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的初步认识(研讨课)

合集下载

角的认识教研活动记录(3篇)

角的认识教研活动记录(3篇)

第1篇活动主题:角的认识活动时间: 2023年4月15日活动地点:教研室参与人员:小学数学组全体教师活动目的:1. 深入理解“角”的概念,掌握角的度量方法。

2. 探讨如何有效地将角的认知融入小学数学教学。

3. 提升教师对角的教学设计能力和课堂实施能力。

活动流程:一、理论学习1. 主讲人:张老师2. 内容:首先,张老师带领大家回顾了角的定义、分类以及基本性质。

接着,详细讲解了角的度量方法,包括角度和弧度制,以及如何使用量角器。

二、教学案例分析1. 主讲人:李老师2. 内容:李老师分享了自己在教学“角”这一章节时的案例。

她首先展示了学生对于角的基本概念掌握不够扎实的现状,然后介绍了她如何通过创设情境、小组合作、游戏互动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角的性质。

三、教学设计讨论1. 主讲人:全体教师2. 内容:- 问题提出:如何在教学中更好地帮助学生建立角的直观形象?- 讨论:1. 利用教具和模型:教师可以准备一些直观的教具,如三角形、正方形、圆形等,让学生通过触摸、折叠等方式感受角的大小和形状。

2. 创设生活情境: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如通过观察学校的建筑、街道的标识等,让学生发现角的存在。

3. 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PPT、视频等媒体资源,展示角的动态变化,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 结论:教师们一致认为,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对角的认识。

四、课堂实施策略1. 主讲人:王老师2. 内容:- 问题提出:如何在课堂上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角的认知过程?- 讨论:1. 鼓励学生提问:教师应鼓励学生在课堂上提出问题,并对问题进行引导和解答。

2. 小组合作学习:将学生分成小组,通过讨论、交流、合作等方式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3. 及时反馈: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 结论:教师们认为,通过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提升学生对角的认识。

五、总结与反思1. 主讲人:赵老师2. 内容:- 总结:通过本次教研活动,教师们对“角”这一概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探讨了多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角的初步认识研修班教案

角的初步认识研修班教案

角的初步认识研修班教案简介本研修班旨在帮助学员初步认识角及其特征,并提供相关的教学材料以促进研究。

通过本研修班,学员将能够了解什么是角,角的分类、属性以及角的应用领域。

教学目标- 理解角的概念和定义- 能够识别不同类型的角- 知道角的特征和性质- 理解角在几何和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教学内容一、角的概念和定义- 角的定义及其表示方法- 角的度量方式二、角的分类- 钝角、直角、锐角的概念和区别- 角的度数分类:优角、自角、对角三、角的特征和性质- 对顶角、同位角、内错角、内切角的特征- 角的性质:对顶角相等、同位角相等、内错角和为180度、内切角和为360度四、角的应用领域- 几何图形中角的应用:三角形、多边形等- 角的应用案例:建筑设计、机械制造等教学方法- 讲解角的概念和定义,使用示例加深理解- 演示如何测量角的度数- 给予学生练,以识别不同类型的角- 引导学生探究角的特征和性质,通过实例分析加深理解- 引导学生观察和讨论角的应用领域- 提供练和作业,巩固学生的研究成果教学材料- 角的定义和表示方法的PPT讲义- 角度测量器的示范使用视频- 角的分类和性质的练题- 角的应用案例介绍教学评估- 学生参与度和互动表现- 练和作业的完成情况- 学生对角的概念和应用的理解程度的测试- 知识运用能力的实际情况观察- 角的应用案例的研究报告评分结束语通过本研修班的学习,学员将能够初步认识角,并了解角的分类、特征和应用领域。

这将为他们更深入的几何学习和实践中的应用提供基础。

角的初步认识教研活动方案

角的初步认识教研活动方案

角的初步认识教研活动方案
以下是 7 条关于角的初步认识教研活动方案:
1. 大家一起来探索角的奇妙世界好不好呀!比如说,我们每天看到的时钟,那指针之间不就形成了各种各样的角吗?咱可以让老师们分组,去寻找教室里、校园里能发现的角,然后互相分享呀,这样多有趣!
2. 嘿,不如咱们来个角的拼图比赛怎么样?就像拼积木一样,把各种角的形状拼出来,看谁拼得快又准!像那个墙角不就是直直的直角嘛!这肯定能让大家对角有更深刻的印象!
3. 哇哦,进行一场角的故事大会吧!每个人说说自己和角有关的故事。

比如,你第一次发现三角形有三个角时的惊讶表情,哈哈!然后大家一起讨论这些故事中的角。

4. 可以开展一个角的神秘变身游戏呀!把一个角通过移动或变化变成其他的角,这不是很神奇吗?就好像孙悟空七十二变一样!想想都让人兴奋呢!
5. 老师们一起制作角的手工模型吧!把纸折一折,做出各种角来,这多有创意呀。

