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细胞癌癌前病变的诊断和治疗多学科专家共识(2020版)》要点

合集下载

肝血管瘤诊断和治疗多学科专家共识(2019完整版)

肝血管瘤诊断和治疗多学科专家共识(2019完整版)

肝血管瘤诊断和治疗多学科专家共识(2019完整版)肝血管瘤是一种常见的良性肿瘤,随着健康体检和影像学检查手段的普及,其检出率日益增多,需要更多的诊断和治疗。

虽然近年来对肝血管瘤的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仍缺乏高级别的临床研究证据。

因此,制订肝血管瘤诊断和治疗的专家共识势在必行,以规范临床诊断和治疗,提高医务人员的诊断和治疗水平,造福于患者。

肝血管瘤的发病率约为1.5%,男女比例约为1.3∶1,高发年龄段为40~60岁,其中约58%的患者属于该年龄段。

肝血管瘤通常被认为是胚胎发育过程中血管过度发育或分化异常导致的血管畸形,其中以肝海绵状血管瘤最常见。

女性患者的发病率可能与性激素水平升高有关。

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肝血管瘤的检出率和诊断准确率日益提高。

肝血管瘤可表现为孤立、多发和弥漫生长,根据肿瘤含纤维组织多少,可分为不同亚型,其中以海绵状血管瘤最多见。

注:该文章已经没有明显的格式错误,因此只进行了小幅度的改写。

一项全国多中心真实世界研究发现,海绵状血管瘤占据了肝血管瘤患者的96%。

肝血管瘤是一种良性病变,主要由大量血管组织构成,通常由肝动脉供血。

海绵状血管瘤的形态学表现多样,包括规则圆形、卵圆形和不规则病灶。

肝血管瘤因无恶变倾向,大多数患者可终身与瘤共存。

然而,仍有部分患者因血管瘤进展,出现腹痛等症状或并发自发破裂出血,存在一定的致命风险而需进行治疗。

肝血管瘤通常无症状,以单发病灶最为常见。

临床表现与肿瘤直径、部位相关。

若肿瘤直径>5cm,可因对邻近组织和脏器的压迫导致产生临床症状。

腹部症状主要表现为右季肋区不适感或胀痛。

少数患者因为巨大血管瘤或肝门部血管瘤对胆道的压迫引起黄疸,或压迫肝静脉和(或)下腔静脉导致布加综合征。

肿瘤内若有血栓形成或坏死可致发热及全身消耗性凝血等严重并发症。

部分患者会产生焦虑,主要表现为对肿瘤继续增大的担心、手术风险的恐惧以及治疗花费的顾虑。

肝血管瘤的诊断主要依赖于影像学检查。

《肝细胞癌合并血管侵犯专家共识》要点

《肝细胞癌合并血管侵犯专家共识》要点

《肝细胞癌合并血管侵犯专家共识》要点肝细胞癌合并血管侵犯是影响肝细胞癌预后的重要因素。

血管侵犯分为大血管侵犯和微小血管侵犯(以下简称mVI)。

大血管侵犯指门静脉及其主要分支形成的癌栓(以下简称PVTT)。

而mVI尚无明确统一定义,多指癌栓位于门静脉终末分支,癌灶包膜血管,有内皮细胞衬覆的血管腔内及远离肿瘤部位的血管(即“异位”癌栓)等。

1 循证医学证据,依据循证医学证据分级的GRADE系统2 PVTT的诊断及分型2.1 影像学诊断PVTT的影像学诊断必须结合血清学检查和病理学诊断。

对于PVTT的诊断,必须结合肝癌的诊断。

PVTT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包括:B超、CT(平扫及增强)、MRI(T1WI、T2WI、DWI及增强)、DSA等。

如果肝细胞癌诊断明确,有以下影像学征象将提示PVTT :①超声表现为门静脉内充满或部分充盈异常回声团,多为低回声,彩色多普勒显示为动脉频谱,超声造影示门静脉内占位有强化。

Tarantino 等告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PVTT 的特异性达100%,超声造影诊断PVTT的敏感性为88%,特异性为100%。

②CT和MRI表现为门静脉腔内占位,CT平扫呈低或等密度,MR的T1WI呈低或等信号,T2WI为中等及略高信号,扩散成像(简称DWI)呈高信号,增强扫描PVTT有不同程度的强化,与平扫相比一般CT 值增高≥20HU,MR增强≥15%。

特别是对于造影剂过敏或肾功能较差无法增强扫描的患者,MRI的DWI图像表观扩散系数(简称ADC)对鉴别栓子的良、恶性有帮助,当栓子的信号与原发肝细胞癌的信号相似,加上栓子的ADC值与原发癌灶的ADC值比值<2时,考虑为PVTT。

③门静脉扩张:门静脉内栓子导致门静脉扩张,Shah等研究报道如门静脉主干管径≥1.8cm,门静脉右支管径≥1.6cm,门静脉左支管径≥1.8cm,以及同一肝叶内同级门静脉分支异常扩张,均高度考虑为PVTT。

