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子平衡的原理和方法
转子动平衡技术的原理及常用方法
![转子动平衡技术的原理及常用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1dbd2261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424c84e.png)
转子动平衡技术的原理及常用方法宝子,今天咱们来唠唠转子动平衡技术这个超有趣的东西哦。
一、原理。
你想啊,转子在转动的时候,如果它不平衡,那就像一个人走路一条腿长一条腿短似的,肯定会晃悠。
转子动平衡的原理呢,简单说就是要让转子在转动的时候,各个方向上的力都能相互抵消,达到一种和谐的状态。
从科学角度讲,转子不平衡会产生离心力,这个离心力会让整个系统振动、噪声增大,还可能让设备磨损得特别快呢。
而动平衡就是要找到转子上不平衡的质量分布点,然后通过在合适的位置添加或者去掉一些质量,让离心力相互平衡,就像给走路不稳的人穿上合适的鞋子或者调整脚步一样。
二、常用方法。
1. 现场平衡法。
这就像是在设备的“老家”给它治病。
在转子正常工作的地方,直接测量振动的情况,然后算出不平衡量和位置。
这种方法特别实用,不用把转子拆下来搬到专门的地方去平衡。
就好比医生到病人家里看病,直接根据病人在家的状态开药一样方便。
不过呢,现场的干扰因素可能比较多,就像家里可能比较杂乱影响医生判断一样。
2. 平衡机平衡法。
这是把转子拆下来,放到专门的平衡机上去检测和调整。
平衡机就像是一个超级精密的体检中心。
它能很准确地测量出转子的不平衡情况。
就像把人带到医院做全面检查一样,能得到很精确的数据。
然后根据这些数据,在转子上合适的地方加或者减重量。
这种方法精度高,但是需要把转子拆下来,有时候就像给人做手术,有点小麻烦呢。
总之呢,转子动平衡技术对很多设备的正常运行都超级重要哦。
不管是大的发电机转子,还是小的风扇转子,都离不开它。
这就像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都得保持身体平衡才能稳稳地走路呀。
转子平衡的原理和方法
![转子平衡的原理和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1b39a627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1f.png)
影响设备寿命和安全性。因此,需要对汽轮机转子进行平衡校准。
02 03
平衡校准方法
通常采用去重或加重的方法,对转子的质量分布进行调整,以达到平衡 状态。具体操作包括确定不平衡质量的大小和位置,采用铣削或钻孔的 方式去除多余的质量,或者添加配重来平衡质量。
平衡校准的步骤
首先对转子进行动平衡试验,确定不平衡质量的大小和位置;然后根据 试验结果,对转子进行去重或加重处理;最后再次进行动平衡试验,确 认转子达到平衡状态。
平衡校准方法
离心泵转子的平衡校准通常采用去重或加重的方法,对转子的质量分布进行调整。具体操作包括确定不平衡质量的大 小和位置,采用铣削或钻孔的方式去除多余的质量,或者添加配重来平衡质量。
平衡校准的步骤
首先对转子进行动平衡试验,确定不平衡质量的大小和位置;然后根据试验结果,对转子进行去重或加 重处理;最后再次进行动平衡试验,确认转子达到平衡状态。
优化平衡步骤
制定合理的平衡方案
01
根据转子的特性和要求,制定合理的平衡方案,以减少平衡时
间和提高效率。
自动化平衡操作
02
通过自动化技术实现平衡操作的自动化,可以减少人为误差和
提高平衡效率。
优化平衡顺序
03
根据转子的结构和不平衡量分布情况,优化平衡顺序,以更有
效地实现平衡。
降低平衡成本
合理选用测量仪器
轴承磨损
转子不平衡会导致轴承承 受额外的径向载荷,加速 轴承磨损和损坏。
噪音和振动
转子不平衡还会产生噪音 和振动,影响工作环境和 人员健康。
转子平衡的必要性
提高机器性能
通过转子平衡可以减小机 械振动,提高机器性能和 稳定性。
延长设备寿命
转子动平衡原理
![转子动平衡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c4a91d26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021ca73.png)
转子动平衡原理转子动平衡是指在运行中的转子进行平衡处理的过程,其目的是消除转子的不平衡,确保机械设备在高速运转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转子动平衡的原理。
转子动平衡的原理可以简单描述为“找平衡”、“找重心”和“找偏心”。
具体来说,转子动平衡需要通过试重和校正的方法,找到重心位置,并将重心与旋转轴线重合,消除转子在高速旋转时产生的振动。
首先,为了找到转子的重心位置,我们可以将转子悬挂在支架上,使其自由悬挂。
然后,利用天平等工具,逐渐将试重块添置在转子上,直到转子的各个位置都达到平衡状态。
通过这个过程,我们可以找到转子的重心位置。
然后,我们需要将转子的重心与旋转轴线重合。
这需要通过校正的方式来实现。
校正的方法有很多种,常见的有加重和减重两种。
加重通常是在转子上添加一定重量的校正块,使得重心移动到正确位置。
减重则是通过移除转子上的一部分材料,使得重心移动到正确位置。
这些校正方法都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和经验来选择和操作。
最后,我们需要找到转子的偏心。
转子的偏心是指转子所受力矩和转子质量之间的差异,它会导致转子在旋转时产生振动。
为了消除转子的偏心,我们需要根据旋转速度和振动幅度等参数来确定偏心的位置和大小,并进行适当的校正,使得转子在运行中保持平衡状态。
转子动平衡的原理可以概括为三个步骤:找平衡、找重心和找偏心。
通过这些步骤,我们可以确保转子在高速旋转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对于机械设备的操作和维护人员来说,掌握转子动平衡的原理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进行设备的维修和调整,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总之,转子动平衡原理是一项重要的技术,它可以用于消除转子的不平衡,确保机械设备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通过找平衡、找重心和找偏心这三个步骤,我们可以有效地进行转子动平衡处理,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和使用寿命。
