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整理化工大学试卷分析表.doc

合集下载

高考化学卷试卷分析和试题分析

高考化学卷试卷分析和试题分析

江苏高考化学卷试卷分析和试题分析试题相对比较稳定,整体试卷结构,题型,题量和2012年相同,考生反映试题整体难度不大,计算量不大。

但是试题较新颖,灵活度较大,对大题的要求较高。

1.重基础。

突出了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的考查。

如:化学用语、离子方程式、离子共存、阿伏加德罗常数、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表、元素化合物的连续转化、有机物结构和性质、电化学、离子浓度讨论、化学平衡问题、盖斯定律的应用、化学基本实验原理及操作、物质结构与性质等内容。

如:21A考查ZnS 晶胞中的原子个数,H2S中心原子的杂化形式,SO42-的空间立体结构等电子体等。

体现了“宽基础、厚实践、重能力”的特色。

2.强化能力。

试题注重对考生学科素养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要求考生从化学视角分析和解决问题,突出对信息摄取、吸收和整合的能力。

如:17题要求学生根据题目和有机合成的信息,设计合成环己醛的路线;其中对于限定条件下同分异构体的书定,学生感觉较难。

18题结晶水合物化学式的计算要求学生通过EDTA滴定计算Ni2+的物质的量、氢氧化钠滴定计算NH3的物质的量,再通过电荷守恒计算SO42-的物质的量,最后由质量守恒计算结晶水的物质的量。

3.突出实验。

试题加强了对化学实验步骤和图表等信息的识别与解读能力的考查。

如:16题中MgSO4和C反应产物的检验;19题中由废铁渣制备绿矾,要求学生通过所给试剂Fe、H2SO4、NaOH完成制备绿矾的实验步骤,其中还涉及硫酸亚铁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曲线的分析。

尽管平时教学中教师已经加强训练,但对于实验步骤的规范叙述和表达仍然具有一定的难度。

4.贴近生活。

试题贴近生产和生活实际,关注新的科技成果、新能源和环境保护等社会热点。

充分体现了化学的实际应用价值和基础性、应用性、时代性的特征。

如:1题的清洁能源、16题由磷镁矿制备氧化镁等。

5.注重创新。

14题溶液中离子浓度的讨论通过图表让学生分析,15题绝热条件下的化学平衡讨论等,20题通过化学反应确定物质的结构简式。

化学各年级试卷分析大全(知识分布)

化学各年级试卷分析大全(知识分布)
36
基本计算

5
3
1
学生对关于物质的量计算掌握很不好,主要是不注意格式和步骤。虽然数值正确但是不能得分。
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化学科考点分析
题号
考试内容
能力要求
分值
预计得分
实际得分
考试分析
1
氮气的性质

