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轴对称图形》
热门-二年级数学下册《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

二年级数学下册《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二年级数学下册《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3篇教材简析:《轴对称图形》是六年《数学》中继“认识圆的特征”,“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之后的一个学习内容。
在本章教材的编排顺序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把它放在圆的后面,一方面可以更好地说明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另一方面可以对所学的各种平面图形中轴对称的情况作全面的了解。
从而更好地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掌握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教学难点:能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学生分析:学生已学过简单平面图形,对平面图形已有一定的认识,且初步了解研究平面图形的方式方法。
高年级的学生具有好胜,好强的特点,班级中已初步形成合作交流,敢于探索与实践的良好学风,学生间相互讨论的气氛较浓。
设计理念: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以及鼓励学生在具体、直观操作中发现知识是《数学课程标准》的一个特点。
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实施开放式教学,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并引导学生在课堂活动中感悟知识的生成、发展与变化。
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向学生渗透事物的特殊性存在于普遍性之中,体会对称美。
2、通过操作活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概括能力。
3、使学生直观的认识轴对称图形,在操作中理解掌握轴对称的概念,并能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教学流程:--、创设问题情境,导入课题。
1、(屏幕出示相关图片)观察下面的图形,(折一折,看一看)这些图形有什么特点?2、指出:像前三个这样的图形,我们把它叫轴对称图形。
3、引入课题:轴对称图形二、学生通过直观感知,操作确认等实践活动,加强对图形的认知和感受。
1、揭示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思考:现在你能用什么方法来检验一下这几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a、学生试说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b、教师板书: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完全重合重点强调)c、让学生谈谈你是如何理解轴对称图形的。
(以小组为单位,用手中图形举例说明)d、教师结合图形说明对称轴的概念。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轴对称图形》(课件)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
使用希沃白板3拉幕功能,增加猜谜的隐秘性趣味性。
同学们,我们今天起学习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第一课时,《轴对称图形》(板书)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
举手回答:仔细观察这些物体,说一说他们有什么共同特点?
说一说:这些都是对称现象,你能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什么是对称吗?
请你仔细观察这些对称图形,它们的中间都有什么?
像这样剪出来的图形都是对称的,它们都是轴对称图形。
图形中间的那条折痕所在的直线就是图形的对称轴。(板书)
√
√
做一做:下面这些图形中,哪些是轴对称图形?
用希沃白板上的书写工具或优教通工具条上的画笔工具打√
更多互动练习见优教通PPT课件“习题七”1.2.3(在优教系统展开的工具栏点击授课包打开自己的个性资源“习题七”1.2.3.)
交通标志
车标设计
脸谱艺术
剪纸艺术
校园里的轴对称图形
校园里的对称现象
学校大门
校园里的对称现象
综合楼
校园里的对称现象
篮球架
乒乓球台
校园里的对称现象
教室窗户
垃圾箱
电动二轮车
汽车
我的代步工具
古建筑中的对称现象
家乡古建筑中的对称现象
美丽的家乡:许昌市重点保护文物单位,张公祠,位于包公寨小学所在地许昌市建安区张潘镇门道张村西头。
想一想:生活中还有这样的图形吗?
打开优教通工具条,趣味选人或随机选人:你还见过哪些对称现象?
1、对折
2、画一画 剪一剪
3、展开
试一试:你还能剪出其他的图形吗?
