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肇事罪判拘役条件是什么

合集下载

交通肇事罪的犯罪构成及处罚

交通肇事罪的犯罪构成及处罚

交通肇事罪的犯罪构成及处罚交通肇事罪是指在道路上行驶时,因交通违法行为或者交通事故造成人员死亡、重伤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行为,属于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行为。

交通肇事罪的犯罪构成可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因交通违法行为造成人员死亡、重伤或者其他严重后果;二是因失明、晕厥、疾病等原因造成人员死亡或者重伤。

下面将分别从这两种情况进行介绍。

一、因交通违法行为造成人员死亡、重伤或者其他严重后果交通肇事罪的构成要件包括主观方面和客观方面。

主观方面:犯罪人必须具有故意或者过失的主观故意。

故意是指犯罪人具有明确的犯罪目的或者预期后果,并有明确的行为来实现这一目的或达到这一预期后果的行为。

过失是指犯罪人没有达到应有的法律标准,对可能发生的后果缺乏必要的预见和注意,因此导致后果发生的行为。

客观方面:犯罪人必须具有明确的行为表现。

交通肇事罪的行为表现主要是交通违法行为和交通事故。

交通违法行为包括超速、疲劳驾驶、酒后驾驶、闯红灯等行为。

交通事故指在道路上行驶时,由于驾驶者的操作不当,车辆与其他车辆、行人或者其他物体发生碰撞或绝地事件。

在交通事故中,由于犯罪人的行为,造成人员死亡、重伤或其他严重后果的,就构成了交通肇事罪的客观要件。

交通肇事罪的处罚标准与情节的轻重有关。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二条之规定,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

如果造成人员死亡,犯罪人将被追究刑事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二条之规定,故意杀人罪最高可判处死刑,过失致人死亡罪最高可判处七年有期徒刑。

二、因失明、晕厥、疾病等原因造成人员死亡或者重伤这种情况下,交通肇事罪的犯罪构成是犯罪人必须知道或者应该知道自己患有疾病,但仍然驾驶机动车上路,并因此导致人员死亡、重伤或者其他严重后果。

如果犯罪人在患病时没有注意自己不能驾驶机动车,不属于犯罪范畴。

交通肇事罪的处罚标准比较严格。

交通肇事罪的认定标准

交通肇事罪的认定标准

交通肇事罪的认定标准根据刑法第133条的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应当立案追究。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2000年11月10日公告、11月21日起施行的《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2条第1款规定,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1)死亡1人或者重伤3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2)死亡3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3)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30万元以上的。

第2条第2款规定,交通肇事致1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以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1)酒后、吸食毒品后驾驶机动车辆的;(2)无驾驶资格驾驶机动车辆的;(3)明知是安全装臵不全或者安全机件失灵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4)明知是无牌证或者已报废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5)严重超载驾驶的;(6)为逃避法律追究逃离事故现场的。

符合上述情形之一的,公安机关应当立案追究。

应当注意,对于交通肇事案件是否决定立案,一是要分清事故责任,二是要看是否符合上述司法解释的具体标准。

如果行为人只有违章行为,并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则不以犯罪论处,不予立案。

《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10-02-10 10:12:29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00.11.15法释“2000”33号)为依法惩处交通肇事犯罪活动,根据刑法有关规定,现将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解释如下:第一条从事交通运输人员或者非交通运输人员,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交通事故,在分清事故责任的基础上,对于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第二条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一)死亡一人或者重伤三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二)死亡三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三)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三十万元以上的。

撞死人无谅解书判一定坐牢吗(2023年撞死人大约赔偿多少万)

撞死人无谅解书判一定坐牢吗(2023年撞死人大约赔偿多少万)

撞死人无谅解书判一定坐牢吗(2023年撞死人大约赔偿多少万)法律主观:开车撞死人但是没有谅解书可能会坐牢。

开车撞死人不给谅解书是否会坐牢,要看是否承担全部责任。

具体是:开车撞死人不给谅解书,承担事故全部责任的,构成交通肇事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开车撞死人不给谅解书,死者全责的,那么就不用坐牢。

开车撞死人但是没有谅解书如果有违反交通管理规定的情形会被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如果没有只需要进行损害赔偿即可。

开车撞死人但是没有谅解书会坐牢吗撞死人对方不出谅解书不一定要坐牢,如果交通肇事撞死人达到立案的标准,要根据具体的情况确定是否坐牢,是否有谅解书只是量刑的因素之一,如果交通肇事撞死人并没有达到立案的标准,则无需坐牢。

开车撞死人不给谅解书是否会坐牢,要看是否承担全部责任。

具体是:开车撞死人不给谅解书,承担事故全部责任的,构成交通肇事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开车撞死人不给谅解书,死者全责的,那么就不用坐牢。

