经济规模经济指的是企业在扩大产量的过程中,单位成本逐渐减少,规模不经济指的是企业在产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单位成本开始增加。
通过分析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企业可以确定最佳的生产规模,以实现成本最小化。
3. 需求和供给分析需求和供给分析是管理经济学中的另一个重要知识点。
它主要研究市场中产品的需求和供给之间的关系,以及价格对需求和供给的影响。
需求和供给分析可以帮助企业确定最佳的定价策略和产量决策,以实现市场效益最大化。
3.1 需求曲线与价格弹性需求曲线描述了市场中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情况。
价格弹性是需求对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的度量。
通过分析需求曲线和价格弹性,企业可以确定最合理的定价策略,以满足市场需求。
管理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管理经济学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baa7862e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bc.png)
管理经济学知识点总结前言在现代社会中,管理经济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对于经济管理者和决策者来说至关重要。
它涵盖了许多领域,包括供应链管理、成本管理、市场结构和竞争等。
本文将对管理经济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进行总结,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门学科。
正文供应链管理•供应链管理是一种通过协调和优化各个环节的活动,实现有效流通和产品供应的管理方式。
•供应链管理涉及供应商选择、物流运输、库存管理和订单处理等方面的决策。
•战略定位、需求预测和供需匹配是供应链管理中的关键要素。
成本管理•成本管理是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对成本进行预算、控制和分析的一种管理方法。
•成本管理包括成本分类、成本控制和成本优化等环节。
•成本管理在企业决策、定价和绩效评估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市场结构和竞争•市场结构是指市场中存在的不同竞争形式和市场力量的分布情况。
•市场竞争分为完全竞争、垄断、垄断竞争和寡头垄断等不同形式。
•市场结构和竞争对企业定价、产品差异化和市场进入等决策有重要影响。
结尾本文对管理经济学的一些知识点进行了简要总结,涉及供应链管理、成本管理和市场结构与竞争等方面。
管理经济学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为企业在复杂的经济环境中做出科学决策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论。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知识点,提升管理经济学的实践能力。
前言在现代社会中,管理经济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对于经济管理者和决策者来说至关重要。
它涵盖了许多领域,包括供应链管理、成本管理、市场结构和竞争等。
本文将对管理经济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进行总结,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门学科。
供应链管理供应链管理是指通过协调各个环节的活动,以实现有效的流程和产品供应。
它涉及到供应商选择、物流运输、库存管理以及订单处理等方面的决策。
在供应链管理中,战略定位、需求预测和供需匹配是非常重要的要素。
•供应链管理的目标是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成本的最小化。
•供应链管理的关键是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和信息共享机制。
管理经济学知识要点
![管理经济学知识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44c64ed1b8f67c1cfad6b862.png)
1、如何提高商品的价格?答:(1)根据供求理论:需求增加或供给减少,可提高商品价格,阐述能增加需求或减少供给的措施即可;(2)根据效用理论,商品价格取决于边际效用,因此需考虑提高边际效用的措施即可。
2、如何看待春秋航空淡季的99元票价,旺季的高价格?答:本题考察知识点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高峰负荷定价法,另外一方面是企业在短期内,只要MR>MC,就可以提供服务。
(1)高峰负荷定价法:指产品(或服务)按不同时段定不同价格三个必要条件:第一,产品不能储存;第二,不同时段用的是同一设施;第三,不同时段需求曲线不同定价原则:固定成本由高峰时段(顾客)承担,非高峰时段只承担变动成本。
所以春秋航空在旺季制定高价格,淡季采用99元票价。
(2)在淡季时,MR=99元,而MC则小于99元,所以仍然有贡献利润,因此就可以继续提供服务。
3、举例说明三种以上定价方法及其优缺点或适应条件.1.成本导向定价法(零售业、烟、百货商店、租赁业、建筑业、服务业、科研项目投资及批发零售企业。
)优点:卖方对自己的成本比市场需求更了解,公司运用成本导向法,可以简便地计算出价格;卖方“将本求利”,能够保证价格在保本水平之上,获得一定的边际利润。
缺点:忽视市场需求和竞争,成本导向定价只能假定定价不会影响销量。
这导致成本导向定价所制定的价格不一定能为市场接受;可能是公司丧失竞争力;不一定有助于公司实现利润最大化。
2.竞争导向定价法优点:价格调整主要看竞争者是否变动,随市场定价。
这种方法主要是考虑到了产品价格在市场上的竞争力,随着竞争对手和市场剖析做出的定价,有利于在完全竞争市场上脱颖而出。
缺点:过分关注在价格上的竞争,容易忽略其它营销组合可能造成产品差异化的竞争优势也容易引起竞争者报复,导致恶性地降价竞争,使公司毫无利润可言。
然而实际上竞争者的价格变化并不能被精确的估算。
3.顾客导向定价法又称需求导向定价法、市场导向定价法指企业根据市场需求状况和消费者的不同反应分别确定产品价格的一种定价方式。
经济与管理知识考点归纳
![经济与管理知识考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e1701c11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f6.png)
经济与管理知识考点归纳经济与管理知识在今天的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无论是个人还是组织,都需要具备相关的知识来进行决策和规划。
