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必修四声声慢课文课件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4《声声慢》(31张PPT)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4《声声慢》(31张PPT)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地上到处是零落的黄花,憔悴枯损,如今有谁能与我 共摘(一说,有 什么可采摘的)啊!
守着窗儿,独自怎Biblioteka 得黑?整天守在窗子边,孤孤单单的,怎么容易挨到天黑啊!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到黄昏时,又下起了绵绵细雨,一点点,一滴滴洒落 在梧桐叶上,发出令人心碎的声音。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叠字的运用,创意 出奇,有大珠小珠
落玉盘之1妙.富有韵律,增加音乐美
2.增强情感,起强调作用
比较《声声慢》《醉花阴》的不同愁情:
《醉花阴》
闺怨之愁
寂寞 忧郁
《声声慢》
家国之愁
亡国之恨,丧夫之哀,孀居之苦
一 般 愁 字 别 样 情
主旨
词人通过描写在 残秋的所见所闻所感 营造出冷清悲凉的意 境,抒发其饱经国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这种种光景,一个“愁”字又怎么能说尽!
上片 用清冷之景抒写女主人公孤 苦无告的凄凉心境。
下片 用肃杀凄凉秋景,进一步抒写 女主人公内心的孤独、痛苦。
读后思考
①能不能用一个 字概括词全眼词:的愁感情?
②你认为这首词的 主旨句是哪一句?
这次第,怎一 个愁字了得
情愁 家愁 国愁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端 声声慢
庄古 其代 品第

李清照
清 丽
才 女


作者别样的愁情:
少女时期 执笔属文 展卷吟诗 锦心绣口 吐属风流
婚居时期 共醉金石 夫吟妇唱 携手出游 盛名于世
南渡后期 夫死独居 身只影单 满地黄花 有谁堪摘
写作背景
靖康之变后,北宋灭 亡,志趣相投的丈夫也病 死在任上,南渡避难的过 程中夫妻半生收藏的金石 文物又丢失殆尽。这一连 串的打击使她尝尽了国破 家亡、颠沛流离的苦痛。 《声声慢》便是这时期的 典型代表作品之一。

人教版必修四李清照《声声慢》42张PPT

人教版必修四李清照《声声慢》42张PPT
—梁衡
教学目标: 1、了解词人的生平及作品风格。 2、从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方面 解读词人愁情。 3、探寻词人苦闷、复杂的精神世 界,准确把握“愁”之内涵。
《声声慢》内容及写作背景
《声声慢》是李清照晚年的名作,历来为人 们所称道,尤其是作者那哀婉的凄苦情,不 知曾感动过多少人。当时,正值金兵入侵, 北宋灭亡,志趣相投的丈夫也病死在任上, 南渡避难的过程中夫妻半生收藏的金石文物 又丢失殆尽。这一连串的打击使她尝尽了国 破家亡、颠沛流离的苦痛。就是在这种背景 下作者写下了《声声慢》这首词,通过描写 残秋所见、所闻、所感,抒发自己孤寂落寞、 悲凉愁苦的心绪。词风深沉凝重、哀婉凄苦,
与张汝舟离婚。被判刑两年。 • 1134年: 整理完成赵明诚遗著《金石录》。 • 1151-1156年:李清照没有子嗣,凄然一身,悲苦地离
开人世。
晚年的李清照无儿无女, 孑然一身,始终居无定所, 饱尝了颠沛之苦、亡国之恨、 丧夫之痛、孀居之哀,最后 在杭州凄然死去,确切死期 竟无人知晓,足见清照晚年 之孤独凄凉。
怎敌他、晚来风急?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百鸟飞回。
——杜甫《登高》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 晚来风。 ——李煜《相见欢》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柳永《雨霖铃》
结论:秋风渲染悲凉愁情

雁过也,正伤心, 却是旧时相识。
为什么作者看到“雁”会伤心?
1、北雁南飞,点明时间“秋”, 雁声凄切。——所见所闻皆是悲凉之 感。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杜牧《清明》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 ——李璟《摊破浣溪沙》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 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天明。
——温庭筠《更漏子》

【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4李清照词《声声慢》课件(共40张PPT)

【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4李清照词《声声慢》课件(共40张PPT)