法律主观:开车撞死人,涉嫌交通肇事罪,一般情况下应当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积极赔偿,取得被害人家属的谅解书,到法院可以判缓刑。

如果不属于上述情形的,则驾驶员不构成交通肇事罪,没有刑事责任,不会坐牢。

开车撞死人不给谅解书会坐牢吗1、撞死人对方不出谅解书不一定要坐牢,如果交通肇事撞死人达到立案的标准,要根据具体的情况确定是否坐牢,是否有谅解书只是量刑的因素之一,如果交通肇事撞死人并没有达到立案的标准,则无需坐牢。

2、开车撞死人不给谅解书是否会坐牢,要看是否承担全部责任。

具体是:开车撞死人不给谅解书,承担事故全部责任的,构成交通肇事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开车撞死人不给谅解书,死者全责的,那么就不用坐牢。

3、开车撞死人但是没有谅解书的,后果要根据具体情况分析:如果肇事驾驶员符合国家规定的情形的,驾驶员构成交通肇事罪,要承担刑事责任,如果没有被法院判处缓刑的,会坐牢。

4、开车撞死人不给谅解书会坐牢吗开车撞死人不枣伏喊给谅解书是否会坐牢,要看是否承担全部责任。

交通肇事罪与司法解释

交通肇事罪与司法解释

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道路交通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依法被追究刑事责任的犯罪行为。

交通肇事罪是一种过失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根据我国刑法理论,任何一种犯罪的成立都必须具备四个方面的构成要件,即犯罪客体、犯罪客观方面、犯罪主体和犯罪主观方面,所以,我们仍用犯罪构成的四要件说来阐述交通肇事罪的特征。

即交通肇事行为是否构成交通肇事罪,其唯一判定标准是该罪的犯罪构成。

(一)主体:一般主体即凡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

主体不能理解为在上述交通运输部门工作的一切人员,也不能理解为仅指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等交通工具的驾车人员,而应理解为一切直接从事交通运输业务和保证交通运输的人员以及非交通运输人员。

交通运输人员具体地说,包括以下4种从事交通运输的人员:(1)交通运输工具的驾驶人员,如火车、汽车、电车司机等(2)交通设备的操纵人员,如扳道员、巡道员、道口看守员等(3)交通运输活动的直接领导、指挥人员,如船长、机长、领航员、调度员等(4)交通运输安全的管理人员,如交通监理员、交通警察等。

他们担负的职责同交通运输有直接关系,一旦不正确履行自己的职责,都可能造成重大交通事故。

非交通运输人员违反规章制度,如非司机违章开车,在交通运输中发生重大事故,造成严重后果的,也构成本罪的主体。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盗窃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中指出,“在偷开汽车中因过失撞死、撞伤他人或者撞坏了车辆,又构成其他罪的,应按交通肇事罪与他罪并罚”这一解释说明,非交通运输人员构成交通肇事罪[1],并不以肇事行为发生在交通运输过程中为要件。

(二)客体:本罪侵犯的客体是交通运输安全交通运输,是指与一定的交通工具与交通设备相联系的铁路、公路、水上及空中交通运输,这类交通运输的特点是与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紧相连,一旦发生事故,就会危害到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安全。

交通肇事罪法条

交通肇事罪法条

交通肇事罪法条交通肇事罪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法律规定的一种犯罪行为,也是交通安全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六十九条的规定,肇事者应当被追究刑事责任。

肇事者有着了解交通安全法规并且注意行车安全的义务,不能将交通事故归咎于他人,只有自己负全责,才能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二、交通肇事罪的定义“肇事”是指事故发生后,行车人或者监督人,在被证明犯有违反交通安全法规行为的情况下,向政府部门或者受害人提出赔偿要求,并且有人死亡或者受到身体损伤的情况发生,此时就称为“肇事”。

三、肇事者的过错程度交通肇事罪的过错程度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肇轻罪:在肇事者的过错行为中,当受害人的病情严重,导致死亡或者永久性残疾,但是没有犯有严重过失的情形,就属于肇轻罪,受害人也只能要求肇事者赔偿实体损失。

(2)肇重罪:在肇事者的过错行为中,当肇事者犯有严重过失,导致死亡或者永久性残疾的情形,此时属于肇重罪,受害人可以要求肇事者赔偿实体损失以及赔偿损失伤残费。

四、受害人的权利受害人在行车人或者监督人的过错行为造成的损害的情况下,有权向肇事者提出赔偿要求。

(1)有权要求赔偿实体损失:受害人有权向肇事者要求赔偿损失包括交通事故造成的伤害、死亡等直接经济损失;(2)有权要求赔偿损失伤残费:受害人有权向肇事者要求赔偿损失伤残费,此费用包括治疗费用、护理费等;(3)有权要求免除责任:受害人有权向肇事者要求免除责任,免除责任的范围包括但不限于经济赔偿损失、护理费、治疗费等费用。