本文将对经济与管理知识的一些重要考点进行归纳总结,希望能为大家在这方面的学习和工作提供帮助。
第一部分:经济学基础知识1. 供需关系供需关系是经济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指的是商品在市场上的供给和需求之间的关系。
供需关系的变化会影响商品的价格和数量。
2. 市场结构市场结构是市场中各个参与者之间相互作用的方式和规则。
常见的市场结构有完全竞争市场、垄断市场、寡头垄断市场等。
3. 生产要素生产要素包括劳动力、土地、资本和创新等,是生产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因素。
4. 毛利与净利毛利是指销售收入扣除直接成本后的剩余部分,而净利则是在扣除所有费用和税后的盈利。
第二部分:管理学基础知识1. 组织结构组织结构指的是组织内部各个部门和成员之间的分工、协作和权责关系。
合理的组织结构可以提高组织的运作效率。
2. 领导与管理领导是指对组织成员产生影响力,引领他们共同实现组织目标;管理则是指规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组织资源以达成目标。
3. 绩效评估绩效评估是对组织或个人在一定时间内所取得成绩的评估,可以用来激励员工、改进工作和调整战略。
4. 决策与风险管理管理者在工作中需要做出各种决策,包括战略、战术和运营层面的决策,并要能够合理评估和管理决策带来的风险。
第三部分:经济与管理实践案例分析1. 亚马逊的商业模式亚马逊作为全球最大的电商平台之一,其商业模式、供应链管理和客户关系管理等方面都是值得学习借鉴的对象。
2. 腾讯的创新管理腾讯在互联网行业中不断进行创新,其管理理念和组织文化也备受关注,可以作为管理学习的一个案例。
3. 联合国的全球治理联合国是一个全球性组织,其在全球治理、协调国际事务和促进和平等方面的作用是经济与管理领域的重要课题。
以上就是对经济与管理知识的一些重要考点的归纳总结。
希望这些内容可以帮助大家理解这一领域的基础知识,并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更好地运用这些知识。
管理经济学重要知识点(课后作业答案)
![管理经济学重要知识点(课后作业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953c64a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d85897f.png)
管理经济学重要知识点1、什么是管理经济学?管理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是什么关系?答:管理经济学是应用微观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分析私人企业、公共部门和非营利机构所面对的决策问题,帮助决策者高效率地配置组织资源,对策略性问题做出有效反应的一门经济学分支学科。
涵盖了四层涵义:(1)是经济学科的一个应用分支学科;(2)是工商管理学科的基础理论课;(3)研究室管理决策问题具有某种普适性;(4)其知识内容有助于管理者改善管理决策的水平。
微观经济学主要研究在特定的外部环境下,经济活动个体的行为---包括消费者、投资者、劳动者、土地所有者、企业经营者---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影响,进而组织成市场的行为,并解释这些行为人--自然人和与法人--是如何做出经济决策的,过程中一直探索生产什么?怎么生产?为谁生产?的问题。
与管理经济学之间的关系为:(1)微观经济学是从经济活动主体的一般经济现象入手,侧重研究经济运行中均衡的理论分析,主要是描述性的。
(2)管理经济学所包含的内容与微观经济学相似,也要回答生产什么、怎么生产和为谁生产三个问题。
(3)管理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出发点并不完全一样,它是从企业经营者的角度出发的。
(4)管理经济学主要是为企业经营者实现目标从而提供决策的方法和依据,侧重于实证性研究。
(5)管理经济学吸收了统计学的内容,运用统计学的方法来估算相关变量之间的关系,为决策的定量分析提供基础。
(6)管理经济学主要是以盈利为核心的企业决策提供理论依据,对于非营利组织的决策同样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7)管理经济学主要讨论微观经济学的知识点所涉及的一些基本管理问题:决策过程理论与应用;需求函数理论与应用、生产函数理论与应用、厂商定价理论与应用、竞争理论与应用等等。
2、为什么研究需求发现新需求,赢得新商机-完善现有的产品和服务,改进生产和管理,比竞争对手更好地满足客户的需要-开发新的产品和服务,找到新的利润增长点,推动企业进一步的发展-找到新的技术研发方向,开发出更有效率和能更好满足客户需要的新的技术。
管理经济学基础知识点
![管理经济学基础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4a493d4b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c4.png)
管理经济学基础知识点第一章1.管理经济学的定义:管理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如何把传统经济学的理论和经济分析方法应用于企业管理决策实践的学科(1)管理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与资源配资有关的管理决策问题。
其目的是实现管理决策转型,即由经验决策向科学决策转变。
(2)管理经济学是以经济理论和决策工具为分析工具2.企业的决策过程包括以下五个基本步骤:(1)明确问题(2)确定目标(3)列举所有方案(4)选择最优方案(5)执行最优方案3.正确决策的条件包括:(1)明确的决策目标(2)较高的决策者素质(3)充足的决策信息资料(4)科学的决策和方法4.正确决策的准则:采取该项决策之后的情况比采取该项决策之前有所改善5.管理经济学解决的是与资源配置有关的管理决策问题,主要是产量决策和价格决策。
6.皮得·德鲁克提出的理论还包括:(1)要善于给员工授权。
(2)世界正从“商品经济”向“知识经济”发展。
(3)公司是由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的人组成的共同体,公司应满足员工得到持续性培训和学习的要求。
(4)创新是机会而不是威胁。
(5)决策存在风险。
7.微观经济学的定义:通过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影响,由此说明市场经济如何解决资源配置的问题。
微观经济学对单个经济单位的研究是通过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分析单个消费者和单个生产者的经济行为。
第二层次是分析单个市场均衡价格的决定。
第三层次是分析所有的单个市场均衡价格的同时决定。
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
微观经济学主要采用个量分析法。