小组合作:打开希沃白板计时器计时,每人试着剪出以上任一个图形。比一比看谁先完成。黑板展示学生优秀作品,对表现突出学生用优教通工具条上的表扬工具进行有针对性的表扬。
《轴对称图形》教案设计

《轴对称图形》教案设计•相关推荐《轴对称图形》教案设计(通用10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
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轴对称图形》教案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轴对称图形》教案设计篇1学习目的:1.通过展示轴对称图形的图片,使学生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2.通过试验,归纳出轴对称图形概念,能用概念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3.培养学生的动手试验能力、归纳能力和语言表述能力。
学习过程:一、探究活动1.动手做剪纸:(1)将一张长方形的纸对折;(2)在纸上画出一个你喜欢的图形;(3)沿线条剪下;(4)把纸展开;2.观察下面的图形,它们有什么共同特征?3.结论: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这个图形就叫做,这条直线就是它的。
这时,我们也说这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成轴)对称。
二:尝试应用1.先想后做:下面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吗?如果是,请画出它们的对称轴。
等腰三角形等腰梯形等边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正方形圆2.想一想下列英文字母中,那些是轴对称图形?3.猜字游戏(抢答)在艺术字中,有些汉字是轴对称的,猜猜下列是哪些字的一半?三:探究活动(1).看下面两组图形,和刚才的蝴蝶,枫叶等比较,有什么不同?第一组第二组(2).思考:这两幅图有什么共同点?2.结论: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折叠,如果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形这条直线叫做,折叠后重合的点是对应点,叫做。
四:尝试应用1.下面给出的每幅图形中的两个图案是轴对称的吗?如果是,试着找出它们的对称轴,并找出一对对称点。
2.说出图中点A、B、C、D、E的对称点。
3.思考:(1)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全等吗?(2)如果把一个轴对称图形沿对称轴分成两个图形,那么这两个图形全等吗?这两个图形对称吗?(3)把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看成一个整体,它就是一个什么图形?4.比较归纳。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轴对称图形》教案设计——轴对称是图形变幻的基础,帮助幼儿感受变幻的快乐和神奇

作为小二年级下册数学的一份教案设计,本文将重点介绍轴对称图形的教学方法以及如何通过轴对称来让幼儿感受到数学中的变幻之神奇。
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应该能够:1.理解轴对称的概念,并辨别轴对称图形和非轴对称图形;2.熟练绘制轴对称图形;3.感受到图形变幻的神奇和快乐。
二、教学内容1.轴对称的概念轴对称是指通过一个轴线,将图形分为两个对称的部分。
其中,轴线是指可以将一条线上的任何一点和它对称的另一点连接起来的直线。
轴对称轴可以是任意的,但对于更简单的图形来说,轴通常会沿着图形的一个对称轴线。
例如,本节课中我们主要讲授的良好轴对称图形,其轴对称轴通常都是垂直于许多行或列的直线。
2.轴对称图形和非轴对称图形在本节课中,我们将会教授学生如何辨别轴对称图形和非轴对称图形,并通过绘制实例图形来让学生感受到本节课程所讲解的轴对称图形的神奇与快乐。
3.绘制轴对称图形通过给予学生实际操作的机会,本节课程将会教授学生如何简单地绘制轴对称图形。
三、教学步骤1.正确引入老师应该从幼儿已知的知识入手,引起幼儿对整节课的兴趣。
可以先让幼儿回忆一下前面学过的数学知识,比如说平面几何中的平行、垂直、横线、竖线等等,再说出“轴对称”,给幼儿一个简单而明了的概念。
2.示范操作老师可以现场示范操作,或者给幼儿发放手册,让幼儿们尝试自己操作。
3.实践操作讲完轴对称的概念和示范操作后,老师可以让幼儿进行实践练习,并在操作过程中给予足够的指导和鼓励。
4.教师反馈教师应该注意给予幼儿及时的反馈,让幼儿们能够及时纠正错误,同时也应该给予幼儿足够的夸奖来激发其学习的热情。
5.评估反馈老师要对幼儿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并及时反馈,以促进幼儿在以后的学习中充分发挥潜能。
四、教学重点本节课程的教学重点主要包括:1.如何正确理解轴对称的概念;2.如何辨别轴对称图形和非轴对称图形;3.如何正确绘制轴对称图形。
五、教学方法为了使幼儿更加深入地理解轴对称的概念,并更好地掌握轴对称图形的绘制方法,我们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1.分组竞赛法老师可以将幼儿分成若干个小组,让他们在本节课程中进行分组竞赛,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年级下册数学《轴对称图形》教案

二年级下册数学《轴对称图形》教案一、教学内容二年级下册数学《轴对称图形》教案,主要涵盖教材第六章第三节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理解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能够识别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并学会用直线进行轴对称图形的折叠。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和特征。
2. 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和动手能力,提高空间想象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学会用直线进行轴对称图形的折叠。
2. 教学重点:掌握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和特征,能够识别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直尺、圆规、剪刀、彩纸。
2. 学具:剪刀、彩纸、铅笔、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物品,找出哪些是轴对称图形。
2. 讲解概念:讲解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和特征,引导学生理解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3. 操作演示:教师用彩纸剪出几个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圆形等,并进行折叠演示。