对于机械设备操作和维护人员来说,掌握转子动平衡的原理是非常有指导意义的,它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进行设备维修和调整,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转子动平衡实验原理与方法
![转子动平衡实验原理与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9cde271ec281e53a5802ff96.png)
实验原理与方法实验采用的CS-DP-10型动平衡试验机的简图如图1所示。
待平衡的试件1安放在框形摆架的支承滚轮上,摆架的左端与工字形板簧3固结,右端呈悬臂。
电动机4通过皮带带动试件旋转,当试件有不平衡质量存在时,则产生的离心惯性力将使摆架绕工字形板簧做上下周期性的微幅振动,通过百分表5可观察振幅的大小。
1. 转子试件2. 摆架3. 工字形板簧4. 电动机5. 百分表6. 补偿盘7. 差速器8. 蜗杆图1 CS-DP-10型动平衡试验机简图试件的不平衡质量的大小和相位可通过安装在摆架右端的测量系统获得。
这个测量系统由补偿盘6和差速器7组成。
差速器的左端为转动输入端(n1)通过柔性联轴器与试件联接,右端为输出端(n3)与补偿盘联接。
差速器由齿数和模数相同的三个圆锥齿轮和一个蜗轮(转臂H)组成。
当转臂蜗轮不转动时:n3=-n1,即补偿盘的转速n3与试件的转速n1大小相等转向相反;当通过手柄摇动蜗杆8从而带动蜗轮以n H转动时,可得出:n3=2n H-n1,即n3≠-n1,所以摇动蜗杆可改变补偿盘与试件之间的相对角位移。
图2所示为动平衡机工作原理图,试件转动后不平衡质量产生的离心惯性力F =ω2mr,它可分解为垂直分力F y和水平分力F x,由于平衡机的工字形板簧在水平方向(绕y轴)的抗弯刚度很大,所以水平分力F x对摆架的振动影响很小,可忽略不计。
而在垂直方向(绕x轴)的抗弯刚度小,因此在垂直分力产生的力矩M = F y·l =ω2mrlsinφ的作用下,摆架产生周期性上下振动。
1图2 动平衡机工作原理图由动平衡原理可知,任一转子上诸多不平衡质量,都可以用分别处于两个任选平面Ⅰ、Ⅱ内,回转半径分别为r Ⅰ、r Ⅱ,相位角分别为θⅠ、θⅡ,的两个不平衡质量来等效。
只要这两个不平衡质量得到平衡,则该转子即达到动平衡。
找出这两个不平衡质量并相应的加上平衡质量(或减去不平衡质量)就是本试验要解决的问题。
转子平衡的原理和方法
![转子平衡的原理和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380cf96c0b1c59eef8c7b435.png)
3 静动不平衡
它是一种静态和动态都会显示出来的不平衡。大多数转子都 属于这种失衡状态。 既然零部件或者转子有不平衡状态,就应该设法去使它平衡。 所谓平衡,就是减少零部件转动的失衡量,使机器运转平稳的 一种工艺方法。 实践中的找平衡,是根据不同的转速和结构只选用静平衡法 和动平衡法来进行的,通常的依据可参考下表: 平衡方法 转子外径与长度之比 工作转速 静平衡 D/L大于等于5 任何转速 动平衡 D/L小于等于1 n>1000r/min 。
软支承平衡机
直接检测不平衡产生的 振动 轴承刚度低、振动大, 与转子实际工作条件差 别较大 启动、停车费时,测试 时间长 需加试重调整,需试车 标定,操作较费事 一般可达 0.5 微米,高 精度的可达 0.005 微米 大批量零件的平衡 微型转子和高精度转子
适用范围
单面平衡的布置和方法
1.选择加重平面、选择测点。
其中, nc1 为第一阶临界转速, n 为转子的工作转速。
刚性转子和挠性转子有完全不同的平衡方法。 如能正确选择平衡平面和平衡转速,准刚性转子常 可采用刚性转子的平衡方法。
刚性转子不平衡的形式
静不平衡
离心惯性力系有合力
偶不平衡
离心惯性力系有合力偶
动不平衡 = 静不平衡 + 偶不平衡
离心惯性力系合成为一合力和一合力偶
其他综合方法。
平衡设备
平衡机:专用、通用,硬支承、软支承,卧式、 立式,机电式、计算机化,等。 现场平衡:平衡仪 其他设备:平行导轨、滚轮架、平衡摇架等。
刚性转子与挠性转子
n <0.5nc1
n >0.7nc1
称为刚性转子。
称为挠性转子。
0.5nc1 <n <0.7nc1 称为准刚性转子。
转子平衡的原理和方法
![转子平衡的原理和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60e91964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11d5410.png)
转子平衡的原理和方法转子平衡是在旋转机械中重要的工程问题之一,它的目的是使转子在高速运转时减小或消除因不平衡引起的振动和噪声,提高机械的运转稳定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介绍转子平衡的原理和常用的方法。
不平衡是指转子质量分布不均匀,导致转子在旋转过程中产生的力矩与重力不平衡,使得转子发生振动,甚至损坏机械设备。
转子平衡的原理是通过调整转子上的质量分布,使得转子的重力与离心力平衡,达到减小振动的目的。
1.静平衡:静平衡是指只考虑转子在整体上的重心位置,不考虑转子在旋转运动中受到的离心力。
静平衡的方法有:(1)质量平移法:通过向转子上添加或去除质量来调整平衡。
可以通过冲撞法测量不平衡力和相位,然后向相位相反方向添加或去除质量来达到平衡。
(2)角度添加法:在转子上通过关键角度的添加或去除质量来达到平衡。
通常是通过在转子上固定一个调整质量,然后根据试验和计算确定关键角度来进行调整。
2.动平衡:动平衡是指考虑转子在旋转运动中产生的离心力,通过在转子上调整质量分布来达到平衡。
动平衡的方法有:(1)加重方法:在转子的不平衡位置上添加补偿质量,使得转子的重心与轴线重合。
可以通过在试验台上对转子进行试验,根据不平衡力的大小和相位确定补偿质量的位置和大小。
(2)移动方法:通过移动转子上的质量来达到平衡。
可以通过试验台上的试验来测量不平衡力和相位,然后根据试验结果进行调整。
动平衡方法的选择主要取决于转子的形状和结构,以及不平衡力和相位的测量精度要求。
总结:转子平衡是保证旋转机械运转稳定性和可靠性的关键问题。
静平衡和动平衡是常用的转子平衡方法,静平衡主要通过质量平移和角度添加来实现,动平衡主要通过加重和移动来实现。
选择合适的平衡方法需要考虑转子的形状和结构,以及不平衡力和相位的测量精度要求。
通过转子平衡可以减小或消除不平衡引起的振动和噪声,提高机械设备的运转稳定性和可靠性。
汽轮机的转子动态平衡说明书
