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PPT
合集下载
苏教版四年级下数学课件第六单元运算律第6课时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共13张PPT)
6
一共要付多少元? 32×102= (元)
想一想:可以怎样计算得数?
探究新知
32×102=
方法一:用竖式计算
102 × 32
204 306 3264
(元) 方法二:口算
32×100=3200 32×2=64 3200+64=3264
探究新知
32×102= 3264 (元)
方法三:用拆分法计算
32×102 =32×(100+2) 应用乘法分配律 =32×100+32×2 =3200+64 =3264(元) 答:一共要付3264元。
试一试
用简便方法计算,并说说应用了什么运算律。 46 ×12 + 54 ×12
你是怎样计算的?与同学交流。
46 ×12 + 54 ×12
=(46+54)×12
=100×12 =1200
应用乘法分配律
课 堂 检 测 (教材66页第8题) 1. 口算下面各题,并说说是怎样应用乘法分配律的。
23×3=(20+3)×3=20×3+3×3=69 4×12= (10+6)×5=10×5+6×5=80 16×5= 4×(10+2)=4×10+4×2=48 2×48= 2×(40+8)=2×40+2×8=96
4.
巩固练习
5.你能用两种方法计算 88×125吗?
88×125 =8×11×125 =11× (8×125) =11× 1000 =11000 乘法结合律
88×125 =(80+8)×125
=80×125+8×125 =10000+1000 =11000 乘法分配律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活动,你有什么收获?
一共要付多少元? 32×102= (元)
想一想:可以怎样计算得数?
探究新知
32×102=
方法一:用竖式计算
102 × 32
204 306 3264
(元) 方法二:口算
32×100=3200 32×2=64 3200+64=3264
探究新知
32×102= 3264 (元)
方法三:用拆分法计算
32×102 =32×(100+2) 应用乘法分配律 =32×100+32×2 =3200+64 =3264(元) 答:一共要付3264元。
试一试
用简便方法计算,并说说应用了什么运算律。 46 ×12 + 54 ×12
你是怎样计算的?与同学交流。
46 ×12 + 54 ×12
=(46+54)×12
=100×12 =1200
应用乘法分配律
课 堂 检 测 (教材66页第8题) 1. 口算下面各题,并说说是怎样应用乘法分配律的。
23×3=(20+3)×3=20×3+3×3=69 4×12= (10+6)×5=10×5+6×5=80 16×5= 4×(10+2)=4×10+4×2=48 2×48= 2×(40+8)=2×40+2×8=96
4.
巩固练习
5.你能用两种方法计算 88×125吗?
88×125 =8×11×125 =11× (8×125) =11× 1000 =11000 乘法结合律
88×125 =(80+8)×125
=80×125+8×125 =10000+1000 =11000 乘法分配律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活动,你有什么收获?
小数乘法中的简算(一)乘法分配律的运用-课件
0.65×1.9+6.5×0.01 =6.5×0.19+6.5×0.01 =6.5×(0.19+0.01) = 6.5×0.2 =1.3
总
1、看:看清题中数字有什么特征, 能否用分配律简算; 2、化:合理地转化,不能改变原有数字的大小; 3、算:正确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运算,不漏乘或少 乘; 4、查:解题方法和结果是否正确。
像这样将一个因数拆分成两个数的和或差,又不改变 原数的大小,叫做“裂项法”!
考考你!看谁脑筋转弯快?