作业: 1、背诵《声声慢》 2、修改《声声慢 愁》的品读词
推荐阅读: 《蒋勋说宋词》 蒋勋 《乱世中的美神》梁衡
她是忧国伤逝的赤子精魂, 她是登峰造极的沧海愁人, 她是旷古绝今的词坛奇女。
乱世美神李清照
忽寒忽暖容易致病的天气,淡薄的酒味,入夜猛起的秋风,天上的过雁, 满地的黄花,窗外的梧桐和黄昏的细雨……处处生愁,物物助愁,景景牵 愁,作者陷入一个“愁”的世界!以愁情作结,言有尽而意无穷。

酒酒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 ,
一一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 种 种
苦多。 ——曹操《短歌行》
溢浓 满郁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凄 情
凉义
——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哀 伤
和 相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的 思
落的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寞幽 。愁
结论:酒是“愁”的象征
⑥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⑦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⑧这次第,怎一个愁字 !
研读词作 任务4:写品读词
声声慢
①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②乍暖还 寒时候,最难将息。③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 急!④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⑤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⑥守着窗 儿,独自怎生得黑!⑦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 滴。⑧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冷冷清清是环境描写。 凄凄惨惨戚戚是心境描写。寻觅无果,所有的美好都不存在了,一切都消 失了,冷冷清清的外在环境,触发了词人内心的波澜,于是直接抒发凄凄惨惨 戚戚的凄惨之情。 叠字手法作用:一、富有音乐的婉约美。造成了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 音袅袅,不绝如缕的音乐效果。二、有层次的抒发情感。写出了词人精神状态 --生活境况--内心感受的三 种境界,为全词奠定了哀婉凄愁的感情基调。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二单元第7课《声声慢》优秀教学课件(共29张PPT)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二单元第7课《声声慢》优秀教学课件(共29张PPT)

寻寻觅觅
动 作 茫然无着
冷冷清清
环 境 寂寞冷清
凄凄惨惨戚戚
感 受 凄凉惨淡
感情基调:哀婉、凄凉、愁苦
联系所学诗文,说说叠字有何修辞作用?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柳永《雨霖铃》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 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花,水中月,虽然赏心悦目,却非永恒。不如开开心心,坦坦荡荡,不让自己在悲伤中度过,别让自己在徘徊中漫步,随缘起止,生活以开心 为准则。人生一世,其实活在一回心境。
5 、在你往上爬的时候,一定要保持梯子的整洁,否则你下来时可能会滑倒。 7 、如果真的想活得悠闲,那么,为何不学着让自己释放心灵的重负,学着忘却,忘记那些无碍于个人原则的得失;无关大局的磕磕碰碰;无伤 大雅的前嫌旧隙呢?学会让自己时时都轻装上阵,潇洒前行! 15 、是战士就应该奋勇杀敌,是勇士就应该无所畏惧,要成功就得努力,去拼搏才能胜利,这里是你们驰骋的天地,勇士们,擦亮你们的眼 睛,亮出你们的宝剑,活出属于你们的精彩吧! 6 、把握现在、就是创造未来。
声声慢 李清照
作者李清简照介(1084-约1151)南
宋著名女词人。号易安居士,齐 州章丘人。
父亲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 丈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
早期生活优裕,与丈夫共同 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靖 康之变,北方沦陷,夫妇辗转下 江南。后赵明诚病死,她过着悲 苦孤独的晚年生活。
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 悲叹身世,情调感伤,有的也流露出对中原 的怀念。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 语言清丽。作品散失很多。今有《漱玉词》、 《李清照集校注》辑本传世。
外部环境冷清 内心空冷

人教版语文必修四《声声慢》课件

人教版语文必修四《声声慢》课件
呼唤!呼唤! 乞求!乞求! 等待!等待! 梦!梦!梦! 哭!哭!哭! 痛苦!痛苦!我的心充满痛苦! 仍然!仍然! 永远!永远!永远! 心!心! 存在!存在! 死!死!死!死!
中 美国 在古 何典 处诗

• 特殊的意象 • 唯美的意境 • 含蓄隽永的情感
欣赏
《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 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怎敌他、晚来风急!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杜甫《登高》)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
秋风渲染愁情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李清照《一剪梅》)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 (王实甫《西厢记》)
过雁象征离愁、思乡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 ,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借 景
一切景语皆情语