![汽轮机的转子动态平衡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321b3751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13.png)
汽轮机的转子动态平衡说明书序本文档旨在提供汽轮机转子动态平衡的详细说明,确保汽轮机的稳定运行。
通过正确的平衡方法和操作步骤,可以有效降低振动和噪音,延长汽轮机的使用寿命,提高运行效率。
在进行转子动态平衡时,请务必参考本说明书,并遵循相关安全操作规程。
1. 转子动态平衡的基本原理和作用1.1 转子动态平衡的基本原理转子动态平衡是通过在转子上添加校正质量来抵消不平衡力,从而达到转子的平衡状态。
在汽轮机中,转子不平衡会导致振动和噪音的产生,严重时可能引发机械故障。
通过动态平衡,可以改善汽轮机的运行状态,提高机械性能和可靠性。
1.2 转子动态平衡的作用转子动态平衡的主要作用是:1)减少振动和噪音:通过平衡转子,可以有效降低振动和噪音水平,提高汽轮机的运行平稳性和舒适性。
2)提高机械性能:平衡后的转子可以减少机械损耗,提高汽轮机的效率和输出功率。
3)延长使用寿命:平衡转子可以减少机械应力和疲劳,延长汽轮机的使用寿命。
2. 转子动态平衡的流程和步骤2.1 转子动态平衡的流程转子动态平衡的一般流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准备:收集相关参数,确定平衡方案和工具。
2)测量:使用动态平衡仪等设备,测量转子不平衡量和相位。
3)计算:根据测量结果,计算校正质量和位置。
4)校正:将校正质量精确地添加到转子上。
5)重新测量:平衡后,进行二次测量以验证平衡效果。
6)记录:记录平衡前后的参数,并生成平衡报告。
2.2 转子动态平衡的步骤下面是转子动态平衡的具体步骤:步骤1:准备工作1)仔细阅读汽轮机转子动态平衡说明书,了解平衡要求和操作规程。
2)检查平衡设备的完好性和准确性,确保它们能够满足平衡要求。
3)确保工作区域安全,避免人员和设备的伤害。
步骤2:测量不平衡量1)安装动态平衡仪,并按照仪器说明进行校准和调试。
2)启动汽轮机,并记录振动和噪音参数。
3)按照仪器操作要求,对转子进行测量,获取不平衡量和相位数据。
步骤3:计算校正质量1)根据测量数据,使用平衡计算软件计算校正质量和位置。
转子平衡的原理和方法 ppt课件
![转子平衡的原理和方法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5e93148647d27284b7351c1.png)
6.按下式求得校正质量P1,P2。
11P P11
2P2 2P2
A0 B0
转子平衡的原理和方法
转子不平衡的真实分布
不平衡的大小 和方位沿轴线是 随机分布的。
需要无数个校 正质量才能达到 理想的平衡。
这不可能,也 是不必要的!
转子平衡的原理和方法
转子的不平衡 按模态分解
转子的任意不平衡 可以按模态分解。
转子平衡的原理和方法
单跨转子的模态响应圆
两阶临界转速对应 两个模态响应圆。 不平衡在平面I,轴 承A的两个响应圆 直径夹角为锐角; 轴承B的两个响应 圆直径夹角为钝角。 这有助于判别不平 衡的轴向位置。
转子平衡的原理和方法
多跨转子的模态响应圆
响应圆有助于判别不平衡所转在子的平衡跨的原和理轴和方向法 位置。
然后,按模态逐阶 平衡。
由于模态的正交性, 各阶模态的平衡不会 相互影响。
转子平衡的原理和方法
挠性转子的模态平衡法
根据转子的振型选择校正平面,对应各阶模态计 算的各校正质量的比例。
在第一临界转速附近,平衡转子的第一阶模态不 平衡。
在第二临界转速附近,平衡转子的第二阶模态不 平衡,等。直到工作转速下那一阶为止。
转子平衡 的
原理和方法
转子平衡的原理和方法
本章内容
转子不平衡的原因和危害 刚性转子的平衡方法
转子不平衡的分类
静平衡
刚性转子和挠性转子
单面动平衡
平衡机
双面动平衡
硬支承平衡机
挠性转子的平衡方法
软支承平衡机
振型平衡法
影响系数法
振型圆平衡法
转子平衡的原理和方法
转子不平衡的原因和危害
不平衡的原因
转子动平衡实验报告
![转子动平衡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56c3c32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0e.png)
转子动平衡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转子动平衡实验,掌握转子动平衡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术,了解转子不平衡的危害和预防措施,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原理1. 转子不平衡的危害转子不平衡会导致机械振动、噪声、轴承损坏等问题,严重时还会引起设备事故。
2. 转子动平衡的基本原理转子动平衡是通过在旋转状态下对转子进行试重或加重来消除不平衡量,使得转子在旋转时产生的离心力达到最小值。
3. 转子动平衡的方法和技术(1)静态平衡法:将转子放置在水平支撑上,在两端分别加上相同质量的试重块,使得转子处于水平位置。
(2)动态平衡法:将转子放置在专用设备上,在高速旋转状态下测量振幅和相位差,并根据计算结果进行试重或加重调整。
三、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检查设备是否完好,清洁工作台和转子。
2. 静态平衡法实验:(1)将转子放置在水平支撑上。
(2)在两端分别加上相同质量的试重块,使得转子处于水平位置。
(3)移动试重块,直到转子处于完全静止状态。
(4)记录试重块位置和质量,计算出不平衡量。
3. 动态平衡法实验:(1)将转子放置在专用设备上,并启动设备。
(2)测量振幅和相位差,并记录数据。
(3)根据计算结果进行试重或加重调整,直到振幅和相位差达到最小值。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根据静态平衡法和动态平衡法的实验数据,计算出了转子的不平衡量,并进行了调整。
经过多次实验,最终达到了较好的动平衡效果。
通过对比不同方法的优缺点,可以发现动态平衡法更加精确、快速、适用范围更广,在工业生产中更为常用。
五、实验总结本次实验通过对转子动平衡的原理、方法和技术进行掌握和应用,提高了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
同时也加深了对机械振动和不平衡的危害认识,为今后的工作打下了基础。
转子的动平衡的原理与应用
![转子的动平衡的原理与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583d7d90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a8.png)