4. 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用彩纸和剪刀制作自己喜欢的轴对称图形,并进行折叠。
5. 例题讲解:出示一些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如衣服、桌子、剪刀等,让学生判断它们是否为轴对称图形。
6. 随堂练习:让学生在练习本上画出一个自己喜欢的轴对称图形,并标出对称轴。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轴对称图形2. 板书内容:轴对称图形的定义:轴对称图形的特征:轴对称图形的折叠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2) 画出一个你喜欢的轴对称图形,并标出对称轴。
2. 作业答案:(1) 是/否,原因:(2) 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掌握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和特征,能够识别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并能用直线进行轴对称图形的折叠。
但在教学中,对于一些学生的疑问,可以进一步讲解和引导,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2. 拓展延伸: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并进行创作和展示,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年级下册认识《轴对称图形》教案

二年级下册认识《轴对称图形》教案二年级下册认识《轴对称图形》教案(精选11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二年级下册认识《轴对称图形》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二年级下册认识《轴对称图形》教案篇1教学资源分析:本教材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入手,结合实例,通过观察、操作等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学生初步感知生活中的对称现象,认识简单的轴对称图形,为今后进一步探索简单图形的轴对称特性,把握简单图形之间的轴对称关系,以及利用轴对称方法进行变换或设计图案打好基础。
教材第一道例题首先出示了一组实物图片,要求学生观察并说说它们的共同特征,初步感知“这些物体都是对称的”,并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再找出一些具有对称特征的物体,在小组里交流。
教材这样安排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对称现象。
接下来,教材把上面的实物图形进一步抽象为平面图行,引导学生通过对折发现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并初步描述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第二道例题则让学生利用已有的对轴对称图形的初步认识,用不同材料、不同方法“做出”轴对称图形。
以活动来帮助学生进一步积累感性认识,丰富对轴对称图形的体验,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
“想想做做”安排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训练帮助学生加深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广泛联系。
教学目标:1、联系生活中的具体物体,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使学生初步体会生活中的对称现象,认识轴对称图形的一些基本特征。
2、使学生能根据自己对轴对称图形的初步认识,在一组实物图案和平面图形中识别出轴对称图形,能用一些方法做出轴对称图形,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3、使学生在认识和制作简单的轴对称图形的过程中,感受到物体或图形的对称美。
激发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的一些基本特征,能识别出轴对称图形,能用一些方法做出轴对称图形,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二年级下册数学《轴对称图形》教案(7篇)

二年级下册数学《轴对称图形》教案(7篇)二年级下册数学《轴对称图形》教案篇1教材简析:《轴对称图形》在本章教材的编排挨次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把它放在圆的后面,一方面可以更好地说明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另一方面可以对所学的各种平面图形中轴对称的状况作全面的了解。
从而更好地进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把握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教学难点:能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学生分析:学生已学过简洁平面图形,对平面图形已有肯定的熟悉,且初步了解讨论平面图形的方式方法。
高年级的学生具有好胜,好强的特点,班级中已初步形成合作沟通,敢于探究与实践的良好学风,学生间相互争论的气氛较浓。
设计理念:依据根底教育课程改革的详细目标以及鼓舞学生在详细、直观操作中发觉学问是《数学课程标准》的一个特点。
转变课程过于注意学问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阅历,实施开放式教学,让学生主动参加学习活动,并引导学生在课堂活动中感悟学问的生成、进展与变化。
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向学生渗透事物的特别性存在于普遍性之中,体会对称美。
2、通过操作活动培育学生观看力量,概括力量。
3、使学生直观的熟悉轴对称图形,在操作中理解把握轴对称的概念,并能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教学流程:一、创设问题情境,导入课题。
1、(屏幕出示相关图片)观看下面的图形,(折一折,看一看)这些图形有什么特点?2、指出:像前三个这样的图形,我们把它叫轴对称图形。
3、引入课题:轴对称图形。
二、学生通过直观感知,操作确认等实践活动,加强对图形的认知和感受。