2
2
1.7
基础知识,审题不够认真
2
硝酸的物性性质

2
2
1.8
个别学生记忆有偏差
3
浓硫酸性质

2
1
1.1
化学方程式细节不注意
4
电解质判断

2
1
1.8
对混合物不是电解质不够细心,经常出错
5
离子方程式

2
2
1.8
对于过量反应离子方程式的判断,这一难点理解不好
6
实验仪器

2
1.5
1.7
实验原理不清楚,对实验的理解不深
7
物质的量

2
1
0.4
主要考察n=m/M公式
8
钠的性质

2
1
1.2
对钠性质理解和记忆较好
9
金属化合物性质
18
实验理解

2
1
1.6
学生理解较好Leabharlann 19酸碱性与金属两性易
2
1.5
0.7
主要考察铝及化合物的性质
20
生活常识

2
2
1.8
基础知识
21
物质的分类

2
0.5
0.7

化工学校考试题目和答案

化工学校考试题目和答案

化工学校考试题目和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化工生产中,下列哪种物质不属于危险化学品?A. 氢氧化钠B. 硫酸C. 盐酸D. 碳酸钙答案:D2. 化工原料的储存和运输过程中,以下哪种做法是错误的?A. 按照规定储存B. 定期检查容器的完整性C. 随意堆放D. 遵守运输安全规定答案:C3. 在化工生产中,以下哪种设备不是反应器?A. 搅拌罐B. 蒸馏塔C. 储罐D. 反应釜答案:C4. 化工生产中,下列哪种物质是强酸?A. 醋酸B. 碳酸C. 硫酸D. 硼酸答案:C5. 化工生产中,下列哪种物质是强碱?A. 氢氧化钠B. 氢氧化钾C. 氨水D. 碳酸钠答案:A6. 化工生产中,下列哪种物质是易燃的?A. 氢气B. 氮气C. 氧气D. 氩气答案:A7. 化工生产中,下列哪种物质是易爆的?A. 硝酸铵B. 氯化钠C. 碳酸钙D. 硫酸铜答案:A8. 在化工生产中,下列哪种操作是正确的?A. 随意排放废水B.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C. 未经培训上岗操作D. 私自修改工艺流程答案:B9. 化工生产中,下列哪种物质是有毒的?A. 乙醇B. 甲醇C. 丙酮D. 氯化钠答案:B10. 化工生产中,下列哪种物质是腐蚀性的?A. 硫酸B. 氯化钠C. 碳酸氢钠D. 氢氧化钙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化工生产中,常用的温度单位是______和______。

答案:摄氏度、华氏度2. 化工原料的储存应遵循的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分类储存、安全储存、定期检查3. 化工生产中,常用的压力单位是______和______。

答案:帕斯卡、大气压4. 化工生产中,常用的流量单位是______和______。

答案:立方米每小时、升每小时5. 化工生产中,常用的质量单位是______和______。

答案:千克、克6. 化工生产中,常用的体积单位是______和______。

06级化学科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06级化学科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06级化学科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试卷难度统计采样班级: 06级7班总员:50人
一.对试卷的总体认识和评价:
此次考试,我校采用了两套试题,分A卷和B卷。

但A卷和B卷重复较多,考察点基本相同,所以以A卷试题为主对其分析评价:
此次考试试卷,突出了三个特点:
①全面性的知识点考察几乎涵盖了必修2的全册教材,而且还注意了知识的衔接,也考察了必修1的部分内容。

②基础性:考察的知识点基础性强,符合考试标准中的难度要求,基本做到命题中难题,中等题,易题的比例要求。

③新颖性:试卷中的试题大多是新题,并且注意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主要体现在与能源,与生活,与环境等方面的结合。

总之,此试卷对学生审题,阅读。

计算能力都有较高要求,试题难度,题量适中,分值分布合理,是一套质量水平很高的试题。

二.试卷各部分得分情况及分析:
三.教学措施及改进建议:
在这次考试中,虽然有部分考生用的是B卷试题,但试题难度并不是高得我们的学生都不能作的程度,可是通过这次考试得到的成绩,反映出我们的学生暴露出的问题主要有:基础知识不扎实,实验设计能力欠缺,审题及计算能力都相应的存在问题.所以在下一阶段的教学中,我们主要针对以上缺点做如下改进:对于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要加大这部分知识的考察,多做与之相关的练习;对于实验设计能力欠缺,我们主要通过加大分组实验的措施进行补救;对于审题及计算能力的提高,我们要精选典型的试题,进行精讲详练,通过上述措施从各个方面提高我们学生的综合能力.。

化学试卷分析

化学试卷分析

化学试卷分析陈利红一、考题基本情况分析:本试卷分Ⅰ卷选择题42分和Ⅱ卷非选择题58分,从Ⅰ和Ⅱ卷功能来看,Ⅰ卷侧重于全面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Ⅱ卷更注重能力考查,侧重于考查智力和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

题型比例基本合适,能力考查层次全面,符合新高考思想,试题平稳,无偏题、怪题。

试题的考查范围主要为全面,既注重了基础知识的考查,又强调了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等基本技能的综合运用。

体现了“基础、科学、灵活”的特色。

试卷的阅读量较大,综合性较强,难度和区分度较大,对引导学生加强化学学科的学习有促进意义。

1、选择题要加强细节、快捷训练。

从各地模拟题分析可以发现现在试题有一些共公的特点既简单问题陷阱化。

学生很容易在不经意间上当做出错误的选择,所以除了对双基加强学习外,应多选择这一题型加强针对性的训练,除了对热点问题多加关注外,还有对细节给以更多的关注。

2、加强氧化还原的训练新教材的编写体制,从形式上似乎弱化了对氧化还原反应的教学考试要求,但从近期外来模拟试题的编写来看,这一要知识点非但未弱化,相反却有强化的可能,其实就化学学科而言,这一知识模块也不可被弱化。