门静脉扩张加上栓子的强化,CT诊断PVTT 的敏感性达86%,特异性为100%。

肝细胞癌癌前病变的诊断和治疗多学科专家共识(2020版) 《中华肝脏病杂志》编辑委员会

肝细胞癌癌前病变的诊断和治疗多学科专家共识(2020版) 《中华肝脏病杂志》编辑委员会

通常也被视为HCC 癌前风险病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9]。
小于1 mm 的异型肝细胞病灶,主要由小细胞样改变和铁染色
2 HCC 癌前病变的筛查
阴性的肝细胞团构成。
早期发现HCC 癌前病变,是患者阻断其发生和获得根治 3. 1. 2 异型增生结节( , ) dysplastic nodules DN 与周围肝组织
变的筛查在胃癌、大肠癌和宫颈癌等恶性肿瘤的诊治中已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肝硬化状态下的不典型增生结节具有较强的恶变潜 能,尤其是高级别不典型增生结节癌变率极高。 基于国内外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和专家临床经验,《 肝细胞癌癌前病变的诊断和 治疗多学科专家共识(2020 版) 》 经多学科协作对肝脏高级别不典型增生结节作为肝癌的癌前病变,从概念、筛查、诊断、治疗和随 访等各方面进行了归纳和界定,旨在提出和建立肝癌癌前病变的概念和诊疗原则,为降低我国肝癌的发病率和提高肝癌的总体治 疗效果作出贡献。
收 基 通doi稿 金 信:1日 项 作0.期 者目39:::62夏9国(0/c2锋js家0.tci,s-2自陆s00n12.然军71-s0军h科01m17医学s;A-修大0基542回学35金66日第).(2期一8012:附7027.0属302130医4.0-0院0)072;(重-重1庆庆7。西市南社医会院民)生肝项胆外目 张科大,电志子,重信庆箱医:fr科an大kfx学ia@附1属63第. c二om医;院感染病科,电子信箱:
HGDN 是恶性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8]。目前病理学上对HCC 癌 (3)当肝内出现多发结节性病灶时,其中一个结节的病理诊断并
前病变的认识通常为:在慢性乙型肝炎等肝病背景下,肝组织出 不能反映或代替其他结节的病变性质和演变阶段。
现一定的组织结构和细胞形态上的异型性,形成具有潜在恶变 HCC 癌前病变的病理学特点主要来自于术后切除标本的

《2023年美国肝病学会实践指导:肝细胞癌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意见要点

《2023年美国肝病学会实践指导:肝细胞癌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意见要点

·指南与规范·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23.09.008《2023年美国肝病学会实践指导:肝细胞癌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意见要点王科淳,王明达,杨田海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东方肝胆外科医院)肝外二科,上海 200438通信作者:杨田,************************(ORCID: 0000-0003-1544-0976)摘要:2023年5月,美国肝病学会在线发表《2023年美国肝病学会实践指导:肝细胞癌的预防、诊断和治疗》。

该指导意见主要围绕肝细胞癌(HCC)的预防、诊断和治疗等方面展开,针对当前临床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作出了相应的建议和指导。

该指导意见提出了HCC筛查的重要性和适用人群,明确了早期HCC的诊断标准和手段,强调了手术治疗在HCC 治疗中的地位和注意事项,同时也提及了HCC放疗、消融、介入和靶向治疗等其他治疗手段的使用及优缺点。

此外,该实践指导还介绍了HCC随访的项目内容和频次等细节方面的问题。

笔者团队对该指导意见进行摘译,系统介绍指导意见中的各类评估要点以及临床管理的相关建议,以期为HCC患者的临床管理和决策制定提供更多循证医学证据。

关键词:癌,肝细胞;预防;诊断;治疗学;美国;共识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2273074, 81972726);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计划(23XD1424900);上海市卫生健康学科带头人(2022XD001)Key points in AASLD Practice Guidance on Prevention,Diagnosis,and Treatment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2023)WANG Kechun,WANG Mingda,YANG Tian.(Second Department of Hepatic Surgery,Eastern Hepatobiliary Surgery Hospital, The Thir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Navy Medic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438, China)Corresponding author: YANG Tian,************************(ORCID: 0000-0003-1544-0976)Abstract:In May 2023, the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Liver Diseases (AASLD) published AASLD Practice Guidance on Prevention,Diagnosis,and Treatment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2023)online. The guidance mainly focuses on the prevention,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 and provides corresponding suggestions and guidance for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current clinical practice. The guidance emphasizes the importance and target population of HCC screening,specifies the diagnostic criteria and methods for early HCC, highlights the role of surgical treatment and related precautions in the treatment of HCC, and mentions the use of other treatment methods (such as radiotherapy, ablation, interventional therapy, and targeted therapy) and their own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In addition, the guidance also introduces the details of HCC follow-up, such as examination items and frequency. The author’s team makes an excerpt of this guidance and systematically introduces the various key points for evaluation and related recommendations for clinical management,in order to provide a basis for the clinical management and decision-making of HCC patients from the aspect of evidence-based medicine.Key words:Carcinoma, Hepatocellular; Prevention; Diagnosis; Therapeutics; United States; ConsensusResearch funding: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82273074,81972726);Shanghai Outstanding Academic Leader Program (23XD1424900); Shanghai Health Academic Leader Program (2022XD001)2018年,美国肝病学会(AASLD)采用GRADE分级系统评估循证医学证据和建议推荐强度,并制定了肝细胞癌(HCC)治疗指南。

肝细胞癌诊断与治疗路线图(修订版)

肝细胞癌诊断与治疗路线图(修订版)
虫垡处型苤麦垫!!堡§旦箜塾鲞筮§塑£毡!』§!垡:地!垫12:坠i:艘。№:§
505・
.标准与规范.
肝细胞癌诊断与治疗路线图(修订版)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肝脏外科学组
肝细胞癌(}lepaloceUIIl盯carcinoma,HCC)是常见功能状况 等因素。2010年,《腹部外科》刊发的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肝脏外科陈孝平教授主持制定的《肝细胞癌诊断与治疗路线 图》得到积极反响。根据广大读者的反馈意见,经陈孝平教授提议,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肝脏外科学组全体委员以及有关 专家对《肝细胞癌诊断与治疗路线图》进行了讨论、修订。现将《肝细胞癌诊断与治疗路线图(修订版)》发布如下,供相关临 床医生参考。
^即:甲胎蛋白;TALE:经肝动脉化疗栓塞
DOI:10,3760/ema.j.issn.0529-5815.2012.06.009 通信作者:陈孝平,Email:chenxp@mednmil.coⅢ.vll
万方数据
・506・
《肝细胞癌诊断与治疗路线图(修订版)》专家组成员(按姓氏汉语拼音排序):蔡秀军、陈孝平、陈义发、戴朝六、丁伟、丁 史涛、樊嘉、耿小平、黄志勇、李波、刘景丰、刘连新、罗开元、毛先海、毛羽、彭宝岗、彭承宏、彭吉润、钱建民、沈锋、王志明、昊问 汉、徐海涛、杨甲梅、叶胜龙、尹涛、张必翔、张玲、张水军、张学文、张玉宝、张志伟、周伟平 执笔:陈孝平、张志伟
(收稿日期:2012-01-20)
(本文编辑:杨子明)
万方数据