转子的动平衡的原理与应用1. 简介转子的动平衡是指通过采取一定措施,使转子在运行时不产生任何不平衡力和振动。
它是现代机械制造与运动控制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技术。
本文将介绍转子动平衡的原理和应用。
2. 转子动平衡的原理转子的动平衡原理基于质量平衡的原理,即通过在转子上增加或减少质量,使其质心与转轴的旋转中心重合,从而达到平衡的目的。
其主要包括静平衡和动平衡。
2.1 静平衡静平衡是指转子在静止状态下达到平衡。
其原理是通过增加或减少质量来调整转子的质心位置,使转子的质心与转轴的旋转中心重合。
常用的静平衡方法有针对性地在转子上添加配重块或移动现有配重块的位置来实现。
2.2 动平衡动平衡是指转子在运行状态下达到平衡。
动平衡的原理是除了要考虑质心位置的平衡外,还需要考虑转子在运动过程中的离心力。
通常通过在转子上添加配重块,并根据转子的振动状态进行不断调整,使得转子在不同转速下均保持平衡。
3. 转子动平衡的应用转子动平衡技术广泛应用于各种旋转设备,例如发动机、涡轮机、风力发电机等。
其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3.1 提高设备运行效率通过对转子进行动平衡调整,可以消除转子的不平衡力和振动,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
减少振动还能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故障率,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3.2 减少设备的噪音和振动转子不平衡会导致设备产生较大的噪音和振动,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工作环境。
通过动平衡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降低设备的噪音和振动水平,提升工作环境的舒适度。
3.3 保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转子不平衡会导致设备的部分或全部失衡,严重时可能引起设备的错位、破裂等安全事故。
动平衡技术的应用可以保障设备的安全运行,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保护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3.4 提高产品质量对于涉及高精度要求的产品,如精密仪器和高速旋转机械,过大的不平衡将导致产品质量下降。
通过精确的动平衡技术,可以使转子达到高精度平衡要求,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工作效能。
转子动平衡原理方法和标准
![转子动平衡原理方法和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90634759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2b.png)
转子动平衡原理方法和标准一、转子动平衡原理方法转子动平衡是指通过调整转子的质量分布,使转子在高速旋转时减小振动,提高转子的平衡性能。
转子动平衡原理方法主要包括静平衡法和动平衡法。
1. 静平衡法静平衡法是通过在转子上加质量来实现平衡,常用的方法有单面加质法和双面加质法。
单面加质法是在转子的一个平面上加质量,通过调整质量的位置和大小,使得转子在该平面上平衡;双面加质法是在转子的两个平面上分别加质量,通过调整两个质量的位置和大小,使得转子在两个平面上平衡。
2. 动平衡法动平衡法是通过在转子上进行试验,测量振动信号,然后根据振动信号的特征和数学模型,计算出需要调整的质量和位置,实现转子的平衡。
常用的方法有单面试重法、双面试重法和切除法。
单面试重法是在转子的一个平面上试重,通过试重的位置和大小,调整质量的分布,使得转子在该平面上平衡;双面试重法是在转子的两个平面上分别进行试重,通过试重的位置和大小,调整两个质量的分布,使得转子在两个平面上平衡;切除法是根据振动信号的特征,确定需要切除的质量位置,然后进行切除,实现转子的平衡。
二、转子动平衡标准转子动平衡的标准主要包括国际标准和国内标准。
国际标准主要有ISO1940《机械振动-旋转机械的平衡要求》和ISO2953《机械振动-旋转机械的平衡试验方法》。
ISO1940主要规定了旋转机械的平衡质量和平衡级别的要求,根据转子的质量和转速确定平衡质量的上限和平衡级别的要求;ISO2953主要规定了旋转机械的平衡试验的方法和要求,包括试重法和试切法的试验步骤和计算方法。
国内标准主要有GB/T 25709-2010《转子的平衡质量和平衡级别》和GB/T 3323-2005《旋转机械平衡试验方法》。
GB/T 25709-2010与ISO1940类似,主要规定了旋转机械的平衡质量和平衡级别的要求;GB/T 3323-2005与ISO2953类似,主要规定了旋转机械的平衡试验的方法和要求。
转子动平衡原理
![转子动平衡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190f4431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662b84f.png)
转子动平衡原理引言:在机械工程中,转子动平衡是一项重要的技术,用于解决转子在高速运转过程中出现的不平衡问题。
转子的不平衡会导致机械振动、噪音增加,甚至可能造成设备损坏或人身伤害。
因此,了解和应用转子动平衡原理对于保证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
一、转子动平衡的概念和意义转子动平衡是指在转子旋转时,通过调整转子上的质量分布,使得转子在旋转过程中不产生离心力和振动。
转子不平衡是指转子在重力作用下,由于质量不均匀分布而导致的不平衡现象。
转子动平衡的目的是消除不平衡,减少机械振动和噪音,提高设备的稳定性和寿命。
二、转子不平衡的原因转子不平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材料不均匀:转子的材料本身存在不均匀性,导致质量分布不均匀。
2. 制造误差:在制造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加工误差或装配不当,使得转子的质量分布不均匀。
3. 磨损和损伤:转子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磨损和损伤,导致质量分布不均匀。