就像我们折千纸鹤一样,把角也折得美美的,咋样?
6. 来一场角的知识大比拼吧!你问我答,看谁对角的认识最全面。

哎呀,那场面肯定超级激烈,就像比赛跑步一样紧张刺激!
7. 还可以组织老师们去户外寻找自然中的角呀!树枝的夹角、石头的轮廓形成的角,这些都是多好的例子呀!这能让我们感受到角无处不在呢。

我觉得这些方案一定能让大家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更好地认识角,让教研活动丰富多彩又充满乐趣!。

角的初步认识课件 研讨课

角的初步认识课件 研讨课
(第一课时)
邰树桃
• 例题动画—初步认识角.swf
•从教室里面找角
• 摸一摸,三角板上的角 • 说一说 你的感受。
尖尖的-----叫做角的顶点 直直的线-------叫做角的边

顶点

角有一个顶点,
两条边。
判断:下面这些图形是不是角?
1√
2
×
3Hale Waihona Puke √4×5

6
×
1、选择材料做角,指出顶点和边。 (1)摆一摆:用小棒,怎么摆的?为什么? (2)拉一拉:两人合作用毛线拉一个角 (3)折一折:用圆片折角,怎么折?
(4)做一做:用图钉和硬纸条,这个角有什么特点?
看下面各图,左面的三角 形有哪几个角?右面的图 形有哪几个角?
2、填空:
⑴ 一个角有( 1 )个顶点,有( 2 )条边。 ⑵ 三角形有( 3 )个角,正方形有( 4 )个角。 ⑶ 画角时先( 画顶点 ),再( 画两条边 )。
一个顶点两条边。
画角时,要牢记,
先画顶点再画边。
下课!
3、判断:
⑴ 边越长,角就越大。 ⑵ 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⑶ 一个角只有两条边,一个顶点。 ( ( (
×)
) )
小结: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
角儿歌
小小角,真简单,
一个顶点两条边。
画角时,要牢记,
先画顶点再画边。
作业:
角儿歌
1、练习八的1、2、3题。
小小角,真简单,
2、自己设计一幅有角的图画。

集体备课研讨记录

集体备课研讨记录
(4)从认识角到判断是不是角,再到找出图形中的角,和找出几边形中有几个角,最后自己折角,这样由浅到深逐层深入,体现了对学生的分层布置作业,这样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
确定人选
我们确定试讲人为二年级教师:张赫。请张老师根据进度组织时间进行试讲,然后我们再根据试讲的情况对教案进行打磨,直至最后形成合格的课。
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动手操作。
学 法:
为了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作用,我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在上述教学方法指导下,以平时体育课形式开头,全员参与表述,使学生亲自交流,并不断的运用鼓励性的语言给学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一个个问题地解决使学生在不断的活动中充分利用学具,认识角,并会画角,做角,并且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教 法:
本节课属于认知教学,因此在教法上我力求体现以下两点:
1、创设良好的活动氛围,使学生在愉悦的情境中学习数学知识。
2、在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自己画角、做角认角。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转变教师角色,给学生较大的空间,开展探索性学习,让他们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并与同伴交流,亲身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
Welcome To
Download !!!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3、能在长方形、三角形等图形中找到角,激发学生对角的好奇心。
4、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应用意识及观察、比较、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学会用直尺画角.
2、使学生初步认识到角的大小与角的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与角的两条边的长短无关。
教学准备:
为完成以上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我使用的教具有:幻灯片,活动角。学生的学具有:纸、铅笔。
(3)通过做活动角,使学生初步认识到角的大小与角的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与角的两条边的长短无关.通过学生自己做角,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创造潜能和自主探索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动手操作,人人有事可做,手、脑并用,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精神。

认识角教研活动(3篇)

认识角教研活动(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在新时代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断深化,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成为衡量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

为了进一步提升教师对几何图形教学的理解,特别是对“角”这一基本概念的把握,我校数学教研组于2023年3月15日开展了以“认识角”为主题的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集体备课、课堂观摩、教学反思等方式,促进教师对“角”这一数学概念的深入理解和教学方法的创新。

二、活动目标1. 提高教师对“角”这一数学概念的理解深度。

2. 探索有效的“角”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升教学水平。

4.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几何思维能力。

三、活动内容1. 集体备课在活动开始前,数学教研组的全体教师共同参与集体备课。

备课过程中,教师们围绕“角”的定义、分类、度量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结合教材和学生实际情况,共同制定了详细的教学方案。

2. 课堂观摩活动中,教研组安排了两位教师进行公开课展示。

第一位教师以“角的定义”为主题,通过直观演示、实物操作等方式,引导学生逐步理解角的本质特征。

第二位教师则以“角的度量”为主题,通过游戏、竞赛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 教学反思课后,全体教师进行了教学反思。