五、肇事者的责任肇事者在行车或者监督过程中,因犯有违反交通安全法规的行为导致受害人受到损害,有以下责任:(1)承担经济赔偿责任:肇事者应当承担经济赔偿责任,赔偿责任范围包括但不限于受害人受到的损害、死亡等直接经济损失。

(2)承担护理费和治疗费用:肇事者应当承担护理费和治疗费用,费用包括了受害人护理和治疗的相关费用;(3)被追究刑事责任:肇事者往往因为肇事而受到法律的制裁,可能受到拘留、罚金、拘役或者有期徒刑,甚至无期徒刑等。

交通肇事罪不起诉条件是什么的简单介绍

交通肇事罪不起诉条件是什么的简单介绍

交通肇事罪不起诉条件是什么的简单介绍交通肇事罪三种不起诉的情形:1、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犯罪嫌疑烂衡人、被告人死亡的,瞎拿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2、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饥神做罚的,人民检察院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3、对于补充侦查的案件,人民检察院仍然认为证据不足,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可以作出不起诉的决定。

关于交通肇事罪检察院不起诉的条件双方当事人和解的,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应当听取当事人和其他有关人员的意见,对和解的自愿性、合法性进行审查,并主持制作和解协议书。

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作出不起诉的决定。

对人民检察院维持不起诉决定的,被害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被害人也可以不经申诉,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人民检察院应当将有关案件材料移送人民法院。

拓展资料《刑事诉讼法》第十五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一)情节显著轻好或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二)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三)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四)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六)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中华人卖袜民共和国刑友配伍事诉讼法道路交通事故时常见的纠纷,很多地方法院有专门的交通事故法庭,但是在实际中一些轻微的道路交通事故案件检察院是会不起诉的,那交通肇事罪不起诉条件是什么?交通肇事罪酌定不起诉的标准是什么?针对这几个问题下面我为您解答疑惑,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一、交通肇事罪不起诉条件第二百七十七孙纤条下列公诉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真诚悔罪,通过向被害人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等方式获得被害人谅解,被害人自愿和解的,双方当事人可以和解:(1)因民间纠纷引起,涉嫌刑法分则第四章、第五章规定的犯罪案件,可能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2)除渎职犯罪以外的可能判处七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过失犯罪案件。

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认定

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认定

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认定一、相关法律与解释1、刑法刑法第 133 条:“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 3 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它特别恶劣情节的,处 3 年以上 7 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 7 年以上有期徒刑。

”“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 7 年以上有期徒刑。

”这是刑法的规定。

2、司法解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00-11-21实施)第三条“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 ,是指行为人具有本解释第二条第一款规定和第二款第(一)至(五)项规定的情形之一,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

第五条“因逃逸致人死亡” ,是指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情形。

交通肇事后,单位主管人员、机动车辆所有人、承包人或者乘车人指使肇事人逃逸,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以交通肇事罪的共犯论处。

第六条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将被害人带离事故现场后隐藏或者遗弃,致使被害人无法得到救助而死亡或者严重残疾的,应当分别依照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款的规定,以故意杀人罪或者故意伤害罪定罪处罚。

第七条单位主管人员、机动车辆所有人或者机动车辆承包人指使、强令他人违章驾驶造成重大交通事故,具有本解释第二条规定情形之一的,以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

第八条在实行公共交通管理的范围内发生重大交通事故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和本解释的有关规定办理。

在公共交通管理的范围外,驾驶机动车辆或者使用其他交通工具致人伤亡或者致使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构成犯罪的,分别依照刑法第一百三十四条、第一百三十五条、第二百三十三条等规定定罪处罚。

3、其他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2008 年 5 月 1 日起施行。

第七十条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停车,保护现场;造成人身伤亡的,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抢救受伤人员,并迅速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

科目一拘役和徒刑总结

科目一拘役和徒刑总结

科目一拘役和徒刑总结1.醉驾营运吊10年,终生不能驾营运,还要拘役和罚款解释:醉酒驾营运车辆吊销驾驶证且10年,且终生不能驾驶营运车,并处拘役罚款2.重大事故判3年,事故逃逸3-7年,逃逸致死7以上解释:违反交规造成重大事故3年有期或者拘役,情节严重逃逸3-7年有期,逃逸致死7年以上(不逃跑撞死人都是3年以内)注:轻微伤或者财产损失逃逸扣6分罚款2000元,轻伤或者死亡逃逸罚款2000元吊销驾驶证终生3.假一骗三,解释:提供虚假材料获得驾驶证1年不能申请,欺骗贿赂获得驾驶证3年不能申请(考试中舞弊贿赂是1年)4.换三检六期九,解释:驾驶证损坏丢失补发更换30天内提交申请,体检年检60天内提交,驾驶证到期90天内更换5.1审3受10调15补30变60学习90到过期解释:审理一天之内,受理发放号牌等3天内,调解10天内到公安局处理,15天内补发号牌、改信息30天内到车管所,满分学习最长延期60天到期90天去6.事故审验30天解释:事故审验30天内去处理7.假1吊2撤3代3醉5追5逃终生。