2020《中国胃黏膜癌前状态和癌前病变的处理策略专家共识》要点

2020《中国胃黏膜癌前状态和癌前病变的处理策略专家共识》要点

2020《中国胃黏膜癌前状态和癌前病变的处理策略专家共识》要点2020年11月,由国家消化系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国家消化道早癌防治中心联盟牵头,联合发布了《中国胃黏膜癌前状态和癌前病变的处理策略专家共识,2020年》。

今天,我就这个最新的共识,用最通俗的语言给大家解读一下,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什么是癌前疾病和癌前病变?癌前疾病是临床概念,癌前病变是病理概念,都代表着一种癌前期的状态,都有可能发展为癌。

癌前疾病是指,与胃癌相关的胃良性疾病,但有发生胃癌的危险性,如慢性萎缩性胃炎、肠化、胃溃疡、胃息肉、手术后胃肥厚性的胃炎、恶性贫血等。

癌前病变是指已经证实与胃癌发生密切相关的病理变化,即异型增生,又称上皮内瘤变;1、萎缩与肠化(CAG)胃黏膜萎缩是指胃腔固有腺体减少,胃黏膜变薄,胃小凹变浅。

胃黏膜萎缩包括生理性萎缩和病理性萎缩,其中病理性萎缩又包括非化生性萎缩和化生性萎缩两种类型。

肠上皮化生是指胃粘膜上皮细胞被肠型上皮细胞所代替,即胃粘膜中出现类似小肠或大肠粘膜的上皮细胞,它是胃粘膜损伤的一种指标。

进展为胃腺癌最常见的胃黏膜状态是胃黏膜萎缩和肠化生,统称为CAG。

2、异型增生和上皮内瘤变(GIN)又称不典型增生、非典型增生,是指胃黏膜的结构和上皮偏离了正常状态,形态学上表现为细胞的异型性和腺体结构的紊乱。

是正常胃粘膜转化为胃癌之前的最后一个步骤,是重要的癌前病变。

分为轻、中、重3类;其中轻中度的异型增生称为低级别上皮内瘤变(LGIN);重度异型增生称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HGIN)。

3、CAG和GIN都有癌变的可能根据肠型胃癌的Correa模式,发展路径为:正常胃黏膜→慢性炎症→萎缩性胃炎→肠化生→IN→胃癌胃黏膜萎缩、肠化生和GIN均有发生胃癌的风险。

但癌变几率不同,萎缩性胃炎、肠化、异型增生的风险依次增高。

胃黏膜萎缩范围与胃癌的发生风险存在相关性,但一般经过异型增生阶段。

所以萎缩和肠化要避免其进展为HGIN。

(精品)医学课件:肝细胞癌(英文版)

(精品)医学课件:肝细胞癌(英文版)

2023医学课件:肝细胞癌(英文版)CATALOGUE 目录•肝细胞癌的概述•肝细胞癌的筛查与诊断•肝细胞癌的治疗•肝细胞癌的预后与康复•肝细胞癌的预防•肝细胞癌的最新研究进展01肝细胞癌的概述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一种原发性肝癌,由肝细胞异常增生和分化不完全引起。

定义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分类标准,HCC 可分为典型 HCC、腺癌、梭形细胞癌和混合型等四种类型。

分类定义与分类发病率HCC 在全球范围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特别是在亚洲地区,其发病率较高。

危险因素HCC 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包括慢性肝炎病毒感染、长期饮酒、黄曲霉素污染、遗传因素等。

流行病学1肝细胞癌的病理生理学23慢性肝炎病毒感染导致肝细胞受到持续性损伤,促进 HCC 的发生。

肝细胞损伤HCC 肿瘤血管的生成在 HCC 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为肿瘤提供营养和氧气。

肿瘤血管生成HCC 肿瘤细胞通过多种机制逃避机体免疫系统的监视,如表达免疫抑制分子和缺乏免疫刺激性细胞因子等。

免疫逃逸02肝细胞癌的筛查与诊断03其他检查如肝活检,肝静脉导管取样等,用于确诊病变性质。

筛查方法01血液检查包括肝功能检查,甲胎蛋白(AFP)检查等,可早期发现肝脏病变。

02Imaging studiesCT scan, MRI scan, ultrasound等,有助于发现肝脏病变和评估病变范围。

诊断流程医生通过问诊和体检,了解患者症状和体征,进行初步评估。

初步评估 进行影像学检查,如CT、MRI、超声等,以确定病变部位、数量和范围。

Imaging studies 对可疑病变进行组织活检,以确诊肝细胞癌。

Biopsy 通过进一步的检查和评估,确定病变分期,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StagingCT scan可清晰显示肝脏内部的病变,包括肿瘤的大小、位置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影像学诊断MRI scan对于某些特殊情况下,MRI可以提供更为准确的诊断信息。

多原发早期肺癌诊疗专家共识(2022)解读PPT课件

多原发早期肺癌诊疗专家共识(2022)解读PPT课件
PET-CT检查可显示肺部病 变的功能代谢情况,有助 于良恶性鉴别。
全身扫描
PET-CT检查可进行全身扫 描,发现肺部以外的转移 灶。
定量评估
通过标准化摄取值(SUV )等定量指标,可对肺部 病变进行更为准确的评估 。
04
病理学诊断在多原发早期肺 癌中的价值
组织学类型及特点
腺癌
最常见的组织学类型,具 有多种形态学亚型,如腺 泡状腺癌、乳头状腺癌等 。
早期肺癌的诊疗提供更准确的指导。
THANKS
ROS1基因重排,与肺癌的发生 和发展有关,可作为潜在的治疗 靶点。
免疫组化染色辅助诊断
TTF-1
甲状腺转录因子-1,用 于鉴别肺癌与甲状腺癌
等肿瘤。
Napsin A
天冬氨酸蛋白酶A,用 于辅助诊断肺腺癌。
P40
鳞状细胞癌特异性抗体 ,用于辅助诊断肺鳞癌

