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市优质课比赛)教学案(同名21570)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教案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教案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举例说明基因突变的概念、缘故、特点;2.举例说出基因重组;3.说出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1.学会数据处理,类比推理等科学方法;2.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发散思维及综合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1.在基因突变的学习中明白得生物界在丰富多彩的本质,从而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教育;2.在基因突变的学习中明白得如何确立健康的生活方式;3.引导学生从生物学角度对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作科学的了解,形成正确的科学价值观,激发学生的责任感。
二、教材分析《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与进化》第5章第1节的教学内容,要紧学习基因突变的概念、特点和缘故,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意义。
三、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1).基因突变的概念及特点;(2).基因突变的缘故。
2、难点: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比较。
四、学情分析生物的变异现象关于学生而言并不生疏,通过初中生物课的学习学生差不多初步认识到生物的变异与遗传物质和环境有关。
本节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学习遗传物质怎么说是如何引起生物的变异的。
五、课时安排:1课时六、教学程序设计依据新课改”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按“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的原则,以探究式教学方法为主线,利用学案导学,开展自主探究学习,让学生在讨论、探究、交流中相互启发,获得新知,形成良好的学习适应和学习方法。
同时,教师充分利用现代声像技术及多媒体工具,借助多媒体动画,把基因突变的缘故及类型和基因重组的原理直观地展现给学生,有利于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教师适时进行点拨,以关心学生建构正确的知识结构,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七、教学过程(一)、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激发欲望(5分钟)1、多媒体课件展现水毛茛和果蝇的图片,设疑:水毛茛裸露在空气中的叶和浸在水中的叶什么缘故表现出两种不同的形状?这种变异能遗传吗?果蝇的白眼性状能遗传给后代吗?2、导出生物体变异的类型(不可遗传变异和可遗传变异),并指出本节课学习的内容为可遗传变异中的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教学设计
《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的教学设计一、教材与学情分析本节课内容包含了两种可遗传变异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而基于前面已经学习了自由组合定律与减数分裂知识,学生们对于基因重组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在这个知识点处理上应注重对学生实际理解能力与图形分析能力的培养,通过实践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
这节课的重点与难点就集中于基因突变这个知识点,要通过多种途径来加深对基因突变的内涵与外延的理解。
二、教学目标及重难点知识目标1、结合实例、模型、游戏等方法从分子水平(碱基对替换、增添、缺失)分析基因突变发生的时间,内因,推导出基因突变概念。
2、分析基因突变发生在体细胞与生殖细胞时对其控制合成的蛋白质、对性状与子代的影响。
3、基因突变的产生外在原因、特点及意义。
4、掌握基因重组的概念、来源、意义,会辨别不同情况下的基因重组。
能力目标1、结合减数分裂过程,学会用图示形式表示发生基因重组的原因,培养学生的作图与识图能力。
2、借助示意图的观察与对问题的思考,提高学生判断、推理等能力。
3、通过游戏、模型演示推出基因突变概念的过程,锻炼学生们合作探究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通过分析引起基因突变的外部原因培养学生正确的生活态度,珍惜爱护生命。
2、认同基因简并性保持生物性状稳定性的意义,以及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对生物多样性形成的积极意义。
重点1、基因突变发生的概念、原因及特点。
2、基因重组的来源以及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与交叉互换后对应的的基因变化图。