微观经济学三个最基本的假设条件:完全理性、完全信息、市场出清。
8.管理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区别:(1)目的不同。
管理经济学的目的是解决企业的决策问题而提供经济分析手段;微观经济学的目的是解决微观主体的行为,理解价格机制如何实现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
(2)研究方法不同。
管理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规范性的,建立一系列规则和方法以实现特定目标;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描述性的,试图描述经济是如何运行的。
管理经济学常考知识点
![管理经济学常考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2cde99474693daef5ff73d2d.png)
一、名词解释ﻫ1、最小最大遗憾值决策法ﻫ最小最大遗憾值决策法把遗憾值作为决策得标准,先找出每个方案在各种自然状态中得最大遗憾值,然后从最大遗憾值中选择遗憾值最小得方案作为最优方案。
2、净现金投资量ﻫ净现金投资量就是指因决策引起得投资得增加量。
ﻫ3、卡特尔ﻫ几家寡头垄断企业联合起来,公开签订正式协议,共同规定一个价格,像完全垄断企业一样定高价,使得整个行业得总利润最大,这样得组织叫卡特尔。
ﻫ5、经济模型4、相关成本ﻫ相关成本就是指适宜于做决策用得成本。
ﻫﻫ经济模型就是由经济变量之间额函数关系(可以就是代数式、图或表格)构成得。
ﻫﻫ6、短期成本函数ﻫ企业在相对较短期内,至少有一种投入要素得数量就是不变得,在这种条件下所形成得产量与成本之间得关系,就就是短期成本函数。
ﻫ7、产品转换曲线ﻫ产品转换曲线就是指在这条曲线上得各点都代表企业在资源给定得条件下能够生产得各种产品最大可能产量得可能组合。
ﻫﻫ8、市场调查法市场调查就就是通过对消费者直接进行调查,来估计某种产品得需求量与各个变量之间得关系。
9、供给量供给量就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定条件下,生产者愿意并具有能力提供得某种产品或者服务得数量。
ﻫ10、货币得时间价值ﻫ货币得时间价值就是指因放弃现在使用资金得机会,可以换取得按照放弃时间得长短计算得回报。
11、管理经济学ﻫ管理经济学就是一门如何把经济学得理论与分析方法应用于企业管理决策实践得学科。
12、需求量需求量就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定条件下,消费者愿意购买并具有购买能力得某种产品或者服务得数量。
13、短期生产函数企业在相对较短期间内,至少有一种投入要素得数量就是不变得,在这种条件下所形成得产量与投入要素之间得关系,就就是短期生产函数。
14、影子价格如果企业得某投入要素量增加一个单位,使得企业得利润增加得数量,称为这种投入要素得影子价格。
ﻫ15、最大利润定价法最大利润定价法就是根据不同得价格水平上得总成本与销售量,算出不同价格水16、成本加成定价法平上得总利润,选择总利润最大得价格定价。
管理经济学重点
![管理经济学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dc440376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c7.png)
管理经济学重点一、名词解释1、机会成本:是指资源用于次好用途时所能获得的价值,只有用机会成本做决策,才能判断资源是否真正得到了最优使用。
2、正常利润:是指企业主如果把这笔投资投于其他相同风险的事业可能得到的收入,也就是为了吸引企业主在本企业投资,必须给他的最低限度的报酬,不然企业主就会把资金抽走,投到其他地方去。
3、需求量:指在一定时期内,在一定条件下,消费者愿意购买并能够买得起的某种产品或劳务的数量。
4、需求曲线:是假定在除价格之外其他因素均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反映需求量与价格之间的关系。
5、供给量:指在一定时期内,一定条件下,生产者愿意并有能力提供某种产品或劳务的数量。
6、需求的价格弹性:反映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或者说,价格变动百分之一会使需求量变动百分之几。
7、需求的收入弹性:反映需求量对消费者收入水平变化的反应程度,或者说,消费者收入水平变动百分之一会使需求量变动百分之几。
8、等成本曲线:是指在这条曲线上,投入要素x和y的各种组合方式,都不会使总成本发生变化。
9、等收入曲线:寻找最优产品产量组合所使用的第二种曲线。
10、影子价格:是利用线性规划方法,对某种资源或投入要素的价值作出的评价。
11、增量成本:是指因做出某一特定的决策而引起的总成本的变化。
12、边际成本:是指在一定产量水平上,产量增加一个单位,给总成本带来的变化。
13、短期成本函数的短期:是指这个时间很短,以致在多种投入要素中至少有一种或若干种投入要素的数量固定不变。
14、长期:是指这个期间是如此之长,以致所有的投入要素的数量都是可变的。
15、长期成本函数:在诸种投入要素中无论那一种要素的投入量都是可变的,因此,有可能在各种产量水平上选择最优的投入要素结合比例,在这种条件下所形成的产量和成本之间的关系,就是长期成本函数。
16、完全垄断:如果一个行业只有一家企业,而且它所生产的产品没有其他产品可以替代,新企业的进入又有很大障碍,这就产生完全垄断。
管理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管理经济学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fe075c45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fe.png)
管理经济学知识点总结管理经济学是一门将经济学原理应用于企业管理决策的学科,它帮助管理者理解市场力量、成本结构、资源配置以及企业战略等方面的问题。
以下是管理经济学的一些核心知识点总结:1. 需求与供给分析- 需求法则:价格下降,需求量上升;价格上升,需求量下降。
- 供给法则:价格上升,供给量上升;价格下降,供给量下降。
- 市场均衡:需求与供给相等时的价格和数量。
2. 边际分析- 边际成本(MC):增加一单位产出所增加的总成本。
- 边际收益(MR):增加一单位产出所增加的总收入。
- 边际利润:MR - MC,当边际利润为正时,增加产出是有利的。
3. 成本结构- 固定成本:不随产量变化的成本。
- 变动成本:随产量变化的成本。
- 总成本:固定成本加变动成本。
- 平均成本:总成本除以产量。
4. 规模经济与规模不经济- 规模经济:随着产量增加,单位成本下降。
- 规模不经济:随着产量增加,单位成本上升。
5. 市场结构- 完全竞争市场:许多买家和卖家,产品同质,无市场力量。
- 垄断竞争:许多卖家,产品有差异,存在市场力量。
- 寡头市场:少数卖家,产品可能同质或有差异,存在市场力量。
- 垄断:单一卖家,产品无替代品,有极大市场力量。
6. 价格歧视- 价格歧视:对不同消费者或不同时间、地点的相同产品收取不同价格。
7. 投资决策- 净现值(NPV):投资项目现金流的现值减去初始投资。
