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城乡一体化成就的调查

合集下载

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城郊农村社区重建——基于苏州工业园区L镇CF地区的调查

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城郊农村社区重建——基于苏州工业园区L镇CF地区的调查

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城郊农村社区重建——基于苏州工业园区L镇CF地区的调查何华玲;胡梦瑶【摘要】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推进,建设用地需求大量增加,特别是在大中城市设立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因工业化迅猛发展,出现大量的农民从土地、从农业分离,转向非农产业、进入由政府投资的拆迁安置小区的现象,推动了农村社区建设从传统模式向现代模式的转变。

文章以苏州工业园区L镇CF地区为例,探讨农村房屋拆迁、土地征用后,城郊农村社区重建的发展过程,以及重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据此,来提出一些相应的对策及城郊农村社区转型的未来走向。

【期刊名称】《湖南科技学院学报》【年(卷),期】2011(032)010【总页数】4页(P135-138)【关键词】城乡一体化;过渡型社区;社区重建;拆迁安置;农民市民化【作者】何华玲;胡梦瑶【作者单位】苏州港大思培学院,江苏苏州215123;苏州港大思培学院,江苏苏州21512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321随着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建设用地需求增加,城郊农村土地的征用规模越来越大。

在一片片新开发的土地上,耸立起一座座厂房、一幢幢高楼的同时,出现了主要由政府投资的失地农民拆迁安置小区。

大批农民失去土地后,在政府整体迁移的安置政策主导下,从村落散居被动地转变为小区聚居,“农转非”而成为城市居民,由此他们的身份、谋生手段、生活方式和居住条件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一变化更多的体现在失地农民以拆迁安置小区为载体的社区生活中。

苏州工业园区L镇CF地区目前正处于农村社区的重建阶段,大部分失地农民已进入了由政府投资新建的安置小区。

失地农民在经历了地域变化、身份变化、进入新的社区后,将面对什么样的社区生活?这类尚在建成尚未成熟的“过渡型社区”该如何建设与管理?其未来的发展走向等,无不吸引着我们去研究与探索。

有关社区治理问题的研究,大部分学者对纯粹的城市社区或村落社区治理关注较多,但这些社区都是一些业已成型的社区,对于一些边缘社区的治理问题尚有缺失。

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以苏州市吴中区郭巷街道为例

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以苏州市吴中区郭巷街道为例
表 1 征 地 补偿 标 准
关 。这 种 公 开透 明化 的 补 偿 程序 有 利 于 提 高政 益 。这 种方 式 我 们 称之 为 “ 中模式 ” 。据 统 吴 府 的诚信 指数 。 计 ,2 1 吴 中 区公 证处 公 证 员分 别 为 吴 中经 0 0年
“ 金节点 ” 。北与东 环路 、南环 高架 紧连 ;南 黄
成果 ,实 现城乡 经济社 会 的和谐 发展 。在城 乡一 与 苏嘉杭 高速 、绕城高 速相 接 ;往 东经用 直镇 连 体化 发展 的过程 中 ,许 多农地被 大量 征用 ,失地 通机场 路 ;经通 园路还 可直接 进入工 业 园区 。而 农 民成 为一个 独特 的群体 。完善 失地农 民社会 保 在东方 大道 的南侧 ,还 有一条 “ 上黄金 线”一 水 障体 系 ,缓解 因征 地而产 生 的各 种矛盾 ,从 而长 苏 申外 港线 。辖 区 内知 名企业众 多 ,辐射 长三角 远地解 决失地 农 民的生活 问题 ,成为城 乡一体 化 的批 发 市 场 林 立 ,城 市 的 繁荣 已 打破 水 乡 的 宁 发展过 程 中首 先要解 决 的问题 。
1 之 首 。 在调 查 中我们 发 现 ,郭 巷 街 道征 地 3市 补偿 程序健 全 ,失地人 员一 旦确定 后 ,就被征地 农村 集 体经 济 组织 所 在地 公示 。公 示 1 0天无 异
二 、失 地 农 民社 会保 障现 状 分 析
( )土地征用 与补偿 情况 分析 一
议 的 ,送交 区 国土 资源 部 门和 征 地保 障经 办 机 原郭巷 乡镇 土地 被征后 ,工 商业 ,房地产 业 构 。征地补 偿安 置费用 自征地 补偿安 置方案批 准 等 城 市 经 营性 用 地 占 7% ,公 益事 业 用 地 和 经 之 日起 3 月 内全 额支 付 。征 地补偿 安置 费用足 5 个

基础设施城乡一体化建设的瓶颈及其破解——以苏州为例

基础设施城乡一体化建设的瓶颈及其破解——以苏州为例

J u n . 2 0 1 3
基础设施城乡一体化建设 的瓶颈及其破解
— —
以苏 州 Leabharlann 例 王 留青 , 侯 爱敏 , 一 ,陈 瑾
( 1 . 苏 州 科 技 学 院 建筑 与城 市 规 划 学 院 , 江苏 苏州 2 1 5 0 1 1 ; 2 . 苏 州 城 乡 一体 化改 革 发 展 研 究 院 , 江苏 苏州 2 1 5 0 1 1 )
设 施 城 乡一 体 化 的经 验 , 包括更新理念 、 统筹规划 、 多元筹资 、 统 一标准和完善管理机制 等 , 并 分 析 这些 经 验 的 可 推
广性 , 为 正 在努 力 打 破 城 乡 二 元结 构 、 谋 求 城 乡 发展 一 体 化 的 城 市 和地 区提 供 参 考 。 关键词 : 基础设施建设 ; 城乡一体化 ; 苏州 ; 经 验 中 图分 类 号 : T U 9 8 4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章 编 号 :1 6 7 2 — 0 6 7 9 ( 2 0 1 3 ) 0 2 — 0 0 6 2 - 0 5
比。
1 . 1 . 2 城 乡道路 客运 的对 比
城 乡道 路客 运没 有把 城市 和农 村作 为 一个 整体 , 统 筹考 虑 路 网规 划建 设 和公
[ 收稿 1 3期】 2 0 1 3 — 0 3 — 1 8 [ 基 金项 目] 苏 州城 乡一 体 化 研 究 院 重 点 资 助课 题 ( S C Y I 2 0 1 1 0 0 2 ) [ 作 者简 介] 王 留青 ( 1 9 9 0 一 ) , 女, 江苏扬州人 , 硕 士研 究生 。

个样 , 而是 强调 城 乡基础 设施 建设 的机会 均等 、 城 乡基 础设 施供 给 水平 大体 相 当 、 城 乡居 民平 等 地享 受 到

苏南推进城乡一体化实践创新研究

苏南推进城乡一体化实践创新研究
走 在 全 国前 列 添 砖 加 瓦 。
[ 关键 词]
城 乡一体化 ; 城镇化 ; 实践创新 ; 苏南
[ 中图分类 号]D 6 3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 0 0 8 - - - - 4 0 5 3 ( 2 0 1 4 ) o 2 删
8 _ _ o 3
农村 的小康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的重 要组成部 分 , 社 会 主义新农村建设则是农村小康 的必 由之路。因此 , 立足于新 农村建设 的苏南城 乡一 体化是关 系到 苏南全 面建成 小康 社
组成的 四级 城镇 体系 , 基本完成 了 2 1个镇 的新 一轮 总体规
划修编 、 5 0 0个 近期 建设 需求 量较 大村庄 居 民 点建设 规 划 、
锡及其所属江阴和宜兴 , 城 市污水集 中处理率已达到 1 0 0 %, 乡镇生活污水集 中处理率全部达到 9 0 % 以上 。 ( 四) 推进城 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会成败 的重 中之重 。鉴于苏南 ( 本 文主要 指江 苏省 的苏州 、 无锡 、 常州地 区, 下 同) 在长 三角经 济 圈中的重要 地位 , 苏 南 城乡一体化建设不 仅关 系到苏南 经济的稳定 和发展 , 更 是强 化长三角在全 国经 济龙头地位的重要基 础。

实现城乡之 间公共 资源优化配置 、 生产要素 自由流动 、 空 间形 态合理布局 。无锡 以做优农业 、 做强 工业 、 做 大三产 为 目标 ,
全力推进产业结 构转型升级 , 促进城 乡产 业布局融 合。一是 大力推进现代高效农业建设 , 二是注重工业集聚效应 , 三是注 重三产的提 升。常 州 以培 育和壮 大 主导和 支柱产 业为 突破 口, 形成互为支撑、 互动发展的城乡产业结构。通过积极推进