难点基因突变及基因重组的意义。
三、教学方法及教具针对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选择的教学方法为:情境教学法、问题教学法、小组讨论法、学生分析归纳法。
教学流程大体为:提出问题──观察现象──分析探索──得出结论。
针对学生的认知规律,由熟悉到陌生,我对教材做了调整,先学习基因重组,再进行基因突变的学习。
教具:多媒体、游戏纸条、磁条(制成基因碱基对)四、课时安排 1课时五、教学过程导入:(呈现水毛茛图片),为什么在水中与空气中,叶片的形状差距这么大呢?这种变异可以遗传么?如果就是遗传物质改变,会不会遗传给后代呢?学生活动:学生观察分析,说出环境引起的就是不可以遗传的变异,而遗传物质的改变一般可以遗传的变异。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教学设计(全文)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课包含了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而前面已经学习了自由组合定律和减数分裂,学生对基因重组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在这个知识点应注重对学生理解能力和图形分析能力的培养。
这节课的重点集中于基因突变,要通过多种途径来加深对基因突变的理解。
二、教学目标1.识目标基因突变的概念、特点和意义;2.能力目标通过游戏、模型演示推出基因突变概念,锻炼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分析引起基因突变的外部原因培养学生正确的生活态度,珍惜爱护生命。
三、学习重点及难点1.教学重点基因突变的概念和特点及原因。
2.教学难点基因突变的概念四、教学方法及教具讨论法.分析归纳法。
教具:多媒体.游戏纸条。
五、课时安排1课时六、教学过程(一)基因突变游戏导入:把学生分成4排,给每排第一个学生发一个纸条,上面写了THECT STONTHEMT。
由每排第一个同学看完口头往后传,每排最后一个同学回报结果,结果有的同学丢了一个单词或一个字母,有的增添了字母。
教师设疑:如果将原句想象成DN分子,将错句想成出错的DN分子,将字母想象成碱基,基因突变有哪些类型?教师导出基因突变的概念。
1.概念:DN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
2.发生时期:有丝分裂间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
设疑:基因突变的三种类型一定会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么?(1)碱基对替换:呈现:正常红细胞和异常红细胞的图片。
大家知道,性状是由蛋白质来体现的。
多媒体呈现:血红蛋白分子的部分氨基酸组成正常……缬氨酸――组氨酸――亮氨酸――苏氨酸――脯氨酸――谷氨酸――谷氨酸――赖氨酸――异常……缬氨酸――组氨酸――亮氨酸――苏氨酸――脯氨酸――缬氨酸――谷氨酸――赖氨酸――教师:找出发生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原因?学生:谷氨酸被缬氨酸替换。
教师:氨基酸的密码子是由DN分子决定的,那相应的DN 分子的碱基发生了什么变化?学生分析后回答:T// 被//T取代。
高中生物《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高中生物《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自主预习一、基因突变1、实例: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直接原因:的改变。
根本原因:。
2、概念: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
该变化若发生在中,将遵循遗传规律传递给后代;若发生在体细胞中,一般;但有些植物的体细胞发生基因突变,可通过传递。
3、基因突变的时间:。
4、人工诱变的因素:物理因素:如等;化学因素:等;生物因素:5、②③特点:①⑤。
6、意义:基因突变的结果使一个基因变成了它的物进化提供了原材料。
等。
二、基因重组1.概念:指生物在进行生殖过程中,控制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
2.种类:课内探究【引入】生物的变异1、变异的概念。
2、变异的类型。
探究一、基因突变1、阅读课本80-81页“基因突变的实例”小节,完成课本81页“思考与讨论”,并回答下列问题:(1)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直接原因是什么?根本原因是什么?(2)除了碱基替换引起的性状改变的方式外,还有其他方式吗?(3)总结基因突变的概念。
(4)基因突变发生的时间是什么?基因突变一定会遗传给后代吗?【思考】(1)基因突变的结果是什么?【典例】自花传粉植物连续几代开红花,一次开出一朵白花,白花的后代全开白花,其原因是()A.基因突变B.基因重组C.基因分离D.环境影响2、阅读课本81-82页“基因突变的原因和特点”小节,回答下列问题:(1)基因突变的原因有哪些?(2)基因突变的特点有哪些?(3)基因突变的意义是什么?【思考】基因突变在生产生活中有什么用途?【典例】果树的叶芽若在早期发生突变后,可以长成变异枝条,但长势一般较弱,这是因为基因突变一般具有()A.随机性B.低频性C.不定向性D.有害性探究二、基因重组1、阅读课本83页第1自然段,回答下列问题:(1)基因重组的概念是什么?(2)基因重组的类型有哪两种?发生的时期是什么?2、完成课本83页“思考与讨论”,并思考为什么有性生殖相同亲本的后代会产生差异呢?3、阅读课本83页,回答:基因重组的意义是什么?【思考】(1)对比基因突变,基因重组的结果是什么?(2)格里菲斯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R菌转化为S菌是基因重组吗?为什么?【典例】袁隆平培育的杂交水稻闻名世界,从遗传角度看,和普通水稻相比,杂交水稻增产的主要原因是()A.基因重组B.环境影响C.基因突变D.人工诱变。