如何才能更好的掌握氧化还原应呢,加强氧化还原配平的训练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3、实验题的细节化、探究化、情境化意识要加强。

高考中对实验化学内容一直以来采取的“做的不考,考的不做”命题特点,使的实验教学在高一高二中也被弱化,但近年高考对实验的考查并未弱化。

要想答好这一类试题就一定要注意好实验的细节。

所以教学中对基本实验仪器、基本实验装置、基本实验规范、经典定量实验中的实验细节应加强教学。

基本实验仪器:仪器类型、冷门仪器、仪器量程、刻度位置、一器多能、多器一能基本实验装置:安全装置、尾吸装置、贮气装置、干燥装置、制气装置、防腐装置、防堵装置、冷凝装置、水浴装置、干燥装置、防水解装置等基本实验规范:检查气密、装置搭建、缮后处理、数据处理、实验报告、评价反思、结果应用经典定量实验:结晶水含量测定、溶解度测定、中和热测定、中和滴定、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配制等4、化学理论基本理论综合题要在思、变中训练。

化学试卷的分析

化学试卷的分析

化学试卷的分析化学试卷的分析(通用10篇)试题分析是指根据学生对每一试题的答案,对试卷进行分析研究,并作整体性评价。

依据试题试用或正式使用后的结果,分析试题的信度、效度、难度、区别度和客观性等。

其作用是评估试题质量,为今后提高试题编制水平提供反馈信息;发现教学中的问题,作为改进教学的依据。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化学试卷的分析,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化学试卷的分析篇1一、试题特点评价:试题紧扣高一化学教材,较能准确地反应教学大纲和高考对高一阶段的要求;重、难点把握比较恰当,既突出了基础知识,又体现了能力要求,同时也有明显的区分度;对指导平时教学的针对性比较强,应当是一套比较合适,较好的试题。

二、主观题各大题学生答题情况二大题:该大题总体得分率不太高,在50%左右,14分的总分中较好的能得12分左右,多数得分在5-7分。

26题:第一空错误较多,只写成温度、能量变化等,说明学生对基本概念较模糊。

27题:①电子转移的方向数目标错,氧化、还原产物找错;②盐酸表现的性质没有写完;③离子方程式书写中,不拆分,离子符号如C10-3错写成C103等,得分率较低。

28题:第(1)题得分较高,(2)小题带单位。

三大题:基础和能力要求均有体现。

29题:(1)化学式书写错误:如“Na 2 ”、“ Na CO3”、“ NaCI2”等,没注意题中条件“适量CO2”将C推导成NaHCO3。

(2)离子符号错写如“H”、“OH”、“ CO3”等。

30题:(1)部分同学把要求写元素符号写成化学式。

(2)得分率较低,反应产物错写或没写成离子方程式。

四大题:该题成绩较好的学生得分较高。

在14分左右,差的仍然只有0-3分。

31题:(1)容量瓶没有写出规格;(4)玻璃棒作用表达不规范,如“搅拌使溶液均匀”。

32题:(1)方程式忘写“Δ”符号。

(2)不会写CI2与NaOH 反应的方程式。

五大题:1、该题得分率40%。

2、试题覆盖计算方面的知识点比较到位,能达到检查学生计算能力的目的。

卷面分析(化学)

卷面分析(化学)

试卷分析(化学)一、试卷分析1.全卷情况:全卷试题送分题达14分;综合应用占33分,选择题难度稍微大点。

从答卷情况看,学生选择题错误太多,是造成此次分数不理想的主要原因。

2.各班级情况分析:一班平均份46.9及格率61%,二班平均分34及格率34%,之所以相差比较悬殊,主要原因是班级学习习惯二班相对自主性差一些,另外,优秀生少些。