- 内部收益率(IRR):使NPV等于零的折现率。
8. 风险与不确定性- 风险:可量化的不确定性。
- 不确定性:不可量化的未知因素。
9. 企业战略- 成本领先战略:通过规模经济和效率降低成本,成为市场低成本生产者。
- 差异化战略:提供独特的产品或服务,满足特定消费者需求。
10. 政府干预与市场失灵- 政府干预:通过税收、补贴、价格控制等手段影响市场。
- 市场失灵:市场不能有效分配资源的情况,如公共品、外部性等。
11. 信息不对称- 信息不对称:市场中的一方比另一方拥有更多相关信息。
(完整)管理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完整)管理经济学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0f592c3f102de2bd9705883a.png)
第一章市场供求及其运行机制第一节需求需求和供给是构成市场的两个基本因素。
一、需求量需求量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定条件下,消费者愿意购买并能购买得起的某种产品或者劳务的数量。
一定时期,一般指一年;一定条件,指影响需求量的因素(如产品价格、消费者收入以及消费者爱好等)。
二、影响需求量的因素1、产品的价格。
产品价格上涨,其需求量就会减少;产品价格下跌,其需求量就会增加。
反比关系。
2、消费者的收入。
消费者收入提高,需求量就会增加;消费者收入水平下降,需求量也就减少。
正比关系。
3、相关产品的价格。
相关产品分为替代品和互补品。
替代品,产品的价格上升,替代品的需求量就会上升;产品的价格下降,替代品的需求量就会下降;替代品之间成正比关系。
互补品,产品的价格上升,互补品的需求量就会下降;产品的价格下降,互补品的需求量就会上升;互补品之间成反比关系。
4、消费者的爱好。
5、广告费。
6、消费者对未来价格变化的预期。
如果价格看涨,需求量就会增加;如果价格看跌,需求量就会减少。
三、需求函数需求量就是影响它的诸因素的函数。
需求函数就是需求量与影响这一数量的诸因素之间关系的一种数学表示式。
Qx = f(Px , Py , T , I , E , A , …)Qx,为对某产品的需求量;Px,为某产品的价格;Py,为替代品(或者互补品)的价格;T,为消费者的爱好;I,为消费者的个人收入;E,为对价格的期望;A,为广告费。
题【例1-1】,略,重点,p15四、需求曲线需求曲线是假设在除价格之外其他因素均保持不变的条件下,反映需求量与价格之间的关系,或QD= f(p)。
见【图1-1】,p15个人需求曲线,表示单个消费者愿意购买某种产品的数量与其价格之间的关系。
行业需求曲线,表示市场上全体消费者愿意购买某种产品的总数与其价格之间的关系。
企业需求曲线,表示全部顾客愿意向该企业购买某种产品的数量与其价格之间的关系。
需求量的变动规律,价格上涨,需求量就减少;价格下降,需求量就增加。
管理经济学知识点汇总
![管理经济学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f03eb2cb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8a.png)
管理经济学知识点汇总管理经济学这门学科呀,那可是充满了各种有趣又实用的知识点。
咱们一起来瞅瞅!先来说说需求和供给。
这就好比你去菜市场买菜,菜的价格会影响你想买多少,这就是需求。
要是菜农种的菜多了或者少了,价格也会跟着变,这就是供给。
比如说,今年夏天西瓜大丰收,供给一下多了起来,价格自然就降了,大家都能开开心心地吃西瓜解暑。
成本和收益也是很重要的一块。
想象一下,你开了一家小蛋糕店,买面粉、鸡蛋、奶油这些材料的钱,还有租店面、请员工的费用,这都是成本。
而你卖出去蛋糕收到的钱,那就是收益啦。
要是成本太高,收益太少,那你的蛋糕店可就不好经营下去喽。
我就认识一个开蛋糕店的朋友,刚开始没算好成本,买了特别贵的进口奶油,结果成本太高,差点亏了本。
再讲讲市场结构。
市场就像一个大舞台,有完全竞争的,比如菜市场里卖青菜的,大家的青菜都差不多,价格也差不多;有垄断的,像一些独家的专利技术;还有寡头垄断和垄断竞争的。
比如说,咱们用的手机操作系统,基本上就那么几家,这就算是寡头垄断啦。
还有生产决策。
工厂要决定生产多少产品,用什么方法生产才能赚更多的钱。
就像一家服装厂,得考虑是多招工人手工做,还是买先进的机器来提高效率。
我曾经参观过一家服装厂,他们在决定要不要引进新机器的时候,那可是做了好多调查和计算。
价格策略也很关键。
商家得想好怎么定价格才能吸引人又能赚钱。
有时候搞个打折促销能吸引好多顾客,但也得注意别亏了本。
就像双十一的时候,好多网店都打折,大家都抢着买。
管理经济学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也到处都能体现。
比如说你想出去玩,要选择坐火车还是飞机,这就得考虑价格、时间成本这些因素,这其实就是在做管理经济学的决策。
总之,管理经济学的知识点虽然看起来有点复杂,但只要我们多观察、多思考生活中的例子,就能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它们。
就像我们每天做的各种选择,其实都和管理经济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呢!。
管理经济学重点
![管理经济学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2d32120902020740be1e9b1d.png)
一、边际分析方法、最优化问题。
原理:(无约束条件下,最优业务量的确定。
有约束条件下,业务量的最优分配)(1)无约束条件下最优决策:边际利润为正值(即边际收入>边际成本)时,扩大业务量;边际利润为负值(即边际收入<边际成本)时,减少业务量;边际利润为零时,业务量为最优,此时利润最大。
(2)有约束条件下最优决策:当各种使用方向上每增加一单位业务量带来的边际效益都相等时,这样的分配使总效益最大;当各种使用方向上每增加一单位业务量带来的边际成本都相等时,这样的分配使总成本最低。
案例:“一元机票”事件。
在根据边际分析法做出决策时就是要对比边际成本与边际收益。
如果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即增加一名乘客所增加的收入大于所增加的成本,“一元机票”的决策就是合理的。
①提高了客座率,实现双赢(宣传+利润)②航空票价与航空质量,航空安全。
③使其品牌得以传播,是市场营销策略。
④符合价格原理(即便票价低至一元,但是边际成本较低,加上燃油、机场建设等费用,公司仍然有盈利)。
二、成本领先战略原理:当成本领先的企业的价格相当于或低于其竞争厂商时,它的低成本地位就会转化为高收益。
企业通过在内部加强成本控制,把成本降到最低限度,成为产业中的成本领先者的战略。
实现条件:○1所处行业的企业大多生产标准化产品,从而使价格竞争决定企业的市场地位。
○2实现产品差异化的途径很少○3市场具有较大的需求价格弹性。
○4销售商改变时,不发生转换成本,因而消费者倾向于购买优惠产品实现方式:实现规模经济、获得范围经济、进行供应链管理、创新生产技术、塑造企业文化案例:“格兰仕”格兰仕实现成本领先战略的条件:①生产标准化程度较高②产品差异化途径较少③多数客户对微波炉的功能诉求趋同④微波炉市场需求具有较高的价格弹性⑤微波炉产品高标准化和同质化决定了顾客特别倾向于购买价格最优惠的产品。