3.8×99+3.8 =3.8×99+3.8×1 =3.8×(99+1) =3.8×100 =380 0.16×101-0.16 =0.16×101-0.16×1 =0.16×(101-1) =0.16×100 =16
(a+b)×c=a×c+ b×c
(a-b)×c=a×c- b×c
第一关
下面各题你能很快算出答案吗? 说说你运用 了什么运算定律? (6+0.4)×2.5 1.6×1.2-1.6×0.2
第二关 讨论:说一说下面两题如何运用乘法运算定 律来进行简便计算? 6.5×20.1 0.15×9.9 =0.15×(10-0.1) =6.5×(20+0.1) =0.15×10-0.15×0.1 =6.5×20+6.5×0.1 =1.5-0.015 =1.485 =130+0.65=130.65 9.9×101
乘法分配律在小数乘法中的运用
整理复习
南充十中附属小学 张会琼
游戏:拆数字
将下面的数字拆成与整十整百数有关的算 式,但不能改变数字的大小。试试看谁拆 的最巧妙! 201=( 200 )+( 1) 99=(100 )-( 1 )
《乘法分配律应用》课件
ERA
乘法分配律的定义
乘法分配律定义
乘法分配律是数学中的基本运算
定律之一,它表示对于任意实数a
、b、c,有a×(b+c)
=
a×b+a×c。
解释
这个定律表明,当我们把一个数 与另外两个数的和相乘时,结果 等于把这个数分别与那两个数相 乘后再求和。
乘法分配律的公式
公式形式
a×(b+c) = a×b+a×c。
生活中的乘法分配律应用
房屋装修
在装修房屋时,我们需要计算各种装修材料的用量。例如, 要铺100平方米的地板,每块地板的面积为x平方米,那么需 要的地板数量就是100/x。这里也用到了乘法分配律。
家庭日常开支
在计算家庭每月的日常开支时,我们可以将各项开支分别乘 以相应的天数或数量,然后相加得到总开支。这也是乘法分 配律的应用。
工作中的乘法分配律应用
项目管理
在项目管理中,我们需要计算项目的总成本。例如,一个项目由多个任务组成,每个任务的成本不同,我们可以 通过将各个任务的成本相加得到项目的总成本。这里用到了乘法分配律。
销售预测
在预测产品的销售情况时,我们可以根据历史销售数据和其他相关因素来预测未来的销售情况。例如,如果某产 品在过去一个月内每天的销售量分别为a、b、c、d件,那么整个月的总销售量就是a+b+c+d件。这里也用到了 乘法分配律。
公式解释
这个公式是乘法分配律的数学表达形式,它清晰地展示了乘法分配律的原理和 计算方法。
乘法分配律的意义
简化计算
乘法分配律是简化复杂乘法运算的重 要工具,通过这个定律,可以将多个 数的乘法转化为更简单的形式,从而 减少计算量。
应用广泛
乘法分配律的定义
乘法分配律定义
乘法分配律是数学中的基本运算
定律之一,它表示对于任意实数a
、b、c,有a×(b+c)
=
a×b+a×c。
解释
这个定律表明,当我们把一个数 与另外两个数的和相乘时,结果 等于把这个数分别与那两个数相 乘后再求和。
乘法分配律的公式
公式形式
a×(b+c) = a×b+a×c。
生活中的乘法分配律应用
房屋装修
在装修房屋时,我们需要计算各种装修材料的用量。例如, 要铺100平方米的地板,每块地板的面积为x平方米,那么需 要的地板数量就是100/x。这里也用到了乘法分配律。
家庭日常开支
在计算家庭每月的日常开支时,我们可以将各项开支分别乘 以相应的天数或数量,然后相加得到总开支。这也是乘法分 配律的应用。
工作中的乘法分配律应用
项目管理
在项目管理中,我们需要计算项目的总成本。例如,一个项目由多个任务组成,每个任务的成本不同,我们可以 通过将各个任务的成本相加得到项目的总成本。这里用到了乘法分配律。
销售预测
在预测产品的销售情况时,我们可以根据历史销售数据和其他相关因素来预测未来的销售情况。例如,如果某产 品在过去一个月内每天的销售量分别为a、b、c、d件,那么整个月的总销售量就是a+b+c+d件。这里也用到了 乘法分配律。
公式解释
这个公式是乘法分配律的数学表达形式,它清晰地展示了乘法分配律的原理和 计算方法。
乘法分配律的意义
简化计算
乘法分配律是简化复杂乘法运算的重 要工具,通过这个定律,可以将多个 数的乘法转化为更简单的形式,从而 减少计算量。
应用广泛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运算律教学说课研讨课件复习
(30 + 4)×25
=30 × 25+4×25 =750+100 =850
返回
运算律 运用乘法分配律简便计算
同步练习
3.大扫除时,平均每个教室用水102升,15个教室 共用水多少升?