首先,两位上课教师分别对自己的教学设计、课堂组织、学生反馈等方面进行了总结和反思。

随后,其他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对两位教师的教学进行了点评,提出了改进意见和建议。

四、活动成果1. 教师对“角”这一数学概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为今后的教学提供了理论支撑。

2. 通过课堂观摩和教学反思,教师们探索出了一些有效的“角”的教学方法,如直观演示、实物操作、游戏竞赛等,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3. 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得到了加强,形成了良好的教研氛围。

4. 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几何思维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升。

五、活动总结本次“认识角”教研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

校本数学教研——《角的初步认识》课例研讨课

校本数学教研——《角的初步认识》课例研讨课

校本数学教研——《角的初步认识》课例研讨课
-----低数组(董慧)
2016年9月22日,上午第二节,我组刘超男先上了本学期的第一节数学课例研讨课。

课题是二年级《角的初步认识》,全体数学教师都参与了听课、评课活动。

教研组老师的评课意见,让年轻教师眼前一亮,组我们开辟出了一条全新的路。

《角的初步认识》直观性和操作性比较强。

刘超男教师设计了找角、摸角、做角,画角等一系列操作性活动,让学生活泼愉快、兴致高昂地参加到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创造的不同教育情景中,引导他们眼、手、脑、口等多种感官参与,在实践活动中经历知识形成过程。

在让学生用吸管转化角这一环节,刘超男老师让学生摸一摸自己所创造的角的顶点和两条边,再教学变化角的大小,问学生:“这样这样都是角吗?为什么?”通过各种感官使学生真切地体会到“角是有一个尖尖的顶点和两条直直的边”。

从而建立起角的表象,丰富了对角的认识,发展了空间概念,真正体现了新课标提倡的“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这一基本理念。

通过本次课例研讨课活动,我认为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必须要做好课例研究。

那么如何才能做好课例研修呢?首先,要有一个团结的教研组,只有教研组的教师一起提出意见,思考解决方法,集思广益那样才能使这个课例研究发挥作用。

其次,就要求教师要不断地去寻找不足,研究问题,反复思考,不断修改才能让课例研修发挥最大的作用。

《角的初步认识》研修活动设计方案

《角的初步认识》研修活动设计方案

活动步骤
板”课堂走向了“屏幕教学” ,授课的方式也从讲授型教学向创新型教 学发展。 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也已融入到我们的小 学数学课堂中。 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向学生展示知识形成的过程, 丰富学生的感性 认识,鼓励学生探索,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从而 达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 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供的丰富 资源,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充分发挥多媒体的辅助 功能,让学生积极参与,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在参与中不知不觉度过 难关。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变抽象为具体,调动学生各种感官
研修主题
背景原因
活动目标
通过《角的初步认识》讨课《角的初步认识》 2.研修汇报
二年级《角的初步认识》 ——关于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研修汇报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改变着人们的学习和生活, 也在改变着人们获 取知识的方式和过程。多媒体技术的普及,让教学由传统的“粉笔+黑
协同作用,从而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角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学生接受起来较为困难,因此为 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角,整个课时将观察、操作、演示、实验、自学 讨论等方法有机地贯穿于教学各环节中, 引导学生感知的基础上加以抽 象概括,充分遵循了(从)感知→(经)表象→(到)概念这一认知规律,主 要采取了找一找、看一看、摸一摸、折一折、做一做、画一画、比一比、 想一想、说一说等教学手段,让他们在大量的实践活动中掌握知识形成 能力。并充分发挥现代教学多媒体组合的优势辅助教学,通过它的形、 声、色、动、静的变化,形成鲜明的表象,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启迪学 生的思维,还想方设法,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通过形象生动的教 学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把静态的课本材料变成动态的教学内容,让 学生在动手中思维、在观察中分析,把外在可见和内在不可见的角印在 大脑里。从而进一步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努力做到教法、学法的最优 结合,使全体学生都能参与探索新知的过程。 本节课重要运用了白板的播放、批注和投影功能 (一)复习导入 在课的起始环节,利用课件,老师的导课简单清晰、清楚利落,在 巩固以前学过的几何图形的同时,通过描述粗心的小马虎来引出角,引 出新课,使学生明确了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同时从生活实际出发激发了 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体现了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我们的生活中就 实实在在的隐含着许多的数学知识, 我们学习数学就是为了了解生活中 的实际问题。 (二)观察信息,引出本节所学 在这个环节中,老师利用多媒体将物体中的角抽象出来,为后续的 学习做好了铺垫。 (三)小组合作,探究新知 此环节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为学生提供丰富、生动、直观的观察 材料,引导学生观察,自主地探究发现。 (四)课堂练习,巩固新知 此环节中,利用多媒体呈现学习素材,进一步巩固学生对角的认识 通过本节课的研讨,我们在思考:如何提高课件实用性,发挥其辅 助功能? 1.精心设计多媒体课件内容, 提高课件实用性。 多媒体课件的设计, 必须因课程和内容而异, 应该根据课程的性质和内容在课件中将各种表 现与媒体有机地结合起来,在适当的时机选择适当的媒体形式加以介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多篇)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多篇)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精选多篇)第一章:角的概念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角的概念,能够识别和描述角。