1、提醒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思索:现在你能用什么方法来检验一下这几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a、学生试说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b、教师板书: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完全重合重点强调)c、让学生谈谈你是如何理解轴对称图形的。
(以小组为单位,用手中图形举例说明)d、教师结合图形说明对称轴的概念。
2、完成做一做。
(让学生来汇报,同时电脑演示)3、我们已经学过不少平面图形,现在你动手折一折、看一看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各有几条,请你画出来。
3《轴对称图形》(教案)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

《轴对称图形》(教案)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教学内容:本节课教学内容为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轴对称图形》。
本节课旨在引导学生认识轴对称图形,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并能识别出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轴对称图形的定义,识别出常见的轴对称图形。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活动,培养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难点:1. 理解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及特点。
2. 正确识别轴对称图形。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图片、模型等。
2. 学具:彩纸、剪刀、胶水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关注轴对称图形。
2. 新课导入:讲解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引导学生观察、讨论、操作,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点。
3. 活动一:学生分组讨论,找出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并分享给大家。
4. 活动二:学生动手操作,用彩纸剪出轴对称图形,加深对轴对称图形的理解。
5. 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和特点。
板书设计:1. 《轴对称图形》2. 定义: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
3. 特点:对称轴、对称点、对称部分完全重合。
4. 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展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
作业设计:1. 课后练习:完成教材Pxx页练习题。
2. 拓展活动:寻找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并记录下来。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活动,使学生掌握了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和特点,并能识别出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
但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对轴对称图形的理解仍有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个别辅导。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难点教学难点是教学过程中学生难以理解或掌握的知识点,对于本节课来说,理解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及特点、正确识别轴对称图形是学生需要掌握的重点,同时也是学生难以理解的地方。
二年级数学下册《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精选10篇)

二年级数学下册《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精选10篇)二年级数学下册《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 1教学内容分析:在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具有轴对称性质的图形很多。
教材通过飞机、蝴蝶和天安门的实物图让学生观察、分析它们共同的特征,再做剪纸实验,然后揭示轴对称图形并画出对称轴,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
教材中安排了一些实际操作内容,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认识图形的特征,理解有关概念的含义。
教学对象分析:学生已认识了一些基本图形特征。
学生学习这些知识,一方面可以加深对一些已学过的图形特征的认识,另一方面,可以认识自然界和日常生活具有轴对称性质的一些事物,并为以后进一步学习数学研究一些问题的基本性质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使学生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进一步理解轴对称图形,探索轴对称图形的特征,能用折叠重合这样的词语准确地描述轴对称图形的特征。
2、能识别轴对称图形,并能确定它的对称轴。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在丰富的现实情境中,让学生经历观察分析、欣赏想象、操作发现等数学活动过程,来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发展其空间观念和审美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主动参与画图形的活动,感受图形的对称美。
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教学课件,剪好的树叶、大树、葫芦、爱心和小衣服等。
学生:彩纸3张、剪刀1把,直尺1把,学习材料1份。