102×15 =(100+2)×15 =100×15+2×15 =1500+30 =1530(升)
答:15个教室共用水1530升。
= 300
16 ×29+16 ×21 =(29+21) ×16 = 50×16 = 800
152 ×8+148 ×8 =(152+148)×8 = 300×8
= 2400
或: 56×16+24×16 =(56+24)×16 =80×16 =1280(元) 答:共用1280元。
6、水果店运来苹果18箱,香蕉22箱。 两种水果每箱都重15千克。运来的 苹果和香蕉一共重多少千克?
16 ×4
=(10+6) ×4 = 10 ×4 +6 ×4 = 40+24 =64
48 ×2
=(50-2) ×2 = 50 ×2 -2 ×2 =100 -4 =96
4.用简便方法计算。
38 ×7+62 ×7 =(38+62) ×7 = 100 ×7
= 700 5 ×23+5 ×37
= 5×(23+37) = 5×60
(18+22)×15 =40×15
=600(千克)
答:运来的苹果和香蕉一共重600千克.
试一试:
(80+4)×25 34×72+34×28
=80×25+4×25 =(72+28)×34
=30 × 25+4×25 =750+100 =850
返回
运算律 运用乘法分配律简便计算
同步练习
3.大扫除时,平均每个教室用水102升,15个教室 共用水多少升?
102×15 =(100+2)×15 =100×15+2×15 =1500+30 =1530(升)
答:15个教室共用水1530升。
= 300
16 ×29+16 ×21 =(29+21) ×16 = 50×16 = 800
152 ×8+148 ×8 =(152+148)×8 = 300×8
= 2400
或: 56×16+24×16 =(56+24)×16 =80×16 =1280(元) 答:共用1280元。
6、水果店运来苹果18箱,香蕉22箱。 两种水果每箱都重15千克。运来的 苹果和香蕉一共重多少千克?
16 ×4
=(10+6) ×4 = 10 ×4 +6 ×4 = 40+24 =64
48 ×2
=(50-2) ×2 = 50 ×2 -2 ×2 =100 -4 =96
4.用简便方法计算。
38 ×7+62 ×7 =(38+62) ×7 = 100 ×7
= 700 5 ×23+5 ×37
= 5×(23+37) = 5×60
(18+22)×15 =40×15
=600(千克)
答:运来的苹果和香蕉一共重600千克.
试一试:
(80+4)×25 34×72+34×28
=80×25+4×25 =(72+28)×34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乘法分配律》运算律PPT精品课件
125×8=1000
25×9×4=900 18×25×4=1800
125×16= 2000 75+25=100
算出得数并说出部分题
探究新知
第四单元
第5课
★任务驱动
1.观察教材情境图。观察这幅图,你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估
算:一共贴了多少块瓷砖?
(1)(3+5)×10
第四单元
第5课
第 18 页
END
第四单元
第5课
感谢观看 下节课再会
第 19 页
第四单元 运算律
乘法分配律
第四单元
第5课
第1页
学习目标
第四单元
第5课
1.经历乘法分配律的探索过程,会用字母表示乘法分配律, 进一步培养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2.能运用乘法分配律,对一些算式进行简便运算,体会数学 方法的多样化,发展数感。
第2页
预习导学
口算。
25×4= 100
在我们的生活和学习中应用非常广泛。
2.在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时,能简算的题目数字间有特
殊的联系,能乘出整十、整百、整千,简算时把积是整十、整百、
整千的两个数先乘起来。
第 12 页
课堂巩固
一、选择。
1.28×(42+29)与下面的( B )相等。
A.(28+42)×(28+29)
B.28×42+28×29
C.28×42×49
2.1008×125的简便算法是( C )。
A.1000+8×125 B.1000×125+8
C.(1000+8)×125 D.1000×125×8×125
乘法分配律应用 ppt课件
=25×80+25×8
乘法分配律
=2000+200
=2200
方法二:25×88 把88分成4×22
= 25×4×22
= 100×22
= 2200
你能用两种方法计算吗?