2. 能够用直尺和量角器测量角的大小。

教学内容:1. 引入角的概念,通过实物演示和图片引导学生理解角是由两条射线的公共端点所形成的图形。

2. 讲解角的组成部分,包括顶点、边和角的大小。

3. 示范如何使用直尺和量角器测量角的大小,并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教学活动:1. 实物演示角的形成,让学生触摸和观察角。

2. 引导学生用语言描述角的特点,如顶点和边的方向。

3. 分组讨论如何使用直尺和量角器测量角的大小,并进行实际操作。

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是否能正确识别和描述角。

2. 评估学生是否能熟练使用直尺和量角器测量角的大小。

第二章:角的分类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角,并能够区分它们。

2. 能够用角度来描述角的大小。

教学内容:1. 介绍不同类型的角,包括锐角、直角、钝角和平角。

2. 讲解角度的度量单位,如度、分和秒。

3. 示范如何使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大小,并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教学活动:1. 展示不同类型的角,让学生触摸和观察。

2. 引导学生用语言描述不同类型角的特点,如锐角的锐利和直角的直。

3. 分组讨论如何使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大小,并进行实际操作。

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是否能正确区分不同类型的角。

2. 评估学生是否能熟练使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大小,并正确读取角度。

第三章:角的大小比较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比较不同角的大小。

2. 能够用角度来表示角的大小差异。

教学内容:1. 讲解如何比较不同角的大小,包括使用量角器和观察角的开口大小。

2. 介绍角度的加减法,让学生能够计算两个角的大小之和。

3. 示范如何使用量角器进行角的大小比较,并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教学活动:1. 展示不同大小的角,让学生观察和比较。

2. 引导学生使用量角器比较不同角的大小,并记录结果。

3. 分组讨论如何计算两个角的大小之和,并进行实际操作。

探究角的概念:二年级角的初步认识教案分享

探究角的概念:二年级角的初步认识教案分享

这是一篇关于探究角的概念的教案分享文章,主要是针对二年级学生进行初步认识教学。

角是几何学中非常基本的概念,也是数学的重要基础。

在小学数学中,认识角的概念是非常重要的,引导学生初步认识角的概念是非常必要的。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初步认识角的概念。

2. 让学生了解角的度量单位、角度大小和度的概念。

3. 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并培养其应用数学思考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 让学生初步认识角的概念。

2. 让学生了解角的度量单位、角度大小和度的概念。

三、教学难点学生对角的度量单位、角度大小和度的概念的理解和认识。

四、教学方法1. 通过教师讲解与示范,引导学生初步认识角的概念。

2. 通过实物、图形、幻灯片等教具来让学生体验角的概念。

3. 通过活动让学生自己探究和总结角的概念。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让学生观察周围的事物,问:你们看到过“角”这个词吗?仔细观察一下,你们周围有哪些东西有角呢?(二)整体感知通过图片、幻灯片等方式,展示各种类型的角,引导学生初步认识角。

(三)探究角的概念1. 让学生模仿教师的示范,用手指和手臂做出角的形状,并问学生:这是什么?(角)2. 利用实物图形来让学生感知和认识角。

3. 让学生自己探究并总结角的特点:有两个端点和一个拐角处。

(四)认识角的度量单位1. 引导学生回忆圆的概念,进而了解角的度量单位是度。

2. 通过视频演示、实物展示等方式,让学生初步了解角的度量单位。

(五)理解角度大小和度的概念1. 通过教师的示范、实物图形等方式,让学生了解角度的大小与角的开口程度有关。

2. 利用角度表等教具,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度的变化与角的开口程度的变化。

(六)活动体验老师提供一些图形和实物,让学生自己探索、发现其中的角,并计算他们的角度。

六、帮助学生巩固1. 鼓励学生家里找一些日常用品、图形等,通过观察和探究角的概念。

2. 让学生通过做题、记笔记等形式将所学知识巩固下来。

七、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初步认识了角的概念,了解了角的度量单位、角度大小和度的概念。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优秀13篇)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优秀13篇)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优秀13篇)《角的初步认识》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情景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不同的方法和材料做出角。

2.在操作活动中体验感知角有大小,会用多种方法来比较角的大小,在探索角的大小比较的过程中,发展数学思考能力。

3.在创造性使用工具和材料来制作角和比较角的大小的过程中,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在直观感知中抽象出角的形状。

