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家》活动导学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鉴赏家》活动导学单

总一课时

活动五:真正的鉴赏家的内涵:真正的鉴赏家:用本真的眼睛和心灵去体验生活、感悟生活中的美;用简单直接发自肺腑的语言去表达艺术中的美;用执著且不涉任何功利色彩的热情去追求美。

活动六:参考明确:

[备用资料汪曾祺语“我不善于讲故事,也不喜欢太像小说的小说,即故事性很强的小说。故事性太强了,我觉得就不太真实了。”

(1)线索情节和结构:本文很难找到清楚的线索、强烈的冲突、紧凑的情节。但是仔细品读,文中只是写了一个字:“美”。这类似于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所以有学者评论,他的小说为“散文化的小说”。汪曾祺本人也曾在其文论《小说笔谈》中说:“一棵树是不会事先想到怎样长一个枝子,一片叶子,在长的。它就是这样长出来了。然而这一个枝子,这一片叶子,这样长,又都是有道理的。从来没有两个树枝、两片树叶是长在一个空间的。小说的结构是更内在的,更自然的。”本文其实就是以一种更贴近自然、更贴近生活常态、不可以雕琢的态度和方式,叙述身边的人和事的。

(2)人物:叶三这个人物,不是一个典型的果贩;甚至可以说天底下这样的果贩几乎找不到第二个:他卖果子是为了自己喜爱的画家;画家死后,他不卖果子了,但四季八节,还四处寻觅鲜果,到坟上供一供;画家送给他的画,他一张不卖,最后这些画陪着他安眠于黄土中,真可谓“生死相随”。但正是因为与众不同,他身上又如此吸引我们的地方:对美的纯真的热爱,对人的深厚的情谊,这些不同于一般小贩的性情、品质,引发我们由衷地喜爱和尊敬。可以说正是人物的“不典型”,因此才更有价值,因为他是独特而真实的“这一个”,而非概括提炼的“那一个”。

(3)语言准确、朴素、精练。远离所谓的华丽词藻,使他的语言干净自然,在平常中见出不平常。前文提到的“立春前后”一段中那种溢于纸面的清香,正源于语言那朴素的清香。再比如他写叶三家老二卖布:“量布、撕布(撕布不用剪子开口,两手的两个指头夹着,借一点巧劲,嗤——的一声,布就撕到头了),干净利落。”语言和他所描写的动作一样,准确,干净,利落。

(4)风俗画。有不少评论者注意到汪曾祺小说里有风俗画,他自己也说到对与风俗的兴趣。读《鉴赏家》,故乡的风物如在眼前,而且成为人物活动不可缺少的背景,甚至就是人本身。比如写叶三四处走,了解各地乡风;写一年四季、不同节令的鲜果;写布店种种看似和小说主题毫无关联的细节,都如风俗画一般,铺展开故乡风物的画卷,而人在其中,甚至可以说处处有人。但作者并不是有意地在小说里加进风俗画,他说自己原是无意的。只是因为他的相当一部分小说都是写家乡,写小城的生活,平常的人事,每天都在发生、举目可见的小小的悲欢,这样,写进一点风俗,便是很自然的事了。“人情”和“风土”,原是紧密关联的。由此我们可以知道:汪曾祺小说中的风俗,其实往往是对故土的追怀;人到了暮年,怀乡怀旧,如朝花夕拾,如秋水黄昏,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惆怅和凄凉。

《侯银匠》

1、①从父女相依为命着眼,为下文选女婿,打陪嫁首饰,在女儿出嫁后父亲的孤独这些情节提供依据。②从突出侯菊的精细能干着眼,为写侯菊改装花轿,出租花轿,成为当家媳妇等情节提供依据。

2、①甜:因为女儿终于长大成人了;嫁了个好人家(女儿有了个好归宿);可以为自己女儿打首饰了。苦:女儿出嫁后自己会很孤独;女儿出嫁也只能给这点首饰。

②深沉的思念,难言的孤独,自我安慰。

3、①要花轿早有打算②改装花轿心灵手巧③出租花轿善于经营,贤惠体贴

4、①小说的主旨是表现侯银匠,侯家父女相依为命,侯菊继承了父亲的精细、勤劳等品质,写侯菊就是表现侯银匠。②小说的主旨是表现侯银匠,女儿出嫁是他生活中的大事,更多描写此时此刻的情景,重点突出,可以避免平铺直叙。③小说的主旨是表现侯银匠,作者截取侯菊出嫁前后的片段,正面描写侯菊,间接烘托出侯银匠的人生况味。④小说的主旨是表现侯银匠,作者实写侯菊,暗写侯银匠,以有形写无形,更有情趣。

⑤ 小说的主旨是表现侯银匠,更多描写女儿出嫁前后的情景,在人物关系中深刻表现中国传统的人情美、人性美,意味深长。

补充问题

一、第二节中说“他这个卖果子的和别的卖果子的不一样”,这“不一样”表现在哪里?(6分)

1、顾客——专给二三十家大宅门送果子。

2、价钱——从不说价,不受亏待。

3、果子——送什么果子由叶三决定;果子得四时之先;果子质量高,色香味俱全;果子是原装的,树熟。

4、时间——买果子比卖果子的时间多得多。

二、联系全文,如何理解第二节中“他经常外出,出去买果子比他卖果子的时间要多得多”?(4分)

1、从内容上看,对果品精益求精,说明叶三是认真、严谨、诚信、热爱生活的人。

2、另外,叶三买果子,到处跑,知路道,看好多景致,有了浓厚的生活体验,这是成为朴素的鉴赏家的条件之一。

3、结构上,这也是为下文张本,为写叶三能准确鉴赏季匋民的画、成为季匋民画的第一个鉴赏家作了铺垫。

三、文章第六节详写了叶三的两个儿子,有什么作用?(4分)

1、两个儿子能干,是天生的好材料,为下文写两个儿子遵从叶三的要求——裱画、买寿材、卖果子、人画合葬埋下了伏笔。

2、两个儿子的品质,也从侧面烘托了叶三的高尚品质。

四、哪些内容可以看出叶三爱画、懂画?(或:为什么说叶三是季匋民画的第一个鉴赏家?)(8分)

1、看画——为季匋民一个人卖果子,有最好的水果首先给季匋民送去,一来就是半天,做季匋民的助手,就是为了爱他的画,看他的画。

2、赞画——叶三看到季匋民作画精彩处而吸气惊呼的地方,也是季匋民的得意之笔。

3、换画——能用四张“苏州片”换李复堂的真迹。

4、评画——不瞎评论,画品高,点评到位。(紫藤有风、小老鼠上灯台、红花莲子白花藕)。

5、捡画——拾捡季匋民团掉的画,过些日子又送给季匋民看。

6、送画——季匋民认为叶三懂画,送给他很多画。

7、藏画——收藏很多季匋民的画,但一张都不卖。

8、葬画——人画合葬。

9、季叶之交——季匋民也认为叶三真懂画,是真内行,对叶三另眼相看。叶三也在季匋民死后,四季八节时,寻觅鲜果到季匋民坟上供奉。

古今名言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唐诗三百首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