教学重点:(1)认识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建立轴对称图形的概念;(2)准确判断生活中哪些物体是轴对称图形,并能找出简单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教学难点:判断对称图形,做出轴对称图形。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1、老师在眼镜店看到这样一副眼镜,请你检验一下它是否合格,为什么?(出示课件:不对称的眼镜)生回答。
师揭示”对称”,并板书。
2、请看这幅眼镜合格吗,为什么?(出示课件:对称的眼镜)生回答。
3、这是一只美丽的蜻蜓,你看它对称吗?如果是哪里对称?生回答。
4、在生活中哪里还见过这样的对称现象?生回答。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轴对称图形》教案设计——了解轴对称的现实意义和应用,培养幼儿的实践能力和灵活思维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轴对称图形》教案设计——了解轴对称的现实意义和应用,培养幼儿的实践能力和灵活思维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轴对称的定义及常见案例。
(2)掌握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并能够画出轴对称图形。
(3)通过实践运用,培养幼儿的实践能力和创造力。
2.能力目标:(1)能够观察分析常见物体的轴对称性质。
(2)能够通过手工制作等实践活动,培养幼儿的想象与创造力。
3.情感态度目标:(1)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认真听讲,认真操作。
(2)乐于合作,欣赏他人作品,提高幼儿的们的美感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本堂课的内容主要是要教授幼儿如何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定义、特点以及如何画轴对称图形。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1)掌握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及常见案例。
(2)通过手工制作等实践活动,培养幼儿的想象与创造力。
2.难点:(1)画出轴对称图形的方法。
(2)理解轴对称的意义和应用。
四、教学方法1.基于学生的学习,采用讲授、实践、展示的教学方法。
2.独立思考和集体讨论相结合,通过展示幼儿的作品和观察分析物体的轴对称性质,促进幼儿的创造性和想象力。
五、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欣赏轴对称的生活小常识,例如辣椒的轴对称、自行车的轴对称等,以此引导幼儿探索轴对称图形的定义。
2.讲授环节(1)教师口头讲解轴对称的定义与特点。
(2)通过学习轴对称案例,并观察分析物体的轴对称性质,提高幼儿的创造性和想象力。
(3)让幼儿自己画出轴对称图形,通过比较同一图形上关于对称轴的两侧是否相等、相对称以及每个点的位置关系等等方法。
帮助幼儿更加直观地理解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3.实践环节(1)教师布置轴对称实践任务,例如:折叠纸制作轴对称图形,制作轴对称的玩具,制作轴对称的折纸风车等。
(2)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按照任务要求完成相应的制作。
4.总结展示环节(1)幼儿可以用自己的作品进行展示,并与其他同学分享自己的体会和经验,并一起讨论其中的轴对称性质。
(2)教师总结本节课的知识点,提高幼儿对轴对称的认识。
二年级《轴对称图形》教案(精选5篇)

二年级《轴对称图形》教案二年级《轴对称图形》教案(精选5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
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二年级《轴对称图形》教案(精选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二年级《轴对称图形》教案1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第一课时轴对称图形(课本第29页例1的内容)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对称现象并能判断对称的图形;会画对称轴。
2.能力目标: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学会欣赏数学美。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主动探究的能力;让学生感受对称图形的美,学会欣赏数学美。
教学重点:理解对称图形的概念,能正确找、画对称轴。
教学难点:准确找对称轴。
教、学具准备:1.教具:图片、课件、2.学具:剪刀、彩纸和正方形、长方形、圆形的纸各一张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激趣感知师:同学们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几张漂亮的图片,想看吗?生:想。
课件出示图片:喜字、表演杂技、门、举重、蝴蝶、小毛驴师:漂亮吗?生:漂亮。
师:它们不仅漂亮还都隐藏着一个共同特征,赶快睁大小眼睛找一找共同特点是什么?生1:喜字的两边一样。
生2:小毛驴的两边一样。
生3:举重的两边一样。
……二、师生互动探索新知1、认识对称师: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这些图片的两边无论形状大小都一样。
如果把图片从中间开始对折后,两边又会怎样?(点击图片动画对折)生:和在一起了。
师:这是完全重合,从中间开始,两边的图形对折后没有多一点,也没有少一点。
这些图片都是对称的。
(板书课题---对称)师:谁能告诉老师,什么样的物体是对称的?生:两边完全重合就是对称的。
师:你学的真认真。
在你生活的周围就有许多对称的物体,请你留心想一想,说一说。
小学二年级下册轴对称图形教案精选7篇

小学二年级下册轴对称图形教案精选7篇小学二年级下册《轴对称图形》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长方形、正方形等轴对称图形各有几条对称轴的探索过程,会画简单的几何图形的对称轴,并借此加深对轴对称图形特征的认识。
2、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进一步增强动手实践能力,发展空间观念,培养审美情操,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通过折纸等方法确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会画出简单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教学课件,白纸、长方形纸、正方形纸各一张,梯形和三角形。
学生:白纸、长方形纸、正方形纸各一张。
教学对象的分析:这部分内容主要通过折纸等方法确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进一步体会轴对称的特征。