3.题型和卷面设计:试题量、题型结构、设计风格与考试说明的样题高度一致,保持近年来的稳定性。

一卷的13个选择题确保知识点的覆盖面,其中用2个小题(13、14题)设计具有难度的区分尖子生的题。

二卷总的采用小分数试题,以保证切换不同的知识点;其中17题为考查气体制取的仪器、装置和基本操作的试题,最后设两分来考察自主实验设计思路(与修改的课程标准思路保持一致);18题为科学探究题,考查学生的假设、设计方案、现象判断和得出结论的能力;19题为联系生活的简单的计算。

二、典型错误汇总14小题都是最基础的化学知识,学生对化学用语,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合价、物质、分子、原子、离子的书写、表达掌握不牢固,分不清。

如:要求写2O,写成O2,或2O2和O,要求写3Mg2+,写成OH3-1,或3 Mg -、3 Mg -2、3(Mg)-,氧化铝写成,亚铁和铁离子区别不开;化学式书写不规范,化学计量数之比不是最简整数比,在生成物气体中多标“↑”.较多学生把生成物硫酸铁的化学式Fe2(SO4)3错写成Fe3(SO4)2或FeSO4 。

错把催化剂当反应物,生成物气体漏标“↑”,等号写成箭号。

16题化学性质不会写,很多学生写成腐蚀性,区分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钠步骤不准却,直接就写成取这两种溶液。

17题化学方程式写不对,主要是氯酸钾制取氧气条件写不全,说明我们考生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功并不扎实,仍需在今后初三教学中引起重视。

对于收集氧气的方法:排水集气法;虽然评分标准放宽了一些,能答上排水、向上排水法等都给分,但还是有考生将图A的装置③和④搞混,写成“向上排空气法”,或审题不清而写了检验氧气的方法或其他内容。

化学试题分析和试卷分析怎么写的

化学试题分析和试卷分析怎么写的

化学试题分析和试卷分析怎么写的化学试题分析和试卷分析是化学教育评价中的重要环节。

通过对试题和试卷的分析,可以了解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发现学生的薄弱环节,并对教学进行调整。

本文将介绍化学试题分析和试卷分析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一、化学试题分析的步骤化学试题分析是对某一道或多道试题进行细致分析,旨在了解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可能存在的问题。

下面是化学试题分析的步骤:1. 阅读试题在开始试题分析之前,首先应该认真阅读试题,确保对试题的要求和内容有所了解。

2. 确定试题类型根据试题的题目和题干,确定试题所属的类型,例如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等。

不同类型的试题分析方法存在差异,因此需要对试题类型进行准确判断。

3. 分析试题结构分析试题的结构,包括试题的组成部分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试题的结构将决定分析的重点和方法。

4. 分析试题的知识点根据试题的内容和要求,确定试题涉及的化学知识点。

这样可以更有针对性地进行试题分析,并找出学生在该知识点上的掌握情况。

5. 分析试题的解题思路分析试题的解题思路,了解可能存在的解题方法和策略。

这样可以帮助教师评估学生的解题能力和思维水平。

6. 定位可能的错误根据试题的答案和解题过程,推测学生可能犯的错误。

这对于找出学生的薄弱环节和改进教学很有帮助。

7. 总结分析结果根据试题分析的结果,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总结和评价。

同时,可以提出改进教学、辅导学生的建议。

二、试卷分析的步骤试卷分析是对整份试卷进行综合分析,以了解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整体掌握情况和学习效果。

下面是试卷分析的步骤:1. 阅读试卷阅读试卷,了解试卷的结构和试题的分布情况。

不同的试题分布将影响分析的方向和重点。

2. 分析试卷的难度根据试卷中各试题的难度水平,判断试卷的整体难度。

通过难度分析,可以评估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整体学习情况。

3. 分析试卷中知识点的覆盖情况分析试卷中各试题涉及的化学知识点,判断知识点的覆盖情况。

这样可以了解教学的全面性和学生的学习情况。

化学期末考试试卷分析和反思

化学期末考试试卷分析和反思

化学期末考试试卷分析和反思化学期末考试试卷分析和反思试卷中除了常识性知识的考查,更多的是检验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及应用,对教材所涉及知识点中过程与方法、思维方式、化学观念的检测,不同以往的是增加了对化学史的考查,即原子结构模型演变(以连线的方式共3分),对微粒观念的要求更高,能写出像食盐水溶液中存在的微粒。

