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尘污染管控制度
扬尘治理管理制度范本(2篇)
![扬尘治理管理制度范本(2篇)](https://img.taocdn.com/s3/m/e9e3d395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8a.png)
扬尘治理管理制度范本一、工作目标提高我项目文明施工管理水平,以治理扬尘污染为重点,以项目部为主体,各职能部门配合,采取综合防治措施,使扬尘污染从源头上得到有效控制,确保避免扬尘污染。
二、工作内容1、在制定和实施施工组织时,把扬尘污染控制放在突出的位置,对扬尘污染控制工作进一步深化,加大环保投入,巩固扬尘治理成果。
2、深入开展环保宣传活动,加大宣传力度,利用座谈会、培训等各种形式,宣传扬尘污染控制的重要性,使各管理人员和操作工人知晓扬尘污染控制的重要性,调动其自觉参加扬尘污染控制工作的积极性,形成良好治理氛围。
3、扬尘污染控制工作纳入日常化管理,项目部成立扬尘整治工作小组,由王涛同志为组长,全体人员为组员负责日常工作的开展,定期召开扬尘污染控制工作例会,交流做法,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保证扬尘污染控制工作长抓不懈。
4、在加强项目部管理的同时,将扬尘工作作为安全员工作内容之一,对裸土、绿化、道路保洁及工地扬尘等发挥监督作用,发现问题及时制止并向有关部门和人员反映,及时做好整改工作。
5、突出重点。
对新开工的工地做到早介入;对建设中的工地、按扬尘控制规范,对硬件设施管理,措施到位,软件管理规范有序;对收尾工地,继续不懈怠的加强监管,使扬尘污染控制贯穿于工程之中。
对产生扬尘污染的点位加强监管,落实好裸土覆盖、硬化道路、冲洗车辆、洒水降尘、工地绿化六个____%必须达标的要求,施工过程中必须做到“六不准、六必须”,即必须打围作业、必须硬化道路、必须冲洗设施、必须湿法作业、必须配齐保洁人员、必须定时清扫施工现场;六不准—不准车辆带泥出门、不准运渣车冒顶装载、不准高空抛撒建渣、不准现场搅拌混凝土、不准场地积水、不准现场焚烧废弃物6、把扬尘控制工作纳入项目部日常管理序列,每月开展一次专项检查,并组织日常巡查,认真履行管理职责,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保持常态。
7、落实检查制度。
由项目部安全员牵头对工地进行巡查,检查情况记录在案。
环境保护(扬尘防治)管理制度
![环境保护(扬尘防治)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824e1a8b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97.png)
一、环境保护(扬尘防治)管理制度一、环境保护管理规定1、贯彻国家及地方有关施工现场环境保护管理规定及标准,建立健全环境保护管理体系。
2、施工组织设计中必须有针对性的环境保护措施,并根据工程进度情况及时补充相应的污染治理措施。
3、项目部要完善扬尘管控措施,对工地周边围挡、物料堆放覆盖、土方开挖湿法作业、路面硬化、出入车辆清洗、渣土车辆密闭运输做到“六个百分之百”要求。
4、项目施工过程中必须做到“六不准、六必须”,即必须打围作业、必须硬化道路、必须冲洗设施、必须湿法作业、必须配齐保洁人员、必须定时清扫施工现场;六不准—不准车辆带泥出门、不准运渣车冒顶装载、不准高空抛撒建渣、不准现场搅拌混凝土、不准场地积水、不准现场焚烧废弃物。
5、充分利用绿色智慧工地科技手段。
安装扬尘在线监测和视频监控设备,将扬尘监测设备与喷淋、雾炮等设施进行联动,实现超标预警、远程控制与自动降尘;建筑工地主要出入口安装车辆冲洗监控系统,实现工地出入车辆“不带泥上路”,确保工地周围道路清洁。
6、电锯、电刨、砂轮锯、搅拌机、振动器、空压机等应控制噪声源,必须采取封闭式作业,严格控制作业时间,减少人为噪声。
7、搅拌机废水、食堂污水必须经沉淀、隔油后再排入市政管线。
现场储存油漆、油料要妥善保管,防止因渗漏而污染水源。
8、经常检查环境保护设施的使用情况,对不按规定使用污染治理设施的人员,随意停用、拆卸设施的人员,按有关规定处罚。
9、经常开展环境保护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不断提高作业人员环境保护意识。
10、若需夜间施工,必须经有关部门批准并办理相关的手续,且有防尘降噪措施。
二、环境保护教育制度1、环境保护知识必须纳入工人的“教育”内容,教育覆盖面达到100%。
2、施工现场所涉及的污染治理岗位作业人员,未经教育、培训和考核,不得上岗从事工作。
3、施工现场必须定期对不同岗位班组作业人员,进行针对性的环境保护知识教育和培训,考核不合格者不得上岗。
4、每次培训考核后要汇总登记,将培训考核人员试卷及成绩汇总归档备查。
扬尘控制工作制度记录
![扬尘控制工作制度记录](https://img.taocdn.com/s3/m/b181e1bc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9118c4c.png)
扬尘控制工作制度记录一、背景和目的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筑工地数量不断增加,扬尘污染成为影响城市空气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为了有效控制建筑工地的扬尘污染,改善城市空气质量,保护市民健康,特制定本扬尘控制工作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所有建筑施工工地,包括但不限于建筑工程、道路工程、市政工程、绿化工程等。
三、组织机构成立扬尘控制工作领导小组,由市建设局、市环保局、市城市管理局等部门组成,负责组织、协调和监督全市扬尘控制工作。
四、工作内容1. 施工工地管理施工工地应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制定扬尘控制方案,并报扬尘控制工作领导小组备案。
工地应设置围挡,高度不低于1.8米,并在围挡上悬挂扬尘控制宣传标语。
2. 洒水降尘施工工地应配备足够的洒水设备,定期对工地进行洒水降尘。
根据气象条件和空气质量状况,适时增加洒水频次。
3. 覆盖堆放物料施工工地应将散装物料堆放在固定的堆放区域,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覆盖,防止物料被风吹散。
4. 清洁车辆施工工地的进出现场车辆应保持清洁,防止带泥行驶,污染城市道路。
5. 施工道路硬化施工工地内的道路应进行硬化处理,防止泥土飞扬。
6. 绿化带建设施工工地周边应设置绿化带,以减少扬尘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五、工作流程1. 施工工地应根据相关要求,制定扬尘控制方案,并报扬尘控制工作领导小组备案。
2. 扬尘控制工作领导小组对施工工地的扬尘控制方案进行审核,并提出修改意见。
3. 施工工地根据修改意见进行调整,并按照备案的扬尘控制方案进行实施。
4. 扬尘控制工作领导小组对施工工地的扬尘控制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
5. 施工工地应定期向扬尘控制工作领导小组报告扬尘控制工作进展情况。
六、考核与奖惩1. 扬尘控制工作领导小组对施工工地的扬尘控制工作进行考核,对达到优良等级的工地给予表扬和奖励。
2. 对未达到扬尘控制要求的建设项目,由扬尘控制工作领导小组责令停工整改,并依法予以处罚。
扬尘污染电厂管理制度范本
![扬尘污染电厂管理制度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0358ddf5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aa.png)