【教学难点】体会角的大小与两边*开的程度有关,探索多种角的大小比较方法。

【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小棒、两根硬纸条。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新朋友,它的名字叫做‘角’,这个新朋友呀,很害羞,总是喜欢躲起来。

让我们先来认识“角”和它做朋友好吗?二、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师:我们请的小客人哪里去了呢?原来,调皮的角就藏在这里(教师出示课件),小朋友,你能把它从这幅图里找出来吗?谁来说说,你从哪里找到了角?学生描述图片上的场景:正在踢足球的学生,拿着三角板的老师和修剪花木的老爷爷。

还有教学楼和钟楼等等,指出相应的角的位置。

教师操作媒体,把相关角标志出来。

并对学生的发言予以鼓励。

师:小朋友,你们真聪明!把角都找到了,在我们周围,还有很多“角”,老师这里也有几个物品,他们也有角,你能帮老师说一说吗?(出示课件)师:老师把这些角,画了下来,你们想知道老师是怎么画的吗?我们一起来看看好吗?(教师演示角的画法)1.小朋友,老师刚才是怎么画的呢?谁来说一说(先画一个点,再画两条直直的线)2.我们把这个点叫做“顶点”,把从顶点发出的线叫做“边”?(教师板书:顶点和边)小朋友,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几个边呢?(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3.你能像老师一样自己画一个角,并标出它的顶点和边吗?(学生动手操作)4.展示画的角,并说一说自己是怎么画的?5.下面的图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学生发言后,教师将角的特点再总结一次。

集体备课角的初步认识

集体备课角的初步认识

小制作——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研讨(集体备课)教学内容:角的初步认识(第一课时)预设目标:1、使学生经历从实物中发现角,认识角的过程,初步建立角的概念,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和空间观念,体会身边处处有数学,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学会辨别角。

学情分析:二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善于观察,对小制作活动兴趣比较浓厚,积极性高,在指导认识角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观察、想象、动手操作和形象思维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引入新课课前谈话:小朋友,在一年级的时候,我们认识了很多图形王国里的朋友,你还记得有哪些吗?(复习旧知识的同时导入新课,提问激发好奇心)今天我们就要来了解其中一位很熟悉的好朋友,你猜是谁?(师边说边举起三角板)你怎么跟这个好朋友打招呼?(握手)握手时你有什么感觉?(尖尖的、有点疼…)让我来试试看,真的,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有角)原来是这样的。

(板书:角)(学生亲自体会角带给人的感受,直观明了)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1、其实对于三角形我们都很熟悉了,可是角是什么?在我们身边,很多物体上就有角,你能找到吗?小朋友先在小组内把你看到的角说给别人听,看哪个小组找到的角最多。

(小组活动找角)哪个组的同学想先把你们组找到的角指给大家看?小朋友真棒,找到的角这么多。

(小组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不仅达到教学目标,更培养了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2、老师明白了,小朋友们指出的角原来是这样一个图形。

(多媒体演示)它们是角吗?3、那你们心目中的角到底是什么样的?(小组内互相说一说)每组派一个代表把你们组想象的一个角画出来好吗?你们对黑板上画出的角想说些什么?(小朋友画的一个角是不是都正确呢?我们等一下再来看。

)4、但老师又有点明白了,看来角不单单是一个点,(多媒体演示)这一点尖尖的只是角的顶点,那还有什么呢?还有两条直直的线,这两条直直的线就是角的边,这样的图形就是角。

二年级角的认识教研活动(3篇)

二年级角的认识教研活动(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在二年级数学教学中,角的认识是一个重要的教学内容。

通过学习角的认识,学生可以初步了解角的概念、性质和分类,为后续学习三角形、四边形等图形打下基础。

为了提高学生对角的认识,提高教学质量,我们特此开展本次教研活动。

二、活动目标1. 通过本次教研活动,使教师掌握二年级角的认识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2. 培养教师对教材、教法的研究能力,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3.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探讨二年级角的认识教学问题。

三、活动内容1. 角的认识教学策略探讨(1)教师应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感受角的存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运用多媒体手段,直观展示角的形状、大小、分类等特征。

(3)引导学生动手操作,通过画角、量角等活动,加深对角的认识。

(4)结合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角的认识教学案例分享(1)教师分享自己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2)教师展示优秀的教学案例,分析其教学亮点和不足。