三、转子动平衡的原理转子动平衡的原理基于质量守恒和动力学平衡的原理。
当转子旋转时,其每个质点都受到离心力的作用,离心力的大小与质点到旋转轴的距离和转速的平方成正比。
为了使得转子在旋转过程中不产生离心力和振动,需要使得转子上的质量分布均匀,即转子的质心与旋转轴重合。
转子动平衡的关键在于找到转子不平衡的位置和大小,然后通过加重或减重来实现平衡。
四、转子动平衡的方法转子动平衡的方法主要有静平衡和动平衡两种。
1. 静平衡:静平衡是指转子在静止状态下进行平衡调整。
通过在转子上加重或减重,使得转子的质心与旋转轴重合。
静平衡方法适用于转子质量不均匀的情况,但不能解决转子在旋转过程中的不平衡问题。
2. 动平衡:动平衡是指转子在旋转状态下进行平衡调整。
通过将转子安装在动平衡机上,测量转子在不同位置上的不平衡量,然后根据测量结果在转子上加重或减重,使得转子在旋转过程中不产生离心力和振动。
动平衡方法适用于转子在高速旋转时的平衡调整,可以有效消除转子的不平衡问题。
转子动平衡原理
![转子动平衡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7225bed2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8d.png)
转子动平衡原理引言:转子是机械设备中常见的旋转部件,其平衡性对于设备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
转子动平衡是指通过调整转子的质量分布,使其在旋转时不产生过大的振动。
本文将介绍转子动平衡的原理及其应用。
一、转子动平衡的原理1. 转子的不平衡转子在加工、装配、使用过程中,由于制造和安装的误差,会导致质量分布不均匀,产生不平衡。
这种不平衡会引起转子在旋转时产生振动,降低设备的工作效率,甚至损坏设备。
2. 转子动平衡的目标转子动平衡的目标是使转子的质量分布均匀,使得转子在旋转时不产生振动。
通过调整转子的质量分布,使得转子的重心与转轴的轴线重合,达到动平衡的状态。
3. 转子动平衡的原理转子动平衡的原理基于质量守恒和力矩平衡原理。
具体步骤如下:(1)确定转子的不平衡量通过测量转子在旋转时产生的振动,可以得到转子的不平衡量。
常用的测量方法有静态平衡和动态平衡。
(2)确定不平衡质量的位置根据转子的振动情况和测量数据,可以确定不平衡质量的位置。
一般来说,不平衡质量的位置与振动最大的位置相对应。
(3)调整转子的质量分布根据不平衡质量的位置,可以通过增加或减少质量来调整转子的质量分布。
常用的方法有在转子上加重或去重,或者在转子上粘贴平衡块等。
(4)检验转子的平衡性调整完转子的质量分布后,需要再次测量转子的振动情况,以验证转子是否达到了动平衡的状态。
如果振动仍然超过允许范围,则需要进一步调整。
二、转子动平衡的应用1. 旋转机械设备转子动平衡广泛应用于各种旋转机械设备,如发电机、风力发电机组、汽车发动机等。
通过进行转子动平衡,可以提高设备的工作效率,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2. 航空航天领域在航空航天领域,转子动平衡更加重要。
转子的不平衡会导致飞机或火箭在高速飞行时产生振动,影响飞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因此,对于飞机或火箭的发动机和旋翼等转子部件,需要进行精密的动平衡调整。
3. 制造业在制造业中,转子动平衡也是一个重要的工艺环节。
例如,汽车制造中的发动机转子、空调制造中的风扇转子等,都需要进行动平衡调整,以保证产品的品质和性能。
转子动平衡原理及计算
![转子动平衡原理及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448d2ba61a37f111f0855b05.png)
转子动平衡一、动平衡的定义:不平衡的转子经过测量其不平衡量和不平衡相位,并加以校正消除其不平衡量,使转子在旋转时,不致产生不平衡离心力的平衡工艺叫做动平衡。
二、校正面的选择:平衡校正面必须选择垂直于转子轴线的平面转子外径:D转子长度:L①对于薄盘状转子(L/D≤5),因偶不平面很小,一般只选择一个校正面,称为单面平衡或称静平衡②对于长轴类转子(L/D>5),必须选择两个或者两个以上校正面,称双面平衡或者多面平衡亦称动平衡③对于初始不平衡量很大,旋转时振动过大的转子,应先做单面静平衡,且校正面最好选择在重心所在的平面上,以防偶不平衡量增大;或者选择在重心两侧的两个校正面上校正,或根据要求,选择在靠近重心的平面上校正,然后再做动平衡。
三、校正方法:转子的不平衡是因其中心主惯性轴与旋转轴线不重合而产生的.平衡就是改变转子的质量分布,使其中心主惯性轴与旋转轴线重合而达到平衡的目的.当测量出转子不平衡的量值或相位后,校正的方法有:1、去重法—即在重的一方用钻孔,磨削,錾削,铣削和激光穿孔等方法去除一部分金属。
2、加重法--即在轻的一方用螺钉连接,铆接,焊接,喷镀金属等方法,加上一部分金属。
3、调整法—通过拧入或拧出螺钉以改变校正重量半径,或在槽内调整二个或二个以上配重块位置。
4、热补偿法—通过对转子局部加热来调整工件装配状态。
四、不同类型转子的动平衡注意事项:1.滚动轴承转子的平衡装有滚动轴承的转子,平衡时最好带着滚动轴承一起平衡,从而消除滚动轴承的内环偏心引起的不平衡,带轴承的转子一般在V型支承上进行2.无轴颈的转子的平衡无轴颈的转子必须在工艺轴上进行平衡.由于工艺轴本身的制造误差:径向和轴向跳动.工艺轴本身的不平衡以及转子配合时存在的径向间隙,使转子在平衡时会带来不可避免的误差五、转子不平衡量的计算方法:1、计算转子的允许不平衡度(率)Eper=(G*1000)/(n/10)式中:Eper——允许不平衡度单位μmG——不平衡精度等级一般取6.3n——工作转速单位r/min例如:某工件工作转速1400r/min平衡精度等级取6.3,则Eper=(GX1000)/(n/10)= (6.3X1000)/(1400/10)=45μm2、计算允许残余不平衡量m=(Eper*M)/(r*2)式中:m——允许残余不平衡度单位gM——工件旋转质量单位kgr——工件半径单位mm例如:工件质量20kg,半径60mm双面平衡,故计算每个平衡面的允许的剩余不平衡量为m=(Eper*M)/(r*2)=(45x20)/(60x2)=7.5g3、转子平衡品质——衡量转子平衡优劣程度的指标G=Eper*ω/1000式中:G——转子平衡品质mm/s 从G0.4-G4000分11级;Eper——转子允许的不平衡度g.mm/k 或mm/s或转子质量偏心距μmω——相应于转子最高工作转速的角速度ω=2πn/60≈n/104、最小可达剩余不平衡量(umar)——单位g.m,平衡机能使转子达到的剩余不平衡量的最小值,是衡量平衡机最高平衡能力的性能指标,当该指标用不平衡度表示时,称为最小可达或剩余不平衡度(单位g.mm/kg)5、不平衡量减少率(URR)——经过一次平衡校正所减少的不平衡量与初始不平衡量之比值,他是衡量平衡机效率的性能指标,以百分数表示:URR(%)=(U1-U2)/U1*100式中:U1为初始不平衡量;U2为一次平衡校正后的剩余不平衡量6、校验转子——为校验平衡机性能而设计的刚性转子,其质量、大小、尺寸均为有规定,分立式和卧式两种,立式转子质量为1.1、3.5、11、35、110kg,卧式转子质量为0.5、1.6、5、16、50、160、500kg7、不平衡国偶干扰比——单面平衡机抑制不平衡力偶影响的性能指标。