一、总则为加强电厂扬尘污染治理,保障环境空气质量,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山东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电厂实际情况,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管理目标1. 严格控制电厂生产、施工、运输等环节产生的扬尘污染。
2. 实现电厂扬尘污染治理工作常态化、规范化。
3. 确保电厂环境空气质量达到国家和地方相关标准。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电厂扬尘污染治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电厂扬尘污染治理工作的统筹规划、组织实施和监督管理。
2. 设立扬尘污染治理办公室,负责日常管理工作,具体职责如下:(1)宣传扬尘污染治理法律法规和政策;(2)制定扬尘污染治理方案,并组织实施;(3)监督扬尘污染治理措施落实情况;(4)定期对扬尘污染治理效果进行评估;(5)处理扬尘污染投诉举报。
四、扬尘污染治理措施1. 严格控制生产扬尘:(1)加强生产工艺优化,降低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扬尘;(2)对生产设备进行定期维护保养,减少设备磨损产生的扬尘;(3)对生产区域进行绿化,减少裸露土地面积。
2. 严格施工扬尘治理:(1)施工工地实行围挡封闭,设置警示标志;(2)施工现场裸露土地进行覆盖,防止扬尘;(3)施工现场道路硬化,减少车辆通行产生的扬尘;(4)施工车辆出入进行冲洗,防止带泥上路。
3. 严格运输扬尘治理:(1)运输车辆严格执行装载规范,防止物料泄漏;(2)运输车辆进行密闭运输,减少扬尘;(3)加强运输车辆管理,防止超载、超速行驶。
4. 严格生活垃圾和固体废物处理:(1)建立生活垃圾收集、运输、处理体系,减少露天堆放;(2)对固体废物进行分类收集、储存、运输,减少扬尘污染。
五、监督检查与考核1. 对电厂扬尘污染治理工作进行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2. 对扬尘污染治理不力的单位或个人,依法依规追究责任;3. 将电厂扬尘污染治理工作纳入年度考核,考核结果与绩效挂钩。
六、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2. 本制度由电厂扬尘污染治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水泥厂扬尘管理制度
![水泥厂扬尘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a17a9299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bd6ee4d.png)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水泥厂扬尘污染治理,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改善环境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厂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厂所有水泥生产、储存、运输、装卸等环节的扬尘污染治理工作。
第三条本制度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通过科学管理、技术进步、工程措施等手段,有效控制扬尘污染。
第二章组织机构及职责第四条建立水泥厂扬尘污染治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厂扬尘污染治理工作的组织、协调、监督和考核。
第五条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具体实施扬尘污染治理工作,其主要职责如下:(一)制定扬尘污染治理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二)监督各车间、部门落实扬尘污染治理措施;(三)组织开展扬尘污染治理宣传教育活动;(四)定期对扬尘污染治理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五)向上级部门报告扬尘污染治理工作情况。
第六条各车间、部门应设立扬尘污染治理责任人,负责本部门扬尘污染治理工作的组织实施。
第三章防治措施第七条优化生产流程,减少扬尘产生。
(一)优化水泥生产工艺,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粉尘排放;(二)加强原料、辅料、成品等物料的储存管理,采用封闭式储存设施,减少物料堆场扬尘;(三)优化运输方式,采用密闭式车辆运输物料,减少运输过程中的扬尘。
第八条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扬尘排放。
(一)对水泥生产过程中的物料输送、破碎、筛分、磨粉等环节,采取密闭输送、喷淋降尘、布袋除尘等措施,降低粉尘排放;(二)对厂区内道路、料场、车间等场所进行洒水降尘,减少扬尘产生;(三)对厂区内裸露地面进行绿化、硬化,减少扬尘。
第九条加强扬尘污染监测。
(一)建立扬尘污染监测制度,定期对厂区内扬尘浓度进行监测;(二)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找出扬尘污染的主要原因,制定针对性的治理措施;(三)对监测结果进行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第十条加强扬尘污染治理设施的管理和维护。
(一)对扬尘污染治理设施进行定期检查、维护,确保设施正常运行;(二)对损坏、失效的扬尘污染治理设施进行及时更换;(三)对扬尘污染治理设施运行情况进行记录,确保治理效果。
大气扬尘治理工作制度
![大气扬尘治理工作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b0a4fd97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8f.png)
大气扬尘治理工作制度一、总则第一条为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大气污染,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大气扬尘治理工作要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强化源头控制、过程管理和末端治理,实行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全社会参与的机制。
第三条各级政府应当将大气扬尘治理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明确治理目标和任务,建立健全大气扬尘污染防治体系,确保大气环境质量逐步改善。
第四条各级环保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大气扬尘治理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其他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共同做好大气扬尘治理工作。
第五条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遵守大气污染防治法律法规,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和减少大气扬尘污染。
第六条公民有保护大气环境的义务,有权对大气扬尘污染行为进行举报和控告。