05
治疗策略与方案选择
手术治疗原则及术式选择
临床表现与诊断方法
临床表现
多原发早期肺癌的临床表现多样,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随 着病情发展,可能出现咳嗽、咳痰、咯血、胸痛、呼吸困难 等症状。
诊断方法
多原发早期肺癌的诊断需要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检 查和病理学检查。常用的影像学检查包括X线胸片、CT、 MRI等,病理学检查包括穿刺活检和手术切除标本的病理检 查。
结构安排
本文首先介绍了共识的背景和意义,然后阐述了肺癌的现状及挑战,接着对共识中的关键内容进行详 细解读,包括诊断、治疗、随访等方面的规范和建议。最后总结了共识的实践意义和应用价值。
02
多原发早期肺癌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多原发早期肺癌是指同一患者肺内同 时或先后发生两个或两个以上原发性 恶性肿瘤,以肺癌为主,其他原发癌 部位不限。

《肝脏良性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要点

《肝脏良性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要点

《肝脏良性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要点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肝脏良性占位性病变(benign occupation of the liver,BOL)的检出率不断提高,但在其诊断与治疗方面却尚无规范可循。

1 循证医学证据级别与推荐强度2 BOL的分类BOL的分类参照2010版WHO提出的消化系统肿瘤组织学分类进行命名。

值得注意的是,肝脏不典型增生结节、肝脏胆管细胞乳头状瘤、肝脏胆管细胞囊腺瘤(BCA)、肝腺瘤、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HAML)等属癌前病变。

3 BOL的诊断要点BOL的诊断应重视肝病背景和流行病学背景。

我国>80%的原发性肝癌合并肝炎或肝硬化病史,而除肝脏不典型增生结节以外的BOL极少合并肝硬化。

腹部超声检查通常用于BOL筛查和随访。

多排螺旋CT (MDCT)或MRI平扫加增强扫描则用于确诊BOL,且两者可为互补。

MRI检查鉴别肝硬化增生、不典型增生结节及小肝癌方面更具优势,尤其是新型对比剂钆塞酸二钠的应用可明显提高小肝癌的诊断准确性。

PET/CT 检查鉴别诊断良恶性肝脏肿瘤有一定价值,可选择性应用。

实验室检查对大多数BOL诊断无帮助,但肝包虫病血清学试验对诊断有决定性意义,AFP、CA19-9、CEA等肿瘤标志物有助于良恶性占位性病变的鉴别诊断。

当临床治疗决策必要而影像学检查无法确诊时,可行肝穿刺活组织病理学检查以明确诊断。

对于特定类型的BOL,肝穿刺活组织还可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以获取组织学分型并指导治疗。

4 BOL的鉴别诊断BOL的诊断须建立在排除肝脏恶性肿瘤基础上。

因此,诊断BOL的过程也是与恶性肿瘤相鉴别的过程。

实性BOL需与原发性肝癌、转移性肝癌、肝胆管细胞癌等鉴别;囊性BOL需与肝脏胆管囊腺癌(BCAC)等相鉴别。

肿瘤影像学特征,生长速度,肝炎及肝硬化病史,AFP、CEA、CA19-9等肿瘤标志物是鉴别诊断的主要依据。

5 BOL的处理原则推荐1:BOL的诊断必须结合病史,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进行综合分析,并在排除肝脏恶性肿瘤的基础上作出诊断(证据级别Ⅰ,推荐等级强)。

《2020肝癌ASCO指南》:肝癌治疗一线、二线诊疗方案

《2020肝癌ASCO指南》:肝癌治疗一线、二线诊疗方案

《2020肝癌ASCO指南》:肝癌治疗一线、二线诊疗方案近日,JCO发布由美国临床肿瘤学会制定的晚期肝细胞癌(HCC)系统治疗指南。

该指南对已发表的关于晚期HCC系统治疗的III期随机对照试验(2007-2020年)进行系统性回顾,并为该患者群体提供推荐的治疗方案。

该指南共纳入9个III期随机对照试验,讨论多种治疗方案,主推阿替利珠单抗联用贝伐珠单抗(T+A)作为大多数HCC的一线治疗方案。

肝癌系统治疗现状1、一线治疗方案PK(1)索拉非尼对比安慰剂,OS显著获益!在欧美地区开展的SHARP试验中,索拉非尼一线治疗晚期肝癌的中位OS为14.8个月;而在亚太地区开展的ORIENTAL试验的结果表明,索拉非尼组的中位OS为6.5个月。

(2)仑伐替尼对比索拉非尼,达到非劣效结果REFLECT研究的临床数据显示,中位OS(总生存期)乐伐替尼组有延长趋势(13.6m vs 12.3m),虽然没有统计学差异,但是REFLECT的亚组分析发现,乐伐替尼组的中国+台湾+香港的中位OS比索拉组延长了整整4.8个月,差异显著!此外,乐伐替尼对于乙肝相关性肝癌疗效更佳。

(3)“T+A”对比索拉非尼,首次获得优效结果IMbrave150研究显示,“T+A”方案OS明显优于索拉非尼。

索拉非尼组中位OS为13.2个月,“T+A”组暂未达到;“T+A”方案mPFS为6.8个月,ORR高达27.3%,DCR为73.6%;相较于索拉非尼均有明显改善。

(4)纳武利尤单抗对比索拉非尼,未达到预期结果ChcekMate-459研究结果显示,OS差异不具有显著性,在纳武利尤单抗组中,ORR为16%,4%为CR,12%为PR;而在索拉非尼组中,6%为PR,1%为CR。

2、二线治疗方案PK(1)瑞戈非尼对比安慰剂,临床疗效指标均有获益RESOURSE研究结果显示,与安慰剂相比,瑞戈非尼的OS明显更好(10.6 vs 7.6个月)。