苏州城乡融合发展水平测度·问题短板

苏州城乡融合发展水平测度·问题短板

苏州城乡融合发展水平测度㊃问题短板和路径探析高雯茜,何兵∗,黄远祥㊀(苏州市农村干部学院,江苏苏州215011)摘要㊀构建了人口融合㊁空间融合㊁经济融合㊁社会融合和生态融合等5个维度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对苏州城乡融合发展水平进行了科学测度,研究了2008 2019年苏州不同时序分布的城乡融合发展水平和不同维度城乡融合发展水平的差异,得出了苏州城乡融合发展中 城乡要素自由流动的障碍依然存在 乡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动能依然羸弱 ,并给出了符合苏州实际㊁具有苏州特色的城乡融合发展实施路径的政策建议㊂关键词㊀城乡融合;水平测度;发展路径中图分类号㊀S-09㊀㊀文献标识码㊀A㊀㊀文章编号㊀0517-6611(2022)23-0252-06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2.23.062㊀㊀㊀㊀㊀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AnalysisonMeasurement,ProblemsandPathsofSuzhouUrban⁃RuralIntegrationDevelopmentLevelGAOWen⁃xi,HEBing,HUANGYuan⁃xiang㊀(SuzhouExecutiveLeadershipAcademy,Suzhou,Jiangsu215011)Abstract㊀Byconstructingthefivedimensionalindexsystemofpopulationintegration,spatialintegration,economicintegration,socialintegra⁃tionandecologicalintegration,thispaperscientificallymeasuresthedevelopmentlevelofurban⁃ruralintegrationinSuzhoubyusingtheentropyweightmethod,andstudiesthedifferencesofurban⁃ruralintegrationdevelopmentlevelandurban⁃ruralintegrationdevelopmentlevelofdiffer⁃entdimensionsinSuzhoufrom2008to2019.Itisconcludedthattherearestillsomeproblemsinthedevelopmentofurban⁃ruralintegrationinSuzhou,suchas theobstaclestothefreeflowofurban⁃ruralfactorsstillexist and thekineticenergyofruralindustrialintegrationdevelop⁃mentisstillweak ,andgivespolicysuggestionsontheimplementationpathofurban⁃ruralintegrationdevelopmentinlinewiththerealityofSuzhouandwithSuzhoucharacteristics.Keywords㊀Urban⁃ruralintegration;Levelmeasurement;Developmentpath作者简介㊀高雯茜(1997 ),女,江苏泰州人,硕士,从事农业经济管理研究㊂∗通信作者,副教授,从事农业经济管理研究㊂收稿日期㊀2022-01-07㊀㊀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明确提出了 坚持城乡融合发展 的基本原则㊂苏州市于2020㊁2021年分别发布的‘苏州市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2020 2022年)“两大版本中,都把城乡融合发展作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路径和二级评价指标㊂对苏州不同时序城乡融合发展水平进行测度,研究不同维度城乡融合发展水平的差异,分析存在的问题短板,给出政策建议,具有重大现实意义㊂1㊀苏州城乡融合发展水平的时序演变1.1㊀基本背景㊀城乡融合是一个复杂系统,是 基于生产力发展对城乡社会经济㊁生态环境㊁文化生活㊁空间景观等方面进行协调统一的过程 [1],是 在社会发展战略上把农村与城市看作一个整体,使城乡协调发展,共同繁荣,共享社会发展成果,最终融为一体的过程 [2]㊂苏州市处于改革开放的最前沿㊂自2008年苏州市被江苏省委㊁省政府确定为全省城乡一体化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地区以来,紧紧抓住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和国家城乡发展一体化综合改革试点重大机遇,先后探索形成 三集中三置换 三大合作 三优三保 生态补偿 股权固化 等系列制度创新,不断推进城乡要素配置合理化㊁城乡产业发展融合化㊁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㊁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3]㊁城乡生态建设协同化㊁城乡居民发展同步化,城乡融合发展初见实效,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不断健全㊂为更好地研究苏州城乡融合发展水平发展现状㊁问题短板和提升路径,该研究构建了人口融合㊁空间融合㊁经济融合㊁社会融合和生态融合等5个维度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对苏州市城乡融合发展水平进行了科学测度,研究2008 2019年城乡融合发展水平状况㊂1.2㊀苏州市城乡融合发展评价体系的构建㊀城乡融合发展水平的测度往往需要构建相应的指标体系,评价的方式很多,指标的选取也有所差异㊂结合前人的学术研究[1,4-7],秉承着客观㊁准确㊁科学的原则,该研究构建了人口㊁空间㊁经济㊁社会㊁生态等5个一级指标,人口水平㊁就业水平㊁行政规划等11个二级指标,人口城镇化率㊁非农与农业从业比重比㊁就业反差系数等20个三级指标作为评价指标体系开展相关研究(表1)㊂1.2.1㊀数据来源㊂该研究用来进行城乡融合水平测度的基础数据主要来自‘江苏统计年鉴“(2008 2019年)㊁‘苏州统计年鉴“(2008 2019年)和‘苏州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8 2019年)㊂1.2.2㊀城乡融合发展水平的测度㊂在利用多指标对城乡融合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时,评价方法主要有主成分分析法㊁因子分析法和熵值法等㊂由于该研究指标包括正㊁负向指标,主成分分析法的综合评价由于正㊁负向指标导致意义不太明确,而因子分析法采用最小二乘法时可能会失效,因此该研究采用较为客观㊁准确㊁科学的熵值法对苏州城乡融合发展水平进行融合度数值的测算[6-8]㊂熵值法通过计算各个指标的权重来确定不同要素对城乡融合发展水平的贡献度,进而判断研究结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㊂计算步骤如下:㊀㊀(1)构建指标原始数据矩阵:选取m个评价对象,n项测评指标,则Xij(0ɤiɤm,0ɤjɤn)是第i个评价对象第j项指标㊂㊀㊀㊀安徽农业科学,J.AnhuiAgric.Sci.2022,50(23):252-257表1㊀苏州市城乡融合评价指标体系Table1㊀Suzhouurban⁃ruralintegrationevaluationindexsystem目标Target一级指标First⁃levelindicator二级指标Second⁃levelindicator三级指标Third⁃levelindicator指标计算或说明Indicatorcalculationorexplanation指标性质Indicatornature苏州市城乡融合发展水平Thelevelofurban⁃ru⁃ralintegrationde⁃velopmentinSuzhou人口融合人口水平人口城镇化率城市人口/总人口(%)正就业水平非农与农业从业比重比第二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重正就业反差系数城镇居民就业比重-农村居民就业比重(%)负空间融合行政规划土地城镇化水平建成区面积/土地总面积(%)正城乡人口密度比城镇人口密度/农村人口密度负交通水平交通网密度公路运营里程/土地总面积(km/km2)正经济融合收支水平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负城乡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比城市家庭人均消费/农村家庭人均消费负城乡恩格尔系数比城市恩格尔系数/农村恩格尔系数负产业互动第二㊁三产业占GDP比重第二㊁三产业产值之和/GDP(%)正非农产业与农业产值比第二㊁三产业产值之和/第一产业产值正社会融合文化互动人均公共图书馆藏书公共图书馆藏书/总人口(册)正乡镇文化站数量单位:个正网络通信城乡宽带接入用户单位:万户负城乡交通通信支出比城市人均交通通信支出/农村人均交通通信支出负公共服务城乡医疗保健支出比城市居民医疗保健支出/农村居民医疗保健支出正每千人医生数城乡总医生数/人口数ˑ1000(人)正生态融合环境保护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公园绿地面积/城市人口数量(m2)正财政支出中环保占比环保支出/财政支出(%)正环境污染工业废水排放量单位:万t负㊀㊀(2)所选取的指标存在度量单位上的差异,因此需要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㊂为消除负数和0的影响,同时进行数据平移:正向指标Xᶄij=xij-min{Xj}max{Xj}-min{Xj}+1逆向指标Xᶄij=max{Xj}-Xijmax{Xj}-min{Xj}+1(3)计算第j项指标下第i个评价对象指标值的比重(Pij):Pij=Xij/mi=1Xij(4)计算第j项指标的熵值,即计算各项指标的熵值(ej):ej=- mi=1Pijln(Pij)/lnm㊂(5)计算第j项指标的权重(Wj):Wj=(1-ej)/ nj=1(1-ej)(6)得出不同年份城乡融合发展综合评价得分(Si):Si= nj=1(WjˑXᶄij)㊀㊀Si值越大,表明融合发展的综合水平得分越高㊂1.3㊀苏州市城乡融合发展水平的时空演变㊀如表2所示,苏州城乡融合发展水平从2008年的0.3893提升至2019年的0.6820,整体呈稳定上升趋势㊂表2㊀2008—2019年苏州市城乡融合水平及一级指标测度情况Table2㊀Thelevelofurban⁃ruralintegrationinSuzhouCityandthemeasurementoffirst⁃levelindicatorsduring2008-2019年份Year城乡融合发展水平Urban⁃ruralintegrationdevelopmentlevel人口融合Populationintegration空间融合Spatialfusion经济融合Economicintegration社会融合Socialintegration生态融合Ecologicalintegration20080.38930.00090.04210.07250.20320.070620090.39370.00770.08690.07120.15080.077020100.41430.05550.08410.07350.14420.057020110.36760.06700.09340.03440.13690.035920120.51360.06480.14030.11370.14530.049520130.53170.10430.14160.16170.06780.056420140.55450.11590.14260.13100.08720.777820150.57000.12290.13290.13270.09570.085820160.58060.12880.14240.15150.10020.057820170.62740.13200.12700.17720.10790.083320180.63570.13500.11220.20640.11880.063420190.68200.14380.09980.23250.14280.063035250卷23期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高雯茜等㊀苏州城乡融合发展水平测度·问题短板和路径探析㊀㊀从图1中不难发现,城乡一体化推进伊始曲线波动上扬,直至2016年曲率变得平坦,后在国家推出乡村振兴战略后,增长呈明显加速态势㊂图1㊀2008 