转子动平衡原理图解
![转子动平衡原理图解](https://img.taocdn.com/s3/m/b2a1412f915f804d2b16c16f.png)
转子动平衡及操作技术一. 转子动平衡..(一).有关基本概念1.转子机器中绕轴线旋转的零部件,称为机器的转子.2.平衡转子旋转与不旋转时对轴承只有静压力的转子.3.不平衡转子如果转子在旋转时对轴承除有静压力外,附加有动压力,则称之为不平衡的转子不平衡是一个旋转体的质量轴线(惯量轴线)与实际的旋转轴线不重合。
其单位为不平衡的质量与该质量中心至实际旋转轴线的距离的乘积,以gmm计量。
不平衡有3种表现形式。
不平衡转子的危害性:转子如果是不平衡的,附加动压力将通过轴承传达到机器上,引起整个机器的振动产生噪音,加速轴承的磨损,降低机器的寿命,甚至使机器控制失灵,发生严重事故.(二)转子不平衡的几种形式1.静不平衡静力不平衡(单平面) 表现在一个旋转体的质量轴线与旋转轴线不重合,但平行于旋转轴线,因此不平衡将发生在单平面上。
不平衡所产生的离心力作用于两端支承上是相等的、同向的。
主矢不为零,主矩为零:R0═Mrcω²≠0 rc≠0M0═0JYZ═JZX═0R0通过质心C,转轴Z与中心主惯性轴平行。
(图1)通过加重、去重、调整等方法形成一个平衡合力,使原来不平衡力与附加的平衡力的矢量和趋于零。
主矢和主矩均不为零,但相互垂直R0═Mrcω²≠0M0═0JYZ═JZX═0R0不通过质心C,转轴Z与中心主惯性轴相交于某一点。
(图2)3.偶不平衡偶力不平衡表现在一个旋转体的质量轴线与旋转轴线不重合,但相交于旋转体重心,不平衡所产生的离心力作用于两端支承是相等而180°反向的。
主矢为零,主矩不为零R0═0 rc═0M0≠0JXZ≠0 JYZ≠0(图3)通过加重、去重、调整等方法形成一个平衡合力,使原来不平衡力与附加的平衡力的矢量和趋于零。
动力不平衡(双平面) 表现在一个旋转体的质量轴线与旋转轴线不重合,而且既不平行也不相交,因此不平衡将发生在两个平面上,可以认为动力不平衡是静力不平衡和偶力不平衡的组合,不平衡所产生的离心力作用于两端支承,既不相等且向量角度也不相同。
电动机转子平衡与轴承负荷均衡设计
![电动机转子平衡与轴承负荷均衡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f23cf62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c646319.png)
电动机转子平衡与轴承负荷均衡设计电动机是现代工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设备,而电动机的转子平衡与轴承负荷均衡设计对于电动机的性能和寿命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探讨电动机转子平衡与轴承负荷均衡设计的主要原理和方法。
一、电动机转子平衡设计电动机的转子平衡是指在转子高速旋转时,使转子各部分质量同心并保持平衡状态的设计。
转子平衡的不良会导致电动机运行时引起振动和噪音,严重的情况下甚至会损坏轴承和其他机械部件,降低电机的工作效率和寿命。
1. 静平衡和动平衡电动机的转子平衡可以分为静平衡和动平衡两种类型。
静平衡是指转子在任何转动位置时都保持平衡状态。
在静平衡设计中,转子的质量中心必须在转轴上,并且转子与转轴的质量和转动惯量必须相等。
动平衡是指转子在高速旋转时的平衡状态。
在动平衡设计中,转子的质量中心必须与转轴在同一直线上,并且转子在转动过程中的离心力必须保持平衡。
2. 转子平衡的方法为了实现良好的转子平衡设计,常用的方法包括质量补偿和质量分离等。
质量补偿是通过增加或减少特定位置的质量来实现转子平衡。
在设计过程中,可以根据静平衡原理确定质量不平衡的位置,并在该位置上增加或减少适当的质量。
质量分离是将转子的质量集中在基本平衡轴上,以减少转子的不平衡。
因此,设计者可以根据转轴上的基本不平衡将质量集中在一个特定位置上。
3. 转子平衡的检测和调整转子平衡的检测可以通过动平衡机进行。
动平衡机能够测量转子的不平衡情况,并根据测量结果确定不平衡的位置和大小。
一旦转子的不平衡被检测出来,就需要对其进行调整。
调整转子可以通过加重或减重的方式来完成。
通常情况下,可以在转子的不平衡位置上加上或者减去适当的质量,以实现转子的平衡。
二、电动机轴承负荷均衡设计电动机轴承负荷均衡是指在电动机工作过程中,使轴承均衡承载转子的负荷,避免轴承过载和轴承寿命的降低。
轴承的负荷均衡设计对于电动机的稳定运行和长寿命具有重要作用。
1. 负荷均衡的原理在电动机工作过程中,轴承要承受转子的径向力和轴向力。
转子动平衡的原理
![转子动平衡的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bfe4fb66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5251841.png)
转子动平衡的原理
转子动平衡是指通过一定的手段,使机械系统内部的旋转部件转子达到平衡状态的过程。
在机械系统运行过程中,由于零部件加工精度、装配误差、磨损等原因,导致转子存在不平衡现象,这会引起不稳定振动、噪音增大,甚至严重时会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
为了消除转子的不平衡,常用的方法是动平衡。
动平衡的原理基于质量平衡原理,即通过在产生不平衡的位置上增加适当质量,以使转子整体得到平衡。
首先,对转子进行初始平衡。
通过附加质量的方法,将转子的几何中心与运动中心重合。
这可以通过在转子两端或中间加上少量质量,使转子在不转动时达到平衡状态。
其次,进行动平衡调整。
在转子转动时,通过动态测量和分析转子的振动情况,确定不平衡存在的位置和大小。
然后,按照转子的几何结构和质量分布规律,在不平衡位置上精确加上适当的补偿质量。
这样,当转子继续转动时,由于补偿质量的存在,使得转子的不平衡得到补偿,达到平衡状态。
在实际操作中,动平衡通常采用静电平衡法、重力平衡法或传感器测量法。