【教学设计】《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教学设计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教学设计案例一、教学目标的确定课程标准中与本节内容相对应的具体内容标准是:举例说出基因重组及其意义,举例说明基因突变的特征和原因。
这是确定本节教学目标的主要依据。
考虑到基因突变在生物进化中的重要意义,本节还将说出基因突变的意义列为教学目标,以便为第进化中的重要意义,本节还将说出基因突变的意义列为教学目标,以便为第77章的学习打基础。
础。
二、教学设计思路二、教学设计思路三、教学实施的程序教学教学内容内容教师的组织和引导教师的组织和引导学生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教学意图 一、基因突变的实例的实例导入:导入:191019101910年,一位美国年,一位美国黑人青年由于发烧和肌肉疼痛到医院看病,医生检查发现,他患的是当时人们尚未认识的一种特殊的贫血病──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我们知道,正常人的红细胞是圆饼状的,而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患者的红细胞却是弯曲镰刀状的。
这样的红细胞容易破裂,使人患溶血性贫血,严重时会导致死亡。
这种病是怎样形成的呢?种病是怎样形成的呢?用幻灯的形式展示正常红细胞和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红细胞图片。
细胞图片。
出示供学生阅读的材料。
料。
1928年,人们发现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患者能将这种病遗传给下一代,并且发现该病学生阅读并讨论下列问题:题:1.人们是怎样理解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一种遗传病的?2.鲍林为什么认为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一种分子病型细胞贫血症是一种分子病??3.根据英格拉姆等人的实验,从图中可以看出正常肽链中的哪一个氨基酸发生了什么样的突变?查阅密码子表,分别写出正常氨基酸和异常氨基酸的密码子。
基酸的密码子。
4.氨基酸的密码子是由DNA 分子决定的,由此可以推通过展现科学发现的过程,引导学生从现象到本质,即从性状到遗传物质的认识过程,探寻基因突变的本质。
程,探寻基因突变的本质。
从现象上理解遗传病。
从现象上理解遗传病。
理解血红蛋白是一种大分子物质。
分子物质。
理解蛋白质分子不同,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也不同,而氨基酸的种类是由密码子来决定的。
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教案
都听说过蜘蛛侠,绿灯侠等等一系列电影中的大侠,这些侠最初都是普通人,之后遭到一些变故变得有了特异功能。
电影固然夸张,但也并不无科学道理,这科学道理是什么?一起来进入今天的学习!我们已经学习了生物的遗传,了解了性状为什么能够遗传以及性状遗传时遵循的规律。
知道生物的性状是由由遗传物质决定的。
性状的表现除了与遗传物质有关外,还与外界条件有关。
当性状由亲代传递到子代时,不会一成不变,或多或少都会存在差异。
这是因为生物体不仅具有遗传还具有变异。
变异是指亲代与子代、子代与子代之间在形态、结构和生理上表现有差异的现象。
那么生物的变异又是如何产生的呢?生物的变异又有什么特点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变异的两种形式——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二)讲授新课学习内容:1、基因突变的概念:(重点)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内部结构的改变,叫基因突变。
2、基因突变的原因(P81)(1)物理因素如紫外线、X射线及其他辐射(2)化学因素如硝酸、碱基类似物等(3)生物因素如病毒此外,在没有这些外来因素时,碱基突变也会由于DNA分子复制偶尔发生错误、DNA的碱基组成发生改变等原因自发产生。
3、基因突变的种类:自发突变和人工诱变4、基因突变的意义:由于基因突变产生的新性状是生物从未有过的性状,因此它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也为生物进化提供了最初的原材料。
5、基因突变的特点:(重点)(1)基因突变在自然界中是普遍存在的植物、动物和人都可能发生基因突变。
这也说明基因突变在生物界是普遍存在的。
无论是低等生物,还是高等动植物以及人,都可以发生基因突变。
这种突变在自然条件下发生的叫自然突变,在人为条件下诱发产生的叫诱发突变。
(2)基因突变是随机发生的、不定向的基因突变可以发生在生物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和生物体的任何细胞。
我们以植物个体发育过程为例。