解释:提供虚假信息1年不能申请,吊销驾照2年不能申请,撤销驾照3年不能申请,代替考试3年不能申请,醉驾5年不能申请,追逐构成犯罪5年不能申请,逃跑终生不能申请8.小车满分学习要7天,延长最多60天,大车学习30天,可以延长120解释:扣12分满分学习,小车7天内预约学习,大车30天内预约学习,小车学习延长最多60天,大车120天9.大型车或者中型客车等记分周期有扣分,记分周期结束30天接受审验,如果没有扣分可免审,但两次必须去10.轻一中二重三,解释:增驾轻型拿驾照一年以后,中型客车拿驾照二年以后,重型牵引车拿驾照三年以后11.收到行政处罚决定书。

15天内去银行缴纳罚款12.居住地发生变化,变更考场不能超过3次13.新牌到手,临牌3天废解释:领取了新牌照,临时牌照3天内作废14.代3超5解释:代替考试3年不能申请驾照,超员超速犯罪5年不能申请驾照15.身体证明6个月有效16.无证驾驶撞死撞伤10年不能申请驾照17.考试中隐瞒情况、虚假材料、舞弊贿赂1年内不能申请驾照18.考中舞弊是1年,舞弊获得是3年19.超员超速构犯罪,吊销驾驶证5年20.事故逃逸构犯罪,吊销驾驶证终生。

交通肇事罪介绍教育详解

交通肇事罪介绍教育详解

交通肇事罪介绍教育详解交通肇事罪是指在道路交通活动中,因过失或故意行为导致他人死亡、重伤、轻伤或财产重大损失的行为,属于刑事犯罪类别。

为了加强对交通肇事罪的了解和教育,本文将详细介绍交通肇事罪的定义、构成要件以及相关法律制度。

一、交通肇事罪的定义根据我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的规定,交通肇事罪是指在道路交通活动中,因过失或故意行为造成他人死亡、重伤或轻伤,或者财产重大损失的行为。

这一罪名旨在惩罚交通肇事者,维护社会公共安全和交通秩序。

二、交通肇事罪的构成要件要构成交通肇事罪,必须具备以下三个要件:1. 在道路交通活动中:交通肇事罪是指在道路上发生的交通事故,而不包括其他场所的交通事故。

2. 造成他人死亡、重伤、轻伤或财产重大损失:交通肇事罪是以结果犯罪为特征,必须造成他人死亡、重伤、轻伤或财产重大损失才能成立。

3. 过失或故意行为:犯罪嫌疑人的行为必须是过失或故意导致交通事故的结果。

过失行为是指违反交通规则或未尽到合理注意义务,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故意行为是指犯罪嫌疑人有意识地采取某种行为导致交通事故。

三、交通肇事罪的法律责任根据我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的规定,犯有交通肇事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在量刑时,法院将考虑以下因素:交通肇事行为的严重程度、造成的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的严重程度、交通肇事者的主观意图、行为过错的情节、交通肇事者的犯罪前科和认罪态度等。

同时,对于交通肇事犯罪行为造成人员死亡的,法院还可依法定罪重刑责。

四、加强对交通肇事罪的防范和教育为了减少交通肇事罪的发生,我们应该加强以下方面的防范和教育:1. 加强道路交通规则的宣传和教育,提高驾驶员及行人的交通安全意识,强调遵守交通法规和规范行为。

2. 提高交通执法的力度,加大对交通肇事的查处和打击力度,形成高压态势。

3. 完善道路和交通设施的建设,提高道路交通的流畅性和安全性。

肇事逃逸致人死亡判几年

肇事逃逸致人死亡判几年

肇事逃逸致⼈死亡判⼏年交通事故引起他⼈重伤或者死亡的,是可能构成刑法上的交通肇事罪的,⾏为⼈需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的。

如果逃逸的,刑事责任会加重,那么,肇事逃逸致⼈死亡判⼏年?下⾯,店铺⼩编详细为您介绍具体内容。

肇事逃逸致⼈死亡判⼏年刑法第133条明确规定,“因逃逸致⼈死亡的,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这是交通肇事罪的第三档法定刑,就是说交通肇事罪法定最⾼刑为有期徒刑15年。

(1)属于构成交通肇事罪情节的逃逸⾏为致⼈死亡的,即交通肇事重伤1⼈以上3⼈以下负事故全部责任或主要责任,不但具有“为逃避法律追究逃离事故现场的逃逸⾏为”,并且⼜造成了致1⼈死亡的危害后果的,应适⽤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死亡2⼈以上,应适⽤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这样能够体现罪责刑相适应的原则。