2019年苏州市城乡融合发展水平走势Fig.1㊀Trendofurban⁃ruralintegrationdevelopmentlevelinSuzhoufrom2008to2019图2显示出细分的5个维度城乡融合的发展趋势,其中经济融合水平增长最为明显,人口融合增长速度次之,社会融合水平在2013年之后增长也较为明显,相对来说生态融合和空间融合指数值增长速度较为缓慢,但5个一级指标总体仍是呈现出上升的态势㊂与整体城乡融合发展水平走势一致,5个维度的城乡融合发展态势均在乡村振兴战略提出后出现了明显的加速趋势,表明城乡融合发展与政策供给高度相关,同时也存在政策边际效应递减的规律㊂图2㊀2008 2019年苏州市5个维度城乡融合发展水平走势Fig.2㊀Thetrendofthefive⁃dimensionalurban⁃ruralintegrationdevelopmentlevelinSuzhouduring2008-20191.3.1㊀人口融合发展水平㊂如图2所示,人口融合指数在2008 2019年呈现出显著的上升,尤其在2008 2014年人口融合指数的增速最大,这与苏州2008年被江苏省委㊁省政府确定为全省城乡一体化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地区后大力推进 三集中 三置换 密切相关,包括空间融合㊁经济融合㊁社会融合等都呈现同样的发展趋势,间接验证了政策对城乡融合发展的巨大推进作用㊂人口融合水平数值在5个一级指标中位列最低,人口融合发展水平相比其他一级指标综合得分相对较低,但在研究时序上改善较大㊂据原始统计数据,苏州市城乡融合的三级指标中,人口城镇化率持续上升,从2008年的65.9%提升到2019年的77.0%,但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仍较低,表明农村居民进城仍受到政策干扰㊂同时参照苏州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净流入人口大多都进入城市,苏州的城镇化率没有准确反映出或者说夸大了苏州农村人口的城镇化程度㊂非农与农业从业比重比从14.432上升到32.139,就业反差系数也从2008年的-10.3%变化为2019年的-33.8%㊂从图3可见,就业水平在2013年后增速明显放缓,一定程度说明了农民的非农化就业基本已经实现,通过提升非农化就业率增加农民收入的途径变得艰难㊂在绝对收入差距不断扩大背景下,要实现共同富裕的美好愿景急需开辟农民收入增长的新空间㊂苏州市城乡融合发展中人口融合这一维度仍需要进一步加强㊂图3㊀2008 2019年苏州市人口融合走势Fig.3㊀ThetrendofpopulationintegrationinSuzhouduring2008-20191.3.2㊀空间融合发展水平㊂空间融合发展水平整体呈现出波动上升的趋势,但上升幅度相比其他4个一级指标的增长幅度较小,可见空间融合的速度相对较慢㊂空间融合的指标数值从2008年的0.0421上升到0.0998,尽管空间融合水平的增长速度缓慢,但空间融合水平在5个层面指标中整体处于中等的水平㊂据原始数据反映,在具体层面看来,空间融合的三级指标中,土地城镇化水平逐年上升,而城乡人口密度比逐年下降,从2008年的5.218下降到2019年的2 881㊂图4显示出行政规划的城乡融合数值上升显著,说明近年来空间层面城市化的推进加快,城乡人口密度的差距越来越小,呈现出苏州城市空间的进一步扩张趋势㊂交通的便捷有利于城乡融合和一体化发展,苏州线网的规模和密度总体居于国内领先水平,苏州农村新产业新业态的不断涌现,也催生了对交通通达性的更高要求㊂图4㊀2008- 2019年苏州市空间融合走势Fig.4㊀ThetrendofspatialintegrationinSuzhouduring2008-20191.3.3㊀经济融合发展水平㊂经济融合发展的数值在2008452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安徽农业科学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2022年2019年呈现出显著的持续上升趋势,从0.0725上升到0.2325,在经济融合的增长速度上处于5个一级指标中的前三位,说明苏州市的经济融合发展水平处于较好的区间㊂经济融合的三级指标中,在收支水平层面的原始数据中,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逐渐缩小,从2008年的2.025下降到2019年的1.952(2020年为1.889)㊂如图5所示,收支水平层面的融合度波动上升幅度较小且波动性较大,其原因之一是城乡居民收入比的缩小较为艰巨㊂城乡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比从2008年的1.798下降到2019年的1.723,城乡恩格尔系数比率从1.110下降到0.984,这些均反映出苏州城乡的经济消费能力和家庭的生活水平的差距日益缩小㊂另外,从产业互动层面,非农产业与农业产值比不断上升,从2008年的51.980%上升到2019年的96.793%,产业互动的城乡融合数值不断上升,表明苏州工业化程度不断攀升,要素流动的拐点已经到来,城乡产业融合发展的空间天花板被打开㊂图5㊀2008 2019年苏州市经济融合走势Fig.5㊀ThetrendofeconomicintegrationinSuzhouduring2008-20191.3.4㊀社会融合发展水平㊂社会融合度数值从2008年的0.2032发展到2013年的0.0678,苏州在推进社会融合的进程中不可避免产生一定的波动性,而自2013年以来一直长期保持着较高且稳定的增长率,于2019年达到0.1428㊂乡村振兴战略提出后,苏州长期高度关注交通㊁通讯㊁文化㊁医疗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并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后强化了这一倾向㊂如图6所示,文化互动㊁网络通信和公共服务的城乡融合数值表现为整体波动上升态势,说明在苏州推进社会融合的过程中仍存在现实困难和挑战㊂具体到下设的三级指标,在文化互动层面,人均公共图书馆藏书量从2008年的人均0.970册增长到2019年的4.696册,乡镇文化站数量的波动尽管在一定程度可以归并为乡镇撤并等原因,但农村文化建设和农民教育等还有待进一步强化㊂从网络通信层面,城乡宽带接入用户从2008年的149.75万户增长到2019年的645.8万户,说明宽带接入用户数量逐年稳步上升,但城乡交通通信支出比则从1.324上升到1.588,说明农村在信息要素的聚集中需要加大力度,农民在信息资本的积累中需要加大投入㊂在公共服务层面,城乡医疗保健支出比从2008年的1.928下降到2019年的1.170,每千人医生数从2.550个上升到3.306个,表明城乡之间的医疗保健支出差距逐渐缩小,且居民所享有的医生数得到提升㊂考虑到城乡收入差距的客观存在,农村医疗保健支出的递增也加大了农村居民的生活压力,需要在政策上给予更多关怀㊂图6㊀2008 2019年苏州市社会融合走势Fig.6㊀ThetrendofsocialintegrationinSuzhouduring2008-20191.3.5㊀生态融合发展水平㊂生态融合发展水平总体处于螺旋式上升,但增长速度较慢,甚至2008 2019年的部分年份有一定的下降,而2011 2017年呈现为持续稳定的上升,从0.0359增长到0.0833㊂整体而言,苏州市生态融合度处于5个一级指标中的下游水平㊂具体到原始数据,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从2008年的人均17.10m2下降到2019年的人均13 25m2,说明近年来苏州发展相对快速,因而绿地的增长趋于饱和㊂财政支出中的环保占比从2008年的3.038%上升到2019年的4.949%,其中财政支出中的环保占比在2008 2010年略有下滑,2010年后该指标先是经历了增长率较为缓慢的攀升,从2013年起增长加速,2015年后又回归缓慢增长态势㊂从工业废水排放量看,整体处于显著的下降趋势,从2008年的58762万t下降到2019年的36586万t㊂图7显示出环境污染的城乡融合指数值相对环境保护的城乡融合指数值增速更大,体现出苏州的污染防治工程卓有成效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的增长缓慢㊁工业废水排放量的下降㊁财政支出中环保占比的整体增长体现出在城乡融合的过程中生态融合有所改善,但随着人口的不断净流入及苏州作为制造业聚集高地,生态融合压力后续依然较大㊂图7㊀2008 2019年苏州市生态融合走势Fig.7㊀ThetrendofecologicalintegrationinSuzhoufrom2008to20192㊀苏州城乡融合发展的问题短板城乡融合是苏州改革发展的金字招牌,自2008年苏州市被江苏省委㊁省政府确定全省城乡一体化发展综合配套改55250卷23期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高雯茜等㊀苏州城乡融合发展水平测度·问题短板和路径探析革试点地区以来,城乡统筹的空间体系不断优化,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不断推进,城乡社会公共服务均等的布局不断完善,但对标全国城乡融合发展的先导区和示范区的要求还存在问题短板㊂2.1㊀城乡要素自由流动的障碍依然存在㊀自苏州城乡一体化 三集中 三置换 等政策实施后,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走过了快速发展期,现代农业园区㊁特色小镇等建设也助推了技术人才下乡,但近年来促进人的融合的政策效应逐步弱化,促进农民进城㊁人才下乡的政策障碍越发显现㊂ 331 专项整治㊁国土空间全域综合整治等提升农村生态宜居的同时也使得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土地为依托的社会资本㊁农村劳动等要素更多地流向了城市[8],且没有出台有效的对冲政策工具化解要素流动的不平衡性㊂特色小镇㊁特色田园乡村建设以及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的散状式分布并未形成发展合力,未能很好地激发社会资本投资农业农村的兴趣,行政壁垒的存在也使得特色小镇㊁特色田园乡村建设难以跨地域成为要素的聚集平台㊂社会资本在投资农业农村过程中面临市场和政策双风险,尤其是部分职能部门迫于自身问责压力而往往采用 一刀切 