试卷中对学生的自学能力及对信息的分析应用能力较高,给出新的知识点让学生应用,即计算题中水的相对分子质量的另一种计算方法。

从学生答卷情况看很不理想,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平常教学过程中对布置的任务缺少严格的检查落实,导致大部分学习不自觉的学生化学常识性知识掌握不好,丢掉很多分数;在提问与理答方面付出不够,设计的问题或教学情景活动不能引起学生的思考,导致课堂效率不高,学生不能很好的理解,再加上课上课下训练不到位,学生应用的能力不足。

下一步的做法:充分备课,设计好有思考价值的问题,控制好一节的的内容不贪多,注重学生自学能力,有过程有训练,精讲精练;尽可能的利用好课上的落实检查时间开始上课5分钟,记忆检查化学常识性知识;开学前做好计划安排,留出至少一个月的复习时间进行综合训练;多像老教师学习,去听课,交流自己的一些困惑想法等。

个人的一点小建议:设置课堂的底线也是最高要求,不拖堂,拖堂说明教学任务没有进行完,一个是自己授课的效果不好,另外还会影响学生下节课的学习状态及老师的正常教学内容;做到不拖堂,才能做到课前两分钟侯课准备,学校可不可以从班主任和任课教师两方面做好统一要求做到两分钟侯课准备;如何保证家庭作业的质量,能不能根据课程安排规定每天晚上只能布置固定科目的作业,比如周一只布置语数学英语物理四科作业,保证作业的质量及学生的睡眠;适当的增加统一考试。

(只是个人的一点想法??)当然,说到和做到之间的距离是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翟老说的),自己要努力的去实践,在期待和爱学生的基础上,竭尽全力让学生做最好的自己,同时也让自己做到最好。

期末化学试卷分析

期末化学试卷分析

3、科学探究、读图识图、实验能力较弱。

本套试题着重考查了学生的实验探究和分析能力、实验评价的能力、实验与计算相结合能力、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表达能力等。

解题中反映出学生不能正确分析图象所表示的化学含义,获取与处理信息的能力较弱,因此,得分率较低。

4、计算能力非常差,例如32.5—13得出的结果五花八门,加强计算能力。

三、失分原因分析学生得分率较低的是第8、10(4)、13(3)、14题,其得分率均低于60%。

第八题主要是对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缺乏理解。

第10题则是平时缺乏练习,对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

第13 题的错误原因主要是学生不会读题、审题,不按要求答题,对催化剂的理解不到位,模糊认识,片面理解,只知道催化剂能加快反应,还能减慢反应的发生。

20题由于知识原因很难理解利用海水生产镁的流程,因而放弃。

14题为计算题,计算量比较大,难度明显加大,许多同学不习惯,缺乏数据处理能力,无法下手,得分很低。

好多同学还是0分。

四、今后教学的建议1、加强学生审题能力和对问题表达能力的培养由于学生读题粗糙,信息理解不够造成的错误较多,反映出教学中对学生审题解题习惯养成的培养不够,注重解题得出结果而不注意过程理解的情况比较严重,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将学生的审题能力和对问题的语言文字表述能力的提高列入到教学常规环节中去。

2、重视基础知识,加强答题规范性练习学生规范答题的意识比较淡薄,规范答题的能力较弱。

尤其是化学用语、化学方程式、文字叙述等方面,有的学生词不达意,化学式书写随心所欲。

因此,加强学生规范化答题训练应该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

平时教学中我们还要注意做到稳扎稳打,通过强化识记、理解记忆、一题多解等形式狠抓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落实,要帮助学生找出自己错误的原因,并积极开展针对性地类似训练。

3、重视过程教学,激发和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要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确保高效课堂落到实处,除扎实对学生的“双基”教学外,更应注重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化工原理”考试试卷分析与评价

“化工原理”考试试卷分析与评价

“化工原理”考试试卷分析与评价罗先钦,王刚,喻录容,潘正,何先元(重庆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重庆400016)《化工原理》主要是研究制药化工生产中典型单元操作的基本原理、设备及过程的强化途径,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的技术基础课,也是一门学以致用的课程。