(2)肇事⾏为已经构成交通肇事罪后“逃逸致⼈死亡”的应归为“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中,适⽤“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不应另⾏规定“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的法定刑。

肇事逃逸致⼈死亡如何认定《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法律若⼲问题的解释》第5条规定:“因逃逸致⼈死亡,是指⾏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逃跑,致使被害⼈因得不到救助⽽死亡的情形。

”在认定“因逃逸致⼈死亡”时应把握以下⼏点:1、因逃逸致死的对象必须是⾏为⼈交通肇事⾏为致伤的⼈,⽽不是其他⼈。

2、⾏为⼈对交通肇事⾏为致伤的⼈负有及时救助的义务,该义务是由于⾏为⼈的交通肇事这⼀先⾏⾏为,使法律所保护的“致伤的⼈”的⾝体健康、⽣命安全处于危险状态下⽽产⽣的义务,肇事者有能⼒实施救助⽽不实施救助⾏为致受伤的⼈发⽣了死亡的结果。

3、⾏为⼈对受伤⼈员死亡的结果持过失⼼理,因疏忽⼤意⽽没有预见或者虽然预见但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了受害⼈死亡结果的⼼理状态。

这种过失的主观罪过形式是对肇事者的⾏为认定为交通肇事罪的关键。

如果肇事者明知不实施对受害⼈的救助⾏为会发⽣受害⼈死亡的危害结果将被害⼈带离现场⽽逃逸,放任这种危害结果发⽣的间接故意⼼理态度,则已超出交通肇事罪的界限。

交通安全法43条

交通安全法43条

交通安全法43条交通安全法是为了保障道路上的交通秩序和安全,确保人们的生命财产得到有效保护而制定的法律。

其中第43条针对驾驶人的酒后驾驶行为做出了明确规定。

本文将就交通安全法第43条进行详细解读。

交通安全法第43条规定:“驾驶机动车的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15日以下拘留,并处2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15日以上6个月以下拘留,并处2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罚款;造成交通事故,尚不构成犯罪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5000元以上20000元以下罚金;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一)饮酒后驾驶的;(二)有吸食毒品的记录的;(三)连续驾驶时间超过4小时未停车休息或者驾驶员连续驾驶时间不足4小时而存在交通安全隐患的。

”从这条法律规定可以看出,饮酒后驾驶属于严重违法行为,不仅会受到拘留和罚款的处罚,更有可能面临刑事责任的追究。

这一规定的出台,主要是为了保护交通参与者的生命安全以及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在实际执行中,为了保证驾驶员酒后驾驶的公正执法,交通管理部门一般会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查处:1. 现场检测:交通警察或者执勤人员在巡逻或设卡的过程中,遇到可疑驾驶行为的车辆会进行现场检测。

一般常用的现场检测方法有酒精测试仪、口腔粘膜测试、呼气测试等。

只要驾驶员的酒精含量超过规定的标准,就可以被认定为酒后驾驶。

2. 化验检测:交通管理部门有权对涉嫌酒后驾驶的驾驶员进行血液、尿液等生物样本的化验检测,以确定其酒精含量是否超标。

这种方式能够准确判断酒精含量,是法律判定的有力依据。

3. 举报线索:交通管理部门会对公众举报的涉嫌酒后驾驶的驾驶员进行调查核实。

群众的举报可以帮助加强交通安全监管,共同营造良好的交通环境。

为了减少酒后驾驶的发生,司法部门和交通管理部门加大了对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严格执行交通安全法第43条的规定,并通过各种手段来提高车主和驾驶员对酒后驾驶违法行为的认识和警觉。

罪名解析-交通肇事罪

罪名解析-交通肇事罪

交通肇事罪刑法条文第一百三十三条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概念与构成要件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道路交通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依法被追究刑事责任的犯罪行为。

(一)主体一般主体,即凡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

主体不能理解为在上述交通运输部门工作的一切人员,也不能理解为仅指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等交通工具的驾车人员,而应理解为一切直接从事交通运输业务和保证交通运输的人员以及非交通运输人员。

交通运输人员具体地说,包括以下4种从事交通运输的人员:(1)交通运输工具的驾驶人员,如火车、汽车、电车司机等(2)交通设备的操纵人员,如扳道员、巡道员、道口看守员等(3)交通运输活动的直接领导、指挥人员,如船长、机长、领航员、调度员等(4)交通运输安全的管理人员,如交通监理员、交通警察等。

他们担负的职责同交通运输有直接关系,一旦不正确履行自己的职责,都可能造成重大交通事故。

非交通运输人员违反规章制度,如非司机违章开车,在交通运输中发生重大事故,造成严重后果的,也构成本罪的主体。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盗窃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中指出,“在偷开汽车中因过失撞死、撞伤他人或者撞坏了车辆,又构成其他罪的,应按交通肇事罪与他罪并罚”这一解释说明,非交通运输人员构成交通肇事罪,并不以肇事行为发生在交通运输过程中为要件。