学生在前面已经的学习中,已经知道了一个图形对折,折痕两边完全重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并且认识了对称轴。
所以针对这一具体内容,课的一开始就通过撕纸玩轴对称图形,学生对这一内容非常感兴趣。
教学过程:一、“玩”对称,谈话激趣谈话:如果给你一张纸,你打算怎么玩这张纸?……你想不想知道老师是怎么玩这张纸?看好了,先对折,对折后有一条折痕(板书:折痕),然后从折痕处撕开。
怎么样,想试一试吗?(把教师的作品贴在黑板上)二、自主探究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1、仔细观察你的作品,它是一个什么图形?(我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有一条线,有一条折痕,两边完全一样,完全重合)板书:轴对称图形提问:为什么你觉得你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呢?(对折后两边能完全重合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2、谈话:轴对称图形中间都有一条(折痕),而折痕所在的直线就是这个图形的对称轴,(板书: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对称轴)。
提问: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对称轴,那说明对称轴是一条什么?(直线)直线有什么特征?(无限延长)那么对称轴怎么画呢?谈话:画对称轴的时候我们一般用点划线来表示。
(板书:点划线)也就是先画一点再画一横,由于对称轴是一条直线,并且是无限延长的,所以我们要把这条点划线分别向上向下延长。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时)《轴对称图形》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时)《轴对称图形》教案一. 教材分析《轴对称图形》是小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第一课时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初步理解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能够找出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并能够自己创造轴对称图形。
教材通过直观的图片和生动的例子,引导学生发现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他们对图形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具体的例子和实践活动来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能够找出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
2.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能够找出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
2.难点:让学生能够自己创造轴对称图形,并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征。
五. 教学方法1.直观演示法:通过直观的图片和生动的例子,引导学生发现轴对称图形的特征。
2.动手操作法:让学生自己动手剪剪、折折,体验轴对称图形的特征。
3.合作交流法:让学生分组合作,互相交流,共同完成任务。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图片、卡片、剪刀、彩纸等。
2.学具:剪刀、彩纸、画纸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如衣服、桌子、蝴蝶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看看这些图形有什么特点?它们是轴对称的吗?”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轴对称图形,让学生找出它们的轴对称线,并说明理由。
学生回答后,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
3.操练(10分钟)教师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用剪刀沿着轴对称线剪出一些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圆形等。
学生在操作过程中,教师给予指导和评价。
4.巩固(1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不完整的轴对称图形,让学生找出缺失的部分,并说明理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等
(1) 上面都是轴对称图形的一半,猜一猜整个图形分别是什么? (2) 你能剪出这些图形吗?利用附页1中的图2试一试,并与同伴说一说.
看一看,说一说,下面哪些是对称图形。
这些图形中哪 些是对称的? 画出它们的对 称轴。
下面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
()
()
()
()
()
()
()
看看哪些是对称图形,画出它们的对称轴。
4.在方格纸上画出轴对称图形,这些图形像什么? 5.画出下图的轴对称图形,你发现了什么?
布置作业及预习
• 自己做几张轴对称图形的图片,并做4、 5题。
• 预习明天学的新知识《镜子中的数学》。
○有无数条 对称轴。
1.下面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画“√”
()
()
()
()
()
()
()
()
2.试着在钉子板上围出对称图形,并与同伴说一说. 3.在方格纸上画出轴对称图形.
4.剪一个自己喜欢的对称轴图形,在全班进行展览.
1.找一找哪些数字、字母等是轴对称的。
2.在点子图上画出轴对称图形 3.摆出轴对称图形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
轴对称图形
看看下面图形
看看下面图形
沿虚线剪开
比一比
Hale Waihona Puke 打开这样的图形就叫做 轴对称图形 。
对称轴
1、定义
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 折,直线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 合,这个图形就是 轴对称图形。
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做
对称轴。
2、特点
• 对称轴两侧的图形完全重合 • 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