88×125
法一:
方法二:
88×125
=8×11×125
=11× (8×125)
=11× 1000 =11000
乘法结合律
88×125 =(80+8)×125 =80×125+8×125
=111000
转化 ❖888×125
=(800+80+8)×125 =800×125+80×125+8×1 2=5100000+10000+1000
=111000
课后探索
举例验证下面两个式子是否成立
(a-b) ×c=a×c-b×c
(a+b+c) ×d=a×d+b×d+c×d
提高练习
3、用乘法分配律计算下面各题。
14× (45-5)
11×4+25×4
(11×25) ×4
14×45-14×5
先按运算顺序计算,再用乘法分配律 计算。
(80+4)×25 (80+4)×25
=84×25
=80×25+4×25
=2100
=2000 +100 =2100
用运算定律,能使计算简便。
用乘法分配律计算 (20+4)×25
32×(200+3)
简算:
(1)36×23+36×77 (2)(46+125)×8
=36×(23+77) =36×100
=46×8+125×8 =368+1000
苏教版四年级下6.5《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课件
随堂小练 No
Image
2.用简便方法计算。(教材P64 练一练 第2题)
43×201
=43×(200+1) =43×200+43 =8600+43 =8643
15×(20 + 3)
=15×20+15×3 =300+45 =345
87×12 + 13×12
=(87+13)×12 =100×12 =1200
Image
在本节课中,我们学习了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方法一:两个数相乘,如果有一个数接近整百数,可以先将 这个数转化成整百数加或减一个数的形式,再应用乘法分配 律进行计算。 方法二:当两积之和的算式(a×c+b×c)里有一个乘数相 同,另外两个乘数相加可凑成整十、整百数时,可以逆向应 用乘法分配律算出结果,使计算简便。
32×(30-2) = 32×30-32×2
(40-4)×25 = 40×25-4×25
发现:两个数的差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这两个数分别与这
个数相乘,再相减。用字母表示:(a-b)×c=a×c-b× c
(a大于或等于b)。
当堂检测 No
Image
2.
(教材P66 练习十 第11题) (1)大米和面粉一共有多少 (2)大米比面粉多多少千克?
课堂小结 学习完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课堂小结 No
Image
在本节课中,我们学习了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含有乘法和减法的混合算式中的乘法分配律 两个数的差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这两个数分别与这个数
相乘,再相减。用字母表示:(a-b)×c=a×c-b× c(a
大于或等于b)。
课堂小结 No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运算定律 乘法分配律的简便运算(课堂PPT)
11
想 想做 做
38×7+62×7 =(38+ 62)×7 =100 ×7 = 700
12
用简便方法计算。
5×23+5×37 152×8+148×8 =5×(23+37) = (152+148) × 8
=5×60
=300×8
=300
=2400
13
34×72+ 34×28 =(72+28) ×34 =100 ×34 =3400
3
4
乘法分配律简算的三个步骤
第一步 观察算式找规律(观察数和运算符号) 第二步 根据规律巧变化(保证左右结果不变) 第三步 认真书写会检验(检查算式和结果)
5
1、根据乘法分配律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
2
2
(42+35)×2=42× +35×
74
74
74×(20+1)=
× 15
20+ 45
×1
39×15+39×45=394×3( 1+2 )
我能行:
39 ×101
=39 ×(100+1) =39 ×100 + 39 ×1
=3900 + 39
=3939
21
22
943×67+943×33 =943×(67+33) =943×100 =94300
35×103-35×3 =35×(103-3) =35×100 =3500
67个943加上33个943是100个943
=3000
=59×(100+2)
=59×100+59×2 乘法分配律 =5900+118 =6018
27
拓展练习
想 想做 做
38×7+62×7 =(38+ 62)×7 =100 ×7 = 700
12
用简便方法计算。
5×23+5×37 152×8+148×8 =5×(23+37) = (152+148) × 8
=5×60
=300×8
=300
=2400
13
34×72+ 34×28 =(72+28) ×34 =100 ×34 =3400
3
4
乘法分配律简算的三个步骤
第一步 观察算式找规律(观察数和运算符号) 第二步 根据规律巧变化(保证左右结果不变) 第三步 认真书写会检验(检查算式和结果)
5
1、根据乘法分配律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
2
2
(42+35)×2=42× +35×
74
74
74×(20+1)=
× 15