个体发育的起点是受精卵,经过分裂形成胚,种子萌发长成一个新个体,其间任何时期任何细胞都可能发生突变。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教案
教学重难点
重点:1.基因突变的概念及特点; 2.基因突变的原因。
难点: 基因突变的意义。
教具
多媒课件、智慧平板、导学案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组织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调试智慧平板
一、导入新课:
运用新冠病毒“双突变”实时新闻,引起学生的兴趣。
学生针对自身的学情,各抒己见
从问题引入新课,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积极参与到新课的学习中
展示学习目标,明确学习目的
激发学习热情
做到学以致用
增强个人分析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培养学生自律学习的能力,
帮助学生攻克本节课重难点
科学畅想,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关注人类健康的问题
引起学生对基因重组的兴趣
举例辨析基因突变的普遍性,随机性和不定项性
五、课堂小结:师生共同总结
六、科学畅想:学了“基因突变”,我想到了……
展示生物小故事,引入下一节课《基因重组》
配合老师调试
通过了解病毒“双突变”初步了解基因突变
观看微课,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发现史
学生思考讨论
动手制作,最终认识到,基因控制形状;结构决定功能
针对老师的问题认真思考,积极回答
1.展示学习目标和本节课问题聚焦
2..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3.基因突变的原因和特点有哪些?
4.基因突变有哪些重要意义?
二、微课:
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科学发现史(微课)
让学生阅读教材,从分子水平分析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病因
直接原因是什么?根本原因是什么?
三、合作学习:
利用材料制作模型阐述病因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优质课学案)
第5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第1节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学习目标】1.举例说明基因突变的概念、特点和原因。
2.举例说出基因重组。
3.说出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意义。
【学习过程】基因突变探究一:基因突变的概念1.实例:镰刀型细胞贫血症2.概念:由于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或,而引起的的改变,就叫基因突变。
[合作探究]1.若上述DNA序列第3位的T-A替换为C-G,写出改变之后编码的氨基酸。
2.基因突变是否一定会引起蛋白质的改变?进而改变生物的性状呢?3.结合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病因,读课本P81第2段,想一想基因突变能否遗传给后代?探究二:基因突变的时间和原因[思考讨论]1、基因突变常发生在什么时期,为什么?2、易诱发生物发生基因突变并提高突变频率的因素有哪些? 探究三:基因突变的特点和意义[资料分析]思考以下每个资料说明了基因突变有什么样的特点。
资料1:自然界中,流感病毒可分为甲、乙、丙三型;肺炎双球菌的种类有有荚膜和无荚膜两种类型;豌豆种子的圆滑和皱缩;番茄的红果和黄果;小麦的高秆和矮秆;果蝇的红眼和白眼;鸡的玫瑰冠和单冠;兔的白毛和黑毛;正常绵羊和短腿安康羊;正常人和白化病病人等。
结论:基因突变具有资料2:基因突变可以发生在生物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可以发生在细胞内不同的DNA分子上;可以发生在同一DNA分子的不同部位。
结论:基因突变具有资料3:以基因A为例,它不但可以突变成为a1,而且还可能突变成为a2、a3等一系列的等位基因。
如:控制小鼠毛色的基因可以突变成黄色基因,也可以突变成黑色基因。
结论:基因突变具有资料4:右图是几种生物不同基因的自然突变率。
结论:基因突变具有资料5:人的血友病、白化病、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等遗传病都是基因突变的结果,这些疾病都对人类健康产生严重危害。
结论:基因突变具有思考:突变的有害与有利取决于什么?默记:基因突变的意义:是产生的途径;是的根本来源;是的原始材料。
基因重组(自主学习:复习回顾减数分裂过程,完成以下内容)1、概念:基因重组是指在进行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的。
(完整版)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教学设计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教课方案王慧英河北平山古月中学一、教课目的知识方面:1、举例说明基因突变的特色和原由2、说出基因突变的意义3、举例说明基因重组及其意义感情态度和价值观方面:1、经过基因突变原由的学习,建立事物发展的内因是根本,外因是条件的辨证唯物的思想2.经过对基因突变原由及特色的逻辑论证过程,不只能够使学生懂得生物界丰富多彩的本质,还能够对学生进行用辨证唯心主义的看法认识生物体和生物界的思想教育。