一线索拉非尼序贯瑞戈非尼治疗总生存较长(26.0个月vs 19.2个月)。

最新:肝细胞癌癌前病变诊断和治疗多学科专家共识

最新:肝细胞癌癌前病变诊断和治疗多学科专家共识

最新:肝细胞癌癌前病变诊断和治疗多学科专家共识肝癌的发生与肝内癌前病变的形成密切相关,肝癌癌前病变的相关临床及基础研究发展较快,诊断和治疗的理念和具体技术方法也随之有了新的变化和进展。

《肝细胞癌癌前病变诊断和治疗多学科专家共识(2023版)》是在2020年第一版的基础上进行的更新,主要提出了以下推荐意见。

肝细胞癌(HCC)癌前病变的定义推荐意见1:HCC癌前病变通常发生在慢性肝炎和肝硬化的基础上,根据目前临床病理学领域的研究进展,建议将低度异型增生结节(LGDN)>高度异型增生结节(HGDN)和B-连环蛋白(β∙catenin)高表达的肝细胞腺瘤(HCA)定义为HCC的癌前病变(专家共识度:87.38%)oHCC癌前病变的筛查推荐意见2:对于HCC高风险和极高风险人群,包括各种慢性肝炎、酒精性肝病(ALD)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所致的肝硬化患者、β-catenin高表达的HCA,以及HBV和/或HCV慢性感染且年龄》40岁者,应该进行常规影像学随访和联合肿瘤标志物AFP、PlVKA-II及AFP-L3筛查;筛查间隔时间建议为3〜6个月(专家共识度:97.09%)o 推荐意见3:HBV/HCV合并肝硬化患者,不管有无经过抗病毒治疗获得持续病毒学应答(SVR),均应按高危人群定期随访进行HCC癌前病变的早期筛查(专家共识度:99.82%)o推荐意见4:肝硬化失代偿期(Child-PUghB〜C级)发生HCC的风险更大。

由于这些患者存在肝功能衰竭或难以控制的并发症,不能接受根治性治疗,但从这部分患者早诊早治的获益上看,尽管成本较高,仍需按风险人群进行动态监测(专家共识度:96.11%)oHCC癌前病变的诊断推荐意见5:病理学检查是诊断HCC癌前病变的金标准。

为提高肝内结节病变性质诊断的准确性,对需行肝活检的患者,建议行粗针穿刺,应包括病变区域和与周围肝组织交界区域,尤其是对HGDN和早期HCC(eHCC)的诊断,需要经验丰富的病理学专家谨慎判断。

临床诊疗规范|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19年完整版)

临床诊疗规范|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19年完整版)

临床诊疗规范|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19年完整版)1、概述原发性肝癌是目前我国第4位常见恶性肿瘤及第2位肿瘤致死病因,严重威胁我国人民的生命和健康[1-2]。

原发性肝癌主要包括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肝内胆管癌(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ICC)和HCC-ICC混合型3种不同病理学类型,3者在发病机制、生物学行为、组织学形态、治疗方法以及预后等方面差异较大,其中HCC占85%~90%。

因此,本规范中的“肝癌”指HCC。

为进一步规范我国肝癌诊疗行为,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医政医管局于2017年6月主持制定和颁布了《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17年版)》。

该规范的颁布反映了当时我国肝癌诊断和多学科综合治疗以及研究的状况,对规范肝癌诊疗的临床行为、改善肝癌病人预后、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以及优化医疗资源发挥了重要作用。

自2017年至今,在肝癌的诊断、分期及治疗方面国内外新出现了许多符合循证医学原则的高级别证据,尤其是适应中国国情的研究成果。

为此,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医管局委托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组织全国肝癌领域的多学科专家,结合目前肝癌临床研究的实际,修订并更新形成《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19年版)》(以下简称规范)。

本规范参照的循证医学证据等级按照《牛津循证医学中心2011版》进行分级(附录1)。

2 筛查和诊断2.1 肝癌高危人群的监测筛查对肝癌高危人群的筛查有助于肝癌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提高肝癌疗效的关键。

在我国,肝癌高危人群主要包括:具有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和(或)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感染、过度饮酒、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长期食用被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食物、各种其他原因引起的肝硬化以及有肝癌家族史等人群,尤其是年龄>40岁的男性风险更大。

肺癌诊断早期中国专家共识(2023)

肺癌诊断早期中国专家共识(2023)

问题1:早期肺癌发生的危险因素?
推荐意见1
肺癌发生主要与以下危险因素相关:吸烟、被动吸烟、室内外环 境污染、长期接触砷、铬、石棉、镍、镉、铍、二氧化硅、柴油 和汽油废气及煤焦油等,或接触放射性物质如铀和镭等职业致癌 物质暴露史、既往恶性肿瘤病史、一级亲属肺癌家族史、慢性阻 塞性肺病、肺纤维化、肺结核等慢性肺部疾病及其他危险因素。
请在插入菜单—页眉和页脚中修改此文本
11
/03
问题 3:肺癌高危人群筛查影像学检查如何推荐?
问题 3:肺癌高危人群筛查影像学检查如何推荐?
推荐意见3
对于高危人群肺癌筛查推荐胸部低剂量 CT(LDCT),不推荐胸部 X 线用于肺癌筛 查。
推荐意见4
对于复诊或疑似早期肺癌的肺结节,推荐胸部薄层 CT+结节三维重建;可使用定量 CT 分析与计算机辅助、人工智能辅助评估肺结节诊断。
15
问题 3:肺癌高危人群筛查影像学检查如何推荐?
【推荐意见 3】解读-影像学检查
5. 定 量 CT 分 析 与 计 算 机 辅 助 诊 断 (quantitative computed tomography and computer aided diagnosis, CAD):定量CT可将病灶的常规CT影像特征进行量化,较常规 CT 提供的大多数的二分类定性分析或者 二维测量更加客观且精准。
21
问题5:疑诊早期肺癌患者相关标志物检测?
【推荐意见7-9】解读-传统的肺癌标志物
1. 血清肺癌标志物:目前临床常用的原发性肺癌标志物有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NSE)、细胞角蛋白片段 19(CYFRA21-1)、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RP)和鳞状上皮细胞癌抗 (SCC)。