方式:①OEM模式降低成本。
②上游资源的打造。
③劳动力成本优势。
④塑造企业成本文化。
管理经济学知识点总结(一)
![管理经济学知识点总结(一)](https://img.taocdn.com/s3/m/9f82390f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22.png)
管理经济学知识点总结(一)前言管理经济学是一门研究管理决策如何影响经济资源配置和组织绩效的学科。
它涵盖了许多重要的知识点,对于我们理解和应用管理原则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管理经济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进行总结和梳理,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这一领域的知识。
正文1.1. 边际分析•边际分析是管理经济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
它指的是在做出决策时,考虑变动量的效果。
边际成本指的是增加一单位生产或决策所需的额外成本,而边际收益则指的是因增加一单位生产或决策而获得的额外收益。
边际分析的核心原则是:只有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时,才应该继续增加生产或决策。
2. 成本分析•成本分析是管理经济学中的重要概念之一。
它帮助我们了解企业生产所需的各种成本,包括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
固定成本是不随产量变化而变化的成本,如租金和抵押贷款等;变动成本则是随产量变化而变化的成本,如原材料和雇佣劳动力等。
通过成本分析,企业可以评估生产效益并做出决策。
3. 弹性分析•弹性分析是管理经济学中用于评估需求和供给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的工具。
需求弹性度度量了需求量变动对价格变动的敏感程度,供给弹性度则度量了供给量变动对价格变动的敏感程度。
弹性分析有助于企业预测市场变化,并制定相应的战略和定价策略。
4. 生产函数•生产函数描述了生产输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
它将输入因素(如劳动力和资本)与产出量进行关联,帮助企业了解如何有效地配置生产要素以实现最大产出。
生产函数的形式可以是线性的、指数的、对数的等各种形式,企业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生产函数。
5. 市场结构•市场结构指的是市场上的企业数量和产品差异程度等因素。
常见的市场结构包括完全竞争市场、垄断市场、寡头垄断市场和垄断竞争市场等。
了解市场结构有助于企业了解市场竞争程度和定价策略,制定相应的市场策略。
结尾以上只是管理经济学中的一些重要知识点的简要总结。
管理经济学是非常广泛且复杂的领域,还有许多其他知识点和理论可以深入学习。
管理经济学知识点汇总
![管理经济学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23890137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c9.png)
管理经济学知识点汇总(行管版)一.绪论:1、管理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如何把传统经济学的理论和经济分析方法应用于企业管理决策实践的学科.2、经济模型:由经济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构成,通过建立经济模型来研究经济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可达到科学地进行经济预测和经济决策的目的.3、边际分析法:是微观经济学分析和研究资源最优配置的基本方法,是一种正确的决策思想,用其衡量一个方案或一项活动是否有利,就是要把这个方案或活动引起的额外成本(边际成本)与引起的额外收益(边际收入)相比,如果后者大于前者,就是有利的,否则就是不利的,这种决策方法体现了向前看的决策思想。
4、机会成本:是指资源用于其他的、次好的用途所可能得到的净收入,只有用机会成本做决策,才能判断资源是否真正得到了最优使用。
5、会计利润:等于销售收入减去会计成本的差额,它反映企业通过经营增加了多少货币收入,会计师计算会计利润的目的是报告企业的盈亏情况,以便投资者作为投资、政府作为征税的根据等。
(会计利润=销售收入—会计成本)6、经济利润:等于销售收入减去机会成本的差额,经济利润大于零,说明资源用于本用途的价值要高于其他用途,资源配置较优;否则,说明本用途的资源配置不合理,因此,经济利润是决策的基础.(经济利润=销售收入—机会成本)7、正常利润:经济利润为零时,企业的利润.指业主如果把他在本企业的投资用于其他相同风险的事业所可能得到的收入,即为吸引企业主在本企业投资而必须给他的最少的报酬,它属于机会成本性质。
8、外显成本:是指企业实际的支出,通常能在会计帐上表现出来。
9、内含成本:是指非实际的支出,是会计帐上未表现出来的开支.(内涵成本=机会成本-外显成本)二.市场供求及其运行机制1、需求量:需求量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一定条件下,消费者愿意购买并能购买得起的某种产品或劳务的数量2、影响需求量的因素产品价格(↑↓)、消费者收入(一般的,↑↑)、相关产品价格(替代品价格:↑↑;互补品价格:↑↓)、消费者爱好、广告费用(一般,在限度内↑↑)和消费者对未来价格的预期(一般,价格看涨,需求量↑)等。
管理经济学知识点
![管理经济学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3cf5bf47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da.png)
管理经济学知识点
1. 机会成本懂不懂呀?就好比你有 100 块钱,你选择拿去买好吃的,
那你就失去了用这 100 块钱买件衣服的机会呀,这就是机会成本!
2. 边际效用递减也很重要呢!想想看,你很饿的时候吃第一个包子那叫一个香,再吃第二个就没那么香了,一直吃下去可能就不想吃了,这就是边际效用递减在起作用呀!
3. 供求关系不陌生吧?当苹果手机出新款了,大家都想买,需求大了,价格可能就涨上去了,这就是供求关系呀!
4. 规模经济也得知道呀!比如说一个大工厂生产东西,因为产量大,所以成本就降低了,多划算呀,这就是规模经济的好处!
5. 沉没成本可不能忘哦!你买了一张电影票,结果看了一半觉得不好看,但你想都花了钱了还是看完吧,这钱就是沉没成本啦,不要因为它影响你后面的选择呀!
6. 价格弹性也很关键哟!有些商品价格变动一点,需求量就变动很大,有些就变动很小,这就是价格弹性不一样嘛!
7. 市场势力不能忽视呀!像一些大公司能控制市场价格,这就是有市场势力呀,多牛呀!
8. 博弈论也超有意思的!两个人下棋,都想着怎么赢对方,这就是在博弈呀!
9. 风险和不确定性要考虑到呀!你投资一个项目,可能赚很多钱,也可能赔本,这就是有风险和不确定性呀!