3. 角的认识教学评价策略探讨(1)从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

(2)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如观察、提问、作业、测验等。

(3)注重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态度。

4. 教师互动交流(1)针对二年级角的认识教学,教师提出自己的困惑和问题。

(2)其他教师针对问题进行解答和讨论,共同探讨解决方法。

四、活动过程1. 教师分组,每组选择一位主持人,负责组织本组的讨论和分享。

2. 各组教师根据活动内容,展开讨论,分享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困惑。

3. 主持人组织本组教师进行教学案例分享,分析教学亮点和不足。

4. 各组教师就角的认识教学评价策略进行探讨,提出自己的看法。

5. 教师互动交流,解答彼此的困惑,共同提高教学水平。

6. 总结本次教研活动,提出改进措施,为今后的教学工作做好准备。

五、活动总结本次教研活动,教师们积极参与,分享了各自的教学经验和困惑,共同探讨了二年级角的认识教学策略和评价方法。

角的初步认识教研活动

角的初步认识教研活动

一、活动背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角的初步认识是几何学习的基础。

为了提高教师对角这一概念的理解和教学效果,我校数学教研组于2023年4月10日开展了以“角的初步认识”为主题的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帮助教师深入理解角的定义、性质,并探讨有效的教学方法。

二、活动目标1. 提高教师对角这一概念的理解深度。

2. 探讨不同教学方法在角的教学中的应用。

3. 增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高教学质量。

三、活动内容1. 理论学习活动伊始,由教研组长带领全体教师学习了角的定义、分类、度量等基本概念。

通过理论讲解,教师们对角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2. 案例分析接着,教研组邀请了有经验的教师分享了自己在角的教学中的成功案例。

这些案例涵盖了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如实物演示、小组合作、游戏化教学等。

3. 教学研讨在案例分析的基础上,教师们围绕以下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1)如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角的定义和性质?(2)如何将角的概念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3)如何利用多种教学手段,提高角的教学效果?4. 实践操作为了将理论转化为实践,教研组安排了实践操作环节。

教师们分组进行教学设计,针对角的教学内容,设计出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教学方案。

5. 成果展示在实践操作环节结束后,各小组展示了他们的教学设计方案。

其他教师对这些方案进行了点评和讨论,提出了改进意见。

四、活动总结1. 收获与体会本次活动使教师们对角的初步认识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并掌握了多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教师们纷纷表示,在今后的教学中,将积极运用所学知识,提高教学质量。

2. 存在问题在讨论过程中,教师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1)部分学生对角的概念理解不透彻。

(2)教学手段单一,缺乏趣味性。

(3)教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不够。

3. 改进措施针对以上问题,教研组提出了以下改进措施:(1)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教师对角概念的理解深度。

(2)丰富教学手段,提高角的趣味性。

角的初步认识研讨会教案

角的初步认识研讨会教案

角的初步认识研讨会教案
目标
本研讨会的目标是让参与者对角的基本概念和用途有初步的认识,并帮助他们在实际问题中运用角来解决问题。

时间
预计研讨会的时间为2小时。

内容
1. 介绍角的概念:角是由两条射线或线段共同起源于一个点的几何图形。

2. 角的基本术语:
- 顶点:角的起始点。

- 边:两条射线或线段。

- 内角:位于两条射线或线段之间的角。

- 外角:位于一条射线延长线上的角。

- 钝角:大于90度但小于180度的角。

- 直角:等于90度的角。

- 锐角:小于90度的角。

3. 角的度量:
- 度:一圆周被等分为360份,每一份被称为一度。

- 角度符号:一般使用小圆圈来表示角度,如30°。

4. 角的测量方法:
- 用量角器进行测量。

- 用三角函数计算角度。

5. 角的应用:
- 在几何图形中计算角的大小和位置。

- 在测地学、物理学等领域应用角度概念。

- 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角来判断方向、角度大小等。

活动
1. 角的分类练:让参与者根据给定的几何图形判断各个角的类型。

2. 角的测量实践:提供一些实际问题,让参与者运用量角器或三角函数计算角度。

3. 角的应用讨论:让参与者分享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角的经验和实例,进行讨论和互动。

4. 角的应用问题解决:分发一些实际问题,让参与者运用角的知识来解决问题。

总结
通过本研讨会,参与者将对角的基本概念、术语、测量和应用有了初步的认识,并通过练习和讨论提高了运用角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角的初步认识教研活动方案

角的初步认识教研活动方案

角的初步认识教研活动方案
以下是 7 条角的初步认识教研活动方案:
1. 让我们一起踏上角的奇妙之旅吧!大家可以想象一下,角就像一个小精灵,在数学的世界里蹦蹦跳跳。

比如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形成的角,是不是很神奇呢?这次教研活动,我们要深入探究角的各种特点,每个人都要积极发言哦,别害羞呀!
2. 嘿,角的世界可是丰富多彩的呢!就好像是一个神秘的宝藏等待我们去挖掘。

像张开的剪刀刃之间不就是角嘛!我们要通过各种有趣的实物来感受角的存在,老师们一起动起来,肯定会有超多发现。

3. 哇塞,角的初步认识可太重要啦!这简直就是打开数学大门的一把钥匙呀。

想想看三角形的角,那可都是角的化身呢!在教研活动中,大家分组讨论,互相分享自己对角的理解,肯定能碰撞出精彩的火花。

4. 哎呀,角可是无处不在的哟!是不是感觉它就像我们的好朋友一样呢。

像书本开合时形成的角,多有意思呀!这次活动我们来设计一些有趣的教学方法,怎样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角,大家都来出出主意呗!
5. 哈哈,角的教研活动要来啦!这可不是普通的活动,这是一次探索之旅。