二、源头控制第七条严格新建、改建、扩建建设项目的大气污染防治设施设计、施工和验收标准,确保污染防治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第八条加强对火电、钢铁、水泥、化工等高污染行业的监管,严格执行排放标准,推动企业采用先进技术和清洁生产工艺。
第九条加强城市道路、广场、公园等公共设施的建设、改造和维护,选用低尘施工工艺和材料,减少扬尘排放。
第十条城市绿化和园林建设应选用适宜当地气候、土壤的植物,提高绿化覆盖率,减少裸露土地面积。
第十一条加强对露天堆放物料的管理,采取覆盖、喷洒、围挡等措施,防止物料扬尘。
三、过程管理第十二条建立大气扬尘污染监测网络,加强对重点区域、重点企业和重点工程的大气扬尘监测,及时掌握大气扬尘污染状况。
第十三条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定期对大气污染防治设施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设施正常运行。
第十四条加强对运输车辆的管理,严格执行车辆冲洗、密闭运输等规定,减少道路扬尘污染。
第十五条建筑施工单位应制定施工扬尘污染防治方案,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扬尘污染。
门面施工扬尘管理制度
![门面施工扬尘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6512a88a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d7.png)
门面施工扬尘管理制度一、总则为有效管理门面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扬尘污染,保障施工现场周边环境卫生,提升工程形象,促进城市环境整治和保护,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门面施工项目中产生的扬尘污染管理,包括但不限于门面改造、门头拆卸、门面翻新等施工项目。
三、施工单位管理责任1. 施工单位应根据工程性质和规模合理制定扬尘管理措施,并明确责任人;2. 落实扬尘管理措施的责任人应具备相关岗位职权和技术知识,负责管理和监督扬尘管控工作;3. 施工单位应建立健全扬尘管理档案,记录施工现场扬尘监测数据、管理措施落实情况等信息;4. 施工单位应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的环境保护意识和扬尘管理能力。
四、施工现场扬尘管理措施1. 施工单位应严格控制扬尘源,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扬尘产生;2. 配备合格的扬尘防控设施和装备,包括喷淋设备、防尘网、封闭施工区域等;3. 定期清洁施工现场和周边地面,减少扬尘的扩散;4. 合理安排施工作业时间,避免在高风天气施工,减少扬尘对周边环境的影响;5. 严格控制废弃物的堆放和清运,避免扬尘二次污染。
五、扬尘监测与评估1. 施工单位应委托相关单位对施工现场和周边环境进行扬尘监测,定期公布监测数据;2. 对扬尘监测数据进行评估分析,及时调整扬尘管控措施;3. 对扬尘监测数据异常情况进行调查处理,避免造成环境损害。
六、违规处理1. 对未履行扬尘管理责任的施工单位,责令限期整改,自行纠正并整改污染行为;2. 对恶意违规的施工单位,依法依规进行处罚;3. 一旦发生扬尘事故导致环境污染,施工单位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七、其他1. 本制度由施工单位全体员工必须严格遵守,禁止私自改动;2. 如有涉及法律法规变化或新情况出现,本制度将及时调整完善;3. 本制度未尽事宜,由施工单位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管理办法。
以上为门面施工扬尘管理制度,希望通过严格管理和有效措施,减少施工过程中扬尘污染,共同维护环境卫生,创造美好城市。
环卫局扬尘污染防治管理制度
![环卫局扬尘污染防治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ed95b00a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1c6d96b.png)
04
扬尘污染防治管理监督与考 核
监督管理部门职责与要求
建立扬尘污染防治管理机制
负责制定扬尘污染防治管理制度, 并组织实施。
组织开展宣传教育
负责组织开展扬尘污染防治的宣传 教育工作,普及扬尘污染防治知识 。
监督检查
负责对管辖范围内的扬尘污染防治 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对存在的问题 及时督促整改。
协调解决重大问题
制度涵盖范围
•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城市范围内所有产生扬尘污染的企 事业单位、建筑工地、道路保洁、垃圾处理等场所。
02
扬尘污染防治管理规定
施工扬尘污染防治负总责,应当制定扬尘污染防治方案和措施,确 保扬尘治理资金投入,并监督施工、监理单位具体实施。
02
施工单位应当建立施工扬尘污染防治责任制,明确单位负责人和作业人员职责 ,制定并落实扬尘污染防治措施。
施工扬尘污染防治应急管理措施
总结词
制定应急预案,确保在突发情况下能够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详细描述
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制定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响应流程;配备必要的应急 设施和设备,如洒水车、覆盖网等;建立应急队伍,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 响应;对应急处置过程进行监督和评估,及时总结经验教训,持续改进。
采取定期考核与不定期抽查相结合的方式进 行考核。
扬尘污染防治管理考核标准与要求
考核标准
根据扬尘污染防治目标任务和工作要求,制定具体的考核标准,包括工作完 成情况、现场管理效果等方面。
要求
要求各单位严格按照扬尘污染防治管理制度的要求,认真落实各项措施,确 保扬尘污染防治工作取得实效。
05
附则与附件
监理单位应当对施工单位扬尘污染防治宣传教 育情况进行监督,对未按照规定进行宣传教育 的,应当要求其立即改正。
陕西省扬尘治理规章制度
![陕西省扬尘治理规章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df261d00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6283410.png)
陕西省扬尘治理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对陕西省扬尘污染的治理,改善空气质量,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陕西省内各类生产、施工和运输等活动中产生的扬尘污染防治工作。
第三条扬尘治理应遵循“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采取综合措施,加强管理,推动扬尘污染治理工作。
第四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遵守本规章制度,加强扬尘治理,保护生态环境。
第五条各级政府部门要加强对扬尘治理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扬尘污染防治的长效机制。
第二章扬尘排放控制第六条任何单位和个人在生产、施工和运输等活动中,应尽量减少扬尘排放量,采取措施控制扬尘排放。
第七条各生产企业应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要求,采取科学有效的控制措施,减少扬尘排放。