静电平衡法是通过在转子的高速旋转中测量引起由于离心力而引起的偏移,利用高压静电力的原理对转子进行平衡。
重力平衡法则是通过在转子旋转时测量转子自重倾斜的角度进行平衡调整。
传感器测量法则利用加速度传感器或振动传感器等测量装置,测量转子振动情况进行分析和调整。
综上所述,转子动平衡的原理是通过质量平衡的方法,在转子的不平衡位置上增加适当的补偿质量,达到消除不平衡、使转子达到平衡状态的目的。
转子的动平衡的原理和应用
![转子的动平衡的原理和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7bfa6cab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4275f48.png)
转子的动平衡的原理和应用1. 转子动平衡的原理转子的动平衡是指在旋转过程中保持转子的质量分布均匀,使得转子在高速运行时减小振动,提高设备的工作效率和稳定性。
转子动平衡的原理主要有以下几点:•转子质量中心计算:转子动平衡的第一步是计算转子的质量中心位置。
质量中心即转子的重心位置,通过计算转子各个部分的质量和其相对应的坐标位置,可以确定转子的质量中心位置。
•质量不平衡计算:转子动平衡的主要目的是消除质量不平衡。
质量不平衡是指转子在旋转过程中的质量分布不均匀,造成转子产生振动。
质量不平衡可以通过计算转子各个部分的质量和距离质量中心的距离,然后将质量不平衡量化表示出来。
•平衡质量的确定:根据转子的质量不平衡量,确定平衡质量大小和位置。
平衡质量可以通过在转子上添加或移除质量来实现。
通过平衡质量的添加或移除,可以使得转子达到平衡状态,减少振动,提高转子的工作效率。
2. 转子动平衡的应用2.1 机械设备领域在机械设备领域中,转子的动平衡应用非常广泛。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场景:•发动机动平衡:发动机是一种高速旋转的设备,发动机的动平衡对于保证发动机的稳定运行非常关键。
通过对发动机转子进行动平衡可以降低发动机的振动和噪音,延长发动机的使用寿命。
•轴承动平衡:轴承在机械设备中承受着重要的转动负荷,如果轴承转子存在不平衡问题,会导致轴承的寿命缩短,同时也会增加机械设备的振动和噪音。
通过对轴承转子进行动平衡可以提高轴承的工作效率和稳定性。
2.2 汽车制造业在汽车制造业中,转子的动平衡也有着重要的应用:•发电机转子动平衡:汽车发电机是为汽车提供电力的重要设备,发电机转子的动平衡对汽车的电力供应稳定性和汽车的振动有着直接影响。
通过对发电机转子进行动平衡可以提高发电机的工作效率和稳定性。
•汽车轮胎动平衡:汽车行驶过程中,轮胎的动平衡是确保汽车正常行驶和提高乘坐舒适性的重要因素。
通过对轮胎的动平衡可以减少汽车在高速行驶过程中的抖动和噪音,保证汽车行驶的平稳性和安全性。
电动机转子动平衡技术及应用
![电动机转子动平衡技术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6909a08a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a1c9842.png)
电动机转子动平衡技术及应用电动机作为工业生产中重要的动力装置,对转子的平衡有着严格的要求。
转子的不平衡会导致振动、噪音和损坏等问题,影响电机的性能和寿命。
因此,电动机转子动平衡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电动机转子动平衡技术的原理和方法,并探讨其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
一、电动机转子动平衡技术原理电动机转子动平衡技术旨在使转子在高速旋转时达到较低的振动和噪音水平,以及良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其原理主要包括静平衡和动平衡两个方面。
1. 静平衡静平衡是指在静止状态下,转子各部分质量的重心都位于转轴的同一直线上,即质心与转轴中心重合。
静平衡是做转子动平衡的前提,只有在静平衡的基础上才能进行动平衡。
2. 动平衡动平衡是指在高速旋转状态下,通过在转子上加上适当的质量来消除或减小振动。
动平衡的核心思想是通过改变质量分布来消除或减小转子的非均衡力矩,以实现转子的平衡。
二、电动机转子动平衡技术方法电动机转子动平衡技术主要包括静平衡和动平衡两个环节,常用的方法有静平衡试重法、动平衡试重法和理论计算法。
1. 静平衡试重法静平衡试重法是通过在转子上试重来实现静平衡,具体步骤如下:(1)固定转子:使用夹具或专用装置将转子固定在平衡台上。
(2)测量基准:通过加重试验,找到不平衡试重的基准面。
(3)试重:在不平衡基准面上加上适当的质量,进行试重,直到试重质量所在的位置与基准面平衡。
(4)精确定位:使用高精度定位装置将试重质量固定在转子上。
(5)检验:通过测振仪或其他设备检验转子平衡是否达到要求。
2. 动平衡试重法动平衡试重法是在转子高速旋转状态下,根据试重法的原理进行的平衡方法。
(1)测量基准:同静平衡试重法。
(2)预试重:根据试重法的原理,通过在试重面上加上一个预期试重质量,调整转子的不平衡状况。
(3)试重平衡:在试重面上进行试重调整,直到转子平衡达到要求。
(4)精确定位:同静平衡试重法。
(5)检验:同静平衡试重法。
转子动平衡原理及计算
![转子动平衡原理及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94db4f01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37.png)
转子动平衡原理及计算转子的动平衡主要是考虑转子中心轴线的偏移和旋转惯量的变化对整个机器的影响。
在理想的情况下,转子的旋转中心应该在转子的几何中心位置,且转子的旋转惯量应该均匀分布。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制造、装配等原因,转子往往会出现一定程度的不平衡。
这种不平衡会导致机械的振动、噪音等问题。
静平衡是指在转子未旋转的情况下,通过调整或安装质量块,使转子的质心与转子的中心轴线重合。
静平衡的计算方法主要包括重力中心计算和质量块计算两个步骤。
重力中心计算是通过测量转子不同位置的质量,计算出转子质心的位置。
可以使用静平衡工具或转子静平衡仪,在不同位置下测量转子的振动,从而得出转子质心与中心轴线的偏移情况。
质量块计算是根据转子的质心偏差情况,计算出需要安装的质量块的质量和位置。
可以采用数学计算或者试验测量的方法,根据转子的几何形状和质心偏差来推导质量块的位置和质量,以达到转子静平衡的要求。
动平衡是指在转子旋转的情况下,通过安装质量块,使转子的动平衡质量小于规定的限值。
动平衡的计算方法主要包括测量、计算和安装三个步骤。