我觉得管理经济学真的太有用啦,能帮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处理生活中的各种经济现象和决策呢!。
管理经济学考点整理
![管理经济学考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797bf6c9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2a.png)
管理经济学考点整理绪论:1、管理经济学:是⼀门研究如何把传统经济学的理论和经济分析⽅法应⽤于企业管理决策实践的学科。
2、微观经济学是⼀门理论科学,管理经济学则是⼀门应⽤科学。
3、管理经济学的基本⽅法是边际分析法,是向前看的决策思想。
4、企业在进⾏决策时,判断某项业务活动对企业有利还是不利,不应根据它的全部成本的⼤⼩,⽽应把由这项活动带来的边际收⼊去和它的边际成本相⽐较,如果前者⼤于后者,就对企业有利,否则就不利。
这种分析⽅法就是边际分析法。
5、边际分析法的两类规则:①⽆约束条件下最优业务量的确定最优化规则:边际利润为正值时,就应扩⼤业务量;边际利润为负值时,就应当减少业务量;边际利润为零时,业务量为最优,此时利润最⼤。
看P6【例0-2】②有约束条件下业务量的最优分配最优化规则:当各种使⽤⽅法向上每增加⼀单位业务量带来的边际效益都相等时,业务量的分配能使总效益最⼤;当各种使⽤⽅向上每增加⼀单位业务量引起的边际成本都相等时,业务量的分配能使总成本最低。
6、机会成本:如果⼀项资源既⽤于甲⽤途,⼜能⽤于其它⽤途(由于资源的稀缺性,如果⽤于甲⽤途,就必须放弃其它⽤途),那么资源⽤于甲⽤途的机会成本,就是资源⽤于次好的、被放弃的其他⽤途本来可以得到的净收⼊。
7、经济利润:销售收⼊—全部机会成本正常利润:销售收⼊等于全部机会成本8、外显成本:指企业实际的⽀出,通常能在会计账上表现出来;内涵成本:指⾮实际的⽀出,是会计账上未表现出来的开⽀,它等于机会成本和外显成本的差额。
第⼀章:1、需求的变动和需求量的变动的区别1)需求的变动: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由某种商品的价格变化所引起的需求数量的变动。
在⼏何上,表现为沿着既定的需求曲线运动。
需求量变动:是指在⼀定时期内,所有⾮价格因素不变的条件下,需求量随价格变化⽽变化。
价格上升,需求量减少;价格下降,需求量上升,价格与需求量呈反⽐关系,需求曲线具有负的斜率。
2)需求的变动——⾮价格因素变动,使需求曲线位移。
管理经济学常考知识点
![管理经济学常考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a09c4c207f1922791788e884.png)
一、名词解释1.最小最大遗憾值决策法最小最大遗憾值决策法把遗憾值作为决策的标准,先找出每个方案在各种自然状态中的最大遗憾值,然后从最大遗憾值中选择遗憾值最小的方案作为最优方案。
2.净现金投资量净现金投资量是指因决策引起的投资的增加量。
3.卡特尔几家寡头垄断企业联合起来,公开签订正式协议,共同规定一个价格,像完全垄断企业一样定高价,使得整个行业的总利润最大,这样的组织叫卡特尔。
4.相关本钱相关本钱是指适宜于做决策用的本钱。
5.经济模型经济模型是由经济变量之间额函数关系〔可以是代数式、图或表格〕构成的。
6.短期本钱函数企业在相对较短期内,至少有一种投入要素的数量是不变的,在这种条件下所形成的产量与本钱之间的关系,就是短期本钱函数。
7.产品转换曲线产品转换曲线是指在这条曲线上的各点都代表企业在资源给定的条件下能够生产的各种产品最大可能产量的可能组合。
8.市场调查法市场调查就是通过对消费者直接进展调查,来估计某种产品的需求量和各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9.供应量供应量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定条件下,生产者愿意并具有能力提供的某种产品或者效劳的数量。
10.货币的时间价值货币的时间价值是指因放弃现在使用资金的时机,可以换取的按照放弃时间的长短计算的回报。
11.管理经济学管理经济学是一门如何把经济学的理论和分析方法应用于企业管理决策实践的学科。
12.需求量需求量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定条件下,消费者愿意购置并具有购置能力的某种产品或者效劳的数量。
13.短期生产函数企业在相对较短期间内,至少有一种投入要素的数量是不变的,在这种条件下所形成的产量与投入要素之间的关系,就是短期生产函数。
14.影子价格如果企业的某投入要素量增加一个单位,使得企业的利润增加的数量,称为这种投入要素的影子价格。
15.最大利润定价法最大利润定价法是根据不同的价格水平上的总本钱和销售量,算出不同价格水平上的总利润,选择总利润最大的价格定价。
16.本钱加成定价法本钱加成定价法是以全部本钱〔变动本钱加固定本钱〕为定价根底,按照一定的目标利润率算出价格。
管理经济学知识点
![管理经济学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39c3735d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ef94e67.png)
管理经济学知识点关键信息项:1、需求与供给的分析方法2、成本与收益的计算3、市场结构与竞争策略4、定价策略5、生产决策与要素投入6、风险与不确定性决策7、政府政策对经济的影响11 需求与供给的分析方法111 需求曲线的定义和影响因素,包括消费者收入、消费者偏好、相关商品价格等。
112 供给曲线的概念及其受到生产成本、技术进步、生产者预期等因素的影响。
113 市场均衡的形成和变化,以及如何通过需求和供给的变动来分析市场价格和数量的变化。
12 成本与收益的计算121 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的区分,以及总成本、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的计算方法。
122 收益的类型,如总收益、平均收益和边际收益的计算和关系。
123 利润最大化的原则,即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时实现利润最大化。
13 市场结构与竞争策略131 完全竞争市场的特点,企业的短期和长期决策,以及市场的长期均衡。
132 垄断市场的形成原因和特征,垄断企业的定价策略和产量决策。
133 垄断竞争市场中产品差异化的作用,企业的短期和长期均衡。
134 寡头垄断市场的模型,如古诺模型、斯塔克尔伯格模型等,以及企业之间的博弈策略。
14 定价策略141 成本加成定价法的原理和应用,考虑成本和期望利润率来确定价格。
142 差别定价的条件和策略,根据消费者的需求弹性、购买时间等因素进行差别定价。
143 价格歧视的类型,如一级价格歧视、二级价格歧视和三级价格歧视,以及其对企业利润和社会福利的影响。
15 生产决策与要素投入151 生产函数的概念和形式,描述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
152 短期生产中的边际报酬递减规律,以及合理的劳动投入决策。