词人在写愁情时选了哪些 意象来表现她的愁呢?找 出词中的主要意象:
淡酒 过雁 梧桐
秋风 黄花 细雨
合作探究
词人为什么要选择这些意象来 抒写自己的“愁”呢?它们具 有哪些丰富含义?
三杯两盏淡酒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 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曹操《短歌行》)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柳永《雨霖铃》)
梧桐:牵愁惹恨 雨是哀伤、愁思的象征
总结
古典诗词中传统的意象有着 特定的内涵
酒:愁文化 风:渲染愁情 雁:怀乡之思 音信之盼 黄花:憔悴的容颜
孤苦飘零的晚景 梧桐:牵愁惹恨 雨:哀伤愁丝
营造出冷清凄美的意境 传递出孤寂愁苦的情感

7.2《声声慢(寻寻觅觅)》课件30张 2021-2022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

7.2《声声慢(寻寻觅觅)》课件30张 2021-2022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

寻寻觅觅
动 作 茫然无着
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环境 寂寞冷清
心情 感 受 凄凉惨淡
感情基调:哀婉、凄凉、愁苦
•宋人张端义说:“此乃公孙大娘舞 剑手,本朝非无能词之士,未曾有 一下十四叠字者”(《贵耳集》)
叠字诗词举例
李清照词中叠字运用统计表
名称
叠字 叠词
叠句
《南歌子˙天上星河转》
旧时天气旧时衣。
满地/黄花/
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
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
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读准字音 语速缓慢 语调低沉
能否用一个字概括全词的感情?
“ 愁”
思考:(感知愁情)词人 什么?
(外部解读+内部解读)
外部解读(生平经历)
1101年
嫁给赵明诚 门当户对 共同研究金石书画 平静美满
检 理解性默写
1.李清照的《声声慢》十四个叠字层层铺叙,分三个层次,由外而内,由
浅入深,把词人内心深处的悲哀、孤独、寂寞、痛苦表现得淋漓尽致的诗
句:“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
2.李清照的《声声慢》中词人化繁为简,化多为少,把所有的凄苦,所有
的孤独,所有的无奈,所有纷繁的说不尽的思绪,
检 (1)请赏析全词的艺术手法。
①运用叠词。“寻寻觅觅”先写词人的神情、动作,接着“冷冷清清”写生活环境, 孤单清苦,最后写其心境“凄凄惨惨戚戚”,悲惨凄凉。由浅入深,句句含愁,使 词作读来琅琅上口,使词作具有音韵美。三组叠词反映出了词人内心世界的巨大伤 痛,营造出凄凉悲惨的氛围,奠定了全词哀婉凄凉的感情基调。 ②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全词主要表达一个“愁”,但作者并未直接言愁,而是从天 气、淡酒、秋风、过雁、黄花、梧桐、细雨等几个方面层层铺来,巧妙地将内在的 精神外化或物化了,借景以渲染愁情,表达了词人对时光易逝的感伤、丈夫新丧、 国破家亡之痛。 ③直抒胸臆。“怎一个愁字了得”一个“愁”字直接表达了作者相思悼亡之悲,亡 国之痛,飘零之苦,年老之叹。

语文人教版高中必修4声声慢优秀课件ppt

语文人教版高中必修4声声慢优秀课件ppt

(一)直接抒情:
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品味:叠字的妙处!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 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 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朱自清《荷塘月色》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1. 增强语言的韵律感
2. 起强调作用
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
动作 环境
若有所失 寻觅无果
——李清照《一剪梅》
结论:
过雁传递亲友的 消息,也象征离愁
雁,一种离情别恨的希望。 雁,一种怀古伤情的寄托。
黄花 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卖花担上,买得一 枝春欲放。泪染轻匀, 犹带彤霞晓露痕。
怕郎猜道,奴面不 如花面好。云鬓斜簪, 徒要教郎比并看。
——《减字木兰花》
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词中的主要意象:

秋风 雁
梧桐 细雨
黄花
酒 三杯两盏淡酒,
怎敌他晚来风急。
为何说是“淡酒”?
以酒暖身,借酒消愁 并非酒淡,愁情太深(酒 入愁肠愁更愁),酒力压不住 心愁,自然也就觉得酒味淡, 这是一种主观感受。一个“淡” 字表明了作者晚年是何等凄凉 惨淡
抽刀断水水更流, 举杯消愁愁更愁。 --李白 酒入愁肠, 化作相思泪。 --范仲淹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登高》
这次第, 怎一个愁字了得 。

品读思考
2、为了写“愁”,词人主要 选取了哪些意象?请选择你 感触最深的一个意象加以分 析,你还知道哪些有关这些 意象的诗句?总结出这些意 象所代表的感情。这些意象 营造出了怎样的意境?