3.经过基因突变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能形成关爱生命,热爱生命的态度。
能力目标:1.经过对课本中实例的剖析,培养学生剖析归纳总结的逻辑推理能力。
2.经过学生之间互相启迪、互相增补、激发灵感,提升学生合作—研究的能力。
3.教师精心设计训练和反应.培养学生理论联系本质的能力。
二、教课要点、难点要点: 1.基因突变的看法及特色2.基因突变的原由难点: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意义三、教课与学法方法教师在教课过程中利用多媒体课件适合增补有关的资料, 创建形象生动的教课气氛,让学生从实例剖析下手, 教师适合举例以问题形式层层递进指引,依据认知的规律从现象到本质,从宏观到微观来归纳总结看法;指引学生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从议论英词句子中发生个别字母改变可能致使句子意义的变化状况和一本书的文字信息在从头拷贝一份时易发生的错误,进行理解指引联想和类比,理解基因突变和生物性状改变的关系;以设问、议论的形式指引学生经过问题研究和自主合作学习思虑基因突变和重组的意义;用填表的形式指引学生进行知识的对照和总结。
最后有效小练进行稳固和加深理解,以达到学生对知识的掌控一次性到位。
四、学情剖析生物的变异现象对于学生而言其实不陌生。
经过前方对基因构造和功能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认识到生物的变异与遗传物质有关,也与环境有关。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是遗传学中重要的看法,是学生学习生物遗传、变异和进化的基础,此中的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这部分教学内容中的一个要点知识。
高中生物《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5.1 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教学设计(一) 情境导入,引出标题播放电影《蜘蛛侠》的片段,吸引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提问学生影片男主角为什么会变成一个蜘蛛侠,从而引出本章章题:变异,并展示变异的概念。
(二) 合作探究,精讲点拨探究1:基因突变的实例讲述:生物的变异有两种类型。
那什么情况下的变异不遗传,什么情况下的变异可遗传?我们知道生物的表现型与基因型和外界环境条件有关。
像玉米这样,子粒饱满是由于水、肥和光充足引起,也就是外界环境条件引起的,这种变异是不遗传的。
而太空椒邀游过太空,宇宙辐射改变了它的遗传物质,因此这个变异性状就是可遗传的。
可遗传的变异是生物变异的主要类型。
它的来源主要有三方面: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那么什么是基因突变?基因突变是怎么产生的?又怎么导致生物变异呢?下面的图片是关于正常红细胞基因突变形成镰刀型红细胞的内容,我们先来看一下。
(学生阅读教材第80~81 页后讨论并回答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怎样引起的一种遗传病。
)问:从图片中我们看到正常红细胞是什么形状?有什么功能?(答:圆饼形状,具有运输氧气的功能。
)问: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红细胞呈镰刀状,对功能的完成有没有影响?(答:有,运输氧气的能力降低,易破裂溶血造成贫血,严重时会导致死亡。
)讲述:那么是什么原因使正常红细胞变成镰刀型红细胞的化呢?分子生物学研究表明是基因突变的结果。
让我们来看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病因的图解,大家知道, 性状是由蛋白质来体现的,我们先来看正常血红蛋白与镰刀型血红蛋白的氨基酸组成。
(学生看教材第81 页的思考与讨论,思考并回答问题。
)问:两者有什么区别?(答:正常的是谷氨酸,异常的是缬氨酸。
)问:氨基酸是由什么决定的?(答:由信使RNA 上的密码子决定的。
)问:构成信使RNA 上的密码子的那些碱基又是由什么决定的呢?(答:由DNA 上的碱基决定的。
)问:大家来比较一下正常与异常的DNA,它们的区别在哪里?(答:一个碱基对的改变。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调》(市优质课比赛)教学案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调》(市优质课比赛)教学案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教学案一、课程目标及内容本课程通过介绍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调节的知识,让学生了解基因遗传变异的原理及其在生物学中的应用。
课程内容包括:1. 基因突变的原因和类型;2. 基因重组对基因组变异的贡献;3. 如何观察基因变异现象;4. 基因工程的应用。
二、教学方法采用PBL(问题式研究)教学法和多媒体辅助教学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研究兴趣和研究积极性,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实践能力。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原理;2. 操作和观察基因变异现象的方法。