153 长期生产中的规模报酬,包括规模报酬递增、不变和递减的情况。
154 要素市场的供求分析,企业对要素的需求和要素价格的决定。
16 风险与不确定性决策161 风险的度量,如方差、标准差等,以及风险态度的分类,如风险规避、风险中性和风险偏好。
162 不确定情况下的决策方法,如期望收益法、最大最小化原则等。
管理经济学复习要点
![管理经济学复习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2b728919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9d31556.png)
绪论1。
管理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如何把传统经济学的理论和经济分析方法应用于企业管理决策实践的学科。
2。
管理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之间的区别研究对象对企业目标假设对企业环境假设研究目的微观经济学抽象企业利润最大化假定企业的外部企业行为环境信息为已知一般规律管理经济学现实企业短期目标是多样企业环境特别是企业决策化的;长期目标外部环境信息是是企业价值最大化不确定的3。
管理经济学的理论支柱。
(1)建立经济模型(2)边际分析法(3)需求弹性理论(4)关于市场机制和市场竞争的基本原理(5)边际收益递减规律(6)机会成本原理(7)货币的时间价值4。
比较机会成本与会计成本这两个概念.(1)会计成本是反映的只是账面上的支出,属于历史成本,反映企业资源的实际货币支出。
它不能用于企业决策。
(2)机会成本是指资源用于次好用途时所能获得的价值,只有用机会成本做决策,才能判断资源是否真正得到了最优利用。
可以用于企业决策。
5.比较会计利润、经济利润和正常利润(1)会计利润=销售收入—会计成本经济利润=销售收入—机会成本(2)会计利润收支的差额;反映通过经营的货币增殖部分经济利润资源配置合理与否的标志:经济利润>0 ,资源配置合理经济利润<0,资源配置不合理正常利润经济利润=0 ,可获得正常利润。
正常利润是全部机会成本的一部分。
6.外显成本是企业实际的支出,通常能在会计账上表现出来内含成本是企业非实际的支出,不能在会计账上表现出来机会成本=外显成本+内含成本第一章市场供求及其运行机制7.需求量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一定条件下,消费者愿意购买并能够买得起的某种产品或劳务的数量.8.影响需求量的因素⑴产品的价格⑵相关产品的价格(替代品:;互补品: )⑶消费者的收入⑷消费者的爱好⑸消费者对未来价格变化的预期⑹广告费用9。
(1)需求曲线是指假定在除价格之外其他因素均保持不变的条件下,反映需求量与价格之间的关系。
(2)需求曲线的规律:总是一条自左向右方倾下(斜率为负)的曲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管理经济学知识点绪论:一.管理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异同同:前者与后者都是研究企业的行为,都要根据对企业目标的假设,再结合企业内外的环境来研究。
异:(1)后者是一门理论科学,研究的是抽象的企业,而前者则是一门应用科学,研究的是现实的企业(2)后者是以企业的唯一目标是追求最大利润为假设的,而前者则认为实现企业的目标从短期看,只能是有条件地谋求尽可能多的利润,从长期看,则是追求企业价值的最大化(3)后者是以企业所处环境的全部信息已知为假设的,据此来研究企业行为的一般规律,而前者则认为企业的环境信息是不确定的,因而需要依靠多种学科的知识对有关数据进行预测和估计,在不确定条件下进行具体决策。
二、管经的理论和支柱主要有:建立经济模型,边际分析法,需求弹性原理,关于市场机制和市场竞争的基本原理,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机会成本概念和资金的时间价值。
三、管经的决策准则1、企业目标:企业分为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
短期目标是多样化的,长期目标是实现企业长期利润的最大化。
2、利润的种类及其在决策中的作用:可分为会计利润和经济利润,经济利润是决策的基础。
几种特殊情况下的机会成本:(1)业主用自己的资金办企业——把这笔资金借出可得到的利息。
(2)业主自己兼任经理——他在别处从事其他工作可得到的薪水。
(3)机器原来闲置,现在用来生产某种产品——零。
(4)机器原来生产A,可得利润X元,现在改生产B——生产A可得到的利润X元。
(5)过去买进的物料,现在市价变了,其机会成本——按市价计算。
(6)按目前市价购进的物料、雇用的职工以及贷入的资金——与其会计成本一致。
(7)机器设备折旧——该机器设备期初与期未可变卖价值之差。
3、经济利润的意义:大于零,则说明资源用于本用途的价值要高于其他用途,资源配置较优,否则说明本用途的资源配置不合理。
4、机会成本= 外显成本+ 内含成本名词解释:1、管理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如何把传统经济学的理论和经济分析方法应用于企业管理决策实践的学科。
2、经济模型:由经济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构成,通过建立经济模型来研究经济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可达到科学地进行经济预测和经济决策的目的。
3、边际分析法:是微观经济学分析和研究资源最优配置的基本方法,是一种正确的决策思想,用其衡量一个方案或一项活动是否有利,就是要把这个方案或活动引起的额外成本(边际成本)与引起的额外收益(边际收入)相比,如果后者大于前者,就是有利的,否则就是不利的,这种决策方法体现了向前看的决策思想。
4、机会成本:是指资源用于其他的、次好的用途所可能得到的净收入,只有用机会成本做决策,才能判断资源是否真正得到了最优使用。
5、企业的价值:是指企业未来预期利润收的现值之和。
6、会计利润:等于销售收入减去会计成本的差额,它反映企业通过经营增加了多少货币收入,会计师计算会计利润的目的是报告企业的盈亏情况,以便投资者作为投资、政府作为征税的根据等。
7、经济利润:等于销售收入减去机会成本的差额,经济利润大于零,说明资源用于本用途的价值要高于其他用途,资源配置较优;否则,说明本用途的资源配置不合理,因此,经济利润是决策的基础。
8、正常利润:经济利润为零时,企业的利润。
指业主如果把他在本企业的投资用于其他相同风险的事业所可能得到的收入,即为吸引企业主在本企业投资而必须给他的最少的报酬,它属于机会成本性质。
9、外显成本:是指企业实际的支出,通常能在会计帐上表现出来。
10、内含成本:是指非实际的支出,是会计帐上未表现出来的开支,=机会成本-外显成本。
公式:全部机会成本=资金机会成本+薪水机会成本+折旧机会成本+销售机会成本+经营费用机会成本二.市场供求及其运行机制1.1 需求量:需求量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一定条件下,消费者愿意购买并能购买得起的某种产品或劳务的数量1.2 影响需求量的因素产品价格(↑↓)、消费者收入(一般的,↑↑)、相关产品价格(替代品价格:↑↑;互补品价格:↑↓)、消费者爱好、广告费用(一般,在限度内↑↑)和消费者对未来价格的预期(一般,价格看涨,需求量↑)等。