黄花
梧桐

高中语文 《声声慢》精品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4

高中语文 《声声慢》精品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4
精选课件
渲染凄凉、萧索的气氛
精选课件
黄花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黄花比喻女子憔悴的容颜
精选课件
梧桐、细雨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煜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 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温庭筠 表达离情愁思
探究: 词中哪些意象表
现了作者的悲怀愁 情?
精选课件
愁在那浑浊的淡酒里, 愁在那急骤的秋风中, 愁在那孤飞的大雁上, 愁在那满地的黄花里, 愁在那雨中的梧桐上。
精选课件
主要意象:
淡酒 大雁 梧桐
秋风 黄花 细雨
精选课件
探究:
这些意象是如何表现作者的 深创巨痛的呢?请你联系以前 学过的有关诗句,结合词句 展开联想和想象,再现情景 画面,分组讨论分析。
后期,1127年北宋灭亡,李一家被迫 南迁避难,两年后,其夫赵在途中不幸染 病身亡,留下李孤苦伶仃一个人,此后生 活一直不如意,经历了珍藏多年的金石书 画丢失事件、再婚离婚等不幸的遭遇。中 晚年的李尝尽了颠沛流离之苦、亡夫之痛 和亡国之恨精。选课件
精选课件
主旨句: 这次第,怎一个 愁字了得!
精选课件
淡酒、秋风、黄花、梧桐和细雨这些意象 是如何表现作者的深创巨痛的? 分析步骤:①回想有关诗句。
②说出意象内涵。 ③再现情景画面。 ④指出作者感情。
精选课件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曹操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李白
愁的象征
精选课件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杜甫
精选课件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 旧时相识。

人教版语文必修四 《声声慢》 课件 (15张PPT)

人教版语文必修四 《声声慢》 课件 (15张PPT)


间接抒情
雁过也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酒 风 雁 黄花 梧桐 细雨
非酒太淡,是愁太浓 风急而寒,渲染愁情 悼亡之悲、怀乡之思 容颜憔悴、孤苦飘零 一叶知秋,牵愁惹恨 雨滴梧桐,敲碎人心
冷清凄美的意境 传递出孤寂愁苦
李清照经历:
1127年:金灭北宋,夫妇所存的十余屋金石书画 在战火中焚为灰烬。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 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 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问题探究:
这首词的词眼是什么?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直接抒情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问题探究:
这首词的词眼是什么?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1129年:赵明诚孤身赴任,身染重病,八月十八 日去世。
1132年夏:再嫁张汝舟,可惜遇人不淑,9月提出 诉讼,与张汝舟离婚。被判刑两年。
1151-1156年:李清照没有子嗣,凄然一身,悲苦 地离开人世。无人知道死于何时,葬于何处。
亡国之恨—国愁
愁 丧夫之哀—家愁
孀居之苦—情愁
结束语
我们感谢李清照,感谢她花样的少女情怀, 感谢她幸福美满的婚姻,感谢她夫妻异地的相 思之苦,感谢她南渡时的颠沛流离,也感谢她 晚年凄凉的窘境。因为这些经历,化作词人笔 下细腻、婉约的文字,给我们留下冠绝古今文 学佳作,唤起我们内心对美的憧憬。
如梦令(其一)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如梦令(其二)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 《声声慢》 优秀课件 (35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 《声声慢》 优秀课件 (35页)
乱 世

美 神

旷 世 才 女
慢 【 李



壹贰 目
预新
习课 检讲

测授
叁肆
课练 堂习 小巩 结固
预 习



导学案
新 课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 《声声慢》 优秀课件 (35页)
导入
她以平民之身,思公卿之责,念国家大事;以女 人之身,求人格平行,爱情之尊。无论对待政事、学 业还是爱情、婚姻,她决不随波,决不凑合,这就难 免有了超越时空的孤独和无法解脱的悲哀。她背着沉 重的十字架,集国难、家难、婚难和学业之难于一身, 凡封建专制制度所造成的政治、文化、道德、婚姻、 人格方面的冲突、磨难都折射在她那如黄花般瘦弱的 身子上。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 《声声慢》 优秀课件 (35页)
品 在这首词里,首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