(二)主观方面本罪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包括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

这种过失是指行为人对自己的违章行为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的心理态度而言。

行为人在违反规章制度上可能是明知故犯,如酒后驾车、强行超车、超速行驶等,但对自己的违章行为可能发生重大事故,造成严重后果,应当预见而因疏忽大意,没有预见,或者虽已预见,但轻信能够避免,以致造成了严重后果。

交通肇事罪法定刑升格条件的教义学限缩

交通肇事罪法定刑升格条件的教义学限缩

交通肇事罪法定刑升格条件的教义学限缩目录一、内容概括 (2)1. 研究背景与意义 (2)2. 文献综述 (3)二、交通肇事罪概述 (4)1. 交通肇事罪的定义 (5)2. 交通肇事罪的法律性质 (6)三、法定刑升格条件的理论基础 (8)1. 刑法规定的原则 (9)2. 罪刑法定原则的内涵 (10)3. 法定刑升格条件的法理分析 (11)四、交通肇事罪法定刑升格的具体条件 (12)1. 财产损失的严重性 (13)2. 人员伤亡的多少 (15)3. 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有其他恶劣情节 (15)4. 因逃逸致人死亡 (17)五、教义学限缩在交通肇事罪法定刑升格条件中的应用 (17)1. 教义学限缩的概念与方法 (19)2. 教义学限缩在交通肇事罪法定刑升格条件中的具体应用 (20)3. 教义学限缩的合理性及其限度 (21)六、结论与展望 (22)一、内容概括当前交通肇事罪法定刑升格条件存在的问题,包括可能的过于宽泛、不够明确等问题,导致司法实践中出现适用困难的情况。

教义学限缩的理论基础,包括教义学的基本原理、刑法解释学的方法以及刑法目的等方面,为限缩法定刑升格条件提供理论支撑。

具体限缩交通肇事罪法定刑升格条件的建议,包括明确具体标准、细化适用条件、限制从重处罚的情形等,以期更加符合实际情况和司法公正的要求。

限缩后的影响及效果预测,分析限缩后的法定刑升格条件对司法实践、社会交通安全等方面的影响,并预测可能产生的积极效果。

本文旨在通过教义学限缩的方法,对交通肇事罪法定刑升格条件进行深入研究,为完善相关法律规定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建议。

1. 研究背景与意义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道路交通安全问题日益凸显,交通肇事罪作为其中的一种常见犯罪形式,其社会危害性不容忽视。

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该罪的法定刑设置旨在体现刑法对交通肇事行为的严厉打击,以维护社会公共安全。

最新交通肇事罪量刑标准 最新交通肇事罪司法解释

最新交通肇事罪量刑标准 最新交通肇事罪司法解释

最新交通肇事罪量刑标准最新交通肇事罪司法解释2020交通肇事罪量刑标准1.犯交通肇事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羊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2.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拘役,并处罚金:(一)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二)醉酒驾驶机动车的;(三)从事校车业务或者旅客运输,严重超过额定乘员载客,或者严重超过规定时速行驶的;(四)违反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规定运输危险化学品,危及公共安全的。

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对前款第三项、第四项行为负有直接责任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有前两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4. 从事交通运输人员或者非交通运输人员,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交通事故,在分清事故责任的基础上,对于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5.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一)死亡一人或者重伤三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二)死亡三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三)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三十万元以上的。

交通肇事致一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以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一)酒后、吸食毒品后驾驶机动车辆的;(二)无驾驶资格驾驶机动车辆的;(三)明知是安全装置不全或者安全机件失灵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四)明知是无牌证或者已报废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五)严重超载驾驶的;(六)为逃避法律追究逃离事故现场的。

6.“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是指行为人具有本解释第二条第一款规定和第二款第(一)至(五)项规定的情形之一,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

7.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一)死亡二人以上或者重伤五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二)死亡六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三)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六十万元以上的。

交通肇事罪的认定标准

交通肇事罪的认定标准

交通肇事罪的认定标准
一、交通肇事犯罪认定标准
1、不按交通法规驾驶机动车,造成交通事故,损害他人人身、财产权益或者公私财物的;
2、未按交通法规停留停靠机动车,拌绊、落实、拦截交通,造成交通拥堵及其他恶劣的影响的;
3、故意擅自挪用、拖拽交通工具,危及行人和其他车辆的安全;
4、故意堵塞道路,影响道路正常通行的;
5、擅自改变交通安全设施、标示信号,引起交通事故的;
6、故意干扰公共场所或者其他公众交通设施的正常安全行驶或者道路秩序;
7、在禁止驾驶机动车的地点,或者禁止驾驶特殊类型的机动车的地点驾驶机动车的;
8、醉酒驾驶机动车的;
9、在夜间驾驶操纵能力受到影响的机动车的;
10、造成重大交通事变的犯罪行为。