教学难点1. 基因重组调控机制;2. 基因工程的应用。
四、教学时间分配本课程总共需要3节课,每节课50分钟。
时间分配如下:1. 知识讲授(40分钟);2. 多媒体展示案例(10分钟);3. 小组讨论(40分钟);4. 实验操作(20分钟);5. 实验结果讲解(20分钟)。
五、教学过程第一节课1. 介绍基因突变的原因和类型;2. 讲解基因重组对基因组变异的贡献;3. 多媒体展示基因变异案例,引导学生观察基因变异现象;4. 小组讨论,让学生提出自己观察到的现象,并分析原因。
第二节课1. 讲解基因重组的调控机制;2. 展示基因工程案例,让学生了解基因工程的应用;3. 学生小组分工合作,完成基因工程实验操作;4. 收集实验结果,进行总结。
第三节课1. 学生小组发表实验结果,进行讲解;2. 教师介绍其他基因重组应用案例;3. 学生小组展示基因重组应用案例;4. 总结课程。
六、教学效果评估本课程采用问卷调查法、作业评分法和实验操作评估法相结合,定期对学生进行评估。
评估内容包括:1. 学生掌握的理论知识;2. 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3. 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教案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基因突变的概念、特点及意义。
2. 让学生掌握基因突变的发生原因及类型。
3. 让学生了解基因重组的定义、类型及意义。
4. 培养学生运用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基因突变的概念、特点及意义。
2. 基因突变的发生原因及类型。
3. 基因重组的定义、类型及意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基因突变的概念、特点及意义;基因重组的定义、类型及意义。
2. 教学难点:基因突变的发生原因及类型;基因重组的类型及意义。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探究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概念、特点及意义。
2. 通过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了解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3. 利用多媒体教学法,展示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图像和实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解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解遗传变异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遗传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2. 基因突变的教学:a. 讲解基因突变的概念,明确基因突变是指基因结构的改变。
b. 介绍基因突变的特点,如随机性、低频性、不定向性等。
c. 讲解基因突变的意义,如为新基因的产生提供途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等。
d. 分析基因突变的发生原因,如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生物因素等。
e. 介绍基因突变的类型,如碱基替换突变、插入突变、缺失突变等。
3. 基因重组的教学:a. 讲解基因重组的概念,明确基因重组是指基因在染色体上的重新组合。
b. 介绍基因重组的类型,如自由组合型、交叉互换型等。
c. 讲解基因重组的意义,如增加生物的遗传多样性,促进生物的进化等。
d. 分析基因重组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如杂交育种、基因工程等。
4. 课堂练习:布置相关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在生物进化中的重要作用。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概念、特点、类型及意义的理解程度。
高中生物《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1)》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4.基因重组能否产生新的基因和新的性状?基因突变对基因重组有何影响?
教学目标
1、举例说明基因突变的特点和原因
2、举例说出基因重组
3、说出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意义
教学重点
1.基因突变的概念及特点
2.基因突变的原因
教学难点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意义
教学方法
3.基因突变能否改变染色体上基因的数量及所处的位置
4.为什么基因突变大多数是有害的?
5.突变的有害与有Bb(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图示一个细胞内基因自由组合的情况,并写出它产生的配子类型。
2.某生物体基因型为AaBb(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图示一个细胞内交叉互换前和交换互换后的情况,并写出它产生的配子类型。
中个体性状的多种多样吗?