第八条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应加强扬尘控制,合理安排作业时间和施工方式,采用封闭式施工等措施控制扬尘排放。
第九条运输企业要合理安排车辆行驶路线,减少扬尘排放,保持车辆整洁,定期清洗车辆。
第十条工地、矿山等单位要加强对扬尘污染的监测,定期向上级环保部门报告扬尘排放情况。
第十一条涉及扬尘污染的单位要配备相关设备和设施,确保扬尘排放处于规定的标准限值之内。
第三章扬尘管控措施第十二条扬尘管控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喷洒、覆盖、封闭等措施。
第十三条生产企业要根据生产过程的实际情况,采取喷洒、覆盖等措施,降低扬尘排放。
第十四条施工单位要配备喷淋设备、封闭施工设备等设施,采取湿法施工等措施,降低扬尘排放。
第十五条运输企业要定期清洗车辆,加装防尘设备,减少扬尘排放。
第十六条工地、矿山等单位要建立扬尘管控工作制度,明确责任分工,加强扬尘管控工作。
第十七条各级环保部门要加强对扬尘管控措施的监督检查,对不符合要求的单位进行相应处理。
第四章扬尘治理奖惩机制第十八条对扬尘排放量较低,治理效果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或奖金。
第十九条对扬尘排放量较高,治理效果不明显的单位和个人,进行通报批评、罚款等惩罚措施。
扬尘治理建立工作制度
![扬尘治理建立工作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36636196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ed.png)
标题:扬尘治理建立工作制度一、背景及意义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筑工地、道路施工、生产企业等场所的扬尘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对空气质量、人民群众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影响。
扬尘治理已成为当前环保工作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为了有效地控制和减少扬尘污染,改善空气质量,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各地纷纷采取措施,加强扬尘治理工作。
建立扬尘治理工作制度,是推进扬尘污染防治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的重要举措,对于提高扬尘治理效果,促进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具有重要意义。
二、工作制度内容1. 明确责任分工扬尘治理工作制度首先要明确各方的责任分工。
政府部门要加强对扬尘治理工作的领导,统筹协调各部门力量,形成合力。
环保、建设、交通、城市管理等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责,分别负责建筑工地、道路施工、生产企业等领域的扬尘污染防治工作。
2. 制定具体措施根据扬尘污染源头的不同,制定有针对性的治理措施。
对于建筑工地,要严格执行施工工地扬尘污染防治“六个百分之百”的要求,即:施工围挡、洒水降尘、覆盖裸土、绿化带建设、冲洗车辆、清理积尘。
对于道路施工,要采取湿法作业,定时洒水,确保施工路面清洁。
对于生产企业,要加强对物料堆放的规范化管理,实行覆盖、洒水等降尘措施。
3. 加强监管执法建立健全扬尘治理监管执法机制,加大执法力度,对违反扬尘污染防治规定的单位和个人,依法予以处罚。
同时,要加强对扬尘治理工作的督查,对工作不力、成效不明显的地区和单位,严肃追究责任。
4. 强化科技支撑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扬尘治理效果。
比如,采用无人机、激光雷达等设备,进行全天候、全方位的监测,精准锁定污染源,快速发现和处理问题。
5. 广泛宣传引导加强对扬尘治理工作的宣传,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环保意识,引导社会各方共同参与扬尘治理。
通过新闻媒体、网络、社区等多种渠道,普及扬尘污染防治知识,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6. 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扬尘治理工作制度要注重长效机制的建立。
政府部门要定期组织评估扬尘治理工作成效,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
建筑公司扬尘治理管理制度
![建筑公司扬尘治理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e4752859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ef.png)
建筑公司扬尘治理管理制度一、总则1. 本制度依据国家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及标准,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
2. 公司所有在建项目必须严格执行本制度,确保施工现场扬尘治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3. 公司成立专门的环保管理部门,负责监督和检查扬尘治理工作的实施情况。
二、组织管理1. 公司设立环保管理部门,配备专职人员负责扬尘治理工作的日常管理和监督检查。
2. 各项目部应成立扬尘治理小组,由项目经理担任组长,负责本项目的扬尘治理工作。
3. 定期组织扬尘治理培训,提高全体员工的环保意识和操作技能。
三、技术措施1. 施工现场应采取封闭管理,设置围挡,防止扬尘扩散。
2. 施工现场内主要道路、作业区应进行硬化处理,减少尘土飞扬。
3. 土方作业时,应采取湿法作业,减少扬尘产生。
4. 施工材料应妥善堆放,避免露天堆放导致风吹扬尘。
5. 施工现场应配备适量的洒水车,定时对道路和作业区进行洒水降尘。
四、监督检查1. 环保管理部门应定期对施工现场进行扬尘治理的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 对于违反扬尘治理规定的行为,环保管理部门有权提出整改意见,并督促落实。
3. 建立扬尘治理档案,记录扬尘治理的措施、效果及监督检查的结果。
五、责任追究1. 对于未能按照扬尘治理要求执行的项目部,公司将给予通报批评,并要求限期整改。
2. 若项目部因扬尘问题被有关部门处罚,公司将根据情节严重性对项目负责人及相关责任人进行处罚。
3. 对于在扬尘治理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个人或集体,公司将给予表彰和奖励。
六、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执行,由环保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2. 本制度如有更新,将及时通知各相关部门和项目部。
扬尘污染防治理规章制度
![扬尘污染防治理规章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72d7a151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971f95b.png)
扬尘污染防治理规章制度一、法律法规1. 《大气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是我国大气环境保护的基本法律,其中对扬尘污染的防治作出了规定。