惨惨戚戚”被历代词家异口同声赞为千古绝调, 请加以分析。


寻寻觅觅
动作
孤苦无依 若有所失
冷冷清清
环境
肃杀冷清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 《声声慢》 优秀课件 (35页)
凄凄惨惨戚戚
心境
凄凉悲苦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 《声声慢》 优秀课件 (35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 《声声慢》 优秀课件 (35页)
读准字音 语速缓慢 语调低沉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 《声声慢》 优秀课件 (35页)
我到处寻找, 寻到的只有冷清, 十分凄惨。乍暖还 寒的季节,最难忍 受。两杯淡酒,怎 能压住心头的悲伤? 大雁飞过,我正伤 心,却发现它正是 我在故乡认识的那 只。
运用叠词的作用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二单元第七课之《声声慢》教学课件共30张PPT含三首歌曲MP3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二单元第七课之《声声慢》教学课件共30张PPT含三首歌曲MP3
—梁衡
千古绝唱凄苦情
声 声 【
宋 】
慢 李
清 照
• 1、抓住意象,品读情感。
• 2、体会李清照夫亡家破、饱经忧 患和乱离的哀愁,感悟词人坚韧、 孤高的灵魂。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 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 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 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 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 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 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 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 怎一个愁字了得!
淡酒 愁情的象征 秋风 凄凉,渲染愁情 大雁 离愁的象征 黄花 容颜憔悴,孤寂飘零 梧桐 牵愁惹恨 细雨 哀伤、愁丝
小结:
淡酒 秋风 大雁 黄花 梧桐 细雨
的凄 意冷 境孤

传达出词人孤寂愁苦之 情。
• 祸不单行 孤苦飘零
• 1127年:金灭北宋,夫妇所存的十余屋金石 书画在战火中焚为灰烬。

诚云云。明诚自花愧瘦勿。如。乃忘寝食,三日
秋 。
夜得十五阕,杂易安作以示陆德夫。德夫 玩之再三曰:“只有‘莫道不销魂’三句
绝佳。”正易安作也。(《词苑丛谈》)
宋钦宗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夏 五月,徽宗、钦宗二帝被俘,北宋 亡。李清照夫婿赵明诚于是年三月, 奔母丧南下金陵。秋八月,李清照 南下,载书十五车,前来会合。明 诚家在青州,有书册十余屋,因兵 变被焚,家破国亡,不幸至此。建 炎三年(公元1129年)八月,赵明 诚因病去世,时清照四十六岁。金 兵入侵浙东、浙西,清照避难奔走, 所有庋藏丧失殆尽。
少历繁华、中经丧乱、晚景
武陵春·春晚 风住尘香花已尽,
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
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 也拟泛轻舟。

人教版必修四 7. 声声慢 课件30张

人教版必修四 7. 声声慢  课件30张

课程设计
(四)拓展愁境 “轻巧尖心,姿态百出”,词人写愁,“愁”态百出。
设计理由:通过整理李清照笔下的“愁”,加深对 其词作中“愁”内涵的理解,把握词人的情思。
课程设计
(五)作业 以“初识愁滋味”为主题,搜集古人写愁的名句,体会其愁情。
设计理由:课下进行拓展阅读,通过搜集别的词人的 愁情,来加深对李清照“愁”情的理解。
谢谢 欣赏!
作者介绍
李清照词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个 时期。 南渡前:描写少女、少妇时期的生活
闺情、离愁--清丽婉转
南渡后:表现思夫、思国、思乡,
浓愁、哀愁--沉郁凄凉
诵读感知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 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 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 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 个愁字了得!
设计理由:用这一问建构起全词的教学,结构清晰。
课程设计
(三)走进文本 1、七组叠词(改为“寻觅,冷清,凄惨”,对比) 2、抓意象(淡酒、过雁、黄花、梧桐)
为何不改为浓酒?看到过雁,为何会“正伤心”?黄花为何 会触动她的情思?
设计理由:通过修改对比,感知叠词的妙处。从意 象的角度串起学过的古诗词,增加文化积淀。
梧 桐
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天明。
悲凉、孤寂
小结
意 淡酒、过雁 象 黄花、梧桐
意 冷清、愁苦 境 情 孤寂落寞、 感 悲凉愁苦
通过意象 营造意境 抒发感情
愁情总结
孤独之苦
丧夫之痛
亡国之恨
孤祸 苦不 飘单 零行
较前期的相思闲愁多了一份深刻与厚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 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写作风格
李清照是婉约派的代表。创作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 两个时期。南渡前:描写少女、少妇时期的生活: 闲愁、离愁--清丽婉转 南渡后:反映战乱痛苦生活,感时伤怀,怀旧思乡, 表现思夫、思国、思乡: 浓愁、哀愁--沉郁凄凉
声声慢
作者:李清照
壹贰叁
新内深 课容入
目录 导 赏 解
入析读