4.基因重组能否产生新的基因和新的性状?基因突变对基因重组有何影响
如果对基因重组的结果和意义理解困难的话,可展示孟德尔杂交实验二的图解过程
展示例3
回答
自主学习
回答填空内容
两名同学到前面板演自由组合和交叉互换情况,其余同学在学案上画图
纠错、补充
理解配子类型的多样性
归纳总结
分析理解F2中新的性状组合和新的基因型以及基因重组的意义
1.概念
2.类型
3.意义
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设计过程中运用了先学后教的课堂教学模式,用问题引领,打破以教师为中心,以讲授灌输为主线的教学套路,构建以学生主动参与, 合作探究为主线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引导学生分析问
题,主动建构良好的认识结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归纳概括能力,通过问题填空了解镰刀型细胞贫血症产生的原因、基因突变的概念和对后代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市优质课比赛)教学案(同名21570)铜仁市第八中学《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教学案一、教学指导思想:(一)面向全体学生,给每一个学生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但这与我们的大班教学现象相矛盾,如何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我采用“化整为零”的方法,将一个班级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让每位学生都得到学习的机会;(二)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地体验探究过程,比如让学生通过构建生物模型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微观结构,让微观宏观化,将生物学变成触手可摸具体知识。
有利于学生在知识的形成、联系、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获得科学的方法;(三)让学生自主体会和探究生物学原理的形成过程,有利于学生理解生物学与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关系,增强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四)逐步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二、教学分析:(一)知识目标:1.举例说明基因突变的特点和原因。
2.说出基因突变的意义。
(二)能力目标:1.通过对课本中实例的分析,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总结的逻辑推理能力。
2.通过学生之间相互启发、相互补充、激发灵感,提高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3.教师精心设计智能训练和反馈.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1 .通过引导学生对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病因的分析,让学生体验基因突变概念的形成过程。
2.通过基因突变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能形成关爱生命,热爱生命的态度。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1.基因突变的概念及特点2.基因突变的原因3.基因突变的意义五、教学方法:1.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形象生动的教学氛围。
2.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探究和自主合作学习。
六、教学准备:1. 文字资源——普通高中生物教科书(必修第二册)2. 多媒体资源——多媒体课件七、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引入新课提出问题1.同学们看过《绿巨人》和《钢铁侠》这两部电影没有?请大家比较分析一下这俩位英雄超能力形成的原因?2.大家自己跟父母比是相貌是否相同?你分析可能原因是什么?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归纳总结性状受遗传影学生对熟悉的电影进行激烈的讨论,组织语言,分析可能原因。
学生小组合作讨通过学生的生活片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活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热情,提高学生的参与性,并引入变异的概念及类型。
响,但也会发生变异,引起变异的原因可能有内因也有环境影响。
讲解变异的概念和类型。
二、基因突变的概念用多媒体展示镰刀型贫血症患者和正常人的红细胞图片,以及相关文字资料。
提出问题:请根据资料利用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有关知识分析完成镰刀型贫血症病因的图解。
论,完成镰刀型贫血症病因的图解,并讨论其能否遗传?尝试总结基因突变的概念。
学生得出结论:控制血红蛋白的基因中的一个碱基对的改变造成了血红蛋白的一个氨基酸的改变从而引起了血红蛋白结构的改变并最终导致镰刀型贫血症的发生。
学生活动:以小组为单位展开活利用多媒体的优势进行直观性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比较能力。
创设情境,让学生进行问题的探究、创造讨论与交流机会。