20+ 45
×1
39×15+39×45=394×3( 1+2 )
我能行:
39 ×101
=39 ×(100+1) =39 ×100 + 39 ×1
=3900 + 39
=3939
21
22
943×67+943×33 =943×(67+33) =943×100 =94300
35×103-35×3 =35×(103-3) =35×100 =3500
67个943加上33个943是100个943
=3000
=59×(100+2)
=59×100+59×2 乘法分配律 =5900+118 =6018
27
拓展练习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课件 分数乘法简便运算 (共22张PPT)
分数简便运算的种类:
第一种:乘法交换律的应用 第二种:乘法分配律的应用
第三种:乘法分配律的逆运算
第四种:乘法交换律与乘法 分配律相结合
分数简便运算的种类: 第五种:数字化加式或减式 第六种:带分数化加式 第七种:添加因数“1” 第八种:裂项法和拆项法
第一种:乘法交换律的应用
3 1 5 56
35 1
。2021年3月1日星期一2021/3/12021/3/12021/3/1
❖ 15、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2021年3月2021/3/12021/3/12021/3/13/1/2021
❖ 16、如果一个人不知道他要驶向哪头,那么任何风都不是顺风。2021/3/12021/3/1March 1, 2021
• 14、Thank you very much for taking me with you on that splendid outing to London. It was the first time that I had seen the Tower or any of the other famous sights. If I'd gone alone, I couldn't have seen nearly as much, because I wouldn't have known my way about.
+
1 2
1 3
+
1 3
1 4
+...+
1 99
1 100
......
= 1 1
100
99
= 100
1 1 1 ... 1 45 56 67 3 940
111111 2 6 12203042
第一种:乘法交换律的应用 第二种:乘法分配律的应用
第三种:乘法分配律的逆运算
第四种:乘法交换律与乘法 分配律相结合
分数简便运算的种类: 第五种:数字化加式或减式 第六种:带分数化加式 第七种:添加因数“1” 第八种:裂项法和拆项法
第一种:乘法交换律的应用
3 1 5 56
35 1
。2021年3月1日星期一2021/3/12021/3/12021/3/1
❖ 15、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2021年3月2021/3/12021/3/12021/3/13/1/2021
❖ 16、如果一个人不知道他要驶向哪头,那么任何风都不是顺风。2021/3/12021/3/1March 1, 2021
• 14、Thank you very much for taking me with you on that splendid outing to London. It was the first time that I had seen the Tower or any of the other famous sights. If I'd gone alone, I couldn't have seen nearly as much, because I wouldn't have known my way about.
+
1 2
1 3
+
1 3
1 4
+...+
1 99
1 100
......
= 1 1
100
99
= 100
1 1 1 ... 1 45 56 67 3 940
111111 2 6 12203042
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课件
= = = =
上一页
下一页
二、合作探索
用简便方法计算:
12×105 = 12×(100 + 5)
= 12×100 + 12×5 = 1200 + 60 = 1260
上一页 下一页
三、自主练习
2.怎样简便怎样算。 32×(200+3) = 32×200+32×3 = 6400+96 = 6496 24×101 = 24×(100+1) = 24×100+24×1
= 2400+24
= 2424
上一页 下一页
三、自主练习
3.算一算,比一比。
12×(8-5) ○ = 12×8-12×5
(15-5)×7 ○ = 15×7-5×7
从上面的算式中,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上一页 下一页
三、自主练习
发现规律: 两个数的差乘一个数,可以把它们分别 乘这个数,再把两个积相减。
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
用乘法分配律进行 简便计算
一、知识回顾
两个数的和乘一个数,可以把它们 乘法分配律:
分别乘这个数,再把两个积相加。
用字母表示为:
( a + b ) . c = a . c+ b . c
上一页 下一页
乘法分配律与其它运算律的区别 运算律 运算符号 数的个数
等式左边三个数, 乘法分配律 既有加法又有乘法 等式右边变成四个 数 加法交换律 等式左右两边 加法结合律 只有同级运算 数的个数同样多 乘法交换律 乘法结合律
你能用字母表示出这个规律吗?