1.3 需求函数:是需求量与影响这一数量的诸因素之间关系的数学表示式,可记为Qx =f(Px,Py,T,I,E,A,……)1.4 需求曲线:是假定需求函数中的非价格因素不变,反映需求量与价格之间关系的表达式,或QD=f(p),需求曲线具有自左向右下方倾斜的规律。
可分为个人、企业、行业三种需求曲线。
个人需求曲线:表示消费者愿意购买某种产品的数量与其价格之间的关系。
行业需求曲线:表示市场上全体消费者愿意购买某种产品的总数与其价格之间的关系。
行业需求曲线可由行业内各单个消费者的需求曲线横向相加求得。
企业需求曲线:表示某个企业全部顾客愿意向该企业购买某种产品的数量与其价格之间的关系。
1.5 需求的变动是指当非价格因素变化时需求曲线的位移。
需求量的变动是指当非价格因素不变、价格变动时,需求量沿原需求曲线发生的变动。
1.6 供给量:指在一定时期内,一定条件下,生产者愿意并有能力提供某种产品或劳务的数量。
1.7 影响供给量的主要因素:产品价格(↑↑)、产品成本(↓↑)和生产者对价格的预期(↑↑)。
1.8 供给函数:是供给量与影响这一数量的诸因素之间关系的数学表示式,可记为Qs =f(P,C,E,……),诸因素中,价格是最灵敏、最重要的因素。
1.9 供给曲线:假定影响供给量的非价格因素不变,反映供给量与价格之间关系的表达式,可记为Qs=f(p),供给曲线具有自左向右上方倾斜的规律,可以分为企业供给曲线和行业供给曲线。
1.10 供给的变动:是指当非价格因素变动时,供给取现代位移。
供给量的变动是指当非价格因素不变、价格变动时,供给量沿供给曲线发生的变动。
1.11 供求法则:客观存在的,需求、供给和价格之间的关系。
其内容是:在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的交点决定市场的均衡价格和均衡交易量。
供给、需求两曲线相交之处,表明此时需求量等于供给量,按这种价格成交能使供需双方都满意,两曲线的交点称均衡点,此时的交易量Q0称均衡交易量,价格P0称均衡价格。
1.12 需求——供给分析法:通过供给和需求曲线分析供需双方及其影响因素和价格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常用的经济分析工具。
定律:需求(供给)曲线在需求(供给)量增加时,其曲线外移;减少时,其曲线内移。
或者说,当需求(供给)曲线外移时,需求(供给)量增加;内移时,需求(供给)量减少。
此类题答题格式:……的变化属非价格因素发生了变化,这会使需求(供给)发生变动,使需求(供给)曲线从如图D1(S1)右(左)移至D2(S2),在价格不变的情况下,……的需求(供给)量将会从Q1增加(减少)到Q2。
1.13 市场机制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作用: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人们必须对使用和生产什么样的资源和产品进行经济选择,资源的可替代性使人们在经济有选择,社会资源优化配置的基本标志:社会上各种商品的供求达到平衡。
价格上涨,能刺激生产、拟制需求;价格下跌,能拟制生产、刺激需求。
从总体上看,价格机制通过各种商品的价格波动能基本实现供需平衡,从而实现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
1.14 市场机制的不足:在实际生活中,市场价格机制在某些领域或某些条件下可能“失灵”,其主要原因有:垄断因素的存在、外溢效应的存在、公共物品(非竞争性、非排他性)的存在、信息的不完全性和收入分配的不公等。
外溢效应:私人成本和私人效益是指从企业角度计算的产品成本和效益,社会成本和社会效益是指从社会角度计算的成本和效益,经济学把社会成本大于私人成本的部分称为外溢成本,把社会效益大于私人效益的部分称为外溢效益,这类现象统称外溢效应。
当企业有外溢效应时,本应按照社会成本和社会效益进行决策,但在市场经济中,企业总是按私人成本和私人效益做决策,就会导致产量的偏高(有外溢成本的情况下)或偏低(有外溢效益的情况下),从而使社会资源得不到合理分配。
1.15 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条件:要有独立的市场竞争主体、要建立竞争性的市场体系、建立宏观调控体系和政府进行必要的干预。
三.需求分析和需求估计一、需求弹性:说明需求量对某种影响因素变化的反应程度。
公式为需求量变动率与影响因素变动率之比。
1、需求的价格弹性需求的价格弹性:反映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或者说,价格变动百分之一会使需求量变动百分之几。
价格弹性=需求量变动%/价格变动%=(△Q/△P)•(P/Q)有两种算法:点价格弹性、弧价格弹性。
前者方程必须已知,后者知道点的座标。
公式分别为:点:εp=(dQ/dP)•(P/Q)弧:Ep=[(Q2-Q1)/(P2-P1)]•[(P1+P2)/(Q1+Q2)]价格弹性是负值,但一般取绝对值来比较弹性的大小,价格弹性与需求曲线的斜率成反比,与P/Q的值成正比;当其他条件相同,平坦的需求曲线弹性大,陡的需求曲线弹性小。
2、具有不同价格弹性的需求曲线四种:完全非弹性的需求曲线(垂直直线,如自来水、电、液化气等,P↑,Q基本不变);完全弹性的需求曲线(水平的直线,如完全竞争市场上的同类产品,P↑,Q→0);单元弹性的需求曲线(双曲线,Q随P同比变化,但销售收入不变);中点为单元弹性需求,中点以上的部分为弹性需求,以下为非弹性需求(倾斜的直线)。
3、价格弹性与销售收入之间的关系弹性需求单元弹性需求非弹性需求|εp|>1 |εp|=1 |εp|<1P↑销售收入↓销售收入不变销售收入↑P↓销售收入↑销售收入不变销售收入↓4、价格弹性与总收入、边际收入和平均收入间的关系。
(1)弹性需求时,降价能使销售收入增加;非弹性需求时,降价则会使销售收入减少,故销售收入一定在单元弹性时为最大。
销售收入曲线形状为一条抛物线。
(2)边际收入MR:指在一定产量水平上,额外增加一个产量能使总收入增加多少。
边际收入在需求量为零时最大,在弹性需求时为正值,在单元弹性时为零,在非弹性需求时为负值。
(3)平均收入:等于总收入除以销售量,也就是产品的价格P,平均收入曲线即企业的需求曲线。
三者关系:MR=P•(1-1/|εp|)|εp|=∞时,MR=P;|εp|为其他值时,MR<P;|εp|>1时,MR>0;|εp|=1时,MR =0;|εp|<1时,MP<0。
5、影响价格弹性的因素(1)商品是必需品还是奢侈品(|εp|前者小,后者大)(2)可替代的物品越多,性质越接近,|εp|就越大。
即替代某商品的难易程度决定此商品|εp|的大小。
(3)购卖商品的支出在人们收入中所占的比重(比重大的|εp|大,比重小的|εp|小)。
(4)时间因素也影响弹性的大小(同样的商品,从长期看,|εp|就大,从短期看,|εp|就小)。
6、价格弹性应用:(1)用于价格和销售量的分析和估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