肝细胞癌癌前病变诊断和治疗多学科专家共识(2023版)解读PPT课件

肝细胞癌癌前病变诊断和治疗多学科专家共识(2023版)解读PPT课件

影像学新技术应用
人工智能辅助诊断
利用深度学习等人工智能技术,对肝脏影像数据进行自动分析和诊 断,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效率。
影像组学
通过提取和分析肝脏影像的定量特征,揭示病变组织的生物学行为 和预后信息,为精准治疗提供决策支持。
功能成像技术
包括波谱成像、化学交换饱和转移成像等,提供肝脏代谢、生化及分 子水平的信息,有助于深入理解病变机制和评估治疗效果。
对于具有明确肝细胞癌癌前病变,如肝 硬化、肝纤维化等,且病变局限、肝功 能代偿良好的患者,可考虑外科手术治 疗。此外,对于无法排除恶性病变的肝 脏结节,也需通过手术进行活检或切除 。
VS
手术禁忌证
对于肝功能严重受损、凝血功能明显障碍 、全身状况差不能耐受手术,以及病变广 泛或已发生远处转移的患者,不宜进行外 科手术治疗。
灰阶超声
01
显示肝脏实质回声、肝内管道结构及其走行,观察肝内占位性
病变的形态、大小、边界及内部回声等。
彩色多普勒超声
02
观察肝内占位性病变的血流分布、血流速度和频谱特征,有助
于判断病变性质。
超声造影
03
通过静脉注射超声造影剂,观察肝脏占位性病变在不同时相的
增强表现,提高病变的检出率和定性诊断的准确性。
肝细胞癌癌前病变的诊断主要依赖于影像学检查(如超声、CT、MRI等)和病理学检 查。其中,病理学检查是确诊的金标准,可以通过穿刺活检或手术切除等方式获取组织 标本进行病理学检查。同时,结合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等结果进行综合
判断,有助于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03
肝细胞癌癌前病变的影像学评估
超声检查
推动多学科协作和远程医疗在肝细胞 癌癌前病变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提 高医疗效率和质量。

肝细胞肝癌规范化诊治指南(2020版)

肝细胞肝癌规范化诊治指南(2020版)

肝细胞肝癌规范化诊治指南1范围本指南规定了原发性肝细胞肝癌(简称肝癌)的规范化诊治流程、诊断依据、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案。

本指南适用于具备相应资质的地、市级医疗卫生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对肝癌的诊断和治疗。

2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2.1 肝细胞肝癌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3 缩略语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指南:3.1 HCC(hepatocellular carcinoma)肝细胞肝癌3.2 AFP: (a-fetoprotein) 甲胎蛋白3.3 CEA: (carcinoembryonic antigen) 癌胚抗原3.4 CA19-9:(Carbohydrate Atigen 19-9)糖抗原19-93.5 ICG15: (Indo Cyanine Green)吲哚氰绿15分钟潴留率3.6 HBV:(hepatitis B virus)乙肝病毒3.7 HCV:(hepatitis C virus)丙肝病毒3.8 TAIT:( transarterial interventional therapy)经动脉介入治疗3.9 TACE:(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经动脉化疗栓塞术3.10RFA:(radiofrequency ablation)射频消融3.11PEI :(percutaneous ethanol injection)经皮无水酒精注射3.12MWA:(microwave ablation)微波消融3.133DCRT:(3-dimensional conformal radiation therapy)三维适形放疗3.14 IMRT:(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调强适形放疗4 诊治流程图1 肝癌诊断流程a.AFP≥200ng/ml而肝脏未发现占位者,也应密切随诊监测,诊断困难的病例建议转上级医院b.对高度怀疑恶性患者可考虑缩短复查间隔时间,间隔1月复查AFPc.动态显像检查包括超声造影、CT及MRI增强扫描d.细胞学穿刺不作为常规推荐,诊断困难的病例建议转上级医院进一步诊治。

肝细胞癌免疫联合治疗多学科中国专家共识(2023版)解读PPT课件

肝细胞癌免疫联合治疗多学科中国专家共识(2023版)解读PPT课件
近年来,免疫治疗在肝细胞癌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多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等药物获批用于临床,为肝细胞癌患者提 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多学科协作重要性凸显
肝细胞癌治疗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包括肿瘤内科、肝胆外科、介入治疗等。多学科协作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生 活质量,因此制定多学科共识具有重要意义。
推动规范化治疗和提高认知水平
出血
由于肝功能受损和凝血机制障碍,患者可能出现消化道出血、鼻出血等症状。预防策略包 括避免刺激性食物和药物,定期监测凝血功能,及时处理出血事件。
肝性脑病
肝性脑病是肝细胞癌的严重并发症之一,表现为意识障碍、行为异常等。预防策略包括限 制蛋白质摄入,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积极治疗原发疾病等。
支持性治疗措施推荐
免疫治疗疗效因人而异
虽然免疫治疗在部分患者中取得了显著疗效,但仍有部分患者对免疫治 疗不敏感或出现耐药现象,因此需要进一步探索免疫治疗疗效的预测指 标和个性化治疗方案。
免疫治疗相关不良反应管理
免疫治疗可能会引起一些特殊的不良反应,如免疫相关性肺炎、肝炎等 。这些不良反应的管理需要临床医生的密切关注和及时处理,以保障患 者安全。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与应对策略探讨
随着免疫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未来肝细胞癌免疫联合治疗将更加 精准和个性化,需要关注新技术的研 究和应用。
未来需要关注肝细胞癌免疫联合治疗 的耐药性和安全性问题,加强相关研 究和监管,确保治疗的安全和有效性 。
针对肝细胞癌的免疫治疗将面临更多 的挑战和机遇,需要加强国际合作和 交流,共同推动相关领域的发展。
针对免疫治疗可能引起的特殊 不良反应,提供处理建议和预 防措施,帮助临床医生更好地 管理患者的不良反应。
展望未来发展方向
结合当前肝细胞癌免疫治疗的 研究进展和存在的挑战,展望 未来的发展方向和趋势,为肝 细胞癌免疫治疗领域的持续发 展提供思路和建议。