好比是在角的海洋里遨游。

像折扇打开的过程角在不断变化呢!大家在活动中要大胆尝试,别怕出错呀。

6. 哟呵,要开始研究角啦!角就如同生活中的小惊喜,时不时就冒出来了。

像墙角的那个角,多实在呀!所有人都要积极参与实践操作,亲自感受角的魅力,好不好呀?
7. 哇哦,角的初步认识教研活动肯定超级棒!它就像一束光,照亮我们对角的认知。

想想看金字塔的角,多壮观呀!我们要通过这次活动,让角的知识深深印在我们脑海里。

结论就是:这次教研活动会非常有趣且充满意义,能让我们对角有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大家一起加油呀!。

角的初步认识研讨会教案

角的初步认识研讨会教案

角的初步认识研讨会教案主题:角的初步认识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a.了解角的定义;b.学习如何使用角的符号表示;c.掌握角的常见分类方法;d.理解角的度量单位和转化方法。

2.能力目标:a.能够正确使用角的符号表示图中的角;b.能够准确地分类和测量角;c.能够解决与角相关的实际问题。

3.情感目标:a.培养学生对角概念的兴趣和求知欲望;b.培养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c.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观察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a.角的定义和符号表示;b.角的分类方法。

2.教学难点:角的度量单位和转化方法。

三、教学内容与步骤:1.角的定义:a.角的定义:相邻两条射线所围成的空间部分叫做角。

用大写字母表示,如∠ABC。

b.角的符号表示讲解:使用点A、B和C的顺序书写,角符号放在角的内部上方,如∠ABC。

c.角的命名:两条射线组成角的两边,第一个射线叫做角的始边,最后一条射线叫做角的终边,始边与终边的公共点叫做角的顶点。

d.角的三要素:角由始边、终边和角的顶点组成,三要素不变则角不变。

2.角的分类:a.锐角:小于90度的角;b.钝角:大于90度但小于180度的角;c.探索活动:根据所提供的角图形,让学生观察并分类锐角和钝角。

d.相互补角和补角的讲解:相互补角的两个角的度数相加为180度;补角的两个角的度数相加为90度。

e.角的度数比较:提供多个角度,让学生进行大小比较练习。

3.角的度量单位和转化:a.角度和弧度的概念:角度是角的度量单位,以小圆圆心角所对的弧长(弦长相等时)为1度;弧度是角的度量单位,以圆心角所对的弧长(弦长相等时)为1弧度。

b.角度和弧度的转化:1弧度=180/π度;1度=π/180弧度。

c.角的大小比较:提供多个角的度数和弧度,让学生进行大小比较练习。

四、教学方法:1.情境引入:通过展示图形和日常生活中的事例引起学生对角的兴趣。

2.示范演示:通过演示符号表示、分类和度量角的方法,让学生能够清楚地理解角的概念。

角的认识教研活动(3篇)

角的认识教研活动(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角的认知是基础且重要的内容。

为了更好地帮助教师理解角的本质,提高教学质量,我校数学教研组于2023年3月15日组织了一次以“角的认识”为主题的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集体备课、课堂观摩、教学反思等方式,加深教师对角的认识,提升教学策略。

二、活动目标1. 提高教师对角的基本概念、性质的理解。

2. 探讨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对角的认知水平。

3.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高教学能力。

三、活动内容1. 集体备课阶段在活动开始前,教研组长组织全体数学教师进行集体备课。

首先,由教研组长带领大家回顾角的定义、分类、度量等相关知识点,确保每位教师对角的认知基础扎实。

接着,针对“角的认识”这一主题,教师们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讨论:(1)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角的兴趣?(2)如何帮助学生建立角的直观形象?(3)如何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深入理解角的性质?(4)如何设计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经过激烈的讨论,教师们提出了多种教学策略,如:- 利用多媒体教学,展示角的动态变化过程;- 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知角的性质;- 设计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角的度量;- 鼓励学生合作探究,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2. 课堂观摩阶段集体备课结束后,教研组选定了两位教师进行课堂观摩。

两位教师分别以“角的分类”和“角的度量”为主题,展示了他们的教学设计。

在观摩过程中,教师们认真记录,对两位教师的教学方法、课堂组织、学生互动等方面进行了评价。

以下是对两位教师课堂观摩的点评:(1)教师A的课堂设计新颖,通过游戏、竞赛等形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2)教师B的教学方法多样,利用多媒体、实物教具等多种手段,让学生在直观形象中理解角的度量。