二、交通肇事犯罪申请标准
1、有生命危险事故;
2、财产损失较大或者涉及犯罪嫌疑人明显事实严重;
3、造成社会大面积恐慌或者有影响全省交通安全的重大事故;
4、由于故意破坏交通设施和告示,影响大量市民行驶的;
5、存在重大的违法行为或者存在其他危害社会恶性事件的可能性;
6、意图破坏或者伪造重要的交通证件给予特定的行政权力的;
7、驾驶机动车的车辆没有通过交通安全检验和报废期检验;
8、醉酒驾驶机动车或者驾驶超载机动车造成严重后果的;
9、利用拥堵交通条件实施恐吓行为的;
10、构成其他严重事故的。

科目一拘役和徒刑技巧

科目一拘役和徒刑技巧

科目一拘役和徒刑技巧
首先,拘役是一种限制人身自由的刑罚,适用于轻微的违法犯罪行为。

拘役的刑期一般为十五天至六个月,可以依法延长至一年。

应用拘役刑罚时,应注意以下技巧:
1.刑罚适用依据:判决拘役时,必须根据确凿的证据认定被告人的罪
行成立,确保刑罚适用的合法性。

2.刑期选择:拘役的刑期相对较短,可以根据被告人的情况选择适当
的刑期。

例如,对初犯、有悔罪表现的被告人可以判处较短的拘役,以便
于被告人反思自己的错误。

3.刑罚适用方式:拘役一般执行在拘留所或拘留所内的特定场所中,
注意保障被告人的基本人权,确保其生活和安全得到妥善保护。

其次,徒刑是一种剥夺人身自由的刑罚,适用于较为严重的犯罪行为。

徒刑的刑期根据罪行的轻重,可以为三年以上至二十年以下,或者终身徒刑。

应用徒刑刑罚时,需要注意以下技巧:
1.罪行认定:对徒刑的判决必须以法庭审判为基础,确保罪行成立的
证据充分、确凿。

2.刑期决定:刑期是衡量刑罚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应根据罪行的危
害性、主观恶性,以及被告人的犯罪记录等进行综合考虑。

3.刑罚执行:徒刑的执行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需要确保被告人
在徒刑期间受到合理的安全保障,同时也要尽力提供有利于其改造的教育
和教导。

总的来说,拘役和徒刑的应用技巧主要包括合法性审查、罪刑相当原则、个案分析等。

在判决拘役和徒刑的过程中,法官应严格遵守法律的规定,依法判决,并根据每个案件的特殊情况进行具体的裁量。

同时,也应注重被告人的人权保障和刑罚执行的技巧,以达到刑罚的效果和社会的期望。

交通肇事判拘役驾驶证吊销吗

交通肇事判拘役驾驶证吊销吗

交通肇事判拘役驾驶证吊销吗发生交通事故时,当事人应当保持冷静及时报警,有人受伤的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寻求帮助,千万不能有逃避责任的念头,否则只会让自己受到更严厉的处罚,那么因交通肇事罪被判处拘役的会吊销驾驶证吗?我为大家整理了有关的内容。

一、交通肇事判拘役驾驶证吊销吗构成交通肇事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交通管理部门吊销其机动车驾驶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百零一条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规定,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交通肇事罪】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二、构成交通肇事罪的条件1、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必须发生在交通运输的过程中。

这是交通肇事罪的特定时空条件。

如果事故发生在交通运输过程以外的空间内,则不能构成交通肇事罪。

2、行为人必须违反了交通运输管理法规。

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是交通肇事的原因,也是构成本罪的前提条件。

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如驾驶故障车上路行驶,酒后开车,超速开车,疲劳驾驶等等。

行为人在交通运输中如果没有违反交通管理法规,即使发生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也不构成本罪。

所谓交通运输管理法规,是指一切为了保证交通运输正常进行和交通安全的法律法规,比如我们高速巡警执法的红宝书《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3、必须实际发生了重大事故,造成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严重后果。

这是构成交通肇事罪的必要条件之一。

交通肇事罪是不作为犯吗

交通肇事罪是不作为犯吗

交通肇事罪是不作为犯吗发⽣了交通肇事情况的时候,并不是所有的情况都会构成交通肇事罪,那么⾃⼰最终被判定交通肇事罪的时候,是不是可以为不作为犯?下⾯,为了帮助⼤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店铺⼩编整理了以下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交通肇事罪是不作为犯吗交通肇事罪是过失犯罪,不存在不作为的情形。