《原发性肝癌转化及围手术期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要点

《原发性肝癌转化及围手术期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要点

《原发性肝癌转化及围手术期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要点一、肝癌转化及围手术期治疗现状原发性肝癌是目前我国第4位常见恶性肿瘤及第2位肿瘤致死病因,严重威胁我国人民的生命和健康。

原发性肝癌中75%~85%为肝细胞癌(以下简称肝癌)。

外科根治性治疗仍是肝癌实现长期生存最有效的治疗手段。

早期肝癌[中国肝癌分期(CNLC)Ⅰa期、Ⅰb期和Ⅱa期]首选手术切除、局部消融、肝移植等根治性治疗,中位生存时间可>5年。

然而,肝癌患者术后5年复发转移率高达70%。

约64%的中国肝癌患者在初诊时已属于中晚期(CNLCⅡb期、Ⅲa期和Ⅲb期)。

此类患者预后差,虽有部分患者仍能从手术切除中获益,但绝大多数患者已不适合首选手术切除,需通过转化及围手术期治疗等多学科综合治疗方式,以进一步提高远期生存率。

近年来,肝癌的非手术治疗取得显著进展。

系统抗肿瘤治疗,特别是靶向药物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的联合应用,如阿替利珠单克隆抗体(以下简称单抗)联合贝伐珠单抗(IMbrave 150研究)、信迪利单抗联合贝伐珠单抗类似物(IBI305)(ORIENT32研究)、曲美木单抗联合度伐利尤单抗(HIMALAYA研究)、卡瑞利珠单抗联合阿帕替尼(CARES310研究)等用于晚期或不可切除肝癌可获得20%~30%(基于RECIST 1.1)的客观缓解率(ORR),中位生存时间提高至约20个月。

另一方面,TACE、肝动脉灌注化疗(HAIC)和放射治疗等局部治疗手段也通过技术和药物的改进、与其他治疗方式的联合,在缩小肿瘤、控制癌栓、改善预后等方面较以往取得更好的效果。

二、肝癌转化及围手术期治疗相关定义的再认识共识1:转化治疗指不适合手术切除的肝癌患者,经过干预后获得适合手术切除机会,干预手段主要包括有功能的FLR转化和肿瘤学转化。

共识2:围手术期治疗指围绕肝癌手术全过程的治疗,其目的是为了进一步降低手术切除术后的复发转移率、提高远期生存率,主要包括新辅助治疗、术中相关治疗以及术后辅助治疗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肝细胞癌癌前病变的诊断和治疗多学科专家共识
(2020版)》要点
近年来,我国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总体仍呈上升趋势。

在癌症诊疗的历程中,临床和基础研究均认识到癌前病变的诊断及早期治疗的重要性。

比如慢性萎缩性胃炎、子宫颈慢性炎症、结直肠多发性腺瘤性息肉和乳腺囊性增生病等癌前病变的确立,以及规范而有效的干预措施,对降低部分癌症的发病率起到了显著的作用。

我国是肝病发病率较高的国家,有上亿的人群罹患肝脏疾病。

每年因肝炎、肝硬化和肝细胞癌(HCC)导致死亡的病例达数十万之多。

我国HCC的发生过程大多遵循“乙型肝炎-肝硬化-肝癌的三部曲”模式。

由于起病隐匿,大多数病例发现时已届晚期,失去了外科根治的机会。

因此,肝癌的五年总生存率目前仅为12.1%,名列17种常见恶性肿瘤总生存率的倒数第二位。

统计数据表明我国每年的HCC发病率和病死率非常相近,这表明现有的诊疗策略和措施对降低HCC 的五年总死亡率非常有限,因此探索新的HCC诊疗策略极其迫切。

1 HCC癌前病变的定义
近年来,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NIH)制定了癌前病变的五条标准,内容如下:(1)该癌前病变与相应的癌发生率增高有关;(2)当癌前病变进展到癌时,所发生的癌应产生于该癌前病变中的细胞;(3)癌前病变应不同于其发生的正常组织;(4)癌前病变与相应的癌在分子和表型特征上
有部分相似,但又有明显区别;(5)该癌前病变应有一种方法可以诊断。

目前病理学上对HCC癌前病变的认识通常为:在慢性乙型肝炎等肝病背景下,肝组织出现一定的组织结构和细胞形态上的异型性,形成具有潜在恶变风险的异型增生结节,常见病理类型包括LGDN和HGDN,两者的恶变风险依次增加。

2 HCC癌前病变的筛查
2.1 筛查人群
建议对于HBV感染,年龄≥20岁,有肝硬化表现的人群应当定期筛查。

对HCC风险人群,应当进行分层认定,根据不同的风险采用不同的筛查手段。

特别对于HCC高风险人群,应当及早开始筛查工作,包括:慢性乙型、丙型肝炎患者及病毒携带者,40岁以上男性或50岁以上女性,有长期酗酒和糖尿病者,有肝硬化者,有HCC家族史者。

2.2 筛查方法
首先通过病史回顾的方式确立高风险人群,对高风险人群发现直径≤2cm 的肝内结节或病灶,推荐行超声造影及肝胆特异性对比剂钆塞酸二钠(Gd-EOB-DTPA)增强MRI。

尤其是EOB-MRI对于鉴别LGDN、HGDN
和早期HCC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当然,肝内结节的活组织病理学检查仍然是HGDN诊断的金标准,但检查前需评估血小板、凝血象和腹水等临床指标。