同时,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让学生在操作过程中掌握角的度量方法。

3. 教学反思阶段课堂观摩结束后,全体教师进行教学反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角的初步认识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38、39页的内容及相关练习。

二、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景及实践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初步比较角的大小;学会用尺子画角。

2、通过让学生观察、操作、分析、比较,培养学生的观察、动手操作和抽象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独立学习能力和创造意识。

3、在认识角的过程中,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使学生获得学习数学的信心和乐趣。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

教学难点:使学生通过直观感知理解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和两条边的长短无关。

四、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三角板、活动角等。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

师(课件出示课本P38上的主题图):同学们,看,新的一天开始了,校园里早早就热闹起来了,仔细观察,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
学生汇报。

师提问:图中还藏有这样的图形(电脑出示红色闪动的角),你们认识它吗?再找一找,图中还藏有这样的图形吗?
学生寻找、汇报图中藏着的角。

2、揭示课题。

师:在以前,我们已经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这些平面图形,角就是它们家族中的一员,它在我们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角的初步认识”。

(板书课题:角的初步认识)
(二)观察实践,探求新知
1、结合实物,初步认识角
(1)教师(出示三角板):老师手里有一块三角板,谁能指出它的角在哪儿?
(指名学生上来指,注意告诉学生正确的指角方法)再用手摸一摸,顶一顶,说说你有什么感觉。

(2)师:拿出你们的三角尺,然后我们一起像这样指一指,指出你找到的角,再用手顶一顶,摸一摸,看看你有什么发现?(教师边讲解边示范)
2、抽象出角,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和特征
(1)(课件出示:剪刀、钟、三角尺)提问:老师带来了3样东西,它们身上有角吗?请学生上台指出。

(2)师:现在,老师把这些物品隐去(课件呈现从实物图中抽象出角的图形),像这样的图形这就是平面上的角。

(3)认识角各部分名称及特征
师:仔细观察,这些角有什么相同点?
(学生观察汇报,结合学生的汇报课件同时出示第一个角的各部分名称及特征)师:你能指出另外两个角的顶点和两条边分别在哪里吗?
师(在黑板上描出三角板上任意一个角):现在我把三角板上的角描画到黑板上,你们看这就是平面上的角。

谁来说说这个点叫做什么?这两条直直的线叫做什么?
学生汇报。

教师板书其各部分名称,并指出: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

(4)初步练习,及时巩固角的特征:出示判断题,让学生辨析并说理由。

3、找生活中的角
(1)(课件出示练习八第1题)让学生指出图中哪里有角。

(2)说一说周围哪些物体的表面上有角。

(三)实际操作,丰富认识
1、利用活动角和三角板让学生感受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和两
条边的长短无关。

师:请打开你的学具盒,你能在学具盒里找到角吗?这个角的两边可以任意地张开合拢,所以我们把它叫做活动角。

(1)让学生用活动角扳一个角,并展示。

(2)教师示范,让学生把扳成的角变大,变小。

师:角变大了,角的两边张开的程度跟原来比有什么变化?角变小,角的两边张开的情程度又有什么变化?
通过操作、交流,让学生明白: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

(3)通过引导学生比较大小两块三角板两条边张开的大小的活动,让学生辨析角的大小与两条边长短无关。

(出示大小两块三角板,并指着同样大小的两个角)问:这两个角,哪个大?哪个小呢?
师:怎样比较角的大小?
在比较的过程中渗透用重叠的方法比较角的大小:把两个角的顶点重合,一条边也重合,另一条边在外面的角就大,在里面的角就小;如果两个角的两条边都重合,说明这两个角一样大。

让学生通过比较发现这两个角大小相同。

教师说明:这两个角的边长短不一样,但角的大小相同,说明角的大小和边的长短无关,角的大小只和边张开的大小有关。

2、折角并比较角的大小
(1)师(出示一张圆纸片):这张纸上有角吗?开动小脑筋,动手折一个角。

(2)学生折角,教师巡视指导。

(3)展示学生折的角,并让学生指出折的角在哪儿?
(4)师生合作比较折出的角的大小。

(5)同桌间用重叠的方法比一比,看看谁折的角大,谁折的角小。

而后展示、交流。

3、动手画角,形成能力
师:你们看,角多么神奇啊,你们喜不喜欢它?那我们把它画下来,好吗?
(1)师:我们来看看究竟该怎样画角?(课件演示角的画法)
(2)教师示范画角,边示范边说明:先确定角的顶点,从这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笔直线,就画成了一个角。

(3)请学生说一说教师画角的方法。

(4)学生尝试画角,请几生板演画角。

(四)巩固练习,拓展延伸
下面的图形中各有几个角?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都有些什么收获呢?
其实关于角的知识还有很多很多,我们在以后的学习中还会再学习。

六、板书设计:
角的初步认识


顶点
一个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