(ɑ - b)×c = ɑ×c - b×c
上一页 下一页
三、自主练习
用上面的规律计算下面各题。
小数乘法简便计算-ppt课件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一、分配法
• 括号里是加或减运算,与另一个数相乘,可 以让括号中的每一个数与这个数相乘,再让 它们的积相加或相减。(注:注意分配。) (根据是乘法分配律)
分拆还要注意不要改变数的大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聘用制度,保障用人单位和职工的合法权益 小哦。※
• 2.5×24 • =2.5×(4×6) • =2.5×4×6 • =10×6 • =60
• 0.25×32×0.125 =0.25×(4×8)×0.125 =(0.25×4)×(8×0.125) =1×1 =1
• (1.25+0.125)×8 • =1.25×8+0.125×8 • =10+1 • =11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二、提取公因式法。(注意相同 因数的提取※)(是分配法的逆 运算)
不计算,直接把上下两排得数相等的算式用 线连起来。
7×12
8×( 5×4) (24+36) ×5
(8×5)×4 24×5+36×5 12×7
请同学们认真想想运用了哪些运算定律?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0.0102
102×0.45 =(100+2)×0.45 =100×0.45+2×0.45
=45+0.9
四年级数学下册课件-6.6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147-苏教版
32×102= 3264(元)
用竖式计算: 102
× 32 204
306 3264
用口算: 100副是3200元, 2副是64元, 一共是3264元。
32×102
=32×(100+2) 把102看成是100与2的和来算
=32×100 + 32×2 为什么可以这样计算?
=3200+64
=3264
应用乘法分配律。
在□里填数,在○里填运算符号。 (4+2)×25= □4○×□○25□○+□2 × 25 6×27 + 27×4=(□6○□+)○4 □ × 27
说说你是根据什么运算定律填空的?
乘法分配律
(a+b)×c=a×c+b×c
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等于这两个数 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乘积相加。
32×102=
(书66页试一试)
用简便方法计算,并说说应用了什么运算规律。 46 ×12 + 54 ×12
=(46+54)×12 =100×12 =1200 什么样的算式能够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 计算呢?
小结:两个数相乘,其中的一个乘数接近整十或整百数时,我 们可以将这个乘数写成整十或整百数加(减)几的形式,再运 用乘法分配律进行计算;当两个相加(减)的乘法算式中有相 同的乘数时,我们可以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计算。
一、基本练习。
40 × 12 + 7 × 12 29 + 31 × 56
一、基本练习。
2.改正下面各题中的错误。
47×101 =47×(100+1) =47×100+1 改正: =4700+1 =4701
47×101 =47×(100+1) =47×100+47×1 =4700+47 =4747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乘法分配律:如果用字母a、b表示两个加数, 则可以写成:
(a+b) ×c=a×c+b×c a×(b+c) =a×b+a×c
下面哪些算式运用了乘法分配律?
117×3+117×7 = 117×(3+7) 24×(5+12) = 24×17
4 × a +5 × a = (4+5) × a 36 × (4× 6) = 36 × 6× 4
(难度:易) 在□里填数,在○里填符号。
(40+7) ×12= 40 × 12 + 40 × 7 29 × 56+56 × 31=( 29 + 31 )× 56
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考点定位: 难点:正确掌握乘法分配律的运算方法 重点:能熟练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一共有25个小组,每组里 4人负责挖坑、种树,有2人 负责抬水、浇树。
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参加了这次植树活动?
思路一
我先计算每组一共有多少人。
(4+2)×25 =6×25 =150(人)
思路二
我先分别计算挖坑、种 树的和抬水、浇树的人 数。
25×4+25×2
=100+50
=150(人)
这两种方法中的算式之 间有什么关系?
= (4+2)×25 4×25 +2×25
= 25 ×(4+2) 25×4 +25×2
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 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 数分别相乘,再相加,这 叫做乘法分配律。
大家 但要小 声点
32 ×102=____( 元)
可以这样简便进行计算:
32 ×102 =32 ×(100+2) =32 × 100 +32× 2
=3200+64 =3264
103 × 12 24 × 205
20 × 55 41 × 25
用乘法分配律计算 上面各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