不作为犯罪,是指⾏为⼈违反法律直接规定,负有法定义务⽽拒绝履⾏,情节严重或情节恶劣的⾏为。

简单概括不作为犯罪,⽤六个字简述就是应为、能为、不为。

就其法律特征⽽⾔则具有隐蔽性、消极性、间接性和违法性等。

不作为犯罪特征:(⼀)违反法律直接规定。

是指《刑法》有直接规定的罪名,才构成犯罪,即罪刑法定原则:“法⽆规定不为罪”,严禁“类推”。

以《刑法》确定罪名为准。

(⼆)负有法定义务。

是指法律规定⾏为⼈具有作为义务⽽不作为的⾏为。

例如;母亲拒绝婴⼉喂奶,造成婴⼉死亡的。

属于不作为犯罪。

《刑法》第⼆百六⼗⼀条 【遗弃罪】对于年⽼、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活能⼒的⼈,负有扶养义务⽽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三)拒绝履⾏的⾏为。

是指能够有条件作为,⽽拒绝履⾏作为的⾏为。

《刑法》第四百四⼗五条 【战时拒不救治伤病军⼈罪】战时在救护治疗职位上,有条件救治⽽拒不救治危重伤病军⼈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造成伤病军⼈重残、死亡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年以下有期徒刑。

(四)要达到情节严重或情节恶劣的⾏为。

以上内容就是相关的回答,交通肇事罪是属于主观⽅⾯的过失犯罪,所以说⼀般情况不存在不作为犯的情况,这个不作为犯罪的话,那么⼀般情况还是属于有⼀定故意的⾏为,如果您还有其他法律问题的可以咨询店铺相关律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交通肇事罪判拘役条件是什么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一)死亡一人或者重伤三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
(二)死亡三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
(三)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三十万元以上的。

交通肇事致一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以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
(一)酒后、吸食毒品后驾驶机动车辆的;
(二)无驾驶资格驾驶机动车辆的;
(三)明知是安全装置不全或者安全机件失灵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
(四)明知是无牌证或者已报废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
(五)严重超载驾驶的。

二、交通肇事罪立案标准
根据刑法第133条的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应当立案追究。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2000年11月10日公告、11月21日起施行的《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2条第1款规定,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1)死亡1人或者重伤3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2)死亡3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3)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30万元以上的。

第2条第2款规定,交通肇事致1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以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1)酒后、吸食毒品后驾驶机动车辆的;(2)无驾驶资格驾驶机动车辆的;(3)明知是安全装置不全或者安全机件失灵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4)明知是无牌证或者已报废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5)严重超载驾驶的;(6)为逃避法律追究逃离事故现场的。

符合上述情形之一的,公安机关应当立案追究。

应当注意,对于交通肇事案件是否决定立案,一是要分清事故责任,二是要看是否符合上述司法解释的具体标准。

如果行为人只有违章行为,并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则不以犯罪论处,不予立案。

三、交通肇事罪区别
与故意杀人罪的区别
交通肇事罪(逃逸致人死亡)与故意杀人罪的区别是: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将被害人带离事故现场后隐藏或者遗弃,致使被害人无法得到救助而死亡或者严重残疾的,应当分别以故意杀人罪或者故意伤害罪定罪处罚。

区别要点:交通肇事罪(逃逸致人死亡)仅有消极的不救助行为;而故意杀人或伤害罪行为。

(1)有积极行为,将被害人“带离”事故现场后①隐藏或者②遗弃;(2)致使被害人无法得到救助,因为遗弃、隐藏,使被害人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

注意,对这种情形在不能证实具有直接故意的情况下,如果事实上没有发生“死亡或残疾”结果的,不应按照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的未遂罪处罚。

与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区别
交通肇事罪与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区别要点是,如果故意使用驾车撞人的方法,在公共场所故意撞死撞伤多人的,应定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另外,故意使用驾车的方式杀害、伤害特定人的,以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定罪处罚。

与其他过失犯罪的区别
要点是认定责任的依据是否“交通管理法规”。

厂矿企业的专用机动车辆、施工车辆以及军队的军用车辆等在“实行公共交通管理的范围内”因为违反交通规则
发生重大交通事故的,以交通肇事罪论处。

如果是在公共交通管理范围之外,非因违反交通规则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构成犯罪的,分别依照刑法第134条(重大责任事故)、第135条(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第233条(过失致人死亡)以及第436条(武器装备肇事罪)等规定定罪处罚。

其他注意事项
新《道路交通管理法》第77条规定:“车辆在道路以外通行时发生的事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接到报案的,参照本法的有关规定办理”,这一规定扩大了适用交通规则认定事故责任的范围也就相应扩大了交通肇事罪的范围。

因此,不论车辆事故发生于何种场所,只要交通管理部门适用交通安全法认定事故责任,认为构成犯罪的,一律按照交通肇事罪认定处罚。

如果不是或不能适用交通安全法认定事故车辆责任的,可以其他罪处罚。

一般而言,适用有关生产安全规章认定责任的,以重大责任事故罪处罚;适用生活常理认定责任的,只能以过失致人死亡罪、过失重伤罪定罪处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