根据该法规定,生产、建设、行政单位、社会组织等单位和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防治扬尘污染,不得任意排放扬尘。
2. 《扬尘污染防治法》《扬尘污染防治法》是对《大气污染防治法》在扬尘方面的细化和补充,其中规定各类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应采取措施减少扬尘排放,并对未能达到排放标准的企业进行处罚。
二、扬尘排放标准1. 建筑施工扬尘管理规定根据《建筑施工扬尘管理规定》,施工单位在施工现场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扬尘污染。
要求施工现场要定期进行清洁,减少扬尘。
2. 交通扬尘管理办法《交通扬尘管理办法》规定运输车辆必须安装除尘设备,减少道路扬尘的排放。
同时,还规定了车辆的运输轨迹和速度,以降低扬尘排放。
三、扬尘治理措施1. 绿化覆盖绿化是减少扬尘的有效方法之一,植被能够吸收空气中的颗粒物,减少扬尘影响。
在城市中加大绿化面积,可以降低扬尘排放。
2. 湿地抑尘湿地抑尘是一种传统的扬尘治理方法,通过湿润土壤,减少土壤表面的扬尘排放。
可以在扬尘源头喷洒水雾或其他抑尘剂,使扬尘降低。
3. 技术改造对于一些高排放企业,可以进行技术改造,更新设备,减少扬尘排放。
政府可以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鼓励企业自觉进行技术改造。
四、监管机制1. 监测站点建立扬尘监测站点,对扬尘浓度进行监测,了解扬尘排放情况,指导扬尘治理工作。
定期发布监测数据,向社会公众公开。
2. 督查检查政府部门要加大对扬尘排放的督查检查力度,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对违规行为进行处罚。
建立健全的扬尘排放台账,定期公布企业的扬尘排放情况。
五、教育宣传加强对扬尘污染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公众对扬尘污染的认识和关注度。
组织开展环保宣传活动,引导公众重视扬尘治理工作,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氛围。
总之,扬尘污染是城市环境中常见的一种污染形式,需要各级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通力合作,共同治理。
建筑工程扬尘管控制度
![建筑工程扬尘管控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f0d16e45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2c.png)
建筑工程扬尘管控制度建筑工程扬尘管控制度的核心目标是通过一系列具体措施,实现施工过程中扬尘排放的最小化。
为实现这一目标,制度应涵盖以下几个方面:一、施工现场管理施工现场是扬尘产生的主要源头,因此,加强现场管理是控制扬尘的关键。
施工现场应设置围挡,围挡高度不低于2.5米,并确保围挡完好无损,防止尘土外溢。
施工现场内部应定期清扫,保持地面湿润,减少扬尘的产生。
二、建筑材料堆放所有建筑材料应当规范堆放,尤其是易产生扬尘的材料如水泥、砂石等,应当采取密闭存放或进行覆盖处理,避免风吹日晒导致扬尘。
三、施工作业规范在施工作业中,应采取湿法作业,即在切割、打磨等可能产生大量扬尘的工序中使用水喷雾等方式降尘。
同时,对于施工机械和车辆,应实施严格的泥土带出控制措施,如安装洗车设施,确保出入施工现场的车辆不将泥土带至公共道路。
四、监测与应急响应建立扬尘监测制度,对施工现场的扬尘浓度进行定期检测,一旦发现超标情况,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相应的降尘措施。
五、责任与奖惩机制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工人的责任,对于扬尘管控工作表现突出的个人或团队给予奖励,对于违反扬尘管控规定的行为进行处罚,确保制度的执行力。
六、培训与宣传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环保意识和扬尘管控知识的培训,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和操作技能。
同时,通过悬挂标语、发放宣传册等方式,增强全体人员的扬尘管控意识。
七、监督检查建立常态化的监督检查机制,由专人负责对施工现场的扬尘管控情况进行不定期检查,并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
八、信息公开与公众参与将扬尘管控的相关信息向社会公开,接受公众监督,鼓励公众参与到扬尘管控工作中来,共同维护良好的环境质量。
建筑工地扬尘污染控制管理制度
![建筑工地扬尘污染控制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63140969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0c78349.png)
建筑工地扬尘污染控制管理制度一、引言建筑工地的扬尘污染是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对周围的居民健康和环境质量造成不利影响。
为了保护环境和维护公众利益,建立一套有效的扬尘控制管理制度势在必行。
本文将介绍建筑工地扬尘污染控制管理制度的内容和实施方法。
二、建筑工地扬尘污染控制管理制度的内容1. 目标和原则为了减少建筑工地扬尘污染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制定本管理制度的目标是控制扬尘产生和传播,降低扬尘排放浓度,保护周边环境质量。
原则包括科学规划、全员参与、源头控制、分类管理、监测评估和持续改进。
2.责任和执法建筑工地扬尘污染控制应由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和责任部门共同负责。
责任部门应加强执法力度,对违反扬尘控制规定的单位进行处罚,并定期进行检查和评估。
3.控制措施(1) 管理措施:建设单位应编制详细的扬尘控制方案,严格执行工地扬尘管理制度,建立相应的扬尘控制台账和档案。
施工单位需进行员工培训,加强扬尘管理意识的宣传教育。
(2) 源头控制:建筑工地应采取湿式施工、覆盖物料和设备、减少土方开挖等措施,减少扬尘产生。
(3) 技术措施:采用先进的建筑工艺和设备,通过喷水降尘、密闭施工等技术手段,减少扬尘排放。
(4) 管控措施: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应明确扬尘控制的目标和指标,并通过加强监测和排放浓度控制,确保达到相关标准要求。
4.监测和评估建筑工地应配备扬尘监测设备,并定期进行扬尘排放浓度的实时监测和评估。
监测结果应向责任部门报告,违反排放标准的情况应及时整改。
同时,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应定期对扬尘控制措施进行评估,确保控制效果达到预期目标。
三、建筑工地扬尘污染控制管理制度的实施方法1.宣传教育通过建筑工地标语、宣传栏、公告等形式,加强扬尘污染控制的宣传教育,提高员工和周围居民的环保意识。
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还可以利用各种渠道,如网络、媒体等,扩大宣传的范围和影响力。
2.培训和考核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应定期组织员工参加扬尘污染控制的培训,提高其扬尘管理的技能和意识。
扬尘治理制度模板
![扬尘治理制度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54318b3c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d0.png)