的现状并未得到根本改变,要素由城入乡的积极性并未得到真正提升㊂2.2㊀乡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动能依然羸弱㊀城市较高生产力发展水平背后的技术优势㊁产业优势等并未有效渗透到农业,没能改善农业的低效益的困境㊂苏州作为制造业大市,智能制造㊁大数据等产业发展迅猛㊁规模庞大,但一方面与农业结合的应用场景还相对较少,另一方面借助苏州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政策效应扩展智能制造㊁大数据等产业发展空间向农业农村延展还有待提升㊂乡村旅游㊁休闲农业发展主要呈现零星的点状分布,且没有出现势能强劲的高能级农旅融合产品;呈遍地开花趋势的民宿㊁共享农庄也因盈利模式的单一,未能与其他农村休闲产品形成协同效应,市场化变现前景并不喜人;部分板块虽有心用片区理念整合农村项目,致力于形成农村商业综合体,但整体效果不佳,未能有效激发城市群体的消费热潮㊂总体看,苏州当前城市产业扩散农村不够,城市消费渗透农村不足㊂2.3㊀城乡收入差距缩小的压力依然很大㊀从统计数据看,2020年苏州城乡居民收入比为1.889,比2019年缩小0.063,低于江苏全省的2.194和上海的2.189,为全国城乡居民收入比最低的地区之一㊂但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绝对值看,苏州2019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达到33477元,与2018年的31062元相比,差距扩大了2415元,实属全国城乡居民收入差异较高的地区之一㊂从收入差异的结构看,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主要表现在工资性收入㊁财产性收入㊁收入差距及占总差距的比重,分别为22973元㊁8365元和68.62%㊁24.99%㊂财产性收入差距一定意义上是工资性收入差距累积后的必然结果,因此收入差距的根源主要在工资性收入且占比巨大㊂工资性收入一般由劳动力用工市场决定,政策调控工具少,要改变城乡收入差距只能更多地从隐形的支出结构入手,即通过城乡公共服务的均等化让农村居民减少支出来变相增加收入㊂从统计数据,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差距在2016年顶峰的5614元下降到2019年的4496元,尽管可以理解为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后激发了消费热情,但背后也反映出村民收入积累少的现实㊁城乡收入差距缩小的艰难㊂2.4㊀基层有效治理提升的挑战依然艰巨㊀尽管在表2中 社会融合 维度相比其他4个维度而言得分较高,这得益于苏州强大财力背后支撑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成就,但乡村有效治理的压力远大于城市㊂农村工作行政化倾向较为严重,村民的主体作用发挥不充分,村民自治的活跃度有待提高,农村基层激发群众参与乡村治理的载体不多㊁方法单一, 替民做主 现象较为严重,基层群众的获得感㊁安全感和满意度与苏州经济发展形势不相匹配㊂基层干部还没有熟练掌握㊁运用法治的思维㊁方式思考问题㊁开展工作㊁处理矛盾,一些群众的法治意识还有待加强,在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不懂得依法申诉㊁反映自己的诉求㊂受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㊁渗透,部分群众不关心公共事务,价值取向紊乱,是非评判颠倒,阻碍了良好村风民风的充分彰显,压制了社会正能量的有效释放㊂一些基层党组织不善于发挥党建引领作用㊁调动社会资源合力,在乡村治理方面 管不到㊁管不住㊁管不好 的问题还时有显现,党的基层组织与社会治理组织一体建设㊁基层党建工作与社会治理工作一体开展㊁党群共建与社会共治一体实施等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新思路㊁新途径㊁新举措还没有真正领悟和践行㊂2.5㊀农村改革协同发力的效应依然不足㊀苏州 三农 发展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较早地碰到了一些发展中的问题,同时苏州重视基层创新,一直积极通过改革来推动创新发展㊂自2011年11月苏州被列为首批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10年来苏州先后承担了19项国家级(其中12项已顺利完成)㊁6项省级试验任务(第三轮2项㊁第四轮4项),为苏州 三农 发展注入新动能㊂农业农村发展是系统工程,苏州的众多农村改革试验任务分属不同板块㊁不同领域㊁不同历史时期,聚焦各自的试验目标,满足于改革试验任务的项目验收,缺乏把改革试验任务按照整体性㊁协同性的原则进行全盘谋划的系统思维,缺乏通过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把不同的改革试验任务进行集聚㊁整合,放大农村改革试验区功能,提升改革协同效应的有效路径㊂3㊀苏州城乡融合发展的路径探析坚持系统思维,注重把握规律,按照 工农互促㊁城乡互补㊁协调发展㊁共同繁荣 的要求,对照苏州 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 的奋进目标,走出一条具有苏州特点㊁体现标杆水平的城乡融合发展道路㊂3.1㊀强化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政策供给㊀以城带乡的外溢㊁渗透㊁辐射等自然效应尽管客观存在,但城市作为发展极的吸聚能量强大,要素由乡入城的趋势难以自发改变,农业农村优先发展需要政策合力提供强大支撑,保证 人地钱 要素投入㊂弱化建设用地指标优先用于城市二㊁三产业的政策导向,切实解决现行土地管理政策难以适应城乡融合发展需要以及农村涌现出的新产业新业态 用地难 等问题㊂畅通各652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安徽农业科学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2022年类人才下乡渠道,创造各类人才在农村干事创业的环境和平台,有组织地动员城市科研人员㊁工程师㊁规划师㊁建筑师㊁教师㊁医生下乡服务,扎根乡村㊂做强做优乡村振兴建设引导基金,吸引㊁撬动更多社会资本投资乡村㊁建设乡村㊂破解现代农业园区㊁特色小镇㊁特色田园乡村等对要素沉淀农村的行政壁垒,放大市场功能和作用㊂打通政策落地的 最后一公里 ,定期对农业农村发展的政策做出绩效评价,不能让政策停留在制度设计文件中㊂3.2㊀深挖国家战略叠加苏州的巨大红利㊀充分发掘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㊁长江经济带㊁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㊁江苏自贸区苏州片区等国家战略在苏州交汇叠加的机遇红利,把苏州打造成各重大发展战略激发不同要素活力下沉农村㊁推动发展的高地,从苏州市域一体化㊁沪苏同城化的视角重新定义苏州农业㊁农村的功能价值㊂用推进国家重大战略的最新的理念来引领㊁最新的技术来辐射苏州农业农村发展,用长三角一体化 理念来重新定格苏州农业农村发展的资源要素和消费市场,创造条件让要素在苏州地域及长三角区域内由城流向乡[9],让苏州的农业农村的消费市场辐射到上海及长三角区域内,让上海及长三角区域的技术㊁信息㊁商业模式渗透到苏州,把苏州农村建设成各方资源要素的汇聚地㊁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迸发的创新地㊂3.3㊀打造城乡产业融合互促的标杆高地㊀积极探索在苏州全域范围内培育建设城乡产业协同发展先行区,挖掘㊁总结城乡产业融合发展的典型案例,引领㊁示范全市城乡产业融合互促发展[10]㊂充分利用苏州作为新兴产业聚集的制造业高地优势,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关联企业发挥苏州智慧农业㊁数字乡村等农村改革试验机遇,把开发与农业农村相关的科学技术和产品线作为转型升级的方向之一,让苏州农村成为新技术新产业的示范应用场景和示范消费市场㊂树立城市是 高容积率 产业聚集地㊁农村是 低容积率 产业聚集地的理念,抛弃农村和第一产业的绝对联系,积极探索把农村建设用地通过开发提升㊁精准招商变为 低容积率 的 乡野硅谷 ㊂树立城市是向往 高容积率 生活方式的群体聚集空间㊁农村是向往 低容积率 生活方式的群体聚集空间的理念,大力发展基于农村 原住民 (农民)㊁ 常住人口 (乡野创客)㊁ 流动人口 (城市休闲客)大融合的符合 低容积率 生活方式理念的农村新业态㊂3.4㊀完善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制度设计㊀城乡收入绝对差距愈发严重,针对性解决背后的深层影响因子意义重大㊂创造条件让农民举家进城,让市民返乡创业,改变农村逐步成为低收入群体聚集地的趋势㊂积极开展包括职业农民培训在内的农民技能教育,用税收抵扣等政策鼓励企业主体对雇佣的本地农民开展就业技能培训,提升农民的素质能力和就业机会㊂充分发挥农民群体勤劳的比较优势,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其他经济主体发展面向城市市民消费市场的周末经济,创造更多兼业机会给农民劳动力群体及老年农民群体,弱化能力相对较低带来的工资性收入劣势㊂加大集体资产股份合作社股权有偿退出的探索,深化政经分离改革,让农村集体经济真正成为农民增收的渠道之一㊂进一步推动城乡义务教育的均等化,割裂贫穷的代际传递[11]㊂加强农村公共服务提升㊁精神文明建设,用医疗服务㊁文化设施等公共服务 隐性财富 来变现增加农民收入㊂3.5㊀发挥苏州农村改革试验的协同效应㊀苏州承担的国家级㊁省级农村改革试验任务覆盖农业生产经营㊁管理服务㊁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等领域㊂要加大苏州农村改革试验的系统总结,强化统筹谋划和顶层设计,尤其是苏州在促进要素流动的改革试验中,全力推进农村土地经营管理制度改革㊁土地承包权有偿退出改革㊁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㊁农民集体收益分配权退出改革㊁农村闲置宅基地盘活利用改革㊁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等试点的协同,充分利用改革试验的先行先试优势,既谋划单个改革的实施路径,更要设计不同改革的协同发力,进一步推动苏州城乡要素的自由流动,促进要素跨界配置和产业有机融合,同时为全国农村改革提供苏州系统解决方案㊂参考文献[1]项松林,刘牧晨.合肥市城乡融合发展水平测度及提升路径研究[J].安徽建筑大学学报,2020,28(5):28-34.[2]刘荣增,赵亮,陈娜,等.中国城乡高质量融合的水平测度[J].区域经济评论,2020(5):94-104.[3]何仁伟.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理论探讨㊁机理阐释与实现路径[J].地理研究,2018,37(11):2127-2140.[4]周佳宁,秦富仓,刘佳,等.多维视域下中国城乡融合水平测度㊁时空演变与影响机制[J].中国人口㊃资源与环境,2019,29(9):166-176.[5]窦旺胜,王成新,蒋旭,等.基于乡村振兴视角的山东省城乡融合发展水平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19,42(6):1-8.[6]张克听,莫豫佳.经济发达地区城乡融合发展水平测度及差异分析[J].当代经济,2021(1):30-34.[7]赵德起,陈娜.中国城乡融合发展水平测度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9(12):1-28.[8]王向阳,谭静,申学锋.城乡资源要素双向流动的理论框架与政策思考[J].农业经济问题,2020,41(10):61-67.[9]李爱民.我国城乡融合发展的进程㊁问题与路径[J].宏观经济管理,2019(2):35-42.[10]刘偲姝.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城乡产业融合发展路径研究[J].山西农经,2022(18):31-33.[11]马斌,宋智勇.基于乡村振兴视角的城乡融合研究[J].宏观经济管理,2022(5):76-84.75250卷23期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高雯茜等㊀苏州城乡融合发展水平测度·问题短板和路径探析。