新 课 导 入
李 清 照 简 介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 族,齐州章丘(今山东章丘)人。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 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 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出嫁后与夫赵明诚共 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境遇孤 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 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 ,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 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
赏意象,品愁情
意象 淡酒 秋风 过雁 黄花
内涵、作用
例句
愁情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渲染愁情
离愁,怀乡之 思,音信之盼
憔悴的容颜
自古逢秋悲寂寥,秋风秋雨愁煞人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 比黄花瘦。
梧桐 牵愁惹恨 细雨 哀伤,愁丝

寂寞梧桐,深院锁春秋。梧桐树,三更雨,不 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天明
运用叠词的作用
一、增强音乐美。 音律和谐、朗朗上口、声声悦耳。
二、增强情感。 起句形象用了七组叠词,直抒胸臆,表
达了作者在遭受重创巨痛后的悲愁苦痛。
借景抒情
一切景语皆情语
词人在写愁情时选了哪些意象来表现她 的愁呢?找出词中的主要意象:
淡酒
秋风
过雁

花 梧桐
细雨
词人为什么要选择这些意象来抒写自己的“愁”呢?它 们具有哪些丰富含义?
愁的内容:
——“愁”
到底《声声慢》中的愁是一种什么样的愁呢?
亡故颠孀丧 国国沛居夫 之之之之之 恨思苦悲痛
鉴赏探讨
本词的“愁”,具有什么广阔的社会意义?
不仅是作者个人的感情,也是当时无数 流离失所的妇女的共同情感。作者是遭遇 与痛苦是时代造成的。
主题思想:
通过描写词人南渡后的生活状况和精 神面貌,抒发了词人的悼亡之悲、怀旧 之哀,以寄寓家国之痛、故土之思。
作者为何而生愁?让我们结合作者的人生经历, 来深入探究这首词背后蕴含的情感。
时间
李清照大事记
1103-1126年
与赵明诚结婚,婚后融洽欢娱,共同致力金石书画的研究,度过这一 生中最安宁幸福的日子。
1126年
北宋末年,腐败透顶金兵入侵,围困京师。次年,北宋灭亡,夫妻南 渡。夫妇所存的十余屋金石书画在战火中焚为灰烬
结合课文你认为词人是怎样 来表达自己的“愁”的?
一、直接写愁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二、间接写愁
借景抒情
直接入愁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寻寻觅觅
空虚怅惘 迷茫失落
冷冷清清
环境冷清 心境清冷
凄凄惨惨戚戚
沉痛凄苦
音韵上徘徊婉转,感情上层层递进,使全词顿挫凄 绝,如泣如咽。定下了全词悲苦愁绝的基调

内 容 赏 析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 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 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 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用一个字概括本文的内容:
——“愁”
感谢欣赏
作者:李清照
感谢您的下载观看
MOMODA POWERPOINT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r adipiscing elit. Fusce id urna blandit, eleifend nulla ac, fringilla purus. Nulla iaculis tempor felis ut cursus.
1129年
赵明诚孤身赴任,身染重病去世,终年49岁。李清照时年46岁。
1130年
在越州、台州、黄岩、温州之间漂泊。
1131年
居浙江会稽,逢盗贼,重病缠身,几欲丧命。
1132年夏
再嫁张汝舟,可惜遇人不淑,9月提出诉讼,与张汝舟离婚。被判刑 两年。
1151-1155年
没有子嗣,凄然一身,悲苦地离开人世。无人知道她死于何时,葬于 何处。
无边丝雨细如愁。
课文总结:
古典诗词中传统的意象有着特定的内涵:
酒:愁文化 风:渲染愁情 雁:怀乡之思 音信之盼 黄花:憔悴的容颜
孤苦飘零的晚景
梧桐:牵愁惹恨 雨:哀伤愁丝
营造出冷清凄美的意境 传递出孤寂愁苦的情感

深 入 解 读
以愁作结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全词至此,戛然而止,但却言尽而意无穷,欲说 还休,罢、罢、罢!愁情似水长,个中滋味只有自己慢 慢咀嚼了。
专家告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