扬尘治理制度模板一、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扬尘治理,保护环境,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国境内各类建筑工地、道路施工、物料堆放、矿山开采等产生扬尘污染的活动。
第三条扬尘治理应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扬尘污染,改善空气质量。
第四条各级政府应当加强对扬尘治理工作的领导,明确责任,确保扬尘治理措施得到有效实施。
第五条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环境保护部门等各方应当共同参与扬尘治理,各自履行相关职责,确保扬尘治理工作落到实处。
二、扬尘治理责任第六条建设单位应当承担扬尘治理的首要责任,负责组织、协调和监督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落实扬尘治理措施。
第七条施工单位应当承担扬尘治理的具体责任,负责施工过程中的扬尘污染防治工作,确保施工场地符合扬尘治理要求。
第八条监理单位应当对施工单位的扬尘治理工作进行监理,确保扬尘治理措施得到有效实施。
第九条环境保护部门应当加强对扬尘污染的监测和管理,依法对扬尘污染违法行为进行查处。
三、扬尘治理措施第十条施工单位应当在施工前编制扬尘治理方案,明确扬尘污染防治措施,并将方案报送给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备案。
第十一条施工单位应当在施工过程中采取以下措施防治扬尘污染:(一)施工场地应当进行围挡封闭,围挡高度不低于1.8米;(二)施工场地内道路应当进行硬化,路面应当保持清洁;(三)物料堆放应当采取防尘措施,堆放高度不超过0.5米;(四)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垃圾应当及时清理,严禁随意堆放;(五)施工设备应当采取防尘措施,防止扬尘污染;(六)施工过程中应当加强洒水降尘,根据气象条件和扬尘污染情况调整洒水频次;(七)施工场地应当设置空气质量监测设备,实时监测空气质量。
第十二条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应当对施工单位扬尘治理措施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
扬尘污染防治治理管理制度三篇
![扬尘污染防治治理管理制度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8531c6a6de80d4d8d05a4f00.png)
扬尘污染防治治理管理制度三篇篇一:扬尘污染防治治理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编制目的为加强XXxxxxx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建设工程施工扬尘污染防治管理,提高文明施工水平,保护和改善大气环境质量,结合集团、xxx公司的要求和公司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编制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XX省环境保护条例》《XX省建设工程施工扬尘污染防治管理办法(试行)》《XX市大气环境质量提升计划》和《XX市20XX年大气污染防治强化方案》《建设工程扬尘污染防治技术规范SZDB/Z247-20XX》等相关规定编制。
第三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管辖内建设工程施工扬尘污染防治及监督管理等相关活动。
第四条本制度所称建设工程施工扬尘污染,是指施工场地泥地裸露,以及在土木工程、建筑工程、线路管道和设备安装工程及装修工程的施工、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生产、房屋拆除、建筑土方作业、物料运输与堆放等活动中产生粉尘颗粒物,对大气造成的污染。
各项目部应当按照上级单位、集团、粤通公司和本公司要求,加强对本项目区域内建设工程施工扬尘污染防治工作的管理,制定扬尘污染防治方案,采取有效措施,防治扬尘污染。
第二章工作目标第五条做好公司建设工程施工工地扬尘污染防治,实现XX市政府提出的20XX 年PM2.5年浓度下降到26微克/立方米的目标;公司管辖内所有项目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法》《XX省建设工程施工扬尘污染防治管理办法(试行)》《建设工程扬尘污染防治技术规范SZDB/Z247-20XX》《XX市大气环境质量提升计划》《XX市20XX年大气污染防治强化方案》等关于工地扬尘污染防治措施的相关规定要求。
第六条实现“7个100%”的目标,即公司所有建设工程工地100%落实:施工围挡及外架100%全封闭、出入口及车行道100%硬底化、出入口100%安装冲洗设施、易起尘作业面100%湿法施工、裸露土及易起尘物料100%覆盖、出入口100%安装TSP在线监测设备。
扬尘防治管理制度(四篇)
![扬尘防治管理制度(四篇)](https://img.taocdn.com/s3/m/606ecc48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8b.png)
扬尘防治管理制度项目经理1、负责____本项目关于扬尘污染防治法律、法规、规章及扬尘污染防治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全体员工的环保意识和文明素质水平。
2、负责____实施扬尘污染防治方案,向各级管理人员及各施工班组、专项分包施工队伍下达扬尘污染防治任务,对完成各项扬尘污染防治任务负责。
3、负责____本项目对执行扬尘污染防治方案工作的检查,发现问题,落实措施,直至整改符合要求。
4、____召开扬尘治理专题会议,解决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重大问题。
5、严格按文明施工____生产,在____对各施工阶段(分部分项)进行自检时把扬尘控制一并列入验收,并将扬尘管理及控制结果作为项目评优评先考核指标。
6、确保扬尘治理费用的及时投入,保证转款专用。
7、杜绝扬尘污染投诉事件,____协调好周边关系,及时处理项目施工中的扬尘污染问题,积极采取改进措施和利用先进技术把扬尘污染降到最低,以确保作业人员及周边居民的健康安全。
生产经理1、全面协助项目经理搞好施工现场扬尘污染防治工作,对扬尘控制方案在施工现场中的实施情况及各级责任制在生产中的落实情况负主要领导责任。
2、根据各施工班组及分包队伍的作业范围,检查涉及扬尘控制的措施是否有效,如不能达到有效控制的目的,立即责成整改。
3、坚决制止一切违规违章行为,对违章操作造成扬尘污染者,进行批评教育并实施处罚。
4、____对施工现场扬尘治理情况进行检查,对发现的情况落实整改。
5、合理安排作业时间,协调各工种之间作业关系,防止交叉作业、重复作业造成扬尘重度污染。
6、严格按文明施工要求____生产,采取有效措施和先进技术把扬尘污染降到最低,确保无扬尘污染投诉事件。
技术负责人1、负责____编制《施工现场扬尘控制方案》,对方案在实施中的技术问题负直接领导责任。
2、____对方案的技术交底并督促检查方案在生产中的落实情况。
3、深入施工现场,检查各个扬尘控制环节是否达到有效控制目的,发现隐患,及时制定整改措施,并跟踪整改结果。
混凝土扬尘管理制度
![混凝土扬尘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19030b2e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93.png)
混凝土扬尘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做好混凝土扬尘管理工作,减少扬尘对周围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制定本制度。