城乡一体化探析——以苏州地区为例

城乡一体化探析——以苏州地区为例

中、子公司资金 的集 中、资金 支付 的集中等管理流程改造 , 减少
了管控成本和管控不利造成的巨大 的隐性成本 。另外 ,由于集 团
四、 财务 共享服 务模 式的应 用价值
( l 率提高和成本降低 一 效
总部能及时 、准确地获取一线经营的信息,这就提高了集团战略
集 中规模使 复杂 的工作 变得 更 简单 、更 标 准 、分工更 细 , 决策和执行 的质量。 综上所述,中国集团企业 由于外部环境和 自身条件影响 ,实 工 作效 率和质 量进 一 步提 高 了 ,它把 传统 的会计 部 门变成 了 “ 会计核算工 厂” 。在 规模服务经 营过程 中 ,可 以引进 “ 西格 施将集权 管控与共享服务结合起来的财务共享服务模式 ,能够很 六 码 ”质量管理 理念 ,开通 客户服 务热线 ,在共享 下把服务 作为 好 地解 决 中 国集 团企业 的现 实 管 控 问题 ,达 到 降 低 运 行 成本 ,提 工作的重点。 高运行效率 的功效 ,有助集 团企业整体 战略 目标的实现。
在众多的经济社会命题 中,破解城乡二元结构 、解决三农问 动力形成 明显的吸引力 。 题 ,已成为中国的焦点和热点 问题。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从根 本质在于改善城乡关系,实现社会和谐发展 。 实践表 明,城乡一体化必须建立在工业化 、城 市化 的基础之 国家 的代表 ,人 均耕地大大 低于世界 平均水平 ; 中国的城乡之 本上破除城 乡二元结构是 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城 乡一体化的 上 ,没有工业化和城市化就没有城乡一体化。我国作为后发展 中

鹰 ,杨

( 中国建 设银行 苏4 分行 ,江 苏 苏州 2 52 ) ' 1 " 1 10 1
摘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 区域 经济一体化不断深化 ,中国经 世界各国工业化 的发展过程看 ,工业和农业 的关系一般经历农业

苏州城乡一体化改革的财政政策调研与思考

苏州城乡一体化改革的财政政策调研与思考
( ) 六 支持 财政 支农 平 台 建设 。一
民的集体 土地 、 承包土地 、 宅基地以及
房屋产权 不明晰、 不固化 , 民依然离 农 不开对农 村土地 的依赖 ,城乡一体化 进程无法深入 ,农村第二次产权制度 改革呼声 日益 强烈 。
( ) 村 合 作 经 济 组 织 的税 收 负 五 农
政策文件 ,鼓励农民将 集体 资产所有
权 、 承包经 营权 、 基地及住房置 土地 宅
农村合作 医疗保 险制度 向基本医疗保 险制度过 渡 ,农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 率达 9 %, 7 人均 基 金 3 7元 , 本 实 4 基 现农 民持 医保卡就诊看病 。
( ) 化 “ 大举 措 ” 加 快 了城 六 强 三 ,
金 。一是设立城乡一体化发展专项资 金。 在市级财政安排一定的专项 资金 , 重点 推进 “ 七位一体 ” 服务 中心 、 村 农
基础设施建设 、农村公共服务建设和 农村居 民集中居住点 建设 。二是落实 改 革试 点启 动资 金 。 明确要 求各 市 ( ) 区财 政 , 20 7 县 、 从 0 9 年起 , 安排 当 年 土地拍卖净 收益 的 1%, 为改革 5 作 试点启动资金。 三是增加补助资金 , 支
( ) 二 实现 “ 个 置 换 ” 探 索 了 农 三 ,
求, 合理 配置公共财政 资源 , 并从政 策
和投入上 , 尽可能 向农 村倾斜 , 逐步实 现公共财政农村全覆盖 。三是合理配
次 、 风险 5 承保 4亿元 。农业担保 累计 担保金额达 4 5亿元 ,居全 国同类第


在全 省率先对粮食规模经营户实
宅基地复垦补贴等 。四是 充分发挥财
政支农专项资金作用 ,加 强农 田基本

乡村发展的调研报告8篇

乡村发展的调研报告8篇

乡村发展的调研报告8篇对待调研报告,每个人务必要根据领导的要求,拟定出切合实际的调研计划,调研报告的质量和可读性对其影响力至关重要,XX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乡村发展的调研报告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乡村发展的调研报告篇1敦煌市苏州镇是城郊农业大镇,多年来为城乡一体化做出了积极贡献,在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方面取得了辉煌成就。

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后,如何进一步促进全镇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加快城郊农村经济的发展,已成为我镇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根据要求,通过对我镇郊区农村经济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如下:一、苏州镇的基本情况苏州镇位于敦煌市西郊,东有沙州镇,西有青海石油管理基地,南有敦齐公路开发区,北有黄曲乡。

敦煌市主干道阳关路东西交叉,新城区古城路南北贯通,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经济发展势头强劲。

全镇总面积约6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5、2万亩。

现辖齐家桥、高太保、魏家桥、苏州寺、板桥、武威寺、贺州堡、孟家桥、杨家堡、姚家沟等10个行政村,5783户,21000人。

__年,全镇社会总产值预计达到4.2亿元,农业总产值3.09亿元。

二、当前存在的问题探索城郊农业发展模式,核心是以负责任的态度、创新的精神和务实的措施,积极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

根据我镇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实际情况,城郊经济的发展还有许多方面需要加强和改进。

一是在跳出农业、抓农业方面,虽然已经确立了符合实际的发展思路,但对三次产业协调发展和统筹规划的研究并不全面,仍然存在协调性不强、统筹规划不足的问题。

受发展空间、思路、投入能力等诸多条件限制。

,大规模、高质量的发展还停留在追求单位产出和单位效益的层面,综合运用生产、管理、销售和流通手段来提高产出效益的实用方法不多。

由于受到基地、规模、市场等因素的制约,产业化发展不够均衡。

农产品大部分属于初级加工,跳出苏州,整合全市力量,汇集全市资源自用,没有大的进步。

第二,在提高组织化程度方面,虽然在实践中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但对如何组织农民、如何发挥合作组织作用的研究还不到位,还存在专业化程度低、支持力度小等问题。

苏州发展调查报告

苏州发展调查报告

苏州发展调查报告随着中国近年来经济的不断发展,苏州越来越成为引领中国经济发展的城市之一。

为了更好地了解苏州的发展状况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我特意调查了苏州的发展情况,并撰写了这份《苏州发展调查报告》。

一、苏州的经济发展作为江苏省的一个重要城市,苏州的经济实力丝毫不逊于省会南京。

据数据显示,苏州的GDP 自2010 年以来就一直保持了每年超过6% 的增长率。

2019 年苏州的GDP 达到了1851.4 亿元,人均GDP 也已经达到了13.49 万元。

在苏州的经济发展中,制造业一直是支撑产业的重要一环。

苏州拥有着完善的供应链体系以及广泛的制造业领域,高科技类产业、航空航天制造业、LED 产业等也都在苏州落地生根。

除此之外,苏州还在积极推进服务业的发展,如金融、物流、旅游等。

二、苏州的城市建设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城市建设也逐步成为苏州重要的发展方向之一。

苏州举办多次国际博览会、展览会等大型活动,得到了广泛的关注。

苏州的城市规划也十分出色,城市风貌和文化内涵相得益彰。

苏州的太湖景区、园林景观、水乡小镇等景点,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游客前来游玩。