该课程精选了若干个典型的制药化工单元操作进行介绍,力求全面系统地阐明制药化工过程的基本原理和工程方法。

通过本课程的课堂教学,使学生能够掌握典型制药化工单元操作的基本原理和设备,并具备初步的工程实验研究能力和实际操作技术[1]。

检测学生学习成绩和检查教师教学效果的最直接、最简便、最有效方法是考试,对考试试题和成绩的定量分析可以获得反馈信息,通过信度、难度和区分度等参数,不仅可以评估各种教学方法的优劣,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筛选高质量试题,而且有助干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进一步促进教学方法的革新[2]。

因此,本文作者对2017级中药制药专业本科生《化工原理》期末考试试卷进行了质量分析,以便进一步搞好化工原理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促进课程建设,同时也为试卷命题提供参考。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1.资料来源资料来源于本教研室教师所担任的2017级中药制药专业本科生《化工原理》期末闭卷考试试卷37份。

2.试题组成根据教学大纲、教学实施计划和教务处有关命题要求,确定命题原则及标准。

该试卷试题理论与实践并重,内容覆盖了所选用《化工原理》教科书各部分知识,采用主观题、客观题配合命题,共6个大题60道小题,客观题和主观题分值分别为40分和60分。

客观题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计算题组成主观题。

具体题量和分值见表1,考试时间为120分钟,闭卷考试。

3.评分方法试卷的评判根据提前制定的评卷标准和标准答案,按照流水作业方式进行集体阅卷,主观题由资历高的教师评阅。

4.数据分析由双人复核分数无误后,将37份试卷每个人的总成绩和每个小题答案或得分情况输入Excel 2010软件,运用重庆医科大学开发的试卷定量分析系统进行分析,以试题的难度和区分度作为评价试题质量和学生掌握知识情况的主要指标[3,4]。

期末考试化学试卷分析

期末考试化学试卷分析

学年上期
化学学科测查质量分析要求
一、试题评析
1.基本情况分析:(题型结构;知识结构;分数分布情况;题的难易分布和比例等.)
2.试题特点分析:(分析试卷中各题型,是否按照课标和教材的要求,让所学知识覆盖面较大;对重点、难点知识是否有足够的、梯度性较好的体现;分数的分布是否合理;主、客观试题的比例是否恰当;试题的立意是否体现教育价值;是否反映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是否体现三维目标;是否将所学知识联系学生生活及社会问题;试题的版面是否简洁、明快、美观等等。


二、抽样质量分析表
(一)测查基本情况统计
(二)各题(板块)答题情况简析(按小题统计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xx化工大学试卷分析表
xxxx化工大学试卷分析表填写说明
试卷分析是课程考核统计分析和教学效果反馈的重要组成部分,主旨在于对试卷质量做出科学鉴定和总结,检测试卷能否真正达到考核目的,命题是否与课
程要求相符并反映该课程的教学效果。

为使我校试卷分析工作更加规范化、科学化,现将试卷分析表填写内容说明如下:
一、命题的主要考核点与大纲要求的吻合程度
1.命题的主要考核点是什么。

2.考核点是否与大纲要求相符。

3.命题有无错误,错误性质和程度如何。

二、命题的难易程度及覆盖面
1.命题难度、深度是否适当。

2.学生成绩分布情况,分析原因。

3.命题是否覆盖所有章节,有无超纲现象。

命题难度指标可参照如下计算式:
客观题:P=答对此题的人数/参加考试的人数
主观题:P=试题平均得分/试题满分
P的值在0.10-0.29:难题; 0.30-0.44:较难题;
0.45-0.65:适宜题; 0.66-0.79:较易题;
〉0.8:容易题;
教师可从每种题型随机抽取两道计算难度指标,取平均值作为试卷总难度指标。

三、学生掌握情况及存在问题
1.学生的优良率、不及格率为多少,是否正常,分析原因。

2.对失分较多的题目,分析失分原因;对得分较多的题目,分析得分
原因。

3.是否存在其他问题。

四、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及改进方法
1.教师在今后的命题过程中,应当注意哪些问题,有什么好的建议。

2.教师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应当注意哪些问题,在哪些方面需要改进,哪
些方面需要加强。

3.学生在今后该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应从哪些方面入手,怎样才能学好该
门课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