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理解红细胞形态不同是因为血红蛋白质分子不同,而血红蛋白不同是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也不同,而氨基酸的种类是由密码子来决定的。
密码子的排列是由在PPT上一英文单词为例,通过增添、减少和替换字母,是单词意义发生改变,从而引导学生总结基因突变的概念。
如果学生有困难,教师提示①.学生可以根据基因控制蛋白质过程来思考完成病因图解。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除了这种碱基改变还有其他情况会引起基因结构改变吗?进而总结出基因动。
学生得出结论:1.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或缺失,而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叫做基因突变。
2.如果这种变化发生在体细胞一般不会遗传给后代,如果发生在生殖细胞则可能遗传给后代。
故基因突变是可遗传的变异,但不一定都能遗传给后代。
学生归纳得出结论:1.由于密码子的DNA分子决定的。
密码子发生改变是因为DNA分子发生了改变。
从而加深学生对基因控制生物形状的相关知识的理解。
引导学生归纳和概括,以把握基因突变的实质或内涵在于基因结构的改变,领会基因突变的外延包括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
突变的概念。
②.考虑这种变化发生在细胞和生殖细胞有什么差别?讨论该病能否遗传?通过多媒体出示幻灯片,组织学生讨论例题1例:DNA的一条模板链原来的碱基组成为GTA,当它的第一个碱基由G突变成A 时其决定的氨基酸有何变化?如果第三个碱基由A突变成G时其决定的氨基酸有没有变化?(密码子:组氨酸CAU 兼并性,基因发生突变不一定会引起形状的改变。
2.如果生物性状没有改变对生物生存没有影响,如果引起生物产生有害的变异,则不利于生物适应环境,如果产生有利变异则有利生物不断适应变化的环境。
学生思考、讨论,并举例说明:引导学生多角度分析问题,养成发散思维习惯,领悟辨证唯物主义的思想。
培养学生的列举事实和归纳能力利用生活中的实例或CAC;酪氨酸UAU)提出问题3.基因突变都会引引起性状的改变吗?对生物生存有何影响?教师补充:生物基因型有1.处于生长旺盛时期的青少年不宜长时间使用手机,防止手机辐射对大脑等器官发育的影响。
2.怀孕的妇女不宜长时间使用电脑以免电脑辐射对胎儿的不利影响。
3.在强日光下暴晒容易得皮肤癌。
4.前苏联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核泄漏时,核电站周围的居民得癌症的几率大大增加。
5.生活在进行过豪华装潢的居室帮助学生理解基因发生突变的原因。
给予学生在健康保健方面的一些指导建议,引导学生形成热爱生命珍爱生命的价值观。
AA突变成Aa也不会引起性状改变。
三、基因突变的原因出示癌症的相关资料提出问题4.癌症就是由于基因突变引起的,请大家结合生活实际,讨论总结哪些人容易患癌症?中的儿童易患白血病。
6.长期食用咸菜等腌制食品过多可能会致癌。
7.一些肿瘤病毒能诱发细胞癌变。
学生讨论归纳:生物因素突变、物理因素和化学因素。
基因可以分为自发突变和诱发突变。
学生自主学习归纳总结出1.基因突变的特点。
2.基因一般在DNA复制时候容易发生基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归纳概括能力。
通过问题引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加强前后知识之间的联系,提高学生发散思维能力。
课堂效果反馈,巩固知识。
四、基因突变的特点学生自主学习,教师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加深对各特点的了解。
问题5.基因突变有何特点?突变。
3.基因突变一般会产生原基因的等位基因。
4.突变发生的个体、部位、基因、时间是随机的。
5.突变发生的时间越早,表现突变的部分越多,突变发生的时期越晚,表现突变的部分越少。
(如发生在植物叶芽和花芽上的突变)学生自学总结:基因突变是问题6.基因突变什么时候容易发生?基因突变的结果是什么?问题7.如何理解基因突变的随机性和不定向性?五、基因突变的意义问题8.基因突变的意义?八、课堂反馈练习幻灯片展示课堂练习题。
新基因产生的途径,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是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
八、教学反思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知识的多少取决于学习者根据经验去建构有关知识的能力,而不取决于学习者记忆和背诵教师讲授内容的能力。
对知识的真正理解只能是学习者自身基于自身的经验背景建构起来的。
要想让学生获得更多.更牢固的知识,必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其主动探索.体验,仅仅依靠语言的传递是不够的。
生物学科属于自然科学学科,在学习的过程中,根据新课标要求,要积极倡导探究式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研究精神。
本节知识非常抽象,在学习时一定注意从现象开始,追根溯源,联系所学过的有关知识去理解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这两个概念,让学生自主建构生物学的核心概念。
简而言之,我们教师在教学中不要学生当成简单的学习个体来看,而是应该把他们当成一群探索生物科学的科学家来看,给以他们探索的目标、给以他们正确的引导。
这才是我们新时代教师追求的专业素养。
审核意见1.参评人所在单位审核意见单位盖章负责人(签字):年月日2.县(市、区)教育局或主管单位教研管理部门审核意见单位盖章负责人(签字):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