在城市的基础设施方面,苏州的交通基础设施十分完善,公路系统、轨道交通、水路交通也都在逐渐完善。

苏州工业园区、张家港港区等重要产业园区为苏州提供了重要的经济支撑,同时也促进了苏州与周边城市之间的交流。

三、苏州的人才引进人才是任何城市的重要资源,也是苏州经济发展的核心。

苏州吸引了一大批优秀的人才,其中大量的本土人才和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学子。

苏州积极推进本地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同时还加强了与高校、科研院所之间的合作,提升了对人才的吸引力。

在政策层面,苏州推出了多项鼓励人才创业和发展的政策。

政策的出台为人才创新提供了有效的保障,多个创业孵化器、众创空间也给予了创业者最好的支持。

四、苏州的环境保护环保是苏州走向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苏州市政府高度重视环保问题,作为常住人口超过 1 亿的城市,苏州空气质量的指数一直保持在全国前列。

关于苏州城乡一体化的考察报告2010年

关于苏州城乡一体化的考察报告2010年

“三集中”,一是工业向规划区集中,通过“退二进三”、“腾笼换凤”或“退二还一”、进行异地置换;二是农业用地向规模经营集中,鼓励组建土地股份合作社,发展规模现代农业;三是农户向新型社区集中居住,宅基地换房进城进镇、或就地集中居住。通过“三集中”促进城乡空间融合、优化资源配置,转变农民生产生活方式,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苏州市有如此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关键在于苏州人始终坚持城乡统筹发展,走出了由“一乡一品,村村冒烟”向园区集中的根本性提升的“苏州之路”,实现了“三化”与“三农”互动并进。在新的发展阶段,面对土地资源紧缺、环境容量不足、外来人口剧增,农民居住分散、人均耕地少,农业规模经营和现代化水平不够,农民增收幅度低于经济增长幅度、社会保障水平不高、公共服务覆盖面还不广泛等问题,实现更高水平的“三化”迫切需要破解发展难题,打破瓶颈制约,科学合理地配置资源,促进各生产要素自由流动。2006年以来,苏州抓住中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机遇,通过城乡一体化协同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和农村现代化,在空间形态上使“城市更像城市、农村更像农村、园区更像园区”,在社会形态上使“城乡居民经济收入一个样、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一个样、城乡居民公共服务一个样”,从而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苏州的率先之举,得到了江苏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2008年9月,江苏省委、省政府批准苏州市为江苏省唯一的城乡一体化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区,苏州市开始了新一轮、影响更为深远的改革创新。 二、苏州推进“三集中”、“三置换”、“三大合作”的主要做法
(五)加强农村“三大合作”,转变农村发展方式。一是坚持富民优先。进一步改进股权量化办法,固化股权管理。固化股权,做到“生不增、死不减、允许继承,有条件的允许内部转让”。二是创新组织方式。鼓励民间资本入股合作社、镇村合作社联合发展,促进合作社做大做强;鼓励股份合作经济组织参与“三化”建设,在规划区内建设发展载体。三是实施结对帮扶。加强对集体经济薄弱村的扶持,扶持资金用于建设物业设施,增强造血功能。相城区北桥街道灵峰社区2003年组建土地合作社,对2000多亩低洼田和抛荒田集中流转建立锦峰工业园,引进项目136个,总投资达26.5亿元。2006年以来,合作社又收购劣质资产建标准厂房和工业基础设施,年租金收入达800万元。2009年,灵峰村级可支配收入达3620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16000元。“三大合作”组织不仅成为富民强村的重要载体,而且正在成为继外资、民资之后,推动苏州发展的第三支力量。

苏州城乡一体化改革发展的实践

苏州城乡一体化改革发展的实践
关键词 : 苏州; 城 乡一 体化 ; 实践 中图 分 类 号 : F 2 9 0 文献 标 志 码 : A 文章 编 号 : 1 6 7 3 — 2 9 1 X ( 2 0 1 3 ) 1 0 — 0 1 7 2 — 0 2
城乡一体化是城市化 发展 的一个新阶段 , 是把工业与农
业、 城市 与乡村 、 城镇 居民与农 村居 民作为一个整体 , 统筹谋 划、 综合 研究 , 通 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 , 促进城 乡在规划建
展 在 全 省 乃 至 全 国 的 品牌 地 位 , 城 乡一 体 化 改 革 发 展 日趋 成
结构 为突破 口带动全局改革 、 促进全面发展。比如 , 通过持续
深化户籍制度改革 , 不 断完善农 民变市 民转换机制。率先实 施 以居住地为登记 的户籍管理制度 , 颁布鼓励农 民进城进镇 落户 的实施意见 , 鼓 励和支持 农 民通过 “ 三置换” 落户城 镇 , 即以集体资产所有权 、 土地承包经 营权 、 宅基地及 住房置换 股份合作社股权 、 城镇社 保和城镇住 房 , 实行换股 、 换保 、 换 房进 城进镇 , 享受城镇居 民同等 的权益保 障和公共 服务。通 过大胆创新农村股份合作改革 , 加快构建 富民强村长效机制 。 探索资源资产化 、 资产 资本化 、 资本股份化新途径 , 大力发展 农村社 区股份合作 、 土地股份合作 、 农 一体化 改革发展始终 坚持从战略 高度 着眼、 注重城 乡规划机制先行 、 加快构建城 乡
互联的发展机制 、 强化 各 级各 部 门联 动 的推 进 机 制 等 方 面 的 实践 经 验 , 阐述 目前 尚存 在 的 障 碍 和难 题 。 新 阶段 , 苏 州在
更高层 次上深化新一轮城 乡一体化 改革发展 需从在整体规 划上 实现新 突破、 在 富民惠民上 实现新突破 、 在村庄环境整 治上 实现新 突破 、 在现代农业建设上 实现新突破 、 在公共服务均等上 实现 新突破等五个方 面着手。

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调研报告四篇

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调研报告四篇

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调研报告四篇古今中外,有多少科学有、发明家、医学家凭着自己的勤奋,取得巨大的成就。

下面是本文库为您推荐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调研报告四篇。

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调研报告1在党中央提出新农村建设及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规划的大背景下,xx村作为xx乡最大的一个村,是乡域经济发展的排头兵。

如何抓住机遇快速发展、赢得先机,是xx村"两委"班子应该考虑的首要问题。

我们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形成了这篇调研报告。

一、xx村基本情况1、人口状况xx村共有10个社,642户,2517口人。

2、产业状况(1)种植业:主要以大麦、小麦为主;(2)养殖业:主要以牛、羊为主;(3)劳务产业:主要在建筑、运输、服务等行业,务工地主要在金川、河西堡、xx;(4)其他产业:有一家砖厂,一家沙料厂,一家面粉厂。

3、社会状况(1)社会基本状况:约有80%的人口外出务工,村里留下的多为老人、儿童;(2)村民收入状况:xx年人均收入约5000元左右,其中:70%为务工收入,30%为种植、养殖收入;(3)党组织状况:设有:1个党支部,下设6个党小组。

共有59名党员,其中:男56名,女3名。

4、资源状况(1)耕地资源共有耕地面积为6635亩,人均拥有耕地面积约为2.6亩。

耕地质量较好。

(2)劳动力资源以16岁至55岁为正常劳动力,占总人口的75%计算,再考虑一些特殊因素,约有1800余人的农业富余劳动力。

这些农业富余劳动力中掌握一定技术的以10%计算,就约有200人的技术型劳动力。

二、xx村"swot"分析在了解了xx村基本状况的情况下,我们需要做一个简单的"swot"分析,将这些基本状况系统化、逻辑化,为我们思考xx村的发展提供系统的依据。

1、s(优势)(1)交通便利。

距离县城约30分钟的车程,且在各社都通有乡村公路。

各社村民居住地、耕地都比较集中。

(2)耕地质量较好。

土层较厚,较肥沃,且耕地都比较平坦,易于机械化耕作。

(3)劳动力资源丰富。

深化农村改革:先试先行——苏州:探路城乡一体化发展

深化农村改革:先试先行——苏州:探路城乡一体化发展
四 源配置 、壮大集体 经济、激活农村 发 利用更高效”要 求, 坚定不移推进 “ 三 的 目标 定位 ,切 实把保 护和发 展 “ 四 个 展 活 力 出 发 ,市 委 、市 政 府 制 定 出 台 个集 中” 。截至 目前 ,全市开工建设农 个 百 万 亩 ” 落 到 实 处 ,全 市 “ 数据上图工作全面完成。目前 , 了 《 关于全面深化 改革提升城 乡一体 户安置房面积 1 3 0 0万平 方米 ,年底农 百万亩 ”
5 5亿元。 计划 ,强t :“ 四轮驱动 ”理 念 ,加大 累计实现农业担保 2 政策扶持 力度 ,推进异地 发展 、联合
印发 《 关于鼓励积极 盘活存量建 设用
四、突出 生态优先 ,美 丽镇村 呈 地 促 进 土 地 节 约 集 约 利 用 的实 施 意 见
, 盘活存量用地 , 鼓励发展 “ 一 发展 、抱 团发展 、集约发展 ,促进新 现新风 貌。通过规 划引导 ,大 力推 进 的通知 》
土地使用、金融支持 、产业转型、资源配置、经营机制 、社会管理等方面 持续加大创新力度 ,全市城 乡一体化发展取得 了新的成效。
苏 州 探 路 城 乡 一 体 化 发 展
集体经济收入村均 6 4 0万元 ,比 2 0 1 2 显粉墙黛瓦 、鱼米 之 乡的江南水 乡特
回 眸2 0 1 3 , 改 革 开 创 新 局 面
汤 蹲 ,五 自 仍稍改 关