2.3 筛查流程
初筛应针对所有HBV感染的成年人,通过病史调查确立高危人群,初筛后人群可采用较为经济易行的方法。

对于再生结节(RN)和LDGN 患者建议筛查时间为3~6个月,目的是监测其大小的变化和影像学特征的改变,且6个月左右应做一次EOB-MRI检查。

3 HCC癌前病变的诊断
由于HCC癌前病变的直径多小于2cm,目前早期诊断仍然较困难,临床上术前缺乏可靠的检测手段及依据,实际的检出率较低,大部分多在术后切除标本中明确。

目前HCC癌前病变的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病理学及分子诊断学技术。

3.1 病理诊断
病理学仍然是诊断HCC癌前病变的金标准。

3.1.1 异型增生灶(DF)
3.1.2 异型增生结节(DN)DN通常出现在具有肝硬化背景的肝组织内,包括LGDN和HGDN。

(1)LGDN:
(2)HGDN:
3.1.3 HGDN与eHCC的病理鉴别诊断
3.1.4 免疫组织化学诊断与鉴别诊断
对于常规病理切片下难以明确病变性质时,需要借助免疫组织化学(免疫组化)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

中国《原发性肝癌规范化病理诊断指南(2015年版)》提出了CD34+GPC-3+GS+HSP70的免疫组化诊断标志物谱推荐方案,对于肝细胞性良恶性肿瘤具有很好的辅助诊断价值。

3.2 影像诊断
3.2.1 常规超声主要作为筛查方法,可观察结节大小、回声强度、回声是否均匀等情况,癌前病变可表现为肝脏内低回声或高回声结节,与早期HCC难以鉴别。

3.2.2 超声造影(CEUS)CEUS可观察常规超声显示的内容,另可根据造影后血管增强模式的改变,进一步区分LGDN、HGDN和HCC。

在造影剂注入后,LGDN主要以“慢进等出”增强模式为主,多表现为等增强。

3.2.3 X线计算机断层成像CT虽是诊断HCC的常规方法,但在HGDN 的诊断上较为困难,在一些报道中敏感度仅为10%。

组织学上DNs可能比背景肝含有更多的铜和(或)铁,动脉血供少,在CT平扫和多期增强上相对于周围肝实质呈等密度。

通常HGDN在CT平扫中可表现为稍低或等密度的结节,其密度较均匀,边界欠清,增强扫描动脉期、门静脉期无明显强化,延迟期轻度强化,程度接近或稍低于周围肝实质。

3.2.4 磁共振成像(MRI)与CT相比,MRI无辐射,软组织对比分辨率高,多参数、多方位成像,常规序列之外的多种技术如动态增强动脉三期扫描,动脉期同层减影技术,弥散加权成像(DWI),磁敏感加权成像(SWI)等的综合应用,被认为是诊断和鉴别诊断DN相对敏感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3.2.5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因DSA为侵入性检查方法,不推
荐其用于HCC癌前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3.2.6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PET/CT)碳-11标记的乙酸盐(11C-acetate)或胆碱(11C-choline)PET显像可提高对高分化肝癌诊断的敏感度,与EOB-MRI有互补作用。

不推荐采用氟-18-脱氧葡萄糖(18F-FDG)PET/CT诊断HCC癌前病变。

3.3 血清学诊断
甲胎蛋白(AFP)为肝癌诊断中最常用的血清肿瘤标志物,但其敏感度与特异度有待提高。

异常凝血酶原(DCP)为维生素K缺乏/拮抗诱导蛋白,是伴随HCC特异产生的异常凝血酶原。

GPC-3是一种硫酸类肝素蛋白多糖,具有调控细胞生长、增殖、分化、迁移及黏附的作用,通常在少数器官组织中低水平表达。

骨桥蛋白(OPN)是一种多功能的磷酸糖蛋白,
在多种实体肿瘤中均呈高表达,部分释放入血致使血浆中OPN的表达水平升高。

综上所述,肝癌的癌变过程中可能伴随着一种或多种血清肿瘤标志物的升高。

单项检测或多项联合检测可显著提高肝癌诊断的阳性率,同样也可在癌前病变的诊断中提供借鉴。

4 HCC癌前病变的治疗
4.1 随访监测
加强对肝硬化患者的监测,是降低HCC发病率和提高HCC根治率及总生存率的重要方法。

4.2 局部消融治疗
对于临床明确诊断或高度疑似的HGDN,可推荐行RFA治疗,治疗的适应证:(1)单发或多发,未临近肝内一级血管、胆管分支,肝功能Child-PughA、B级;(2)HCC外科切除术后新发病灶,无法耐受手术切除,肝功能Child-PughA、B级;(3)合并HCC,无法耐受手术的患者。

禁忌证:(1)意识障碍;(2)合并全肝弥漫型HCC;(3)心、肺、肝、肾等主要器官功能衰竭;(4)胆系感染、败血症;(5)不可纠正的凝血功能障碍。

4.3 手术切除
根据HCC癌前病变的自然病程研究结果,HGDN其1年内的恶性转化率达到30%~40%,恶变率高于其他病变,因此对确诊HGDN的患者行手术治疗,是以达到根治性治疗目的为原则。

4.4 其他治疗
其他治疗可包括TACE、分子靶向治疗等。

目前TACE治疗HGDN的临床报道极少,其治疗的效用仍需大量前瞻性临床实验来评估,目前推荐TACE治疗的适应证:(1)多发或弥漫发生的HGDN,无法行根治性治疗,无肝肾功能严重障碍;(2)无法耐受手术治疗,病灶位于某些特殊部位,无法行RFA治疗。

同时,对于HBV并伴有肝硬化的患者必须行核苷类似物等抗病毒治疗,且应尽可能使病毒量降低到不可检测。

5 HCC癌前病变治疗后随访监测
在治疗后的第1年,推荐每3个月复查一次,后续每半年复查一次。

如有可能应做EOB-MRI检查。

对于术后病理发现伴有局灶癌变的患者,应按照肝癌的随访原则进行。

肝癌癌前病变的诊治流程见图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