测量是通过在转子旋转时测量转子的振动,得到转子的不平衡量。
可以采用振动传感器等仪器设备,在不同转速下测量振动的大小和方向,从而得到转子的不平衡量。
计算是根据转子的不平衡量和旋转惯量的变化情况,计算出预期需要安装的质量块的质量和位置。
可以使用计算软件或者数学模型,根据转子的几何形状、转速和不平衡量来计算质量块的位置和质量。
安装是在转子上根据计算结果安装质量块。
可以采用焊接、螺栓固定等方式,将质量块固定在转子上,在合适的位置增加或减少转子的质量,以达到动平衡的要求。
当然,转子动平衡的计算方法会根据不同的转子类型、几何形状和应用场景而有所不同。
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和工具,并结合经验和实际测量结果进行调整,以达到最佳的转子动平衡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面平衡的布置和方 法
1.选择加重平面、选择测点。
画键相标记,逆转向画360o相位刻度 盘。
2.测得原始振动A0(幅值和相位)。
3.在平衡平面内加试重Q,测得振动A1。
A
4.计算影响? 系? 数A1 ? A0
刚性转子与挠性转
子
n <0.5?nc1
称为刚性转子。
0.5? nc1 <n <0.7?nc1 称为准刚性转子。
n >0.7?nc1
称为挠性转子。
其中, nc1 为第一阶临界转速, n 为转子的工作转 速。
? 刚性转子和挠性转子有完全不同的平衡方法。 ? 如能正确选择平衡平面和平衡转速,准刚性转
子常可采用刚性转子的平衡方法。
? 由于各模态的正交性,各阶模态的平衡不会相 互影响 。
? 最后在工作转速下,作修正性平衡。
? 有N平面平衡法和 N+2平面平衡法两种。
挠性转子的影响系数平衡 法
? 为刚性转子影响系数法的直接推广。不同处在于: 平衡转速数为 N >1 振动测点数为 M >2 校正平面数为 K >2
? 当N ? M < K时,方程过定。应放弃一些校正平面 。
W
水平导轨
转子
oC
W
滚轮架
滚轮架
平衡机的原
理
转 速
幅值 I
相位 I 幅值 II 相位 II
驱动 电机
解算
传
电路
传
感
感器器ຫໍສະໝຸດ I摆架AII
摆架B
硬支承和软支承平衡机
硬支承平衡机的摆架
软支承平衡机的摆架
硬支承和软支承平衡机的对
比较项目
不平衡的 检测方式 平衡时的 轴承条件 平衡所需 的时间 解算电路 的调整
转子的任意不平 衡可以按模态分解 。
然后,按模态逐 阶平衡。
由于模态的正交 性,各阶模态的平 衡不会相互影响 。
挠性转子的模态平衡法
? 根据转子的振型选择校正平面,对应各阶模态 计算的各校正质量的比例。
? 在第一临界转速附近,平衡转子的第一阶模态 不平衡。
? 在第二临界转速附近,平衡转子的第二阶模态 不平衡,等。直到工作转速下那一阶为止。
?2 ?
B2 ? B0 Q2
6.按下式求得校正质量P1,P2。
转 速
? ? ?
? ?
1 1
P1 P1
? ?
? 2 P2 ? 2 P2
? ?
? A0 ? B0
小 不平衡的大转子不平衡的真实分布
和方位沿轴线 是
随机分布的。
需要无数个 校
正质量才能达 到
理想的平衡。
这不可能, 也
转子的不平衡 按模态分解
刚性转子不平衡的形 式
静不平衡
离心惯性力系有合 力
偶不平衡
离心惯性力系有合力 偶
动不平衡 = 静不平衡 + 偶不 平衡
离心惯性力系合成为一合力和一合力偶
不平衡向两个平面的分 解
刚性转子的 任意不平衡可 以向两个平面 内分解。
故刚性转子 都可以用两个 校正质量来达 到平衡。
静平衡的布置
转子
oC
水平导轨
Q
幅
相
转 5.按下式求得校正质量P。
值
位
速
? P ? ? A0
单面平? 衡作A的0和作A1图,解求其法差为A1- A0 。
?
? 量A1- A0 和 A0之间的夹角为
?。
oK
?
相角
P
正
Q
o
A1 ?
相角
A0 正
A1- A0
? 把试重Q 按 ? 的方向转动一 ?
角,此即为校正重的正确方 位。
?
校正重
P
P
? 平衡精度高 ? 平衡时,开车次数少。 ? 校正质量数目少,总质量小。 ? 测试仪器和设备较少。 ? 对操作者的技术水平没有过高的要
求。
?
的Q 大小A为0 :
A1 ? A0
双面平衡的布置和方
法
B 1.测原始振动A0,B0。
II
2.平面I 内加试重Q1,测得振动A1,B
3.计算影响系数
?1 ?
A1 ? A0 , Q1
?1 ?
B1 ? B0 Q1
B
4.平面II 内加试重Q2,测得振动A2,
A
AI
幅
相
值
位
5.计算影响系数
?2 ?
A2 ? A0 , Q2
? 不平衡方向领先于临界 转速时的响应 90度。
单跨转子的模态响应圆
? 两阶临界转速对 应两个模态响应 圆。
? 不平衡在平面 I, 轴承A的两个响应 圆直径夹角为锐 角;轴承 B的两个 响应圆直径夹角 为钝角。
? 这有助于判别不
多跨转子的模态响应圆
响应圆有助于判别不平衡所在的跨和轴向位置。
评价某种平衡方法的原则
平衡精度
适用范围
比
硬支承平衡机
直接检测不平衡力
轴承刚度 大,比较 接 近转子实际工作条件
启动、停车快,效率 高 不需加试 重调整, 不 需试车标 定,操作 容 易 一般可达 0.5 微米,很 难进一步提高 适用性广 转子尺寸 、外形经 常 变化的场合 结构坚固 ,适用于 车 间等现场
软支承平衡机
直接检测不平衡产生的 振动 轴承刚度低、振动大, 与转子实际工作条件差 别较大 启动、停车费时,测试 时间长 需加试重调整,需试车 标定,操作较费事
? 当N ? M = K时,方程有唯一解。可求得一组校正 质量。
? 当N ? M > K时,矛盾方程。可用最小二乘法求解 。即在各测点残余振动平方和为最小的条件下,求
模态响应圆(振型圆 )
? 不同转速下的响应矢量 联起来成为模态响应圆 。
? 在转子升速或降速时, 连续测量可以得到模态 响应圆。
? 临界转速对应于响应圆 的直径。
不平衡的危害
转子振动和应力大,运行不安全。 恶化环境,浪费能源。 产品数量和质量下降。
转子平衡的方法和设 刚性转子 备 挠性转子
静平衡
影响系数法。
单面平衡 法)。
振型平衡法(模态平衡
双面平衡。
其他综合方法。
平衡设备
平衡机:专用、通用,硬支承、软支承,卧式 、
立式,机电式、计算机化,等。
现场平衡:平衡仪
转子平衡 的
原理和方法
本章内
容
? 转子不平衡的原因和危 n 刚性转子的平衡方
害
法
? 转子不平衡的分类
静平衡
? 刚性转子和挠性转子
单面动平衡
? 平衡机
双面动平衡
硬支承平衡机 软支承平衡机
n 挠性转子的平衡方 法 振型平衡法
影响系数法
转子不平衡的原因和危 害
不平衡的原因
转子结构不对称。 材质不均匀,制造误差、安装误差。 运行中零部件的变形、移位、结垢、破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