二、扬尘管理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涉及混凝土搅拌、运输、浇筑等作业的项目和区域。
三、责任部门1. 项目经理负责组织实施扬尘管理工作,并对现场扬尘管理负总责。
2. 安全员负责现场扬尘管理的具体执行和监督工作。
3. 承包商负责具体扬尘管理措施的实施和维护。
4. 监理单位负责对扬尘管理措施的监督检查和验收。
四、扬尘防控措施1. 要求施工单位在混凝土搅拌、运输、浇筑等作业时,必须采取湿式作业、覆盖作业、封闭作业等措施,减少扬尘产生。
2. 对施工现场周边空气中的扬尘浓度进行定期监测,并采取相应的管控措施。
3. 安排专人对施工现场和周边环境进行清洁作业,保持施工现场及周边区域的清洁。
五、扬尘排放管理1. 安装扬尘控制设施:对于扬尘较为集中的施工区域,要求施工单位安装空气净化设备、湿式吸尘器等扬尘控制设施,有效减少扬尘排放。
2. 合理利用水资源:在施工现场设置喷水设备,定期对道路、场地等进行洒水,减少扬尘产生。
3. 严格控制机械设备排放:要求对参与混凝土作业的机械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检查,减少机械设备的废气排放。
六、人员管理1. 对从事混凝土作业的人员进行扬尘防护培训,教育他们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装备,避免扬尘对健康的影响。
2. 对存在职业病危害的作业人员,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和评估,并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七、监督检查1. 安全员要定期对施工现场的扬尘管理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整改意见。
2. 监理单位要定期对施工现场的扬尘管理工作进行监督检查,确保各项管理措施得到有效落实。
八、应急处理1. 当发生大面积扬尘污染或扬尘排放浓度超标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紧急措施,减少扬尘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
2. 及时向相关部门和社会公众发布扬尘污染的信息,并积极协助相关部门进行应急处置工作。
九、违规处理对于违反扬尘管理制度的行为,依据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矿区扬尘管理制度
![矿区扬尘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061151e2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91.png)
矿区扬尘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规范矿区扬尘管理工作,保障环境质量和员工健康,提高企业形象和社会责任感,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矿区内的扬尘管理工作,包括但不限于露天采矿、堆料场、矿山道路、装卸场等工作场所。
三、责任主体1. 矿区领导班子负总责,并由矿区经理具体负责扬尘管理工作;2. 生产一线负责具体实施扬尘管理工作,由相关工程师或主管负责具体监管;3. 扬尘管理小组由环保、安全、生产等相关人员组成,负责扬尘管理工作的具体实施。
四、扬尘管理原则1. 减量优先原则:尽可能降低扬尘排放,减少对环境和员工的影响;2. 防治结合原则:兼顾防尘和治尘措施,形成扬尘管理闭环;3. 策略灵活原则:因地制宜,采用不同的扬尘控制方法,灵活应对各种情况。
五、扬尘管控措施1. 撒水降尘:定期对露天采矿区、堆料场、道路等地表进行喷水降尘,减少扬尘;2. 覆盖封闭:对裸露的矿石、矿砂堆料进行覆盖,封闭搅拌运输设备,减少扬尘;3. 绿化固土:采取植被覆盖、固土工程等措施,防止裸露土地产生扬尘;4. 道路水湿化:定期清洗道路,保持道路湿润,减少道路扬尘;5. 定期清理:对工作场所、装卸设备等进行定期清理,减少扬尘污染。
六、扬尘监测与评估1. 设立扬尘监测站点,定期对矿区内扬尘进行监测,及时掌握扬尘排放情况;2. 对扬尘浓度进行评估,及时调整扬尘管控措施,确保扬尘排放符合环保要求。
七、扬尘应急措施1. 制定扬尘应急预案,明确应急时的人员、物资、设备调配计划;2. 应急时及时启动应急预案,采取应急措施,保障员工安全和环境稳定。
八、扬尘管理考核与奖惩1. 设立扬尘管理考核指标,对矿区扬尘管理工作进行定期考核,评选表扬先进单位和个人;2. 针对扬尘管理不合格企业或个人,进行严格问责,适时给予奖励或处罚。
九、扬尘管理信息发布1. 通过企业网站、宣传栏等途径发布扬尘管理相关信息,提高员工和社会公众的环保意识;2. 定期举办扬尘管理培训班、宣传活动等,加强员工对扬尘管理工作的认识和重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施工现场扬尘污染管控制度1、工程概况本工程为国亚物流设备制造主厂房工程,位于溧水区东屏镇龙腾路北侧,建筑面积12692m2,地上1层,建筑高度12.2m,采用门式全钢架结构体系。
由亚瑞建筑设计设计,市正建工程建设监理监理,金湖建筑安装工程承包施工,合同工期150日历天。
质量要求合格。
2、现场扬尘污染管控制度2.1建立"扬尘污染管控制度"领导小组,健全以项目经理具体领导、各作业班组具体落实的管理网络,增强管理力量。
2.2全面开展创建扬尘控制活动。
加强施工人员文明施工意识,对职工进行文明施工教育,并由专职人员举办文明施工讲座,宣传文明施工准则,提高每一位员工文明施工意识。
2.3施工区域与非施工区域严格分隔,施工现场挂牌施工,施工人员佩卡上岗。
2.4项目部与进场施工的队伍签订文明施工协议,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将文明施工责任落到实处,提高全体人员的文明施工自觉性与责任感。
2.5严格按照区文明工地标准的要求,并结合工地的实际情况,制定文明施工细则,按其要求文明施工。
管理小组对各班组定期检查,随时抽检,逐项打分,综合评比,进行奖惩。
3 、扬尘污染管控措施3.1现场围墙3.1.1施工现场采用封闭式砖砌围墙,围墙砌筑材料:MulO 多孔砖,M5 混合砂浆砌筑,具体做法按“围墙、铁门效果图”。
围墙用240㎜厚墙,2.5米高,砖柱间距为3米。
3.1.2围墙外侧应按普通抹灰,刷白可用防水腻子涂刷。
围墙出现损坏应及时修复,过于旧应予翻新。
3.1.3围墙外侧应进行美化,采用多样化、艺术化围墙。
要求用广告色涂彩,或采用广告布装饰,并要书写工程建设主题各方面的名称,宣传标语。
3.1.4施工现场出入口必须设置大门,大门宽6.2米,门柱高4.3m,门柱断面尺寸0.5m×0.5m。
门柱上书写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及创优保信誉等与企业管理容有关的宣传标语。
大门必须设置门头,门头要设置企微。
3.2封闭管理3.2.1施工现场进出口设置铁门,并涂刷红丹防锈漆与蓝色面漆。
铁门具体做法按“围墙、铁门效果图”,施工现场设置一个进出口。
3.2.2施工现场大门要设门卫室,并专职门卫人员和门卫制度。
门卫人员要佩戴统一袖标。
进入施工现场人员(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要佩戴统一制作的工作卡(上岗卡)。
容应包括:单位、、照片、职务(职称)等。
工作卡、袖标统一按提供的样品制作。
3.2.3对现场人员安全帽实行分色管理。
其中管理人员戴标有公司名称的红色安全帽,作业人员戴黄色安全帽,特殊工种戴白色安全帽,监理人员戴蓝色安全帽。
3.3施工场地3.3.1开工前,施工场地进出口地面必须铺设宽6m以上的混凝土路面,并与场路网相接,可在适当位置设置洗车槽与沉淀池。