是积极探 索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生态 制 定 鼓 励 和 支持 农 民住 宅 和 宅基 地 自 1 0 8家 ,持股农户 比例超过 9 6 %。据 村体 系和城 乡空 间格局 ,按 照 “
解决农村 “ 空心房” 、 调查预测, 2 0 1 3 年全市农 民人均纯 环境优 良、空 间布局合理 、配 套服 务 愿有偿退出政策 ,

苏州市城乡一体化建设中的经验和典型

苏州市城乡一体化建设中的经验和典型

苏州市城乡一体化建设中的经验和典型——参加全国城郊经济年会交流情况摘录一、江苏开展城乡一体化发展改革的经验按照“一张图”、“三集中”、“三置换”和“四对接”积极探索城乡一体化发展新路径。

“一张图”,即科学制定规划。

按城乡一体化的要求开展了村镇建设规划的编制或修编,将有关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主要规划相互衔接,有机叠合在一张图上。

通过“一张图”的规划,确定城乡空间布局和区域主体功能定位,合理配置资源,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三集中”,即工业向规划区集中、农民向社区集中、农用地向规模经营集中,促进城乡空间融合、资源优化配置。

通过“三集中”,优化城乡空间布局,转变农民生产生活方式,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在实施“三集中”的过程中,同时推进“三同步”,即工业向规划区集中与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同步推进,农民向社区集中与就业、富民增收同步实施,农用地向规模经营集中与现代农业发展同步进行。

“三置换”,即以承包土地置换土地股份合作社股权、宅基地置换商品房、集体资产置换股份,实现城乡土地资源优化配置。

通过“三置换”,打破原有土地管理制度对城乡一体化的根本性制约,一方面为城乡空间布局优化提供了可能,另一方面为农民脱离土地转变为城市居民、为农业的规模化经营创造了条件。

“四对接”,即城乡基础设施、城乡公共服务、城乡社会保障和城乡社会管理的对接,加快消除城乡二元结构,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通过“四对接”,实现公共产品在城乡之间公平合理配置,体现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从而在更高水平上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1、注重科学规划,在城乡空间有序融合上求突破一是确立全新的规划理念。

重视规划的先导引领作用,确立开放式、全覆盖、片区发展和多规叠合的规划理念。

摈弃传统的“城市、农村”二分法,实现城乡一体的规划全覆盖。

突破乡镇、村庄行政界限,合理划分主体功能区,形成中心城市、产业园区、生态保护区、特色镇、新型社区、自然村落为载体的县(市)城乡空间布局结构。

苏州市推进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建设城乡一体化

苏州市推进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建设城乡一体化

苏州市推进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建设城乡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的做法与经验苏州是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重要的风景旅游城市和长三角的中心城市之一。

2008 年9 月,江苏省委、省政府正式批准苏州为江苏省城乡一体化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成为江苏省唯一的城乡一体化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区;2009 年8 月,苏州和重庆、成都、嘉兴市被国家发改委确定为中澳管理项目(CAGP )“消除城乡一体化的体制障碍,促进农民富裕与城乡统筹发展”主题试点城市;2010年被国家发改委列为城乡一体化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联系点以及中澳管理项目试点城市,同年,国家出台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正式提出“建设苏州城乡一体化发展示范区”。

经过近年来的改革和发展,城乡一体化逐渐成为新时期、新阶段苏州最大的特色。

一、苏州市建设城乡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的主要做法。

(一)推进城乡发展“五个一体化”。

一是各项规划逐步实现城乡对接。

按照一体化、全覆盖要求,城镇空间规划得到优化,村镇布局规划加快完善,工业、农业、居住、生态、水系等重大专项规划逐步实现城乡对接,城乡规划分隔局面被打破。

按照“发展新城市、繁荣新市镇、建设新社区”的思路,以规划为引领,全市形成了一个中心城市、五个副中心城市、若干个中心镇(新市镇)的城镇发展格局,城市化率达到66.6%,全市2.1万个自然村落按照现代社区型、集中居住型、整治改造型、生态环保型、古村保护型等五种模式规划建设成一批新型社区。

二是城乡产业一体化布局基本形成。

按照集聚集约、合理布局的思路,对城镇规划区地区,明确以现代服务业为主要发展方向,提升城市化发展质量;对工业基础较强、人口较多地区,明确以新型工业化为主要发展方向,加快就地城镇化步伐;对农业规划区、生态保护区地区,明确以现代农业为主要发展方向,推动一产与二、三产融合发展,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

在具体落实上,按照形成主体功能区要求,打破行政区域界限,积极推进工业企业向园区集中、农民居住向社区集中、农业用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全市83%的工业企业进入工业园,70%的承包耕地实现规模经营,38%的农户迁入集中居住点。

苏州城乡一体化发展调研报告

苏州城乡一体化发展调研报告
2008年全村社会总产值超过12亿元村民人推进城乡统筹中苏州健全城乡统筹就业创业制度万方数据把农村就业纳入整个社会就业体系全面完善农民就把农村就业纳入整个社会就业体系全面完善农民就公共事业体制改革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服务体系业服务体系建立免费登记免费培训制度和鼓励企在拆迁户新村和部分有条件的村内兴建了一批功能业用工制度促进城乡居民充分就业基本实现了城齐全设施完善的现代化社区服务中心使村里的农乡劳动力平等竞争同等就业同工同酬
4—0 15 岁的占2. ,1 6 % 5 岁以上的 占2 . () 8 0 %。3 文化 2 教育程度分布 : 小学学历的占 1. 初 中学历 的占 3 %, 1 3.%, 中或 中专 学 历 的 占 2 .%, 学 学 历 的 占 5 7 高 81 大 1.%, 他 占 9 %。初 高 中学 历 者居 多 , 39 其 . 2 占了总 数
第 1期 1
苏州城乡一体化发展调研报告①
何 丽 芬
( 常熟理工学 院 社会科学部 , 江苏 常熟 250 ) 150

要 : 乡一体化就是把 工业与农业、 市与农村 、 城 城 城镇居 民与农村居 民作为一个整体 , 通过体制 改革和政
策调 整, 促进城 乡 经济 、 在 文化、 社会事业等方面发展的一体化。其价值 目 标就是要逐 步消灭长期 以来形成 的城 乡 二元结构。我 们通 过对苏州所辖市县具有代表性 的镇 、 、 区城 乡一体化发展 中的制 度建设、 村 社 经济发展 、 文化娱
经济开发区等地, 听取了当地领导的介绍, 深入街道、
店铺 、 村庄 、 家庭 , 发放 调 查 问卷 40 , 0 份 面对 面地询
问和了解群众在城乡一体化发展中的真实想法, 掌握 了第一手的资料 。 1调查 目的。通过对苏州所辖市县具有代表性 . 的镇、 社区城乡一体化发展中的制度建设、 村、 经济发

城乡一体化的苏州经验

城乡一体化的苏州经验

城乡一体化的苏州经验作者:夏永祥来源:《同舟共进》2018年第08期改革开放以来,苏州挟天时、地利和人和之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强势崛起,一些主要发展指标在全国名列前茅,跻身第一梯队,可圈可点之处很多,而城乡一体和融合发展无疑是重要亮点和品牌,在全国独树一帜。

【重视发挥集体经济的作用】重视发挥集体经济的作用是苏州城乡一体化发展道路区别于其它地区的明显特色。

尽管苏州的外资经济、民营经济的发展规模很大,档次很高,但集体经济仍找到了自己的发展空间,与其它经济成分相互补充,合作共赢。

目前,苏州的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水平在全国、全省处于领先地位,到2017年底,农村集体总资产达到1840亿元,村均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815万元。

在城乡一体化发展中重视集体经济的作用,既是“苏南模式”的路径依赖和延续,同时又是“苏南模式”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改革与创新。

苏州现有的农村集体财产一部分源于集体土地和乡镇企业转制过程中保留的部分,另一部分源于转制后新形成的部分,包括标准厂房、集宿楼、物业管理公司,甚至一些大型集体企业,等等。

吸取人民公社模式的教训,苏州农村集体经济通过改制,晰权、确权和固权,探索实行新的有效实现形式,主要是股份合作社形式,类似于有限责任公司,也有一些股份合作社发展壮大为集团公司甚至上市公司,如吴中区湖桥村等。

集体经济实行政经分离,合作社独立经营,不承担社会管理职能,拒绝摊派,以保护产权人利益。

农村集体经济在城乡一体化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第一,增加农民收入,农村从中获得了土地承包权流转收入、分红收入、工资收入等,由此保证了农民收入的长期稳定增长。

2017年,苏州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9万元,是江苏省平均水平的1.56倍,城乡居民收入之比為1.96,小于全国和江苏省。

第二,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包括道路、河道、供水、供电、文化、绿化、环保等项目建设。

凡是集体经济发展得好的村子,基础设施建设也好,为居民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生产和生活环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州城乡一体化成就的调查
以高新区浒关镇为例
一、选题的原因与意义
浒关镇是苏州城乡一体化的典型代表,通过对其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等成就的展示,贴地气地回答目前苏州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中取得的成绩及存在的问题,并尝试提出对策及建议。