生活区、办公区必须铺设宽2m以上的混凝土路面,要求形成路网并与作业区路网相连。
3.3.2工程基础完工后,必须二次平场,并在建筑物周边和主要通道上铺设混凝土。
经有关人员审批后,才能进行上部施工。
建筑物周边混凝土硬地坪必须结合外架垫层一次成活,并制作混凝土排水沟和沉淀池,与场排水主管相连。
主要交通道路要求铺设宽4m以上的路面,并形成环场道路,连接作业区、生活区和出入口。
3.3.3材料堆放场、木工加工场、搅拌机、合灰机及垃圾堆放场等生产区域必须设置混凝土硬地坪,并与场道路相连。
搅拌机、合灰机必须设置混凝土排水沟、沉淀池,并与场排水主管相连。
3.3.4围墙地面除按上述要求进行全面硬化之外,还有非硬化地面的,要求进行平整、绿化,不留死角。
3.4材料堆放3.4.1建筑材料、构件、机具要按施工总平面图划定的区域堆放整齐,要挂定型化的标牌,标牌容应包括:名称、规格、品种、进场时间检验状态及结论等。
3.4.2现场的砂、碎石应分类,砌240mm厚,600㎜高围墙隔断堆放。
其它管材、竹夹板、模板、石料、砌体、散材等要做到散材成方,型材成垛,堆放高度不能超过1.8m。
3.4.3水泥仓库要使用砖砌库房,水泥应按不同种类和强度等级分别堆放整齐,水泥堆高不应超过10包水泥高度,并要有防潮、防雨措施。
水泥要挂产品标识牌,容包括名称、品种、批号、数量、产地、出厂日期、检验状态等。
3.4.4钢材应集中按规格分别架空搁放整齐(一头齐),并挂设产品标识牌,加工的半成品应分类(挂标签牌)搁放整齐。
3.4.5库房应设铁(木)制油漆面货架,入库货物应分类摆好,设标签。
库要求保持整洁,行走畅通。
3.4.6建筑废料、建筑垃圾要及时清理到固定存放点,分类堆放,标出名称、品种,并及时运走,不得长期堆放在作业区。
3.5 现场住宿、生活设施及其它临时建筑3.5.1本工地所有工人均不在工地食宿,工地不设置宿舍、厨房、食堂、洗澡房。
3.5.2办公室、水泥库、库房、门卫室应用砖砌筑。
外墙抹灰、刷白,水泥砂浆地面,屋面盖机制石棉瓦,房前设散水、排水沟,门窗油漆。
3.5.3办公室应挂相应的岗位责任制(严禁办公室堆放施工用物件)。
3.5.4厕所严禁使用旱厕,有化粪池。
蹲位数量与人的比例为l: 25~1: 30。
墙裙1.8m 高,溜槽应贴磁砖,地面应贴地板砖。
厕所标明“男厕所”、“女厕所”。
厕所卫生应设专人负责,定期进行冲刷清理、消毒。
3.5.5应建立健全工地的卫生制度,要有专 (兼)职人员负责施工现场的生活卫生。
3.5.6工地应为工人设置学习场所,订有报刊,提供电视机给工人观看。
3.5.7经常开展卫生防病宣传教育,提高职工的卫生防病意识。
3.5.8工地应有保健药箱及一般常用药,药品应为非处方药,并设置专用的急救器材和经过培训的急救人员。
3.6现场防火3.6.1办公区每50㎡应配置1个灭火器,设置灭火器和消防器材应有消防安全平面图。
3.7扬尘管控现场标牌3.7.1五牌一图(即工程概况牌、管理人员及监督牌、安全记录牌、农民工工资管理制度牌、市居住建筑项目节能公示牌、工会组织机构牌消防保卫牌、安全生产牌、文明施工牌及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规格为O.85m (高)X0.6m (宽),用广告布制作,白铝边框,蓝底白字,在大门外一侧围墙上整齐排列。
3.7.2设一块工程及公司情况简介牌并固定在大门外一侧的围墙上,牌的规格为1.2mX1.8m,用有机塑料板制作,白铝边框,为白底蓝字,大黑字体,具体做法按“工程及公司情况简介牌效果图”。
3.7.3工地区应设置宣传栏或黑板报栏。
应用铁 (木)等材料精工制作,油漆美观,设支架、防雨罩。
也可在围墙上抹灰粉刷而成。
3.7.4安全警示标志牌:按安全标志平面图设置。
3.8环境保护措施3.8.1排水(1)、工地不应积水,工地的排水沟应形成网络,相互连接,排水沟最小宽度、深度应与排水量相适宜,但一般不宜少于0.2m。
雨水、施工、生活污水排入排水沟,并因地制宜采取导流措施引入城市下水道。
(2)、工地产生的泥浆水必须先进入沉淀池沉淀过滤,然后才可排出工地。
沉淀池应经常清淤,保证有效容积大于70%。
沉淀池的个数及容积应与泥浆排放量相应,但单个沉淀池的容积不得少于2立方米。
(3)、搅拌机和合灰机旁应设排水沟与沉淀池。
3.8.2施工粉尘(1)、四级(含四级)以上大风禁止产生扬尘的作业施工。
(2)、回填土施工时,掺拌白灰与回填时禁止抛撒,以免产生扬尘。
(3)、基础开挖时土方需及时清运并覆盖。
有风时要淋水降尘,土方需长期存放时可进行绿化或覆盖。
(4)、施工现场主要干道要硬化,其他空地要进行绿化,做到黄土不露天,施工现场要制定清扫洒水制度,配备设备,并指定专人负责。
(5)、施工现场应保持目测扬尘高度不超过1米。
(6)、清除施工垃圾时采用容器吊运或袋装,严禁从楼层上向地面抛撒施工垃圾。
(7)、运土方的渣土车辆不得超载,运载工程土方最高点不得超过车辆槽帮上沿10cm,装载建筑垃圾最高点不得超过槽帮上沿,且现场需有专人将土方或渣土压实,并进行覆盖、封闭,以防沿途遗撒、扬尘。
(8)、水泥和其他易飞扬的细颗粒物放入库保存,施工现场存放的松散材料都应加以覆盖,运输和装卸时需要防止遗撒。
(9)、运输砂石、土方的车辆,必须设置帆布或彩条布进行覆盖,做到不撒不漏。
驶出工地的车辆要保持整洁,工地大门设有专门的洗车槽,运输车辆的轮胎必须冲洗干净方可驶出工地。
3.8.3噪声(1)、施工现场应按照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施工现场场界噪声限值及其测量方法》(GBl2523-12524)制定降噪措施。
(2)、施工现场的强噪声设备宜设置在远离居民的一侧,并应采取降低噪声措施。
(3)、对因生产工艺要求或其他特殊需要,确实需要在夜间进行超过噪声标准施工的,施工前应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请,经批准后方可进行夜间施工,并在现场外显著位置贴安民告示。
(4)、运输材料的车辆进入施工现场,严禁鸣笛,装卸材料应做到轻拿轻放。
(5)、施工过程中尽量不要同时使用多台或多种噪声大的设备,尤其是晚上,尽量避免噪声大的设备的使用。
(6)、对使用噪声大的设备的员工,必须佩带耳塞,且连续作业时间不得超过两小时。
(7)、合理安排施工,使同一工地中作业噪声过大的施工过程交叉进行。
(8)、禁止噪声过大的违规作业,对员工进行培训,规员工的操作,减少不规操作带来的噪声。
3.8.4有毒(害)气体(1)对有毒(害)气体产生的场所应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安全警示标志必须符合国家标准。
(2)各种油漆材料(汽油、漆料、稀释料)应单独存放在专用库房,不得与其他材料混放。
库房应通风良好。
易挥发的汽油、稀料应装入密闭容器中,严禁在库吸烟和使用任何明火。
(3)施工场地应有良好的通风条件,如在通风条件不好的场地施工时必须安装通风设备,方能施工。
(4)施工操作时,工人应戴手套、防毒口罩和防护镜、穿工作服。
(5)操作人员在施工时感觉头痛、心悸和恶心时,应立即离开工作地点,到通风处换换空气。
如仍不舒畅,应去医院治疗。
(6)工作完毕,各种油漆涂料的溶剂桶(箱)要加盖封严。
(7)作业人员应进行体检,患有眼病、皮肤病、气管炎、结核病者不宜从事此项作业。
3.8.5垃圾清运(1)、施工现场应设置密闭式垃圾站,施工垃圾、生活垃圾应分类堆放。
(2)、从楼层往下清运建筑垃圾必须采用相应容器或管道运输,严禁随意往下抛撒。
(3)、施工现场垃圾应定时清运,垃圾清运出施工现场必须经有资质的相关单位负责实施。
3.9其它3.9.1搅拌机、合灰机机身油漆完整,机件不出现锈蚀,机上的水泥浆、灰土应每日清理。
3.9.2脚手架按标准支搭,搭设应整齐,杆件、扣件应刷防锈漆。
(具体见脚手架专项施工方案)3.9.3楼梯口、预留洞口、基坑、通道口、阳台、楼梯、屋面等临边防护及卸料平台防护门按标准图设置。
所有防护栏杆(包括铁栅门、外架剪力撑)皆涂刷红白各0.3m相间颜色油漆。
3.9.4施工机械操作棚、作业加工棚用钢管支搭(卷扬机操作棚用砖砌),机制石棉瓦屋面 (需防砸时还需加铺跳板),搭设应整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