二、调研过程
通过典型社区的居民委员会了解发展情况
进行样本容量为80份的问卷调查
采集可对照的照片信息
收集相关调查资料
三、苏州浒关镇城乡一体化现状
(一)成就及经验
1.成就
因为打破了城乡二元地域分割,引导城乡空间有序融合,经济资源得以在更大范围内合理配置,再加之优化的结构布局,乡村地区全面小康加快实现,城乡居民都享受到了发展的成果。

1.1.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
市域交通与环境基础设施,形成城乡无缝对接,助推
生活同质化。

作为苏州城的出入关卡,浒墅关原本位居一隅,和苏州城保持着若即若离的关系。

现如今,浒墅关虽已经褪去了历史上交通要塞的功能,新的交通枢纽集结地却已然形成。

高铁、地铁、有轨电车在这里汇聚。

沪宁铁路、京沪高速、绕城高速与312国道等交通大动脉穿镇而过,沪宁铁路在镇区设有车站。

现规划的有轨电车2号线,和在建的苏州轨道交通3号线,都经过浒墅关镇,大大提高了居民的交通。

公交网络连接市区,黄金中环线穿城而过,四通八达的交通网在镇内交织。

另外,上海、苏州、无锡等周边城市的“一小时经济圈”已然在这里贯通。

1.2.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
浒关镇率先实现了社保并轨和居民低保、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的一体化。

2017年,按照商业保险运作的城乡社会保障覆盖全镇,例如,惠丰社区的最低生活保障月标准已达到每人每月700元。

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城乡并轨,每月1200元退休金,每年增速10%,保证失地农民的生活不受
损害。

1.3.城乡资源配置一体化
创新土地资产资金等生产要素的配置,以工强农,以企带村。

十余年间集体企业渐渐消失,民营企业日渐增多,镇区现有上海宝钢宝化炭黑集团有限公司,吉化集团苏州安利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江苏省蚕种场、等县属以上企业50多家;有苏州宏丰钛业有限公司、浒墅关针织厂、苏州华美电器有限公司等私营企业和中外合资企业400多家。

1.4.城乡商业中心建设一体化
永旺梦乐城、宜家家居、洲际酒店……现代化的商业印记接踵而至、一股国际范儿扑面而来,为本镇及周边城乡居民提供了周末丰富的活动内容。

例如,惠丰社区距离永旺梦乐城和宜家家居仅1.3公里。

作为苏州的首家门店,位于浒墅关的宜家家居拥有60000平方米的宜家苏州店,永旺则有277家品牌集聚,区域内的综合体明星,为苏州北部居民呈现崭新的现代生活蓝图。

1.5. 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
社区管理方面,以惠丰社区为例,逢年过节,居委会给低保户送米油被子等慰问品。

2015年苏州城镇居民人均收入41096元,而惠丰社区农民人均收入21578元,再加上各项补贴,集中化的公共服务缩小了收入差距。

治安方面,惠丰社区建立联防保安系统,完善报警监控系统,加大巡逻力度。

综合治理领导小组结合志愿者队伍形成了高效的“群防、群治、技治”网络,取得了无重大刑事案件、无邪教组织、无黄赌毒现象的成就。

1.6科教文卫一体化
浒墅关镇近年来致力于优化整合教育资源,教育经费投入不断增加。

大环境是,高新区政府耗重资新建和改建的学段涵盖幼儿园、小学、初中和高中的一大批优质学校,布局也覆盖到了浒墅关全域,其中3所为三星级重点中学。

例如惠丰社区旁边舍友文昌实验中学校,浒墅关中学,浒墅关培智学校。

惠丰社区的医疗卫生资源也相对集中,医院有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苏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卫生服务中心,卫生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文体项目上,新建的浒墅关经济技术开发区文体中心
项目建筑面积2.2万㎡,由阅览室、电影院、篮球馆、羽毛球馆、游泳馆及地下室组成,辐射整个镇。

2.经验
2.1集中化
(1)人口向社区集中
通过人口向城镇集中,乡镇发展成为城市规划的一部分,规模化经营的态势为发展现代农业创造了条件。

之前,2005年,自然村落数量多规模小201914个,800-2000人的只占1.07%,现在2517个。

集中居住的小区布局合理,环境优美,阅览室、保健室、老年活动中心。

多家超市便利店、肯德基、菜市场、老字号。

楼房成行,公共服务设施一应俱全,既享受城市现代文明又保留了乡村文明。

苏州确定了16个美丽镇示范点,高新区浒墅关镇。

(2)工业企业向园区集中
城乡工业从分块发展走向联动发展,使得城市与农村相互联结,城乡经济的区域化发展。

以前乡镇企业的布局过于分散,并且除了为数不多的高耗能、高污染的村办小厂,没有一家现代化工业企
业。

现在苏州市共有国家级经济开发区12个,其中浒墅关开发区,92%的农村企业进入工业园区,集中了的工业园累计引进现代化产业项目260多个,注册资金近130亿元,形成了精密机械、生物制药、现代物流、新型材料等优势产业,园内一般预算收入达 3.9亿元,占浒墅关全镇的75%。

浒关工业园优势强劲,潜力巨大。

形成了产业群和产业链优势。

如浒关工业园内形成了以苏州安泰变压器有限公司等企业组成的工业电器产业,以宝钢冶金机械厂等企业组成的机械制造产业,以苏州塑料九厂等企业组成的轻纺产业,以大润发康诚仓储有限公司等企业组成的物流产业以及最近引进的模具产业。

2.2政府强力推动
(1)外资引进
招商引资势头强劲,已有落户项目70多只,注册资金近30亿元,总投资达40多亿元,其中,有宝钢冶金机械厂、苏州安利化工厂、宝化炭黑厂、荷兰斯塔尔涂料、大润发康诚仓储有限公司等总投资超亿元的项目达10只,相继还有50只在引入。

(2)政企合作的新模式
2003年6月,经苏州高新区批准,浒墅关镇与苏高新集团公司合作组建苏州新浒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负责浒墅关路东10平方公里地区——即后来的新浒工业园的开发建设,一个政企合作的新模式由此诞生。

这是一种政企合作的开发建设、经济发展模式创新。

浒墅关镇政府发挥行政资源优势,主要负责农村工作、动迁安置、社会服务和管理、协调和争取上级各部门给予地方发展的各种优惠政策和权益等工作;苏高新集团重点发挥资金和人才优势,主要负责资金筹集、土地整理开发、公共设施配套等载体建设和经营管理。

”(3)巨大财政资金投入
高新区政府投入了巨额资金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农民集中居住区的建设。

道路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比如工业园区建设资金方面,高起点、高标准、高要求地规划了2000亩的模具产业基地,使浒关工业园成为融电子产品、汽车零配件等产业链于一体的全国一流的模具产业基地,为全镇经济的发展注入强劲的活力和巨大的潜力。

(二)存在的问题
1.速度过快,质量有待提高
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的理念不应该仅仅是物质形态的延伸。

高新区推进城乡一体化保持着中国高速度,仅浒墅关为例,今年又将拆迁保丰村,保卫村,牌楼村。

可是产业集聚效果不并明显。

第一产业比重已经很低,继续下降的空间很小,需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期间应当注重发展的质量,重点解决好民生关系。

以惠民社区为例,需要采取一定措施让城市的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让城市高质量的公共服务例如教育、公共文化等覆盖到乡镇。

值得一提的是,高新区的学校质量普遍不如老城区和新区,四星级中学凤毛麟角。

2.土地资源短缺,面临无地可用危机
苏州全市包括高新区土地资源日益稀缺,人地矛盾日益突出,年均减少耕地7.3万亩,按照当前的速度工业用地需要难以得到合理适度的保障。

加之拆迁难度大,地方政府每次土地征用都容易引发社会矛盾。

3.主导力量需要由政府向市场转变
在工业企业向园区集中这一方面,政府热情高涨,直接参与经济活动,但配套投资资金愈加匮乏,企业搬迁的成本抑制了企业的热情。

除此之外,现在的集中是为了集中而集中,只是为了让工业企业在某一地区
空间集合,故而只是差强人意,缺乏闪亮点。

四、对策建议
1.稳步推进,厚积薄发
坚持系统规划,一旦有了优质的平台、全方位增强的城镇吸引力之后,自然会有城乡内外的投资,发展速度随之加快。

苏州的政府有着较为雄厚的财力,可以周密部署,用于大力发展便捷交通,工业园区的完善,镇容村貌的改善,社会事业中的文教与就业……发挥政府在引导城乡一体化目标逐步达成中的作用。

2.充分利用集聚效应
在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中工业化居于核心位置,是城乡一体化的根本动力。

应当借助于工业向园区集中的契机,推进产业集聚升级,形成某个产业的集中化后的优势,甚至打出某个园区的特色品牌。

比如按照产业链关系打通某一个园区的供应链上下游,节省物流资金流成本。

3.政府职能转向提供公共产品与服务
一方面,政府可以通过减少直接参与经济活动,增加为吸引投资而创造的公共环境来保证政府负担的费用较少而经济增长速度较快。

另一方面,政府更多地承担起居民的福利,就业问题,养老问题,生活保障等
服务,以减轻企业负担。

企业无力或不愿意提供的,与公共利益相关的,需要政策引导和规范的服务交由政府执行后还能避免短期化的发展战略,实现长期多快好省的经济与社会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